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标准0156-2005

2013-03-14 12页 doc 107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5694

暂无简介

举报
标准0156-2005Q/SY TZ 0156—2005 Q/SY TZ 0156—2005 目 次 II前言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 24 勘察设计 55 工程施工 76 工程验收 87 档案资料 前 言 流动性沙漠公路的生物防护科研设计早于1990年8月开始,10多年来,分别进行了示范性的科学试验和全面的工业性实验建设,设计、施工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技术已经成熟。我们组织了具有丰富科研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认真总结,在已有科研成果和工作实践基础上,结...
标准0156-2005
Q/SY TZ 0156—2005 Q/SY TZ 0156—2005 目 次 II前言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 24 勘察设计 55 工程施工 76 工程验收 87 档案资料 前 言 流动性沙漠公路的生物防护科研设计早于1990年8月开始,10多年来,分别进行了示范性的科学试验和全面的工业性实验建设,设计、施工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技术已经成熟。我们组织了具有丰富科研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认真总结,在已有科研成果和工作实践基础上,结合近年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参考行业相关设计、施工、养护等规范,形成本规范。 本由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归口。 本标准由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长庆筑路公司和中原筑路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马振武 熊建国 杨 震 雷加强 徐新文 周克万 张中放 杨 华 朱力挥 孙书澎 符长梅 王宜民 石泽云 邱永志 周宏伟 史家政 李丙文 杜虎林 赵怀刚 余洪波 刘劲松 王守信 刘广顺 章武堂 张志成 张 健 流动性沙漠公路 生物防沙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验收的技术要求。 该规范同样适用于其它条件和要求相近地区的防护林生态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5776--1995 造林技术规程 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 18337.1--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 导则 GB/T 18337.2--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 规划设计通则 GB/T 18337.3--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 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SL103--9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SL236--1999 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SL286--2003 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 DB/6500 B61 1496—87 苗木包装运输标准规程 DB/6500 B65 03—88 柽柳育苗造林技术规程 DB/6500 B65 05--89 梭梭育苗造林技术规程 DB/6500 B65 1494--8 沙拐枣造林技术 DB/6500 B65 1495--88 防风固沙林营造技术规程 Q/SY TZ 0157.1—2005 流动性沙漠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Q/SY TZ 0157.2--2005 流动性沙漠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Q/SY TZ 0157.3--2005 流动性沙漠公路工程验收规范 CECS 18:90 室外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3  术语 3.1 风沙 sand movement by wind 指在风力作用下,沙物质吹蚀、搬运、堆积的过程,又可称为风沙运动。风沙运动产生的地表形态称为风沙地貌,包括风成沙堆积形态(沙丘、沙地)和风的吹蚀形态(戈壁、风蚀台墩和洼地)。 3.2 流动性沙漠 active sand desert 植被稀疏,风沙活动强烈,经常顺风移动的沙质荒漠,沙漠按植被覆盖度小于10%。 3.3 立地条件 vegetation enviroumental conditions 是对植物而言的。在生物固沙工程中指影响固沙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一切环境因子的总和。划分立地条件类型应考虑的环境因子主要有:沙丘下伏地层性质、沙丘类型、起伏程度及其移动特征;沙的颗粒组成和养分状况;沙层含水量及干沙层厚度;地下水位及矿化度、沙地盐渍化程度等。 3.4 乡土植物 local vegetation 生存于本地的植物。常用的主要植物种有:胡杨、灰杨、沙枣、柽柳、梭梭柴、沙拐枣、盐穗木。 3.5 混交林 mixed forest 由两个或多个树种组成的森林。选择适宜混交树种,是调节种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混交林具有稳定性和速生丰产的重要措施。 3.6 疏透结构与透风系数 structure of porosity and coefficient of wind penetrability 为了减少反向涡流,对立式沙障(栅栏)或林带要求一定的孔隙,这种结构形式叫做疏透结构。透风系数指其孔隙所占的比例。对林墙上往往用透光孔隙的投影面积比以该林墙上林带投影总面积求得。 3.7 间伐 thinning 在幼龄林郁闭以后至成熟龄前的一个龄级的林分内,为调节目的树种个体间的矛盾而进行的森林抚育采伐。 3.8 假植 Plant for Casual 苗木不能及时种植时,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临时性填埋的措施。 3.9 修剪 Pruning 在种植前对苗木的枝干和根系进行疏枝和短截。对枝干的修剪称修枝,对根的修剪称修根。 3.10 扦插 cutting 植物营养繁殖方法的一种,又称插木。即将切离植物的茎、根、叶等插入基质中,使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为新的植株。 3.11 滴灌 drip irrigation 以水滴形式向土壤供水,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灌溉方法。通常利用低压管道系统将水或连同溶于水的化肥均匀而缓慢地滴在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 3.12 首部枢纽(首部) first pivot 在微灌系统首部将加压设备、过滤器、施肥装置、量测和控制设备安装在一起的设施。 3.13 灌水器 pouring water device 直接向作物施水的设备。 3.14 毛管 hair canal 直接向灌水器配水的管道。 3.15 支管 ateral pipe 直接向毛管供水的管道。 3.16 干管 main pipe 直接向支管供水的管道。 4  勘察设计 4.1 设计原则 4.1.1 生物固沙是根本的固沙措施,只适合于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条件下,具备植物正常生长条件的区域采用。 4.1.2 生物固沙的规划设计应符合 GB/T 18337.1--2001,GB/T 18337.2--2001,GB/T 18337.3--2001的规定。 4.1.3 沙漠公路防沙工程设计应根据风沙危害的方式、状况等采取“阻、固、输、导”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建立“经济、合理、有效”的完整防沙体系。 4.1.4 沙漠公路防沙体系设计应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就近取材。 4.1.5 物种选择多样性原则。 4.1.6 对于需要灌溉区域,应坚持节水、节能原则。 4.1.7 注重防沙效果,兼顾景观效果,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总体效益与局部效益协调,长期效益与当前效益兼顾。 4.2 勘察设计的程序 4.2.1 应充分调查、收集基础资料。包括:公路沿线地形图或平面图、气候、地下水、土壤、地貌、自然植被状况及相关科研成果等。 4.2.2 综合分析基本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结合风沙地貌、土壤类型、地下水状况,划分固沙植物立地条件,进而确定生物防沙技术措施,制定规划设计大纲。 4.2.3 根据公路沿线自然条件及防护要求,进行工程设计。 4.3 勘察设计的内容、要求 4.3.1 应包括立地条件划分、植物种选择、植物防沙配置、灌溉系统、水源工程、造林技术、维护管理措施技术等。 4.3.2 应达到公路的防沙要求和防治年限。 4.3.3 应与公路沿线已有或规划中的生产、生活设施相协调。 4.3.4 平面布置图和施工图 4.3.4.1 平面布置图应以整个公路图为基础绘制, 标明生物防护体系布局、配置及配套的灌溉系统的布局和位置。 4.3.4.2 施工图应以水源井为控制单元按专业绘制,包括:防护配置图(应包括所用植物种类及其搭配方式、株行距、行数等)、造林(建植)方法;灌溉系统布设、安装图,灌溉管材的材质、规格及施工要求等;首部水井值守点土建安装图;首部动力安装图。 4.3.4.2 一般情况下,施工图比例尺不应小于1﹕2000。 4.3.5 设计 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设计区的环境特征及对防沙绿化的要求; b) 设计的防沙绿化类型、面积、规格及位置; c) 设计的造林(建植)方法及维护管理措施; d) 灌溉系统、土建安装说明; f) 劳力安排、开工时间、进度及工期要求。 4.3.6 工程量清单和材料清单。 4.3.7 经费预算 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苗木、肥料、管材、建材、油料、电费等材料费; b) 施工及维护管理费。 4.4 工程设计 4.4.1 树种选择 4.4.1.1 应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引进树种应经过示范区试验鉴定后方可使用。 4.4.1.2 应具有耐干旱、耐高温、耐盐碱、耐风蚀沙埋、生长较快,防风固沙性能好的特性。 4.4.2 防护布局和宽度 4.4.2.1 防护布局应取决于风向、公路的走向、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及所选物种生物学特性等。 4.4.2.2 防护布局应结合公路沿线生产、生活设施进行布局。 a) 林带边缘距离输油管线中心线距离不应小于5米,距离阴极保护站等辅助设施距离不应小于10米; b) 有高压输电线路、设施地段应根据相关要求保证安全距离,无法满足地段应采取避让措施; c) 林带边缘距离生活设施应在3米以上。 4.4.2.3 公路两侧防护林带距离路肩距离不应小于2米,裸露沙地需采取其它措施固定。 4.4.2.4 预留野生动物、沙漠车通道、防火通道,宽度不应小于8米。 4.4.2.5 防护带的宽度应依据立地类型和风沙危害状况确定。上风向侧应宽于下风向侧,最大平均风向与公路走向的夹角越大,上风向侧的林带相对越宽。上风向防护林带防护宽度不宜小于30米,不同类型林带隔离带宽度不宜大于10米。 a) 垄间和小沙丘分布区林带布局模式:下风侧设置1条固沙林带,上风侧1条固沙林带,2条阻沙林带; b) 高大复合沙丘沙垄区林带布局模式:上、下风侧各设置1条固沙林带,不设阻沙林带; c) 高大复合沙垄与垄间结合区林带结构布局模式:下风侧设置1条固沙林带,上风侧1条固沙林带,1条阻沙林带。 4.4.3 防护结构 4.4.3.1 应采取多植物种混交方式,根据物种生物学特性,确定适宜的植被结构。 4.4.3.2 应坚持灌木为主的方式,条件较好地段也可采取先草后灌或草灌结合或乔灌草结合。采取合理的株距、行距、密度、混交方式(带状混交、行间混交或株间混交)。 4.4.3.3 为保证早期防护效果,宜采取合理密植方式,对于灌木林,株行距不应小于1米,成林后间伐。 4.4.4 保护沙障的建立 生物防沙早期需要其它非生物防沙措施的保护,因此需要结合原有防护状况,设计早期保护措施。 4.4.5 灌溉系统 4.4.5.1 基本要求 a) 对于自然条件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求的区域,应设计灌溉措施; b) 需要灌溉的地区应根据所选择植物种生态生理特性和气候土壤状况计算工程需水量。工程需水量和各灌溉单元区域需水量不应大于当地水源正常补给水平; c) 灌溉措施应是节水型,应满足植物正常生长需要。水源水质总矿化度≥4克/升的不采取喷灌措施; d) 灌溉材料应满足环境、技术和环保的要求; e) 应根据所选择植物种生态生理特性、气候土壤状况和所选择灌溉方式确定灌溉制度。 4.4.5.2 灌溉系统设计 a) 水源工程 1) 采用打井方式,利用潜水电泵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 2) 利用其它水源。 b) 首部枢纽 1) 对于滴灌措施,应包括水质过滤系统、施肥装置,以及配套计量装置和流量控制系统等; 2) 在扬水管进入首部枢纽前必须装设一个排污阀,在启泵时应首先排污,以保护首部装置。 c) 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采取就近接入供电电网的方式,无供电电网区段采用柴油机或太阳能发电方式供电。水泵选型和供电系统应经过灌区水力计算后确定,并应符合GB187-85,GB3095--1996,GB16297--1996,GB50052—95的规定。 d) 管网系统 1) 管网系统整体布设应根据防护林带的布局设计,满足灌水需求; 2) 干管应沿公路两侧敷设,距离公路路肩距离应不小于7米,埋深应在冻土层以下。管材应选用硬聚氯乙烯管材,管径和耐压强度根据各灌区水力计算确定; 3) 支管应根据所选植物种特性选择、设置,对于滴灌系统,支管垂直于干管敷设。管材应采用抗老化的PE管,管径和耐压强度根据各灌区水力计算确定。支管埋深应不小于20厘米; 4) 毛管要选用抗老化的PE管,管径应不小于16毫米,管壁厚应不小于1.1毫米,对于鼠兔害严重地段,管壁厚应不小于1.2毫米; 5) 灌水器应具有寿命长、抗堵塞、出水均匀的特点。对于滴灌系统的滴头应是压力补偿式,抗老化、能适当埋土,单个滴头流量应不小于3.5升/小时; 6) 附属设施 附属设施包括各类型阀门井、控制阀门等,控制阀门及连接件宜采用硬聚氯乙烯材料,灌溉系统要根据实际情况装置减压阀、排气阀和安全阀等安全保证设施。 7) 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应根据设计区地形地貌特点、水源状况合理划区并结合工程需水量和灌溉制度计算; —水力计算应按照SL103-95执行。 4.4.6 种植 4.4.6.1 春季种植要坚持宁早毋迟的原则,一般春季为3月中上旬--4月上旬,以植物未发芽为标准;秋季在10月下旬--11月中上旬,植物落叶后至封冻前。种子播种的应在4月中下旬以后,地温达到20℃以上时再进行。 4.4.6.2 一般情况下,宜采取植苗造林和扦插造林,不宜采用播种造林。 4.4.6.3 种植可以采用拌肥及结合使用保水剂的技术措施,但要按照产品使用说明并结合立地条件设计。 4.4.7 维护管理 灌溉制度要根据毛管长度、水泵选择、轮灌区组数等具体设计,应根据本规范所提要求及设计参数,视设计区域实施情况,按照SL236-1999《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执行。 5  工程施工 5.1 一般规定 5.1.1 施工应按设计文件进行。 5.1.2 所有工程进场材料应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要求,并经过当地质检部门检验合格。 5.1.3 施工前应及时清理路肩积沙。 5.1.4 防沙工程应避免大风天气施工。 5.1.5 本生物防护工程目前尚无机械施工手段,故本规定根据人工施工制定。 5.2 施工前准备 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开工前,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技术交底; b) 施工单位应熟悉设计文件,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如需要修改和补充,按有关建设管理规定办理; c) 根据工程内容、工期要求,编制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并对劳动力、工具、材料、设备、临时设施、通讯器材、生活供应、安全保障等全面落实。 5.3 施工 5.3.1 保护沙障 5.3.1.1 保护沙障施工宜先于其它分部工程实施。 5.3.1.2 施工技术应求按照Q/SY TZ0157.2--2005防沙部分。 5.3.1.3 按照设计要求。 5.3.2 灌溉系统 5.3.2.1 灌溉系统包括水源工程、动力系统、首部枢纽、管网系统及附属设施施工。 5.3.2.2 水源工程 按照SL103-95执行。 5.3.2.3 动力系统 按照设计要求执行。 5.3.2.4 首部枢纽 a) 首部枢纽包括过滤系统、控制系统、施肥装置等,应按照设计及设备要求安装,达到设计压力要求并不应有漏水现象; b) 按照SL103-95第7.2条执行。 5.3.2.5 管网系统 a) 管网的连接安装要按照SL103-95第7.1、7.3、7.4、7.5、7.6条和CECS18∶90第四章执行; b) 需要人工开挖敷设的管线,开挖管沟前先浇水至设计深度,再开挖。开挖沟时管线应在地表预先连接好(包括支管出水口),做到随挖随埋,以免崩蹋; c) 管线施工安装按照SL103-9第7.3条和CECS18∶90第3、4章执行。对于地形起伏较大地段(超过规范要求)应提前适当整平; d) 管线需穿越公路地段,施工完成后恢复路面。开挖施工时,要按照公路管理要求施工,保证行车及人员安全; e) 支、毛管要按照设计规划线布设。对于坡度较大地段,毛管可用3毫米铁丝制作30厘米U型卡固定,防止毛管架空或过度弯曲。 5.3.2.6 附属设施 a) 施工按照设计要求实施; b) 所有砌筑工程按照GB 50203-2002执行。 5.3.2.7 试压、试水 a) 灌溉系统铺设完成后,应要进行试水、试压的检验工作; b) 试压工作应根据设计要求,按照CECS18∶90及SL 103—95的规定操作执行。 5.3.3 种植 5.3.3.1 种植工程应待种植区达到种植条件后进行。 a) 对于需要灌溉种植区,应待整个系统试水、调压正常后,灌水达到设计要求时才可种植; b) 苗木种植要抓紧时节,春季造林要坚持宁早毋迟的原则,错过造林时间时,不应实施。 5.3.3.2 苗木准备充分后才可实施。 a) 用Ⅰ、Ⅱ级苗。其质量应符合GB6000-1999的规定; b) 苗木要随起、随运、随栽,不能在当天栽完的应立即假植。苗木的起苗、假植方法执行GB6001-85。需远距离运输时,其包装、装车、运输应符合新疆DB/6500B61 1496-87的规定。 5.3.3.3 人员、工具准备充分条件下进行。 流动沙漠地区种植施工期紧、季节性强,而且人员调配难度大,人员、工具必须准备充分。为了确保种植质量,还应须对施工人员必须进行临时培训,达到上岗要求后才可施工操作。 5.3.3.4 苗木种植技术按照设计要求并符合GB/T 15776--1995要求。 5.3.3.5 种植完成后应在5日内灌水一遍,种植和灌水宜同时进行。 5.4 维护管理 5.4.1 维护管理工作不仅包括苗木灌水、施肥、修剪、补植等正常苗木管护,同时还包括灌溉系统维护、水源动态监测等工作。 5.4.1.1 苗木维护管理 a)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划区轮灌,掌握好灌溉制度、灌溉时间; b) 加强灌水、施肥管理,严禁出现过度灌水,造成水资源浪费的现象; c) 对于滴灌区内存在遭遇较大降雨后易出现盐害的植物,需要及时采取雨后或雨期同步灌溉的补救措施,补灌时间不小于6小时/次株; d) 长期坚持病、虫、鼠、兔害防治监测,坚持预防为主,积极防治的原则。宜采用生态或机械防治措施,不宜采用化学防治方法,不应使用有危害残留物药物。 5.4.1.2 灌溉系统维护管理 a) 设备维护应按照设计、设备使用要求执行并符合SL 236-1999《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要求; b) 加强首部系统的安全管理。首部是整个灌溉系统的核心,应安排专职技术人员进行留守管理; c) 特别注意冬前管线的逐级排水工作,主要阀门处还应采取保温措施; d) 对于滴灌区外围阻沙带被埋毛管不应超过30厘米,否则应及时拔出。 5.4.1.3 水源动态监测 应对灌溉水源进行长期动态监测并记录,对于以地下水为水源的,按照SL 286—2003执行。 5.4.1.4 应加强防火宣传和监测并制定防火应急预案。 5.4.2 维护管理应在技术人员的监督管理下,严格按照设计程序及要求操作。 5.4.3 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尽、规范的,定岗定员,合理安排组织,提高管理效率。 6  工程验收 6.1 一般规定 6.1.1 工程分为保护性机械防护工程、动力工程、水源工程、灌溉系统工程和种植(造林)工程等五个分部工程。 6.1.2 工程质量评定方法 a) 以分项工程为评定单元,按照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逐项验评; b) 经检验评为不合格的工程,应返工、补修。当满足设计要求和评定标准后,可以重新评定质量等级。 6.2 竣工验收 6.2.1 保护性机械防护工程 6.2.1.1 按照Q/SY TZ 0157.3--2005防沙部分执行。 6.2.1.2 按照设计要求。 6.2.2 动力和水源工程 6.2.2.1 按照SL103-95执行。 6.2.2.2 按照设计要求。 6.2.3 灌溉系统工程 6.2.3.1 按照SL103-95执行。 6.2.3.2 隐蔽工程应在施工期间进行检查验收,并有隐蔽工程记录。 6.2.3.2 土建部分要符合GB 50203-2002要求。 6.2.3.3 应符合设计要求,灌溉系统运行正常,灌水器出水均匀。 6.2.4 种植工程 6.2.4.1 苗木质量、施工时间、工序、苗木位置和种植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6.2.4.2 成活率 a) 植物平均成活率应达到75%,同时单种植物成活率不应低于50%为合格,对缺苗地块应及时进行补植; b) 成活率调查 1) 应根据施工及,不少于两次以上调查,时间在当年6月下旬以后至植物落叶前或第二年春季返青后; 2) 成活率应分植物种、分段、分区抽样调查。每段单种植物抽样株数不得少于1000株; 3) 根据所种植物生态生物学特性决定。 c) 计算方法 ∑各调查区平均成活率 总平均成活率= ………………………………………(1) 调查区数 ∑各调查段平均成活率 调查区平均成活率= …………………………………(2) 调查段数 ∑各植物种成活率 调查段平均成活率= ………………………………………(3) 植物种数 ∑成活数量 单种植物成活率= ×100%…………………………………………(4) 调查数量 7  档案资料 7.1 设计文件、图表及供设计使用的原始资料。 7.2 各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资料,包括施工方法、材料进场资料、检查验收资料等。 7.3 工程交工质量验收评定结果。 7.4 需要归档的图件、材料应按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分类装订成册。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Q/SY TZ 0156—2005 流动性沙漠公路 生物防沙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规范 2005-12-02发布 2006-04-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发布 PAGE 1
/
本文档为【标准0156-2005】,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