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外科大成

外科大成

2009-12-11 50页 doc 238KB 8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32640

暂无简介

举报
外科大成外科大成 清·祈坤撰 建档:中国医药学院中医研究所 张 鸿所长   自叙 余赋质椎鲁,家世业儒,舞象时即肄力於八股之间,学未窥斑而严君见背,时先师戴望之以明经高等擅岐黄业。语余云:先正有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治生即治世也,子盍图之,遂奋志攻苦,一切桐君之所秘,雷公之所传,琼函宝笈,靡不 采,大约内科一门,前贤之论述似详且尽,而外科诸书,或博而寡要,或隐而未备,鹤长凫短,腹龙头,心窃疑之,简练揣摩,少有弋获,幸而入侍内庭,谬承委试,奏功甚多,然亦并无他术,惟能辨气禀有厚薄之殊,风土有寒温之异,今所不经见之异症,古所不...
外科大成
外科大成 清·祈坤撰 建档:中国医药学院中医研究所 张 鸿所长   自叙 余赋质椎鲁,家世业儒,舞象时即肄力於八股之间,学未窥斑而严君见背,时先师戴望之以明经高等擅岐黄业。语余云:先正有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治生即治世也,子盍图之,遂奋志攻苦,一切桐君之所秘,雷公之所传,琼函宝笈,靡不 采,大约内科一门,前贤之论述似详且尽,而外科诸书,或博而寡要,或隐而未备,鹤长凫短,腹龙头,心窃疑之,简练揣摩,少有弋获,幸而入侍内庭,谬承委试,奏功甚多,然亦并无他术,惟能辨气禀有厚薄之殊,风土有寒温之异,今所不经见之异症,古所不必有之奇方,驱一己匠心,变通於前辈之遗意,日积月累,未能成帙,庚子春,先慈弃世,读礼之馀,悉取诸书而折衷之,有言症而不言脉者,有图形象定名色而不分穴次者,有辨大毒而忽小? A有小毒反详而大毒反略者,紊乱无次,未可枚举,僭为考订,汇成一书,重者删之,缺者补之,讹者正之,乱者绪之,其法首列六脉,则邪正虚实若眉分,次列三因,则病源若犀照,再次则列阴阳善恶生死顺逆之诀,辨之则吉凶立判,再次则列肿疡溃疡二治,则先後治法内外诸方无不具矣,又按部位、分经络、定穴次、辨名色,各列於後焉,其调理总不外乎前肿溃二治之中,其稍异者则列本症之下,以补缺略也,其中又有内外相似者,又列各门於本部之後,以便叁考,少赘以区区之一得,是集也,辨症辨名从博,虽微疵悉备而不遗,用药用方从约,在单刀直入以取效,至於独悟之心法,不传之秘方,皆为一盘托出,不复珍惜,嗟乎,自古用药者如用兵,兵有以正胜、奇胜、多胜、寡胜、车胜、骑胜、舟胜、五花胜、八阵胜,在审其势之所必用,故一发而奏功,攻毒者如攻贼,贼必有穴,即左洞庭,右太行,铁壁千层,羊肠九叠,而察其穴之所必在,驰一旅可以受缚奏凯之绩,岂曰小成,因名其集曰外科大成,以公天下,坤也不敏,大成讵敢易名哉,不过因积累之功而统言之耳,爰使天下之人,偶有滑和之患,开卷了然,可以尽谢医师矣,乌得云以书为御者,不尽马之情耶,因缕述一腔之苦衷如左,不敢乞光於大人先生之鸿藻,弁端以张楚。 时康熙四年岁在乙巳仲秋之吉太医院御医燕越祁坤广生甫识。 外科大成卷一清祁坤广生辑着 总论部 痈疽之脉 粤稽炎农御世,而医之名始立,夫医者济世之统名也,名虽一而实有内外科之异也,科之分有内外,盖因人之疾有内外故也,因其疾以命医,神而明之,则因内可以推外,由外可以测内,精微之理,岂易言哉,胡为乎今之重於内者精其内,而疮科或有所遗,专於外者精其外,而方脉或有未谙,斯二者诚未合乎中庸之道,不几失先正之薪传乎,故惟仁者之心,深长周密,恩欲兼之而无遗内遗外之憾者,必先以脉为首务也,灵枢经云: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嗟嗟,神其难言也,夫诚以病在脏腑,不能以告人而脉告之,脉不能以接人而指接之,则是脉也者,乃天真委和之气,非图可状,非言可传,维在人之会心而已,独不见王叔和之脉经乎,王忠父之脉旨乎,李濒湖之脉学,戴同父之刊误等书乎,寓之於见,悟之於心,措之於指,运之於意,於是乎病之浅深无不彰明较着也哉,是以诊脉之道,不易精也,因其不易精而竟忽之,其误天下也多矣,爰采脉学歌诀,辨脉之形象,并遴外科肿溃脉法辨症之顺逆,颜之卷首,聊补学者上达之功云尔。 脉歌 (浮〔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浮脉轻平似捻勞鞟(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为(濡)脉,(散)似杨花无定踪。 肿疡为虚为风,为虚宜补。 (沉〔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肿疡为邪气深,溃疡为遗毒在内。 (迟〔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但把浮沉分 ,消阴须益火之源,脉来三至号为迟,小驶於迟作(缓)持,迟细而难知是(涩),浮而迟大以(虚)推。 肿疡为寒为虚,溃疡亦为寒为虚。 (数〔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浮沉表 分虚实,惟有儿童作吉看,数比平人多一至,(紧)来如数似弹绳,数而时止名为(促),数见关中(动)脉形,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实宜凉泻虚宜补,肺病秋深却畏之。 肿疡为热,数而洪者欲脓,溃疡为病进,数甚者难医。 (滑〔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至数间。 肿疡为热为痰,溃疡为热为虚,为邪气未退。 (涩〔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蚕食叶慢而艰,叁伍不调名曰涩,轻刀刮竹短而难,(微)似杪芒微 甚,浮沉不别有无间。 肿疡为气实气滞,溃疡为血虚,为脉病相应。 (虚〔举之迟大按之松,脉状无涯类谷空,莫把(芤)虚为一例,芤来浮大似慈勞鞢 肿疡宜内托,溃疡宜大补。 (实〔浮沉皆得大而长,应指无虚 强,热蕴三焦成壮火,通肠发汗始安康,实脉浮有力强。(紧)来弹索转无常,须知(牢)脉帮筋骨,实大微弦更带长。 肿疡为邪气太盛,溃疡为邪气不退。 (长〔过於本位脉名长,(弦)则非然但满张,弦脉与长争较远,良工尺度自能量。 肿疡为有馀,宜内消,溃疡为气治,则易愈。 (短〔两头缩缩名为短,(涩)短迟迟细且难,短涩而浮秋喜见,三春为贼有邪干。 肿疡为元气不足,溃疡为大虚,宜大补。 (洪〔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滔滔应夏时,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阳散火莫狐疑,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来盛似波澜,欲知(实)脉叁差处,举按弦长 坚。 肿疡为热盛,宜宣热拨毒,壮实者下之,溃疡为邪气盛,药之不退者难愈。 (微〔微脉轻微瞥瞥乎,按之欲绝有如无,微为阳弱(细)阴弱,细比於微略较? C 肿疡为虚,服药渐充者佳,溃疡亦为虚,若微而匀者为脉病相应。 (紧〔举如转索切如绳,脉象因之得紧名,总是寒邪来作寇,内为腹痛外为疼。 肿疡脉浮紧,发热恶寒,或有痛处,是为痈疽,溃疡主气沉滞,为有外寒。 (缓〔缓脉阿阿四至通,柳梢袅袅 轻风,欲从脉 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中。 肿疡为虚,溃疡为有胃气,为脉病相应。 (芤〔中空傍实乃为芤,浮大而迟虚脉呼,芤更带弦名曰(革),血亡芤革血虚虚。 肿疡为血虚,溃疡为脉病相应。 (弦〔弦来端直似丝弦,(紧)则如绳左右弹,紧言其力弦言象,(牢)脉弦长沉伏间。 肿疡主血气不和,为痛,溃疡为血虚,双弦为贼邪侵脾,加数则危矣。 (革〔革脉形如按剘皮,芤弦相合脉寒虚,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虚或梦遗。 (牢〔弦长实大脉牢坚,牢位常居沉伏间,(革)脉芤弦自浮起,革虚牢实要详看。 肿疡为邪盛,溃疡为邪气不退。 (濡〔浮而柔细知为濡,沉细而柔作(弱)持,(微)则浮微如欲绝,(细)来沉细近於微。 (弱〔弱来无力按之柔,柔细而沉不见浮,阳陷入阴精血弱,白头犹可少年愁。 肿疡宜托 ,溃疡为脉病相应,宜补。 (散〔散似杨花散漫飞,去来无定至难齐,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不必医,散脉无拘散漫然,濡来浮细水中绵,浮而迟大为虚脉,芤脉中空有两边。 肿疡为气虚不收,溃疡独见者死。 (细〔细来累累细如丝,应指沉沉无绝期,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却相宜。 细为气聚血少,有此症者逆。 (伏〔伏脉推筋着骨寻,指间才动隐然深,寒欲汗阳将解,厥逆脐疼症属阴。 肿疡为阴中伏阳邪,溃疡为阳伏阴中,为内蚀,为流注浸淫,难治,宜温补。 (动〔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团,其原本是阴阳抟,虚者摇兮胜者安。 动主痛,阳动汗之,阴动温之。 (促〔促脉数而时一止,此为阳极欲亡阴,三焦郁火炎炎盛,进必无生退可生。 肿疡为热为病进,溃疡为热不退,渐进者死。 (结〔结脉缓而时一止,独阴偏胜欲亡阳,浮为气滞沉为积,汗下分明在主张。 肿疡为气结,溃疡为气不调,则危。 (代〔动而中止不能还,复动因而作代看,病者得之犹可疗,平人却与寿相关,数而时止名为(促),缓止须将结脉呼,止不能回方是代,结生代死自殊途,两动一止三四日,三四动止应六七,五六一止七八朝,次第推之自无失。 肿溃俱不利。 脉数不时见,当生恶疮,脉数身无热,内有痈脓,脉数应当发热而反恶寒,若有痛处,当发痈。 脉浮而数, 肿在外,宜先托 ,恐邪入内,脉沉而实,宜先? q,以绝其源,脉不浮不沉,无内外症,知其在经,宜和荣卫。 脉数发热而痛者发於阳,脉不数不发热而痛者发於阴。 痈脉宜洪大而数,若沉紧者死,疽脉宜沉而实,若浮洪而散者死。 痈疽无脉者气闭也,宜行气,其脉自见。 痈疽之源 人身之气血,与天地同流,人身之经络,与昼夜同度,苟或六淫之感,七情之伤,饮食不时,房劳不节,致使阴阳乖错,荣卫蕴结而成痈者,总不出於三因,故以三因首例。 外因 运气痈疽有四。 一曰:火热助心为疮疡,经曰:少阴所至为疡疹,又云: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甚则疮疡,又云:少阴司天之政,初之气,寒乃始,阳气郁,炎暑将起,中外疮疡,又云:少阳所至为疮疡,又云:少阳司天之政,风热叁布,太阴横流,寒乃时至,民病寒中,外发疮疡,初之气,候乃太温,其病肤腠中疮,二之气,火反郁,其病热郁於上,疮发於中,三之气,炎暑至,民病脓疮,又云:太阳司天之政,初之气,气乃太温,肌腠疮疡,此皆常化,病之浅也,又云:少阴司天,热淫所胜,其则疮疡,又云:少阴司天,客胜,甚则疮疡,又云:少阴之复,病 疹痈疽痤痔,又云:火太过曰赫羲,其病疮疽血流,又云:火郁之发,民病疮疡痈肿,此是邪变,病之甚也。 二曰:寒邪伤心为疮疡,经曰:太阳司天,寒淫所胜,血变於中,发为痈疡,病本於心,又云:太阳司天之政,三之气,寒气行,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又云:阳明司天之政,四之气,寒雨降,民病痈肿疮疡是也。 三曰:燥邪伤肝为疮疡,经曰:木不及曰委和,上商与正商同,其病支发痈肿疮疡,邪伤肝也,又云:阳明司天,燥淫所胜,民病疮疡痤痈,病本於肝是也。 四曰:湿邪疮疡,经曰:太阴司天,湿气变物,甚则身後痈,又云: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疮疡於中,流散於外是也。 右四条天行时气也,此由外感,故曰外因,然外来之因,则肌肉血脉筋骨受之,其见症多寒热交作,筋骨疼痛,及湿痰流注,风湿风温,时毒等类,治宜发之,如苍术复煎散、绀珠丹、之类,经云:汗之则疮已,使荣卫通行,邪气不得干於内也,又云:阳气者,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又云:此寒气之种,八风之变,四时之病,以其胜者治之,此亦外因也。 内因 经云:气宿於经络,与血俱僈而不行,壅结为痈疽,不言热之所作而後成痈者,为由七情内郁而成,或兼竭力房劳,阴虚所致,又云:形乐志苦,病生於内,此由内伤,故曰内因,然内伤之因,则五脏受之,其见症疮多坚硬,根蒂深固,二便不调,饮食少进,外软内坚,平陷无脓,表实 虚,毒多难出,治宜托 以培其本,禁用驱热、拨毒、汗下之剂,书云:才得肿痛,叁之脉症,但有虚弱,便与滋补气血无亏,可保终吉,经云:肺乖肝则为痈,又云:肾移寒於肝,痈肿少气,脾移寒於肝,痈肿动挛,此脏腑之变,亦属内因也,脏腑之变,乃八风之变,皆寒痈例也,其形坚硬如石,或皮不变色,或捻之不痛,治宜温补以回其阳,如叁、附、儀、木、之类是也。 不内外因 经云: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又曰:荣气不从,逆於肉理,乃生痈肿,荣气、胃气也,盖饮食入胃,先输於脾而朝於肺腑百脉,次及於皮毛,先行阳道,下归脏腑,而气口成寸矣,夫膏粱之变者,则荣气太过,不能走空窍而行皮毛,反行阴道,逆於腠理而生痈肿,此肌肉实滞而然也,饮食之亏者,则荣气不及,不能走空窍而充皮毛,短而不盈,凝於腠理,而生痈肿,此肌肉虚僈而然也,或兼房劳不节者,则肾水亏损,肾水亏损则反从湿化而上行,其疮多生於胸背,书言:大疔者痈之最重者也。 此不属内外两因,故曰不内外因,然不内外因,则脾肾二经受之,外无六经之形症,内无便溺之阻隔,治宜审症脉之虚实,辨形色之顺逆,知所从来,用以补泻,如荣气太过者,治宜大泻大以夺气壅,如贵金丸、排脓散、之类,荣气不及者,治宜大补以滋气少,如异功散、十全大补汤、之类,真阴亏损者,治宜托 补虚,如神效托 散、内固黄儀汤、之类,禁用五香等药,复损其阴。 其有瘰倁、痰注、气痞、瘿瘤、之属,生於肉 膜外者,亦属不内外因也,治以养气血,调经脉,行痰开郁,健胃和中之法为善。 痈疽之别 痈发於六腑,为表为阳,为热为实,其发迅暴,如燎原之火,故热痛高肿,侵长广大,皮薄光软以泽,多有椒眼,或作便闭,发渴发逆以拒之,由正气内固,不能下陷,是以五脏终不伤也。 疽之发於五脏,为 为阴,为冷为虚,其发停蓄,如陶室之火,内消骨髓,故无热、无肿、无痛,形如傭? A色淡而坚,甚则如牛领之皮,见七恶逆症者死,(七恶逆症歌见後)阳中之阴者,似热非热,虽肿而虚,赤而不燥,痛而不脓,浮而复消,外盛而内腐,其人多肥,肉紧而内虚也,阴中之阳者,似冷非冷,不肿而实,赤微而燥,痛而有脓,外不盛而内烦闷,其人多瘦,肉缓而内实也。 阳症变而为阴者,草医凉剂之过也,阴症变而为阳者,大方热药之骤也,然阳变为阴,为犹可返於阳也,其症多生,阴变为阳,为不久复归於矣,其症多死,阳症有热,则气血行而生肌,阴症无热,则气血滞而不 ,故云:有热无热为生死之诀,观此,则知痈疽有阴阳表 虚实之分,而无大小之别也,第恐犹有未悉者,再续阴阳、善恶、生死、顺逆、等歌,内消、内托、虚实、等治,使一见了然,庶无舛误。 痈疽阳症歌 痈疽不论上中下,惟在阴阳二症推,发背虽有正与偏,要取高低两样看,纯阳初起必 肿,更兼身热有微寒,顶如尖字高突起,肿以弯弓根有盘,七日之间多 痛,二七之期脓渐漫,动息自宁食知味,二便调匀无泻乾,肿消脓溃精神爽,脱腐生新气血完,五善自然臻并至,七恶全无半点干,痛便随脓减,肿退自肌宽,新肉已生红艳艳,腐皮自 白漫漫,一身多爽快,五脏尽和欢,此属纯阳俱易治,百人百可保全安。 痈疽阴症歌 纯阴初起不知疮,粟米之形疙瘩僵,不红不肿不知痛,少热少 少堤防,七朝之後身体倦,疮根平大喜浇汤,顶不高兮根不活,色不光兮腐不瓤,陷软无脓空结聚,脉浮散大细飞扬,饮食不餐身战战,尝汤止许意忙忙,疮上生衣如脱甲,孔中结子似含芳,脓多臭秽身难便,举动怆惶韵不长,疮形成紫黑,面色变青黄,精神昏愦多鼾睡,言语无人自发扬,口乾多舌强,痰喘定身亡,此属纯阴俱不治,百人百可到泉乡。 痈疽半阴半阳症歌 阴阳之症两相交,生死同兼事可招,微热微寒微赤肿,半昏半爽半平高,脉来虽数多无力,饮食虽餐便不消,肿而不溃因脾弱,溃而不肿为脓饶,大便多沸小便数,上身有汗下身焦,五善虽兼有,七恶未全逃,口渴喜茶肠腹痛,面浮餍饮足心高,心烦不稳睡,神乱怕音焦,投方应病方为妙,阴转为阳渐可调,心真造化,尔命坚牢,逢之任是上医手,半死馀生定莫逃。 痈疽五善歌 心善精神爽,言清活润鲜,疮疼兼不渴,睡醒得安然。肝善身轻便,因烦自不烦,指头红活色,坐起觉平康。脾善唇滋润,衾帏兰麝香,凡餐俱有味,脓厚更肥黄。肺善声音响,无痰韵更长,肌肤多滑润,大便自寻常。肾善诚为要,水深火自降,口和兼不渴,小水得稀长。 痈疽七恶歌 一恶神昏愦,心烦舌上乾,疮形多紫黑,言语自呢喃。二恶腰身强,目睛邪视人,疮头流血水,惊悸是肝 。三恶形消瘦,脓清臭秽生,疮形多软陷,脾败不知疼。四恶皮肤槁,声嘶韵不长,痰多兼喘急,鼻动肺将亡。五恶成消渴,随饮即随乾,形容多惨黑,囊缩肾家端。六恶身浮重,肠鸣呕呃频,大肠多滑泄,脏腑并将倾。七恶疮倒陷,形如剥鳝同,四肢多冷逆,污水自流通。 善属腑症,病微邪浅,更能慎起居,节饮食,则勿药亦愈,恶属脏症,多因元气虚弱,或汗下失宜,胃气受伤,或寒凉克伐,以致邪气愈实也,法当纯补胃气,多有可生者,宜於溃疡主治诸方内对症施治,此外更有溃後发热恶寒作渴,或怔忡惊悸,寤寐不宁,牙关紧急,或头目赤痛,自汗盗汗,寒战咬牙,手撒身热,脉洪大按之如无,或身热恶衣,欲投水中,其脉浮大,按之微细,衣厚仍寒,此气虚极,传变之恶症也,手足逆冷,肚腹疼痛,泄泻肠鸣,饮食不入,吃逆呕吐,此阳气虚,寒气所乘之恶症也,有汗而不恶寒,或无汗而恶寒,口噤足冷,腰背反张,颈项劲强,此气血虚极,变痉之恶症也,俱急用叁、儀、归、木、附子、以救之,间有得生者,不可因其症恶,遂弃而不治。 痈疽生死法 初生如粟, 可容谷,外面如麻, 大如瓜,外面如钱, 可容拳,起势大,终无害,未老先白头,无脓软陷休,疮从疙瘩起,有脓生方许,肿溃气昂昂,不治自安康,根高顶又高,八十寿还饶, 肿易腐烂,任大终无恙,疮高热 疼,虽苦必然生,疮软无神气,应补方为益,肉肿疮不肿,必竟生疑恐,脓秽不进食,泄泻黄泉客,疮色猪肝紫,无脓必定,死绵溃不腐烂,内怕葡萄嵌,仰卧不知疼,阴症命难生,腐尽有败气,笑 终生祟,根散疮平塌,神仙无治法,久病目露神,必竟命难存,面忽似涂脂,十日後分离,败中有红肉,虽重生门路,新肉如板片,不食终须变,手足皮枯槁,血败生难保,唇白眼无神,腹胀泻将倾,腌气不 气,虽重多生意,眼眶黑气浓,痈疽怕此逢,房中香馥馥,是病终为福,疮热身微热,轻病何须说,生死此中,求片言一可决。 察形色顺逆法 凡阅人之病,必筅视其形色,而後与脉病相叁,诚识於始,以决其终,百无一失矣,曷言之,阴病见阳色,腮颧红鲜,阳病见阴色,指甲呈青,此二者俱死,又身热脉细,唇吻反青,目珠直视者死,面如涂脂,色若土黄、油腻、黑气涂抹者死,唇舌乾焦,鼻生烟煤,眼神透露者死,形容憔悴,精神昏短,身形缩小者死,喘粗气短,鼻 睛露,语言谵妄者死,循衣摸床,遗尿失禁,撮空者死,头低项软,眼视无神,吸吸短气死,皮破无血,肉绽烂班,麻木不知痛 者死,齿黄色如煮豆,唇白反理无纹,耳黑枯焦不听,人中缩而坦平,口张气出无回闭,鼻煽相随呼吸行,汗出如珠不散,痰若胶而坚凝,出血红如肺色,指甲弯而滞青,神昏神浮,神乱神离,缁衣生满面,黑气惨天庭,逢之都没命,法在此中评。 内消内托法 (内消〔消者、减也,於初起红肿结聚之际,施行气、活血、解毒、消肿、之剂,必分之以虚实,如脉症俱实者,汗利之脉,症俱虚者,滋补之,次分部位,佐以引经消毒之药,使气血各得其常,则可内消也,再如热渴便闭,邪在 也,则傟? 均A寒热 痛,邪在表也,则发散之,无表 症,邪在经也,则和解之。 (内托〔托者、起也,已成之时,不能突起,亦难溃脓,或坚肿不赤,或不痛大痛,或得脓根散,或脓少脓清,或疮口不合者,皆气血虚也,主以大补,佐以活血祛毒之品,或加以芳香,行其郁滞,或加以温热,御其风寒,如托 消毒散,随时加减之,候脓出肿消腐净,用叁、儀、归、术、大补之,甚加附子,使气血滋茂,则新肉易生,是为内托也,又云:治痈以寒,是为内消,治疽以热,是为内托,内消内托,乃正治从治之义也。 虚实症治法 肿溃诸症,须辨虚实,随行补泻,若或稍差,关系甚大,假如肿起坚硬脓稠者,疮疽之实也,肿下冞鍯脓稀者,疮疽之虚也。泻利肠鸣,食少呕吐,手足并冷,脉弱皮寒,小便自利,或小便时难,大便滑利,声音不出,精神不爽者,悉脏腑之实也。脓水清稀,疮口不合,聚肿不赤,肌寒肉冷,自汗色脱者,气血之虚也,肿高色赤,寒热疼痛,脓稠壮热,头目昏重者,气血之实也。头痛鼻塞,目赤心惊,喉舌生疮,烦渴饮冷,睡语咬牙者,上实也,精滑便利,腰脚沉重,睡卧不宁者,下虚也。肩项不便,四肢沉重,目视不正,睛不了了,食不知味,音嘶声败,四肢浮肿者,真气虚也, 肿痛甚,日久不溃,寒热往来,二便淋秘,心神烦闷者,邪气虚也。又曰:真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诸 为虚,诸痛为实,脉微细冑? 做 A洪大而数者为实也。脉症俱虚,虚则补之,和其气,托 也,脉症俱实,实则泻之,导其气,? Q也,脉症俱缓,缓则治本,用平和之药,徐治之也。 主治之法,如肿高 痛者,以卫生散解之,次用托 消毒散,漫肿微痛者,用托 散,如不应,加姜桂,脓出反痛,气血虚也,宜八珍汤。不作脓,不腐溃,阳气虚也,宜四君子汤,加归、儀、肉桂。不生肌,不收 ,脾气虚也,宜四君子汤,加芍药、木香。恶寒憎寒,阳气虚也,宜十全大补汤,加姜、附。晡热内热,阴血虚也,宜四物汤,加叁、术。欲呕作呕,胃气虚也,宜六君子汤,加炮姜。自汗盗汗,五脏虚也,宜六味丸,加五味子。食少体倦,脾气虚也,宜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喘促咳嗽,脾肺虚也,宜补中益气汤,加五味、麦冬。欲呕食少,脾胃虚也,宜人叁理中汤,腹痛泄泻,脾胃虚寒也,宜附子理中汤。小腹痞,足胫肿,脾肾虚也,宜十全大补汤,加山药、山茱萸。泄泻足冷,脾肾虚寒也,宜十全大补汤,加附子,热渴淋秘,肾虚阴火也,宜加减八味丸。喘嗽淋秘,肺肾虚火也,宜补中益气汤、加减八味丸。 大凡怯弱之人,不必分其肿溃,惟宜先补胃气,或疑叁、儀满中,或泥於气质素实,或为有痰勿服补剂,或间有用者又加发散败毒等药,致使所补不偿所损,多致有僄,殊不究疮疡之作,缘阴阳已亏,脓血既泻,元气已惫,斯时也,不行温补,将何以恃,书云:才得肿痛,叁之脉症,见有虚弱,便与滋补,气血无亏,可保终吉,此古今不易之确论也。 经络大略 人生之有经络,犹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知经络,犹捕盗不知界分,其能无诛伐无过之咎乎,岐黄问答,以经络为主,惟经络一明,然後知症见何经,用何经之药以治之,了然无谬,如古之善射御者,自有得心应手之妙焉,假如腹之中行,系任脉一经,开两傍系足少阴肾经,又开两傍系足阳明胃经,又开两傍系足太阴脾经,此皆在腹中者,其乳之在上在傍,系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络经也,又开两傍则在两肋,系足厥阴肝经,又肋之後,背之傍,系足少阳喺緂,其脊之两傍各两行,系足太阳膀胱经,若脊之中行,系督脉一经,手之外廉,系手三阳经,手之内廉,系手三阴经,足之外廉,系足三阳经,足之内廉,系足三阴经,头乃手足六阳经所会,如耳前後,系手足少阳经,颧之上下,系手足阳明经,两眦傍,系手足太阳经,其鼻之上行,仍系督脉一经,又凡各经支别交会与夫足三阴,皆循喉咙挟舌本,又足厥阴随督脉会於巅,虽未得备陈分寸起止,实乃十四经之大略也,内经所谓分肉者正指此耳,至於奇经八脉,亦皆有起止病患也,假如肋痛,便知其为肝经,不分内外男妇大小,皆可识症用药,稍近後便知其为喺緂,则又当随症加减矣,由此言之,则凡十四经所在,皆可类推也。 陀云:痈疽之作,其行也有处,其主也有归,如心之发於喉舌,肺之发於皮肤,脾之发於肌肉,肝之发於筋肋,肾之发於骨髓是也,阴毒发於下,阳毒发於上,腑之发於外,脏之发於内,发於下者得之缓,发於上者得之速,感於腑者易治,感於脏者难疗,故内曰坏,外曰溃,上曰从,下曰逆,近骨者多冷,久而不愈,化血生虫,虫则多 少疼,或先 後疼,近肤者多热,久而不愈,传气成漏,漏则多疼少 ,或不疼不 ,发於虚处者多阴,发於节而相应者不治,(应为内外通溃也) 手足十二经有气血多少之分,歌曰:多气多血君须记,手经大肠足经胃,多气少血有六经,三焦喢? A多血少气心胞络,膀胱小肠肝所异。 治以气多者行其气,血多者破其血,气少者难於起发,补托之,血少者难於收 ,滋养之,虽然,厥阴经有相火,难治,少阳经有相火,而更难治,故足少阴当作气血两虚治也,用药之道,如东垣之处方,矧有兼风、兼痰、兼湿、兼气、兼血、兼阴虚等症,病本不同,治当求备,较之世俗图人形疮样而不分经络者,大相径庭矣。 十二经补泻药品 手少阴心经 (补〔当归、生地黄、茯神、远志、酸枣仁、麦门冬、柏子仁、山药、莲肉、圆眼肉、人叁、红蓝花。 (泻〔黄连、枳实、木香、贝母、天竺黄、郁金、赤茯苓 胫部 (三里发〔生三里穴,形如牛眼,五七日出黑血,拘急冷痛,由劳力伤筋所致,惟汤药射其外自愈。 (腓侶发〔生足小肚,寒热烦燥,由肾虚积热所,玫初宜卫生散加牛膝、木瓜,已溃,用十全大补汤及肾气丸补之,出清水者死。 (黄鳅痈〔生小肚内侧,长三四寸,一名胫阴疽,微红微肿,坚硬如石,痛甚,由脾经湿热,或肝经积愤所致,初宜五香流气饮,加下部引经药,溃而出清水,呕吐不食者,不治。 (青蛇毒〔生足肚之下,亦长二三寸,寒热不,食由足少阴太阳湿热下注,蛇头向下者顺,向上难治,宜针蛇头,出黑血,搽拨疔散,肿处涂离宫锭子,内服药与腓侶发同。 (接骨发〔生足接骨之上,足肚之下,形如核桃,色赤坚肿,不痛,宜早出脓,虑其损筋。 (附阴疽〔生於内踝已上三寸,灵枢为兔啮,初起小泡,渐生赤肿,痛能彻骨,如无脓者,不治。 (内踝疽〔生于内踝骨上,一名鞋带痈,灵枢为走缓,色不变而石,属肝胃二经虚热。 (外踝疽〔生于外踝骨上,属胆与膀胱虚热。 (穿踝疽〔初则内踝肿痛,久则串及外踝,内外通肿也,由足三阴经虚热下注,初宜绀珠丹、荣卫返魂汤,脓成者针之,溃者补之,补而不应者,必成废疾,灸患足大指端三壮。 (湿毒流注〔生于足胫,状如牛眼,由风湿外漏,初宜绀珠丹加下部药。 (瓜藤缠〔生于足胫,结核数枚,肿痛久之,溃烂不已,属足太阳经湿热,初宜荣卫返魂汤加减,或五香流气饮。 (肾气游风〔生于足肚,红肿热痛,宜紫苏流气饮,及槟榔丸。 (血风疮〔生於胫,一名爪风疮,由三阴经风虚血燥所致,初发则搔 无度,破流脂水,日渐沿开,宜当归饮子加栀子、柴胡,忌投风药,如寒热食少体倦者,肝脾郁火也,八味逍遥散,晡热盗汗者,肾肝虚也,六味地黄丸,若妇人,则由经胍不调,血气渍於足阳明也,五积散加黄柏、牛膝,俱外兼敷洗。 (匫疮〔女人为裙风裤口,生於外匫者,由三阳经湿热,易治,宜胃苓汤,加紫苏、牛膝以渗湿,次服八珍汤,加荆芥、防风、羌活、白芷、连翘、金银花以固本。 生於内匫者,由三阴经虚热,难瘥,宜补中益气汤,加茯苓、白芍,药,及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外兼洗贴蒸灸等法。 (鳝漏〔生于腿肚成疮,孔深出水,用石灰二三升入盆内,百沸汤,先薰後洗,以疮发 为效。 (四弯风〔生于腿弯脚弯,一月一发, 不可忍,形如风癣,搔破成疮,用大麦,升入砂锅内,水煮麦开花为度,乘热先薰後洗,日二三次,五七日可愈。 胫部主治方 紫苏流气饮 治肾气游风。 紫苏、厚朴、陈皮、香附、槟榔、大腹皮、桔梗、芍药、白芷、甘草 用水二锺,气姜三片,红棘二个,煎一锺,食前服。 槟榔丸 治症同前。 槟榔(二两)、枳壳(二两)、大黄(四两)、木瓜(两半)、木香(一两) 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水任下。 当归饼子 治血燥肤 ,及风热疮疥。 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防风、荆芥、白蒺藜、何首乌(各一钱)、黄儀(五分)、甘草(五分) 水二锺,煎一锺,食远服。 搜风顺气丸(见痔漏门并癞风门) 治腰腿疼痛,风湿脚气,及下注一切恶疮。 海桐皮酒 治风热肿痛。 海桐皮、五加皮、薏苡仁、独活、防风、全 (炒)、杜仲(炒)、牛膝(各一两)、生地(三两) 右俰咀,入布袋内,浸无灰酒一斗五升,密封,春冬浸七日,夏秋漏三日,任服。 玄精汤 洗血风疮,并匫疮, 至彻骨者。 用盐卤水温洗之,或食盐一碗,滚水冲化洗之,洗去腐肉,以出红筋为度,则好肉自生,次用雄黄、黄柏各二两,轻粉三钱,和匀敷之,绢帛扎之,半月方解。一用漏芦煎汤洗之。 乳香法纸 治爪风等疮,及一切寒湿疮。 用薄油纸四张,每张筛乳香末二钱五分,双折,卷一寸阔,复作三折,两头线扎,用甘草一两二钱,水三碗,煮纸,须压之,煮一炷香取起,去线将纸摊桌上,每张用轻粉三钱,不可研筛纸上,用棕帚刷之,令匀,阴乾收用,用时随大小剪贴,三日一换,自然生肌,如无水出,不必再换。 银蜡法纸 治症同前。 厚绵纸铺热铛上,用黄蜡於纸上擦之,令蜡化入纸内,候冷,用真轻粉匀筛纸上,摺注压收,用时随疮大小剪块,润纸贴之,一日一换,即瘥。 柏粉膏 治血风等疮 轻粉为末,用生柏油调,随疮大小摊纸上,先用米泔水煎甘草洗过,贴之,布扎紧勿动,先三日痛,次二日 ,再二日共七日去药,己全愈矣。 三益膏 治血风匫疮。 先用银朱加蓖勨鈒肉,杵如泥,作夹纸膏贴,去黑肉令尽,随煮猪头肉汤洗之,次用青布五寸,入生猪板油一两,白蜡末三钱,卷条燃着,接其油搽之愈。 生香膏 匫疮血风等症。 白松香(四两用? 警N乾为末、加生猪板油(二两) 捣成膏贴之,次用红粉生肌。 绛硼膏 治下部一切寒湿血风顽匫等症。 香油(半 )、荆芥、防风、川椒(各一两)、槐枝(二两)、杏仁(五钱浸七日) 煎枯,去渣,入黄蜡一两溶化,离火,再下 硼砂(五钱)、乳香、没药、儿茶(各三钱)、黄丹(一钱)、血竭(二钱),一加樟脑(五钱)、白花蛇(炙一钱五分)搅匀,收用。 非疥药 胫疮多年不愈者,此效。 水银、文蛤、铅粉、松香(各三钱)、陀僧(一钱)、银朱(五分)、樟脑(四钱)、象牙(二钱)、珍珠(二分)、大枫子(三个)、核桃肉(十三个) 共捣匀,加香油调敷。 松油膏 治血风等疮,诸药罔效者。 枯矾(十两)、矾红(二两)、麝香(三分)、冰片(五分)、熊胆(一钱)、轻粉(三钱)、乳香、没药、黄丹、甘草、黄柏、大枫子肉、天麻子肉(四味俱炒黑色各五钱)、雄黄、苍术、厚朴、苦叁(各一两) 右为末,先用槐枝、勞鞡艾、川椒煎水洗过,次用松油调敷,纸盖布扎,二日一换,敷洗如前。 (取松油法〔取松节五六 ,劈如指尖粗细,用水缸一个,贮水於内,用铜盆一个,水浸,盆底与缸平,上用米筛一个,堆松节於筛上,次用稻草灰盖松节令密,顶上置火,倘松节烟出,即用灰盖之,松油自下盆内,磁瓶收之,勿令泄气,其松节烧过而米筛不坏为异。 弘济膏 治下部浸淫疮疥,及上部头面蚀等疮。 雄黑豆炒爆研破,入酒瓶内,与血馀相间铺之七八分满,以铁丝罩口,或槐、榭枝塞之,次将方砖一个,中凿一孔,以瓶口倒合於砖,口内泥封密,再次挖地一井井内安碗一个,将砖盖井上,以瓶口对碗为要,砖四围封密,勿令通风,次以乾马粪堆砖上,以埋过瓶底为度,尖上燃火焚之,过宿俟灰冷,取出碗内油,以鹅翎蘸扫患处。 (顽匫蒸法〔取豆腐切指厚片,随疮大小贴之,腐上铺艾灸之,灸完加艾,以腐水乾,换腐再灸如前,腐以三换,艾以 许为度,则顽腐皆化,次敷他药,方能获效。 一用面作井,圈围疮口,井内安蜡饼一铜钱厚,蜡上铺艾灸之,其蜡则化入疮内,俟火尽去艾灰,其疮之腐肉,及四边锁口,尽行挑去,换生肌药收口。 胫部应用方 卫生散、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肾气丸、八珍汤、离宫锭子、绀珠丹(俱见首卷)、荣卫返魂汤(见肿毒门)、八味逍遥散(见瘰门)、拨疔散(见疔疮门)、五香流气饮(见流注门)。 足部 (经络〔足趺属肝胆胃三经,足大指属肝脾二经,次指中指俱属胃经,四指属胆经,小指属膀胱经。 (足跗发〔一名足发背,属肝胃二经之会,由湿热乘虚下注也,初宜卫生散,加木瓜、槟榔、紫苏之类为引,壮实者由风痰热积而成,宜牛黄金虎丹,继以十全大补汤,托 温中汤,阳疽发足趺,脓稠可治,脓清难治,紫陷黑血者不治。 (足心痈〔一名涌泉疽,初起涌泉穴,发热乃其也,由肾阴虚损所致,宜隔蒜灸之,服活命饮,送六味地黄丸,有表 症者,量为汗下,已成者十全大补汤、八味地黄丸,大剂饵之,取多年羊角灯烧烟薰之,若黑陷不肿,不溃脓秽,烦渴呕逆,小便淋 ,疼痛彻骨,胍微代者,为三阴败症也,不治。 (脱疽〔生于足大指,亦生手大指,初起黄泡,次如煮熟红枣,久则黑气浸漫,相传五指,由膏粱之变及痛气秽者死,是症也,在肉则割之,在指则截之,欲其筋随骨出,以泄其毒,亦无痛苦,若待毒筋内断,骨虽去而仍溃者,亦不治也,有为遗体不忍伤之而至夭者,则尤伤矣,然又不可一己医治,必与众议,更听患者情意方可,盖为首尾变驳不定也。 (截法〔於未延散时,用发十馀根,缠患指本节尽处,扎十馀转,渐渐紧之,随用蟾酥饼於原起米粒头上,加艾灸至肉枯疮死为度,次日,本指尽黑,方用利刀,寻至本节缝中,将患指徐顺取下,如血流,以金刀散止之,馀肿以离宫锭子涂之,次,日倘有黑气未尽,单用蟾酥饼研末掺之,膏盖之,黑气自退,其脓自生,用红黑二膏,照常法生肌收口,内服滋肾健脾安神补气养血等药,须内无变症,外无混杂,十中可治三四,若割取之後,黑气仍漫,痛肿尤甚,气秽无脓,口乾舌硬,神昏不食者,死。一灸有关穴。有因修甲受伤,咬伤冻伤,或因扎伤所致者,宜各详其因,分而治之,此为形似而来,非穴真而受异也。 (敦疽〔惟大指为脱疽,其馀足指患之则为敦疽,一名足指发,肿痛赤色,自溃者由元气虚而湿毒壅盛也,宜隔蒜灸之,或阳燧锭子灸之,离宫锭子涂之,服无忧散、托 散,已溃者十全大补汤、加减八味丸。 踝骨尖壮。若先渴而後患者,或先患而後渴者,色黑而不溃不痛者,此高粱伤脾,房劳伤肾,精气已竭也,不治,或治如前法,亦有得生者。 (甲疽〔因剪甲伤肌,或甲长侵肉,致使气血沮遏而不通,久之腐溃而生疮泡,或僜肉 上,指甲肿痛者,此肌肉之病,不循经络,亦不形於诊也,大抵甲疽,惟宜剔甲,则不药可愈,先用陈皮煎汤浸洗,次用木绵旋摺,塞入甲内,渐渐添之 甲起以剪去之,搽乌倍散。 (足跟疽〔生于足跟骨下,一名兔啮,若兔之啮也,此处乃督胍发源之所,肾经所过之地,若疮口不合,则 气不能发生,肾气由此而泄,惟宜大补,否为终身之疾,如漫肿寒热,体倦食少者,脾虚下陷也,补中益气汤,晡热作痛头,头目不清者,脾虚阴火也,补中并六味地黄丸,痰涎上升,口舌生疮,肾水乾涸也,补中并加减地黄丸,皆以滋其化源也,外以盐汤洗之,白术为末掺之,二日一换。 (厉痈〔生于小指,延于足傍,其状不大。 (四淫〔生于足上下,其状大痈。 二症辨形如脱疽,用药如敦疽。再足指缝肿 出水者,脚心发热作 肌羸作渴吐痰者,俱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以滋化源,肿硬色白不溃者,由阴虚为外寒所袭也,大防风汤,若专攻其毒,未见其有生也,足指缝烂至足底,大块厚皮脱去,外若浅而内深,痛难行步者,取东行树根白皮四两捣烂,同生白酒入瓶内,重汤煮数十滚取服,再饮以醉为度。 (臭田螺〔生足指丫,起白斑作烂, 痛流水,甚则寒热,足面俱肿,由胃经湿热下注,用甘草汤洗之,嚼细茶涂之,或用鹅掌皮烧存性敷之,或生桐油调敷,甚者蟾酥饼搽之,三日後易珍珠散,肿处敷金黄散。 (牛程蹇〔足根肿胀,皮肉顽硬,由热脚下水见风,致令气滞血枯所致,初起用盆一个,内安砖,砖上安鸽粪,粪上合罩篱上,次以滚水从旁冲入,蒸之浸之,冷则易之,或用新砖烧红,用韭菜汁和醋泼之,以脚踏之薰之,内注者针之,硬皮敲裂者剪之,破流脓水者牛角散,肉不生者绛珠膏,皮不生者珍珠散。 (土栗〔生足跟之旁,黄肿如琉璃,无脓,由行路崎岖,肭伤筋骨所致,宜活命饮,脓熟针之。 (冷疔〔生于足跟,初起紫白泡,疼痛彻骨,渐至腐烂紫黑,深孔出血水,气秽,经久不瘥,宜以灯照照之,铁粉散敷之。 (脚气愈〔足膝间生疮,由肾虚风湿相搏所致,久则渐增肿痛,出黄水,身热,经久不瘥,宜服犀角散,洗漏芦汤,敷龙骨散。 (田螺泡〔生于足间,忽如火燃,随生紫白黄泡,胀痛,由脾风热所致,服解毒泻脾汤,外则排破贴膏。 (肉刺〔俗名鸡眼,用针拨破,以蟾酥五分汤化,调铅粉一钱,涂之 之,一以刀修净厚皮,取河豚鱼胆涂纸上贴之,二三次,不发,以胆阴乾收用。 足部主治方 牛黄金虎丹 治足面生疮,下连大指,上连匫骨,每岁数,发 痛不常,血出如涌,服此丹,良久大痛,下硬物数十粒如铁,则痛 顿除,数日结痂而愈,此方原载风门,治中风痰壅塞,今以治脏腑久积毒,如神。 牛黄(五分)、冰片(一钱)、腻粉(五钱)、雄黄(飞三两)、白矾(枯五钱)、金箔(为衣)、天雄(炮去皮脐二钱五分)、胆南星(五钱或酒蒸蒸七日夜)、天竺黄(五钱) 右为末,炼蜜为丸,重钱半,金箔为衣,每服一丸,新汲水化下,孕妇勿服。〔 百草霜 脚面生疮浸淫不已,不问 痛,新旧悉效。 羊粪置互上,四畔炭火烧,盏覆,存性为末,麻油调敷, 加轻粉,痛入麝香。 乌倍散 治嵌甲 草乌(五钱)、白丑(一两)、龙骨(二钱五分)、文蛤(全者四两) 先将三槌碎,入文蛤同炒,至焦黑色,只用五倍子为末,油敷,湿则乾掺。 牛角散 治牛程蹇,破流脓水。 牛角尖(烧灰)、水龙骨、松香、轻粉(等分) 右为末,用牛骨髓调搽。 铁粉散 治冷疔 生铁粉(即针砂如无用黑铅四两铁杓倾水中再化倾以铅尽为度去水取末用三钱) 右各为末,和匀,先用? ~净,以効竜调搽,油纸盖之扎之。 加味神灯照 治脱疽敦疽。 依原方加蜈蚣三条,番木鳖一个。 右为末,和匀作拈薰照如常。(见首卷) 立应灯照法 治漏蹄风,足跟疽,及杨梅结毒。 依原方,(见首卷)、加银朱二钱水,水银一钱,黑铅七分,和匀薰照如法。 一方,朱砂、雄黄、银朱各三钱,黑铅一钱化入,银一钱五分,右为末,用红枣肉二十个,杵如泥,分十丸,每日用一丸,放小口罐内,对患处烧薰,勿令泄气,三日三丸,即愈。 犀角丸 治脚气肿痛,风毒生疮,心神烦燥。 犀角尖、天麻、羌活、枳壳(麸炒)、白蒺藜、防风、黄儀、白鲜皮、黄芩(各七分)、槟榔(一钱)、甘草(炙五分)、乌梢蛇(二钱酒浸) 用水锺半,生姜五片,煎一锺服。 漏芦汤 洗风毒肿痛,湿疮脚气。 漏芦、白傾、槐白皮。、五加皮、甘草(各一两五钱)、白蒺藜(四两) 右俰咀,每用五两,水一斗,煮,六升,去渣淋洗。 龙骨散 治脚疽,并久远恶疮。 白龙骨、轻粉(各二钱五分)、 猪粪(新瓦焙乾烧存性五钱) 共为末,先以口噙 水或汤洗疮净,见红肉,次以香油调敷。 足部应用方 卫生散、十全大补汤、托 温中汤、六味地黄丸、阳燧锭子、离宫锭子、加减八味丸、补中益气汤(俱见首卷)、大防风汤(见股部)、蟾酥饼(见疔疮门)。 补遗经文 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溢气壅,血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消骨髓,外破大 ,(言热也热则筋弛)积气留舍,荣卫不养,肉缩筋挛,肘不得伸,(言寒也寒则筋挛)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大寒留於溪谷也。(谷者臀也,溪者二肘二膝四腕也。) 五脏有邪,留於四肢节,经曰:心肺有邪,其气留於两肘,肝有邪,其气留於两股,脾有邪,其气留於两髀,臀有邪,其气留於两膝,又曰:脾病在溪。 外科大成卷三 分治部下(小疵) 此系头面小疵,及眼耳口鼻喉舌等部位,因其症治多岐,不可紊乱於大毒之内,故另立之以便检阅。 头部 头痛头疯 头痛头疯,多由风火湿痰四气所致,或因梅毒上攻,及妇人产後当风,梳洗太早,并宜天麻饼子,新久悉效,及鱼鳔散、无忧散,俱可选用,若头仰视深者危, 痛摇头者重,头痛连脑手足冷者死,胍则浮滑易愈,短涩难医,再如头痛发热气喘,而左手胍大於右手者,虚也,速用叁、儀、归、术、陈皮、甘草,加大附子,佐以茯苓、芍药数剂,大汗而愈,若以右大为内伤,左大为外感,宁不耶。 天麻饼子 治头痛头风,及头目昏眩,项拘急,肢体烦痛,肌肉蠕动,耳鸣鼻塞,皮肤顽麻,瘙 瘾疹,又治妇人头风,眉棱骨痛,牙齿肿痛,痰逆恶心等症。 天麻、川芎、细辛、苍术、防风、白芷、薄荷、甘松、白附子、甘草、草乌、川乌(二乌汤泡去皮各五钱)、全 (三钱)。 食面打糊为丸,碗豆大,捻作饼子,每服二十三饼,食後细嚼,? e下,火热痰痛,茶清送下,甚者日进二服,忌诸般发物。 鱼鳔散 治八般头风。 鱼鳔(用裙带者剪碎用茴勑癫麳同炒胖透去勈絕 为末,每服三钱,卧时刻勴閟服,日轻夜重者,血虚头痛也,用当归一两酒,二锺,剪一锺,调服,梅毒头痛目肿者,用本门汤药内调服。 蠲痛无忧散 治偏头痛立验(方见诸痛门)。 油风 油风则毛发成片脱落,皮肤光亮, 如虫行者是也,由风热乘虚攻注,血不能荣养所致,宜神应养真丹服之,以培其本,海艾汤之,以治其标。 (神应养真丹〔治风寒暑湿袭於三阳部位,以致血胍不能荣运,肌肤虚 眉发脱落,皮肤光亮节(见股部)。 海艾汤 海艾、菊花、薄荷、防风、? 说B藿香、荆芥穗、甘松、蔓荆子(各五钱)2 用水五碗,煎入盆内,先薰後洗。 白屑风 白屑风生发内及面目耳项,初起微 ,久生白屑,叠叠飞起,脱之又生,由肌热当风,风热之所化也,宜祛风换肌丸。 祛风换肌丸 治白屑风紫白癜风,顽风顽癣,湿热疮疥,一切 疮,日久不绝,愈,而又发者。 威灵仙、石菖蒲、大胡麻、何首乌、天花粉、苦叁、苍术、牛膝(等分)、当归、川芎、甘草(减半) 右为末,用新安酒跌丸 豆大,每服二钱,白滚汤送下,忌发物火酒。 玉肌散 洗白屑风,及风湿雀斑酒刺。 豆(半升)、滑石、白芷、白附子(各二钱) 右为末,每用三匙,洗面时用之。 润肌膏 治白屑风油风,及秃疮白斑作 。 麻油(四两)、当归(五钱)、紫草(一钱) 浸三日,文火 ,枯入渣,入黄蜡五钱,溶化,倾碗内,搽患处。 秃疮 秃疮生白痂成个而不相连,若疮则生黄痂成片有脓为异耳,夫头为诸阳之首,而疮亦属火,乃二阳相灼所致,其治法必当解陈 之积热,导心经之烦燥,故宜以防风圣散俱用酒浸过,焙为末,每日三服,量见大小,食後白滚水调服,服至头上有汗出为验,外兼以杀虫散风等药搽之,若虫死则 止,风散则发生,血潮则斑润,随用生姜蘸润肌膏之,则发生伏,忌动风发物。 (麦钱散〔治秃疮,白痂垒叠, 若虫行者,先用艾叶鸽粪煎汤,洗净疮痂,次用肥猪肉汤洗之,良久其虫自出,用踯躅花油调麦饯散搽之毡帽戴之,随後作痛发肿,忍之,三日後其痂渐落,其发自生矣,戒诸发物。 (踯躅花油方〔取根四两捣烂,用菜油一碗 枯,去渣,入黄蜡少许,冷调前药,或用青布蘸此蜡油,每日上三五次,可愈。 (麦饯方〔用小麦一升,炒枯黄色,乘热入僞内,和硫黄四两,白砒一两,为细末搅匀,待冷取起,加烟胶半 ,椒三两,生枯矾各二两,共研细末,用时? ~洗净,用効竜调搽,油纸盖扎,三日一换,三次即愈,又治小儿痘风疮,甚效。 (华盖散〔用糯米煮烂饭,捣如膏,随将秃疮剃净,将米膏厚罨之,其虫尽入米膏中,俟膏自脱,发自生矣,一用白豌豆为末,水调糊头上一厚,布 之,带束之,俟豆蒸发则觉痛矣,去药,亦效。 鼠蒜膏 治白秃,及诸疮疥癣起白痂者。 鼠粪为末,杵大蒜和成膏,涂之。 疮(由母受胎日,食酸辣海味太过,多生此疮。) 乌云膏 治头,并坐板脓疥,及下部寒湿等疮。 松香末为君,硫黄末减半和匀,香油拌如糊,摊南青布条上,少半厚,卷成条线扎之,再用油浸一日,取出,刮去馀油,以火点着一头,下粗碗接之,其布灰陆续剪去,取所滴药油,浸油,浸冷水内一宿,出火毒,搽用。 连蛤散 治头头疮 黄连、文蛤、黄柏、白芷(等分) 为末,用水调,摊於碗内,覆於砖上,烧艾薰之,以黑乾为度,再研为末,清油调敷。一用生牛皮烧存性为末,陈醋调敷。一生於面者,用百药煎五钱,生白矾二钱,为末,香油调敷。 蝼蛄疖 蝼蛄疖即鳝拱头,其因有二,胎中受者小而悠远,生後受毒者大而易愈,但其内有衣膜,故愈而复发未溃时用绀珠膏贴之,脓熟者针之,插三品一条枪於孔内,化尽内膜,自不再发,又有不肿而不收口者,必风袭之用,用败铜散搽之,兼戒口味。一择晴日,须午时,於向阳卧铺上侧卧,耳前有穴名蝼蛄穴,用麦粒大艾,於穴上灸之,只一壮即愈。 (败铜散〔蝼蛄疖已破而不收口者,化铜旧罐子为细末,用香油调敷。 绀珠膏(见首卷)、三品一条枪(见瘰门)。 发际疮 发际疮为生於发际间也,其形如粟如芡实,头白肉赤,痛 相兼,甚则状如葡萄而更痛,由风热上壅所致,宜绀珠丹发之,或酒制防风通圣散解之,生内,顶平而 ,结黄蜡痂者,梅疮也。生脑後窝中,发 流汁浸淫者,名燕窝疮,治同疮。 绀珠丹(见首卷)、酒制防风通圣散(见秃疮门)。 面部 面属乎诸阳,而统属惟阳明胃也,其或胃热则面热,胃寒则面寒,宜升麻汤,热加黄连,寒加附子,胃有风热则面浮肿,胃有湿热则面生疮,或面鼻紫色,或风刺瘾疹,宜升麻消毒散,及秦艽汤、黑龙丸、二叁汤。 黄水疮 黄水疮,头面耳项,忽生黄粟,破流脂水,顷刻沿开,多生痛 ,由外伤风热内伤湿热所致,宜升麻清毒散清之,盐汤洗之,青蛤散搽之。 升麻消毒散 治面肿生疮。 羌活、防风、升麻、白芷、桔梗、连翘、栀子、芍药、金银花、甘草、牛蒡子(如身有,加归尾、红花。) 用水二锺,煎八分,食远热服。外用杏仁去皮尖,杵如膏,敷之。 青蛤散 治黄水湿热等疮。 蛤粉(一两)、石膏(一两)、轻粉(五钱)、黄柏(生五钱)、青黛(三钱) 右为末,先用香油调成块,次加凉水调稀,将疮洗净,薄涂患处。 二白散 治黄水疮,头眉,耳蚀羊胡子,燕窠脓窠等疮。 铅粉(一两水调摊碗内艾薰五七次以粉黄色为度)、加轻粉(一两) 为末,用効竜 槐枝稍枝,去渣取油,调敷患处。 一黄 治症同前。 黄连(一两为末水调摊碗内艾内加川山甲一分烧薰以纯黑为度)、加轻粉(五钱)、冰片(二分) 用槐枝煎油调敷,或猪胆汁调敷。 二合散 治症同前。 铅粉(炒)、槐花(炒等分为末听用)、老松香(一两)、银朱(四钱) 共为末,纸卷成条,効竜浸透,火羔着,一头滴下油药,以器接之,用调前药,三次即愈。 眉 眉生两眉间,形如疥癣,属肝胆二经热,用柴胡栀子散,因乳母食厚味醇酒者,加味清胃饮,由郁怒者,加味逍遥散,母子同服。 (面疮〔煎盐汤,浸偤? A贴之洗之,日五七次。 一用鲫鱼头烧,存性为末,酱内清汁调敷。 (面浮肿及阴囊浮肿者〔使君子肉一两,白蜜五钱,炙乾为末,每服一二钱,米饮调服。 摩风膏 治面游风毒。 麻黄(五钱)、羌活(一两)、防风(二钱)、升麻(二钱)、归身、白檀香、白芨(各一钱)、香油(五两) 浸五日,文火 ,药黄,即去渣,入黄蜡五钱溶化。 肺风酒刺 肺风由肺经血热郁滞不行而生酒刺也,宜枇杷清肺散,或用荷叶煮糊为丸,白滚水服,外用白矾末,酒化涂之。 枇杷清肺散 治肺风酒刺 枇杷叶、桑白皮(鲜者更佳各二钱)、黄连、黄柏(各一钱)、人叁、甘草(各三分) 用水锺半,煎七分,食远服。 黧黑斑 黧黑斑多生女子之,由血弱不华,火燥结成,疑事不决所致,宜服肾气丸以滋化源,洗玉容散,兼戒忧思方可,一云:风邪入皮肤,痰饮渍腑脏,则面僢僣,又当随其因而调之也。一用密陀僧为细末,入乳调敷,鹿角尖用酒磨涂之。 肾气丸(见疮疡门)、玉容散(见雀斑)。 雀斑 雀斑由水亏不能制火,火滞结而成斑也,宜六味地黄丸服之,用玉容散洗之,久久 可愈。 玉容散 洗黧黑斑雀粉刺,功能白面嫩肌。 白芷、白术、白芨、白茯苓、白扁豆、白细辛、白僵蚕、白莲芷、白牵牛、白蔹、白鸽粪、甘松、团粉、加白丁香、白附子、鹰条(等分)、防风、荆芥穗、羌活、独活(减半) 共末,罐收,日洗三次。一醋浸白术擦之,半月验。 六味地黄丸(见首卷)。 黑子 黑子痣名也,由肾气浊滞於於阳分,阳气束结而成也,古云:面无善痣,故宜去之,用针挑损,搽四白散,纸封之,三四日自脱,用见叶膏,或莹珠膏生肌,兼戒酱醋,则愈後无痕。 四白散 点痣去班。 糯米(三百五十粒)、巴豆(取肉五个) 用夏布包之扎之,取石灰鹅卵大一块,冲滚水一碗,泡化,以水煮米包成饭,取出,乘热加? 漭膜@钱,杵匀,仍灰水,研如糊,磁罐收之,听用。 鼻慝疮 鼻慝疮生小儿鼻下两旁,由风热客於肺也,流汁浸淫, 而不痛,宜服泽泻散,搽青蛤散(见面部)。 泽泻散 治鼻慝疮。 泽泻、郁金、栀子、甘草 等分为末,用甘草汤调服。 羊胡子疮 羊胡子疮生於下 承浆,治同黄水疮。 眼部 眼胞菌毒 菌毒生於眼胞,其形如菌,头大蒂小,渐长垂出,甚者眼中流,渐至昏蒙,由脾经蕴热凝结而成也,法以软偪? 酃沪M上,少顷,用左手大指甲佃於患根,右手以铍针尖头齐根切下,血出妨,预用翠云锭子磨浓涂之,其血自止,内服膈清脾饮,仍忌海味煎炒。 凉膈清脾饮 黄芩、栀子、连翘、薄荷、赤芍、石膏、生地、防风、荆芥(各一钱)、甘草(五分) 用水二锺,灯心二十根,煎八分,食远後服。 翠云锭 治菌毒割後涂之,亦治烂弦风眼,暴赤肿痛。 杭粉(五两)、铜绿(一两)、轻粉(一钱) 共为细末,用黄连一两,川米百粒,水一碗,煎,半碗,去米再煎至三分,和药作锭,阴乾,用时水磨如墨冷浓,以鸡翎蘸涂患处。 治眼厚翳,将前药用黄连八两煎膏,加牛皮胶二钱,溶化,和药成锭,用无根水磨,厚敷眼内,片时用水洗净,其翳自起,以刀剪去之。 眼丹 眼丹生於眼胞,红热肿痛,由脾胃二经风热所致,若风盛则浮肿易散,热甚则坚肿难消,初起宜败毒黄连丸清之,甚者贵金丸下之,外贴精猪肉片,或涂坎宫锭子,俟脓成则针之,贝叶膏贴之收口。 败毒黄连丸 治上下眼丹。 黄连、连翘、羌活(各二两)、菊花(二两)、防风(一两五钱)、细辛、甘草(各一两) 右为末,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茶水下。 草矾膏 粉草(二两)、皂矾(五钱) 水煎浓汁,滤净渣,煎浓,加冰片,以鸡翎羔膏,频扫肿处。一用精猪肉切片,水漂去血,贴丹上,不时易之。 坎宫锭子(见肿疡)、贵金丸(见肿疡附馀)。 针眼 针眼土疳也,小疮生於眼睫间,微者不脓而愈,甚者成漏,入风则头面发肿,目亦赤疼,初起以针刺破即瘥。 芎皮散 治针眼。 川芎(为君)、青皮(减半) 为末,每服二钱,煎细茶、菊花汤调服,外以枯矾末、鸡子清调敷,肿者用南星共同生地黄捣膏,贴太阳穴而肿自消。 眼胞痰核 痰核生於眼胞,在皮 膜外,其形如豆,坚而不疼,由痰因火滞也,轻者自愈,重者变瘿漏诸疾,初起时,用生南星以醋磨浓,频涂患处,皮薄者微微拨损,以手指甲挤出白粉即愈,贴贝叶膏收口(见膏药门)。 眼胞内生椒疮粟疮 椒疮粟疮,生眼胞之内,由脾胃血热所致,椒疮则赤坚而难消,粟疮则黄软而易散,今人用灯草、竹叶以治标,孰若清脾凉血以治本,宜菩提露洗之。 脾番症 脾症乃眼胞番转如舌抵唇之状,由胃经气滞血壅,皮急丝吊所致,宜泻脾胃之积热。 漏睛 漏睛为睛内有孔,时流脓汁也,其名不一,如正漏生於风轮,初出白膏如痰,尚可治,久则出青黑膏,损及瞳人者不治,偏漏生於气轮者轻,流白水,重则成脓,久而膏枯者不治,内漏生於目窍之傍,外
/
本文档为【外科大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