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学习手册(打印版)_戴炜栋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学习手册(打印版)_戴炜栋

2019-07-19 50页 doc 147KB 37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3767

暂无简介

举报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学习手册(打印版)_戴炜栋《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 第一章III.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briefly. 1. What features does human language have, which can not be found in animal communication system? 2. Why is spoken language given priority to written language in modern linguistics? 3. What are the featur...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学习手册(打印版)_戴炜栋
《语言学概论》学习指导 第一章III.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briefly. 1. What features does human language have, which can not be found in animal communication system? 2. Why is spoken language given priority to written language in modern linguistics? 3. 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modern linguistics? 第二章 语音学 一、导读 2.1 语音研究 人类交际包括两种形式:语言交际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和非语言交际(paralinguistic communication)。非语言交际包括手势、表情、眼神或图表等。语言交际包括口语(spoken language)和书面语 (written language)。在多数情况下,人们主要是通过口语进行交际。口语交际的媒介是语音 (speech sounds),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声道(vocal track)发出的音来表达意义。这种对语音的研究被叫做语音学 (phonetics)。 口语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想象,当人们交际时,语音首先被说话者发出,然后,它在空气中被传递并被听话者接收。也就是说,口语交际包括三个基本步骤:语音的发出 → 语音在空气中的传导 → 语音的接收。 根据这三个步骤, 语音研究也自然地分成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对第一个步骤的研究是发声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研究语音的产生。对第二个步骤的研究是声学语音学(acoustic phonetics),研究语音的物理特征。对第三个步骤的研究是听觉语音学 (auditory phonetics),研究和语音感知有关的内容。 2.2 发音机制 语音是由各种发音器官(speech organ)而产生的。 因此,正确理解语音需要掌握相关的发音系统知识。人体发声器官(见《语言学概论》杨忠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5)使流出的气流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音。肺部的气流是发声的原动力。肺部扩大时,空气从外流入,形成吸气音(ingressive sounds)。肺部收缩时,气流流经气管(trachea)、喉头(larynx)、咽腔(pharyngeal cavity)再经口腔 (oral cavity)或鼻腔 (nasal cavity) 排除,形成呼气音 (egressive sounds)。 喉头是发声源。喉头上通咽腔,下接气管(trachea/windpipe)。喉头中间的两片富有弹性的薄膜叫声带 (vocal cords)。声带可以拉紧或放松,也可以闭合和开放,开放时形成声门 (glottis)。 由声带控制的声门决定发出的音是清音 (voiceless) 还是浊音 (voiced)。 大部分发音器官都在口腔中。它们是小舌 (uvula)、软腭 (soft palate)、硬腭 (hard palate)、齿龈 (alveolar ridge)、牙齿 (teeth)、双唇(lips)和舌头 (tongue)。其中只有小舌和舌头是可弯曲或滑动的。 2.3 语音描写 语音学家描写语音时所使用的独立语音单位被称为音段(segments),例如[k], [e], [t], [s]。 标音的符号系统有很多,但普遍使用的是国际音标(IPA: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自1888年以来,国际音标不断改进,试图用一个音标来代表人类言语的一个音。为了将语音标记和语言拼写系统区分开来,语言学家把语音符号放在[ ]中。音标不但使语音学家始终如一地对语言的声音进行正确地描写,而且还可以帮助语言教师和语言学习者正确教授和掌握发音。英语教科书和字典一般都采用国际音标。 在描写语音时,为了体现语音的细微差异,语言学使用更为详细的标音方法,有时被称为窄式记音(narrow transcription)。在窄式记音中,一些较小符号经常被附加在音标上,如鼻化符[ ? ]、重音符[ˊ]等。这些改变音值的较小记号叫做次音符(diacritic)。 2.4 英语辅音描写 根据语音的生理和物理属性,音段分为元音(vowels)和辅音 (consonants) 两类。他们的主要区别是:发元音时,发音器官不形成阻碍,气流可以畅通无阻地经口腔或鼻腔流出;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某一部位形成阻碍,气流必须克服阻碍才能通过。 辅音可以根据发音部位 (places of articulation)、发音方式 (manners of articulation) 和浊音化 (voicing) 进行分类和描写。 发音部位是指气流产生声音时形成阻碍的每一个点。英语辅音的发音部位主要是唇、口腔和声门。具体来说,辅音可以分为双唇音(bilabials)、唇齿音 (labiodentals)、齿间音 (interdentals)、齿龈音(alveolars)、硬腭音 (palatals)、软腭音(velars) 和喉音 (glottal)。 双唇音:双唇产生的音。英语的双唇音包括[p] [b] [m] [w]。 唇齿音:由下唇和上齿产生的音。英语的唇齿音包括[f]和[v]。 齿间音:舌尖放在上下齿之间发出的音。英语的齿间音包括[θ]和[e]。 齿龈音:舌尖接触上齿龈发出的音。英语的齿龈音包括[t] [d] [s] [z] [l] [r] [n]。 软腭音:舌的前部和硬腭接触产生的音。英语的硬腭音包括[] [з] [t∫] [do] [j]。 硬腭音:舌的后部和软腭接触产生的音。英语的软腭音包括[k] [ɡ] [?]。 喉音:舌根和咽腔产生的音。英语中只有[h]是喉音。 发音方式是指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情况,即是全部受阻还是部分受阻。根据发音方式,辅音可以分为爆破音(stops)、摩擦音(fricatives)、破擦音(affricates)、流音(liquids)、半元音(glides)和鼻音(nasals)。 爆破音:发音器官完全关闭,导致气流无法从口中流出,然后再突然放出气流产生的音。英语的爆破音包括[p] [b] [t] [d] [k] [ɡ]。 摩擦音:两个发音器官接触后,导致气流部分受阻,产生气流的摩擦而形成的音。英语的摩擦音包括[f] [v][ θ] [e] [s] [z] [] [з] [h]。 破擦音:气流完全受阻后再慢慢松开而产生的音。英语的破擦音包括[t] [dз]。在早期出版的教科书中,[tr] [dr] [ts] [tz] 都被称为破擦音。但在现代语言学中他们并不是单个音段,因为[tr] [dr]只出现在元音前,[ts] [tz]只出现在的词尾。所以,现代语言学家把他们看作是辅音丛。 流  音:气流在口腔中部受阻,并流经舌的两侧或流经舌尖和齿龈槽而产生的音。英语的流音包括[l] [r]。 半元音:半元音又称滑音。发半元音时气流受阻的程度非常弱。英语中的半元音包括[j] [w]。 在苏格兰和美国英语中,以wh-开头的单词,通常被发成[ ?],类似[hw]的音。 鼻  音:气流在口腔中受阻,软腭下降使气流通过鼻腔产生的音。英语的鼻音包括[m] [n] [?]。 浊音化是指当气流产生声音时声带震动的情况。当声带贴近但并不紧紧闭合时,流经的气流引起震动形成的语音叫做浊音。当声带分离时,气流容易通过。由此产生的语音叫做清音。所有的元音都是浊音。根据浊音化,辅音分为清辅音(voiceless consonants)和浊辅音(voiced consonants)。 我们可以根据发音部位、发音方式和浊音化对单个辅音进行描写。 例如,[v]被描写为voiced labiodental fricative,[k]被描写为voiceless velar stop。 2.5 英语元音描写 在发元音时,没有类似发辅音时产生的气流受阻的现象,因此,描写元音不能沿用描写辅音的方法。语言学家通常依据以下四个原则对元音进行描写:(1)软腭的位置——发口腔元音时抬升, 发鼻化元音是下降; (2)舌头抬升的部位 ---- 前、中、后;(3)唇的开合度——唇的圆或展的不同程度;(4)声带收紧状态 ---- 肌肉紧张或松弛。 元音分为单元音 (simple vowels/monophthongs) 和双元音 (diphthongs) 两类。发单元音时,音质不发生任何变化,但发双元音时音质会因为舌位的滑动而产生变化。比如,发双元音[u?]时,舌位由[u]向[?]滑动。双元音共有8个,分别以[?]、[i]、[u]为结尾:[i?]、[ε?]、[u?]、[ai]、[ei]、[ i]、[?u]、[au]. 根据舌位, 单元音被分为前、中、后三类。同一位置的单元音可以根据其舌位的高低、紧张或松弛以及是否圆唇等进行进一步的区分。我们把英语元音的这些特征归入两个范畴,一个是有这个特征的,另一个是没有这个特征。这种二分特征有两种规格,计做“+”和“-”。 2.6 语音特征和自然类 语音的描写以音段为单位。我们可以从发音部位,发音方式、浊音化、舌位高低、是否圆唇和紧张状况等方面对单个音段进行描写。这种描写实际上就是对语音特征的标记。例如[g]具有[+voiced][+velar][+stop]的特征,而其他音段也许具有以上三个特征中的一个或两个,但绝对没有完全具有这三个特征的其他音段。[u:]具有[+high][+back][+round][+tense]的特征,而[u]虽然具有[+high][+back][+round]的三个特征,却不具有[+tense]的特征。 语音自然类是指具有相同语音特征的一组语音。如[b][z][dз][з]这组音属于[+voiced]类,而[p][s][t][f]这组音属于[-voiced]类。[+high]这个语音特征具体指[i:][i][u:][u],而[-high][-low]是指[?:][?] [ ][ ]。 每个语音特征所包含音段的数目不等,却构成了等级。有些特征指的是小类,有的却是大类。 例如:[+liguid]只包括两个流音,但前音[+anterior]却包括唇音、唇齿音、齿间音和软腭音等, 连续音[+continuant]包括所有的摩擦音、流音和滑音。 咝音[+sibilant]包括[s][z][][з] [t] [dз]六个音段。 较大自然类特征可以跨越辅音—元音的界限。音节音[+syllabic]代表了所有元音和辅音[m][n][l](在不含元音的词尾音节中,如orgasm, nation, bottle等)。响音[+sonorant]代表了所有元音,鼻音、流音和半元音共同具有的特征。 I. Indica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true or false. Put T for true and F for false in the brackets: (    ) 1. All vowels are voiced. (    ) 2. [+sonarant] is only shared by all the vowels. (    ) 3. Monophthongs and diphthongs are two major types of vowels. (    ) 4. Sounds which are produced with both the upper lip and the lower lip are called bilabials. (    ) 5.Acoustic phonetics focuses on the production of sounds from a physiological perspective. II. Choose the best answer among a, b, c or d, and put the letter you choose in the brackets: (    ) 1. The widely used symbols for phonetic transcription of speech sounds is ___________. A. International Phonetic Symbol  B.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C. Narrow Transcription          D. Wide Transcription (    ) 2.When the tongue touches the alveolar ridge, the sound produced is described as __________. A. alveolar                    B. palatal    C. velar                        D. interdental (    ) 3. In more detailed transcription (sometimes refered to as narrow transcription), a sound may be transcribed with a symbol to which a smaller symbol is added in order to mark the finer distinctions. The smaller one is called ____________. A. segment                    B. phonetic symbol C. marker                        D. diacritic (    ) 4. ___________ is the future found in [s] [z] ]. [][з] [t] [dз] A. [+continuant]                B. [+sonorant]    C. [+sibilant]                    D. [+anterior] (    ) 5. ________ possesses the features: [+high] [+back] [+round] [-tense] A. [u ]            B [u:]        C.  [ɑ:]            D. [ ] III. Write the articulatory description of the following phonetic symbols: 1. [ b ]                                          2. [ n ]                                         3. [ w ]                                      4. [ v ]                                      5. [ t ]                                      6. [ i:]                                      7. [ θ]                                      8. [u:]                                      9. [ ?]                                      10 [?:]                                  IV. Write the phonetic symbol that corresponds to the articulatory description: 1. bilabial stops            [                    ] 2. voiced alveolar stops         [                    ] 3. velar nasal              [                    ] 4. bilabial nasal              [                    ] 5. central vowels              [                    ] 6. alveolar fricatives         [                    ] 7. high back vowels            [                    ] 8. voiced interdental        [                    ] 9. palatal glide             [                    ] 10 voiceless palatal affricate     [                    ] VII. How are consonants described in terms of manners of articulation? 第三章 音位学 一、导读 3.1 音位学 音位学(phonology)和语音学一样都是对语音的研究,但两者研究的视角却不同。语音学侧重语音是如何产生的、语音有何特征以及如何描写这些特征。音位学,顾名思义,是研究音位系统和音位规则的科学,主要回答以下三个基本问: 语言采用哪些音位来区别意义?音位在一定的环境中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音位是如何组合和排列的?  3.2 音位和音位变体 语音描写的单位叫做音段(segment)。从音位来看,有些音段能够导致词义的变化,而有些则不能。例如,[l]和[r]这两个流音将lead和read 区分开来。但流音[l]在lead, deal 和slight单词中的发音却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在音位学中,lead 中的[l]被称为“明l”(clear [l]), deal中的[l]被称为“暗l” (dark [?]),slight中的[l] 被称为“清音l” (voiceless [?])。[ l ], [ ? ], [ ? ] 是同一个音位/l/在不同语境的语音体现,并不导致词义的变化。 音位(phoneme)是抽象的概念,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通常书写在/  /之间。作为抽象的语音单位,音位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有不同的语音体现。同一个音位的不同语音体现叫做音位变体(allophones)。通常书写在[  ]之中。对于/ l /这个音位与其音位变体的关系可图示如下: 音位                        / l / 音位变体      [ l ]          [ ? ]          [ ? ]  在元音后  在清辅音后    在其他情况下 图一: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 有些音段在一种语言中是音位,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是音位变体。如[l]和[r]在英语中是音位,而在韩语中却是音位变体。 3.3 音位的识别 识别音段是音位还是音位变体的基本原则是观察他们的分布情况。语音分布有三种:对立分布(contrastive distribution),互补分布(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和自由变体(free variation)。每一种分布都可以判断这些音段是否有区分意义。最小对立体(minimal pairs)和最小音差词列(minimal sets)是典型的对立分布。最小对立体是指在同一个位置上只有一音之差的一对词,例如sip和zip, map和nap等。最小音差词列是指在同一个位置上只有一音之差的两个以上的词, 例如beat, bit, bet and bat。 像音位/l/ 的音位变体[l], [?]和[? ]从不出现在相同的环境中,我们称之为互补分布。也就是说,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分布中。 如果某些音段出现在同一个环境中却不改变词义,即同一个词被读成两个或多个不同的音,我们称之为自由变体。例如大部分美国人把either读成[i:e?],而大多数英国人却把它读成[ai:e?]。但[i:]和[ai]的读音并不改变either的词义,因此,[i:]和[ai]在这个词中是自由变体。 音位学家研究语言的音位系统时,他们区分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基本过程如下: 3. 4 区别性特征和非区别性特征 在第二章语音学中, 我们讨论过语音特征和语音的自然类。也就是说语音可以根据一系列的特征进行分类的。上文我们提到音位可以区分意义,而音位变体却不能。我们把能够区分意义的特征叫做区别性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s),把不能够区分意义的特征叫做非区别性特征(non-distinctive features)。例如sip和zip这两个单词的词义是由/s/和/z/两个音位加以区别的。虽然/s/和/z/都是齿龈摩擦音,但浊音化把这两个音位区别开来,因此,浊音化具有区别性特征。 在一种语言中的区别性特征在另外一种语言中也许是非区别性特征。 例如,吐气在泰语中是区别性特征,但在英语中却是非区别性特征。 3.5 音位规则 音位是抽象的语音单位,而音位变体是具体语音的体现。音位变体的非区别性特征是可以预测的。这种哪些音在何种情况下发生何种变化的可预测的规律被称为音位规则(phonological rules)。语音学家通常用公式(formula)来描写这些音位规则。要掌握英语中常用的音位规则,首先要熟悉音位规则描写中的常用符号: “→”表示箭头左侧的音位将发生箭头右侧的变化; “/ ”表示产生变化的条件; “- ”表示目标音段的位置; “# ”表示词首或词尾的界限。 英语中的音位规则有很多。比如下列的音位规则用公式表示如下: (1) 清化规则:浊辅音在清辅音后发成清音。 [+voiced +consonant] → [-voiced] / [-voiced +consonant] - (2) 鼻化规则:元音在鼻音前要鼻化。 [+vocalic –consonantal] → [+nasalized] / - [+nasal] (3) 吐气规则:爆破清音在重读音节的词首发成吐气的音。 [-voiced +stop]→[+aspirated]/#-[-consonantal +vocalic +stressed] 3.6 音节结构 音节(syllable)是由一个或多个音段组成的单位。一个音节必有一个核心(nucleus),即元音(音节尾的核心也有可能是流音或鼻音)。音节核心前的辅音叫做音节头(onset),音节核心后的辅音叫做音节尾(coda)。音节核心和音节尾构成的音节单位叫做韵律(rhyme)。音节结构可以如下图所示: 图三:音节结构 3.7 音位序列 讲母语的人凭直觉就知道哪些音可以组合在一起,哪些音不可以组合在一起。音节的构成是有规律的,即音节核心通常是元音,元音的前后可以有辅音。 因此,音位序列也遵循一定的规律。音位序列的变化主要在于音节头和音节尾的变化。英语中最长的音节头可以由三个辅音组成。第一个音是/s/, 第二音是爆破清音(/p/ /t/ /k/)最后一个音是流音或半元音,如下所示: /p/    /l/ /s/ +  /t/  +  /r/ /k/    /j/ /w/ 如果音节头由两个辅音构成,它可以是任意两个辅音由左向右的组合, 但/m/和/n/只能在/s/后,/f/后的音一定是流音/l/或//r/,/θ/后一定是/r/。英语中最长的音节尾可以包括四个辅音,如prompts。 有些音位序列在一种语言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却可以。例如英语中不允许/ps/的音节存在, 但在希腊语中却可以;英语中不允许/fpr/存在,但他们却出现在俄语中。语言中不允许出现的序列叫做系统空缺(systematic gaps);允许出现,但还没有意义的序列叫做偶然空缺(accidental gaps),如/blik/, /bilk/, /klib/, /kilb/等。 3.8 超音段特征 上面提到的区别性特征和非区别性特征都是单个音段的特征。 我们称两个或两个以上音段所具有的特征为超音段特征(suprasegmental features)。如重音 (stress)、语调 (intonation) 和声调 (tone)。它们同样具有区别性特征。 在两个音节或多音节词里,有的音节被读得较重、较响,而有的却被读得较轻、较弱。重音是指音节发音时所用的力量。有些语言的单词重音是固定的,但英语单词的重音却是不可预测的。语调是指音高(pitch)的高低变化,具有区别话语意义的功能。同一个句子被读成不同的语调便可以体现发话人不同的态度。声调是用来区分词义的音高变化。同一组音段发音时用不同的声调便产生不同的意义。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如音段ma, 一声为“妈”,二声为“麻”,三声为“马”,四声为“骂”。 语调和重音一般在话语中是同时出现的。当语调核落到某个音节时,这个音节的核心就被读得较重,核心的元音自然就被读得相对长一些。语调和重音在口头表达中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可以区分短语和句子的意义。如合成词greenhouse的重音在green上, 而名词短语a green house的重音却在house上。如果“Those who went there quickly made a fortune”这个句子用不同的语调来读,重音分别落在there 和quickly上,那么这个句子的意义就截然不同了。 I. Indica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true or false. Put T for true and F for false in the brackets: (    ) 1. If sounds appear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they are said to be in contrastive distribution.  (    ) 2. In English, the two liquids [l][r] are allophones.  (    ) 3. Supersegmatal features are non-distinctive features.  (    ) 4. A syllable is not always composed of onset, nucleus and coda.  (    ) 5. Tone is a distinctive feature. IV. Below are some phonological rules described in formulae. Rewrite the rules in words. 1. [+voiced +consonant] → [-voiced] / [-voiced +consonant] – 2. [+consonant –voiced] → [+voiced] / [+vocalic -consonant] –[+vocalic -consonant] 3. [-voiced +stop] → [+aspirated] /# - [-consonantal +vocalic +stressed] 4. [+vocalic –consonantal] → [+nasalized] / - [+nasal] V. Identif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tdog and a hot dog. VI.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第四章 形态学 一、导读 4.1词与词的结构 形态学研究词素(morpheme), 词素的不同形态(即词素变体allomorph)及构词法(word formation)。英语形态学是研究英语词素及其构词法。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有语义的语言单位。掌握一个词,也就意味着知道该词的音和义。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仅仅掌握发音、意义和拼写是不够的,还必须给词加以分类。每一个词都分别属于某一个词类(word class),都有其一定的语法范畴(grammatical category)。词类是具有相似功能的一组词。此外,讲话者知道一个词与其它词之间的意义关系以及词的文体特征,即它是正式或非正式用词。 词素分有不同的类型:自由词素和粘着词素,屈折词素和派生词素。英语词的构成因素有派生,复合,转类,截短法,综合法,逆向构词法,首字母缩合词,缩写(法)以及杜撰等。 4.2词素 一般人认为词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事实上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应该是词素(morpheme)。Morpheme这个词来自希腊词morphe,意思是form(形式)。英语单词是音义相结合的,有些词不能再分成更小的音义相结合的单位,如boy, help, study等。而有些词可以再分成更小的音义相结合的单位,如rewrite可再分成re-和write。我们把re- 和-write称为词素。再如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这个词可以被切分成七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有意义的。并且都是一个可重复的形式,也就是说,这七个部分中的每个部分都可在其它英语词中出现。如果对每一部分再切分的话,那么它就不再有意义了。因此,词素是指语言的最小的意义单位。词素可定义为具有最小区别性的语言符号,是音义相结合的不能再分的语法单位。有的词素或者具有意义,或者具有语法功能,或者两者兼有。 词素可以由不同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式叫词素变体。例如,在以下词汇impossible, immoral, irregular, irresistible之中英语前缀in- 有四个词素变体(allomorph)。另外英语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也属于具有词素变体的词素,那就是-s和-es。一些可数名词表示复数性不改变其形式。在短语 a herd of cattle, a flock of sheep中的核心词有复数意义。在这种情况下,cattle和sheep这两个词都包含两个词素。同样地,一些规则动词表示过去时也不改变形式。在句子He cut his fingers in an accident中,动词cut包含两个词素。went这个词也包含两个词素。像这样的词叫异干词(suppletive)。 4.3 词素的类别 自由与粘着词素 一些词素本身就可以构成词,如water, desire, work和there。它们被称为自由词素(free morpheme)。而另外一些词素在口头或书面中永远不能被独立地使用,如de-, dis-, -ish以及-ly,它们总要与自由词素共同来构成新词。这些词素称为粘着词素(bound morpheme)。自由词素与粘着词素的区别在于看口语或书面语中这个词素能否独立使用,拿dewater这个词为例,它由两个词素构成。de-是粘着词素,water是自由词素。这种区分可以通过下列事实验证,即以英语为本族语者不会认为(3)是符合语法的: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the plants? (1) I am going to water them. (2) I am going to dewater them. (3) *I am going to de them. 一些英语粘着词素与自由词素形式是一样的,可是它们在意义上却不同。如自由词素some作为一个词与在词汇tiresome, handsome等中体现的粘着词素-some拼写形式上一样,意义却不同。 传统上自由词素被叫做词根,粘着词素叫做词缀。现代语言学家发现许多词的组成成分看上去像词根却不能独立使用,例如receive,perceive等词中的ceive离开词是没有意义的。这种词素的意义完全依赖它所属的词汇的意义。现代语言学家往往把它们看作词素并称它们为粘着词根。 屈折与派生词素 不同的词素起着不同的作用。有些词素既不改变词类也不改变意思,只是给词的现有意义增加一些语法信息。如dog 和dogs都是名词,意思相同,都是指狗,但是dogs多了一个表示名词复数的词素-s。象这样的词素纯粹起了语法作用,不改变词类,不创造新词,只是给同一个词改变了词形,这样的词素被称为屈折词素(inflectional morpheme) 。 现代英语中的屈折词素表示名词的格或数,动词的时或体,形容词和副词的级。具体来讲,现代英语屈折词素包括: 表示名词的所属格 表示名词的复数形式 表示单数第三人称作主语的一般现在时态 表示动词的过去时 表示动词的进行时 表示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 表示形容词和副词的最高级 与-er和est互补的是more和most,它们位于由两个或多个音节组成的形容词或副词之前,-er和more,-est和most都是词素变体。另外一些词素通过改变意思(如proper和improper,两个词都是形容词,意思相反),或者改变词类(如wide,形容词;widen,动词),或者既改变意思又改变词类来派生新词,这样的词素被称为派生词素(derivational morpheme)。 屈折词素和派生词素都是粘着词素。派生词素在传统上是指词缀,英语词缀可分成前缀(prefix)和后缀(suffix)(一些语言有中缀,即插于其它词素中的粘着词素。)它们附着在其他词素上改变词的语义或语法功能。派生词素既可能是前缀也可能是后缀,但屈折词素都是后缀。 4.4英语构词法 派生 新词不断产生,创造新词的一个方法是运用词素合成构成新词。词素与词素构成新词时,不是漫无秩序,而是有一定的规则。派生(derivation)构成词汇是通过将词缀加到自由词素上进行的。如将词缀加到friend这个词上,就可以形成:befriend, friendly, unfriendly, friendliness。因此,在一个自由词素上加入多个词缀的过程可称为复合派生,多数英语后缀加到自由词素或词上时会改变词性而多数前缀不会改变. 派生也受音位音素的限制。如后缀它可与一些形容词连用产生带有使动意义的动词,但不能加到由多个音节组成的形容词上。在单音节形容词中,后缀-en只能加到词尾为塞音的词上,如white, soften和straighten等词都属此类情况,而*truen和*abstracten不可以。一些英语后缀(大多数都是拉丁词源的)改变原来词重音,如,-ity(sane→sanity )以及-ive(product →productive) 都属这种后缀。其它后缀一般不影响重音,如-ness, -ly, -less. 复合法 复合法(Compounding)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词组合起来构成新词的方法,由这种方法构成的新词称为复合词。绝大多数英语复合词都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这三类中的两类词的结合。这些复合词可归为三类,如表一: 表一: 复合词构成示例   Noun Verb Adjective Noun bookshelf brainwash headstrong Verb pickpocket sleepwalk catchall Adjectiv greenhouse whitewash bittersweet         复合词中,在右边的词素决定这个词的词性,所以,greenhouse就是名词,whitewash是动词。重音在最左面的词素上。因此,a greenhouse与a green house不同之处在于后者的重音在house一词上而a greenhouse的重音在green上。复合词的意义并非其组成成分意义的总和。例如greenbottle一词之意并不是指一个瓶子,而是一种昆虫叫叉叶绿蝇。 英语构词法的其它类型 转类(conversion)是指不借助词缀,不改变词的形态,使词从一种词类转变成另一种词类,这种方法叫词类转换法。这种情况经常出现于名词和动词两者之间,例如,在短语to butter the bread之中butter一词便由名词“奶油”变成了动词,意为“往面包上涂奶油”。还有一些不常见的转换,如形容词变为名词(the poor, a gay),甚至还有介词变成动词(to up the price)。转换通常存在于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汇中,可是一些复合词也可以有转换的现象。在下面的句子中,动词词类便来源于名词。 The police machineguned the gang. (名词machinegun“机枪”变成了动词“用机枪杀伤”) 截短法(Clipping)是指通过删掉一个或更多音节的方式缩短多音节词的方法。截短的词最初用于英语口语中。一些截短词广泛被接受,甚至用于正式语体中,如bus一词来源于多音节词omnibus。 缩合法(Blending),也叫拼缀词,是指通过将不同的非词素部分放在一起来构建新词的过程。也就是指组成复合词的两个词都失去部分音节后将其中的首部或尾部连接成一个新词的方法。如smog(烟雾)是由smoke和fog缩合而成的。 一些单词是通过部分缩合与部分复合的过程来构成的。如workaholic(迷恋工作的)。medicare(医疗保健),guesstimate(约略估计)等词都是这种方式构成的。它们的构成是一个完整的词与另一个单词的部分的组合。 逆向构词法(Backformation)是指通过去掉单词真正的或假想的后缀以构成新词的方法。例如从editor逆构成新词edit。peddle是从peddler逆构而成的。 首字母缩合词及缩写词(Acronyms and abbreviations) 可以由另一个词或短语简缩而成,这种构词法称为缩略法。简缩而成的词叫做缩略词。首字母缩合词是指把短语中的各个词的首字母连在一起构成的缩略词。例如NATO代表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两者的区别在于首字母缩合词可以按字母名称读,读作一个单词(neit?u)。而缩写词不能作为一个词来读。缩写词是按字母顺序往下读的,如BBC代表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新造词(杜撰)(Coinage)不是根据现存词素来构词的方法。这种构词法尤其在工业给部分新产品命名的时候应用的很普遍。如kodak(柯达),Coca-cola(可口可乐)。 Ⅰ. Fill the blanks with necessary words beginning with the letter given: 1. The total number of words stored in the brain is called the l      (the Greek word for dictionary),which can be understood as a mental dictionary. 2. As the smallest free units of language, words unite sounds with meaning. In writing, words must have formal representation, called o      . 3. M    is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the formation of words. 4. The smallest meaningful unit of language is called a m      . 5. Words like went, which is not related in form to indicate grammatical contrast with the root, are called s      . 6. Some morphemes like water, desire, work, able, and there constitute words by themselves, They are f      when they are components of words. 7. Some morphemes like de-, dis-, -ish, -ing, are never used independently in speech and writing, They are always attached to free morphemes to form new words, These morphemes are called b      . 8. Complementary with –er and –est are more and most, which are put before adjectives and adverbs composed of two or more syllables, -er and more, –est and most , are a      9. The process of putting affixes to existing forms to create new words is called d      . 10. C    is a process that shortens a polysyllabic word by deleting one or more syllables, Bus (from omnibus), vet (from veterinarian) are good examples. Ⅲ.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Use some examples to illustrate one of the forms of word formation——       compounding. 2. Illustrate “conversion” with some examples. 第五章 句法 5.1 语法性 句法(syntax)这一术语来自古希腊词syntaxis,其字面意义是指“安排”。从传统的角度来讲,它是语法的一个分支,研究句子结构,揭示构成某一语言句子的内在规则。这些规则告诉我们词与词如何组成句子,句子由什么构成。掌握一门语言并不仅仅要了解和掌握该语言的单词,而且还要能够用单词来组成句子、表达意义。词和词素在句子中并不是毫无秩序地随意出现的,而是遵循一定的句法规则。与规则一致的一连串的词所组成的句子是符合语法的,而对讲本族语者不可接受的句子则是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因此,词与词按照句法规则的排列构成句子。否则就不符合语法性(grammaticality)。例如,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有些句子在语义上是不规则的,但在语法上是正确的。本族语者本能地知道哪些词的组成合乎语法,哪些不符合语法。本族语者的这种构造、辨别正确句子的直觉是其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句法就是要研究和描述本族语者的这种句法能力。 5.2 句子结构知识 我们知道,英语句子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句子的这种顺序是线性顺序。改变顺序句子会发生变化。另外,句子的成分结构是有层次的(hierarchical),一个组成成分可以包含另一个组成成分。此外,本族语人至少懂得下列情况: 结构歧义——指单词的组合不只含有一个意义。例如,英语讲话者知道(1)I like green grapes and pears这句话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解释,一种解释为我喜欢绿葡萄和绿梨,另一种为我喜欢梨和绿葡萄。 语序——同样的词安排不同,会有不同的意义。 语法关系——一个句子的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与另一个组成部分相关。例如,在下列两个句子中: (2)The boats are not big enough. (3)We have not enough boats. enough这个词与两句中不同的词相联系。 循环——用规则的重复使用来产生无限的句子。例如, (4)You are happy. (5)I know that you are happy. (6)He knows that I know that you are happy. 这三个句子中最后两个句子的构成就是基于同一规则的,这种规则可以重复应用。 句子相关性——在结构上句子之间可以有差异,但语义上句子间是相关的。 句法范畴—一一类词或短语在不失去语法性的前提下可以替代另一类词或短语。看下列例句: (7)The child found the knife. (8)A policeman found the knife. (9)The man who just left here found the knife. (10)He found the knife. 所有斜体部分属于同一句法范畴——名词短语。在这些句子中名词短语的功能是主语。“knife”一词也是名词短语,其功能为宾语。以上列出的几方面的句法知识,都是英语讲话者的不言自明的知识。语言学家的任务就是详细地解释这种知识,即清楚详细地说明这些规则。 5.3 研究句法的不同方式 句法结构知识是各种句法流派研究的目标。在所有语法流派当中,四个流派似乎是受到公认的。它们是传统语法(traditionnal grammar),结构语法(structural grammar),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以及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 grammar)。 传统语法始于欧洲语言研究,尤其建立在拉丁与希腊语基础之上,它是最普遍而复杂的语法,并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之中,因此,被叫做教学语法。 在分析句子时,我们采用的是语法分析法。这大概包括5个方面:(1)辨别句子成分;(2)辨别词性;(3)找出词的屈折变化形式;(4)描写词与词之间的联系;(5)归纳词的顺序。分析法实际上属表意的。 虽然传统语法比较完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它属于规定性语法,设法为语言的讲话者制定规则。其次,它的语法范畴只建立在教师语言的基础上,在描写其它语言时显得不够充分。再次,它缺少理论框架,因此没有说明语言的性质。 二十世纪早期,美国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开始设法创立新的研究方法,在他们的创新中,两个概念在语言学研究中是有影响的。 一个是形式类概念,它比词性概念范畴大,出现在同一位置的语言单位被叫作同一形式类,例如:a(n), the, my, 等在英语句子中都可放在名词之前。这些词属于一个形式类。这种分析方法在观察与分析未知语言时非常实用。 另一个是直接成分概念。不像传统语法那样用集合方法来分析(即自下而上),结构语法以从上而下的分析方法为主要特征。一个句子被看作一个成分结构。句子的所有要素都是它的成分。一个句子可切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就是它的直接成分,然后每一部分可以被进一步切分。这种连续切分被称为直接成分分析。 这样句子结构不仅体现在水平分析上,也体现在垂直分析上。换句话说,直接成分分析可以说明句子的线性结构和层次结构,因此,有助于结构歧义。以句子I like green grapes and pears为例。它可以切分成两种结构。在短语中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直接成分。 以上分析清楚地表明,线性结构相同但层次等级不同的结构是歧义结构。 5.4 转换生成语法 生成语法的目的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简称TG-Grammar。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句法部分(syntactic component)、语音部分(phonological component)和语义部分(semantic component)。句法部分由两部分组成:基础部分(the base)和转换规则(transformational rules)。基础部分包括一套短语结构规则(phrase structure rules,简称PS-rules)和一个词汇库(lexicon)。基础部分形成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 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变成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语音部分把抽象的表层结构转换成实际上所说的语音。转换规则不改变语义,深层结构决定语义部分。语义部分决定语义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的观点(1956),科学的语法在观察、描写与解释方面应该是充分的。生成语法研究的规则必须生成所有的符合语法的句子,且生成符合语法的句子。作为讲话者的共同知识,语法是有限的规则系统,通过它可以生成无限的句子。语言学家的任务就是充分描写这些规则并解释这些规则起作用的方式。这个以理论著称的模式从它被提出后就经历了多次修改。虽然很难证实这个模式,它却是对说明讲话的心理过程如何的第一次尝试。根据这个模式我们从词库中选一些词,根据短语结构规则把它们串在一起。这一阶段的句子结构是深层结构,它可由转换规则来进一步操作。句子的实际形式是表层结构,它由语言上的口语形式和书面形式表现出来。如果这种模式是正确的,那么描写一种语言的转换生成语法就意味着制定出该语言的讲话者所遵循的两套规则。 句法范畴 语法范畴(syntactic categories)是指在符合语法要求的前提下能够相互替换的一类词语。例如,在句子A naughty boy broke the window中,a naughty boy 可以由he, a man, John,等词替代。所有这些词属同一句法范畴,即名词短语(缩略为NP),句子的其余部分,broke the window即为动词短语(缩略为VP)。其它的句法范畴包括句子(S),限定词(Det),形容词(Adj),代词(Pron),动词(V),助动词(Aux,),介词短语(PP),和副词(Adv)等。 短语结构规则 短语结构规则(phrase structure rules)是指确定句法范畴成分规则。这些知识存在于讲话者的头脑中。 语言学家使用归纳法将这些规则加以总结。看下面的例句: (11) Adults work. (12) The boy works. (13) Poor boys work. (14)The poor boy delivers papers. 所有这些句子都包含一个名词短语和一个动词短语,于是我们可以写一个解释这种现象的短语结构。 (i) S → NP VP 然后我们看一看每一个句子的名词短语的组成部分,并写出下列代表不同名词短语类型的规则: NP → N      NP → Det N NP → Adj N NP → Det Adj N NP → Pro 接下来我们能将所有这些单个规则套缩成一个解释所有名词短语的短语结构规则: (ii) NP →  (Det)( Adj) N  Pro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看一看每句话中动词短语的组成成分,写出一般动词短语规则: (iii)VP → V (NP) (PP) 另外所有的介词短语都包含一个介词和一个名词短语,于是可以写出介词短语规则: (iv) PP → P NP 上面总结的四项规则代表着句法知识的不同方面。箭头右面的句法范畴是左面的直接成分。小括号里的成分是任意选择项,也就是说,它们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大括号里的成分是必选项。大括号种的选项是范畴中的成分,它们不能共现。例如,一个动词后可接有名词短语或介词短语。如果这三个成分共现,顺序为:V NP PP 每一种语言都是以短语结构规则为基础的。句法范畴似乎是普遍的。在每种语言中,句子都包含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但其成分顺序是不一样的。在一些语言中动词短语可以位于名词短语之前。在法语中,名词位于名词短语内的形容词之前,虽然限定词位于名词之前。为了将词汇用于句子中习得母语的儿童和外语学习者一定要弄懂短语结构规则。 树形图 树形图(Tree diagram) ,也可以叫短语结构标记(phrase maker),是带有句法范畴的句子结构的表现形式。 我们可以用树形图来分析带有歧义的短语。但在上面的树形图中尚无句法范畴。在一些情况下没有句法范畴的树形图不能反映歧义结构。如果歧义句中每一个成分的句法范畴都有标记的话,这种歧义现象通过树形图就很清楚地表现出来。 一些自上而下的“树”展示了讲话者句法知识的三个方面。 (1) 句子的线性结构(句中词序) (2) 句子的层级结构(哪些范畴在哪些范畴之上以及哪些是直接成分) (3) 每个词的词汇范畴(底层的每个词项属于哪种词性。) 在转换生成语法中,树形图和短语结构规则是密切相关的。树形图被当作是由短语结构规则生成的。 树形图在确定句法范畴方面与短语结构规则相对应。短语结构规则中出现在箭头左向的范畴是短语范畴。它们不出现在树的底层。它们标记出树的节点或分支。永远不在箭头左面的范畴是词汇范畴。它们是位于树底的词汇之上的词类标记。 语言的循环与无限性 转换生成语法必须解释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短语结构规则必须说明所有符合语法的句子。我们可以给出一些符合语法的句子,但不能被我们的规则所说明。 这样一来就要用改写过的短语结构规则表明句子包含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以及S可能是NP与VP的构成成分(constituent)。如果短语范畴出现在短语结构规则中箭头的两方,这些规则就是循环的。循环规则可以多次应用,并且短语结构树可以无限生长。 在句子内部可以有内嵌句,包含内嵌句的句子还可以内嵌于另一句中。短语结构规则解释了语言的创造性和无限性。 词库的次范畴化 短语结构规则与词库共同产生句子的深层结构。词库是储存在头脑中的全部词汇。任何语言的讲话者都知道数万条词汇。他们知道词的发音规则,意义理解以及它属于什么词汇范畴。但是在把词汇放入短语和句子之前,一种词汇范畴的词必须进一步分类。 我们知道动词要求一名词短语后接介词短语或副词。这种根据它们的句法特征将同类词汇范畴纳入更少范畴的过程称为次范畴化(Subcategorization)。 转换规则(Transformational rules) 短语结构规则没有说明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句子相关性是句法知识的一部分,通过说明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乔姆斯基设法解释句子之间的联系。深层结构是由短语结构规则产生的基本结构,表层结构是派生结构,是我们实际所讲的句子结构。看例句: (15)John turned the machine off. (16) John turned off the machine. 英语本族语者知道上述两个句子是相关的,turn和off都是动词短语的一个成分。转换生成语法学家们把(15)中的turn 和off成分称为非连续成分。这两个句子是由一个短语结构规则而非两个短语结构规则产生的。(15)是通过转换从(16)派生而形成的。off是一个小品词。它可以根据转换规则来被移动。这个规则称做小品词位移转换。即如果动词后跟一个小品词,同时小品词之后又接一个名词短语的话,这个小品词就可以被移到名词短语的右面。另外,替换、插入、删除以及抄写也是经常应用的转换操作手段。 在派生的表层结构中,已经运用了两个转换规则。短语结构规则可以生成深层结构。 英语有自返规则:如果在同句中有一样的名词短语指同一物体或个人的话,就可以用它的相关的人称反身代词来代替第二个名词短语。 英语中,祈使句的主语的NP可以被忽略。运用这个规则我们得到表层结构。 当我们把主动句变被动句的时候,我们运用重新排序,替换及插入法来实现这一变动。首先,更换名词短语的位置。其次,用助动词加动词的过去分词来替换动词。再次,将介词插入过去分词后面的名词短语的左方。这种转换的结果可由树形图表现出来。 当我们把陈述句转变成附加问句时,最先应用的是抄写规则。看一看下面的陈述句: (17) He is not at home. 将这个句子变为附加问句时,首先我们必须抄写动词或助动词于句 子右方,如果是肯定的改为否定,反之亦然。然后我们抄写作主语用的名词短语到被抄写的动词的右方。最后,再加上问号。 如果存在内嵌句的话,就抄写动词,或者抄写句子的助动词,把作主语的名词短语抄写到被抄写过的动词的右面,如果名词短语的中心词是名词的话就用相当的人称代词来替代它。 系统功能语法 句法分析的两个方面:横组合与纵聚合 当我们以研究其成分或概括句型的方式分析句子时,我们是从形式入手的。我们实际上是研究横向链条关系(也叫作成分的横组合关系。)忽略了另一类的关系即(纵向)选择关系(也叫作纵聚合关系。)如果语言学家对语言的使用感兴趣的话,他/她将探究(纵向)选择关系。看下面的例句: (18)Have you seen a cat ? 每一个占据此句中空位的成分都是选自句法范畴的成员。例如,冠词a选自一类词,包括the, my ,your ,our, that, this, etc。所有这些词都有可占据一个空位而不影响句子的语法性。然而,当我们在交流中提出问题时,只有其中一个是合适的。选择依赖于语境,尤其依赖于谈话对方。假如你问陌生人,该句子就是正确的。如果你问你的家人,你就会这样说,“Have you seen the cat ?” 若问邻居,你便会说:“Have you seen my/our cat?” 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在分析句子的时候是从功能和意义的观点入手的。它把语言看作意义潜势系统,并把句子结构看作选择过程的结果。任何语言的语法系统都是选择系统。语言的形式是功能的实现。功能语法的任务就是要说明功能与形式的复杂关系。 三个纯理功能 Function一词在文献中有不同的意义。在传统语法中,function这个词是“有机功能”的含义。即什么词性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在语言的社会学研究中,它用来指语言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在人种论中学者们用function一词来指语言的具体应用。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的功能可高度概括为意义范畴。根据韩礼德的观点(1970),有三种纯理功能(The three metafunctions)。 概念功能——我们使用语言来谈论人对世界(包括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用语言来描述事物。 人际功能——我们用语言交流,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人们做事手段,取得别人的帮助与同情。(语言可用来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 话篇功能——作为一个系统的语言以统一方式组织信息,这些信息在逻辑上与周围的信息相关联,与口头和书面语境相联系。当使用语言时,上述两种功能最后要由说话人把它们组织成语篇才能实现,这就是语篇功能。 及物性:体现经验功能的句法结构 概念功能(有时也称作经验功能)是通过语言的及物性(Transitivity)系统实现的。及物性一词与传统语法中的及物性不是同一意义,传统语法的及物性是指谓语动词可接宾语的特性。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process),即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这里讲的是代表存在、关系和我们内心世界的语言过程。 这种现实被范畴化为做某件事,事物之间所处的关系种类(即物质世界)以及感觉(内心世界)。代表这三个主要的语言过程叫做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 物质过程 物质过程指包含做某事的过程(a process of doing)。这个过程由动态动词:(如walking, running, 等)来表示。物质过程通常包含动作者/Actor.即逻辑上的主语)和动作的“目标”(Goal,即逻辑上的直接宾语) 一些物质过程包括环境,基本上是说明行为背景包括时间,地点,方式,原因,伴随等。看下表: 表一:物质过程示例 He The boy Edward The policeman is jogging kicked broke caught the ball the window him last night Red-handed Actor Process: Material Goal Circumstance         表二:物质过程示例 The oil He The rat was drained was assassinated was caught bit by bit. In 1965. by the cat. Goal Process: Material Circumstance           如上表所示,物质过程是表示动作的语言过程。“动作者”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句子的主语。“动作者”和动作的“目标”都是过程的参加者。 关系过程 关系过程是指反映两个单个实体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系。关系过程体现某实体是什么或某实体具有某种特征。它们可分为“属性”(attributive)如(19)和“识别”(identifying)如(20)所示。 (19) Tom is smart. (20) Tom is the leader. 关系过程经常由动词be或have来表示。在反映所属关系中,动词have是归属性的,而动词be是识别性的。比较下列例句: (21) Tom has a motorcycle. (22) The motorcycle is Tom’s. 显而易见,(22)在意义上是识别性的而(21)不是。 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过程,即感觉过程。它包括感觉、思考、认识、想像、想要、喜欢等。心理过程一般有两个参与者。一个是心理活动的主体即“感知者”(Senser),另一个是客体即被感知的“现象”(Phenomenon)。 感知者(Senser)用来区分心理过程的参加者与物质过程的参加者。感知者通常是人或拟人化的实体。 代表心理活动的动词一般说来用在一般现在时或过去时态,而不用于进行时,因为感觉的过程不是一个动作进行的过程,而是某种感觉。 除了上述的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之外,还有三个语言过程类型。它们中的每一个都与上述三个主要过程类型中的两个密切相关。 言语过程 言语过程处于物质过程和心理过程之间。说话既是物质行为也是心理过程活动。有一参与者包含在言语过程中——“讲话者”(Sayer)一般地说,讲话者是人或拟人化的东西。还有另一个参加者出现即“受话者”(Receiver)一般也是人。信息即为“讲话内容”(Verbiage)。它可能是把某个信息告诉受话者,也可能是要受话者做某事。 行为过程 行为过程指的是诸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哭笑等生理活动过程(a process of behaving),常用的动词有breathe,cough, sigh, dream, laugh, cry, watch, listen等。行为过程介于心理过程和物质过程两者之间,接近心理过程,但行为过程反映的是积极的,有意识的过程。表示行为过程的动词可用于进行时,而表明心理过程的动词不能用进行时。例如,watch, look, stare,等是行为的而see不属于行为的(类似see a film 这样的词语除外),listen是行为的,hear是心理的。行为过程一般只有一个参与者即“行为者”(Behavior)而且行为者一般是人。这一点与心理过程相似,与物质过程不同。一些情况中有一个称为范围的准参加者,它使行为过程更具体化。 表三:行为过程示例 She He Laughed waved An embarrassed laugh. his hands. Behaver Process:Behavioral Range       存在过程 存在过程是表示某物存在的过程(a process of existing)。常用的动词是be ,此外还有exist, arise 等。在每个存在的过程中,都必须有一个“存在物”(Existent),经常在存在过程的句中出现的 there 不表达任何概念功能。它没有具体意义,只起到引导这些小句的作用。存在过程的小句通常包括环境。 表四:存在过程示例 There is a cat on the bed.   Process: Existential Existent Circumstance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叙述了及物性为一个实现语言概念功能的系统。这些过程类型和与之相联系的参加者的作用都代表着人对世界的经验。 语气和情态 我们用语言交流设法去实现不同的目的:邀请、下命令、证实、描述、、同情、同意、反驳和表示惊讶或恐惧的情感等等。然而,所有这些无限的目的可分成两个基本的范畴:给予和求取。讲话者或者给予听话者某种东西,或者向他求取某种东西。即以这两个基本范畴来说,我们已经涉及到较复杂的概念:“给予”意味着“请求接受”;“求取” 意味着“请求给予”。这就是说,讲话者不但自己做事,同时还要求听话者做事。由此可见,讲话的过程实际上是个讲话者与听话者的交流过程。就听话者而言,“给予”隐含着“接受”;“求取” 隐含着“以给予作答”。这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是与三种类型的句法形式相联系的;陈述主要由陈述句来表达的。问题是由疑问句表达的,命令由祈使句表达的。给予作为话语功能是由这三种类型中的任一类表达的。 在这种交流中,只有主语和助动词反复受操纵而结构的其余部分不受影响。它叫做剩余部分。 语气 (mood) 是由主语和限定成分两者构成的句法成分。主语是命题中的重要成分,它在陈述句中是第一个名词短语。如果名词短语的中心是名词的话,那么在附加问句中主语就由其相应的人称代词来替代。限定成分指表达时态或情态的助动词。它的作用是限定命题。限定成分的功能就是对议论命题提供参考点,将命题与交际中的语境联系起来,使其成为实际存在的,可议论的概念。实现对命题的议论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说话的时间;一是讲话者的判断。前者称作“主要时态”,后者称作情态。限定成分还要体现归一性特征。归一性是另一个与限定性相伴的意义特征。如果要使命题或提议成为可议论的概念。还需表明它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是这样”还是“不是这样。”语气与剩余部分如表五所示。 表五:语气与剩余部分示例 The president The president has turned down the proposal, turned down the proposal, hasn’t didn’t he? he? Subject Finite Residue F S Mood   Mood tag           主语与限定成分的顺序实现了讲话者陈述,疑问或祈使语气的选择。 人际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讲话者对自己讲的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所作的判断,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人际意义的这一部分是由语法的情态系统来实现的。广义的情态系统还包括意态。 情态(modality)可分成情态和意态,如果讲话者用话语提供信息的话,与信息有效性相关的情态就有概率和频率之分。在命题中,意义的归一性表现为断言和否定。断言表示“这是”,否定表示“这不是”。在这两者之间有两种可能性:不同值的概率与不同值的频率。 当讲话者提到货物与服务时,讲话者的情态可能存在于言语行为的效果之中。在命令句中,情态涉及执行命令的人的义务程度。在提议中,意义的归一性表现为规定和禁止。规定表示“做此事”,禁止表示“不能做此事”。在此,也有两种可能性介于两者之间。哪一种起作用取决于小句的言语功能是命令还是提供。在命令句中,中介值代表不同程度的义务。而在给予句中,中介值表示不同程度的意愿。这些不同值的义务和意愿称为意态。 主位和述位:作为信息排列的句法结构。 当我们进行交流时,我们与别人谈论事物或让他们做事,我们建构一种用顺应言语事件或语篇的方式的信息。 任何句子(小句)都是以特定方式排列信息的。(22)和(23)阐述了同样一个事实,但主动或被动态的选择是不无原因的。 (22) Tom broke the teapot. (23) The teapot was broken by Tom. (22)中信息源是人而(23)是物。换句话说(22)中已知信息是Tom,是讲话者与听话者共知的。(23)中的已知信息是讲话者与听话者都记得的一个具体实物—茶壶。(22)回答的是“What did Tom do?”的问题,而(23)是“What happened to the teapot?”的答案。代表信息源的成分称为主位,即话语的出发点,是句子的第一个成分。述位是围绕主位所说的话,往往是话语的核心内容,主位必须先于述位。下表说明了这种差异: 表六:主位与述位示例 Tom The teapot broke the teapot. was broken by Tom. Theme Rheme     如上表所示,主位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句子的主语。在陈述句中,典型的主位模式就是主位与主语合成一个部分。这种情况下,同时充当小句主语的小句主位被称作 “无标记主位”,如果主语不是小句的主位,这样的主位称为“标记主位”。 主位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句子结构而且也影响篇章。 Ⅰ. Fill the blanks with the appropriate words beginning with the letter given.. 1. Structural grammar is characterized by a top-down process of analysis. A sentence is seen as a constituent structure. All the components of the sentence are its constituents. A sentence can be cut into section can be cut into sections. Each section is its immediate constituent. Then each section can be further cut into constituents. This on-going cutting is termed i    c    a    . 2. S    is the analysis of Sentence Structure. 3. A s    c    is a class of expressions that substitute for one another without loss of grammaticality. For example, in the sentence A naughty boy broke the window, a naughty boy can be replaced by he, a man, John, the man who has just left, and so on. All these belong to the same syntactic category called Noun Phrase.(abbreviated as NP). 4. The process of putting words of the same lexical category into smaller classes according to their syntactic characteristics is called s    . 5. Some material processes also involve s    , which essentially encodes the background of action, including time, location, manner, cause, reason, accompaniment, etc. 6. Modality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m    and m    according to the distinction of speech roles. Ⅱ. Draw two tree diagrams of the following ambiguous sentence: They can fish. Ⅲ. Paraphrase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 two different ways to show how syntactic rules account for the ambiguity of sentences: 1. Smoking cigars can be nauseating. 2. After a three-day debate, they finally decided on the plane. Ⅳ. Tell whether polarity or modality is expressed in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f modality, then identify the type (modalization or modulation): 1. He often goes to the supermarket. 2. I hardly heard the noise outside. 3. You ought to give him the present. 4. I have not been to that city. Ⅴ. Identify the type of transitivity process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1. Tom cooked the dinner. 2. Mary owns the house. 3. John likes the book. 4. Tina is playing the game. 5. Lisa told him the secret. 6. There is a garden in front of my grandma’s house. 第六章  语义学 一、导读 6.1 意义研究 语义学(semantics)是研究意义的科学。它的理论探讨对象是语言的意义(linguistic meaning)或语义,语义是一般意义的一部分。人类对语言意义的关注已有久远的历史。古希腊哲学家在研究哲学问题时,也涉及了语言的意义问题。但古今中外的各种学科,都未把语言的意义问题进行系统探讨。只有语义学才把语言意义作为直接的、基本的研究对象,并对语言意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现代语义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这门学科与许多相关科学的相互借鉴和交融贯通。哲学、逻辑学、符号学、心理学、音韵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都为语义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而语义学则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使自身的理论日斟精深,体系趋于完整。 6.2 指称和意义 语义学中涉及意义问题的几种主要理论有指称论、意念论、实证论等等。指称论将词义与词的指称对象直接联系,其观察词义的出发点是外延逻辑。指称论提供了一种对词义的自然、直观的解释:词语有意义是因为词语标示了语言外世界中的事物。词的意义就是它指称的对象。 意义的指称论有明显的缺陷,用此理论解释词义会遇到各种矛盾: 并非所有的词语都有指称对象,某些词(如语气词、感叹词、连接词、介词等)都无指称对象。不同词语可指称同一对象。如“伦敦”和“英国首都”指称同一城市,但意义也不同。有些词在现实世界中无指称对象,但有意义,如“负一”。 这些情况一方面显示出意义并不局限于指称,另一方面在语言表达与所确定的实体之间并不总是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意义常常大于所指。词汇不仅与客观世界相关也与人类思维有联系。因此除了指称,还有意义。意义是思维的体现。 6.3 词汇意义的分类 词汇意义主要有指称意义和联想意义。指称意义是指词和句子 等语言成分跟语言外部世界的关系。如woman(女人)一词其意义可以说包含了+HUMAN(人),-MALE(非男性),+ADULT(成人)这几个特征。附加在指称意义上的其它意义会随着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在所有语言中可能都会有一个表示女人的词。但是由于在不同文化中妇女的的社会地位不同,与指称意义(女人)相联系的其它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也会迥异。母系氏族社会中人们对女性的概念一定与父系氏族社会不同。联想意义依赖于指称意义。与指称意义不同的是联想意义不稳定或更受文化因素制约。例如,虽然king这个词的指称意义在英语中没有变化,可是当今的英国人对king的理解会比以前有所不同。 联想意义实际上是一个概括性的术语。联想意义范畴可划分为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感情意义、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上述五类意义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都具有不限定,可变化的特性,并且都能作程度和范围的分析,而不能用那些孤立的“不是这个便是那个”的方式进行分析。 内涵意义是指一个词语除了它本身的意义之外,凭借它所指的内容还具有的一种交际价值。在讨论内涵的时候,我们谈的是人们在使用或听到一个词语时,这个词语使人所联想到的“真实世界”中的经验。内涵对语言来说是附带的,而不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内涵意义具有附属性。它经常随着文化,历史时期和个人经历的变化而发生很大的变化。 社会意义是语言所表示的关于使用该段语言的社会环境的意义。一些词或发音具有方言性质,就是指这些词或发音表明说话者所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语言的其他特征向我们表明讲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另外语言能反映讲话人的个人感情,包括他对听话者和他所谈事物的态度。这一类意义可以叫做感情意义。 反映意义是指当词义构成我们对这个词的另一种意义的联想时,便产生反映意义。这种情况可以用带有禁忌意义的词语清楚地加以说明。如cock在养鸡厂的意义上要用rooster(雄鸡)来代替。 搭配意义是由一个词所获得的各种联想构成的,而这些联想则产生于与这个词同时出现的一些词的意义,pretty(漂亮)和handsome(俊美)在“好看”这个含义上有共同点,但两者可以通过一系列名词同现或搭配来加以区别: girl                    boy pretty    woman        handsome    man flower                  car overcoat 6.4词汇意义关系 词汇意义关系的研究是词汇语义学的任务之一。词汇之间不仅在词形上相联系而且在词义上也不是彼此孤立的。这种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有同义关系(synonymy)、反义关系(antonymy)、同音同形异义(homophony)、一词多义(polysemy)、上下义关系(hyponymy)等。 同义关系是指英语中有不少词 相互间意思相同或者基本相同。这样的词之间的关系是同义关系。这样的词是同义词 (synonyms)。 同义现象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方言同义、不同风格的同义、语域不同的同义、情感意义不同的同义、搭配不同的同义。 同义现象经常作为衔接手段用于口语或书面语中。为了避免重复,在文中作者/说话者需要用同义词来代替前文中所出现过的词。 如果两个词意义相反,那么这两个词的语义关系是反义关系,这两个词被称为反义词(antonyms)。如up - down。反义词也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分级反义、互补反义、互逆反义。 分级反义是指两词的语义特征形成对立的两极,在此两极中可插入表示不同程度的词语,体现出对立的层次(gradability),如old—young。 互补反义词是指在语义上相互对立,彼此排斥,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一对词语。如alive - dead。 互逆反义词是指表示相反方向动作过程的词。如push - pull, come - go等都是互逆反义词。 同音同形异义词是指具有相同的发音方式和书写方式但其意义不同的词。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含有几个相联系的意义。例如,head至少有两个词义:词义1“头部(人体部位)”;词义2“领导人”。 上下义关系是一种包含关系。即意义包含在另一个词义中的系统意义关系。上义词支配下义词。如老虎,狮子,大象和狗都是动物(animal)一词的下义词,而像animal这类的词被称作老虎,狮子,大象和狗的上义词。这种垂直的语义关系把词和词联系在层次网中。 6.5 描述词汇意义:成分分析 在现代语言学之前的语义研究中,词义被认为是无法解释的。目前语义学家已经表明词义可以用一套概括的意义成分(或语义特征)来进行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这种把词分析出它的组成成分或语义特征的方式称作成分分析。词除了具有指称外部世界实体的指称意义之外,还具有内在意义。词的内在意义由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s)组成。我们可以用对分法(binary opposites)来描述语义特征。通常可用“+”号来表示某词具有某个语义特征,用“-”号来表示某词不具有某个语义特征。看一下man, woman, boy和girl这些单词,我们可以写出它们的语义特征来。 man          boy:        woman:          girl: +human      +human      +human          +human +male        +male        -male            -male +adult        -adult        +adult            -adult 一个词往往具有几个语义特征。语义成分分析使我们了解词的语义组成,揭示相关词之间的异同,能使我们把许多词归类。比如,man 和boy可以根据[+human,+male]这两个特征归在一类中。这说明四个单词中的每一个词的意义都是由三个语义特征组成的(+HUMAN,+/-MALE,+/-ADULT)。我们还可以对动词、形容词等词进行语义成分分析。例如,形容词green\red\yellow等都具有[+colour] 这一语义特征 6.6 词汇和概念 从前面的陈述中我们知道词汇意义包括所指和意义。所指把符号和符号表示的实体联系起来,意义把符号与思维联系起来。这样一来词汇与概念相联系是符合逻辑的。词和概念之间的这种关系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成为认知语义学的一个中心话题了。下面是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研究意义的三个领域。 范畴化 现假定语义分类是人对世界分类的经验性映现,有结构层次之分,在信息处理,知识获取和语言学习中就有一个最佳层次问题,此层次即为基本范畴(Categorization)。下面举一个从动物一般概念到具体某种动物的语义网络的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 动物A                    家畜B 宠物C 猫D 波斯猫E 红蓝眼波斯猫F 该网络自动物范畴逐渐细化,向猫的概念方向发展。然而我们一般会自动将焦点定位于“猫”的概念上,因为对“猫”的感知具备下列特征,故有“猫”概念出现的D层次就成为该概念网络中的基本范畴层次。也就是说,对“猫”的感知,(a)最自然即无须添加想象力;(b)感知上辨认最快;(c)交际功能上能反映的层次最高;(d)对概念的习得和命名较早;(e)知识组织上最有效或图式化最快;以及(f)言语上有相应的独立词语表达且该词语一般长度最短和使用最频繁。 类典型 认知语义学认为,语言利用并受制于人类的一般认知机制,故语言范畴也应该是认知范畴的一种,研究语言范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认知规律。也就是说,研究语言可揭示心智奥秘,而研究心智(即认知系统)又有助于研究语言的性状,两者相辅相成。 古典本体论认为,范畴以基本特征(essential features)或者说以事物固有的本质特性为存在依据,与认识主体无关,故词语和语言结构的分类,也应以客观世界范畴为基础。而以体验主义哲学观为基底的认知语义学则持不同的观点,认为人对世界的范畴化是人与世界互动的结果,即有人的因素介入。因此认定范畴的依据应是属性,即事物的心理体现,是世界在认知主体即人脑中的反映。 范畴可以从形式和功能两方面定位。比如对“花瓶”的判断,除了有形式标准外,有时还可以考虑功能因素,即以是否插上花为准,如杯子里插上花就成了花瓶。 Rosch(1975)把“鸟”的属性分解成含有FEATHERS、WINGS、BEAK、FLYING、TINY等属性的鉴别或指标测试清单,并请受试者按此清单给不同的鸟打分,即计算属性的合格数量,有一个算一个,最后得出下列鸟的原型序列: robin(prototype)→canary→parrot→emus/penguins 最左边的成员得分或属性合格率最高,故成为本类中的最佳或最典型成员,而其他成员的得分则按从左向右的方向递减。可以想象,对属性集合的判断在某种程度上还应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如把受试者换成英国人或中国人,最佳成员可能就会换成sparrow,这就进一步证明了范畴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文化所起的作用。 对范畴的评判,还可以考虑其总体印象,即完形性(gestalt)或整体论因素。比如对“椅子”自然类的典型性评判,有时很难把“有几个脚”等因素当作裁定的指标,而要以对椅子的功能和总体印象为评判标准。 语言成分的分类或词性鉴别也源于范畴化,多半也依赖原型效果。 结构层次 我们可以把词汇意义的包含关系看作概念范畴。就所指而言FURNITURE包括CHAIR,CHAIR又包括ARMCHAIR,DINING CHAIR,ROCKING CHAIR等等。如下图所示 FURNITURE TABLE  CHAIR  BED ARMCHAIR  DINING CHAIR  ROCKING CHAIR 图一:结构层次示例 这种网状图是由三个结构层次(Hierarchies)组成的:上义层,基本层和下义层。这些层次的不同是用功能来区分的。层次越低,特征越多,于是越具体。基本层最重要,因为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这一层。而且与其它两层的词汇相比,这一层的词汇儿童更加容易习得。 6.7 句子的语义关系 句子的语义不仅仅取决于组成句子的词的词汇意义(lexical meaning)还取决于语法意义(grammatical meaning),也就是说句子的语义由词和语法共同组成。语言学家利奇(Leech)在分析句子语义时,对句子进行语义成分分析。 句子间在意义上可能是相关的。如单个句子会有赘述、矛盾现象(My wife is unmarried.)。还有一个句子与另一个句子的表达不一致的现象(Charles is a bachelor.Charles is married.);句与句之间有同义关系的现象(John is the parent of James.;James is the child of John.) 。一个句子蕴涵另一个句子的现象(Tom stole a horse. Tom took a horse.)和一个句子是对另一个句子的预设(John tried to sell hia shares before the market crashed. John managed to sell hia shares before the market crashed.)等现象。 上述这些语义关系在有意义的句子内部或句子之间存在。还有一些句子听起来符合语法要求但没有意义。如: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这个句子在语义上属异常现象。 6.8 隐喻 从修辞格到认知手段 关于隐喻(metaphor)的功能有两方面的观点。一个是古典的,一个是现代的。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定义,“隐喻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用类比字(见《诗学》21章;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另一方面,隐喻研究还超出了修辞格 (rhetorical device) 研究的范畴,伸展到认知的研究,重要的著作有Lakoff&Johnson(1980)。隐喻的本质是以另一件事和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和经验。当代学者认识到,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在概念上的形成和使用。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其特点是把本体直接说成喻体,而不用比喻词,其实质是一种含蓄的比较。隐喻也是一种认知手段 (cognitive device)。把隐喻研究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标志是Lakoff&Johnson (1980)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 by)。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本质上无甚差别: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完全不带隐喻的句子大概只占极少数。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或称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mapping),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通常,人们把较为熟悉、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不太熟悉、抽象的概念域,这样以便于对后者的理解。例如,美国人常把“婚姻”概念化为以下隐喻: Marriage is a manufactured product. 隐喻的组成部分及其特征 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工具,在语言运用中相当普遍。隐喻不仅构建我们的语言,还构建我们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人们可以毫不费力地运用转喻和隐喻来进行思考、交流和理解。与此同时,人们还可以用隐喻思维来进行推理和判断。隐喻建立在相似性原则基础之上,涉及到两个认知域:源域和目标域,强调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源域是理解目标域的基础。 隐喻主要包括三方面特征:系统性,相似性的创造以及想象的合理性。 Ⅰ. Fill the blanks with necessary words beginning with the letter given:  1.S    is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meaning. 2.A    , m    is what is communicated of the feeling or attitude of the speaker/writer toward what is referred to. Statesman is commending in sense while politician is derogatory. 3.S    are words which have different form but similar meaning. 4.Synonyms of different r    are words similar in meaning but used in different spheres. 5.In traditional terminology, a    are words which are opposite in meaning. 6.G    a    are pairs of words opposite to each other, but the positive of one word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ly the negative of the other, or vice versa. 7.H    are words which have the same form, but different meaning. 8.A p    is a word which has several related senses. 9.H    is a relation of inclusion. Tiger, lion, elephant are hyponyms of the word animal. Words like animal are called s    . 10.The approach that analyzes word meaning by decomposing it into its atomic features is called c    a    . Ⅲ. The following pairs of words or phrases are similar in meaning. Try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words or expressions in light of classification of lexical meaning: 1. choir/chorus  2.enshroud/cover  3. pass away/die  4. mail/post          5. fetid/bad smell    6. beauty/siren  7. assassinate/murder Ⅳ.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antonymy. By writing C, G, or R in the bank, indicate whether the pair is complementary, gradable, or reversal opposites: 1. rich/poor  2. male/female  3. dead/alive  4. husband/wife  5.  come/go    6. ascend/descend Ⅴ. Indicate the statements true or false. Put T for true and F for false in the brackets: (  ) 1. Prototype refers to the process by which people use language to classify the world around and inside them. (  ) 2. The theory of prototypes proposed by Eleanor Rosch, solves the logical problem by a notion of degree of membership. (  ) 3. Componential analysis can be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all lexicons. (  ) 4. Reference relates the sign to what it denotes in the word. Concept relates the sign to the mind. (  ) 5. A polyseme is a word which has several related senses. (  ) 6. Hyponymy is a relation of inclusion. Tiger, lion and dog are hyponyms of the world animal. (  ) 7. Reflected meaning is the associated meaning a word acquires in line with the meaning of words which tend to co-occur with it. 第七章 语用学 7.1 意义的语用研究 语用学(Pragmatics)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哲学家 查尔斯·莫里斯(Charles Morris)于20 世纪30年代在其经典著作《符号理论基础》一书中提出。他把符号学(Semiotics)分为三部分:句法学(Syntactics)、语义学(Semantics)和语用学(Pragmatics)。句法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符号所指事物之间的关系;语用学研究语言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语言交流实现的意义可分为两种:规约意义(conventional meaning)和意旨意义(intentional meaning)。规约意义是语义学研究的主题;而意旨意义是语用学研究的内容。意义的语用研究首先关心的是交际双方的交际内容,关注话语的意旨意义,即通过词汇、短语和句子所传递的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而不是词汇、短语和句子本身。简而言之,意义的语用研究关心的是说话人的意义(speaker meaning)。这一意义还与特定的语境相关,对意旨意义的破译有赖于语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意义的语用研究还关心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 7.2 指示语和指称 指示语(Deixis)这一术语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通过语言来指称(pointing)事物。凡是用于特定语境中、具有指称功能的语言形式都可称为指示词语(deictic expression)。指示词语只有通过上下文才能承载信息。象I am hungry, It’s muggy here, There’s a full moon today. 这些语句,只有参照发话人、发话时间及地点等才能破译,脱离了语境这些语句便失去了真值(truth value)。由此看来,指示语应归属于语用学的范畴,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语言结构及其所处的语境。 指示语可以分为四种:人称指示语(Person Deixis)、地点指示语(Place Deixis)、时间指示语(Time Deixis)和语篇指示语。人称指示语包括人称代词,如we, I, him, it等等。地点指示语指与言语事件相关的地点,here和there是现代英语中的两个地点指示语,here是近指,there是远指。时间指示语是指与言语事件相关的时间,如now, then, today, yesterday, tomorrow, next week, last year, in three days等。语篇指示语是指其指称对象在语篇内部,如in the previous section, in the next chapter, in the rest of this paper, in conclusion, 等等。指示代词this和that也常常用作语篇指示语。 指示语总体上来说具有向心性(egocentric)的特征。说话者多是从自身的角度来编码信息和表达思想。说话者处于指示中心(deictic center)的地位,指示中心由“我-这-现在(I-here-now)”等要素组成,即以说话者自身的角色以及其所处的时间和地点等为参照系,指示语的破译有赖于指示中心。指示语本身并不能提供准确的有关现实世界的信息,这需要在指示语境(deictic context)的帮助下,首先确定出指示中心(deictic center)。如果指示中心不同,即使指示语相同,它们所表述的确切信息也不同。如, (1) “I’ll come here again tomorrow.” 这句话如果是小王3月25日在长春说的,那么句中的 “I” 指小王,“here” 指长春,“tomorrow” 指3月26日;如果是小李11月30日在北京说同样的话,其中的指示语所指代的对象则又是另一番景象。 指称(reference)按其指称对象的所处位置可以分为:逆指(anaphora),即指示语的所指对象在其之前,如例(2)中的 she 指上文的 a girl,he 指上文的 a boy, it指上文的 a tree;顺指(cataphora),即指示语的所指对象在其之后,如例(3)中的 it 指下文的My wallet was stolen by one of my friends。 (2) In the picture, a boy and a girl are planting a tree. She is holding it, and he is shoveling earth around it. (3) I could hardly believe it. My wallet was stolen by one of my friends。 . 7.3言语行为 Austin 从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Speech acts)中抽象出三种行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指说出合乎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话语;言外行为涉及说话者的意图,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言语行为力量”(illocutionary force),即语力;言后行为指说话行为或施事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生的某种效果。比如说,一个生放学回来对妈妈说:“I am hungry”, 这是言内行为;他的意图是向妈妈要东西吃;妈妈听了他的话,拿出东西来给他吃了,他达到了说话的效果,这是言后行为。 根据言语行为与话语结构(utterance structure)的关系,言语行为可以分为直接言语行为(direct speech act)和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直接言语行为所执行的言语功能与其话语结构直接相关,如: (4) Close the door. (5) Fasten your seat belt, please. 这两句都是祈使句,执行的是命令功能。间接言语行为所执行的言语功能与其言语结构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在间接言语行为中,疑问句可以用来表示提议或请求,陈述句可以用来表示请求,如: (6) Can you open the door? (7) I am hungry. (6)是一个问句。从字面意思来看,说话人是在询问听话人有没有开门的能力,但实际上其言外之意却是一种请求,是请求对方把门打开。它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发出了一种请求。(7)中的说话人可能就是在简单的陈述他饿了这样一个事实;可能是告诉听话人他饿了,不想继续工作了;也可能是希望听话人能请他吃饭。总之,对于这样的言语行为的理解,需要听话人根据当时的语境、说话人的语气、双方的共识、语用推理等才能够判断。 7.4 合作原则与会话含意 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哲学教授格赖斯(H. P. Grice)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逻辑与会话》中论述了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及其制约“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产生的过程。格赖斯指出,会话是受到一定条件制约的,人们的交谈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是因为双方遵循了一定的目的,相互配合默契。他把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会话中应该共同遵守的原则称为合作原则,包括以下四个范畴: 1. 量准则(Quantity Maxim): (1) 说话人所说的话包含交谈所需要的信息; (2) 说话人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所需要的信息。 2. 质准则(Quality Maxim):努力说真话。 (1) 说话者要说真话,不要说假话; (2) 不要说缺乏证据的话。 3. 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说话要有关联、切题。 4. 方式准则(Manner Maxim):说话要明白清楚。 (1) 避免晦涩;谈话者所说的话应清楚简要,有条理; (2) 避免歧义。 (3) 简明扼要; (4) 井井有条。 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 说话者会根据具体情况, 谈话的内容、听话者的身份、说话的场合, 着重遵守某一准则或违反某一准则, 听话者从中推导出“会话含意”, 即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 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 弦外之音, 而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 语法, 语义等) 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 1. 对量准则的违反所产生的会话含意 (8) Mary: I’ve lost a diamond ring. Bill: Well, Julie was wearing a diamond ring this morning. Bill不用the,而用a,不愿肯定他所见到的戒指是Mary所丢,换言之,没有给Mary足够的信息。但Mary却能推导出Bill怀疑Julie。否则,他就不这样说了。 2. 对质准则的违反所产生的会话含意 (9) Queen Victoria was made of iron. 维多利亚女王不可能由铁铸成。那么,要么说话人不愿合作,要么他另有所指。可以从隐喻的视角来理解这句话,维多利亚具有某种铁的特性,诸如坚硬、持久、缺乏柔性。 3. 对关系准则的违反所产生的会话含意 (10) A: Where is my box of chocolates? B: The children were in your room this morning. B的回答似乎答非所问。但如果A认为B遵守合作原则,就会容易理解B的含意:要么孩子吃了巧克力,要么他们可能知道巧克力的去向。 4. 对方式准则的违反所产生的会话含意 (11) A: Let’s get the kids something.
/
本文档为【《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学习手册(打印版)_戴炜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