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新建铁路郑州至新郑机场城际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019-04-17 6页 doc 18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191127

暂无简介

举报
新建铁路郑州至新郑机场城际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新建郑州至新郑机场城际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工程概况 郑州至机场城际铁路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境内,途经郑州市二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郑市。其线路全长41.946km,包括利用既有陇海线及在建西南联络线15.273km,新建双线26.673km。全线永久用地1250.7亩,临时用地678.7亩;路基土石方145.82×104断面方;双线特大桥4座;单线特大桥1座;单线大桥2座;单线中桥2座;框架中桥3座;框架小桥6座;涵洞35座;新建、改建车站各2处,预留车站1处;地下区间及地下站共9010延长米。线路设计时速2...
新建铁路郑州至新郑机场城际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新建郑州至新郑机场城际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工程概况 郑州至机场城际铁路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境内,途经郑州市二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郑市。其线路全长41.946km,包括利用既有陇海线及在建西南联络线15.273km,新建双线26.673km。全线永久用地1250.7亩,临时用地678.7亩;路基土石方145.82×104断面方;双线特大桥4座;单线特大桥1座;单线大桥2座;单线中桥2座;框架中桥3座;框架小桥6座;涵洞35座;新建、改建车站各2处,预留车站1处;地下区间及地下站共9010延长米。线路时速200 km/h。本项目投资预估算总额639732.55万元,总工期为3.5年。 2. 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2.1生态环境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为农业区,开发历史悠久,基本没有野生植被和大型的野生动物,没有受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种类,也没有国家或省级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沿线范围内农业生产属于河南省中等水平,沿线水土流失轻微,整个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工程永久占地面积为1250.7亩,其中基本农田419.5亩,项目建设将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将造成农作物损失量782.3吨/年;项目水土流失增加量为9366.2t。 本工程土石方总量为231.69×104m3,其中填方156.19×104m3,挖方75.5×104m3,填方大于挖方,项目需要取土(石)80.69×104m3。本次项目取土采取南曹乡境内南水北调段弃方,另设司赵村取土场。 本项目对区域生态完整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带状占地影响,对区域生态体系生产能力和稳定状况的改变影响不明显,对本区域生态完整性影响较小。因此,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看,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1 2.2 声环境 铁路边界处:新建郑机双线铁路边界30m处Leq为:昼间58.9~61.8dB,夜间39.9~47.2dB,均满足昼夜70/70dB限值。 4a类区:新建郑机双线沿线两侧共有冯辛庄等4处4a类区敏感点。各敏感点预测值昼间为64.1~64.8dB,夜间47.6~49.6dB。4处敏感点昼、夜间噪声值均满足70/55dB限值要求。 特殊敏感点:新建郑机双线沿线两侧有2处学校,为耿庄和二郎庙小学。昼间噪声值分别为52.8dB和55.3dB,均满足60dB限值。 2.3 振动环境 沿线共有6处敏感点,昼夜振动预测值为69.0~75.1dB,能满足《城市区域环境振动》(GB10070-88)之“铁路干线两侧标准”80dB限值要求。 整体来看,预测年沿线各敏感点振级均能够达到《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之“铁路干线两侧”标准80dB限值要求。 评价建议采取规划与管理、机车车辆选型、轨道结构减振、加强运营期管理等措施进一步降低铁路振动。 2.4水环境 (1)本工程实施后废水排放增量为123.5m3/d,经开站废水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二级标准要求,用于站区及周边绿化。新郑机场站废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水机场既有污水处理系统,不会影响地表水环境质量 (2)拟建线路跨南水北调特大桥以桥梁方式跨越在建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明渠,评价要求跨越干渠处桥梁设计成封闭式桥面,并设置桥面引排水系统,不允许排入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不会对南水北调水质产生影响。 2.5 电磁环境 (1)电视接收受影响防护措施 工程完成后,列车产生的电磁辐射对沿线居民收看电视的影响可通过接入有线电视网来消除,同时可完全消除车体的反射和遮挡影响。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建议对采用普通天线收看电视的敏感点中受该工程影响的电视用户预留有线电视入网补 偿经费。 补偿原则是对采用天线收看,工程后接收质量明显下降的敏感点给予补偿。补偿经费每户500元,共计预留金额2.8万元,待铁路建设完工并通车后进行测试,如确有影响,再实施补偿。 (2)牵引变电所的影响防护措施 本工程计划新建1座220kV的牵引变电所,根据类比分析可知,牵引变电所在围墙处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很低,符合HJ/T24-1998中规定的相关限值要求,但为了降低电磁影响,消除居民的恐惧心理,建议该工程进行具体选址时应注意避让,尽量远离居民区。 (3)GSM-R影响的治理建议 本工程采用GSM-R数字无线列调,根据计算分析,以天线为中心,长48m(沿铁路方向)、宽24m的矩形区域可定为天线的超标区域(控制区),即超标区外辐射功率密度可满足小于8μW/cm2,符合标准GB8702-88和HJ/T10.3-1996的要求,要求基站进行具体选址时应避免辐射超标区进入居民点内。 2.6 环境空气 (1)本工程范围内无新增锅炉,牵引机车动力类型为电力。本工程的实施对减少公路机动车数量,改善沿线空气质量。 (2)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燃料废气、扬尘等将对区域内的大气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各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将其影响降至最小,随着工程结束影响也随之消除。 2.7 固体废物 (1)本线运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沿线各车站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旅客列车垃圾和旅客候车垃圾。沿线各站产生的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相关部门统一处理;将不会污染环境。 (2)工程在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弃渣和生活垃圾均采取了防护处置措施。 虽然本线的投入使用会引起铁路沿线,尤其是各车站附近的固体废物量有一定的增加,但在采取措施并严格执行相应后,将固体废物纳入市政垃圾处理系统 或者综合利用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2.8公众参与 本次公众参与采取了多种形式,包括书面函告、环境公示、走访和发放公众调查表等,公众参与覆盖面广、代表性强。通过公众参与,评价单位获取了大量有关项目建设的公众信息,对指导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公众参与活动加深了项目所在地区公众对工程的理解和支持,为工程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调查中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公众认为噪声、振动依然是本工程主要的环境问,所有意见均通过环评单位反馈给设计单位,在设计中落实相关措施以减缓上述影响。涉及征地、拆迁安置和补偿的问题是本工程主要的社会问题。大多数公众表示愿意配合政府、施工单位,希望能够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政策透明度,保障沿线公众的合法权益。 通过公众参与调查,沿线群众对该项目表示支持,期望工程早日施工建设,对本项目在当地交通、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持积极态度。 公众希望建设单位加强文明施工监督力度,重视并落实好环境保护工作,减轻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在保障公众利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本项目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9环保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63.97亿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4451.4万元,所占比例为0.67%。其中噪声环保投资591万元,生态环保投资3752.6万元,废水处理投资105万,电磁治理2.8万元。 3. 环评结论要点 本工程充分考虑了区域发展规划、环境保护目标,注重环保选线,工程通过合理措施减少了对耕地的占用。虽然工程修建将会对沿线一定区域的生态、水、声、振动等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工程设计结合当地特点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生态 保护及恢复措施、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以及污染控制措施,评价又对其进行了补充完善。在施工和运营中,认真、全面落实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污染可得到有效控制或减缓。而且本工程的实施将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出发,本项目具有环境可行性和合理性。
/
本文档为【新建铁路郑州至新郑机场城际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