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程设计规范(1)

2012-12-10 42页 pdf 350KB 59阅读

用户头像

is_787470

暂无简介

举报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程设计规范(1)   0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P GB/T ××××—20××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of Power Dispatching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 Project (征求意见稿) 20××-××-×× 发布 20××-××-××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程设计规范(1)
  0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P GB/T ××××—20××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程设计 Design Code of Power Dispatching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 Project (征求意见稿) 20××-××-×× 发布 20××-××-××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合发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程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of Power Dispatching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 Project GB/T ××××-20×× 主编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 年 × 月 × 日 中国××出版社 20×× 北 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 XX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                                                                                              前    言    本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9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定和修编计 划(建标[2009]88 号)的要求制定。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 力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规范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专业用房布置,土建配合要求,系统配置要求, 节能减排等共 6 章。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负责具体管理,中国能源建 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 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 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地址: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城天丰路 1 号,邮政编码:510663),以供 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 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      1    目    次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专业用房布置 ......................................................................... 4 3.1 总体布局 ......................................................................... 4 3.2 工艺机房 ......................................................................... 4 3.3 调度大厅 ......................................................................... 5 3.4 支持区 ........................................................................... 7 3.5 辅助区 ........................................................................... 8 3.6 管理区 ........................................................................... 9 4 土建工艺配合要求 .................................................................... 10 4.1 建筑 ............................................................................ 10 4.2 结构 ............................................................................ 11 4.3 电气 ............................................................................ 12 4.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3 4.5 消防与安全 ...................................................................... 15 5 系统配置要求 ........................................................................ 17 5.1 综合部分 ........................................................................ 17 5.2 系统配置要求 .................................................................... 19 5.3 过渡要求 ........................................................................ 20 6 节能减排 ............................................................................ 22 6.1 建筑布局节能要求 ................................................................ 22 6.2 专业用房布局节能要求 ............................................................ 22 6.3 专业用房装修节能措施 ............................................................ 22 6.4 空气调节系统节能要求 ............................................................ 23 6.5 供电系统节能技术要求 ............................................................ 23 6.6 照明节能灯具选用 ................................................................ 23 6.7 智能监控节能措施 ................................................................ 23 附录 A 各级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专业用房面积建议 ............................................ 24 标准用词说明 ........................................................................... 25 引用标准名录 ........................................................................... 26 附:条文说明 ........................................................................... 28     2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2 TERMS ............................................................................... 2 3 SPECIALIZED ROOM LAYOUT .............................................................. 4 3.1 OVERALL LAYOUT ..................................................................... 4 3.2 COMPUTER ROOM ...................................................................... 4 3.3 DISPATCH HALL ...................................................................... 5 3.4 SUPPORT AREA ....................................................................... 7 3.5 AUXILIARY AREA ..................................................................... 8 3.6 ADMINISTRATIVE AREA ................................................................. 9 4 CIVI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QUIREMENT ............................................ 10 4.1 BUILDING ......................................................................... 10 4.2 STRUCTURE ........................................................................ 11 4.3 ELECTRIC ......................................................................... 12 4.4 HEAR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 13 4.5 FIRE AND SAFETY .................................................................... 15 5 SYSTEM CONFIGURATION REQUIREMENT .................................................... 17 5.1 INTEGRATED PARTS ................................................................... 17 5.2 SYSTEM CONFIGURATION REQUIREMENT ...................................................... 19 5.3 TRANSITION REQUIREMENT .............................................................. 20 6 ENERGY SAVING ....................................................................... 22 6.1 LAYOUT OF THE BUILDING ENERGY-SAVING REQUIREMENT ......................................... 22 6.2 LAYOUT OF THE SPECIALITY ROOM ENERGY-SAVING REQUIREMENT ................................... 22 6.3 DECORATION OF THE SPECIALITY ROOM ENERGY-SAVING REQUIREMENT ................................ 22 6.4 THE REQUIREMENT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ENERGY-SAVING ................................... 23 6.5 THE REQUIREMENT OF POWER SUPPLY SYSTEM TECHNOLOGY ENERGY-SAVING ............................. 23 6.6 LIGHTING ENERGY-SAVING LAMPS SELECTION ................................................. 23 6.7 INTELLIGENT MONITORING OF ENERGY-SAVING MEASURES ......................................... 23 APPENDIX THE PROPOSAL OFALL LEVELS SPECIALITY ROOM AREA IN POWER DISPATCHING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 .............................................................................. 24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25 LIST OF EQUOTED STANDARDS .............................................................. 26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28   1  1 总则 1.0.1 为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程设计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定 本规范。  1.0.2 本标准规定了省辖市级以上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专业用房,调度自动化、通信、信息等各类 计算机应用系统,及各类专业工艺机房建筑本体的设计技术要求。 1.0.3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调度机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度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调度 机构,省辖市级调度机构的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程设计。 1.0.4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程设计应遵循近期建设规模与远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  1.0.5    按照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分为五级,为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跨省、自 治区、直辖市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省辖市级电力调度通 信中心,县级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建设应严格执行上述分级规定  1.0.6    国家调度机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度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调度机构,应配备 备用调度结构,以作为应急和容灾备用。省辖市级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根据需要,可配备备用电力调 度通信中心。  1.0.7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的 规定。     2  2 术语 2.0.1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power dispatching and communication center  为电力生产调度和管理所需要的设备提供运行环境及相关人员办公的场所,可以是一幢建筑物 或建筑物的一部分。一般包括工艺机房、调度大厅、支持区、辅助区和管理区等功能区以及视频会 议室等。  2.0.2    工艺机房 computer room  安装自动化、通信、信息、保护等相关专业的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等设备,对环 境有特殊要求的场所。  2.0.3    调度大厅  dispatch hall  泛指电力调度指挥和控制操作的场所。  2.0.4 辅助区 auxiliary area 工艺机房和调度大厅的设备和软件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的场所,包括进线间、 测试室、调度监控室、网管操作室、保护试验室、整定计算室、开发室、备件库、打印室、资料室、 维修室等。  2.0.5 支持区 support area 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技术作业的场所,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不间断 电源(UPS)室、通信电源室、蓄电池室、空调机房、消防设施用房、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等。  2.0.6 管理区 administrative area 为保障工艺机房、调度大厅、辅助区、支持区运行所必须的场所,包括各类办公用房、值班用 房等。  2.0.7  场地设施 infrastructure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内,为电力调度和管理提供运行保障的所有设施。  2.0.8  专业用房 specialized room  泛指保障和支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运行的工艺机房、调度大厅、辅助区、支持区等场所。  2.0.9 机房空调 air conditioner for computer and data processing room 一种向机房提供空气循环、空气过滤、冷却、再热及湿度控制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2.0.10    能耗有效值(PUE 值)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  (设备总能耗) 机房总能耗 ower quipment )( PE ityPowerTotalFacilPUE    3  PUE值为工艺机房所消耗的所有能源与设备负载使用的能源之比。其中,工艺机房所消耗的所 有能源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等功能区在内全部设备能耗,为设备负载、UPS自身负载、照 明、暖通、其它市电设备、线路损耗等能耗之和。    4    3 专业用房布置 3.1 总体布局 3.1.1    一般规定  1 专业用房所在建筑物的楼层位置应根据电力调度通信生产工艺流程、占用面积、设备运输、 管线敷设、结构荷载等因素综合考虑。 2 专业用房的布置应预留一定的场地与空间、以备扩充,满足本级调度通信中心应用现状及未 来电网中长期发展需求。 3.1.2    专业用房布局  1 工艺机房、调度大厅、辅助区、支持区宜按照功能集中布置,并设置有互联互通的工艺管道 和竖井。 2 用于专业工艺用房的主干竖井及进线间必须 1+1 配置。 3 专业工艺用房的强、弱电主干竖井必须分别设置,并满足相互间的电磁屏蔽要求。 3.2 工艺机房 3.2.1    一般规定  1 工艺机房的布局应做到功能明确、流程合理、布线简便,  可能产生尘埃和废物的设备宜布  置在有隔断的独立区域内。  2 工艺机房的组成应根据各级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管辖范围、业务类型、电网规模、生产运行  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  3.2.2 工艺机房面积  1 使用面积确定原则 1)工艺机房的功能与组成; 2)设备布置应有的间距; 3)设备数量、外形尺寸和布置方式; 4)规划年限业务发展需求。 2 使用面积测算方法 1)当有设备安装尺寸时,应以实际布置测算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A=KΣS (3.2.2-1) 式中 A——主机房使用面积(㎡); K——系数,取值为 5~7; S——电子信息设备的投影面积(㎡)。   5  2)当不完全掌握设备数量与尺寸时,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 的有关规定,按下式计算: A=FN (3.2.2-2) 式中 F——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 3.5~5.5(㎡/台); N——主机房内所有设备(机柜)的总台数。 3.2.3 工艺机房设备布置要求 1 工艺机房内设备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用于搬运设备的通道净宽不应小于 1.5m; 2) 面对面布置的机柜或机架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1.2m; 3) 背对背布置的机柜或机架背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lm; 4) 当需要在机柜侧面维修测试时,机柜与机柜、机柜与墙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 1.2m; 5) 成行排列的机柜,其长度超过 6 m 时,两端应设有出口通道; 6) 当两个出口通道之间的距离超过 15m 时,在两个出口通道之间还应增加出口通道; 7) 出口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1m,局部可为 0.8m。 2 工艺机房的设备布置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 的有 关规定。 3.2.4 培训仿真(DTS)室 1 培训仿真(DTS)室一般由学员区、教员区和观摩区组成。 2 培训仿真(DTS)室应靠近调度大厅布置。 3 学员区和教员区的面积应根据学员和教员的席位数量确定,每席位平均占地面积宜取 15~ 25 m2,通常教员为 1~2席,学员为 2~4 席。 4 观摩区的面积宜按 8~15 人会议室标准配置。   3.3 调度大厅 3.3.1 一般规定  1 各级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调度大厅规模应根据其管辖范围、业务类型、电网规模、生产运行 特点、社会效能及设备安装要求等确定。 2 调度大厅一般由调度台、共享视觉显示屏(以下简称“调度大屏”)、设备间、调度会商室 等组成。 3 调度大厅正前方不应有立柱阻挡视线。 3.3.2 调度大厅总体布局  度大厅内各类用房宜集中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调度大厅的布局还应与装修相协调, 达到简洁、明快、美观、大方的效果。如图 3.3.2 所示。   6  图 3.3.2 典型调度大厅组成示意图 图中 D1——调度大屏与首排调度台间的水平距离,距离要求见 3.3.3; D2——分排调度员之间的坐姿距离,距离要求见 3.3.4; D3——调度员后排空间,距离要求见 3.3.4。 3.3.3 调度大屏  1 调度大厅的布局应以调度大屏为主体。调度大屏与调度台间的水平距离宜为调度大屏高度的 2~6 倍,如图 3.3.3 所示。 图 3.3.3 调度大屏与调度台布置要求示意图 图中 H——地面至调度大屏顶部的距离。 2 调度大屏应避开强光直射。    7  3 调度大屏背后应设检修通道,通道宽度不应小于 1.0m。  3.3.4 调度台  1 调度台席位数量应根据调度业务性质需求进行配置。当需要设置多个调度席位时,可采用分  排布置,分排调度员之间坐姿距离不宜小于 3.0m,后排空间不应小于 1.0m。如图 3.3.4 所示。  图 3.3.4  调度大屏与坐姿侧视示意图  2 当坐姿作业时,调度台工作面高度应为 800~850mm,搁脚板的调节范围为 0~300mm。  3 每调度台席位的显示器终端宜按 4~8 台设置。  3.3.5 设备间 1 设备间主要放置调度大屏控制器、调度台人机接口设备、通信设备、录音设备、网络设备等。  2 设备间宜布置在调度大屏后。  3.3.6 调度会商室 1 调度会商室作为调度大厅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独立性,宜与调度大厅相连接。 2 调度会商室面积可按 15~20 人会议室标准配置。   3.4 支持区 3.4.1 支持区组成   8  支持区一般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不间断电源(UPS)室、通信直流电源室、蓄电池室、 空调机房、消防设施用房、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等。各级调度通信中心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支持区的 组成。 3.4.2 变配电室 1 当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为独幢建筑时,应设有变配电室,变配电室应有 2路来自不同电源点的 电源接入。 2 当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为建筑物的部分时,应为电力调度中心设置独立的供电区域。 3 变配电室一般随建筑本体统一规划建设。 3.4.3 柴油发电机房 1 当需设置柴油发电机房时,一般设置在地下层。 2 当设置柴油发电机房时,必须考虑储油、环保、消防等措施。 3 需设置的柴油发电机房一般由建筑本体统一规划建设。 3.4.4 不间断电源(UPS)室 1 不间断电源(UPS)应由 2 路交流电源供电,并能实现手动和自动切换。UPS 应有旁路工作 方式,可通过旁路为负载供电。 2 不间断电源(UPS)室应紧邻工艺机房和蓄电池室。 3.4.5 通信直流电源室 1 通信直流电源必须由 2 路交流电源供电,并能实现手动和自动切换。 2 通信直流电源室应紧邻通信工艺机房,以减少直流压降。 3.4.6 蓄电池室 1 蓄电池室应布置在避光区域,避免强光直射。 2 防酸蓄电池和大容量的阀控蓄电池应安装在专用蓄电池室内,容量较小的镉镍蓄电池(40Ah 及以下)和阀控蓄电池(300Ah 及以下)可安装在柜内。 3 不同化学电解质的蓄电池,不宜放在同一蓄电池室内。 4 蓄电池室地面应采用防酸处理。墙面采用防酸油漆。 3.4.7 各级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空调机房。 3.4.8 当采用气体消防时,消防设施用房宜靠近专业用房,并应有防爆隔离措施。 3.5 辅助区 3.5.1 辅助区组成  辅助区一般包括进线间、测试室、调度监控室、网管操作室、保护试验室、整定计算室、调度 会商室、开发室、备件库、打印室、资料室、维修室组成。各级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应根据实际应用 需求确定辅助区的组成。 3.5.2 辅助区布置    9  1 辅助区各功能室宜就近布置在相应专业工艺机房附近,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简洁顺 畅使用方便。 2 辅助区各功能室面积,除设备安装所需面积外,其他应根据生产需求、办公人员数量确定。 3 辅助区室内设备布置宜与装修相协调,达到美观、大方的效果,满足现行行业标准 DL/T 575 相关要求。   3.6 管理区 3.6.1 管理区组成 管理区一般包括办公用房、值班用房等。 3.6.2 管理区布置 1 管理区应根据生产需求、办公人员数量确定,人均占地面积应与所在建筑物统一标准。 2 管理区室内设备布置宜与装修相协调,达到美观、大方的效果,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控制中 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DL/T 575 相关要求。   10    4 土建工艺配合要求 4.1 建筑 4.1.1 一般规定 1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选址宜结合水文、地质、地震、交通、城市规划、投资效益等因素及生活 设施综合比较选定。 1) 应选择电力供给稳定可靠、交通便捷、自然环境整洁,且远离水灾火灾隐患的地方,避 免选择低洼、潮湿的地方。 2) 应选择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远离落雷区、地震多发带,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 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3) 应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 4)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选址还应遵守工业与民用建筑选址的有关规定。 2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建筑设计应满足电力调度特殊的生产工艺流程的功能需求。 3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设计应综合考虑所在地的气候待征和节能基本方法,对建筑群体和单 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降低建筑能耗。 4.1.2 耐火等级 1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以上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的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机房的耐火等级为一级。 2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建筑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2005 版)》GB50045 的有关规定。 4.1.3 净高 1 调度大厅的层高应根据调度大屏高度(包括支座或底座及上装饰边框)、以及大厅的整体视 觉效果确定,净高一般不宜低于 4.5m。 2 工艺机房、不间断电源系统室、通信直流电源室、电池室的净高应根据设备机柜高度、走线 桥架布置、空调进风回风、顶灯安装方式等要求确定。 1) 如果采用“上走线”方式,考虑到操作空间,建议净高不宜低于 2.8m。 2) 如果采用“下走线”方式,建议净高不宜低于 2.6m。 3 需要设置大尺寸显示屏且面积较大的专业用房(如调度会商室、培训仿真(DTS)室、视频 会议室等),其室内净高应满足显示屏布置的要求,一般不宜低于 3.2m。 4.1.4 地板 1 工艺机房最终的地平面标高宜与候梯厅地平面标高一致。 2 活动地板的高度应根据电缆布线及空调送风要求确定。当活动地板下的空间只作为强电电缆 布线使用时,地板高度不宜小于 250mm;当作为强、弱电布线使用,高度不宜小于 300 mm;当作为   11  电缆布线和空调静压箱使用时,活动地板的高度应根据机架的功率密度确定,一般高度不宜小于 400mm。 4.1.5 室内装饰 1 室内装饰选用材料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 火规范》GB50222 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的有关要求。 2 调度大厅及各工艺机房的装饰应选用节能环保的材料。 3 调度大厅吊顶、墙面的装饰宜采用吸音和避免眩光材料,墙面、地面的装饰应采用防静电材 料。 4 工艺机房的装饰应选用防静电、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防火或非燃烧、避免眩光、在 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具有表面静电耗散性能的材料,不得使用强吸湿性材料及未经表面改 性处理的高分子绝缘材料作为面层。 5 工艺机房吊顶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应能够承受全部安装设备的重量,当吊顶以上作为专 用空调回风静压箱时,应考虑负压影响。所选用的吊顶板及其构件还应具有质轻、防火、防潮、吸 音、不起尘、不吸尘等特点。当工艺机房采用非吊顶设计时,机房顶部及顶部各类管线宜采用防尘 漆涂刷。 6 调度大厅、工艺机房宜铺设防静电活动地板,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应平整、光滑、不起 尘、不易积灰。 7 活动地板以下空间作为空调静压箱使用时,地面应采取保温措施,避免结露。 8 工艺机房有水管进出时,应采取防止水满溢、渗漏和排水措施。 4.1.6 楼梯、电梯、通道 1 货运通道需满足不间断电源系统主机、机房空调等大件设备运输的要求。 2 货梯的轿箱尺寸及载重量应满足不间断电源系统主机、机房空调等大件设备运输的要求。 3 工艺机房外通道净宽不宜小于 1.5m。 4.1.7 门窗、墙壁、地(楼)面 1 工艺机房不宜设置外窗,当设有外窗时,应采用双层密闭窗,并应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并加 装窗帘或百叶窗避免阳光的直射。 2 门窗、墙壁、地(楼)面的构造和施工缝隙,均应采取密闭措施。 3 工艺机房门均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防火门,各门的尺寸均应满足设备运输方便。   4.2 结构 4.2.1 抗震 1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抗震设防烈度应执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规定。   12  2 省辖市级以上的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抗震设防,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 1度的要求设 防;但抗震设防烈度为 9 度时应按比 9 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 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省辖市级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设防,提高 1 度抗震要求进行校核。但 4 抗震设防烈度为 9 度时应按比 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 相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4.2.2 荷载 1 调度大厅的地面载荷应根据调度大屏的重量确定,一般规定地面平均活荷载应不低于 4.5kN/m2。 2 各专业工艺机房的地面活载荷应根据设备重量确定,一般为 4.5~10kN/m2。不间断电源蓄 电池室地面载荷应根据电池重量及叠放方式确定,双层叠放为不宜小于 10kN/m2,四层叠放不宜小于 20kN/m2。   4.3 电气 4.3.1 供配电 1 各级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交流供电电源,均应满足来自 2 个不同电源。 2 各工艺机房负荷和配套空调系统负荷宜设置专用配电线路。 3 当预留移动式发电车接口或设置柴油发电机时,柴油发电机的容量应包括不间断电源系统的 基本容量、通信直流电源系统的基本容量、空调和制冷设备的基本容量及工作照明等的负荷容量。 4 工艺机房低压配电系统应采用 TN-S 系统。 5 供配电系统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 的有关规定。 4.3.2 防雷接地与电磁防护 1 省级以上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大楼为二类防雷建筑物,省辖市级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大楼为三类 防雷建筑物。 2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大楼宜采用联合接地方式,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 电阻宜不大于 0.5Ω。 3 机房内的设备应采用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网络可采用网状、星状或网状星状混合型结构; 4 专业机房内环形接地母线截面,应采用不小于 90 mm2 的铜排或 120 mm2 镀锌扁钢。 5 工艺竖井内宜设置独立引下线至大楼联合接地体,引下线可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120mm2 铜排。 6 每根接地下引线在每层工艺竖井中应设置汇接铜排便于各机房内环形接地母线汇接。 7 各类设备保护地线宜用多股铜导线,其截面应根据最大故障电流来确定,一般为 16mm2~ 95mm2。 8 机架内如数据服务器等小型设备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4 mm2的多股铜线连接到本机架的汇流   13  排,然后采用多股铜导线连接到水平接地汇聚线。 9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大楼的防雷与接地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的有关规定。 10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专业系统接地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 术规范》GB50343 有关规定。 11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磁防护措施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 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 的有关规定。 4.3.3 弱电布线 1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办公区弱电布线应满足电力系统安全分区的要求,信息点数量配置应满 足不同专业对不同安全分区内相关业务的需求。 2 弱电布线系统应能满足电网中长期发展对电网调度和生产管理信息传输的需求,新建和改扩 建大楼应作好土建工艺配合,优化各专业用房互联线缆的管道敷设。 3 弱电布线系统应为开放式网络拓扑结构,应能支持语音、数据、控制、图像、多媒体等信息 的传递。 4 弱电布线系统应有足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以保证信号稳定、可靠的传输。 5 弱电布线系统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 范》GB 50311 的有关规定。 4.3.4 给排水 1 工艺机房不应有除消防及空调必须外的水管穿越。 2 工艺机房内必须设有的消防及空调给排水管: 1) 应采取保温措施,接口处确保严密,防止出现结露现象,并在可能产生水的地方设置漏 水报警系统; 2) 必须有可靠的防渗漏措施。管道穿过工艺机房墙壁和楼板处,应设置套管,管道与套管 之间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 3) 根据实际情况,地面设置挡水和排水设施; 4) 工艺机房内如设有地漏,应采用洁净室专用地漏或自闭式地漏,地漏下应加设水封装置, 并应采取防止水封损坏和反溢措施; 5) 工艺机房给排水管道及其保温材料均应采用难燃材料。   4.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4.4.1 一般规定 1 各工艺机房的温、湿度必须满足设备运行的要求,在单一故障或检修情况下,空气调节系统 需满足 7×24 小时运行的要求。 2 调度通信中心有运行值班房间的空气调节系统需满足 7×24 小时运行的要求。   14  3 蓄电池室应装设轴流风机,以排放可能的酸气泄漏。 4 蓄电池室内空气禁止再循环。 5 采用气体消防方式的密闭机房应设置强排风设施。 6 调度通信中心暖通与空气调节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 的有关规定。 7 调度通信中心暖通与空气调节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的有关规定,采取防火排烟的措施,并与消防系统联动。 4.4.2 温、湿度要求 1 有人值班房间的温度要求:18℃~28℃,湿度要求:40%~70%。 2 各专业工艺机房的温、湿度应符合表 4.4.2-1 的规定。不间断电源室、通信直流电源室、蓄 电池室的温、湿度应符合表 4.4.2-2 的规定。 表 4.4.2-1 专业工艺机房温、湿度要求 项目 一类 二类 温度(开机时) 23±1℃ 18℃~28℃ 相对湿度(开机时) 40%~55% 35%~75% 温度(停机时) 5℃~35℃ 相对湿度(停机时) 40%~70% 20%~80% 温度变化率 <5℃/h,不得结露 <10℃/h,不得结露 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以上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应采用一类标准,其他采用二类。 表 4.4.2-2 UPS、通信直流电源室、蓄电池室温、湿度要求 项目 UPS、直流电源室 蓄电池室 温度 18℃~28℃ 15℃~25℃ 相对湿度 40%~70% 40%~70% 温度变化率 <5℃/h,不得结露 <5℃/h,不得结露 4.4.3 发热量计算 1 各专业工艺机房、不间断电源室、通信直流电源室、蓄电池室的设备发热量应按照产品技术 参数进行计算,远景设备根据典型设备发热量进行估算。 2 各专业工艺机房、不间断电源室、通信直流电源室、蓄电池室的发热量应包括: 1) 传输设备、交换设备、服务器、网络设备、UPS 主机、蓄电池等设备的散热; 2) 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 3) 太阳辐射热; 4) 照明装置散热; 5) 新风负荷; 6) 人体散热。   15  4.4.4 专业机房气流组织 1 气流组织应根据设备对空调的要求、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方式、设备布置密度、 设备发热量以及房间温湿度、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综合考虑。 2 调度大厅如采用表面发热量较大的大屏幕拼接墙时,宜在大屏前设置风幕。 3 当工艺机房设备未对气流组织形式提出要求时,工艺机房气流组织形式、风口及送回风温差 应符合表 4.4.4。 表 4.4.4 工艺机房气流组织形式、风口及送回风温差 气流组织 下送上回 上送上回(或侧回) 侧送侧回 送风口 1) 带可调多叶阀的格栅风口 2) 条形风口(带有条形风口的活动地板) 3) 孔板 1) 带扩散板风口 2) 孔板 3) 百叶风口 4) 格栅风口 1) 百叶风口 2) 格栅风口 回风口 1)格栅风口 2) 百叶风口 3)网板风口 4)其它风口 送风温差 4℃~6℃,送风温度应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4℃~6℃ 6℃~8℃ 4 对设备热密度大、设备发热量大或热负荷大的工艺机房宜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上回风的方 式。设备机柜宜采用“冷热通道”的布置方式。 5 当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时,应保持活动地板下一定的均压静压值,活动地板下线缆、线槽安 装时应尽量避开空调机组送风口,线槽截面较大时宜与气流方向平行安装;如送风距离过长时,空 调宜采用两侧送风。   4.5 消防与安全 4.5.1 消防措施 1 工艺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的 有关规定执行。 2 有人值班场所宜采用预作用水喷淋或高压细水雾系统,同时应配置手提式灭火器,不宜采用 气体消防系统。 3 工艺机房应设置洁净气体灭火系统,UPS、通信直流电源室、蓄电池室宜设置洁净气体灭火 系统,也可设置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4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消防与安全的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2005 版)》GB5004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 及《计 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 9361 的有关规定。 4.5.2 安防措施 1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应设置统一的门禁管理系统,具备通道进出权限,通道进出方式,通道进 出时段,保存、查询等基本管理功能和实时监控,异常报警功能。   16  2 重要区域应配置第二道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3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艺机房、支持区均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 4 凡设置了洁净气体灭火系统的机房,均应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5 工艺机房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能自动关闭,火灾发生时门禁系统应自动解锁。 6 工艺机房应设有防小动物措施。   17    5 系统配置要求 5.1 综合部分 5.1.1 UPS 电源 1 各级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必须配置 UPS 电源,以满足交流停电时,在规定的时间内持续不间断 地供电。 2 UPS 应有 2 路交流 380V 电源输入,并设置维修旁路。 3 UPS 电源系统一般由输入电源柜、UPS 主机、蓄电池、输出配电柜及馈线组成。 4 UPS 电源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集中配置或分组独立配置。 5 UPS 电源应具备稳压稳频功能和输入/输出隔离功能。 6 UPS 系统容量应按照远景负荷需求考虑,可采取分期建设方式。 7 UPS 系统可采用 N+X(X=1~N),M(1+1)、2(N+1)等多种配置方式,宜选用具有双母线 输出的配置方式。 8 UPS 系统蓄电池容量应根据交流供电的可靠性、恢复供电的时间及 UPS 系统满设计负载状态 下的持续供电时间要求来确定,通常应不少于 2 小时配置。 5.1.2 通信直流电源 1 通信直流电源系统应由交流配电、直流配电、开关整流、蓄电池、输出配电柜、馈线及监控 等部分组成。 2 通信直流电源系统应采用双重化配置,根据设备负载分布情况可采用集中或分散设置方式。 3 通信直流电源系统容量应按照远景负荷需求考虑,可采取分期建设方式。 4 通信直流电源系统宜采用双母线运行方式。 5 通信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容量应根据交流供电的可靠性、恢复供电的时间及直流系统满设计 负载状态下的持续供电时间要求来确定,通常应不少于 4小时配置。 5.1.3 调度工艺布线 1 新建和改扩建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应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信息的流向及功能的扩展, 在可能的设备终端区间布放专用线缆和接插模块系统,构建调度工艺布线系统,需要使用时,可以 通过模块跳线方式迅即连通相关系统。 2 调度工艺布线系统应与电力调度系统统筹规划和设计,新建和改扩建大楼应作好土建工艺配 合,优化各专业用房互联线缆的管道敷设。 3 调度工艺布线系统所需的各类缆线,包括对绞线缆、音频电缆、同轴电缆、视频线缆、光纤 等互联线缆均宜根据远景规划需求一次性安装敷设到位。 4 工艺机房内线缆应采用线槽或开放式桥架敷设,线槽或桥架高度不宜大于 150 mm。弱电线   18  槽或桥架应结合消防、建筑装饰和空调送风方式选择活动地板下安装的下走线方式或机柜上部安装 的上走线方式。对绞电缆、音频、同轴电缆、视频线缆等弱电线缆不得与强电线缆布敷在同一线槽 或桥架内。 5 当强弱电均采用上走线时,应采用双层走线架,弱电在下,强电在上。 6 光纤的尾缆应套管敷设,并宜敷设在专用槽道或桥架内。 7 工艺机房内宜按照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布线应紧密结合各区域的特点进行。 8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的调度工艺布线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 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 的有关要求。 5.1.4 智能监控 1 工艺机房宜设置环境与设备智能监控系统。 2 环境与设备智能监控系统应能够对开关量信号、模拟量信号、智能设备信号三类信号进行采 集,具体监控对象及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5.1.4。 表 5.1.4 环境与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监控对象及技术要求 监控对象 技术要求 备注 环境
/
本文档为【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程设计规范(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