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红学论文】用诸子百家的观点评论红楼梦人物

【红学论文】用诸子百家的观点评论红楼梦人物

2009-12-24 14页 doc 81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890059

暂无简介

举报
【红学论文】用诸子百家的观点评论红楼梦人物用诸子百家的观点评论红楼梦人物 红楼梦人物的身上,所带有的哲学思考,基本上儒、释、道一应俱全。至于宝钗所代表的,我以为是孔子所设计的一种生活方式:“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设计这种生活方式时本来是出于至诚——他是努力地入世的,没想到反而“人皆以为伪”。当袭人这种乡愿的伪善者大量出现时,宝钗的白衣就溅上了洗不净的污垢。孔子善意设计的生活方式被恶人大行其道的后果是出现艰难呼吸的曹雪芹。宝钗是被误解的善行善心,她的被误解--被当时、后世一起误解真是悲哀:天下真已经污浊至此,不惟不可与语庄语,且不可与语孔子…… http://www....
【红学论文】用诸子百家的观点评论红楼梦人物
用诸子百家的观点评论红楼梦人物 红楼梦人物的身上,所带有的哲学思考,基本上儒、释、道一应俱全。至于宝钗所代表的,我以为是孔子所的一种生活方式:“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设计这种生活方式时本来是出于至诚——他是努力地入世的,没想到反而“人皆以为伪”。当袭人这种乡愿的伪善者大量出现时,宝钗的白衣就溅上了洗不净的污垢。孔子善意设计的生活方式被恶人大行其道的后果是出现艰难呼吸的曹雪芹。宝钗是被误解的善行善心,她的被误解--被当时、后世一起误解真是悲哀:天下真已经污浊至此,不惟不可与语庄语,且不可与语孔子…… http://www.tianya.cn/new/TechForum/Content.asp?idItem=106&idArticle=259850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漫论妙玉 摘要:妙玉是《红楼梦》中着墨较少的一个人物,历来对她的评价也颇为简单:封建宗教迷信下的牺牲品,无聊做作的贵族小姐和不洁不空的豪门女尼。除了鄙视就是怜悯。然而,牺牲品也好,贵族小姐或豪门女尼,都不足以论证她的品性与人格。在妙玉的生命底里,始终潜藏着一种叫“异端”的元素,她凄寒炯异的一生正是异端精神与异端人格的最好写照。   关键词:《红楼梦》 妙玉 异端者 正统 悲剧   《红楼梦》的评述浩如烟海,但凡论及妙玉,不是怜她迫入空门、虚度韶华,就是忿其心气高傲、自视不凡。但她被人目为怪异的行止却并非作者妄拟。在大观园里,妙玉以高标难折的性格成就的是一个“异端者”的形象。 一、“异端者”   说起“异端者”,在漫漫历史文化长河中有两个人不能不提:嵇康与李贽。嵇康是汉末以来倡言“非汤武而薄周孔”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第一人,也是以离经叛道为由遭诛的第一人。他的死印证了“正统”的强大和粗暴,也使之后的有识之士们噤若寒蝉。李贽是嵇康之下敢于公然藐视正统之学,立志成圣并狂傲不羁的第一人,也是嵇康以下敢于公然向世俗陈规挑衅的第一人。他的死进一步证实了“正统”不容质疑、切肤切骨的法定地位。然而,嵇康和李贽恰是以其真淳自然的生命追求,卓然自立、百折不回的精神境界标炳史册,因此不能见容,那个生杀予夺的“正统”是何面目?   孔子开创儒学意在齐家治国,并非教人做八面玲珑的“乡愿”。子曰:“乡愿德之贼”,曰:“人宏道而非道宏人”,又曰:“不得中行而与之,无乃狂狷” 。正统的儒者首先应是一个正心诚意,秉承孔子之学的真精神、真血性的人。无奈,几千年礼法社会的真相却是:   (乡原)舍本执末,丧失了道德和礼法的真精神与真意义,甚至于假借名义以便其私,……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乡原’支配着中国社会,成为‘社会栋梁’,把孔子至大至刚,极高明的中庸之道转化成了弥漫社会的庸俗主义、妥协主义、折衷主义,苟安主义。   所谓“正统”,所谓“圣人”,不过“将圣人事业,去就利欲场中比并较量,见有仿佛相似便谓圣人样子,不过如此” 。剔除儒者的真精神与真血性,“圣人之学”、“孔孟之道”也无非是一袭冠冕堂皇的外衣。而恰好秉承了这种真精神与真血性,又敢于一辩黑白的人就不得不遭到芟兰除蕙的下场。   所以,“异端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秉承正统的血脉却见弃于世;以异端立命,不与世妥协,以异端自居,不随人唇吻;遭千万人指点,受千万人眦目,矢志不渝,我行我素,终死于是。从这里,也能归纳出异端人格的三个特点:遗世独立;高洁,又以高洁烛照世人的污浊;童心,听任内心,不为世俗拘笼。 二、论妙玉之为“异端者”   1、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贾府世界是中国二千年礼法社会的缩影,它行将没落却仍然维系着腐朽的“正统”道义,一边还打着“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 的名号。妙玉的出场一开始就夹染着烟云模糊的色彩。她的薄命不仅是黛玉的父母双亡无亲无眷,还应该是家道衰亡、覆水难收。她以袈裟护体,却不得不沦陷在可以还俗与不能还俗的悖论中;她以大观园为屏障,却仍然甩不开“点缀风景,供应皇妃之需用” 及“权势不容” 的命运。这就是妙玉在红楼世界中的处境与地位。   2、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妙玉的人格特征有两点可以一眼洞穿:高与洁。高,是“天子不臣,诸候不友,壁立万仞” 的高。洁是一人孤傲,万人不入的洁。纵然孤高霜洁如黛玉者,也有逢迎众人的时候,妙玉则恕不奉陪。非但皇妃游幸时不见她的身影,连贾母领着众人来拜佛,她也淡淡的。反倒拉着钗黛去喝体己茶。送客出门之后,回身就将山门闭了,还要用清水拂地,冲得干干净净。 她是遗世独立的,更是幽隐在栊翠庵与世绝言的:“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不共处,不合流,是凄清,是悲凉,是仇视,更是冷漠。   但她的高、洁不止于此。她确是像隐者那样置身事外,却不能像隐者那样“与世无争”。非下贴不去是自显身价;给贾母倒茶是讥她无知无识;刘姥姥用过的杯子宁肯砸了也不给;众人都不理会,唯独宝玉能要来梅花;又自谓“畸人”、“槛外人” :时时处处都要表明与众不同的姿态,用一已之高洁烛显贾府世界的污浊——所以妙玉只能落得“人愈妒”、“世同嫌” 的下场。   3、不女不男不僧不俗   不肯和光同尘,不肯与世妥协,妙玉也不肯为世俗牢笼中的任何一类。从她的自号“槛外人”、“畸人”就可看出。前者取自范成大诗句“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需一个土馒头” ,说“槛外人”就是非世俗中人,不以世人限量。后者取自《庄子》:“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称“畸人”就是畸零之人,取法于天而不依于世人。   难怪刑岫烟给她“不女不男不僧不俗” 的评价。本应官宦千金,不意迫入空门;本应青灯古殿,却常怀闺阁之想;本应息心忘世,无奈终难自了。所以,说妙玉是出家人固然不对,说她是老庄式的隐者也欠妥:无论思想中有多少释道的成份,她始终不能自了,就无法成就“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的悠然意境。   男女僧俗都不是本来面目,不自了的妙玉自了的恰是一颗“绝假纯真” 的自然之心——童心。它是妙玉性命的根本,也是她炯异人格的最终注脚。她虽饱读经书却不懂世法平等,虽身在佛堂却不能忘情于宝玉。许多红学家都认为妙玉人格的一大缺陷是做作,却不知无论是鄙弃刘姥姥,讥笑众人无识还是特特送上的红梅与礼笺都是童心使然。连一点点诗情风雅都不肯轻易与人,妙玉根本不是贾府所需要的那类出家人,她是大观园里的“异端者”。   三、世难容   妙玉与薛林同是官宦小姐出身,但与宝钗背道而驰;虽有宝黛的诗意、清高与执着,更多了一份惜春式的冷心冷意;而虽有惜春的“虚花悟”,到底不是自了汉,遂成就了自己的“世难容”。   “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这是异端者宿命的结局。一方面,他们以一己之高洁烛照人世的污浊,注定受尽千万人眦目;另一方面,在标显自我孤洁的同时,他们自身又有着不少弊病:借用《庄子·山木》里的一句话:“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迷于清渊”。   还是从“槛外人”的雅号说起。妙玉自谓高蹈世外,不与流俗,却抛不开常人的情节,无一日不在槛内。钟情宝二爷与鄙弃刘姥姥,两者虽皆属本心,则前情可悯后者可恶。试想,对这样一个质朴可怜的老人竟那样冷漠无情,视同粪土,弃如草芥,连一点点关爱都不肯施与,其状令人不寒而栗,亦远在鸳鸯、平儿,甚至凤姐之下多亦。她有什么资格自封“槛外人”?泯灭了人性的温热,这恐怕是天理难容的。“世难容”不仅是伪道学、假正统的蛮横,还带有天理人情的公正。这是性格与社会的双重悲剧。 四、鸷鸟之不群 妙玉的意义在于她浓缩了从嵇康到李贽的异端者的所有品质,并把它们推向级致。从与世绝言与壁立万仞这两点来说,嵇李是要自叹弗如的。因而也就把她与环境的矛盾、自我的矛盾锐化了。从环境来,看是孤岛般的独清独醒与排山倒海般的皆醉皆浊之间的矛盾,从自我来看,是标榜的风霜高洁与人无完人之间的矛盾。尽管是手捧童心,无论从哪边来看都有遭受覆灭的理由。   妙玉的意义还在于她道出了异端与“正统”交火的关键。她是鄙弃世人的,世人更鄙弃她。她不曾降神请妖,不曾开心逗笑,连一点点诗情风雅都惜之如金,只知任情而动、率性而为,贾府要她来作什么呢?“正统”的礼法世界又何曾需要这些任情率性之人,它只要有人唱着“子曰诗云”、“修齐治平”就足矣。但异端者偏偏不要这些华彩而诉诸内省,讲求真精神与真境界。立足点不同,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不能妥协就只能毁灭,异端者面对的必然是死亡的悲剧:不死不足以平其心,不死不足以填其愤;唯其踏足死地才成就自我,唯其踏足死地才显得弥足珍贵。作为背景的正是“正统”世界的一任腐朽,一任崩塌,最终哄然倒地。在较量中谁也没有赢谁。   然而,为何鸾鸟凤凰要与燕雀乌鹊裹挟着一同覆灭?首先,异端者并不具备现实生存的能力。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是曲高和寡,拒人于千里,与众生为难的。无如芥豆之微,小小之家出来的一个老婆子,无知无识、自轻自践却热热闹闹有滋有味。这就是“宁为姥姥,勿为妙玉” 。其次,异端者与众生割席分座,自站地步,所谓“太高愈妒,过洁同嫌” 是也。宝钗唯其安分守拙,不露德才才被认可;异端者虽无夫子的济世之志,又不能效老庄的避世之学,以一颗童心呼号人世,是鹤立鸡群,是疏狂怪异,是“乡愿”不能容忍的。妙玉的最终死亡清楚地指明了以异端替代“正统”的虚妄性,更指明了传统人性深层的悲哀:“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 http://jpkc.hutc.zj.cn/rwxy/gdwx/chakan.asp?id=32 试论老庄思想对《红楼梦》的影响 老庄思想以独特的风骨神韵怡养过中国古代无数骚人墨客。自陶渊明“不为五斗折腰”,弃官归隐,又有多少后学仰慕效仿。李白虽有应召入京时“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的得意忘形,但终高歌“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潇洒走向自然。苏轼几经贬谪,却以“渊明即我,我即渊明”的释然完成了自我的超越。如此等等,《红楼梦》的作者也不例外。正因此,不论是《红楼梦》主题歌《好了歌》的主旨,还是主人公贾宝玉的形象,都散发着庄子人生哲学的气味;而老庄的生死观以及有关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红楼梦》。    庄子人生哲学的核心是追求精神的自由与绝对自由。庄子认为,人如果能顺其自然之性,也就是纵情任性,便得自由,但这只是相对的自由。至于什么是绝对自由,如何获得绝对自由,《庄子·逍遥游》作了详尽的阐述。该文认为:有所依赖的自由,只能算作相对自由,无所依赖的自由才是绝对自由;人先要做到“无名”、“无功”,才能够做到“无用”,如此才能达到与天地万物齐,即“无己”的境界,既“无己”,便无所依赖,这样就能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而“无己”之标志性状态就是无情,庄子就主张大圣无情,所以无情是获得绝对自由的必要条件。庄子关于自由与绝对自由的学说对《红楼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红楼梦》的主旨即在劝勉世人摆脱功名、财富、情感等方面的束缚,而逍遥人世。而在功名、财富、情感三者中,情感最难舍弃,故全书的重心在一个“情”字上,主人公贾宝玉由痴情到无情的脱胎换骨的巨大转变,正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无情始逍遥。    在小说第一回,《红楼梦》的主题歌《好了歌》就被作者有意识地推出来了。“好”“了”二字是这首歌的歌眼,正如那道人所说“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须是了。”《好了歌》旨在指出,若要人生好,须要“了”“功名”、“金银”、“娇妻”(爱情)、“儿孙”(亲情),而庄子主张“无名”“无功”“无情”,最终才能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两者旨趣的完全相同,足以见出庄子人生哲学对《红楼梦》的深刻影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好了歌》主张了情,而《红楼梦》开篇却说此书“大旨谈情”,二者看似相悖,其实则不然。《红楼梦》确实最充分的写了一个“情”字,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便将全书的情劫情难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贾宝玉梦游太虚境,刚至宫门,迎面一副对联“厚地天高堪叹古今情不尽;痴情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横批是“孽海情天”。宝玉所听到《红楼梦》十二支仙曲的[红楼梦引子],开头便是“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书中情种情痴更是比比皆是。初游红楼,读者不禁为情潸然泪下,几度漫游之后,便会惊异地发现,几乎所有情痴情种都以死退出了人生的舞台,与其他情种不同,“天下第一淫人”宝玉最终无情,随和尚道士离开了滚滚红尘,复得“天下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的逍遥。这就让人不得不发出疑问:难道此书“大旨谈情”,真是要肆意宣扬情吗?不。透过情海层层波涛,细究其旨,便茅塞顿开。原来作者倾其全心血“抛撒一把辛酸泪”,就是要让读者“解其中味”:人生最苦,情难了,无情最逍遥。在功名、金银、情感中,不慕功名最易,不贪金银次之,最难舍者乃在“情”,若无情则无所不能“了”,如此便能逍遥。主人公贾宝玉初既不为功名金银所缚,唯痴于情而已,这正是他一生悲剧的总根源。一生为情所累的贾宝玉,最终无情而逍遥。由此看来,《红楼梦》“大旨谈情”的真正目的在于劝勉世人“无情”。    作者在小说第一回便推出主题歌,其意图不言而喻。很显然,《好了歌》的主旨,也就是这部小说的纲领,而整部《红楼梦》所演绎的世情百态悲欢离合就是《好了歌》的详细注本。因此,可以说庄子思想已深入《红楼梦》骨髓了。    《红楼梦》讲述了一段悲欢离合世态炎凉的风月故事,也描绘出了波涛汹涌的欲望之海,沉浮于其中的人物,或贪功名,或贪金银,或贪女色,或痴于情,结局都可悲可叹。    贾雨村是“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的典型。贾雨村本以卖字作文为生,因有甄士隐解囊相助,才得以赴京赶考,官任知府。不料不上两年,便被革职,这是贾雨村步入官场后栽的第一个跟斗。究其原因,是不谙官场规矩得罪了上司同僚。革职后,他的官隐并没断,一面游览一面总结经验教训,伺机而动。很快,在冷子兴指点下,通过林如海攀上了高枝———贾府,由于贾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从此有了强大的靠山。贾雨村刚上任,头一件官司便与大恩人甄土隐有关。甄士隐之女英莲被拐卖,恐怕性命难保,他本应竭力搭救,但因此案与贾府亲戚薛蟠有涉,为了讨好贾府以保证将来乌纱帽越来越大,竟然“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致使恩人之女陷入火坑。为了巴结贾家,当得知贾赦要石呆子的扇子时,贾雨村便巧取豪夺,致使石呆子“坑家败业”。但当他看到贾府将败落时便来了个落井下石,因为“怕人说他回护一家,他便狠狠的踢了一脚,所以两府里才到底抄了。”就这样,贾雨村在一次次面对功名与良心的冲突时,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功名。他昧着良心贪求功名,最后获得了“高官显爵”。但爬得越高跌得越痛。正当他得意之时,因“犯了婪索的案件”,而披枷戴锁。真正是费尽心机求功名,一朝反被功名误。最后在高人的点化下,“恍恍惚惚就在这急流津觉渡口草庵中睡着了”,不难想象他已能放下曾经苦苦追求的功名了。贾雨村由贪求功名到放下功名的曲折变化,正表达了作者功名“了”人生好这样的理念。    在尘世欲海中摸爬滚打的不止贾雨村一个,还有各色人物。贾瑞贪色送性命,薛蟠贪色遭死罪,秦钟贪色赴黄泉。贾赦贾珍纵欲弄权,致使合府抄检,世职被割,自己也落得个枷锁扛身。马道婆贪财吃官司,赵姨娘争宠害人而暴死。王熙凤争强斗狠耍淫威,贪财放帐欠人命,一朝万贯家财抄检尽,机关算尽“反算了卿卿性命”。以上种种,并非因果报应,细究曹雪芹本意,乃是劝诫世人———欲海险恶须要抽身早。   对世人来说,不贪金银、功名、女色易,而做到无情的确难。细玩味《红楼梦》描绘的风月故事,就会惊异地发现那些痴情者几乎都是以死告别了这个风月场。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心性高强太聪明,不尽思虑惹悲恨,悲恨在心终难消,名医良药不回春。尤三姐前身被情误,以死报痴情。林黛玉更是为情痴,为情苦,为情窃喜,为情悲泣。为了那份情,眼中多少泪,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终难敌天赐的金玉良缘,香魂一缕随风去。以上诸人,只是其中的典型,其他如司棋等人不必在此赘述。作者借这些痴情儿女的死,无非是想说:痴情更比无情苦,悲喜皆无始逍遥。    甄士隐“秉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其优游自在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后来连连遭劫,最后便“同了痴道人飘飘而去”,从此天涯逍遥。士隐之隐,归根结底在“无情”。士隐本就无心功名,又遭了火灾,由富人一变而为穷人,更使他深谙功名金银本为外物;痛失爱女,于亲情上也就淡了;再加上“正值暮年,贫困交攻”,则万念俱灰无思无欲的心是可想而知的,这样,活着成为他生活的唯一意义。这时又有《好了歌》推波助澜,便了却情缘,逍遥天涯。甄士隐无情而得逍遥,或可认为是“情种”贾宝玉最终无情,复得“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变无悲”的逍遥的范例。   《红楼梦》作者通过对笔下一些人物人生结局的安排,暗示了自己的主张,即摆脱“功名”、“金银”、情感等方面的束缚,人才能逍遥于人世。由此不难看出《红楼梦》作者对庄子人生哲学的认同。   对老庄人生哲学的认同,使作者在塑造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上尤见其功力。   宝黛初次见面,贾宝玉正面登场,作者便用《西江月》二词批宝玉,其中“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将其纵情任性、蔑视功名富贵的超凡脱俗概括得淋漓尽致。生活中的宝玉的确如此。贾琏的心腹兴儿向尤氏姐妹介绍宝玉时说:“成天家疯疯癫癫的,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有时见了我们,没上没下,乱顽一阵;不喜欢各自走了,他也不理人。”所有这些都可归结为一点,即任性恣情,不拘礼法,超凡脱俗。他对功名富贵的蔑视,正是这种性情的集中体现。富与贵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可宝玉说:“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富贵’二字真真把人荼毒了!”所以当元春晋封为贵妃这件“非常的喜事”传至宁荣二府,上下内外等“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独他一个皆视有若无,毫不曾介意。”读书做官,光宗耀祖,这是封建时代多少知识分子的追求,然而贾宝玉却深恶之:他最厌烦的就是《四书》等科考必读书目,“‘上孟’就是一半夹生的……至‘下孟’就有一半不能了……”;他认为八股文只不过是“诳取功名混饭吃”的工具;而每每湘云宝钗等劝他走社仕途经济的路,他便不快,将她们的话斥为“混帐话”。贾宝玉蔑视功名富贵,纵情任性,因而也逍遥自在,这正是老庄所谓自由的境界,但它还未能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其根源在于他是“天下第一淫人”。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警幻即道破宝玉本性:乃“天下第一淫人”。换言之,宝玉“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是个地地道道的情种。而宝玉的痴情是有明确的理论支持的,他有一番惊世骇俗的怪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同时还有一种“呆意”———“料定天生万物之灵,凡日月山川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都不过是些混沌浊物,可有可无。”所以,宝玉对女儿们充满爱意。龄官画“蔷”一节中宝玉的心理活动就充分表现了这一点:“看他的模样儿这般单薄,心里哪里还搁得住熬煎。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过来。”“这时下雨,他这个身子,如何禁得骤雨一激”;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第十九回,因记起有个小书房里曾挂着一轴美人,便想:“今日这般热闹,想那里自然清静,那美人自然也寂寞的,须得我去望慰他一回。”如此种种,不能尽述。宝玉之“淫”,由他对园中姐妹丫头的关心体贴可见一斑。这待普通女儿家已有如此真心痴意,对至爱黛玉自然更是情深深意切切,心疼有加,体贴备至。宝玉心中只有黛玉,黛玉伤心宝玉落泪,黛玉午歇,宝玉怕她积食伤身,就陪她说话,见宝钗来了黛玉不睡才放心;黛玉在私室祭奠,便想:“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宝玉真是无时无刻无事不记挂着黛玉,可他的真心往往不被黛玉理解。“金玉良缘”之说成了黛玉心中的一个魔咒,况且那宝钗娇媚丰腴,端庄大方,深得贾府上下人心,宝玉又有“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之嫌,因此黛玉总是“不放心”,常以“金玉良缘”之说嘲弄宝玉,以假意试真情,反惹出了不少口角之争,致使两人都为情而苦。正如三十二回宝玉对黛玉所言:“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缘故,才弄了一身的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    贾宝玉为情而痴为情而苦的过程,也就是他渐渐转向无情的过程,当然这转变的过程是一波三折极其复杂的。首次促使贾宝玉转变的是《南华经》(《庄子》)。第二十一回宝玉看到《外篇·胠箧》“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一段时,意趣洋洋,不禁提笔续曰:“……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由此续可见,宝玉似乎已隐隐地感觉到了闺阁之美给他带来的烦恼,因而有了对女儿们“丧减情意”的朦胧意识了。但这只是一时兴起,到第二天便“将昨日之事已付于度外”,仍不改旧习。第二十二回“宝玉悟禅机”,听到《寄生草》“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时,称赏不已,但当时并无多大触动。后来宝玉在湘云和黛玉中间调和,“细想自己原来为他二人……反而落了两处的诽谤”,又想到《南华经》上“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这时才有所感悟—自己牵挂越多,烦恼也越多。那么宝玉还无法做到无牵挂呢?当宝玉说到“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又细玩味时不禁大哭起来,可见这时的宝玉还无法做到“无牵挂”。后来搬进了大观园,宝玉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倒也十分快乐”,但好景不长,“那宝玉心内不自在,便懒在园内,只在外头鬼混”。以宝玉这时的修养,还很难耐得住寂寞。等后来看了古今小说并飞燕合德等的外传等书后,宝玉渐渐明白了儿女之情,自此后,不但未能做到“无牵挂”,其“牵挂”反添了与往日不同的一层意思———对黛玉的爱。及至明白龄官画“蔷”字是因为心系贾蔷,“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并不是天下所有女孩儿都会陪伴自己到永远,至此他对女儿家的牵挂可能会因此而减淡,但决不会瞬间消失。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没几年光景,大观园中的热闹景象就一去不复返了。园中姐妹渐渐散去的现实,与他的理想(姐妹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化为一股轻烟……那时凭我去,我也凭你们爱那里去就去了”)相去甚远,因此,他开始怀疑尘世生活的意义(“我只想着咱们大家越早死的越好,活着真真没趣”),并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与失望之中,于是他便想“放浪形骸之外”以求解脱,但他一时难以做到。等到至爱黛玉“香魂一缕随风散”,宝玉经受了尘世最锥心刺骨的打击,情已无所可寄,他才彻悟。回首一生,为情而痴,为情而苦,操了多少心,流了多少泪,曾经的知心人,死的死嫁的嫁去的去,更可恨“睡里梦里放不下”,“直教人生死相许”的黛玉而今已化作一缕轻烟离人间。叹人生,悲也喜也爱也恨也,一切都成空。痴情一生,苦一生,情不了,苦难尽,此时应了情,无情最逍遥。宝玉最终无情而返青埂峰,复得“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变无悲”的绝对逍遥。作者正是通过贾宝玉命运的嬗变,寄寓了他“大旨谈情”真正的意图———无情才逍遥。    《红楼梦》演绎的这段世态炎凉悲欢离合的故事,就是要世人明白“无功”“无名”、不贪金银及至“无情”才能获得绝对的自由,这与庄子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绝对自由(前已论述)———完全契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子人生哲学对曹雪芹、对《红楼梦》的影响的确是极其深刻的。   庄子认为人的生死皆由气,气聚而生气散而死。《庄子·至乐篇》如是说:“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茫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认为人之死皆由气主,曹雪芹不仅接受了这一观点,而且以此为基础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之性情生成论: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固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干生于公候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    曹雪芹认为人之性情是由天地之气决定的,正是有这一理论前提,贾宝玉才被塑造成了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其“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奇而又奇怪而又怪的脾性,其“天下第一淫人”的举世无双的性情,表面看来似乎都是一无依傍、空穴来风,因为贾家祖上无此种人,在宝玉生活的圈子里也根本就没有象他那样的人。既无祖上的遗传的,又无环境的熏陶,宝玉性情何以怪异到人人称怪的地步呢?皆因他的前身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此石身处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它秉天地正邪两气,化而为人,故“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恰“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就此而言,贾宝玉的确是曹雪芹在庄子思想浸染下形成的人性生成论的必然产物。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曹雪芹对老庄哲学的认同与亲和。    关于如何对待生死,老庄都有高论。老子说“万物将自化”(《老子》第三十七章),人与万物都有生就有死,应顺应生死的自然规律,不必贪生怕死,更不可强求生死。庄子说“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庄子·达生篇》)。在生死观上老庄主张顺应生死,而其后的道教却完全违背了他强认的老祖宗的意志,干起炼丹药求长生不老的勾当来了。《红楼梦》中的贾敬就受其毒害,是贪求生反而致死的可悲角色。很显然,作者通过对贾敬人生轨迹的安排,非常冷静地表达了自己对老庄生死观的认同。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意思是说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即一切事物本身都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参见《冯友兰选集》),这是老子哲学的主要观点之一。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庄子·齐物论》说:“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又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意即任何事物都是向着它的对立面转化的。而《红楼梦》主人公贾宝玉命运的嬗变,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转变等,都表明“反者道之动”这一哲学思想对《红楼梦》具有导向性的作用。    如前所述,宝玉由痴情到无情的脱胎换骨式的转变,贾雨村从费尽心机求功名到彻底放弃功名的变化,都是对“反者道之动”的最好阐释。再说王熙凤,她是脂粉堆里的英雄,响当当的女强人,在贾府昌盛的时候,她这个管家是何等的风光,上有老祖宗的疼爱,下有无数的家人奴仆供她役使,数不清的雪花银从她手底下过,里里外外大小事都办得妥妥贴贴,放外债赚的银子不计其数,不管花钱办事都得求着她,但贾府被抄、贾母去世之后,其地位就一落千丈了,就连下人都敢顶撞她,谁又能说这不是盛极必衰呢。宝玉和众姊妹欢聚大观园是何等的热闹,但宴席散后的悲凉也有目共睹。整部《红楼梦》所演绎的盛极而衰,乐极而悲,聚而散的生命之曲,难道还不足以阐释“反者道之动”之理吗?除此之外,作者还具体展示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转变过程,对此,学者多有论述,兹不赘言。作者在小说第十三回借秦可卿之灵说:“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又说:“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后来,作者又借宁荣二公之灵将此番道理讲了一遍。可见,作者已清醒地认识到盛极必衰、乐极生悲、荣尽辱来,乃天下之常理,事物向对立面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是决非人力所能阻止的,正因此,虽然作者对贾家的败落怀着深深的悲悯之情,但他在前八十回里还是理性地预言了这个显赫的家族最终不可避免的衰败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对贾宝玉等人物命运的安排,对他们所处的那个家族的运道的预言,正是他深受“反者道之动”这一思想浸染的必然产物。    《老子(第十六章)》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王弼注曰:“各反其始也。”意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着这样的轨迹: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无到有(生)又从有到无(死)。老子认为,任何生物都不能逃出这圆圈式的发展轨迹。道家“归根”观对后世影响很大。而《红楼梦》主要人物的命运轨迹,亦是这种圆圈式的。《红楼梦》开篇交待了“石头”的踪迹,真是“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痴情更比无情苦,抛却红尘回大荒。此石离开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而入红尘,最终又返回大荒山;从“太虚幻境”之“孽海情天”“下世为人”的林黛玉、秦可卿、尤三姐、元春、鸳鸯、晴雯、凤姐等,都又返回太虚幻境。作者的这种构思,显然受到老子“复归其根”思想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不承认老庄思想在许多方面对《红楼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主人公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及小说的主题歌《好了歌》,更是老庄思想对曹雪芹主体意识渗透浸润的必然产物。而在《红楼梦》里我们却很难看到作者向儒家思想倾斜的蛛丝马迹。就此而言,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认为《红楼梦》里贾宝玉与他的家族的予盾反映了两个阶级(封建地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贵族)的对立———进行适当的纠正。实际上,贾宝玉与他的家族的矛盾冲突,正是道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矛盾冲突的映照,这种理解可能更符合曹雪芹的本意。 http://www.whlib.gov.cn/4damz/onews.asp?id=485 《红楼梦》中的儒、佛、道    摘 要:本文认为《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是儒、佛、道三种文化思想交织融合的完整世界。儒、佛、道三家各有所见,也各有所弊,《红楼梦》小说中对其各有褒贬。我们应作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还应根据现代社会的实际和需要,进行创造性地阐发和运用。      关键词:红楼梦研究;传统文化;儒家;佛教;道教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全息图像,是儒、佛、道三种思想交织融会的一个完整的世界。我们应当将《红楼梦》置于一个更为宏观的位置上,从文、史、哲、经、社会学及文化学的角度  对《红楼梦》作全面的研究和阐释。       儒家以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为本位,肯定人的生命意义和人性价值,强调在现实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达臻理想境界,这种思想特质可以概括为人本主义。儒家人本主义传统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       毫无疑问,《红楼梦》中比较多地演示了曹雪芹对儒家的批判和否定。特别是作者通过其所塑造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形象,展示了一个与儒家传统截然对立的价值追求的人格载体。作者对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传统儒家世俗观念的叛逆者给予同情、肯定、向往、褒扬和赞颂。而同样对另一些如薛宝钗等体现儒家传统思想的人物形象则完全是另一种贬低的态度。       儒家关切社会的治理,讲入世,主张“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人生哲学。而贾宝玉、林黛玉所追求的价值与世俗尘世间公认的价值标准完全不同。对于“扬名显亲”、“光宗耀祖”、“仕途经济”、“文死谏,武死战”之类的价值取向,是反抗、反感、不屑一顾。这是对儒家传统的以建功立业为内核的价值观念和以三纲五常为法典的人际关系准则的摒弃。这种对入世治世的鄙弃态度作为过去反对封建社会是可取的,但在当今新的条件下,对新的青年人则应当取审慎的态度,对现在的年轻人,则应更多地激励他们力争上进,艰苦奋斗,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  业、立德、立言。       但是《红楼梦》中对儒家强调的人伦关系还是看得很重的。贾府中的“天伦之乐”,贾母对子孙的疼爱、顾惜,王夫人对儿子的溺爱,凤姐和平儿在贾琏外出时对他的思念牵挂,贾宝玉对其姐妹的关怀,作者都写得脉脉温情,细致入微。特别是小说末尾,贾宝玉已经彻底悟道,脱离红尘,当了和尚,在毗陵驿,在茫茫大雪的背景中,贾宝玉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这足以证明即便“身入空门”也未能彻底割断世俗的人伦之情。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爱”。这也被视为人的生命的独特而崇高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不是不讲“仁爱”,而是不满足于现世尘世的污秽和肮脏,而强烈追求一种真正绝对的完美、公正、至善至美和真诚纯洁、快乐幸福。贾宝玉爱自己的林妹妹,也爱贾府里那些纯洁善良的丫头们,爱贾府里那些纯洁善良的水作的骨肉。贾宝玉曾不只一次的向人们诉说,他希望的是与许多年轻美丽、纯洁、善良的女性长期地厮守在一起,他向往着一种独立自由的生活,渴求一定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这也都属于儒家传统理论范围,是儒家传统的美好向往。      佛家从“解脱”坐标观照人生,为中华文化增添了解脱主义传统———基于对人生“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怀着对生活的迷惑、烦恼,对痛苦、死亡的真诚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寄托。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大量的佛事活动的描写,有很浓厚的释家特别是禅宗的色彩,书中的贾宝玉多次“悟禅机”,以至于有人说《红楼梦》似乎可以说就是一部以“禅悦为味”的“悟道书”。儒家讲入世,佛家讲出世,贾宝玉最后终于出世当了和尚。  1.《红楼梦》第22回为“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忏语”。此一回中详细地描写了贾宝玉的参禅悟道过程。贾宝玉在滚滚红尘中深感烦恼之后遂提笔立占一偈云: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贾宝玉此时的开悟体验还不是很透彻的。你证我证,还是在借禅谈情;彼此都因为想从对方得到感情的印证而频添烦恼,看来只有达到灭绝一切情意勿须再验证之时,才是真正的立足之境。这还只是神秀的境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林黛玉比贾宝玉慧根更高,悟得更彻底。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林黛玉比贾宝玉悟的更透彻,达到了慧能的境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此一段参禅悟道的描写反映了曹雪芹对禅宗学说历史及真谛的深刻理解。佛教讲悟道,贾宝玉能借参禅悟道而摆脱内心的烦恼和痛苦。那么,身处逆境或遭遇坎坷的其他人也能通过参禅悟道来得到某种暂时的解脱。“悟”是佛教的基本功,神秀的悟,是渐悟,而慧能的悟是顿悟,顿悟比渐悟是悟得更彻底,达到“空”的境界。而佛教最本质之点是“空”。      佛教讲修、修证。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寻求解脱的修证中,总结出佛教的四谛说。“四谛”以论定人生的价值是苦与分析苦的成因为出发点,以指示解脱诸若的途径为中心,以解脱境界“涅”为归宿,构成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早期佛教强调依“八正道”而行,即得解脱。“八正道”是修行实践的德目,包括正确的见解、思维、言说、行为等。后来又提出佛教修行者的实践总纲“三  学”,即戒学、定学和慧学。戒学是抑止邪恶,积习善行;定学是安定身心,集中精神;慧学是如理思维,彻悟实相。神秀和慧能的偈语都强调的是修持,慧能更强调通过修持、修证,以达到彻悟实相。2.《红楼梦》小说实际上就是一个释道的世界,一僧一道,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的世界。癞头和尚、跛足道人是两个重要人物,和尚头上有癞,有讽刺意味,也预示着佛道的不全与偏颇。但是那  个癞头和尚的几次露面,都是在小说情节发展最关键的时候,既起承转合,又贯穿全书。形成了全书故事情节形成串连的主要线索,主要框架和主要转折连接点。     (1)敷衍开篇,预示故事。《红楼梦》第一回中说,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未用,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这块顽石自经锻炼,灵性已通,便“自怨自艾,日夜悲号惭愧”,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人世,历尽荣华富贵,世态炎凉,最后又回到青埂峰下,变成一块顽石。这就是故事的开始,也定下了故事的发展趋势和主导思想,特别是石头上刻的佛家的偈语: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请谁记去作奇传。      这编出的石头的故事和石头上的偈语,已反映了作者的思绪、作者的悲愤,也揭示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主要的发展方向。更进一步在第一回中,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甄士隐到了“太虚幻境”,见到了石牌坊上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就明明告诉读者,这是凭空虚拟的“假语村言”,是用假语村  言敷衍的故事。      (2)救助宝玉,转折故事。第25回描写贾府内矛盾错综复杂,赵姨娘为给儿子贾环争继承权,和马道婆合谋将凤姐和宝玉治得死去活来。荣国府内外闹得沸反盈天之时,这一僧一道就出现了。是他们把“宝玉”带到人间来“体验生活”的,所以要负责到底,当宝玉有难时,他们会来解救。癞头和尚把通灵宝玉擎在手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这就既使故事有了转折和发展,又预示了故事将来的发展和结局,以后有关章回中也不断出现此种作用。     (3)指点迷津,宣示佛理。第116回写宝玉病重,癞头和尚把丢了的通灵宝玉送回来,并带着宝玉第二次游历了太虚幻境,看到了林黛玉等若干死去的人。宝玉在第五回中曾经游历过太虚幻境,被弄得糊里糊涂,什么也没弄明白;续书作者想让他在第二次游历时“觉悟”过来,为他出家当和尚奠定思想基础。在游历过程中看到了一些对联,都是出于宣示佛家理论的,几副对联也比较清楚、直白地宣示了其宗教色彩。  前  回: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也无。      后回变成: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时有非无。      横  批:真如福地。      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      横  批:福善祸淫。      3.《红楼梦》小说中更多地用佛家的语言及佛理来反映人物的内心,用典型的人物对话来反映和形成典型的人物形象。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典型的东方知识分子,其对爱情的态度是真诚的,但实际生活中却总是相互试探,比较含蓄,因此搞出无数矛盾,最终爱情失败。第91回中写黛玉借参禅来试探宝玉对宝钗的态度,宝玉答:“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意思是好姑娘虽多,我只爱你一个。黛玉又问:“瓢之漂水奈何?”意思是不由你自主怎么办?宝玉答:“非瓢漂水,水处流,瓢自漂耳”。意思是,爱谁由我自己决定,谁也左右不了我。最后黛玉问:“水止珠沉奈何?”意思是,我死了你怎么办?宝玉便答出如下一句:“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东风舞鹧鸪。”意思是:我的心已定,像柳絮沾在泥里一样牢固,不会再动凡心了。我已决定了的事,谁也别劝我回头。这些禅语都是双关语,贾宝玉和林黛玉用这些双关语来表示自己的心意,也更符合他们的身份,其言语也更加典型。    (三)《红楼梦》小说是一个释道的世界,是由一僧一道、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串连起来的故事。小说中在宣示佛教理论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对道家的一些基本道理作了阐释。道家以“自然”观照人。肯定生命的价值,反对人为地延续或损害自己的生命,宣扬自然主义的生命观。道家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然,从而为不重功名利禄者或默默无闻者提供精神支持。贾宝玉是最厌恶功名利禄的人,道家的自然主义给了他精神上的价值和支持。因此在小说中出现了一些正面肯定道家观点的地方,也是很自  然的。说《红楼梦》里有庄玄学说也有一定的道理。道家强调道即是真,求道即是求真。庄子把得道之知叫作真知,把得道之人叫作真人。真人去掉一切人生的假面具,没有半点矫揉造作,他敢哭、敢怒、敢笑、敢爱、敢悲,真正是性情中人。道家对真的向往,也是对公平、正义的向往。由于对现实世界抱着批判主义的态度,一般来说,道家对政治没有热情,对功名不感兴趣,甚至远离朝廷,鄙视权贵,宁愿选择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方式。这一切都和贾宝玉的思想相符,符合贾宝玉的现实表现,因而贾宝玉对道家的理论也有从正面阐述的。如第21回贾宝玉的续《庄子》文和林黛玉讽嘲宝玉的七绝,都是其表现。道家学说和释家理论一样,也有其虚无的一  面。《红楼梦》中的跛足道人干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叨念出《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是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好了歌》宣扬了一种逃避现实的虚无主义思想。从宗教的观点看,人们活在世上,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妻妾,顾念儿孙,全都是被情欲蒙蔽尚不觉悟的缘故。这首歌用通俗浅近的语言说明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跛足道人更进一步说:“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又把“好”和“了”的涵义引申一层,说只有和这个世界斩断一切关系,只有彻底的“了”,才能彻底的好。“好了歌”的消极色彩是十分明显的,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糟粕而抛弃它。作者拟作的这一首《好了歌》是对他们厌恶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尽管是消极的批判,也有价值。曹雪芹出身于一个封建世家,亲自观察,甚而经历了这个阶级的腐朽、堕落,亲身体验了自己所处的贵族阶级由兴盛到衰败的痛苦,进行了半生深沉的思索,激起他强烈的愤懑,他要痛骂,他要诅咒,《好了歌》便是痛骂的歌,诅咒的歌。      相对于《好了歌》,甄士隐作的解注则进一步引申和发挥了《好了歌》的思想,这篇解注比《好了歌》说得更具体、更形象、更冷峭无情。它同《好了歌》一样,同属愤世嫉俗的产物。它叙事说理处处作鲜明、形象的对比,忽阴忽晴,骤热骤冷,时笑时骂,有歌有哭,加上通俗流畅,迭宕有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对于封建社会名利场中的人物,无异于一盆透顶醒心的冷水;对于今天的  人们认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也有某种认识意义。自然,对于今天的青年人,不应陷入这种虚无主义的泥沼中,而应与时俱进,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顺利与坎坷,保持一种较好平和的心态。甄士隐的《好了歌》解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翼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跛道人的《好了歌》和甄士隐的《好了歌》解注,深化了《红楼梦》的主题,表达了曹雪芹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      作为宗教,道教有其弊端,有其消极的一面。从事宗教的教徒们也良莠不齐,骗人之徒也是有之。所以在《红楼梦》小说中对道士们也常有讽刺、挖苦和贬斥之处。道士讲走路,游方道士是个跛足,是黑色幽默,还是高级讥讽,也是不言而自明的。张道士道外有道,拍马有术,俗不可奈。马道婆毫不讲道,作恶多端,恶毒至极,都是最典型的例子。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儒、道、佛三家的不同传统各有所见,也各有所蔽,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在《红楼梦》小说中也各有褒贬。对此,我们应作具体的分析,不可一概而论,最重要的是,根据现代社会的实际与需要,加以创造性的阐发和运用。根据自己的实际与现实,正确处理好向上和向善的关系,与时俱进,锐意创新。这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和赋予我们的任务,也是我们应采取的最正确的态度。 http://tieba.baidu.com/f?kz=100545027 PAGE 14
/
本文档为【【红学论文】用诸子百家的观点评论红楼梦人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