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争西方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_哲学论文

2018-11-07 11页 doc 138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1191

暂无简介

举报
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争西方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_哲学论文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争西方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_哲学论文 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争西方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 【英文标题】An Argument between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An ImportantClue of Western Philosophy LIU Xiao-hong 【作 者】刘晓虹 【作者简介】刘晓虹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内容提要】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贯穿人类文化的一个永恒的矛盾和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逻辑上包括二者的存在关系和价值关系两个不同...
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争西方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_哲学论文
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争西方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_哲学 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争西方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 【英文标】An Argument between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An ImportantClue of Western Philosophy LIU Xiao-hong 【作 者】刘晓虹 【作者简介】刘晓虹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内容提要】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贯穿人类文化的一个永恒的矛盾和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逻辑上包括二者的存在关系和价值关系两个不同的向度在理论上则表现为方法论和价值原则两个不同的侧面。西方哲学在其历史发展中环绕这一问题形成了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争论这种争论既展开于社会历史哲学、政治哲学、道德哲学等实践哲学领域也体现在一般方法论、认识论及本体论之中。 【英文摘要】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and group 、 individual and society is anetemal problem and contradiction that runsthrough human civilization. Westem philosophyhas formed an argument between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in thisaspect in the course of its own development. This argument exists in the fields of socialhistoric philosophy、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moral philosophy and also appears in methodology、episte-mology and ontology. 【关 键 词】整体主义/个人主义/方法论/价值原则 collectivism/individualism/methodology/valueprinciple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6如同人与外部自然界的关系一样人类内部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是贯穿人类文化的一个永恒的根源性的矛盾。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思考对象的哲学在其漫长的发展中不仅包涵着对存在和本体的追问而且也包涵着对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沉思考。从理论上来说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既有存在论意义上的关系又有价值论意义上的关系对前者的认识涉及事实方面因而是描述性的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一种历史观、社会政治哲学特别是认识社会问题的方法论对后者的认识则涉及价值判断因而是性的主要表现为一种人生观、道德观特别是贯穿于其中的价值原则。从思想史来看在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有着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和价值原则即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这二者的争论特别是它们在历史上的演进对哲学史乃至整个人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贝特兰罗素曾经指出自古以来的哲学家们可以区分为希望加强社会约束的人与希望放松社会约束的人。注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馆1963第22页。罗素的这种说法不过是对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争这一历史事实的一个生动描述而已。 一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类一产生就客观存在着的但作为一个问题被提出来并且受到重视则与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相关联。当人类个体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就有了自我与他人以及群体的分裂。为了处理因这种分裂带来的社会后果特别是维持整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原始的价值观念及道德规范应运而生其存在和表现形式主要为风俗和习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人类社会出现了真正意义上分裂。从此以后群体与个体的矛盾与群体特别是阶级之间的矛盾互相交织和缠绕使社会生活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画面。总体而言近代以前的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特别是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个体的脆弱性与依附性群体具有绝对的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个体没有也不可能真正从群体中分化出来个体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真正得到确立因而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仅仅被看成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无论是在当时社会的一般群体意识中还是在作为高级精神产品的哲学中整体主义都占有主导的地位。但是与个体和群体的分裂这一事实相联系在哲学及其他思想领域也出现了理论上的个人主义。古希腊罗马哲学产生于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社 会其思考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和价值原则总的倾向是整体主义的但也包涵着个人主义的因素。早期智者学派不仅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发现和肯定了独立的个体作为主体的地位和意义而且围绕自然法和道德问题讨论了社会秩序与个人行为的关系。智者心目中的个人也就是雅典城邦民主制上升繁荣时期的公民即有个人独立自由和特殊利益与见解的个人。智者们?康魅巳硕加腥ú斡牍彩挛瘛??硪饧图岢旨杭淦涓菰谟诜彩侨私杂凶约旱母芯鹾吞厥獾睦,章尢?昀戎钦甙讶说母芯踝魑饬恳磺械谋曜家磺衅靖鋈烁芯趵聪屡卸系贾铝烁鋈酥饕濉?鞴壑饕搴拖喽灾饕宓姆豪摹,崭窭锥灾钦咛岢隽思ち业呐浪衔说谋局什辉谟谟懈芯酢?鸵饧谟诹榛炅榛甑娜挝窬驮谟诎谕讶馓逦镉木啦プ非竽瞧毡榈暮途缘纳普庋拍苋妨?鸸驳闹刃虼佣殖前畹耐沤帷,乩技坛泻头?沽怂崭窭椎乃枷朐谒恼苎е形蘼凼嵌岳砟钍澜绲穆壑せ故嵌岳硐牍拿枋龆继逑至艘恢终逯饕宓娜?蛩康髡宕嬖谟谡庋恢衷蛑姓宓乃胁糠指骶悠湮徊?宓纳品瘛,抢锸慷嗟略蛎魅分赋龈鋈肆ナ粲诔前罾肟前罴甯鋈艘簿筒怀善湮恕,抢锸慷嗟轮笏孀懦前畹乃ヂ湔苎е械恼逯饕逡彩艿搅顺寤骱吞粽健,缏匏刂赋龅拇友抢酱笫贝越邓孀畔,吧ナ巫杂筛鋈酥饕宸?蛊鹄戳巳迮珊退苟喔鹋墒谴怼,?匏于段鞣秸苎贰废戮砩涛裼?楣?963第126页。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思想体系贯穿着整体主义的精神实质教父哲学、经院哲学的共同特征是强调社会、国家的权威性。基督教教义中的禁欲主张和仁爱说教不仅为整体主义提供了基础而且它所提倡的顺从原则不仅是要人们做上天之神的仆人同时还要服从人世间的君主因为后者的权威来自于神是神的旨意的体现。托马斯阿奎那利用亚里士多德人天生是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的命题以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均离不开社会为由极力贬低个人利益、个人幸福和个人自由。总体而言中世纪神学思想不仅是蒙昧主义的而且也是整体主义的。但在经院哲学和神学的内部争论例如唯名论与唯实论的斗争中也曲折地发出了微弱的个人主义的声音。 二文艺复兴是个人从整体主义束缚中突围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有生命和欲求的个人在上帝面前站立了起来。人文主义者反对宗教神学及世俗权力对人的奴役强调个人的自由、权利和自我实现表现出个人主义的倾向。这种个人主义的产生一方面由于中世纪后期教皇权威的下降和统治的松懈加之意大利国家分裂和政权迭变减弱了对个人的统治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特别是自由贸易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心理和价值观念的显著变化。正如布克哈特指出的在中世纪人类只是作为一个种族、民族、党派、家族或团体的一员只是通过某些一般的范畴而意识到自己而现在人成了精神的个体。注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第143页。 人文主义者在其思想和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倾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要求从神学禁欲主义中的解放强调人的世俗生活特别是物质欲求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揭露教会和专制国家宣扬的利他主义、自我牺牲的虚伪性其二是要求从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强调个人的自由、平等和自我的实现。这两个方面尤其是从这两个方面中生长起来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极大地冲击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整体主义思想。然而真正对整体主义在理论上的突破是从近代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建立开始的。洛克是近代自由主义的典立者也是近代个人主义方法论和价值原则最早的确立者。在洛克之前霍布斯已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观点出发描述了人对人像狼一样的自然状态论证了他的社会契约论。他一方面 从原子式的个人出发肯定了个人的天赋权利另一方面又维护专制王权和强调国家主义因此在霍布斯的思想体系中则存在着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与价值原则上的整体主义的深刻矛盾。洛克继承并修正了霍布斯的理论他认为个人先于社会而存在人类的自然状态就是个人自由的状态个人为获得更大的利益而与他人交往在此基础上才形成了社会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和自由不受侵犯是人的天然的权利政府的基本任务就是保护公民的这种天然权利。在《政府论》中他从天赋人权和契约论出发论述了个人的权利与国家的责任提出了分权学说对西方后来政治思想的发展乃至政治制度的建构起了深刻的影响。在法国孟德斯鸠和卢梭则进一步系统论述和发展了社会契约论。与政治学中的个人主义呼应亚当斯密等人则从经济自由角度发展了个人主义。斯密一方面从原子式的个人出发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同时又认为人天生又有同情和怜悯他人之心因此他主张人的经济活动中既要追求自己的利益在道德方面又要关心他人做到人己两利。在他看来经济活动应当排斥国家的干预而放任个人的自由发展只要人人都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利益整个社会在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就会走向幸福和繁荣。在纯哲学或者说以本体论和知识论为主的哲学体系中个人主义也以特定的方式获得了论证。与英国哲学的经验论传统不同大陆哲学一般并不从经验的或感性的个人出发其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往往被包裹在厚厚的形上思辨当中笛卡尔哲学的实质无疑是个人主义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所表达的不仅是人作为理性主体的个体独立性。至于斯宾诺莎对自由与必然的辨析对理性利己主义的论证也包涵着明显的个人主久的倾向。在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那里群体与个体、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事实上构成了他的哲学思考的核心。他的单子论、前定和谐论等所构成的形而上学体系就是力图从本体论上证明个体是完全独立自主的同时这些独立自主的个体又是普遍和谐的。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过程充分展现了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在哲学思想领域中的斗争。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建立起了一个包括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在内的具有调和特征的哲学体系。在对实践理性的考察中特别是对道义论的论证中康德反复强调了人必须被视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必须肯定人有意志的自由。他批评功利主义从经验和利益中引申出道德原则的方法认为这样就从根本上破坏了人在道德中的主体性。在他看来人具有自由这意味着道德行为就是要超越因果决定的必然性而仅仅从由善意志发出的命令行事。显然康德所关注的是人的内在的动机和自?餍远皇峭庠诠娣对际托形纳缁岷蠊,庵致桌砉鄣愕氖抵饰抟墒歉鋈酥饕宓奈蘼劬头椒ɡ此祷故蔷图壑等?蚶此刀际侨绱恕:诟穸强档轮蟮鹿ㄐ闹饕逭苎У募蟪烧咚恼苎б彩墙苎е姓逯饕宓淖罡叻濉:诟穸懒私 岳醋杂芍饕宓纳缁嵩勇矍阆蛉衔浯砦笾饕谟诎焉缁嵴宸旁诟鋈嗽竿透鋈死娴鹊燃炔蝗范ㄒ膊豢煽康囊蛩氐幕稀,迅鋈擞肷缁岬墓叵捣旁谑忻裆缁嵊牍业墓叵抵屑右蕴致厶岢隽诵矶嗌羁潭侠淼乃枷肜缢衔缁崾且桓鲇谢氖吕缁嵴謇娌豢杉蚧霰稹?厥饫娴南嗉油彼挚隙ǜ鋈说淖灾餍圆?胰衔庵肿灾餍圆挥Φ毕谠谏缁嵴逯兴衔诟鋈擞肷缁岬墓叵瞪喜挥ψ呒思匆凑驹诟鋈艘煌贩袢险逡凑驹诠液蜕缁嵋煌贩穸ǜ鋈硕扒蠖叩耐骋恍哉庑?嘉抟缮烈疟缰しǖ墓饣浴,怯捎诤诟穸叩沽耸忻裆缁嵊牍业墓叵蛋压铱闯墒蔷龆ㄐ缘囊蛩厥忻裆缁岱炊闪吮痪龆ǖ囊蛩卣獠唤鲋苯拥贾铝死饭凵系奈ㄐ闹饕宥业贾铝斯抑饕寤蛘咚倒抑辽系募壑等?颉,谒蠢从捎诠沂强凸劬袼愿鋈吮旧碇挥谐晌页稍辈啪哂锌凸坌浴?胬硇 院吐桌硇浴,?诟穸斗ㄕ苎怼飞涛裼?楣?961第254页。个人不仅要服从国家而且有义务为国家作出牺牲 这种牺牲所放弃的是个人偶然的个体性获得的则是对个人的实体性的个体性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第340页。在诸如此类的为整体主义的思辨论证中 显然保留了相当的封建的气味。为了与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和整体主义相对抗费尔巴哈以自然和人立论试图诉诸人的感性欲求及爱的情感来解决个人与社会、利己与利他等等的统一。这种努力并未获得太大的成功。总体而言由于近代社会以物的依赖关系取代了传统社会人的依赖关系与这相应方法论的价值观上的整体主义逐渐被个人主义所取代西方社会在经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等一系列社会文化和政治事件以后以强调个体本位、突出个体自由和独立、维护个人利益、主张合理利己等为主要内容的个人主义逐渐确立了主导地位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制度层面。在一定意义上说西方近代哲学就是要为这一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流提供直接或者间接的论证这种论证主要在社会哲学、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和形而上学两个不同的层面展开。然而无论是从前者角度的直接说明还是后者的间接论证它们在理论上都陷入了一个二难的境地要么肯定了个体的独立性就否定了整体的统一性要么肯定了整体的统一性就否定了个体的独立性。这种理论因境及遗留的问题和矛盾不能不成为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现代哲学所必须面对的事实并在一定的意义上构成了新的理论思考的起点。 三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同时也是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传统哲学的终结。在反思、批判或叛离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哲学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现代哲学对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有了新的内容和特点。当然这种思考仍然包括社会政治学、道德哲学和本体论两个不同的层面。在社会政治哲学和道德层面以密尔、斯宾塞为代表的个人主义与以孔德、布拉德雷为代表的整体主义的对立和论争表明西方现代哲学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一开始就有着不同的立场。孔德立足于实证主义的哲学立场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的观点。在他看来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与其构成要素或部分之间有着功能的一致关系这种一致并不是说整体由部分决定相反整体的各部分就其单独来看并无所谓本性其作为系统要素之本性正是由系统决定的。他进一步以生物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来比附社会提出了他所谓的社会各阶级和阶层分工与合作的理论主张人们各司其职、各安其份、互相友爱在道德上奉行利他主义这样才能求得社会的秩序与进步。孔德的这种推崇整体和压制个人的观点及其为等级制度和专制皇权辩护的倾向受到了密尔的怀疑和批判他指责孔德是在主张建立一种社会对个人的专制。注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第14页。在密尔看来社会与个人两者中个人更具有实在性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种虚构的团体。因此他既不同意孔德关于社会研究应当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论也不同意孔德推崇整体贬低个体的价值取向他认为个性的自由发展乃是社会福祉的首要因素。注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第60页。因此他给自己提出的任务就是为个人自由进行辩护。他在《论自由》中把个人自由分为三大领域。即思想的自由、趣味和志趣的自由、结社的自由并且认为这些自由的价值不仅是有利于个人的而且也有所不及个人或一部分人的认识能力更是有限的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下经过各种意见的论辩和竞争才有助于发现和坚持真理。同时他还指出个人自由有其边界必须对其有所限制。他修正了传统功利主义的道德理论提出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道德标准。这表明了他试图寻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但他把这种统一 仍然放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上。在他看来所谓社会利益不过是个人利益的总和而人们归根结底是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才维护社会利益的。因此无论在方法论上还是在价值原则上密尔的个人主义立场都是非常明确的。在密尔之后斯宾塞和布拉德雷都提出了自己的社会有机论。然而在方法和价值取向及其具体体现的社会主张上两人却大相径庭。布拉雷把社会有机论作为人应当履行在社会中的岗位及义务的根据强调的是个人对于社会的服从斯宾塞则极力避免从社会有机论中引申出整体主义的价值原则他强调集合体的性质取决于其单位的性质主张个人利益是社会的基础国家只是为了维护个人的利益才存在并认为这是工业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而传统的军事型社会的信念是个人为国家之利益而存在。注斯宾塞《社会学原理》第一卷转引自赵修义、童世俊《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第489页。在本体论哲学或哲学的本体论层面叔本华、尼采以及作为他们思想先驱的克尔凯郭尔反传统哲学忽视人或者把人归结为理性的倾向强调人的生命存在的本体性和个体的独特性建立了人本主义的同时也是非理性主义的生存本体论。其中包涵着对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独特思考。与18、19世纪大部分哲学家在群己关系上的乐观主义不同他们一方面把这一问题提到本体论的高度另一方面却得出了悲观主义的结论认为社会的本质就是对人性的压抑自我与他人的群体永远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这与此前的许多思想家在群体与个体之间寻求统一与和谐认为二者可以共同实现的看法大相径庭。例如在克尔凯郭尔和尼采那里个人和大众是对立的。在他们看来大众是愚昧无能的只懂得把现存的伦理规范当作确定不移的准则来接受只有超人才能打破大众的机械化和平庸化才能形成真正的个人。真正的个人就是那种具有主人道德即能创造新的价值的强者和高贵者其与大众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在尼采那里只有超人才是真正的个人。他批评以往的个人主义者把自己并不当成对立中我自我而只是当成个人他代表所有的个人反对整体。这就是说他本能地把自己与每一个个人平等看待他并不是以一己的身份进行斗争而是作为众多个人的代表进行反对整体的斗争。注尼采《权力意志论》商务印书馆第458页。 这种个人主义思想就其对个人概念的理解来看与以往的个人主义确有很大的不同个人主义思想就其对个人概念的理解来看与以往的个人主义确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把人理解为实体化的原子式的无差别的个人而是当成一种独特的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的个人它不是从个人的外部属性或先天属性来规定人的个体性而是从个人的内在属性或理想精神归宿的角度来弘扬人的个体性。但是它与以往的个人主义又有相同或相似的方面这就是把人的发展和人格理想的实现仅仅建立在个人的本性和主观精神的基础上忽略或者贬低了个人与他人相互交往对于个人发展的积极意义因而不但不能建立起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大众之间的真正统一性而且导致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大众之间的紧张、对立和分裂。因此这种建立在非理性主义基础上的本体论个人主义虽然在冲击以整体主义为核心的传统价值体系方面有积极的意义但其负面因素特别是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割裂以及在秩序和道德方面的虚无主义却是十分有害的。在传统哲学解体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是属于现代哲学的范畴。由于唯物史观的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和说明不仅达到了传统哲学所不能及的高度而且其深刻性和合理性也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其他哲学派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批判了旧哲学对人的社会性的忽视同时也充分注意了人的存在的个体性。他们指出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如何人类 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4页。马克思根据人的生成发展把人类历史区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形态自然发生的人的依赖关系是人的最初存在形态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人类发展的第二个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02104页。马克思这里所概括的实际上也正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发展历程。在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传统社会里个人并不具有独立性其生命活动也主要不由自己主宰而要受群体的支配个人在一定意义是只是群体的附属物。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与工业生产及普遍的商品交换相联系个人从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中获得了独立成为独立的主体。但是只有在既扬弃了人的依赖关系所造成的人的异化又扬弃了对物的依赖关系所造成的人的新异化之后.
/
本文档为【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争西方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_哲学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