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佛法要领-刘洙源

佛法要领-刘洙源

2009-06-03 32页 doc 118KB 280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5868

暂无简介

举报
佛法要领-刘洙源佛法要領 四川中江劉洙源先生說 弟子王靖寰記 佛法要領序一 虛雲 戊子春夏之交。金弘恕居士。將其師劉洙源居士佛法要領一書。並往來函札 數十通。彙而付諸梓。問序於衲。時方有事於雲門祖庭復興工作。不遑執筆為文 字。未有以報。後二年。孫張清揚居士。復謀刊此書。重以序請。辭不獲命。乃 為之詞曰。劉居士此書。寥寥萬言。闡述一代聖教。揭其旨歸。示初學以從入之 途。明白精當。求之近人著述中。得未曾有。學者得此以為津梁。進探大藏。庶 幾不致擔麻棄金矣。書中所言觀心一法。原係古法。但用之今人。微嫌不契。古 人...
佛法要领-刘洙源
佛法要領 四川中江劉洙源先生說 弟子王靖寰記 佛法要領序一 虛雲 戊子春夏之交。金弘恕居士。將其師劉洙源居士佛法要領一書。並往來函札 數十通。彙而付諸梓。問序於衲。時方有事於雲門祖庭復興工作。不遑執筆為文 字。未有以報。後二年。孫張清揚居士。復謀刊此書。重以序請。辭不獲命。乃 為之詞曰。劉居士此書。寥寥萬言。闡述一代聖教。揭其旨歸。示初學以從入之 途。明白精當。求之近人著述中。得未曾有。學者得此以為津梁。進探大藏。庶 幾不致擔麻棄金矣。書中所言觀心一法。原係古法。但用之今人。微嫌不契。古 人根利。單假觀照。便可直造心源。今人根器不及古人。若用觀照。每易沉觀不 進。諸祖觀機設教。遂易以看話頭起疑情。俾行人疑至極處。忽然打破疑團 。即得親見本來面目。不至沉滯修途。故近世宗門用功。每重疑情。觀照之法。 遂鮮行用者矣。此就恒人而論。若果是過量大人。則直下承擔。便無餘事。說一 觀字亦多矣。尚安用疑情為哉。此原書未及之處。學者不可不知也。至於修行之 本末理體。劉居士書中言之極中肯要。當無俟衲之再贅矣。聞居士後出家受具戒 。法名昌宗。且已圓寂。法運衰歇。哲人長逝。其感傷為何如哉。 雲門老衲虛雲序 佛法要領序二 演本 自清季迄今。百有餘年間。四川出生兩聖者。一大儒劉止唐。一菩薩劉洙源。議 者謂兩大德。乃不一不二。一願而前進。一人而兩現。此緣揣測之說不具論。請 略述其實際之貢獻。劉公止唐。德性學力。出類拔萃。著易書詩。三禮春秋。五 大部恒解。暨四書恒解。孝經直解。古本大學質言。與史存等傑作。共十一部。 一百四十三卷。(國史列傳。成都印行。)劉公洙源。歷任四川大學教援。立德立 言。純粹以精。深於佛學。暢讀諸經。別具法眼。於達摩初祖。直指人心。見性 成佛之要旨。指示來學。慈悲痛切,一片婆心。婉如印光大師之弘淨。分道揚鏕 。浙江上虞金弘恕居士。與公有大因緣。一如莊生之於李老。金居士殷勤請示如 鑰投鎖。於往還十八通書札中。剖示詳細。度盡金鍼。凡獨居無侶之士。得此一 冊。如法修持。保證免入歧途。初版上海大法輪書局主任陳法香居士。協助流通 。未幾四川第二次重版。又未幾。台灣印經處印行第三次版。第四次版。現在暹 羅曼谷開始重刊贈送。中泰僧俗弘法願深。十方讚仰。推動法輪之無比。勇毅堅 誠。如謝普揚廖振祥等諸大德。均大菩薩。弘誓大願。來此人間。昨謝居士來書 云。此一種希有法寶。已在曼谷起印。囑記一言。僅進蕪辭二句如下: 希有難聞之示導 一超直入之南鍼 一九五五,三,三十,演本敬誌於 金馬崙 三寶壽 退省關 劉洙源先生略歷 先生名復禮。字洙源。別號離明。年七十三。四川中江籍。前清拔貢。北京 經科大學畢業。長文學通三禮。歷任四川高級師範。成都大學。四川大學。文學 教授。棲心竺典。澹泊自處。創辦成都佛學社。獨任講筵十餘載。歸向者甚多。 尋退隱深山。時應鄰邑之請。講說不絕。 先生早歲精唯識。曾著唯識學綱要數萬言。海潮音社刊行之。晚耽禪悅不喜 著作。只存講稿數篇。門第子展轉傳鈔。得之者如獲至寶。今徇弘恕請編次付印 。名曰佛法要領。乃先刊于覺有情。以結法緣。然後製版流通。以垂久遠。 先生遁世不求知故。知之者甚少。茲從陳法香兄言。不得已違先生意。略敘 其概。以作介紹。 弟子金弘恕謹述 又先生晚年出家。法號上昌下宗。一九五零夏。在白雲寺圓寂。是夜寺上白光 衝天。遠近見者甚眾。云詳載覺有情十一卷八期。 佛法要領 四川中江劉洙源先生說 弟子王靖寰記 上編 四句要義 丙戍五月,中江劉洙源先生,道過廣漢,駐軍周參謀長朗清先生留請說法, 先生以初未準備經論,說者聽者皆無依據,驟然印書,倉猝不能遽辦。乃曰:吾 有四句要義一為何事?二依何義?三修何行?四悟何法?試為君等演說如何?僉 曰:願樂欲聞,惟希說之。爰記先生所說于次,倘有錯謬,請教正之。 一為何事……明心見性 近來人心多好佛法,或家庭奉佛、或朝山燒香,或勤布施,或修供養,或受 三皈,或守五戒,或誦經念佛,或持咒修法,或精研教理,或專修禪觀。種種不 同,信佛則一。吾今欲發一問,諸君如是勤修,究為何事?勞身苦體,費精神, 耗時日,而不辭。志願安在?彼將云:聞佛法奇特,吾故好之,世俗成風,吾從 眾耳。余曰:此非答我所問。彼又云:欲脫苦耳。貧者欲求富饒,病者欲祈疾癒 ,困厄者希通達,沉淪者冀超昇。余曰:此言近似,尚非真實。彼又云:欲除業 障耳。今生之苦,皆由前生惡業所招:今將去惡行善,以期業障消除,免受苦報 。余曰:此言似矣,猶未盡也。彼又云:欲斷煩惱耳。人生造業,由煩惱起:今 將斷滅煩惱,庶幾苦果不生。余曰:此言似矣,猶未盡也。彼瞿然曰:斷煩惱, 除業障,離苦得樂,此乃佛法正宗,云何而猶未盡?布施持戒,禮拜供養,誦經 念佛,持咒修觀,此乃佛法正行,云何而猶未盡?吾將以此自度度他,豈尚有遺 憾耶?余曰:且稍安毋躁,當為子說之。大凡談理必窮根源,作事必問根由。子 所談者,在佛法中非無其義。但是枝葉末節,若向這裏做去,立志雖佳,枉費精 神。經云:「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布施。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余今例此 ,再作數語:未知真實法,不名為持戒。未知真實法,不名為禮拜。未知真實法 ,不名為誦經。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念佛。未知真實法,不名為持咒。未知真實 法,不名為修觀。君未說到真實處,所以我不認可。經曰:「因地不真,果招迂 曲。」又曰:「欲修大行,須知因地法行。」世人□□,不此之求,所以徒勞無 益。今為君等發明真實,事半功倍,可乎?僉曰:願聞。曰:真實法者,吾人之 心也。此心以有覺性,故謂之佛性。為萬法之本,故謂之法身。永不變易,謂之 真如。性非虛妄。謂之實相。無所不知,謂之菩提。(菩提是正智,故無所不知 。)寂靜不動,謂之涅槃。萬法之性,謂之法性。凡此種種名稱,皆是吾人真心 之異名。人人本有,箇箇圓成,近在心內,無勞遠求。成佛作祖,是此一心。宗 門謂之明心見性,心即性也。(心性是一,出華嚴經。)所謂真實法者,即此心 也。我輩人人有心。而不自知,長劫受苦,豈不可憐!學佛無他,明心見性而已 。(明悟自心,徹見本性。)如果明心見性,煩惱不待斷而自斷,業障不待除而 自除,諸苦不待滅而自滅。三寶不言供養,而已供養自心三寶。布施不施一金, 而其所施勝過七寶。不持咒而自得印明,不誦經而十二部經無不通利。若從根本 下手,果大功高如是,君等奈何不圖?先德云:眾生依業有,業依惑有,惑依識 有,識依心有。心是最終究竟處,不通此一著,意識長在,煩惱旋斷旋生,業障 旋消旋萌,苦果永遠不除。譬如伐木,去其枝葉,來年又生,有何了期?若斷根 蒂,永不再發。是故佛說未知真實法,不名為布施供養者,意在策勵世人,知真 實處,在吾自心。(此義出華嚴經,及般若經,其文甚廣,可研閱之。)不然, 修因無果,何以故?果在真實處故。不然,經云:「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此心是識心,與上真心別。)倘未明白真實所在,如何能斷煩惱。除業障。出苦 海耶?為何事者,為求明心見性也。 二依何義……依二空義 吾人已知佛性即是自己真心,然則真心體相究竟如何?曰:真心無性,其體 是空,故曰真空:其相如虛空。如虛空有二義:一如虛空不動搖,二如虛空滿 一切國土。永明禪師云:(真心自體,非言所詮,湛若無際之虛空,瑩若圓明之 淨鏡,毀讚不及,義理難通。)世人不知真心廣大圓明,妄謂此心在我身內,所 以長劫輪迴,受苦無窮。今欲明白自己真心,第一莫認四大假合之身為真;第二 莫認六塵緣影之心,以及山河大地為實。佛法入門,有二要義:一者眾生空,二 者萬法空,眾生不空,謂之我執。萬法不空,謂之法執。何謂我執?謂我能主宰 是也。主宰即是意識,非真有我。如果我能主宰,誰人肯入地獄:甘做畜生餓鬼 ?故知身中無我,全是意識分別執著。意識是生死根本,急宜斷除,不可姑息。 所以大乘菩薩先修無我觀,以得人空。何謂法執?法者內之五根,(眼耳鼻舌身 )外之五塵,(色聲香味觸)皆是四大(地水火風)造成,謂之色法。受想行識 ,謂之心法。色心二法,其性皆空,眾生不知,認為實有,起惑造業,生死不絕 。佛法教人修法空,法空者,即空六根六塵六識諸法也,悟一切法,皆無自性, 其體本空,名得法空。世人皆為我執法執所蔽,所以不知自己真心,大乘法門, 若要悟心,先須信入人空法空之理。千經萬論所說法義,不外二空。若能信入, 則悟心有期,剎那成佛。若不信此二空,專求福報,是門外漢,不能得佛法利 益。云何知無我耶?如果我能主宰,則臨命終時,妻室財產皆可攜去,何故不能 ?天上樂土,作惡之人皆可往生,何故不能?二俱不能,主宰安在,且一人之身 ,六根均動,豈有六我耶?如以六根為我。死者六根尚存,何以不能行動?故知 無我。經云:(一切眾生,皆由著我,若離此著,則無生處。)云何知無法耶? 根身器界,在人類共業同分中,見以為實:餘五道中,各有不同。可見六道之中 ,各各自變六塵境界,皆由業識所造,安有定法?故知一切人事營為,都是業風 驅遣,識心所生,猶如夢幻泡影,空而不實。經云:(不知諸法空,恆受生死苦 。)若能悟入二空,便證無生法忍,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由是言之,學法 ,唯學二空之義。 三修何行……修般若行 佛法要領,不出教理行果。教理即蘊處界諦緣起,如上一心二空說。果則十 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知教理而欲得果,非起行不能辦。今當論行,行有 萬端,以六度為總,經中自在說法,或說一行:發菩提心是。或說二行:曰智慧 ,曰方便。或說三行:曰戒定慧。或說四行:曰四居處。四居處者,一慧、二戒 、三施、四定,或說五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或說六行,曰六度 。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行門雖多,六度括盡。此六 度義,有無量門。茲略說三門:一六度義相,二六度所對治,三六度能入理,云 何義相?萬行俱從菩提心流出,合之為菩提心,分之為六度。無顧戀心為布施, 無持犯心為持戒,不忤一眾生為忍辱,念念不斷為精進,心不流動為禪定,知萬 法空為般若。云何對治?對治六道,出三界輪迴故。立施度,對治餓鬼道。立戒 度,對治地獄度。立忍度,對治畜生道。立精進度,對治修羅道。立禪定度,對 治人及六欲天。立般若度,對治色無色界天。云何入理?隨順法性故。法性體無 慳貪,立施度。法性離五欲,立戒度。法性離瞋惱,立忍度。法性離懈怠,立精 進度。法性常定,立禪定度。法性離無明,立般若度。此六度法,要以般若為主 。經云:(五度如盲,般若如眼。)布施無般若,惟得一世榮,後受餘殃債。持 戒無般若,暫生上欲界,還墮泥犁中。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 精進無般若,徒興生滅功,不趣真常海。禪定無般若。但行色界禪,不入金剛定 。萬善無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無為果。據瑜伽,菩薩行有四:一六度行,二 道品行,三四攝行,四神通行。要之,俱以般若為主。佛法雖分大乘小乘一乘三 乘,四諦悉已括盡。世間因果,為苦集二諦。出世因果,為滅道二諦。滅為佛果 ,道為菩薩行。般若為道諦體,故般若為要行。 四悟何法……悟緣生法 學教參禪,俱圖大徹大悟,徹悟之境,即是無生法忍。學人一心求悟,究竟 悟何種法耶?曰:悟緣生法,何謂緣生法?曰:緣生法者,因緣所生之法也。一 切諸法,緣會則生,緣散則滅;非有而有,幻相不實;有即非有,當體是空。曰 :緣生之相,既是虛妄,云何悟相便為登峰造極耶?曰:見性不真,不能了相: 見性真實,便能了了見森羅萬象,都是自己本性上因緣所生,謂之妙有。故學法 要著,須明緣生性空。若見緣性,則脫緣縛。(緣性者,緣生之性,即是佛性。 十二因緣是輪回相,佛性是輪回性,見佛性則輪回頓斷。緣縛者,即是十二因緣 輪回之縛也。)故證性即了緣生,了緣生即證入真性,是一事也。大乘學人,入 門便教觀緣生法,為將來悟入正因起見。此義云何?佛法以空為主,說空以因緣 為宗,因緣即是緣起義。(緣起即緣生)凡夫不信,外道不知,小乘權教雖知而 不徹底,唯大菩薩學佛乘者最須於此著眼。何也?佛說心地,乃說二空,無緣生 義,二空不成。人之識心,造善惡業,故有昇沈:而其真心本來不動,識心為累 ,枉受輪回。當知惑業苦三,皆由因緣所生,緣生性空,故曰人空。根塵亦是因 緣所生,根塵無性,一切是空,故曰法空,若無緣生之義,人法俱實,真心不顯 。有緣生義,人法俱空,真心顯現,得本法身,即為佛果。法身如虛空,故曰真 空。真空體內,十方微塵剎海一切俱現。故涅槃經云:(佛性者第一義空,第一 義空者即是智慧。)又深密經云:(若不了知無相法,雜染相法不能斷,雜染相 法不斷故,壞證微妙淨相法。)若能悟入緣生,即證無生法忍,即是大徹大悟。 大乘學人,當如是行,勉之勉之。 中編 發菩提心 已說四句要義竟。由初句,知唯心。由次句,知心體空。由三句,知悟心不 離般若。由四句,證真方能了俗。今當略說發菩提心。 一 名義 發菩提心,具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簡稱菩提心,或云大乘心,或云 普賢心,再簡云發心。義如常釋:阿,無也。耨多羅,上也,為無上心。三,正 也。藐,等也,為正等心。三菩提者,三、正也,菩提、覺也,為正覺心。此無 上心、正等心、正覺心,心字該通三項,各有所揀。初揀凡夫外道,凡夫不覺, 外道邪覺故。次揀二乘,但了生空,偏覺故。三揀菩薩,菩薩因覺,未滿果位, 非正覺故。 問:以上三心,如何融攝?以便下手。答:菩提心者,統為自性清淨心。此 自性清淨心,生佛平等,人人皆具,不增不減。發者,發起也,開發也。(初心 只是發起,見性乃名開發。)非觀照不能發起,非觀照不能開悟。故發心者,即 觀此自性清淨心也。 二 意義 問:云何為自性清淨心?云何觀自性清淨心?答:自性清淨心,即吾人之真 心,亦名佛法,亦名法身,亦名真如,亦名實相,亦名涅槃,亦名法性,亦名法 界。妄念依之,而成三界,為世界成立之本,人生緣起之源,眾生不知,無始以 來,從未觀照,枉造輪迴,沉淪生死。佛法教人返觀內照。即是入佛性,入法身 ,入真如,入實相,入涅槃,入法性,入法界。頓斷輪迴,速出生死。是故佛法 根本在心,行法根本在觀,大乘心地觀經云:(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 ,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涅槃經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 問:發心究竟為甚麼事?答:為見自性。吾故云:發心者,發見性之心也。 學佛不求見性,即是外道;志求見性,方是佛子。 問:何以觀心便得見性?答:古德云:「若不觀心,法無來處。」蓋佛法都 在清淨心上,返觀內照,始能引出佛性:一切三昧門,一切陀羅尼門,一切解脫 門,一切神通門,一時俱得顯現。故知心是妙法來處,若不觀心,如何能引得出 來?是以觀心為佛法第一妙行,諸行莫及。故華嚴云:「初發心時,即成正覺。 」謂自心是佛,見自己真佛,即成正覺也。發菩提心論云:「若人求佛慧,通達 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今人欲成佛,而馳心外求,哀哉!未曾發 心,而修雜觀行,只得生天果報,不得出離輪回。 問:發心既是觀心,且又重要如是,究應如何觀乎?答:佛說觀心,有一句 定義。文殊問經云:(不發,是發菩提心。)云何不發?謂不發一切求利益之心 ,及悲願有條件之心。蓋發心時,須要摒息一切外緣,離念清淨。生心動念,即 乖法體,故云不發。云何又言發?謂念念俱寂,自性圓融,周無際,即是發心 。智行于內,不行于外,故不發為發。華手經云:(汝等觀是心,念念常生滅, 如幻無所有,而得大果報。)龐居士云:(但看起滅處,此箇是真如。)其熟味 之。 又有要義三:一。發心時,當知無能發者,此破我執。二。無所發之境界。 三。無所發之方便。此二破法執。總以畢竟空,無所有,無所得,為歸趣。又發 心時,如有妙境,及小小神通發現,急宜捨去,以此是無相法故,一切雜行,一 切雜觀想,不得合入此中修。此指修三乘言,如圓頓教,即純乎合修。 三 修法 修此法時分二:一趺坐,二觀心,說明於下: 一趺坐 擇清淨處,結跏趺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後以右趾押左股,令 二足掌仰於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趺上。此為全跏,名吉祥坐。或但半 跏,右押左上亦可。又有降魔坐:先以右趾押左股,後以左趾押右股,手亦左押 右,禪宗多傳此坐,任人自擇,年老者端坐亦可。)身體端正,不動不搖。手結 定印,(二手仰掌,右安左上,二大指頭相拄,安於臍下跏趺上。此名法界定印 ,能除一切狂亂妄想。)合眼斷光,閉口合齒,舌抵上顎,鼻對肚臍。背脊筆直 。兩肩齊平,不偏不倚,如是而坐。 二觀心 觀心之法,先要休心息念。須將六塵萬緣,一概放下:善事惡事 ,都不思量,過去未來,一概不想。直觀當下念頭,憧憧往來,起滅不停;勿執 著他,勿隨逐他,勿斷除他。只管細細靜看。妄念起時,一看不知去向:旋又復 起,仍如是看:念若不起,只看著。久久純熟,看到一念不生,即與般若相應, 發菩提心論云:(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 無窮。)心性之妙如是,吾人平日之不相應,是為妄念所遮,是無明心。無明何 所依?依真如而起。觀無明心即是觀真如心,觀心性即是觀無明心。何以故?真 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故。觀而得定,即是真如三昧,為三昧之王,故 名上定。 問:此種發心,有異名否?曰:有。觀上不念外境,故名無念行。一心不動 ,故名不動行。心無所緣,故名無相行。心不住境,故名無住行。用般若觀照, (觀時不起分別心)故名般若行。總之,常修此行,則離分別,離能所,即是離 心意識,心意識離,真心自現。發心之能事,如是如是。 ○ 事忙人,每日必須坐一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若能坐二三次,每次一二小 時者方妙。愈多愈久則愈妙。坐時須要寬衣鬆帶,從容安詳,不宜當風, 不宜飽腹。坐畢緩動其身,徐開口眼,兩手搓熱,撫摩面目腰腹腿足,休 息片時,然後下坐。 ○ 平時須將唯心之理,自心是佛,二空之義,諸法無性,常常思維,以作預 備。涵養省察,尤不可忽。當知世事如夢幻,人生若朝露,剎那無常,都 是空忙。如能發起冷淡想,厭離想,最易合拍。以一念萬年修去,即是。 勉之勉之。 四 種類 發菩提心有二種:一世俗,二勝義。發悲願心,是有為法,名為世俗。觀自 性清淨心,是無為法,名為勝義。世俗不能攝勝義,勝義則能攝世俗。 問:大悲大願,是佛法要行,何以此中揀去?曰:非揀去也。未見性人。悲 願甚狹,見性時,乃能廣大,故見性為最急。所謂悲願者,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耳。今求見性。原為成佛利益眾生,即是大悲大願,何必更發。 五 不發之失 發心為總相,其他觀行為別相,別必依總,總能攝別。涅槃經云:「雖信別 相,不信一體無差別相,(即菩提心)名信不具。信不具足故,所有禁戒亦不具 足,所有多聞亦不具足故。」古德云:(無菩提心,三歸五戒亦不成就,以不知 佛法根本故。)其重要如此。今之人,學得一肚皮佛法,而於此茫然,何哉? 六 發心功德 發心功德,說不能盡,於群經,廣在華嚴,瑜伽,智度等論。茲舉數條於 下: 一受生利益。 發此心已,得四種利益:一種子勝,以菩提心為種子故。二 生母勝。般若波羅密為生母故。三胎臟勝,大禪定樂為胎臟故。四乳母勝,大悲 長育為乳母故。 二得出家功德。居士不能得出家功德。維摩經云:(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心,即是出家。)是居士發心,與出家等,亦能得此功德。 三具足佛法。 維摩經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具足。)毗婆 沙論云:(此法門是諸佛之母,諸佛之父,諸佛之眼,無生法忍之母,大慈大悲 之母,常常修習,功德無量無邊,大般若經云:(如以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 箭射地,無不中者。)發心成佛,如箭射地,無不成者。 四入劫超劫。 世人常嫌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時期太遠。不知汝修雜觀行, 尚在三大阿僧祇劫之外也。今日發心,未入劫者得入劫,已入劫者能超劫。 五諸佛授記,諸佛加被。 初發心時,佛與授記,群經有明文。如出生菩提 經,大乘心地觀經,思益經,最廣在華嚴經。諸佛加被者,楞伽經云:(十方諸 國土,所有無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頂。)是諸佛常常加被如是行者。 六能轉女身。 藏中有轉女身經。佛說菩提心。八百居士婦,轉為男身。 七往生上品。 世人念佛,不知發心,縱得往生,只得中品下品?如能念佛 而又發心,則可希望上上品生。觀經云:(不知第一義,不得上品生。)第一義 即菩提心。他經尚多,茲不具引。 八遠離災橫 毗婆沙論云:(劫火官賊怨,毒龍獸眾病,侵是人者,無有是 處。此人常為天龍八部諸佛皆共護念稱讚故。)此論略舉九種災橫:一劫難,二 火難,三官事,四賊難,五仇怨,六毒害,七龍難,八惡獸,九疾病。其實一切 災難,無不消滅。廣如華嚴,及瑜伽師地論。 七 不揀門閥 賢劫經云:(星王如來,昔為牧牛人,於聲授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名稱如 來,昔為織師,於電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明燄如來,昔為守城人,於無邊光 如來所,初發菩提心。難勝如來,昔為樵人,於堅固步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功 德幢如來,昔為汲水人,於妙稱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力軍如來,昔為醫生,於 大譬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此段經有三種看法:(一)卑門:牧牛織師等人, 皆非高門,故發心不拘身家。(二)得果:此六人皆得如來之果,可見發心不虛 。(三)要道:彼等得佛果,不歸功於其他觀行,而歸功於發心,故發心為成佛 要道。 問:發心固在速成佛,如一生不成,有果否?曰:有。從發心起,至成佛止 ,中間受生,瑜伽論中謂之增上生,言生生倍倍增加好處也。出生菩提心經說: 欲求富饒豪貴,或作天王,隨意能得。何言無果?且能真實發心,十信以往,作 十三種法師,即作十三種人天諸王。此義見仁王經,瓔珞經(上文受生利益,即 是概括其果,論中謂之得四聖輪。)。 八 儀軌 顯揚聖教論云:(於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言:我弟子某甲 從今日起,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饒益諸有情故,凡我所修六度等,一切 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菩薩摩詞薩同行,願尊證知。)如是 三說,即合儀軌。 九 結論 余觀菩薩藏中,說發心義,約十之三。諸大師章疏中,分條詳釋,義門尤多 。今略說如此。最後有三要義:一要信自心是佛,二要有善知識教授,三要肯精 進觀心,具此三要,無不成佛。即剎那一修,亦種佛種。其功德之殊勝,非平常 誦經念佛持咒以及其他觀行所可比擬。諸修學者,有緣聞此,其各珍重勉勵之。 以上為劉先生常常演說之義,大略如此。能生一念信心,剎那修行,功德已 無限量,何況精進專修,果報不可思議。 下編 略解楞伽(依據唐譯大乘入楞伽經) 佛言:大慧,菩薩摩詞薩,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 悟。離分別見。上上升進,入如來地。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 此段經文,佛答自證聖智行相,為頓教根本,今逐句釋之。 依諸聖教(宋譯作:前聖所知,轉相傳授。)依諸聖教者,先佛相傳之教, 為聖教。所傳何法?廣則本經所明。其下手處,即達摩「外息諸緣,內心無喘, 心如牆壁。」三句之義。(此偈共四句,第四句「可以入道」是果,用功只在上 三句。)可知此言,是先佛所傳,非達摩杜撰,故應深信受持。 依者,言謹守 此法,不得一絲出入,以期徹悟。 無有分別(宋譯作:妄想無性。) 此句是修行正軌,最要最要。何為分別 心?即第六識。根塵相對,或憶念過去未來,枉造輪回,經中呼為六賊。今欲入 法,應先停止此心,莫起分別。今作三段解:一初,二中,三後。初入觀時,先 將根塵過未事,一齊放下,始為外息諸緣。教門謂之修止,宗門謂之休心息慮。 妄念一息,心便寂靜,心若寂靜,般若乃生。先德喻之如珠吐光,還照珠體。珠 喻涅槃心,(涅槃即寂靜。)光喻智慧。(智慧即般若。)光從珠生,喻般若從 涅槃生。還照珠體,喻般若光明,還照法身。顯宗論云:「涅槃不生,能生般若 。」故息緣為入手最要。中時,外緣已息,般若漸生。此刻應一心不動,故云內 心無喘。(喘者,動也。)此不動時,即是無念、無住、無相。相雖有四,(不 動、無念、無住、無相。)其行則一。後時,心如牆壁。此句狀無分別不動之相 ,最為吃緊,即是離識功夫。禪宗所謂如大死人,永絕餘想。又謂絕後再甦,欺 君不得,即是此境,珍重珍重。枯木生花,於是乎在。 獨處閑靜(宋譯作:獨一靜處。)此句有兩義:一。獨處,謂一人專修,不 約伴侶,華嚴經云:「獨一發心,不求伴侶。」是也。可知近世成群打七之非。 二。閑靜者。謂擇清淨處所。遠離憒鬧也。獨處對人而言,閑靜對地而言。 觀察自覺(宋譯作:自覺觀察。)此句若如字面解,有觀察心,有警覺心, 心緒紛然,成何事體?今謂不然,作三段釋:初釋觀,次釋察,後釋自覺。初釋 觀,觀謂觀心,觀何等心?曰觀無明心。何以不觀真心?曰:真心自無始以來, 為無明所熏所蔽,不能顯現。此無明,依何處住?依真心上住,如膠著漆,不得 解脫,故曰住地無明。此無明。為生死根本,一分不盡,生死永在,故曰根本無 明。學法欲求真,當從此住地無明下手,何也?伐木不斷根,灸病不得穴,絲毫 無益。故二乘人與權教菩薩,斷得四住無明,不知住地無明:能免分段生死,終 受變易生死。(輪回有二重:一。界內十二因緣,受分段生死。二。界外十二因 緣,受變易生死。)一乘人從觀心下手,為破住地無明,生死永斷,所謂從咽喉 上取血,此是成佛妙訣,最真最實,李長者曰:「根本無明,即是根本不動智。 」永嘉云:〔無明實性即佛性。〕台宗云:無明體即是明,即是實相,即是法性 。經中不勝繁引,皆指此著而言。初時觀生滅心,不執不著,不隨不斷,或一味 休心息慮。兩法是一。常常觀照,即是般若熏無明。無明一破,法身頓現。一超 直入如來地,不歷僧祗護法身,故稱之為圓頓法門。次釋察:察。謂監察,謂觀 心時,有兩種監察:一者正念,二者正知。正念者,一心守護觀境,不准起第二 念。遺教經云:「制之一處,無事不辦。」金剛三昧經云:「制之一處,眾緣斷 滅。」制之一處,即是正念。先德云:「若不守心,得成佛者,無有是處。」正 知者,如起信論云:「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若不攝還,增長無明 。監察機關,有此二種權力。禪門有喻云:「坐禪者如官吏,門外有二衛兵站岡 ,此二衛兵,一名正念,一名正知。」可謂善喻。三釋自覺:自覺者,言此監察 機關,時常令正念守心,正知攝心,不令放逸。 不由他悟(宋譯作:不由於他。) 不由他悟者,到大徹大悟時,萬法自然 從心顯現,不是他人授予。所謂無師智,自然智,是也,即是無生法忍。 離分別見(宋譯作:離見妄想。) 此句作兩句釋:一離分別心,二離諸見 。先釋初句:此分別心,與上文不同,上是凡夫攀緣外境,此是行者攀緣觀境。 不然,便是重複。云何攀緣觀境?此是無相法,不許有相。若現殊勝境界,或現 佛菩薩像,或聞說法聲,皆是魔境,應嚴加拒絕。 若有取著,即是分別心起,便入魔網,故曰離分別。 次釋第二句:見者諸見,障人不能見道。諸見者,或云五見。(身見,邊見 ,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或云六十二見。起見者,謂於觀中,現出境界, 以為或劣或勝,或與某經相合,或與某三昧相應,認為聖境,此即是見,必入魔 網。佛藏經云:「發菩提心,只是離耳,離何等?一離欲,二離見。」「欲即是 無明,見即是憶念。」華嚴論云:(見在即凡,情亡即佛」四祖云:「不用求真 ,惟須息見。」見之過患,可謂至重,故須離之。 上上升進(宋譯同上。) 上上升進者,觀心到此地位,應加精進,不間修 行,暗中長進,不可限量。上上者,如在信位,升進十住,十行,十向,十地。 步步增高,謂之上上升進。 入如來地(宋譯同) 如來地者,為大徹大悟之果。觀行純熟,不覺趣入, 故此法門,謂之如來禪。 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宋譯作:是名自覺聖智相。) 自證聖智行相 者,自身內證聖智修行之相也。自證聖智,宋譯為自覺聖智。證者,見也。覺即 是證,證即是見,二名無異。此即根本智,經論多名,華嚴謂之普光明智,即是 本性寂照之用。華嚴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即說 此義。此智成就,即為成佛。楞伽云:(如來以智為身,智為體故。)又云:( 佛非人非蘊,但是無漏智。)此智即是行者報身佛。 云何名一乘行相?謂得證知一乘道故。云何名為知一乘道?謂離能取所取分 別,如實而住。大慧,此一乘道,唯除如來,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 此段經文,佛答一乘人入觀行相。大慧以與上章修法或異,佛以離分別為答 ,仍與上章義同。今略釋之。 何謂一乘行相?行相者,謂心念不住而住之相。 一乘行相者,謂修一乘法安心之相也。離能取所取分別者,能取是見分,所取是 相分,能所宛然,即是分別,應當離之。如實而住者,如作靜詞解,如即真如, 實即實相,言住真如實相也。如作動詞解,如即如是之如,如實相而住。如實相 而住者,不住根塵識,住於如如之理。此義最大,當引經證成。金剛三昧經云: 「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善男子,住於如理,(即如實而住,)過三苦海。(即 三界之苦。)又云:「若住大海,(譬佛果,)則括眾流,(譬三乘,)住于一 味,(譬守心一法,)則攝諸味(譬信、住、行、向、地。)」大涅槃經云:「 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是人,已用諸河泉池之水。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 習如是金剛三昧,當知已為修習其餘一切三昧。」觀心入理,即是修習金剛三昧 ,此三昧成,一切三昧,無不具足,故為圓頓。又金剛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 :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脫。守一者,守一心如。入 如來禪者,理觀心如,入如是地,即入實際。)實際即真如法身。存三解脫者, 言不證三解脫也。守一心如,即如來禪。經語分明如是,而世人不知,悲夫。華 嚴經云:「初發心時,即成正覺,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即是此境。金剛經云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即是此經之如實而住。而生其心,即自證 聖智現前也。本經偈云:「捨離此一切,(上文列各種禪,皆應捨去。)住於無 所緣,是人則能入,如如真實相。)住於無所緣,即是如實而住。入真實相,即 是如來禪。涅槃經云:「一切眾生,無漏智性,本自具足。」依如是修,無不得 證。奈何不信?而甘沉淪三界乎。先德云:(妙得其門,成佛匪離於當念。若失 其旨,修因徒困於多生。)思之 思之 華嚴經偈 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 若有欲得如來智,應離一切妄分別,有無通達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導師。 佛法要領跋 佛法廣大。根本在心。行門無量。主要在觀。直觀自心。見性成佛。此吾師中江 劉先生說佛法要領之宗旨也。先生博通經藏。精研教觀。深山隱居。澹泊自處。 年已七十有三。而精神矍鑠。誨人不倦;時應鄰邑之請。講說不絕。常曰:學佛 不求見性,皆是附佛外道。志求見性。方是佛子。欲求見性。必須觀心;觀與不 觀。實為學法生死關頭。三乘人觀心,不深不徹:唯一乘人頓見本性。頓成如來 。故其教人:每令放下觀心。學者從之。多獲開悟。弘恕聞道已晚。因張君心若 之介。始獲忝列門牆。十四年來。備蒙啟迪。循循善誘。殷懃懇切。嘗開示曰: 學大乘法。以了一心為根本。若實了一心。則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將不 求而自至。故云:一切諸法。心為上首。神通人人具足。但得母子自至。又云: 大彌陀經三輩往生,俱以發菩提心為本。不明四智。只生邊地疑城。觀經是心作 佛。是心是佛。固皆以了一心為根本者也。一心難信。(一心即是自己真心)了 尤不易。(見性方了)能了則入無學位矣。又云:修觀持名。二法平等。修觀者 ,能明白見。持名者,至一心不亂時,乃明白耳。此皆佛法真實了義。凡學佛者 ,咸宜知之。無奈弘恕根性愚鈍。雖受淨土觀法,未及專修;又值世亂,不遑寧 處;迄無成就。慚愧甚矣。邇因體力衰弱,性好簡易。重請授我要法,以資修習 。先生始以「發勝義菩提心」教之。并告之曰:發心者,發見性之心也。即觀自 性清淨心也。華嚴云:「初發心時,即成正覺。」涅槃云:「能觀心性,名為上 定。」均謂此也。乃至起信論之真如三昧淨土宗之實相念佛達摩大師之如來禪。 名異實同。皆是觀心云云,始知禪淨二門。原是一法。旋復寄示講錄三篇。所傳 具在。且更詳焉。展誦之餘。贊歎無盡。乃細加編次,呈請鑑定。名曰佛法要領 。集資付印,以利學人。竊謂是書。言簡義精指歸一乘,示二空理。悟入緣生發 菩提心。徹見本性。闡明楞伽玄義。揭示頓教根本。絜前聖之要領。為成佛之捷 徑。所謂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經藏奧旨。洩盡無遺者矣。學者苟能依此修之。 則久久純熟。豁然開悟。明心見性。一念頓證。其福德智慧因緣之大。豈平常誦 經念佛持咒修觀所可得而比擬哉。何以故?心性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故。 此觀心法,是如來禪。只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迴非餘法所能及。故華嚴云: 「雖盡未來際。遊諸佛剎。不求此妙法。終不成菩提。」妙法者何?觀心是也 。大乘心地觀經云:「此法難遇過優曇。一切世間應渴仰。十方諸佛證大覺。無 不從此法修成。此偈大聲疾呼出佛金口。更有何疑。又云:「一切有情聞此法。 欣趣菩提得授記。一切有緣得記人。修此觀門當作佛。」可見一發心即授記。一 授記當成佛。是定義。何謂有緣?得聞此法為有緣。當下發心為有緣。願天下 有緣人。如法修行。精進不退。皆得速證無上菩提。 一九四七年丁亥十一月十二日 弟子 金弘恕敬跋 劉洙源先生書札--書一 弟子金弘恕敬錄 廿三年冬十一月廿八日 弘恕居士左右:頃奉 惠書,由張心若君展轉遞交,句法之殷,慕道之切, 濁世罕覯,欽佩莫名。(僕)于佛法,但知信仰,造詣殊不敢言。尊示盛多稱譽 ,俱屬外間傳聞,絕非實事,讀之彌增惶悚。承問淨土法門,意欲筆談妙觀。夫 修淨土,相沿有持名止觀兩種。持名普被群機,止觀須憑指授,止觀雖妙,不如 持名之穩。 台端入道,宜從持名入手,請緩問津止觀。蓋禪定一法,須與授者 同居,否則流弊百出,或趨入邪徑,或易致退失。故蓮池以後,唯提倡持名一法 ,不主修觀,用意深遠,絕無歧途。持名看來若易,其實徹上徹下,依教理之淺 深以為淺深,依發心之廣狹以為廣狹,其生品之高下,則視乎行持緩急與生熟, 與修觀者同功,萬修萬人去也。其法具在三經一論,不出信願行,南方盛行, 台端何疑而枉下問?普陀印光法師,海內尊宿,專倡此教。(僕)與此師無一面 緣,曾見所刊文鈔,雖衍舊說而多發明,不審 足下曾措意否?(僕)學行無似 ,愧無以塞明問,慚愧慚愧。雖然,亦有至切要之義相勗者。 我佛說法四十九年,凡經三百六十餘會,教義千差,歸宿無二,一言蔽之, 一心而已。(一心即是真心)不了一心,便有外境,因之起惑造業,輪轉無有了 期。若實了一心,則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將不求而自至。故云:一切諸 法,心為上首。(佛法與外道。其分界在此。)足下信佛,應如是信。不然,雖 持名修觀,盡是外道天魔,非佛法也。何以故?心外有法故。此為根本法義。其 次加行有二,一曰莫妄想,二曰耐冷淡。何謂莫妄想?凡對一切境界,並將為空 ,不可執著,以起想念。世間受生,皆由妄想所成,此乃生死根本,不可不知。 何謂耐冷淡?世人造業,都由耐不得冷淡,既欲做箇出世賢聖。猶與世俗貪逐五 欲無異:不惟佛不得成,閻羅老子不是瞎漢。今人于佛法,初患不得聞。及其既 聞,又云人事太多不肯行。此無他,第一不了一心大義,第二任其妄想不停。何 緣妄想?就因耐不得冷淡。此是大大病根。若先除此二病,心內自寂淨,智慧自 光明,于佛法有趣向分矣。僕無知愚人,跧伏鄉井,感 公不遠數千里,馳書下 問,謹以所學對,不審高明以為何如?手此頌禪悅不宣 劉復禮頓首 劉洙源先生書札--書二 廿三率冬十二月廿四日 澹園賢弟左右:頃奉手書,灑灑千言,備述家世履歷,及早歲入外道,近年 憬悟,皈依三寶。希求為師弟。想見發心真誠,趣向勇猛,難得難得。如此求法 ,果能實行,斷無不成之理,請諦聽之。 佛法師弟,以道結合,與世間法微異。苟自信己心原是一尊真佛,聞而深信 ,用力進修,雖不列門牆,已為如來真子。如心外有境,禍福盛衰,名聞利養, 常縈心念,雖修觀念佛,終日侍側,已是叛師背佛。 賢既欲敘師弟,(僕)自 當攝受,般若因緣,非世俗勢利之比,即使不以師弟相稱,凡有問難,豈敢不以 實告,勉之勉之。今將副所願,竭誠相教:弟既皈依印光法師,是大好事。此師 是方今國內正法眼藏,禪也淨也,宗也教也,莫不深通。惟其願力,欲以淨土一 法,普被群機,故專勸念佛。其教賢弟專心念佛,不必勞神研究經論。深有意趣 。賢須努力奉行,此師知見極正,決不誤人。 來書復請淨土觀,若(僕)有所 吝者然。此念誤也。佛法當機不授,為無慧眼,授非其人,為謗三寶。(僕)得 足下勤墾。斷無不言之理,所慮者,恐無益有損耳。足下志趣甚佳,如肯真信, 豈止生西如操左券,成佛作祖,亦是吾儕本分內事,絕非意外。來書曾述上年入 同善社,此最害事,尤須緩學止觀,否則為害不淺。細繹來書,急求知解,此大 難答覆。相宗剖析最密,自謂不喜看,仍以少看為妙。又言喜閱台宗書,豈能讀 彼三大部耶?如果能讀,彼中頗斥神通,何以震駭如此?今想得一法,于念佛之 外,每日讀六祖壇經數頁。此書極精要,含義極深極富。雖未必能解,讀之使知 見端正,為益甚大。楊仁山列于佛學四書,其要可知。學法因地貴真。求了生死 ,求生西方,此正因也。求世俗果報,邪因也。求持咒靈驗,亦邪因也。求神通 ,亦邪因也。戒之戒之!我弟子中,雖有發通者,吾力斥之,今已不敢再以神通 炫惑人矣。賢問日課如何定?努力念佛盡之矣。四字六字俱可,跏趺坐最妙。暇 時加念普賢行願品。 書中更有應答者:一。學大乘法,以了一心為根本,念佛求生為專業。足下 生計不裕,即營他業,未嘗不可。所謂治生產業,不礙圓宗,但不可犯十惡業耳 。 二。了解一心之義,是大乘最上乘總綱,其義高出發願生西,不止萬萬倍也 。 賢持咒誦經,于四悉檀中,尚在世界悉檀範圍內,我此兩書開示,俱屬第一 義悉檀範圍矣。珍重毋忽。 三。律藏千言萬語,只有二義。一離惡行,二離欲 行。離欲行復有二:一不邪淫。二斷正淫。邪淫是地獄因,佛所不許。正淫為嗣 續計,居士無妨。除淫戒外,一切皆是離惡行。足下曾受五戒否? 四。修觀持 名,二法平等,修觀者能明白見,持名者至一心不亂時,乃明白耳。 五。三明 六通,二乘與大乘不同。不求自至者,所謂但得母,子自至也。 六。凡學法與 文字無關,不識字人,一樣成佛,何況生西。 七。賢問平常日課有效驗否?凡 念一聲佛,俱有功德,那得無驗。經中所言,都是千真萬確,佛無妄語,切勿生 疑。又已發願即蓮花開,是確實說,毫無虛誑。吾棄大學教授,退居深山,已三 年矣。近無著述,向年鈔撮,皆糞土也,可以不問。壇經一書,諸佛心要,不可 妄解。逐日讀去,種佛乘種子,不可輕視。昨夜得書,今午作覆,近年山居,外 間絕少書札,尤不喜作長函,感君七千里外來問,眼花手顫,草率已甚。吾與君 廿年以長耳,頹唐如此,可悟無常迅速,宜及壯年努力前進。 劉洙源先生書札--書三 廿四年春二月十五日 昨日得書,問法懇切,令人起敬。措〔惜〕所陳之義,盡是邪知邪見,此由 以前問津佛法,未得一箇明白人,故貽害如此。今于所問數端,修加駁正。從前 知見,務希掃除淨盡。附佛外道書籍,屏之遠方,或付丙丁。一心念佛,莫求義 解。如是積以歲月,或于淨宗有入門處。幸聽我說,善思念之。 君問如何了解一心,高出發願生西萬萬倍?此義是淨宗最上乘說,亦是淨宗 常談,經中分明具有。大彌陀言三輩往生,俱以發菩提心為本。又言不明四智, 只生邊地疑城。觀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乃至是心作 佛,是心是佛云云,何嘗不以了一心為根本耶?如此修去,一生可望得無生法忍 。常途信願行三字,固不可非,然于菩提心未注重,即使生西,難期上上品,何 以故?未了一心故。一心難信,了尤不易。能了,則入無學位矣。然大乘法義, 當從此入手,始為發心。君但信萬法俱在心內,諸佛眾生亦在心內,淨土穢土亦 在心內,如是極力念佛,用功一年半載再問,莫憑口說。尋常念佛,不明此事, 雖得往生,亦是下品。吾教君第一義諦,入手從了心趨入,自然高出萬倍,蓋吾 為根器較好者,勉以了義之教,以發菩提心為基礎故也。教下言發心之書,文廣 義博,猝難領解。吾用簡單法門相訓,但了一心,即攝諸義,即是真正發心。不 了一心,雖發願往生,總滯邊地疑城。此種較世間法固優,終非我佛接引眾生本 懷。吾之勸足下閱壇經者以此,此書未嘗言發心,而句句的指人心,言言都是究 竟了義。足下自從容理會,此書發明無餘蘊。云何更問勝義諦耶?了一心,即真 勝義諦也。勝義諦者,一心是也。謂之佛性,謂之真如,謂之法身,謂之法界, 皆真心之異名,皆是我之自心。諸佛眾生,平等無二。如再不達,老實念佛,終 有明白之日。但逐語言,則無希望。吾勸君常看壇經者,即以此書啟君菩提心耳 ,誰謂欲君參禪哉?參禪大法幢,近今濁世能建立耶?足下一聞壇經,便指出某 種註解,及心燈錄。嗚呼,此種斷人善根之書,豈可寓目耶?大抵宗門之書,一 概不需註解,凡作註解,皆是荒謬絕倫,附佛外道。何以故?宗門直指本心,令 人自悟:一入義解,便塞悟門,永斷善根。故中峰大師於信心銘,證道歌,皆有 闢義解之作,所以中峰為正法眼藏。夫壇經何需注?如欲注,吾且告君,五 燈會元、尊宿語錄、指月錄等,皆壇經絕妙註解也。應將前註,急急捨去。每日 閱壇經,宜直心自悟,不解者闕之。十萬八千語,存而不論可也,萬勿穿鑿,以 求義解。 君又有放下最難之問,當知放不下時,一心念佛,便能放下。淨宗珠清濁水 之喻,正如此。心若馳散,便以佛號抵制之,久久自靜。凡學法。那箇不用苦功 夫,如不用功,而遽能放下,何須學耶?念佛工課,足下可自訂之。吾意凡作一 事,當以全力注之。如念佛。則盡日繫念于是,無有休歇。若訂時間,其休歇時 多多矣,豈有成功之日,努力念,無間念,勉之勉之。念佛之外,所持諸咒,既 曾學過,亦不必廢。只要知心為根本,一切法門,皆入第一義諦。 足下有二女而無子,當知觀音普門品云:「設欲求男,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 賢夫婦何不常念彼經,持觀音名號耶?既于淨業有益,又于願求有補,何事 不作?佛法是一家言,但達心宗,而勤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其無效者,不肯長 時修,心外有法,或作或輟耳。(如教奉行。已生四子。恕注) 足下既修淨土,五戒宜受。凡不作十惡業者,皆可受五戒。何以故?五戒十 善業攝。瑜伽菩薩戒,六度四攝攝盡。君如真正發菩提心,不惟五戒宜受,菩薩 戒亦宜受,當知菩薩戒,有在家出家兩種,瑜伽戒是在家出家公共之戒。能受, 則于淨業為益極大,莫怕莫怕。當知能發大心,即應受菩薩戒,此戒以菩提心為 根本,故于治生產業,生男育女,絕無妨礙。但受戒時,于己一面,只是發心, 及明持犯開遮之義,在外緣方面,須得高行阿闍黎,為之羯磨,否則不能得上上 品戒。 劉洙源先生書札--書四 廿五年夏六月廿四日 君有利人之心,如佛說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何嘗不是?殊不知經中屢 云:若自有縛,欲解彼縛,無有是處。又云:自不修行,欲他修者,終無是處。 足下如真欲利人,當精進無倦,使有成就。作六道父母,人天師表,是分內事 。登報及口耳相傳,有何利益? 凡學法。貴有定心,(非成不遷)長時心,(常常做去不可間斷)無間心 ,(如雞伏卵熱氣一斷便無生意)有此三心,無不成功。夫佛有種種法,治眾生 種種心。故經云:方便有多門。豈必門門試,乃得成哉?貴信一門,入其深際 ,乃有是處。四弘誓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者,是豎論,非橫論,莫誤會。豎論者 學通一法,再學別種,以後有無量法門也,非謂一時並進。若一時並進。一法都 不能成,有何利益?記之記之。 劉洙源先生書札--書五 廿六年秋七月七日 竊嘗聞之,法門無量,要從一門深入,乃有是處。故古者大師教人恆言:要 有箇入頭處。夫所謂入頭者,各教不同。宗門以知有為入頭,次第禪法以初觀成 就為入頭。以此例密法,事一本尊,當知亦爾。(鄙)意以為一有入處,空慧朗 然,縱橫萬變,視此為基。否則,終身門外漢也。 足下美材,幸專心一法,窮 以歲月,令其開通。毋兼營並騖,毋見異思遷。入海算沙,說食不飽,宜痛戒之 。 世亂,人心無所依倚,求之佛法。今佛法成為時髦品,龍蛇混雜,以偽亂真 ,大抵名聞利養是求。我輩不可入此種隊裏,乃真佛子也。 劉洙源先生書札--書六 廿六年冬十月初九日 頃奉 惠書,斷斷以淨土觀為請,若慮(僕)有所秘惜者。夫法貴流通,吝 而不與,是為犯戒。但恐距離太遠,有非筆墨之所能罄,又恐聞而不修,所以默 然。今歷時三載,請已踰三。茲將此入手方便,為君一言,諦聽諦聽: 學此觀者,須于佛前,默念三皈五戒,守十善道。繼發三種心:一廣大心, (誓度一切有情)二定心,(觀不成,不能見異思遷。)三長久心。繼而入坐 ,(或全跏或半跏)觀六大空。(地水火風空識)最重要在四大,破我見身見故 。一、地大散歸西方。(從頭至足堅硬者,皆屬地。)二、水大散歸北方。(血 汗津液皆屬于水)三、火大散歸南方。(暖氣屬火)四、風大散歸東方。(鼻息 屬風)此四大既空,惟有空大。(第五大)誰知空者,則惟有識。(第六大。) 此二大不必久住。即以此識心,諦觀于日。(即十六觀經日觀)前之四大,須攝 心觀想。初坐時,每大往各方推散,最短必經十分鐘之久,或更久尤佳。此法本 于觀經四帖疏。卷三第三頁。君細心玩之。凡坐必向西,必心平氣靜。入坐之初 ,須攝心不亂,毋求速效,有效毋驚喜,久久自成。(此為修日觀前勝方便、有 此方便、日觀易成。恕注) 君學密法,于四大六大,素所飫聞,並無奇特,但貴能入耳。(僕)歸家已 六年,與諸弟子離群索居,不知伊等造詣如何。通淨土觀者,似乎不少。其他妙 觀,約有十餘人,而死者過半,無可稱也。 大抵末世學法,女勝于男。(知苦勝。)男中老者,勝于少壯。知苦乃入佛 法,少壯多不知苦,故難入耳。學法之人,要少欲知足,不外慕,不求名聞利養 ,方是佛子。世亂如此,皆由眾生不能少欲知足,造十惡業,釀成浩劫。我輩皈 依十力導師,豈可不自警惕乎! 劉洙源先生書札--書七 卅五年冬十一月初三日 澹園賢弟左右:頃奉十月朔日。手書,殷勤懇到,何減骨肉。九年之中,滄 桑屢變,天荊地棘,慘不忍言! 貴省屬淪陷區,尤為沈痛。戰事初起,音問阻 隔,東望浙雲,系念 足下未嘗忘也 去歲勝利,即冀 足下當有書來,不意今 日尊函始從天降。信知善根深厚,再生更慶,舉宅平安,椒聊繁衍,因果不昧也 。予雖遭遇國難,而蜀中陪都所在,最稱完善,因此蒙福。庸人之報,慚極慚極 。數年之中,常周遊于德陽,廣漢,金堂之間,講演未輟。但風燭殘年,老病頹 唐,殊屬可憐。 來書說大乘止觀法,修無念行,此實性宗妙諦,與密宗四瑜伽之無上瑜伽平 等,為宗門秘訣。其所述觀法,謂「一
/
本文档为【佛法要领-刘洙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