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高考试题深度解析】2019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深度解析(4)非选择题(21、23)

【高考试题深度解析】2019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深度解析(4)非选择题(21、23)

2021-08-20 2页 doc 29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346787

资深人力资源管理 心理咨询师

举报
【高考试题深度解析】2019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深度解析(4)非选择题(21、23)PAGE/NUMPAGES【高考试题深度解析】2019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深度解析(4)非选择题(21、23)微信号gh_5431123b6647功能介绍研究高考历史试题,突出方法思路,解脱学生于题海战术。收录于话题21.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
【高考试题深度解析】2019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深度解析(4)非选择题(21、23)
PAGE/NUMPAGES【高考试题深度解析】2019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深度解析(4)非选择题(21、23)微信号gh_5431123b6647功能介绍研究高考历史试题,突出方法思路,解脱学生于题海战术。收录于话题21.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阅读下列:材料一 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材料二 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陈虹《器物载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材料三 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摘编自王锋《追寻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分析简牍在文字载体中一度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对中国、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原因。【解析】本题是对传统文化中汉字艺术的考查,文字是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表现,中国的汉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应的时政热点是文化自信。因课本所学知识非常有限,所以主要是依据材料来解决,这就要求同学们最大限度地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再结合有限的所学知识,归纳整合补充即可。第(1)问貌似分析因果题,实为概括归纳题和比较区别题,据问题中“优势”一词可以推知,要将材料中其他文字载体与简牍做对比,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简牍作为文字载体的优势原因。第(2)问也是分析因果题,依据材料,找出科技进步对于汉字发展的推动作用的相关信息,整合即可。第(3)问包括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概括归纳题,分层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即可;第二个问题为分析因果题,将材料与所学知识结合,归纳即可。【解读材料】第(1)问:分析简牍在文字载体中一度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①青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青铜器最为文字载体的劣势:面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文字;铸造工艺复杂,成本高。  相较青铜器而言,简牍作为文字载体的优势:面积大,可以刻写许多文字;制作简单,成本低。②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简、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竹简、木牍作为文字载体的优势:轻便实用。③缣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简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缣帛最为文字载体的劣势:成本高;产量有限;适用范围有限。相较缣帛而言,简牍作为文字载体的优势:成本低;产量大,适用范围广。【整理】①面积大,可以刻写许多文字。②制作简单。③轻便实用。④产量大。⑤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参考答案】(1)原因:面积较大,写字较多;制作工艺简单:轻便实用;成本低;产量高。第(2)问: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解读材料】①纸张的轻薄柔韧、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造纸术的发明为汉字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②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造纸术使纸张普及,催生了多种字体。③(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印刷术使汉字字体更加方正规范和整齐划一。【整理答案】①造纸术的发明为汉字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②造纸术使纸张普及,催生了多种字体。③印刷术使汉字字体更加方正规范和整齐划一。【参考答案】(2)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汉字的传播;造纸术的发展促进纸的普及,催生多种书体;印刷术的发展使字体变得规范。第(3)问:概括汉字对中国、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原因。【解读材料】①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影响:为中国、东亚地区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原因:中国古代是东亚地区的大国,实力雄厚,文化发达。②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喃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字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影响:促进了中国历史上民族间的文化交融与发展;推动了中国与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原因:中国历史上民族间的交往密切,以和平交往为主;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及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广泛。③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的体现。➜原因: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整理答案】影响:①为中国、东亚地区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②促进了中国历史上民族间的文化交融与发展。③推动了中国与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原因:①中国古代是东亚地区的大国,实力雄厚,文化发达。②中国历史上民族间的交往密切。③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及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广泛。④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⑤汉字符号多,语言适用性强。【参考答案】(3)影响: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促进了东亚地区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人类文化体系。原因:汉字符号丰富多样;汉字具有较强的适应性。23.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2)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历史,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我们应高度关注。本体设计了三个小问,共四个问题,第(1)问包含两个问题,均属于分析因果题,关于“欧洲征服美洲后果”,作答依据是材料一,最大限度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即可;关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作答依据是所学知识,可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来解答。第(2)问属于概括归纳题,作答依据是材料二,可对材料二划分层次,标出关键词句,转化语言,罗列答案,即分别提取有效信息。第(3)问是分析因果题,作答依据是材料和所学知识,可根据上边两问对材料一、二的解读,从中分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并用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的积极影响,补充完善。【解读材料】第(1)问: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①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②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后果:欧洲带来的传染病造成大量印第安人死亡。③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后果:美洲印第安人数量急剧下降。④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后果:大量贩卖非洲黑人;出现种奴隶制植园经济。关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可迁移到新航路开辟背景解决,总结如下: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②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③欧洲兴起了寻金热。【整理答案】后果:①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②欧洲带来的传染病造成大量印第安人死亡。③美洲印第安人数量急剧下降。④大量贩卖非洲黑人。⑤出现种奴隶制植园经济。经济动因: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②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③欧洲兴起了寻金热。【参考答案】(1)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贩卖;种植园经济出现。 动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第(2)问: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解读材料】①(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特点:从大交换的主导力量看,欧洲人为主导;从交换的范围看,具有全球性特点。积极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全球化的开始。②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特点:从交换内容来看,交换内容丰富。积极影响:推动了全球物种的交流,使物种发展更加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的经济生活。③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特点:人类对大交换评价正负参半,即毁誉参半,从特点来看就是说结果具有两重性;从时间上看,大交换具有长期性。积极影响: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往。【整理答案】特点:①以欧洲人为主导。②全球性。③内容丰富。④结果具有两重性。⑤长期性。【参考答案】(2)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第(3)问: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解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及对材料二的解读,详见上文。【整理答案】积极影响: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②推动了全球化的开始。③推动了全球物种的交流,使物种发展更加多样化。④丰富了人类的经济生活。⑤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往。【参考答案】(3)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
本文档为【【高考试题深度解析】2019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深度解析(4)非选择题(21、23)】,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