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从_旧京琐记_到_城南旧事_两代_遗_移民_的北京叙事_林峥

2013-11-16 15页 pdf 1MB 1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25218

暂无简介

举报
从_旧京琐记_到_城南旧事_两代_遗_移民_的北京叙事_林峥 从《旧京琐记》到《城南旧事》 ——两代“遗/移民”的北京叙事 林 峥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考察夏仁虎、林海音翁媳两代(乃至两性)之间 的北京/北平书写,勾连二者的历史联系。一方面,《旧京琐记》之 “旧”指向时间,夏仁虎的“遗民”身份决定了他对时间尤为敏感; 而《城南旧事》之“南”指向空间,林海音的“移民”背景导致她对 空间特别关注。另一方面,北京是座特殊的城市,它既是“京”,又 是“城”,既是城市,又不仅是城市。因此,对夏仁虎而言,它是旧 “京”,是帝都,与时代背景、国族想象有关;而对林海音而言,它是 “城”南,是城市,...
从_旧京琐记_到_城南旧事_两代_遗_移民_的北京叙事_林峥
从《旧京琐记》到《城南旧事》 ——两代“遗/移民”的北京叙事 林 峥 提要:本文旨在考察夏仁虎、林海音翁媳两代(乃至两性)之间 的北京/北平写,勾连二者的历史联系。一方面,《旧京琐记》之 “旧”指向时间,夏仁虎的“遗民”身份决定了他对时间尤为敏感; 而《城南旧事》之“南”指向空间,林海音的“移民”背景导致她对 空间特别关注。另一方面,北京是座特殊的城市,它既是“京”,又 是“城”,既是城市,又不仅是城市。因此,对夏仁虎而言,它是旧 “京”,是帝都,与时代背景、国族想象有关;而对林海音而言,它是 “城”南,是城市,与日常生活、市民趣味有关。 关键词:夏仁虎 林海音 《旧京琐记》 《城南旧事》 北京叙事 一 《故事》引发的“故事” 1963年4月23日,在主编“联副十年”的辉煌之后,林海音因刊发一首有影 射总统之嫌的诗歌《故事》而被迫引咎辞职。这是林海音人生中一大转折,在 1963年5月8日致钟肇政的私人信件中,她披露心扉: 这次的事情,使我真正体验到的是:“吞下眼泪”是什么滋味!我是 喜欢笑的女人,但是喜欢笑的人,大半也喜欢哭,我不例外,我像一只受了 委屈的鸟,本应当大哭一场的,但是硬把眼泪吞下去了! 1 就在此时,她偶然从友人郑再发、王雪真夫妇处得到尊翁夏仁虎旧作《枝巢四 述》和《旧京琐记》的影印本。林海音于1963年6月27日作的《重读〈旧京琐 记〉》一文中道:“我展读两书,不禁流下泪来。也许因为那时我心情欠佳,打 开书,像看见亲人一样。” 2 在一个由台湾政治事件直接引发的人生低谷期,与 ·122· 亲人文字的意外重逢给予林海音极大的精神抚慰。因此,她辞职后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重刊木刻本《旧京琐记》。对于一生中以编辑身份为主,作家身份为辅的林 海音而言,她的编辑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与自我达;而她自身的文 学创作也正是自1960年代起由台湾寻根转向大规模的北平追忆。 与枝巢老人晚年有过交谊的谢蔚明曾撰文回忆,1980年代他在收到林海音 寄赠的纯文学出版社重印本《旧京琐记》与《清宫词》后,曾将自己珍藏的木刻 本《枝巢四述》辗转托人带给林海音。本以为林海音收到这本夏仁虎学术著作的 代表作会立刻付印出版,然而令他不解的是,“《枝巢四述》送交林海音以后毫 无反应”,谢蔚明对此的解释是,由于《枝巢四述》序文系周作人所作,而鉴 于周作人的敏感身份,对枝巢老人是白圭之玷,“林海音给周作人写序的书予以 冻结,是明智之举”。 3 当然,台海相隔,谢蔚明不知林海音早已于1963年得到 《枝巢四述》,然而他的疑问确实提示我们一个思考的角度,即多年来林海音夫 妇始终致力于搜求夏仁虎的著述,然而林海音为何独于诸多作品中选择重印《旧 京琐记》,以及此后的《清宫词》? 二 “遗民”的“旧京”记忆 夏仁虎,别号“枝巢子”,原籍江宁,自戊戌通籍为京官,1963年辞世, 在北京度过六十五载人生。辛亥革命后,京城有一批“遗老”追述旧京风华,夏 仁虎乃其间荦荦大者。值得注意的是,夏仁虎并非纯粹的清遗民,辛亥之后他依 然出仕,且其事功在北洋时期达到顶峰,对于北洋政权有深刻认同,自1928年北 伐胜利后退隐,潜心撰述:“人海易藏身,书城即南面。仕宦无所成,撰著乃夙 愿。” 4 夏仁虎一生撰著围绕南京与北京两个故乡,尤以第二故乡北京为重,而 其大规模地追忆旧京始于1937年。也就是说,是在北平沦陷时期,夏仁虎始以遗 老姿态追述考证旧京风物,此时他兼具清遗民与北洋遗民的“双重遗民”(甚至 包括“汉遗民”的多重遗民)身份。1941年七夕周作人作诗云:“乌鹊呼号绕树 飞,天河暗淡小星稀。不须更读枝巢记,如此秋光已可悲。”“枝巢记”即《旧 京琐记》,其不同于寻常风俗掌故,而是寄寓了“遗民”的故国之思。 夏仁虎《旧京琐记引》自剖写作缘由:“重以改革,凡百变更。公羊三世, 隍鹿一梦。及今所述,已为陈迹。告诸后生,或疑诳汝。”正是出于对朝代更 迭,一切“已为陈迹”的忧虑和恐惧,夏仁虎遂决定“著之简篇”以“告诸后 生”,以文字留存他心目中的“旧京”。 5 夏仁虎的北京撰述主要可分为三种类 型:一是方志类的集大成者《北京市志稿》;二是追慕“梦华录”传统的《旧京 琐记》;三是志在以诗存史的《清宫词》。上述大致囊括了异代之际遗民野老追 从 《 旧 京 琐 记 》 到 《 城 南 旧 事 》 ·123· 怀前朝的三种基本手段:方志、笔记和宫词,在盛朝修史的官方系统之外,提 供一种相对边缘、也因之相对客观的视角与立场。观之《旧京琐记》、《清宫 词》二书序跋,无论是作者自身还是友人,都有意将其与前代遗民书写相比附。 不过,这样充分调度各种方式,尽可能最全面、大规模地追忆前朝的努力,即使 在源远流长的遗民传统中,也是十分罕见的。这缘于夏仁虎对于时间的自觉、对 “史”的追求,《旧京琐记引》曰:“荐申羞言,是曰《琐记》。若其大者,有 史官在。”着意区隔与“史官”的不同,恰流露了其“补史乘之阙”的用心。其 《清宫词》沿袭唐代以来王建开创的“宫词”诗体,然一扫浮艳靡弱之气,赋予 其更宏阔的抱负:“仆以为宫词虽细,亦史氏之支流也。可以存一代之典章,纪 一时之风尚,明一朝之得失,见一事之是非。” 6 老友郭则澐及后人郑骞皆称道 其为“诗史”,郑骞更进一步指出《旧京琐记》与《清宫词》可相互参照:“合 浦珠还,延津剑合。彼纪社会,此咏宫廷。清代十朝二百六十余年中,巨闻细 事,得此二书而备陈眼底。” 7 林海音选择重印《旧京琐记》与《清宫词》两部 代表作,的确是知味之选。 林海音评述《旧京琐记》“是一个北居南人的见闻和感想,因为作者是南 方人,所以能客观的描述几百年帝都的生活,而品评其优劣得失”, 8 “客观” 二字诚然把握到夏仁虎旧京文字的精髓。无论《旧京琐记》抑或《清宫词》,夏 仁虎的书写立场/姿态颇富意味。一方面,他津津追述有清一代朝/宫廷逸闻秘 事,采取的是以亲历者自居的内部视角,《旧京琐记·发凡》特强调所述之事皆 为耳闻目睹:“所记断自清同光以来,其非见闻所及者,有昔贤之纪录在,宁阙 焉。若征引旧闻,不在此例。”另一方面,他又始终保持一个冷静客观的立场, 《旧京琐记引》即申明原则:“匪曰劝惩,美恶并录”。然而,林海音提示我们 的这种“北居南人”的异质视角,对于解读她自身的北京记忆确实是行之有效 的,下一节将具体讨论,但在夏仁虎这里,地域恐怕并非最关键性的因素。 理解夏仁虎旧京记忆与“遗民心态”的起点,与其说是“北居南人”,不如 定义为“北居汉人”更为精确。夏仁虎对于清廷的立场与进退出处的态度,值得 深究。据《枝巢九十回忆篇》,其于戊戌年间通籍京师,在动乱频仍的清季,一 位汉族小京官的日子不会太如意:“授职小京官,秋曹学裁判……清末十四年, 一事未卒办。” 9 《枝巢编年诗稿》卷一《觚梦稿》收录其己丑迄辛亥年间的诗 作,可以窥得彼时寓居京城、怀才不遇的寥落心境,京城在尚未成为“旧京”时 并非那么美好,夏仁虎频发“长安虽好非吾土”一类感慨。 10 《觚梦稿》收有一 组《四箴诗》,分别为《审处篇》、《慎言篇》、《缓行篇》和《远览篇》, 颇能体现夏仁虎对于清末时势的判断与立场。在夏仁虎看来,“方今之世”,是 ·12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 0 1 2年第1期 “邦无道,危行言逊”的末世,“匪唯君择臣,臣亦择君”。置身于一个新旧交 替的时代,如何应对每一次政权更迭,又如何在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自 处?他在诗作中常以“长乐老”自居,“长乐老”乃五代时期的冯道,一生事四 朝相十帝,因自号“长乐老”,欧阳修《新五代史》对其颇加非议,指斥为“无 廉耻者”。夏仁虎则对欧阳修的谴责不以为然,在其1925年追随张作霖出关时所 作的组诗《读五代史六首》之《长乐老》一诗中为其辩护,提出“十君四姓何足 论,所贵当官能救民”的史观。 11 这种以“事功”为衡量准则的忠逆观,出离了 单纯的“遗民”心态,从而奠定夏仁虎的旧京书写不同于传统遗老的黍离麦秀之 思,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 一方面,夏仁虎在评述清廷的时候,力求忠实呈现其不为外人所知的本来面 目,而非迎合猎奇想象的窥探心理。如《旧京琐记》卷四《宫闱》开篇曰:“清 代宫闱整肃,盖由立法严也。”清廷后妃的纲纪整肃、宫女的节制简朴、皇室的 自律甚严,叙述颇详,判然有别于对宫廷的一般印象;尤其是对于外戚和宦官, 能予以持平之论。夏仁虎肯定清代立法綦严,终世无外戚之患与党锢之祸,特别 对同治皇后的父兄崇绮与葆初,光绪珍妃的伯愚、仲鲁昆仲,给予极高评价。即 使对于慈禧的是非功过,亦较为客观公允。而在赋予清政权应有肯定的同时,亦 不讳言其覆灭的矛盾与问题。有趣的是他对于清亡国根源的思考,《旧京琐记》 卷四指出:“清之失国,由于汉满之见太深,此无可讳言者。”以下述胡林翼、 曾国藩、李鸿章事,“至以海军经费充颐和园经费,遂至甲午之败,一蹶而不可 复振矣。因果之来,所谓自耕自获矣!”卷七《时变》重申这一思路,篇首即 道:“时无变也,变于人心而已。清自洪杨事平,而疑忌汉族之心转甚……夫以 向来之藐视汉族者,一变而为疑忌,则君臣之局变矣。”满汉矛盾被推到不可调 和的突出位置,联系夏仁虎自身“北居汉人”的背景立场,颇耐人寻味。夏仁虎 对于清末朝廷的腐败无能直书不隐,将覆亡的肇因径指皇室:“拳乱之起,起于 民乎?实起于宫掖间耳……一曰好听戏,一曰愚昧……自清以来,上以之自负, 下是以贡谀,固应收后来之果耳。”对于清末迫于时势的革新自救,也报以冷眼 旁观的清醒态度:“自辛丑至辛亥,十年之中,由厉行新政,进而为批准立宪, 再进而为实行宪政,更进而为虚君共和,然皆无实心诚意以行之,徒为敷衍文章 而已,故终至于逊位亡家。”鉴于此等认识,夏仁虎对待“忠义”的态度就变得 意味深长了。上述其曾多次称许崇绮一门的节烈,卷七《时变》亦旁及庚子事变 其余殉难之士:“文臣之殉者,徐荫轩相国桐、王莲生祭酒懿荣皆自缢。吾乡成 漱泉大令,词章峻洁,时为直隶某县令,闻变,慷慨以殉。疏逖卑官,视诸公为 尤难已。”夏仁虎独推重小县令“视诸公为尤难已”,至于相国徐荫轩的殉国原 从 《 旧 京 琐 记 》 到 《 城 南 旧 事 》 ·125· 委,则揭露其为逆子逼迫自缢以邀身后名的隐情,犀利地点出“造就忠义”的虚 伪与吊诡,这与前代遗民面对“忠义”时总不免些自惭形秽形成鲜明对比。而对 于易代之际各种姿态的“忠义”与“逸民”,夏仁虎亦自有褒贬: 清之亡也,仕宦中变道士服者,宁藩李瑞清。为僧人服者,大理定正 平。誓必死而卒未引决者,贵东道文悌。惟宗人府供事张瑞斌者,投牒都宪 张英麟与前,请代奏收回逊位诏书,勿失祖业,都宪惧,勿敢受。瑞斌遂引 刃自殊,此为一代之终应有之点缀。然但出于府史小胥,愚不可及矣。 12 将殉清之举视作“一代之终应有之点缀”,“点缀”二字冷峻而轻巧地消解了行 为本来附载的壮烈色彩与道德分量,甚至直指府史小胥为“愚不可及”的无谓牺 牲,由此可见夏仁虎对于崇绮等人的肯定主要在其人格气节,而非选择。将夏仁 虎对于“忠义”的理解与其以“长乐老”自许的立场对读,颇能见出新旧过渡末 代士大夫的复杂心态与新意。 因此,夏仁虎以文字保存旧京的努力,也就异于前代遗民以“存国史”为 “后死之责”的情怀, 13 而更多是着眼于传承与延续,期冀存往以开新、古为今 用。除《旧京琐记》与《清宫词》等私人著述而外,夏仁虎参与编撰的大型官修 方志《北京市志稿》得以流传后世,亦端赖其保存之功。《北京市志稿》系1950 年代初由夏仁虎以中央文史馆馆员名义捐献给北京市政府,据与事者回忆,编纂 诸人于1939年秋交稿之后便各奔东西,无暇顾及此书下落,不意夏仁虎独力将此 鸿篇巨制完整保存下来,经历了战乱,于建国初献给国家,交接之际手稿卷帙浩 繁,文物组出动了好些工作人员参与搬运。该书尘封六十余年,最终于1998年出 版15册精装本,填补了自清末至1938年间北京市志史的空白,极具象征性地总结 了夏仁虎半生对于存史—传史事业的不懈追求。 三 “移民”的“城南”地图 1920年枝巢老人自刊《啸盦诗存》,自序缘由曰:“往者世家子弟,咸以刊 录先集为要事。我生今时,乃有所谓新文学出者,诸儿皆在学校,间有能为新诗 歌者。彼之所谓诗歌,我一不识;我之所谓有韵之文,彼又焉知者。即使他日本 其孝思为我刊集矣,而自念平生交游,率为先辈长者,其作古人,未必后我,又 何从觅得删定之人而付与之。则何若自作之,而自刊之,亦自娱之一法也。” 14 两代人趣味的隔膜,新旧文学的分野,由此可见一斑。对此林海音的回忆文章中 亦常提及。老人“虽然是满腹诗书,却是衣钵无继”,“偌大的书房里,显得 那么冷清”, 15 倒是跟新文学出身的六儿媳林海音偶有互动。林海音《婚姻的故 ·12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 0 1 2年第1期 事》曾忆及两段往事,一是公公推荐她去北师大图书馆做古籍编目的工作时,耐 心地传授她目录学和国学的基本常识;二是公公向她借阅西方文学译著,并津津 有味地与她讨论感想。 16 这样温情的小细节又体现了新旧文学之间的往来流动。 老人不会知道,正是这一位“国文是从‘小猫叫,小狗跳’启蒙的,对于旧学真 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的儿媳林海音,会在近半个世纪之后,于一水相隔的海角台 湾,四处搜集自己的著述,请人重新标点、编校、出版。林海音夫妇与《旧京琐 记》影印本重逢之后月余,枝巢老人以九十高龄仙逝于海峡对岸其眷恋的京城, 冥冥中似有因缘。《重读〈旧京琐记〉》,林海音对尊翁的著作颇心有戚戚: 虽然所记的是将近一世纪前的旧事,但是有些地方,现在读来仍有亲 切之感。其写北平风物之美,令作过“北京人”的看了,怀念不已。但是讽 刺人情之伪的,又使人哑然失笑。这是一个北居南人的见闻和感想,因为作 者是南方人,所以能客观的描述几百年帝都的生活,而品评其优劣得失。 17 “北居南人”的微妙立场与情怀毋宁说是林海音的夫子自道。如果说理解 夏仁虎北京记忆的起点在于“旧京”,则把握林海音北平想象的关键便在于“城 南”,地域因素于林海音而言至关重要。与尊翁枝巢老人一样,林海音虽“作过 北京人”,却并非北京出身。林海音的籍贯问题尤为复杂,她是大陆去台的第七 代移民,1918年生于日本,三岁随父母返台,五岁举家移居北京,在城南度过童 年和青年时代,1948年又携家人随国民政府迁台。因此,北平于林海音而言,是 “故乡”,也是“异乡”,其散文集《〈两地〉序》自言: “两地”是指台湾和北平。台湾是我的故乡,北平是我长大的地方。 我这一辈子没离开过这两个地方。……当年我在北平的时候,常常幻想自小 远离的台湾是什么样子,回到台湾一十八载,却又时时怀念北平的一切,不 知现在变了多少? 18 回归阔别多年的故乡,面临自我定位与身份认同的问题,林海音首先寻求的是台 湾的乡土资源;至1960年代,才转向大规模的北平叙事。也就是说,当林海音身 处北平时,始终保持了一个外来移民的立场和视角;而1948年追随国民政府渡海 迁台后,其又厕身一批民国新“移民”中,以“老北平”的姿态追怀民国时期的 北平,带领1960年代的台湾读者重游故土。因此,当她书写北平时,就具有“双 重移民”的独特身份,在这个层面上,空间对于林海音的写作存在特殊意义。 林海音的北平想象与记忆具有鲜明的空间意识,无论其小说还是散文,皆 从 《 旧 京 琐 记 》 到 《 城 南 旧 事 》 ·127· 不约而同地呈现一种地图式建构。在小说《城南旧事》中,地理空间是推动小说 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如第一章《惠安馆传奇》,全篇围绕福建惠安会馆门前一 个疯女人秀贞的故事展开,她与曾寓居会馆的一位北大学生私定终生却又惨遭遗 弃,篇末与重逢的私生女不幸丧生于火车轮下,父母为使小英子忘却这悲惨的记 忆而搬家,迁居新帘子胡同。于是,第二章《我们看海去》的开头即:“妈妈说 的,新帘子胡同象一把汤匙,我们家就住在靠近汤匙的底儿上,正是舀汤喝时碰 到嘴唇的地方……” 19 在胡同尽头一片废弃的荒草地里,小英子遭遇了小说的第 二个主人公——将赃物藏在草丛里的偷儿,从而引出他的故事。至第三章《兰姨 娘》,英子一家搬到虎坊桥,篇首即以“我”和妹妹站在虎坊桥大街上看“出红 差”——这里是枪毙革命学生——带进北大革命青年德先叔的出场;篇末则是 我们一家人在虎坊桥上为德先叔和兰姨娘送行。地理空间是《城南旧事》中一 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它参与组织叙事结构,推进情节发展。此外,我们还能 在《城南旧事》中看到许多熟悉的老北京地名,齐化门、兴华门、哈德门、兵部 洼、西交民巷、东交民巷、椿树胡同、绒线胡同……一幅老北平城南的地图,随 着小说情节的推进,慢慢铺展在读者眼前。而这一特点在林海音的一系列“京味 儿回忆录”中,更是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 林海音的“京味儿”散文多以具体地名为题,如《家住书坊边——琉璃厂、 厂甸、海王村公园》、《文华阁剪发记》、《虎坊桥》、《天桥上当记》、《骑 毛驴儿逛白云观》等。《我的京味儿回忆录》开篇即自陈架构思路:“那么我何 不就从我在北京——北平所居住过的地方:珠市口——椿树上二条——新帘子胡 同——虎坊桥——西交民巷——梁家园——南柳巷——永光寺街——南长街,顺 序以杂忆方式记录下来呢!” 20 以下便以上述街巷命名各节标题,而行文更比比 皆是地图式的方位描述—— 南柳巷是个四通八达的胡同,出北口儿,是琉璃厂西门,我的文化 区;要买书籍、笔墨纸砚都在这儿。……出南柳巷南口儿,是接西草场、魏 染胡同、孙公园的交叉口,是我的日常生活区;烧饼麻花儿、羊肉包子、油 盐店、羊肉床子、猪肉杠、小药铺,甚至洗澡堂子、当铺、冥衣铺等等都 有,是解决这一带住家的每日生活所需。出西草厂就是宣武门大街,我的初 中母校春明女中就在这条大街上。 林海音想象与追忆北平的线索是一种按图索骥式的展开,写作过程中,她脑 海里似乎铺陈一张民国时期的北平地图,思绪便循着这一条条街巷一点点延伸出 去,点线面扩张,描绘出北平城南的每条胡同、每个角落,如同引领自己和读者 ·12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 0 1 2年第1期 一一走遍。林海音自身对于这种“地图式建构”非常自觉,当年寓居北平时,一 家人便常在夜晚打开台湾地图,“看看那一块小小地方的故乡” 21 ;而离京去台 后,她又凭借北平地图寄托乡思。林海音有一篇文章题为《一张地图》,写一对 朋友夫妇给她带来一张北平全图,朋友说:“希望你看了图,能把文津街,景山 前街连起来,把东西南北方向也弄清楚。” 整个晚上,我们凭着一张地图都在说北平。客人走后,家人睡了,我 又独自展开了地图,细细地看着每条街,每条胡同,回忆是无法记出详细岁 月的,常常会由一条小胡同,一个不相干的感触,把思路牵回到自己的童 年,想起我的住室,我的小床,我的玩具和伴侣,……一环跟着一环,故事 既无关系,年月也不衔接,思想就是这么个奇妙的东西。 22 “地图式建构”不仅与作者有关,对于读者也同样富含意味。林海音写作《城南 旧事》与一系列“京味儿回忆录”之初的默认对象是在台读者,因此,是“外乡 人”写给外乡人(以及在外乡的本地人)看的北平,作者与读者都是远离那座城 市的。这就决定了她的书写需要清晰明确的地理定位,一个“北平坐标”。对于 这种地图索引的回忆方式,作者与读者皆抱有特殊的痴迷—— 我漫写北平,是因为多么想念她,写一写我对那地方的情感,情感发 泄在格子稿纸上,苦思的心情就会好些。它不是写要负责的考据或掌故,因 此我敢“大胆的假设”。比如我说花汉冲在煤市街,就有细心的读者给了我 “小心的求证”,他就画了一张地图,红蓝分明的指示给我说,花汉冲是在 煤市街隔一条街的珠宝市,并且画了花汉冲的左邻谦祥益布店,右邻九华金 店。如姐,谁说没有读者呢?不过读者并不是欣赏我的小文,而是藉此也勾 起他们的乡思罢了! 23 值得注意的是,林海音散文集《两地》中关于台湾的部分即无此“地图式建 构”,而是抒写台湾风土民情。当身处一座城市时,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城市 更多体现为一段具体可触的情调与氛围,而非城市地理指南;唯有不在地时,才 需借助抽象的地理坐标,建构对于城市的记忆与想象。与之相应,夏仁虎《旧京 琐记》虽自诩追慕《东京梦华录》,实际体例却承袭汉《东观杂记》。 24 目录分 习尚、语言、朝流、宫闱、仪制、考试、时变、城厢、市肆及坊曲十卷,唯有卷 八《城厢》涉及地理空间。而《城厢》一卷对于空间的表现,可与林海音的书写 作一有趣的对读。其卷首即追述旧京城门的名称及其相关的历史典故: 从 《 旧 京 琐 记 》 到 《 城 南 旧 事 》 ·129· 明崇祯之际,题北京西向之门曰顺治,南向之门曰永昌,不谓遂为改 代之谶。流寇入京,永昌乃为自成年号。清兵继至,顺治亦为清代入主之纪 元。事殆有先定欤?禁城东华西华二门对峙,然至民国则中门易为中华,亦 若预为之地者,谓之巧合可矣。 25 对于夏仁虎而言,城门的作用不仅在于东南西北的空间定位,更重要的是其 见证或曰负载(甚至是预言)的历史。夏仁虎的空间不再是横向的平面地图,而 是带进了历史的纵深,《城厢》开篇即给定了一个格局开阔的“历史的坐标”。 这种典故趣味终卷一以贯之,以下诸节娓娓细数京师各处的名胜古迹,皆引经据 典,追本溯源。如“京师白塔”一条: 京师白塔,在阜城门大街。按《草木子》古今谚云:“元初童谣有: ‘塔儿红,北人来作主人翁;塔儿白,南人作主北人客。’”之语。元世祖 时,塔赤焰;明祖起兵淮扬,塔白如故。《燕都游览志》:“成化元年,于 塔座四周,磗造灯龛一百八座,相传西方属金,故建白塔以镇之。” 夏仁虎追溯了白塔自元至明迄清的流变,空间不是孤立的,空间之上层层叠叠地 堆积着历史,这种对于“空间中的时间(历史)”的追求,是与枝巢老人对于时 间的关注相一致的。而林海音对于空间的自觉,则将《旧京琐记》失落的《东京 梦华录》一脉传统发扬光大。林海音以地理方位结构篇章的思路与《东京梦华 录》不谋而合。《东京梦华录》前三卷众节标题皆冠以地名,如卷一:东都外 城,旧京城,河道,大内,内诸司,外诸司;卷二:御街,宣德楼前省府宫宇, 朱雀门外街巷,州桥夜市,东角楼街巷,潘楼东街巷,酒楼,饮食果子……而具 体各节更是借由精确细致的空间定位展开,如卷一首节“东都外城”: 东都外城,方圆四十余里。城壕曰护龙河,阔十余丈,濠之内外,皆 植杨柳,粉墙朱户,禁人往来。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开门,唯南熏门、新 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两重,盖此系四正门,皆留御路故也。新城南 壁,其门有三;正南门曰南熏门;城南一边,东南则陈州门,傍有蔡河水 门;西南则戴楼门,傍亦有蔡河水门…… 26 下述其余三向各门皆然。同是以京都四方城门开篇,却不同于《旧京琐记》的空 间注史,而是一目了然地勾勒出一幅文字版的东京地图。又如卷二“朱雀门外街 巷”,与林海音以笔代步的“地图式建构”尤有惊人相似: ·13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 0 1 2年第1期 出朱雀门东壁,亦人家。东去大街麦楷巷状元楼,余皆妓馆,至保康 门街。其御街东朱雀门外,西通新门瓦子以南杀猪巷,亦妓馆。以南东西两 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过龙津桥南去,路心又设朱 漆杈子,如内前。东刘廉访宅,以南太学、国子监。过太学,又有横街,乃 太学南门。街南熟药惠民南局。以南五里许,皆民居。…… 27 朝代虽兴替,“京师”沦为“旧京”,却依然是枝巢老人熟悉的那座城市, 不曾远离,亦不曾失去。而汴京之于孟元老,北平之于林海音,皆是“丧失的城 市”,正是因为不在地,反而要一一坐实,复原一幅旧京的立体地图。林海音在 离京十多年后才开始追忆北平,回首来路,故乡杳渺,她笔下的北平,却是如此 讲究写实。而实际上,她自己也十分清楚,隔海遥望,地理上的空间早已阻断她 回归第二故乡的可能;而此时彼岸的北京也再不是她记忆中的那个温情家园了。 她所做的一切努力,不过是在重构一个虚幻的记忆之城—— 常自夸说,在北平,我闭着眼都能走回家,其实,手边没有一张北平 市区图,有些原来熟悉的街道和胡同,竟也连不起来了。只是走过那些街道 所引起的情绪,却是不容易忘记的。 28 四 从“旧京”到“城南”:国族想象与市民趣味 《重读〈旧京琐记〉》一文,一方面可以提示我们林海音理解《旧京琐记》 的线索,即她关注的是《旧京琐记》的什么方面,她自身的趣味何在?另一方 面,我们也可以透过林海音对于尊翁旧京书写的“洞见”与“不见”,重新审 视夏仁虎的北京想象与文化记忆。在这种参差互见中,更好地理解二者各自的 北京/北平,以及彼此间的异同。 夏仁虎《旧京琐记·发凡》曰:“是编所记,特刺取琐闻逸事,里巷俳谈, 为茶余酒后遣闷之助,间及时政朝流,亦取其无关宏旨者。” 29 林海音对于公公 的用意可谓心领神会:“这本书虽是‘琐闻逸事,里巷俳谈’,但包括范围极 广,从宫闱到市肆,从朝廷的仪制、考因,到民间的俗尚、坊曲。作者虽然说, 这不过是茶余酒后的遣闷之助,不上正史的。但是正因如此,反而更能看出清末 北京社会的真实现象。” 30 然而有趣的是,夏仁虎《旧京琐记》类分十卷,林海 音饶有兴致地大量摘引书中段落,所涉篇章却只集中于《习尚》与《语言》二 卷。这正是林海音自身的兴趣所在,即民俗和土语。对于都市物质生活与市民情 趣的关注,起自南宋孟元老开创的“梦华录”传统,即以掌故的具体琐碎对应 从 《 旧 京 琐 记 》 到 《 城 南 旧 事 》 ·131· 正史的宏大叙述。夏仁虎对于“梦华”传统的接续,同中有异,上文谈到夏仁 虎有意选择“琐记”体裁,实际出于“补正史之阙”的“遗民”心态,因此,其 《旧京琐记》最为关注、投入笔墨亦最多的,其实是朝政与时代变迁,包罗 了《朝流》、《宫闱》、《仪制》、《考试》、《时变》诸卷。前文论述多征引 《宫闱》与《时变》二卷,此外,《朝流》品评清末清流名士,《仪制》介绍 清廷礼仪制度,《考试》记叙清代科举体制及趣闻逸事。其实,不惟《旧京琐 记》,《清宫词·作例》曰:“是作分上下二卷:上卷百首,述帝后、妃嫔、 皇子、公主以及侍臣、监御、宫中遗事;下卷百首,纪宫苑典礼、令节风尚杂 事。” 31 恰可与《旧京琐记》之《朝流》、《仪制》、《时变》三卷相互补益, 正如前引郑骞言:“清代十朝二百六十余年中,巨闻细事,得此二书而备陈眼 底。”因此,枝巢老人虽自谦为“茶余酒后遣闷之助”,而所谋者大,绝非“琐 闻逸事,里巷俳谈”的单纯掌故趣味可限。 倒是林海音自身的北平书写,恰恰将这种掌故趣味发扬光大。林海音有篇 文章题为《陈谷子 烂芝麻》:“陈谷子、烂芝麻,是北平人说话的形容词汇, 比如闲话家常,提起早年旧事,最后总不免要说:‘唉,左不是陈谷子、烂芝 麻!’言其陈旧和琐碎。……原来我所写的,数来数去,全是陈谷子、烂芝麻 呀!但是我是多么喜欢这些呢!” 32 林海音的北平想象与记忆,即贯穿了这种 “陈谷子、烂芝麻”的平民眼光和趣味。她的一系列“京味儿回忆录”,以生动 细腻的笔触,写城南游艺园、八大胡同、天桥、虎坊桥;写白云观庙会、厂甸庙 会;写西单牌楼及烤肉宛、花汉冲、瑞玉兴等老字号;写胡同里的人力车和叫卖 声;写换取灯儿的、打糖锣儿的、捡煤核儿的、拉洋片的、唱话匣子的市井百 态;写“挤老米”、“卖冻儿”、“卖呆儿”等北平俗语和歌谣;甚至细数北平 小孩子的童玩,小脚儿娘、挝子儿、跳绳踢毽子、吊死鬼儿、蛤蟆骨朵儿等等。 夏仁虎与林海音两代人笔下的北京/北平,为何会呈现如此截然不同的面 相?北京是一座特殊的城市,它既是“京”,又是“城”,既是城市,又不仅是 城市;同时,自晚清迄沦陷时期,它经历了北京—北平—北京的嬗变。因此,对 于夏仁虎而言,它是前朝的“旧京”,“京”是帝都,与时代变迁、国族想象有 关;而对于林海音而言,它是北平的“城南”,“城”是城市,与日常生活、市 民趣味有关。夏仁虎象征了宣南末代士大夫的风采,而林海音则体现了城南平民 文化的风情,他们也因此有着各自的北京/北平文化地图。 夏仁虎《枝巢九十回忆录》呈现了新旧交替之际最后一代士大夫的晚景: 我身既退闲,生活近流浪。六友会青云,一元供晚膳。推长中山园, ·13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 0 1 2年第1期 日日任游赏。茶团号元老,棋局诮慈善。文讌复不乏,四园盛俦党。元宵夺 锦灯,词社掣斑管。敲诗亦看竹,钵击与钟撞。 33 “四园盛俦党”自注云:“傅沅叔藏园、郭啸麓蜇园、关颖人稊园、张伯驹似 园,皆有亭榭之美,诗词会月数举。”夏仁虎自宦海退隐后,与老友傅增湘、郭 则澐、关颖人、张伯驹、吴廷燮、赵椿年等诗酒交游,常流连于京城各公园,留 下大量唱和之作。其中,中山公园最得枝巢老人青睐:“推长中山园,日日任游 赏”,其自注曰:“中山公园为朱桂莘先生手创,任董事长,以余身闲副之。朱 出京,余任其事,无所建设,惟于圆明园旧址中,觅得清初‘兰亭八柱’石刻, 甚有名,运归公园,将重建,力未逮也。八柱今尚存公园库中。”朱桂莘即朱启 钤,这里牵涉到近代北京市政沿革的大背景。1914年,时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 朱启钤倡设京都市政公所,由此启动一系列“公共工程运动”,其中重要的一项 “公园开放运动”,将清朝遗留的皇家园林庙宇改造为公共娱乐空间。首当其冲 的是社稷坛,由朱启钤亲自主持,于1915年底更名为“中央公园”向公众开放, 成为北京有史以来第一个近代公园,朱启钤自任董事长,后由夏仁虎继任。有了 中央公园的先例,其余皇室苑囿也先后开放为公园。北京的公园与上海的照搬西 方不同,它同时是传统与现代,既是最新的都市公共空间,也是最旧的封建皇家 遗迹,空间之上重重叠叠着历史的印痕。遗民野老游宕其中,不经意难免会迎面 撞上尘封的时间,而生今昔之叹。如夏仁虎于1918年前后所作《暑夕中央公园纳 凉四十均》曰:“谪居伤李白,遗事说唐玄。世运悲寒暑,流风叹变迁。未妨长 乐老,误入小游仙。薄咏防多露,微词异感甄。沧桑关许事,此会但绵绵。” 34 而其间的复杂暧昧之处在于,正是这一批自居“旧京遗老”的朱启钤、夏仁虎 辈本身,亲手推动北京城市近代化进程,打破故朝皇城的封闭格局、重构以封建 等级为基础的都市空间。这恰与夏仁虎以文字存旧京的出发点相一致,即将传统 化为今用。公园亦成为夏仁虎旧京书写的一部分,他对公园情有独钟,曾撰《北 海小志》,甚至创作小说《公园外史》,可惜二书皆已亡佚,唯可从林海音的零 星记载中窥得一二:“公公的《公园外史》,说是仿《儒林外史》之作,叙述当 时朋辈状况,灵感当然就是得自多年在公园‘黄昏之游’的谈闻。” 35 值得注意 的还有夏仁虎笔下“中央/中山公园”称谓的变更,也有其历史背景。1928年北 伐后国民政府迁都南京,改北京为北平,中央公园亦更名为“中山公园”;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日伪政权又改北平为北京,且将与国民政府有关的地名一律废 止,“中山公园”重新回复“中央公园”。沦陷时期的中央公园愈添荆棘铜驼之 悲,夏仁虎穿行园中的身影也渐形寥落:“他总是独来独往,没有曼姬的陪伴, 从 《 旧 京 琐 记 》 到 《 城 南 旧 事 》 ·133· 没有子女的扶持,他七十岁了,腰板还挺直,但是他是多么寂寞呢?就像春明馆 中的老朋友,也日渐凋零了。” 36 伴随历史流转、政权兴替,都市文本反复被修 改、涂抹,像化石的岩层一样覆盖着时间的痕迹,而社稷坛—中央公园—中山公 园—中央公园的变迁,正是北京都市空间不断被时间改写的一个具体而微的象 征,生动地映证了夏仁虎于《旧京琐记·城厢》中表达的时空观。 而对于地域如此敏感的林海音在《重读〈旧京琐记〉》一文中,竟不提及 与空间有关的《城厢》、《市肆》二卷,这是因为她有自己的地图。不同于夏仁 虎念兹在兹的“旧京”,林海音留恋不已的是“北平”。1928年起失落了国都地 位的北平,不再负载帝京的国族想象与政治内涵,而更多是复归城市的日常生活 与平民趣味,这是林海音北平经验的底色。上节讨论林海音写作的“地图式建 构”,我们甚至可以根据其详尽描述勾勒出一幅属于她的城南地图。在北京/北 平生活二十六年,搬家八处,其居住区域基本集中于城南东北部的椿树地区;生 活区域则会扩展到椿树地区以东的大栅栏地区,此为城南的商业区,林海音作品 中津津乐道的厂甸庙会及其他老字号,如花汉冲、六必居、蜀珍号、第一舞台、 富连成、丰泽园等就属于这个区域;而娱乐区域则当数大栅栏南部的天桥地区, 林海音儿时钟爱的天桥、城南游艺园都在这一带。从地理方位看,“城南”其实 即清时的“宣南”,夏仁虎《旧京琐记·城厢》记载:“旧日汉官非大臣由赐第 或值枢庭者,皆居外城,多在宣武门外。土著富室,则多在崇文门外。故有‘东 富西贵’之说。士流题咏,率署宣南,以此也。” 37 民国后由于城市空间重组, 文化中心由外城向内城转移;同时由内务总长朱启钤首倡,京都市政公所提出在 城南开放香厂、建设“新市区”,据《京都市政汇览》,其主导原则有二,一是 为整治旧城区树立模范,二是建立一处先进的包括购物、游乐(也包括妓院)、 餐饮、居住于一地的标准商业娱乐区。由是,先农坛一带公园、游艺园的引入, 坛北新市区的兴建,以及东部天桥市场的兴起,相互作用,城南平民文化在民国 时期达到巅峰。夏仁虎笔下那个“士流题咏,率署宣南”的宣南士乡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五方杂处、喧嚷流动的市井城南。林海音就是在这种平民文化 的滋养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她对于城南的市井趣味有特别的钟爱与体贴。新兴的 城南游艺园是其童年时代的乐园,林海音曾回忆孩提时母亲常“交给老妈子一 块钱(多么有用的一块钱!),叫她带我们小孩子到‘城南游艺园’去,便可以 消磨一整天和一整晚”。 38 城南游艺园系民国时期北京/北平最大的商业性游乐 园,林海音在文中多有描述,尤得神韵: 看穿燕尾服的变戏法儿,看扎着长辫子的姑娘唱大鼓,看露天电影郑 ·134·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 0 1 2年第1期 小秋的《空谷兰》。大戏场里,男女分座(包厢例外),有时观众在给“扔 手把巾儿的”叫好,摆瓜子碟儿的,卖玉兰花儿的,卖糖果的,要茶钱的, 穿来穿去,吵吵闹闹,有时或许赶上一位发脾气的观众老爷飞茶壶。戏台上 这边贴着戏报子,那边贴着“奉厅谕:禁止怪声叫好”的大字,但是看了反 而使人嗓子眼儿痒痒,非喊两声“好”不过瘾。 39 如果说,中央/中山公园折射出夏仁虎复杂的时空观及北京作为都城的变 迁,则城南游艺园象征了林海音心中的城南及其所代表的市民文化—— 在那样的环境里:台上锣鼓喧天,上场门和下场门都站满了不相干的 人,饮场的,检场的,打煤气灯的,换广告的,在演员中穿来穿去。台下则 是烟雾弥漫,扔手把巾儿的,要茶钱的,卖玉兰花的,飞茶壶的,怪声叫好 的,呼儿唤女的,乱成一片。我却在这乱哄哄的场面下,悠然自得。我觉得 在我的周围,是这么热闹,这么自由自在。 40 林海音对于城南的市井风情和平民娱乐体贴入微、乐在其中,一个鲜活丰富、生 气淋漓的城南跃然纸上。即如小说《城南旧事》,其贯串全篇灵魂的核心主人 公,实际上不是任何一个人物,而是“城南”—— 这部小说我是以愚騃童心的眼光写些记忆深刻的人物和故事,有的有 趣,有的感人,真真假假,却着实地把那时代的生活形态如北平的大街小 巷、日常用物、城墙骆驼、富连成学戏的孩子、捡煤核的、换洋火的、横胡 同、井窝子……都在无意中写入我的小说。 41 其实,无论是夏仁虎的《旧京琐记》还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都是对于 一个城市的感觉和追怀,其主角都是北京。而北京是一座特殊的城市,它既是传 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贵族的,又是平民的。它自身蕴藏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使其得以在书写立场与文化背景各异的作者笔下开启不同的面相。夏仁虎的“遗 民”身份决定了他对时间尤为敏感,因此,北京对他来说是“旧京”,是整体的 故都,他的北京追忆聚焦于时代变动和帝国想象;而林海音的“移民”背景导致 她对空间特别关注,因此,北平对她来说就是“城南”,是具体的城市,她的北 平经验落实于物质空间与日常趣味。夏仁虎身为林海音尊翁,他的事迹,包括他 的北京书写,作为一种真实的历史,是林海音北平想象的重要参照及叙述对象; 而编撰其《旧京琐记》的经验又实实在在地作为契机,引发林海音一连串的北平 记忆。从《旧京琐记》到《城南旧事》,本身就是一段鲜活的文学史。 从 《 旧 京 琐 记 》 到 《 城 南 旧 事 》 ·135· 注 释: 1 祖丽:《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页。 2 8 17 28 30 35 林海音:《家住书坊边 我的京味儿回忆录》,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133~134、 133~134、90、138、129~130页。 3 31 33 谢蔚明:《闲话枝巢老人和周作人》,王景山编《国学家夏仁虎》,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 211、143、135页。 4 9 夏仁虎:《枝巢九十回忆篇》,《国学家夏仁虎》,第136、134页。 5 25 29 夏仁虎:《旧京琐记引》,《枝巢四述 旧京琐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5、118、77页。 6 夏仁虎:《清宫词自序》,《国学家夏仁虎》,第143页。 7 郑骞:《清宫词序》,《国学家夏仁虎》,第140~141页。 10 夏仁虎:《书感四首》其一。《枝巢编年诗稿》,民国庚申至甲戊年家刻本,卷一《觚梦稿》。 11 夏仁虎:《读五代史六首》,《枝巢编年诗稿》卷七《出塞后稿》。 12 夏仁虎:《旧京琐记》卷七《时变》,《枝巢四述 旧京琐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13 对于明遗民以“存国史”为“存明”的讨论,可参见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 夏仁虎:《啸盦诗存自序》,《啸盦诗存》,民国庚申至乙丑年家刻本。 15 林海音:《枝巢老人的著作和生活——〈清宫词〉编校后记》,《家住书坊边 我的京味儿回忆录》,台北纯 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8页。 16 36 林海音:《婚姻的故事》,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1页。 18 林海音:《〈两地〉的自序》,《两地》,三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1页。 19 林海音:《城南旧事》,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60页。 20 林海音:《林海音文集·英子的乡恋》,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 21 林海音:《〈英子的乡恋〉后记》,《林海音文集·英子的乡恋》,第56页。 22 23 林海音:《一张地图》,《两地》,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第28、16页。 24 《枝巢九十回忆篇》自注:“用汉《东观杂记》体作《旧京琐记》。” 26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一。 27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32 林海音:《剪影话文坛》,纯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页。 34 夏仁虎:《枝巢编年诗稿》卷三《箧尘稿下》。 37 《旧京琐记》卷八,《枝巢四述 旧京琐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8页。 38 39 林海音:《〈城南旧事〉代序》,《林海音文集·生命的风铃》,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页。 40 林海音:《台上 台下》,《两地》,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 41 林海音:《童心愚騃——回忆写〈城南旧事〉》,《林海音文集·生命的风铃》,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版,第264页。 [林峥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邮编 100871] ·13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 0 1 2年第1期
/
本文档为【从_旧京琐记_到_城南旧事_两代_遗_移民_的北京叙事_林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