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水平测试知识 文综

2020-03-13 2页 xls 79KB 0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372338

暂无简介

举报
水平测试知识 文综政治 政治 序号 经济生活 答案 1 我国按劳分配的前提是? 生产资料公有制。 2 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 生产资料公有制。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 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什么?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6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 实现共同富裕。 7 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特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8 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是?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9 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储蓄(便捷、灵活。)债券(稳健)保险(规避风险) 10 ...
水平测试知识 文综
政治 政治 序号 经济生活 答案 1 我国按劳分配的前提是? 生产资料公有制。 2 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 生产资料公有制。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 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什么?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 6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 实现共同富裕。 7 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特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8 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是?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9 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储蓄(便捷、灵活。)债券(稳健)保险(规避风险) 10 公司区别于其他企业形式的基本特征是? 公司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构成。 11 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2 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是? 市场(市场调节)。计划和市场。 1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以人为本。 14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5 价值规律的现形式是? 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6 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 信用卡、支票。 17 绿色消费核心是? 可持续性消费。 18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是? 统筹兼顾。 19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生产资料公有制。 21 劳动者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是? 依法签订。 22 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主体业务是? 存款业务。存款业务。 22 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是? 公司制。 23 财政收入的来源是? 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24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 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25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根本因素是? 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经济发展水平。 26 我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是?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27 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根本基点)是?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8 货币的本质是? 一般等价物。 29 劳动者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29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 30 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原则是? 非歧视原则。 31 绿色消费主旨是? 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32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是?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价有限公司。 33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发展。 34 我国税收性质是?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5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 36 社会主义经济是指? 公有制经济。 序号 生活与哲学 答案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物质和意识(存在和思维)和关系问题。 3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 矛盾的观点。 4 “牵牛要牵牛鼻子”“擒贼先擒王”体现了哲理? 坚持重点论,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5 什么是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6 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什么? 群众路线。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7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什么? 运动。 8 “气者,理之所依也”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9 “当机立断”和“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体现什么哲理?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要积极促成质变。 10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 客观实在性。 11 发展就是运动变化吗? 不是,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 12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根本观点是? 联系和发展。矛盾。 13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 实践观点。 14 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15 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是? 遵循客观规律、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16 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17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 实践。 18 创新的哲学依据是? 辩证的否定。 19 白马非马论、苹果非水果论是违背的哲理是?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20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1 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 矛盾分析法。 22 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矛盾的观点。 24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同一性和斗争性。 25 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是? 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26 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是?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2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8 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9 唯物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 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0 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 客观性。 31 意识的本质和内容是?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反映)。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点与推广体现的哲理是?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33 “理生万物”是什么哲学思想? 客观唯心主义。 34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35 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序号 政治生活 答案 1 我国在宗教问题上坚持的原则是? 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依法治国。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自治权。 4 我国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政治基础)是什么?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根本活动准则是什么? 遵守宪法和法律。 6 我国多党合作的方针是什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7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什么? 独立自主。 8 我国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什么? 人民政协。 9 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是怎样的?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0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自治机关是什么?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11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 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12 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源泉是? 始终坚持“三个代表”。 1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是? 民主集中制。 14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基本立场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 15 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 国家主权。 1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是? 人民代表大会。 17 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人民检察院。 18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19 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义务的是? 依法服兵役和依法纳税。 20 党的执政方式有?基本执政方式是?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 21 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重要依据是? 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22 多党合作的根本保证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3 我国的国体是?政体是?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4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阶级性。 25 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 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26 人民民主的特点是? 广泛性和真实性。 2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28 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是? 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9 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 选举公和被选举权。 30 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义务。 31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实行的选举方式是?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32 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33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对决策的知情权。 34 人民当家做主的最有效途径是?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35 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是? 自己选举当家人。自己选举当家人。 36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37 舆论监督的特点是? 透明度度、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 39 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是? 行政诉讼制度。 40 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否有权威是由什么决定的? 国家性质。 4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什么决定的? 党的性质和宗旨。 42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党的基本路线。 43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5 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6 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自治机关是?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人民当家作主。 48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人民当家作主。 49 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 竞争、合作和冲突。 50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和平与发展。 51 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 南北发展不平衡。 52 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3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 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4 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是?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55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56 联合国的宗旨是?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57 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维护国家利益。 58 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是? 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 59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 维护国家利益。 60 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61 民主决策的四种方式是? 社情民间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62 民主监督的四种方式是?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民主评议网上评议。历史 历史 序号 政治 答案 1 西周分封制 天子—诸候—卿大夫—士。 2 西周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 3 秦朝(前221年) 中央集权。 4 (1)皇帝独尊;(2)皇权至上(核心);(3)皇位世袭。 5 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6 郡县制。 7 汉朝 郡国并行制。 8 隋朝 科举制。 9 唐朝 三省六部制。(加强皇权) 10 北宋 兵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11 元朝 行省制度。 12 明朝 废丞相、设内阁。 13 清朝(雍正) 军机处。 14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君主专制、分权牵制。 1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天津条约》。 3 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 圆明园首度遭洗劫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6 洪秀全 太平天国。 7 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资政新篇》。 8 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主张“殊途同归” “同归”是指推动民主进程。 9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 10 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 11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 1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近代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13 辛亥革命 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4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5 五四运动和文艺复兴的共同之处 具有思想解放的意义;带有反封建的色彩。 16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确定的党的中心 领导工人运动。 17 “中华民国鄂军政府起义纪念” 武昌起义。 18 南昌起义 打响第一枪。 19 井冈山 第一个根据地。 20 遵义会议 结束了“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 21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 中共七大。 22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937-7-7。 23 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战结束) 1945-8-15。 24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 25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 26 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科学理论 毛泽东思想。 1 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一个中国。 2 政治协商制度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5 民主法制建设 6 基层民主 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 7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8 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 曲折前进。 9 中共十五大确定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依法治国。 10 首位访问美国的新中国领导人 邓小平。 11 21世纪初中国倡导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 12 “一国两制”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3 香港回归 1997-7-1。 14 澳门回归 1999-12-20。 15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目的 打破外交孤立。 16 日内瓦会议 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会议。 17 万隆会议(1955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18 新中国长期以来外交政策的指导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联合国26届大会。 20 尼克松访华 1972年。 21 中美正式建交 1979年。 22 中日建交 1972年。 23 新时期外交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4 “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 2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理论。 26 “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 雅典民主政治 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2 梭伦 四等级;公民大会;四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废除债务奴隶制。 3 克里斯提尼 划定10个地区部落;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陶片放逐法。 4 伯利克里(黄金时代) 官职向男性公民开放。 5 罗马法(欧洲第一部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 6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7 1688年光荣革命 8 1689年《权利法案》 限制国王权力;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 9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根本原因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开发,工业资产阶级兴起。 10 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 国会立法权;总统行政权;联邦法院司法权。 1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马、恩)。 2 巴黎公社 无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 俄国十月革命 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4 美苏两极格局 5 冷战开始 1947。 6 马歇尔计划(经济) 扶持和控制欧洲。 7 北约组织(军事) 1949年。 8 华约组织 1955年。 9 德国、朝鲜分裂 1949年。 10 苏联解体(1991年) 两极格局瓦解。 11 与苏联解体直接相关的事件 八一九事件。 12 冷战终结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13 时代主要潮流 和平与发展。 14 世界格局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 经济 答案 1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 2 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 3 小农经济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4 井田制 夏、商、西周。 5 私田发展 春秋战国。 6 均田制 北魏至唐朝前期。 7 “重农抑商” 商鞅变法。 8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满足官府需要。 9 青铜(鼎盛) 商周。 10 铁器 西周。 11 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两汉。 12 水排 东汉。 13 灌钢法 魏晋南北朝。 14 制瓷业 景德镇。 15 海禁政策 明。 16 闭关锁国 清。 17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存在一定的自由劳动力;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18 “自强”“求富” 洋务派。 19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20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 曲折发展。 21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台湾。 22 中国第一架飞机 冯如。 23 中国第一部电话 上海招商局。 24 中国第一条空中航线 北京至天津。 25 体现了中西合璧特点 中山装。 1 一五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 2 三大改造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3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4 农业变工业 中共八大。 5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之处 主要矛盾不是阶级矛盾;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 6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 7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共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9 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开发、开放浦东。 10 21世纪初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 新航路的开辟 结束孤立状态:殖民扩张;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2 殖民掠夺 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给殖民地带来深重灾难。 3 奴隶贸易 非洲。 4 15—16世纪率先进行航海探险和殖民扩张 两牙。 5 海上马车夫 荷兰。 6 日不落帝国 英国。 7 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瓦特蒸汽机)。 8 从棉纺织业开始。 9 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0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11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12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3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兴起于 德国。 1 胡佛 自由放任。 2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对经济的破坏特别大;波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3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 金融领域。 4 罗斯福新政 美元贬值;公平竞争;工资标准;补贴农民;社会救济与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稳定社会秩序。 5 导致美国拥有“过分的特权”的原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 6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47年。 7 三大经济支柱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关贸总协定”。 8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后来演变为 世界贸易组织。 9 凯恩斯主义(二战后)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10 欧洲共同体 20世纪60年代。 11 欧洲联盟 20世纪90年代。 12 欧元 1999。 13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4年。 1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89年(1991年中国大陆、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 15 跨国公司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 全球化趋势。 1 苏联经济模式 片面发展重工业。 2 战时共产主义 实行余粮征集制。 3 新经济政策 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4 赫鲁晓夫 农业。 5 勃列日涅夫 工业。 6 戈尔巴乔夫改革(20世纪80年代) 经济管理。 文化 答案 1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 跪拜、请安、拱手。 2 汉字演变 甲骨文、小篆、隶书、行书、楷书。 3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4 造纸术 东汉蔡伦。 5 活字印刷术 北宋毕升。 6 火药 唐朝。 7 指南针 战国。 8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石氏星表》。 9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齐民要术》。 10 中医学奠基之作 《黄帝内经》。 11 万世宝典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 12 东方药物巨典 《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 13 楚辞(屈原)、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4 诗仙、诗圣、诗史、豪放派、婉约派、四大名著、讽刺小说。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改革开放时期。 16 1977年“恢复高考”主要指恢复 以文化考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 17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 文学艺术,科学技术。 1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 2 《清明上河图》 北宋张择端。 3 《窦娥冤》 关汉卿。 4 《西厢记》 王实甫。 5 《汉宫秋》 马致远。 6 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克己复礼”。 7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 8 荀子 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 9 老子和庄子(道) 无为而治。 10 墨子 兼爱、非攻。 11 韩非子(法) 以法治国;加强君权。 12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3 两程(北宋) “格物致知”。 14 朱熹 “存天理,灭人欲”;理学的集大成者。 15 黄宗羲 “天下为主,君为客”。 16 王阳明(明朝) “致良知”;“知行合一”。 17 李贽 离经叛道;挑战孔子,反映资本主义萌芽。 18 黄宗羲 “天下为主,君为客”。 19 顾炎武 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 王夫之 唯物辩证法。 21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 批判君主专制。 22 林则徐 虎门销烟;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四洲志》。 23 魏源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24 严复 《天演论》。 25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梁启超。 1 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2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推崇美德。 3 柏拉图 《理想国》。 4 薄伽丘 《十日谈》。 5 但丁 《神曲》。 6 彼特拉克 《歌集》;人文主义之父。 7 马丁路德 “九十五条论纲”;路德教、加尔文教,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8 伏尔泰 提倡“天赋人权”。 9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 10 卢梭 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主张民主共和制。 11 康德 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 12 梵高(凡高) 《向日葵》。 13 伽利略 落体定律。 14 牛顿 经典力学。 15 达尔文 《物种起源》;进化论。 16 法拉第 电磁感应。 17 爱因斯坦 相对论;量子力学。 18 普朗克 量子力学。 19 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 相对论和量子论。 20 19世纪末诞生的传播媒介 电影。 21 电子计算机首先诞生于 美国。 22 互联网 20世纪60年代。地理 地理 太阳 1 宇宙—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 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总星系。 2 太阳大气层 光球、色球、日冕。 3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黑子和耀斑。 4 黑子 光球层。 5 耀斑 色球层。 6 太阳黑子活动周期 11年。 7 太阳活动 1、干扰电离层,通讯受影响;2、磁暴;3、极光。 8 远日点 速度慢;7月。 9 近日点 速度快;1月。 10 黄赤交角 23度26分。 11 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H=90°-φ+δ(φ为当地纬度,δ为直射点纬度)。 12 夏季白昼长短(北半球为6月前后) 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13 冬季白昼长短(北半球为12月前后) 纬度越低,白昼越长。 14 夏至前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向北移动。 15 夏至后太阳直射点 北半球,向南移动。 16 冬至前太阳直射点 南半球,向南移动。 17 冬至后太阳直射点 南半球,向北移动。 18 春分、秋分 直射赤道,昼夜平分。 19 夏至(远日点) 直射北回归线,昼长夜短。 20 冬至(近日点) 直射南回归线,昼短夜长。 21 时区的大概计算 北京、东京、纽约、伦敦、巴黎、开罗等。 22 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 1、温度;2、大气;3、水。 23 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青藏高原。 地球 1 内部圈层 地壳、地幔、地核。 2 外部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3 沉积岩(变质)—变质岩(重熔再生)—岩浆岩 成因不同。 4 最有可能找到化石 石灰岩。 5 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 6 高山和盆地等地貌的形成。 7 外力作用 动力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 8 风化作用 岩石由坚硬变疏松,破碎。 9 侵蚀作用 蘑菇石,河谷,冰川谷,U型谷。 10 搬运作用 黄河的泥沙。 11 沉积作用 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12 黄土高原 风力堆积作用。 13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流水侵蚀搬运作用。 14 地质灾害 火山、地震、泥石流等。 15 泥石流 横断山脉等。 16 气候灾害 干旱、洪涝、台风等。 17 台风 中心气流上升,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 18 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的季节 夏季和秋季。 19 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20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 21 水土流失最严重 黄土高原。 22 东北平原土壤肥沃、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 大气与水 1 太阳辐射(地球活动的主要动力) 维持地表温度。 2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冷热不均。 3 大气的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4 大气的作用 1、对太阳辐射削弱;2、对地面保温。 5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地面辐射。 6 利用人造烟雾可以防御霜冻 大气逆辐射增强。 7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气候变冷”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8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9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 热力环流基本原理 白天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洋。 11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 12 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模式图。 13 海陆间循环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14 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 地表径流。 15 水循环的主要意义 水资源不断更新。 16 我国水资源情况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西北更少。 17 西北地区用水 冰川融水。 18 洋流的作用 1、促进高低纬度地区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19 2、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20 洋暖流分布图 21 渔场形成原因 寒暖流交汇、上升流。 气候 1 全球信风带图 2 赤道低压(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多雨。 3 副热带高压(热带沙漠) 全年炎热干燥。 4 交替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控制(地中海)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 东亚(季风气候) 冬季东北风,寒冷干燥;夏季东南风,高温多雨。 6 全球气候带图 7 主要气候带的气温及降水特征 8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热带季风 9 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海洋、大陆、地中海 10 世界陆地自然带 11 热带雨林带 巴西、非洲赤道地区等。 12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长江流域。 13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沿岸。 14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我国沿海地区。 15 亚寒带针叶林 俄罗斯。 16 纬度地带性 赤道到两极。 17 经度地带性 沿海到内地。 18 非地带性 盆地和沙漠里的绿洲。 19 地理环境的性质 整体性、单一性、差异性、均衡性。 20 “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体性。 21 全球气候变暖 1、冰川融化;2、海平面上升;3、气候灾难增多。 22 环境问题 1、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 工业 1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 2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1、经济因素:交通、市场、技术、原料、劳动力等; 3 2、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和乡土情感等。 4 工业区一般建在 资源产地。 5 钢铁厂、火电厂的优势区位因素 煤炭产地。 6 制糖工业等 原料产地。 7 电解铝工业等 火电厂或水电站。 8 服装工业等 劳动力和市场。 9 电子等高科技 技术 10 传统工业区 1、资源;2、重工业为主。 11 新兴工业区 技术为主。 12 原料、技术、市场、劳动力指向型 13 产业转移 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环境污染、国家政策等。 14 我国产业转移趋势 主要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 15 将煤炭就地转化为电力,通过电网输送,不利影响 加重当地大气污染。 16 人地矛盾最剧烈的时代 工业时代。 17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北煤南运。 18 珠江三角洲有利的国内条件 对外开放政策,劳动力丰富,地价低,沿海,毗邻港澳。 农业 1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2 2、社会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劳动力等。 3 花卉生产 气候。 4 水稻种植业等 劳动力。 5 南方水田,北方旱地,西北畜牧业。 降水差异。 6 广东荔枝,山东苹果 热量差异。 7 乳畜业 8 商品谷物农业 发达国家。 9 大牧场放牧业 美国等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 10 混合农业 珠三角的基塘农业(地形因素)为代表。 11 宁夏平原等 灌溉农业。 12 河流及湖泊区 水稻种植业。 13 橡胶种植业 海南和云南。 14 围湖造田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 城市 1 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原因 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2 城市化 农村到城市。 3 城市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 人口规模 4 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 建筑风格 5 广州是广东省的政治中心 体现了行政管理中心的职能。 6 城市化进程快 1、城市规模扩大;2、城镇数量增加;3、环境质量下降。 7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产业活动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 8 城市绿化带的作用 1、净化空气;2、减轻热岛效应。 9 地租由高到低 商业、住宅、工业。 10 功能区的人流情况(商业、住宅、工业) 11 商务区的形成 1、经济因素;2、交通便利。 12 逆城市化的原因 1、市中心环境质量下降; 13 2、城乡之间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14 3、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15 珠三角地区 城市化推进速度快,耕地减少。 16 城市服务范围 城市规模。 人口 1 人口增长模式 2 发达国家 低低低。 3 发展中国家 高低高。 4 贫困国家 高高低。 5 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 人口基数大。 6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7 世界人口迁移主要趋势 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 8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 9 移民外迁的最重要目的 寻求更高的经济收入。 10 现代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 11 经济特区人口变化 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 12 岛国图瓦卢举国迁移到新西兰的主要原因 生态环境因素。 13 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宗教因素等 14 发达国家 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 15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快。 16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资源状况。 17 其它因素 科技水平、生活和消费水平。 18 人口合理容量 小于环境承载力。 19 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 1、人口压力大;2、经济技术水平低。 常识 1 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 气候。 2 西双版纳 竹楼。 3 江南地区 尖顶屋。 4 陕北延安 窑洞。 5 内蒙古高原 蒙古包。 6 东北民居 墙体厚重。 7 道路建设成本 地形高度和复杂程度。 8 航空运输 快、量小。 9 铁路运输 10 公路运输 灵活。 11 水路运输 需水、量大。 12 有效控制洪水灾害 修建堤坝,疏通河道。 13 水利工程的好处 1、航运、水电、灌溉;2、调节水量,抵御洪水。 14 森林的作用 15 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 16 一级能源与二级能源 17 全球定位系统(GPS) 点、坐标。 18 遥感(RS) 面积。 19 地理信息系统(GIS) 层、信息汇总。 20 GIS与地图的最基本差别 数据模型。
/
本文档为【水平测试知识 文综】,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