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环境影响评价题库

2021-03-08 7页 doc 236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ysdg83

从事建筑公司质量、技术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题库./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一、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2.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4.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5.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6.评价工...
环境影响评价题库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一、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2.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4.环境: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5.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6.评价工作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7.环境的整体性:又称环境的系统性,是指各环境要素或者环境个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8.环境质量:是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9.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是在开发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的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判断提出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对一些评价时尚未认识到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达到改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管理水平,并采取补救措施,达到消除不利影响。10.环境容量:是指对一定区域,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污染源布局和结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11.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二、选择题1、环境基本特征整体性与区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资源性与价值性。2、环境影响分类按来源分类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3、环境影响分类按影响效果分类为有利影响、不利影响。4、环境影响分类按影响程度分类为可恢复影响、不可恢复影响。5、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判断、预测、选择、导向功能。6、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试行的时间2003年9月1日。7、环境标准体系按类别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标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七类。按照标准制定颁布机关的行政级别分为国家、地方两级。8.环境标准在环境保护中所起得作用包括:是制定环境规划和环境计划的主要依据;是环境评价准绳;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9.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大气质量标准、水质质量标准、环境噪声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生物质量标准。10.环境影响按照影响的来源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累积影响。11.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包括:具有法律强制性、纳入基本建设程序、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项目建设、分类管理、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可做简答)12.在人类活动中,评价具有四中最为基本的功能: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导向功能。13.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行政法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权限问题的通知》、《关于颁发[制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的原色与方法(试行)的通知]》14.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依据中的单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15.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6.按建设项目各阶段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分,可分为:17.按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进行分类,可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共政策环境影响评价。18.按评价的环境要素进行分类,可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19.按建设项目各阶段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分,可分为:建设阶段影响、运营阶段影响、服务期满后影响。20.按环境影响评价时间顺序分类,可分为: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21.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对国家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规定(   A、B ) 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地方环保基础标准 D、地方环保方法标准。2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类管理的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可分为(  A、B、C    ) A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B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C 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 D 环境影响评价总则。23.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是什么?  答:确保人体不受污染危害原则;政策性原则;以环境状况为基础,要有科学依据;差异原则;尽量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原则。24.1989年12月2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25.规划的环境评价的对象是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26.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成果:综合规划需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需编写该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而专项规划中的非指导性规划则需编写篇章和说明 。27.三、简答题1.环境的基本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整体性与区域性 ①环境的整体性,又称为环境的系统性,是指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是环境的最基本的特性。 ②环境的区域性是指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异。 ⑵变动性和稳定性 ①环境的变动性,是指自然的、人类社会行为的、或两者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②环境的稳定性,是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当环境结构和状态在自然的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不超过一定限度时,环境可借助自身的调节功能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 ⑶资源性和价值性 ①环境的资源性,包括非物质性和非物质性。 ②环境价值性,环境具有资源性,当然具有价值性。2.各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是: ⑴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 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和完善,是根据地方具体情况制定比国家标准更为严格的标准。从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要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 ⑵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又可分为综合排放标准和行业排放标准,综合排放标准和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即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3.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应满足的条件是: ①基本上适应所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并能够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作出识别和评估; ②对各种替代、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较; ③生成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了解可能的影响特征及其重要性; ④包括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 ⑤及时、清晰的结论,以便为决策提供信息。⑤及时、清晰的结论,以便为决策提供信息。 此外,还要具有评价活动开始及结束后一段时间内的环境监测和信息反馈程序。4.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包括的内容(要点)?答:[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4]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5]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分析;[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5.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1972年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开展研究。1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首次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地位。1981年,《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了具体规定。1986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内容、编制和审批程序。1996年,《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从微观评价向中观、宏观评价发展。1998年,国务院颁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专章的形式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规定,提出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完善了申报、审批程序及法律责任。2002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扩展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两部分。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答:①可以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经济的合理布局提供前提条件,制止用危害环境的代价谋取短期经济利益的近视做法。     ②通过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为确定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提供依据。     ③可以加强对环境的科学管理,增加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提高民众关心、保护周围环    境的公民意识。5.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是什么?环境影响评价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对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上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②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 ③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 ④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6.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别? 环境质量标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指为了实现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技术条件,对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质浓度或数量所作出的限量规定。环境质量标准相对于污染物排放标准较为严格,当某个企业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但不符合环境质量标准时,我们的执法机关可以以民事身份提起诉讼。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一、名词解释1.评价工作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一级最详细,二级次之,三级较简略。2.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3.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4.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量:计算式pi=mi/ci。5.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的分配,最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6.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域值。7.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主要有: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8.环境影响预测: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推测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9.污染因子:是指任何物质(能量)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度、形态和途径进入、作用于环境系统并对环境生态系统产生污染或破坏的物质(能量)则称为污染因子。二、选择题1.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可分为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前者主要用于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管理,后者用于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和进程。2.环境影响评价程序遵循的原则包括: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主导性原则、等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随机性原则、社会经济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类管理的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可分为(  A、B、C    ) A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B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C 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 D 环境影响评价总则。4.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建设项目的特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律。5.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作用有: ①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总体设计和行动指南;②是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文件;③是检查报告书内容和质量的主要判据。6.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分为建设阶段、生产运营阶段和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三个阶段。所有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营阶段的影响;预测又分为两个时段即冬、夏两季,丰、枯、平水期。7.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作用有:①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总体设计和行动指南;②是指导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文件;③是检查报告书内容和质量的主要判据。8.不符合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有: ⑴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产品方案、主要工艺、主要原发生重大变化,污染物种类或污染物的排放与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情况相比有较大变化。(2)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发生较大变化,或运行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对新的环境敏感目标产生影响,或可能产生新的重要生态影响的。 ⑶建设、运行过程中,当地人民政府对项目涉及区域的环境功能作出重大调整,要求建设单位进行后评价的。9.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型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10.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由(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11.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监督管理包括:评价单位资格考核与人员培训,环评大纲的审查,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管理,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13.国家对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14.人事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同负责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工作15.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实行职业资格制度。16.公众参与的形式:公众意见调查、专家咨询、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17.公众参与的主体:对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和编制机关可以委托承担该建设项目或者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或者其他组织和机构。三、简答题1.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时应贯彻下述原则:(1)审核该项目是否符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2)审核该项目是否贯彻了“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水补偿”的原则;(3)审核该项目是否符合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4)审核该项目的技术政策与装备政策是否符合国家规定‘(5)审核该项目环评过程中是否贯彻了“在污染控制上从单一浓度控制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在污染治理上,把单一污染治理与集中治理或综合整治结合起来”。2.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的内容有: ⑴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对环境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影响可能是敏感的、不可逆的、综合的或以往尚未有过的项目,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⑵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有限的不利影响,影响较小或者很容易找到减缓影响的补救措施,通过规定控制或补救措施可减缓对环境的影响。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⑶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对环境不产生不利影响或影响极小的建设项目,可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3.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包括: ①地理位置; ②地貌、地质和土壤情况,水系颁布和水文情况,气候与气象; ③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植物、农产品、动物产品等情况; ④大气、水、土壤等的环境质量现状; ⑤环境功能情况(尤其要注意环境敏感区)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 ⑥社会经济情况; ⑦人群健康状况及地方病情况; ⑧其他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现状资料。4.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要满足以下要求: ⑴环境影响报告书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实用性强;⑵基础数据可靠;⑶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⑷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⑸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文字简练、篇幅不宜过长;⑹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有评价资格证书。5.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 ⑴建设项目概况;⑵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现状;⑶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⑸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⑹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6.简述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及其特点和局限性。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包括搜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和遥感法。特点:搜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收效大,较节省人力物力时间;局限性在于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往往不全面,需要补充。现场调查法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可以弥补手机资料法的不足。局限性在于工作量大、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往往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遥感法从整体上了解环境特点,特别是人们不易开展现状调查的地区的环境状况。局限性在于受资料判读和分析技术的制约,产生精度高、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的调查。7.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应遵循的原则: ⑴目的性原则 区域环境有其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特定的功能要求其有特定的环境目标,故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并根据其目的性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任务。 ⑵整体性原则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注重规划或建设项目对区域人类—生态系统的整体影响,这样才能正确、全面地估算整个区域环境可能受到的整体影响。 ⑶相关性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中应考虑人类—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研究同一层次子系统间的关系及不同层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研究其逐层、逐级传递的方式、速度及强度。 ⑷主导性原则 各规划或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应抓住其主要影响,以“支配原则”进行环境影响评价。⑸等衡性原则 由于“木桶原理”的存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要重视整体效应和相关性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各子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均衡,特别要注意具有“阈值效应”的要素⑹动态性原则 各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须研究其历史过程,研究在不同层次、不同时段、不同阶段的环境影响特征⑺随机性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涉及多因素、复杂多变的随机系统。各规划和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引起各种随机事件,故须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增加必要的研究的内容,特别是增加环境风险评价。 ⑻社会经济性原则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环境影响评价应从环境的系统性和整体方面对环境的价值作出评价,并以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环境的开发行为作出合理的判断。 ⑼公众参与性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要公开、透明,公众有权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信息,故要实行公众参与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工作内容⑴建设项目概况 包括建设项目规模、生产工艺水平、产品方案、原料、燃料及用水量、污染物排放量、环保措施等。 ⑵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现状 包括自然环境调查、社会环境调查、各环境要素质量现状调查、评价区内人体健康及地方病调查等。 ⑶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包括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土壤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价。 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废水治理措施、废渣处理措施、噪声和振动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对绿化措施的评价和建议。 ⑸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包括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⑹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根据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实行定期监测的建议。 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简要、明确、客观地阐述评价工作的主要结论,包括评价区的环境质量现状,污染源评价的主要结论,建设项目对评价区的环境影响,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的主要结论及建议,从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角度出发,综合提出建设项目的选址、规模、布局是否可行。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回顾。 ⑵工程分析的后评价。包括工程的厂址位置、生产规模、生产工艺、产品方案、原材料来源及消耗、运行时数等基本情况,环境影响的来源、方式、强度等。 ⑶环境现状、区域污染源及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后评价。 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所选择的环境要素后评价。 ⑸环境影响预测后评价。可选择重要的且计算方法成熟的评价要素进行评价⑹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性的后评价。包括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合理、适用、有效,能否满足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 ⑺公众意见调查。这是公众参与制度在后评价工作中的重要体现。 ⑻环境管理与监测后评价。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规定的监测时段、采样频率及采样方法是否按国家有关技术执行,分析方法是否采用环境标准中相应的分析方法。所得的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和完整性。管理措施是否可行等。 ⑼后评价结论。后评价后要做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文件中的参数及数据应尽量详尽,环保措施要具体有可操作性、结论要明确。10.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有哪些相同和区别? 1)共同点     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都是围绕一个区域环境质量管理的问题,由政府和民    间组织的行动。通过环境质量评价确立一个区域环境质量管理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    对该区域的开发行动加以约束,对该区的拟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出防治措施,确    保该区域在规划的时期内能达到环境质量目标,并且长期维持良性循环。     (2)不同点     环境质量评价的对象是一个(指定)范围的区域环境,目的是识别提出该区域内现有    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整治对策,为环境管理和治理工程提供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是拟议中的开发建设活动,目的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求在开发建设活动实施之前就预计到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据此采取防治对策,做到防患于未然。11.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其主要内容包括那些?  答: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 第二阶段(工作阶段):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 第三阶段(编制报告书):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如何分类管理——P30  (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 响进行全面评价;(二)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三)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一、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识别:是指找出所有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政策具有针对性。2.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报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3.环境识别过程中的核查表法及其使用形式有关专家在1971年提出了将可能受开发方案影响的环境因子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性质,通过核查在一张表上一一列出的识别方法,也成"列表清单法"或“一览表法”4.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总体上综合起来,对环境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二、选择题1.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环境影响程度识别。2.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法、专业判断法。3.物理模拟预测方法的关键在于圆形与模型的相似性,相似性通常考虑:几何相似、运动相似、热力相似、动力相似。4.污染源调查的原则有:⑴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确定污染源调查的对象;⑵根据技术导则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污染源调查范围;⑶选择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的主要污染因子,注意点源非点源调查。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实行审批制的建设项目应当在报送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说明: 对于铁路、交通等审批制建设项目,经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可以在初步设计完成前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     (2)实行核准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3)实行备案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备案手续后和项目开工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6.下列哪些情况需要建设项目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7.下列哪些情况需要重新审核: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5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 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十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8.验收程序:(1)试生产的申请和审查 ;(2)环境保护验收申请;(3)环境保护验收及批准9.物理模拟的主要测试技术有:示踪物浓度测量法;光学轮廓法。10.常用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包括:指数法、矩阵法、图形叠置法、网络法、动态系统模拟法。11.污染源调查的原则有:⑴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确定污染源调查的对象;⑵根据技术导则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污染源调查范围;⑶选择排放量大,污染严重的主要污染因子,注意点源非点源调查。12.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指数法包括:单因子指数评价、多因子指数评价、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法。13.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分为建设阶段、生产运营阶段和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三个阶段。所有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营阶段的影响;预测又分为两个时段即冬、夏两季,丰、枯、平水期。14.评价因子的筛选在(影响识别的)基础上得到的三、简答题1.清洁生产的含义:⑴是清洁生产的目标是节省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 ⑵是清洁生产的基本手段是改进工艺技术、强化企业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和改变产品体系,更新设计观念,争取废物最少排放及将环境因素纳入服务中去;⑶是清洁生产的方法是排污审计,即通过审计发现排污部位、排污原因,并筛选消除或减少污染物的措施及产品生命周期分析;⑷是清洁生产的终极目标是保护人类与环境,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2.推行清洁生产时要以下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个层次,已建成且效益欠佳、污染严重企业的清洁生产。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审计,帮助企业发现和实施无/低费议案,削减污染物。 第二个层次,新建、改建、扩建和效益较好企业的清洁生产。采用中/高费清洁生产审计方案,推动企业的产业升级,产品和技术科技含量的提升工作。 第三个层次,区域的清洁生产。重点是积极推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3.一般工程分析的方法有三种:⑴类比分析法,即利用与拟建项目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常用的方法。⑵物料衡算法,即利用投入系统的总量等于产出的产品量和物料流失量之和的原理分析的方法。⑶资料复用法,即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4.GIS在环境影响预测模型中的应用(1)GIS和环境模型研究结合的必要性(2)GIS在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研究中的主要应用范围A:数据的前期处理;B:模型开发C:数据的后期处理和结果输出。5.清洁生产评价的内容包括: ⑴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清洁生产主要从规模、工艺、技术、装备几方面体现出来,考虑的因素有毒性、控制系统、现场循环利用、密闭、节能、减污、降耗、回收、处理、利用等方面。应评价所有资源利用率、原辅材料转化率是否高,污染物产生量是否少。 ⑵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是否采用无毒、无毒或者低毒、低害的原辅材料,是否采用清洁能源与燃料。资源利用指标用新鲜水、物耗和能耗表示。 ⑶产品和包装指标 此项指标要求是要减少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全生命周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⑷污染物产生指标 污染物产生指标有三类:废水产生指标、废气产生指标和固体废物产生指标。 ⑸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⑹环境管理要求 从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环境审核、废物处理处置、生产过程环境管理、相关方环境管理五个方面要求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一、名词解释1.水体自净: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逐渐得到清除,水质恢复到被污染以前的水平,这一过程即为水体自净。2.均匀混合断面:当某断面上任意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比介于0.95~1.05之间时,则该断面即为均匀混合断面。或当污染物在断面上任意一点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5%)时,可认为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该段面称为均匀混合断面。3.点源污染是指:有城市和乡镇生活污水和工业企业通过管道和沟渠收集和排入水体的废水。4.非点源污染:又称面源污染是指分散或均匀的通过岸线进入水体的废水和自然降水通过沟渠进入水体的废水。5.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作用包含推流迁移、分散稀释、吸附沉降等方法。二、选择题1.水污染物根据其性质分类:(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废热);按生产和进入环境的方式分为(点源)和(面源)。2.水质监测的四个断面(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如果是三个则是(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3.水的自净机制分为:(物理自净)(化学自净)(生物自净)。4.水质参数的分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5.水环境现状监测数据统计的方法(平均值统计)(超标率统计)(超标倍数统计)6.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原则:(1)污水排放量越大,水质越复杂,评价等级越高;(2)地表水域规模越小,水质要求越严,评价等级越高。7.水现状调查的时间:(一级:丰、平、枯)(二级:平、枯)(三级:枯)。8.混合系数估算包括:经验公式、示踪试验、经验数据。9.在河流环境水文条件调查时,河流弯曲系数小于等于(1.3)可视为顺治河流10.地表水划分为几类(5类)。11.水质复杂的程度。复杂: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因子数目(≥10)。12.日排水量100-500t的排污单位,总量监测采用的方法:(监测与统计相结合)。13.一、二、三级评价监测周期: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二期监测(夏季、冬季);二级评价项目可作一期不利季节监测,必要时也应作二期;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14.地表水环境现状质量调查中监测断面的选择:答:监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需能反映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各断面的具体位置需能反映环评项目所在区域的污染特征,并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环评使用的水环境信息,还需同时考虑实际采样时间的可能性和方便性。采样断面最好能与国控或省控断面重合或接近15.确定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依据:答:1)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2)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3)地表水域规模;4)水环境质量要求。16.地表水水质评价因子选择原则:(1)排放的主要特征因子;2)对纳污水体污染影响危害大的水质因子;3)国家和地方水质管理要求严格控制的水污染因子。17.河流水文监测的参数包括:观测断面的几何形状、水位、流速等。18.水质现状评价常采用指数法。19.一维水质模型的适用条件:⑴适用的河段为充分混合段;⑵所要预测的污染物为非持久性污染物;⑶预测的河流为恒定流动;⑷建设项目所排废水为连续稳定排放。20.零维水质模型的适用条件有:⑴适用的河段为充分混合段;⑵所要预测的污染物为持久性污染物;⑶预测的河流为恒定流动;⑷建设项目所排废水为连续稳定排放21.地表水环境预测点怎样确定? 答:[1].已确定的敏感点 [2].环境现状监测点,以利于进行对照; [3]水文条件和水质突变处的上下游水源地,重要水工建筑物及水文站附近: [4].在河流混合过程段选择几个代表性断面; [5].排污口下游可能出现超标的点位附近22.地表水环境预测阶段:建设过程、生产运营、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23.地表水的预测分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三个时期。一般而言,枯水期自净能力最小,三级评价要求预测枯水时期的环境影响。24.三、简答题1.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级,一般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与环境特点来划分其评价工作级别。确定判据的原则:①所定判据应能反映建设项目向地面水排放污染物的主要特点,并能反映相关地面水的主要特点;②参数的形式简单,且其数据在评价大纲编写阶段能够得到。具体判据的确定:①与建设项目排污有关的判据为污水的排放量和污水的水质;②与地面水环境有关的判据定为受纳水体的规模和受纳水体对水质的具体要求。2.简述水利工程开发过程中对谁换经的影响识别。P873.常用零维水质模型的适用条件。答:(1)河流充分混合段;2)持久性污染物;3)河流为恒定流动;4)废水连续稳定排放。点源一维水质模型应用条件。答:(1)评价河段受纳水体的水质与水量较稳定;2)工程外排废水的水质与水量较稳定;(3)易降解污染物在小河流评价河段或大、中河流的均匀混合断面以下河段的水质预测;(4)S-P模式仅限于BOD,DO水质影响预测。4.何谓工程分析?其有哪些主要作用?并应遵循哪些技术原则?答;工程分析是分析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因素,根据污染物排放情况及环境背景状况,分析污染物可能影响环境的各个方面,将其主要影响作为预测的重要内容。主要作用:a、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b、弥补“可行性研究报告”对建设项目产污环节和源强估算的不足,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评价所需基础数据;c、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d、为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建议指标和科学依据。工程分析应遵循的技术原则:a、体现政策性;b、具有针对性;c、应为各评价专题提供定量而准确的基础资料;d、应从环保角度为项目的选址、工程设计提出优化建议。5.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工作内容答:(1)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2)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3)预测建设项目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4)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提出地表水或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与建议。6.确定河流与湖库水质影响评价的监测范围应考虑以下因素:7.常用的消减拟建项目对地表水污染的措施有: ⑴对拟建项目实施清洁生产、预防污染和生态破坏是最根本的措施;其次是就项目内部和受纳水体的污染控制方案的改进提出有效的建议; ⑵推行节约用水和废水再用,减少新鲜水用量;结合项目特点,对排放的废水采用适宜的处理措施; ⑶在项目建设期因清理场地和基坑开挖、堆土造成的裸土层应就地建雨水拦蓄池和种植速生植被,减少沉积物进入地表水体; ⑷施用农用化学品项目,可通过安排好化学品施用时间、施用率、施用范围和流失到水体的途径等方面想办法,将土壤侵蚀和进入水体的化学品减至最少; ⑸应采取生物、化学、管理、文化和机械手段一体的综合方法; ⑹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人工湿地控制非点源污染。人工湿地必须经过精心设计,污染负荷与处理能力应匹配。⑺在地表水污染负荷总量控制的流域,通过排污交易保持排污总量不增加。 以上为常用的消减拟建项目对地表水污染的措施,具体采用什么措施,视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8.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答:(1)准备阶段:研究相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编制评价大纲;(2)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进行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进行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地表水的环境影响;(3)报告书编制阶段:汇总、分析第二阶段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评价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地面水环境影响部分的编制,提出防治地表水污染的环境保护建议和措施。9.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答: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工程分析和影响预测基础上,以法规标准为依据解释拟建项目、引起水环境变化的重大性,同时辨识敏感对象对污染物排放的反应;对拟建项目的生产工艺、水污染防治于污水排放方案等提出意见;提出避免消除和减少水体影响的措施和对策建议最后提出评价结论10.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选择(1)定性分析法:专家判断法和类比调查法(2)定量预测法: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指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数量、浓度和存留时间超过了大气环境所允许的范围。即超过了空气的稀释、扩散的能力,使大气质量恶化,给人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2.大气环境容量:指在给定的区域内,在一定的污染源布局条件下,为达到环境保护目标而允许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总量。3.大气湍流:是一种不规则运动,其特征量是时空随机变量。在大气中由于受各种大气尺度的影响的结果,导致三维空间的风向、风速发生连续的随即涨落,这种涨落是大气中污染物质扩散过程的一种特征。4.大气稳定度:是表示气团是否易于发生垂直运动的判别。用气温的垂直表征大气层结的稳定度,直接影响湍流活动的强弱,支配空气污染物的散步。5.大气扩散:排放到大气中的,在大气湍流的作用下迅速的分散开来的这种现象叫做大气扩散。6.空气质量模式:是以数学方法定量描述大气污染物从源地到接受地所经历的全过程的一种手段或工具,其核心部分为大气扩散模式,主要描写大气对污染物输送、扩散和稀释作用。二、选择题1.大气污染因子选择一般不宜多余(5)个2.大气边界层参数主要用于什么地形的项目观测(复杂地形和一、二级评价项目)。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时,评价范围(10-14Km)4.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一类区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5.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主要是(TSP)(氨)(硫化氢)(甲醇硫及臭气)。6.大气湍流水平扩散参数的测量方法:(示踪剂法)(平移球法)7.大气环评的复杂地形(山区)(丘陵)(沿海)(大中城市的城区)8.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污染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及调查的主要方法?包括污染流程、排放量、排放方式等,对于毒性较大物质还应估算其非正常排放量或事故排放量。9.高斯扩散模型的适用条件:高斯扩散模式适合模拟平坦地区定场情况下连续排放污染源浓度分布.10.大气环评一、二、三级评价范围边长分别是(16-20km)(10-14km)(4-6km)平原地区取(上限)、复杂地形地区取(下限)。11.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子风、辐射与云、天气形势、下垫面的条件。12.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环境空气质量划分为三类功能区,其中:一类功能区主要指适用于_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13.按照pasquill对大气稳定度的分类方法有A、B、C、D、E、F类,其中属于稳定状态类的是F。属于不稳定类的是B。14.大气污染按照相态可分为气态、固态、液态。而根据他们的化学组成可分为含氮、含硫、含碳、氯代化物、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物质五种。15.在选择大气预测方法程序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答:(1)污染源及污染物(2)模拟的时空范围及分辨率(3)模拟区的下垫面特征(4)对模式效能的要求。16.影响大气预测准确度的因素有哪些?答:[1].模式使用的排放源、气象和地形资料的误差[2].模式包括的所有计算公式和参数不合适引起的误差[3].用来检验模式的浓度实测资料的误差17.大气监测点位数量:一级评价项目不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不少于(6)个,三级评价项目不少于(1-3)个。18.大气边界层参数主要用于什么地形的项目观测(复杂地形和一、二级评价项目)。19.复杂地形指(山区、丘陵、沿海、大中城市的城区)。20.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一类区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21.大气湍流水平扩散参数的测量方法:(示踪剂法)(平移球法)。22.空气质量模式性能评价主要包括:模式的合理性、保真性和灵敏性分析几个方面内容。23.空气质量模式检验所用的资料应该满足以下标准:排放源、气象与浓度资料的同时性;对所要求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具有代表性;必须是不同于建立模式所使用过的独立的数据;数据的平均时段与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要求一致。24.核实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一般有三种方法:现场实测、物料衡算、经验估值。25.大气监测范围一般设置在所确定的评价范围内。26.大气污染按照相态可分为气态、固态、液态。而根据他们的化学组成可分为含氮、含硫、含碳、氯代化物、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物质五种。27.染气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面气象)资料分析和(高空气象)资料分析三、简答题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答:(1)短期的最大落地浓度及距源距离;非正常排放时的污染程度及范围;(2)不利气象条件下对保护目标或敏感点的影响以及浓度分布图;(3)对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变化(日均、长期叠加背景值的变化);(4)对没有配给总量控制指标的项目,提出总量控制建议指标;(5)必要时对有害气体的无组织排放,计算卫生防护距离。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点源调查的主要内容1)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一般按国家坐标系)及分布平面图;2)排气筒高度(m)及出口内径(m);3)排气筒出口烟气温度(k);4)烟气出口速度(m/s);5)各主要污染物正常排放量(t/a、t/h或kg/h);6)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kg/h);7)排放工况,如连续排放或间断排放,间断排放应注明具体排放时间、时数和可能出现的频率。3.大气监测布点的方法及适用条件:⑴网格布点法,适用于监测污染源分布非常分散(如以面源为主的污染源)的情况;⑵同心圆多方位布点法,适用于孤立源所在地风向多变的情况;⑶扇形布点法,适用于评价区域内孤立点源且风向变化不大的情况;⑷配对布点法,适用于线污染源的情况;⑸功能分区布点法,适用于了解污染物对不同功能区的影响。 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为等标排放量和地形条件。评价范围以主导风向为主轴,按正方形或矩形划定评价区范围。一级评价的评价范围为16~20km,二级评价的评价范围为10~14km,三级评价的评价范围为4~6km,平原地区取上限,复杂地形条件取下限。 5.环境空气质量的功能区划分: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6.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⑴短期的最大落地浓度及距源距离;非正常排放时的污染程度及范围;⑵不利气象条件下对保护目标或敏感点的影响以及浓度分布图;⑶对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变化;⑷对没有配给总量控制的项目,提出总量控制建议指标;⑸必要时对有害气体的无组织排放,计算卫生防护距离。 7.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目的有:⑴了解建设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范围和程度;⑵比较各种建设方案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⑶给出各类或各个污染源对评价区域污染物浓度的贡献;⑷优化城市或区域的污染源布局以及对其实行总量控制8.影响特定地区大气环境容量的因素:⑴涉及的区域范围与下垫面复杂程度有关;⑵空气环境功能区划及空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⑶区域内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⑷区域大气扩散、稀释能力;⑸特定污染物在大气中转化、沉积、清除机理。9.在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过程中空气质量模式选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P12210.交通运输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识别包括哪些方面。P13111.一级评价项目的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容有: 较大的建设项目,即一级评价项目,调查的内容应包括: (1)工艺流程:按生产工艺流程或按分厂、车间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 (2)排放量:按分厂或车间逐一统计各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 (3)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三本帐)即现有工程排放量、新扩建工程排放量、预计现有工程经改造后污染物的削减量。 (4)毒性较大物质:除调查主要污染物正常生产的排放量外,对毒性较大的物质还应估计其非正常排放量; (5)污染物排放方式:将污染物按点源和面源进行统计(6)点源调查内容:①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及分布平面图; ②排气筒高度及出口内径; ③排气筒出口烟气温度; ④烟气出口速度; ⑤各污染物的正常排放量; ⑥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 ⑦排放工况(7)面源调查统计内容:以评价区左下角作为原点,以东、北为轴,将评价区网格化。网格单位可为1×1(km2)、500 ×500(m2)。 按网格统计面源的以下内容: ①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②面源有效排放高度:将排放量的不同加权将不同排放高度取平均高度。 ③面源分类:若面源分布密且排放量较大,当高差较大时,可按高度分为2~3类。 (8)对于颗粒物污染源,还应调查其颗粒物的密度及粒径分布。 (9)风面源:原料、固体废弃物等堆放场所产生的扬尘可按面源处理。应通过试验或类比调查,确定其起动风速和扬尘量。12.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⑴建设项目概况:地理位置、建设规模、产品结构、占地面积、平面布置、职工人数、工作制等。 ⑵生产工艺分析: 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说明,所用技术和设备技术性能进行评述,了解污染来源及排放、防治措施等。 ⑶原材料情况: 数量、规格、产地、运输形式、有毒有害性进行说明。 ⑷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情况: ⑸大气环保工程情况: 拟采用的防治措施及其性能和可靠性。若为改、扩建项目,其“以新带老”情况2、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概况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等。 3、边界层污染气象条件分析 4、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7、评价结论和对策 结论明确,措施可操作性强。 大气环境保护对策: ⑴改变原燃料结构; ⑵改进生产工艺; ⑶对重点污染源加强环保治理; ⑷加强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 ⑸重点污染源的合理烟囱高度确定; ⑹无组织排放的控制途径; ⑺区域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 ⑻当地土地的合理利用或调整; ⑼厂区及评价区的绿化,必要时可提出防护林带的设置方案; ⑽环境监测大纲的建议,包括监测项目、监测布点方案、监测制度的确定、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要点等; ⑾关于生产管理制度的建议。13.大气环境保护对策有: ⑴改变原燃料结构,使用清洁的能源,开发可持续利用的能源,淘汰污染严重,对环境危害性大的能源; ⑵改进生产工艺,对落后的生产工艺逐步进行淘汰,加强改进生产工艺的技术研究; ⑶对重点污染源加强环保治理,缓解重点影响因素对空气污染程度; ⑷加强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和废热的排放量,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作用; ⑸重点污染源的合理烟囱高度确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烟囱要达到所规定的高度,以减少对地面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⑹选择有效控制无组织排放的途径,尤其是有毒有害气体的无组织排放,要有效有措施控制其排放; ⑺以区域污染总量控制目标为依据,为达到该区域的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质量要求,在达标排放的同时,还应进行区域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⑻以生态适宜度为分析工具,对当地土地的合理利用或调整; ⑼厂区及评价区的绿化,必要时可提出防护林带的设置方案; ⑽环境监测大纲的建议,包括监测项目、监测布点方案、监测制度的确定、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要点等; ⑾关于生产管理制度的建议。包括建立专门管理的机构,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内容。第六章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一、名词解释1.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2.土壤环境容量:一般是指土壤受纳污染物而不产生明显的不良生态效应的最大数量。3.协同影响:指两种以上的污染物同时作用于土壤时所产生的影响大于每一种污染物单独影响的总和。4.土壤临界含量:是指植物中的化学元素的含量达到卫生标准,或使植物显著减产时土壤中该化学元素的含量。5.保护土壤环境采取哪些主要对策措施?答:[1].加强土壤资源法制管理[2].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3].加强土壤环境的监测和管理[4].加强土壤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6.土壤采样方法包括:对角线取样、梅花型取样、棋盘式取样、蛇型取样和随机取样、扇型样取。:7.土壤污染源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自然污染源二、选择题1.土壤环境应县按照影响结果分为:土壤污染型影响、土壤退化型影响、土壤资源破坏型影响。按照影响时段分:建设阶段影响、运行阶段影响、服务期满后的影响。按照影响方式划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按照影响性质分为: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积累影响和协同影响。2.
/
本文档为【环境影响评价题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