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文学巨匠】司汤达及其《红与黑》

2013-05-04 18页 doc 34KB 5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6573

暂无简介

举报
【文学巨匠】司汤达及其《红与黑》司汤达及其《红与黑》 司汤达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学习本节,了解司汤达的创作情况,文学地位。司汤达受拿破仑影响,追随拿坡仑。创作与拿坡仑相联系,在作品里歌颂拿坡仑。他采用传记手法创作小说,为普通人立传,重视心理描写,作品有突出的政治倾向。代表作《红与黑》。 一.司汤达的生平与创作 司汤达(1783-1842)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原名亨利•贝尔。 (一)家庭的影响 司汤达的家乡是法国东南部的格勒诺布尔,隔阿尔卑斯山和意大利相邻。他的母亲祖籍是意大利人,能从原文读但丁和阿...
【文学巨匠】司汤达及其《红与黑》
司汤达及其《红与黑》 司汤达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学习本节,了解司汤达的创作情况,文学地位。司汤达受拿破仑影响,追随拿坡仑。创作与拿坡仑相联系,在作品里歌颂拿坡仑。他采用传记手法创作小说,为普通人立传,重视心理描写,作品有突出的政治倾向。代表作《红与黑》。 一.司汤达的生平与创作 司汤达(1783-1842)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原名亨利•贝尔。 (一)家庭的影响 司汤达的家乡是法国东南部的格勒诺布尔,隔阿尔卑斯山和意大利相邻。他的母亲祖籍是意大利人,能从原文读但丁和阿利奥斯托的作品,思想开明,深得儿子敬爱。由于母亲的关系,司汤达一生都热爱意大利,在他为自己题的碑文上自称“米兰人”。他的小说《巴马修道院》、《法尼娜•法尼尼》都以意大利为背景,主人公都是意大利人。 司汤达从小受到外祖父的培养,得到启蒙思想的熏陶,爱好文学。他很早就阅读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作品,对卢梭特别崇敬,视为“思想最高尚、才能最伟大的人物”。他的童年是在法国大革命中度过的,深受时代气氛的感染,同情法国大革命,拥护共和政体。他所相信的格言是:“不自由,毋宁死。” 司汤达的父亲是个富裕的律师,信仰宗教,思想保守,拥护波旁王朝,敌视法国大革命。他生性沉默寡言,对孩子非常冷淡和严厉。在司汤达的母亲死后,他把孩子交给了一个天主教神父的家庭教师教育,一心要把他培养成一个保皇党人和天主教徒。司汤达恨透了父亲的反动、顽固、自私和贪财,也恨透了那个神父,称他是暴君、伪君子。他对父亲的仇恨一生都未消失,在他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中都有强烈的反映,构成了小说主人公的一个特征。 (二)跟随拿破仑 拿破仑(1769—1821)法国政治家和军事家,19世纪欧洲非凡的传奇人物。他的战争艺术、博学多识受到世人的赞叹,他坚决打击反动王党复辟势力,鼓励一切有才华的人发挥自己的作用,受到广大青年的拥戴。1815年滑铁卢战役失败后,被流放圣赫勒拿岛,1821年在岛上病逝。20年后,遗体运回巴黎安葬。司汤达梦想勇敢和冒险,希望追随拿破仑成就一番事业。1799年中学毕业,他在拿破仑的军事部谋到一个职务。从此司汤达的命运就与拿破仑联系在一起。他跟随拿破仑的大军转战整个欧洲,1812年随军进攻莫斯科。莫斯科大火留给拿破仑一座空城,这是拿破仑失败的开始。1814年拿破仑失败,被放逐厄尔巴岛。司汤达脱离军队。 (三)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定居意大利米兰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司汤达认识到:“像我这样一个到过莫斯科的人,在波旁王朝的法国除了受屈辱外不会再有别的。”于是他离开巴黎,定居意大利米兰,在那里住了7年,正式从事写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音乐家传记《海顿、莫扎特、梅达斯太斯的生平》(1815)。1817年他出版了著名的游记《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第一次使用了司汤达的笔名。这是一个普鲁士小镇的名字,是著名的德国艺术评论家温克尔曼的家乡。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有精湛的研究。司汤达采用这个名字,表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向往。 (四)返回巴黎 1821年,意大利烧炭党人的起义遭到镇压,司汤达因与烧炭党人有来往而被奥地利警察驱逐出境。为此他离开米兰,回到巴黎。从1822年开始,司汤达匿名为英国报刊撰写巴黎的通讯报道,对法国政治社会要闻和思想文化动态,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抨击。1822年出版心理分析论著《论爱情》,1824年出版音乐家评传《罗西尼的一生》,1825年发表了著名的文艺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1827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阿尔芒斯》,1830年发表了长篇小说《红与黑》,它标志着司汤达文学创作的最高峰,此书成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使司汤达成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 (五)驻外领事时期 七月革命后,他被任命为法国驻意大利的领事,遭到奥地利政府拒绝。于是法国政府又改任他为一个滨海小城的领事,他担任这个职务直到逝世。此间,他的主要精力仍是写作。比较重要的小说是《巴马修道院》(1839),描写复辟时期的政治斗争,《吕西安•娄万》(又名《红与白》)揭露七月王朝社会现实,没有最后完成,死后发表。1842年3月22日,司汤达因中风去世。司汤达的遗体安葬在蒙马特尔公墓。墓碑按照司汤达生前遗嘱,刻着意大利文: “亨利•贝尔,米兰人,写作过,恋爱过,生活过”。 二.司汤达的性格 认识他的创作,有必要了解他的性格。 (一)精力过人,具有坚毅的独立精神,时时渴望干一番大事业。 司汤达精力过人,性格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坚毅的独立精神,时时渴望干一番大事业。他是一个独立的、独创的、性情热烈的人,把我行我素作为幸福的第一条件。早年,他把勇敢的行动和热烈的爱情看作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一个人为了忠于某种事业或某个人而甘冒生命危险的激情,由幸福的恋爱引起灵魂深处的战栗,在他看来都是人生的崇高时刻。他身上有两种热情,热爱战争和热爱女人,具体化为崇拜拿破仑(代表战争)和意大利女人。 (二)怀疑人类 他性格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害怕上当受骗,对人不信任,对人类怀疑。他除了惧怕受人欺骗,被人利用外,还惧怕欺骗自己。他养成了处处设防,经常自我检查,自我克制的习惯。他一生都喜欢掩掩藏藏,乔装打扮,神秘莫测,喜欢把自己的经验和思想隐藏起来。他有170多个笔名就是因为喜欢隐瞒真相的癖好造成的。任何感情如果他不想承认属于他自己,任何轶事如果可能泄露他的私人生活,他就用这样那样的笔名。不仅公开发表的作品他用笔名,私人信件他也不签署自己的真名。他在作品中处处留下怀疑人的警告:不要轻信别人,只相信你亲眼所见的!不要赞美不能打动你心弦的事!永远认定你的邻人是受了报酬在向你撒谎! (三)双重人格 由于非常害怕上当受骗,现实中的司汤达表现出双重人格:一方面爱好自然而然和坦率无隐,另一方面又深谋远虑,耍尽花招;既诚实又醉心于弄虚作假,痛恨虚伪又缺乏坦率正直。司汤达在自己这种双重人格中找到了赋予他的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他的《红与黑》中于连形象就正是如此。 (四)理性特质 司汤达的心灵本质是理性。他的理性特质,使他对人类灵魂的作用过程明察秋毫,他像冷静的哲学家,企图把感情生活的每种现象分解成种种元素,并借助数、量、衡来说明问题,这使他的写作具有强烈的科学性,表现出现代思维的零度风格。他的充满理性的静观默察源于他对18世纪严格讲究理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的继承,源于当时冷静务实的社会风气和他热爱数学的爱好。他本人的这种理性特质也赋予给他的小说人物,让他们也能理解自己灵魂里发生的一切,这就形成了他的小说的一大特点,出现连篇的人物独白,把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活动揭露无遗。 (五)勤奋、自信的品格: 他不把同时代人的毁誉作为自我价值评判的标准: “我将会做一个在1935 年为人阅读的作家”。 三.主要创作成就 司汤达一生写了10余部小说,重要小说是《红与黑》与《巴马修道院》,另外他写了三部人物传记,四篇游记和多篇论文。重要论文是《拉辛和莎士比亚》和《论爱情》。 生前,司汤达的创作不被人注意,缺少知音。他的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1823)出版后反应寂寥,小说《红与黑》出版后10年间只卖出2本。但他不把同时代人的毁誉作为自我价值评判的标准。司汤达生前见到的唯一一篇称赞他的作品的文章,只有巴尔扎克读了他的《巴马修道院》后发表的《拜尔先生研究》,这使他深受感动。他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他曾经说过:“到1880年的时候,将会有人了解我。”1835年他给巴尔扎克的信中说:“我中了彩票,号码是1935年,到那时候我会拥有读者。”司汤达的预言实现了,他不仅在1935年拥有读者,而且在21世纪仍然拥有读者,成为和巴尔扎克并肩而立的法国重要小说家。 (一)《阿尔芒斯》(1827):司汤达的第一部小说,由于它在思想和艺术上与《红与黑》具有许多共同点,它被称为《红与黑》的“前奏曲”,在司汤达的创作上占有特殊地位。小说描写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奥克塔夫是一个贵族青年,他才貌超群,在上流社会是一个出色的人物,他即将继承二百万法郎的财产,人们对他刮目相看。奥克塔夫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只和表妹阿尔芒斯志趣相投。阿尔芒斯是个孤女,长期寄人篱下,被贵夫人收养,充当“伴娘”角色。奥克塔夫和阿尔芒斯的婚事遭到贵族社会的反对,但他们最终还是结婚了。婚后不久,奥克塔夫听信了舅舅等人对阿尔芒斯的诽谤和挑拨,遂服毒自杀,阿尔芒斯进了修道院当修女,酿成了爱情悲剧。 (二)《法尼娜•法尼尼》(1829):著名的短篇小说,以意大利生活为主题,描写烧炭党人彼特罗和贵族小姐法尼尼的恋爱悲剧。这个短篇收在中短篇小说集《意大利遗事》(1855)里。彼特罗越狱后与贵族小姐法尼娜•法尼尼相遇,两人热恋起来。法尼尼愿意抛弃自己的门第和财产,与彼特罗结婚,彼特罗为了投身民族独立革命,毅然离开了她。法尼尼为了把彼特罗拉回到自己身边,出卖了彼特罗的同志,使他们遭到逮捕。彼特罗知道自己情人是出卖者后,十分愤怒,遂和她彻底决裂。 (三)《巴马修道院》(1839):司汤达生前唯一获得称赞的作品(出版后立即得到巴尔扎克的高度赞扬)。小说根据《法尔耐斯望族创业史》的手抄本故事改编。司汤达移花接木,把这个文艺复兴时期揭露贵族和天主教会的普通故事,改造成为一部反映近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小说以复辟时期意大利的生活为题材,叙述了吉娜和侄儿法布利斯各自的爱情遭遇和曲折的人生经历。 (四)《红与白》(《吕西安•娄万》):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写于1836年前后,以七月王朝时期生活为题材。作者逝世后,1894年出版。它的格局与《巴马修道院》类似。主人公吕西安是巴黎大银行家的儿子,青年时代曾因共和主义倾向被学校开除,在父亲安排下进了外省军队。不久,离开军队返回巴黎,又根据父亲的意见,当上内政部长秘书。吕西安厌恶政界的腐败,最后远离法国,到卡佩尔大使馆担任二等秘书。 四.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分析 (一)小说情节 《红与黑》(1830)是司汤达的代表作,也被看作是法国乃至欧洲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小说根据一则新闻报道改编。1827年,司汤达在《法院公报》上看到他的家乡发生的一件谋杀案。一个名叫贝尔德的青年家庭教师,成了这个家庭主妇的情人,事情败露后,由于怨恨和绝望,家庭教师杀死了那个主妇。司汤达根据这则报道,写成了长篇小说《红与黑》。 小说故事发生在复辟时期。锯木厂主的儿子于连跟西朗神父学会了拉丁文,凭着他能够熟背拉丁文圣经的本领,他到维立叶尔市长德•瑞那先生家当家庭教师,为了报复市长却与市长夫人发生了恋情。事情败露后,他由西朗神父介绍,进了贝尚松神父学院学习。在神学院,他隐瞒自己热爱拿破仑的观点,以虚伪取得成功,得到神学院院长彼拉神父的赏识。彼拉神父在神学院受到教会特务组织耶稣会的排挤,离开神学院时,把于连介绍给巴黎保皇党的重要人物,大贵族德•那•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于连在侯爵府办事勤勉,获得侯爵信任。他与侯爵的女儿玛特尔有了私情,玛特尔怀孕后,侯爵只得承认既成事实,准备给他一块地产使他成为贵族,并为他谋得骠骑兵中尉的军职。这时,德•瑞那夫人由于忏悔牧师的阴谋破坏,写了一封告发信给侯爵,说于连是专门靠引诱良家妇女,猎取财产和地位的骗子。于连的野心破灭了,气愤中他开枪打伤了德•瑞那夫人,被法院判处死刑。德•瑞那夫人在他死后三天也死去。 《红与黑》最初的书名叫《于连》,这表明小说是以于连的个人经历来安排情节。小说从于连初入社会,做家庭教师开始到进入上流社会当贵族秘书,被判死刑止,记录了他短暂的一生。他的生活阶段分为三个时期,维立叶尔小城做家庭教师,贝尚松省城入神学院,巴黎首都当秘书。 (二)小说的书名和副标题。 《红与黑》的书名充满政治象征。关于“红”与“黑”的含义,有多种解释。一是“红”象征革命,“黑”象征教会。二是“红”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黑”代表复辟时期。三是“红”象征法国的红军装,“黑”象征教士的黑袍。四是“红”象征热情,“黑”象征阴谋。五是红象征平民意识和自尊心,黑象征贵族意识和虚荣心。六是“红”象征于连向德瑞那夫人开枪,血染教堂,“黑”象征玛特尔身着黑色丧服,吻于连被砍掉的头(这种看法源于《红与黑》最初的版本,当时《红与黑》分两册,第一册封面是开枪场面,第二分册是吻头颅场面)。这种种解释,都表明了书名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是一种政治象征。 《红与黑》的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司汤达对此的说明是:“作者所要描写的,是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政府带给法国的社会风气。”这个副标题和说明,形象地表明了小说的政治性、历史性和现实性,它是复辟时期的社会纪实。 (三)于连形象: 于连的一生经历了追求——奋斗——迷失——反省的曲折人生。父兄的欺凌、报复市长的快乐、神学院提升的幸福、在巴黎的成功,一步步把他引入了“宁可死上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的野心的歧途,监狱里的反思,终于让他找回了自我,找回了自尊。 1. 作品通过于连的两次爱情,很好地揭示了于连性格的复杂性和两重性。 (1)于连与瑞那市长夫人的爱情:心灵里的爱情。它起源于于连对市长的报复;对市长夫人来说,它开始于于连的诱惑;对于连来说,它结束于夫人的真挚爱情。在这次爱情纠葛中,于连的目的是维护自尊和雪耻,而于连感受到的是平等、自由、快乐、幸福。它显示了于连的性格特点:自卑与自尊,真挚又虚伪。 (2)于连与玛特尔小姐的爱情:脑子里的爱情。它起源于玛特尔小姐的骄傲和于连的防御;开始于玛特尔小姐的征服,结束于于连的反征服。在这次爱情纠葛中,于连的目的是得到财产名誉地位,是“做玛特尔的丈夫有许多好处”;而于连的感受到的是太多的理智和思想 太多的机心和戒备。它显示了于连的性格特点:虚荣和名誉、懦弱与强悍、敏感多疑又自尊自傲、雄心与野心的双重性。 2.英雄性格 在《红与黑》中,作者多次称于连为“英雄”、“我们的英雄”。于连是个头脑敏锐,意志坚强,高傲自尊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崇拜拿破仑。因为在拿破仑的时代,坚强的个性可以不凭门第和财产而发挥自己的才能。于连说:“在那个时代,像我这样的人,或者已经被杀死,或者在三十六岁时就当上了将军。”他满怀英雄气概,充满英雄幻想,却生不逢时,生活在王政复辟时期。在这个封建专制的时代,上层贵族社会是决不容许下层平民进入政界,施展抱负的,于连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尽管他用尽种种手段想打入上流社会,然而都失败了。 当他发现他的种种追求都毫无意义时,他放弃了卑鄙的手段,不愿向现实社会妥协。他说:“天才要么成为拿破仑,否则就要像个罪犯被处决掉。”他不顾别人的解救,毅然选择了死。他临死前的法庭答辩表现了他的英雄性格的力量,他说:“先生们,我没有荣耀属于你们那个阶级,你们可以看见我是一个乡下人,不过对于自己处境的微贱,敢做反抗的举动罢了。……我决不是被我的同阶级的人审判。我在陪审官的席上,没有看见一个富有的农民,而只是些令人气愤的资产阶级的人。”他的演说,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力度,体现了人物在与周围环境、反动势力的冲突中,所表现出力的热情,要么以死反抗,要么抛弃名利,显示了高尚的情感和坚强的心灵。于连是一个平民反抗者形象,司汤达式的力的英雄。 司汤达的英雄人物都具有双重人格,他们追求真理,却又为反动势力效劳;他们正直善良,却又以虚伪的面目出入贵族社会,例如于连参加保皇党的秘密会议,为保皇党送信,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物形象,形成被扭曲了的英雄性格。这个特点,恰好表明了司汤达不美化英雄,按传记的客观真实标准来记叙人物性格与社会环境的冲突,社会环境对人物成长的影响。 3. 于连形象的典型性(课堂讨论): 关于于连形象的典型性评论界历来多有争议。这是一个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概括起来,主要的观点有: 于连是反抗封建制度的平民英雄 于连是为理想和幸福不懈奋斗的悲剧英雄 于连是受社会压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典型 于连是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于连是个人主义野心家 于连是极端利己主义者的典型 于连是不择手段往上爬的恶棍 于连是一个成长中的年轻人 于连是一个追求个人功名与幸福而不幸走上歧途的年轻人 于连是一个无信仰的现代个人主义者 【讨论】你是怎样认识于连的?对于今天求幸福求功名的年轻人来说,于连的悲剧有何借鉴意义? 4.于连形象与“年轻人”问题及其他: 于连正处于“青年时期”:欲求强烈,容易冲动,家庭和社会对他的心理、性格的塑造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年轻人”问题:青年时期人表现出“最富有生气的欲望”,爱情、事业、功名、前程,都是“年轻人”渴望得到的。怎样获得这一切,用什么方法手段、以什么态度去看待功名利禄,往往决定着“年轻人”的命运和人生。 我们从与司汤达同时代的作家笔下所塑造的其他相关的“年轻人”形象身上,也能得到更多的启发: 拉斯蒂涅——正在成长中的野心家 杜洛瓦——不择手段往上爬的恶棍 吕西安——在诱惑中失足的青年 大卫——勇敢而单纯的年轻人,身在狼群却不带武器 克利斯朵夫——历万苦而不气馁的奋斗者 科波菲尔——历经挫折而不失良善坚守正途的年轻人 (四)创作特色 1.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去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生是由单调重复的日常生活构成的,很少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司汤达把握人生的特质,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去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在《红与黒》中,虽然于连渴望当将军,可是他没有赶上拿破仑执政的时代,他也就没有轰轰烈烈的上前线的大事件发生。司汤达写他的生活小事,比如写他第一次怎样鼓起勇气握住德瑞那夫人的手;多次夜半冒着危险,搭梯子翻进女主人的卧室幽会;于连于连和市长夫人年龄悬殊,地位悬殊的恋爱等。通过生活小事表现于连的内心矛盾和征服上流社会的雄心。 2. 心理描写 司汤达擅长心理描写,这是他塑造人物的一大特点,也是他的人物成功的一大因素。丹纳说,司汤达是这个时代和任何时代里最伟大的心理作家。法国近代文学史权威朗松说,司汤达是一位人类心灵的观察家。 司汤达的心理描写是显意识层的心理思维,只限于头脑和感情的理性分析,没有涉及到弗洛伊德潜意识层的生理状态的反映。因而,他的心理描写都是非常冷静和理智的,充满逻辑和理性,由此显出人物性格的特点和现实态度。 例如于连在神学院遭到同学们的敌视,他对此有很多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描写是于连对神学院现状的客观分析和对自己行为的冷静反省。当我们把这种心理描写和现代心理描写意识流比较时,就更能看出两者的区别和司汤达心理描写的鲜明特点。例如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心理描写,完全是意识和无意识层的心理意识的自然流动和闪现,近似呓语,读者看到的是人物主观意识的活动,内心世界混沌迷乱,没有规律和逻辑的活动,他们大多发生在人物的下意识中,无意识层。它们就像从人物头脑里涌流出来直接被作者记录下来一样,前面不冠以“他想”,“他自付”,“他暗自说道”之类的引导语。而司汤达的心理描写是有规律有逻辑的心理活动,前面都冠有“他想”“他说”“他自语道”等引导语。这是传统和现代心理描写的第一个区别。 司汤达心理描写不同于现代心理描写的第二个特点,是人物的心理活动被限制在叙述人物的生活史与社会环境中,小说体现的是人物行动的因果关系,从行动追溯到内心动机,而不是像现代心理描写那样,把人物的意识活动直接展示给读者。《红与黑》中大量的心理描写都是人物接触到某件事,参与的某个行动,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反省,由此有了心理描写。这些心理描写是靠情节、事件、环境来串连的,是情节带动心理。现代心理描写不按因果线索发展,它是心理意识的主观运动,读者通过人物的意识来了解情节、事件、环境,是意识带动情节、故事。 司汤达的心理描写形式是传统的,但他所表现的心理紧张是现代的。于连在他的生活环境里感到压抑,他怀疑一切,时时都感到环境的压迫,害怕上当受骗,不敢对人说真话,不相信任何人,觉得处处都有危机、暗算。他多疑,敏感,自卑引起的自尊,等等,都造成了他的内心紧张。他从走上社会的那一刻起,就被深重的“责任”与“义务”所压迫,总想有所作为,把所做的任何事都与“责任”、“义务”联系在一起,为此,他活得很沉重,这也造成了他的内心紧张。 在司汤达的所有主人公身上,都有这种内心的紧张,只是表现方式,轻重程度和侧重点不同而已。这种紧张感属于现代意识的一部分,由此,有人认为司汤达是“现代小说之父”(赵隆勷《司汤达和<红与黑>》)。 司汤达擅长描写爱情心理。如在于连和玛特尔的爱情纠葛中,于连对玛特尔的感情表现的既敏感多疑,又自尊自傲。当玛特尔对他说:“明天你‘应该’不走。”就为这“应该”二字的命令语气,他感觉受了侮辱,一小时后玛特尔给了他一封宣布爱情的信,他又因自己的胜利而欢呼。小说第45章的整个描写,都是于连的内心独白。他一晚上都在考虑要不要去和玛特儿约会,内心十分矛盾。他想:“不赴约便是怯懦”,继而想,“如果这是个迷人骗局……”,接着又责备自己不该怀疑,“我破坏女人的名誉!啊!万万不可以的。”最后,作者用一句简单的话结束了这一章:“这真是一个恐怖的夜晚。” 3. 政治倾向 司汤达的小说在思想方面的一大特点是具有鲜明、突出的政治倾向,这是司汤达与别的作家创作的一大区别。司汤达对小说的政治倾向是直言不讳的,他在《红与黑》里写道:“若是你的人物不谈政治,那就已经不是1830年的法国人了,你的书也就不再是一面镜子,像你所要求的了。”他的小说,从书名、副标题到小说内容,都充满政治性(前面已述,此略)。 小说的政治内容主要表现为四方面,一是崇拜拿破仑。这是司汤达一系列小说的主题。拿破仑代表了法国革命和欧洲共和制,这个时代推翻了封建君主统治,一个青年凭借才能和军功就能出人头地。他是反封建,爱国主义的象征,是有才能的青年的保护人。因此,小说的主人公都崇拜拿破仑,于连珍藏着拿破仑的肖像,阅读拿破仑传记。二是赞美革命党人。在《红与黑》中,流亡贵族亚达米哈伯爵是一个烧炭党人,他在意大利被判死刑,流亡到法国。他出入巴黎上流社会,抨击时政,宣传共和思想,受到于连敬重。三是批判专制政体,反对金融贵族统治。《红与黑》有意识地用拿破仑帝国来对照复辟时期,揭露复辟时期的反动。认为这个使“一般人都感到苦闷”的社会必须加以变革。德•瑞那市长是有权势的贵族,忠于保王党,他行事处世的惟一原则是“有利可图”。木尔侯爵是国王的亲信,顽固的保王党头目,复辟阴谋的主要组织者。他向宫廷提出一个计划,妄图取消1814年的“宪章”,彻底恢复革命前的封建君主专制。四是揭露教会黑暗。司汤达十分痛恨复辟时期的教会反动势力,在小说中对教会的阴暗、伪善作了揭发批判。《红与黑》中贝尚松神学院是个黑暗王国,布满宗教特务,是个培养伪君子的学校。神学院里,宗教派别林立,明争暗斗,互相倾轧。得势的是天主教耶稣会,被排挤的是天主教冉森教派。。德•瑞那夫人的告密信就是在教会特务的胁迫下写的。参加“秘密政治会议”的就有红衣主教。教会与贵族、政府、宫廷相勾结,共同国内反动武装,企图镇压人民起义。 凡此种种,都是政治倾向性在小说中的显露,它贯穿小说始终。作者把艺术与政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我们看到了小说批判现实社会的力量。 思考题 1.司汤达创作成就。 2.分析于连形象:你是怎样认识于连的?对于今天求幸福求功名的年轻人来说,于连的悲剧有何借鉴意义?
/
本文档为【【文学巨匠】司汤达及其《红与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