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岩石分类表

2019-08-16 2页 xls 34KB 2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新华

喜欢教育工作

举报
岩石分类表Sheet1(3) 岩石分类表 岩浆岩 化学分类(根据SiO2的百分含量分类) 酸性岩(SiO2>70%) 流纹岩 中酸性岩(SiO2介于62-70%) 英安岩 中性岩(SiO2介于53.5-62%) 安山岩、粗面岩、响岩 基性岩(SiO2介于45-53.5%) 拉斑玄武岩、碱性橄榄玄武岩 超基性岩(SiO2介于20-45%) 苦橄岩、麦美奇岩 碳酸岩(SiO2<20%) 碳酸岩、磁铁熔岩 矿物分类(根据暗色矿物含量分类) 浅色岩(暗色矿物<35%) 注...
岩石分类表
Sheet1(3) 岩石分类表 岩浆岩 化学分类(根据SiO2的百分含量分类) 酸性岩(SiO2>70%) 流纹岩 中酸性岩(SiO2介于62-70%) 英安岩 中性岩(SiO2介于53.5-62%) 安山岩、粗面岩、响岩 基性岩(SiO2介于45-53.5%) 拉斑玄武岩、碱性橄榄玄武岩 超基性岩(SiO2介于20-45%) 苦橄岩、麦美奇岩 碳酸岩(SiO2<20%) 碳酸岩、磁铁熔岩 矿物分类(根据暗色矿物含量分类) 浅色岩(暗色矿物<35%) 注:一般基性岩中含较多铁镁矿物,故色深;中酸性岩和中性岩中铁镁矿物少,故色浅。 中色岩(暗色矿物35-65%) 暗色岩(暗色矿物>65%) 教材上分类(综合) 橄榄岩—苦榄岩类(超基性岩类及碱性超基性岩类) 特征:SiO2含量很低,不高于45%,故称为超基性岩,超基性岩色率都大于70,色深,比重大。矿物成分以铁镁矿物为主,不含量石英。深成侵入岩为橄榄岩,浅成的侵入岩为苦橄玢岩,喷出的火山东岩为苦橄岩。 侵入岩 纯橄榄岩、橄榄岩、橄辉岩、辉石岩、角闪石岩 喷出岩 苦橄(玢)岩、玻基纯橄岩、科马提岩、金伯利岩、 辉长岩—玄武岩类(基性岩类及碱性基性岩类) 特征:SiO2含量占45-52%,矿物成分以石和基性斜长石为主,不含量或含量极少量的石英、碱性长石和橄榄石等。 侵入岩 辉长岩、苏长岩、苏长辉长岩、橄长岩、斜长岩、碱性辉长岩、辉绿岩 喷出岩 拉斑玄武岩、高铝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粒玄武岩或粗玄武岩、细碧岩 闪长岩—安山岩类(中性岩类) 特征:SiO2含量占53.5-62%,矿物成分主要有中性斜长石及普通角闪石,次要矿物有黑云母 侵入岩 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玢岩、微晶闪长岩 喷出岩 辉石安山岩、角闪安山岩、黑云母安山岩、橄榄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粗岩安山岩 花岗岩—流纹岩和花岗闪长岩—英安岩类(酸性和中酸性岩类) 特征:SiO2含量高,65-78%,矿物成分以浅角矿物成分为主,主要为长石类矿物(碱性长石和斜长石)及石英(>20%),其次有少量黑云母、角闪石或辉绿石等矿物 侵入岩 碱性花岗岩、碱长花岗岩、花岗岩、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更长环斑花岗岩、紫苏花岗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玢)岩、微晶花岗岩 喷出岩 流纹岩、斑流岩、霏细岩、石英角斑岩、英安岩、碱性流纹岩、玻璃质喷出岩 流纹岩(相当于花岗岩成分的喷出岩)、英安岩(相当于化岗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成分的喷出岩) 正长岩—粗面岩类(中性岩类) 特征:SiO2含量接近60%,矿物成分上以铁镁矿物比酸性岩中多些,一般可达20%左右,且以角闪石为主,黑云母和辉石则少些 侵入岩 碱性正长岩、闪长正长岩、辉长正长岩、正长斑岩 正长岩在地球上分布不多,,一般形成较小岩体 喷出岩 钙碱性粗面岩、粗面安山岩、碱性粗面岩、角斑岩 粗面岩在地槽和地台区都有分布,多与玄武岩或安山岩共生 霞石正长岩—响岩类(碱性岩类) 特征:矿物成分以不含量石英而含量一定数量(大于10%)的似长石和碱性铁镁矿物为特点。 侵入岩 深成侵入岩 正霞正长岩、流霞正长岩、纳霞正长岩、歪霞正长岩、异性霞正长岩 浅成侵入岩 霞石正长斑岩、白榴斑岩、霓霞斑岩 喷出岩 霞石响岩、白榴石响岩、黝方石响岩 脉岩类 呈脉状产出的浅成岩,它们在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上,以及时间和空间分布上都要和一定的深成岩体有密切关系,这类岩石统称为脉岩 煌斑岩类 云母煌斑岩、闪辉煌斑岩、碱性煌斑岩 细晶岩类 辉长细晶岩、闪长细晶岩、斜长细晶岩、钠长细晶岩、花岗细晶岩 伟晶岩类 伟晶辉石岩、辉长伟晶岩、花岗伟晶岩、正长伟晶岩、霞石正长伟大晶岩 火山碎屑岩类 由火山爆发所产生的同期火山碎物质,经空气或水介质的搬运、堆积、固结或熔结等成岩作用而形成 火山碎屑熔岩类 是火山碎屑岩向熔岩过渡的一个类型,熔岩基质中可含量90%-10%的火山碎屑物质,按主要粒级碎屑划分为集块熔岩、角砾熔岩和凝灰熔岩。 熔结火山碎悄岩类 是以熔结方式而形成的一类火山碎屑岩,主要产于火山颈、破火山口、火山构造洼地和巨大的火山碎屑流与侵入状的熔结凝灰岩体中。 火山碎屑岩类 是火山碎屑岩物质达90%以上的岩石,按粒度大小分为集块岩(多分布于火山通道附近构成火山堆,或充填于火山通道中)、火山角砾岩(多分布在火山口附近)和凝灰岩。 沉火山碎屑岩类 是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岩间的过渡类型,火山碎屑物质90-50%,其它为正常沉积物质。 火山碎屑沉积岩类 以正常沉积物为主,火山碎屑物质占50-10%,岩性特征基本等同于正常沉积岩。当主要是陆源的砂时,称凝灰质砂岩;主要为泥时称凝灰质泥岩;主要为碳酸盐时称凝灰质石灰岩或凝灰质白云岩等。 自碎火山碎屑岩 岩石分类表 变质岩 根据变质作用分类 动力变质岩类(构造岩、碎裂变质岩) 由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为动力变质岩。在空间分布上主要与断裂构造相联系,常作条带状分布,尤其在大的断裂带更为常见。 破碎角砾岩(构造角砾岩) 是动力变质岩中碎裂程度最轻的岩石。破碎角砾岩在断层破碎带广泛分布,其厚度取决于破碎的强度。 碎裂岩 原岩在较强应力作用下碎裂岩在断裂带经常可见。 糜棱岩 糜棱岩是有强烈破碎作用形成的岩石,往往分布在断裂带两侧。糜棱岩常由花岗岩石和砂岩石形成,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和长石。 千枚糜棱岩(千糜岩) 是强烈破碎作用所形成,具发育的片理构造,外貌可见一组或几组片理。 玻状岩和假熔岩(假玄武玻璃) 在高度磨碎作用下有极细物质构成。 接触变质岩类 热接触变质岩 接触交代变质岩 区域变质岩类 是原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区域变质岩的分布是区域性的,因而常大面积分布。区域变质岩从太古界早期到晚近新生代都有出现。 板岩 具有板状构造的岩石,原岩主要是粘土岩、粘土粉砂岩和中酸性凝灰岩 千枚岩 具有千枚状构造的岩石,原岩与板岩相似 片岩 具有片理状构造的岩石,原岩已全部重结晶,由片状、柱状和粒状矿物组成。 片麻岩 具片麻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和黑云母、角闪石组成 变粒岩 片理不发育的粒状变晶结构的区域变质岩 角闪岩(斜长角闪岩) 是主要由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的岩石。由基性岩(侵入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富铁白云质泥灰岩在高温区域变质条件下形成。 麻粒岩 是颗粒比较粗、变质程度比较深的岩石 榴辉岩 是变质岩中密度最大的岩石 石英岩 由石英组成的浅色粒状岩石 大理岩 主要由碳酸盐类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等级组成 混合岩类 混合岩基本组成物质由基体和脉体两部分组成。基体是举步维艰合岩形成过程中残留的变质岩,主要是斜长角闪岩、片麻岩、片岩、变粒岩等。脉体是混合岩形成过程中处于活动状态的新生成的部分,通常是花岗岩、长英质的伟晶岩、细晶岩或石英脉等。混合岩主要分布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和古生代以后的某些区域变质岩发育地区。 角砾状混合岩 基体呈角砾状碎块分布于脉体中的混合岩 网状混合岩 脉体呈网脉状分布于基体中的混合岩 条带状混合岩 脉体呈条带状平行分布于基体的片理中的混合岩,常见为云母片岩和角闪片麻岩、黑云母片麻岩等 眼球状混合岩 肠状混合岩 阴影混合岩(雾迷岩、云染岩) 基体呈阴影状残留在脉体中的混合岩 混合花岗岩 是混合岩化作用和花岗岩化作用的最终产物,基体与岩脉已无法分辨,岩性上与岩浆成因的花岗岩类极为相似。 交代变质岩类 是指在岩浆冷凝过程中,岩浆期后析出的挥发组分及热水溶液对已经固结的岩浆岩及附近围岩发生交代作作,使原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改变的一种变质作用,又称蚀变作用。 蛇纹岩 超基性岩受高-中温热液交代作用,是原岩中的橄榄石和辉石发生蛇纹石化所形成。原岩成分相当于超过基性岩的变代变质岩 青盘岩 原岩成分相当于中基性岩的变代变质岩 云英岩 原岩成分相当于中酸性岩的变代变质岩 黄铁绢英岩 原岩成分相当于中酸性岩的变代变质岩 次生石英岩 原岩成分相当于中酸性岩的变代变质岩 矽卡岩 是在中酸性侵入岩与钙镁质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经气成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岩石。 根据原岩成分分类 石英长石类 泥质岩类 碳酸盐岩类 基性岩类 镁质岩类Sheet1(2) 岩浆岩 化学分类(根据SiO2的百分含量分类) 酸性岩(SiO2>70%) 流纹岩 中酸性岩(SiO2介于62-70%) 英安岩 中性岩(SiO2介于53.5-62%) 安山岩、粗面岩、响岩 基性岩(SiO2介于45-53.5%) 拉斑玄武岩、碱性橄榄玄武岩 超基性岩(SiO2介于20-45%) 苦橄岩、麦美奇岩 碳酸岩(SiO2<20%) 碳酸岩、磁铁熔岩 矿物分类(根据暗色矿物含量分类) 浅色岩(暗色矿物<35%) 注:一般基性岩中含较多铁镁矿物,故色深;中酸性岩和中性岩中铁镁矿物少,故色浅。 中色岩(暗色矿物35-65%) 暗色岩(暗色矿物>65%) 教材上分类(综合) 橄榄岩—苦榄岩类(超基性岩类及碱性超基性岩类) 特征:SiO2含量很低,不高于45%,故称为超基性岩,超基性岩色率都大于70,色深,比重大。矿物成分以铁镁矿物为主,不含量石英。深成侵入岩为橄榄岩,浅成的侵入岩为苦橄玢岩,喷出的火山东岩为苦橄岩。 侵入岩 纯橄榄岩、橄榄岩、橄辉岩、辉石岩、角闪石岩 喷出岩 苦橄(玢)岩、玻基纯橄岩、科马提岩、金伯利岩、 辉长岩—玄武岩类(基性岩类及碱性基性岩类) 特征:SiO2含量占45-52%,矿物成分以石和基性斜长石为主,不含量或含量极少量的石英、碱性长石和橄榄石等。 侵入岩 辉长岩、苏长岩、苏长辉长岩、橄长岩、斜长岩、碱性辉长岩、辉绿岩 喷出岩 拉斑玄武岩、高铝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粒玄武岩或粗玄武岩、细碧岩 闪长岩—安山岩类(中性岩类) 特征:SiO2含量占53.5-62%,矿物成分主要有中性斜长石及普通角闪石,次要矿物有黑云母 侵入岩 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玢岩、微晶闪长岩 喷出岩 辉石安山岩、角闪安山岩、黑云母安山岩、橄榄安山岩、玄武安山岩、粗岩安山岩 花岗岩—流纹岩和花岗闪长岩—英安岩类(酸性和中酸性岩类) 特征:SiO2含量高,65-78%,矿物成分以浅角矿物成分为主,主要为长石类矿物(碱性长石和斜长石)及石英(>20%),其次有少量黑云母、角闪石或辉绿石等矿物 侵入岩 碱性花岗岩、碱长花岗岩、花岗岩、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更长环斑花岗岩、紫苏花岗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玢)岩、微晶花岗岩 喷出岩 流纹岩、斑流岩、霏细岩、石英角斑岩、英安岩、碱性流纹岩、玻璃质喷出岩 流纹岩(相当于花岗岩成分的喷出岩)、英安岩(相当于化岗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成分的喷出岩) 正长岩—粗面岩类(中性岩类) 特征:SiO2含量接近60%,矿物成分上以铁镁矿物比酸性岩中多些,一般可达20%左右,且以角闪石为主,黑云母和辉石则少些 侵入岩 喷出岩 霞石正长岩—响岩类(碱性岩类) 特征:矿物成分以不含量石英而含量一定数量(大于10%)的似长石和碱性铁镁矿物为特点。 侵入岩 深成侵入岩 正霞正长岩、流霞正长岩、纳霞正长岩、歪霞正长岩、异性霞正长岩 浅成侵入岩 霞石正长斑岩、白榴斑岩、霓霞斑岩 喷出岩 霞石响岩、白榴石响岩、黝方石响岩 脉岩类 呈脉状产出的浅成岩,它们在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上,以及时间和空间分布上都要和一定的深成岩体有密切关系,这类岩石统称为脉岩 煌斑岩类 云母煌斑岩、闪辉煌斑岩、碱性煌斑岩 细晶岩类 辉长细晶岩、闪长细晶岩、斜长细晶岩、钠长细晶岩、花岗细晶岩 伟晶岩类 伟晶辉石岩、辉长伟晶岩、花岗伟晶岩、正长伟晶岩、霞石正长伟大晶岩 火山碎屑岩类 由火山爆发所产生的同期火山碎物质,经空气或水介质的搬运、堆积、固结或熔结等成岩作用而形成 火山碎屑熔岩类 是火山碎屑岩向熔岩过渡的一个类型,熔岩基质中可含量90%-10%的火山碎屑物质,按主要粒级碎屑划分为集块熔岩、角砾熔岩和凝灰熔岩。 熔结火山碎悄岩类 是以熔结方式而形成的一类火山碎屑岩,主要产于火山颈、破火山口、火山构造洼地和巨大的火山碎屑流与侵入状的熔结凝灰岩体中。 火山碎屑岩类 是火山碎屑岩物质达90%以上的岩石,按粒度大小分为集块岩(多分布于火山通道附近构成火山堆,或充填于火山通道中)、火山角砾岩(多分布在火山口附近)和凝灰岩。 沉火山碎屑岩类 是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岩间的过渡类型,火山碎屑物质90-50%,其它为正常沉积物质。 火山碎屑沉积岩类 以正常沉积物为主,火山碎屑物质占50-10%,岩性特征基本等同于正常沉积岩。当主要是陆源的砂时,称凝灰质砂岩;主要为泥时称凝灰质泥岩;主要为碳酸盐时称凝灰质石灰岩或凝灰质白云岩等。 自碎火山碎屑岩 变质岩 根据变质作用分类 动力变质岩类(构造岩、碎裂变质岩) 由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为动力变质岩。在空间分布上主要与断裂构造相联系,常作条带状分布,尤其在大的断裂带更为常见。 破碎角砾岩(构造角砾岩) 是动力变质岩中碎裂程度最轻的岩石。破碎角砾岩在断层破碎带广泛分布,其厚度取决于破碎的强度。 碎裂岩 原岩在较强应力作用下碎裂岩在断裂带经常可见。 糜棱岩 糜棱岩是有强烈破碎作用形成的岩石,往往分布在断裂带两侧。糜棱岩常由花岗岩石和砂岩石形成,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和长石。 千枚糜棱岩(千糜岩) 是强烈破碎作用所形成,具发育的片理构造,外貌可见一组或几组片理。 玻状岩和假熔岩(假玄武玻璃) 在高度磨碎作用下有极细物质构成。 接触变质岩类 热接触变质岩 接触交代变质岩 区域变质岩类 是原岩经过区域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区域变质岩的分布是区域性的,因而常大面积分布。区域变质岩从太古界早期到晚近新生代都有出现。 板岩 具有板状构造的岩石,原岩主要是粘土岩、粘土粉砂岩和中酸性凝灰岩 千枚岩 具有千枚状构造的岩石,原岩与板岩相似 片岩 具有片理状构造的岩石,原岩已全部重结晶,由片状、柱状和粒状矿物组成。 片麻岩 变粒岩 角闪岩(斜长角闪岩) 是主要由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的岩石。由基性岩(侵入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富铁白云质泥灰岩在高温区域变质条件下形成。 麻粒岩 榴辉岩 石英岩 大理岩 混合岩类 混合岩基本组成物质由基体和脉体两部分组成。基体是举步维艰合岩形成过程中残留的变质岩,主要是斜长角闪岩、片麻岩、片岩、变粒岩等。脉体是混合岩形成过程中处于活动状态的新生成的部分,通常是花岗岩、长英质的伟晶岩、细晶岩或石英脉等。混合岩主要分布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和古生代以后的某些区域变质岩发育地区。 角砾状混合岩 网状混合岩 条带状混合岩 眼球状混合岩 肠状混合岩 阴影混合岩(雾迷岩、云染岩) 混合花岗岩 是混合岩化作用和花岗岩化作用的最终产物,基体与岩脉已无法分辨,岩性上与岩浆成因的花岗岩类极为相似。 交代变质岩类 蛇纹岩 超基性岩受高-中温热液交代作用,是原岩中的橄榄石和辉石发生蛇纹石化所形成。 青盘岩 云英岩 黄铁绢英岩 次生石英岩 矽卡岩 是在中酸性侵入岩与钙镁质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经气成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岩石。 根据原岩成分分类 石英长石类 泥质岩类 碳酸盐岩类 基性岩类 镁质岩类Sheet1 岩浆岩 化学分类(根据SiO2的百分含量分类) 酸性岩(SiO2>70%) 流纹岩 中酸性岩(SiO2介于62-70%) 英安岩 中性岩(SiO2介于53.5-62%) 安山岩、粗面岩、响岩 基性岩(SiO2介于45-53.5%) 拉斑玄武岩、碱性橄榄玄武岩 超基性岩(SiO2介于20-45%) 苦橄岩、麦美奇岩 碳酸岩(SiO2<20%) 碳酸岩、磁铁熔岩 矿物分类(根据暗色矿物含量分类) 浅色岩(暗色矿物<35%) 注:一般基性岩中含较多铁镁矿物,故色深;中酸性岩和中性岩中铁镁矿物少,故色浅。 中色岩(暗色矿物35-65%) 暗色岩(暗色矿物>65%) 教材上分类(综合) 橄榄岩—苦榄岩类(超基性岩类及碱性超基性岩类) 特征:SiO2含量很低,不高于45%,故称为超基性岩,超基性岩色率都大于70,色深,比重大。深成侵入岩为橄榄岩,浅成的侵入岩为苦橄玢岩,喷出的火山东岩为苦橄岩。 橄榄岩 辉长岩—玄武岩类(基性岩类及碱性基性岩类) 闪长岩—安山岩类(中性岩类) 花岗岩—流纹岩和花岗闪长岩—英安岩类(酸性和中酸性岩类) 正长岩—粗面岩类(中性岩类) 霞石正长岩—响岩类(碱性岩类) 脉岩类 火山碎屑岩类 变质岩 根据变质作用分类 动力变质岩类(构造岩、碎裂变质岩) 破碎角砾岩(构造角砾岩) 是动力变质岩中碎裂程度最轻的岩石。破碎角砾岩在断层破碎带广泛分布,其厚度取决于破碎的强度。 碎裂岩 原岩在较强应力作用下碎裂岩在断裂带经常可见。 糜棱岩 糜棱岩是有强烈破碎作用形成的岩石,往往分布在断裂带两侧。糜棱岩常由花岗岩石和砂岩石形成,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和长石。 千枚糜棱岩(千糜岩) 是强烈破碎作用所形成,具发育的片理构造,外貌可见一组或几组片理。 玻状岩和假熔岩(假玄武玻璃) 在高度磨碎作用下有极细物质构成。 接触变质岩类 热接触变质岩 接触交代变质岩 区域变质岩类 板岩 具有板状构造的岩石,原岩主要是粘土岩、粘土粉砂岩和中酸性凝灰岩 千枚岩 具有千枚状构造的岩石,原岩与板岩相似 片岩 具有片理状构造的岩石,原岩已全部重结晶,由片状、柱状和粒状矿物组成。 片麻岩 变粒岩 角闪岩(斜长角闪岩) 是主要由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的岩石。由基性岩(侵入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富铁白云质泥灰岩在高温区域变质条件下形成。 麻粒岩 榴辉岩 石英岩 大理岩 混合岩类 角砾状混合岩 网状混合岩 条带状混合岩 眼球状混合岩 肠状混合岩 阴影混合岩(雾迷岩、云染岩) 混合花岗岩 是混合岩化作用和花岗岩化作用的最终产物,基体与岩脉已无法分辨,岩性上与岩浆成因的花岗岩类极为相似。 交代变质岩类 蛇纹岩 超基性岩受高-中温热液交代作用,是原岩中的橄榄石和辉石发生蛇纹石化所形成。 青盘岩 云英岩 黄铁绢英岩 次生石英岩 矽卡岩 是在中酸性侵入岩与钙镁质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经气成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岩石。 根据原岩成分分类 石英长石类 泥质岩类 碳酸盐岩类 基性岩类 镁质岩类Sheet2 安山岩 岩浆藉由火山口喷发出地面,快速冷却形成的 玄武岩 岩浆经由缓和喷发漫流而出,逐渐冷凝形成的 花岗岩 岩浆并不喷出地面,而是在地底下慢慢冷却形成的Sheet3
/
本文档为【岩石分类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