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冯学成《通书》周惇颐

冯学成《通书》周惇颐

2013-09-18 50页 pdf 684KB 1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96390

暂无简介

举报
冯学成《通书》周惇颐 题目: 《通书》第一讲 ———————— 第一讲 今天和大家共同学习周惇颐的《通书》。周惇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今湖南 道县),生于公元 1017年,是北宋理学的创始人,作为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其所 创的宋明理学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明理学的主要人物如程 颢、程颐等都曾师从于他,对其后宋﹑元﹑明﹑清的优秀士大夫所应具有的道德﹑ 情趣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其后的政治家﹑思想家也大都要经过对宋 明理学的学习,在这以后所创办的书院,从严格意义来讲也都是在理学的范畴上进 行研...
冯学成《通书》周惇颐
目: 《通书》第一讲 ———————— 第一讲 今天和大家共同学习周惇颐的《通书》。周惇颐,字茂叔,道州营道县人(今湖南 道县),生于公元 1017年,是北宋理学的创始人,作为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其所 创的宋明理学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明理学的主要人物如程 颢、程颐等都曾师从于他,对其后宋﹑元﹑明﹑清的优秀士大夫所应具有的道德﹑ 情趣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其后的政治家﹑思想家也大都要经过对宋 明理学的学习,在这以后所创办的书院,从严格意义来讲也都是在理学的范畴上进 行研修。我们大家在中学时期曾读过他的文章《爱莲说》一篇,其佳句“出污泥而 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烩炙人口。如果大家研读过《易经》一类的书,就应 该知道周惇颐著的《太极图说》,是做为易经修行的重要参考理论。近代曾国藩作 为通读经史的大家,从浩如烟海的关于经史的文献中精选了几百篇文章,编篡成为 《经史百家杂抄》,周惇颐的《通书》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篇,其意义可见一斑 在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重要的高峰时期:第一是先秦的诸子百家; 其后是魏晋南北朝的玄学,这里又分了两个时间段,在初期是以《老子》《庄子》 《易经》作为玄学的主导思想,到了后期则是以佛学为重点;第三个高峰时期是隋 唐的佛学,在这个时期佛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四个时期是在进入了北宋时 期后,一方面对佛学的精义进行理解和吸收,另一方面对其中的宗教理念进行了扬 弃,与中国的儒学相结合,形成了儒学的核心,从而开创了宋明理学,在宋明理学 兴起以后,佛学就逐渐淡出了中国思想史的舞台。在随着西方科学技术文化进入中 国后,中国的传统文化日益衰微,但并不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足,这是由于 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并没有经过类似西方的比较系统的从自然哲学到自然 科学的发展过程,因此也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技术上的科学理论的积淀,从而失 去了作为主导文化的基础,这也是近几十年来诸多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作 为我们要认清中国传统文化的利弊,不能盲目排除传统文化,也不能盲目追求西方的 知识。而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取糟粕,从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善为我用,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美焕于天下,就有待于有识之士和在 座诸君共尽一番心力了。 《通书》,是周惇颐在研读《四书》﹑《易经》后的心得总汇,又称为读易通书。 《易经》作为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部著作,众多贤达都曾对其有所研究, 但很多人都只是停留在数术的层面上,认为是关于打卦算术风水之说,对其真正的 含义不知所云。周惇颐的《通书》,作为读易通书,他不仅仅局限于在《易经》层 面上的介绍,还结合了《四书》,特别是与《大学》《中庸》中的重要思想相结合 所形成的心得。《通书》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它从很高的层面上涵盖了政治的﹑思 想的﹑文化的,甚至包括刑律和音乐等方方面面,展示了思维的秘奥,能够帮助我 们如何确立人生观﹑价值观,而其意又言简意赅,能够使大家在理解中国优秀传统 文化的时候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通书》第一章是讲“诚”,第二章还是讲“诚”,第三章则在“诚”的基础上加 入了“几”﹑“德”。“诚”。在《大学》里就提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 意,……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 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诚”是其中非常重要 的一个环节;在《中庸》里对“诚”加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第二十章一十八则中 说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 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第二十一章又说到:“自诚明,谓之 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不胜枚举,都把“诚”提到了很高的 层次,可见“诚”之重要 《通书·诚上第一》:“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 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 诚,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经常会提到诚信﹑诚意﹑诚恳,这些都只谈到了关 于“诚”的比较肤浅的含意,而在《大学》﹑《中庸》和《通书》里对“诚”的阐 述则是把它提到了精神本元的高度。就《通书》而言,“诚”是配合乾卦而言的。 《易经》有云:“乾之大始,坤作成物”。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人心最初的发动是 什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心又是如何运作的?为什么人的思维可以无穷无尽 的演示,为什么人的感情也可以无穷无尽的变化?为什么人心可以承受浩瀚的宇宙 万物?其承受的平台是什么?首先肯定是人,是心,但心是很庞大的,其最根本的 基点又是什么呢?是“诚”,它既是精神的本元,又是圣人教化的基础,是圣贤道 的根本,即《通书》中提出的“诚者,圣人之本”。 书中又随之引用了《易经》乾卦中的彖词“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并称为“诚之 源也”。在中国的《易经》里,首立乾坤二卦,乾为天,坤为地;乾为父,坤为母; 乾为阳,坤为阴。阴阳之说,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中是起着主导作用和作为根本的 出发点,对乾坤﹑阴阳的认识,在中国的思想体系里是有着较为完美的阐述的,用 西方科学技术理论是无法进行表达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宇宙的产生,万物 的出现,是由乾坤二卦﹑阴阳二爻同时相互运作的结果,若离开了乾坤二卦,就谈 不上什么宇宙,更谈不上什么万物了。在《中庸》第一章里提到“天命之谓性;率 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可谓之自然﹑上帝﹑大道或是人性的本自具足, 正是由于乾元的千变万化,才产生并赋予了宇宙万物各自的形态和特色。 元,玄也,始也,为不确定和模糊的一种混沌状态,似有似无,非有非无。正如老 子《道德经》中所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在这种情况下, 乾元的作用,就形成了万物和生命,因此为“诚之源也”。它不同与现代科学所研 究的,从物质层面上对生命的形成和发起进行复杂的探索,它是基于人心,或精神 的发起而言,亦即精神的平台,这是一个纯净的﹑空灵的地带。犹如大家所熟知的 交通,若不能保持通畅的状态,就会塞车,阻碍交通的运行;亦如在课堂里,若大 家都随意说话,作为老师,他的课就无法继续。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我们的精 神也正是这样,需要保持一个空灵的状态,才能够感受万物,才能理解万物,才能 如实反映外部的世界,才能进行分析﹑判断 ﹑综合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若搀杂 了其他不良的心态,如或喜或怒,或哀或乐,这样一来你就无法以正确的态度去面 对和处理事物,因为现在这个时间点是唯一的,只有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这个现在 的唯一,我们才能工作,才能思考,才能去做我们愿意做的事情。生命的活力,精 神的活力,唯有在现在中表现。因此“诚”,就是我们精神的无污染地带,也就是 我们思维的空灵状态。也只有处于这种状态,人才能够去接受事物,运算事物,使 用事物。 时间是无始无终的!但现在是过去的终点,现在则又是未来的起点!我们永远都面 临着开始,又永远面临着终结!因为我们永远都处在现在之中!离开了现在,我们 将一事无成,否则一切都将崩塌,消沉在黑暗的深渊之中,也正因为这样,才能够 “万物资始”!所以我们要将注意力放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这样我们才能够看清楚 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从事我们的工作。这也是生命的秘奥,精神的秘奥,是人类 文明的基点。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乾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 缘而变,犹如一股纯能量,可以变为电力,也可变为机械力或磁力等等。作为具体 的个人,也有生老病死,也有要应酬各种场面的状态,也随时因为不同的关系对象 而变换着自己的身份,如老师与学生,父亲与儿子等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是根据不同的因缘,不同的组合而有不同的状态,但无论如何去变,“元”是不变 的,我还是我。“性”就是本性,“命”就是“性”在时间和空间中所运行的轨迹。 “性”者,本质也,“命”也,作用也,正因为有了“乾道变化”,才有了五彩缤 纷的世界;正因有了“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这个基准,“诚”才可以建立起来, 表现出来。我们认识的发起如果没有对象何谈认识的发起呢?但是没有认识的主体 而只有认识的对象,认识也就不可能成立,认识的对象亦即这个世界是客观的﹑被 动的,人的主观认识是属于主体地位的,所以称之为“纯粹至善者也”,这是对 “乾元”力量的赞叹。 一阴一阳之为道,而在前面大都只谈到了“乾元”的力量,即阳的力量,但是我们 也不能忽视和排除阴的力量,正所谓“独阳不生,孤阴不长”,要阴阳和合,才能 万物滋生。亦说有前必有后,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阴阳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万事万物万法都不能离开阴阳二者而确立。一个人要善于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的关系,白天要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晚上则应该要注意充分的休息,即睡觉。为什 么要晚上睡觉,这也是“法天则地”。白天阳气充足,下午则阴气开始旺盛,而子 时阳生,即夜里十一点至一点这个阶段,这时候就应进入睡眠的状态。我们的身体 并不是受自身的意志和意识的指挥,是有着自身运行的规律的,是受潜伏在生命内 部的力量来支配的,亦即阴的力量在起着作用。人的明了意识称之为阳,而不明了 的﹑模糊的意识,那种在暗中起作用的则称之为阴。阳是可以被认识的,而阴处在 黑暗地带,无法完全认识和看清。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够保持良好的 心态﹑旺盛的精力,以正确的观察﹑理解﹑分析去面对和处理好与你相关的事物, 否则不利于自身的发展。故阴阳之说对万事万物都可以用之来进行分析,而当我们 遵循阴阳之道,做到阴阳和合,就会使事物往好的方向发展,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 的好处。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性亦即本质调理好,修为提高了,圆满了,那我们就能 够有大成就,因此书中说到“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最后书中说到:“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 这是周惇颐对“元亨”﹑“利贞”的赞叹和解释。在《易经》乾卦开篇中提到“乾: 元,亨,利,贞”,又“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 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 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元者,善之长也”, 是孔子对“元”的理解和议论。按现在的学说来讲,是指新生事物是不可抗拒的, 一阳复始,万物更新,这是不会随着人们的意志改变和所能阻碍的。当我们把人性 的根基建立在“善”上面,“善”就会随之而来,生根,发育和壮大。“元”则始 也,“亨”则通也。“嘉之会也”,是一种好的聚会和机缘,具有一股通的力量, 会对自身的事业生活以及自身的命运带来一个好的状态,达到一个通的作用。愿我 们龙江书院能够为各位朋友提供一个“嘉之会”的场所。所以周惇颐说到“元亨, 诚之通”。 利,孟子曾说:“何必曰利”,儒家学说在利上与现代的商品社会格格不入,是宣 扬仁义而贬低利益。自汉唐以来,前人就将社会上的人划分为“士农工商”,就提 出对商人言利的鄙视,将其放在最低的层次。直到进入近代史后,由于重本抑末, 重“士农”轻“工商”,这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上的弱点,而西方文化中的“利” 逐步展现其优势,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儒家学说里并不是不言利,而是其解释的 含义与现在所言的利是有别的,是给予了极高的诠释。儒家认为“利者,义之和 也”,讲的是达国之利,民族之利,百姓之利,大家之利,而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利 益,这种个人之利称之为损。在《易经》中就有明确的说法:“损卦”之所以为损, 是因为“损下益上”,“益卦”之所以为益,是因为“损上益下”,古代圣贤对损 益利害是看得很清楚的,对民众有利称之为益,对民众无利称之为损。其义之和的 和在哪里?在“民”,只有对民众有利才能称之为义之和。孟子的民本思想认为: “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春秋战国时期,齐宣王欲召见一老者,侍从遂传 唤此人去拜见齐王,老者不从,欲让齐宣王来会他,众人哗然,问其原由,老者说 到若我上前晉见大王,我则成为趋炎附势之徒;若大王下来会我,则大王为礼贤下 士之贤明君主……顿时语惊四座,可见那时士大夫在当时的优越性和地位性。只是 随着汉武以下,尤其宋明清,儒家学说才被当权者强加以专制,而大失其本来面目。 “贞者,事之干也”,贞,正也,并非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对女性的一种枷锁,即所 谓贞节牌坊,它是有着确定的概念的,是坚贞,坚定不移的一种状态。目标确定是 贞,定位准确是贞,所以贞是事业的基干。因此周惇颐叹道“利贞,诚之复”,复, 实践也,是用“义之和”和“事之干”去实践“诚”的理念。这是圣人的人格,也 是圣人的政治理念和社会理念。以上是周惇颐从乾元的层面对“诚”所作的一番介 绍,一番认识。 题目: 《通书》第二讲 ———————— 《通书·诚下第二》:“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静无而动有, 至正而明达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邪暗塞也,故诚则无事矣。至易而行难,果 而确,无难焉。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圣,诚而已矣”,“圣”,什么是圣人?圣人的意义是什么?圣人的人格是什么? 就是“诚而已矣”。圣人并不是我们平常所想象的那么神圣,那么崇高,那么无所 不知,那么无所不为。孔子作为一代圣人,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 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年轻时也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 放牧牛羊),生活一直贫苦。孔子也曾就知识的来源和对待知识的态度,说过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矣;困而不学,民斯为 下矣”。他虽设想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却又说:“圣人,吾不得而思之矣”。他 虽然宣称“天生德于予”,然而却又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即认为自身是“学而知之者”,在他那里“生而知之者”的圣人只是虚设的罢了。 在这里所提到的圣﹑诚,其定的基调是比较高的,他不是以金钱的多少﹑权利的大 小﹑技能的高低来衡量的,而是在人格上﹑精神上的一种“诚”,一种比较完美的 境界。所以说圣人不是什么超人或完人,而是“圣,诚而已矣”! 作为圣人,他都有一个根本的基点,就是心和意识处于一个“诚”的状态。那“诚” 的状态是什么呢?文中说到:“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五常”,大家可 能都知道“三纲五常”,知道这里的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但请大 家留意周惇颐在《通书》里只提到了“五常”,三纲的这一概念只是在南宋以后, 尤其是明朝,当权者为了维护和提升自身的利益而在儒家文化的教义内强行加入和 变更了其含义,并把“三纲”绝对化了。“三纲”所说“君臣、父子﹑夫妇”之道, 是由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演化而来,原义是指君要象君, 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夫要象夫,妇要象妇,各尽其责,各归其位,各 得其所,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并没有如南宋以后所说三纲的那种严格和绝对意义 上的阐述。“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是要让人际关系,社会关系达 到和谐的状态,而这种和谐离不开“诚”。在前面我们曾提到“诚” 是我们精神 的无污染地带,也就是我们思维的空灵状态,它没有千奇百怪的不良情绪,没有种 种僵化凝固的知识﹑理论沉淀和附着在上面,是精神的本元状态,正是这样一种没 有杂质的本元,才能使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达到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的和谐状 态。 “百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每时每刻都处在社会关系的网中,不断面对 着上下左右,前后顺逆,贵贱荣辱是非等等事物现象,如果我们能以“诚”待之, 那就能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做到相应,调和,和谐,圆融的状态。若不能以以“诚” 对待,那我们难免就会偏激,就会有成见,以至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莫名其妙 的障碍,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 “静无而动有”,并不是说没有静而只有动,而是说当我们的“诚”处于静的状态 或独立的状态的时候,就是无,只有自己与自己交流。而当“诚”动起来的时候, 按《易经》所说即“感而遂通”。静是动的前提,静是动的基点,只有让自己保持 在静的状态,亦即“诚”的状态,才能够面对和容纳动的状态,才能够容纳各种各 样的思维在其中,并让其无碍的穿行。如果我们能通过修炼达到这样一个状态,那 我们的思维就是自由的,在面对工作和生活的时候,就能让自己处于一个至高点, 不会因为其他的杂物﹑杂念阻塞了我们的思维流动,使智慧由此而生发。当我们思 维的阀门没有打开的时候就是无,而一旦打开这个阀门,万事万物万象都将显现出 来,这就是“静无而动有”!静中能静是真静,动中能静才显真工夫 “至正而明达也”,当我们保持这个“诚”的状态,让其不受到杂念杂物干扰的时 候,就是至正。这样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件事物或现象的时候,这件事物或现 象就能够在我们的思维中清晰可见,才能够理清事物现象的本来面貌和脉络,不为 其表象所迷惑,才能洞悉,才能够明达,如果搀入了杂念,这些事物或现象在我们 的思维中就是模糊的﹑昏暗的,甚至是不存在的,那也就谈不上什么明达了。至正 决定了能否明达,这也是我们用以修养身﹑心﹑性﹑命的基点。我们常说的“光明 正大”,并非我们所认为的没有私心,那是肤浅的。其本意是指:光,就是智慧之 光,明就是智慧照了之处,正就是心性的发动,大就是对万物万事的包容。要达到 至正,那就要有取舍,就要对我们的心理活动,对自己的情志活动加以取舍,加以 调和。当我们心情愉悦的时候,或是烦恼的时候,就不能静,就不能诚,就不能正 确的对待和分析,而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如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我们 予以取舍,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去修行了 “五常百行,非诚非也,邪暗塞也”。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前面所讲的“至正明达”, 那就会使自己的心绪陷入困境之中,思维陷于阻塞之中,自身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邪暗”,既邪且暗的精神歧途和误区。我们往往在不经意的时候,就会进入这种 状态。进入这种歧途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离开了“诚”,而进入了“非”的地带。 人无完人,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修行,就可以加以把持,加以调理,尽量让自己 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让自己心安,就会在处理事物的时候把握正确的方向,不会 去走极端。 “故诚则无事矣”。无事不是不做事情了,而是不会让杂念杂物干扰自己,就可以 让自己的思维保持一个通畅的状态,让心保持空灵的状态,这样我们才能在处理繁 杂的事务中应付自如﹑得当﹑有度,才能够让自己没有那么多负累。庄子的逍遥游 不也正是需要保持这种心态吗?否则何以逍遥?又何以游呢? “至易而行难”,以上所说,为自然的真理,是朴实无华的,并不是不可及的,是 随处可见的,是无处不在的,是可以理解的,但要让这些真理融入自己的生活,融 入到自己处事之中,并把他做好,那就比较难了。但我们不能知难而退,应该把他 作为我们的人格目标﹑智慧目标,加以修行,并加以坚持,这样一来才能够无时无 刻的享受到我们心灵上的这种“诚”所带来的愉悦感﹑优越感,让身心得以安,身 心得以养。胜不骄,败不馁,不因一时一势的利害而动其心,不因一时一势的利害 而乱其智。 “果而确,无难焉”,如果能果断的,明确的,坚持不懈的去修炼心的“诚”这个 状态,去进行陶养,那还有什么事情会难办呢?孔子《论语》中提到“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这样去做,那我们就一定能达到“诚”的境界。所以文 中说到:“故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复礼是人的一种美德,克己 就是克服自己的缺点,摒弃不良的习性,完善性格上的不足,随时检讨自己说过的 话,做过的事,闪现过的思绪,正如儒家先贤所再三提倡的“吾日三省吾身——为 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礼是社会关系和谐的准则,涵 盖了道德的,法律的,风俗的方方面面,复礼就是要遵循这个准则。只有坚持克己 复礼,最终才能使自己达到“诚”的这个层面,也只有坚持克己复礼,才能够以仁 爱之心去对待万事万物,而别人也会给以相应的回报,从而使自己圆融完满。正如 世界是世界在心的反映,心是怎样一个状态,那世界就是怎样的一个状态。人皆可 为圣贤,就看怎么去做了,在座诸君又以为何如呢? 《通书?诚几德第三》:“诚无为,几善恶,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 守曰信;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 这一章又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将“诚”加以了更深更高层次的阐述。“诚无为”,在 前面我们曾提到“诚”是精神的本元,没有什么外物附着在上面,这样才能包容万 物,其最高境界就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说“无为而无不为”。 “几善恶”。几,《易经》中说到:“几者,动之微”。我们要注意观察万事万物 发起﹑变化和初始时的细微之处,才能够把握机会﹑机缘,才能抢占先机,使自己 立于不败之地。但也不要忘了事物的两面性,既可能为善,也可能为恶,我们要努 力让它往善的方向发展,抑制其向恶的方向运行。在心的层面,念头一动,意识的 阀门一打开,而它和万事万物一样也是有两面性的,也是既可能为善,也可能为恶, 是善要扶持,是恶要抑制,不能让恶搅乱了我们的心智。这一点也成为了中国传统 文化中谋略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识几,不足以谈谋略。 “几善恶”提倡的是光明的一面,是善的一面,正如下文所说“德爱曰仁”。仁就 是德爱之心,就是要在我们的身﹑心﹑性﹑命上多去弘扬仁爱的一面。而仁爱之心, 人皆有之,这是人的本性,是应去发扬的。“宜曰义”,义,非江湖义气之义,更 非盗亦有道之义,而是要合乎时宜,是要为社会所能接受的,要知几,要知度,才 能称之为义,它具有和谐的状态。“理曰礼”,礼,只有合乎道理,合乎法律,合 乎人心,才能称之为礼。上级与下级之间的礼节要合理,男女之间的礼节要合理, 人的所作所为也要随着时代的不同而调整到合理的状态,正所谓与时俱进。万事万 物也只有合理,才能够存在延续。 “通曰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不通就谈不上什么智慧了。智慧不等同于知识,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与知识相比较,智慧是更重要的。知识是死的,智 慧是活的,能够把知识串联起来的是智慧,能够建立知识的是智慧,能够创造知识 的是智慧,离开了智慧就无以谈什么知识了,只有智慧才能让知识运动起来。知识 固然多多益善,但不赋予智慧的力量,那就会无法吸收,无法为我所用。智慧的表 现就是通,通则无碍,无所不达,无所不及,就能使我们在面对万事万物的时候, 既能从上面看问题,又能从下面看问题;既能从前面看问题,又能从后面看问题; 既能从表面看问题,又能从里面看问题,那就能通。如果不通,有所障碍,那你的 智慧就会被局限所困扰。如何达到通,它不是知识,它是需要经过经验的积累,历 炼,磨练,才能够融会贯“通”。 “守曰信”,守,坚定不移,要坚守道德底线,要坚守原则,不失信,不失约。孔 子就曾说:“于朋友交而不信乎?”,在其《论语》中就反复强调了“信”。信是人与 人交往的基准点﹑凝固点,离开这一点,那整个社会就将失序,人与人的交往就会 偏离正确的轨道。最近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机关,从机关到企业,从团体到个 人,整个社会都在大力提倡诚信,亦即“诚”也,“信”也。可见在相当长的一段 时期内,由于对传统文化的摈弃,盲目追求西方文化,使整个社会失去了“诚” ﹑“信”的基准点,从而在某些方面陷入了无序的状态,影响了整个社会﹑整个中 华民族的顺利发展。可以试想一下:人无“信”如何?企业无“信”如何?国家无 “信”如何?在国际事务中无“信”又如何啊?“信”是人格的基点,人无信即无 信誉。从五十年代反右以来,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已成了某些人,某些事物, 某些方面的固疾﹑顽症,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民将不民!所以我们要弘扬传统文 化,要大力提倡“诚”“信”,以重现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以仁义治天下的形 象。人智慧略低尚可,而只要有信那就值得人们的尊敬,有信就有诚,所以我们要 牢守,坚守人格的基点,道德的准则——“信”。 上面我们谈到了“仁,义,礼,智,信”,如果我们能将心性安住于这几点,以这 几点为基准,心安理得的处在其中,那就是圣人!这是圣人的本质,是圣人的基础。 若当我们不能安于“仁,义,礼,智,信”,但我们愿意以这个为目标,执着的去 追求这种境界,这种人格的品质,以这几点作为衡量的来要求自己,检点自己, 那就是贤达!正如文中所说:“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 “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神,不是神仙的神,也不是什么神气的神, 孟子曾说过:“聪明正直之为神”。在中国古代讲究的是两世说法,即“生而为人, 死而为鬼”,而在鬼里面那些聪明正直的就称为神。聪,指耳朵不乱听,要善听。 明,指眼睛不乱看,要善视。正,即心正,道德基准要摆在正确的地方。行为妥贴, 没有偏颇,没有差谬,称为直。在这里神是基于“诚几德”来谈的。“诚”以及 “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存在于细微之处的,它们是属于人的本源,是不 容易看清楚的,是不容易用知识的层面来表述清楚的,它们存在与万事万物之中, 是自然的法理,是自然的准则,是无所不在﹑无所不及的,庄子就曾说:“至小无 内,至大无外”。虽似如此不可捉摸,但我们若能以前人所述“诚”,“圣”的道 理,作为精神的理念去加以修行,去加以把持,我们就能够进入这种不可言说的神 圣的状态和这种美妙的宏大的境界,愿诸君为此而努力。 题目: 《通书》第三讲 ———————— 《通书?圣第四》:“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 间者,几也 。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 人 ”。 我们经常谈到圣人二字,但圣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是先知先觉吗?是神通广大吗? 是能够预知未来吗?这些都是大多数人对圣人的误解,是不准确的,是空泛的。在本书 里面就对什么是圣人谈到了三点,即“诚、神、几”。首先我们要对“诚、神、几” 这三点打破以往的迷信色彩,他是要谈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能耐。在 前三章的介绍里面,我们已经对“诚”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在这一章里又对其做 了更进一步的阐述—“寂然不动者,诚也”。 《易经》原文有云:“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 之至神,其孰能与於此”。易,是无思的,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精神;也是无为 的,并不是要去铸造一个有形的物体,而是寂然不动的。从而感而遂通通天下之故, 即通过交感这个活动,就能明了天下所有的因果,所有的渊源。但是作为易来说, 它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大家都认为其是非常难的,是非常神圣的,是非常人所能 理解的,周惇颐则是将其存放在我们的心上,并和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思维,我们 的意志,我们的情感结合起来,放在我们这个存在于现实中的生命体当中。 在前面我们曾谈到:“诚者,圣人之本”和“圣,诚而已矣”,现在又将其推进到 “寂然不动者,诚也”。诚是我们的本元状态,是我们精神的无污染状态,只有达 到这种状态,我们的精神力量才能真正的充分的发挥出来。诚的表象是什么?首先 是精神力量,精神力量的表象又是什么呢?就是寂然不动。宇宙是寂然不动的,任 群星在其中不断地穿梭运行;大地是寂然不动的,万物才能在大地上繁衍生息,生 生灭灭;人心,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寂然不动的,才能让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念 头来来去去。如果人心是动的,精神本元是动的,那就不可能有无穷的生机,无穷 的活力来承载万变无穷的事物。佛学中就经常提到:如如不动,动亦如如。宋明理 学是把佛学,尤其是禅宗作为基础之一发展出来的,它把佛学中道不清说不明,难 以体验的理念,用儒教的说法对其人间化,用精神本身的“诚”涵盖和包容了这一 切。 我们在学修儒家经典的过程中,要明白修为的重要,修为不是一种知识。在理学大 师朱熹制订的白鹿洞书院学规中说到:“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 序。朋友有信”,称之为五教。从尧,舜,禹上古三代开始,就普遍把这五教作为 人间教化的根本。我们这个有着两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所遵循的也就是 这五条,而将这五条串联起来的就是“仁,义,礼,智,信”这五常,这样才能使 社会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才能使我们有异于禽兽,有异于魔鬼,使社会有 异于地狱,才能使我们人类社会拥有光明的一面,阳的一面。反之,就是阴的一面, 不仁,不义,不礼,不智,无信。 学规依据这五条还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 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 道出了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在社会活动中,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语言要讲忠信;其行为要笃厚,要居敬;喜,怒,哀,乐称之 为忿,酒,色,财,气称之为欲,要克服并消除自身这些种种不良的情趣,不健康 的思维内容,脾气和麻烦等等,要尽力做到清心寡欲,清心是心性智慧的修养,寡 欲则是道德的修养;要尽量保留和发扬自身善的一面,阳的一面,要勇于改正和摈 弃自身的缺点。在古代能将这些学好了就能出将入相,这些都是衡量一个人能否为 官的重要标准。 在汉代,创立了用于选拔官吏的举孝廉制度,由地方官吏根据前面所说标准在所属 吏民中进行考核,将符合标准的上报中央,并提供车马和承担一应的开销,将其送 入长安,再进行一番的考察,便送入太学进行学习,待学完后就可出仕为官了。这 也是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要用有德行的人,所以书院是要培养有德行的人。在社 会中,谁都愿意与具有“仁,义,礼,智,信”的人交往相处,对不仁,不义,不 礼,不智,无信的人都会避而远之,这一极其简单的基本道德操守,其有无就会产 生极其复杂的因果关系,而这一因果关系是必然的。我们龙江书院愿意为诸君提供 这样一个平台,进行引导和培养,并通过诸君自身的修行,共同做一个有道德操守 的人。 让我们将思维的注意力拉回到周惇颐的《通书》,同此心,同此理,前三章在讲 “诚”,到了第四章讲“圣”的时候,仍然要讲“诚”,但讲“诚”是不仅仅停留 在纯精神,无污染的状态上,要有所作为。在面对社会,面对工作,面对生活,面 对万般变化的人和事,它就会表现出相应的作用。 “感而遂通者,神也”。感,接物方能有感,佛学的说法则叫缘起,业感缘起,按 现代科学文化的说法就是指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人本身而言,一个人都 具有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官,眼睛是视觉,耳朵是听觉,鼻子是嗅觉,舌 头是味觉,身体是触觉。通过这自身的五道门,才能对身外的事物有所感知,有所 感觉,才能对所接触的事物有所认识,有所感悟,这个认识就可以称其为通。平常 我们说某人是一个通人﹑通才,是对其给予了非常高的褒奖,而且都会把他作为效 仿的对象。 如何才能让我们感而遂通呢?要面对万事万物而通,首先要让自己的心做到寂然不 动,使自己处于无污染状态。就如同一面镜子,如果上面满是灰尘,它又能怎样显 现出外部事物在其中的镜像呢?又如同一张黑板,如果上面已经写满了字,要想再 写一些东西,你又能何处下笔呢?再如同交通,如果某处出了事故,那就会塞车, 就谈不上什么畅通了。我们的心也是这样,要经常陶冶,以达到一个通的状态,这 样才能显现出感而遂通的作用,如果被其他杂念所干扰,所占据,那就不能如实的 反映万事万物。 《易经》中有云:“无思也,无为也”,今天在这里讲的是周惇颐的《通书》,我 们思维的主体和语言的主体就只能占据在这里,不能放在别的地方,否则就会乱套, 所以我们要将心放在一个无思无为的状态,才能够应付来来往往的各种事物,才能 做到古人所说的日理万机的境界。如果不能无为,那就会是狭隘的,局限的,就会 很容易被杂念所左右,就不能正确的反映事物,判断事物。所以“感而遂通”和 “寂然不动”是紧密相连的,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才能称之为“神也”。假设在一 个黑暗的房间里,周围环境和事物无法看清楚,这时候有了一个电筒,将光束聚焦 在某一点上,那我们就能看清光束所照亮的环境和事物,随之移动电筒,就能看清 整个房间了,而这个光束就可以称之为神。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精神,我们精神的 作用,就称之为神,非神仙鬼怪的神。我们要通过对自己的修炼,对自己的陶冶, 从而让自己的思维清纯起来,自己的精神清纯起来,进而达到“寂然不动”的状态。 “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在上一讲里,在对《通书?诚几德第三》进行 阐述的时候,就谈到了几这一概念。《易经》中有云:“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 研几也”,其意是要让我们把握住世界上极深的道理。几,可能性,潜在性,还没 有成为有形有相的的那么一种存在,还不是必然的,但随着事物的发展,就有可能 成为必然的。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履霜坚冰至,我们要见微知著。如果不知几,就 不能择断事物。我们平常所见看相看命看风水,预测等等,其前提就是要知几,要 从细微之处予以推理,判断。 几的依据是什么?我们若总是请高人打卦,那就永远都是让自己处于一个盲目的, 被动的可怜状态。但我们通过对易理持之以恒的学习,就能够掌握识几的技巧,久 而久之,我们也就如同圣人一样能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经》中又将其分成 了三个部分:“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 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你能够通天下之志吗?你知道全世界五十亿人在想什么吗? 知道全中国十三亿人在想什么吗?知道四川一亿多人在想什么吗?知道成都一千多 万人在想什么吗?知道在座诸君在想什么吗?人与人打交道,就是要知几识人。如 果连一个简单的对象都不能认识,都不能理解,你还能通天下之志吗?对那些想要 有大作为,胸怀大志的人,就必须极深而研几。 只有知几,见微知著,才能完成天下的事务。在经济活动中,只有能知几,才能善 于捕捉商机,捕捉战机,善于识别杀机,善于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人事之机,才能使 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史上三国末期,曹魏渐渐衰微,其朝堂已被司马一族所掌控, 魏晋玄学的创始人,曹操的假子何晏就曾说到: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玄 以之(曹操本为夏侯一族,原名夏侯玄,在小的时候过续给曹腾,才改名曹操); 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师以之;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吾不知 其人(意指何晏自己)。然而不管你是“惟深”也好,还是“惟神”也好,都被 “惟几”者所掌握。其后曹魏就被司马师篡权,建立了晋朝。 大家都比较熟知诸葛亮的隆中对,其意就是知几。想想刘备那时还只是寄人篱下, 为荆州刘表管理新野以防御曹操,然诸葛亮审时度势,从天下诸侯纷争的混沌的势 态中见微知著,预知了其后几十年的走向,并辅佐刘备建立了蜀国,创立了三国鼎 立的局面。我们开办龙江书院也是几,从戊戌唯新以来,废书院办学校,已将中国 的传统文化失落殆尽,近几十年来,也都在大呼追欧赶美,所学的也都主要是西方 传过来的文化,很多人都已不知道我们祖宗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是些什么了,真正 能够说清和明白中国两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人少之又少,甚至高等院校的为人师者, 都未必能把握住其中的关键,其中的奥妙。现在不管是从政府,从文化,从民族的 发展趋势,还是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来说,办书院都是大势所趋,已经形成了几, 虽然现在规模还比较小,但随着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随着参与的人 越来越多,书院肯定会一步一步壮大起来的。所以说“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如果我们能提高自己的精神,自己的眼界,在文化上和精神上占据至高点,那就能 达到“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和“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这样一种 状态,这样一种崇高的境界。因此周惇颐提到“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 未形、有无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他只是一种潜在性,不是现实存在的表象,是可 有可无,或有或无的状态体现,是无形无相的。只有当一个人具有了大的智慧,有 了丰富的阅历,有了高深的见地,才能看出这一点。能识几的人,就能够有大成就, 因识几而能成势。想当年毛泽东上井岗山的时候,谁能想到其居然能以星星之火而 成燎原之势呢?并一统中国呢?如何能由识几而成势,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是有 着很深的学问。想想现在大多数的成功人士,也大都是先从小事做起来,然后才能 慢慢发展起来。 “诚、神、几”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紧密相关的。所以书中又接着提到“诚精故 明”。如果我们能精诚,也就是要集中我们的注意力,不要受其他杂念和不良情绪 的干扰,将其放在我们要去专注的事物上,就能够明,就能够看清万物的本来面目, 万物的本象就会清清楚楚的展现在你的眼前。就象在一个房间里,只有一个一瓦的 小灯泡用来照明,周围都是昏昏暗暗的,看不清楚,惚兮恍兮,恍兮惚兮,但我们 为其加一个灯罩,变成一个简易的电筒,其所照耀的方寸之间,就能让我们看得出 清楚,看得明白,如果将灯泡的瓦数增大,就会更加清楚,更加明白。我们的光明 从何而来,是从我们心地的诚而来。精神的关注,精神的聚焦点才能称之为精,明, 光明,也就是对万事万物一目了然,不恍不惚。 “神应故妙”,神就是我们的精神,应就是我们的感应,妙就是了知,万事万物背 后的因果关系,操纵万事万物运行的背后的力量。这都是不可言的,其解也是无穷 无尽的。在《易经》里,则化繁为简,就将其归结到我们的心,我们的精神,要看 清楚自己。德国的哲学大师康德有一句名言:“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最好回 过头来检查一下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我们要扪心自问是凭什么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我们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有没有去思考过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心灵, 自己的思维结构是什么?有没有破绽?有没有错误?如何去填补?如何使自己更强 大?要学会找回自己,回归自己,要自知。对此,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有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我们书院的目的之一,也就是 通过学习和修行,让学员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再在这一基 础上,进可攻,退可守。如果自身破绽百出,那就可能处在失败的边缘上,你又何 谈什么发展,何谈什么成就。 “几微故幽”。幽,是针对明而言,是对几的一种形容。万事万物都有公开的一面, 也有不公开的一面;有显示出来的一面,也有没被显示出来的一面;有阳的一面, 也有阴的一面。没显示出来的,潜在性的,是不公开的,是有可能出来的,尚待发 育发展的,称之为幽,只有别具慧眼的人才能看得到。所以对我们而言,在平时的 学习和修行中,要从“几”之上着眼 ,善于发现事物的苗头。现在的社会是一个 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如何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等等繁杂的因素中,如何从上下 左右,纵横交错的的关系中捕捉商机,捕捉战机,找出其中的必然性,这就需要诸 位将“几”放在心眼上,要将在书院的所学反复研修,才能找到经典中的意思,乃 至言外之意。《易.系辞上》就说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当然作为我来讲, 也不一定能把这些道理说得很准确,很明白,只是将自己的体会和感觉随现在的状 态进行一番发挥,与大家进行交流,共同研修,这也就需要大家多听多思多感,说 不定能从中找出更深,更高明的理念。将以上归结出来,就是“诚、神、几,曰圣 人”。从诚,神,几这三个点上定义和阐述了什么是圣人。 -------------------------------------- 题目: 《通书》第四讲 ———————— 《通书?慎动第五》:“动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匪仁,匪义,匪礼,匪智,匪 信,悉邪也!邪动,辱也。甚焉,害也。故君子慎动。” 《易经》里有云:“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当我们运用语言的时候,行为在 表现的时候,其可能产生的结果吉凶悔吝各占四分之一,即可能是吉利的,事物会 朝好的一面发展;可能是有凶险的,事物朝不好的一面发展;可能是要后悔的;也 可能是费了很多力,但什么结果都没有。动,首先是意动,心动,其后才能是语言 的活动,行为的活动。我们的思维活动,语言活动,行为活动应该化,要归结 到仁,义,礼,智,信这五常的轨道上来。这个轨道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动而 正曰道,用而和曰德”。 大道运行一往无前,大道无私,堂堂正正。如果有私心,有杂念,那么在思维上, 语言上,行为上就难免会遮遮掩掩,躲躲闪闪,闪烁其辞。正,直,万事万物的运 行轨迹是不变的,其方向是不变的。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其语言和行为一 定要直,其心事要无愧于天,无愧于地,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要合乎道。和, 和谐,就是动的时候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和谐。首先自己要与自己和谐相处,自己和 自己的精神和谐相处,如果不能和谐,处于一个矛盾彷徨之处,自己的心就会很难 过。只有把自己的心弦调理好,才能弹出美妙的音乐。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 能以好的状态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其次才能与环境相和谐,只有相和谐,你才 能控制环境,驾驭局面,并为我所用。思维如此,语言要如此,行为也要如此,即 思维,语言和行为都要“用而和”。 “动而正”与“用而和”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呢?又怎样做才能叫“道”呢?“德” 呢?文中又对此提出:“匪仁,匪义,匪礼,匪智,匪信,悉邪也!邪动,辱也。 甚焉,害也”,匪就是非。如果我们的思维,语言和行为非仁,非义,非礼,非智, 非信,就会进入歧途,进入人事的阴暗面,进而无异于邪恶。这样一来,就会受到 社会及周围环境的否定,自取其辱 ,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更甚者,会有损于天理, 有损于法律,道德,就会成为社会的害群之马,为社会所抛弃,就会给自己种下无 穷的祸患,所以“故君子慎动”。君子在思维和活动的时候是很审慎的,《中庸》 里就讲到:“故君子慎其独也”。要对自己的思维进行一番质量管理,对自己的七 情六欲,对自己的念头来往,都要进行监控,进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语言,自己的 行为。一个想要做大事的人,想要把事情做好的人,就应该注意自己这方面的学习 和修炼。这里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前面在《通书》?《诚几德第三》的阐述中,对仁, 义,礼,智,信的定义:“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相互 进行参照,就会明了其中的因果关系。 《通书?道第六》:“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守之贵,行之利,廓之配天地。 岂不易简?岂为难知?不守,不行,不廓耳!” 道,非老子《道德经》的道,非天之道,非地之道,而是圣人之道,为人之道。人 的标准是什么?我们书院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效果是什么?在《通书》里就给 予了非常准确,非常中肯,非常简单的定义:“仁义中正而已矣”。仁,仁爱之心; 义,利之和也;仁和义要放在中正的地方。中,居中,不过。平常做人做事的时候, 既不要落人前,也不要落人后。中国古代的时候讲究中道: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 污;毛泽东在读古书的时候也最爱引用一句话:“阳春白雪,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 实难符”;用平常人的说法就是“枪打出头鸟”。做人做事不要处处都去抢先一步, 要去为人前。老子《道德经》中就提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 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但也不要处处为人后,落在后面也并不肯定就安全了, 因此要居于中间,要守中。既然守中,就不能过,过仁则成伪君子,要从自己的能 力,自己的地位,自己的实力,即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然后决定能够承担的 大小,不能过于追求仁的状态。正,前面我们曾讲过“匪仁,匪义,匪礼,匪智, 匪信,悉邪也”,邪的对立面就是正,就是要做到仁,义,礼,智,信。这是人的 本份,是需要守住的。所以圣人之道,说穿了就是仁义中正而已矣! 我们都已经知道了圣人之道的根本所在,那就应该去学习,去修炼,并予以致用。 在文中就接着说到:“守之贵,行之利,廓之配天地”。只要我们坚持住人的道德 底线,做好人的本份,即坚持仁,义,礼,智,信的修行,那你就会成为贵人。如 果你占在其对立的一面,即非仁,非义,非礼,非智,非信,就会成为贱人﹑小人。 如果能将仁,义,礼,智,信运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并以这五常来武装自 己,变化自己,并且将其居于中正,你就会自然而然的去遵循市场规律,社会规律, 自然规律,就会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和睦相处,就会有诸多人士来帮助你,就会在做 事的时候一帆风顺。反之,你要逆天而行,要去违背市场规律,就会诸事不顺,为 社会所摈弃。正如《易经?系辞上传》有云:“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 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做人做事只有顺应天道,这样天才会帮助你。 做人要讲信用,才能有贤达之士团结在你的周围,并协助你成大事,成大业。这些 做到了,就会“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不要轻视仁,义,礼,智,信这五常,认 为没什么大不了,认为只是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伦理说教,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关于灵魂修炼的过程,是我们修炼的根基,是我们的道德底线,可使你自然而然 的处在不败之地。它一方面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另一方面才能派生出大智慧,大谋 略。就如同古人学兵法,只有符合为将之道的将才可学,而为将之道就是“智,信, 仁,勇,严”,否则不能学兵法,学之轻则人亡,重则国破。 因此当你理解了圣人之道的根本——仁义中正,并予以守之,予以行之,就会成为 贵人,就会获得大利,就可以与天地并行。就如孔子,德配于天地,为后世之人所 尊崇。从这里我们就知道了圣人的道理,知道其非常简单,如此易懂,是天地之间 最为自然最为基本的法理。实际上就是归结到我们的心,将我们心上来来往往的念 头规范到仁义中正,并最终规范到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层面,就是自己和自 己的心打交道,就如文中所说“岂不易简”。这是做人的根本,自己都不了解,你 有何以了解别人呢?又何以去了解万事万物呢?又“岂为难知”﹗如果“不守,不 行,不廓”,你在做人做事的道路上就会有很多的障碍,而这些障碍都将难以解决, 难以逾越! 实际上圣人之道离我们本身并不遥远,就如同我们在前面中所引用孔子《论语》: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自己心头善念一起,你就有了做圣人的基 础,仁,义,礼,智,信这五常就会在你的身边,如果在将其安住在自己的心性之 中,你就会成为圣人;如果能将此作为目标一心去修习,你就会成为贤达之士,就 如周惇颐在“诚几德第三”中所说:“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如果 善念都未起,这五常自会远离于你,也就谈不上什么圣人之道了!更甚之,就会陷 入歧途,成为邪恶之人,就如前章“慎动第五”中提到:“邪动,辱也。甚焉,害 也”。 人,即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正所谓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我们就是要 以五常作为衡量的标准,以追求圣贤为目标,从而抑恶扬善,使自己向着天使,向 着圣贤的道路前进。如果能站在善的一面,人的心态就会平和,精神面貌也会给人 一种富有朝气和生机的感觉,而且不管我们是身处逆境的时候,或是大富大贵的时 候,也会处之泰然,就会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中无愧于人,而整个社会也就 会处于和谐有序的状态。反之,若我们站到了善的对立面——恶,亏心事做多了, 损人利己的事
/
本文档为【冯学成《通书》周惇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