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合唱曲《茨冈》音乐特征分析

2017-11-29 6页 doc 17KB 61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合唱曲《茨冈》音乐特征分析合唱曲《茨冈》音乐特征分析 摘要:《茨冈》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舒曼创作的一首经典合唱。长期以来,这首作品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召力博得大众的喜爱,成为音乐舞台上常演的经典曲目之一。本文从音高、曲式、织体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细部剖析、解读,进而对其创作特征进行总结,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及演唱者更好地把握这首作品提供帮助。 关键词:音乐艺术;舒曼;《茨冈》;曲式;和声;声部处理;音乐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茨冈是对一群自由流浪人的贬称。这群人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吉普赛人、弗拉门戈人、波西米亚人等。这群自由...
合唱曲《茨冈》音乐特征分析
合唱曲《茨冈》音乐特征 摘要:《茨冈》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舒曼创作的一首经典合唱。长期以来,这首作品一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召力博得大众的喜爱,成为音乐舞台上常演的经典曲目之一。本文从音高、曲式、织体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细部剖析、解读,进而对其创作特征进行总结,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及演唱者更好地把握这首作品提供帮助。 关键词:音乐艺术;舒曼;《茨冈》;曲式;和声;声部处理;音乐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茨冈是对一群自由流浪人的贬称。这群人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吉普赛人、弗拉门戈人、波西米亚人等。这群自由流浪者能歌善舞,居无定所,过着自由、简朴的生活。历史上曾有许多艺术家以这个群体为对象,创作过诸多优秀作品。合唱曲《茨冈》是浪漫主义时期早期、德国作曲家罗 1 伯特?舒曼(1810-1856)于1843年左右创作的《混声合唱曲集》中最后一首合唱作品?。这首作品自创作出版之日起,历经一百多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音乐性格获得大众的喜爱,也成为音乐舞台上常演的经典曲目之一。笔者试从曲式构建、调性布局、和声进行、音高组织、声部安排等方面对该作品进行解析,剖析该作品的创作手法,归纳其音乐形式和歌词的结合要义,厘清作曲家严谨的艺术态度和娴熟的作曲技法。 一、曲式结构 共性写作时期,调性是音乐作品的核心控制力。在这一核心控制力之下,曲式成为作品逻辑发展、整体布局的一个手段。浪漫主义时期,由于强调音乐与其它姊妹艺术的融合,形成一些新的曲式构建思维模式,产生了混合曲式、自由曲式等曲式类型,从而推动音乐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有关这首合唱作品的曲式结构,就目前可查阅的资料来看,存在如下一些分析结论:1.中央音乐学院杨鸿年教授在他编辑的《合唱2》第153页中,将该作品曲式结构分析为对称式多段结构;2.上海音乐学院马革顺教授在他编辑的《合唱与合唱指挥简明教程(下)》第123中将其分析成三大段;3.广东海洋大学公共艺术教学部麦朝阳老师在其论文《合唱曲〈茨冈〉分析》中将其分析出附加插部的三部曲式。这些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观察与解读,并将该作品置于某个 2 化的曲式框架之下,为我们对这首作品的理解与认知提供诸多有益帮助。 笔者认为这首作品属于无序自由曲式结构。理由如下:其一,形成段落的每个部分都有典型的和声终止式(K 64?? 7??),每个段落的长度都在8小节以上,已经具有乐段的结构规模,且每个乐段为方正性乐段(4+4,4+4+4+4),乐段内部材料呈重复或模进关系。这种乐段结构与古典时期乐段的结构方式非常类似。其二,每个段落的内容基本上描述茨冈人的一个生活场景。其三,除了A、B段落采用相同的主调外,其他段落的调性都有所不同,这表明各个乐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调性布局 共性写作时期,调性是构建作品的最为重要的结构力。调性布局也成为每个历史时期特有的语言和标签。如古典时期主要为四、五度或平行调的调性布局,浪漫时期表现为三度关系调性布局,浪漫主义后期及20世纪初期常用增四度或二度调性布局等。 在舒曼创作的这首作品中,我们发现主调是e小调,但在音乐发展期间却经历了G、C、F、D、A等调性的变化,使得全曲调性色彩丰富,和声张力强烈,极富艺术感染力。不过,在变换频繁调性中,有三种调性在作品中地位更加重要:主调e小调、关系大调G大调、C大调。这三种调性彼 3 此是三度关系,同时还构成以E为中心的对称结构。 这样的调性布局具有以下特点:1.与主调构成三度调性,这是浪漫主义时期典型的调性布局特点。2.e小调与G大调是关系调,G大调与C大调是属调和下属调的关系,这是古典调性布局特点。3.这三种调的主音恰好构成C大三和弦。这样的调性布局说明了作曲家的创作既遵循古典传统又具备浪漫精神(这种创作观可能与舒曼所处的浪漫主义早期的历史时期有关)。 三、声部处理 在这首合唱作品中,作曲家对合唱声部处理精细、富有特色。一方面反映出作曲家对合唱音乐高超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作品紧密结合的艺术主张。A段:女声二部(同声)?加入男高(构成混声三部)?加入男低(构成混声四部,声部呈现完整),声部处理从高到低呈递增方式,合唱声部层逐渐加厚,音响趋浓,推断音乐逐渐展开,音乐情绪逐渐高涨,茨冈人逐渐出现在我们面前。B段:四个声部完整呈现,但男高与女高声部演出相同旋律,男低与女低声部演唱相同声部。其实这里四个声部合并成高低两个声部,而这两个声部在音高方面是相隔八度。因此这段旋律实际音响效果是混声齐唱,用f力度演唱,以此歌颂茨冈人自由流浪的生活。C段:采用复调织体,先从男低开始,依次叠加男高、女低、女高声部,从低至高 4 逐渐完成四个声部的完整呈现,这与A段由高到低形成反差。乐句采用短句陈述,每个声部都是后半拍进入,音乐活跃诙谐,恰当地描绘出茨冈人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景。 D段采用传统的圣咏式合唱织体,四个声部采用相同节奏,采用ff力度演唱,全曲色调最浓的地方,音乐情绪非常高涨。一方面向我们叙述茨冈人具有宗教观的民族,另一方面反衬出作者对茨冈人居无定所生活的同情和祈祷。E段采用单声部独唱形式,分别从女高?女低?男高?男低,由高到低依次呈现,每个声部都不在相同调性上,似乎是戏剧人物的粉墨登场,生动细致地刻画出茨冈人善歌善舞的生活场景。再现的A1段采用四部完整呈现,最后一次对茨冈人生活的叙述,采用弱力度演唱。再次表达作者对茨冈人居无定所、颠簸简朴生活的一种关心和同情。 四、音高组织 这首作品在音高组织方面既体现与传统写法的一致性,又彰显出舒曼写作的个性。首先,整首作品在音高组织中始终强调同音反复。在六个基本段落中,除了C段由于复调织体特性不便于采用同音反复外,其余五个段落均采用同音反复开始。且在随后旋律进行中,同音反复仍不时地继续。如将每段开始音提取出来,按照先后次序排列,则呈现一个三度音程控制的特点?。此外,旋律进行中,同音反复一般 5 适宜强调歌词内容,这体现出作曲家运用简单的音高组织来表现简朴的茨冈人生活的意蕴。其次,作曲家音高组织与发展均与调性、和声发展逻辑相适应,这与古典时期以来作曲家们写作手法保持一致,体现出舒曼本人对古典音乐发展逻辑的继承。 五、和声进行 通览全曲,作曲家在和声运用方面法依传统:1.全曲基本上都采用正格进行,副三和弦运用不多,很少出现离调和弦(仅在第11小节、连接段的66—68小节,补充结构的83—93小节出现一些离调和弦)。2.每个段落结束采用正格较完满终止,运用典型的和声终止式:K 64??7??(中间的C、D、E段落由于采用非根音旋律位置,使得终止完满程度稍稍降低)。3.乐段A1再现之前采用较长篇幅的属持续。 此外,在这首作品中,除了以上所分析这些音乐要素外,在节奏方面舒曼主要运用OXXX X?,这个具有固定节奏特点的节奏一方面源于最初钢琴声部对筒号乐器的模拟,另一方面是对茨冈人能歌善舞性格的具象刻画。此外,作品在力度方面运用pp?ff六个力度级以及渐强、渐弱等,速度方面在Belebt(生动、活泼)基础上通过rit.(渐慢)、a tempo(回原速)等速度变化,重音方面更多采用节奏重音(切分音、重音记号),演出法方面略带跳音,凸显舞蹈特点, 6 刻画茨冈人性格等。这些方面富有逻辑的安排,为作曲家形象地表达茨冈人的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持,这在演唱时都不应被忽视。 六、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该曲有以下特点:1.作曲家在创作中十分强化音乐与文学的融合,音乐是为了表现心中的情感,体现浪漫时期的美学观。2.自由曲式的运用是作曲家在这首作品创作中的一个亮点,他把茨冈人生活的每个生活图景置于曲式的每个段落中,达到以音乐叙事的目的。3.和声进行继承古典传统,调性布局具有浪漫特征。4.合唱声部的安排采用多种组合方式(独唱、齐唱、同声、混声),声部数量有一个、二个、三个、四个等,声部进行有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这些方面都体现出作曲家富有创新的写作技巧,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茨冈》是作曲家创作的《混声合唱曲集》的最后一首,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合唱作品。作曲家选择较为简单的音乐素材,经过艺术化的发展手段,勾画出一幅幅茨冈生活的自然图景。一方面表达出作者对茨冈人自由生活的歌颂和向往,另一方面针对茨冈人居无定所、无遮掩的简朴生活又表现出同情和吝惜。我想,茨冈人这种贫穷简朴、随遇而安、悠然自在的生活状态,对于为物欲所累、灵魂疲惫的现代人无疑具有启示意义。(责任编辑:帅慧芳) 7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8
/
本文档为【合唱曲《茨冈》音乐特征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