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

2017-11-11 10页 doc 26KB 3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3599

暂无简介

举报
【doc】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doc】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 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 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59? 桂南?跳岭头"源流 张秋萍 (广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本文在文献和田野资料的基础上,从人类学,历史学等视角,追溯桂南"跳岭头"源流.认为:桂南"跳岭 头"本质上是傩,可定性为含有军傩成分的民间傩,又是一种傩戏.自汉唐由秦中至楚荆,至桂林,广东,向桂 南流布,因傩的传播衍生"跳岭头",明清时期在桂南普及,兴盛,其传播过程是壮,汉文化互相融合,互相吸收 的过程. [关键词]桂南;"跳岭头";源流...
【doc】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
【doc】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 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 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59? 桂南?跳岭头"源流 张秋萍 (广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本文在文献和田野资料的基础上,从人类学,历史学等视角,追溯桂南"跳岭头"源流.认为:桂南"跳岭 头"本质上是傩,可定性为含有军傩成分的民间傩,又是一种傩戏.自汉唐由秦中至楚荆,至桂林,广东,向桂 南流布,因傩的传播衍生"跳岭头",明清时期在桂南普及,兴盛,其传播过程是壮,汉文化互相融合,互相吸收 的过程. [关键词]桂南;"跳岭头";源流 [中图分类号"]K291/2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i003--434X(2009}03--0059--04 桂南"跳岭头"(又称"跳大排","跳大庙","跳 鬼僮","颂鼓舞"等),因多在野外的岭坡上进行而 得名,一般在农历八月到十月间(多为中秋节八月 十五左右)举行,是人民用以祈求丰收和人畜平 安,祛邪纳吉的集祭祀,舞蹈,戏剧于一身的传统 民俗.广泛分布于今桂南的钦州,防城,合浦等 地,其中,又以钦州为盛:在钦南区的康熙岭 (壮?),久隆,黄屋屯(壮),那思,那丽,那彭等镇, 钦北区的新棠(壮),板城,小董,青塘,平吉等乡 镇,以及灵山县18个镇中的壮族村落烟墩镇邓塘 村和大部分汉族古村?,浦北县的三合,北通,白 石水,龙门,大成,张黄,福旺等客家人聚居重镇, 均留下过"跳岭头"民俗履痕.下文主要以钦州为 例. 一 ,桂南"跳岭头"的定性 对"跳岭头"进行定性,是探讨其源流及变迁 的关键所在. 傩是巫的一支,是原始农耕文化(包括稻作和 旱作)的产物;基本形态是戴假面具沿门逐疫,随 着时代变迁不断吸收新的民俗或教派因子而有所 演变;主要功能是驱邪纳吉,辞旧迎新,蕴含着人 们生生不息的追求和表现人们旺盛的生命力. "跳岭头"今在桂南的分布地区,原是土着民 族——壮族的聚居之地,壮族是生活在这块土地 上的古老的稻作民族,史上也向有"岭南古越巫" 之说."跳岭头"表演过程中随处寄寓的驱邪纳 吉的内涵,村尾一村中一村头这种较为原始的"沿 门逐疫",戴假面具等表现形态,都与"傩"相合. 据此,我们认为,桂南"跳岭头"本质上是傩. 从桂南各地"跳岭头"以当地师公,道公为首 的表演主体,与民间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唱本曲 目,村落中岭头,坡地的表演地点,村民集体参与 的方式等进而综合判断出,桂南"跳岭头"本质上 应属民间傩.它的表演曲目中如《忠相格》,《五雷 格》等武将,武神风格的内容,又包含一定程度的 军傩成分,这有可能和宋时桂林傩队的深远影响 有关.因此,桂南"跳岭头"可进一步定义为:包含 有军傩成分的民间傩. 另外,学术界早有提出对"傩戏"的界定,曲六 乙先生认为它应该具备五个特征:傩戏是多种宗 教文化的混合产物;傩戏汇蓄和积淀了从上古到 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面具 是傩戏造型艺术的重要手段;早期傩戏的演职员 多由傩师们兼任,当傩祭活动中出现戏剧性人物 时,傩师更兼有宗教和戏剧两种职业;宗教是傩戏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 号:2O081O602O3O3M29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张秋萍,女,广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民俗学2006级研究生. ?6O?广西地方志2009年第3期(总第156期) 的母体[1].还有学者认为傩戏基于两个原则:在 宗教祭祀活动中进行的;与禳灾逐疫有关[2].综 合这些界定,再结合桂南"跳岭头"的种种表 现和特征:纵使时空变换,通过宗教性祭祀活动所 表现出来的驱邪纳吉始终是它的主题;虽异于最 初的形态,面具和沿门逐疫仍作为是桂南"跳岭 头"中的主要形式贯串其中;在传播过程中,桂南 "跳岭头"不断吸收佛,道,儒等教派和壮族师公教 的文化,融人秋社中并衍生出"吃岭头"等地方民 俗,加入地方人物神如朱千岁,冯公等,实现了不 同时期文化上的融合和积聚,可以推断:桂南"跳 岭头"又是一种傩戏. 因此,桂南"跳岭头"是带有军傩成分的民间 傩,傩仪,傩舞,傩戏三个阶段在其中都有体现. 有人主张"跳岭头"即师公戏,其判断依据为: "跳岭头"从事人员中有师公参与;酬神表演中有 山字头动作与花山壁画所刻乐舞形似.笔者认 为,这些的判断是片面的,不足以说明问题.首 先,任何一民族,都有一部分民间信仰从事者,与 此相关的民俗活动,自然由他们来担纲"主演". 这只是历史和现实的随意选择,似乎不能据此给 一 种民间民俗的下本质定论.其次,不同文化在 历史的长河中碰撞融合,这是显而易见的民俗传 播规律,"跳岭头"对道,儒,佛等不同教派文化,师 公文化的学习,吸收等也是自然.因此,桂南"跳 岭头"并非师公戏. 笔者的田野资料显示,灵山县城是桂南"跳岭 头"极盛之地.据灵山县前文联主席陈宜坚先生 多年的察访,研究,灵山各主要姓氏皆不超过二十 代.这至少说明一点,今灵山住民以移民为主. 这也证明"跳岭头"为壮族原生说之不可证.另据 岭头班的传承谱系记载,钦南区壮族分布的"三 那"(那彭,那丽,那思)地和浦北县白石水,北通等 许多村庄的"跳岭头",都以灵山县武利镇安金村 的六禾堂(岭头班名称)为主力,而安金岭头班又 传承自伯劳镇邓阳村,这表明,灵山邓阳村很有可 能是桂南"跳岭头"(包括壮族地区)的兴发之地. 而邓阳村的首任师傅曾先后游历江西,广西的桂 林,横州等地学习傩艺,这就说明,桂南"跳岭头" 因傩的传播而衍生,和师公戏没有直接的传承关 系,二者之间的关联只能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来表述.比照笔者分别在灵山县汉族村落大芦村 (该村岭头队的发展历史还不是最古老的,灵山县 "岭头"始祖应数伯劳镇邓阳村)和黄屋屯镇壮族 村落料家村(该村的岭头队在该镇享有盛名)搜集 到的岭头唱本,也印证了这点.大芦版本中对神 的传承,情节的描述等都非常完整,对其他教派等 的文化吸收也较为全面,体现一定的可溯性;而后 者虽然大体也沿用了与前者类似的三师,二师,四 帅,五雷等名称和顺序,但具体内容却明显是不完 整的情节和不同人名的拼凑和移位,最后只能在 每一出中都加入与主题全然不符的生活情节的描 述来延长篇幅,且辞不达意,让人不觉有后者沿袭 自前者的判断.综而观之,桂南"跳岭头"与师公 戏之间应不能划上等号.因文章篇幅有限,在此 不具体探讨. 二,"跳岭头''的历史源流及变迁 各时各地之"傩"的发生的可能是:传播,或是 共生,或彼此共生且相互影响[引.这样,桂南"跳 岭头"的发生至少有三种可能:本土壮族原生,与 傩共生;傩由北向南传播而来,由汉族带入;传自 傩,但由壮族接收.笔者认同第二种可能. 首先,"跳岭头"缺乏与傩共生的考古和文献 依据;与之相反,佐证"傩"源远流长的考古,文献 依据却是充分的.其次,灵山县城居民构成主体 为移民的事实,结合"跳岭头"兴起于明清,也可排 除"跳岭头"为壮族原生的可能.再次,通过现存 唱本中汉族村落的自成一体与壮族村落的的比 照,也可证明,桂南"跳岭头"应是由汉族带入.根 据民族学的传播理论,民俗或文化的传播,其最完 整的形态往往保存在最外围而非核心区域.桂南 位于中国南疆,"跳岭头"完整地保存了"傩"傩仪 一 傩舞一傩戏的发展阶段.总之,桂南"跳岭头" 应是由汉族带人的,傩由北至南传播的演变形态. 早在20世纪9O年代初,张紫晨先生便已提 出,任何文化现象,割断其发展源流,都是不可理 解的.傩文化产生在历史悠久,幅员广阔的中国, 要认识它就需要在更广阔的地理历史背景上去探 索.那种认为傩是某一地区或民族的特有现象, 因而它的渊源只能在某一地区或民族中去探寻的 认识是不对的.因为它把今天存有傩戏遗踪的地 区看作是自古如此,从而排除了傩在历史上长期 流布与变异的过程[4].因此,我们要考察"跳岭 头"的历史源流,也得把它放到整个中国傩文化的 大背景之下. "源流初探?61? 桂南"跳岭头 经过论证,张紫晨先生认为,从周秦至汉,傩 传承主要在都城长安及黄河地区——这是官傩的 正统表现,并发展成完善状态.但从汉代开始,官 傩已向地方州县波及,迅速走向地方化.其流布 路线,由长安而至秦中,再至荆楚,而且在波及地 方后,与当地民族固有习俗传统(如"荆蛮"的鬼神 观念,祭祖观念等,发展到后世则为祖先崇拜观 念)结合,因而变化十分显着.当然,流布的前提 是地方具有民间傩的基础,即地方固有古俗及各 式驱鬼活动."跳岭头"正是在越巫与稻作的历史 积淀之上,结合地方固有民俗如歌圩,秋报,赛社 等最终形成岭头节这一独特民俗的.宋代以后, 是傩仪向南流布最盛的时期.广西桂林和苗瑶地 区,便为傩仪重地.最后,张先生指出,南方固有 的重巫的古傩传统等,使得傩流南归,汇集西南, 这是数千年历史造成的一个趋势[4]. 那傩从荆楚到桂林,再到"跳岭头"如今的分 布区域桂南等地,究竟经历一个怎样的历程?根 据研究,楚文化和中原文化迅速向岭南流传的主 要通道是从湖南境内沿着湘江,通过湘桂低谷,进 人广西全州,兴安一带,最后到达桂林.据1983 年民间舞蹈集成普查,桂北跳神正流传在这条古 道上r5].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南宋与元兵的交 战中,是沿着浙江,江西,福建,广东一路败下来 的,而桂东,粤西一带的傩舞,与南宋广西傩队有 很深的渊源[6],意即傩的南传路径有可能自广东 而桂南.据自汉始合浦与今广东徐闻等地的密切 关系[]卷五'疆域'推测,很难否定这种可能性.钦州 汉族村落大芦村的岭头唱本中的《三官格》,钦州 黄屋屯壮族村落料家村岭头唱本中的《四帅格唱》 等,均有"雷州庙"的字眼出现,这与合浦曾于明洪 武七年(1374年)隶广东雷郡的历史记载有重合 之处.灵山县邓阳村"跳岭头"首任班首何兴瓒的 学艺过程中所游历之处与何氏族源等也提及广东 一 江西一桂林这条路径,这似乎有某种刻意强调 和暗示.然而,大芦唱本中"母在江南",冯公从贵 县至横县娶妻等情节又有中原痕迹.综合言之, 傩进人广西前的路线可能有主流和支流之分,但 前一说的源流更有可塑性.只是,不管如何,讨论 傩在广西内的传播似乎更有直接意义. 有人认为,现广西桂林"跳神"中保留的土地, 门神,判官,灶神等,和宋代宫廷傩队的傩目同名, 这表明最初被称为"百姓傩"的傩队所表演的傩 目,应由"宫廷傩"转化过来.而"宫廷傩"的倡行 者很可能是静江诸军.《岭外代答》有载:"桂林傩 队,自承平畴,名闻京师,日静江诸军傩,而所在坊 巷村落,又自有百姓傩.严身之具甚饰.进退言 语,咸有可观,视中州装,队仗似优也.推其所以 然,盖桂人善制傩面,佳者一直万钱,他州贵之如 此,宜其闻矣."[83该作者周去非还认为,由于影响 的巨大,当地的老百姓则群起而效之.当然,"百 姓傩"的规模可能稍逊"诸军傩"一筹,但两者的合 力生发出来,声势之浩大,影响之深远,渐使"静江 诸军傩"的称号"名闻京师".元代,"静江诸军傩" 失去载体而逐渐消失,"百姓傩"则失去军队作为 支柱,必定要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途径.元末明 初,它渐与当地的巫舞风习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乡 人傩的一种新形式,即是"跳神,,[引. 这种说法自有一定的道理,又有不成立之处. 首先,周去非也算一文人雅士,"百姓傩"之名更多 是出于与"静江诸军傩"相对而命,亦能说明参与 主体及活动本身的一俗一雅.因此,"百姓傩"有 可能指的就是"跳神".且桂林的"跳神"主神是唐 初大将李靖,史书确有其人,他于唐武德四年(621 年)由四川出兵两湖,到桂林后尽力招抚,关心民 众疾苦,受到桂林等地人民的崇敬,民众在他死后 立庙祭祀.可照上述一说,到元末明初,受"军傩" "宫廷傩"影响至深的"百姓傩"作为主体,才形成 "跳神",前后相隔六七百年,难免牵强.其次,一 种民间信仰形成规模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在静江 诸军傩之前,桂林当地对巫应形成一定的信仰,才 能在与其有相似驱邪纳吉内涵的军傩到来之时回 应强烈.如桂林"跳神"主要的乐器腰鼓,便是自 西域传人,隋唐为伎乐所用.《旧唐书》卷二九《音 乐二》中即有:"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 腹,木胡鼓也."至宋时,桂北人民已能自己烧制腰 鼓并饮誉中原.可见,"跳神"至少在唐时已有,而 非元末明初,但宋时静江诸军傩的到来确对桂林 "跳神"中保留的与宋宫廷傩队相同的面具,规模 的改变等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桂林"跳神"有可 能自唐时已形成并开始传播至桂南,这从清嘉庆 《灵山县志》对钦州"跳岭头"曾经的主神的记载中 得到侧面佐证,"宁原悌,钦江人„„授校书郎,累 官谏议大夫",为"德才兼备者",[]'卷三.选举有传. 在传播的过程中,桂林"跳神"中的主神发生变异. 笔者在2008年9月两次在钦州灵山等地的田野 ? 62?广西地方志2009年第3期(总第156期) 调查中,当地师傅或民众答"主神是千岁".从现 况来看,桂林"跳神"和钦州"跳岭头"都以戴面具 跳神,舞毕接唱为主要表演形式;两地的巫师均被 称为鬼师,鬼师的宗教意识比较淡薄,他们主要主 持集体性的酬神仪式;时间都在八月中秋前后;侧 重于跳神表演而非迎神和送神;伴奏乐器中的腰 鼓相同等,皆表明两者间密切的渊源关系[5]. 广西地区从桂林到桂南各地的交通,汉至唐 代主要靠水路,从桂林沿漓江而下到达苍梧,再从 苍梧逆西江上溯到今藤县的北流河口,在这里沿 河南下进入玉林平原,然后起岸转人南流江,最终 到达北部湾畔的合浦.楚巫与傩仪结合的桂林 "跳神"很可能在唐代前后沿着这条水路流传至桂 "[5].灵山 南地区,并逐渐演变成今日的"跳岭头 与合浦曾有着密切联系.汉时,灵山属合浦郡之 合浦县;三国时,归人合浦郡属交州,晋同;齐时析 置三县,其中之宋广县属合浦郡;明洪武元年 (1368年)属钦州,二年属钦州府,九年改属廉州, 隶雷州,十年改南宾为灵山县,十四年州府还属钦 州,仍隶廉州府.而自汉代至明,合浦郡址或州治 大多位于浦北县境内.这就从行政上确认了灵山 与合浦乃至浦北间的密切联系,为"岭头"由灵山 发散至浦北的判断提供了又一依据.从清嘉庆 《灵山县志》的地图上看,其时,灵山辖地东抵合 浦,南至北部湾沿海即今钦州今犀牛脚镇三娘湾 等地,西南至今钦州市那丽,那彭,久隆,康熙岭等 地,西至今钦州平吉,小董,青塘,新棠,板城,今南 宁的那楼,百济等地,北至今之横县及浦北县三 合,北通,白石水等地.上述所列之地均为今桂南 "跳岭头"主要分布地.岭头班内部传承谱系表 明,现灵山县东部,钦南区壮族分布的"三那"(那 彭,那丽,那思)和浦北县白石水,北通的许多村庄 的"跳岭头",都以安金村六禾堂(岭头班名称)为 主力,而安金村承自于邓阳村.除此之外,灵山中 部的檀圩镇谢赖村以及灵山西部沙坪镇旺屋垌村 旺兴堂等,均是邓阳村的传承支系. 可见,其传播路线沿着桂林至桂南的水路,一 路到达浦北等处(初在浦北等地未能兴起),由浦 北而灵山.具体到"跳岭头"在桂南内部地区的传 播,前灵山县文联主席陈宜坚先生据多年的田野 经历认为,应是遵循从伯劳镇邓阳到武利镇安金, 再向灵山其他乡镇和周边的壮族地区,浦北客家 聚落等辐射.虽然桂林"跳神"可能自唐起已有传 播,钦州旧地也有信巫基础,但信仰要真正深入人 心,仍需一定的时间,加上元朝对傩的打击,至少 到明清时期,"跳岭头"才开始在桂南普及,兴盛, 尔后反而带动今浦北等地"岭头"的发展.明嘉靖 《钦州志》卷一《风俗》中关于"跳岭头"的描述也说 明,至迟在明嘉靖中叶,跳岭头盛行今之大寺,大 直,黄屋屯一带. 作出明清兴起的时间推断,还有如下佐证:明 清时期,"跳岭头"才被广泛记载于史志材料中;明 时开始推行里社,使"社"深人人心,而它又是 "吃岭头"形成的基础和今日"跳岭头"格局的必 要构成,这在后续文将有具体论述;还与汉族迁入 的历史对应:明代以前,钦州一带的居民仍以土着 的壮族为主,明末清初,汉族人口逐步超过当地壮 族.清代以后,随着汉族人的大量迁入以及当地 壮族人逐步被汉族所融化,钦州地区汉族人 分布区成片地滚动扩大,壮族的分布区则日趋缩 小.因此,通过历代南征和戍守的军队,屯田实 边,逃避战乱或灾荒,犯法流放,任职官吏,经商, 拓荒垦种等途径[1..,傩就可能被传至钦州.傩在 钦州乃至桂南地区的传播过程,其实也是汉,壮文 化互相融合,互相吸收的过程. 注释: ?壮族聚居的行政乡镇,下文简写为"壮".其余未 标注者,均为汉族乡镇. ?资料引自"灵山跳岭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作申报书[R].2005. [参考文献] .中国各民族傩戏的分类,特征及其"活化石" Ell曲六乙 价值[J].戏剧艺术,1987(4):91—101. [2]黄竹三.傩戏的界定和山西傩戏辨析EJ3.民族艺术, 1992(2):105. [3]徐新建.安顺"地戏"与傩文化研究EJ].贵州社会科 学,1989(8):3O一34. [4]张紫晨.中国傩文化的流布与变异EJ].北京师范大 学(社科版),1991(2):19—27. E53于欣,金涛.广西师公舞的不同形态与源流EJ].民族 艺术,1988(2):148. [6]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5:415--435. [7]张孝诗.灵山县志(嘉庆二十五年)[M].西湖卫富文 刻本. Esl周去非,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M].卷六?乐器门 ? 桂林傩.中华书局,1999:138. [9]流沙.桂林傩队及其后期的变化[J].民族艺术,1992 (4):117—127. ElO]覃彩銮.钦州汉族的来源,分布及历史作用述论 口].广西民族研究,2002(1):88—93.
/
本文档为【【doc】桂南“跳岭头”源流初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