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松岭峪地质分析

2020-04-01 13页 ppt 176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赵静

金属加工项目工程师

举报
松岭峪地质分析松岭峪地质分析内容目录一松岭峪区域地理概况;二松岭峪地层系统简述;三松岭峪地质构造分析;四松岭峪地区岩浆岩体分析;五该区地质构造演化史;六结束语;一松岭峪区域地理概况我们的分析基于《松岭峪地质图》(附图16)。这幅地质图属于小比例尺地质图(1:100000),该地质图长17.5厘米,实际长度17.5公里,宽12.5厘米,实际长度12.5公里,覆盖实际面积218.75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势总体表现为:呈(北西)NW-SE(南东)向的山岭与谷地相间排列,香溪河沿线最低,两侧地势逐渐升高。整个地区西高东低,海拔高度位于600米-132...
松岭峪地质分析
松岭峪地质分析内容目录一松岭峪区域地理概况;二松岭峪地层系统简述;三松岭峪地质构造分析;四松岭峪地区岩浆岩体分析;五该区地质构造演化史;六结束语;一松岭峪区域地理概况我们的分析基于《松岭峪地质图》(附图16)。这幅地质图属于小比例尺地质图(1:100000),该地质图长17.5厘米,实际长度17.5公里,宽12.5厘米,实际长度12.5公里,覆盖实际面积218.75平方公里。该地区地势总体表现为:呈(北西)NW-SE(南东)向的山岭与谷地相间排列,香溪河沿线最低,两侧地势逐渐升高。整个地区西高东低,海拔高度位于600米-1320米的范围内,西部以云岭山最高,达1320米,东部以赵村最低,接近600米。在沿(北西)NW-SE(南东)方向上。有条河流贯穿图的西北角至东南角,沿河两边有许多村落分散。二松岭峪地层系统简述松岭峪地区属于山岭地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主要出露的地层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依次为:上元古界震旦系(Z);下古生界的寒武系(∈1、∈2﹢3)、下奥陶统(O1);上古生界的下泥盆统(D1)、中泥盆统(D2)、下石炭统(C1)、中石炭统(C2);中生界的下三叠统(T1);新生界的古近系(E)、新近系(N)、第四系(Q)。现列表对各出露岩层进行概述: 注:表格中的红色虚线代表上下两套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虚线代表上下两套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的知道松岭峪地区有六个构造层:震旦系(Z),下寒武统(∈1)—下奥陶统(O1),下泥盆统(D1)—中泥盆统(D2),下石炭统(C1)—中石炭统(C2),下三叠统(T1),古新统(E1)—第四系(Q)。其中震旦系(Z)与下寒武统(∈1)—下奥陶统(O1)角度不整合,下寒武统(∈1)—下奥陶统(O1)与下泥盆统(D1)—中泥盆统(D2)角度不整合,下泥盆统(D1)—中泥盆统(D2)与下石炭统(C1)—中石炭统(C2)平行不整合,下石炭统(C1)—中石炭统(C2)与下三叠统(T1)平行不整合,下三叠统(T1)与古新统(E1)—第四系(Q)角度不整合。三松岭峪地质构造分析 松岭峪地区自早古生代后期以来发生了一系列的构造地质作用。在内动力地质作用使地层下降或抬升,使较为韧性的水平岩层隆起形成褶皱,或较为脆性的岩层发育形成断层等各种地质构造;而在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地层遭受风化剥蚀或侵蚀,最终让地貌裸露出地表,形成各种形状的岩石或地层,在地质构造形态中也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复杂的褶皱构造和断层构造。 第一节褶皱 从该松岭峪地质图上可知主要有五大褶皱(松岭背斜、彩云岭背斜、红石崖向斜、范村背斜、毛村向斜)及一些小褶皱组成。 现列表对各褶皱进行概述:一些小褶皱:小型褶皱普遍发育,主要分布在云岭山、黄村、白玉山一带。 第二节断层 从图中读图可知有五个(F1-F4)主要断层和一系列中、小型断层。中、小型断层:在松岭背斜的两翼非常的发育,造成好多地层破碎带(构成地垒),并使松岭背斜的核部变大。在彩云岭背斜也有发育,但发育不太不完整。有些断层为平移断层(松岭背斜左上角断层),大部分为正断层或逆断层,走向大致为南偏东方向,且形成时间很晚。 四松岭峪地区岩浆岩体分析 本区中发育的岩浆岩主要有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以及辉长岩三种类型。 一、花岗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体分布在彩云岭背斜、松岭背斜及离1公里松岭峪一带,彩云岭背斜的花岗闪长岩体的走向大致为东西方向,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形成于三叠早期(T1)之后;松岭背斜及离1公里松岭峪的花岗闪长岩体的走向与彩云岭背斜的花岗闪长岩体的走向大体一致,为东西方向,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松岭峪地区花岗闪长岩要形成于T1后。 二、花岗岩 岩体分布于金沟,刘村以及松岭处,形成时代晚于F1,F3形成的时代,分别形成于F1形成时代之后,O1之后,D1之后。一般都含有2/3以上的碱性长石,其中主要是正长石和微斜长石。 三、辉长岩 岩体主要分布于丁村和刘村处,丁村处辉长岩被F2切割形成于Z之后,刘村处辉长岩F4断层,形成时代晚于F4形成时代,而早于F3形成时代,两边与花岗岩接触。五该区地质构造演化史 根据沉积组合、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等特征,松岭峪地区在地质发展史上大体经历了好几次大的构造运动,构造运动作用的先后形成了本地区的地质地貌,其地质发展史为:F4断层最先形成,形成于寒武系以后;F4断层形成的末期,辉长岩侵入到震旦系的片岩中;经过不断的沉积和沉积间断,在上石炭世以后,经历了一次大的构造运动,形成了白玉山向斜、彩云岭背斜、香溪向斜和松岭背斜;并形成了F1、F2和F3断层,在其形成过程中有花岗闪长岩的侵入;在古新世前的构造运动中,花岗岩侵入到新的地层中;古新世以后又发生了小的、规模不大的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的小断层;在第三纪后的构造运动中形成了云岭山和红石崖。 综上所述,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依次为:F4断层/辉长岩→白玉山向斜、彩云岭背斜、香溪向斜和松岭背斜→F1断层、F2断层和F3断层/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小断层→红石崖/云岭山六结束语 通过一周时间对《松岭峪地质图》的分析和对网上资源的应用,终于完成了这次综合实验。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绘制地质构造纲要图,并通过构造纲要图大概了解了松岭峪地区整体的构造概况。 其次,通过绘制地质剖面图,进一步熟悉了绘制剖面图的要点,从而在正确的基础上力求熟练。 最后,在此感谢老师在本学期中为我们的学习所做的工作,感谢同学们在本课程学习方面对我的帮助。 谢谢大家的聆听!
/
本文档为【松岭峪地质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