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文心雕龙》中人化意象的解读与英译

《文心雕龙》中人化意象的解读与英译

2010-01-26 5页 pdf 186KB 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6783

暂无简介

举报
《文心雕龙》中人化意象的解读与英译 《文心雕龙》中人化意象的解读与英译 施佳胜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外语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sjsjnu@126.com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人化和意象,同时借助《文心雕龙》三个有代表 性的英译本中的典型译例,讨论人化意象的解读和翻译。作者认为,鉴于人化意象的生动性和表现力以及 中西文论在人化方面的相通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意象。 关键词:人化;意象;《文心雕龙》 一、 《文心雕龙》及其英译概述 《文心雕龙》是我国齐梁时代的...
《文心雕龙》中人化意象的解读与英译
《文心雕龙》中人化意象的解读与英译 施佳胜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外语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sjsjnu@126.com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人化和意象,同时借助《文心雕龙》三个有代表 性的英译本中的典型译例,讨论人化意象的解读和翻译。作者认为,鉴于人化意象的生动性和表现力以及 中西文论在人化方面的相通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保留的意象。 关键词:人化;意象;《文心雕龙》 一、 《文心雕龙》及其英译概述 《文心雕龙》是我国齐梁时代的刘勰(约464—约521)创作的一部经典文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非 常突出的地位。该书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而且能跨越时空,即使在今天仍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具有 强大的生命力。《文心雕龙》体系严密,结构完整,通篇旁征博引,措辞铺张绮丽,大气磅礴,堪称美 文。全书共五十篇,可大体分为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文学评论四部分,对文学创作做了全方位的论述 (周振甫,1986:1)。《文心雕龙》的流传从未中断,而且还是包罗万象的敦煌资料中唯一的文学批评 著作,自现代以来,该书更是受到无与伦比的关注(宇文所安,2003:187-188) 《文心雕龙》的英译约始于上个世纪中叶。据笔者手头的资料,美籍华人施友忠(Vincent Yu-chung Shih)翻译的《文心雕龙》(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英文全译 本,对我们今天研究《文心雕龙》及其英译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另一位美籍华人刘 若愚(James J. Y. Liu)在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一书中出于论述和引用的需要,也摘译了《文心雕 龙》的部分篇章和段落,如:《原道》、《神思》等,译文流畅,既能达意又能传神,颇值得一读;1992 年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撰写的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由哈佛大学出版社 出版发行,该书可谓是宏篇巨著,全书将近七百页,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并提供了大量 很有特色的译文,其中就包括《文心雕龙》。宇文教授在该书中共翻译了《文心雕龙》五十篇中的十八篇 (总论部分两篇,创作论部分十三篇①,文学评论部分三篇),至于文体论部分则没有翻译,原因是他认 为“这部分内容常常涉及到很多西方读者不熟悉、或者即使熟悉也不会感兴趣的作品和作家”(Since they make continual reference to works and authors with which the Western reader will not be familiar and, in many cases, in which he would have no interest even if he were.)(Owen, 1992:185)。宇文教授在翻译的同时还就 刘勰的理论进行了许多别开生面的评述,能给我们国内的《文心雕龙》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因而很有借鉴 意义;《文心雕龙》在国内早期的英译见于杨宪益夫妇选译的其中的五章,发表在1962年第八期《中国文 学》英文版上,书名译为Carving a Dragon at the Core of Literature。而国内唯一的英文全译本是杨国斌先 生翻译的Dragon-Carving and the Literary Mind,该书已收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大中华文 库”,书中英译和汉语今译并举,译文整体上准确传神,译笔清新流畅,是读者学习中文(包括古汉语) 和中国文化很好的读本。以上所列几种译本并非《文心雕龙》英译的全部,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都 各有特色,体现了译者不同的翻译理念,也体现了译者对《文心雕龙》别具心裁的解读。对《文心雕龙》 英译的研究可以从文化对比、语言特色、翻译策略等方面入手,本文仅就人化意象的翻译做一番简要讨 论。 二、 人化文评——中国传统文论的一个特点 “人化”是“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通俗地讲,就是 “我们把文章看成我们自己同类 的活人”(钱锺书,2001a: 62-65)。“人化”也称做“生命之喻”、“有机体比喻”(organic metaphor),它强调文学作品的整体性,强调整体中的各个部分都有作用但重要性不同,这与人体的各个 器官具有不同的作用和重要性是相对应的,另外它还强调一种生命力 ——人体应该是活的、健康的、生 气勃勃的,文章也应该如此(王大雷,2005:31)。在中国传统文论中人化文评的比比皆是, 如:“词之待骨,如体之树骸……瘠义肥词”(《文心雕龙·风骨篇》);“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 气调为筋骨,事义为骨髓”(《颜氏家训·文章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②”(《典论·论文》),等等,就是并非从事文学评论的人也会说某某的文章写得“有血有肉”,某某 的文章“干瘪无力”。至于人化文评产生的根源,钱锺书是这样分析的:“一切艺术鉴赏根本就是移情作 用……人化文评不过是移情作用发达到最高点的产物……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不过是一种比喻、象征 的、像煞有介事的、诗意的认识。”(钱锺书,2001a:78) 三、 意象——基于物象且寓意深刻的形象 “意”和“象”原是表述所指(意)和能指(象)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如“立象尽意”(《易传· 系辞》)、“夫象者,出意者也”(王弼:《周易例略·明象》),后经刘勰提出“窥意象而运 斤”(《文心雕龙·神思》),“意象”始联为一词使用(张沛,2004:111-112)。刘勰这里所谓的意象 是指意中之象,即意念中的形象或形象思维,并非我们这里讨论的意象。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意象的含 义和用法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变化,除了上述意义外,意象还可以指“寓意深刻的形象”、“印象”和“意 境”等③,其中“寓意深刻的形象”即是本文所要讨论的意象。有的辞典将意象定义为“由表象概括而成 的理性形象,是事物的表象与主体对其深层之理解的辩证统一”(方梦之,2004:284),比如“我的爱 人是一朵红红的玫瑰”中的“玫瑰”,“月貌花容”中的“月”和“花”,“黄昏恋”中的“黄昏”。这 里有一点需要说明——不少人误认为意象是外来词,是英语image和imagery的汉语译文,而不知它是中国 古代文论所固有的概念。事实上,西方著名的意象主义(imagism)还曾受到过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其 代表人物庞德(Ezra Pound)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整个儿浸泡在意象之中,是意象派应该学习的典范(袁行 霈,1996:49)。 为了更好地理解意象的内涵,我们不妨先就意象和物象的关系进行一个简要的探讨。物象是指客观存 在的事物,如:树木山川、蓝天白云、花鸟虫鱼——大千世界就是一幅由各种物象构成的图画。物象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物象一旦经过诗人、作家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笔墨 的点染,就能脱胎换骨,另具新意,比如说“梅花”,它只是梅树的花,冬天开放且有香味,但在“虚心 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诗句中,梅花已不仅仅是一 种植物,而且带上了作者主观的色彩,有了人的个性和品格,如:清高、坚忍、骨气等(朱光潜,1974: 51-58;袁行霈,1996:52-53)。在这里客观的物象已经转化为意象:基于物象且寓意深刻的诗意的形象 ④。 区分意象与物象对理解意象的翻译至关重要。物象一般不会成为翻译上的障碍,直译即可,但意象则 不然,意象如果带上了具有文化特色或作者个人色彩的比喻义或象征义,往往会成为翻译的“拦路虎”。 以上文提到的“月貌花容”为例,“月”和“花”作为物象可分别译为moon和 flower,但它们一旦 和“容”、“貌”一起连用,成为描写女子美丽外貌的成语“月貌花容”, 就让译者颇费踌躇。如果 将“月貌花容”译为“as beautiful as moon and flowers”或“with looks like moon and flowers”,恐怕会招 来质疑声——当然也可能不乏赞许声:质疑是因为英语中的moon如果用来修饰面貌,一般只有圆脸的意 思,和美丽无关,赞许是因为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考虑,直译月亮然后加注也不失为一个策略。另一方面, 有些由物象升华而来的意象在不同的语言文化中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联想意义,可以直译而不会造成理解上 的困难,如前面提到的“黄昏恋”就可以巧妙地译为“love in one’s twilight years”(张健,2001: 253),从而保留了“黄昏”这个生动的意象。 四、 人化意象的解读与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管窥 我国著名学者赵沛霖曾经通过对《诗经》的个案研究,初步梳理出中国诗歌的四类“原始兴象” ⑤: 鸟兽、草木、鱼以及龙凤等虚拟动物(张沛,2004:115)。袁行霈先生认为意象可以分为五大类:自然 界的 ,如天文地理、动植物;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渔猎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 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等(袁行霈,1996:53),事实上 涵盖了世上万物。本文拟根据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结合《文心雕龙》的具体内容,将其中主要的意象粗 略地分为:人化类(如“瘠义肥辞”)、工艺类(如“规体谓之熔,剪截浮词谓之裁”)、草木类 (如“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山川类(如“可谓太山遍雨,河润千里者也”)。限于篇 幅,本文仅讨论“人化意象”的翻译。“人化意象” 相当于袁行霈先生所举的“人类自身的”意象,即人 的四肢、五官、脏腑等。需要说明的是,《文心雕龙》用骈体写成,追求词句的整齐对偶,重视声韵的和 谐和辞藻的华丽,文中生动多彩的意象非常丰富,远非本文短短的篇幅所能穷究,所以本文讨论人化意象 的解读和翻译只是择其有代表性者而为之,以期达到“管中窥豹,略见一斑”的效果。 关于意象翻译的讨论可见于很多文献,这里不再一一列举。笔者曾以林语堂翻译的《浮生六记》(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为个案,归纳出意象翻译的三种方法:1.直译法(保留源语的意象);2.归化 法(用目的语中合适的意象代替源语中的意象);3.解释说明法(舍弃意象,外加释义或说明)(施佳 胜,2002),虽显粗浅,但基本上包括了翻译过程中处理意象的常用方法⑥。意象是比喻、象征等修辞手 法的内核,是它们之所以充满吸引力和表现力的关键所在,鉴于此,在翻译过程中保存源语的意象应为首 选策略,代之以目的语的意象次之,舍弃意象外加说明只是不得已的做法。“译者不应满足于传达原文文 化意象的一般意义,而应把尽最大可能传达原文的文化意象也视为自己的一种”(谢天振,2003: 111)。比如“画蛇添足”我们就不妨直译为to draw a snake and add feet to it,而不一定非得使用英语中的 对应表达 paint a lily(冯庆华,1997:128)。人化意象作为意象的一种,既具有意象的共性,又具有中国 传统文论人化的特色,那么它能否通过翻译移植到英语语境中呢?试比较以下三种译文。 1. 辞为肌肤(根),志实骨髓。(《文心雕龙·体性》⑦) 译文 (1) Verbal expressions are the musculature and integument, But feelings and ideas are the bone and marrow. (施友忠译⑧)) 译文(2)The words used are skin and sinew, Intent is solid bone and marrow. (宇文所安译⑨) 译文(3)Language is the skin and flesh, Thought the bone and marrow. (杨国斌译⑩) 对比译文和原文,我们发现原文中肌、肤、骨、髓这些意象都原原本本地移译到英文中(当然三位译者 的措词并不完全相同),但是我们却并不感到译文生硬、牵强。这种直译方法看似简单,其实需要译者的一 双慧眼和对英汉词义及用法的深刻把握——在英语中skin, flesh, bone,marrow都可以用作比喻,如英国著 名剧作家、诗人、评论家Ben Jonson就说过“文字如人(likened to a man),有身体(structure and stature)、面貌(figure and feature)、皮肤包裹(skin and coat)。繁词曲譬,理不胜词,曰多肉之文(a fleshy style);词不该理,曰多筋骨之文(a bony and sinewy style);音谐字妥,则文有血液(blood and juice)(转引自钱锺书,2001a:70)。一些词典中也有现存的例子:You need to put some flesh on the bones of your idea⑾; the pith and marrow of Marxism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⑿。这里的意象能够直译还有一个原 因,那就是它们合在一起使用,构成了一个意象群,能够相互参照,相互说明,因而含义更加明显。 2. 瘠义肥辞,繁杂失统,则无骨之徵也。(《文心雕龙·风骨》) 译文(1)Now to be thin in ideas and fat in words, or confused and disorganized, without unity, are sure signs of lack of this kind of bone. (施友忠译) 译文(2) If the truth is emaciated but the phrasing fat—a profusion indiscriminately mixed and lacking all governing coherence—then we see no evidence of bone.(宇文所安译) 译文(3) Shallow thought, profuse language, and poor organization betray the lack of “bone” (杨国斌译) 前两个译文保留了原文“瘠”和“肥”的意象,译文(3)则选择了释义的做法,直接译出原文的含 义(shallow thought, profuse language),并且使用三个平行结构做主语,工整有力,但这里似乎没有必要 舍弃意象。英语中的thin和fat都可以用在隐喻中,如:The evidence is rather thin.证据很不充分;This book is fat with first-hand information. 这本书的第一手材料很丰富。如果仅就意象翻译这一点而言,译文(1)中 的to be thin in ideas and fat in words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旨和情趣;如果就译文的流畅程度和可读性而 言,译文(3)胜出一筹;译文(2)显得对原文过于亦步亦趋,但这正是译者的一番苦心所在,正如宇文 所安本人在《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导言中提到的那样——“多数情况下,我宁取表面笨拙的译文, 以便能让英文读者看出一点中文原文的模样。这种相对直译的译文自然僵硬有余,文雅不足。)(宇文所 安,2003:15) 3. 一意两出,义之骈枝也;同辞重句,文之疣赘也。(《文心雕龙·熔裁》) 译文(1)In literature repetition of an idea is an intellectual polydactyl; and the redundance of a phrase or sentence constitutes a tumor of the rhetoric. (施友忠译) 译文(2)When the same idea appears twice [in a work], it is the webbed toe or extra finger of some truth; identical wording and redundant sentences are the tumors and bulbous protrusions of writing.(宇文所 安译) 译文(3)An idea when repeated is a double toe or finger; redundant words and sentences are tumors. (杨国斌 译) “骈”即“骈拇”:脚大拇指和二指相合为一;“枝”即“枝指”:手大拇指旁多生一指;疣赘⒀: 肉疙瘩、多余的东西(周振甫,1986:295)。原文中的这些意象比喻写文章不得要领,冗言赘句,多而 不当。三个译文虽然在措辞和结构方面各不相同,如译文(1)用词比较正式,译文(2)基本上是一一对 应的直译,译文(3)行文洗练,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尝试保留原文的意象,只是后一个意象的 翻译值得进一步推敲。“疣赘”和tumor并不是完全对应的意象,两者含义也不相同。Tumor在英语中的基 本义是“肿瘤”,另外它还可以用来比喻语言或文风浮夸(turgidity of language or style; bombast⒁,而原文 的“疣赘”是比喻“同辞重句”,行文罗嗦,二者语义相差很大,就是说三个译文在变换“疣赘”意象的 同时,也改变了原文的意思:原文是说语言重复罗嗦,译文则是说文风浮夸。其实“疣赘”的英语译文应 该是excrescence或wart,前者常用来比喻“多余物、累赘” ⒂,后者也同样可以构成隐喻,如:Billboards are warts on the landscape.(广告路牌是地面上的肉疣)(例句及译文转引自束定芳,2000:203)。所以, 笔者认为excrescence和wart与原文“疣赘” 的语义和意象更贴近,不妨用来代替译文中的tumor。   五、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人化文评”是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但正如钱锺书所 言:“这个特点在现象上虽是中国特有,而在应用上能具普遍性和世界性;我们的看法未始不可推广到西 洋文艺。”(钱锺书,2001a:65)人化意象的可译性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在汉语典籍外译的过程中,还 是应该首先立足于中国文化,然后再寻求与译入语文化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宣传中国文化的 目的。汉语典籍浩如烟海,对外翻译任重道远。《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论集大成者,是汉语典籍中的 一朵奇葩,“龙学”研究也已产生了丰硕的成果。将《文心雕龙》译成英文,把它放到另外一个语言文化 体系当中,是对这部著作的一种新的阐释和研究方式,其中值得商讨、研究的地方很多。本文仅就人化意 象的翻译这个视点进行讨论,难免挂一漏万,惟望所谈能有助于加深中外读者对这一论著的理解,提高他 们的阅读和研究兴趣,让这部古老的传统文论在新世纪焕发出新的生机。 注释 ① 《丽辞》篇宇文教授只译了开头几句,因为他认为刘勰这里就对偶的讨论与后几个世纪相比尚显粗浅,所以从略 (Stephen Owen,1992:256)。 ②“气”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重要理论范畴之一,先有哲学之“气”,后经曹丕引“气”入文论,始有“文 气”。“气”的内涵十分飘忽,但古人论“气”,无论哪一家,哪一义,都往往与人连在一起(詹福瑞,2005:138- 150)。 ③ 参见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4339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④ 朱光潜在《诗论》中讨论的“意象”,相当于本文中的“物象”,而《诗论》中的“境界”相当于本文讨论的“意 象”——“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 ‘情趣’(feeling)和‘意象’(image)两个要素。‘情趣’简称‘情’,‘意象’即 是‘景’。” (朱光潜,1974:55)名称有别,但个中道理相同。 ⑤“兴象”是“意象”的一种,它的涵义与战国时期出现的“赋”“比”“兴”这一组美学范畴中的“兴”有着直接的联 系。如果“意象”的产生是由“物”对“心”的一种自然触发,“意象”结构中“意”与“象”又融为一体,那么这 种“意象”就称之为“兴象”(叶朗,1985:263-264)。因此可以说“兴象”是一种典型的“意象”。 ⑥ 关于意象翻译的详细论述可参见Peter Newmark对隐喻翻译的讨论,具体见于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Newmark, 2001: 84- 96)和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Newmark, 2001: 104-113)。 ⑦ 文中《文心雕龙》的例句均选自《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著,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⑧ 译文(1)选自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施友忠译,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下 同。 ⑨ 译文(2)选自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下同。 ⑩ 译文(3)选自Dragon-Carving and Literary Mind,杨国斌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下同。 ⑾ 参见《新牛津英语词典》第203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⑿ 参见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第1095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⒀ 有关疣赘的含义可参阅《管锥编》第三卷第78-79页关于“赘婿”的考证:“女之夫也,比于子,如人疣赘,是余剩之物 也。” ⒁ 参见《牛津英语大词典》(简编本)第3376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⒂ 参见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第600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参考文献 [1] 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胡大雷.传统文论的魅力、模式与智慧[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 2005. [4]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5] 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M].杜国清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6] 钱锺书.中国固有的文学批评的一个特点[A]·人生边上的边上[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1. [7] 钱锺书.管锥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1. [8] 施佳胜.谈文学形象的翻译[J].外语教学.2002(5):30—33. [9] 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0]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1]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12] 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M].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3]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4] 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5] 张健.报刊新词英译纵横[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16] 张沛.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7] 赵沛霖.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8]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9] 朱光潜.诗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84. [20] Liu, James J. Y. 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 [21]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2] 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3] Owen, Stephen. 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本文初稿经笔者导师张健教授审阅,并提出宝贵建议。谨致谢忱!
/
本文档为【《文心雕龙》中人化意象的解读与英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