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反射炉精炼安全生产规范

2017-10-24 29页 doc 66KB 84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8501

暂无简介

举报
反射炉精炼安全生产规范反射炉精炼安全生产规范 GB XXXXX.1-xxxx ICS H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XXXXX.1—xxxx 反射炉精炼安全生产规范 Safe-prod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reverberatory refining (讨论稿) 200×-××-××发布 20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 XXXXX.1-xxxx 目 录 前 言 .......................
反射炉精炼安全生产规范
反射炉精炼安全生产规范 GB XXXXX.1-xxxx ICS H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GB XXXXX.1—xxxx 反射炉精炼安全生产规范 Safe-prod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reverberatory refining (讨论稿) 200×-××-××发布 20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 XXXXX.1-xxxx 目 录 前 言 ......................................................................................................................................................... - 2 - 1 范围 ............................................................................................................................................................ - 3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3 - 3 术语和定义 ................................................................................................................................................... - 4 - 4 总则 ............................................................................................................................................................ - 4 - 4.1 安全管理 ................................................................................................................................................... - 4 - 4.2 厂区及车间布置 ....................................................................................................................................... - 5 - 4.3 厂房建筑 ................................................................................................................................................. - 5 - 4.4 生产设备、设施安全 ................................................................................................................................ - 5 - 4.5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 ................................................................................................................................. - 6 - 4.6 安全教育 ................................................................................................................................................... - 6 - 4.7 现场作业注意事项 .................................................................................................................................... - 6 - 5 反射炉精炼的安全操作要求 ........................................................................................................................ - 7 - 5.1 原材料 ....................................................................................................................................................... - 7 - 5.2 进料熔化作业 ........................................................................................................................................... - 7 - 5.3扒渣作业 ..................................................................................................................................................... - 8 - 5.4氧化作业 ..................................................................................................................................................... - 8 - 5.5还原作业 ..................................................................................................................................................... - 8 - 5.6浇铸作业 ..................................................................................................................................................... - 9 - 5.7 停炉检修 .................................................................................................................................................... - 9 - 6 事故应急措施 ............................................................................................................................................... - 9 - 6.1基本要求 .................................................................................................................................................... - 9 - 6.2 燃气着火事故处理 .................................................................................................................................... - 9 - 6.3漏铜液事故处理 ........................................................................................................................................ - 9 - 6.4 铸造过程中停水、停电应急处理 ........................................................................................................... - 10 - 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方法(LEC法) ................................................................................................................... - 11 -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调查表 ................................................................................................... - 13 - - 1 - GB XXXXX.1-xxxx 前 言 本部分第4章、第5章、第6章内容是强制性的,其余内容是推荐性的。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 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XXXXX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 2 - GB XXXXX.1-xxxx 反射炉精炼安全生产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反射炉精炼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反射炉精炼企业的设计、施工、验收、生产、维护、检修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YBJ 52 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GBJ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33 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7231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14784 带式运输机安全规范 GB606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6442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析规则 GB4200 高温作业分级 GB3805 安全电压 GB5817 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 GB8196 机械防护罩安全要求 GB935 高温作业允许接触时间限值 GBJ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TJ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DL5027 电气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GB2265 接卸防护安全距离 GB 4387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 6222 工业企业天然气安全规程 GB/T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 GB 15630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 3 - GB XXXXX.1-xxxx GB18218-2009 《危险化学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T 2800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指南 GB 50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Z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AQ/T 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 8001 安全评价通则 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SY 6186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规程 GB50211-2004 工业炉砌筑及验收规范 GB 7231,2003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通用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有色金属工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铜精炼:Copper Refining 是指粗铜原料通过精炼作业,除去铜中的杂质,提高纯度;同时从铜中分离有价元素;并使产出的阳极铜产品满足铸造温度和其他特定要求的一种工艺过程。 3.2 精炼反射炉:refining reverberatory 为表面加热的膛式炉,由炉基、炉体砌体和金属构架组成,用以完成精炼作业。 4 总则 4.1 安全管理 4.1.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4.1.2 企业法人应按照GB 18218和GB/T 28001的有关规定对本企业的爆炸、火灾等重大危险源及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审,确定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型、危害程度,制定有效的管理控制措施。生产区域的主要危险源应作出安全警示标识,重要危险源应作出明显标识。 4.1.3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救援案,并以单位正式文件颁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发布、培训、演练和修订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 4.1.4企业应建立健全符合国家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各类安全 - 4 - GB XXXXX.1-xxxx 生产,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整改事故隐患。 4.1.5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4.1.6企业应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和安全法规,使员工了解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应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和业务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企业应制定相关的安全预案并组织演习。 4.1.7企业应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要求正确使用。 4.1.8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必须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和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4.1.9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4.1.10 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 4.1.11应制订并执行危险场所动火作业审批制度。 4.1.12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根据生产过程的风险,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建立应急通讯网络并保证应急通讯网络的畅通。 4.2 厂区及车间布置 4.2.1 厂区布置应适当划分主要生产区、原料成品储存区、辅助设施区、炉渣储存区、管理区、生活区等,并将性质相同、功能相近、联系密切、对环境要求相近的建、构筑物布置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内。生产区、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品区与生活区、管理区之间,应设置一定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该距离内不允许设置经常居住的房屋。 4.2.2 根据生产要求及地形、气象等因素,合理布置产生尘、毒、噪声、放射性的车间及生产和存储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的车间和仓库。产生危害较大的有害物质的车间,宜布置在厂区下风侧。产生较大噪声的车间或声源宜布置在厂区边缘,避开居民区。高温车间宜布置在通风好的地段。 4.2.3 原料仓库、储存场地应沿运输线路布置,并位于厂区边缘和下风侧,地面宜做硬化处理,有条件时进行绿化。 4.2.4 厂区布置和主要车间的工艺布置,应设有安全通道,供人员、消防车和救护车在异常情况或紧急抢救情况下使用。 4.2.5 车间生产设备、设施的布置应使操作人员有充足的工作场地,生产车辆、机械有充足的作业空间。应尽量使物品搬运路线短捷,使生产线不产生交叉,储运方式合理。 4.2.6 生产车间内应避免设置非必需的生活设施。值班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设置在安全地点,不得设置在高温液态金属的吊运影响范围内。发生异常情况时,人员应能安全疏散。 4.2.7 桥式起重机在车间厂房的配置和选型,应考虑厂房内烟气、粉尘、高温、腐蚀性工作环境的长期影响,应便于操作和检修, 4.2.8 各种工业气体的放散管,均应引出厂房外,并放散至安全处。 4.3 厂房建筑 4.3.1利用原有旧建筑物,应对原建筑物进行检测、鉴定,在确认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后方可利用。 4.3.2建筑物宜为单层建筑,屋顶宜用轻型结构,应使用不可燃材料。 4.3.3生产车间应具有良好的通风,通风口严禁设置在反射炉、中间包、浇铸包、放铜溜槽、事故溜槽、安全坑、盛放高温熔体的容器、接触高温的工具及高温熔体转运路线的上方。 4.3.4生产车间的工作照明良好,满足正常作业的照明需要,重要设备、重要部位、安全通道、安全设施处应设置事故照明,应符合GB50033和GB50034的规定。 4.3.5厂房的消防设施设计、配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GB 50016、GB 50140的有关规定。 4.3.6排水系统应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4.3.7承受重荷载和受高温辐射、热渣喷溅、酸碱腐蚀等危害的建(构)筑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进行安全鉴定。 4.4 生产设备、设施安全 4.4.1反射炉的砌筑施工应符合GB50211。生产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应符合GB 3095、GB 3096、GB 5083、GB 23821、GB 12265.3、GB 12348、GBZ 2.1、GBZ 2.2的有关规定 - 5 - GB XXXXX.1-xxxx 4.4.2安全设施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安全设施应编入设备检修,定期检修。安全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停用;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应立即复原。对超过使用年限和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设备,及时予以报废。对现有设备设施进行维修或改造的,不得降低其安全技术性能。 4.4.3企业应建立特种设备台帐和档案,定期检测,证件齐全。 4.4.4设备外露的运转部分和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均应设防护罩、防护栏杆或防护挡板。 4.4.5电气设备应按规定做好电气保护接地,移动电气设备应安装漏电保护器或者做好电气保护接地。定期对电气保护接地进行检查,对漏电保护器进行定期检测。 4.4.6易燃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应为防爆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并定期进行检测。 4.4.7地下埋设的管线(燃料、燃气、氧气、电缆等)应设置明显的标牌,采取保护措施。 4.4.8燃烧设备应配置与燃烧风机关联的保护性联锁,联锁动作灵敏可靠。联锁、报警、自控保护装置、现场仪表应投入使用,在规定的检定时间内,工作环境符合制造厂家的要求。 4.4.9输送燃料、燃气及其它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物质的管道、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测。 4.4.10输送燃料、燃气、蒸汽、压缩空气及其它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物质的管道、设施的标识应符 7231。 合GB 4.4.11有安全隐患的设备禁止使用。 4.4.12坑、沟、井、池应设防护围栏或盖板,若因作业移动或搬动,随后应立即复原。 4.5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 4.5.1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治与职业健康监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职业危害,保证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条件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4.5.2对存在粉尘、有毒有害气体、辐射、噪声和高温等职业危害的场所进行定期检测; 4.5.3制定防治粉尘、有毒有害气体、辐射、噪声和高温等职业危害的具体措施; 4.5.4企业应每年组织相关人员对职业危害状况进行评估,以确认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4.5.5企业应定期为员工体检,并建立员工健康监护档案;对职业病患者,应按规定给予及时治疗、疗养;对患有职业禁忌症,并确诊不适合原工种的,应及时调离。 4.6 安全教育 4.6.1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4.6.2从事“通用工种”作业人员应熟悉掌握国家《通用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4.6.3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并按规定进行管理。 4.6.4反射炉操作岗位人员离岗六个月以上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培训教育、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岗位工作。 4.6.5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4.6.6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发生重大变化时,应相应修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按规定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4.7 现场作业注意事项 4.7.1 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域前,应按GB/T 11651的有关规定,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未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人员不允许进入生产区域。 4.7.2 在反射炉、浇铸区域作业的人员,应佩戴高温防护面罩,禁止穿化纤工作服。 4.7.3燃气、氧气、燃料等管道、装置的区域应按照消防要求设置禁烟区。 4.7.4 严禁戴有油的手套、穿有油工作服操作燃气设施、氧气设施,不准用金属器具敲击燃气、氧气管道及设施。 4.7.5 燃气、氧气、燃料等管道、装置的区域,严禁动用明火作业;若确实需要动用明火应经安全主管部门现场确认,无安全隐患后,办理动火证挂牌作业。 4.7.6 2m以上高处作业,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并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严禁上下抛掷物件。 4.7.7 人员进出生产区域应走安全通道,要注意周围的设备设施和天车运行信号,不准在吊起的重物下行走或停留,不在吊起的重物附近停留。 - 6 - GB XXXXX.1-xxxx 4.7.8 操作人员工作前应对设备设施、工作环境进行安全确认。 4.7.9集体作业的操作人员要做到互相配合、互相沟通、互相监护、统一指挥;交叉作业要指定专人负责工作的协调和现场安全监护。 4.7.10 严禁擅自动用本岗位以外或未进行技术交底、安全操作培训的设备,禁止无证操作特种设备。实习人员必须在具备资格的操作人员的监护下作业。 4.7.11禁止跨越存储高温熔体的容器、工具、设施。接触高温的工具如渣扒、梅花枪等应定点储存,设置明确标识,避免灼伤。 4.7.12严禁无关人员在贮存、输送天然气、柴油、氧气等有毒、易燃、易爆物质的容器、管道和阀门处作业或停留,靠近生产设备运转部位或进入反射炉、浇铸机等作业区域。 4.7.13生产区域安全通道应保持畅通,严禁占用安全通道。 4.7.14生产车辆进入生产区域时要注意周围设备、设施和人员情况,限速行驶,不得争道抢行。禁止非生产车辆进入生产区域。 4.7.15驾驶特种车辆人员,必须遵守交通规则,按照操作规程作业。作业时驾驶员视线受限时,应指定专人进行指挥。 4.7.16设备运转过程中,严禁人员人工或使用工具接触设备转动部位及通电线路,禁止跨越运转设备。设备发生故障或运行异常时应停机,切断电源及动力,挂警示牌。 4.7.17 燃气、氧气放散时,放散口附近严禁烟火,设专人监护。 4.7.18 反射炉炉体水套发生泄漏时,应停止供水。 4.7.19需要使用行灯照明的场所,行灯电压一般不应超过36V,在潮湿的地点和金属容器内,不应超过12V。 4.7.20维修人员维修设备时,应通知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停送电制度,并悬挂“设备正在检修,禁止合闸”警示牌。若在高处作业,有物件空中坠落的危险或其它影响人员安全通过的情形时,维修人员在检修现场四周悬挂“禁止通行”标志或安排专人进行监护。检修完毕后,及时清理现场的物品、油污等。 4.7.21检修作业前,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组织落实。施工人员必须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对危险性较大的检修作业,其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应当经本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机构审查同意。 5 反射炉精炼的安全操作要求 5.1 原材料 5.1.1燃料、可燃材料、腐蚀性材料、有毒有害的材料应按照存放要求分类存放,化学品储存应符合GB 15603、GB 17914、GB 17916的有关规定。应制订领料发放制度并由专人管理。 5.1.2大宗原材料吊运时,应检查吊运机械、吊具的可靠性,警示无关人员,防止坠落伤害人员、机械。 5.1.3原料、材料码放平稳,高度不宜超过1.5m。 5.1.4原材料接触到高温物品前,应脱除水分。 15.1.5生产车间内存放的原料、熔剂、材料、成品和机具设备等,不得占用安全通道,不得妨碍安全设施的运行操作。 5.2 进料熔化作业 5.2.1作业区域内操作人员应穿棉质工作服。对设备进行近距离操作时应佩戴高温防护面罩。 5.2.2接触高温设备、熔体的原材料和使用的工具应确保干燥。 5.2.3生产区域地面应保持干燥。 5.2.4新砌筑、检修、停炉后的反射炉投入使用前,应按设计规定的烘炉曲线进行烘炉,确保砌体充分干燥。烘炉过程中,根据反射炉砌体的膨胀量,增加炉体拉杆的固定段长度。 5.2.5作业前,应对反射炉的炉体全面检查,确认正常,炉内应无异物。放铜溜槽、事故溜槽、扒渣口处砌体及填料应砌筑完成,并烘烤干燥。安全坑内应干燥,容积足以存储事故铜液。检查放铜口的铜口砖及堵泥是否牢固,检查不合格或存在疑点、铜口不规则圆整的铜口砖应更换,应备有2个以上堵泥及堵铜口用工具。 5.2.6反射炉燃烧器启动前,应对燃烧系统、排烟装置、炉体冷却系统、控制系统及安全装置等全面检查,确认正常后启动排烟风机3,5分钟,将炉内积蓄的气体抽走。 5.2.7反射炉燃烧器点火不成功,应立即进行放散作业,用排烟机运行3,5分钟抽走反射炉内的气体,然后重新点火。未放散作业,不应再次点火。 5.2.8精炼操作时应使排烟机处于工作状态。 - 7 - GB XXXXX.1-xxxx 5.2.9潮湿铜料不得入炉。室外存放或经室外转运的原材料必须检查,确认干燥后加入反射炉。首次加入铜料,宜为细碎料。 5.2.10进料总量应不超过反射炉的设计容量。加入铜料不得堵住铜口、扒渣口、工作门、烟道入口,铜料层高度应不妨碍燃烧器火焰到达炉尾。 5.2.11进料时,加料车与炉门保持充足的距离,防止灼伤。除驾驶员外不得载人,加料车回转区域内应无人员、设施。 专人指挥,驾驶员服从指挥人员的指示。加料车应低速作业,禁止撞击炉体。5.2.12进料作业时应指定 5.2.13进料结束后,加料车应熄火停放在指定地点。 5.2.14加料车辆只限进料使用,禁止挪作它用。 5.2.15加料车正前方挡风玻璃应为钢化玻璃,配防护网。挡风玻璃破损后不允许加料作业。车上应配备灭火器。 5.2.16进料后,对工作门、扒渣口处砌体、填料层进行检查,破损处及时修补。 5.2.17进料完成后,清理现场,不得有碎铜料堆积,不得妨碍人员、车辆通行。 5.3扒渣作业 5.3.1作业前,检查扒渣口,清除粘结物,用镁粉砌筑泥坝时应使用卤水。 5.3.2作业前,应确认渣包放置平稳,渣包完整无破损,包内无积水。渣扒等工具表面应干燥。 5.3.3作业前,暂时停止反射炉的其他作业,开启扒渣口工作门,确认炉压基本稳定。 5.3.4扒渣作业时,宜关闭燃烧器,两名操作工应分站渣扒两侧握住渣扒,低速将渣扒伸入炉内渣层,扒动渣层使炉渣低速流出。严禁渣扒撞击泥坝。 5.3.5扒渣时注意炉压变化,防止火焰冲出。扒渣口出现的粘结物应及时清打。渣扒用水冷却后,再次使用前应干燥。 5.3.6移走渣包前,检查吊具的可靠性、渣包是否平衡。渣包低速起吊并保持渣包平稳,避免熔渣溢出。5.3.7应确认渣包内炉渣表层凝固后,转运至渣场。 5.3.8 渣包转运路线应安全通畅。渣包转运时熔渣不应溢出。 5.3.9作业后,用镁粉泥修补扒渣口泥坝损伤处,关闭扒渣口炉门。 5.4氧化作业 5.4.1作业前,排除压缩风管道、风包积水。将压缩风管与氧化管连接,接口处应无泄漏。 5.4.2氧化管使用前,耐火泥层应完整干燥,无油污。 5.4.3 插管作业前,通知反射炉工作门周边区域人员停止作业,移动到安全区域。开启压缩风后,两名以上操作工配合,将氧化管插入铜液,操作人员应佩戴高温防护面罩。 5.4.4氧化管插入铜液的角度、深度应能防止铜液外溢溅出。氧化过程中,应不断移动氧化管插入位置。氧化管发生堵塞、断裂应立即从铜液中抽出。 5.4.5从铜液中抽出氧化管时,应由两名以上操作工配合进行,氧化管口始终朝向炉内。应避免氧化管接触铜液部分与人员、设备、设施接触。使用过的氧化管集中放置于指定区域。 5.4.6氧化管从铜液中抽出后,关闭压缩风,然后切断压缩风管与氧化管的连接。氧化管若堵塞,应排空风压。 5.4.7取样前,样勺、样模保持干燥;样模若用水冷却,再次使用前应先干燥。 5.4.8取样时,停止插管作业,非取样人员离开工作门周边区域,控制炉压稳定。 5.4.9向炉内添加的造渣熔剂应干燥。 5.5还原作业 5.5.1作业前,对还原剂输送设备、管路全面检查,排除管道、风包积水。将还原剂管与还原管连接,接口处应无泄漏。 5.5.2还原管使用前,耐火泥层应完整干燥,无油污。 5.5.3 插管作业前,通知反射炉工作门周边区域人员停止作业,移动到安全区域。开启还原剂管阀门后,两名以上操作工配合,将还原管插入铜液,操作人员应佩戴高温防护面罩。 5.5.4还原管插入铜液的角度、深度应能防止铜液外溢溅出。还原过程中,应不断移动还原管插入位置。还原管发生堵塞、断裂应立即从铜液中抽出。 5.5.5从铜液中抽出还原管时,应由两名以上操作工配合进行,还原管口始终朝向炉内。应避免还原管接触铜液部分与人员、设备、设施接触。使用过的还原管集中放置于指定区域。 5.5.6还原管从铜液中抽出后,关闭压缩风,然后切断还原剂管与还原管的连接。还原管若堵塞,应排 - 8 - GB XXXXX.1-xxxx 空风压。 5.5.7取样前,本标准5.4.7、5.4.8条款。 5.5.7还原作业时,应监测烟道、锅炉、收尘器的温度,不允许超过其上限。 5.5.7还原剂存储装置、输送管路应有阻火、防爆装置,气态还原剂的输送管应有放散装置。 5.5.6还原作业时,应确认放铜口铜口砖、堵泥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堵泥宜用风降温。 5.6浇铸作业 5.6.1浇铸设备转动前,应通知浇铸设备及周边区域人员停止作业并离开转动区域。 5.6.2作业前,放铜溜槽、中间包、浇铸包应按照设计要求砌筑并烘烤干燥。铸模水平安装,表面应干燥,无异物。浇铸系统应全面试车,发现的设备故障未处理前不允许浇铸。 6.3操作工打开放铜口堵泥时,宜先在堵泥上钻孔,利用铜液的压力使孔径扩大后冲开堵泥。应避免5. 开孔过大,损伤铜口砖或铜口。作业时,操作工应避免正对铜液流出方向。 5.6.4操作工烧氧作业时,氧气瓶要轻装轻卸,防止震动。氧气瓶严禁暴晒或接近高温区域、火源、电源,严禁沾染油污。氧气瓶必须存放在固定地点,氧气储罐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储罐的半径。受冻时,严禁用火烤,应用温水解冻。作业场地如有易燃物,必须随时清理。 5.6.5浇铸作业时,放铜口处应有操作工监护,根据浇铸工指令使用堵棍调节铜液的流速,使浇铸速度高于铜液流速,避免溜槽、浇铸包、中间包中铜液溢出。使用堵棍时禁止撞击铜口。 5.6.6 浇铸作业时,如溜槽、浇铸包、中间包发生破损,应立即修补。无法修补的,应停止浇铸。 5.6.7吊运废品、物品时,行进路线避开人员、设备、设施,并开启警铃。 5.6.8浇铸工应根据阳极铜铸件的凝结速度,调节冷却水量、脱模剂喷涂量,阳极板脱模后,铸模浇铸前表面应干燥。 5.6.9浇铸工浇铸过程中不得离岗。 5.6.10浇铸工与放铜口操作工应有可靠的联络方式,使沟通信息准确、全面、真实地传递。 5.6.11 停止浇铸后,操作工用堵泥堵住铜口,并确认堵泥烧结牢固后撤出梅花枪。 5.6.12铜口砖破损或铜口不规则圆整,应再次确认堵泥烧结牢固后立即更换。 5.6.13浇铸结束后,应在溜槽、中间包、浇铸包内铜液凝固前放入吊钩,铜液完全凝固后方可吊运。 5.7 停炉 5.7.1先关闭烧嘴燃料管路阀门,后关闭燃烧风阀,最后停止燃烧风机运行。排烟风机继续运转3,5分钟,抽出炉膛内可燃气体后停机。提起烟道闸门,使反射炉内为负压。 5.7.2停炉后应检查炉体降温情况,根据反射炉砌体的收缩量,减少炉体拉杆的固定段长度。 5.7.3人员首次进入反射炉、烟道之前,打开工作门进行通风,确认无有害气体残留,应设专人监护。 6 事故应急措施 6.1基本要求 6.1.1企业应制定铜液泄漏、火灾事故救援预案,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6.1.2企业应在当地消防部门的密切配合和指导下组建专、兼职消防组织,并定期对全体职工进行避灾及事故抢救演习。配备必要的事故救援人员和装备、设施。 6.1.3企业发生火灾事故时,安全生产主管应立即到现场组织指挥抢救,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应做好现场治安保卫,维护好现场秩序。参加事故救援的专、兼职人员,均应按照救援预案的规定进行事故处理,并接受事故救援最高指挥员的统一指挥。 6.1.4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 6.2 燃气着火事故处理 6.3.1 燃气设备、管道着火应迅速用黄泥、湿毛毡以及石棉绳、布等堵住裂口,降低燃气压力或逐步停止送燃气,并向管道通入大量蒸汽; 6.3.2禁止用水直接扑灭燃气设备、管道上的火焰,但可用水来冷却燃气设备、管道以防止热变形。 6.3.3着火时禁止立即全部隔断燃气,以防回火发生爆炸。 6.3.4当发生燃气设备、管道爆炸时,应将爆炸的燃气设备与正常运行的设备、管网断开;如果燃气着火,应先灭火再切断燃气;并通入蒸汽或其它可靠介质吹洗燃气设备、管道内残余燃气,以防再次爆炸。 6.3漏铜液事故处理 6.3.1溜槽漏铜液后及时用镁泥填补漏处,防止铜液大面积流淌引燃、损坏其他物品。 - 9 - GB XXXXX.1-xxxx 6.3.2 扒渣口堵不住时,发生漏铜液时,做好大块白泥团堵住扒渣口;或往渣口处投放50,100kg石英石、520mm或480mm长度的标准耐火砖2,3块。同时应关闭燃烧器。 6.3.3放铜口处漏铜液时,使用堵棍堵住铜口。若堵不住铜口,打开事故溜槽,使铜液流入安全坑。同时向反射炉内临近放铜口区域加入铜料,降低铜液温度,继续堵铜口直到堵住为止。 6.3.4事故处理过程中,应防止铜液损伤人员、设备、设施。漏铜液得到控制后应及时清除和回收现场区域的凝铜。 6.4 铸造过程中停电应急处理 6.4.1 浇铸时发生停电,反射炉应立即关闭燃烧器,切断燃料闸门。 6.4.2停止浇铸,堵住放铜口。 6.4.3放铜口堵住之前,放铜溜槽、中间包、浇铸包内液位即将溢出,打开事故溜槽,使铜液流入安全坑。 - 10 - GB XXXXX.1-xxxx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方法(LEC法) B.1 危险性分值 危险性分值按公式B.1计算: D,LEC„„„„„„„„„„„„„„„„(B.1) 式中: 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L——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B.2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B.2.1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若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其概率为1。但在考察一个系统的危险性时,绝对不可能发生事故是不确切的,即概率为0的情况不确切。所以,将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为“打分”的参考点,定其分数值为0.1。 B.2.2在实际生产条件中,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范围非常广泛,因而人为地将完全出乎意料之外、极少可能发生的情况规定为1;能预料将来某个时候会发生事故的分值规定为10;在这两者之间再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相应地确定几个中间值,如将“不常见,但仍然可能”的分值定为3,“相当可能发生”的分值规定为6。同样,在0.1与1之间也插入了与某种可能性对应的分值。于是,将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分值从实际上不可能的事件为0.1,经过完全意外有极少可能的分值1,确定到完全会被预料到的分值10为止(表B.1)。 表B.1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分值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0.5 很不可能 6 相当可能 0.2 极不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0.1 实际不可能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B.3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作业条件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为此,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规定了连续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0,一年仅出现几次非常稀少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以10和1为参考点,再在其区间根据在潜在危险作业条件中暴露情况进行划分,并对应地确定其分值。例如,每月暴露一次的分定为2,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的分值为3。当然,根本不暴露的分值应为0,但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毋须列出。关于 - 11 - GB XXXXX.1-xxxx 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分值见表B.2。 表B.2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率分值 分数值 频繁程度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3 每周一次 0.1 非常罕见地暴露 B.4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造成事故或危险事故的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以工伤事故而言,可以从轻微伤害到许多人死亡,其范围非常宽广。因此,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的可能结果,它值规定为1,以此为一个基准点;而将造成许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值100,作为另一个参考点。在两个参考点1,100之间,插入相应的中间值,列出表B.3所示的可能结果的分值。 表B.3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可能结果的分值 分数值 频繁程度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406 灾难,数人死亡 3 不可容许,致残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1 引人注目,不利于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B.5 危险程度的评定 B.5.1 根据危险性分值,按表B.4评定危险程度。 表B.4危险程度的评定 D值 危险程度 风险等级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 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2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3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4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5 B.5.2 危险性分值在20以下的环境属低危险性,一般可以被人们接受,这样的危险性比骑自行车通过拥挤的马路去上班之类的日常生活活动的危险性还要低。 B.5.3 危险性分值在20,70时,则需要加以注意。 B.5.4 危险性分值70,160的情况时,则有明显的危险,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B.5.5危险性分值在160,320的作业条件属高度危险的作业条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B.5.6危险性分值在320分以上时,则表示该作业条件极其危险,应该立即停止作业直到作业条件得到改善为止。 - 12 - GB XXXXX.1-xxxx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调查表 风险评价 可能造成伤害的风险 序号 工序/设备 活 动 危险源名称 状态 时态 措施控制 类型 等级 L E C D 1 配料 车辆进料场 在道路处作业 车辆伤害撞伤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厂区安全操作规程 2 配料 车辆进入厂房 车辆肇事 车辆伤害 正常 将来 0.5 6 15 45 4 厂区安全操作规程 3 配料 车辆进入厂房 车辆肇事 人身伤害 正常 将来 0.5 6 15 45 4 厂区安全操作规程 4 进料熔化 反射炉进料 烟尘 诱发职业病 正常 现在 6 6 1 36 4 佩戴好防护用品,间歇作业 5 进料熔化 反射炉进料 料包掉落 人体砸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6 进料熔化 反射炉进料 吊运物料未摆放稳就摘掉吊具 人体砸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7 进料熔化 反射炉进料 吊锁具开焊、断股、变形 人体砸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8 进料熔化 反射炉进料 人工加料磕手 磕碰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9 进料熔化 反射炉进料 加料车加料 擦伤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10 进料熔化 反射炉进料 指挥吊运碰撞到其他物体 擦伤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11 进料熔化 反射炉进料 高温 诱发职业病 正常 现在 6 6 1 36 4 佩戴好防护用品,间歇作业 12 进料熔化 反射炉进料 加湿料时铜液溅出 灼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13 进料熔化 反射炉进料 天然气泄漏 人员中毒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天然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4 进料熔化 反射炉进料 加料车交通肇事 车辆伤害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天然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5 进料熔化 反射炉进料 供气装置故障,天然气泄漏 火灾、爆炸、中毒 紧急 将来 1 6 15 90 3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重特大应急救援预案 天然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6 进料熔化 反射炉进料 燃烧器回火 爆炸 紧急 将来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17 进料熔化 反射炉进料 烟道燃气浓度超标 烟道爆炸 正常 将来 1 6 7 42 4 天然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8 进料熔化 反射炉进料 燃气报警防护装置失灵 着火、爆燃 紧急 将来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 13 - GB XXXXX.1-xxxx 19 扒渣 反射炉扒渣 渣包开裂折断 人体砸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20 扒渣 反射炉扒渣 吊卸渣包掉落 人体砸伤、灼伤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21 扒渣 反射炉扒渣 渣包破损熔体漏出 灼伤 紧急 现在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22 扒渣 反射炉扒渣 渣扒、渣包潮湿,熔体铜液爆溅 灼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23 扒渣 反射炉扒渣 吊运碰撞到其他物体 擦伤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24 扒渣 反射炉扒渣 渣包过满熔体溢出 灼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25 扒渣 反射炉扒渣 扒渣口破损,熔体溢出 灼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26 氧化作业 反射炉氧化 取样勺、样模潮湿铜液爆溅 灼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天然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7 氧化作业 反射炉氧化 天然气泄漏 人员中毒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重特大应急救援预案 天然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8 氧化作业 反射炉氧化 天然气混和气体爆炸 爆炸 紧急 将来 1 6 15 90 3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重特大应急救援预案 29 氧化作业 反射炉氧化 插氧化管时熔体溅出 灼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30 氧化作业 反射炉氧化 压缩风管脱落 擦伤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31 还原作业 反射炉还原 取样勺、样模潮湿铜液爆溅 灼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天然气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2 还原作业 反射炉还原 铜口砖断裂、脱落,铜液外溢 灼伤 紧急 现在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重特大应急救援预案 33 还原作业 反射炉还原 插还原管时熔体溅出 灼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34 还原作业 反射炉还原 还原剂管脱落 擦伤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反射炉安全操作规程 35 浇铸 反射炉浇铸 吊铸铜锭坠落 人体砸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36 浇铸 反射炉浇铸 违章指挥导致铜液飞溅 灼伤 正常 过去 1 6 3 18 5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37 浇铸 反射炉浇铸 放铜口铜液飞溅 灼伤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38 浇铸 反射炉浇铸 铸模、浇铸工具潮湿导致铜液爆溅 灼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39 浇铸 反射炉浇铸 钢链折断 人体砸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 14 - GB XXXXX.1-xxxx 40 浇铸 反射炉浇铸 物件坠落 人体砸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41 浇铸 反射炉浇铸 铸造机安全平台变形、开焊 高坠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42 浇铸 反射炉浇铸 指挥吊运碰撞到其他物体 擦伤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43 浇铸 反射炉浇铸 操纵天车吊物违章操作 擦伤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44 浇铸 反射炉浇铸 操纵天车吊物撞人 物体打击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45 浇铸 反射炉浇铸 操纵天车吊物坠落 人体砸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46 浇铸 反射炉浇铸 溜槽、中间包、浇铸包溢铜 灼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47 浇铸 反射炉浇铸 清理浇铸机组滑倒 摔伤 正常 现在 1 3 3 9 5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48 浇铸 反射炉浇铸 回水池无护栏 高坠 正常 现在 1 3 7 21 4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49 浇铸 反射炉浇铸 高温 诱发职业病 正常 现在 6 6 1 36 4 佩戴好防护用品,间歇作业 50 浇铸 反射炉浇铸 铸造机盖板、地沟盖板未盖好 高坠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51 浇铸 反射炉浇铸 降温水致使铜锭铜液爆溅 灼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52 浇铸 反射炉浇铸 铜液包过满铜液溢出 灼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53 浇铸 反射炉浇铸 铸造时违章操作 灼伤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54 浇铸 反射炉浇铸 吊锁具开焊、断股、变形 人体砸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浇铸安全操作规程 55 风机岗位 设备操作 设备漏电 人员触电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运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6 风机岗位 设备操作 噪声排放 诱发职业病 正常 现在 6 6 1 36 4 佩戴好防护用品,间歇作业 57 风机岗位 设备操作 接触设备旋转部位 人体砸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运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8 打包岗位 打包作业 清理打包机内碎屑 划伤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打包安全操作规程 59 打包岗位 打包作业 铜包未夹紧滑落 人体砸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打包安全操作规程 60 打包岗位 打包作业 钢链折断 人体砸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打包安全操作规程 61 打包岗位 打包作业 物件坠落 人体砸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打包安全操作规程 62 打包岗位 打包作业 打包机仓无护栏 高坠 正常 现在 1 3 7 21 4 打包安全操作规程 - 15 - GB XXXXX.1-xxxx 63 叉车 在厂房内运行 车辆肇事 人身伤害 正常 将来 0.5 6 15 45 4 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64 天车 天车运行 铸铜锭摆放不稳倒垛 人体砸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天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65 天车 天车运行 吊物起升高度不够 撞伤 正常 现在 1 6 7 42 4 天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66 天车 天车运行 吊运物料时误打反车 物体打击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天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67 天车 天车运行 光线不好 压伤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天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68 天车 天车运行 天车电线老化绝缘漏电 人员触电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天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69 天车 天车运行 天车密封破损进雨漏电 人员触电 正常 现在 1 6 3 18 5 天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 16 -
/
本文档为【反射炉精炼安全生产规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