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公共政策的伦理分析

公共政策的伦理分析

2009-10-14 45页 ppt 119KB 68阅读

用户头像

is_460627

暂无简介

举报
公共政策的伦理分析null第十四章 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第十四章 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 本章要点: ●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伦理学与政策分析的相关性 ●价值(观)与政策价值观 ●什么是价值分析 ●价值评价标准 ●价值分析方法 ●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不同观点 ●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基本内容 ●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综合分析框架 §1. 政策分析的伦理学基础§1. 政策分析的伦理学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分析或政策科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拉斯韦尔在作为政策科学奠基性著作的“政策方向”一文中正是这样来看待政策科学的),而人的选择行为...
公共政策的伦理分析
null第十四章 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第十四章 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 本章要点: ●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伦理学与政策分析的相关性 ●价值(观)与政策价值观 ●什么是价值分析 ●价值评价 ●价值分析方法 ●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不同观点 ●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基本内容 ●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综合分析 §1. 政策分析的伦理学基础§1. 政策分析的伦理学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政策分析或政策科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拉斯韦尔在作为政策科学奠基性著作的“政策方向”一文中正是这样来看待政策科学的),而人的选择行为以价值判断或价值观作为基础。政策制定过程面对的是选择问题:当存在A、B、C或更多的备选或行动过程时,决策者和分析者如何做出抉择(比如说选择A,而不是B和C或其它)?在这一过程中,决策者和分析者的价值判断或价值观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的作用。因此,政策研究离不开伦理学以及价值分析。null 一、伦理学及其分支 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古老而又重要分支学科,它以道德问题和道德判断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价值和价值观的学科,它所涉及的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不研究“是”、“不是”的问题。 伦理学有各种不同的分支及理论。根据巴顿和沙维奇在《政策分析和的基本方法》一中的说法,伦理学有如下的分支:null描述性 伦理学应 用 伦理学元 伦理学目的论学说义务论学说义务论学说行为功利主义规范性 伦理学政策分析 伦理学规划 伦理学环境 伦理学商业 伦理学医药 伦理学其它null 他们认为伦理学有三种基本理论或分支,即描述性理论(descriptive theory)——它试图形成一种针对伦理问题的人性理论;规范性理论(normative theory)——它强调什么东西作为一种一般性原则是好的或正确的,并能导致一种规范性的判断;批判性理论(critical theory)或元伦理理论(meta-ethical theory)——它强调逻辑的、认识论的或语义学的问题,讨论伦理和价值判断的建立和正当化。 规范性伦理学有两种基本学说,即义务论(teleology)学说和目的论 (deontology)学说。目的论学说关注产出的利益,相信一种行动的道德价值是其行动结果的一个功能,它所关注的结果或利益可以是自我的结果(利己主义)、他人的结果(利他主义)或所有个人的结果(普遍主义)。依照这种学说,为了判断某事是否为正确的、好的或应该做的,就必须首先了解规范意义上什么东西是好的,然后才能判断所涉及的行为能否带来好处。null 义务论学说关注行动过程,它认为,判断一个行动或行为是否正确,其依据是这一行动的性质,而不管结果如何。依照这种学说,即使一个行动没有产生善胜于恶的结果,它在道义上也可以是正确的。 义务论和目的论既可以以规则为基础,也可以以行为为基础。在以规则为基础的理论中,理论原则被用来产生引导个人行为的规则;在以行为为基础的理论中,个人运用一般性的伦理原则来对特殊情况做出决策。 作为一种普遍的目的论学说,行为功利主义认为一个行为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它为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的幸福,而不管利害如何分配。规则义务论学说关注的焦点是正确的规则、权利和行为本身,而不考虑其结果,即关注正确与错误,而非利益关系。null 由于义务论学说和目的论学说都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实践结果,人们提出了一些折衷或中间的理论,如规则功利主义和行为义务论(制度主义)。在规则功利主义中,功利原则适应于规则而非个人行为,它允许道德规则与功利主义原则共存,并用道德规则来判断;行为义务论学说认识到有许多应该遵守的伦理规则,但它们往往互相冲突,而且每个人都必须在每种场合选择直觉上正确的原则。null 二、政策分析与伦理学的相关性 政策分析与伦理学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于,伦理学是政策分析的一个重要学科基础,而伦理学分析(价值分析)构成政策分析的一个基本的方面。 邓恩在“政策分析中的价值、伦理观和标准”一文中认为,政策分析采用各种探讨和论证的方法提出有关政策的信息并转换其形式,政策分析的范围和方法部分是描述性的,目的在于提出关于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的信息;然而,政策分析也是规范性的:它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产生这种后果对过去、现在和将来几代人具有何种价值的信息。政策分析要为如下几个问题提供答案:描述性问题——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评价性问题——这项政策有什么价值?倡导性问题——应该做什么。因此,政策分析的目的不仅要提供相关的“事实”,而且要提供关于“价值”以及采取何种行为方面的知识。为了实现这一宗旨、政策分析涉及如下三类主题:价值观——它的实现是政策问题是否得以解决或缓解的重要检验;事实——其存在可能促进或制约价值观的实现;行动——部分根据关于政策制约因素或机会的真实信息,并经过深思熟虑而采取行动,可能导致价值观的实现或问题的缓和和解决。null R·M·克朗在《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一书中将价值分析看作政策分析(系统分析)方法论的一个方面。他认为,系统分析方法论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范畴:(1)行为研究;(2)价值研究;(3)规范研究。行为研究(事实分析)要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前提是能够了解到事物的本来面目,事实真相是能够被发现的,它要对事物、事件、关系和相互作用等进行描述、观察、计数和测度;价值研究要回答的是“喜欢什么”的问题,价值分析旨在于确认某种目的是否值得为之争取,采取的手段是否能被接受以及改进系统的结果是否“良好”,它通过价值的确认与分析而直接面对价值问题;规范研究要解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寻求的是通过确定和肯定为达到预定目的而采取的行动和手段,来证实“应该如何”的论断或假设。null 价值观是决定政策或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制定行为的主观概念,它对政策过程有极大的影响。既然人们是以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世界的,那么,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目的可能反映了那些涉及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人的内心主观愿望和他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看法。价值观影响着政策研究者对政策问题的分析态度,影响着决策者对政策方案的选择;同样,价值观也制约着政策执行者的行为,制约着公众对公共政策的接受及合作程度;价值观决定了伦理或道德准则,决定关于政府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和应怎样干预那些政府权威之下的公众的生活的观点;政策的好坏也常常要用一组价值标准来加以衡量。因此,可以把政策和政策过程置于价值观的背景下来加以分析。这也就是为什么价值分析会被人们当作政策分析(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论的一个基本方面的原因。null 三、价值(观)和政策价值观 1. 价值(观) 价值分析以承认价值观在人类社会系统的所有行动和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一点为基本前提。何谓“价值(观)”?按照《公共政策词典》的解释,价值观(values)是指“政策制定者以及其他涉及决策过程的人共有的偏好,个人愿望和目标;价值观可能包括一个人的政治信条、个人偏好、组织目标以及政策取向;价值观关心的是一个人认为是称心和美好的东西。”邓恩在“政策分析中的价值观、伦理观和标准”一文中则认为,价值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价值观表示一个异常广阔的选择行为方式范围:包括向往、希望、爱好、愉快、需要、兴趣、选择责任和明显的道德义务。因为进行评价的主体即人对价值观非常感兴趣,所以,政策分析可以研究许许多多不同的对象——公共事物,它们的好坏、对错、公正与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伊斯顿将政策定义为“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狭义的价值观指评判标准,包括据以提出鉴定性和辩护性断言的假设、决策规划以及评判标准。null 就一般的哲学含义而言,价值(观)是刻画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个范畴,它表征主体(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关系,是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对个人、群体或社会组织有意义,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也就是说,价值是人感到之所以要生活的向往的东西。价值观或价值论则主要从主体的需要的角度,考虑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人们的行为对个人、群体和社会组织的意义。换言之,个人、群体或社会组织的价值观是不依具体情况而转移的期望和评价标准。价值观联系着人的直觉,影响着人的信念和选择的合理性,决定着人的生活方式和投身其中的事业。价值观规定着政治进程和管理过程,并且是资源分配的指导原则的核心。也可以说,价值观是棱镜和滤色镜,人们通过它们来观察世界。价值观导源于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个人修养及社会联系等,它是由复杂的历史、地理、心理、文化和社会经济因素所决定的超理性的现成的东西,而不是某种合乎理性的决策过程的结果。null 价值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或者说有各种各样的价值。学者们力求对价值做出分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类型学。罗奇(M·Rokeach)在《人类价值的本质》(1973)一书中提出了一种基本价值类型学,主要包含如下两类:终极价值(观)——它是对“良好的生存最终状态”的信念;机械价值(观)——它是对“良好的行为模式的信念”。他列出了下列18种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罗奇的基本价值类型学罗奇的基本价值类型学   2.政策价值观 (1)政策价值观的含义    政策价值观与价值观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政策价值观既具有一般价值观的内涵与特点,又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定性。政策价值观指的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模式。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就是对政策系统行为的选择,即对社会资源的提取和分配以及对行为管制的选择。   从不同的角度看,政策价值观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表现形式。从个人角度看,政策价值观是以选择、愿望或兴趣的形式来表现的;从标准角度来看,政策价值观则意味着对一些特定情况的论断。一个典型个人或团体处在这些情况中持有某种价值准则。    (2)政策价值观的构成要素    政策理论。政策理论就是对国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的基本看法和意向,它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运动和生产方式的状况,直接体现了社会阶级关系不同阶级的地位和利益。政策理论是政策的行动指南。 政策理想。政策理想是对政策体系和政策过程的期望和对未来发展的设计,是社会的定向因素和精神支柱,从而规定了政策动机、政策目标、政策方向和指导原则。政策理想在政治社会化的作用下往往转化为一些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政治信念是政策价值观中最重要的面向,它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人们的政策行为。null 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及利益集团对政治现实、政治关系、政治发展的认识和理解,集中表达了政策主体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政策主体的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同的意识形态要求人们有不同的政治行为,意识形态总是以某种价值体系为其核心组成部分的。    政策认知。是人们对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的看法和观念,包括人们对政策系统功能、作用、结构、关系等的认识。价值是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在价值认识中,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认识主体。政策认知构成系统中的各个个体对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的认识。这种认识贯穿在政策制定、执行、控制、评估和终结等各个环节。null   政策感情。指人们对政策系统和政策活动的各种不同的感情倾向。这些感情倾向虽然往往是感性的,但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行为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政策系统的感情如果过于强烈,会导致过高的政治期望值,影响政策主体的反应平衡,产生对政策系统的失望。于是,保持适度的“系统感情”、适度的期望、适度的怀疑精神都是必要的。 政策态度。 即人们在政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反应倾向。如参与政策过程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对国家政治决策的服从或反抗的态度等。政策态度倾向对人们价值行为的影响和支配作用是相当显著的。因此,政策态度成为分析政策过程的重要方面。null (3)政策价值观的功能 政策价值观构成了公共决策的一个基础。它影响、制约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目标团体)的活动,渗透到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政策主体的政策实践活动,观念形态的价值观转化为现实的政策力量。 政策价值观对政策主体的影响。政策主体的行为受一定的理论、信仰、态度、感情、认知的支配和影响。在政策过程中,政策价值观对政策主体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规范、引导和调节三个方面。  null 第二,政策价值观对目标团体的影响。政策价值观对社会某一团体的政策行为的影响与对个人的政策行为的影响是大致相同的。团体政策行为是个人政策行为的集合,在同一政策系统内,这一集合成为有机的组合。政策目标团体对政策与政策系统的态度、感情、认知等要素,影响其对政策系统和过程的要求,决定了他们执行政策的能力和程度。政策价值观对目标团体的政策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引导和支配作用,包括对政策态度影响、政策情感影响和政策认知影响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政策价值观对政策过程的影响。在政策过程中,政策价值观实现了从观念形态到物质实践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的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不断地调节政策过程本身。政策价值观对政策问题认定、政策目标确定、政策方案选择、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的影响。 §2. 政策研究中的价值分析§2. 政策研究中的价值分析 一、公共政策价值分析的兴起 尽管伦理学是政策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学科基础,伦理分析构成政策分析的一个基本方面,但是在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或价值分析是被忽略或有意排除在外的。原因在于,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政策分析这一学科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运筹学、系统分析和应用经济学,而这几个学科特别抵制和反对作伦理推论或伦理分析。同时,政策分析的多学科的广阔视野扩展了传统的社会、行为和管理科学的边界,从而引出了大量新的不熟悉的研究任务。这也使得政策分析学者不愿把这一学科的边界超出对政策的原因与结果的科学研究或理性分析的范围之外。 大部分政策分析者(不管来自于经济学领域还是来自于政治学领域)都坚持实证观点或理性主义观点。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版的有影响的政策分析教科书或专著都采取这种态度。例如,斯托基和扎克豪斯在《政策分析入门》(1975)一书中主张,政策分析“应该把重点放在预测的差异上,而不是放在价值的差异上”。安德森的《公共政策制定》(1975)、托马斯·戴伊的《理解公共政策》(1978)和韦达夫斯基的《向权力讲真理:政策分析的艺术和技巧》(1979)都认为,科学的解释和预测是政策分析的合理目标,而政策倡导和其他形式的价值判断、规定和命令则不是。 大部分政策分析者(不管来自于经济学领域还是来自于政治学领域)都坚持实证观点或理性主义观点。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版的有影响的政策分析教科书或专著都采取这种态度。例如,斯托基和扎克豪斯在《政策分析入门》(1975)一书中主张,政策分析“应该把重点放在预测的差异上,而不是放在价值的差异上”。安德森的《公共政策制定》(1975)、托马斯·戴伊的《理解公共政策》(1978)和韦达夫斯基的《向权力讲真理:政策分析的艺术和技巧》(1979)都认为,科学的解释和预测是政策分析的合理目标,而政策倡导和其他形式的价值判断、规定和命令则不是。 null 那时的政策分析者往往受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反对将价值分析作为政策分析方法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他们坚持逻辑实证主义的事实与价值分开的观点,主张政策分析的“价值中立性”,认为价值分析势必影响政策分析的科学性,政策分析应把重点放在对事实的分析和对事物发展的预测上,而不应放在主观价值的分析上。政策分析应严格区分事实与价值,政策分析完全是处理“是”的问题,而不是处理“应该”的问题。null 其实,逻辑实证主义之后的科学哲学尤其是历史主义学派已经证明了实证主义哲学的“价值中立性”(事实与价值严格区分)观点的错误。运用“观察渗透理论”,可以证明价值观对于科学发现、理论检验、发展和评价、理论选择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在政策分析领域,纯粹的“客观的”事实分析或行为研究是不存在的。事实分析或行为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涉及价值观或价值判断:(1)系统边界条件的界定和分析人员的兴趣问题。系统的确定反映了人们和集体的爱好(价值观),而当问题出现时其中固有的价值观念又和选择什么样的系统有关。(2)在事实的选择和对事实的观察过程中,行为研究或事实分析就表明了它的价值观,因为每一种这样的选择,都意味着对许多其他选择的直接或间接的拒绝。(3)在对自身的目标进行行为研究时,价值观与这种研究的整个前提关系极大;在人类组织系统中和进行分析的人当中,倾向于用他们的整套价值观来确认事实的性质。null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公共政策的伦理学方面或价值分析受到人们的重视,公共政策伦理学以及公共管理伦理学(行政伦理学)逐步成为政策分析和公共行政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80、90年代以来,涌现出大量的关于这一领域的著作,但这些著作往往被看作是“杂乱无章的”,关于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也没有得到一个公认的界定。null  二、什么是价值分析    价值分析在于确认某种目的是否值得为之争取,采取的手段是否能被接受以及改进系统的结果是否“良好”;它要回答的问题包括:“因为什么?为了什么目的?为谁?许诺什么?多大风险?应优先考虑什么?”等等。价值研究通过价值的确认与分析而直接面对价值问题;它的假定前提是在人类系统中价值观是所有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价值分析要回答以下一些问题: (1)为了什么目的?(2)多大风险?(3)应优先考虑什么?null 在政策分析中,价值研究与行为研究及规范研究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价值分析构成了政策分析研究的三个相互区分的范畴之一,而且价值研究在政策分析的三个范畴中处在核心地位。价值研究回答“喜好什么?”;而规范研究要解答“应该是什么?”;行为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事情?什么时候?什么程度?有多少?即对事物、事件、关系和相互作用等进行描述,前提是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纯行为研究是不涉及价值观念的,或者说至少是试图将事实与价值观念区分开来,然后再在更大的价值观念的范围之内考虑这些事实。事实上在人类系统中从来不能将事实和价值观念截然分开。null 规范研究寻求的是通过确定和肯定为达到预定目的而采取的行动和手段,来证实“应该如何”的论断或假设。因为规范研究工作中要表明应该如何,它具有一种内在的理想主义成份。规范研究在三个方面与价值问题相联系:首先,想取得某种结果,原因就在于对它们是喜好的(即觉得“好”)这就是一个价值判断;其次,在选择手段时要考虑其是否合意、可行、可用和有效;第三,在规范研究中要假定受到未来政策影响的人和机构,对所产生的结果不会面临价值对抗。 行为研究涉及的是在过去和现在“发生了什么”的问题;价值研究既涉及过去和现在,也涉及将来;而规范研究则涉及未来的期望。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这三个范畴的研究不能也不应该各自孤立地进行。复杂的人类系统中的实际情况是,个人的、组织的偏好,对现存事物的观察和对未来应该如何的规定都混和在一起,系统分析必须对所有这些方面加以综合。 null   三、价值评价标准    价值分析的作用主要是制定和应用评判标准来评价政策价值观与政策选择,力求给予政策实践的人们以指导。因此,价值分析的内容主要是提出并评价价值论点正确性的判断标准。价值分析的中心问题是用什么标准证明政策行为的正确、有益或公正。    价值评价标准的类型: (1)义务论标准——断言某些政策行为之所以是正确的,是因为在本质上符合某一传统原则;正确行为(如:诚实、负责、公正)的判断标准是行为本身可自我确认的特点,从而无需进一步证实。(2)目的论标准——认为某些行为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它们导致了好的或有价值的结果,即根据行为后果的效益来评价行为。(3)本质论标准——根据政策行为内在的良好或内在价值来评价政策行为,就是把良好或价值作为正确的标准;本质论把注意力集中在感受快乐、运用能力、完成自我实现或审美的内在价值上。null   价值评价标准一致性的问题。评价标准在政策分析中是不可缺少的,但也要看到各种标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 1 ) 确立标准的必要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价值标准使观念形态的政策理论成为可操作的,从而为政策过程带来秩序。价值标准的建立就是为了克服和避免政策行为中的任意性,从而减少冲突、减少失误,提高效率。因此标准必须明确、易于判断、难于被人们任意解释。一个健全的标准保证的是更大概率上的合理。 null   (2)标准的局限性。大概不会有人否认政策评价中标准的必要性,但是对于标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问题,也必须有充分的认识。任何标准大多是两难中的产物,任何标准的设定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比如说我们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就面临着一系列的两难选择,任何选择都意味着要做出一些牺牲,是权衡诸害取其轻。 价值评价标准一致性的问题。既然标准并不能穷尽一切方面,那么就牵涉到一个问题,追求价值评价标准的一致性有无必要?对于功能各异的价值分析判断,必须具体分析。另外,评价标准具有历史性,不同时代的人对于事物的评价标准可能是不一样的,某种生活方式,甚至某种生产方式,对这一代人是重要的,很可能对另一代人并不重要。    四、价值分析的方法    1.规范性和经验性探索 麦克雷在《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1976)这一著作中详述了一种价值分析的方法论。这种方法的一个中心概念是“价值假说”概念,这些假说就是政策行为的正确、良好或价值的规范假设体系。他提出了关于研究相互对立的价值假说的三个原则: 第一, 详述价值假设。由两个以上倡议者提出的伦理假说体系应预先书面详述。“这种详述是为了维护‘明晰’的准则可能包括按不同于其他常用方式来表明的定义,对文中突出的原理所作论述,以及逻辑或数学符号。”null 第二,应用通用的评定标准。相互对立的伦理假说体系的建议者应采用通用标准评定规范争论。通用的评定标准包括普遍性(应用的范围)、内部一致性(一个伦理假说体系内部没有矛盾)、外部一致性(一个伦理假说体系同其他对于正当道德行为的信念之间没有矛盾)。“预料一个按此规定的内部一致伦理体系不会同它的倡议者们的全部具体的道德信念相一致;上述程序的目的是检验体系是否必须修改,或具体的信念是否必须排除以作为进一步辩论的基础”。 第三, 评定情节恰当程度。 相互对立的伦理假说体系的倡议者应提出各种旨在从对立的论点中引出矛盾的“冲突情节”。“继每次这种摆出冲突情节的机会之后,处于鉴定中的伦理体系的倡议者须决定他是否希望改变其伦理体系或作出其体系所规定的抉择”。null   2. 元伦理的研究方法    元伦理观的提问方式是:什么(元伦理观)准绳能保证选用来证明政策行为正确、有益或公正的有关论断正确的标准是合理的?在政策研究中,价值分析有时是以帕累托最优性之类的评断准绳为基础的。所谓帕累托最优性就是:如果至少有一人境况改善而无一人处境更坏,那么这种社会状态就比另一种好。元伦理理论可能揭示出使我们对自己原来的评价产生怀疑的一些基本假定。政策分析中元伦理理论的作用是回答关于规范性伦理主张本身的问题:我们能否确定规范性伦理主张的正确或谬误? null 3. 价值分析常用的方法与技术 在政策研究中,价值分析的方法及技术是:对各种价值表征(基本信念、系统选择、资源分配优先顺序、奖惩、目标、系统意向、领导和管理风格、出台政策及未出台政策等等)加以分析;对作为规范性的价值系统即社会政治意识形态进行分析;决策分析;预算分析;面谈;利用德尔斐法进行调查;识别出目标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观的基本含义和范围等。价值分析中着重研究的特殊的东西包括:政策的价值含义、系统中价值的一致性、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明确价值观的可行性的限制、价值组合、价值观的加强和改变以及进一步假定的价值内容。 4. 价值分析的难点    政策研究中的价值分析是一件复杂的工作,它在方法论上遇到了不少困难问题,主要有下列三个:(1)“合理”问题。(2)“价值中立”问题。(3)“价值冲突”问题。§ 3. 政策分析的职业伦理§ 3. 政策分析的职业伦理   政策研究的伦理规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包括政策决策者的行为标准、政策研究者的职业道德要求、政策执行者的道德规范等。政策研究的职业伦理具有多层面的综合的内容,包括决策者和研究者个人的道德品质,如公正、诚实、正直等;也包括决策者和研究者的职业行为规范,如权力、义务、职责、程序等。更为重要的是政策决策者和研究者要有科学的政策价值观。null 一、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不同观点 西方学者对于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韦默尔和维宁在《政策分析:概念与实践》一书中建议分析家在其职业生涯的行为中要考虑三种价值:“分析上的诚实、对顾客负责、以及对其个人有关美好社会观念的坚持。”他们指出,这些价值何种居于中心地位取决于分析家的角色,或者作为客观技术人员、或者作为顾客的支持者、或者是问题的支持者。他们主张发扬政策分析的如下职业精神:“作为政策分析的教师和实践者,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我们有义务维护他人的基本权利,支持我们宪法中的民主程序、促进分析和个人诚实。这些价值应在我们的伦理评估中普遍支配我们对顾客的职责。尽管如此,我们应该对顾客选择解决不同价值间冲突的方式表示理解,而且我们应该对我们分析的预测能力保持一种现实的谦虚态度。”null 通格(R·Tong)在“伦理学和政策分析:责任问题”一文中,看到分析家们正学着在雇用他们的机构的外部性物品和吸引他们的实践中的内部性物品之间寻找平衡;及在权利、权威、货币和尽可能做最好工作的满足感之间寻求平衡。她建议分析家问自己如下问题:我向顾客提供建议是因为它反映现实还是因为他或她想听?我运用某一方法论是因为它被我所在组织的当权者接受还是因为它能提供最准确的结果?我使顾客信任是因为这样做能升职吗?对我而言出人头地比尽可能做好本职工作更重要吗?null 类似地,林德布洛姆在“谁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研究”一文中,建议分析家遵循以下四个原则:第一,不追求公共利益,而追求党派利益;第二,不专注于可行性解决方案,而专注于研究的多样化;第三,不能只为政府官员的需要服务,还要帮助普通市民;第四,不强调注意事项,而要对调查进行调整以符合不断变化的特定的关键性需要。 在实践中,许多专业或职业学会也形成了职业伦理规范。如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国际城市管理学会、美国运筹学学会、全美职业工程师学会等都有本专业或职业的伦理规范。美国公共政策分析和管理协会也逐步形成其职业伦理规范。null 二、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基本内容 1. 道德品质要求 道德品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中,在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包括自身)关系的行为准则,以及在实际行为中显现出来的精神素质。不论何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总是具有特定的地位和身分,并扮演特定的角色。政策决策者和研究者的道德品质,既要具备社会成员的一般道德,又要具备作为政治角色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应该是相对于社会群体的关系以及特别事项而言的,职业道德实质上就是责任与义务的表现。责任是指决策者和研究者必须对国家权力主体负责,必须通过自身职责的履行,来为国民谋利益;对国民负责,从国民的利益着想,实质就是“公仆责任”。 实现目的性与责任性道德行为的统一,必须具备两方面的基础,一是指导行为的道德品质;二是实现职业功能的能力:(1) 公正(处理好决策者自我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2 )勇气(一视同仁,坚持原则);(3) 乐观(坚定信心,勇于创新)。null   2. 行为规范要求 政策选择必须具有实践性。政策选择作为政策主体的价值取向,必须在政策过程中,通过政策目标群体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政策主体要利用一定的可能性空间,按照自身的要求促使一定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政策选择应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表现在主体需要与客体可能性的结合。目的尽管是观念性的东西,然而,它总是同人的对象性活动相联系。在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决策者的目的与环境及过程的因果关系。    政策动机要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任何政策决策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需要、利益、目的)所驱动的。政策选择的直接动力,首先是需要和利益。政策动机要体现广大人民的利益。 政策选择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政策决策是在各种选择的冲突中实现的,在多种选择的矛盾冲突中,必有一种体现主导性的选择,这种主导性的选择要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null   3. 价值判断要求    价值判断要以事实为根据。价值与事实、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是内在有机统一的,每一项决策都包含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事实与价值的有机结合,是政策分析的基础。政策决策者及研究者就是要把“是”与“应当”有机地统一起来。    价值判断要以公共利益为重。政策是是否具有权威性,具有规范和命令的功能,与政策决策者及研究者能否权威地协调各种利益和反映公众利益的要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本质上看,作为体现政府行为的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与落实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和规定。 价值判断应是利益与义务的统一。利益是有关功利层面的,义务是关于原则、规范等伦理层面的。政府作有自身的利益,但政府更为主要的要考虑自身的义务。政策实际上由政府从社会的利益需求出发,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选择、结合的结果, 在承认利益主体对利益追求的合理性与自主性的基础上,解决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null 三、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一个综合分析框架 巴顿和沙维奇在《政策分析和计划的基本方法》一书中提出了的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一个综合分析框架,如下所示: 1. 关于分析者自身 · 我明确地认识价值吗? · 我使用负责任的方法吗? · 我用多重方法来揭示备选方案吗? · 我的行动会导致知识的增多吗? · 我会丢掉工作并殃及家庭吗? 2. 关于雇主和顾客 · 我进行独立的判断吗? · 我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工作吗? · 我让人信任吗? · 有利益冲突吗? · 这一行动反映顾客需求吗? 3. 关于同事和职业 · 我公平对待同事吗? · 我必须与分析团体共享信息吗? · 我仅是备用的解决方案吗? · 这一行动对职业有负面影响吗? 4. 关于普通公众 · 这一行动会造成不公正的损害吗? · 这会违反任何人的权利吗? · 我隐瞒了任何党派偏见吗? · 我使市民适当参与了吗? · 这一行动寻求远期正面收益吗? · 我提供了全面、清晰和标准的信息吗? 3. 关于同事和职业 · 我公平对待同事吗? · 我必须与分析团体共享信息吗? · 我仅是备用的解决方案吗? · 这一行动对职业有负面影响吗? 4. 关于普通公众 · 这一行动会造成不公正的损害吗? · 这会违反任何人的权利吗? · 我隐瞒了任何党派偏见吗? · 我使市民适当参与了吗? · 这一行动寻求远期正面收益吗? · 我提供了全面、清晰和标准的信息吗?[思考题][思考题]1. 为什么说伦理学是政策分析的一个重要学科基础? 2. 什么是价值(观)?政策价值观包含着哪些基本内容? 3. 用例子说明价值分析方法的应用。 4. 结合现实政策实践,谈谈如何加强我国的政策分析职业伦理建设。
/
本文档为【公共政策的伦理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