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费米尔现代翻译理论评介——读费米尔的《翻译行为的目的和委任》

费米尔现代翻译理论评介——读费米尔的《翻译行为的目的和委任》

2013-02-01 2页 pdf 142KB 2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871450

暂无简介

举报
费米尔现代翻译理论评介——读费米尔的《翻译行为的目的和委任》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 07年第 1期 费米尔现代翻译理论评介 — — 读费米尔的 《翻译行为的目的和委任》 刘芳芳 (大连轻工业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大连 11 6034) 摘 要:以德国翻译家汉斯 ·费米尔 (Hans J Yermeer)为代表的功能派翻译理论把翻译研究基于跨文 化交际理论的基础之上,为翻译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费米尔 (Yermeer)的目的论 (Skopos theory)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翻译要在具体的目的指导下使译文文本与原语文本达到预期功能上 ...
费米尔现代翻译理论评介——读费米尔的《翻译行为的目的和委任》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 07年第 1期 费米尔现代翻译理论评介 — — 读费米尔的 《翻译行为的目的和委任》 刘芳芳 (大连轻工业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辽宁 大连 11 6034) 摘 要:以德国翻译家汉斯 ·费米尔 (Hans J Yermeer)为代的功能派翻译理论把翻译研究基于跨文 化交际理论的基础之上,为翻译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 费米尔 (Yermeer)的目的论 (Skopos theory)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翻译要在具体的目的指导下使译文文本与原语文本达到预期功能上 的对等,并且强调译者与译文文本的地位。从功能派的理论对翻译理论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角度研究费米尔的 目的论十分重要. 关键词:目的论 ;译文文本;译者建构 ;预期功能对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46(2007)01-0103-02 一 、 引言 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很多翻译理论研究家倾向 于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那时很多翻译理论都是 建立在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基础之上的,如五十年代的雅科布 逊的符号学翻译理论,六十年代的奈达以语言学和符号学为 基础所提出的 “动态对等”理论及卡特福德的翻译等值与转 换的理论,都是以语言学的理论进行的翻译研究。而七十年 代在德国出现的功能派翻译理论家则大胆地把翻译研究基于 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翻译具有交际功能的性质, 以及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的角度,研究翻译理论。费米尔 (Venneer)就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之一 ,他的目的论 (Skopos theoly)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重要理论。 费米尔的目的论突破了传统的翻译理论,从新的视角阐 释了翻译定义及翻译过程。我国近年来也有很多从事翻译理 论研究的人士对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进行过研究,如仲伟合 (1999)探讨过这一派别的主要翻译理论及翻译原则,陈小 慰 (2000)从功能派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即如何改进我们的翻 译方面进行过研究。本文主要从费米尔的目的论所带来 的理论贡献方面对其理论进行研究及评介。 二、费米尔的目的论 I Skopostheory) 1.基本理论。费米尔的目的论认为,任何一种行为都有 目的,翻译也不例外,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交际行为,任 何一次翻译行为都会有自己的目的 (VermeeG1989,P221)。 所以目的论强调翻译行为要在翻译 目的的指导下进行,蛋甜译 方法和策略也会受到翻译目的制约。根据目的论,所有的翻 译行为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 “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 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仲伟合 ,1999,P47)。 费米尔还在他的目的论里提到了两条连贯:一是语内连 贯 (intratextual coherence),即译文必须能让译文读者理解与 接受 ,在译语的交 际环境中有意义 ;另一个是语际连贯 (intertextual coherence),即译文要忠实原文,而忠实的程度 决定于译文的交际目的。 目的论强调翻译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转换的一种 交际行为,因此翻译就不能看做是纯语言之间的文字转换 (tmns—coding)。因为原语文本 (SOUI~C text)是在原语文 化 背景 下形成的 ,受制并体现原 语文化 ;而译语文本 (target text)要符合译语的文化,而且不同文 曰存在很大 的差异性 ,那么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就不可能达到 “ 一 一 对等”的关系,所以目的论追求的最终目的是译语文 本与原语文本达到预期功能上的对等。因此可以看出,目的 论就是翻译行为根据一定的交际 目的及新的交际条件,对原 文从语言到内容不同程度的再创造。 2.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过程。在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过 程特别强调译者 (translator)的能动作用。根据 目的论,翻 译是一种行为,有其 自己的具体目的。因此在任何一次翻译 行为发生之前译者都会接受到一个委任 (commission),费米 尔把委任解释为命令 (instruction)(Vermeer,1989,P229)。翻 译行为的委托人 (commissioner)会 由于 自己的需要给出译 者译文的读者及译文使用的环境 ,译者应该和委托人一起协 商翻译的目的及译本的预期功能,特别是当委托人对译语文 化不熟悉的情况下,译者更应该给出自己有关译文 目的及功 能的建议,最终确立翻译的目的。由此可见 ,译者会根据不 同的委任确立不同的翻译目的。目的确立以后,译者就要根 据具体的翻译目的,译本的预期功能,译语文化及自己的理 解对原语文本进行加工创造 ,使原语文本在新的交际条件下 得到功能上的再现。 三、赞米尔的目的论对翻译理论发展的贡献 1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中 “原文至上”的观点,肯定了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建构过程。根据费米尔的目的论,翻译 行为是一种交际行为,那么也应该具有交际环境和交际双 方。翻译行为一旦发生,交际环境与交际双方就会发生改 变:交际双方会由原文作者与原文读者转变为译者与译文读 者;交际环境会由原文的语言文化背景转变为译文的语言文 化背景。在此翻译行为发生的过程中,译者是实现这些因素 发生转变的重要环节。 根据瑞士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冢皮亚杰 (J,Piaget)的建 构主义理论 (constmctionism),我们可以推断出费米尔所阐 述的翻译行为中的译者的翻译过程就是译者 自身 的建构过 程。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 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观 来研究人的认知发展。他认为,人是 . . 10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 1期 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关于外部世界 的知识,从而使 自己自身的知识结构得到发展。而费米尔的 目的论正是突出了译者的重要地位,翻译行为的实现与否取 决于译者的翻译过程。译者在与原文文本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中逐步建立起 自己的认知结构,即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 整合到自己原有的知识图式中;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即译 者在译语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翻译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与 新的交际环境所提供的信息不符 ,这样就会引起译者的认知 结构与知识图式发生重组与改造 ,即译者在译语的文化背景 下对已有的对原文的理解进行更改,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状 态,即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在功能上达到对等。 费米尔突破了传统中 “原文至上”的观点 ,即译者只能 被动的接受原文 ,不能对原文进行调整与改造,这就动摇了 传统中原文的地位。 2.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 “忠实”标准,从跨文化交际的 视角提出 “忠实”的含义。费米尔的目的论主要是建立在跨 文化交际理论基础上的,他突破了传统的翻译思想,即两种 文字间的转换,追求形式对等,而是从文化的角度重新阐述 了翻译过程,即两种文化间的转换,追求的是文本预期功能 对等。费米尔认为翻译是为了达到一定 目的而进行的交际行 为 ,但交际条件发生变化,蕴含在原文背后的非语言性的信 息就很难能像原文中的字、词、句子一样 “忠实原文”。费 米尔的这一观点突破了传统理论中 “忠实原文”这一标准, 从文化的角度阐释了 “忠实”的真实含义,即译文文本要在 功能上忠实原文,使翻译理论向跨文化交际层面进行转向迈 出了新的一步。 3.突破传统翻译理论评介译文的标准即 “形式对等”标 准,为评介译文的标准提供了多元视角。费米尔在他的目的 论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好的翻译 (optional translation)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好”的标准是要求具有一定的环境 , 衡量译文好坏的标准既可以从委托人 (cmmnissioner)的角 度 ,译 者 (tlanslator)的角 度 ,也 可 以从 译 文 读 者 (recipient)的角度。(Vermeer,1989,p230)。译文文本要符 合翻译行为的目的,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原文应该被翻译 (translated),解释 (paraphrased),还是完全被再次改编 (re—edited),只要译文文本要与原文文本达到预期功能上 的对等,译者可以对原文文本进行结构上的调整,文体的更 改。例如,可以把叙事诗翻译成小说,这就突破了传统的评 介译文的惟—标准,即 “对等”标准,为我们评价译文好坏 提供了一个多元视角。 四、结语 以费米尔为代表的德国功能主义理论派将翻译定义从翻 译即文本原语一一对应的转换为目的语的观点中解放出来, 扩展为翻译行为,包括跨文化的一切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的转换 (仲伟合,1999,P49),使翻译理论研究转向跨文化 交际研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费米尔的目的论对传统的翻译 理论中的 “原文至上”、“形式对等”、“语言学为基础”等理 论进行了突破,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条新的探索道路, 即目的论下的文本预期功能的重要性。 但费米尔过于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某种程度上 会使译者缺少对译作的客观衡量;其次,费米尔强调翻译作 为一种行为的发生就是交际条件改变下的一种交际行为,这 样就会使译文文本完全符合译语的文化背景,使译文过于 “归化”,那么译文读者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对原语文化 背景的了解。 参考文献: 【l】Hans J.Venneer(1989).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fional Action.In Lawrence Vennuti(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pp221— 232), London and New York:Roufledge,2O00 【2]陈小慰 .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 叨.中国翻译 ,2000,(4). 【3】3潘文国.回眸二十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百年历程 【J】. 中国翻译 ,2001,(5). 【4]仲伟合 ,钟钰 .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J】.中国翻译 , 1999,(3). (上接第 92页 ) 他搂着皮勾提说道。 译文 2:“亲爱的老妹妹 , 我祝你多福如意。”他拥抱 了皮勾提说。 原文 oldWOllq~l译文 l中翻译为 “老妈妈”,译文 2中 翻译为 “老妹妹”。谁是谁非,只要弄清了该句中参与者之 间的关系便可了然。原来受话人Peggotty乃是说话人的妹 妹 ,另外原文还包含了—种亲昵色彩,所以译作 “老妹妹” 好像更合适一些。 语言的使用有其特定的交际环境,因此,在分析语言现 象时,我们必须把语言现象与特定的情境语境相联系。在充 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情景语境加以分析。只有这 样 ,译文才能作到准确无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语境在翻译中至关重要 ,是理解与表达的重 要依据。翻译要考虑的方面远远超出了语言本身 ,因此只有 . 104. 把握好特定的语境,足够地了解并恰当和充分地利用语境 , 翻译才能不但正确无误 ,而且优美得体。正如人类语言学家 马林诺夫斯基所说的:“语境是决定语义的惟一因素 ,脱离 了语境 ,则不存在语义。” 参考文献: 【l】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hIl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 ,1994. 【2】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l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 ,1997. 【3】阳鲲 .语境理论与翻译实践 【J】.湖南商学院学报 , 2001,(2). 【4】白解红 .语境与语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OO0,(4). 【5】王东风,张凤春 .语境与翻译 .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199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费米尔现代翻译理论评介——读费米尔的《翻译行为的目的和委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