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语言学与失语症研究

语言学与失语症研究

2013-05-15 9页 pdf 315KB 8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5445

暂无简介

举报
语言学与失语症研究 语言学与失语症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 崔 刚   提要: 语言学与失语症研究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一方面, 失语症研究需要语言学的理论支持, 语言学不仅为失语症患者语言障碍的描述、分析以及理论的建立提供基本术语和理论基础, 而且还 被应用在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康复过程中。另一方面, 失语症研究也可以促进语言学的发展, 因为 失语症研究既为语言学理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验证基础, 也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探讨两 者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我们理解神经语言学研究的性质及其对促进语言学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失语症研究、语言学 ...
语言学与失语症研究
语言学与失语症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 崔 刚   提要: 语言学与失语症研究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一方面, 失语症研究需要语言学的理论支持, 语言学不仅为失语症患者语言障碍的描述、分析以及理论的建立提供基本术语和理论基础, 而且还 被应用在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康复过程中。另一方面, 失语症研究也可以促进语言学的发展, 因为 失语症研究既为语言学理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验证基础, 也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探讨两 者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我们理解神经语言学研究的性质及其对促进语言学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失语症研究、语言学 1. 引言 失语症是指由于大脑损伤所造成的语言 障碍。失语症的科学研究从B roca (1861) 开 始, 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分析失语 症患者所现出的各种语言障碍是研究大脑 和语言关系的重要途径。神经语言学 (N eu2 ro lingu ist ics) 是一门介于神经学和语言学之 间的边缘学科, 旨在研究语言和大脑之间的 关系, 它以语言病理学为基础, 主要通过对失 语症患者言语活动的观察与分析所获取的第 一手材料,“理解与阐释人类语言与言语的神 经基础, 探讨语言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机制 和过程的性质”(B lum stein, 1990)。神经语言 学的研究充分体现了语言学和失语症研究之 间的密切关系, 两者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探 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神经 语言学研究的性质以及神经语言学对于推动 语言学发展的作用。 2. 语言学在失语症研究中的作用   在失语症研究的早期, 从事失语症研究 的主要是一些神经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 者, 他们并没有给予语言学理论以充分的重 视, 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对于失语症研究 的影响也不明显。H atfiled (1972)注意到了这 一问题, 她在“向语言学求助”一文中指出, 失 语症研究者主要把失语症看作神经和心理方 面的问题, 他们主要阅读神经学和心理学方 面的文献, 然而语言学理论要比其它学科的 理论更有助于失语症研究者加深对失语症本 质的认识。H atfiled 把心理学和语言学对于 语言的不同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 指出语言 学家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具有内在相互联系的 完整的系统, 而心理学家则把语言看作是分 散语言现象的集合体。她还对 Jakob son (1971)的失语症研究进行了评论, 指出, 失语 症患者的语言能力的恢复过程是与 Jakob2 son 关于失语症研究的成果是一致的, 同时, 她身体力行运用语言学理论描述了两例具有 词汇和句法障碍, 而无语音障碍的失语症患 者, 并采用 Jakob son 的失语症分类方法分别 把两例失语症患者划分为词性变化缺失性失 语 (paradigm at ic) 和句法缺失性失语 ( syn2 tagm at ic)。她指出:“现在的医生绞尽脑汁也 无法超越事物的表象, 他们也深深地感觉到 需要一种内在的完整理论为基础。对这两位 病例的研究再一次暴露出缺乏理论基础的问 ·12·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年第1期 (总第113期) 题。现在看来, 这一理论基础很可能就在语言 学那里. . . . . . ”(P. 59)。这篇文章引起了失 语症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激起了许多人对语 言学理论的兴趣。而且从六十年代末开始, 失 语症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神经学与心理学分 析发展到对失语症患者语言障碍的系统分 析。随着失语症研究的不断深入, 研究者发现 单纯以神经学和心理学知识为基础的失语症 研究越来越受到限制, 因此, 许多研究者开始 借助于语言学理论分析失语症患者的语言障 碍 (例如, Jones and W epm an, 1967; Sp reen and W achal, 1973)。同时, 由于越来越多的 语言学家参与到失语症的研究之中 (例如, L ee, 1971; M yerson and Goodglass, 1972) , 语言学理论对于失语症研究的影响也越来越 大。 语言学的不同组成部分和不同的理论流 派对于失语症研究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但是 概括起来说, 语言学对失语症研究起到以下 几个方面的作用:   1. 语言学理论为失语症患者语言障碍 的分析以及理论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和基本术 语。B roca 在1865年发表的“通过对一例失语 症患者的观察看言语产生的部位”被认为是 第一篇科学地研究失语症的论文。E ling (1994)指出:“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很难找到类 似‘语法’和‘词汇构成’之类的语言学术语。” 但是, 今天的失语症研究论文却不同, 在任何 一篇论文中, 语言学术语随处可见。而且, 现 在有关失语症患者的语言障碍的分析与描 述, 绝大多数都是按照一定的语言学理论进 行的。正如L esser 和M ilroy (1993) 所说:“即 使是最为直接的失语症描述与分析也都有其 内在的语言学理论作基础”(P. 33)。自七十 年代以来, 各种语言学流派的理论已经被广 泛应用到失语症的研究之中, 有关的术语也 随之出现在失语症研究的文献中。在近二十 几年中, 对失语症研究影响最大的尚属 Chom sky 的语言学理论以及由此而引发的 有关的争论, 1许多失语症研究者以此为基础 对失语症患者语言障碍进行分析与解释 (例 如, Cap lan, 1987; H ildeb randt, et a l. 1987; L esser, 1989)。Byng 和 B lack ( 1989) 根据 Chom sky 的语言学理论对失语症患者的语 言能力进行了分析, 他们把名词短语和介词 短语等句法结构作为内在的概念和语义结构 的体现, 描述了患者语言中的谓语2主项 (p red ica te—argum en t) 结构, 通过对失语症 患者的语言中这一结构的分析揭示了内在语 义结构和句法体现之间的关系。M cEn tee 和 Kennedy (1995) 则根据 Chom sky 的管辖- 约束理论分析了一例具有严重语法缺失症状 的失语症患者口语语言, 结果表明, 患者的语 言能力中仍保留着区分明确的词汇范畴, 而 且患者的语言中没有违反词汇顺序的现象, 但是患者的语言多为独词句, 患者不能正确 地使用限定词和单词的屈折变化, 这说明患 者难以进行词形2句法表达 (mo rpho syn tact ic rep resen ta t ion s)。因此, 作者认为该患者语 法缺失现象是由于语言运用而不是语言能力 的缺陷造成的。另外, H 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 法理论也对失语症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 例如,W ells (1985) 根据 H alliday 的功能 语法理论详细地分析了失语症患者语言中语 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的具体体现以及谈话的进 展和参与者所完成的具体言语行为。而且在 W ells 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Grundw ell 和 Jam es (1989) 专门写了一本专著, 对失语症 患者的语言障碍进行了更为详尽系统的分 析。   2. 语言学理论为失语症研究提供了对 失语症患者语言障碍进行描述的框架。语言 学理论把语言划分为语音、音位、词汇、句法、 语义、语用等层次, 失语症研究者可以按照理 论语言学提供的这一框架对失语症患者的语 言障碍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描述。实际上现 在的绝大多数失语症研究都是这样做的。在 对失语症患者语言障碍描述的初期, 人们主 ·22· 要针对患者语言中的形类词和语法词进行描 述 (Jones and W epm an, 1967; Sp reen and W achal, 1973)。接着, 失语症研究者又把转 换生成语法用于描述患者语言中词与词之间 的 结 构 关 系 (M yerson and Goodglass, 1972) , 后来, 各种语言学理论都被应用到失 语症的研究之中, 用于描述患者的句法障碍。 在这种描述中, Q u irk 的语法起了很重要的 作用,Q u irk 的语法理论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现在他的关于语言的句法结构的基本理论已 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失语症患者语言障碍的描 述过程之中。例如, 以Q u irk 等人 (1972)的英 语语法为基础, C rysta l 等人 (1976) 了失 语症患者的“语言评估、恢复与筛选程序” (LA R SP) , 设计这一程序的目的是为医生和 失语症患者提供一套描述失语症患者语言障 碍和语言功能的恢复工具, 但是从使用的情 况来看, 它主要被用来描述失语症患者在词 汇和句法方面的语言障碍 (Boone & P lan te, 1993)。D avis (1993) 把 LA R SP 看作对失语 症患者语言障碍进行语言学描述的最典型的 代表。另外, 语言学理论, 尤其是心理语言学 的理论, 被广泛地用于失语症患者语言加工 过程模式的建立与评估之中。例如, Cap lan (1993)利用心理语言学关于人们对语言的理 解和产生过程的理论, 详细地描述了失语症 患者在语言的理解和产生的过程中语音、词 汇、句法、语义等层次上的语言障碍。近年来, 语用学理论又被广泛应用到失语症患者语言 障碍的描述与分析之中。2 例如, L esser 和 M ilroy (1993)运用L evin son (1983)的语用学 理论和 Grice (1975) 的合作原则描述了失语 症患者在指示语使用、会话结构、语篇连贯和 角色转换等方面的障碍。 3. 语言学理论通过加深失语症研究者对 于语言的认识, 已被应用在失语症患者语言 功能的康复过程之中。失语症的研究既属于 神经学和心理学的问题, 也是语言学的问题。 要真正地理解失语症的性质, 对失语症患者 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又要使他们尽 可能地恢复语言功能, 单靠神经学和心理学 的知识是不够的, 还需要通过语言学理论认 识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功能。尤其是在失语症 患者语言功能的康复方面, 语言学理论则显 得更为重要。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 新的治疗手段不断出现, 失语症患者生存的 可能性越来越大,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要提高 他们的生活质量 (高素荣, 1993)。如果患者不 能正常地使用语言这一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 手段, 生活质量的提高将难以保证, 所以, 失 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将起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因此, 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已 成为近年来失语症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之 一。3L esser 和M ilroy (1993, P. 32) 指出, 在 语言功能恢复的过程中, 人们将不可避免地 把自己对于语言的本质、功能和结构的认识 运用进来, 语言学使得失语症研究者对失语 症的性质具有三个方面的认识: (1)失语症患 者的语言障碍是一种具有内在的规律的现 象, 各种类型的失语症患者在语言使用中所 犯错误的类型都是系统的; (2)失语症患者的 语言障碍显示出各种语言之间的共性, 这种 共性是有生物学基础的; (3)失语症患者的语 言与正常人的语言在结构上仍然是一致的。 人们在把语言学理论应用于失语症患者 语言功能的恢复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D avis 和W ilcox (1985) , Penn (1985, 1988) 等 人提出并设计了“发展失语症患者交际能力” ( PA CE ) 程序, 该程序以 H alliday 的系统功 能语法为理论基础, 并结合现代交际教学法, 系统地对失语症患者进行训练, 以便在最大 程度上恢复患者的语言交际能力。D avis 和 W ilcox (1985)认为在失语症患者交际能力的 恢复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医生 与患者要交流新的信息; (2)医生与患者要相 互作为信息的发出者与接受者平等地参与交 际活动; (3) 患者可以自由地选择交际的方 式; (4)医生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反馈要尽量使 ·32· 患者能够成功地传递信息。Edith 等人 (1988) 把 PA CE 应用到失语症患者语言功 能的康复过程中, 结果表明该程序是一种有 效的改善失语症患者交际能力的方法。在最 近几年中, 失语症研究者对于语言的认识则 直接影响着他们所采取的具体方法。例如, 许 多研究者认为, 既然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句 法、语用等构成的整体, 就应该根据失语症患 者在语言的各个层次所表现出的语言障碍有 针对性地恢复患者在语音 (例如,W endy & D avid, 1994;M ariana, 1995)、词汇 (例如, D e2 loche, et. a l, 1993)、句法 (例如, T homp son et. a l, 1996)和语用 (例如, L au ra & A udrey, 1995)等层次上的语言功能, 还有一些失语症 研究者则从语言功能出发, 认为语言包括接 受与表达两个组成部分, 在恢复失语症患者 的语言能力时应重点从整体上恢复患者的接 受与表达能力 (例如, Gill, et. a l, 1996)。 3. 失语症研究在语言学中的作用 失语症研究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所起的作 用也是不可忽视的。L aver (1980) 提出, 有五 种言语材料可以作为观察语言产生的依据, 其中之一就是失语症患者的语言障碍。关于 失语症的研究对于语言学所具有的特殊价 值, 英国语言学家A itch ison (1989: 17) 曾经 打过一个比方, 能够很形象地说明这一点, 他 指出:    小的故障往往可以比完善的工作系统更能揭 示内在的工作机制。如果我们打开水龙头, 水管里 流出了清澈的水, 我们就无法判断水的来源。但 是, 如果有几根鸽子的羽毛随着水一起流了出来, 那么, 我们就可以知道水是从鸽子可以靠近的水 箱里流过来的。 桂诗春教授 (1991: 416)也持有类似的观 点, 他说:“正常言语毫不费力, 简单明了, 但 却反而掩盖了语言产生的复杂过程。失语症 病人的言语和正常人如此不同, 自然能吸引 大家的注意。” 失语症研究在语言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失语症研究为语言学理论提供了一 个有效的验证基础。Jakob son 被认为是第一 个认识到失语症研究的价值并从事失语症研 究的语言学家 (B lum stein, 1990)。Jakob son (1971)认为语言学不仅可以有助于理解失语 症的本质, 更为重要的是, 失语症研究可以为 语言学提供用来验证语言学理论的“自然的 实验”。自从语言学问世以来, 人们就语言的 本质、功能与结构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 尤 其是在心理语言学诞生以来, 人们提出了许 多关于语言的理解和产生的理论。我们可以 采用各种方法来证实这些理论, 但是, 最为直 接的方法是通过对人类大脑的研究, 因为, 语 言的理解与产生最终是由人的大脑所控制 的。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 许多研究大脑的手段, 但是, 大脑仍然被视为 神秘的“黑箱”装置, 我们不能完全直接地研 究大脑在语言处理过程中的工作情况。对于 语言和大脑之间关系的研究只能通过对大脑 工作的一些外部表现来进行, 因此, 我们可以 通过对大量的失语症患者的语言障碍的研 究, 较好地揭示语言和大脑之间的关系, 验证 我们所提出的语言学理论。 国外研究者已经在运用失语症研究验证 语言学理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 B lum stein (1990) 概括了失语症患者在语音、 词汇和句法层次上的语言障碍及其对语言学 理论的启示。在语音方面, 他指出:“在语言学 理论中, 人们对语音学和音位学理论进行了 区分, 失语症的研究表明, 这一区分是有道理 的, 因为几乎所有的失语症患者在语音产生 的过程中都表现出在音位层次上的障碍” (P. 214)。关于大脑词库的研究也很好地说 明了失语症研究在语言学研究中的作用。寻 找词汇困难是所有的失语症患者共同的问 题, 大脑词库的研究试图通过对失语症患者 词汇障碍的研究发现大脑词库中词汇的储存 ·42· 和提取的规律, 人们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 许多进展。例如, 崔刚 ( 1994) 根据对八位 B roca 氏失语症患者词汇障碍的研究分析了 语音、语义、词汇的构成以及词频等因素对于 大脑词库中词汇的储存和提取的影响, 验证 了一些心理语言学对于大脑词库中词汇的储 存以及从大脑词库中提取词汇的机制的理 论。N ickels (1995) 则分析了失语症患者的命 名障碍, 进而评价了关于从大脑词库中提取 词汇的过程的各种理论模式, 分析了各种理 论模式的有效性及其存在的问题。再比如, H ickok 和A vru t in (1996) 分析了两例布洛卡 氏失语症患者对于W H 问句的理解的情况, 指出了转换生成语法中轨迹理论 (t race the2 o ry)的局限性。他们发现, 对于W H ICH 类的 问句来说, 患者对于空范畴为主语 (sub ject) 的问句的理解要明显地好于空范畴为宾语 (ob ject)的问句理解。但是, 对于W HO 类的 问句来说, 患者对于两种问句的理解程度是 相同的。根据轨迹理论, 失语症患者的大脑损 伤应该同时影响到两种句法链 ( syn tact ic chain s) , 因此, 失语症患者对W H 问句理解 能力的不对称性与这一理论相悖。 2. 失语症研究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来 源。失语症研究不断地为语言学提出新的问 题, 从而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在失语症的研 究过程中, 研究者总是设法用语言学理论来 描述失语症患者的语言障碍并分析造成这些 障碍的原因, 在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 人们会 发现语言学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 这就使得 语言学家从失语症的研究中发现语言学理论 的不足之处, 从而确定新的研究问题, 对原有 的语言学理论进行修订补充甚至提出新的语 言学理论。因此, 失语症研究不断地为语言学 注入新的活力, 极大地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 失语症研究对于语音学的促进作用就是一个 很好的例证。国际音标 ( IPA ) 是根据国际语 音协会的原则制订的一套符号系统, 用以标 记任何语言中的发音。IPA 已经经过了多次 的修订, 根据1979年修订后的情况, 国际音标 包括70个辅音和25个元音, 能够详细地描述 因为发音部位、鼻化等因素造成的语音变体, 目前该标音系统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失语症 患者语言障碍的描述之中。但是, 在应用过程 中人们发现, 现有的国际音标无法完全描述 患者的发音, 因为, 国际音标的设计是以正常 人的发音为基础, 并没有考虑到失语症患者 的发音情况。这就使得国际音标的使用范围 受到了限制。这种情况引起了一些语言学家 的关注, Canepari(1983: 19) 指出:“大多数语 音学家都有一些不安的感觉, 这是由各种原 因造成的, 首先, 我们没有足够数量的符号来 标注特殊的音. . . ”。鉴于此, 一些英国的失语 症研究者和语音学家一起对国际音标进行了 修改补充, 制订了“语言障碍的语音描述表” ( Phonet ic R ep resen ta t ion of D iso rdered Speech, 1980, 1983) , 这不仅为失语症研究 者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描述工具, 而且进一步 扩展了国际音标的应用范围, 推动了语音学 的发展。根据这一事实,Ball (1988) 曾撰文评 述了失语症研究对于语音学发展的贡献。 现代语言学研究越来越多地注意到语言 的生物学基础, 而失语症研究则是语言生物 学基础理论最为直接的理论来源, 正如Ca2 p lan (1987: 238) 所说:“目前研究语言和大脑 之间关系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 是分析由 于大脑损伤所导致的语言障碍。”语言功能在 大脑中的定位学说的研究便是很好的一例。 1961年, B roca 在B icetre 医院注意到一个失 语症病例, 认为它有可能会验证关于语言功 能在大脑中的定位理论。该失语症患者几乎 丧失了全部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理解能力 却很正常, 他能听懂别人的语言并且能做出 适当的反应, 而且听力极佳; 还可以通过非语 言交际方式设法使人了解自己的要求。在该 患者去世后,B roca 马上对尸体进行解剖, 发 现死者大脑的左前部额叶有损伤,B roca 由 此得出结论, 左前部额叶的第三前回控制着 ·52· 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并发表了他的第一篇 著名的论文“通过对一例失语症患者的观察 看言语产生的部位”。1865年, B roca 发表了 他的第二篇关于语言障碍的重要论文“论言 语产生的部位”。在该论文中, B roca 通过对 八例失语症患者的语言障碍的研究进一步完 善和发展了语言功能在大脑中的定位学说。 他指出, 他所研究的八位失语症患者都是右 利手, 而且大脑损伤均发生在左半球, 因此,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控制语言表达能力的大 脑部位处于大脑的左半球。B roca 的失语症 研究引起了人们对语言功能在大脑中的定位 研究的广泛兴趣, 在继B roca 之后到今天一 百多年的时间里, 人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 究, 初步揭示了大脑皮层的具体部位与具体 语言功能之间的关系。时至今日, 仍然有许多 研究者通过失语症的语言障碍及其大脑损伤 的部位, 探讨语言功能在大脑中的定位问题。 例如, Fu jimo ri 等人 (Fu jimo ri, et. a l, 1994) 通过对一例失语症病人的语言障碍及其病变 发生的部位的研究发现, 对某些右利手的人 的来说, 大脑左半球语言优势并不是很明显。 O gden (1996) 则通过对四例失语症患者的研 究发现, 大脑左右两个半球都有可能与语音 的产生有关, 左右两个半球的损伤都有可能 引起语音障碍的产生。 4. 结语 综上所述, 失语症的研究越来越需要语 言学理论的支持, 同时为语言学提供一个新 的研究领域, 但是, 汉语失语症的研究在目前 还没有引起中国语言学界的足够的重视。美 国 心 理 学 会 的 光 盘 数 据 库 ( P sycL IT D atabase) 内包括了世界上130多种心理学类 杂志上所刊登的论文摘要, 根据笔者的统计 自1988年到1996年底九年的时间内, 失语症 研究类的文章共计2600篇左右, 涉及包括英 语、西班牙语、法语、斯拉夫语、泰国语等在内 的各种语言, 但是与汉语失语症相关的论文 却仅有6篇。另外笔者在北京图书馆电子阅览 室对国内科技类和社科类期刊进行检索所得 到的1988到1996年关于失语症研究的论文仅 有33篇, 而且多为失语症诊断与病理方面的 论文, 根据语言学理论对失语症患者的语言 障碍进行分析的论文基本没有。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 (194921989)》与《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 (199021994)》所收入与失语症研究有关的论 文也仅有4篇, 而且其中的三篇为翻译介绍类 文章。这种现状无论如何都是无法令人满意 的, 这说明我国在失语症的语言学研究方面 已经远远地落在了别人的后面。汉语作为世 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她与拼音文字具 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如果没有足够的以汉语 失语症为基础的研究, 目前国外神经语言学 研究成果的普遍性就会受到限制, 因此, 开展 汉语失语症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希 望能有更多的语言学研究者参与失语症的研 究, 这也是笔者撰文目的之所在。 附注: 1. 美国心理学会的光盘数据库收集世界130种与失语症研 究相关的杂志, 根据笔者的统计, 1988年到1996年底共 有2600篇左右的失语症研究论文, 在其中近1000篇关 于失语症患者语言障碍描述与分析的论文中, 涉及到 Chom sky 的理论的论文占三分之一以上。 2. 在笔者所检索到的2600篇左右的失语症研究论文中, 有 近100篇运用语用学理论对失语症患者的语言障碍进 行描述分析的论文。 3. 在笔者所检索到的2600篇左右的失语症研究论文中, 关 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论文占到九分之一以 上。 参考文献 A itch ison, J. 1989. W ord s in the M ind : A n In tro2 d uction to the M enta l L ex icon. O xfo rd & Cam 2 bridge: Basil B lackw ell. Ball, M. J. 1988. T he con tribu tion of speech patho logy to the developm ent of phonetic de2 scrip t ion. In J. Ball (ed. ) T heoretica l L ing u is2 tics and D iscou rse L ing u istics: L ondon & Syd2 ney: C rrom H elm. ·62· B lum stein, S. E. 1990. N euro lingu ist ics: A n overview of language2brain rela t ions in aphasi2 a. In F. J. N ewm eyer (ed. ) L ing u istics: T he Cam brid g e S u rvey , V ol. I I , L ang uag e: P sy 2 cholog ica l and B iolog ica l A sp ects. Cam bridge: Cam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 Boone, D. R. & E. P lan te. 1993. H um an Comm uni2 ca tion and I ts D isord ers. Englew ood C liffs & N ew Jersey: P ren tice H all. B roca, P. 1861. N o tes on the site of the facu lty of art icu la ted language, fo llow ed by an observa2 t ion of aphem ia. In E ling (1994). B roca, P. 1865. O n the site of the facu lty of art icu2 la ted language. In E ling (1994). Byng, S. &M. B lack. 1989. Som e aspects of sen2 tence p roduction in aphasia. In A p hasiology , 3. 3, 241263. Canepari, L. 1983. P honetic N ota tion2L a N otaz ione F onetica. V en ice: Cafo scarina. Cap lan, D. 1987. N eu roling u istics and L ing u istic A p hasiology : A n In trod uction. Cam bridge: Cam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 Cap lan, D. 1993. L ang uag e S tructu re, P rocessing and D isord ers. Cam bridge, M ass. : T he M IT P ress. C rysta l, D. , F letcher, P. &M. Garm an. 1976. T he G ramm atica l A na ly sis of L ang uag e D isability. L ondon: A rno ld. C rysta l, D. 1991. A D ictionary of L ing u istics and P honetics. O xfo rd & Cam bridge: Basil B lack2 w ell. D avis, G. A. &M. J. W ilcox. 1985. A d u lt A p hasia R ehabilita tion: A pp lied P ragm atics. W indso r: N FER 2N elson. D eloche, G. , Do rdain, M. & H. K rem in. 1993. R ehab ilita t ion of confron tat ion nam ing in apha2 sia: R elat ions betw een o ral and w rit ten modali2 t ies. In A p hasiology , V o l. 7 (2) : 2012216. Edith , C. , Kurt, K. , D ebra, D. & S. Cathy. 1988. T he efficacy of PA CE in the rem ediat ion of nam ing deficits. In J ou rna l of Comm unica2 tion D isord ers, V o l. 21 (6) : 4912503. E ling, P. 1994. In troduction to Pau l B roca. In P. E ling (ed. ) R ead er in the H istory of A p hasia. Am sterdam and Ph iladelph ia John Benjam ins Publish ing Company. F rom k in, V. A. 1980. E rrors in L ing u istic P erf or2 m ance: S lip s of the T ong ue, E ar, P en , and H and. N ew Yo rk: A cadem ic P ress. Fu jimo ri, M. , W ak isaka, K. , Yam ado ri, A. , I2 m am ura, T. et. a l. 1994. C ro ssed non2dom i2 nan t hem isphere syndrom e in a righ t2hander. In B ehav iou ra l N eu rology , V o l. 7 (324) : 1232 126. Gill, M. , Cohen, M. , Koo rn, C. & Z. Gro sw ass2 er. 1996. V ocational ou tcom e of aphasic pa2 t ien ts fo llow ing severe traum atic brain in ju ry. In B ra in Inju ry , V o l. 10 (1) : 39245. Grice, P. 1975. “L ogic and conversat ion”. In P. Co le and J. M o rgan (ed. ) S y n tax and S em an2 tics 3: S p eech A cts. L ondon: A cadem ic P ress. Grundw ell, P. & A. Jam es. 1989. T he F unctiona l E va lua tion of L ang uag e D isord ers. L ondon: C room H elm. H atfiled, F. M. 1972. L ook ing fo r help from lin2 guist ics. In B ritish J ou rna l of D isord ers of Comm unica tion , 7, 64281. H ickok, G. & S. A vru tin. 1996. Comp rehension of w h2questions in tw o B roca ’s aphasics. In B ra in and L ang uag e, V o l. 52 (2) : 3142327. H ildebrandt, N. , Cap lan, D. & K. Evans. 1987. T he m an, left, w ithou t a trace: a case study of aphasic p rocessing of emp ty catego ries. Cog ni2 tive N eu rop sy chology , 4, 5272302. Jakobson, R. 1971. A phasia as a lingu ist ic top ic. In R om an J akobson S elected W riting s I I: W ord and L ang uag e. T he H ague, Paris: M ou ton. Jones, L. V & J. M. W epm an. 1967. Gramm atical indican ts of speak ing style in no rm al and apha2 sic speakers. In K. Salzinger & S. Salzinger (eds. ) R esearch in V erba l B ehav iou r and S om e N eu rolog ica l Im p lica tions. N ew Yo rk: A ca2 dem ic P ress. L aura, L. M & L. H. A udrey. 1995. T he language recovery of acu tely aphasic patien ts receiving differen t therapy regim ens. In A p hasiology , ·72· V o l. 9 (4) : 3972405. L aver, J. 1980. M onito ring system s in the neu2 ro lingu ist ic con tro l of speech p roduction. In F rom k in (1980). L ee, L. 1971. N orthw estern S y n tax S creen ing T est. Evanston, IIL : N o rthw estern U niversity P ress. L esser, R. & L. M ilroy. 1993. L ing u istics and A p hasia: P sy choling u istic and P ragm atic A s2 p ects of In terven tion. L ondon and N ew Yo rk: L ongm an. L esser, R. 1989. L ing u istic Investig a tions of A p hasia. 2nd edn. L ondon: Co le and W hurr. L evinson, S. C. 1983. P ragm atics. Cam bridge: Cam bridge U niversity P ress. M ariana, P. 1995. M elodic in tonation therapy in the verbal decoding of aphasics. In R evue R oum aine d e N eu rolog ie et P sy ch ia trie, V o l. 33 (1) : 57297. M cEntee, L. J. & M. Kennedy. 1995. P rofiling a gramm atic spoken language: Tow ards a gov2 ernm ent and b inding fram ew o rk. In E u rop ean J ou rna l of D isord ers of Comm unica tion , V o l. 30 (3) : 3172332. M yerson, R , & H. Goodglass. 1972. T ransfo rm a2 t ional gramm ars of aphasic patien ts. In L an2 g uag e and S p eeech , 15: 40250. N ickels, L. 1995. Gett ing it righ t? U sing aphasic nam ing erro rs to evaluate theo retical models of spoken w o rd p roduction. In L ang uag e Cog ni2 tive P rocesses, V o l. 10 (1) : 13245. O gden, J. A. 1996. Phono logical dyslex ia and phono logical dysgraph ia fo llow ing left and righ t hem ispherectom y. In N eu rop sy cholog ia , V o l. 34 (9) : 9052918. Penn, C. 1985. A p rofile of comm unicative app ro2 p ria teness: a clin ical too l fo r the assessm ent of p ragm atics. In T he S ou th A f rica J ou rna l of Comm unica tion D isord ers, 32, 18223. Penn, C. 1988. T he p rofiling of syn tax and p rag2 m atics in aphasia. In C lin ica l L ing u istics and P honetics, 2, 1792208. Q uirk, R , Greenbaum , S. , L eech, G. & J. Svartvik. 1972. A G ramm ar of Contem p orary E ng lish. L ondon: L ongm an. Sp reen, O. , & R. S. W achal. 1973. P sycho lin2 guist ic analysis of aphasic language: T heo reti2 cal fo rm ulations and p rocedures. In L ang uag e and S p eech , 16, 1302146. T homp son, C. K. , Shap iro , L. P. , T ait, M. E. , Jacobs, B. J. et. a l. 1996. T rain ing W h2ques2 t ion p roduction in agramm atic aphasia: A naly2 sis of argum ent and adjunct movem ent. In B ra in and L ang uag e, V o l. 52 (1) : 1752228. W ells, G. 1985. L ang uag e D evelopm ent in the P reschool Y ears. Cam bridge: Cam bridge U ni2 versity P ress. W endy, B. & H. D avid. 1994. W o rd sound deaf2 ness reso lved? In A p hasiology , V o l. 8 ( 3 ) : 2232256. 桂诗春, 1991,《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 长沙: 湖南教 育出版社。 高素容, 1993,《失语症》, 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 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崔 刚, 1994,“布鲁卡氏失语症病例研究”,《外语教 学与研究》第1期。 路 式成, 魏杰, 1992,《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 (1949—1989)》,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路 式成, 魏杰, 1996,《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 (1990—1994)》,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收稿日期: 1997年10月10日; 本刊修订稿, 1997年10月27日 通讯地址: 100081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 ·82·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 is issue A motive for the M in imal ist Program: con stra in ts on parametr ic var ia tion , by Cheng Gong , p. 1   T he paper in troduces one of the mo st impo rtan t mo tives fo r the evo lu tion from the governm ent and b ind2 ing (GB ) theo ry to theM in im alist P rogram. It is po in ted ou t that one of the inadequacies w ith the GB theo ry is its lack of constra in ts on param eter2set t ing, giving rise to an array of theo retical p rob lem s. T heM in im alist P rogram sets ou t to overcom e the p rob lem s by restrict ing param etric varia t ion to aspects of the lex icon, espe2 cia lly mo rpho logy, w h ich triggers a series of changes in the generat ive theo ry. On the scope of tenor of d iscourse and its rea l iza tion , by Z hang D elu , p. 8   T he p resen t art icle compares and comm ents on the defin it ions of the teno r of discourse given by H alli2 day, Grego ry and M artin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 t ionsh ip s among teno r of discourse, m ean ing and fo rm , clears the hazy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 ts concerned and determ ines the scope of teno r of discourse, its p lace in the con tex t of situation and its realizat ion in m ean ing and fo rm. F inally, a new and mo re specific fram ew o rk of the subcatego ries of teno r of discourse and their realizat ion at the sem antic and fo rm al levels is p ropo sed. L inguistics and aphasiology, by Cu i Gang , p. 21   A phasio logy is clo sely rela ted w ith lingu ist ics. O n the one hand aphasio logy no t on ly derives from lin2 guist ics a vocabu lary and theo retical basis fo r the p recise descrip t ion and analysis of language and insigh t in to the aphasics’language diso rders bu t also m akes researchers of aphasia have a mo re p 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structu re and function, w h ich is usefu l in the rehab ilita t ion of aphasics’language ab ilit ies. O n the o ther hand, aphasio logy can greatly p romo te the developm ent of lingu ist ics, since it p rovides an effective basis fo r test ing lingu ist ic theo ries as w ell as an impo rtan t source of hypo theses. T he discussion on the rela2 t ionsh ip betw een lingu ist ics and aphasio logy th row s som e ligh t on the natu re of neuro lingu ist ics. Three hypotheses of un iversa l grammar accessibil ity in SLA , by D a i M anchun , p. 35   T he accessib ility of U niversal Gramm ar in second language acqu isit ion is a m uch debated issue. T h is pa2 per discusses th ree m ajo r hypo theses of U G access —D irect A ccess H ypo thesis, Indirect A ccess H ypo thesis, and L ack of A ccess H ypo thesi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th ree
/
本文档为【语言学与失语症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