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考古小书生-重庆市万州区中坝子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

考古小书生-重庆市万州区中坝子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

2012-12-28 17页 pdf 1020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383508

暂无简介

举报
考古小书生-重庆市万州区中坝子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   考古与文物 2002 年第 3 期 重庆市万州区中坝子遗址 第三次发掘简报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中坝子遗址位于重庆市万州区 (原万县市)小 周镇涂家村二组, 地处长江北岸的一级台地上, 地 理坐标为北纬 30°55′7″、东经 108°32′52″, 海拔高 度 12510- 15010 米 (图一)。台地北靠丰都山, 南 临长江滩地, 东西为流水冲沟, 中心部分为台阶 状梯田, 周边为柑橘林带。遗址发现于 1992 年, 1994 年南京大学进行过调查与试掘。遗址保存状 况较好, 属三峡地区A 级发掘保护遗址。...
考古小书生-重庆市万州区中坝子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
  考古与文物 2002 年第 3 期 重庆市万州区中坝子遗址 第三次发掘简报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中坝子遗址位于重庆市万州区 (原万县市)小 周镇涂家村二组, 地处长江北岸的一级台地上, 地 理坐标为北纬 30°55′7″、东经 108°32′52″, 海拔高 度 12510- 15010 米 (图一)。台地北靠丰都山, 南 临长江滩地, 东西为流水冲沟, 中心部分为台阶 状梯田, 周边为柑橘林带。遗址发现于 1992 年, 1994 年南京大学进行过调查与试掘。遗址保存状 况较好, 属三峡地区A 级发掘保护遗址。 为配合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区文物的保护和发 掘, 西北大学考古队于 1997 年 12 月对中坝子遗 址进行了详细的勘探、测量与发掘规划。在遗址 中部确立了永久性的测量总基点, 确定了东西、南 北向的十字总基线, 并依顺时针方向将遗址划分 为É、Ê、Ë、Ì 4 个发掘区; 1998 年 2- 5 月对 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 面积为 1250 平方米①; 1999 年 2- 8 月对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 面积 为 1000 平方米。通过第一、二次发掘, 了解到中 坝子遗址的地层堆积自下而上依次为商周时期、 图一 中坝子遗址位置示意图 ·23· 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六朝时期、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并清理了一批商周至明清时期的灰坑、 墓葬、房屋基址、水田等遗迹, 出土了大量的陶、 石、骨、铜器等, 取得了重要收获。这些发现表 明中坝子遗址是一处延续时间长、文化堆积序列 完整、地层清楚、内涵丰富、保存较好的重要古 遗址。 2000 年 2- 5 月对中坝子遗址进行了第三次 发掘。本次发掘是在第一、二次发掘的基础上, 同 时结合西北大学 97 级考古专业学生的田野考古 发掘实习进行的, 代号为 2000CW Z, 发掘区主要 集中在遗址东南部的Ê 区及西部的Ì 区 (图二) , 共开挖 5×5 米探方 20 个, 面积为 500 平方米。清 理了一批商周至明清时期的墓葬、灰坑等遗迹, 出 土了一批陶、石、骨、铜器等, 取得了重要收获。 现将本次发掘的主要收获如下。 一、地层堆积 在对中坝子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的基础上, 第 三次重点发掘了Ê 区的遗存。由于第三次发掘在Ê 区所选发掘地点比前两次在Ê 区所选发掘地点 低一级梯田, 所以地层堆积情况与前两次略有不 同。本次发掘Ê 区的文化堆积自上而下可分为 8 大层 (图三)。 第①层: 为近现代耕土层。 图二 2000 年中坝子遗址探方发掘分布图 图三 2000 年中坝子遗址Ê T 0607 和Ê T 0608 东壁剖面图 ·33·   第②层: 红褐色粘土层, 厚 012- 0165 米。依 据土色的变化, 可细分为深红褐色的②A 层、浅 红褐色的②B、红褐色的②C 层、灰红褐色的②D 层四个小层。包含物有青花瓷片、砖瓦、陶片、石 器等物, 当为明清时期的堆积。 第③层: 灰色粘土层, 厚 0105- 013 米。依 据土色的变化, 可细分为灰红色的③A 层和灰褐 色的③B 层。③A 层各探方均有分布, ③B 层仅见 于Ê 区 T 0608。包含物有青瓷片、砖瓦、陶片、石 器等物, 当为六朝时期的堆积。 第④层: 褐色粉砂质粘土层, 厚 011- 018 米。 依据土色的变化, 可细分为黄褐色的④A 层和灰 褐色的④B 层。④A 层各探方均有分布。④B 层仅 见于Ê 区 T 0607、T 0707、T 0709。包含物有外面 饰绳纹内面饰布纹的灰色板瓦和筒瓦、灰陶折沿 盆、铜钱 (圆形方孔, 已严重锈蚀)、夹砂和泥质 陶片、石器等物, 当为秦汉时期的堆积。本层之 下叠压有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瓮棺葬、墓 葬、灰坑等遗迹。 第⑤层: 灰褐色粉砂质粘土, 厚 0115- 0145 米。包含物有打、磨制石器, 大量的绳纹、线纹、 压窝纹、弦纹、方格纹、回纹、戳刺纹、素面等 的红褐或灰褐陶片, 可辨认的器形有宽肩小底罐、 豆形器、瓮等, 属商周较晚时期的堆积。 第⑥层: 灰褐色粘土, 厚 011- 015 米。本层 仅见于Ê 区 T 0606、T 0607、T 0608。包含物有打、 图四 W 7 平、剖面图 磨制石器, 绳纹、弦纹、方格纹、附加堆纹、镂 空、素面等的红褐或灰褐陶片, 可辨认的器形有 宽肩小底罐、豆形器、罐、杯等, 属商周时期的 堆积。 第⑦层: 灰黄色粉砂质粘土, 厚 0135- 0162 米。依据土色的变化, 可细分为浅灰黄色的⑦A 层和深灰黄色的⑦B 层。包含物较少, 有少量的 打、磨制石器, 绳纹、弦纹、压窝纹、戳刺纹、线 纹等的夹砂或泥质陶片, 属商周早期阶段的堆积。 第⑧层: 黄褐色粉砂质粘土, 厚 012- 013 米。 依据土质的变化, 可细分为含砂量较小的⑧A 层 和含砂量大的⑧B 层。⑧B 层仅见于Ê 区 T 0706、 T 0707, 包含物极少, 有少量的素面、绳纹、弦纹、 堆点纹等的夹砂褐陶片或泥质褐陶片, 属商周早 期阶段的堆积。⑧层之下为纯净的灰褐色粉砂质 粘土。 二、商周时期遗存 (一) 遗迹 本次发掘发现的商周时期遗迹较少, 可以确 认的遗迹主要有瓮棺葬、灰坑和坑。 11 瓮棺葬 属商周时期的瓮棺葬仅 1 座, 即W 7。W 7 位 于Ê 区 T 0706 的西南角, 部分叠压于Ê 区 T 0606 的东隔梁、Ê 区T 0707 的北隔梁之下。开口于④A 层下, 打破⑤层、⑧层, 又被 H 133 打破; 平面呈不 规则椭圆形; 口部长径 1104、短径 0177、底部长径 0185、短径 0153、深 0154 米; 方向 250°,W 7 系用 去掉底部的喇叭口泥质褐色绳纹罐 (W 7∶1) 与去 掉口部的泥质灰色绳纹罐 (W 7∶2) 套合而成, 纵 图五 W 7 出土状况图 ·43· 向置于坑内, 罐内残留有极细碎的婴儿骨骼 (图 四、图五)。 21 灰坑 属商周时期的灰坑共 3 座, 多呈不规则圆形、 椭圆形。例如: H 140 位于Ê T 0709 东北部, 开口于⑤层 下, 打破⑦A 层; 为椭圆形直筒状坑; 口部长径 0174、短径 015, 底部长径 0166、短径 0142、深 0176米; 坑内堆积为灰黑色土, 较松软, 包含物 有石器, 少量的绳纹、堆点纹的夹砂红褐色或夹 砂红皮黑陶陶片及炭屑等物, 可辨认的器形有罐 等 (图七, 1)。 H 141 位于Ê T 0608 南部, 开口于④A 层 下, 打破⑤层; 平面呈不规则圆形; 口径 111- 113、底径 018、深 0146 米; 坑内堆积为灰褐色土, 较疏松, 包含物有夹砂褐陶片、石器、炭屑及鱼 骨、动物骨骼等物, 可辨认的器形有宽肩小底罐、 高柄豆等 (图七, 2)。 H 142 位于Ê T 0706 东南角, 部分叠压于Ê T 0706 的东隔梁、Ê T 0707 的北隔梁之下。开口于 ④A 层下, 打破⑤层; 平面呈不规则圆形; 口径 117、底径 113、深 0128 米; 坑内堆积为灰褐色土, 包含物有打制石器, 绳纹、戳刺纹、压窝纹、方 格纹、堆点纹、素面等夹砂褐陶片或泥质褐陶片, 可辨认的器形有宽肩小底罐等 (图七, 3)。 图六 W 7 出土葬具 (W 7∶1) 31 坑 图七 商周时期灰坑 11H 140 平、剖面图 21H 141 平、剖面图 31H 142 平、剖面图   属于商周时期的坑仅 1 座即 K5。K5 位于Ê T 0607 西部, 占据了该方大半面积, 部分叠压于Ê 0607 的北隔梁、Ê T 0608 的北隔梁、Ê T 0507 (该 方准备下一季度发掘) 的东隔梁之下, 未进行全 面发掘。开口于⑤层下, 打破⑥层; 已发掘部分 长 4、宽 3、深 1175 米; 坑内堆积可分为六层; 包 含物有石器、陶片等, 可辨认的器形有簋形器等。 (二) 遗物 11 石器 本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 有打制和磨制 两种。其中打制石器数量较多, 特征明显; 磨制 石器数量较少。现分别介绍如下: (1) 打制石器 本次发掘中, 在遗址的两个发掘区特别是Ê 区的各层均发现有数量不等、原料和制作方法基 本相同的打制石核、石片和石器等。通过第一次 发掘已经证明, 中坝子遗址出土的打制石器主要 属于商周时期② , 商周以后各层所出土的石制品 ·53· 图八 商周时期石器 11Ì T 1710⑥∶1 21Ê T 0709⑦A ∶2 31Ê T 0606⑤∶1 41M 34 填土∶8 51Ê T 0608⑤∶13 61Ê T 0607⑤∶4 71Ê T 0607⑤∶2 81Ì T 1710⑤∶1 91Ì T 1510⑤∶4 101Ì T 1810⑤∶5 111Ì T 1810⑥∶1 121Ê T 0709⑦A ∶1  131Ê T 0706⑤∶3 141Ì T 1810⑤∶3 151M 33 填土∶3 161Ê T 0706④A ∶4 171Ê T 0706④A ∶31 很可能是后来的人类活动扰动早期地层混入的。 原料 本次发掘出土的石制品有石核、石片 和石器等, 均以磨圆度较好的砾石为原料。经调 查, 遗址附近的长江河滩就有大量相同种类的砾 石, 所以中坝子遗址制作石器的原料应是就近采 来的。 石核 均用扁平椭圆形或圆形、不规则圆形 砾石打击而成。在第一次发掘中, 通过对出土的 ·63· 图九 商周时期陶器纹饰 11Ê T 0608⑦B∶7 21Ê T 0608⑦B∶10 31Ê T 0608⑤∶28 41Ê T 0608⑤∶22 51Ê T 0708⑦B∶10 61Ê T 0608⑦∶9 71Ê T 0608⑦B∶11 81Ê T 0608⑤∶26 91Ê T 0608⑤∶25 101Ê T 0606⑥∶5 111Ê T 0608 ⑦B∶8 121Ê T 0606⑦A ∶2 131Ê T 0606⑦A ∶3 141H 140∶2 151Ê T 0606⑦B∶6 161Ê T 0709⑦B∶2 ·73· 石制品和打制石器实验标本比较观察, 已经了解 到当时的剥片方法主要是锐棱砸击法。即将扁平 砾石稍向内倾斜立放在石砧上, 以其上端的边棱 作台面, 选择一点, 用石锤连续砸击, 即可剥下 较大的石片来。一般一块砾石只剥落一次石片, 剥 片后的石核上遗留有一个稍内凹的阴疤, 辐射线 清楚, 其上端有一个大缺口状打击点, 背面是原 砾石面或有一个小石片疤③。如Ì T 1710⑥∶1, 是 一件利用石核加工的砍砸器, 其一侧边缘经过修 整, 但石核的特征仍清晰可见, 长 10139、宽 13178、厚 3135 厘米, 重 540 克 (图八, 1)。也有少 数剥片 2 次或 2 次以上者。如标本Ê T 0709⑦A ∶ 2, 有多次剥片的疤痕, 长 4121、宽 4193、厚 1138 厘米, 重 50 克 (图八, 2)。 石锤 均为长方形扁圆柱形, 系直接利用自 然砾石打击石核剥落石片, 侧面或顶端残留有打 击疤点, 其余部分保留原砾石面。如标本Ê T 0608 ⑤∶13, 两端和一侧密布打击疤点, 长 13128、宽 7135、厚 5129 厘米, 重 750 克 (图八, 5)。标本Ê T 0706 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M 34 填土∶8, 已 残断, 一端及两侧密布打击疤点, 残长 7174、宽 5183、厚 4128 厘米, 重 340 克 (图八, 4)。 石片 绝大多数石片都是锐棱砸击法剥落 的。这类石片多为横宽形, 也有少量的纵长形; 石 片的顶端为一缺口状的打击点, 劈裂面较平坦, 辐 射线清楚, 同心波纹呈明显的凸棱状, 尾端向背 面倾斜; 石片有大小之别, 以重量 100 克左右及 其以上者居多, 最大者重 1000 克, 最小者重仅 5 克。如标本Ê T 0607⑤∶4, 呈长椭圆形, 长 5104、 宽 9158、厚 1108 厘米, 重 75 克 (图八, 6)。标本Ê T 0606⑤∶1, 椭圆形, 长 618、宽 815、厚 113 厘 米, 重 100 克 (图八, 3)。 石器 多用石片、石核或砾石加工而成, 类 型有砍砸器、盘状器、石锛、石斧等。其中砍砸 器数量较多, 多用石核或石片单面修整而成, 亦 有少量利用砾石加工而成的。标本Ì T 1710⑤ ∶1, 系利用石核修整而成, 长条形, 尾端由背面 向劈裂面修整成弧形凸刃, 长 1117、宽 13191、厚 412厘米, 重 650 克 (图八, 8)。标本Ì T 1510⑤∶ 4, 系利用石核由劈裂面向背面单面修整而成, 呈 椭圆形, 长 618、宽 1413、厚 217 厘米, 重 475 克 (图八, 9)。标本Ê T 0607⑤∶2, 系利用椭圆形砾 石修整而成, 刃部及顶端均双面修整, 长 6138、宽 12122、厚 217 厘米, 重 400 克 (图八, 7)。盘状器多 用石片由背面向劈裂面单面修整成圆盘状。标本Ì T 1810⑤∶5, 系用石片修整而成, 长 10171、宽 11172、厚 2108 厘米, 重 410 克 (图八, 10)。石锛多 用石片或石核修整而成。标本Ì T 1810⑥∶1, 系 利用石核修整而成, 刃部及一侧由背面向劈裂面 单面修整, 一侧为双面修整, 长 1319、宽8106、厚 2113 厘米, 重 410 克 (图八, 11)。 (2) 磨制石器 磨制石器的数量较少, 多为局部磨制, 通体 磨制者较少。类型有石斧、石楔、石凿、雕刻器 等。 石斧 多用长条形砾石磨制而成。标本Ê T 0709⑦A ∶1, 通体磨制, 长 11154、宽 6157、厚 3151厘米 (图八, 12)。 石楔 多利用砾石打磨而成, 形似斧锛而形 体较轻小。标本Ì T 1810⑤∶3, 系利用小砾石通 体磨制而成, 顶端有打击痕迹, 长 4178、宽 4191、 厚 1148 (图八, 14)。标本Ê T 0706⑤∶3, 系利用小 砾石局部磨制而成, 顶端及两侧有打击痕迹, 长 5175、宽 6112、厚 1153 厘米 (图八, 13)。 石凿 多用长条形砾石磨制而成。标本Ì T 2010 秦汉时期的墓葬M 33 填土∶3, 系利用小 砾石局部磨制而成, 磨制精细, 长 4175、宽 2168、 厚 0168 厘米 (图八, 15)。标本Ê T 0706④A ∶4, 系 利用长条形砾石局部磨制而成。长 417、宽 1174、 厚 0168 厘米 (图八, 16)。 雕刻器 利用细长条形小砾石通体磨制而 成。标本Ê T 0607④A ∶31, 两端均为双面刃, 磨制 精细, 长 5133、宽 1146、厚 0169 厘米 (图八, 17)。 21 陶器 陶器多手制, 轮制者少见。陶质以夹细砂者 占大多数, 夹粗砂者较少, 泥质陶也占一定的数 量。陶色多不纯正, 以红褐、黄褐及灰褐占多数, 也有少量的红陶、黑陶及黑皮陶等。陶器中多见 素面陶, 带纹饰者较少; 纹饰以绳纹最常见, 也 有弦纹、线纹、方格纹、压窝纹、戳刺纹、附加 堆纹、堆点纹、回形纹、花边纹等; 有时数种纹 饰同施一器, 且呈成组分布 (图九)。器类有平底 器、圈足器等。器形有罐、豆、豆形器、壶、簋 形器、杯、瓮、缸等, 其中以罐为主体。 ·83· 图一○ 商周时期陶器 1、21 宽肩小底罐 (H 142∶3、Ê T 0608⑤∶14) 31 大口罐 (Ê T 0608⑦B∶14) 41 宽肩罐 (H 144∶46) 51 大 口罐 (Ê T 0608⑤∶15) 61 喇叭口罐 (W 7∶1) 7- 91 大口罐 (H 141∶7、H 140∶2、Ê T 0606⑤∶12) 101 杯 (Ê T 0606⑤∶5) 111 豆 (H 141∶4) 121 小口罐 (W 7∶2) 13、141 豆 (采∶10、Ê T 0607⑤∶9) 151 杯 (Ì T 1810⑤∶7) 161 瓮 (Ê T 0608⑤∶16) 171 簋形器 (K5②∶1) 181 缸 (Ê T 0606⑤∶7) 191 壶 (Ì T 1710⑥∶2)   宽肩小底罐 形体宽大于高, 底较小。标本 H 142∶3, 夹细砂黑陶。素面。口微敛, 斜沿, 圆 唇, 鼓肩, 下腹弧收, 小平底。口径 1614、底径614、 肩径 1814、高 10 厘米 (图一○, 1)。标本Ê T 0608 ·93· ⑤∶14, 已残, 不可复原。夹细砂黑陶。肩部饰二 道凹弦纹。口微敛, 斜沿, 方唇, 鼓肩。口径 15、肩 径 17 厘米 (图一○, 2)。标本H 144∶46, 已残, 不 可复原。夹砂黑陶。素面。口微敛, 斜沿, 圆唇, 鼓 肩。口径 1918、肩径 23 厘米 (图一○, 4)。 喇叭口罐 标本W 7∶1, 底部残缺。泥质黄 褐陶。喇叭形口, 圆唇, 鼓肩, 下腹壁斜直内收。颈 下部饰附加堆纹, 肩、腹部饰交错、斜绳纹及凸弦 纹。口径 1916、最大径 3618、残高 5014 厘米 (图一 ○, 6)。 大口罐 数量较多, 但均残缺, 无可复原者。 标本H 141∶7, 夹砂灰陶。口微敛, 斜沿, 圆唇, 腹 略外弧。饰竖绳纹。口径 2212 厘米 (图一○, 7)。 标本Ê T 0608⑦B∶4, 夹砂褐陶。敛口, 斜折沿, 圆 唇。沿以下饰细绳纹、压窝纹及凸弦纹。 口径 13 厘米 (图一○, 3)。标本Ê T 0606 ⑤∶12, 泥质灰陶。敛口, 宽斜折沿, 唇部 压印花边, 领以下饰两排压窝纹及成组 分布的细绳纹。口径 1916 厘米 (图一○, 9)。标本Ê T 0608⑤∶15, 夹砂褐陶。敛 口, 宽折沿, 圆唇。沿下饰向细绳纹 (图一 ○, 5)。标本H 140∶2, 泥质红褐陶。斜 弧沿, 方唇, 沿下饰横向细绳纹及堆点纹 (图一○, 8)。 小口罐 标本W 7∶2, 口部残缺。 泥质灰陶。鼓肩, 斜直腹, 平底。肩以下 饰凹弦纹及斜绳纹, 底部饰交错绳纹。肩 径 3316、底径 1512、残高 2418 厘米 (图 一○, 12)。 杯 标本Ê T 0606⑤∶5, 口部残 缺。夹砂灰陶。素面。腹壁斜直, 平底。 底径 8、残高 612 厘米 (图一○, 10)。标 本Ì T 1810⑤∶7, 已残, 不可复原。泥质 灰陶。敞口, 腹较深, 折腹, 喇叭形高圈 足。腹外壁下部饰方格纹 (图一○, 15)。 豆 标本 H 141∶4, 已残, 不可复 原。夹砂红褐陶。浅盘, 敞口, 平沿, 圆唇, 柄中空。腹外壁饰一周凸弦纹。口径 1715、残高 718 厘米 (图一○, 11)。标本Ê T 0607⑤∶9, 仅存柄部。泥质灰陶。中 空, 上粗下细, 有圆形镂孔三个, 饰两道 凸弦纹 (图一○, 14)。标本2000采集∶10, 泥质灰陶。素面。浅盘, 敞口, 圆唇, 斜弧腹, 柄筒 图一一 东周时期M 36 平、剖面图 图一二 东周时期M 34 平、剖面图 ·04· 形中空, 圈足为喇叭口形。口径 13159、足径7133、 高 918 厘米 (图一○, 13)。 豆形器 多为碎片, 无可复原者, 但可辨认 出器形。 簋形器 标本 K5②∶1, 口部残缺。夹砂灰 褐陶。素面。敞口, 斜直壁, 平底, 圈足较高并 有一圆形镂孔。残高 1514、足径 1112 厘米 (图一 ○, 17)。 瓮 标本Ê T 0608⑤∶16, 口沿残片。夹砂褐 陶。敛口, 方唇, 鼓肩, 唇部压印绳纹 (图一○, 16)。 缸 标本Ê T 0606⑤∶7, 口沿残片。夹砂红 褐陶。平沿内折, 直腹, 素面 (图一○, 18)。 壶 标本Ì T 1710⑥∶2, 已残, 不可复原。泥 质灰陶。素面。直口, 斜沿, 圆唇, 高领稍内束, 鼓肩, 斜腹, 平底。口 1014、最大径 16、底径 618 厘米 (图一○, 19)。 三、春秋战国时期遗存 (一) 遗迹 本次发掘所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遗迹较 少, 可以确认的遗迹主要有墓葬、灰坑。 11 墓葬 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共发掘了 3 座, 均为长 方形竖穴土坑墓。例如: M 36 位于Ê T 0606 西北部, 开口于④A 层 下, 打破⑤、⑥层; 长 2、宽 0157、深 0182 米; 方 向 175°; 为单人仰身直肢葬, 头向南, 骨架已部 分腐朽, 未见葬具痕迹。头部一侧随葬陶豆 1 件 (M 36∶1) (图一一)。 M 34 位于Ê T 0706 东北部, 开口于④A 层 下, 打破⑤、⑧层, 又被汉代H 143 打破; 口部长 3108、宽 210、深 2183 米; 底部四周带有不甚规整 的二层台, 上部由外侧向内侧倾斜, 下部宽于上 部, 上部宽 012- 0152、下部宽 013- 0158 米。骨 架凌乱, 系二次葬, 头向北, 发现有棺木朽痕。随 葬品绝大部分放置于墓室底部, 极少数放置于二 层台上, 共出土随葬品 39 件。其中陶豆 29 件 (个别陶豆之内盛放有动物骨骼) , 陶罐 5 件, 残 玉器 2 件, 料管 1 件, 铜矛 1 件, 铜镦 1 件 (图 一二)。该墓是目前为止中坝子遗址发现的最大的 一座墓葬。 21 灰坑 春秋战国时期的灰坑仅发现 1 座, 即H 144。 H 144 位于Ê T 0607 的西部, 开口于④B 层下, 打 破⑤层、K5; 呈长方形竖穴土坑状; 长 2125、宽 113、深 419 米; 坑内堆积为黄褐色土, 较疏松, 包 含物有大量的石器、陶片、鱼骨、漆器残痕及朽 木痕迹等, 可辨认的器形有鬲足、豆形器、陶豆 等; 从中坝子遗址发现的春秋战国墓葬来看, 比 较盛行二次葬, H 144 很可能是当时一座迁葬后 的废弃墓坑, 被作为垃圾坑使用的 (图一三)。 (二) 遗物 11 陶器 陶器以手制为主, 但已出现轮制或轮修, 器 形规整者不少。夹砂陶数量下降, 泥质陶数量明 显增多, 但纯净的泥质陶数量较少。陶色多不纯 正, 以褐陶为主, 灰陶较少。纹饰以绳纹为主, 也 有少量的弦纹、附加堆纹等。器类有平底器、圈 足器、圜底器、凹底器、三足器等; 器形有罐、豆、 鬲等。 凹底罐 标本M 34∶26, 泥质红陶。直口, 平 折沿, 方圆唇, 高领内束, 折肩, 圆鼓腹, 底内凹。 肩以下及底部饰竖、斜绳纹, 腹上部饰五道凹弦纹。 口径 12102、最大腹径1814、底径 714、高 1614 厘 米 (图一四, 1)。标本M 34∶29, 陶系及形制基本同 前。 肩 以 下 及 腹 部 饰 竖 绳 纹。 口 径 1211、 底径8145、最大腹径1815、高1616厘米 (图一四, 5)。 图一三 H 144 平、剖面图 ·14· 图一四 东周时期陶器 1、4、5、121 凹底罐 (M 34∶26、M 34∶38、M 34∶29、M 34∶37) 21 豆 (M 34∶36) 31 圜底罐 (M 31∶1) 6- 111 豆 (M 34∶1、 M 34∶2、M 34∶3、M 34∶4、M 34∶5、M 34∶6) 131 平底罐 (M 34∶39) 14- 171 豆 (M 34∶7、M 34∶8、M 34∶9、M 34∶10) 标本M 34∶37, 陶系基本同前, 形制略不同。领部 略矮, 唇略厚; 肩上部饰二道凹弦纹, 肩以下及底 部饰竖绳纹。口径 1112、底径 9104、最大腹径 1816、高 1515 厘米 (图一四, 12)。标本M 34∶38, 泥质灰陶。体稍高, 口稍敛, 折沿, 方圆唇, 矮领内束, 折肩, 鼓腹, 最大腹径偏下, 底稍内凹。肩上部饰一道凹弦纹, 肩以下及底部饰竖绳纹。口径13123、底径10154、最大腹径2312、高1918厘米 ·24· 图一五 春秋战国时期陶豆 11M 34∶11 21M 34∶12 31M 34∶13 41M 34∶15 51M 34∶16 61M 34∶17 71M 34∶18 81M 34∶19 91M 34∶21 101M 34∶22 111M 34∶20 121M 34∶23 131M 34∶24 141M 34∶31 151M 34∶27 161M 34∶28 171M 34∶30 181M 34∶32 (图一四, 4)。 圜底罐 标本M 31∶1, 上部已残。夹细砂褐 陶。圆腹, 圜底, 腹部及底部饰斜向绳纹 (图一四, 3)。 平底罐 标本M 34∶39, 泥质灰陶。子母口, 圆唇, 弧腹, 平底。口径 1816、底径 1114、高 1012 厘米 (图一四, 13)。豆 标本M 34∶1, 泥质红褐陶。口稍敛, 卷沿, 圆唇, 鼓肩, 腹壁斜弧, 平底, 矮圈足外撇。口径14、足径 714、高 7145 厘米 (图一四, 6)。标本M 34∶4, 陶系及形制基本同前。口径 1317、足径 712、高 716 厘米 (图一四, 9)。标本M 34∶9, 陶系及形 ·34· 制基本同前。口径 1415、足径 714、高 7142 厘米 (图一四, 16)。标本M 34∶16, 陶系及形制基本同 前。口径 13166、足径 7121、高 7125 厘米 (图一五, 5)。标本M 34∶18, 陶系及形制基本同前。口径 14155、足径 713、高 7147 厘米 (图一五, 7)。标本 M 34∶19, 陶系及形制基本同前。口径 14135、足 径 712、高 712 厘米 (图一五, 8)。标本M 34∶20, 陶系及形制基本同前。底部饰一红色“十字”形符 号。口径 1412、足径 714、高 714 厘米 (图一五, 11)。标本M 34∶22, 陶系及形制基本同前。口径 1418、足径812、高 7116 厘米 (图一五, 10)。标本 M 34∶27, 陶系及形制基本同前。口径 1319、足径 716、高 716 厘米 (图一五, 15)。标本M 34∶31, 陶 系及形制基本同前。口径1414、足径 712、高 715 厘米 (图一五, 14)。标本M 34∶36, 陶系及形制基本同前。口径1414、足径814、高 712 厘米 (图一四,2)。标本M 34∶24, 陶系及同前, 形制略不同。圜底。口径1318、足径 615、高 713 厘米 (图一五,13)。标本M 34∶30, 陶系及形制基本同前。口径1318、足径618、高 712 厘米 (图一五, 17)。标本M 34∶2, 泥质灰褐陶。口稍敛, 卷沿, 圆唇, 鼓肩,腹壁斜弧, 平底。口径 1319、足径 712、高 714 厘米(图一四, 7)。标本M 34∶5, 陶系及形制基本同前。口径 1316、足径 712、高 714 厘米 (图一四,10)。标本M 34∶10, 陶系及形制基本同前。口径1411、足径 712、高 716 厘米 (图一四, 17)。标本M 34∶15, 陶系及形制基本同前。口径1314、足径7、高7厘米 (图一五, 4)。标本M 34∶17, 陶系及 图一六 春秋战国时期陶、铜、玉、料器 11 陶豆 (M 36∶1) 21 陶鬲 (H 144∶1) 31 料管 (M 34∶25) 41 玉璜 (M 34∶35)  51 铜镦 (M 34∶33) 61 铜矛 (M 34∶14) 71 玉璜 (M 34∶34) (1、2 为 1ö4, 余均为 1ö2) ·44· 形制基本同前。口径 1319、足径 714、高618厘米 (图一五, 6)。标本M 34∶32, 陶系及形制基本同 前。内盛动物骨骼, 外底饰红色“十”字形符号。口 径 1417、足径 712 厘米 (图一五, 18)。标本M 34∶ 3, 泥质灰陶。形制基本同前。口径1311、足径 7、高 712 厘米 (图一四, 8)。标本M 34∶6, 陶系形制基 本同前。口径 13156、足径618、高 714 厘米 (图一 四, 11)。标本M 34∶7, 陶系形制基本同前。口径 1412、足径 713、高 712 厘米 (图一四, 14)。标 本M 34∶8, 陶系形制基本同前。内盛动物骨骼。 口径 14、足径 716、高 713 厘米 (图一四, 15)。标本 M 34∶12, 陶系形制基本同前。内盛动物骨骼。口 径 13、足径 619、高 712 厘米 (图一五, 2)。标本 M 34∶13, 陶系形制基本同前。口径1314、足径 616、高 716 厘米 (图一五, 3)。标本M 34∶23, 陶 系形制基本同前。口径 1318、足径 7、高 712 厘米 (图一五, 12)。标本M 34∶28, 陶系形制基本同 前。口径 1314、足径 616、高 712 厘米 (图一五, 16)。标本M 34∶11, 陶系同前, 形制略不同。圜 底。口径 1318、足径618、高 712 厘米 (图一五, 1)。 标本M 34∶21, 陶系形制基本同前。口径 1412、足 径 712、高 716 厘米 (图一五, 9)。标本M 36∶1, 夹 细砂灰陶。口稍敛, 卷沿, 圆唇, 腹壁斜弧, 深腹, 平 底, 矮圈足外撇。腹内外壁分别刻划“X”、“王”字 形符号。口径 1314、足径 7、高 7133 厘米 (图一六, 1)。 鬲 标本H 144∶1, 足部残片。夹砂红褐陶。 呈上粗下细的柱状, 顶端稍下凹, 下端较平。竖 绳纹 (图一六, 2)。 21 铜、玉、料器 铜矛 标本M 34∶14, 刺呈柳叶形, 尖锋, 弧 刃。圆形高脊, 中空至锋。短骨交, 圆銎, 骨交上端两 图一七 M 35 平、剖面图 (秦汉时期) 侧各附一弓形耳, 弓形耳之间的骨交身有一不规则 的穿; 骨交内残存木木必一节。通长 2117、刺长 15、刺 宽 311、骨交长 617、銎孔径 218 厘米 (图一六, 6)。 铜镦 标本M 34∶33, 骨交部一侧圆形一侧方 形, 其上有一圆形穿。中部偏上有一箍形饰。下 部为八棱形。尾端为圆形。通长 1516、最大宽411、 銎孔长径 311、短径 214 厘米 (图一六, 5)。 玉璜 均已残。标本M 34∶34, 线刻云纹。残 长412、宽 215、厚 0135 厘米 (图六, 7)。标本M 34 ∶35, 线刻云纹。厚 013 厘米 (图一六, 4)。 料管 标本M 34∶25, 圆管形, 孔偏于一侧。 长 2165、内径 016、外径 012 厘米 (图一六, 3)。 四、秦汉时期遗存 (一) 遗迹 本次发掘的秦汉时期遗迹主要为墓葬、灰坑。 11 墓葬 属秦汉时期的墓葬共发掘 3 座, 均为长方形 竖穴土坑墓。填土中均出有石器、陶片、内面饰 布纹外面饰绳纹的瓦片等。例如: M 35 位于Ì T 1511 东北部, 开口于④B 层 下, 打破⑤、⑥、⑦、⑧层; 口部长 219、宽 1142 - 115、深 313 米; 底部带有不甚规整的二层台, 断 面呈梯形, 上部宽 0112 - 013、下部宽 0132 - 0136、高 0162 米; 墓室底部长 2122、宽 0189 - 1109米。方向 230°。葬具为木棺, 已腐朽, 残痕 图一八 M 32 平、剖面图 (秦汉时期) ·54· 长118、宽 0155- 016、厚 0102- 0108 米。骨架已 腐朽无存。随葬品 2 件, 一件为陶罐 (M 35∶1) , 一 件为漆器 (M 35∶2) , 均置于二层台上 (图一七)。 M 32 位于Ì T 2009 东部, 开口于②B 层下, 打破⑤层。长 214、宽 1103、深 0162- 0186 米。方 向 199°。骨架一具, 已部分腐朽, 头向南, 仰身 直肢, 双手合抱于胸前。未见葬具痕迹。随葬带 盖陶罐一件 (M 32∶1) , 置于脚部一端 (图一八)。 21 灰坑 属秦汉时期的灰坑共发掘 5 座。多呈不规则 圆形。例如: H 136 位于Ê T 0709 南部, 开口于④A 层 下, 打破④B 层。平面为不规则圆形, 内斜壁, 底 部呈圜底形。口径 0196、深 015 米。坑内包含物有 外绳纹内布纹瓦片、泥质灰陶甑及石片等 (图一 九, 1)。 H 139 位于Ê T 0709 东部, 开口于④B 层 下, 打破⑤层。平面近圆形, 内斜壁, 底部平坦。口 径 0188、底径 0158、深 0135 米。坑内堆积为一次 性形成, 包含物有外绳纹内布纹瓦片、少量鱼骨及 炭屑 (图一九, 2)。 (二) 遗物 秦汉时期的遗物主要出土于墓葬之中, 地层 中也有出土, 但可复原者极少。 陶罐 标本M 35∶1, 泥制灰陶。口稍敛, 方 唇, 折肩, 斜弧腹, 平底。肩下部饰稀疏的细绳 纹。口径 1116、最大腹径 14、底径 618、高 611 厘 米 (图二○, 1)。标本M 32∶1, 夹细砂灰陶。素 面, 带盖。盖面弧形, 子母口, 方唇。盖径 10175、 厚 118、子母口口径 514、高 314 厘米。罐口稍敛, 图一九 秦汉时期灰坑 11H 136 平、剖面图 21H 139 平、剖面图 图二○ 秦汉时期陶器、煤精、铜器 11 陶罐 (M 35∶1) 21 陶罐 (M 32∶1)  31 煤精饰 (Ê T 0608④A ∶36) 41 铜条 (Ê T 0707④A ∶28) (1、2 为 1ö4, 3、4 为 1ö2) 图二一 六朝时期W 6 平、剖面图 卷沿, 尖圆唇, 腹部扁鼓, 平底。口径 1112、最大腹 径 1416、底径 712、高 6 厘米 (图二○, 2)。 煤精饰 标本Ê T 0608④A ∶36, 呈中间细两 头粗的哑铃形, 长413、直径1165厘米 (图二○, 3)。 铜条 标本Ê T 0707④A ∶28, 已残断。为四 棱形。残长 4125、径 0125 厘米 (图二○, 4)。 漆器 标本M 35∶2, 已腐朽, 仅残留漆皮。 从残痕观察, 为一椭圆形漆盒, 长 1015、短径615、 残高 215 厘米。 五、六朝时期遗存 (一) 遗迹 ·64· 本次发掘的六朝时期遗迹主要有瓮棺葬、灰 坑。 11 瓮棺葬 仅 1 座, 即W 6。W 6 位于Ê T 0608 西北部, 开 口于②D 层下, 打破③、④层。平面近圆形, 内斜 壁, 底部近平。口径 0175、底径 0152、深 0134 米。 方向 300°。W 6 系用一泥质灰陶罐作为葬具, 罐内 残留有细碎的婴儿骨骼。填土呈灰褐色, 较疏松, 包含物有少量绳纹瓦片 (图二一)。 21 灰坑 本次发掘的六朝时期灰坑有 3 座。多呈不规 则圆形或椭圆形。例如: H 134 位于Ê T 0709 南部, 开口于③A 层 下, 打破④A 层。平面为不规则圆形, 直壁, 底 部倾斜。口径 1152、底径 1158、深 0125- 015 米。 坑内为一次性堆积, 包含物主要有石器、外绳纹内 布纹的瓦片、青瓷片等 (图二二)。 (二)遗物 罐 1 件。标本W 6∶1, 泥质灰陶。敛口, 宽平 图二二 六朝时期H 134 平、剖面图 图二三 六朝时期陶、铜器 11 陶罐 (W 6∶1) 21 铜顶针 (Ê T 0706 (B)③A ∶1) (1 为 1ö4, 2 为原大) 沿, 尖圆唇, 颈稍内收, 鼓肩斜直腹, 平底。通 体素面。口径 2116、底径 2014、通高 2818 厘米 (图二三, 1)。 铜顶针 1 枚。标本Ê T 0706 (B ) ③A ∶1, 圆 形, 外侧有三排小窝点纹。直径 117、高 016 厘米 (图二三, 2)。 结 语 本次发掘的重要收获归纳如下: 11 清理了一座瓮棺葬即W 7, 开口于④下, 打 破⑤层, 又被H 133 打破, 当属商周时期遗存。该 瓮棺的葬具为喇叭口罐和小口罐, 其特征与江汉 平原屈家岭文化的同类器物非常相似。本遗址第 一次发掘时就曾出有圈足杯和盘口罐等类似屈家 岭——石家河文化的陶器④。中坝子遗址迄今未 见史前时期的堆积, 这种现象或可能是三峡地区 夏商周时期文化形成时受江汉平原史前文化因素 的影响及承袭。 21 清理了一座六朝时期的瓮棺即W 6。结合 遗址第一、二次发掘发现的瓮棺葬情况来看, 中 坝子一带的瓮棺葬年代上自商周下迄六朝, 一般 都是用来埋葬婴幼儿的。反映了这一地区古代居 民颇富地域特色的葬俗。 31 与第一、二次发掘相似, 本次发掘在商周 时期及其以后的地层中也出土了大量的打磨制石 器, 其中包括加工石器的工具——石锤。在第一 次发掘时还发现石锤、石钻、砺石等加工石器的 工具与陶器共存的现象, 其层位属于商周时期的 堆积。这说明中坝子遗址的打制石器主要是属于 商周时期的, 至于晚期地层中所出石器当为后期 人类活动扰动所致。本次发掘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附记: 本次发掘是在重庆市文化局和博物馆 的领导下进行的, 发掘过程中受到万州区和天城 文化局、天城文管所、小周镇政府和涂家村村民 的大力配合和支持, 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队长: 王建新 领队: 钱耀鹏 发掘: 钱耀鹏、王建新、冉万里、刘瑞俊、  张 健、曹 龙、石 宁及 97 级考古 班学生 (下转第 56 页) ·74· the earlier inhab itan ts in the A ltay M oun ta in s and of o rig in s of p rim it ive w itchcra tf t, p rim it ive reli2 gion, dance and pain t ing art, and st ill be of im po rtan t scien t if ic va lue in exp lo ring the connect ion s and associa t ion s am ong the p rim it ive inhab itan ts of the Eu rasia1 (上接第 47 页)   摄影: 刘瑞俊 绘图: 朱录乾、陈新儒 执笔: 冉万里 注 释 ①张宏彦等: 《万县中坝子遗址发掘获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 1998 年 11 月 11 日第 1 版。 ②③④西北大学考古队: 《重庆市万州区中坝子遗址首次发掘的 主要收获》, 《考古》待刊。 (责任编辑 谭青枝、宋远茹) The 3rd Excva tion of Zhongbaz i Site in W anzhou, Chongq ing Archaeology Team of Northwest Un iversity (Abstact) T he Zhongbazi site is situa ted a t T u jiacun of X iaozhou tow n, W anzhou, Chongqing, occupying an area of over 65000 sq1m 1 In 2000, a rescue excavat ion found a lo t of of po t teries, stone too ls ect1of Shang and Zhou, Eastern Zhou, Q in and H an, and Six- dynast ies Periods1 It w ill supp ly an im po rtan t clue to the study of the early stage cu ltu re of Shangzhou period in Chongqing1 青 海 岩 画 ——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 汤惠生 张文华 著 岩画是人类最早的文化传统之一。中国岩画的分布数量在世界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岩 画所反映的原始心智、观念形态及其思维方式, 都是极富魅力和诱惑的前沿性探索课题。 本书作者在大量实地个案调查的基础上, 对青海地区的 13 处岩画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运用综合分析法和微腐蚀断代法对岩画进行了断代分析, 并运用二元对立理论对岩画中各 种图像因素的文化原型及其意义进行了考证、分析和诠释, 在方法和理论上充分彰显出作 者全面、扎实和富有活力的探索精神。 本书不仅对史前艺术和史前考古, 而且对整个原始文化的阐释和研究, 都具有多方面 的建树和启迪。 科学出版社 16 开精装 文字 4115 万 彩版 16 幅 插图 300 余幅 ·65·
/
本文档为【考古小书生-重庆市万州区中坝子遗址第三次发掘简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