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人类学通论笔记

人类学通论笔记

2013-07-21 21页 pdf 273KB 53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3427

暂无简介

举报
人类学通论笔记 人类学通论 第一章 绪论——人类学的学科属性与内容 人类学: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兼有自、社会跨学科特征。包括体质人类学、民族学、 语言学和考古学四个分支。是关于不同文化的他者和他者性的学科。以文化为核心概念。参 与观察为主要研究方法。关注人类整体。他通过研究文化来理解人性,通过研究时空和结构 中的异文化来理解人类的共性、自性和他性。 民族学:研究近现代人类(族群)及其文化的学科。他关注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以及由 此带来的人们在诸如习惯、亲属制度、宗教、经济政治制度、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异同。此 外,他还...
人类学通论笔记
人类学通论 第一章 绪论——人类学的学科属性与内容 人类学: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兼有自、社会跨学科特征。包括体质人类学、民族学、 语言学和考古学四个分支。是关于不同文化的他者和他者性的学科。以文化为核心概念。参 与观察为主要研究方法。关注人类整体。他通过研究文化来理解人性,通过研究时空和结构 中的异文化来理解人类的共性、自性和他性。 民族学:研究近现代人类(族群)及其文化的学科。他关注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方式,以及由 此带来的人们在诸如习惯、亲属制度、宗教、经济政治制度、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异同。此 外,他还研究文化动态,即各种文化是如何发展变化的,一种文化内部信仰与习俗的互动关 系。其核心观念是“文化”。 体质人类学:探讨古今人类生存的生物性基础。一是关于人的起源及其进化,二是关于现代 人类的生物性差异。可以说,体质人类学研究的是人类及其相关的灵长类在体质发展过程中, 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考古人类学:通过人类的遗存(遗物、遗迹)研究过去文化的方法。通过研究某一特定时空 的社会和文化来理解整个人类的社会和文化现象。 语言人类学:是研究语言和文化相互关系的科学。关注的问题有:语源研究,即现代的语言 是怎样进化来的;非书面语言的历史、结构、语言符号的意义等。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人 类文化本质。 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跨文化研究”:号召从跨文化的视角来研究人类的文化和行为。 (2)“整体性视角”:是对某一文化进行全貌性的深入研究。 (3)“民族志田野工作”:是以长时间的实地研究为基础,建立本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 人类学其他的研究方法: (1)普同论: 现代人类学的基础之一。就是关于人类的普通性认知,即世界上现存所有 人类都是同一种属,任意人群都不比其他人群更为进化,所有的人群(活 着或者已经消失的)都是平等的,都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每一群体都能 告诉我们关于人类生存状况的重要信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们如何利用 文化而生存。 (2)全貌论: 又称全貌观,就是从社会的、文化的角度和生物的、生理的两个角度分析 问题,即关注现时的问题,也关照历史的因素,把人类及其所赖以生存的 社会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试图给出一个全貌的观点,并且给出一个“局 内的(insight)”观察 (3)整合论: 对人类学家而言,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整合论强调从社会整体看待 事务,要把它放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加以考察。 (4)适应论: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一是自然环境;一是社会 环境,适应也与此对应,有体质的适应和文化的适应。 (5)文化相对论:也称文化相对主义。(人们总是以自己的喜好和习惯来理解其他的文化, 以自己的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传统做判断,这就是所谓的“民族中心主 义”)文化相对主义即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价值,一切文化 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平等的,要抛弃民族中心主义,尊重每一种文化的 独特价值,一种行为在一种文化中是“合适的”,对其他文化未必同样 合适,文化相对主义的理念,意味着将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 和社会中加以评估。 文化:人类社会所有习得的,共享的观念和行为。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 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 它任何能力和习惯”。 文化的特点:文化是共享的;文化是习得的;文化是整合的;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 文化是适应的;文化是变迁的。 客位:站在局外人的立场来看待所研究的文化。 主位:站在局内人的立场来看待所研究的文化。 文化适应:与生物适应并称,指改变生活方式达成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注文化适应即关注 人类生计方式所体现的自然与文化的互动(群体层面)。 文化变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文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 整体论:是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显著体征之一,人类家认为,人类???的方方面面相互联结 构成一个整体,这种相互关联对人类学家特别具有重要性,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要涉及所研究民族的全部文化 第二层:就算是要注意到该民族是人类的一部分,他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种意义。他要 求对文化进行全貌性的深入研究。 比较研究:文化人类学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最早由古典进化论者使用,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找出同类现象或事物,按照比较的目的将同类现象和事物编组成表,根据比较结 果进一步分析。 优点:有助于对各类文化一同的认识 有助于不同国家、民族、地区文化起源和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认识。 缺点:把文化要素与整个文化隔离开来进行研究,有些牵强。 跨文化比较法:是对照检验不同文化中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人类学研究方法,是建立在抽 样基础上跨地区、跨文化的归纳。 其特点是:从世界各地不同文化搜集的资料中抽样,把这些抽样的资料作统计分析,用来说 明一种风俗、一种宗教信仰和一种社会关系等规律,用来验证的样本必须是随机抽样的,当 代文化人类学中常以文化特质或社会和部落为分析单位。 优点:1、可以验证假设 2、可进行量化研究 3、可在原有基础上积累成果 4、可进行多种文 化的比较 缺点:技术方面困难太多,无法保证结论科学性 人类学的文化理论按“母体范式”氛围三个轨迹 现代学科确立的标志: 1、世界上出现了新的研究对象和解释该对象的需求。 2、解释该对象因果序列或性质自称一格。 3、用于描述和解释该对象的事实材料自成其类。 4、形成收集、分类、分析和概括事实材料的特殊角度、方法和概念术语。 5、建成培养专业人员的机构和为同行提供导向的刊物和学会。 6、行业人员为知识传播者,在学术中心或公共教育体系中受到尊重。 一、 理性——进化论时期(1725—1890) 古典进化论学派 进化人类学相信人类和世界都遵循自然、外在和既定的进步规律。事物通过不断的分化 组合,沿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同质不整合(机械团结)到异质整合(有机团 结)的方向发展。进化论人类学家要根据日益增多的民族学资料,参照生物和地质学家的自 然史来虚构人类文化史,历史地探讨人类社会和文化事物的起源和过程,特别是宗教、法律、 财产、家庭和国家的起源及过程。形成“三个一致”的母体范式: 1、人类追求进步的心智和本质一致。 2、社会文化进化的路线和阶段一致。 3、社会文化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一致。 进化论人类学的贡献及缺陷: 1、坚持了自然与社会一致的世界统一观和自然科学方法适用于人类社会文化研究的科 学统一观。 2、在文化史研究的旗帜下,结成了史前史、古生物学、体质人类学、语言学、人类学 和民族学的联盟,共同探讨人性、文化、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 3、它的许多基本结论,如人性普通、制度进化、技术积累、社会变迁等,至今仍是学 科深层共识。 4、进化人类学在方法论上确有缺陷:他关于起源的很多命题属于思辨范畴。 二、 实证——结构论时期(1890——1970) 传播论、历史特殊论、文化与人格学派、 新进化论、结构功能主义 实证——结构人类学家重视探访社会文化的结构体系和平衡机制,其母体范式略述如下: 1、本体论的超有机体假说:认为社会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超有机体。这个超有机 体本身具有结构,因而仍有机制、规律和通则可循。通则存在于社会文化本身而不必化简到 心理和生物学层次。 2、认识论的经验主义:强调直接经验和感性资料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认识的真理性 取决于观察和检验。 3、方法论的科学主义:承认文化科学知识体系应以自然科学为楷模,尽量采用科学的 观察和比较方法。 4、研究者的价值中立:力主不对研究对象和结果做价值判断,只关心研究对象是什么 而不管它应是什么。 5、研究的应用取向:坚信科学研究是为了预测,预测是为了操作,社会和文化科学都 是为了改造世界。 研究人的学科受到的三个挑战: 主客共变: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是人,是人就不免受社会文化的制约,也会因条件变化 而变化。这种持续共变使主客体都难以“定格”,也难以一次性的认识和被认识。 主客互变:是共变的一种形式,人类学讲究实地调查,直接接触研究对象。但人是有 情之物且有日久生情的倾向。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互相理解越多,就越会吸收对方的特点而改 变自身的特点和认同。这样互变的结果是主客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会影响描述和 分析的客观性。 价值介入:人都是寻求意义的动物。客观世界本身并没有意义。但包括研究者在内的 人都不会去做没有意义的事,也不能认识对自己没有意义的现象。可见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意 义最终来源于我们的判断,而判断意义就是用价值尺度来做取舍。 三、 理解——相对论时期(1970年至今) “三学两论两研究” 母体范式如下: (文化研究的重点由科学转向人文) 1、人是行动的意志主体,即按文化形态和社会结构规定的意义行事,也因其意图而改 变文化和社会。 2、文化为行动提供导向和意义体系,我们可以通过考察人的认知、符号和行动来理解 文化。 3、理解是心灵活动,易受环境条件影响,所以我们对异文化的理解要尽量采用本土眼 光和主位术语。 4、人类学对异文化的理解可能深厚但不可能精准,我们的描述和解释也有误导人和被 人误解的可能。 5、因此我们要不断反省自己的立场和作品,注意自身文化与对象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关 联和互动。 三学:象征人类学,认知人类学、反思人类学 两论:文化唯物论、实践决定论 两研究:女权运动与相关的社会性别研究、文化冲突及全球化相关的族群性和民族主义研究 “三学两论”及“两研究” 象征人类学:来自社会人类学内部的范式变革,他把文化看成由人定义和操作的符号体系, 而不是像结构功能论那样看成是带有本体性的制度结构。埃文斯—普里查德、利奇、列维— —斯特劳斯在他们的分析中已初见端倪。晚辈特纳和道格拉斯借助杜尔干原始分类的圣俗对 立逻辑和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思想,将其发展成强调分类、仪式和象征的社会整合 作用象征人类学。后格尔茨将其发展成为解释人类学,对象征更加强调。 认知人类学:把文化看成知识,即研究对象的本土知识。它不是文化理论而是一种指导田野 工作的操作方法。注重研究不同文化的分类方法和特点,包括认知图式和细微事物区别性特 征的确定。代表人物:古迪纳夫、华莱士,又称“民族科学”和“民族语义学”。 反思人类学:20th80’s产生。后现代思潮在人类学中的最强表现。认为所有真理都是文化建 构,因此都是相对的,每一种民族志描述都不可能不受描述者的文化价值、个人偏好、甚至 民族和阶级偏见的影响。人类学在做描述和比较分析时要反思,在阅读民族志作品时要注意 剥离撰写者的性别、阶级和其他内在偏见。代表人物:费舍尔、马尔库斯、克利福德、布恩。 文化唯物主义:20世纪 80年代产生。马文·哈里斯提出的概念。其核心是物质生活的生产 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志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他认为基础结构对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客观行为对主体 思想起决定作用。并试图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中融入文化内在认知的考虑及整合研究者的观 点与被研究者的当事人的观点。他的文化唯物论特别强调区分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主位和客位 观点。 实践相对论:即 20世纪 70年代布迪厄提出的实践理论。它是在承认杜尔干社会决定论的前 提下为理解现代人行为提供的答案。揭示了文化资本和符号暴力的生产和繁衍机制及其弥漫 的广度和对人类濡染的程度。从而揭示人们自觉地承担在实践中反抗和颠覆他的使命。它是 实践论,因为它处处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的分配和运用。它是相对论,因为他承认每 个人所处的权力场域不同,所以批判、反思和反抗的任务和方式也不同。 社会性别研究:社会性别研究与女权主义人类学密切相关。她伴随妇女解放和女权运动而兴 起,但提出的命题却超出了自然性别范畴。社会性别研究关注的不是男女两性的生物学差别, 而是基于这种差别的文化角色差别。透过这些研究,我们还能理解文化对人类行为的深刻影 响。此外,社会性别研究也为我们审视社会上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定位和态度,如主流文 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展示和修正,提供了新视野。 族群性与民族主义研究:与近 30年来升温的文化冲突和全球化进程有关。他是目前人类学 与社会学、政治学相配合而取得重大理论成果的领域。他的最大成就就是破解了民族原生论、 民族与文化重合论、民族同文同种同祖宗论等种种神话,指出族群和民族在本质上都是缘起 性空的场景存在,且有政治操作上的工具性。 论人类学自产生以来一直对文化本质和学科性质存在争论:通论 p70 人类学自产生以来一直对文化本质和学科性质存在争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文化与人性,又称天性与教养之争。天性论又称为文化工具箱理论。他把文化 看成人的创造和设计,认为文化是对人类生物性的延伸和弥补。为的是增强人类生存和生殖 能力和福祉。他认为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以求生存而发现、发明和发展的方式。文化论者认 为文化自成其类且自有特征,它不仅与人的生物性无关,而且还是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标志。 第二:个体与群体之争。即以影响文化的是个体行为还是社会结构。文化研究的对象 应该是个体还是群体。个体论者认为:个体是意志、责任和行动的主体,它按个人的追求和 程序来改变规则并改造世界。强调个人自由,把中介作为研究对象和重点。注重个人欲求和 满足这些欲求的选择、决定和对文化资源的控制。群体论者认为:个体只是现存结构体系和 社会关系中的客体。离开结构体系,个体连自己是谁都无从定义,更谈不上行动选择。其强 调群体对个体的定义和定位。 第三:科学与人文之争。科学论者认为:科学方法是通向更高级的知识之路,因此注 重由科学共同体明确定义的程序和方法的认同。他们强调规则规范,重视对理论假说的检验 和知识的历时积累。他们把知识的价值定位于通过决策或操作来改造世界的效能,认为这样 的知识比基于内省的知识更为可靠。人文论者强调:人类行为的意义和对意义的理解。通向 意义和理解的道路非指一端,观点、信仰和忠诚都是不可忽视的方面。认为探索人文意义的 知识未必是积累,今天的知识也未必就比古代思想家的知识更为高明。 由争议,人类学在学科深层存在如下共识: 1、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包括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观。 2、承认文化是个人认同的组成部分。 3、承认文化的整体性:文化信仰和实践不是以特质或特征,而是以整合关联的形式存在, 一个要素的变动可能引起整体的相应变动。 第四章 经济人类学 经济人类学:诞生于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一门从人类学视角出发,运用民族志等方式研 究人类经济制度和行为的科学。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赫兹克维茨的《原始人的经济生活》是其 代表作。经济人类学描述人们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方式,以及这些系统如何组织、运作并与 其他系统发生联系;人们如何根据这些系统来行事并做出决定,他们的行动怎样受系统的影 响;经济制度的运作和动力,他们如何影响人们以及人们的行动如何影响他们的经济制度。 20世纪 70年代形成的三类关于生产方式的观点: 1、法国的生产方式论: 2、美国的文化唯物主义生产方式论:萨林斯的《石器时代的经济学》认为经济制度是一种 社会的功能,不管这个社会的成员的物质需要是否能能得到满足,他都提供社会资源以 维持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3、英国的生产方式论:注重经济人类学和第三世界发展的研究。检讨 20世纪 70年代盛行 的“依附理论。” 库拉圈:马林诺斯基在特洛布里恩德群岛发现的一种当地人的交换制度。库拉圈交换的物品 有两种,他们是没有实用价值只有象征价值的物品。每种物品沿着一个方向在岛内循环交换。 顺时针交换的是红色贝壳做成长项链叫 soulava,逆时针交换的是白色贝壳做成的臂镯叫 mwali。交换伴随着巫数和仪式,只在男人间进行。项链和臂镯的好坏背后,连结着权力、 信任、声誉和地位。库拉圈的这种交换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换,它连结着社会的等级制度, 着人们的势力和名声。人们通过库拉的交换来达到目的,因此它已经注入了政治和文化 的含义。 “礼物”:莫斯认为,“礼物”并非人们之间的简单传递,一件礼物显示了送礼者和受礼者之 间的关系。礼物表达、连结和创造了社会关系,具有超出礼物的物质价值以外的价值,礼物 所建立的关系是互惠的,包括对称的互惠和不对称的互惠。 博兰尼归纳的人类交换的三种方式: 1、互惠式:不经过市场,也不是一种行政上供给的分配。 2、再分配式:产品先自下而上到行政部门,再自上而下由行政部门分配。 3、市场式:根据供需关系所确定的市场价格来进行。 萨嘉礼:维娜在 20世纪 20年代对特洛布里恩德群岛做研究时发现的当地妇女的一种交换。 是一种伴随着某些仪式或宴会进行再分配的制度,地方领袖在萨嘉礼中送出他得到的奉礼等 东西,以获得荣誉和地位的巩固。当一个妇女所在的亚氏族有人去世时,他和亚氏族的妇女 会在丧葬的萨嘉礼中,献出大量的女用草裙和香蕉叶。这个典礼在小村的中央举行,妇女为 中心人物。 夸富宴:莫斯《礼物》中的概念。是印第安人热心追求社会地位的手段。夸富宴的“消费” 是不同地位者的财富竞争,通常发生在权力身份需要更替的时候,以财产的多寡来决定胜负。 沃尔夫的《乡民社会》系统的探讨了乡民社会和乡民经济。 乡民社会:是介于原始部落与工业文明之间的社会。 内卷化:格尔茨在《农业内卷化》中系统运用的概念。用来描述印度爪哇地区一种生态稳定 性、内向性、人口快速增长、高密度的耕作、但缺少有效技术方法和工业因子引入的传统农 业经济的再置。 内卷化指某种文化的发展达到定型这种最终形态之后,他趋于稳定以至于无法创新,只能对 其既定形式进行属于修饰性的细加工,而使其更趋于细腻化、复杂化。这种既定模式下不断 进行的填充修补,使其趋于矫式化的过程叫内卷化。 文化内卷化:即文化参与的社会复制和精致地规定各种秩序,并指出农业、国家和文化的共 同内卷产生的乡村内卷化,如何影响了其他私有经济的发展。 市场模型:施坚雅对中国地方市场研究的著名理论。在修正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对晚清中 国提出了一个区域体系的等级结构模式。其基本结构像是一个六角形的蜂窝状,在经济等级 中,中心地的等级划分依据城市的功能强弱。他关心晚清帝国空间结构中的城市地位和区域 中的城市化,指出,在中心城市和其连结的地方体系内,并行着两个等级结构。一个是行政 管理的官僚集团,体现了法定的官僚政治结构;另一个是经贸民间体系,反映了社会自然的 结构。其缺陷是:简单化的功能要素分析法,忽略了活生生的文化和地方社会具体的历史时 空过程,无法深入理解区域社会的市场机制和动力过程。 波来提克:文思理描述的海地以妇女为主的市场商人现象。当地市场的商人大多为妇女,他 们将产品带到集市卖给商人,市场商人可以在不同市集转运各种产品,根据供需关系获利。 这种市场经营中建立的一种优惠的交易关系,称为波来提克。交易双方固定的以较低的价格 和融资条件相互交易。在交易中存在一种讲人情的关系和相互的义务感。 依赖理论:产生于 20世纪 60年代。是关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的理 论。 桑托斯认为:依赖是个制约的情境,在这种状况下,某些国家的经济受到另一些国家的发展 和扩张的制约,依赖国的扩张和自主仅为优势国扩张的反映。 弗兰克则将“低度发展的发展”视为依赖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目前的低度发展国家的发展 停滞状态,主要来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结构建立的依赖关系,因此惟有摆脱其对已发展国家 的过分依赖,其经济才有起飞的可能。 英国生产方式对此理论进行了批评。 朗诺曼认为:此论理论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忽略了非资本主义国家自身的发展。 卡翰认为:为开发国家的贫穷和低生产力,并非由于资本主义的入侵,而是新殖民主义的深 入。 后弗兰克发展了自己的理论,形成了新的世界体系观点。 世界体系论:沃勒斯坦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反思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 体系基本上是一个以经济为实体而包含着世界性的区域分工,分为“核心”、“半边陲”、“边 陲”三种等级。由于国家小于经济整体,因此政治应视为经济分工的反映。由于将国家置于 世界经济体系的脉络中,才能了解各种政治和文化力量对该国的影响。这个体系本质上是不 平等的,是一种貌似公平的相对剥夺。其中,边陲国家的生产者,特别是农民,要经受多重 剥夺。 文化全球化:20世界 80年代,关注的讨论。阿普杜莱认为: 当今全球互动中的中心问题是文化同质化和文化异质化之间的张力。新的全球文化经济必须 被理解为一种复合的、重叠的、分裂的秩序,它不可能再被按照核心——边缘的模式来理解。 文化的全球化不等于文化的同质化,而是全球化涉及使用同质化的各种手段,他们被吸收到 地方政治和文化经济中,只有国家主权等这类异质话语才被留在国家。 经济人类学创立人:博兰尼 博兰尼,代表作《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 观点:1、反对“经济人”和“理性人”的观点。 2、市场社会的本质,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 3、社会阶级的内涵,是文化的而不是经济的。 经济人类学的理论定位: 1、自立的经济。 2、社会和政治的经济。 3、道德的经济:杜尔干 第五章 生态人类学 生态人类学:诞生于 20世纪中叶。此名称由美国的维达和拉帕帕特于 1968年最早使用。由 文化生态学发展而来。将生态学观点用于人类学。一方面关注人类的社会文化特质与环境之 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关注人类的生物特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对过去人类学偏倚以文化 解释文化方法的矫正。 生态人类学研究 决定论:生态决定论、文化决定论 互动观点:认为文化与环境之间是一种对话关系。文化和环境的重要程度因时、因地而有所 不同。 环境决定论:文化形式的外观及进化,主要是由于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 人类地理学:拉策尔创用,由弗罗贝纽斯应用到民族学研究中(有时被称为文化生态学)。 人类地理学具有强烈的环境决定论倾向,以单一的环境因素做涵盖性的推论,认为文化由环 境所造成。 环境可能论:认为环境不适肇始因素,而只是限制的或选择的因素。地理环境并没有造成人 类的文化,而只是设定了某种文化现象能够发生的界限而已。 文化生态学:斯图尔德在《文化变迁的理论》一书中提到的理论。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生态 环境,生物有机体和文化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化在人类与环境之间起着重要作用。 人类通过文化认识到能源或资源,同时又通过文化获取、利用能源或资源。因此,斯图尔德 十分重视文化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他的理论又被称为“生态人类学”,认为文 化与环境虽然相互作用,但自然环境起决定作用,不仅允许或阻碍文化发明的运用,而且往 往会引起具有深远后果的社会适应。 民族志生态学:20世纪 50、60年代,受主、客位研究方法的影响,生态人类学的研究主张 揭示被研究者对其生态环境的看法,即从内在认知的观点了解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叫做 民族生态学,或者民族志语义学。 环境决定论——〉人类地理学——〉可能论——〉文化生态学——〉民族志生态学 ——〉系统生态学——〉群体生态学——〉文化唯物论——〉历史生态学、政治生态学 第六章 物质文化研究 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物质文化,社区文化(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或表达文化) 当前人类学关于物质文化的认知主要由三个立足点组成: 1、把物品看作物质器物:任何物质制品都是经人的劳动而由自然物转化出来的,与此相关 的研究包括物品的质地、形态、性质、技术因素以及存在状况和功能分析。 2、把物品看作符号和象征物:物品作为文化的符号和象征物,对于认识物品所具有的文化 内涵是非常有意义的 3、对物品所涵盖意义的分析 物质文化研究的内容: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状况,人 们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物质条件的发展与变迁情况,满足人们精神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条 件的发展与变化。 1、生计方式与生计类型 2、生产工具和技术文化 3、饮食文化 4、交换与商业文化 5、服饰文化 6、交通与文化行为 7、建筑与居住类型 经济文化类型: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并持相同或相似的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 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 文化研究中的三种关系: 1、人地关系:人与自然 2、人我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 3、自我关系:人心理层面 物质文化:是文化人类学研究中提出的概念。相关的词汇有物品、物质器物、人工制品等。 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解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社群文化和精神 文化。物质文化表现为“技术的”文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它包括人类的生产、生活 以及精神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物质手段和全部物质成果,从衣食住行至现代化科技均涵盖在 内。 精神文化:同物质文化一样,是民族的一个方面。作为观念形态的精神文化是客观世界的反 映,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决定于一定民族的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同时,民 族的精神文化又反过来对民族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施以影响和作用,其内容包括上层建筑的各 个方面,思维和语言,自然科学知识。 民族心理:表现为一个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感情、意志等方面的心理活动,是一种文化 现象。由于各民族因地域、经济、文化水平不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民族特点,形成不同的 民族心理。 第七章 语言与文化 语言: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此外,它还是 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标志。有两个功能:一是交际和传递知识的功能,二是思维和记 忆的功能。 符号由形式(能指)和内容(所指)构成: 形式: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的对象。 内容:形式所表达的意义。 语言符号: 形式:语音。 内容:语义。 语言的功能: 1、交际、传递知识的功能。 2、思维、记忆的功能。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认为人类语言的语法虽然各不相同,但在深层隐含着相同的结构。他把 通过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类语言的不同语法结构叫做“表层结构”,不能直接从线性的语 言序列中看出来的内在语法结构叫做“深层结构”,又叫“普遍语法”。 语言决定文化:萨皮尔——沃尔夫假说: 语言决定思维模式 语言反映文化:(索绪尔) 结构语言学:学术界把对语言结构本身进行研究的领域成为结构语言学。 第八章 认知与文化 认知人类学:产生于 20世纪 50年代。研究人类社会、文化实践与人类思想之间的互动和结 构关系的一门学问。 “议程跳跃”:指特定议程(或者课题)的研究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已经难以有新的突破, 一部分研究者率先转向其他课题的研究,并且逐渐成为气候。 “范式转移”:指在老的研究模式不能解释新情况的时候,一些持新见解的人放弃老模式, 用新模式解释这些新情况。 语义范畴:指一组互相间至少有一项共同特征、同时又区别于其他类似单位的客体、如柜子, 及与之相关的吊柜、立柜、保险柜…… 惯习:指人们在特定文化中养成的习性或行为举止,它是“肢体化”的历史遗产,个人没有 能力完全摆脱或完全认知,但在社会实践中却处处得到运用。 主客观互渗:指游离于正统和非正统对立之外的,在人们心目中自然而然的存在,它不是对 主观和客观的一种自觉,而是一种不自觉的、无意识的“自然”存在,人们对它的存在并不 提出任何异议和问题,它是不言自明的。 经过 40年的发展,认知人类学取得了三项成就: 1、对文化表象进行详细而可靠的描述。 2、在文化和心理功能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3、人们把各种表象作为文化遗产来学习。他们的心理受到这些表象的影响,人类的认知过 程也反作用于文化表象。 第九章 心理人类学 心理人类学:系统运用心理学的概念和方法所作的人类学调查研究。其研究主体包括社会化、 人格发展与文化变迁、国民性、文化与异常行为、文化与直觉、动机和认知等。 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在其《文化模式》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各种特殊文化模式是各国或各 民族的独特文化体系,是由各种文化特质和文化集丛有机结合而成。各种文化模式的内部必 然具有自己的一致性,主张人的行为大部分是受文化条件制约的。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人的 行为都有部分受压抑,而部分受到重视和提倡。这种有个性又有整体行为的文化表现形态称 为“文化模式”。 《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 《萨摩亚人的成年礼》:米德所著的一本人类学著作。书中他妄图通过对萨摩亚人的童年、 成长、男女差异和婴儿发展等研究来解决青春期究竟是由文化决定还是生理变化所造成的普 遍症状的问题。她发现对萨摩亚少女而言,青春期并不是一个动荡的时期。因为萨摩亚的整 个社会都充溢着普遍的随和性,并对每个人提供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社会选择。因此,萨摩亚 人没有患精神病的。 结论是:以往我们归诸于人类本性的东西,绝大多数不过是我们对于生活于其中的文明施加 给自己的各种限制的一种反映,缺陷是构建了一种文化批评并置法,脱离了人群的生活情境, 对美国文化的分析是静态、含糊的。 基本人格:卡迪纳在《个人及社会》中提出的概念。基本人格结构是指在一个文化中,给予 社会成员共同经验和可能产生的这些经验的人格特征的一种整合类型。这种整合类型与功能 学派人类学家的整合有很大不同,也完全不同于本尼迪克特所假定的整合。基本人格结构可 以帮助我们理解诸如文化特质的接受和排斥及其相互再作用等文化变迁的现象。 众数人格:杜波伊丝在《阿洛人》中提出的概念。发展了早期基本人格研究。认为众数人格 奠基于他所说的人类心理一体的概念之上,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所有人群,都具有经历和主观 感觉为各种欲望的、由心理因素决定的、紧张的基本一致性。生和死、生长和性需求、疲劳、 笑以及饥饿就是这些经历的一部分。众数人格是由生理与神经因素决定的基本倾向,与由文 化背景决定的人类的共同经验交互作用的产物在不同的社会中,排斥、引导和满足这些需求 的方式是不同的。 自我意识:是人性和人格的一个基本方面。存在于劳动分工及由此产生的身份秩序中。人们 在其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产生对于周围世界的认识,同时也产生了对于自己的认识,即逐渐 的形成了自我意识。因为自我意识的存在,人们作为特定社会成员调整个人行为,使社会及 秩序得以维系。 第十章 田野工作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家获取研究资料的最基本途径,是民族志构架的源泉,是“现代人类学 的基石”。所谓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直接观察, 访谈,居住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 民族志:指对一种当地文化的事物和习俗的民族志描写。是系统的比较的文化研究的结晶。 可以是民族、部落、村落、社区或城镇文化等。其中心任务是要求研究者置身于研究对象的 文化和日常生活之中,尽可能完成的将其文化的多个方面记录下来,由于研究者不可避免的 带有自我文化的认知,由此往往有比较性。田野调查是民族志的基础。1874 年《人类学的 笔记和询问》是人类学产生的一个标志。 传统民族志的特点: 1、全观性 2、科学性 3、强调描述对象的共性 4、对田野工作的交待 5、对于日常生活、事实细节的描述十分细致、重视 6、没有认真对待当地人的观点 7、以小见大 8、术语的解释 马林诺斯基革命:是对田野工作方法的创新,即开创了“参与观察”式的田野工作的新局面。 这是人类学田野工作发展过程的一次变革、一次飞跃、奠定了现代田野工作的基石。 田野工作的特点: P250 1、社会性和多元性。 2、文化性和生活性。 3、历史性和现实性。 4、实践性和探索性。 5、艰苦性和变化性。 田野工作的研究角度:P253 1、宏观与微观 2、主位与客位 3、社区与个案 4、定性与定量 5、专题与综合 田野工作的具体方法:P256 1、文物文献搜集——〉谱?????分析 2、参与观察 3、个别访谈 DRS 阐释性民族志:20世纪 60年代兴起的以格尔茨为代表的解释人类学对民族志写法的反思。 阐释人类学既反对百科全书式和进化全程式的民族志,也反对致力于从研究者出发的、客位 的、社会组织研究的专题民族志。认为这种试图描绘“规则”的叙述是“浅描”。提倡从研 究对象出发的、主观的,对“意义”的细致、深刻的描写,即所谓的“深描”。 主观民族志:新型民族志。他强调文化是一个“意义系统”。所致力搜寻的是当地人对自己 文化意义系统的本土理解或阐释,而不是试图找到一些合乎客观社会结构理论或假设的文化 现象或事实。这就要求田野工作想方设法去挖掘当地人的意义系统——个人访谈方法 DRS。 田野工作步骤: 准备工作:课题准备、文献准备、物质准备、调查提纲 1、前期工作:确定报道人——访谈报道人——作民族志记录 2、民族志问题和民族志分析 民族志问题:是旨在发现报道人的文化意义系统而提出的问题,包括描述性问题、结构性问 题和对照性问题。 民族志分析:是对一个文化的组成部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整体的关系的研究和 寻索,包括领域分析、分类分析和成份分析。 3、民族志写作 民族学调查法: 1、观察与参与观察 2、个别访问 3、调查会 4、问卷法 5、谱系调查法 6、自传调查法 7、定点跟踪调查法 8、文物文献搜索 参与观察:搜索第一手资料的最基本方法,有马林诺斯基创立。 要求: 1、观察者在较长的时间内(一般超过一年)置身于被调查社区中,通过日常生活尽可能成 为其中一员。 2、尽可能参与社区活动,遵从他们的习惯,学会他们的语言、学会和他们一样的感受和思 考问题。 优点: 1、实际上是对无文字民族进行民族志调查的唯一途径。 2、调查者长期置身于该社会中,会对当地了如指掌 3、融入社区可以提高调查者的信用度,也可使调查者对社区成员的行为更宽容。 4、更易于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5、所得材料为第一手材料。 6、更好的从当地人角度了解他们赋予文化的意义。 问题: 1、不停提问会引起别人反感。 2、向他人解释参与观察比较困难。 3、人类学家的出现会影响被调查者的行为。 4、参与观察只是一种矛盾的方法,达到不了纯粹的观察。 Ze on P DF D riv er Tr ial ww w. ze on .co m. tw Doc uCo m P DF Tria l ww w.pd fwiz ard. com 调查者应具备的素质: 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2、打破僵化模式,适应新形势,建立新思路。 3、专业基础扎实,视野开阔。 4、善于人际关系,有很好的应变能力。 第十一章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婚姻:制度化的性结合。 婚姻的功能: 1、保持社会群体的稳定。以减少由于性方面原因招致的社会冲突。 2、为繁衍后代提供适宜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 3、增进不同群体之间的联合。 级别婚:人类原始社会群婚的初级形式之一。其特点是在部落或某种社会集团内,分为若干 个婚姻等级,各个等级遵循严格的惯例,至于特定的婚姻等级通婚,因此称为“等级婚姻”。 各通婚等级之间采取群婚形式。级别婚存在于澳大利亚土著中,其功能在于进一步排除血亲 婚配可能性。 姑舅表婚:又称交错表婚。兄弟的子女与姐妹的子女互为姑舅表兄弟姐妹,姑舅表婚就是在 姑舅表兄弟姐妹之间优先择偶婚配的婚姻习惯。姑舅表婚可能是原始社会氏族外婚制中两个 氏族结成婚姻联盟的情形发展而来的。 亲属:指因婚姻、血缘与收养而产生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又分为:血亲、姻亲和配偶。 亲属称谓:亲属之间的称呼。 家庭:是一种社会集团,以共同的居住、经济合作和繁衍后代为其特征。他包含男女两性别 的成年人,其中至少有两个人可以发生社会认可的性关系,及他们所亲生的或收养的小孩。 对偶家庭:因对偶婚而建立的家庭,也称对偶婚。出现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是一 种男女间在一定时间内成对配偶的婚姻形式。对偶婚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因此,对偶家庭也 存在不稳定性。在对偶家庭中,以女子为中心实行从妇居或望门居,没有独立的家庭经济。 对偶家庭的出现,使得确立了子女亲生父亲成为可能,一般认为它是群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 的中间环节。 核心家庭:也称小家庭。是由一对配偶(双亲)及其未婚子女共同组成,它通常是在不太在 意继嗣群的地区出现,也是当代世界最常见的基本的社会单位。 家户:是指同在一处居住的一群人,而不论他们中间是否具有亲属关系。 Ze on P DF D riv er Tr ial ww w. ze on .co m. tw Doc uCo m P DF Tria l ww w.pd fwiz ard. com 主干家庭:有父母和他们的一个已婚儿子核心家庭组成。 轮值家庭:老年父母在诸子中轮流定期生活(轮吃住或轮住)的家庭形态。 反哺家庭:即诸子成婚分出后,父母享受所有儿辈平均分担供奉口粮、赡养费以及为父母轮 耕田地。 家庭的演变:扩张——分散与分裂——取代 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氏族——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家庭 \ 级别婚家庭 亲属制度:又称亲属关系。是以生物学意义上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网,是为社会习 俗和文化所认可并制度化的亲属谱系关系。亲属制度存在于任何民族的一切社会和文化中, 所有人都生活在某种特定的亲属制度中。亲属制度包括血亲、姻亲两大系统。就某一个人而 言,则主要包括父方亲属关系和母方亲属关系,。亲属制度一般通过亲属称谓来体现。摩尔 根最先深入研究了人类的亲属制度,认为他的变化随家庭、婚姻制度变化而变化。 亲属称谓制度:也叫亲属称谓系统。即研究亲属之间的称呼的制度。由摩尔根创立,他把亲 属称谓制度归为两大类、三种形式。类分式有马来亚式和图兰尼亚式,叙述式有雅利安式。 类分式特点在于用同一名称去称呼属于同一范畴的人,基本称谓较少;叙述式是对基本血亲 和远亲采用不同的称呼。后默多克将其归分为六类(夏威夷式、爱斯基摩式、易洛魁式、克 罗式、奥马哈式、苏丹式),创立了人类区域关系档案 HRAF,被学术界广泛使用。 亲子关系:核心家庭内部双亲和子女的血缘关系。如果要包括两代以上的亲子关系,就是继 嗣。 继嗣群:一群根据继嗣规则限定的、具有共同祖先的血亲。可分为母系和父系两种,还包括 双系继嗣、平行继嗣、两可继嗣。 父子联名制:父系继嗣制度下的一种规则。将子女与父亲的名字世代相联,反映出父亲对子 女的亲权超过了母亲。目前世界许多民族仍然保留着这种命名方式。 世系群:一群血缘上溯自共同祖先,而且血缘关系明确的亲属。 居住群:是同居在一定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一群具有亲属关系的人。 氏族:一群相信他们来自共同的祖先,但又无法明确厘清血缘关系的亲属群体。 Ze on P DF D riv er Tr ial ww w. ze on .co m. tw Doc uCo m P DF Tria l ww w.pd fwiz ard. com 第十二章 人类学的人口研究 人口学:是研究历史上各个阶段人口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的一门综合学科。 从人类学角度研究人口有特别意义: (1)加深对族群的认识。 (2)深入了解人口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3)促进人类学中的定量研究 (4)在某些方面促进人口学的发展 “代际倾斜”:与父母为子代所付出的相比,子代对父代的赡养远不如此。代际之 间的取予是不平衡的。人们就把亲子两代间不对等的取予关系成为“代际倾斜”。 全世界第一部民族人口学专著:科兹洛夫的《民族人口学》。 第十三章 族群 族群:是人们在交往互动和参照对比过程中,自认为和被认为具有共同的起源或世系,从而 具有某些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范畴。它是文化上认定的社会世系,文化常作为区分标志,但 常选取能反映其特征的文化。 种族:又称人种。一般定义为“在体质形态上有某种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但专业民族学 家倾向于定义为“经常在内部进行婚配和繁育的种群”。种族这个概念所要表示的主要是外 表体质特征上的人类变异。 民族:与族群不同,民族不仅是一种人群范畴,而且还是一种人们共同体。它一般是指那些 具有自治要求,已被政治疆界化或正在追求政治疆界化的族群,而族群的政治疆界化则往往 要以一定的共同地域和共同社会经济联系为前提。 族群认同理论:P342 (1)文化说:巴特提出。 ①认为族群是在遥远的过去,在相对隔离的共同地域和共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 ②族群之间的根本差别是文化差别,共同的文化特点是族群认同的客观现实基础。 ③族群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是由于他们之间文化差异造成的。 ④族群问题以及族群本身会因不合时宜而消解。 (2)“族界理论”:巴特提出。 ①族群是一种人们自己或别人根据他们的出身和背景来推定的归属范畴。 ②族群认同和族界生成于具有不同内在文化价值取向的人群之间的社会互动。 ③族群认同和族界与那些在社会互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差异有关联,但不意味着他们二 者相吻合。 (3)“原生论”: 族籍一般由人们的出身来推定的,而族群认同是亲属认同的一种的延伸,它是人性中某种非 Ze on P DF D riv er Tr ial ww w. ze on .co m. tw Doc uCo m P DF Tria l ww w.pd fwiz ard. com 理性的原生情感的外化。原生论又可进一步分为两个流派: ①文化历史学派:格尔茨认为族群问题是一种原生情感问题。 ②社会生物学派:伯格认为族群认同只有决定意义的原生情感表达。 (4)工具论(“场景论”) 认为人是有理性的,无时不在计算和优化自身的利益。族群认同生成于对于有限资源的竞争 中。族籍不过是人们为追逐集体利益而操弄的一种工具,只要能够增进利益,族群纽带就会 有巨大的感召力。 (5)辩证阐释理论 代表凯斯,认为族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原生关系。所谓原生关系是指那些根据既定、或被 认定是既定的事实来确定的关系。族籍是人们对于世系所做的一种文化解释。 (6)民族——国家及其意识形态构建说 代表威廉斯认为,资源、权力、甚至社会含义的分配是由现代国家及其相关的意识形态决定 的,从而人们在竞争和合作中所采取的组织形式以及他们对于竞争公正性和成功性的理解, 实际上是由现代国家的政策及其相关的意识形态引导的。 第十四章 人类政治制度与社会控制 政治人类学:有别于传统政治学而是致力于对包括“非国家”、“无政府”的人类组织和政治 行为在内的人类学研究,称为政治人类学。 政治人类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1、从进化的角度来解释政治制度和组织并予以分类。 2、社会制度的政治功能分析。 3、识别集团或者某些地域政治组织,并研究其余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由此关系而造成的影 响。 4、对政治行为和过程进行民族志的调研。 《非洲的政治制度》:福蒂斯和普里查德合著。该书讨论了前国家形态的政治制度,并试图 超越西方特殊的政治现象,建立更为广阔时空范围的有关人类政治行为的科学。他们对非洲 “集权化”和“无集权”社会的两类政治制度的分类,是他们对政治人类学发展的最大贡献。 《努尔人》:埃文斯——普里查德对非洲尼罗河下游一个苏丹民族研究的著作。作者在书中 陈述了努尔人的部落在一定的地域是如何通过一套独特的继嗣制度不断裂变、合并的动态过 程,并维持裂变单位的稳定。该书的贡献在于用民族志的材料说明了“无政府”社会确实存 在,而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营造自己的政治秩序。该书实际上也为普里查德在《非洲的政 治制度》中提出的“两类政治制度分类”提供了佐证。 政治人类学成熟的标志:20 世纪 50 年代,利奇《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格拉克曼《非洲 的民俗与冲突》、《非洲部落的社会秩序和反抗》、,特纳《非洲社会的分裂与延续》。 Ze on P DF D riv er Tr ial ww w. ze on .co m. tw Doc uCo m P DF Tria l ww w.pd fwiz ard. com 《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利奇对缅甸北部克钦人——中国在缅甸的景颇政治制度之动态过 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的成果。提出了著名的“钟摆”模式。即克钦社会中存在着两种相 对的政治秩序,一是贵族制的贡萨,一是民主制的贡老,前者表现着集权的色彩,后者则透 露出无政府的遗风。同时,这两种结构的社会中又都有着内在的矛盾,即每一制度内部都存 在着山官——百姓等级和丈人集团——姑爷集团亲属制度之间的不相容。这种内在的结构性 缺陷导致了两种制度之间的不断“摆动”。称为钟摆模式。在此基础上,利奇又提出了“动 态平衡”,即贡萨制度和贡老制度之间的相互转变,维持了一个种动态的平衡。 《一个非洲社会的分裂与延续》:作者特纳。研究的是一个非洲村落——生活在没有“强大 权力中心”的恩丹布人是如何维持其政治稳定的。结论是:尽管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冲突与分 裂,但是构成恩丹布人整个社会组织基础的结构还是完成的,因为仪式是一种调节的手段。 恩丹布人社会的内部冲突和矛盾心理是通过定期的仪式得到遏制。因此,仪式具有恢复社会 平衡和稳定的政治功能。本书被认为是“曼彻斯特”学派对冲突和仪式分析最精彩的代表作 之一。 萨林斯和塞维斯将国家产生及其之前的各种社会划分为四类: 游群:又称对群,是一种小型的群体,人数在 50——300之间。人数的多少与其内部结构的 复杂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游群通常占有一块领土,依靠这块领土内的资源生活。因此,它是 一种地域性的群体。游群是人类社会政治组织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存在于实行狩猎和采集 经济的社会及某些游牧社会中。群内没有明显社会分层现象,也缺乏正式的领导,人类学一 般认为游群是最古老的政治组织形式。 部落:是松散的政治组织,主要见于农业社会和畜牧社会。与游群直接从自然界获取食物的 方式不同,部落是食物的生产者,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故部落社会的人口密度较游群大而 其经济生产方式又使得部落成员定居的情形较为常见。部落有一片连接的地域,有共同的经 济生活、共同的语言,所以,部落可以形成内部一致性的共同文化,部落中的领导权也是非 正式的,没有绝对权力,而是由他身上具有令人尊敬的智慧,既能等。 酋邦:是集权形态的政治制度,酋邦在社会整合程度上高于部落,它是权力集中在某个统治 者手中的等级社会。具有将许多个社区政治单位统一于一起的正式结构。在等级社会中,酋 长居于最高层,其它社会成员的地位往往取决于他和酋长的亲密程度。酋邦在劳动力分工上 已经有了较多的专门化,出现了社会阶级或至少萌芽状态的社会阶级,其经济体系建立在再 分配的基础之上。 国家:是人类社会目前发展最完备、最正式的政治组织形式,人们通常把他作为衡量文明产 生的重要标准。国家具有统一的政府、明确的疆界及保证政府权威得以执行的一整套强制力 量。国家一般出现于集约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其生产发达,经济生活中的专门化程度高, 人们的居住趋于集中,形成了人口密度极高的城市社区。 《银翅》:庄孔韶的代表作。书中有大量篇幅涉及中国基层权力与文化的关系研究。一方面, 讨论了行政体制中县镇层级与基层乡族社会的整合关系,以及政府体制渗透到基层与宗教、 村结构之整合关系;另一方面,抓住了基层社会和地方军人集团的关系——人类学忽视的新 课题,既有地方军人势力切入的县镇基层政权运作的“汉堡包”结构。透视了 20世纪前半 叶中国县
/
本文档为【人类学通论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