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儿童文学及其三大母题

2021-10-26 21页 ppt 1MB 43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于于

暂无简介

举报
儿童文学及其三大母题儿童文学及其“爱的母题”主讲:王鹏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内容框架一、儿童文学丰富的概念内涵二、儿童文学前史——以夏尔·贝洛《鹅妈妈的故事——或昔日蕴含道德寓意的故事》为例三、爱的母题(一)“母题”:概念慈母的心境与语境(二)分类:1.母爱的母题母爱型的现代形态意义内涵2.父爱的母题与母爱型母题的比较四、儿童与成人在阅读接受上的差异一、儿童文学丰富的概念内涵(一)历史上的儿童文学概念从狭义上来说:儿童文学就是儿童故事读本。在西方,“儿童文学是对儿童进行教育和训导的文学”的概念从18世纪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
儿童文学及其三大母题
儿童文学及其“爱的母题”主讲:王鹏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内容框架一、儿童文学丰富的概念内涵二、儿童文学前史——以夏尔·贝洛《鹅妈妈的故事——或昔日蕴含道德寓意的故事》为例三、爱的母题(一)“母题”:概念慈母的心境与语境(二)分类:1.母爱的母题母爱型的现代形态意义内涵2.父爱的母题与母爱型母题的比较四、儿童与成人在阅读接受上的差异一、儿童文学丰富的概念内涵(一)历史上的儿童文学概念从狭义上来说:儿童文学就是儿童故事读本。在西方,“儿童文学是对儿童进行教育和训导的文学”的概念从18世纪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过三种主要的儿童文学概念:“儿童本位的文学”(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现代儿童诞生之初)“教育儿童的文学”(30年代直至80年代)“适应儿童的心理和趣味的文学”(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二)广义和现代学科视域下的儿童文学概念“自发”的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单篇作品“自觉”的儿童文学作品儿童诗、童话、散文、小说、寓言、戏曲、戏剧、影视、童儿童文学样式幼儿文学、科学文艺等所有的文学样式都可以在儿童文文学中有对应的作品学儿童文学原理、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评论、儿童文学学科儿童文学文献与史料儿童的概念和成人相对,广义上说是0-18岁的未成年人,狭义上说是6-12岁在校学生。根据年龄阶段科划分为:婴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在儿童文学界,研究着更多的关注童年文学作品。二、儿童文学前史世界儿童文学创作开端法国作家夏尔·贝洛(又译佩罗)于1697年出版的那本《鹅妈妈的故事——或昔日寓含道德教训的故事》。初版的《鹅妈妈的故事》包括八篇童话,它们是:《睡美人》、《小红帽》、《穿靴子的猫》、《取水姑娘和仙女的故事》(又译《冰心》或《陶罐和银瓶》)、《灰姑娘和水晶鞋》、《一簇发里凯》(又译《生角的吕盖》)、《小拇指》、《蓝胡子》。那么,早期儿童文学作品被改编出来其内涵意义何在?故事所渗透的是什么?以贝洛《鹅妈妈的故事为例》,贝洛曾说:“我的这些童话都是有创作宗旨的,它们首先在启人诚实、有忍耐心、有远见、要勤恳,在种种灾难迫使人偏离这些良好品质时,仍要保持这些品质。”这些故事的内涵意义真的是这样的吗?以《穿靴子的猫》为例 故事叙说一位贫穷的磨坊主死后,留下了一盘磨、一头驴和一只猫,三个儿子平分遗产,老三得到的是猫......拿这个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三兄弟》相比(三个儿子分遗产,老三分得最少,但他最勤劳,所以几年后老三家境最好而老大老二上门求乞于老三)就会发现:中国民间故事常常是从勤俭或其他道德概念出发的,故事内部理性的环节扣得很紧;可以看出,这篇《穿靴子的猫》,并非从某一理性的道德的概念出发,逻辑的环扣得并不紧,想从其中顺理成章地抽取出某种道德教训来,其实是很难很难的。慈母心境和语境的体现首先,这些采自民间的童话故事,大多没有教育目的,没有微言大义;读来如行云流水,有信口开河之妙,随意性、即兴性较强。第二,这些童话故事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所谈的都是母亲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处处渗透着母亲特有的关切。第三,这些故事的情节比较曲折,但并不过于惨烈和刺激,而最后一般总是以大团圆”作结。第四,在结构上,往往采用反复回旋的方式,整个篇幅也比较短小。第五,这些作品的语言,往往体现着母亲的慈祥与安详;同样也有适度的幽默与夸张,这是被发自内心的喜爱所激发起来的玩笑心态,它十分合乎儿童的渴求游戏的心理。(2)母爱型作品的现代形态近代的生活不可能再像古代那么单纯,近代的父母和作家们不得不注重儿童文学的实用价值。现代的“母爱型”作品,不只是以一种“甜蜜的声音”,作出充满母性的爱心的传达,而是带着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来作这种爱的传达。但它又不同于“父爱型”作品,它仍然不包含明确的教育目的,它运用的是一种更感性、更自然、更淡泊、更随意,因而也更审美化的方式。它让孩子不仅感受到爱的迷人与伟大之处(这是过去的“母爱型”作品所具备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无奈,感受到人生并不由于爱的存在而变得轻松(这却是古代民间的作品所缺乏的)。例:安徒生《坚定的锡兵》在一篇脍炙人口的童话《坚定的锡兵》里,则隐含着安徒生自己的恋情。玩具锡兵恋上了另一个玩具——娇小的舞蹈家,但高傲的舞蹈家没有任何表示。倒霉的锡兵因为他的爱而受到了小妖精的妒恨,并因此受尽磨难。他掉进了漆黑的下水道,又被吞进了鱼腹,最后奇迹般地回到了原来的家,却又被小孩扔进了火炉里。一阵风把舞蹈家也吹到火炉里来了,她在锡兵的身边化成了火焰。作品的结尾比《小意达的花儿》更其凄艳:……第二天,当女佣人把炉灰倒出去的时候,她发现这锡兵已经成了一颗小小的锡心。可是那位舞蹈家留下来的只是那颗亮晶晶的装饰品,现在已经烧得像一块黑灰了。例:日本作家川李枝子的短篇童话《大狼》写一只大狼想吃没上幼儿园去的茂茂,又嫌他实在太脏,就去烧一锅热水想把他洗干净了再吃;但水端来又忘了刷子,刷子取来了水又翻了,又跑去重烧……这样忙上忙下,忙到幼儿园放学了,小朋友一拥而上,捉住了大狼,最后是用警车把大狼送到动物园去了。例: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创作的童话《去年的树》写一只鸟和一棵树成了好朋友,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冬天来了,小鸟要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就和树约好,明年再到这儿来唱歌给树听。可是到了第二年春天,树不见了,只剩下了树桩。树桩告诉小鸟,伐木人将树锯倒,拉到山谷去了。小鸟追到山谷里,工厂的大门告诉它,树被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作品的结尾是很让人伤情和沉思的:鸟儿向村子里飞去。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一个小孩儿。鸟儿问女孩儿:“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个灯里亮着。”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他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唱完了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在作者淡淡的笔墨里,透露出一种多么深邃严峻的无奈!仅仅一年之隔,树没有了,树所锯成的小木条条也没有了,也就是说,它已经彻底不存在了。最后,小鸟只好朝着与树有着间接关系的灯火唱了一遍去年的歌。例:《女巫》 女巫》的结构方式是从一大段奇异的对话,引出后面的一大段果不其然的奇异的故事,最后又回到原先的话题上来。可是,将那两段对话一相比,就会感到它们之间明显的时代差异。《女巫》中的姥姥再也不像那位大学生似的认真而抒情;她显得漫不经心,而且十分“玩世”,不大负责。比如这一段,他们正在说女巫害死儿童的事:“说下去吧,姥姥,”我说。“你对我说是五个。最后一个怎么样了?”“你想吸一口我的雪茄吗?”她说。“我只有七岁,姥姥。”“我不管你几岁,”她说。“抽雪茄不会得感冒。”“第五个怎么啦,姥姥?”“第五个,”她像嚼好吃的笋那样嚼着雪茄头……   姥姥大概是在随编随说,一时编不下去了,竟打岔请孩子抽烟,倒是孩子显得规规矩矩的。传统的作品中作为“正面人物”的长辈的分寸感,在这里早被打破了。我们再看另一段对话,这是姥姥刚给孩子洗完澡后说的,大概她洗得太累了   ——“女巫为什么要那么大的鼻孔呢?”我问道。   “为了嗅气味呀,”我姥姥说。“真实的女巫有最厉害的嗅觉能力。……”   “她嗅不出我来,”我说。“我刚刚洗了澡。”   “噢,她能把你嗅出来,越干净女巫嗅起来气味越大。”……她说,“主要点在这里。如果你一个星期不洗澡,皮肤上全是脏,臭气波显然就不那么强烈了。”   “那我再也不洗澡。”我说。   “只要少洗点就行,”我姥姥说。“对于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个月洗一次就够了。”……   “我不会发出臭气波吧?”我说。“此时此刻,我并不发出臭气波吧?”   “对我来说是这样,”我姥姥说。“对我来说你只发出草莓和奶油的香气。但对女巫来说你的气味可糟透了。”   “会嗅出我什么气味呢?”我问道。   “狗屎气味,”我姥姥说。   我头都晕了。我愣住了。“狗屎!”我叫道。“我会发出狗屎气味!我不相信!我不能相信!”   “不仅如此,”我姥姥口里带点刺地说,“对女巫来说,你的气味是新鲜狗屎的气味。”   “简直不可能!”我叫道。“我知道我的气味不可能是狗屎气味,不管是陈狗屎还是新鲜狗屎!”二、父爱型母题 (一)“父爱的母题”的含义:首先“正名”。——既然“父爱型”指的是那些通常认为具有比较饱满的教育价值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什么不干脆称之为“教育型”,而要用现在这样的命名呢?因为“教育”不可能成为某一种文学的本质特征。儿童文学也是文学,它在本质上是审美的。审美是一种情感的活动;爱也是一种情感,它可以转化为审美。教育从整体上看却不是一种情感。   只有教育而没有爱的作品,决不是儿童文学作品。在贝洛童话诞生之前,西方就十分流行这种专供儿童阅读的纯教育性的作品。它们往往是宗教教育读物(也许这些读物中也有“爱”,但那是神圣的上帝之爱,而不是世俗的充满人情味的父爱与母爱)。在中国古代,这类作品也多得很,所谓“蒙学书籍”即是。《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龙文鞭影》等等,都是。单是为女孩准备的,就有《女儿经》、《女论语》、《女诫》、《女训约言》、《闺苑》、《女小儿语》等十几种。   书中的内容,当然都是关于封建道德的教育训诫。与西方不同的是,西方将训诫的内容改编成供儿童自己阅读的小册子,中国则几乎千篇一律都是“课本”,是必须在父母或塾师的训导监督下读熟并背诵的。这些压抑儿童思想情感及自由天性的书籍,自然更不是儿童文学。(二)“母爱型”与“父爱型”的比较 用两篇具体作品来作比较,那就是贝洛的《一簇发里凯》(通译《生角的吕盖》)与美国作家约翰·斯坦培克的《礼物》。两则故事的构成方式差不多是一样的:难题——预言——盼望——准备——危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危机的解决上。  “母爱型”的解决方式往往是虚幻的,随意的。所谓“虚幻”,就是不按照现实人生的规律,而只依靠那种由希望幻化成的而又总能手到病除的力量。所谓“随意”,就是不太有说服力,比如《一簇发里凯》中公主的转变就显得突然。好在人们早已习惯了早期童话里这种天真的模式,何况那结果总是圆满的、令人愉快的。“母爱型”作品中那些比较成熟的现代创作,例如新美南吉的《去年的树》,笔端也渗进了人生的奥秘,但这些作品还不准备让孩子深刻地接受它们,不准备让孩子在这些沉重的(有些常常是人类所难以排解的)奥秘中经受心灵的炼狱。因为它们的读者对象毕竟还小。作家主要动机还是表达一种母性的爱——当然这是体验了沉重的人生奥秘的现代人所表达的爱,因而不同于古代的充满幻想的母亲们。所以说,这些作品隽永而不沉重。只是对于成人读者来说,会越来越发现其中深重的忧伤。它们往往是可以供人咀嚼一生的杰作。  “父爱型”作品对于危机的解决——或者“不解决”(在很多情况下恰恰是“不解决”),却是现实的、深刻的。所谓“现实”,就是按照(或接近、或暗示着)人生本来的发展规律。所谓“深刻”,就是那情节的推演虽是感性的、审美的,却也同样经得起事后的逻辑的推敲。这并非单指现实主义的小说,即使是表现鸟言兽语、精灵魔怪、宇宙洪荒的童话作品,只要是真正属于“父爱型”母题的,便都在一定程度上闪烁着这种现实性的光影。现实人生的规律在审美过程中可以经过复杂的变形,可以反映得十分曲折而朦胧,但总能让你感受出来。“父爱型”作品的最大特征,是“直面人生”。与“母爱型”相比,“父爱型”作品朝成人文学的方向大大地跨进了一步。这些作品的读者年龄层次明显提高了,阅读、审美的方式也必然起了许多变化。虽然它还在根本上保持儿童文学的特点,但是同成人文学一样,它的最高审美追求,也开始转向“揭示人生的难言的奥秘”。“父爱型”作品却往往还具备着“撄人心”的力量。比如这篇《礼物》,斯坦培克有意要让孩子们感受到乔弟的懊悔、担忧和肝胆碎裂般的痛苦,他要让读者和乔弟一样体会到世事与人生的艰难,体会到没有一种预言可以丝毫不经风险,体会到最可信赖的成人也不能保证诸事一帆风顺,体会到生活的强悍而残酷的一面。也许,不是在感恩节那天顺利地骑上了自己的小红马的乔弟,而是真正体验到了这些人生奥秘的乔弟,才更接近于一个成熟的男子汉吧!所以,这篇作品,还有许许多多产生于世界各国的优秀的同类作品,正是斯坦培克和他的同行们送给孩子们的充满“父爱”的“礼物”。在母爱型作品和父爱型作品的比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二者的不同。可以说是,“母爱型”是一串温馨而快活的耳语,充满幻想和希望;“父爱型”则是一番感情深切的交谈,蕴含着现实感与责任感。也许还可以说:“母爱型”是莫扎特的轻松灵动、充满愉悦感的音乐;“父爱型”则是贝多芬的庄重阔大、美得深刻的音乐。课件展示完毕,谢谢大家!王鹏2014年4月23日
/
本文档为【儿童文学及其三大母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