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清代名医黄元御传人-麻瑞亭治验集-下卷

清代名医黄元御传人-麻瑞亭治验集-下卷

2013-10-07 6页 pdf 342KB 7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923465

暂无简介

举报
清代名医黄元御传人-麻瑞亭治验集-下卷 ——1—— 下 卷 医事医话 医道豁达 为医者首忌傲岸轻慢,纣虐病家;二忌闭门立户,褒己贬人。 1932年盛夏,西安暴发时疫霍乱,蔓延全市,死殁甚众。时由山东迁居古城不久, 尚未悬壶于市的麻瑞亭,乃毛遂自荐,甘冒己身已被感染之害,投身医病救人之中。 他以恩师——清代名医黄元御四代传人李鼎臣之教诲为宗旨,举“理中回阳,理 乱为顺”为治策,取附子理中汤为主方,加用布鞋底蘸白酒抽打患者脊背及四肢关节、 白酒擦头面口鼻等民间疗法,共奏回阳救逆、通经活络、驱邪外出、避秽祛浊之功效, ...
清代名医黄元御传人-麻瑞亭治验集-下卷
——1—— 下 卷 医事医话 医道豁达 为医者首忌傲岸轻慢,纣虐病家;二忌闭门立户,褒己贬人。 1932年盛夏,西安暴发时疫霍乱,蔓延全市,死殁甚众。时由山东迁居古城不久, 尚未悬壶于市的麻瑞亭,乃毛遂自荐,甘冒己身已被感染之害,投身医病救人之中。 他以恩师——清代名医黄元御四代传人李鼎臣之教诲为宗旨,举“理中回阳,理 乱为顺”为治策,取附子理中汤为主方,加用布鞋底蘸白酒抽打患者脊背及四肢关节、 白酒擦头面口鼻等民间疗法,共奏回阳救逆、通经活络、驱邪外出、避秽祛浊之功效, 救治数十人。 然其中也有颇为棘手乏策者。东关景龙池——赵姓后生,吐泻不止,四肢冰凉, 已过肘膝,双目塌陷,神志恍惚,舌苔燥腻,脉沉细欲绝。正当麻瑞亭苦思冥想处方 遣药之际,病家延请的另一位乡下中医先生趋至。该先生仅视病者一眼,即曰:“勿 惊,无妨!” 病势危殆至此,尚曰无妨?!麻瑞亭甚奇之。遂恭请先生处治。该先生也毫不推 委,胸有成竹地谓病家:取肉桂面二两、生姜半斤。将姜捣碎煎汤,冲肉桂面,令患 者频频饮服,多多益善。 翌晨,麻瑞亭为探知其疗效如何,又往察之。至其门首,询问家人,对曰:“好 了。”至其室,见赵某已坐起,自述已不吐泻,能食面汤;视其双目,已如常人;抚 其手足,均已温暖;诊其脉象,细濡稍弦。病势确系十去其九矣。 半月后,街头遇赵某,精神健旺如常人。 “某年仲冬,麻瑞亭回原籍省亲。适逢乡镇流行蛤蟆瘟(猩红热),二三日内,已 有两女一男婴孩死于本病。全镇为之惊骇,惶惶不可终日。忽闻其归来,遂邀之诊病。 麻瑞亭诊察后投射于麻黄汤治之,效颇验。 该镇药铺王掌柜,虽知医,然不精。前者所殇三婴,均经其诊治投药无效而夭折。 王闻之,有质疑,故考问麻瑞亭法出何典?方出何书?麻曰:“此症名蛤蟆瘟,系温疫 之邪感袭为病。温疫为热,邪热入里,而伤营血。营血沸腾,泛于肌表,故疹色猩红, 连属成片。邪热刑肺,故发热咳嗽。邪热化火伤阴,故咽喉肿痛。碍气出入,故咽塞 气憋。当采用凉营泄热、利咽消肿之法,然冬月表卫密固,当佐辛温之品以开表,祛 邪外出,故稍佐以麻黄。此症《金医要略》谓之阳毒,主之以升麻鳖甲汤。叶天士谓 之烂喉痧。王孟英在其所著之《温热经纬》一书中,对此症论述颇详。”麻瑞亭对答 如流,毫不保留地把自己对该病所识一一相告。王掌柜闻之甚悦,嘱托麻返西安后, 为其购《温热经纬》一书。后闻王掌柜以此书为本,治愈患者甚众。 1938年夏秋之交,西安再次流行霍乱病。梁家牌楼街一余姓老翁,染本病频频吐 泻,正气虚赢,病属难于挽救者。 麻瑞亭应邀至病家诊察。于此同时,病家另延请的一徐姓老者亦至。麻瑞亭尚未 处方,想请徐先生诊察之后一同研究。徐先生视病人一眼,即问曰:病人肛门与尾骨 ——2—— 间是否起一疙瘩?麻瑞亭揭其被察看,果见患者“长强”穴处有一绿豆粒大小之疙瘩。 徐先生当即取出一枚三棱针,扎破该疙瘩硬结,但见出黑血数滴,即用青盐搽揉之。 病人因受针刺之疼痛而惊呼坐起,移时竟精神好转,吐泻随之减少,约过一小时后, 吐泻全止,能言能饮,大有病告全愈之势。 麻瑞亭从徐先生此举悟出,乃祖国医学所云之放血疗疾大法也。然目睹其法如此 简捷效著,令之深为折服。俟后,麻瑞亭倍爱采集民间土单验方,充其医术。在其后 60余年诊疗生涯中,得益匪浅。 脉诊一绝 中医之诊病,依望闻问切,当四诊合参。然切脉一诊,凭指下应感,断吉凶预后, 切切不可马虎从事,人云亦云。先师黄元御“游心于虚静之宇,动指于冲漠之庭,以 此测病,亦不啻鬼谋而神告己”之教诲,乃脉诊造诣之根本。 1978 年,麻瑞亭赴京城探望其次女,居女家。其女时在北京某中学任教。某日, 其女曰:“我校校长,欲来家请你为其一诊。”麻问曰:“其素有疾否?”女曰:“其 正盛壮之年,精力充沛,未闻其有疾。” 次日,该校长如约至其女家。麻瑞亭为其诊脉后,曰:“你右腿有小恙,余度你 患过小儿麻痹。”其女先愕然,因该校长步履如常人,从未闻其患过小儿麻痹之疾。 然该校长却朗声大笑,曰:“老先生真神!我确实曾患小儿麻痹症,患于右腿。幸当 时治疗及时,无明显后遗症,因之不但同事们不知,亲朋们也多不知。”其女惊问: “何以断其患过小儿麻痹,且系右腿?”麻答曰:“咱家院门至屋门约 20米,听其到 来,出屋相迎,见其右腿稍不灵活,若不在意,必然忽视。后诊其脉,右关尺较大, 且右尺脉独涩,乃右腿有疾之候。汝言其素健无病,吾见之确系体健,故断其右腿为 宿疾。业医数 10年中,见类似之脉证,而系小儿麻痹所致者有之,故断言之。”…… 1973年,陕北某县一青年人,登门求治于麻瑞亭,主诉胃脘痛,泛酸。麻瑞亭诊 脉后,曰:“你的胃病,尚属其次,主要病在左腿上,可能上有钢板,还未取出”。 闻听此言,患者震惊不已。叹曰:“我真服您老了。听人说您老摸脉甚神,今日亲试, 果非虚传。”原未该患者,在“文革”初期武斗中,枪伤左腿,骨断筋伤,曾动手术 用钢板固定断骨,确实尚未取出。正属壮年之人,且注意适当锻炼,故活动如常人。 旁座进修民生问曰:“何以知其腿伤?”麻答曰:“其脉左关尺大,且左尺脉独弦而牢, 知其病在左腿,而指下有触硬物感,然非系肿瘤之脉,故断其属骨折,接骨所用之 钢板尚未取出也。” 60 年代末,西安某医院为一脑病患者会诊。参加人员 10 余人,属中医者仅麻瑞 亭一人。因限于当时理化检查手段尚不理想,更无当今的 CT 设备,故检查完毕,会 诊者众说纷纭,莫衷一致,难以确诊。麻瑞亭诊脉后,诊为“脑瘤”。因与临床症状 和理化检查结果不尽符合,西医们谓其不然,言之无据,故问其何以诊为脑瘤?麻答曰: “其咏左寸独大且牢,是脑瘤脉象。”而众皆摇头,意为脉诊不足为凭,建议赴京确 诊。后该患者在上海某院确诊为脑瘤。 ——3—— 疗疾解疑 看病难,难在识病;识病难,难在审势。审势求因,果断截势,病愈疑解,不留 七情为病之息,此乃为医之硬工也。 1972年,一位 40余岁的张姓患者,呼腹痛,腹腔触诊包块累累,继而高热谵语, 昏迷不醒,某医院诊为“腹腔恶性肿瘤”,病家恐慌不安,乱作一团。遂邀麻瑞亭会 诊处治。麻诊其脉,关尺大而牢,舌苔黄而燥、质绛,问其二便,尿黄赤,一周未大 便。四诊合参,审时度势,麻瑞亭断患者之“腹部包块累累”,并非“恶性肿瘤”, 乃“一周未便”之阳明腑实症也。处方一: 生大黄 15克、芒硝 30克、生枳实 30克、厚朴 30克、生地 60克、全瓜蒌 30克、 麦冬 30克。3剂,水煎分次服。 首剂一煎服下 20 分钟,患者腹痛难忍,反而如梦初醒,欲大便。遂便出褐色稀 水样便少许,然少腹仍坠痛难忍。服二煎 10 分钟后,患者欲便难下,家属探见其肛 门内有一鹅蛋大球形物,色红褐,上裹脂膜一层,甚硬,家属急中生智,用头簪取始 下。之后,患者继服另两剂,又排出鸡蛋、鸭蛋大小不等之硬粪多枚。待三剂服完, 累计排出近 20枚硬麦球,患者神志清晰,体温降至正常,腹痛解除,未再摸到包块, 为病家解除了“腹腔恶性肿瘤”之慌恐。该患者一周后痊愈出院。 组方遣药 世问万事万物,柏互制约,人体亦然。气机有降必有升,有升方能有降,偏顾其 一,必致升降失衡,而导致气机紊乱。 清代黄元御在其所著《四圣心源》一书气滞一节,立一方: 茯苓、甘草、杭芍、五味子、贝母、陈皮、杏仁、法半夏。 全方共八味,是为行气消滞而设,名曰:“下气汤”。 麻瑞亭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感到该方以降为主,升者不足,故去掉原方中的五味 子、贝母二味,换入首乌、丹皮两味,取“升清降浊”之意,尊先师仍为“下气汤”。 统观麻瑞亭临症组方遣药,均以上 8味药为主方,随病、脉、症之不同,选用 4~ 8味不同药物加减化裁。其变化有以下规律: 遇脾湿重者,常改方中之甘草为泽泻,湿更甚者,改茯苓为猪苓,若遇湿不甚重, 然脾胃不翔,甚或脾虚不运,则去掉甘草,加入白术。麻瑞亭云:“前者是为增强渗 湿之力而改用泽泻,后者以苓术合用收健脾和胃之功。” 凡因中土不健、升降紊乱导致心火不能下潜,肾水不能上济,心肾不交,水火不 济,呈现上热下寒之象者,常改首乌为黄芩炭。麻瑞亭告曰:“原方芍药一味,本属 清上热之用,今上热重,芍药效力不及,故加入黄芩炭,以加强清上热之力,其效 10 倍于杭芍。” 何以不用黄芩而用黄芩炭?麻答:“黄芩一药,其性苦寒而伤胃气,故用黄芩炭, 消除其苦寒伤胃之弊,取其平胆敛肝之长。” 遇有气滞、血瘀、四肢麻木者,常改丹皮为川芍。何以作此改动?麻曰:“丹皮性 凉,不宜气滞麻木之证。丹皮半夏同用,患者亦常出现口麻之弊。” ——4—— 气滞重者,常改陈皮为枳壳、或佛手、或青皮,以增强利气之力。 痰多者,改陈皮为桔红。胸满痞闷者,改杏仁为全瓜蒌。 如系血分有热,常改首乌为生地炭。 如系肝肾不足,常改首乌为熟地。 若遇肝气下陷,清阳不升者,改首乌为桂枝。中、下寒湿明显,改首乌为肉桂。 麻瑞亭云:“一张药方,恰如其分地变动一二味药,能使原方发挥不同的治疗作 用,犹如‘发千钧之矢者,一寸之机也,拨斛斤之舟者,一揖之木也’一样。此乃下 气汤对多种疾病奏效之微妙所在也。” 常中有变 为医者应具辨认“常”中有“变”的本领。多见者谓之常,少见者是为变;变中 有常,常中有变。守常略变,常不灵;应变弃常,则前功尽弃。 对慢性病,立方要稳,用药要平。忌用猛浪及剧毒急切收功之品,是为常。 凡属慢性病者,多病时旷久,正气不足,功能低下,是为常。急攻更伤正,过补 又犯“虚不受补”之戒,是为常。 治慢性病,培脾土、拨升降是为常;清上温下是应变。 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例,此类病多属慢性过程,临床上以虚寒证多见,是为常,治 疗重在培本是为常。但也要注意脾胃之运化,有赖于命火之温养,肝气之条达,故在 培扶脾胃常规治疗的同时,当加入温肾舒肝之品,佐以固涩之味。若化热伤及脉络而 便血者,是为变,当加用槐角炭、棕榈炭或三七粉。 温故纳新 故有的医技学术,应常温,温故而知新。新鲜的事物,应研究,善采纳。干中医 最忌固步自封,门户之见。 麻瑞亭常乐于吸取采纳西医的临床诊断和理化检查指标,每以西医的病名入手治 疗,理化检查数据正常或接近正常而告终。略举例症数种如下: 肾炎 常规方:茯苓 9克、杭芍 9克、丹皮 9克、陈皮 9克、杏仁 9克、法半夏 9克、 泽泻 9克、熟地 9克、杜仲 12克、泽兰 30克、蒲黄 15克、冬葵子 12克、草蔻 6克、 防己 9克。 加减化裁: 水肿明显,加车前子 9~15克、白茅根 30克。 腰痛重,加骨碎补 9克。 血压高,加夏枯草 12克、茺蔚子 12克。 尿蛋白多或长期不消者,改熟地为肉桂 3—5克,加炒芡实 15克、川萆茇 15克。 ——5—— 尿检白血球多,加瞿麦 9克。 小便涩痛,淋漓不尽,加滑石粉 15克。 合并感染,加半枝莲 9克、或焦山栀 9克、或桉树叶 2—3片。 脾肾阳虚症状明显者,改熟地为肉桂 3—5克,加破故纸 9克。 中医治疗肾炎,一般多从肺脾肾入手。麻瑞亭异于众者,在于注重疏调肝气。何 故为之?麻曰:“肝以疏泄为性,若肝郁不能疏泄,则小便不利。”肾炎之小便不利, 不责肾,而责肝。他认为:“肝气条达,肾气温升,精血秘固,红、白血球及蛋白自 不渗出,而复其常也。” 肝炎 常规方:茯苓 9克、甘草 6克、杭芍 9克、丹皮 9克、首乌 9克、枳壳 9克、全 瓜蒌 9克、法夏 9克、郁金 9克、台乌 9克、川楝子 9克、半枝莲 9克、菖蒲 9克、 草蔻 6克。 加减化裁: 谷丙转氨酶高,加板兰根 9—15克或炙五味子 9—12克。 呕吐、饮食不受者,加生姜 6—9克。 肝区疼痛明显者,加丹参 15克、元胡 9克。 肝脾大加泽兰 30克、鳖甲 15克。 有黄疸者,加茵陈 15克。 腹胀重者,加广木香 6克。 麻瑞亭认为:肝炎的病因病机,不外乎脾湿肝郁,胆胃上逆。故其治疗大法离不 开健脾渗湿,平胆舒肝,佐以和胃调中。 再生障碍性贫血 常规方:茯苓 9克、白术 9克、赤芍 12克、首乌 15克、当归 9克、陈皮 9克、 杏仁 9克、法半夏 9克、杜仲 12克、党参 15克、北沙参 15克、破故纸 9克、草蔻 6 克、阿胶 9克、山萸肉 15克。 加减化裁: 血检白细胞在 3000以下者,改党参为人参 6—9克。 有出血倾向者,加棕榈炭 14克、侧柏炭 15克、三七粉 1. 5克(冲服)。 皮一下有出血点或紫斑的,加浮萍草 9克。 在温故纳新的启迪下,麻瑞亭对某些中药的传统功效立新意,创新路,验证于临 床,拓宽临床用药范围。诸如将妇科调经药泽兰用于消除尿蛋白,而列为肾炎常规方 药;将白檀香、半枝莲、桉树叶用于泌尿系感染,消除尿中之血球、脓球,而列为肾 盂肾炎常规方药等,疗效可靠。 ——6—— 制海鹿丸 以医为业,服务人民,多读书,善思考,重实践,业精于勤。精不精,以熟为衡。 所谓熟能生巧,巧中有创矣。 麻瑞亭自 60岁起,每感精力衰乏时,食服海参如拇指大 3—5枚,十天半月之内, 衰乏消,甘食眠,精神爽。正值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之年,自揣其中之奥秘,查文献, 翻资料,明确肾虚是“再障”的发病主因。因为肾主骨,骨生髓,髓生血,肾虚则骨 髓不充,髓虚则血无化源,必致血虚。文献记载,海参为平补肾阴肾阳之佳品,又有 自身补虚之体验,故以海参、鹿茸为君组方,创立海鹿丸,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及久 病体虚者,每取效始料不及。 如今麻瑞亭已过 93岁之年,尚健食健步。有问其高寿秘诀何在?麻笑曰:得益于 海参也。 点校古籍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经典医籍,浩如烟海。年复于年,世代流传,脱漏衍文, 在所难免,错简讹误,屡见不鲜。点校原著,旧疑冰释,播之后代,其乐无穷。 麻瑞亭进入 80 高龄之年,毅然承担国家卫生部下达的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任务, 领街点校《黄元御医书十一种》。1985年 10月,完成《素问悬解》、《灵枢悬解》、 《难经悬解》三部,计 63. 3万字;1986年 3月,完成《伤寒悬解》、《金医悬解》、 《伤寒说意》三部,计 58. 8万字;1987年 7月又完成《四圣心源》、《四圣悬枢》、 《素灵微蕴》、《长沙药解》、《玉揪药解》五部,计 48. 6万字;整理 170. 7万字, 分上、中、下三册,勒成《黄元御医书十一种》,人民卫生出版社于 1990 年出版发 行,1991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省中医药科技成 果二等奖”,199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丛书奖”。实现了他 数十年的一桩夙愿。 下 卷 医事医话 医道豁达 脉诊一绝 疗疾解疑 组方遣药 常中有变 温故纳新 肾炎 肝炎 再生障碍性贫血 制海鹿丸 点校古籍
/
本文档为【清代名医黄元御传人-麻瑞亭治验集-下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