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西亚人口的分布和迁移_王一鸣

西亚人口的分布和迁移_王一鸣

2013-09-06 7页 pdf 578KB 17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26874

暂无简介

举报
西亚人口的分布和迁移_王一鸣 西亚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王 鸣 西亚人口的分布表现出两个最基本的特 点 : 一方面 , 人 口分布极不平 衡 ; 另 一 方 面 , 游牧半游牧 、 定居农业和城镇聚落三种 形式并存 。 近代以来 , 随着社会 经 济 的 发 展 , 西亚人口的分布状况 、 聚落形式及其相 互组合状况都有所 改变 , 但是这两个基本特 点依然存在 , 而且还较为显著 。 西亚还是世界上人口迁移量最大且迁移 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在 西方殖民帝国主义的纵容和策划下 , 使流散 世界各地的二百多万犹太人迁居巴勒斯坦地 区...
西亚人口的分布和迁移_王一鸣
西亚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王 鸣 西亚人口的分布现出两个最基本的特 点 : 一方面 , 人 口分布极不平 衡 ; 另 一 方 面 , 游牧半游牧 、 定居农业和城镇聚落三种 形式并存 。 近代以来 , 随着社会 经 济 的 发 展 , 西亚人口的分布状况 、 聚落形式及其相 互组合状况都有所 改变 , 但是这两个基本特 点依然存在 , 而且还较为显著 。 西亚还是世界上人口迁移量最大且迁移 最频繁的地区之一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在 西方殖民帝国主义的纵容和策划下 , 使流散 世界各地的二百多万犹太人迁居巴勒斯坦地 区 , 同时又迫使二百多万巴勒斯坦人离乡背 井 , 沦为难民而流落到周围国家和地区 。 六 十年代以后 , 波斯湾石油生产国的经济 “ 繁 荣 ” 和劳务紧缺 , 又吸引了南亚 、 东南亚 、 东亚以及西亚的非石油生产国中越来越多的 劳工涌人这一地区 。 据统计 , 他们的人数已 逾四百万 。 一 、 西亚人 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西亚是世界上人 口最稀疏的地区之一 ,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22 人 。 西亚的干旱沙漠 地区占有很高的比例 , 如沙特阿拉伯沙漠面 积占国土面积的 6 7 . 7 % , 伊拉克和叙利亚分 别为4 6 . 2 % 和22 . 9 % , 约旦的 比例 更高 , 达 到 7 5 . 8 % 。 沙漠地区除局部地段有游牧部落 分布外 , 一般是无人居住的空旷区 , 由此 , 以非沙漠地区计算的人 口密度与各国的平均 人 口密度差异很大 。 根据 1 9 8 0年人 口资料统 计 , 沙特阿拉伯 、 伊拉克 、 叙利亚和约旦四 国 , 平均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 4 . 1人 、 2 5人 、 39 人和29 人 , 而非沙漠地区的人 口密 度则达到 12 人 、 4 7人 、 51 人和 1 22 人 。 若 以 耕地面积计算人口密度 , 差异就 更 为 显 著 了 。 西亚各国只有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可耕地 面 积超过国土面积的30 % , 其余各国都低于 此数 , 尤其是阿拉伯半岛上的科威特 、 阿曼 和阿联酋 , 可耕地面积只占国上面积的0 . 1%。 西亚以可耕地计算的人 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2 , 34 5人 , 比平均人 口密度高出一百 多 倍 。 就有限的可耕地面积而言 , 西亚并非是人口 稀疏的地区 。 西亚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 高者巴林 、 黎 巴嫩平均人 口密度可达每平方公里5 18 人 和 25 8人 , 超过了人口稠密的西欧地区 ; 低 者 沙特阿拉伯、 阿曼和民主也门等国 , 每平方 公里只有4一 6人 , 属于世界上人 口最稀疏的 国家之列 。 再者 , 西亚的平均人口密度和可 耕地人口密度在地域上呈显著的反向关系 。 北部高地和 “ 肥沃新月” 地带的国家平均人 口密度较高 , 可耕地人 口密度偏低 , 而人口 最为稀疏的阿拉伯半岛 , 可耕地人 口密度却 远远超出前两个地区 , 这就加剧了人 口分布 的不平衡 。 西亚人 口聚落中 , 游牧半游牧聚落是指 流动的 、 以游牧为主要经济活动 , 或者一年 中仅有部分时间从事农耕生产的游牧民 。 目 前 , 这部分人 口的比例已经下降到比l %略多 一些 , 但在局部地区 , 如沙 特 阿 拉 伯 、 约 旦 、 伊拉克 、 叙利亚 、 巴勒斯坦 的 沙 漠 地 区 、 伊朗东南部山区和阿富汗的部分地区 , 这部分人仍 占有相当比例 。 虽然 其 数 量 不 大 , 但涉及的地域广 , 其迁徙和流动都会对 所在地区的人口分布形势产生一定的影响 。 定居的农业聚落是乡村人口分布 的 主 要 形 式 。 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集中管理 , 使得 农业人口趋于集聚 , 但其程度和形式是有差 异的, 从子旱地区的季节性农亚 , 到两河流 域和沿海低地的集约性农业 , 具有多种过渡 形式 , 人口为集聚规模也各有差异 。 西亚的 城镇聚落历史悠久 , 但其职能和地域结构都 在不断变化 。 现在经济职能 日趋加强 , 越来 越多的人口流入城 滇 , 使城镇聚落变得越来 越重要 , 也使西亚人口的地域分布在小范围 内更趋集中。 西亚钓人 口分布在地域上是有规律可循 的 。 首先 , 北部人 口密度远远高 于 南 部 人 口密度 。 北部诸国人 口稠密地区范围较大 , 土耳其的阿达纳地区 、 海咬地区和黑海沿岸 地区 , 伊朗扎格罗斯 山和厄尔布尔士山汇合 处 , 阿富汗东部为局部地区 , 平均人 口密度 都可达每平方公里40 一 100 人 , 而南部 为阿拉 伯半岛仅也门高地人 口比较稠密 , 将近三分 之一地区是无人居住的沙漠 , 只有小块绿洲 人口较为密集 , 大部分地区人 口密度在每平 方公里 10 人以下 。 其次 , 沿海人 口较为密集 。 里海沿岸 、 黑海沿岸和海 .央地区 , 东地中海沿岸都是人 口最稠密的地区 , 平均人口密度都在每平方 公里 4 0人以上 。 最典型的是东地 中海沿岸地 区 , 海港和城镇连淡分布 , 集聚了众多的人 口 , 较大的侮港城市有叙利亚的拉塔基亚 、 巴尼亚斯 , 黎巴嫩的的黎波里 、 贝鲁特 、 西 顿和提尔 , 以色列的海法 、 特拉 维 夫 一 雅 法 , 还有土耳其的伊斯肯德仑 , 这些城市的 人 口都在 10 万以上 , 个别都市已逾百万 。 沿 海低地还是集约性 农耕地区 , 成为人 口分布 的密集地带 。 但是 , 红海沿岸 、 阿拉伯半岛 东南沿岸和波斯湾沿岸 , 由于气候干热 , 盐 沼广布 , 人 口密度不高 , 但仍然超过内陆腹 地。 ’ 再者 , 河谷流域和水系发育的山麓地带 夕、口较为密集 。 古文明的摇篮一两河流域 , 还有约旦河 、 利塔尼河和奥龙特河流域 , 都 是 人 口密集地区 。 特别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 拉底河流经上耳其 、 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国 , 流域内虽有大片沙漠和章原地区 , 但是灌溉 和 舟揖之利使之成为西亚最重要 的 农耕 地 区 , 特别是河 口三角洲和流域中部两河汇合 处 , 平均人 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 40 人 。 最后 , 人 口相对集中在城镇 。 西亚的多 数城镇历史 .入远 , 只是到了近代 , 城市职能 逐步演变。 战后 , 西亚各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和 “石油繁荣 ” , 金触银行业的兴起 , 交通 设施的改善 , 使城镇数量增加 , 规模扩大 。 1 9 8 5年西亚城市人 口已经超过人 口总数的一 半 , 比亚 、 非其池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 。 一 半以上的人 口集聚在呈点状的城镇 , 加别 了 人 口的不平衡分布 。 二 、 西亚人口分布的制约因素 西亚人 口分布的现状是改造 自然 、 发展 经济和不断迁徙的 长期历 史过程的产物 , 它 受到自然 、 历史和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制 约和影响。 西亚地处亚洲和非洲的连接地区 , 自然 环境复杂多样 , 各种地形 、 气候 、 水资源及 其它 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 , 基本上制约着各 国各地的人 口分布态势 。 西亚的地势北高南低 , 北部是 熠皱高山 和内陆高原 , 南部是平缓的阿拉伯台地 , 然 而人 口密度却是北部高于南 部 。 就 是 在 北 部 , 周围山势高峻的地方人 口密度也比内陆 地势低平的地方为高 , 呈现周密 中 疏 的 状 况 , 这显然是气候和水资源等其它 自然因素 干扰了地形对人口分布的制约作用 。 地中海东岸地形对人 口分布的影响最为 显著 。 这个地区平原 、 山脉和谷 地 相 间 排 歹小 使人口聚落相应地纵向延伸 , 如沿海低 地 , 历史上就是城镇聚落集中的地区 , 城市 间的相互联系形成南北向的通道 , 使得这 一 地带人 口尤为稠密 。 向东是沿海 山 脉 和 高 地 , 人口密度显著降低 , 再往东是贝卡谷地 和约旦低地 , 土质肥沃 , 但水源缺乏 , 只有 一 些小城镇呈不连续分布。 两河流域人口分布也是极不平衡的 。 伊 捡克的流域地区拥有全国人口的80 % , 主耍 集中在两个地区 , 即以巴格达为中心 , 以拉 马迪 、 迪瓦尼亚 、 库特和萨马腊等城市为边 界的河谷地区 , 这里可耕地分布最广 , 人 口 也最为稠密 , 另一个就是北部的湿润地带 , 如伊拉克的埃尔比勒省 、 苏莱曼尼亚省 、 国 有化省、 尼尼微省等也是人 口稠密地区 。 西 亚气候的基本特点是干燥 , 多数地区 年降水量偏低 , 除了灌溉便利的两河流域之 外 , 其他地区人口密度与降水量均呈显著的 相关联系。 一般来说 ,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大于 100 人的地区 , 年降水量通常高于 6 00 毫 米 ,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在 10 人 以 下 的 地 区 , 年降水量则低于 1 00 毫米 。 西亚境 内 只 有土耳其和黎巴嫩没有年降水量低于 2 00 毫 米的极度干旱区 , 两 国的人 口密度分别为每 平方公里59 人和 25 8人 。 阿拉伯半岛年 降 水 量低于 20 。毫米的地区 占3 /4 以上 , 所以大部 分地区人 口密度低于每平 方 公 里 10 人 , 沙 特、 阿曼等国人 口密度仅每平方公里 4 人。 土地利用形式对西 亚人 口分布也有重要 影响 。 一般来说 , 耕作区 (包括灌溉地 、 旱 地和园林 ) 总是跟定居的生活方 式 相 联 系 的 , 而荒漠和草原的部分地区是游牧人 口的 活动场所。 西亚的耕作区范围不大 , 耕地面 积和多年作物面积总共占全区土地面积1 7%, 却集中了全区近90 肠的人 口 ; 而荒漠和草原 面 积广大 , 占全区土地面积 80 %以上 , 人 口 只略多于全区人 口的 10 % 。 这两类地区人 口 分布的形式也颇多差异 , 耕作区人 口多定居 在流域 、 河谷 、 溪泉和灌溉设施附近 , 荒漠 和草原的部分地区人 口是流动或半流动的 , 人 口分布通常随雨区的变化而变化 。 西 亚的灌溉农业区主要在两河流域 , 其 它还有约旦河 、 利塔尼河和奥龙特河流域 。 由于灌溉 多是零星分布在水源条件最为 有利的地段 , 而人 口通常又集中 在 灌 概 便 利 、 设施完备的地段 , 所以灌溉 农业区的人 口分布是不平衡的 。 西亚的旱作农业区平均人口密度在每平 方公里 10 一40 人之间 , 不及灌概农业区人 口 密度高 , 但在有效的土地利用中所占面积最 大 , 拥有的人 口数量最多。 西亚至少有一半 以上的人 口分布在旱作农业 区 。 西 亚的园林农业区一般都在雨量丰沛、 水源稳定的沿海低地和山麓地带 , 如土耳其 的黑海东南沿岸 、 海峡地带和地中海西南沿 岸 , 伊朗的扎格罗斯山麓地带和厄尔布尔士 山北坡 , 及东地中海的沿岸山地 。 这种土地 利用方式集约化程度高 , 单位面积容纳的劳 动力最多 , 人口密度通常超过每平方公里40 人 。 西亚的沙漠和草原农业区是一种未经有 效开发的上 地利用形式 , 迄今为止 , 绝大部 分是不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地区 。 沙特的鲁 卜 哈利沙漠 、 大内夫得沙漠 、 伊朗的卡维尔沙 漠、 卢特荒漠 , 都是无人居住的空旷地区 , 只有几块人 口较为密集的绿洲散落在茫茫沙 海之中。 沙漠地区的村落和小城镇都是以绿 洲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 农业生产是西亚社会经济的基础 。 十九 世纪以后 , 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 市 场 的 形 成 , 及工业发达国家对原料不断 增 长 的 需 求 , 使西亚农耕地区有所扩大 , 作物结构相 应变化 , 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作 物 的 种 植 面积增长较快 。 伊朗的里海沿岸 , 上耳其的 布尔萨地区 、 以及黎巴嫩的蚕桑种植区 ; 土 耳其的伊兹密尔地区和叙利亚的棉花种植等 都是那个时候发展起来的 。 园艺农业也大有 发展 , 叙利亚 、 上耳其的橄榄 ; 阿 拉 伯 半 岛 、 伊拉克和伊朗南部的椰 枣 ; 也 门 的 咖 啡 , 一度由于伊斯兰禁酒而消失的葡萄园也 在土耳其重新出现 。 烟叶也在许多地方种植 起来 , 尤其是叙利亚的拉塔基亚 、 土耳其的 锡落普列特拉布松的海岸地带 , 及库尔德地 区分布面积最广 。 经济作物生产区的扩大 , 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 , 形成了这些地区的人 口集聚 , 改变了人 口分布的形势 。 姑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民族经济和石油 工业的发展 , 使西亚人口分布出现了新的状 况 , 大_冕人 口为乡村和小城镇向大城市和都 市地区集中 , 就业相对不足的农牧业国家向 劳动力缺乏的石油生产国集中。 现代工业最 先在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为地区发展起来 。 就 业 机会的增加必然吸引大量农民和中小城镇 失业 、 、!生失业人口向工业地区迁移。 各国大 城市的人 口增 氏速度一般都超过平均人 口增 长速度的一倍以上 。 大城市的人 口集聚使城 市人 口的规模等级出现 了不连续状态 , 即大 城市的人 口比例提高 , 中小城镇的人 口比例 随之下降 。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利用 “区位政 策 ” 来调节人 口分布 , 通过合理配置发展项 目和工程使人 口分布趋于均衡 , 或者通过开 本内陆地区 , 开辟边远地区的交通网 , 扩大 基础设施来吸 引外迁人 口返回原地居住 。 各 国还竭力开辟新工业区 , 以疏散原有工业中 心的人 一口 。 科威特正在建设 10 平 方 公 里 的 舒艾巴工业区 , 为受雇人员提供一万套住宅 来吸引首都科威特城的人 口疏散 。 约旦正在 拟建安曼 、 扎尔卡、 杰里科特别工业区 , 提 供平整过的土地和廉价住宅 , 吸引原 有工业 中心的工业外迁 。 黎巴嫩力图在的黎波里和 赛达之间建立工业带 , 在中等城市扩建基础 设施 , 以制止工厂继续集中到贝鲁特 。 沙特 阿拉伯已经计划在里雅得 、 吉达和达曼的郊 区建立上业区 , 同时不惜耗费巨资在朱拜勒 和延布建立两个新的工业中心 。 这些对 缓和人 口过度集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三 、 游牧人 口及其定居 白古以来 , 西业的耕作业和牧业基本上 是完全分离的 。 在西业 , 一般可将游牧部落 与定居农业和城镇聚落并列为三种基本聚落 形式 。 游牧人 口处于流动 、 半流动状态 , 涉 及的地域广 , 但人 口密度又极为稀疏 。 近年 来 , 由于各国现代经济部门的发展对游牧生 活方式形成 .巾击 , 加之政府采取种种措施 , 施加政治经济压力 , 许多游 妆部落已逐渐走 居下来 。 游牧人 口数量虽然不多 , 但对这一 地区的人 口分布形势有着重要影响 。 西亚有游妆人 口分布的国家普遍采取措 施促使游牧部落定居 , 从事耕作业或其它现 代经济活动 , 或在游牧地区开辟水源 , 以消 除对雨水的严重依赖 , 制止游牧 部 落 的 迁 移。 从石油生产国的情况看 , 定居的游牧人 口多数流人城市地区 , 只有少数进人乡村地 区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这一地区交通线路 和设施发展较快 , 现代运输工具代替了日趋 衰落的 “沙漠之舟 ”骆驼 , 不断扩大的公路 、 铁路网穿越放牧地区 , 加强了游牧民与外界 的联系 , 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传 入 游 牧 地 区 , 导致游妆民传统生产和生活 方 式 的 解 体。 在西亚的一些国家 , 石油部门和由石油 带来的其它工业部门的发展 , 对劳动力的需 求迅速扩大 , 促使许多游牧民到这些经济部 门就业 。 在乡村地区 , 各国还在游牧区挖掘自流 井 , 兴建灌溉设施 , 改善放牧经营的 条件等 来促进游牧民的定居 。 战后 , 伊拉克在全国 共开凿水井 9 , 95 0 口 , 其中5 , 30 0 口水井就在 游牧地区 。 全国建立的n 个灌溉系统 , 最大 的杜杰勒工程灌溉面积25 万杜努姆 (1 杜 努 姆 = 3 . 儿亩 ) , 这些可灌概的土地全部分配 给部落成员。 政府还致力于解决土地所有权 的纠纷 , 把大址上地分配给游牧民 , 特别是 在杰齐拉和巴迪亚地区鼓励游牧 民 定 居 下 来 。 约旦通过扩大南部干旱地区的耕地来促 进游牧民定居 , 并修复了巴迪亚北部罗马时 代遗留下来的水槽 , 开发 了论万 杜 努 姆 耕 地 , 许多游牧民迁移到修复的水 槽 附 近定 株 沙特阿拉伯 1 9 5 3年波除 了 “ 海麻” (l、。 m ‘ )制度 。 这种制度规定各个部落对其放牧 的地区有世袭权 , 制止其他部落入境 。 废除 这种制度 自利于消除宗法观念 , 加速 了游牧 民定居 。 政府设立 专l’」机构为游牧民捉供贷 款 , 分发种子 , 提供技术援助 , 发展饲料生 产。 1 9 6 5年起 , 政府以半价出租农业机具 , 出售种子和树苗 , 免费提供运输 , 开发地下 水等措施来促进游牧民定居 。 各国社 会经济的发展及 政府部门的各种 措施 , 使西亚游牧人 口的比例越来越小 , 作 为一种聚落形式已 日渐失去其重要性 。 游牧 业萎缩 , 并向定居农业过渡 , 使西亚游牧区 范围不断缩小 。 四 、 西亚的人 口迁移和再分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西亚发生了两起规 模较大的人口迁移 , 即扰太人分批移人巴勒 斯坦地区 ; 及随之形成的阿以冲突导致大量 巴勒斯坦难民被驱赶出境 ; 另一次就是六十 年代后 , 数百万外籍劳工涌入 ” 石油繁荣 ” 的波斯湾地区 , 成为现今世界一次大规模的 国际人口迁移。 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迁人巴勒斯坦地 区是在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和帝国主义势力 的干预策划下形成的 。 十九世纪后半叶 , 世 界上大部分犹太人都生活在东欧 和 中欧 地 区 , 数世纪来他们一直过着受歧视和欺凌的 生活 。 至 1 8 8 2年 , 居住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 仅有2 . 4万 , 主要集中在耶路撒冷 、 萨 法 德 和太巴列等几个城市的犹太人居住区。 由于 一 些欧洲国家迫害犹太人而引起的骚乱 , 加 深 了犹太人的困境 , 导致成千上万的犹太人 离境 。 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的第一次高潮 发生在 1 8 8 2一 1 9 0 3年 , 这个时期犹太人在巴 勒斯坦兴建了20 个村落 。 1 9 0 4年大批沙俄的 犹太 人进人巴勒斯坦 , 形成第二 次 移 民 高 潮。 至 1 9 1 4年 , 到达 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又 增加 了 3 . 5一 4万 , 使巴勒斯坦定居的犹太人 总数达到 6一 6 . 5万 。 最初十年 , 犹太人定居 集中在距 当时唯一的港 口—海法 3 . 5 公里范围内 , 还有一部分集中在北沙伦平原和东 加利利地区 。 这些地区一般农业生产条件较 为优越 , 地下水供给充足 。 以后各个时期 , 适应政治上扩张的需要 , 边远地区也出现了 犹太人聚落 。 1 9 1 2一 1 9 2 3年 , 在英国 “贝尔福宣言 ” 的鼓动下 , 又有 3 . 5万犹太人进人巴勒斯坦 , 主要来 自欧洲积极倡导犹太人殖民的国家 , 形成第三次移民高潮。 1 9 2 4一 1 9 2 6年间 , 掀 起了第四次移民高潮 , 从波兰进人大批犹太 人 , 其中很多人是中产阶级 。到 19 3 1年 , 这段 时期迁人的犹太人数目已达到8 . 2 万 , 使 巴 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达到 17 . 5万 , 占总人口 的 1 7 % 。 1 9 3 2一 1 9 3 9年纳粹德国的勃兴导致犹太 人向巴勒斯坦移民的第五次高潮 。 这个时期 进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有 23 万 , 主要来 自德国和奥地利 , 还有部分来自波兰和罗马 尼亚 。 1 9 4 0年 , 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已达 到 45 . 7万 , 占这一地区总人 口的 30 % 。 多数 犹太人集中在特拉维夫 、 海法和耶路撒冷等 几个城市 , 他们拥有资金和技术 , 兴办各种 产业 。 也有相当数量的犹太人进人乡村 , 从 事农业生产活动 , 使乡村人 口大量增加。 1 9 4 0一 1 9 4 8年 , 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受到 当地各种规定的限制 , 但仍有n 万人进 人这一地区 , 绝大多数是逃离纳粹德国和占 领区的幸存者 。 新兴居民点向北廷伸到上湖 拉盆地 , 仅有少部分在南部的内格夫沙漠地 区 。 1 9 4 8年5月 14 日 , 犹太人宣布成立 以 色 列 国, 这时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已达到 65 万 , 占人口总数近三分之一 。 1 9 4 8年 11 月 , 阿以冲突停火后 , 大约有65 一70 万阿拉伯人 被以色列驱逐 出境 , 同时迁人十 多 万 犹 太 人 , 使犹太人总数上升到87 . 3万 , 而在以色 列境内 , 占到人 口总数的 82 % 。 战后 , 伴随大批阿拉伯人被驱逐出境 , 仍有大批犹太移民进入巴勒斯坦地区 。 1 9 8 2 年 12 月 , 巴勒斯坦的人 口总计约40 5 . 5万 (不 包括约旦河两岸和加沙地带的阿拉伯人 ) , 其中犹太人达 33 6 . 6万 , 占人口总数的83 % 。 犹太人中有近 80 %集中在海法到特拉维夫的 海岸地带 , 而一半以上聚集在特拉维夫— 雅法地区 , 在南部地区犹太人还不到J% , 北 部仅占8 % 。 战前 , 十分之九的巴勒斯 坦 犹 太移民是从欧洲迁移来的 , 生活习俗和文化 传统都带有西方的烙印。 战后三十年间 , 移 人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总数为 1 63 . 7 万 , 其 中 就有7 6 . 1万来 自亚洲和非洲国家 , 这部分人 多数分布在边远地区和新兴城镇 , 但对改变 犹太人的社会文化结构有重要影响 。 1 9 4 8年犹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后 , 近 90 万居住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被驱逐出家 园 , 以后又有大批难民被迫流落他乡 , 其中 大部分移居到约旦 、 叙利亚 、 黎巴嫩和加沙 地带 , 还有一部分漂泊过洋 , 到世界其他地 方谋生 , 许多人依靠联合国难民事务委员会 救济为生 。 随着波斯湾石油生产国经济的发 展 , 也有部分难民重新迁移到这些国家 。 至 1 9 7 8年 6月 , 在难民事务所登记的巴 勒 斯坦 难民已经有1 76 万 , 其中6 1 . 4万依 然 居住在 难民营 。 联合国西亚经济委员会人 口分会根 据现有巴勒斯坦难民及其后裔的人 口数目统 计 , 总共计有46 1 . 6万 , 其中依然居住 在 以 色列境内的有5 8 . 86 万 , 约旦河西岸居 住 有 6 8 . 15 万 , 加沙地带 4 4 . 5 5万 , 约 旦 河 东 岸 1 20 万 , 黎巴嫩和叙利亚 透1 . 03 万 , 这些地区 合计有3 3 2 . 5 9万 , 占难 民 总 数72 % , 其余 28 %分布在波斯湾产油国和世界其它地区 。 六十年代以后 , 波斯湾沿岸石油生产国 的经济 “繁荣 ” 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 吸引了 周围非产油国家 , 印度次大陆 、 东南亚 、 东 亚的劳工 , 甚至欧美的工程技术人员大批迁 入 。 特别是七十年代 , 移人的人口数量迅速 增长 , 既有破产贫民 、 失业工人 、 城市闲散 人员 , 也有工程技术人员 、 教师和医生 。 据 统计 , 1 9 7 2年波斯湾产油国的外籍劳工仅80 万 , 到 1 9 81 年已逾 4 00 万。 现今 , 外籍 劳 工 在波斯湾各 国渗透于各行各业 。 波斯湾地区 象磁石一般吸引着世界其他地区 的 大 量 人 口 , 已经成为一个新崛起的富有潜力的国际 市场 。 一 5 8 - 大批外籍劳工涌人波斯湾地区 , 改变了 波斯湾国家的人 口和劳动力构成 。 1 9 4 9年 , 沙特阿拉伯外籍人口仅 5万多人 , 到 19 7 9年 , 全国7的万 人口中就有1 30 万外籍人口 , 而沙 特本国灼劳动力仅有了00 万。 在科 威 特 、 阿 联 柯和卡塔 尔 , 外藉人口不仅超过了本国劳 动力数目 , 而 日超过了本国 人门总数 。 七十 年代中期 , 科威特全国人门近百万 , 外籍 人 门 , If5 2 . 6 % , · 至 1 97 9年 , 全国人 口 增 力rl到 1 30 万 , 外籍 人rI 比奄 上升到5 8 . 5 % , 全 国 答动力总数4 2 . 5万 , 外籍芳动力 .片70 % 。 1 9 7 5 年 , 卡塔尔外籍 人口增加到 18 万 , 占奈国人 n 72 % , 外籍工 友的比例则高达83 % 。 1 97 4 年阿联茜仅 3 5万人 n , 1 9 7 6年达 到 66 万 , 几J 乎翻了一番 , 人口增长如此之快 仁要是外 籍人 口大量移人造成的 , 外籍人口占总人口 76 %以 卜。 阿曼和巴林 , 外籍人口数量和比 甫都不如上述 国家 , 但增长速度也很快 。 伊朗和伊拉克人力资源充足 , 但熟练劳 动仍感不足 。 需要输入一定数量的熟练劳工 以敷经济发展之需。 1 9 7 5年统计 , 伊拉克尚缺 25 万劳动力 。 伊朗从第五个发展计划起开始 输入外籍劳工 , 比较固定的数 目有3 . 5万 , 分 别来 自南朝鲜 、 菲律宾和巴基斯坦 。 两伊战 争使两国的许多经济 一项目停工缓建 , 限制了 对外洛劳工的更多需求 。 随着战争局势趋于 缓和 , 国内经济建设的恢复和扩充 , 对外籍 劳 E的需求会重新增长。 大批外籍人 口涌人波斯湾地区的主要原 因是石油大幅度提价后 “石油美元 ”的巨额增 长和由此带来的 “石油繁荣 ”对劳动力的大量 需求 。 19 81 年西亚石油美元收入高 达 2 , 53 0 亿 , 各石油生产国都而临着利用巨额石油资 金 , 高速度发展本国经济 , 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的任务 。 西亚石油生产国除伊朗和伊拉克之 外 , 人力资源较为紧缺 。经济迅速发展对劳动 力需求的相应增长 , 与为数不多的人 力资源 未能充分开发利用 , 必然出现劳动力严重短 缺状况 。 波斯湾石油生产国不 (下转第61 页) 涌人 。在主观上认识到这一点同时 , 在客观上 就需要扩大中、 小城市的规模—不仅仅在计划发展方向上有所转变 , 而且也会再次修 改城市人 口的发展规模。 毫无疑问 , 城市人 口飞速增长会使国家 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 面对这种状况就要求医 疗保健事业 、 工商企业 、 政府部门等发挥作 用 。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拉美城市人 口将 面临着恶性发展 。 例如 , 秘鲁政府当时决定 将首都利马预计增长的人 口数字减少二分之 一 ( 1 9 8 0一 2 0 0 0年 ) , 他们着手制定一个人 口发展计划 , 确保到 2 0 0 0年使利马和卡亚俄 (秘鲁港市 ) 的46 0万人 口增长为7 30 万人 , 而不是预测中的 1 , 0 00 万人 。 那么 , 其 余 38 个城市将会吸收多少人呢 ? 正如后来所预测 的那样 , 到2 0 0 0年 , 当利马城市人口增长到 l , 00 0万时 , 这38 个城市所聚集的人 口 也 会 从3 40 万上升到6 40 万 。 对于较小 的城 市 来 说 , 人 口增长近 90 % , 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 应该加以 关 注 。 然而 , 要求这38 个城市再 容纳 27 0 万人 (预计是利马城市人 口增长的 一半 ) 将会导致人 口增长 16 8 % , 这就 使 这 些小城市的人 口更接近于几代人以来曾试图 发展和维护在人 口数量 、 经济资源与内地贸 易之间所需平衡的三倍 , 而不是两倍 。 如果 真成为现实 , 所有一切都将彻底改观。 但是 , 面对城市人 口 日益膨胀 , 能有其 它可选择的解决办法吗 ? 人 口增长趋势是不 可避免的 。 根据早在七十年代中 的 人 口 预 测 , 到2 0 0 0年秘鲁全国人 口将从现在的 2 , 0 00 万增长到2 , 6 00 万 。 然而 , 根据联合国 的 最 近估算 , 到2 0 0 0年秘鲁全国人 口将达到 2 , 80 0 万 , 2 0 2 5年达到 4 , 1 0 0万。 总之 , 人们正在认识到大城市人 口增长 给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 日益加深的困境 , 解 决的办法只有通过国家优生安排并极力促使 现存中 、 小城市的发展来缓和大城市的人 口 压力 。 拉美地区所有国家的人口并不都是按照 一个特定的模式发展 。 在南部高原地区 , 人 口增长率比较适度或处于低水平上 。 而在中 部一些国家的首都和城市面积相对很小 , 虽 然人 口增长率在提高 , 但人 口绝对规模还是 较小 。 和人 口增长率平均水平偏低的城市相 比 , 更突出了大城市的人 口增长速度太快 。 墨西哥城和圣保罗的人口向超大规模发展 , 蒙特雷 (墨西哥城市 ) 和桑塔雷姆 (巴西城 市 ) 的人 口增长率仍在上升。 (作者工作单位 : 非京 经济学院人 口 经济研 究所) (上接第58 页 ) 仅缺乏熟练人员 , 也缺乏非熟练人员 , 这是 与世界其他劳动力市场有所区别的 。 另一方面 , 邻近西亚的一些国家 , 人力 资源相对雄厚 , 如印度 、 巴基斯坦 、 埃及等 国 , 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 , 能够同时提 供相 当数量的熟练和非熟练人员。 七十年代 上半叶 , 当波斯湾石油生产国开始输入劳工 时 , 又恰逢这些国家不同程度地存在失业问 题 , 相对过剩的人 口便大量流人这些国家 。 除此之外 , 七十年代初期以后 , 西方工业 国 家经济进入 “滞胀 ” 时期 , 失业增加 , 采取 措施限制外籍劳工入境 , 也促使这些国家劳 工涌入波斯湾地区 。 目前 , 世界石油价格严重下跌 , 波斯湾 石油生产国被迫压缩经济投资规模 。同时 , 一 些国家从社会安全和民族观念考虑出发 , 也 在限制外籍工人的数量 。 但是 , 从未来几年 的经济发展来看 , 波斯湾地区仍然是世界上 劳动力最短缺的地区 , 外籍劳工是经济正常 运转的不可缺少的力量 。 今后一段时期 , 波 斯湾各国保持相当数量的外籍劳工的状况还 将持续下去 。 (作者工作单位 : 西南师范大学地理 系 )
/
本文档为【西亚人口的分布和迁移_王一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