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教学大纲-长沙理工大学

2019-04-21 50页 doc 1M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1159

暂无简介

举报
教学大纲-长沙理工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保险学”教学大纲 Automobile insurance 课程编号:02020069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车辆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交通运输(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课、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汽车保险学的基本原理、职能作用以及承保、理陪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主要保险公司的主要险种、条款、费率以及承保...
教学大纲-长沙理工大学
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保险学”教学大纲 Automobile insurance 课程编号:02020069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车辆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制定。 (一)教学对象 交通运输(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课、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汽车保险学的基本原理、职能作用以及承保、理陪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主要保险公司的主要险种、条款、费率以及承保、理陪方面的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常用险种条款、现场查勘、定损核损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从事汽车保险工作的知识和能力。 (三)主要现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汽车构造。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2.重点和难点。 重点:主要机动车辆保险险种,承保、理赔基本程序、事故鉴定与查勘、定损核损、理赔中车辆损失、其他财产损失的确定方法原则、人员伤亡费用的确定方法赔款理算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案例分析的方法。 难点:责任免除的界定、免陪率的计算方法,现场查勘技术以及现场摄影技术。车辆损失的确定方法、人员伤亡费用的确定方法赔款理算方面。 (五)考核方式 考查。 二、教学内容 (一)保险学基础,机动车辆保险综述 了解保险学的基本常识,掌握机动车辆保险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机动车辆保险险种及费率表使用说明 掌握机动车辆损失保险、第三者责任险以及几个主要的附加险的基本条款、责任免除事项以及免陪率等、费率表的使用方法;了解其余附加险的基本条款、概念。 (三)机动车辆保险承保实务 了解机动车辆承保的流程,掌握合同的变更、终止的条件等。 (四)机动车辆保险理赔实务 掌握理赔的原则和流程、了解受理报案的基本程序。 (五)机动车辆交通事故鉴定与查勘 掌握交通事故的鉴定基本知识以及查勘手段。 (六)定损核损 掌握理赔中车辆损失、其他财产损失的确定方法、原则、人员伤亡费用的确定方法赔款理算方面的基本知识。 (七)机动车辆保险理赔案例分析 掌握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以及汽车保险欺诈案等一些常见案例的理赔分析方法。 三、试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2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上机、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外辅导、课外实践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汽车保险学”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章 保险学基础,机动车辆保险综述 2 2           第二章 机动车辆保险险种及费率表使用说明 8 8           第三章 机动车辆保险承保实务 2 2           第四章 机动车辆保险理赔实务 2 2           第五章 机动车辆交通事故鉴定与查勘 4 4           第六章 定损核损 4 4           第七章 机动车辆保险理赔案例分析 2       2     考试 2       2     总 计 26 22     4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赵新民.机动车辆保险与理陪实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梁军,焦新龙.汽车保险与理赔.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制订人:苗秀娟 审核人:张新 批准人:荣见华)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A”教学大纲 Error Theory & Date Processing A 课程编号:07010060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学生。开课学期为第六、七学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必修课、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误差理论域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初步认识机械量、几何量和各种有关物理量测试技术中的静态与动态测量的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恰当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正确组织实验过程,以消除或减小误差,在最经济的条件下,得到最理想的结果。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测试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 后续课程:测试计量技术,智能仪器仪表等。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与上机实验相接合的方式。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内容,图形用投影仪,以增加信息量。 本课程的重点为: 1.误差的分类与基本性质;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的处理方法; 2.误差的合成、分配,最佳的确定; 3.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两种评定方法; 4.等精度测量的最小二乘法处理; 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本课程的难点为: 1.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 2.正规方程及精度估计; 3.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理论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考试,其中笔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掌握精度及其表示方法;掌握有效数字、数字的舍入原则、有效数字的运算。 (二)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掌握随机误差的基本特征、算术平均值、方差、极限误差表示,等精度和不等精度测量的概念、权系数、单位权化;系统误差的发现方法,及其减小和消除;粗大误差的发现方法,及其减小和消除;数据处理实例。 (三)误差的合成与分配 函数误差的基本概念、函数系统误差和函数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的合成;系统误差的合成;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合成;误差分配;微小误差取舍原则;最佳测量方案的确定。 (四)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合成;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实例。 (五)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法处理 最小二乘法原理基本原理;正规方程;测量数据的精度估计;组合测量的最小二乘法处理。 (六)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一元线性回归;了解一元非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上机实验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A”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导论 2 2       3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10 10       3   误差的合成与分配 8 8       3   测量不确定度 4 4       3   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法处理 8 8       3   回归分析 2 2       3   总 计 34 34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费业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 杨振文.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制订人:张玉萍 审核人:刘晖 批准人:荣见华)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B”教学大纲 Error Theory & Date Processing B 课程编号:07010061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按机械大类等各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机械大类各专业本科学生。开课学期为第六、七学期。总学时数26学时。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机械大类各专业的选修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学生必须掌握各章内容,相关课程需密切配合进行安排。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误差理论域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初步认识机械量、几何量和各种有关物理量测试技术中的静态与动态测量的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恰当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正确组织实验过程,以消除或减小误差,在最经济的条件下,得到最理想的结果。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测试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 后续课程:测试计量技术,智能仪器仪表等。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与上机实验相接合的方式。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内容,图形用投影仪,以增加信息量。 本课程的重点为: 1.误差的分类与基本性质;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的处理方法; 2.误差的合成、分配,最佳方案的确定; 3.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与两种评定方法; 4.等精度测量的最小二乘法处理。 本课程的难点为: 1.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 2.正规方程。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理论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考查或采用其他考察方式,其中笔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掌握精度及其表示方法;掌握有效数字、数字的舍入原则、有效数字的运算。 (二)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掌握随机误差的基本特征、算术平均值、方差、极限误差表示,等精度和不等精度测量的概念、权系数、单位权化;系统误差的发现方法,及其减小和消除;粗大误差的发现方法,及其减小和消除;数据处理实例。 (三)误差的合成与分配 函数误差的基本概念、函数系统误差和函数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的合成;系统误差的合成;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合成;误差分配;微小误差取舍原则;最佳测量方案的确定。 (四)测量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合成;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实例。 (五)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法处理 最小二乘法原理基本原理;正规方程;组合测量的最小二乘法处理。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2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上机实验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导论 2 2           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8 8           误差的合成与分配 8 8           测量不确定度 2 2           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法处理 6 6           总 计 26 26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费业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 杨振文.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制订人:张玉萍 审核人:刘晖 批准人:荣见华) “工程机械底盘构造”教学大纲 Chassi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课程编号:08020001        学时/学分:40/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机械方向)四年制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机械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必修课。该课程主要介绍现代工程机械底盘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现代工程机械的结构、原理、使用和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液压与液力传动。 2.后续课程:工程机械应用技术,工程机械设计,机械化施工组织与管理。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拆装实验。 2.重点:(1)变速箱;(2)行走系;(3)转向系;(4)制动系。 3.难点:(1)行星式变速箱;(2)全液压转向系统。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综合笔试,并参考平时作业和听课、实验情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主离合器 第二章 变速箱 第三章 万向节与轮式驱动桥 第四章 轮式行走系 第五章 轮式转向系 第六章轮式制动系 第七章 履带式驱动桥 第七章 履带式行走系 三、实验内容 变速箱、轮式驱动桥拆装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计4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课、拆装实验,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工程机械底盘构造”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章 主离合器 4 4       2   第二章 变速箱 6 6       2   第三章 万向节与轮式驱动桥 6 6       2   第四章 轮式行走系 4 4       2   第五章 轮式转向系 6 6       2   第六章 轮式制动系 4 4       2   第七章 履式驱动桥 2 2       2   第八章 履式行走系 2 2       2   拆装实验 8   8         总 计 42 34 8     16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陈新轩.现代工程机械发动机与底盘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主要参考书: [1] 张光裕.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设计.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 何挺继.筑路机械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 王健.工程机械构造.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 [4] 周萼秋.现代工程机械.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制订人:黄东胜 审核人:卢和铭 批准人:荣见华) “工程机械概论”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课程编号:08020002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长沙理工大学土木类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不掌握工程机械的基本知识,从而懂得针对不同的土木工程项目合理的选用机械。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主要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道基路面工程(或桥梁工程,基础工程)。 2.主要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图像和视频资料进行教学。 2.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各机型的功能用途、不同机型性能特点、以及简明构造和工作原理。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缺乏机械基础知识,难点在于构造和工作原理。 (五)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二、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单元 内燃机 1.内燃机基本组成,能量转换过程,曲轴活塞机构和配气机构:了解基本组成和整体构造;掌握内燃机工作过程和基本能量转换原理。 2.燃油供应系,润滑系,冷却系,内燃机特性曲线。了解各系统基本组成;掌握各系统保证整机正常工作的必要性和柴油机性适应装备工程机械的性能特点。 第二单元 工程机械底盘 1.概述,传动系组成,传动系主要部件:了解传动系各主要部件的类型和基本构造,掌握离合器、液力变矩器,差速器的作用和基本工作原理。 2.行走系、转向系和制动系:了解各系统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基本构造;掌握轮式和履带式两类行走装置的性能特点,不同转向方式的转向原理和特点,对制动系的性能要求。 第三单元 各种施工机械 1.土方施工机械:了解各种土方施工机械的基本构造和作业方式;掌握各种土方施工机械的性能特点和适应范围。 2.压实机械:了解各种压路机的基本构造;掌握各种机械和非机械因素对压实效果的影响,轮胎式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和振荡压路机的性能特点。 3.路面机械(或桥梁施工常用机械):根据教学对象专业方向的不同,合理选择典型机种进行教学,在了解各机种不同机型基本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要掌握各机的性能特点和适应范围。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现场教学,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其学时分配如下表。 “工程机械概论”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2 2           第一单元 内燃机 8 8       2   第二单元 工程机械底盘 8 8       4   第三单元 各种施工机械 16 16       6                   总 计 34 34       12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王进.工程机械概论.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1] 李自光.公路工程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 李自光.桥梁施工成套机械设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郑训等.路基与路面机械.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 卢和铭.现代铲土运输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5] 黄东胜.现代挖掘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6] 周萼秋.现代压实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制订人:卢和铭 审核人:王志安 批准人:荣见华) “工程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教学大纲 Fault Diagnosi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课程编号:08020003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械方向)四年制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机械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必修课。该课程主要介绍现代工程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现代工程机械故障诊断的基本技能,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液压与液力传动、工程机械底盘构造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2.重点:数字信号处理,工程信号分析基础,转子系统的故障 3.难点:工程信号分析基础,转子系统的故障机理及诊断技术 (五)考核方式 考查,闭卷综合笔试,并参考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动态信号及其描述,δ函数,(快速)付氏变换 (二)数字信号处理 (三)工程信号分析基础 (四)机械振动测试 (五)典型机械零件故障机理及诊断技术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 本课程总计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实践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工程机械故障诊断”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章 动态信号及其描述 2 2           第二章 数字信号处理 4 4       2   第三章 工程信号分析基础 6 6       2   第四章 机械振动测试 2 2           第五章 典型机械零件故障机理及诊断技术 20 20       6   总 计 34 34       10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梁为,李洛虎.机械故障诊断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1] 钟秉林.机械故障诊断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李国华.机械故障诊断.化学工业出版社 [3] 廖伯瑜.机械故障诊断基础.冶金工业出版社 [4] 韩捷.旋转机械故障机理及诊断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制订人:黄东胜 审核人:卢和铭 批准人:荣见华) “工程机械计算机管理”教学大纲 Computer aided construction machinery management 课程编号08020004        学时/学分:38/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长沙理工大学机械类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机械设计制造(工程机械方向)四年制本科生,必修。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工程机械方向)的专业课,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工程机械机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业务程序。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从事机务程序化管理的基本能力。要求在掌握机务管理业务知识的前提下,学会基本的计算机编程管理方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VISUAL FOXPRO,工程机械底盘,现代工程机械。 2.后续课程:无后续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上机操作相结合。 2.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机务管理业务知识,计算机管理策略和数据库管理程序设计。 难点在于机务管理程序设计。 (五)考核方式 考试。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公路机械机务管理业务知识 1.管理体制与政策法规:了解行业机务管理现状。 2.装备管理:了解装备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掌握装备管理各环节的要点,机械技术改造的经济可行性论证方法。 3.使用管理:了解使用管理的工作内容。 4.保修管理:了解各种保养和修理的作业内容,掌握保养和修理的基本概念,保养和修理的本质区别。 5.油料与配件管理:了解料料的基本知识,和油料与配件管理的基本内容。 6.固定资产管理: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内容,掌握固定资产的基本概念,固定资料编号的原则及其重要性,折旧基金的作用和管理原则。 7.定额与统计管理:了解定额管理与统计管理的基本任务,掌握常用统计指标的定义与统计方法。 第二单元 机务管理程序设计 1.任务分析与设计思想:了解任务需求与计算机化管理的大原则。 2.数据库的设计:了解建库的数据范围,掌握机务管理数据库设计方法。 3.总体控制和模块化设计:了解按机务管理业务需要划分程序模块的思想,掌握分模块规划程序的设计方法。 4.数据编修程序设计:了解关键数据规范化的重要性和程序处理方法,掌握机务管理数据编修程序设计方法。 5.查询程序设计:掌握模糊查询的程序设计思想和基本的查询程序设计方法。 6.报表程序设计:了解机务管理报表的特点,掌握典型机务管理报表处理程序的设计方法。 三、实验(上机)内容 1.机务管理数据库设计。 2.机务管理总主控程序设计。 3.机务管理数据编修程序程序设计。 4.机务管理信息查询程序设计。 5.机务管理报表处理程序设计。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38学时,教学环节以课堂教学与上机教学并重,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时分配如下表。 “工程机械计算机管理”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单元 一~五章 10 10       1   第一单元 六~七章 4 4       2   第二单元 一~三章 10 6   4   2   第二单元 四~六章 14 8   6   3   总 计 38 28   10   8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卢和铭.计算机辅助施工机械务管理.(出版社待定) 2.主要参考书: [1] 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编.公路筑养路机械机务管理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 谢永平.公路工程机械机务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3]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相关的其它参考书) (制订人:卢和铭 审核人:王志安 批准人:荣见华) “工程机械设计”教学大纲 design Theory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teaching program 课程编码:08020005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四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械方向]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械方向)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械方向)专业或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程机械方向)专业相近专业课程,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运用工程机械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能力。学生能基本掌握工程机械设计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如工程机械总体设计、工程机械行驶理论、工程机械发动机的选择和工程机械转向系设计等。为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工程机械设计和应用专业工作打下扎实理论的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现代设计方法,道路施工机械,工程机械底盘构造,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机械设计和现代工程机械。 2.后续课程: 此为专业课,无后续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讲授及讨论)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2.重点和难点: 重点为工程机械设计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掌握和应用;如工程机械总体设计。 难点在于如何更好地综合灵活应用工程机械的基本设计计算方法和总体设计。 (五)考核方式 考试。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工程机械设计 1.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 2.工程机械的设计过程。 3.工程机械总布置。 4.工程机械CAD技术简介。 要求:了解工程机械的设计过程和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 掌握工程机械总布置技巧和工程机械CAD技术。 第二章 工程机械发动机的选择 1.发动机的基本性能。 2.工程机械发动机的选型。 3.工程机械发动机辅助系统设计。 4.发动机悬置系统设计 要求: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性能。 掌握工程机械发动机的选型和工程机械发动机辅助系统设计。 第三章 工程机械行驶理论 1.土壤的物理性质。 要求: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 掌握工程机械发动机辅助系统设计和发动机悬置系统设计。 2.工程机械行驶理论。 要求:掌握工程机械行驶理论。 3.轮式工程机械行驶理论,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理论。 要求:掌握轮式工程机械行驶理论和履带式工程机械行驶理论。 第四章 工程机械牵引性能 1,牵引力平衡和牵引力功率平衡。 2.牵引特性。 要求:了解牵引力平衡和牵引力功率平衡。 掌握牵引特性。 第五章 工程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1.传动系统设计概述。 2.主离合器设计。 3.液力变矩器选择。 要求:了解传动系统设计概述。 掌握主离合器设计和液力变矩器选择。 4.变速箱设计。要求:掌握变速箱设计。 5.传动轴和驱动桥设计。要求:掌握传动轴和驱动桥设计。 第六章 工程机械制动系统设计 1.概述。 2.制动器的结构型式选择。 3.制动系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要求:了解制动器的结构型式选择。 掌握传动轴、驱动桥设计和制动系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第七章 工程机械转向系设计 1.概述。 2.铰接式转向系设计。 3.铰接式转向系设计。 要求:了解概述。 掌握制动系主要参数及其选择和铰接式转向系设计。 第八章 工作装置设计 1.对工作装置的基本要求。 2.铲斗设计。 3.工作装置连杆设计。 要求:了解对工作装置的基本要求。 掌握铰接式转向系设计、铲斗设计和工作装置连杆设计。 4.工作装置连结构有限元分析。 5.工作装置的液压系统。 第九章 工程机械人—机—环境系统设计 1.概述。 2.工程机械噪声控制。 要求:了解工作装置连结构有限元分析、概述和工程机械噪声控制。 掌握工作装置连杆设计和工作装置的液压系统。 3.工程机械驾驶室宜人化气候环境。 4.工程机械乘座舒适性。 要求:了解工程机械噪声控制、工程机械驾驶室宜人化气候环境和工程机械乘座舒适性。 第十章 工程机械造型设计 1.概述。 2.工程机械造型设计的任务。 3.工程机械造型设计。 4.工程机械色彩设计。 要求:了解工程机械乘座舒适性、工程机械造型设计的任务和工程机械色彩设计。 掌握工程机械造型设计。 三、实验内容 本课程由于学时太紧缺,不安排实验内容。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工程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章 2 2           第二章 3 3           第三章 7 7           第四章 2 2           第五章 9 9           第六章 2 2           第七章 2 2           第八章 2 2           第九章 4 4           第十章 1 1           总 计 34 34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秦四成.工程机械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 [1] 吴永平,姚怀新.工程机械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 吴庆鸣,何小新.工程机械设计.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自光.桥梁施工成套机械设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 李自光,展朝勇.公路施工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5] 孙靖民.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制订人:游小平 审核人:卢和铭 批准人:荣见华)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分析”教学大纲 Analysis of hydraulic system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课程编号:08020006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长沙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方向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本科生,上课时间宜安排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专业课、选修、考查。 2.课程目的:系统地掌握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基本原理及液压系统分析方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主要的先修课程:液压与液力传动,工程机械底盘构造,现代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工程机械电液控制技术。 2.主要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 2.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典型机种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工程机械典型液压回路工作原理。 难点:挖掘机液压系统专项技术,主要包括:泵阀组合方案、多路阀系统、液压操纵系统。 (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工程机械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概念 重点内容: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几个重要概念,液压系统基本类型。 难点内容:两种总功率变量系统工作原理。 第二章 汽车式、履带式起重机液压系统 重点内容:起重机四大机构、支腿机构、转向机构工作原理。 难点内容:液压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第三章 土方机械 1.推土机。 重点内容:推土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基本原理。 难点内容:缓冲补油原理。 2.装载机。 重点内容:装载机工作装置液压系统基本原理。 难点内容:先导操纵原理、稳流阀工作原理。 3.振动压路机。 重点内容:压路机行驶、振动液压系统基本原理。 难点内容:背压控制原理。 4.液压挖掘机。 重点内容:几种典型挖掘机液压操纵工作原理,泵阀分组原理、典型多路阀、液压操纵方式、中位开式和中位闭式液压系统原理。 难点内容:液压操纵合流原理、典型多路阀原理。 第四章 摊铺机 重点内容:摊铺机液压系统基本原理。 难点内容:自动找平原理。 三、实验内容 不安排实验环节。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章 2 2           第二章 6 4     2     第三章 22 18     4     第四章 2 2           考 查 2       2     合 计 34 26     8                     注:其他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专讲座、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颜荣庆.现代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系统—基本原理、故障分析与排除.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主要参考书: [1] 颜荣庆.现代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2] 贺利乐.建设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黄宗益.挖掘机液压技术系列文章:(液压系统概述,泵阀组合,液压操纵回路,液压回转回路,多路阀系统,开中心闭中心系统).建筑机械化,2003(9)~2004(9) (制订人:贺尚红 审核人:卢和铭 批准人:荣见华) “工程机械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pple Technology 课程编码:08020007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四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械方向]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械方向)专业四年制的本科生,上课时间在大学四年级。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也可是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械方向)专业相近的专业四年制的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械方向)专业或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程机械方向)专业相近专业的四年制本科的必修专业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械方向)专业类本科毕业生从事现代工程机械应用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具有运用现代工程机械进行生产的能力。教学的基本要求为: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基本掌握工程机械应用技术的理论基础,如轮式和履带式工程机械的行驶理论与牵引性能;应掌握典型的工程机械,如土方施工机械(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铲运机、挖掘机)、压实机械(各种静力式、振动式以及冲击式压路机)、稳定土拌和机械、路面施工机械(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的应用技术。为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工程机械应用专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道路施工机械,工程机械底盘构造,港口起重与养护机械,机械化施工管理,高等级公路概论。 2.后续课程: 此为专业课,无后续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讲授及讨论)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2.重点与难点。 重点为轮式和履带式工程机械的行驶理论与牵引性能以及路面(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机械,如水泥混凝土摊铺机;难点在行驶理论与牵引性能。 (五)考核方式 根据现代工程机械发展状态来更新试卷库,期未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但须参考其平时作业、小论文及实习的成绩。 二、教学内容 第一篇 工程机械应用技术理论基础 第一章 轮式工程机械行驶理论 1.轮式机械行驶原理。 2.轮胎运动学。 3.轮胎动力学。 4.车轮的滚动阻力与附着性能。 5.轮式行走机构的效率。 第二章 履带行走装置行驶理论 1.行驶原理。 2.履带式行走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3.土壤的沉陷与剪切。 4.履带式机械的行驶阻力与附着性能。 第三章 牵引平衡与动力特性 1.驱动力的确定。 2.牵引平衡。 3.牵引特性。 4.动力特性。 第四章 根据牵引特性曲线分析机械牵引性能和燃料经济性 机械传动履带推土机牵引性能实例分析 第二篇 工程机械应用技术 第一章 推土机 1.概述。 2.推土机构造。 3.推土机工作装置。 4.推土机工作装置液压操纵系统。 第二章 铲运机 1.概述。 2.自行式铲运机构造。 3.自行式铲运机工作装置。 4.铲运机的操纵与控制系统。 第三章 装载机 1.概述。 2.装载机构造。 3.装载机工作装置。 4.装载机的操纵与控制系统。 第四章 平地机 1.概述。 2.平地机构造。 3.平地机的工作装置。 4.平地机操纵与控制系统。 第五章 挖掘机械 1.概述。 2.单斗挖掘机构造。 3.单斗挖掘机工作装置。 4.全液压式单斗挖掘机操纵与控制系统。 第六章 静力式光面滚压路机 1.概述。 2.静力光面滚压路机总体构造。 3.静力光面滚压路机主要部件的构造。 第七章 轮胎压路机 1.概述。 2.轮胎压路机总体构造。 3.YL9/16型轮胎压路机主要部件的构造。 第八章 振动压路机 1.概述。 2.振动压路机总体构造。 3.振动压路机主要部件构造。 4.振动压路机液压控制系统。 第九章 稳定土拌和机 1.概述。 2.稳定土拌和机总体构造。 3.稳定土拌和机工作装置及液压控制系统。 第十章 稳定土厂拌设备 1.概述。 2.稳定土厂拌设备构造。 3.稳定土厂拌设备控制系统。 第十一章 沥青加热及喷洒设备 1.沥青加热设备。 2.沥青洒布机。 第十二章 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 1.概述。 2.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构造。 3.滚筒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 4.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控制系统。 第十三章 沥青混合料摊铺机 1.概述。 2.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构造。 3.熨平装置的调整和自动找平系统。 4.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电液控制系统。 第十四章 混凝土搅拌设备 1.概述。 2.混凝土搅拌机。 3.混凝土搅拌楼(站)。 第十五章 滑模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 1.概述。 2.总体结构。 3.行走系统。 4.螺旋布料器及振动捣实系统。 5.摊铺及辅助装置。 注:标有*号者为重点内容 三、实验内容 本课程的实验无法在校内实验室进行,为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如下三种形式: 1.到路桥施工工地进行现场教学; 2.参观我省重点工程机械生产制造厂家; 3.布置学生写小论文,经评审后出一本学生论文集。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以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并重,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工程机械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它 第一篇 第一章 第二章 4 4         现场教学4学时、工厂参观4学时、论文写作4学时。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集中进行安排。 第一篇 第三章 第四章 4 4         第二篇 第一章 第二章 2 2         第二篇 第三章 第四章 4 4       2 第二篇 第五章 第六章 4 4       2 第二篇 第七章 第八章 6 2     2   第二篇 第九章 第十章 2 2         第二篇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4 4       2 第二篇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4 4       2 第二篇 第十五章 2 2         小 计 34 32     2 8                 注:1.其他栏是指包括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2.每学期的教学日历根据现代工程机械发展状态来具体定,应体现发展情况。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李自光,展朝勇.何挺继等.公路施工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1] 李自光.桥梁施工成套机械设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 颜荣庆,李自光.现代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分析.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 颜荣庆,李自光.滑模式水泥混凝土摊铺机及施工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4] 颜荣庆,李自光.现代工程机械液压与液力系统-基本原理·故障分析与排除,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5] 周萼秋,李自光,颜荣庆等.现代工程机械应用技术.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6] 倪寿璋.黑色路面成套机械与设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7] 何挺继,展朝勇.现代公路施工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8] 何挺继,朱天文,邓世新.筑路机械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9] 陈新轩.现代工程机械发动机与底盘构造.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10] 展朝勇.桥梁施工机械结构与使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11] 戴强民.公路施工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2] 曹善华.建筑施工机械.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13] 张清国.建筑工程机械(修订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14] 狄赞荣.施工机械概论.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15] 张树猷.工程机械施工手册.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16] 毛祥洋.道路和桥梁施工机械基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7] 郑训.路基路面机械.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8] 郭小宏.高等级公路机械化施工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9] 王志廷.沥青加热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20] 工程机械专业杂志 (制订人:李自光 审核人:卢和铭 批准人:荣见华) “画法几何”教学大纲 Descriptive Geometry 课程编号:08020010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类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类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的技术基础课,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培养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制图技能。培养思维方式,具有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构思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无。 2.后续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投影理论、点、直线、平面、立体的投影。 难点:画截交线与相贯线的投影,画组合体视图与尺寸标注。 (五)考核方式 考试。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绪  论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及学科发展方向。 (一)制图基础 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掌握《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2)掌握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画法几何 1.投影法的理论基础。 掌握中心投影、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法。 2.点。 (1)掌握点在三面体系第一角中的投影。 (2)掌握点的投影与该点直角坐标的关系。 (3)掌握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 3.直线。 (1)掌握直线的投影。 (2)掌握直线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及投影特性。 (3)掌握直线上的点、分割线段成定比。 (4)掌握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 (5)掌握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 4.平面。 (1)掌握平面的表示法。 (2)掌握平面对投影面的各种相对位置及投影特性。 (3)掌握在平面上取点和直线的原理及一般方法;平面内的投影面平行线。 5.立体。 (1)掌握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投影特性。 (2)掌握立体表面上的点和线的投影特性。 (3)掌握截交线投影的画法。 (4)掌握相贯线投影的画法。 (三)组合体 1.掌握组合体及形体分析法。 2.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画法。 3.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会读组合体的视图。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课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画法几何”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课堂讨论、课外輔导、课外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画法几何”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輔导/ 课外实习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几何作图、平面图形的分析与绘图步骤 4 4       3                   续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輔导/ 课外实习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投影理论基础 各种投影法 1 1       1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点的投影规律,两点的相互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的实长及倾角;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直角投影定理;平面的投影特性 7 5     2 6   投影变换 换面法基本作图 换面法的综合题解法 2 2       2   立体的投影 基本几何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取点、线;截交线的概念及求法;相贯线的概念及求法; 8 8       6   组合体 组合体及形体分析法,组合体视图选择,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尺寸标注读组合体的视图 12 8     4 8   合 计 34 28     6 26                   注:1.其他栏目是包含课堂讨论.课堂练习等教学方式。 2.课程内容的顺序可根据所用教材作调整。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 郭克希,王建国.机械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张绍群,王翠琴.机械制图习题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画法几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刘小年,郭克希.机械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制订人:杜兆和 审核人:郭克希 批准人:荣见华)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Descriptive Geometry & Mechanical  Drawing 课程编号:08020011        学时/学分:52/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热能动力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基本原理;平面体和回转体的截切线及回转体表面相惯线的画法;组合体的画图、尺寸标柱和看图;轴测图绘图;常用机件的表达方法;连接件及常用机件的画法;零件图的绘制、尺寸标柱、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标注;装配图画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2.后续课程:各专业的设计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环节有课堂讲授、模型测绘、课堂讨论、习题课等环节。本课程按一个学期安排。 2.重点和难点。 重点:组合体绘图与读图、机件形状的表达方法。 难点:投影知识、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读图。 (五)考核方法 考查。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制图三个部分,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绪论: 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发展方向和学习方法。 (一)画法几何 1.投影的基本知识:建立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明确概念。 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掌握点、直线、平面在第一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3.点、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 (1)掌握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性,及在平面上作点、作直线的方法; (2)掌握两平行、相交、交叉直线以及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特性; (3)掌握直线与平面之间及两平面之间的平行、相交、垂直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4.立体: (1)掌握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掌握作截交线的基本方法(截平面以特殊位置为主); (3)掌握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及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5.轴测投影: (1)建立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了解轴向变形系数和轴间角的几何意义; (2)掌握正等轴测图和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二)制图基础 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尺寸。 (2)遵守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3)初步掌握徒手作草图的技巧。 2.投影制图: (1)能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方法,进行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尺寸标注,做到投影正确、尺寸齐全、清晰; (2)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的画法,以及常用的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做到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 (3)通过投影制图的实践,进一步提高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4)了解第三角投影法。 (三)机械制图 1.标准件和常用件: (1)掌握螺纹、常用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的规定画法及标注; (2)掌握圆柱齿轮及其啮合的画法; (3)掌握键、销、弹簧、轴承等常用件的画法。 2.零件图: (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2)掌握尺寸标注方法,做到标注完整、清晰、合理,符合国家标准; (3)掌握表面粗糙度符号的注写和尺寸公差与配合代号的标注。 3.装配图: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52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模型测绘、课堂讨论、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画法几何与机械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讨论 模型 测绘 其它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4 4           第二章 投影法基本原理 2 2       2   第三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4 4       2   第四章 投影变换 2 2           第五章 立体的投影 6 5 1     4   第六章 组合体 6 4   2   2   第七章 轴测图 2 2           第八章 构形设计基础 2 2           第九章 表达机件的常用方法 8 5 1 2       第十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4 4       2   第十一章 零件图 6 4   2   1   第十二章 装配图 6 5 1     1   总 计 52 43 3 6   14                   注:1.其他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图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2.课程内容的顺序可根据所用教材作调整。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 郭克希,王建国.机械制图[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张绍群,王翠琴.机械制图习题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何铭新,钱可强.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兰美主编.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制订人:尹望吾 审核人:刘桂英 批准人:荣见华) “机械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rawing 课程编号:08020012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电气、电信类专业及化工类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电气、电信类专业及化工类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电气、电信类专业及化工类专业一门技术基础课,必修。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主要掌握正投影法基本原理,平面立体和回转体的截交线及回转体表面相贯线的画法,组合体的画图和看图,轴测图绘图,常用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与阅读等。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2.后续课程:后续专业技术设计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多媒体课件、辅以实物模型等手段教学,适当进行图例分析及习题讨论课。本课程按一个学期安排。 2.重点和难点: 重点为组合体视图、机件形状的表达方法。 难点为投影知识、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尺寸标注。 (五)考核方式 考查。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图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 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发展方向和学习方法。 (一)画法几何 1.投影的基本知识:建立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概念。 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1)掌握点、直线、平面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掌握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性及在平面上求点、直线的方法; (3)掌握两平行、相交、交叉直线的投影特性。 3.立体: (1)掌握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2)掌握作截交线的基本方法(截平面以特殊位置为主); (3)掌握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4.轴测投影: (1)建立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了解轴向变形系数和轴间角的几何意义; (2)掌握正等轴测图和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二)制图基础 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尺寸。 (2)遵守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3)初步掌握徒手作草图的技巧。 2.投影制图: (1)能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方法,进行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尺寸标注,做到投影正确,尺寸正确、完整、清晰; (2)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的画法,以及常用的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做到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 (3)通过投影制图的实践,进一步提高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三)机械制图简介 1.零件图: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能绘制和阅读简单的零件图; 2.装配图: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能阅读简单的装配图。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课堂讨论、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机械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4 4       2   正投影法基础 8 6     2 2   组合体 10 8     2 4   轴测图 2 2       2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6 4     2 4   机械图简介(零件图、装配图) 4 4       6   总 计 34 28     6 20                   注:1.其他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图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2.课程内容的顺序可根据所用教材作调整。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 唐克中,朱同均.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许睦旬,徐凤仙,温伯平.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主要参考书: [1] 刘小年.工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何铭新,钱可强.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制订人:陈宇锋 审核人:郭克希 批准人:荣见华) “机械设计”教学大纲 Machine Design 课程编号08020013        学时/学分:56/3 —、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在机械类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它是主要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设计构思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l.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一般机械的能力。 2.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 3.具有运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5.对机械设计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三)本课程的主要先修课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及热处理,互换性及技术测量,金工实习,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AUTOCAD。 2.后续课程:机械类专业课。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现场实物模型、幻灯投影和多媒体等手段,适当进行课堂讨论及习题课。 2.重点和难点。 (1)绪论。 重点: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学习方法。 (2)机械设计总论。 重点:机械零件失效形式、计算准则和设计方法,设计零件时应满足的要求。 (3)机械零件的强度。 重点:变应力时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 难点:疲劳损伤累积假说。 (4)摩擦、磨损、润滑概述。 重点:摩擦、磨损的机理与分类;润滑剂的主要性能指标;流体动压润滑与静压润滑的概念。 难点:流体动压润滑的楔效应原理。 (5)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重点:螺栓组的受力分忻及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方法。 难点:既变预紧力又变轴向工作荷载的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中力与变形的关系的理解。 (6)键、花键、无键与销联接。 重点:普通平键联接的工作原理;键的尺寸选择强度校核。 (7)带传动。 重点:带传动工作原理;受力分析与应力分析;弹牲滑动与打滑;带传动失效形式、计算准则及带传动的设计方法。 难点:力与应力分析;弹性滑动与打滑。 (8)链传动。 重点: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与动荷载;滚子链传动的失效形式及功率曲线;滚子链传动的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 难点:运动不均匀性及动载荷。 (9)齿轮传动。 重点:齿轮受力分析与主要失效形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影响齿轮强度的因素分析与主要参数选择。 难点:斜齿圆柱齿轮轴向力方向判定;齿轮传动强度比较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10)蜗杆传动。 重点: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强度计算特点与热平衡计算;主要参数选择及提高效率的办法。 难点:蜗杆特性系数的概念;蜗杆轴向力方向和蜗轮转向的判断;许用应力的确定。 (11)滑动轴承。 重点: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流体动压向心滑动轴承设计计算和参数选择。 难点:流体动压润滑向心滑动轴承承载能力计算;配合选择。 (12)滚动轴承。 重点:轴承类型的选择;轴承寿命计算和静强度计算;轴承装置的设计。 难点:向心推力轴承轴向力的计算;轴承装置设计。 (13)联轴器和离合器。 重点:工作原理、性能、结构特点。 难点:类型选择。 (14)轴。 重点: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的计算。 难点:轴的结构设计。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笔试,期终考试占80%,听课情况、平时作业及实验占20%。 二、教学内容 绪论 机器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一)机械设计总论 机器的组成;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方案设计、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对机器的主要要求;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机械零件设计方法及一般步骤;材料选用原则及标准化。 (二)机械零件的强度 材料疲劳的两种类别;高周疲劳和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三)摩擦、磨损、润滑概述 摩擦的分类与机理;磨损的定义、过程与分类;润滑剂与润滑方式。流体润滑原理简介。 (四)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螺纹的类型与应用;螺纹联接的类型与标准联接件;螺纹联接的预紧与防松;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螺纹组联接的受力分析与强度计算;螺纹联接件的材料与许用应力;提高螺纹联接强度的措施;螺旋传动。 (五)键、花键、无键与销联接 键联接;花键联接;无键联接;销联接。 (六)带传动 带传动类型及v带类型与结构;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带轮设计;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9七)链传动 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传动链的结构特点;滚子链轮的结构和材料;链传动的运动特性;链传动的受力分析;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链传动的布置、张紧与润滑。 (八)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齿轮的材料及其选择原则;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的强度计算;齿轮传动的参数、许用应力与精度选择;标准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标准斜齿圆锥齿轮传动的的强度计算;变位齿轮传动的的强度计算概述;齿轮的结构设计。 (九)蜗杆传动 蜗杆传动的类型与特点;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圆弧圆柱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及热平衡计算;普通圆柱蜗杆和蜗轮的结构设计。 (十)滑动轴承 概述:径向滑动轴承的结构;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轴承材料及轴瓦结构;滑动轴承润滑剂的选择;不完全液体润滑滑动轴承设计计算;液体动力润滑轴承设计计算简介。 (十一)滚动轴承 概述;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及其代号;滚动轴承的工作情况;滚动轴承尺寸的选择;滚动装置的设计。 (十二)联轴器与离合器。 联轴器的种类和特性;联轴器的选择;离合器的种类和特性;安全联轴器及安全离合器。 (十三)轴 轴的分类;轴的结构设计;轴的计算。 三、实验内容 实验单独开设,见实验大纲。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习题讨论课、课程设计、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如下表。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它 绪论 1 1           机械设计总论 1 1       1   机械零件的强度 4 4       2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2 2       1   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 5 5       2   键、花键、无键和销联接 2 2           带传动 6 4 2     2   链传动 4 4       2   齿轮传动 8 8       4   蜗杆传动 5 5       2   滑动轴承 4 2 2         滚动轴承 6 6       2   联轴器和离合器 2 2           轴 6 4 2     2   总 计 56 50 6     20                   注:1.其它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图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2.课程内容的顺序可根据所用教材作调整。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濮良贵,纪名刚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主要参考书: [1]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学习指南.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吴宗泽,黄纯颖.机械设计习题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制订人:李河清 审核人:王志安 批准人:荣见华) “机械设计基础A”教学大纲 Fundamentals for Mechanical Design A 课程编号:08020014        学时/学分:54/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关于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的运动分析、受力分析和机器动力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具有初步的分析和设计能力。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一般通用零部件和一般机器装置的能力;逐渐形成规范的设计思想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及技能;了解一些机械领域的新成果和发展动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包括构思、创新、改革等能力)。通过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设计并分析机械系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主要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 2.主要后续课程:后续专业设计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多媒体课件、辅以实物模型等手段教学,适当安排习题讨论课,加以实验和课程设计,以堤高教学质量。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设计的基本问题;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轮系传动比计算与应用;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带传动的工作情况的分析和设计计算;滚动轴承的动载荷、寿命计算和组合设计;轴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 难点:变应力时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标准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螺栓组联接的设计与受力分析;V带传动设计;滚动轴承的受力分析、失效形式及计算准则;滚动轴承的动载荷和寿命计算;轴的强度计算。 (五)考核方式 考查。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二)机械及机械零件设计基础知识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设计程序;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工作能力和设计准则;了解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摩擦、磨损与润滑;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标准化。 (三)平面机构的自由度与运动简图 掌握运动副作用与分类;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四)平面连杆机构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应用;平面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工作特性;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五)凸轮机构 了解凸轮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应用;掌握凸轮机构的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基圆半径;盘形凸轮机构图解法设计。 (六)齿轮传动 了解齿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掌握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性;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渐开线齿轮轮齿的加工与根切现象;最少齿数及变位齿轮;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齿轮常用的材料和许用应力;圆注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齿轮的结构和齿轮传动的润滑;圆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 (七)轮系 了解轮系的类型;掌握定轴轮系及传动比计算;周转轮系及传动比;了解混合轮系及传动比;轮系的应用。 (八)间歇运动机构 了解槽轮机构;棘轮机构;其他间歇运动机构。 (九)带传动和链传动 1.带传动。 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掌握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和带轮设计;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和维护。 2.链传动。 了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链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和润滑。 (十)联接 掌握螺纹联接的类型与强度计算;了解键、花键和销联接的类型、失效形式和强度校核。 (十一)滚动轴承 掌握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及选择;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润滑和密封。 (十二)滑动轴承 了解滑动轴承的类型与结构;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滑动轴承的材料;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 (十三)轴 掌握轴的功用、类型和材料;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 (十四)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了解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功用和区别;联轴器的类型、结构、特点、使用条件和标准,联轴器的选择;离合器的类型、结构、特点和应用;制动器的类型、结构、特点和应用。 (十五)弹性元件 了解弹簧的功用和类型;圆柱螺旋弹簧的设计。 三、实验内容 实验单独开设,见实验大纲。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课堂讨论、课外辅导、课外实践、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1 1           机械及机械零件设计基础知识 4 3 1     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 4 2 2     2   平面连杆机构 4 3     1 2   凸轮机构 4 3     1 2   齿轮传动 13 8 3   2 4   轮系 2 2       2   间歇运动机构           2   带、链传动 6 4 2     2   联接 4 3     1 2   滚动轴承 4 3     1 2   滑动轴承 2 2       2   轴 4 2 2     2   联轴器与离合器 1 1       2   弹簧 1 1       2   总 计 54 38 10   6 30                   注:1.其他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图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2.课程内容的顺序可根据所用教材作调整。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刘江南,郭克希.机械设计基础[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1] 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制订人:郭克希 审核人:卢和铭 批准人:荣见华) “机械设计基础B”教学大纲 Basis of Mechanical Designing 课程编号:08020015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近机类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近机类专业本科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必修课。 2.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一般机械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具有运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对机械设计的新发展有所了解。并通过课程设计,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机械系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主要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画法几何,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实习。 2.近机类专业后续设计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现场实物模型、多媒体教学等手段,适当进行课堂讨论及习题课.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内容: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的基本问题;机构工作的特点及应用;渐开线齿轮及标准齿轮;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和设计计算;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轴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滚动轴承的动载荷、寿命计算和组合设计。 难点内容:用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轮系传动比计算;变应力时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螺栓组联接的设计与受力分析;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轴的强度计算;滚动轴承的受力分析、失效形式与计算准则;滚动轴承的动载荷、寿命计算。 (五)考核方式 考查,开卷笔试,并参考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分两大部分,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教学内容如下: (一)绪论与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机械零件材料选用原则;许用应力及安全系数;机械零件工艺和标准化。 (二)平面连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 (三)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应用;凸轮机构的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基圆半径。 (四)歇运动机构 自学。 (五)机械调速和平衡 自学 (六)联接 螺纹的类型与强度计算;键连接、铆接、焊接。 (七)带传动和链传动 1.带传动。 带传动类型及v带类型与结构;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带轮设计;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2.链传动。(自学) 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链传动工作情况分析、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链传动的布置、张紧与润滑。 (八)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的应用与种类;齿轮传动啮合原理;渐开线齿轮齿轮;渐开线标准齿轮基本参 数与几何尺寸计算;齿轮的材料及其选择原则;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直齿圆柱齿轮表面接触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简介。 (九)蜗杆传动(自学) 蜗杆传动的类型与特点;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及热平衡计算;普通圆柱蜗杆和蜗轮的结构设计。 (十)轮系、减速器和无级变速传动 轮系的类型;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周转轮系及传动比计算。 (十一)轴 轴的功用类型和材料;轴的结构设计;轴的计算,扰性轴 (十二)轴承 滑动轴承简介;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及其代号;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滚动轴承尺寸的选择;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润滑和密封。 (十三)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自学。 (十四)弹簧 自学。 (十五)起重机械零件 自学。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习题讨论、课程设计、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建议如下: “机械设计基础B”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与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2 2       2   平面连杆机构 2 2       2   凸轮机构 2 2       2   间歇运动机构           2   机械调速和平衡           2   联接 2 2       2   带传动和链传动 4 4       2   齿轮传动 10 8     2 2   蜗杆传动           2   轮系、减速器 2 2       2   轴 4 4       2   轴承 6 6       2   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           2   弹簧           2   总 计 34 32     2 28                   注:课程内容的顺序可根据所用教材作调整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刘江南.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版.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杨可桢,程光蕴.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制订人:雷兆虹 审核人:卢和铭 批准人:荣见华) “机械原理”教学大纲 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课程编号 :08020017        学时/学分:56/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学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2.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某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掌握专业知识和新的科学技术打好基础。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有机械中主要机构的运动特性,能分析机器中主要机构的结构及动力特性;掌握简单机械的运动设计;掌握与本课程有关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技能。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VB语言,Auto CAD,理论力学。 2.后续课程:机械设计,发动机原理,汽车构造,汽车改装设计,工程机械底盘理论与设计,汽车维修技术,工程机械修理学,机械维修工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2.重点和难点。 (1)绪论。 重点:本课程研究对象与内容。 (2)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重点:运动副;自由度计算;机构运动简图;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难点:虚约束判断;机构运动简图。 (3)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重点:求平面运动构件角速度、角加速度;求构件上点的速度、加速度;影像原理。 难点:加速度分析,特别是哥氏加速度方向判定;画加速度多边形。 (4)机械中的摩擦和机械效率。 重点: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机械效率和自锁。 难点:转动副内总反力作用线确定;机构自锁的判定。 (5)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重点:平面连杆机构基本知识;按预定运动规律设计四杆机构。 难点:按期望函数及按预定运动轨迹设计四杆机构;转化机构法设计四杆机构。 (6)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重点:盘形凸轮廓线设计。 难点:凸轮转角度量;凸轮机构任意位置压力角的确定。 (7)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重点:齿轮传动啮合原理;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与几何尺寸计算.。 难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过程和啮合原理;斜齿轮与锥齿轮的齿廓曲线;当量齿轮;变位齿轮。 (8)轮系及其设计。 重点: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难点:周转轮系公式中转速的正负号;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9)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重点:单自由度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飞轮转动惯量简易计算。 难点:机械运动方程式;最大盈亏功的确定。 (10)机械的平衡。 重点:刚性转子的静、动平衡计算。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笔试,并参考平时作业与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1.机械原理研究对象和内容;2.机械原理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3.机械原理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 (二)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机构组成;2.运动副及其分类;3.机构运动简图;4.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5.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注意事项;6.平面机构组成原理的基本知识。 (三)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速度瞬心及其在平面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技术;2.图解法分析机构运动场:3.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四)机械中的摩擦和机械效率 1.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2.机械的效率;3.机械的自锁。 (五)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2.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技术;3.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产权;4.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六)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2.推杆常用运动规律性;3.盘形凸轮廓线设计;4.盘形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七)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1.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3.渐开线形成及其特性;4.渐开线齿廓啮合特性;5.齿轮各部分名称、基本参数及尺寸计算;6.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7.齿廓切制原理;8.根切现象与最少不根切齿数;9.变位齿轮与变位齿轮传动概述;10.斜齿圆柱齿轮传动;11.蜗杆传动;12.圆锥圆柱齿轮。 (八)轮系及其设计 1.轮系及其分类;2.定轴轮系的传动比;3.周转轮系的传动比;4.复合轮系的传动比;5.轮系的功用;6.行星轮系的效率。 (九)其他常用机构 1.槽轮机构;2.螺旋机构;3.万向铰链机构。 (十)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1.概述;2.机械的运动等效动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式;3.周期性速度波动调节方法; 4.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十一)机械的平衡 1.平衡目的及内容;2.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3.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4.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 三、实验内容 实验单独开设,见实验大纲。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课外辅导、实验、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文辅导/ 课文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1 1           平面机构结构分析 7 5 2     2   平面机构运动分析 7 5 2     2   机械中摩擦与机械效率 3 3       1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6 6       2                   续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文辅导/ 课文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5 5       2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16 14 2     4   轮系及其设计 4 4       2   其他常用机构 2 2           机械运转及速度波动调节 3 3       1   机械平衡 2 2       1   总 计 56 50 6     17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孙桓,陈作模.机械原理.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郑文纬.机械原理.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申永胜.机械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 孙桓.机械原理学习指南.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制订人:李高峰 审核人:卢和铭 批准人:荣见华) “机制工艺学A”教学大纲 The technics and clamp of machine manufacture 课程编号:08020018        学时/学分: 52/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专业课程,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应将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三者之间既矛盾而又必须加以综合保证的观点,贯穿课程的始终。此外,了解当前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一些重要的先进制造技术。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金属工艺学,金工实习,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设计。 2.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2.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工艺过程,包括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零件加工时的定位理论;本课程的难点是工艺和装配尺寸链理论、加工精度理论。 (五)考核方式 考试。 二、教学内容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工件加工时的定位及基准。(掌握) 2.工艺路线的制定。(了解) 3.加工余量、工序间尺寸及公差的确定。(掌握) 4.工艺尺寸链。(掌握) 5.时间定额与技术经济分析。(了解) (二)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1.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掌握) 2.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掌握) 3.各类机床夹具。(了解) (三)机械加工精度 1.几何精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掌握) 2.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掌握) 3.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掌握) 4.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了解) (四)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1.加工表面质量对使用性能的影响。(了解) 2.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因素。(了解) 3.影响表层金属性能的工艺因素。(了解) 4.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了解) (五)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1.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了解) 2.装配尺寸链。(掌握) 3.达到装配精度的各种装配方法。(了解) (六)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 1.CAD/CAM技术。(了解) 2.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技术。(了解) 3.特种加工技术。(了解) 三、实验内容 1.车床刚度的工作状态测定法。 2.镗杆的自激振动与消振。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52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课堂讨论、课外辅导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机制工艺学A”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2 12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8 8           机械加工精度 12 8 2   2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8 6 2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10 10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 2 2           总 计 52 46 4   2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主要参考书: [1] 宾鸿赞,曾庆福.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2] 顾崇衔.机械制造工艺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3] 李庆寿.机床夹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制订人:李碧琼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机制工艺学B”教学大纲 The technics of machine manufacture 课程编号:08020019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机械方向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机械方向本科学生专业课程,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应将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三者之间既矛盾而又必须加以综合保证的观点,贯穿课程的始终。此外,了解当前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一些重要的先进制造技术。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金属工艺学,金工实习,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 2.后续课程:现代工程机械应用技术,毕业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2.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工艺过程,包括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零件加工时的定位理论;本课程的难点是工艺和装配尺寸链理论、加工精度理论。 (五)考核方式 考查。 二、教学内容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工件加工时的定位及基准。(掌握) 2.工艺路线的制定。(了解) 3.加工余量、工序间尺寸及公差的确定。(掌握) 4.工艺尺寸链。(掌握) (二)机械加工精度 1.几何精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掌握) 2.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掌握) 3.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掌握) (三)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1.加工表面质量对使用性能的影响。(了解) 2.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因素。(了解) 3.影响表层金属性能的工艺因素。(了解) 4﹒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了解) (四)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1.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了解) 2.装配尺寸链。(掌握) 3.达到装配精度的各种装配方法。(了解) (五)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 1.CAD/CAM技术。(了解) 2.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技术。(了解)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课堂讨论、课外辅导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机制工艺学B”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8 8           机械加工精度 10 10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8 8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6 6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 2 2           总 计 34 34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主要参考书: [1] 宾鸿赞,曾庆福.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2] 顾崇衔.机械制造工艺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制订人:李碧琼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建筑机械”教学大纲 CONSTRUCTION MACHINE 课程编号:08020020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工程管理专业本科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特性以及液压基本回路,典型建筑机械设备的构成、工作原理、技术性能与应用。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建筑制图、理论力学。 2.后续课程:后续专业技术设计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重点和难点:重点为各种建筑机械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使用特点。 难点为各种建筑机械的工作原理。 (五)考核方式 考查。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包括液压传动和建筑机械两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一)液压传动 1.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 2.掌握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3.掌握液压缸的工作原理。 4.掌握液压控制阀的工作原理。 5.了解液压基本回路。 (二)建筑机械 1.起重机零部件与卷扬机。 (1)了解钢丝绳与滑轮、滑轮组与卷筒的技术参数。 (2)掌握制动器、卷扬机的工作原理。 2.起重机械。 (1)掌握塔式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2)掌握自行式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3)了解稳定性、工作性能曲线与安全运行。 (4)了解桅杆起重机与施工升降机的工作原理。 3.土方工程机械。 (1)掌握推土机与松土机的工作原理。 (2)掌握铲运机与装载机的工作原理。 (3)掌握单斗挖掘机的工作原理。 (4)掌握压实机械的工作原理。 4.混凝土机械。 (1)掌握混凝土搅拌机的工作原理。 (2)掌握混凝土搅拌站的工作原理。 (3)掌握混凝土搅拌输送车工作原理。 (4)掌握混凝土输送泵的工作原理。 (5)掌握混凝土振动器的工作原理。 5.桩工机械。 (1)掌握柴油打桩锤与振动打拔桩锤的工作原理。 (2)掌握打桩机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2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建筑机械”课堂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液压传动 8 8       4   起重机零部件与卷扬机 2 2       2   起重机械 4 3     1 2   土方工程机械 3 3       2   混凝土机械 6 4     2 3   桩工机械 3 3       1   总计 26 23     3 14                   注:1.其他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2.课程内容的顺序可根据所用教材作调整。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詹承桥.机械零件与建筑机械[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黄大巍,李风、毛文杰.现代起重运输机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 张东生.机械零件与建筑机械[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3]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 何挺继.筑路机械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制订人:任晓真 审核人:郭克希 批准人:荣见华) “建筑设备工程CAD制图”教学大纲 CAD drawing of Building Equipment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08020021        学时/学分:18/1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选修。本课程以实用为目的,系统讲授绘图软件的实用功能和绘图技巧,并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图样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辅助工程设计和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和操作技能,开阔学生的想象与设计空间。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灵活运用计算机图形软件中所学到的基本命令及属性,绘制出完整的工程图样。为学生后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 2.后续课程:后续专业课。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和上机操作实践。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 AutoCAD 二维绘图和尺寸标注,AutoCAD三维造型。难点是AutoCAD三维渲染。 (五)考核方式 考查。 二、教学内容 (一)计算机绘图基础 掌握Auto CAD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方法,AutoCAD的菜单及工具栏的设置,命令和数据的输入方法;建立自己的绘图环境,组织图层控制图形的可视性。 (二)二维基本绘图 掌握点、直线、圆、圆弧、矩形、多边形等图形元素的绘制,样条曲线的绘制,图案填充方法。 (三)图形编辑、显示控制 掌握建立对象选择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Auto CAD基本图形编辑命令,使用编辑命令构造出比较复杂的图形的快捷方法,修改对象的特性,对象捕捉与对象跟踪方法。掌握图形显示的特性和控制图形显示的几种方法,屏幕更新和重新生成的异同,命名视图和多视口、鸟瞰视图等。 (四)文字书写和尺寸标注 掌握文字样式和注写,图形尺寸标注步骤及尺寸标注样式设置,常用尺寸标注,形位公差、粗糙度等工程符号的标注与编辑,常用尺寸变量。 (五)图块与属性 掌握图块的概念和块的定义,块属性的概念以及块属性的定义,块属性的修改方法和块的插入操作,外部参照的概念和插入操作。 (六)建筑设备图样绘制实例 掌握建筑设备工程图样的绘制方法、步骤。 (七)三维造型和渲染 掌握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的概念,三维绘图常用命令和方法,用户坐标系及三维模型显示方法,三维实体建模、三维实体的布尔运算、三维实体的编辑,和三维实体着色和渲染过程。 (八)建筑设备三维实体造型实例。 掌握建筑设备三维实体的绘制方法、步骤和渲染。 三、上机操作内容 1.AutoCAD  界面操作,设置图幅、单位、图层、颜色和线型。(2学时) 2.AutoCAD二维绘图、编辑。(2学时) 3.AutoCAD 文本输入、尺寸标注。(2学时) 4.AutoCAD剖面线绘制、块、对象属性。(2学时) 5.建筑设备零件图绘制。(2学时) 6.三维实体造型。(2学时) 7.三维实体着色、渲染。(2学时) 8.建筑设备三维实体造型。(2学时)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18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课外上机、课外辅导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建筑设备工程CAD制图”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AUTOCAD 界面介绍;命令和数据的输入;绘图环境设置基本二维绘图命令 4 4       2   基本编辑命令、辅助绘图和显示控制命令 2 2       2                   续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文本类型设置;文本输入与编辑尺寸标注式样设置;尺寸标注 2 2       2   图块的建立与插入、查询和修改 2 2       2   建筑设备工程图样绘制 2 2       2   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概念、三维实体造型、实体显示 2 2       2   三维实体着色和渲染 2 2       2   建筑设备三维实体造型 2 2       2   总 计 18 18       16                   注:1.其他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图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2.课程内容的顺序可根据所用教材作调整。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郭克希,袁果.AutoCAD 2005工程设计与绘图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刘瑞新.AutoCAD 2006 中文版应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制订人:郭克希 审核人:杜兆和 批准人:荣见华) “科技发明与新产品开发”教学大纲 Inven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 课程编号:08020022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类、仪器仪表类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类、仪器仪表类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类、仪器仪表类本科学生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普及有关科技发明与新产品开发方面的知识,并为后续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科技发明与新产品开发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了解科技发明与新产品开发的过程、方法和技巧,培养发现和解决科技新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 2.后续课程: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以课外作业和课堂讨论为辅。 2.重点和难点。 重点:科技发明与新产品开发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和一般过程,机电产品或仪器仪表开发实例。 难点:机电产品或仪器仪表开发实例。 (五)考核方式 考查,以听课情况和作业成绩为主。 二、教学内容 (一)科技发明基础 科技发明的概念、类型及范围,发明源泉的认识,科技工程的一般设计原理。 (二)世界科技发明提要 古代发明,近代发明,现代发明,中国四大发明对人类的贡献。 (三)科技发明技法 科技发明者的素质要求,科技发明者的创造思维,科技发明的常用方法,科技发明的一般过程,科技发明的成果转化。 (四)新产品开发基础 新产品开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新产品开发的策略,新产品开发的一般过程,新产品的保护。 (五)科技发明与新产品开发实例 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对象和自己的工作经验、科研成果或熟悉的机电产品或仪器仪表开发实例等选定有关内容。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2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旨在消化所学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科技发明与新产品开发”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科技发明基础 4 4           (二)世界科技发明提要 4 4           (三)科技发明技法 4 4           (四)新产品开发基础 4 4           (五)科技发明与新产品开发实例 10 10           总 计 26 26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叶云岳.科技发明与新产品开发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主要参考书: [1] 梁锡昌.发明创造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关原成.发明与革新的技巧[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 陆思齐.新产品开发成功之道[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制订人:李亚非 审核人:杨浪萍 批准人:荣见华) “冷冲模具设计”教学大纲 Design of The Cold Die 课程编号:08020023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2006版培养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目的是使学生对板料毛坯在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及影响因素有较清晰的认识,掌握冲压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初步分析与制订工艺方案,并能设计一般的冲压模具。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材料力学,工程材料及热处理和金属工艺学课程,并完成金工实习。 2.后续课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课外辅导,课外作业与去工厂参观为辅。 2.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板料的基本性能,冲裁、弯曲与拉深工艺的基本知识,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方法。难点是弯曲与拉深的应力、应变分析,对模具设计方案的分析和确定,绘制模具装配图。 (五)考核方式 考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开卷形式进行理论考核,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80% ,二是平时作业成绩占20%,最后还参考上课出勤率。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 1.应力分析和应变分析。 2.屈服条件,增量理论和全量理论。 第二单元 冲裁 1.冲裁机理与模具间隙。 2.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与冲裁力的计算。 3.排样。 第三单元 弯曲 1.弯曲现象与弯曲时的应力、应变分析。 2.弯曲力计算与弯曲件毛胚长度计算。 3.最小弯曲半径的确定与弯曲回弹。 第四单元 拉深 1.园筒件拉深的变形过程。 2.园筒件拉深工艺计算与模具设计。 3.带法兰园筒件与球面零件的拉深。 4.方盒件拉深与其它拉深方法。 第五单元 胀形与翻边 胀形与园孔翻边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 第六单元 板料冲压成形性能与成形极限 1.冲压成形区域与成形性能的划分。 2.成形性能的试验方法与指标。 3.板料的基本性能。 4.成形极限图及其应用。 第七单元 冲压工艺设计 编制冲压工艺过程的主要内容与步骤。 第八单元 冲模结构与设计 1.冲模的典型结构和特点。 2.冲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与设计。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该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理论教学,课外辅导与课外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冷冲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 课 实验 上机 其它 第一单元 4 4       1   第二单元 6 6       2   第三单元 6 6       2   第四单元 8 8       2   第五单元 2 2       1   第六单元 4 4       2   第七单元 2 2       1   第八单元 2 2       1   总 计 34 34       12                   注:其它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肖景容,姜奎华.冲压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主要参考书: [1] 李双义.冷冲模具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 丁松聚.冷冲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 翁其金.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 姜奎华.冲压工艺与冲模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制订人:方华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构造”教学大纲 Automobile construction 课程编号:08020025        学时/学分:52/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汽车构造》是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2.后续课程: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运用工程,汽车设计、汽车维修工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另配30学时综合实验。 2.重点和难点。 重点:发动机、底盘及其相关零部件的结构特点、装配关系、工作原理和工作状态。难点:如何以结构为主线,将汽车各部件联系起来,构建起整车的立体概念。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笔试,并参考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总论 要求了解汽车的起源,汽车的种类,汽车的型号,汽车的总体结构,汽车的操纵装置,汽车的主要仪表,汽车的尺寸参数,汽车的行驶原理。 (二)发动机的基础知识 要求掌握发动机基本术语,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总体构造,发动机性能指标,发动机编号规则。 (三)曲柄连杆机构 要求掌握受力分析,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平衡机构。 (四)配气机构 要求掌握气门组,气门传动组,气门间隙,配气相位。 (五)汽油机燃料系 要求掌握汽油的选用,化油器式燃料系,汽油喷射式燃料系。 (六)柴油机燃料系 要求掌握柴油选用,燃烧室,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辅助装置,电控柴油喷射系统。 (七)进排气控制装置 要求了解进气系统,增压系统,排气系统,排气净化装置,强制式曲轴箱通风系统,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八)发动机冷却系 要求掌握水冷系统,风冷系统。 (九)发动机润滑系 要求掌握润滑系的组成与油路,润滑系的主要部件,机油与润滑脂。 (十)发动机点火系 要求掌握传统点火系,电子点火系,微机控制点火系。 (十一)发动机起动系 要求掌握起动机,起动辅助装置。 (十二)汽车传动系 要求掌握离合器,变速器与分动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驱动桥。 (十三)汽车行驶系 要求掌握车架,车桥,车轮,悬架。 (十四)汽车转向系 要求掌握机械转向系,助力转向系。 (十五)汽车制动系 要求掌握制动器,机械制动系,液压制动系,气压制动系,汽车防滑控制系统。 三、实验内容 实验单独开设,见实验教学大纲。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52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总论 4 4           (二)发动机的基础知识 2 2           (三)曲柄连杆机构 4 4           (四)配气机构 2 2           (五)汽油机燃料系 6 6                           续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六)柴油机燃料系 6 6           (七)进排气控制装置 2 2           (八)发动机冷却系 2 2           (九)发动机润滑系 2 2           (十)发动机点火系 3 3           (十一)发动机起动系 1 1           (十二)汽车传动系 8 8           (十三)汽车行驶系 4 4           (十四)汽车转向系 2 2           (十五)汽车制动系 4 4           总 计 52 52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陈家瑞.汽车构造(上、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日]细川武志.汽车构造图册.魏朗译.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 [日]出射忠明.汽车构造双色图册.赵波译.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 [日]GP企画センタ.汽车构造(发动机).董铁有译.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 [日]GP企画センタ.汽车构造(底盘、电器).董铁有译.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制订人:徐桥生 审核人:张新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理论”教学大纲 Dynamics for Vehicle 课程编号:08020027        学时/学分:48/2.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车辆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车辆工程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能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分析和计算汽车所受到的外力,并且对汽车的各项使用性能: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及通过性进行分析和预测。 2.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作用于汽车上的外力特性,掌握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及通过性的分析方法及其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通过建立汽车的有关动力学方程,分析汽车及其部件的结构形式与结构参数对使用性能的影响,掌握进行汽车性能预测的基本计算方法,汽车性能试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 后续课程:汽车运用,汽车维修,汽车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重点: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汽车传动系参数的选择。 难点:操纵稳定性,平顺性。 教学方式:授课与试验相结合。 (五)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笔试。 二、教学内容 (一)汽车动力性 1.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2.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汽车驱动力;汽车行驶阻力;汽车行驶方程式。 3.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汽车动力特性图。 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汽车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附着率。 5.汽车的功率平衡。 6.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 (二)汽车燃油经济性 1.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2.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3.影响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使用方面;政策性措施和技术性措施;结构方面。 4.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计算。 5.新一代高效率节能汽车的研究。 6.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试验 路上试验;室内试验。 (三)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2.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3.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4.传动系档数与各档传动比的选择。 5.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参数。 (四)汽车的制动性 1.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 2.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及附着力之间的关系;硬路面上的附着系数。 3.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的分析;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4.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汽车的制动跑偏;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转向能力的丧失。 5.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曲线;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制动防抱死装置。 6.汽车制动性试验。 (五)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1.概述。 汽车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车辆坐标系与方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人—汽车闭路系统;汽车试验的两种评价方法。 2.轮胎的侧偏特性。 轮胎的坐标系;轮胎的侧偏现象和侧偏力—侧偏角曲线;轮胎的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有外倾角时轮胎的滚动。 3.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输入的响应。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运动微分方程;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汽车稳态响应——等速圆周行驶;前轮角阶跃输入下的汽车瞬态响应;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 (六)汽车的平顺性 1.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平顺性评价。 2.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 3.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单质量系统的振动。 (七)汽车的通过性 汽车通过性评价指标及几何参数。 三、实验内容 1.汽车在道路上的动力性试验; 2.汽车在检测线上的动力性实验; 3.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实验; 4.汽车的制动性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42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外实践等,共学时分配见下表。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汽车动力 性 12 8 4     12   汽车燃油经济性 8 6 2     8   发动机功率和传动系传动比选择 4 4       4   汽车制动性 10 8 2     10   汽车操纵稳定性 8 8       8   汽车平顺性 4 4       4   汽车通过性 2 2       2   总 计 48 40 8     48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主要参考书: [1] [德]M.米奇克.汽车动力学.陈荫三译.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2] [德] H-P 威鲁麦特.车辆动力学:模拟及其方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 傅立敏.汽车空气动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4] 张洪欣.汽车系统动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制订人:王明松 审核人:刘志强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贸易学”教学大纲 Automobile Trade 课程编号:08020028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专业课、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汽车贸易市场贸易政策、汽车贸易惯例和术语、汽车贸易的一般交易条件和程序、汽车贸易方式以及汽车贸易的商检、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等内容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为从事汽车的贸易、营销、检验、管理等专业工作奠定理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案例教学和模拟实践,充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测试技术。 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式 1.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授、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有机配合。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系统地教授课程有关的理论知识,介绍国内、外学科研究的新动向和新发展。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汽车贸易术语与国际惯例,汽车国际贸易方式,汽车贸易合同,汽车贸易价格与支付;难点是汽车贸易程序,汽车贸易的商检、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 (五)考核方式 采用平时学习考核与课程结束考查的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包括作业、上课考勤、平时测验等。 二、教学内容 (一)汽车贸易概论 1.汽车贸易发展历程。 2.汽车贸易的内容。 (二)汽车贸易市场贸易政策 1.汽车贸易市场。 2.汽车贸易市场的构成。 3.汽车国际贸易政策。 (三)汽车贸易术语与国际惯例 1.汽车贸易术语及解释。 2.国际惯例。 (四)汽车国际贸易方式 1.经销与代理。 2.寄售、展买和拍卖。 3.招标与投标。 4.我国汽车贸易的主要模式。 (五)汽车贸易合同 1.概述。 2.汽车贸易合同的内容。 (六)汽车贸易价格与支付 1.汽车贸易价格。 2.支付工具与支付方式。 (七)汽车贸易的标的 1.汽车贸易的标的名称和品质。 2.汽车贸易的标的数量。 3.汽车贸易的标的包装。 (八)汽车贸易货物运输和运输保险 1.汽车贸易货物运输。 2.汽车贸易货物运输的装运条款。 3.汽车贸易货物运输的保险。 (九)汽车贸易程序 1.汽车贸易前的准备工作。 2.汽车贸易谈判。 3.汽车贸易合同签订与履行。 (十)汽车贸易的商检、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 1.汽车贸易商品的检验。 2.索赔。 3.不可抗力。 4.争议与仲裁。 (十一)汽车保关 1.保关的基本知识。 2.报关与通关制度。 3.汽车贸易的关税与非关税措施。 4.报关流程。 (十二)汽车电子商务 1.概述。 2.汽车电子商务模式及运用。 3.汽车电子商务成功案例分析。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26学时,课堂教学是教学环节的主体,主讲教师应认真备课、组织答疑及批改作业,学生应认真听课,按教师要求独立阅读教材和其它参考书及辅导资料,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学时分配见下表。 “汽车贸易学”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汽车贸易概论 1 1       1   (二)汽车贸易市场贸易政策 2 2       2   (三)汽车贸易术语与国际惯例 2 2       2   (四)汽车国际贸易方式 2 2       2   (五)汽车贸易合同 2 2       2   (六)汽车贸易价格与支付 4 3     1 2   (七)汽车贸易的标的 1 1       1   (八)汽车贸易货物运输和运输保险 2 2       2   (九)汽车贸易程序 3 2     1 2   (十)汽车贸易的商检、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 4 3     1 2   (十一)汽车保关 1 1       1   (十二)汽车电子商务 2 2       2   总 计 26 23     3 21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必读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暂无。 2.主要参考书: [1] 薛伟.汽车国际贸易.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2] 苏水主.汽车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彭福永.国际贸易实务教程.第3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制订人:刘志强 审核人:肖新华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排放与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Automobile Exhaust Emiss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8020029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专业课、选修课 2.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主要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以及控制排放污染物的措施、汽车排放法规、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控制现状及发展趋势、汽车代用燃料、最新的排放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基本要求: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 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式 1.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授、自学有机配合。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系统地讲授课程有关的理论知识、实验手段,介绍国内、外学科研究的新动向、新技术和新发展。 2.教学重点: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与影响因素。 3.教学难点:直喷式柴油机分区燃烧模型、柴油机的微粒、碳烟生成机理。 (五)考核方式 成绩考核采用平时学习成绩与课程结束考核成绩相结合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包括作业、上课考勤、实验报告及平时测验等。 二、教学内容 1.概论 大气污染的发展,我国大气污染现状,汽车排放污染物分类,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危害、排放控制政策。 2.汽车排放污染物与排放试验标准 汽车污染源与主要污染物,汽车主要污染物的产生与危害,汽车排放试验标准,汽车排放检测与试验技术。 3.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汽油机燃烧过程,汽油机污染物的生成机理,汽油机污染物的影响因素 4.柴油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直喷式柴油机分区燃烧模型及有害排放物的生成,影响柴油机气态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柴油机的微粒、碳烟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5.汽车排放污染物成分的预测 燃烧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燃烧反应的化学平衡及平衡条件,燃烧产物的计算,NOx计算。 6.汽车排放污染物净化技术 前处理净化,机内净化,后处理净化,车用汽油机未来展望,车用柴油机未来展望,代用燃料。 7.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与控制 道路交通噪声预测与评价,道路交通噪声控制措施,道路交通振动的防治。 8.汽车噪声与控制 汽车发动机噪声与控制,汽车传动系噪声与控制,车身与行驶系噪声与控制。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2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外辅导等,其 学时分配见下表。 “汽车排放与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2 2       2   1.汽车排放污染物与排放试验标准 2 2       2   2.汽油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6 6       2   3.柴油车排放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6 6       2   4.汽车排放污染物成分的预测 2 2       2   5.汽车排放污染物净化技术 6 6       2   6.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与控制 1 1           7.汽车噪声与控制 1 1           总 计 26 26       12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必读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李岳林.交通运输环境污染与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主要参考书: 秦文新.汽车排放污染与噪声控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制订人:徐小林 审核人:刘志强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设计”教学大纲 Automobile Design 课程编号:08020030        学时/学分:50/2.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车辆工程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必修。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设计,计算汽车零件部件,总成,整车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汽车零件、总成和整车设计原则,了解汽车零件、总成和整车强度、刚度设计的计算理论,掌握汽车零件、总成和整车强度、刚度设计、计算,学会正确选用发动机、轮胎等部件的参数。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金属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独立设计计算能力; 2.重点和难点:重点为总体设计、传动系各总成设计、计算、悬架设计、转向机构设计、制动系设计;难点为汽车的总体布置、钢板弹簧的设计计算、膜片弹簧的设计计算、主减速器的设计计算、鼓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五)考核方式 考查,开卷考试,并参考课堂讨论、平时作业、上机成绩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及汽车总体设计 了解汽车设计概况、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掌握汽车结构形式及各主要参数选择及运动校核。 (二)离合器设计 了解离合器的结构,掌握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的计算、压紧弹簧的计算及设计。 (三)变速器设计 掌握变速器布置方案的选择、主要参数的选择及设计计算,了解同步器设计。 (四)万向节和传动轴设计 了解万向传动轴的种类,掌握万向节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及设计计算。 (五)驱动桥设计 了解驱动桥的结构方案,掌握主减速器设计、差速器及半轴的设计计算。 (六)悬架设计 了解悬架的结构形式、掌握其参数的确定及弹性元件的设计,了解减震器设计。 (七)转向器设计 了解机械式转向器的方案、设计计算、动力转向机构,掌握转向系的主要性能参数、转向梯形机构设计。 (八)制动系设计 掌握制动器的结构方案分析、主要参数确定、设计计算,了解制动驱动机构设计与计算。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5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 课 实 验 上 机 其 他 (一)绪论及汽车总体设计 10 8   2   2   (二)离合器设计 4 2   2   1   (三)变速器设计 6 6       1   (四)万向节和传动轴设计 3 3           (五)驱动桥设计 6 6       1   (六)悬架设计 7 5   2   1   (七)转向系设计 6 4   2   1   (八)制动系设计 6 6       1   大作业及其他 2     2   4   总 计 50 40   10   12                   注:其他栏是指包含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王望予.汽车设计[M].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主要参考书 [1] 刘惟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龚微寒.汽车现代设计制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制订人:谢竹生 审核人:张新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试验学”教学大纲 Automobile Test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8020031        学时/学分:26/1.0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车辆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科专业课,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汽车试验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及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检测、汽车发动机和底盘技术状况诊断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仪器设备等,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从事汽车的管理、使用、维修、检测、设计等专业工作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教学基本要求: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实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器及电子技术,测试技术。 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授、自学、实验有机配合。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系统地讲授课程有关的理论知识、实验手段,介绍国内、外学科研究 的新动向、新技术和新发展。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发动机动力性检测、底盘输出功率检测。 难点:动态测量数据处理。 (五)考核方式 成绩考核采用平时学习成绩与课程结束考试成绩的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包括作业、上课考勤、实验报告及平时测验等。 二、教学内容 (一)汽车试验概论 要求了解汽车试验概况、汽车试验的分类与特点、汽车试验计划与组织。 (二)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检测 要求掌握发动机动力性检测、底盘输出功率检测、汽车燃油经济性检测。 (三)汽车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 要求掌握汽车转向系统检测、汽车传动系统检测、汽车制动性能检测、车轮平衡检测。 (四)汽车道路试验及噪声与排放污染物检测 要求掌握汽车道路试验方法、汽车噪声检测、排放污染物检测。 (五)常用现代汽车故障诊断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要求了解发动机故障综合分析仪、现代汽车故障码诊断仪。 (六)动态测量数据处理 要求了解动态测量数据处理方法。 三、实验内容 1.无负荷测功与废气测定。 2.汽车检测线实验。 3.汽车综合性道路试验。 4.现代汽车故障码的读取及分析。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1.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是教学环节的主体,主讲教师应认真备课、组织答疑及批改作业,学生应认真听课,按教师要求独立阅读教材和其它参考书及辅导资料,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2.实验课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 必须按照本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开出必须的实验,学生应认真参加实验,掌握并熟悉实验方法、步骤与常用仪器设备,写好实验报告。 “汽车试验学”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汽车试验基础知识 2 2       2   二、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检测 6 2 4     2   三、汽车底盘技术状况的检测与诊断 6 2 4     2   四、汽车道路试验、噪声与排放污染物检测 6 2 4     2   五、常用现代汽车故障诊断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4 2 2     2   六、动态测量数据处理 2   2     2   总 计 26 10 16     12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必读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李杰敏.汽车拖拉机实验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1] 陈焕江.汽车检测与诊断(上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 张建俊.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 [3] 刘仲国.现代汽车检测与诊断.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制订人:张新 审核人:苗奚娟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维修工程”教学大纲 Automobile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08020032        学时/学分:40/2.0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科专业课,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汽车可靠性理论、汽车零部件的生效摸式与机理以及汽车各总成的维修与故障诊断技术,使学生掌握有关汽车使用性能、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及其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手段。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可靠性理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讲解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多举实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学方式采取课堂重点讲解与课后自学相结合,同时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使学生掌握有关汽车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及维修工作原理,这将有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重点与难点。 重点:为汽车故障类型及分布规律、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汽车零部件磨损、疲劳、腐蚀、变形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分析、汽车维护的基本概念与汽车维修制度、汽车修理工艺过程、汽车零件修复方法、汽车修理工艺质量及其评价、汽车集中电子控制发动机总成的维修、自动变速器的维修、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维修、汽车车身的修理、 难点:为汽车故障服从指数、正态和威氏分布时的概率密度函数可靠度函数等分析、建立和应用、回归分析法处理数据及定量解决汽车寿命、可靠性的实际应用问题、故障树在汽车寿命、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汽车总成装配原理与试验、汽车零件修复方法的选择、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的维修、电控液动式自动变速器的维修、电子防抱制动系统的维修。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 二、教学内容 第一篇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 第一章 汽车可靠性理论基础 1.汽车可靠性概论。 2.汽车故障类型及故障分布规律。 3.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4.系统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汽车零部件失效模式及其分析 1.汽车零部件失效的概念及分类。 2.汽车零部件磨损失效模式与失效机理。 3.汽车零部件疲劳断裂失效及其机理。 4.汽车零部件腐蚀失效及其机理。 5.汽车零部件变形失效机理。 6.汽车零部件失效分析方法。 第三章 汽车维护基础知识 1.汽车维护的基本概念。 2.汽车维修制度。 第二篇 汽车修理工艺 第一章 汽车修理工艺概论 1.汽车修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2.汽车修理工艺过程。 3.汽车及零部件清洗工艺。 4.汽车零件的检验分类。 5.汽车总成装配的技术要求与摩合试验。 第二章 汽车零件修复方法 1.汽车零件修复方法简介。 2.汽车零件修复方法的选择。 第三章 汽车修理质量及其评价 1.汽车修理质量。 2.汽车修理质量的评价。 第三篇 汽车主要总成修理工艺 第一章 汽车集中电子控制发动机总成的维修 1.汽车集中控制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与控制原理。 2.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维修。 3.电控发动机机械系统的维修。 第二章 自动变速器的维修 1.电控液动式自动变速器结构概述。 2.电控液动式自动变速器的维修。 第三章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维修 1.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电子防抱制动系统的维修。 第四章 汽车车身的修理 1.汽车车身常见的损伤形式。 2.车身(车架)尺寸的测量。 3.轿车车身的校正。 4.汽车覆盖件及车身构件的修理。 5.车身表面涂层的修复。 三、实验内容 1.气缸变形三度测量、电喷发动机点火系状况检测; 2.轿车前轮定位角(侧滑)、制动性能、前后轴荷转移检测; 3.长沙市公交总公司车辆大修厂参观汽车维修工艺; 4.湖南省三湘客车厂参观客车制造工艺。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4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现场参观教学、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汽车维修工程”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篇 汽车维修基础知识               第一章 汽车可靠性理论基础 4 4       1   第二章 汽车零部件失效模式及其分析 4 4       1   第三章 汽车维护基础知识 2 2       4   第二篇 汽车修理工艺               第一章 汽车集中电子控制发动机总成的维修 2 2       2   第二章 汽车零件修复方法 4 2 2         第三章 汽车修理质量及其评价 4 2 2     2   第三篇 汽车主要总成修理工艺               第一章 汽车集中电子控制发动机总成的维修 8 6 2     1                   续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二章 自动变速器的维修 4 4       1   第三章 轿车车身的校正 2 2       2   第四章 汽车覆盖件及车身构件的修理 6 4 2         合 计 40 32 8     14                   注:其他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必读参考书 戴冠军.汽车维修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制订人:徐桥生 审核人:张新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运行材料”教学大纲 Fuel and Lubricating Oil for Vehicle 课程编号:08020034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四年级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1.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汽车燃料、润滑油、轮胎的合理使用,并有利于提高汽车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与环保性能,使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好地工作于汽车后服务市场。 2.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汽车新型燃料、汽油的性能与合理使用、汽车用柴油的性能与合理使用、发动机润滑油的性能与合理使用、汽车用齿轮油的性能与合理使用、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汽车的维护与保养。石油的组成与炼制、汽车用添加剂、汽车用润滑脂、汽车制动液与汽车液力传动油、汽车轮胎的合理使用。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汽车维修工程,汽车排放与控制技术,汽车运用。 后续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重点:汽油的性能与合理使用、汽车用柴油的性能与合理使用、发动机润滑油的性能与合理使用,汽车轮胎的合理使用。 难点:汽车用齿轮油的性能与合理使用。 教学方式:授课与试验相结合。 (五)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笔试。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石油的组成与炼制 本章主要介绍石油在全世界的分布以及各地石油的主要特性,并介绍石油的基本组成及性质,介绍石油的炼制方法与过程以及对石油产品性能的影响。 第二章 汽车新型燃料 本章主要介绍除汽油、车用柴油以外的其他汽车新型燃料,包括乙醇汽油、汽车用天然气、汽车用液化石油气、汽车用液化氢燃料、甲醇汽油。 1.乙醇汽油。 2.汽车用天然气。 3.汽车用液化石油气。 4.汽车用液化氢燃料。 5.甲醇汽油。 第三章 汽油的性能与合理使用 本章主要介绍汽油(汽车的主要燃料之一)的牌号以及分类方法;介绍汽油的蒸发性、抗爆性、腐蚀性、氧化安定性与物理安定性等主要使用性能的内涵,以及对汽车的燃料经济性、排放性、动力性等汽车主要性能的影响;并介绍汽油的合理选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1.汽油的牌号、规格与分类。 2.汽油的主要使用性能。 3.汽油的合理使用。 第四章 汽车用柴油的性能与合理使用 本章主要介绍车用柴油(汽车的主要燃料之一)的牌号以及分类方法;介绍车用柴油的低温流动性、雾化与蒸发性、抗粗暴性、安定性等主要使用性能的内涵,以及对汽车的燃料经济性、排放性、动力性等汽车主要性能的影响;并介绍车用柴油的合理选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1.汽车用柴油的牌号、规格与分类。 2.汽车用柴油的主要使用性能。 3.汽车用柴油的合理使用。 第五章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性能与合理使用 本章主要介绍发动机润滑油作用、牌号以及分类方法;介绍发动机润滑油的清净分散性、抗腐蚀性、粘温特性、氧化安定性与热安定性、润滑性等主要使用性能的内涵,以及对汽车发动机的燃料经济性、排放性、动力性等性能与发动机使用寿命的影响;并介绍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选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1.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功用。 2.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牌号、规格与分类。 3.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主要使用性能。 4.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合理使用。 第六章 汽车用齿轮油的性能与合理使用 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用齿轮油的作用、牌号以及分类方法;介绍汽车用齿轮油的流动性、抗腐蚀性、粘温特性、氧化安定性与剪切安定性等主要使用性能的内涵,以及对汽车的经济性、动力性等性能以及变速器使用寿命的影响;并介绍汽车用齿轮油的合理选用与使用注意事项。 1.汽车用齿轮油的功用。 2.汽车用齿轮油的牌号、规格与分类。 3.汽车用齿轮油的主要使用性能。 4.汽车用齿轮油的合理使用。 第七章 汽车用添加剂 本章主要介绍汽车发动机的防冻液、燃料添加剂、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汽车用齿轮油添加剂的主要性能以及合理选用,本章所介绍的燃料添加剂、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以及汽车用齿轮油添加剂都是在成品油的基础上、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加入的添加剂,而不介绍成品油在调制过程中加入的各种添加剂。 1.汽车发动机的防冻液。 2.燃料添加剂。 3.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 4.汽车用齿轮油添加剂。 第八章 汽车用润滑脂 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用润滑脂的牌号以及分类方法;介绍汽车用润滑脂的结构特点以及主要质量指标;并介绍汽车用润滑脂的合理选用与使用注意事项。 1.汽车用润滑脂的牌号、规格与分类。 2.汽车用润滑脂的结构特点与主要使用性能。 3.汽车用润滑脂的合理使用。 第九章 汽车制动液以及汽车液力传动油 本章主要介绍汽车制动液以及汽车液力传动油的牌号、分类方法、主要使用性能、合理选用与使用注意事项。 1.汽车制动液。 2.汽车液力传动油。 第十章 汽车轮胎的合理使用 本章主要介绍国内外的主要汽车轮胎品牌、汽车轮胎的规格与分类以及汽车轮胎的合理使用。 1.国内外的主要汽车轮胎品牌。 2.汽车轮胎的规格与分类。 3.汽车轮胎的合理使用。 三、实验内容 1.汽油辛烷值的测定; 2.柴油低温流动性的测定; 3.发动机润滑油的粘温特性的测定。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计2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汽车运行材料”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石油的组成与炼制 1 1           2.汽车新型燃料 2 2           3.汽油的性能与合理使用 4 2 2         4.汽车用柴油的性能与合理使用 4 2 2         5.发动机润滑油的性能与合理使用 4 2 2         6.汽车用齿轮油的性能与合理使用 2 2           7.汽车用添加剂 1 1           8.汽车用润滑脂 2 2           9.汽车制动液与汽车液力传动油、 2 2           10.汽车轮胎的合理使用 2 2           考 查 2       2     总 计 26 18 6   2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戴汝泉.汽车运行材料.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王毓民.汽车燃料、润滑油及其应用.交通出版社,1994 (制订人:王明松 审核人:刘志强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The technics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 课程编号:08020035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车辆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应将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三者之间既矛盾而又必须加以综合保证的观点,贯穿课程的始终。此外,了解当前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一些重要的先进制造技术。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金属工艺学,金工实习,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 2.后续课程:毕业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2.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工艺过程,包括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零件加工时的定位理论;本课程的难点是工艺和装配尺寸链理论、加工精度理论。 (五)考核方式 考查。 二、教学内容 (一)汽车工艺过程概述 1.汽车的生产过程、工艺过程。(了解) 2.汽车及其零件生产模式和生产理念的发展。(了解) (二)工件的定位和机床夹具 1.基准的概念。(了解) 2.工件的装夹方法。(了解) 3.六点定位原理。(掌握) (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概述。(了解) 2.工艺路线的制订。(掌握) 3.工序具体内容的确定。(掌握) (四)机械加工质量 1.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的概念。(了解) 2.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掌握) 3.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掌握) 4.表面质量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了解) (五)尺寸链原理与应用 1.尺寸链的基本概念。(了解) 2.计算的基本公式。(掌握) 3.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掌握) 4.装配尺寸链的建立。(了解) (六)汽车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 1.连杆制造工艺。(了解) 2.曲轴制造工艺。(了解) 三、实验内容 1.车床刚度的工作状态测定法。 2.镗杆的自激振动与消振。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2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课堂讨论、课外辅导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汽车工艺过程概述 2 2           工件的定位和机床夹具 4 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2 2           机械加工质量 8 4 4         尺寸链原理与应用 6 6           汽车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 4 4           总 计 26 22 4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曾东建.汽车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宾鸿赞,曾庆福.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2] 顾崇衔.机械制造工艺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制订人:李碧琼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数控机床概论”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 课程编号:08020036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大类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大类本科学生选修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着重为培养现代机械制造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服务,普及数控技术有关的高新科技知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加工程序的编制,了解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等。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金工实习、电工与电子技术等。 2.后续课程:生产实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数控机床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难点: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五)考核方式 考查,闭卷或开卷笔试为主,并参考实验及平时成绩。 二、教学内容 (一)数控机床概述 数控机床的产生及简史,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数控机床的分类、特点及应用,数控机床的发展。 (二)数控加工的程序编制 程序编制的基本概念,数控标准简介,常用程序指令及应用,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数控铣床的程序编制。 (三)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要求,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进给系统,自动换刀系统。 (四)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 数控机床的CNC系统概述,运动轨迹控制原理,进给速度控制原理,CNC系统的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五)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概述,常用伺服电机,常用位移测量装置,影响伺服性能的主要因素。 三、实验内容 1.数控机床现场教学与演示。 2.数控机床编程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数控机床概论”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数控机床概述 6 6           (二)数控加工的程序编制 10 8 2         (三)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8 6 2         (四)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 6 6           (五)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 4 4           总 计 34 30 4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吴祖育.数控机床[M].第三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2.主要参考书: [1] 廖效果.数控技术[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0 [2] 黄康美.数控加工实训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制订人:李亚非 审核人:杨浪萍 批准人:荣见华) “数控技术”教学大纲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8020037        学时/学分:44/2.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着重为培养现代机械制造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服务,普及数控技术有关的高新科技知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加工程序的编制,了解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等,具有对数控机床进行使用、维护保养和修理的初步知识。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金工实习、金属切削技术及设备、电工与电子技术等。 2.后续课程: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数控机床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难点: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及运动轨迹控制原理。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笔试为主,并参考实验及平时成绩。 二、教学内容 (一)数控机床概论 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控机床的产生及简史,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数控机床的分类、特点及应用,数控机床的发展。 (二)数控加工的程序编制 程序编制的基本概念,数控标准简介,常用程序指令及应用,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数控铣床的程序编制。 (三)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要求,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进给系统,自动换刀系统。 (四)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 数控机床的CNC系统概述,运动轨迹控制原理,进给速度控制原理,CNC系统的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五)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概述,常用伺服电机,常用位移测量装置,影响伺服性能的主要因素。 (六)数控机床的使用和维修 数控机床的选用、安装、调试、验收和维修,旧机床的再生改造。 三、实验内容 1.数控机床现场教学与演示。 2.数控机床编程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4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数控机床概论”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数控机床概论 6 6           (二)数控加工的程序编制 12 10 2         (三)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 10 8 2         (四)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 6 6           (五)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 6 6           (六)数控机床的使用和维修 4 4           总 计 44 40 4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吴祖育.数控机床[M].第三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2.主要参考书: [1] 廖效果.数控技术[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00 [2] 黄康美.数控加工实训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制订人:李亚非 审核人:杨浪萍 批准人:荣见华) “特种加工”教学大纲 Non-Traditional Machining 课程编号:08020038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开阔工艺领域的眼界,开拓加工方法的思路,为选用新工艺及解决加工难题和改善工艺措施打下一定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金属切削技术及设备、电工与电子技术。 2.后续课程: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 2.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火花加工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难点:电火花加工的机理、电火花线切割控制系统和编程技术。 (五)考核方式 考查,闭卷或开卷笔试为主,并参考平时成绩。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概论 了解特种加工的产生背景、特点、方法、分类、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电火花加工 了解电火花加工的机理,了解电火加工的特点及分类,了解电火加工中的基本工艺规律,了解电火花加工设备和工作液,了解冲模、型腔模和小孔的电火花加工工艺,了解电火花加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第三章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了解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基本原理,了解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的分类、主要技术参数和结构,了解数控线切割编程,了解线切割加工的主要工艺指标和工艺参数的选择。 第四章 电化学加工 了解电化学加工的原理,了解电解加工的特点、应用和加工机理,了解金属阳极溶解机理,了解电解加工中的基本规律,了解加工对电解液的基本要求及其特性,了解电解液的种类及选用,了解电解液参数对加工过程的影响,了解电解磨削得基本原理和特点。 第五章 激光加工 了解激光加工的原理与特点,了解激光加工设备,了解激光打孔工艺,了解激光束切割,了解激光焊接和表面处理。 第六章 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 了解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了解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的设备。 第七章 超声波加工 了解超声波加工的机理和特点,了解超声波加工的设备及构成。 第八章 快速成形技术 了解快速成形技术原理和特点,了解加工过程和方法。 第九章 其它特种加工 了解化学、等离子体加工的基本原理,了解设备和工具,了挤压珩磨,了解超高压水射流切割原理,了解其分类、特点及设备。了解磁性磨料研磨加工和磁性磨料电解研磨加工。了解铝合金微弧氧化表面陶瓷化处理技术。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26学时,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特种加工”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概论 3 3           2.电火花加工 4 4           3.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4 4           4.电化学加工 3 3           5.激光加工 2 2           6.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 2 2           7.超声波加工 2 2           8.快速成形技术 2 2           9.其它特种加工 4 4           总 计 26 26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刘晋春,赵家齐,赵万生.特种加工[M].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张建华.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 (制订人:易继军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现代工程机械”教学大纲 Moder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课程编号:08020040        学时/学分52/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长沙理工大学机械类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机械方向)四年制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机械方向)专业课,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工程机械构造和工作原理的基本知识,为培养工程机械高级技术人才构造专业知识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液压与液力传动,内燃机构造与原理,工程机械底盘。 2.主要后续课程:工程机械应用技术,工程机械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图像和视频资料进行教学。 2.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各机型的功能、类别、工作装置构造和工作原理、性能特点。 难点在工程机械普遍属大型机械设备尤其是大型拌和设备,其内部构造复杂而又不易表达,进而,以构造认识为基础的机械工作原理也是本课程的难点。 (五)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二、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单元 土方机械机 1.推土机:了解功能、用途、机型类别,掌握推土和松土装置及其操纵系统性能特点。 2.装载机:了解功能、用途、机型类别,掌握装载机构性能。 3.铲运机:了解功能、用途、机型类别,掌握转向枢架和铲土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平地机:了解功能、用途、机型类别,掌握平衡箱,侧倾前桥和平地装置构造、工作作业原理及其与推土机的区别。 5.挖掘机:了解功能、用途、机型类别,掌握挖掘装置性能特点。 第二单元 压实机械 1.压实机械概述和光轮静压式压路机:了解压实机械功能、用途、机型类别,掌握影响压实效果的机械因素、压路机换向机构作用特点和工作原理,转向装置构造特点。 2.轮胎压路机与凸块式压路机,了解轮胎式和凸块式压路机总体构造,掌握轮胎压路机“揉搓”作用原理及其性能特点。 3.振动压路机:了解总体构造,掌握激振原理、振动压实机理以及振动压实作用特点。 4.振荡压路机:了解总体构造,掌握激振装置构造和激振原理,掌握振荡压路机与振动压路机在激振方式和压实作用方面的不同。 第三单元 路面机械 1.稳定土拌和机械:了解功能、用途、机型类别,掌握路拌装置构造与工作原理。 2.沥青混凝土拌和机械:主要讲解大型间歇式搅拌站成套设备。了解间歇式和滚筒式拌和设备的组成,掌握两种拌和设备生产工艺及其特点、烘干装置内外构造,热骨料提升机和筛分装置工作原理,螺旋输送装置构造与性能特点,累积式计量装置精度控制,冷骨料初级配对设备生产质量的影响;了解各种除尘设备,掌握布袋除尘设备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3.沥青混凝土拌摊铺机械:了解功能、用途、机型类别,各工作机构对实现作业功能的作用、掌握浮动熨平装置构造及其自找平原理,自动找平系统工作原理及其与自找平功能的区别。 4.水泥混凝土搅拌输送机械:了解水泥混凝土搅拌机和搅拌运输车、掌握混凝土泵送装置构造与工作原理。 5.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械:了解轨模式水泥摊铺工艺及设备,主要讲解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了解总机构造和各部分组成,,布料、振动和捣实装置及其液压操纵系统、掌握成型装置构造与成型原理、支腿构造与作用、自动找平与转向同步控制的特点。 第四单元 起重机械 1.起重机械概述:了解起重机械在各生产领域的应用种类及各种起重机械的用途,起重机械主要性能参数,各种起重零件的不同用途,掌握抓斗、集装箱吊具构造与工作原理。 2.工程起重机:了解工程起重机类型,总体构造、掌握全路面起重机的多驱动桥构造和传动原理,起重工作机构构造和工作原理。 三、实验内容 1.土方机械构造与工作装置操控。 2.压实机械与路面机械构造。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52学时,教学环节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现场教学,学时分配如下表。 “现代工程机械”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2 2           第一单元 土方机械 12 10 2     2   第二单元 压实机械 8 8       4   第三单元 路面机械 22 18 4     6   第四单元 起重机械 8 8       2   总 计 52 46 6     14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李自光.公路施工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1] 何挺继.现代公路施工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 郑训等.路基与路面机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 卢和铭.现代铲土运输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 黄东胜.现代挖掘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5 田流等.现代高等级路面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6] 周萼秋.现代压实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制订人:卢和铭 审核人:王志安 批准人:荣见华) “现代工业工程”教学大纲 Moder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08020042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的专业课程,选修。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与认识工业工程的基本内容与特点,树立工业工程意识,熟悉现代工业工程的方法及应用,培养工业工程的思考方法及解决生产系统设计中一般问题的基本能力。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学生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学习,了解并掌握现代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初步具有正确运用“系统观念”和“工程意识”来解决工程技术领域里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机制工艺学与夹具。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案例分析、社会实践调查等。 2.重点和难点。 重点: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方法研究,作业测定,现场劳动组织,质量控制的统计原理。 难点:作业测定,价值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质量控制常用的统计方法。 (五)考核方式 考查,开卷笔试,并参考平时的各类作业、听课情况及课外教学活动中的表现。 二、教学内容 (一)工业工程概论 1.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概念。 2.了解工业工程的学科特点。 3.了解工业工程的主要技术方法和内容体系。 (二)工业工程的发展 1.了解工业工程的起源。 2.了解经典工业工程。 3.了解现代工业工程及发展趋势。 (三)方法研究 1.掌握方法研究及其目的。 2.掌握方法研究的分析技术。 3.掌握方法研究的一般程序。 (四)作业测定 1.了解作业测定概述。 2.掌握作业测定的主要方法。 (五)现场劳动组织 1.掌握现场劳动的空间组织。 2.掌握现场劳动的时间组织。 (六)产品决策 1.了解产品开发相关理论与方法。 2.掌握产品的寿命周期理论。 3.了解价值工程。 (七)生产计划与控制 1.了解生产计划。 2.掌握生产作业计划。 3.了解网络计划技术。 (八)质量控制 1.掌握质量与质量管理。 2.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3.掌握质量控制的统计原理。 4.掌握质量控制常用的统计方法。 5.了解现代质量管理的发展动态。 (九)现代生产系统管理 1.了解敏捷制造战略。 2.了解并行工程。 3.了解物料需求计划(MRP)。 4.了解精益生产方式(JIT)。 5.了解六西格玛管理。 6.了解看板管理。 7.了解零缺陷管理。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2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社会实践调查、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现代工业工程”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工业工程概论 2 2       0.5   (二)工业工程的发展 2 2       0.5   (三)方法研究 2 2       0.5   (四)作业测定 2 2       0.5   (五)现场劳动组织 2 2       1   (六)产品决策 3 2     1 1   (七)生产计划与控制 3 2     1 1   (八)质量控制 5 4     1 2   (九)现代生产系统管理 5 4     1 1                   总计 26 22     4 8                   注:其他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范志忠.工业工程基础[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 [1] 汪应洛.工业工程导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胡宗武.工业工程原理、方法及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3] 徐学军.现代工业工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4] 罗振壁.工业工程导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制订人:杨浪萍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Technology of Modern Automobile Control 课程编号:08020043        学时/学分:30/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科专业课,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学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控制理论、控制算法,通过对几种典型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有关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控制理论基础与设计开发手段。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汽车设计、汽车理论、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等。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讲解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多举实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学方式采取课堂重点讲解与课后自学相结合,同时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使学生掌握有关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控制理论基础与设计开发手段,这将有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重点与难点。 重点:汽车系统动力学模型与控制、控制理论在汽车电子系统中的应用、车辆综合控制、汽车微机控制系统结构及要素分析。 难点:微分方程和拉普拉斯变换、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笔试,并参考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概述 要求了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分类及组成。 (二)传感器 要求了解传感器特性、汽车传感器的工作机理、发动机常用传感受器。 (三)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要求掌握汽油喷射系统概述、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汽油喷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空气供给系统、电子点火系统。 (四)电控汽油机的控制策略 要求掌握喷油控制策略、点火控制策略、排放控制策略、怠速控制策略。 (五)柴油机电子控制 要求掌握第一代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位置控制式)、第二代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时间控制式)、第三代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高压共轨式)、柴油机空气控制系统、柴油机排放后处理系统。 (六)汽车自动变速电子控制 要求掌握汽车自动变速电子控制概述、液力自动变速器、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电控无级自动变速器。 (七)汽车底盘电子控制 要求掌握汽车防抱制动系统、汽车驱动防滑控制、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汽车电控悬架、汽车电子动力转向控制。 (八)汽车车身与仪表电子控制 要求了解汽车安全气囊与安全带电子控制、汽车仪表电子控制系统。 三、实验内容 1.汽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电子控制系统实验; 2.汽车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实验; 3.汽车防抱制动电子控制系统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3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课外辅导作业和实验教学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现代汽车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概述 2 2       1   (二)传感器 2 2       1   (三)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6 4 2     4   (四)电控汽油机的控制策略 2 2       2   (五)柴油机电子控制 4 4       2   (六)汽车自动变速电子控制 5 4 1     1   (七)汽车底盘电子控制 7 6 1     1   (八)汽车车身与仪表电子控制 2 2       2   合 计 30 26 4     14                   注:其他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使用教材: 王绍銧,夏群生,李建秋.汽车电子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1] 杨叔子,杨克冲.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2] 孙仁云,付百学.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周云山,于秀敏.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理论与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制订人:张新 审核人:肖新华 批准人:荣见华) “现代设计方法”教学大纲 morden design methods teaching program 课程编码:08020044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四年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械方向]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械方向)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机械方向)专业或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程机械方向)专业相近专业课程,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运用工程机械现代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能力。学生能基本掌握工程机械现代设计方法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如创新性设计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可靠性设计、系统分析设计和轮式起中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为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工程机械设计和应用专业工作打下扎实理论的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2.后续课程: 工程机械设计,机械优化设计,工程机械应用技术。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讲授及讨论)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2.重点和难点。 重点为各现代设计方法的掌握和实际应用;如轮式起重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难点在于如何更好地综合灵活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对工程机械实体建模与设计计算。 (五)考核方式 考查。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工程机械设计方法 1.概述。 2.设计过程与设计技术。 3.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 要求:了解工程机械设计方法的概述、设计过程与设计技术。 掌握工程机械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区别。 4.部分现代设计方法。 要求:了解现代设计的目标与特点和部分现代设计方法;工程机械的部分现代设计方法。 第二章 系统分析设计方法 1.技术系统组成。 2.系统分析设计方法。 要求:了解技术系统组成。 掌握系统分析设计方法。 3.价值分析。 要求:掌握系统分析设计方法和价值分析。 4.成本估算方法。 第三章 创造性设计方法 1.创造力和创造过程。 2.创造性思维。 要求:了解创造力和创造过程和创造性思维。 掌握成本估算方法。 3.创造技术。 第四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 1.CAD技术概论。 要求:了解CAD技术概论和创造技术。 2.CAD系统软件。 要求:了解CAD系统软件。 3.二维工程机械图的计算机绘制。 要求:掌握二维工程机械图的计算机绘制。 第五章 可靠性设计 1.可靠性概念和特征量。 要求:了解可靠性概念和特征量的概念;掌握可靠性特征量的计算。 2.可靠性设计。 要求:掌握可靠性设计方法。 第七章 轮式起重机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 1.绪论。 2.轮式起重机设计的一般问题。 要求:了解轮式起重机绪论和轮式起重机设计的一般问题。 3.轮式起重机计算机辅助总体设计。 要求:掌握轮式起重机主要参数的确定和力学模型分析,掌握伸缩臂力学模型分析,掌握支腿压力计算,掌握整机起重机性能计算。 三、实验内容 本课程的实验在校内的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房进行,为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用如下二种形式: 1.结合所学知识,指导学生上计算机设计工程机械的零件,訓炼CAD绘图的基本功能和技巧; 2.结合所学知识,指导学生上计算机设计汽车起重机零部件;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上机实习,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章 6 6           第二章 5 5           第三章 2 2           第四章 5 2           第五章 6 6           第七章 10 10           总 计 34 30   4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秦四成.工程机械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 [1] 吴永平,姚怀新.工程机械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 吴庆鸣,何小新.工程机械设计.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自光.桥梁施工成套机械设备.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 李自光,展朝勇.公路施工机械.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制订人:游小平 审核人:卢和铭 批准人:荣见华) “有限单元法”教学大纲 Finite Element Method 课程编号:08020047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长沙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工程机械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本科生,上课时间宜安排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选修。 2.课程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了解有限元方法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方法,掌握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解题步骤,并能够对轴对称零件、杆类零件、薄板弯曲等零件变形的进行具体的分析,了解热变形和热应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主要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及CAD,机械零件。 2.主要后续课程:专业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上机操作相结合,适当运用多媒体和进行教学。 2.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是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杆件系统有限元法,难点是空间问题有限元法、薄板弯曲问题有限元法、动态分析有限元法、热分析有限元法、有限元建模、几何模型的建立、单元类型及特性定义、网格划分方法、有限元分析系统、ANSYS系统。 (五)考核方式 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8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出勤及听课情况等。考试建议采取闭卷形式。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教学要求: 了解:有限元法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等内容。 掌握:有限元法基本思想、应用等知识。 教学要点: 1.有限元法的产生与基本思想。 2.有限元法的应用。 3.有限元法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二)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教学要求: 掌握:弹性力学有关知识、平面问题有限元法等知识。 教学要点: 1.弹性力学有关知识。 2.平面问题有限元法。 (三)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教学要求: 了解: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等内容。 掌握:轴对称问题的定义和特点等知识。 教学要点: 1.轴对称问题的定义和特点。 2.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四)杆件系统有限元法 教学要求: 掌握:平面刚架有限元法等知识。 教学要点: 平面刚架有限元法。 (五)空间问题有限元法 教学要求: 了解:空间问题有限元法等内容。 教学要点: 空间问题有限元法。 (六)薄板弯曲问题有限元法 教学要求: 掌握:弹性薄板弯曲的能量泛函和微分方程式、薄板弯曲问题有限元法、三角形板单元等内容。 教学要点: 1.弹性薄板弯曲的能量泛函和微分方程式。 2.薄板弯曲问题有限元法。 3.三角形板单元。 (七)动态分析有限元法 教学要求: 了解:动态分析有限元法的特点和有限元分析一般步骤等内容。 教学要点: 1.动态分析有限元法的特点。 2.动态分析有限元法的一般步骤。 (八)热分析有限元法 教学要求: 了解:热传导方程及热边界条件、热分析有限元法的一般步骤等内容。 教学要点: 1.热传导方程及热边界条件。 2.热分析有限元法的一般步骤。 (九)电磁场问题有限元法 教学要求: 通过自学初步了解:电磁场微分方程、势函数的边界条件和边值问题、平面电磁场问题有限元法等内容。 (十)非线性问题有限元法 教学要求: 通过自学初步了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弹塑性小变形问题的基本方程、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元求解步骤等内容。 (十一)有限元建模概述 教学要求: 了解:有限元分析过程、建模的一般步骤等知识。 教学要点: 1.有限元分析过程。 2.有限元建模的重要性。 3.有限元模型的定义。 4.建模的一般步骤。 (十二)有限元建模的基本原则 教学要求: 通过自学了解:有限元建模的保证精度、控制规模基本原则等内容。 (十三)几何模型的建立 教学要求: 掌握:几何模型的定义和形式、几何建模等知识。 教学要点: 1.几何模型的定义和形式。 2.形状处理方法。 3.几何建模与模型处理方法。 (十四)单元类型及特性定义 教学要求: 了解:常见单元类型等内容。 掌握:单元分类、单元特性定义等知识。 教学要点: 1.单元分类。 2.单元特性定义。 3.常见单元类型。 (十五)网格划分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网格划分原则和网格划分方法。 教学要点: 1.网格划分原则。 2.网格划分方法。 (十六)模型检查与处理 教学要求: 自学初步了解:网格质量检查及其方法。 (十七)边界条件的建立 教学要求: 了解:热边界条件及其他边界条件等内容。 掌握:位移约束条件、载荷条件等知识。 教学要点: 1.位移约束条件。 2.热边界条件。 3.载荷条件。 4.其他边界条件。 (十八)常见建模方法 教学要求: 通过自学初步了解:分步计算法、局部分析法、组合分析法、子结构法等常见建模方法。 (十九)限元分析系统概述 教学要求: 了解:有限元分析系统的发展及主要功能等内容。 教学要点: 1.有限元分析系统的发展。 2.有限元分析系统的主要功能。 (二十)ANSYS系统 教学要求: 掌握:ANSYS的特点、文件类型、主要功能模块等内容。 应用:应用ANSYS系统分析杆类、板类零件的变形。 教学要点: 1.ANSYS简介。 2.ANSYS中的文件类型。 3.ANSYS的主要功能模块。 4.ANSYS分析实例。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34学时,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有限单元法”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2 2           有限元基本原理 2 2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2 2           杆件系统有限元法 2 2           空间问题有限元法 2 2           薄板弯曲问题有限元法 2 2           动态分析有限元法 2 2           热分析有限元法 2 2           电磁场问题有限元法         自学     非线性问题有限元法         自学     有限元建模概述 2 2           有限元建模的基本原则         自学     几何模型的建立 2 2           单元类型及特性定义 2 2                           续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网格划分方法 2 2           模型检查与处理         自学     边界条件的建立 2 2           常见建模方法         自学     有限元分析系统概述 1 1           ANSYS系统 7 7           总 计 34 34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杜平安.有限元法-原理、建模及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2.主要参考书: [1] 李亚智.有限元法基础与程序设计.科学出版社,2004 [2] 李黎明.Ansys有限元分析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制订人:彭勇 审核人:卢和铭 批准人:荣见华) “专业英语(车辆)”教学大纲 Specialty English  课程编号:08020049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车辆工程专业专业2006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车辆工程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汽车专业英语的语法结构特点以及汽车结构与性能有关的英语专有名词,使学生达到能够熟练地阅读英文汽车产品说明书、英文汽车试验报告以及与汽车有关的英文科技文献。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基础英语,发动机原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汽车构造。 2.后续课程:汽车理论。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课堂重点讲解与课后自学相结合,通过电化教学和CAI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重点: 英语专业词汇(包括汽车新技术方面的新词汇)、专业英语文章结构、语法的特点、专业英语翻译技巧等。 3.难点: EFI、EMS、AT、ABS等汽车新技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 (五)成绩考核 汽车专业英语课计划学时34学时,教学内容选用国内外较新的汽车教材。本课程为考查课。考核成绩由专业英语词汇考核成绩、课堂专业英语翻译考核成绩和课程结束考核成绩三部分组成,其比例为2:2:6。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英文版的汽车结构与原理,主要提高学生汽车专业英语的阅读、翻译与写作水平。教学的具体内容为: Types of Automobiles;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an Automobile; Engine  Classification; Engine Construction; Connecting Rods and Crankshaft; Valve Gear; Fuel Supply System of Gasoline Engine; Diesel Engine Fuel System; Engine Speed Governing; Emission Control Systems; Engine Cooling System; Engine Lubrication System; The Engine Ignition System; Engine Starting System; Automobile Chassis; The Clutches;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The Steering Stytem; 三、实验内容 本课程无实验教学。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录相教学、专业英语CAI。课堂教学(包括录相教学、专业英语CAI)为34学时,录相内容为EMS、ABS、ESP。CAI采用Auto Insight软件,CAI内容主要靠学生课外上机完成。 “汽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Types of Automobiles 1 1       1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an Automobile 1     1   1   Engine Classification 2 2       2   Engine Construction 2     2   2   Connecting Rods and Crankshaft 2 2       2   Valve Gear 2 2       2   Fuel Supply System of Gasoline Engine 2 2       2   Diesel Engine Fuel System 2 2       2   Engine Speed Governing 2 2       2   Emission Control Systems 2 2       2   Engine Cooling System 2 2       2   Engine Lubrication System 2 2       2                   续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The Engine Ignition System 2 2       2   Engine Starting System 2 2       2   Automobile Chassis 2 2       2   The Clutches 2 2       2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2 2       1   Testing 2       2     总 计 34 29   3 2 3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邓贤贵,徐达.汽车专业英语.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 [1] 陈暹.现代汽车技术英语.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 SAE,Motor Service,Automobile Engineering等英文专业期刊 (制订人:王明松 审核人:刘志强 批准人:荣见华) “专业英语(2)”教学大纲 Speciality English (2) 课程编号:08020050        学时/学分:34/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与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与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电方向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与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电方向学生专业基础课程,任选。 本课程在学生已学完大学英语,并先修过专业英语(1)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专业科技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熟悉科技词汇、开阔视野和思路,提高科技英语阅读的技能、语言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需要。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大学英语,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专业英语(1)。 2.后续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机床、CAD/CAM。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练习相结合。 2.重点和难点。 重点:熟悉和掌握本专业常用科技词汇和术语,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训练对科技文章的翻译能力。 难点: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 (五)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为主,参考平时成绩。 二、教学内容 1.科技英语翻译技巧(I) 2.Product Test and Quality Control 3.Industrial Robots 4.A Discussion On Modern Design Optimization Tools 5.Mechatronics 6.CAD/CAM/CAPP 7.Material Forming Processes 8.Moul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9.Safety and Maintenance For CNC Machine 10.科技英语翻译技巧(II) 11.Using Dynamic Simul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12.Virtual  Manufacturing 13.How To Write a Scientific Paper 14.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15.英文摘要阅读和体会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包括课堂教学及随堂小测验、课堂讨论,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专业英语(2)”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翻译技巧 4 4       2   英文摘要及写作 4 3     1 2   课文 26 24     2 10                                   总 计 34 31     3 14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赵运才.机电工程专业英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司徒忠,李粲.机械工程专业英语[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 施平.机电工程专业英语[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3] 英文专业期刊 (制订人:方晓丽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专业英语(1)”教学大纲 Speciality English (1) 课程编号:08020051        学时/学分:34/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与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与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电方向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与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电方向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本课程在学生已学完大学英语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熟悉科技词汇、开阔科普视野和思路、了解科技文体、掌握科技英语阅读的学习技能、语言技能和基本词汇,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需要。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大学英语、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2.后续课程: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机床、CAD/CAM。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练习相结合。 2.重点和难点。 重点:熟悉和掌握本专业常用科技词汇和术语,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 难点:常难句的理解和翻译。 (五)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为主,参考平时成绩。 二、教学内容 1.科技英语翻译的标准。 2.科技英语的特点与翻译。 3.Machine Parts (Ⅰ). 4.Machine Parts (Ⅱ). 5.翻译技巧之一。 6.Introduction to Machinery Design. 7.Mechanisms. 8.Basic Concepts in Mechanics. 9.Engineering Tolerancing l. 10.Heat Treatment of Meta. 11.论文及摘要的写作。 12.Metal Cutting. 13.Introduction to CAD/CAM. 14.Fundamentals of Material Forming. 15.Introduction to Mould. 16.Numerical Control.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及随堂小测验、课堂讨论,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专业英语(1)”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科技英语翻译的标准 2 2       1   科技英语的特点与翻译 2 2       2   翻译技巧之一 2 2       2   论文及摘要的写作 2 2       3   课文 26 23     3 12                                   总 计 34 31     3 20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赵运才.机电工程专业英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司徒忠,李粲.机械工程专业英语[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2] 施平.机电工程专业英语[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3] 英文专业期刊 (制订人:方晓丽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Mechanical Drawing 课程编号:08020052        学时/学分:60/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类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类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尺规绘图、徒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基本制图技能,能按国家标准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能用计算机三维造型软件表达三维空间形体,并具有构形设计的初步能力、工程思维方式和机械创新意识,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必不可缺少的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画法几何、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 2.后续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多媒体课件、辅以实物模型等手段教学,适当进行图例分析及习题讨论课,加以模型测绘和上机实践,以堤高教学质量。 2.重点和难点。 重点为用正投影法并遵照国家标准的规定正确绘制机械图样,以表达机器、部件和零件;机件表达方案选择;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及尺寸标注;部件装配图拆画零件图;AutoCAD 二维绘图和尺寸标注,AutoCAD三维造型。 难点为用工程思维方式进行零件表达作图,并使所绘制的图样符合国家标准;部件装配图的阅读;AutoCAD三维造型。 (五)考核方式 考查。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包括投影制图、机械图、计算机绘图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 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及学科发展方向。 (一)轴测图 掌握正等轴测图、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二)构型设计基础 掌握平面图形构形、几何造型,了解工业产品的设计制图。 (三)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掌握各种视图的名称、配置及标注,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了解第三角投影法。 (四)标准件、齿轮和弹簧 掌握螺纹的基本要素、规定画法和标注,螺纹紧固件及连接的画法和标记。了解销连接、键连接的画法及有关标记;掌握滚动轴承的画法和标注。掌握圆柱齿轮及其啮合的画法,了解直齿锥齿轮及其啮合画法。了解弹簧的规定画法。 (五)零件图 掌握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掌握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了解零件的常见工艺结构,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会读零件图。 (六)装配图 掌握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掌握部件的表达方法和装配图中的尺寸注法,装配图中的零件编号及明细栏。了解常见的装配结构。掌握部件测绘的一般方法。会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七)计算机绘图 了解计算机绘图硬件、软件基础。掌握AutoCAD二维图形绘制。掌握AutoCAD三维造型、着色和渲染。 三、测绘和上机操作内容 1.测绘大作业。 序号 项 目 内 容 幅面 数量 图号 备注 1 表达方法 模型测绘 A3 1 01 先徒手画草图 2 零件图 由实物测绘 A3 1 02 先徒手画草图 3 装配图 部件测绘 A2 1 03 选做               2.计算机上机操作。 序号 上 机 内 容 上机时数 备 注 1 AutoCAD 界面操作 设置图幅、单位、图层、颜色和线型 2   2 AutoCAD二维绘图、编辑 2   3 AutoCAD 文本输入、尺寸标注 2   4 AutoCAD剖面线绘制、块、对象属性 2   5 三维实体造型 2   6 三维实体着色、渲染 2   7 AutoCAD三维构型创意设计 2   8 机件形状表达方法二维、三维图绘制 2 01图号 9 零件图二维、三维图绘制 2 02图号 10 装配图二维、三维图绘制 2 03图号 总 计 20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课堂讨论,测绘、图例分析、上机、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测绘 上机 其他 轴测图 2 2       2   构型设计基础 2 2       2   机件的表达方法 8 6 2     4   标准件、齿轮、滚动轴承、圆柱螺旋弹簧的画法 4 4       2   零件图 10 5 2 2 1 4   装配图 8 5   2 1 4   AutoCAD绘图基础,AutoCAD界面,设置绘图环境 4 2   2   4   AutoCAD 二维绘图、文本输入、尺寸标注、块、对象属性 12 4   8   6   三维实体造型、着色、渲染,三维构型,三维模型转二维图形 10 4   6   6   总 计 60 34 4 20 2 34                   注:1.其他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图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2.课程内容的顺序可根据所用教材作调整。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 郭克希,王建国.机械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郭克希,袁果.AutoCAD 2005工程设计与绘图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张绍群、王翠琴.机械制图习题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陆国栋,张树有,谭建荣.图学应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机械制图[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制订人:郭克希 审核人:陈宇锋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设计B”教学大纲 Automobile Design 课程编号:08020054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选修。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设计,计算汽车零件部件,总成,整车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汽车零件、总成和整车设计原则,了解汽车零件、总成和整车强度、刚度设计的计算理论,掌握汽车零件、总成和整车强度、刚度设计、计算,学会正确选用发动机、轮胎等部件的参数。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金属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等。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独立设计计算能力。 2.重点和难点:重点为总体设计、传动系各总成设计、计算、悬架设计、转向机构设计、制动系设计;难点为汽车的总体布置、钢板弹簧的设计计算、膜片弹簧的设计计算、主减速器的设计计算、鼓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五)考核方式 考查,开卷考试,并参考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及汽车总体设计 了解汽车设计概况、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掌握汽车结构形式及各主要参数选择及运动校核。 (二)离合器设计 了解离合器的结构,掌握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的计算、压紧弹簧的计算及设计。 (三)变速器设计 掌握变速器布置方案的选择、主要参数的选择及设计计算,了解同步器设计。 (四)万向节和传动轴设计 了解万向传动轴的种类,掌握万向节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及设计计算。 (五)驱动桥设计 了解驱动桥的结构方案,掌握主减速器设计、差速器及半轴的设计计算。 (六)悬架设计 了解悬架的结构形式、掌握其参数的确定及弹性元件的设计,了解减震器设计。 (七)转向器设计 了解机械式转向器的方案、设计计算、动力转向机构,掌握转向系的主要性能参数、转向梯形机构设计。 (八)制动系设计 掌握制动器的结构方案分析、主要参数确定、设计计算,了解制动驱动机构设计与计算。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汽车设计B”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 课 实 验 上 机 其 他 (一)绪论及汽车总体设计 6 6       1   (二)离合器设计 2 2       1   (三)变速器设计 4 4       1   (四)万向节和传动轴设计 2 2           (五)驱动桥设计 4 4       1   (六)悬架设计 6 6       1   (七)转向系设计 4 4       1   (八)制动系设计 4 4       1   大作业及其他 2       2 2   总 计 34 32     2 9                   注:其他栏是指包含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王望予.汽车设计[M].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主要参考书: [1] 刘惟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龚微寒.汽车现代设计制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制订人:谢竹生 审核人:张新 批准人:荣见华) “虚拟仪器设计”教学大纲 Design of  Virtual Instrument 课程编号:08040011        学时/学分:52/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必修课。 通过本科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LabVIEW的编程环境、语法规则、程序结构和编程技巧,LabVIEW在信号采集、数据分析、仪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设计,具备使用、设计和研制虚拟仪器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测试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智能仪器仪表。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与难点 1.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接合的方式。 2.教学重点与难点内容。 教学重点:LabVIEW工具模板、控制模板功能模板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虚拟仪器(VI)的设计步骤和程序调试技术,LabVIEW在信号采集、数据分析、仪器控制和通信方面的应用。 难点内容:LabVIEW在信号采集、数据分析、仪器控制和通信方面的应用。 (五)考核方式 采用理论笔试与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其中笔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10%。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仪器的基本概念,虚拟仪器的构成与特点及LabVIEW6.1软件。 2.bVIEW工具模板、控制模板、功能模板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掌握LABVIEW的基础知识。介绍虚拟仪器(VI)的设计步骤和程序调试技术。 3.结构中For循环、While循环、Case结构和公式节点的使用方法。 4.数组、簇的创建和使用,学习使用数组函数和簇函数。 5.VI的分层特性,学习创建和使用子VI。 6.图表的三种显示模式,学习定制波形图表和图形。 7.产生标准频率的信号,创建模拟函数信号发生器, Time Domain子模板中的相关函数分析,快速缚立叶变换(FFT)函数的调用及使用方法,,数字滤波器技术, Mathematics子模板中的拟合运算概率和数理统计函数的使用方法。 8.数据采集技术,DAQ数据采集卡PXI数据采集模板的软件驱动。 三、实验内容 本课程应完成如下实验: 1.铁─康铜热电偶非线性校正仪实验。 2.虚拟正弦波仿真信号发生器实验。 3.虚拟自相关函数仪实验。 4.虚拟信号频谱分析演示仪实验。 5.虚拟调幅波解调器实验。 6.虚拟直线拟合显示仪。 7.连续信号的采集与显示仪。 8.正弦波仿真多值表。 9.多功能信号发生器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52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课外辅导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虚拟仪器设计”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虚拟仪器概述 2 2           2. LABVIEW的基础知识 6 6       2   3.程序结构中For循环、While循环、Case结构和公式节点的使用方法 4 2 2     2   4.数组、簇的创建和使用 2 2       2   5. VI的分层特性,创建和使用子VI 4 2 2         6.图表的三种显示模式 10 6 4         7.LabVIEW在信号采集、数据分析、仪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设计 18 10 8     4   8. DAQ数据采集卡PXI数据采集模板的软件驱 6 4 2     2   总计 52 34 18     12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本课程教材: 杨乐平.LabVIEW程序设计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 [1] 计算机虚拟仪器图形编程LANVIEW实验教材.北京泛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2] Gary W Gohson LabVIEW Graphic Programming  USA: MC Graw-Hill,1998 [3] G Programming Reference Manual  USA: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1998 [4] LabVIEW User Manual  USA: National Instruments Corporation,1998 (制订人:刘晖 审核人:傅俊庆 批准人:荣见华) “仪表仿真技术”教学大纲 Instrument Simulation 课程编号:08040012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表专业的专业课/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现代仪表技术中常用的信号分析、数字滤波器设计、电路分析与简单控制系统的基本仿真技术。本课程采用Maltab语言环境及其Simulink专用仿真工具箱。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应用Maltab语言环境及其Simulink专用仿真工具箱进行与信号分析、数字滤波器设计、电路分析与简单控制系统的相关领域的实际应用仿真。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控制工程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模拟与数字电路,传感器原理与应用,高等数学等。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编写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际介绍Maltab语言环境及其Simulink专用仿真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其中理论教学占总学时的2/3,实验教学课时总学时的1/3。 2.重点和难点。 重点:Maltab语言环境及其Simulink专用仿真工具箱的使用方法。 难点:Simulink对象的封装方法、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及电路仿真。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可以采用课堂笔试和指定实际任务的仿真大作业方式进行考核。最好采用仿真大作业方式考核方式。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如下: 1.Matlab仿真技术与应用简介。 2.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箱的使用方法。 3.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箱的扩展方法。 4.Matlab在信号处理仿真中的应用。 5.Matlab在电子电路仿真中的应用。 6.Matlab在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 本课程可以开设如下实验:(任选其中五个实验)。 1.一阶与二阶线性仪表的仿真实验。 2.低通滤波器设计仿真实验。 3.带通滤波器设计仿真实验。 4.仪表频率特性仿真实验。 5.信号频谱分析仿真实验。 6.Simulink对象的封装方法实验。 7.电桥电路仿真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课堂教学需要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需要Matlab 7.0版以上的软件。 “仪表仿真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Matlab仿真技术与应用简介 2 2           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箱的使用方法 6 4 2     2   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箱的扩展方法 6 6       2   Matlab在信号处理仿真中的应用 8 4 4     2   Matlab在电子电路仿真中的应用 6 4 2     2   Matlab在控制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6 4 2         合 计 34 24 10     8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张葛祥,李娜.MATLAB仿真技术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 [1] 范影乐,杨胜天,李软.MATLAB仿真应用详解.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2] 萍定宁,陈阳泉.基于MATLAB/SIMULINK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制订人:傅俊庆 审核人:刘晖 批准人:荣见华) “智能仪器仪表”教学大纲 Intelligent  instruments 课程编号:08040014        学时/学分:56/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智能仪器的概念,树立智能仪器的宏观构架,掌握相关接口设计与编程实践及数字滤波、抗干扰技术等理论。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实验。 2.重点内容:ADC的接口设计,LED显示的基本原理、应用,8279的特性,键盘显示接口设计,232通信的硬件设计及软件编程,抗干扰的基本概念,数字滤波,智能仪表的自动校准技术,智能仪表总体设计。 3.难点内容:ADC的接口设计,8279的特性,键盘显示接口设计,数字滤波,智能仪表总体设计。 (五)考核方法 考试,闭卷笔试,并参考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智能仪器绪论 掌握智能仪器的概念,树立智能仪器的宏观构架。 (二)智能仪器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 掌握多路模拟开关及采样保持,ADC的基本原理、概念,ADC的接口设计,DAC的基本原理、概念,DAC的接口设计。 (三)智能仪器人机接口 掌握键盘接口,8255键盘接口应用,LED显示的基本原理、应用,LCD的基本原理和应用,8279的特性,键盘显示。 接口设计。 (四)智能仪器通信接口 了解通信的基本概念、方式,232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232通信的硬件设计及软件编程。 (五)智能仪器典型处理功能 智能仪表的自动校准技术,智能仪表的自动诊断技术,智能仪表的数据处理(软件)。 (六)数字滤波 掌握原理及编程。 (七)干扰及抑制 了解抗干扰的基本概念,抗干扰基本技术措施。 (八)智能仪表总体设计 智能仪表总体设计的一般方法及示例。 三、实验内容 1.A/D实验。 2.D/A实验。 3.8279接口实验(可选)。 4.单片机与PC机通信。 5.数据采集系统(可选)。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计5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智能仪器仪表”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 4 4           (二) 12 8 4         (三) 14 12 2         (四) 4 4           (五) 6 6           (六) 4 4           (七) 6 6           (八) 6 6           总 计 56 50 6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本课程教材: 徐爱钧.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原理与设计.第二版.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 [1] 季建华.智能仪表原理、设计及调试.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2] 赵新民.智能仪器设计基础.哈尔宾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制订人:李凤玲 审核人:刘晖 批准人:荣见华) “智能仪器仪表基础”教学大纲 Fundamental of Intelligent  Instrument 课程编号:08040015        学时/学分:52/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06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专业课程,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单片机基础,为利用单片机进行智能仪器仪表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测试技术。 2.后续课程:智能仪器仪表设计,精密测控系统。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实验。 2.重点内容:单片机内部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定时器、中断系统、ADC的接口设计、单片机扩展电路。 3.难点内容:指令系统、中断系统程序设计、扩展电路。 (五)考核方法 考试,闭卷笔试,并参考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单片机内部结构 单片机的基础组成、内部结构、存储器空间分配、IO口特点。 (二)51系统单片机指令系统 指令格式、寻址方式、各类指令。 (三)汇编程序设计知识 汇编程序的结构、汇编程序的编程与汇编。 (四)定时器 定时器工作原理、定时器的四种模式及应用。 (五)中断系统 中断的概念、中断的过程、中断程序设计。 (六)单片机扩展电路 RAM、ROM和IO口的扩展。 (七)A/D、D/A转换原理与电路设计 A/D、D/A转换原理及接口电路设计,A/D、D/A程序设计。 三、实验内容 1.程序设计与调试(分支结构)。 2.程序设计与调试(循环程序)。 3.定时器实验。 4.A/D、D/A转换实验。 5.中断程序设计与调试。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计52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智能仪器仪表基础”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2 2           单片机内部结构 10 10           51系列单片机指令系统 12 8 4         汇编程序设计知识 4 4           定时器 4 4           中断系统 6 4 2         单片机扩展电路 8 8           A/D、D/A转换原理与电路设计 6 4 2         总 计 52 44 8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本课程教材: 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1] 季建华.智能仪表原理、设计及调试[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2] 赵新民.智能仪器设计基础[M].哈尔宾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制订人:侯志祥 审核人:刘晖 批准人:荣见华)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大纲 Metal Material and Heat Treatment 课程编号:08050023        学时/学分:40/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类各专业2006年教学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大类各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有关金属学、热处理的基本理论及工程材料的一般知识,熟悉金属材料塑性变形的实质及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熟悉金属材料强化的四种基本手段,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与热处理工艺之间的关系。掌握碳钢、合金钢和铸铁的种类、牌号和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在学习该课程后,要求学生具有合理选用金属材料,正确选定热处理工艺方法,妥善安排金属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等方面的初步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工程制图,材料力学。 2.后续课程:机械原理,机械零件,金属工艺学,专业课程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相图与合金性能关系,Fe-Fe3C相图与TTT图的应用,金属材料的选用与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安排。教学难点是合金在两相区成分的变化规律,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TTT图建立过程。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金属学方面 1.金属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金属的结晶与铸锭。 2.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变形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3.固态合金的相结构;相图建立及各种相图的分析,相图与合金性能的关系。 4.铁碳合金相图分析。 第二单元 热处理方面 1.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2.过冷奥化体转变曲线图及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与性能的特点。 3.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4.钢的表面淬火。 5.钢的化学热处理。 6.热处理新技术、新工艺。 第三单元 工程材料方面 1.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四大作用 2.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与特殊性能钢。 3.铸铁概论,灰口铸铁、球墨铁及特殊性能铸铁。 4.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 5.机械零件的失效与选材及工艺路线分析。 三、实验内容 1.硬度实验。 2.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及铸铁显微组织观察。 3.碳钢的热处理。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影视、课外辅导与课外作业,条件许可时,去校外工厂现场参观。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可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单元 金属学 16 13 2   1 71   第二单元 热处理 10 8 2     3   第三单元 工程材料 14 14       7   总 计 40 35 4   1 17                   注:其它栏是包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其它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史美堂.金属材料及热处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主要参考书: [1] 刘智恩.材料科学基础[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 夏立芳.金属热处理工艺学[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3] 吴承建,陈国良,强文江.金属材料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4] 何世禹.机械工程材料[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5] 陈贻瑞,王建.基础材料与新材料[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6] 林昭淑.金属学及热处理实验于课堂讨论[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 (制订人:李旭宇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金属工艺学”教学大纲 Metal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8050024        学时/学分:40/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选修;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关金属常用成形工艺方法、工艺规程制订、相应零件结构设计和金属成形性能评价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金属工艺性能、零件结构与成形工艺、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在学习该课程后,要求学生具有根据具体金属产品特点正确选用材料,合理选择成形工艺与安排工艺路线,以及判断零件结构设计优劣并提出改进意见等方面的初步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材料与热处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并完成金工实习。 2.后续课程:机制工艺学、毕业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为主,实验教学、现场教学为辅。 2.重点和难点:本课程教学重点是建立材料加工工艺性能概念,掌握常用金属成形工艺的特点与应用范围,熟悉分析零件结构设计优劣的基本原则。教学难点是砂型铸造工艺、铸件的结构设计、板料冲压工艺、焊件结构设计、齿轮齿形的加工及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五)考核方式 考查,开卷考试,并参考课堂提问、作业、工艺大作业及实验成绩。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铸造 1.铸造工艺基础。 液态合金的充型,铸件的凝固与收缩,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2.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铸铁件生产、铸钢件生产、铜、铝合金铸件生产 3.砂型铸造。 造型方法的选择,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工艺参数的选择,铸造综合分析举例。 4.特种铸造。 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 5.铸件结构设计。 铸件外形设计,铸件内腔设计,铸件壁及其连接设计。 第二单元 金属压力加工 1.金属的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的实质,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金属的可锻性。 2.锻造。 机器自由锻,自由锻工序,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定,自由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3.板料冲压。 分离工序,变形工序。 第三单元 焊接 1.电弧焊。 焊接电弧,电弧焊设备,电弧焊冶金过程,电焊条,埋弧焊,气体保护焊,其它焊接方法,焊接方法的选择。 2.其他常用焊接方法。 电阻焊,摩擦焊,电渣焊。 3.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焊接性概念,钢的焊接特点,铸铁的焊接特点,有色金属的焊接 4.焊件结构设计。 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焊接应力与变形,焊件结构设计。 第四单元 切削加工 1.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切削运动及要素,刀具材料及构造,金属切削过程,切削加工技术经济分析。 2.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机床的类型和基本构造,机床的传动。 3.常用加工方法综述。 车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钻、镗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刨、拉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铣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 4.典型表面加工分析。 外圆面的加工,孔的加工,平面的加工,螺纹的加工,齿轮齿形的加工。 5.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工件的安装和夹具,工艺规程的拟定,典型零件工艺过程。 6.零件结构的工艺性。 三、实验内容 1.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2.刀具几何角度的测量。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课堂讨论、实验、课外辅导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单元 12 12       3   第二单元 6 6       2   第三单元 10 9 1     2   第四单元 12 11 1     2   总 计 40 38 2     9                   五、使用教材及必读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邓文英.金属工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主要参考书: [1] 张万昌.热加工工艺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吴恒文.机械加工工艺基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制订人:唐宏宾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金属切削技术及设备”教学大纲 Metal cutt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课程编号:08050025        学时/学分:44/2.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着重为培养机械制造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服务,并为后续专业课程、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由金属切削原理和金属切削机床两部分组成。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下列要求:在金属切削原理部分,应掌握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变形、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刀具磨损及破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了解常用刀具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其应用范围,了解切削液的种类、作用和选用,了解加工表面质量的评定指标、影响因素和提高措施,掌握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在金属切削机床部分,应掌握认识机床和分析机床的方法,了解常用机床的的用途、工作原理、主要结构等,能够根据工艺要求合理选用机床,具有对机床进行维护、保养和修理的初步知识。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金工实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 2.后续课程:数控技术、CAD/CAM等。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 2.重点和难点。 重点: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变形、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车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等典型机床的主要功能、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 难点:车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等典型机床的结构原理以及传动系统分析。 (五)考核方式 考查,闭卷或开卷笔试为主,并参考实验及平时成绩。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金属切削基本定义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金属切削加工的地位、种类和发展。切削运动,加工表面,切削用量,刀具构造,刀具角度及标注。 (二)刀具材料 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常用刀具材料简介(包括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金刚石等刀具材料)。 (三)金属切削的变形过程 研究金属切削变形过程的意义和方法,金属切削层的变形,积屑瘤的形成及影响,切屑的类型及其变化。 (四)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切削力的来源、测量及计算,影响切削力的因素。切削热的产生和传出,切削温度的测量及分布,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 (五)刀具磨损与耐用度 刀具磨损的形态及原因,刀具磨损过程及磨钝标准,刀具耐用度。 (六)切削液与已加工表面质量 切削液的分类、作用和选用,已加工表面质量的概念及其影响。 (七)切削用量的制订 制订切削用量的原则,切削用量三要素的选择,提高切削用量的途径。 (八)金属切削机床概论 金属切削机床的地位及发展状况,机床的分类和型号编制。 (九)机床的运动分析 工件加工表面的形成方法,机床的运动,机床的传动链和传动原理图。 (十)车床 车床的用途、运动和分类,CA6140型车床的工艺范围和布局,CA6140型车床的传动系统,CA6140型车床的主要结构,其他通用车床简介。 (十一)磨床 磨床的用途和分类,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的布局、用途、传动系统、主要结构,其他类型磨床简介。 (十二)齿轮加工机床 齿轮加工机床概述,滚齿机的运动分析,典型滚齿机简介,其他齿轮加工机床简介。 (十三)其它机床 钻床、铣床、镗床、刨床、拉床、组合机床简介。 三、实验内容 普通车床结构剖析。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4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课堂讨论、课外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金属切削技术及设备”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绪论、金属切削基本定义 2 2           (二)刀具材料 2 2           (三)金属切削的变形过程 2 2           (四)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温度 4 4           (五)刀具磨损与耐用度 2 2           (六)切削液与已加工表面质量 2 2           (七)切削用量的制订 2 2           (八)金属切削机床概论 2 2           (九)机床的运动分析 2 2           (十)车床 8 6 2         (十一)磨床 6 6           (十二)齿轮加工机床 6 6           (十三)其它机床 4 4           总 计 44 42 2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 陈日曜.金属切削原理[M].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贾亚洲.金属切削机床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1] 周泽华.金属切削原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 [2] 吴圣庄.金属切削机床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制订人:李亚非 审核人:杨浪萍 批准人:荣见华) “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教学大纲 The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课程编号:08070008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制专业工程机械方向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制专业工程机械方向本科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2.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发动机(特别是柴油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并对国外发动机新结构新技术有所了解,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教学基本要求: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实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 后续课程:工程机械底盘构造、工程机械应用技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式 1.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授、自学、实验有机配合。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系统地讲授课程有关的理论知识、实验手段,介绍国内、外学科研究的新动向、新技术和新发展。 2.教学重点: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柴油机供给系。 3.教学难点:柴油机喷油泵、调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五)考核方式 成绩考核采用平时学习成绩与课程结束考核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包括作业、上课考勤、实验报告及平时测验等。 二、教学内容 1.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分类:发动机总体构造,国产发动机编号,四行程发动机构造,二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2.机体与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概述、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 3.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组成及形式、配气相位与气门间隙、气门组、气门传动组。 4.汽油供给系 汽油机给系的组成及燃料、简单化油器特性、理想发油器特性、化油器组成与工作原理、汽油机电子燃油喷射系统。 5.柴油机供给系 柴油机供给系组成及燃料、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喷油器、柱塞式喷油泵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配式喷油泵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调速器必要性及工作原理、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PT燃油系统。 6.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 进气系统、排气系统、排气净化装置、强制式曲轴箱通风系统、汽油蒸发控制系统。 7.发动机冷却系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功用与组成、水冷系统的主要部件、风冷系统。 8.发动机润滑系 润滑系的功用与组成、润滑剂、润滑系主要部件的构造。 9.发动机增压 概述、机械增压、废气涡轮增压。 10.发动机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原理、点火时刻、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结构。 11.发动机起动系统 发动机的起动、电磁啮合式起动机。 三、实验内容 1.发动机拆装实验。 2.汽油机燃料供给系拆装实验。 3.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拆装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外辅导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发动机构造与原理”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发动机总体构造和工作原理 2 2       2   二、机体与曲柄连杆机构 6 4 2     2   三、配气机构 4 2 2     2   四、汽油供给系 6 4 2     2   五、柴油机供给系 8 6 2     2   六、进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 1 1       2                   续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七、发动机冷却系 1 1       2   八、发动机润滑系 2 2       2   九、废气涡轮增压 1 1       2   十、发动机点火系统 2 2       2   十一、发动机起动系统 1 1       2   总 计 34 26 8     22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必读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陈家瑞.汽车构造(上册).第五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吴植民.汽车构造(上册).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 傅春阳.轿车构造图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制订人:徐小林 审核人:刘志强 批准人:荣见华) “发动机原理”教学大纲 The Principle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课程编号:08070009        学时/学分:50/2.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2.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发动机实际工作过程的分析方法,了解整机综合性能和实际工作过程及各种使用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练习,掌握性能试验、数据分析处理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从事动力机械的管理、使用、维修、改进、设计等专业工作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教学基本要求: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实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汽车构造。 2.后续课程: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排放与控制技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式 1.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授、自学、实验有机配合。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系统地讲授课程有关的理论知识、实验手段,介绍国内、外学科研究的新动向、新技术和新发展。 2.教学重点:内燃机性能指标、内燃机特性。 3.教学难点:内燃机整机的综合性能与特性分析,汽、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五)考核方式 成绩考核采用平时学习成绩与课程结束考试成绩的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包括作业、上课考勤、实验报告及平时测验等。 二、教学内容 1.绪论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及在本专业中的作用。 2.内燃机性能指标及实际循环热计算 内燃机理论循环概述,内燃机实际循环与热损失,内燃机热平衡,指示指标,有效指标,机械损失,燃烧基本理论。 3.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四冲程内燃机的充气效率,影响充气效率的各种因素及提高充气效率的措施,进气管内的动力效应,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4.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柴油机供油系统工作特性及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柴油机燃烧室。 5.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 汽油机混合气形成,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汽油机的燃烧室。 6.内燃机噪声及排放污染 内燃机噪声污染及防治,内燃机排放污染及防治。 7.内燃机特性 内燃机工况,内燃机负荷特性,内燃机速度特性,内燃机扭矩特性,柴油机调速特性,内燃机万有特性,内燃机的功率标定及大气修正。 8.车用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 发动机增压概述,废气涡论增压器的工作原理,废气涡轮增压对发动机功率和经济性的影响,废气涡轮增压系统的两重基本形式,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特点和性能,废气涡轮增压器与四冲程柴油机的特性配合,汽油机增压。 三、实验内容 1.汽油机速度特性实验。 2.汽油机负荷特性实验。 3.汽油机点火提前角调整特性实验(选开)。 4.柴油机调速特性实验(选开)。 5.喷油泵、喷油器性能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5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外辅导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绪论 2 2       2   二、内燃机性能指标实际循环热计算 6 6       2   三、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4 4       2   四、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 8 6 2     2   五、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 8 6 2     2   六、内燃机噪声及排放污染 4 4       2                   续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七、内燃机特性 14 8 6     2   八、车用发动机的废气涡轮增压 4 4       2   总 计 50 40 10     16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必读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张志沛.汽车发动机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 [1] 董敬.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 周龙保.内燃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制订人:徐小林 审核人:刘志强 批准人:荣见华)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A”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 A 课程编号:08070012        学时/学分:40/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和车辆工程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是车辆工程专业专业基础课、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热力学及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后续课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基本要求: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实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 后续课程:发动机原理,汽车运用,汽车运用与维修。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授、自学、实验有机配合。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系统地讲授课程有关的理论知识、实验手段,介绍国内、外学科研究的新动向、新技术和新发展。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热力学的有关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常用介质的热力性质及热力过程;难点是对流换热的实质和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 (五)考核方式 成绩考核采用平时学习成绩与课程结束考查成绩的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包括作业、上课考勤、实验报告及平时测验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篇 工程热力学 (一)绪论 热能的利用和热力学的发展,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 (二)基本概念 热力系统,热力状态和参数,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和状态参数座标图,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功和热量,熵和温熵图。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稳态动能量方程的应用。 (四)气体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 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的比热、内能、焓、熵,四种典型热力过程、多变过程。 (五)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任务,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熵的导出,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六)气体的流动 一元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气体流经喷管的流速和流量,绝热节流过程。 (七)气体的压缩过程及动力循环 压缩机的压气过程,活塞式内燃机循环。 (八)制冷循环 理想的制冷循环和供热循环,空气压缩制冷循环,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制冷剂。 (九)理想混合气体的基本性质、比热、内能、焓和熵,湿空气的基本性质、焓一湿图。 第二篇 传热学 (十)导热 导热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微分方程式,简单形状物体的一维稳态导热计算,通过肋片的稳态导热。 (十一)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牛顿冷却公式,对流换热的实验方法、计算公式。 (十二)辐射换热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黑体表面间的辐射,实际物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辐射换热网络求解法基础。 13.传热与换热器 传热过程,传热的增强和减弱,间壁式换热器及其热计算原理。 三、实验内容 1.CO2的P、V、T实验。 2.喷管的流量压力变化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4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A”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绪论 1 1       1   二、基本概念 3 3       2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 2 2       2   四、气体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 6 4 2     2                   续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五、热力学第二定律 6 6       2   六、气体的流动 4 2 2     2   七、气体的压缩过程及动力循环 4 4       2   八、制冷循环 2 2       1   九、理想混合气体和湿空气 2 2       1   十、导热 2 2       2   十一、对流换热 4 4       2   十二、辐射换热 2 2       2   十三、传热与换热器 2 2       1   总 计 40 36 4     22                   五、使用教材及必读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李岳林.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主要参考书: [1] 华自强.工程热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杨世铭.传热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制订人:李岳林 审核人:刘志强 批准人:荣见华)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B”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and Heat Transfer B 课程编号:08070013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运用热力学及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后续课程,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基本要求: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 后续课程: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授、自学、课堂讨论有机配合。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要求,系统地讲授课程有关的理论知识,介绍国内、外学科研究的新动向、新技术和新发展。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热力学的有关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难点是对流换热的实质和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 (五)考核方式 成绩考核采用平时学习成绩与课程结束考查成绩的方式进行,平时成绩包括作业、上课考勤及平时测验等。 二、教学内容 第一篇 工程热力学 (一)绪论 热能的利用和热力学的发展,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 (二)基本概念 热力系统,热力状态和参数,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和状态参数座标图,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功和热量,熵和温熵图。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稳态动能量方程的应用。 (四)气体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 理想气体的比热、内能、焓、熵,四种典型热力过程、多变过程。 (五)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任务,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熵的导出,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六)气体的压缩过程与动力循环 压缩机的压气过程,活塞式内燃机循环。 (七)理想混合气体的基本性质、比热、内能、焓和熵。 第二篇 传热学 (八)导热 导热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微分方程式,简单形状物体的一维稳态导热计算,通过肋片的稳态导热。 (九)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的基本概念,牛顿冷却公式,对流换热的实验方法、计算公式。 (十)辐射换热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黑体表面间的辐射,实际物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辐射换热网络求解法基础。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2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课,课堂讨论,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B”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绪论 1 1       1   二、基本概念 2 2       2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 2 2       2   四、气体的热力性质和热力过程 4 4       2   五、热力学第二定律 6 4     2 2   六、气体的压缩过程及动力循环 4 4       2   七、理想混合气体 1 1       1   八、导热 2 2       2   九、对流换热 2 2       2   十、辐射换热 2 2       2   总 计 26 24     2 18                   五、使用教材及必读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李岳林.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主要参考书: [1] 华自强.工程热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杨世铭.传热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制订人:李岳林 审核人:刘志强 批准人:荣见华) “液压传动”教学大纲 Hydraulic Transmission 课程编号:08070069        学时/学分44/2.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长沙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本科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专业技术基础课、必修。 2.课程目的: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备的液压传动的基本理论及液压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主要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 2.主要后续课程:专业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适当运用多媒体和动画进行教学。 2.重点与难点。 全书基础部分为流体力学基础,液压与液力元件工作原理基本特性与基本应用,调速回路及回路特性,重点是液压系统分析,难点为液压元件工作原理、特性。 (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与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其中平时占20%,期末考试占80%。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1.液压系统基本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组成、液压系统优缺点;液压油静止液体力学基本规律:液体静压力及其特性,液体静压力基本方程,压力和描述方法,计算单位,帕斯卡原理。 2.液压动力学基础:有关基本概念,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3.管路压力损失计算:液体的流态,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管路系统总压力损失。 4.流体流径孔口及缝隙的特性:孔口液流特性,液体流径缝隙的流量。 5.液压冲击和气穴现象:液压冲击,气穴现象。 第二单元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1.液压泵概述。 2.齿轮泵与马达。 3.叶片泵与马达。 4.柱塞泵与马达。 5.液压泵的选择。 第三单元 液压缸 1.液压缸的类型和工作原理:活塞式液压缸、柱塞式液压缸、伸缩式液压缸。 2.液压缸的典型结构和组成 第四单元 液压阀 1.概述。 液压阀的分类;对液压阀的基本要求。 2.液压阀的液动力的卡紧力。 液动力;卡紧力。 3.方向控制阀。 单向阀;换向阀。 4.压力控制阀。 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 5.流量控制阀。 普通节流阀;调速阀;溢流节流阀。 第五单元 液压辅件 1.蓄能器。 2.滤油器。 3.油箱。 4.密封装置。 第六单元 液压基本回路 1.节流调速回路。 2.容积式调速回路。 3.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4.压力控制回路。 第七单元 液压系统设计 1.液压系统形式。 2.液压系统性能指标及基本要求。 3.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第八单元 典型液压系统分析 1.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2.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三、实验内容 安排4个实验,实验目录如下: 1.液阻特性。 2.液压泵特性。 3.溢流阀静动态特性。 4.节流调速回路特性。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4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10 8 2         液压泵及液压马达 8 6 2         液压油缸 2 2           液压控制阀 10 8 2         液压辅助元件 2 2           液压基本回路 8 6 2         液压系统设计 2 2           典型液压系统分析 2 2           合 计 44 36 8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许福玲.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章宏甲.液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制订人:彭勇 审核人:卢和铭 批准人:荣见华) “液压与液力传动A”教学大纲 Hydraulic and Fluid Transmission A 课程编号:08070070        学时/学分52/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长沙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工程机械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本科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专业技术基础课、必修。 2.课程目的: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备的液压与液力传动的基本理论及液压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主要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2.主要后续课程:专业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适当运用多媒体和动画进行教学。 2.重点与难点。 全书基础部分为流体力学基础,液压与液力元件工作原理基本特性与基本应用,调速回路及回路特性,重点是液压系统分析,难点为液压元件工作原理、特性和液力传动原理。 (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与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其中平时占20%,期末考试占80%。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1.液压系统基本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组成、液压系统优缺点;液压油静止液体力学基本规律:液体静压力及其特性,液体静压力基本方程,压力和描述方法,计算单位,帕斯卡原理。 2.液压动力学基础:有关基本概念,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3.管路压力损失计算:液体的流态,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管路系统总压力损失。 4.流体流径孔口及缝隙的特性:孔口液流特性,液体流径缝隙的流量。 5.液压冲击和气穴现象:液压冲击,气穴现象。 第二单元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1.液压泵概述。 2.齿轮泵与马达。 3.叶片泵与马达。 4.柱塞泵与马达。 5.液压泵的选择。 第三单元 液压缸 1.液压缸的类型和工作原理:活塞式液压缸、柱塞式液压缸、伸缩式液压缸。 2.液压缸的典型结构和组成。 第四单元 液压阀 1.概述。 液压阀的分类;对液压阀的基本要求。 2.液压阀的液动力的卡紧力。 液动力;卡紧力。 3.方向控制阀。 单向阀;换向阀。 4.压力控制阀。 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 5.流量控制阀。 普通节流阀;调速阀;溢流节流阀。 第五单元 液压辅件 1.蓄能器。 2.滤油器。 3.油箱。 4.密封装置。 第六单元 液压基本回路 1.节流调速回路。 2.容积式调速回路。 3.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4.压力控制回路。 第七单元 液压系统设计 1.液压系统形式。 2.液压系统性能指标及基本要求。 3.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第八单元 典型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分析 1.推土机液压系统。 2.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第九单元 液力传动 1.液力传动简介。 2.液力传动水力学知识。 3.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4.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三、实验内容 安排6个实验,实验目录如下: 1.液阻特性。 2.液压、液力元件拆装。 3.液压泵特性。 4.溢流阀静动态特性。 5.节流调速回路特性。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52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液压与液力传动A”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10 8 2         液压泵及液压马达 8 6 2         液压油缸 2 2           液压控制阀 10 8 2         液压辅助元件 2 2           液压基本回路 8 6 2         系统系统设计 2 2           典型液压系统分析 2 2           液力传动 8 6 2         合 计 52 42 10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贺利乐.建设机械液压与液力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1] 吉林工大.液压与液力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2] 章宏甲.液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制订人:彭勇 审核人:卢和铭 批准人:荣见华) “液压与液力传动B”教学大纲 Hydraulic and Fluid Transmission B 课程编号:08070071        学时/学分40/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长沙理工大学机械类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专业技术基础课、选修。 2.课程目的: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备的液压与液力传动的基本理论及液压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主要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金属工艺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2.主要后续课程:专业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2.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基础部分为流体力学基础,液压与液力元件工作原理基本特性与基本应用;重点是液压基本特性和液压系统分析;难点为液压与液力元件的特性的分析方法及液压系统分析。 (五)考核方式 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出勤及听课情况等;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或开卷均可。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1.液压系统基本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组成、液压系统优缺点;液压油静止液体力学基本规律:液体静压力及其特性,液体静压力基本方程,压力和描述方法,计算单位,帕斯卡原理。 1.液压动力学基础:有关基本概念,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3.管路压力损失计算:液体的流态,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管路系统总压力损失。 4.流体流径孔口及缝隙的特性:孔口液流特性,液体流径缝隙的流量。 5.液压冲击和气穴现象:液压冲击,气穴现象。 第二单元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1.液压泵概述。 2.齿轮泵与马达。 3.叶片泵与马达。 4.柱塞泵与马达。 5.液压泵的选择。 第三单元 液压缸 1.液压缸的类型和工作原理:活塞式液压缸、柱塞式液压缸、伸缩式液压缸。 2.液压缸的典型结构和组成。 3.液压缸的设计计算:液压缸的流量Q和速度V,液压缸的内径、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稳定性校核。 第四单元 液压阀 1.概述。 液压阀的分类;对液压阀的基本要求。 2.方向控制阀。 单向阀;换向阀。 3.压力控制阀。 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 4.流量控制阀。 普通节流阀;调速阀;溢流节流阀。 第五单元 液压辅件 1.蓄能器。 2.滤油器。 3.油箱。 4.密封装置。 第六单元 液压基本回路 1.压力控制回路。 2.速度控制回路。 3.多缸动作回路。 第七单元 典型液压系统分析 1.推土机液压系统。 2.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第八单元 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第九单元 液力传动 1.液力传动简介。 2.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及应用。 三、实验内容 安排3个实验,实验目录如下: 1.液压泵特性。 2.溢流阀静动态特性。 3.节流调速回路特性。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4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液压与液力传动B”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8 8           液压泵及液压马达 6 4 2         液压油缸 2 2           液压控制阀 8 6 2         液压辅助元件         2     液压调速回路 8 6 2         典型液压系统分析 4 4           系统系统设计 2 2           液力传动 2 2           合 计 40 34 6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左建民.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1] 吉林工大.液压与液力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2] 宏甲主.液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 贺尚红.液压与液力传动.人民交通出版社 [4] 许福玲.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制订人:王志安 审核人:卢和铭 批准人:荣见华) “液压与液力传动”教学大纲 Hydraulic & Fluid Transmission 课程编号:08070072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长沙理工大学机械类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车辆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专业技术基础课、必修。 2.课程目的: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备的液压与液力传动的基本理论及液压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主要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金属工艺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2.主要后续课程:专业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2.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基础部分为:流体力学基础,液压与液力元件工作原理基本特性与基本应用。重点是:液压基本回路特性和液压系统分析。难点为:液压与液力元件的特性的分析。 (五)考核方式 采取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8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出勤及听课情况等。考试建议采取闭卷形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1.液压系统基本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组成、液压系统优缺点;液压油静止液体力学基本规律:液体静压力及其特性,液体静压力基本方程,压力和描述方法,计算单位,帕斯卡原理。 2.液压动力学基础:有关基本概念,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3.管路压力损失计算:液体的流态,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管路系统总压力损失。 4.流体流径孔口及缝隙的特性:孔口液流特性,液体流径缝隙的流量。 5.液压冲击和气穴现象:液压冲击,气穴现象。 第二单元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1.液压泵概述。 2.齿轮泵与马达。 3.叶片泵与马达。 4.柱塞泵与马达。 5.液压泵的选择。 第三单元 液压缸 1.液压缸的类型和工作原理:活塞式液压缸、柱塞式液压缸、伸缩式液压缸。 2.液压缸的典型结构和组成。 3.液压缸的设计计算:液压缸的流量q和速度V,液压缸的内径、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 第四单元 液压控制阀 1.概述。 液压阀的分类;对液压阀的基本要求。 2.方向控制阀。 单向阀;换向阀。 3.压力控制阀。 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 (四)流量控制阀 普通节流阀;调速阀;溢流节流阀。 第五单元 液压辅助元件 1.蓄能器。 2.滤油器。 3.油箱。 4.密封装置。 第六单元 液压基本回路 1.压力控制回路。 2.速度控制回路。 3.多缸动作回路。 第七单元 液压系统分析 1.推土机液压系统。 2.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第八单元 液力传动简介 三、实验内容 安排4个实验,实验目录如下: 1.液压元件拆装。 2.液压泵特性。 3.溢流阀静动态特性。 4.节流调速回路特性。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34学时,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实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6 6           液压泵及液压马达 6 4 2         液压油缸 2 2           液压控制阀 10 6 4         液压辅助元件           2   液压基本回路 6 4 2         典型液压系统分析 2             液力传动 2 2           合计 34 26 8     2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左建民.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1] 吉林工大.液压与液力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2] 章宏甲.液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 贺尚红.液压与液力传动.人民交通出版社 [4] 许福玲.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制订人:王志安 审核人:卢和铭 批准人:荣见华) “机电传动与控制”教学大纲 Mechanical and electric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课程编号:08080045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的一门专业课程,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中关于强电控制的内容。该课程把驱动电机、控制电机电器、电力拖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等强电控制的内容,根据学科的发展与其内在规律,以控制为线索,将元、器件与伺服控制系统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应了解机电传统系统的组成,掌握常用电机、常用电器及其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特性,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从而对机电一体化中的强电控制部分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 2.后续课程:数控机床,机械电子学。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实践教学。 2.重点和难点:本课程教学重点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和PLC可编程控制器。教学难点是直流电动机的制动特性、交流电动机的调速特性、控制电机、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设计、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考试,并参考实验成绩、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概述 机电传动的目的和任务,机电传动及其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的内容安排。 (二)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 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生产机械负载的类型。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 (三)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直流发电机的分类。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直流他励电动机的启动方法、调速方法、制动方法。 (四)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电路和转子电路的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法、调速方法、制动方法。 (五)控制电机 控制电机的主要特点。交流伺服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力矩电动机、小功率同步电动机、测速发电机、自整角机、直线电动机的特点、应用场所。 (六)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电动机的选择 电动机种类、电压、转速和结构形式的选择。 (七)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 常用控制电器与执行电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构成。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基本线路。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法。分析控制原理图的一般步骤。控制原理电路图的设计方法。 (八)PLC可编程控制器 PLC的基本结构: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编程器。PLC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PLC的内部等效继电器电路。PLC的编程方法。PLC的指令系统。PLC的应用。PLC的开发步骤。 三、实验内容 PLC控制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课外辅导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章 0.5 0.5           第二章 1.5 1.5       1   第三章 6 6       4   第四章 8 8       4   第五章 2 2       0.5   第六章 1 1       0.5   第七章 7 7       4   第八章 8 6 2     4   总 计 34 32 2     18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主要参考书: [1] 刘金琪.机床电气自动控制[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2] 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学习辅导与题解[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 魏炳贵.电力拖动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 郑朝科.电力拖动基础[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制订人:唐宏宾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机械电子学”教学大纲 Mechatronics 课程编号:08090021        学时/学分:44/2.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四年制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的专业课程,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的六大技术,能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械部件,检测部件、伺服系统、控制系统等元部件的设计、选择方法,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接口、精度设计和可靠性设计等系统总体技术。强调知识结构系统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较全面的认识,比较系统地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各元部件的选择计算和总体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开发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金属切削技术、控制理论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测试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等。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2.重点和难点:重点:接口技术、电气伺服系统、实用控制方法。难点:模拟量I/O通道设计、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原理、PID控制的数字化微机实现。 (五)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并参考平时成绩。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1.机电一体化基本概念。(了解) 2.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了解) 3.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概况与趋势。(了解) (二)机电一体化中的典型机械零部件 1.概述。(了解) 2.传动机构。(掌握) 3.导向机构。(掌握) 4.执行机构。(掌握) (三)机电一体化中的计算机技术基础 1.概述。(了解) 2.单片机。(掌握) 3.工业控制计算机。(了解) 4.可编程控制器。(了解) (四)常用微机接口技术 1.接口技术基础。(掌握) 2.并行接口电路。(掌握) 3.数字量输人输出通道。(掌握) 4.模拟量输入通道。(掌握) 5.模拟量输出通道。(掌握) (五)传感器与检测系统 1.概述。(了解) 2.位移传感器。(掌握) 3.位置传感器。(掌握) 4.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了解) 5.力、压力和扭矩传感器。(了解) 6.传感器前级信号处理。(掌握) (六)机电一体化中的驱动部件与伺服系统 1.概述。(了解) 2.步进电机。(掌握) 3.直流伺服电机。(掌握) 4.交流伺服电机。(掌握) 5.电液脉冲马达。(了解) 6.开环伺服系统。(掌握) 7.闭环伺服系统。(掌握) (七)实用控制方法与计算机实现 1.概述。(了解) 2.被控对象数学模型。(掌握) 3.数字控制器基本设计方法。(掌握) 4.PID控制。(掌握) 5.机电系统常见复杂控制简介。(了解) (八)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及工程应用举例 1.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本方法。(掌握) 2.功能与性能分析分配方法。(掌握) 3.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计算机控制系统举例。(了解) 4.水泥混凝土摊铺机控制系统举例。(了解) 5.单斗电动挖掘机装载自动称重系统举例。(了解) 三、实验内容 1.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驱动。 2.PID控制的数字化微机实现。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4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课外辅导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机械电子学”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 课 实 验 上 机 其 他 第一章 2 2           第二章 5 5       2   第三章 4 4       2   第四章 7 7       3   第五章 6 6       2   第六章 9 7 2     4   第七章 7 5 2     3   第八章 4 4       2   总计 44 40 4     18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刘政华,何将三.机械电子学.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2.主要参考书: [1] 胡泓,姚伯威.机电一体化原理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2] 唐仲文.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制订人:吴康雄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Automobile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ally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8090029        学时/学分:44/2.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三年级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了解传统汽车电器及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特性及使用维修知识,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 2.后续课程:汽车电控单元与接口技术,现代汽车控制技术。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堂采用多媒体教学,另配16学时综合实验。 2.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一是各种汽车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主要有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交流发电机及电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起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电子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二是各种电子控制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主要有汽油机综合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液力自动变速器(AT)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本课程的难点:蓄电池的电化学反应,交流发电机的波形畸变,起动机的单向离合器,电子点火系统的闭合角控制,发动机管理系统各子系统的统一指挥,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电液配合,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转矩测量,电控悬架系统的调节机理,安全气囊系统的触发条件。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笔试,并参考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电气系统的组成,电气系统的特点,电气系统的发展。 (二)电源系统 蓄电池,发电机,调节器。 (三)起动系统 起动机,起动控制电路。 (四)点火系统 传统点火系统,电子点火系统。 (五)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 汽油机的电子控制,柴油机的电子控制,气体燃料发动机的电子控制。 (六)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 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机械式无级变速器的控制系统。 (七)汽车舒适性控制系统 巡航控制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控悬架系统。 (八)汽车安全性控制系统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汽车防撞控制系统,辅助防护系统。 (九)仪表、照明及信号系统 仪表系统,报警装置,照明装置,信号系统。 (十)附属设备 雨刮系统、防霜装置、空调系统、电动座椅、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中控门锁、防盗系统、多媒体系统。 (十一)汽车总线路 汽车电路元件,汽车电路分析,汽车局域网络,车载故障诊断系统。 三、实验内容 实验单独开设,分为七个项目,分别为蓄电池、发电机及调节器、起动机、点火系统、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辅助电器与整车线路实验,具体要求等见《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教学大纲。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4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如下表。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绪论 2 2           二、电源系统 6 6           三、起动系统 2 2           四、点火系统 4 4                           续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五、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 6 6           六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 4 4           七、汽车舒适性控制系统 4 4           八、汽车安全性控制系统 4 4           九、仪表、照明及信号系统 4 4           十、附属设备 4 4           十一、汽车总线路 4 4           总 计 44 44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孙仁云,付百学.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李建秋,赵六奇,韩晓东.汽车电子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舒华,姚国平.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BOSGH公司.汽车电气与电子.魏春源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制订人:路平 审核人:肖新华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Electronic Technology of Automobile 课程编号:08090030        学时/学分:50/2.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车辆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学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控制理论、控制算法,通过对几种典型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有关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控制理论基础与设计开发手段。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理论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等。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讲解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多举实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学方式采取课堂重点讲解与课后自学相结合,同时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使学生掌握有关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控制理论基础与设计开发手段,这将有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重点与难点。 重点:汽车系统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现代电子控制技术的控制策略、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设计开发及其要素分析。 难点:控制理论在汽车电子系统中的应用、车辆综合控制。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笔试,并参考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概述 要求了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分类及组成。 (二)传感器 要求了解传感器特性、汽车传感器的工作机理、汽车电控系统常用的传感器。 (三)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 要求掌握汽油电子控制系统概述、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电子点火控制、怠速控制、排气再循环、燃油蒸发排放物控制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新发展的技术。 (四)柴油机电子控制 要求第一代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位置控制式)、第二代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时间控制式)、第三代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高压共轨式)、柴油机空气系统电子控制、柴油发动机整机管理。 (五)汽车自动变速的电子控制 要求掌握汽车自动变速电子控制概述、自动变速器的主要控制目标、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电控无级自动变速器。 (六)汽车底盘电子控制 要求掌握汽车防抱制动系统、汽车驱动防滑控制、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汽车电控悬架、汽车电子动力转向控制。 (七)汽车车身与仪表电子控制 要求掌握汽车安全气囊与安全带电子控制、汽车仪表电子控制系统、汽车空调系统、座椅系统、车灯控制系统、车门控制单元。 (八)汽车电子系统的可靠性 要求了解概述、汽车电子系统的可靠性、ECU的电测试、电磁兼容性、电磁兼容性的测试。 (九)汽车电子系统故障诊断 要求了解各种故障诊断技术、车载故障诊断系统OBDⅡ、SAE标准J1930的术语。 三、实验内容 1.基于单片机的模拟量采集实验。 2.基于单片机的转速信号测量与处理实验。 3.汽油喷射电子控制系统实验。 4.电控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实验。 5.汽车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实验。 6.汽车防抱制动电子控制系统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5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课外辅导作业和实验教学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概述 2 2       1   (二)传感器 4 2 2     1   (三)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 8 6 2     4                   续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四)柴油机电子控制 6 4 2     2   (五)汽车自动变速的电子控制 8 6 2     2   (六)汽车底盘电子控制 10 8 2     4   (七)汽车车身与仪表电子控制 6 6       2   (八)汽车电子系统的可靠性 4 4       2   (九)汽车电子系统故障诊断 2 2       2   合 计 50 40 10     20                   注:其他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使用教材: 王绍銧,夏群生,李建秋.汽车电子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1] 杨叔子,杨克冲.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2] 孙仁云,付百学.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 周云山,于秀敏.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理论与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制订人:张新 审核人:徐桥生 批准人:荣见华) “信号分析与处理”教学大纲 Signal Analysis & Processing 课程编号:08100054        学时/学分:52/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学生。开课学期为第六学期。总学时数52学时,其中实验10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为测试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由于是基础理论课,涉及大量数学问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高等数学和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会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并加强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初步认识如何建立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模型,经适当的数学分析求解,对所得结果给以物理解释,赋予物理意义,为后续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为信号处理,尤其是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技术已经广泛到各个学科领域,而本课程所讲述的内容正是从事任何信号处理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且直接与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相衔接。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基础,积分变换等。 后续课程: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精密测控系统,虚拟仪器与系统仿真分析,振动分析基础等。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为: 1.信号分析的基本概念; 2.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 3.数据采集及采样定理; 4.Z变换的基本概念; 5.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傅立叶分析; 6.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其应用; 7.滤波器的基本概念。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为: 1.傅立叶变换和离散傅立叶变换; 2.信号采样及采样定理。 (五)考核方式 成绩考核:本课程采用理论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试,其中笔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和实验占20%。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授课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一)信号分析的基本概念 1.掌握信号的概念及分类方法。 2.掌握典型信号与奇异信号及其各自特点。 3.了解信号在时域的四种分解形式,掌握其中正交分解和脉冲分解。 4.掌握信号的基本运算规律。 (二)傅立叶变换 1.掌握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傅立叶级数、幅值谱和相位谱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正余弦信号的频谱、周期矩形脉冲信号的频谱、周期单位冲击信号的频谱。 2.掌握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傅立叶分析法 单位冲击信号、矩形脉冲信号、阶跃信号、符号函数等典型非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 3.了解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掌握傅立叶变换的比例性质、相似性质、时移性质、频移性质等,并利用性质求解复杂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4.卷积定理,掌握卷积定理的原理及其应用和物理意义。 5.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掌握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的基本形式及典型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6.抽样信号的傅立叶变换,掌握信号在时域的采样及采样定理、频率混叠、窗函数处理、了解信号在频域的采样。 (三)序列及Z变换 1.离散时间信号——序列  掌握信号在离散系统的表示方法。 2.序列的Z变换,掌握离散信号的Z变换、变换的条件及其物理意义。 3.Z变换的性质和定理,了解Z变换的基本性质和相关了定理。 4.Z反变换,掌握Z反变换的部分分式法、长除法和留数法等三种不同方法。 (四)离散时间系统 1.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及其数学模型,掌握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表示方法。 2.离散系统时域分析,掌握信号在离散系统的响应分析方法。 3.离散系统Z域分析,掌握信号在离散系统的变换分析方法。 4.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了解离散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及其判别方法。 (五)离散傅立叶变换 1.离散傅立叶级数,掌握离散傅立叶级数的表示方法及其意义。 2.离散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概念,掌握主值序列的概念、DFT的定义。 3.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性质,掌握线性性质、位移性质、了解时域卷积和频域卷积等相关性质。 4.快速傅立叶变换及其应用,了解FFT的实质旋转因子的周期性、对称性、基于时间的FFT算法基本原理、FFT的应用。 (六)滤波器原理与设计 1.滤波器的基本概念,掌握滤波器的功能、分类、基本参数等。 2.了解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的基本设计方法。 (七)随机信号 1.随机信号的时域描述,了解随机信号在时域的均值、方差、相关函数、概率密度函数表示方法。 2.随机信号频域分析——功率谱分析方法  掌握随机信号在频域的功率谱分析方法。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52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信号分析与处理A”课时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信号分析的基本概念 12 8   4       傅立叶变换 14 12   2       序列及Z变换 8 8           离散时间系统 4 4           离散傅立叶变换 6 4   2       滤波器原理与应用 4 2   2       随机信号 4 4                           总 计 52 42   10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靳希,杨尔滨.信号处理原理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主要参考书: [1] 姜常珍.信号分析与处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 崔翔.信号分析与处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 周浩敏,王睿编.测试信号处理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4] 赵光宙,舒勤编.信号分析与处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制订人:张玉萍 审核人:刘晖 批准人:荣见华) “测试计量技术”教学大纲 Testing & Calibration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8110001        学时/学分:40/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几何量的计量和测试、力学计量和测试、温度计量与测试和电学计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计量仪器与设备的使用方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智能仪器仪表。 2.后续课程:精密测控与系统,振动分析与实验基础,虚拟仪器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与难点 1.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接合的方式。总学时为60学。 2.教学重点内容:计量方法分类,几何量的计量和测试,力学计量和测试,温度计量与测试,时间频率计量。 3.教学难点内容:计量结果的不确定性,角度计量,流量计量原理与方法,位移、力学量、温度的电测法,时间频率量值的转递。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理论考与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其中笔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10%。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二)第一章 计量技术基础 1.量和量值; 2.计量方法分类; 3.国际单位制及其使用方法; 4.计量器具及特性; 5.量值传递; 6.计量结果的不确定性。 (三)第二章 几何量的计量和测试 1.长度的基(标)准及计量器具; 2.长度的测量基本原则及测量方法的正确选择; 3.通用长度计量仪器; 4.角度计量; 5.位移的电测法。 (四)第三章 力学计量和测试 1.质量计量; 2.压力和真空计量(原理与方法); 3.流量计量(原理与方法); 4.力学量的电测法。 (五)第四章 温度计量与测试 1.有关的基本概念; 2.1990年国际温度(ITS—90); 3.温度间接计量的基本理论和仪器; 4.温度的电测法。 (六)第五章 电学计量 1.电学计量单位的复现及其实物计量基准; 2.直流量和交流量的计量方法和器具。 (七)第六章 时间频率计量 1.有关的基本概念; 2.时间频率标准; 3.频率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4.时间频率量值的转递。 三、实验内容 1.水箱液位检测; 2.管道流量检测; 3.锅炉温度检测。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课外辅导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测试计量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绪论 2 2           2.计量技术基础 4 4       2   3.几何量的计量和测试 8 8       2                   续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4.力学计量和测试 10 6 4     2   5.温度计量与测试 7 5 2         6.电学计量 5 5       2   7.时间频率计量 4 4       2   总 计 40 34 6     10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 刘地利.计量技术 [2] 刘地利.非电量电测技术 2.主要参考书: [1] 鲁绍曾.现代计量学概论.中国计量出版社 [2]王汪.现代计量测试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 (制订人:陈新全 审核人:刘晖 批准人:荣见华) “测试技术A”教学大纲 Testing Technology A 课程编号:08110002        学时/学分:48/2.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为机械大类各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机械大类各专业本科学生。开课学期为第五、六学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大类各专业本科学生的技术基础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随着现代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用计算机来辅助对一些参数进行测量和控制。各种用于测量和控制的仪器与计算机组成的联机系统,如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都是迫切需要的综合系统。这种综合系统的出现是由于单台仪器无法实现大量的、高速的、实时的和高精度的测量与控制。测试技术就是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作为机械大类各专业本科教学,它是一门主干课。通过教学,应使学生具备使用、设计和研制现代测试系统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物理,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 后续课程:数控技术,智能仪器仪表,汽车检测技术等。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接合的方式。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内容,图形用投影仪,以增加信息量。总学时为48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 1.掌握被测信号的不同描述方法及其特性; 2.如何正确选择测试系统仪器和评价其性能; 3.常用非电量传感器的转换原理与作用的方法; 4.中间转换装置; 5.信号分析与处理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 1.信号的时域、频域描述方法; 2.信号分析与处理基本概念。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可以采用理论笔试与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试,其中笔试成绩占80%,实验成绩占10%,平时成绩占10%。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绪论 叙述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介绍本学科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 2.信号的描述与分类 介绍信号的分类方法以及了解信号在时间域和频率域的不同描述方法和典型信号的特征。 3.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 线性系统的基本性质;静态特性;静态特性的主要性能指标;静态特性的方法;动态特性;频响函数,不失真测量条件,工作频带及频响函数的测量方法。 4.常用传感器转换原理 常用传感器包括:应变式、电感式(自感型,互感型)、电容式、压电式、磁电式等传感器,并简介光电式和其他半导体敏感元件的变换原理。 5.中间变换与放大器 中间变换与放大器包括:电桥电路,滤波电路,调制与解调(调幅与调频)电路、A/D转换电路等。 6.常用信号记录仪器 常用信号记录仪器包括:光线示波器,磁带记录器以及数字式记录仪。 7.信号分析与处理 概述、时域分析与处理、频域分析、幅值域分析。 三、实验内容 1.测量系统特性测定实验(低通滤波器特性或光线示波器特性)。 2.传感器制作实验(应变片粘贴实验)。 3.静态应变与电桥特性实验。 4.典型传感器特性实验(霍尔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 5.振动测量实验。 6.实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测试技术A”课时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2 2           信号的描述与分类 6 6           测试系统的基本性质 8 8           常用传感器的转换原理 16 8 8         中间变换器 10 8 2         记录仪 2 2           信号分析与处理 4 4                           总 计 48 38 10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王建明.机电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李杰敏.汽车拖拉机试验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严普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制订人:张玉萍 审核人:刘晖 批准人:荣见华) “测试技术B”教学大纲 Testing Technology B 课程编号:08110003        学时/学分:30/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为交通运输、电气等各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交通运输、电气等各专业本科学生。开课学期为第五、六学期。总学时数30学时,其中实验8学时。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电气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为专业选修课。 随着现代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用计算机来辅助对一些参数进行测量和控制。各种用于测量和控制的仪器与计算机组成的联机系统,如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都是迫切需要的综合系统。这种综合系统的出现是由于单台仪器无法实现大量的、高速的、实时的和高精度的测量与控制。测试技术就是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开设的一门专业课。作为交通运输、电气等各专业本科教学,它是一门主干课。通过教学,应使学生具备使用、设计和研制现代测试系统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物理,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 后续课程:根据各专业而定。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接合的方式。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图形用投影仪,以增加信息量。总学时为30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 1.如何正确选择测试系统仪器和评价其性能; 2.常用非电量传感器的转换原理与作用的方法; 3.中间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记录仪器。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 1.测试系统性能及其评价; 2.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测量电路。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理论笔试与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法或其他方式进行考查,其中笔试成绩占60%,实验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20%。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绪论 叙述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介绍本学科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 2.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 线性系统的基本性质;静态特性;静态特性的主要性能指标;静态特性的方法;动态特性;频响函数,不失真测量条件,工作频带及频响函数的测量方法。 3.常用传感器转换原理 常用传感器包括:应变式、电感式(自感型,互感型)、电容式、压电式、磁电式等传感器,并简介光电式和其他半导体敏感元件的变换原理。 4.中间变换与放大器 中间变换与放大器包括:电桥电路,滤波电路,调制与解调(调幅与调频)电路、A/D转换电路等。 5.常用信号记录仪器 常用信号记录仪器包括:光线示波器,磁带记录器以及数字式记录仪。 三、实验内容 1.传感器制作实验(应变片粘贴实验)。 2.静态应变与电桥特性实验。 3.典型传感器特性实验(霍尔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 以上均为实验必开课,具体实验内容可视实验条件而定。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测试技术B”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2 2           测试系统的基本性质 6 6           常用传感器的转换原理 12 6 6         中间变换器 8 6 2         记录仪器 2 2           总计 30 22 8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王建明.机电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李杰敏.汽车拖拉机试验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严普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制订人:张玉萍 审核人:刘晖 批准人:荣见华)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Sensors device and Testing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8110005        学时/学分:30/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电气类专业基础课、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B,电子测试技术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和多媒体相结合方式。 2.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传感器的分类方法,常用传感器的转换原理与使用方法。 难点:常用传感器典型应用实例。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并结合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绪论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及本学科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2.传感器技术基础 讨论传感器的测试方法,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传感器的选用原则等。 3.讨论各种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实例,包括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惑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智能式传感器及近代检测技术。 三、实验内容 1.应变片电桥性能实验。 2.霍尔传感器特性实验。 3.力传感器制作实验(应变片粘贴)。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计3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其学时分配如下表。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绪论 2 2           2.传感器技术基础及测试方法 6 4 2     2   3.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4 2 2     2   4.电容式传感器 4 2 2     2   5.磁电式传感器 2 2           6.压电式传惑器 4 4           7.光电式传感器 2 2       2   8.光纤传感器 2 2           9.智能式传感器 2 2           10.近代检测技术 2 2           总 计 30 24 6     8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赵守忠,夏勇.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7 2.主要参考书: [1] 贾伯年.传感器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2] 潭庆泰,傅俊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3] 陈润泰,许琨.检测技术与智能仪表.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制订人:刘晖 审核人:傅俊庆 批准人:荣见华) “传感器与自动测量”教学大纲 Sensor Technology and Auto Measure 课程编号:08110006        学时/学分:40/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电气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电气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科程是电气类专业基础课、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能基本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电子测试技术,自动控制原理。 2.后续课程:光电检测技术。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接合的方式。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增加信息量。 2.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价传感器性能的方法,常用传感器的转换原理与使用的方法。 教学难点:各种常用传感器典型应用实例。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理论笔试与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其中笔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10%。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绪论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及本学科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2.传感器技术基础 讨论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传感器的选用原则等。 3.讨论各种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实例,包括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变磁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惑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固态传感器及其集成化、智能式传感器、闭环传感器、机器人传感器、传感器抗干扰技术及近代检测技术。 三、实验内容 1.应变片电桥性能实验。 2.霍尔传感器特性实验。 3.力传感器制作实验(应变片粘贴)。 4.电涡流传感器特性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总计4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其学时分配如下表。 “传感器与自动测量”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绪论 2 2           2.传感器技术基础 6 6       2   3.3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4 2 2     2   4.变磁阻式传感器 2 2       2   5.电容式传感器 4 2 2         6.磁电式传感器 4 2 2         7.压电式传惑器 4 2 2     2   8.热电式传感器 2 2           9.光电式传感器 2 2           10.光纤传感器 2 2           11.智能式传感器 4 4       2   12.近代检测技术 4 4       2   总 计 40 32 8     12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赵守忠,夏勇.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7 2.参考书 [1] 贾伯年.传感器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2] 王爱明.机电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严普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制订人:刘晖 审核人:傅俊庆 批准人:荣见华)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教学大纲 Sensors and Auto-testing 课程编号:08110007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电气类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电气类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电气类专业基础课、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基本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原理与自动检测方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B,电子测试技术。 2.后续课程:DSP应用技术。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接合的方式。 2.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评价传感器性能的方法,常用传感器的转换原理与使用的方法 难点是:各种常用传感器典型应用实例。 (五)考核方式 采用理论笔试与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其中笔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10%。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绪论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及本学科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2.传感器技术基础 讨论传感器的评价方法,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传感器的选用原则等。 3.讨论各种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实例,包括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变磁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惑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固态传感器及其集成化、智能式传感器及近代检测技术。 三、实验内容 1.应变片电桥性能实验。 2.电涡流传感器特性实验。 3.霍尔传感器特性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计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其学时分配如下表。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绪论 1 1           2.传感器技术基础 5 5       2   3.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4 2 2     2   4.变磁阻式传感器 2 2       4   5.电容式传感器 4 2 2         6.磁电式传感器 2 2           7.压电式传惑器 4 2 2     2   8.热电式传感器 4 4           9.光电式传感器 2 2           10.光纤传感器 2 2           11.智能式传感器 4 4           总 计 34 28 6     10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赵守忠,夏勇.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7 2.主要参考书: [1] 贾伯年.传感器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2] 潭庆泰,傅俊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3] 陈润泰,许琨.检测技术与智能仪表.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制订人:刘晖 审核人:傅俊庆 批准人:荣见华) “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A”教学大纲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of Sensors 课程编号:08110008        学时/学分:50/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06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和必修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常用传感器测量原理、测量电路以及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并掌握位移、运动参数、温度、力学参数等常见非电物理量的测量和应用方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主要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物理,材料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 2.后续课程:信号分析与处理,精密测控系统,仪器仪表设计等。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与难点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接合的方式。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传感器性能评价、传感器原理与信号调理三大部分。着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是: 重点:传感器性能评价、传感器原理与信号调理。 难点: 1.如何正确选择传感器的方法; 2.掌握评价传感器性能的方法; 3.常用传感器的转换原理与使用的方法; 4.各种常用传感器典型应用实例。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理论笔试与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其中笔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10%。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绪论 介绍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及本学科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2.传感器技术基础 讨论传感器的评价方法,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传感器的选用原则等。 3.讨论各种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实例,包括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变磁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惑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固态传感器及其集成化、智能式传感器、闭环传感器、机器人传感器及 近代检测技术。 4.常用信号调理电路与方法。 三、实验内容 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特性测定实验。 2.变磁阻式传感器特性测定实验。 3.电容式传感器特性测定实验。 4.磁电式传感器特性测定实验。 5.压电式传惑器特性实验与振动测量实验。 6.电涡流传感器特性实验。 7.霍尔传感器特性实验。 8.力传感器制作实验(应变片粘贴)。 以上均为实验必开课,具体实验内容可视实验条件及工一类学生的具体专业选定其中5项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计5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其学时分配如下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A”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序号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 绪论 1 1           2 传感器技术基础 5 5       2   3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6 4 2     2   4 变磁阻式传感器 6 4 2     4   5 电容式传感器 4 2 2         6 磁电式传感器 4 2 2         7 压电式传惑器 4 2 2     2   8 热电式传感器 2 2           9 光电式传感器 2 2           10 光纤传感器 2 2           11 数字式传感器 2 2           12 固态传感器及其集成化 2 2           13 智能式传感器 2 2                             续表 序号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4 闭环传感器 2 2           15 机器人传感器 2 2           16 近代检测技术 4 4             总 计 50 40 10     10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 英文教材:Ernest. O.Doebelin,“Measurement system application and design”, China machine Press, 2004 [2] 中文教材:王雪文、张志勇编著.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2.主要参考书: [1] 赵守忠、夏勇等.《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7 [2] 李杰明等编.《汽车拖拉机试验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严普强编.《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制订人:傅俊庆 审核人:刘晖 批准人:荣见华) “工程机械电液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The electrical and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课程编号:08110011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或与工程机械相近专业的四年制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必备的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教学基本要求是:要求教师上课少而精,要求学生多而广地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书及有关文献;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现场教学,培养学生适应机械工程师的工作、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金属材料及金属工艺,液压与液力传动。 2.后续课程:现代工程机械应用技术,毕业设计。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2.重点和难点:重点为各种施工机械的电液控制原理。难点为沥青拌合站电控系统、水泥摊铺机电液控制系统。 (五)考核方式 考试。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了解) (二)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了解) (三)传感器与执行元件 1.传感器。(掌握) 2.执行元件。(掌握) (四)计算机控制系统 1.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了解)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和结构特点。(掌握)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了解) 4.系统的调试与运行。(了解) 5﹒控制系统的开发工具。(了解) (五)常规电控元件与回路 1.常用低压电器。(掌握) 2.常用基本线路。(掌握) (六)可编程控制器的原理和结构 1.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了解) 2.基本工作原理。(掌握) 3.PLC的主要逻辑部件。(掌握) 4.PLC与继电器/接触器系统的比较。(了解) 5.三菱PLC介绍。(了解) (七)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1.梯形图与梯形图助记符。(掌握) 2.基本逻辑运算指令。(掌握) 3.梯形图设计规划。(掌握) 4.PLC指令应用实例。(了解) (八)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电控系统 1.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特点及电控系统简介。(了解) 2.简单功能电系。(了解) 3.行驶、供料与加热电系。(了解) 4.调平电系。(了解) 5.电液调平控制原理。(掌握) 6.水泥混凝土摊铺机特点及控制系统。(掌握) (九)水泥混凝土搅拌楼控制电路 1.水泥混凝土搅拌楼简介。(了解) 2.进料系统控制电路。(掌握) 3.配料系统控制电路。(掌握) 4.搅拌系统和出料系统控制电路。(掌握) 5.电子称的工作原理。(掌握) 6.水泥混凝土搅拌楼的可编程控制系统。(了解) (十)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电气控制系统 1.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简介。(了解) 2.温度控制系统。(掌握) 3.骨料供给控制系统。(掌握) 4.热骨料称量控制系统。(掌握) 5.沥青、粉料称量和搅拌工序控制系统。(掌握) 6.提升机控制系统。(了解)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课堂讨论、课外辅导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工程机械电液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2 2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2 2           传感器与执行元件 4 4           计算机控制系统 2 2           常规电控元件与回路 8 8           可编程控制器的原理和结构 4 4           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语言 4 4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电控系统 4 4           水泥混凝土搅拌楼控制电路 2 2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电气控制系统 2 2           总 计 34 34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焦生杰.现代筑路机械电液控制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2.主要参考书: [1] 何挺继.筑路机械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2] 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制订人:朱福民 李碧琼 游小平 审核人:卢和铭 批准人:荣见华)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 Interchangeability and Measurement 课程编号:08110016        学时/学分:34/2.0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交通运输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车辆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必修。本课程是教学计划中联系设计课程与工艺课程的纽带,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互换性、标准化与测量的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测量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今后能正确选用公差与配合和拟定测量方案打下初步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了解精度设计与公差、互换性和标准化的关系;掌握本课程中公差标准的基本术语和定义、主要内容和应用方法;掌握精度设计的原则,初步掌握精度设计的方法;初步了解基本测量理论和检测原理;初步具有正确使用计量器具以及处理测量结果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堂讨论。 2.重点和难点。 重点:互换性和公差的基本概念、圆柱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 难点:形状和位置公差、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与配合。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笔试,并参考实验成绩、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1.掌握公差的基本概念。 2.掌握互换性的实质及分类。 3.了解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二)圆柱公差与配合 1.掌握有关尺寸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2.掌握有关公差与偏差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3.掌握有关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4.掌握公差与配合的正确选用。 (三)测量技术基础 1.了解测量的四要素。 2.了解量块的特性与作用。 3.了解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分类及特征。 4.掌握测量数据的处理与结果的表达。 (四)形状和位置公差 1.了解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项目。 2.了解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定义和公差带。 3.了解并掌握形位误差的定义与评定方法。 4.掌握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的选用及在图样上在正确标注。 5.了解公差原则。 (五)表面粗糙度 1.了解并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基本参数和主要评定参数。 2.了解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用。 3.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六)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1.掌握光滑极限量规的种类、用途。 2.了解并掌握量规公差。 3.掌握量规工作尺寸的计算。 4.了解安全裕度,光滑工件验收极限尺寸的确定。 5.了解通用计量器具的选用。 (七)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1.掌握滚动轴承互换性的特点。 2.掌握滚动轴承与壳体孔和轴颈的互换性的要求。 3.了解滚动轴承配合的种类及选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掌握滚动轴承配合在图样上的正确标注。 (八)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1.了解螺纹基本几何参数。 2.掌握螺纹主要几何参数误差对互换性的影响。 3.了解作用中径,中径公差的概念。 4.掌握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的特点、选用及其在图样上的标注。 (九)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 1.掌握平键联结的公差与配合的特点、选用及其在图样上的标注。 2.了解矩形花键的定心方式。 3.掌握花键联结的公差与配合的特点、选用及其在图样上的标注。 (十)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与配合 1.掌握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及互换性的特点。 2.了解齿轮各公差组与各误差项目。 3.了解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的适用范围、精度等级、齿侧间隙计算、齿坯公差及图样标注。 三、实验内容 1.长度测量。 2.形位误差测量:平行度误差的测量、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3.螺纹精度指标测量:三针法测量螺纹的中径。 4.齿轮精度指标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的测量,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绪论 2 2       0.5   (二)圆柱公差与配合 8 6 1     2   (三)测量技术基础 2 2       0.5   (四)形状和位置公差 8 6 2     1.5   (五)表面粗糙度 2 2       0.5   (六)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2 2       0.5   (七)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2 2       1   (八)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3 2 1     1   (九)键和花键的公差与配合 2 2       0.5   (十)圆柱齿轮传动的公差与配合 3 2 2     1   总计 34 28 6     9                   注:其他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习题课、现场教学等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 徐学林.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杨沿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练习册[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易继军.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M].长沙:长沙理工大学教材中心,最新版 2.主要参考书: [1] 温松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 [2] 廖念钊.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0 [3] 孔庆华.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4] 甘永立.几何量公差与检测[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制订人:杨浪萍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A”教学大纲 Elementary mechanical control engineering A 课程编号:08110021        学时/学分:48/2.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四年制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必修。本课程以机电控制的应用为对象,主要阐述经典控制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设计校正和工程设计方法。在内容叙述上,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讲清概念为原则,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期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传统静态设计的基础上建立起系统和动态设计的概念,为后续课程运用控制理论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等。 2.后续课程:机械电子学、CAD/CAM、数控机床等。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 2.重点和难点:重点:控制系统的时域、频域、误差分析方法,控制系统的校正。 难点:二阶系统时域和频域分析,动态误差分析计算,控制系统的校正。 (五)考核方式 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并参考平时作业成绩。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了解) (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拉普拉斯变换。(掌握) 2.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掌握) 3.传递函数及方块图。(掌握) 4.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掌握) (三)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1.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掌握) 2.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掌握) 3.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掌握) 4.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掌握) 5.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掌握) (四)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掌握) 2.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掌握) 3.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图。(掌握) 4.控制系统稳定性的频域判据。(掌握) 5.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掌握) 6.闭环系统性能的频域分析。(掌握) (五)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 1.误差的概念。(掌握) 2.系统的类型。(掌握) 3.稳态误差。(掌握) 4.动态误差。(掌握) (六)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 1.系统校正概述。(掌握) 2.控制系统的串联校正。(掌握) 3.控制系统的并联校正。(掌握) 三、实验内容 1.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3.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课外辅导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A”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章 2 2       1   第二章 8 6 2     4   第三章 9 8 1     4   第四章 11 10 1     4   第五章 8 8       3   第六章 10 8 2     5                   总 计 48 42 6     21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左健民.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主要参考书: [1] 董景新,赵长德.控制工程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益群,钟毓宁.机械控制工程系统[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制订人:吴康雄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B”教学大纲 Elementary mechanical control engineering B 课程编号:08110022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机械方向四年制本科学生和近机类四年制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必修。本课程以机电控制的应用为对象,主要阐述经典控制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在内容叙述上,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讲清概念为原则,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期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传统静态设计的基础上建立起系统和动态设计的概念,为后续课程运用控制理论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等。 2.后续课程:CAD/CAM、数控机床等。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2.重点和难点:1)重点:控制系统的时域、频域、误差分析方法。 2)难点:二阶系统时域和频域分析,动态误差分析计算。 (五)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为主,并参考平时作业成绩。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了解) (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拉普拉斯变换。(掌握) 2.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掌握) 3.传递函数及方块图。(掌握) 4.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掌握) (三)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1.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掌握) 2.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掌握) 3.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掌握) 4.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掌握) 5.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掌握) (四)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掌握) 2.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方法。(掌握) 3.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图。(掌握) 4.控制系统稳定性的频域判据。(掌握) 5.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掌握) 6.闭环系统性能的频域分析。(掌握) (五)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 1.误差的概念。(掌握) 2.系统的类型。(掌握) 3.稳态误差。(掌握) 4.动态误差。(掌握)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2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课外辅导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B”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章 2 2       1   第二章 7 7       3   第三章 6 6       3   第四章 7 7       3   第五章 4 4       2                                   总 计 26 26       12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左健民主编.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主要参考书: [1] 董景新,赵长德编著.控制工程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王益群,钟毓宁主编.机械控制工程系统[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制订人:吴康雄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几何量精密仪器测量技术”教学大纲 Measurement of Geometry 课程编号:08110024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选修。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几何量精密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几何量精密检测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测试手段,为今后正确选择和拟定测量方案、设计测量装置和量仪打下基础。教学基本要求是:建立几何量精密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几何量精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精密测量的能力,使学生今后在选择和拟定测量方案、设计测量装置和量仪时初步具备有从这方面考虑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几何量精密测量技术的基本技能以及处理测量结果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堂讨论。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测量方法设计、长度尺寸的测量、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 难点:长度尺寸的测量、角度的测量、圆柱齿轮测量。 (五)考核方式 考查,开卷笔试,并参考实验成绩、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1.掌握测量的含义。 2.了解不确定度的概念。 3.掌握测量时要考虑的基本原则和特性。 4.了解测量方法的正确选择。 (二)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 1.掌握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2.掌握误差的基本性质。 3.了解函数误差的计算。 4.掌握等精度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 5.了解间接测量数据处理。 (三)测量方法设计 1.了解被测量的特点及被测量之间的相互影响。 2.掌握标准量的特点及选择。 3.掌握测量基面和辅助基面的选择原则。 4.掌握定位方法及误差分析。 5.了解瞄准的定义及要求、瞄准形式的类型及特点。 6.了解测量条件的选择。 (四)长度尺寸的测量 1.掌握轴径的测量。 2.掌握孔径的测量。 3.了解大尺寸的测量。 4.了解微小尺寸的测量。 (五)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 1.掌握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2.了解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3.了解圆度误差的测量。 4.掌握垂直度误差的测量。 5.掌握平行度误差的测量。 (六)角度的测量 1.了解角度的单位及换算。 2.掌握角度的直接测量方法。 3.掌握角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七)螺纹测量 1.掌握圆柱外螺纹中径的测量。 2.了解圆柱外螺纹螺距的测量。 3.了解圆柱内螺纹中径的测量。 4.了解圆柱内螺纹螺距和牙型半角的测量。 (八)圆柱齿轮测量 1.掌握周节累积误差的测量。 2.掌握齿圈径向跳动误差的测量。 3.掌握公法线长度的测量基节偏差的测量。 (九)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1.掌握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 2.了解光切法测量表面粗糙度。 3.了解干涉法测量表面粗糙度。 4.了解针描法测量表面粗糙度。 三、实验内容 1.万能测长仪测量孔类零件的尺寸。 2.直线度误差的测量。 3.外螺纹中径的测量。 4.圆柱齿轮周节累积误差的测量。 5.表面粗糙度的主参数的测量。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 34 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几何量精密仪器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绪论 3 3       1   (二)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 3 3       1   (三)测量方法设计 4 4       1   (四)长度尺寸的测量 8 6 2     2   (五)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测量 5 4 1     1   (六)角度的测量 2 2       0.5   (七)螺纹测量 3 2 1     0.5   (八)圆柱齿轮测量 3 2 1     0.5   (九)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3 2 1     0.5                   总 计 34 28 6     8                   注:其他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习题课、现场教学等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李岩.精密测量技术[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 2.主要参考书: [1] 李小亭.几何量计量[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8 [2] 潘宁.几何量测量技术[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 [3] 梁国明.长度计量人员实用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制订人:杨浪萍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检测与传感技术”教学大纲 Testing and Sensor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8110025        学时/学分:40/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电气类自动化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电气类专业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电气类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电子测试技术、自动控制原理。 2.后续课程:过程控制及仪表、智能控制。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接合的方式。部分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增加信息量。 2.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评价传感器性能的方法,常用传感器的转换原理与使用的方法。 难点是:常用传感器典型应用实例。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理论笔试与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其中笔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10%。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绪论。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及本学科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2.传感器技术基础。讨论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传感器的选用原则等。 3.讨论各种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实例。包括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变磁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惑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数字式传感器、固态传感器及其集成化、智能式传感器、闭环传感器、机器人传感器、传感器抗干扰技术及近代检测技术。 三、实验内容 1.应变片电桥性能实验。 2.霍尔传感器特性实验。 3.力传感器制作实验(应变片粘贴)。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计4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其学时分配如下表。 “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绪论 2 2           2.传感器技术基础 6 6       2   3.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4 2 2     2   4.变磁阻式传感器 2 2       2   5.电容式传感器 4 2 2         6.磁电式传感器 2 2           7.压电式传惑器 4 2 2     2   8.热电式传感器 2 2           9.光电式传感器 2 2           10.光纤传感器 2 2           11.智能式传感器 4 4           12.近代检测技术 6 6           总 计 40 34 6     8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赵守忠,夏勇.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7 2.主要参考书: [1] 贾伯年.传感器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2] 王爱明.机电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严普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制订人:刘晖 审核人:傅俊庆 批准人:荣见华) “精密测控系统”教学大纲 Precise Measurement & Control System 课程编号:08110026        学时/学分:52/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06版教学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专业课程,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测控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主要先修课程:电路,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控制理论,信号处理,检测与传感器技术。 2.主要后续课程:智能仪器仪表。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与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CAI讲授、开放实验室加强动手能力。 2.重点内容:测控系统的结构、微机接口技术、数据通讯技术、PID控制算法。 3.主要难点:测控系统的结构、微机接口技术、步进电机速度与方向的控制、信号滤波技术、数据通讯技术、PID控制算法。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并结合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重点介绍微机化测控系统的类型和组成。 (二)测控通道 重点介绍模拟输入输出通道、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 (三)主机及接口 重点介绍主机电路、测控接口、人机接口、通讯接口。 (四)测控数据处理 重点介绍量程切换、标度变换、非线性校正与滤波技术。 (五)PID控制算法 重点介绍PID控制原理、标准PID控制算法的改进及数字PID参数的选择。 (六)抗干扰技术 重点介绍硬件与软件抗干扰技术。 三、实验内容 1.继电器控制实验。 2.串口显示实验。 3.步进电机速度控制实验。 4.直流电机方向控制实验。 5.PID控制仿真实验。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计52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外辅导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精密测控系统”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4 4           测控通道 10 8 2     2   主机及接口 12 8 4     2   测控数据处理 12 10 2     4   PID控制算法 8 6 2         抗干扰技术 6 6           总 计 52 42 10     8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孙传友.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M] .北航出版社,2002 2.主要参考书: [1] 沙占友.式智能化集成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 陈润泰,许琨.检测技术与智能仪表[M].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制订人:侯志祥 审核人:刘晖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 Automobile ECU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8110032        学时/学分:40/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汽车车辆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汽车车辆工程专业本科。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汽车车辆工程专业选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选修课。它以单片机技术和相关的接口技术为基础,但又与汽车控制系统紧密相结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的教育目标及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和接口技术的基本性能以及利用单片机构成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用系统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对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工电子技术A,汽车构造,测试技术A,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2.后续课程:现代汽车检测技术,汽车排放与控制技术,现代汽车控制技术。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课堂运用多媒体课件讲授理论,通过实验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汽车电子控制单元、单片机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的工作原理和CAN通讯原理以及系统抗干扰。要求阐明: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基本构成、特点和应用环境;单片机系统的线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典型8位微处理器MCS-51的结构和功能及指令系统;存储器系统的设计与系统总线的连接;I/O接口的基本功能和基本结构及同步控制方式。课程讲授中硬件部分的功能应淡化其内部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注重功能特点、编程结构及外部特性。 难点:单片机系统的线结构、MCS-51指令系统、I/O接口的同步控制方式、CAN通讯原理和系统抗干扰。 (五)考核方式 开卷考试。(在计算机上进行) 二、教学内容 (一)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和应用环境特点 1.教学内容。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常见的汽车电子控制单元;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应用环境特点。 2.知识点。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环境。 3.教学要求。 掌握常见的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基本构成和特点;了解常见的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结构形式。 (二)单片机的基本概念 1.教学内容。 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及MCS系列单片机结构特点;MCS系列单片机应用领域及MCS系列单片机的开发工具。 2.知识点。 单片机的基本概念、MCS系列单片机结构特点、MCS系列单片机的开发工具。 3.教学要求。 了解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及结构特点;了解单片机应用领域及开发工具。 (三)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结构 1.教学内容。 总体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组织;I/O口;定时器/计数器;串行接口;中断系统;内部EPROM程序存储器;CHMOS型单片机的节电方式。 2.知识点。 总体结构、CPU、存储器组织、I/O口、定时器/计数器、串行接口、中断系统、内部EPROM程序存储器、CHMOS型单片机的节电方式。 3.教学要求。 了解MCS-51的总体结构;了解MCS-51中央处理器CPU;掌握MCS-51存储结构;了解MCS-51I/O口;了解MCS-51定时器/计数器;了解MCS-51串行接口;了解MCS-51中断系统; 了解MCS-51内部EPROM程序存储器;了解MCS-51 CHMOS型单片机的节电方式。 (四)MCS—51指令系统 1.教学内容。 指令格式;寻址方式;数据操作和指令类型;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位操作指令;控制转移指令;指令的应用; 2.知识点。 指令的构成、操作数有效地址、常见的几种操作数寻址方式、基本汇编指令的格式与功能、汇编语言程序上机的基本步骤。 3.教学要求。 理解指令的构成,指令操作数有效地址(EA)的形成;掌握常见的几种操作数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寻址过程并能举出指令实例;掌握间接寻址和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中寄存器的约定;掌握基本汇编指令(数据传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移位,转移,处理器控制)的格式与功能,并能应用这些指令编写程序段;掌握汇编语言程序上机的基本步骤(编辑、汇编、连接)。 (五)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教学内容。 程序设计方法;程序设计举例。 2.知识点。 程序设计方法。 3.教学要求。 掌握程序设计方法;掌握程序设计; (六)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 1.教学内容。 MCS—51系统扩展原理;程序存储器的扩展;数据存储器的扩展;并行接口的扩展;RAM/IO扩展器8155;串行接口的扩展;D/A、A/D接口的扩展; 2.知识点。 MCS—51系统扩展原理、程序存储器的扩展、数据存储器的扩展、并行接口的扩展、RAM/IO扩展器8155、串行接口的扩展、D/A、A/D接口的扩展。 3.教学要求。 理解MCS—51 系统扩展原理;掌握程序存储器的扩展;掌握数据存储器的扩展;掌握并行接口的扩展;掌握RAM/IO扩展器8155;掌握串行接口的扩展;掌握D/A、A/D接口的扩展。 (七)单片机的输入/输出设备接口 1.教学内容。 拨码盘接口;七段发光显示器接口;键盘接口;打印机接口; 2.知识点。 拨码盘接口、七段发光显示器接口、键盘接口、打印机接口。 3.教学要求。 理解拨码盘接口;理解七段发光显示器接口;理解键盘接口;理解打印机接口。 (八)CAN通讯系统 1.教学内容。 CAN通讯基本结构、特点。 2.知识点。 CAN通讯基本结构。 3.教学要求。 了解CAN通讯基本结构、特点。 (九)单片机应用系统研制方法 1.教学内容。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单片机开发系统;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调试; 2.知识点。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调试。 3.教学要求。 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了解单片机开发系统;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调试。 三、实验内容 1.基本编程实验。 2.综合程序设计实验。 3.基本输入输出调试及存储器扩展实验。 4.定时器/计数器和中断系统应用与编程实验。 5.A/D转换器ADC0809的接口和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的编程实验。 6.D/A转换器DAC0832输数模转换输出方波和正弦波方波实验。 7.七段发光显示器和键盘接口实验。 8.CAN通讯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1.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与接口技术”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和应用环境特点 2 2           单片机的基本概念 2 2           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结构 4 4           MCS—51 指令系统 4/6 4/6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6 6           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 4 4           单片机的输入/输出接口设备 2/10 2/10           CAN通讯 6 6           单片机应用系统研制方法 2 2           实 验     8         合 计 32 32 8                               五、选用教材、参考书及主要期刊 1.教材: 待编,(国内外没有此方面的教材和相应的书籍) 2.主要参考书: [1] 李建秋.汽车电子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余锡存.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 张友德.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复旦大学出版社 [4] 沈德全.mcs51系列单片机接口电路与应用程序实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5] 李广第.单片机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6] 薛均义.MCS-51/96系列单片微型汽车服务工程及其应用.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7] 何立民.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8] 期刊: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微型汽车服务工程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等 (制订人:袁翔 审核人:刘志强 批准人:荣见华) “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Professional English 课程编号:08110045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2006版教学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适用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表专业的专业课/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现代仪表技术中常用的专业词汇和仪表行业的专用单词。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科技书籍与科技文献,能够用英语撰写简单的与本专业相关技术报告。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大学英语,科技英语,测试技术,专业英语(一)。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 重点和难点:重点:专业词汇;难点:专业文献的翻译技巧。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可以采用课堂书面翻译方式考核或教师任意指定教学内容进行面试翻译的方式考核。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如下: 1.Type of applications of measurement instrumentation 2.Generalized configuration and functional descriptions of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3.Generalize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instruments 4.Measuring devices 5.Manipulating, computing and compensating devices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计34学时,教学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采用提问与答疑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其学时分配如下表。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Type of applications of measurement instrumentation 6 6           Generalized configuration and functional descriptions of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8 8           Generalize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instruments 8 8           Measuring devices 8 8           Manipulating, computing and compensating devices 4 4           Total 34 34                             五、选用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Ernest O.Doebelin, Measurement system application and design, China Machine Press, 2004 2.主要参考书: [1] 谭庆泰,付俊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2] 王建明,曲云霞.机电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 (制订人:傅俊庆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CAD/CAM”教学大纲 CAD/CAM 课程编号:08120004        学时/学分:44/2.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机械设计与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械设计与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电方向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与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电方向学生专业课程,必修。 本课程在学生已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编程语言及工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计算机在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及开发技术,使学生获得机械CAD/CAM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CAD/CAM系统硬件配置的一般原则;CAD/CAM建模方法;熟悉CAD/CAM系统常用软件的应用;了解CAD/CAM技术的发展。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 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编程语言、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金属切削技术等。 2.后续课程: 现代制造技术实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与讨论、上机实习相结合。 2.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CAD/CAM系统的组成、原理,熟悉CAD/CAM建模方法,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方法,掌握CAM中NC编程的基本原理。 难点:CAD建模,NC编程。 (五)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笔试、机试结合,并参考平时成绩。 二、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了解CAD/CAM的基本概念、系统组成、功能与任务,CAD/CAM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二)CAD/CAM软件基础 了解数据结构和数据库,软件工程方法和开发过程,掌握工程数据的程序化处理方法。 (三)几何建模和特征建模 了解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求,几何建模和特征建模,线框建模原理、线框模型及优缺点,实体建模的基本原理、体素的生成方法、三维实体建模的特点,掌握特征建模的概念、特征的分类、特征模型的建立方法、特征造型的特点及作用。 (四)CAD/CAM应用软件 熟悉Pro/ENGINEER建模的常用命令和方法,掌握Pro/ENGINEER在三维造型中的应用,能够构建较复杂的三维实体,了解其高级开发应用。 (五)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了解有限元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前置后置处理,优化设计的概念、数学模型和一般过程,仿真的概念、一般过程和在CAD/CAM中的应用,pro/e软件在工程分析中的应用。 (六)计算机辅助自动编程 掌握数控编程的概念、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的一般原理,APT语言编程技术,图形交互式自动编程的特点和基本步骤,了解数控加工仿真,pro/nc模块的应用。 (七)CAD/CAM新技术 了解支持TOP-DOWN的CAD/CAM技术,支持DFx的CAD/CAM技术,并行工程,智能化技术,虚拟制造。 三、实验内容 1.草绘命令练习。(验证性实验) 2.机械零件的三维建模。(验证性实验) 3.数字化装配方法。(验证性实验) 4.建立工程图。(验证性实验) 5.零件的建模到加工。(综合性实验) 具体要求见实验大纲。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4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讨论、实验、上机操作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CAD/CAM”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概述 2 2       1   CAD/CAM软件基础 3 3       2   几何建模和特征建模 4 4       2   CAD/CAM应用软件 22 14   8   20   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4         2   计算机辅助自动编程 6 4 2     6   CAD/CAM新技术 3         1   总 计 44 34 2 8   34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仲梁维,张国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蔡汉明,陈清奎.机械CAD/CAM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Pro/ENGINEER最新版本的有关参考书 (制订人:方晓丽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MATLAB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教学大纲 An Mechanic Engineer's Guide to MATLAB 课程编号:08120016        学时/学分:28/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工程机械方向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电一体化专业本科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MATLAB知识,掌握MATLAB的使用方法,目的学生灵活运用MATLAB工具,创建简洁、易读和高效的程序,解决机械零件设计、动力学与振动、控制系统、优化设计等领域的工程问题。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机械设计,机械振动,工程控制基础、工程优化。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课堂讲授、上机实习。 2.重点和难点:重点:MATLAB的基本语法、MATLAB中矩阵运算、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函数和程序流程控制、二维、三维图形的表示。难点:函数和程序流程控制、工程问题的建模。 (五)考试方式 考查,上机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MATLAB的使用方法,变量的创建、管理,程序与函数文件的访问,命令窗口管理MATLAB的基本语法。 (二)矩阵与MATLAB 矩阵和向量、方阵、对角阵、列矩阵和行矩阵(向量)、矩阵和向量的转置,向量、矩阵的创建,点运算、矩阵的数学运算、加法和减法、乘法、矩阵的逆、行列式、方程组求解。 (三)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数据、标量、向量、矩阵字符串(文字)和注释的输入、输出,数据文件的输入与输出。 (四)程序流程控制 程序流程控制: while循环、 if语句、 for循环、switch语句。 (五)函数 函数的命名、函数的长度、函数的调试、函数文件,常用函数:零点函数、数值积分函数、求局部极小值的函数、常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函数、非线性方程的数值求解函数、多项式拟合函数、插值函数、数字信号处理函数。 (六)二维图形 基本二维绘图命令:画点、画线、画圆,函数图形绘制、曲线族的绘制、极坐标图形、从图形读取数值、使用随机数填充区域。 (七)三维图形 三维线、曲面绘图命令。 (八)Simulink下仿真技术 Simulink模块库简介、Simulink模型的建立、输出模块库及子系统与模块封装技术、S-函数的编写及应用。 (九)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机械设计、控制系统、工程优化等领域的工程应用实例。 三、实验内容 1.Matlab程序设计:程序流程控制: while循环、 if语句、 for循环、switch语句的用法;以及函数文件的建立使用。 2.机构设计分析以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为对象,进行结构的运动分析和设计。 3.控制系统设计分析:利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四、教学环节和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科程总学时为28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上机、作业、课外实践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MATLAB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上机实验 其他 (一) 1 1     2   (二) 2 2     4   (三) 1 1     4   (四) 6 2 4   4   (五) 2 2     16   (六) 1 1     4   (七) 1 1     4   (八) 2 2     10   (九) 12 2 10   30   总 计 28 14 14   78                 注:1.其他栏是指含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2.Matlab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需要大量的课外上机练习,78学时的课外上机为配合选用教材的基本要求。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郭仁生.机械工程设计分析和matlab应用[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美)Edward B.Magrab. MATLAB原理与工程应用[M].高会生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法)Mohand Mokhtari. MATLAB与SIMULINK工程应用[M].赵彦玲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 张志涌.精通MATLAB 6.5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4] 薛定宇.基于MATLAB/Simulink的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 阮沈勇.MATLAB程序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 (美)John H.Mathews Kurtis D.Fink.数值方法(MATLAB版)[M].陈渝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制订人:李旭宇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机电工程数据库基础”教学大纲 Fundamental for 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atabase 课程编号:08120041        学时/学分:34/2 一、课程简介 本大纲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机电一体化专业本科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库结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设计、关系运算、关系规范化、关系查询(SQL语言)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构成与使用。了解数据库技术在机电工程中的应用技术,具备机电工程中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和Windows操作界面的使用有所了解,掌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VBA)及一种 CAD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Autocad)。 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2.重点和难点:重点:关系模型、关系规范化、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高级语言对数据库的访问技术。难点:关系模型、关系规范化,工程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五)考试方式 考查,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数据库系统概论 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史、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模型、数据库体系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二)关系数据库系统 关系数据库系统的特点、关系模型、关系代数简介。 (三)关系规范化基础 数据模式的冗余和异常,函数依赖、关系规范化(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NF)。 (四)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SQL语言的特性、SQL表达式、SQL数据定义、SQL数据查询、SQL数据操纵与控制。 (五)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简述、需求分析方法、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设计与实施。 (六)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 ACCESS系统概述、表操作、查询操作、窗体操作、报表操作、宏操作、模块操作、数据访问页。 (七)高级语言对数据库的访问技术 数据访问的结构、ADO对象、利用ADO访问的基本流程、实例分析。 (八)基于数据库技术工程数据的查询 工程图表的数据库描述和查询、一元、二元函数的插值。 (九)CAD/CAM中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CAD/CAM中数据类型、面向参数设计的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工程数据库为核心的机械产品CAD/CAM 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开发模式,一个具体实例分析。 三、实验内容 1.学生管理系统设计。(在ACCESS完成) 2.实现一个简单图形参数化的软件。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科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上机、作业、课外实践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机电工程数据库基础”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上机 实验 其他 (一)数据库系统概述 2 2         (二)关系数据库系统 2 2         (三)关系规范化基础 2 2         (四)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4 4         (五)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 8 8         (六)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 6 2 4   30   (七)高级语言对数据库的访问技术 2   2   10   (八)基于数据库技术工程数据的查询 4 2 2   10   (九)CAD/CAM中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4 2 2   10   总 计 34 24 10   60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施伯乐.数据库系统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要参考书 [1] 刘百惠.数据库(Access 2000)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董金祥.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3] 高阳.数据库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4] 冯玉才.数据库系统基础[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制订人:李旭宇 审核人:李亚非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CAD/CAE/CAM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Automobile CAD/CAE/CAM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8120073        学时/学分:36/2.0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车辆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科专业课程,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CAD/CAE/CAM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实际工程的CAD建模、简化、模型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布尔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属性(包括材料信息、几何信息)、离散时的原则、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仿真等的学习,初步掌握从三维CAD到CAM的计算机处理过程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提高产品设计开发和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主要先修课程:现代工程图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材料力学,弹塑性力学,弹塑性力学有限元法。 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及难点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上机实习。 重点:CAD模型的建模、装配、简化、有限元计算。 难点:CAD模型的建模,有限元计算,数控加工仿真,轨迹修改。 (五)考核方式 考试:开卷考试。并参考平时听课及上机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CAD、CAE、CAM技术概况、软件介绍 CAD/CAE/CAM技术的发展史、构成、应用以及发展展望。 (二)汽车CAD技术 介绍典型汽车零件的三维CAD设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实例设计,熟悉一些基本CAD操作,包括拉伸,凸台,旋转,切除等。 (三)汽车CAE技术 介绍汽车模型的有限元方法:包括前处理和后处理。 前处理主要包括,有限元模型的简化原则、模型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布尔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属性(包括材料信息、几何信息)、离散时的原则等。 后处理主要包括:根据不同的用途选用不同的求解器、节点和单元应力信息及位移信息、计算结果的可视化、计算结果处理。 (四)汽车CAM技术 介绍CAM软件的使用方法、一些基本操作。包括模具的创建,夹具的定义,刀具轨迹的定义及修改,数控加工仿真等。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36学时<讲课、实验、上机、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外辅导、课外实践等>,其学时分配见表。 “汽车CAD/CAE/CAM技术”课程教学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它 第一章:CAD/CAE/CAM技术概况、软件介绍 2 2           第二章:汽车CAD技术 16 10   6       第三章:汽车CAE技术 12 8   4       第四章:汽车CAM技术 6 4   2       合 计 36 24   12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唐俊,龙坤.CATIA V5 R14 中文版实例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1] 盛选禹.CATIA有限元分析命令详解与实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谢龙汉.CATIA数控加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制订人:苗秀娟 审核人:张新 批准人:荣见华)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Drafting 课程编号:08140043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会计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会计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基本原理,平面立体和回转体的截交线及回转体表面相贯线的画法,组合体的画图和看图,轴测图绘图,常用机件的表达方法,培养思维方式,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具有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构思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2.后续课程:后续有关制图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多媒体课件、辅以实物模型等手段教学,适当进行图例分析及习题讨论课。 2.重点和难点。 重点:组合体视图的绘制、机件形状表达方法的选择。 难点:截交线和相贯线投影的画法、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五)考核方式 考查。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图三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绪论 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发展方向和学习方法。 (一)画法几何 1.投影的基本知识:建立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明确概念。 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掌握点、直线、平面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掌握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性,及在平面上作点、作直线的方法;掌握两平行、相交、交叉直线以及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特性。 3.立体。 掌握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掌握作截交线的基本方法(截平面以特殊位置为主);掌握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4.轴测投影。 建立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了解轴向变形系数和轴间角的几何意义;掌握正等轴测图和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二)制图基础 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尺寸;遵守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初步掌握徒手作草图的技巧。 2.投影制图。 能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方法,进行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尺寸标注,做到投影正确、尺寸齐全、清晰;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以及常用的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做到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通过投影制图的实践,进一步提高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了解第三角投影法。 (三)机械图简介 1.零件图。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能正确绘制和阅读简单零件图。 2.装配图。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能阅读简单装配图。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4 4       2   投影的基本知识知识 4 4       2   立体的投影 6 6       4   轴测图 2 2       2   组合体 6 5     1 4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6 4     2 4   机械图简介(零件图、装配图) 6 4     2 2   总 计 34 29     5 20                   注:1.其他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图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2.课程内容的顺序可根据所用教材作调整。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 刘小年.工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刘小年,郭纪林.工程制图习题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主要参考书: 唐克中,朱同钧.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制订人:杜兆和 审核人:郭克希 批准人:荣见华) “工程制图与CAD A”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Graphics and CAD A 课程编号:08140044        学时/学分:76/4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基本原理;平面体和回转体的截切线及回转体表面相惯线的画法;组合体的画图、尺寸标柱和看图;轴测图绘图;常用机件的表达方法;连接件及常用机件的画法;零件图的绘制、尺寸标柱、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标注;装配图画法;AutoCAD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AutoCAD三维实体图形绘制与编辑、三维图形生成二维图形。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2.后续课程:各专业的设计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环节有课堂讲授、模型测绘、课堂讨论、习题课、CAD上机等环节。本课程按一个学期安排。 2.重点和难点。 重点:组合体绘图与读图、机件形状的表达方法、AutoCAD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 难点:投影知识、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读图、AutoCAD三维图形绘制与编辑。 (五)考核方法 考查。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制图、AutoCAD四个部分,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 绪论 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发展方向和学习方法。 (一)画法几何 1.投影的基本知识:建立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明确概念。 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掌握点、直线、平面在第一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3.点、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 掌握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性,及在平面上作点、作直线的方法;掌握两平行、相交、交叉直线以及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的投影特性;掌握直线与平面之间及两平面之间的平行、相交、垂直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4.立体。 掌握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掌握作截交线的基本方法(截平面以特殊位置为主);掌握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及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5.轴测投影。 建立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了解轴向变形系数和轴间角的几何意义;掌握正等轴测图和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二)制图基础 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尺寸;遵守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初步掌握徒手作草图的技巧。 2.投影制图。 能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方法,进行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尺寸标注,做到投影正确、尺寸齐全、清晰;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的画法,以及常用的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做到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通过投影制图的实践,进一步提高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了解第三角投影法。 (三)机械制图 1.标准件和常用件。 掌握螺纹、常用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的规定画法及标注;掌握圆柱齿轮及其啮合的画法;掌握键、销、弹簧、轴承等常用件的画法。 2.零件图。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掌握尺寸标注方法,做到标注完整、清晰、合理,符合国家标准;掌握表面粗糙度符号的注写和尺寸公差与配合代号的标注。 3.装配图: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 (四)AutoCAD AutoCAD概述、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机械二维图形绘制、建筑施工图形绘制、三维图形绘制与编辑、机械三维模型绘制、建筑三维模型绘制、三维图形生成二维图形。 三、实验内容 上机操作。 1.AutoCAD  界面操作,设置图幅、单位、图层、颜色和线型。(2学时) 2.AutoCAD二维绘图、编辑。(4学时) 3.AutoCAD 文本输入、尺寸标注。(2学时) 4.AutoCAD剖面线绘制、块、对象属性。(4学时) 5.三维实体造型、三维实体着色、渲染。(4学时)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7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模型测绘、CAD上机、课堂讨论、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工程制图与CAD A”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测绘) 上机 其它 制图基本知识 4 4       4   投影知识 6 6       6   立体 4 4           组合体 6 6       6   轴测图 2 2       2   机件表达方法 8 6 2     6   AutoCAD概述 4 2   2   2   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 6 2   4   4   AutoCAD文本输入、尺寸标注 4 2   2   2   AutoCAD剖面用绘制、块、对象属性 6 2   4   2   三维图形绘制与编辑,三维图形生成二维图形 8 4   4   4   第十四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 4 4       4   第十五章 零件图 6 6       4   第十六章 装配图 6 6       4   复习-考查 2 2           总 计 76 58 2 16   50                   注:1.其他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图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2.课程内容的顺序可根据所用教材作调整。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 唐克中,朱同钧.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许睦旬,徐凤仙,温伯平.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郭克希,袁果.AutoCAD2005工程设计与绘图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刘小年.工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何铭新,钱可强.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制订人:尹望吾 审核人:刘桂英 批准人:荣见华) “工程制图与CAD B”教学大纲 Engineering Graphics and CAD B 课程编号:08140045        学时/学分:42/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生物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一门技术基础课程,选修。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并以实用为目的,系统简介AUTOCAD绘图软件的实用功能和绘图技巧,并通过上机操作,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辅助工程设计和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和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基本原理,平面体和回转体的截切线及回转体表面相惯线的画法,组合体的画图和看图,表达机件的常用方法。了解连接件及常用机件的画法,零件图的绘制、尺寸标柱、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标注,装配图画法等。能灵活运用计算机图形软件中所学到的基本命令及属性,绘制出完整的工程图样。为学生后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 2.后续课程:各专业的后续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的教学环节有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课等环节,采用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和上机操作实践。课内外的学时数比例,一般为1:1.5~2。本课程按一个学期安排。 2.重点内容:组合体视图、机件形状的表达方法。AutoCAD 二维绘图和尺寸标注,AutoCAD三维造型。 3.难点内容:投影知识、截交线、相贯线。AutoCAD三维造型。 (五)考核方式 考查。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计算机绘图基础三个部分,具体内容与要求下: 绪论 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发展方向和学习方法。 (一)画法几何 1.投影的基本知识:建立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概念。 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掌握点、直线、平面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掌握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性及在平面上求点、直线的方法;掌握两平行、相交、交叉直线的投影特性。 3.立体。 掌握平面立体和曲面立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掌握作截交线的基本方法(截平面以特殊位置为主);掌握两曲面立体的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二)制图基础 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尺寸;遵守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初步掌握徒手作草图的技巧。 2.投影制图。 能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方法,进行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尺寸标注,做到投影正确、尺寸齐全、清晰;掌握各种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的画法,以及常用的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做到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通过投影制图的实践,进一步提高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三)计算机绘图基础 1.Auto CAD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方法,AutoCAD的菜单及工具栏的设置,建立自己的绘图环境。 2.基本绘图。 点、直线、圆、圆弧、矩形、多边形等图形元素的绘制,图案填充方法。 3.图形编辑。 Auto CAD基本图形编辑命令,修改对象的特性,对象捕捉与对象跟踪方法。 4.图形显示控制。 图形显示的特性和控制图形显示的几种方法,屏幕更新和重新生成的异同,命名视图和多视口等。 5.图块与属性。 块的概念和块的定义,块属性的概念以及块属性的定义,块属性的修改方法和块的插入操作,外部参照的概念和插入操作。 6.文字书写和尺寸标注。 文字样式和注写,图形尺寸标注步骤及尺寸标注样式设置,常用尺寸标注。 7.图样绘制实例。 8三维造型和渲染。 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的概念,三维绘图常用命令和方法,用户坐标系及三维模型显示方法,基本三维实体建模、三维实体的布尔运算、三维实体的编辑和渲染。 三、实验内容 上机操作。 1.AutoCAD  界面操作,设置图幅、单位、图层、颜色和线型。(2学时) 2.AutoCAD二维绘图、编辑。(4学时) 3.AutoCAD 文本输入、尺寸标注。(2学时) 4.AutoCAD剖面线绘制、块、对象属性。(4学时) 5.三维实体造型、三维实体着色、渲染。(4学时)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42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上机、课堂讨论、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工程制图与CAD B”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它 制图基本知识 4 4       2   投影知识 4 4       2   立体 4 4       2   组合体 4 4       4   机件表达方法 4 4       4   AUTOCAD 2002 界面介绍;命令和数据的输入;绘图环境设置;基本二维绘图命令;基本编辑命令、辅助绘图和显示控制命令 8 2   6   4   基本二维绘图命令;基本编辑命令、文本类型设置;文本输入与编辑尺寸标注式样设置;尺寸标注;块的建立与插入 8 2   6   4   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概念、三维实体造型、实体显示;三维着色和渲染。 6 2   4   4   总 计 42 26   16   26                   注:1.其他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图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2.课程内容的顺序可根据所用教材作调整。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 唐克中,朱同钧.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及其配套习题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许睦旬,徐凤仙,温伯平.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习题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郭克希,袁果.AutoCAD2005工程设计与绘图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1] 刘小年.工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何铭新,钱可强.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制订人:刘桂英 审核人:尹望吾 批准人:荣见华) “振动分析和实验基础”教学大纲 Vibration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Fundamental 课程编号:08160025        学时/学分:52/3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仪表类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仪表类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仪表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必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工程振动基础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从事机械等领域的测控技术方面的科研和应用打下基础。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信号分析与处理,测试技术。 2.后续课程:精密测控与仪器。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为主,课程实验为辅。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振动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在测控技术方面的科研和应用的作用与地位。 难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 (五)考核方式 考试。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1.振动分析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动向。 2.振动分析技术在测控技术与仪器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3.基本概念。 注:要求了解振动分析内外发展现状与动向,以及工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掌握基本概念。 (二)单自由度振动系统 1.无阻尼单自由度自由振动。 2.求固有频率、有效质量的方法。 3.有阻尼单自由度自由振动、等效粘性阻尼。 4.单自由度简谐强迫振动和复频率响应。 5.等效阻尼和简谐强迫振动理论的应用。 6.简谐强迫振动理论的应用。 7.振动的隔离与测振仪。 8.周期强迫振动和非周期强迫振动。 注:要求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基本公式。 (三)二自由度振动系统 1.两自由度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2.无阻尼两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 3.两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与振型。 注:要求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基本公式。 (四)多自由度振动系统 1.多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程建立。 2.多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与振型。 3.固有模态和动力响应分析。 4.动力响应分析中的变换方法。 注:要求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基本公式。 (五)随机振动 1.随机过程及其数字特征。 2.平稳和各态历经过程。 3.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函数。 4.单一随机激励下的响应。 5.两个随机激励下的响应。 注:要求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基本公式。 三、实验内容 (具体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依实际情况而定,前五个实验为基本实验,后五个为选择实验) 1.基于Matlab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模拟实验及数据分析。 2.基于Matlab的多自由度振动系统模拟实验及数据分析。 3.简谐振动振幅、频率测量,机械振动系统固有频率测量。 4.系统的强迫、衰减振动的幅频特性、固有频率、阻尼比测量。 5.阻尼减振实验。 6.主动隔振实验。 7.被动隔振实验。 8.两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测试。 9.附加质量分布对系统频率的影响。 10.单式动力吸振实验。 具体要求见实验大纲。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52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实验、上机、课堂讨论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振动分析和实验基础”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2 2           单自由度振动系统 16 12 2 2       二自由度振动系统 12 8 2 2   2 课外辅导不计入总课时 多自由度振动系统 10 8 2     2 课外辅导不计入总课时 随机振动 12 12                           总 计 52 42 6 4   4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 李晓雷.机械振动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2] 赵爱琼.振动实验指导书,2005 2.主要参考书: [1] 庄表中.随机振动的理论及实例分析,1985 [2] 诸德超.工程振动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 [3] ZJY-601振动教学试验仪实验指导书.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资料,2005 (制订人:荣见华 审核人:刘晖 批准人:荣见华) “交通安全与法规”教学大纲 Traffic safety and laws 课程编号:08230009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车辆工程专业四年级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交通运输安全与法规》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选修课。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了解国内外的交通安全状况和我国交通事故的特点与规律,熟悉人、车、路与交通安全的关系,掌握交通与交通事故处理的法律规范。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汽车构造。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2.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交通事故的特点与规律、交通安全的基本对策、交通安全法规的主要内容,难点是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的原则和依据。 (五)考核方式 考查,开卷笔试或撰写论文,并参考平时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交通安全导论 交通事故的基本概念,交通事故的基本特点,交通事故的预防对策。 (二)驾驶员与交通安全 驾驶员的生理特性,驾驶员的心理特性,驾驶员的可靠性,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分析。 (三)汽车与交通安全 汽车的安全性能,汽车的技术状况,汽车的安全结构,车速与交通安全。 (四)道路与交通安全 公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 (五)交通安全管理 机动车管理,驾驶人管理,车辆运行管理,交通违法行为处理。 (六)交通事故处理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刑事责任及其追究,民事责任及其赔偿,行政责任及其处罚。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2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外实践、作业等,其学时分配如下表。 “交通安全与法规”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它 一、交通安全导论 8 8           二、驾驶员与交通安全 4 4           三、汽车与交通安全 4 4           四、道路与交通安全 2 2           五、交通安全管理 4 4           六、交通事故处理 4 4           总 计 26 26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无。 2.主要参考书: [1] 裴玉龙.道路交通安全.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刘运通.道路交通安全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路平.交通事故调查与处理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制订人:路平 审核人:肖新华 批准人:荣见华) “交通运输设备”教学大纲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课程编号:08230026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交通运输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交通运输、交通工程、管交等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必选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汽车新技术与新材料的使用等。掌握汽车的整体结构及行驶基本原理;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整体构造和工作原理,重点掌握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系统、进排气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离合器、变速器及自动变速器驱动桥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汽车转向系统及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汽车行驶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了解车桥和车轮、悬架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能够进行主要总成和部件的实验室折装,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故障检查与排除。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2.后续课程:交通安全,汽车运用工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实验。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汽车发动机的整体构造和工作原理;发动机点火系统;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传动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转向与制动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行驶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难点: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电子点火系统;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转向与制动系统。 (五)考核方式 考查,并参考平时作业,实验报告等情况。 二、教学内容 总论 了解汽车及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类型;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汽车总体构造;汽车行驶基本原理。 第一章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汽车总体构造及行驶基本原理;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工作原理。 第二章 机体组及曲柄连杆机构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曲柄连杆机构:发动机的整体构造;汽车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机体组。 第三章 配气机构 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及组成、配气正时及气门间隙、气门组及气门传动组。 第四章 汽油机燃油系统 掌握汽油机的燃油系统汽油及其使用性能;了解化油器式发动机燃油系统;掌握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第五章 柴油机燃油系统 了解柴油及其使用性能;掌握柴油燃油系统的功用及组成;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 第六章 进排气系统及其净化装置 掌握进气、排气系统及排气净化装置。 第七章 发动机冷却与润滑系统 了解冷却系统的功用和能成;水冷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风冷系统;润滑系统的功用及组成;润滑剂;润滑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 第八章 发动机点火系统 掌握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点火时刻;传统点火系统主要原今年年初结构;半导体点火系统;电源。 第九章 汽车发动机增压与起动系统 了解汽车发动机机械增压;涡轮增压;起动机;减速起动机和永磁起动机。 第十章 传动系概述与离合器 掌握离合器的功用及组成摩擦离合器的工作原理;了解膜片弹簧离合器、周布弹簧离合器、中央弹簧离合器、离合器操纵机构。 第十一章 变速器与分动器 掌握变速器的功用和类型;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了解同步器;变速器操纵机构;分动器。 第十二章 汽车自动变速器 概述;液力耦合器和液力变矩器;液力机械变速器。 第十三章 驱动桥与万向传动装置 掌握主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差速器;半轴和桥壳;传动轴。 第十四章 车架、车桥和车轮 了解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综合式车架和承载式车架;车轮和轮胎。 第十五章 悬架 概述;了解弹性元件;减振器;掌握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主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 第十六章 汽车转向系统 概述;掌握转向器及转向操纵机构;转向传动机构;动力转向系。 第十七章 汽车制动系 概述;掌握制动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人力制动系;动力制动系;制动力调节装置。 三、实验内容 1.现代汽车总体构造认识。(2学时) 2.现代发动机总体拆装。(2学时) 3.汽油机燃油系统。(2学时) 4.柴油机燃油系统。(2学时) 5.传动系统。(2学时) 6.转向与行驶系统。(2学时) 7.制动系统。(2学时)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现场教学、课堂讨论、作业、实验、考查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交通运输设备”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它 一、总论、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4 2 2         二、机体组及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4 2 2         三、汽油机燃油系统;柴油机燃油系统 6 2 4         四、进排气系统及其净化装置、发动机冷却与润滑系统 2 2           五、发动机点火系统、汽车发动机增压与起动系统 2 2           六、传动系概述与离合器;变速器与分动器、 4 2 2         七、汽车自动变速器;驱动桥与万向传动装置 2 2           八、车架、车桥和车轮;悬架 2 2                           续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它 九、汽车转向系统;汽车制动系 6 2 4         十、考查 2 2           总 计 34 20 14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系.汽车构造(上、下册).第五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目: [1] 徐清富.国外汽车最新结构图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2] 简晓春.现代汽车技术及应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制订人:肖新华 审核人:刘志强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运用”教学大纲 Automobile Application 课程编号:08230031        学时/学分:30/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四年级学生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了解汽车主要性能的基础上,掌握在各种条件下运用时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掌握汽车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掌握汽车诊断的方法和确定汽车寿命的方法,一般了解汽车运用工程中的优化方法;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技术可能的条件下,保证汽车运输正常和安全地生产,充分发挥汽车的功能,提高汽车的运输效率,达到最佳的材料和劳动消耗指标,并减少汽车对人类和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授课与实验相结合。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汽车使用性能、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和汽车诊断。 难点: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和汽车诊断。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笔试并参考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1.汽车运用的研究内容(了解)。2.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及评价(掌握)。 (二)汽车的动力性 1.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掌握)。2.汽车驱动与附着条件(掌握)。3.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掌握)。4.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掌握)。5.汽车的功率平衡(掌握)。 (三)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1.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掌握)。2.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计算(了解)。3.影响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因素(掌握)。 (四)汽车的安全性 1.主动安全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掌握)。2.被动安全性(掌握)。 (五)汽车的平顺性与通过性 1.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指标(掌握)。2.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了解)。3.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了解)。4.间隙失效与通过性几何参数(掌握)。5.汽车的倾覆失效(掌握)。6.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掌握)。 (六)汽车在特殊条件下使用 1.汽车走合期的使用。(掌握) 2.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发动机的低温起动(了解),低温对汽车总成磨损的影响(掌握),改善汽车低温使用性能的主要措施(掌握),其它问题(了解)。 3.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海拔高度对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掌握),海拔高度对燃料经济性的影响(掌握),在高原地区改善发动机性能的主要措施(掌握),汽车制动系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特点及改进措施(掌握)。 4.汽车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的特点:汽车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的特点(掌握),提高在高温条件下汽车使用性的主要措施(掌握)。 (七)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1.汽车技术状况与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汽车技术状况与工作能力(掌握),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掌握)。 2.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与影响因素: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基本原因(掌握),运用条件对汽车技术状况的影响(掌握),汽车故障分类(掌握)。 3.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掌握) (八)汽车的使用寿命 1.汽车使用寿命概述。(了解) 2.汽车使用寿命评价指标。(掌握) 3.更新理论(掌握):有形磨损、无形磨损、综合磨损。 4.更新时刻的确定(掌握):低劣化数值法、应用现值及投资回收系数估算法、面值法、判定大修与更新界限计算法。 三、实验内容 现场参观或实验。 1.底盘侧功。2.测定汽车侧滑。3.测定制动力。4.微机控制发动机自诊断系统。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课堂讨论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汽车运用”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2 2           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6 4 2         第二章 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2 2           第三章 汽车安全性 6 4 2         第四章 汽车的平顺性与汽车的通过性 4 4           第五章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使用 4 4           第六章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2 2           第七章 汽车的使用寿命 4 2 2         总 计 30 24 6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必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高延龄.汽车运用工程[M].第3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主要参考书: [1] 高延龄.汽车运用工程[M].第二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 高延龄.汽车运用工程[M].第一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3] 余志生.汽车理论[M].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制订人:周爱莲 审核人:刘志强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运用工程B”教学大纲 Automobile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B 课程编号:08230032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交通工程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交通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了解汽车主要性能的基础上,掌握在各种条件下运用时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掌握汽车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掌握汽车诊断的方法和确定汽车寿命的方法;能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技术可能的条件下,保证汽车运输正常和安全地生产,充分发挥汽车的功能,提高汽车的运输效率,达到最佳的材料和劳动消耗指标,并减少汽车对人类和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实验。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汽车使用性能、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难点:操纵稳定性、平顺性。 (五)考核方式 考查:闭卷(或开卷)笔试并参考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1.汽车运用工程B的研究内容(了解)。2.汽车的主要使用性能及评价(掌握)。 (二)汽车的动力性(掌握) 1.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2.汽车驱动与附着条件。3.汽车的动力性评价指标。4.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5.汽车的功率平衡。 (三)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1.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掌握)。2.汽车燃料经济性的计算(了解)。3.影响汽车燃料经济性的因素(掌握)。 (四)汽车的制动性(掌握) 1.制动时车轮的受力。2.制动性的评价指标。3.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4.典型制动过程。5.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6.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五)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了解) 1.基本概念。2.轮胎的侧偏特性。3.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 (六)汽车的平顺性(了解) 1.人体对振动的反应和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指标。2.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3.车身与车轮双质量系统的振动。 (七)汽车的通过性(掌握) 1.间隙失效与通过性几何参数。2.汽车的倾覆失效。3.影响汽车通过性的主要因素。 (八)汽车在特殊条件下使用(了解) 1.汽车走合期的使用。2.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3.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4.汽车在高温条件下使用的特点。 (九)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1.汽车技术状况与汽车运用性能的变化(掌握)。2.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原因与影响因素(了解)。3.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掌握) (十)汽车的使用寿命(了解) 1.汽车使用寿命概述。2.汽车使用寿命评价指标。3.更新理论:有形磨损、无形磨损、综合磨损。4.更新时刻的确定:低劣化数值法、应用现值及投资回收系数估算法、面值法、判定大修与更新界限计算法 三、实验内容 1.汽车动力性试验。2.汽车燃料经济性实验。3.汽车制动性实验。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堂讨论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汽车运用工程B”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2 2           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6 4 2         第二章 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4 4           第三章 汽车的制动性 6 4 2         第四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4 4           第五章 汽车的平顺性 2 2           第六章 汽车的通过性 4 4                           续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七章 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2 2           第八章 汽车技术状况变化 2 2           第九章 汽车的使用寿命 2 2           总 计 34 30 4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高延龄,许洪国.汽车运用工程.第3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主要参考书: [1] 高延龄.汽车运用工程[M].第二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 高延龄.汽车运用工程[M].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3] 余志生.汽车理论[M].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制订人:周爱莲 审核人:刘志强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大纲 Application & Maintenance of Automobile 课程编号:08230033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车辆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科专业课,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汽车运用条件及特性、汽车动力性、使用经济性、行驶的安全性等汽车运用特性、学习汽车各总成的维修与故障诊断使学生掌握有关汽车使用性能、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及其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手段。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可靠性理论、数理统计、概率论、汽车构造、汽车设计、汽车理论、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等。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本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讲解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多举实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学方式采取课堂重点讲解与课后自学相结合,同时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培养学生的有关汽车运用与维修的理论基础与实验动手能力,这将有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重点与难点。 重点:汽车使用条件及性能指标、动力性、使用经济性、汽车各总成的维修与故障诊断方法。 难点: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 (五)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笔试,并参考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汽车运用的基础知识 要求了解汽车的总体构造、汽车的使用性能指标。 (二)汽车户籍管理与保险 要求了解汽车的户籍管理、汽车的保险。 (三)汽车运用效率和成本 要求掌握汽车运输过程和工作条件、汽车利用程度单项评价指标、汽车运输生产率与成本。 (四)汽车运行材料及其使用 要求掌握燃料及其使用、润滑材料及使用、冷却液、制动液及其使用、轮胎及其使用。 (五)汽车行驶安全与公害 要求掌握汽车的行驶安全、汽车公害及防治。 (六)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要求以解汽车在走合期的使用、汽车在高、低温条件下的使用、汽车在高原山区条件下的使用。 (七)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 要求了解汽车技术状况和运用性能、汽车技术状况变化影响因素、汽车技术状况分级。 (八)汽车技术管理及检测 要求了解车辆的基础管理、车辆检测与诊断、车辆改装、改造、更新和报废。 (九)汽车修理工艺 汽车修理工艺概论、汽车零件修复方法、汽车修理质量及评价。 (十)汽车主要总成的修理方法 要求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的维修、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维修、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的维修、汽车车身的维修。 三、实验内容 无实验教学内容。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2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汽车运用与维修”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 学 内 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汽车运用的基础知识 2 2       1   (二)汽车户籍管理与保险 2 2       1   (三)汽车运用效率和成本 2 2       1   (四)汽车运行材料及其使用 2 2           (五)汽车行驶安全与公害 2 2       1   (六)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2 2           (七)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2 2       2   (八)汽车技术管理及检测 2 2       2   (九)汽车修理工艺 4 4       2   (十)汽车主要总成的修理方法 6 6       2   合 计 26 26       12                   注:其他栏是指包含课堂讨论、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1.使用教材: 陈焕江.汽车运用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主要参考书: [1] 高延龄.汽车运用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2] 戴冠军.汽车维修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制订人:张新 审核人:徐桥生 批准人:荣见华) “专业英语(汽车)”教学大纲 Specialty  English  课程编号:08230037        学时/学分:40/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06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汽车专业英语的语法结构特点以及汽车结构与性能有关的英语专有名词,使学生达到能够熟练地阅读英文汽车产品说明书、英文汽车试验报告以及与汽车有关的英文科技文献。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基础英语、发动机原理、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汽车构造。 2.后续课程:汽车理论。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课堂重点讲解与课后自学相结合,通过电化教学和CAI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2.重点: 英语专业词汇(包括汽车新技术方面的新词汇)、专业英语文章结构、语法的特点、专业英语翻译技巧等。 3.难点: EFI、EMS、AT、ABS等汽车新技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 (五)成绩考核 汽车专业英语课计划学时40学时,教学内容选用国内外较新的汽车教材。本课程为考查课。考核成绩由专业英语词汇考核成绩、课堂专业英语翻译考核成绩和课程结束考核成绩三部分组成,其比例为2:2:6。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英文版的汽车结构与原理,主要提高学生汽车专业英语的阅读、翻译与写作水平。教学的具体内容为: Types of Automobiles;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an Automobile; Engine  Classification; Engine Construction; Connecting Rods and Crankshaft; Valve Gear; Fuel Supply System of Gasoline Engine; Diesel Engine Fuel System; Engine Speed Governing; Emission Control Systems; Engine Cooling System; Engine Lubrication System; The Engine Ignition System; Engine Starting System; Automobile Chassis; The Clutches;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The Steering System; 三、实验内容 本课程无实验教学。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计40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录相教学、专业英语CAI。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专业英语(汽车)”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Types of Automobiles 2 1   1   2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an Automobile 2 2       2   Engine Classification 2 2       2   Engine Construction 2 2       2   Connecting Rods and Crankshaft 3 2   1   3   Valve Gear 2 2       2   Fuel Supply System of Gasoline Engine 3 2   1   3   Diesel Engine Fuel System 2 2       2   Engine Speed Governing 2 2       2   Emission Control Systems 2 2       2   Engine Cooling System 2 2       2   Engine Lubrication System 2 2       2   The Engine Ignition System 2 2       2                   续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Engine Starting System 2 2       2   Automobile Chassis 2 2       2   The Clutches 2 2       2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2 2       2   The Steering Stytem 2 2       2   Testing 2       2     总 计 40 25   3 2 38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邓贤贵,徐达.汽车专业英语.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主要参考书: [1] 陈暹.现代汽车技术英语.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 SAE,Motor Service,Automobile Engineering等英文专业期刊 (制订人:王明松 审核人:刘志强 批准人:荣见华) “机械化施工管理”教学大纲 Machanize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课程编号:12010010        学时/学分34/2.0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长沙理工大学机械类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机械方向)四年制本科生,上课时间宜安排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 2.教学目的与要求:讲授本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扎实专业基础,使学生今后能成为高级机械技术人才。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主要先修课程:发动机构造与原理,工程机械底盘构造,道路施工机械。 主要后续课程:工程机械计算机管理,工程机械应用技术。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利用图像和视频资料进行教学。 2.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是教授本专业学生掌握施工所涉及的工程机械使用性能、适用范围、性能比较、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组织管理等。 本课程的难点内容是用排队论方法进行施工机械的组织管理,运用网络计划方法进行施工机械的规划和调配。 (五)考核方式 考查(平时成绩30%+考试成绩70%)。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公路机械化施工概述 1.本课程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两个重要概念:“机械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 第二章 公路施工组织概论 1.讲述公路建设的内容和特点。 2.掌握公路施工程序。 3.了解公路施工组织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三章 机械化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机械选用组合原则和影响因素。 2.机械的选型和配套。 3.优化方法—排队论法。 第四章 路基施工工艺、压实与检测、土方机械的组合配置 1.土方工程机械施工的选型与配置。 2.压路机的选型。 3.路基及基层压实技术。 第五章 路面施工 1.基层与底基层的机械化施工。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与质量控制。 3.水泥混凝土路面机械化施工。 第六章 桥隧机械化施工概述 1.钻爆法施工选用的机械及实用效果。 2.掘进机法选用的机型及配套机械。 第七章 用统筹法编制施工进度 1.网络计划优化的概念。 2.网络图的三要素。 3.时标网络图的绘制。 4.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与计算。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为52时,教学环节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现场教学,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时分配如下表。 “机械化施工管理”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一章 公路机械化施工概述 2 2           第二章 公路施工组织概论 4 4           第三章 机械化施工组织设计 6 4       2   第四章 路基施工工艺、压实与检测、土方机械的组合配置 6 6           第五章 路面施工 8 8           第六章 桥隧机械化施工概述 2 2                           续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第七章 用统筹法编制施工进度 6 4       2   总 计 34 30       4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敦小宏,曹源文.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与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1] 费建国.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 荆农.沥青路面机械化施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 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4] 王国安.公路机械化施工现代管理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制订人:何志勇 审核人:卢和铭 批准人:荣见华) “汽车营销学”教学大纲 Automobile Marketing 课程编号:12020100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汽车服务工程及车辆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选修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汽车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汽车产业及汽车市场发展的特点。全面掌握汽车营销的基础知识,汽车营销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汽车售后服务技术等。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际营销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市场营销学,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运用工程。 2.后续课程: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评估,汽车国际贸易。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课堂讨论。 2.重点和难点。 重点:市场营销原理,市场调查、预测与营销决策,市场供求与市场竞争,汽车营销实务,汽车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汽车服务营销理念。 难点:市场调查,市场预测与营销决策,汽车营销实务,汽车营销技巧。 (五)考核方式 考查,课堂闭卷考试或学生独立一篇学术论文,并参考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第1章 汽车工业与汽车市场 汽车工业的战略地位、发展进程和基本特点,世界汽车工业的生产结构,汽车产品开发程序,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汽车技术的进步方向,市场竞争与汽车工业。 第2章 汽车市场环境分析 分析影响汽车工业发展的各种宏、微观环境,市场营销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市场营销机会分析。 第3章 汽车市场消费行为分析 市场消费行为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个人汽车消费市场特点,汽车组织市场与购买行为,影响汽车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第4章 汽车市场供求与市场竞争 市场供求关系与供求规律,供给弹性与价格弹性,市场竞争。汽车消费市场的形成规律,影响汽车消费的基本因素。 第5章 汽车市场调研与市场需求预测 汽车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市场调研过程及方法。 第6章 汽车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及市场定位 市场细分的含义、作用、细分程序及细分的方法,目标市场选择的标准,目标市场模式选择,汽车企业市场的定位。 第7章 汽车产品决策 汽车产品与产品定位,新汽车产品推广策略,国产汽车品牌营销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第8章 汽车产品的价格策略 汽车产品价格的组成及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定价方法,定价策略,旧机动车辆的估价。 第9章 汽车营销实务 汽车营销实务,营销程序,商务谈判,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国内、外汽车销售体制,汽车销售政策和规则,汽车销售质量管理方法。 第10章 汽车营销人力资源开发 汽车营销队伍的建设,汽车营销人员的基本特质和素质要求,汽车营销人员的基本心态和行为规范。 第11章 汽车服务营销理念 汽车服务营销理念的内涵。 第12章 汽车关系营销(客户资源管理) 汽车关系营销的含义与内容。 第13章 汽车专业营销技巧 汽车专业营销实战技巧。 第14章 汽车营销案例分析与专题 三、实验内容 暂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学时为2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程教学、课堂讨论、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如下表。 “汽车营销学”课程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一、汽车工业与汽车市场 2 2           二、汽车市场环境分析 2 2                           续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 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三、汽车市场消费行为分析;汽车市场供求与市场竞争 2 2           四、汽车市场调研与市场需求预测 2 2       2   五、汽车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及市场定位 2 2           六、汽车产品决策,汽车产品的价格策略 2 2           七、汽车营销实务 2 2       2   八、汽车营销人力资源开发 2 2           九、汽车服务营销理念 2 2           十、汽车关系营销(客户资源管理) 2 2           十一、汽车专业营销技巧 2 2       2   十二、汽车营销案例分析与专题 2 2           考查 2             总 计 26 24       6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 栾志强,张红.汽车营销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栾志强,张红.汽车营销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主要参考书: [1] 张国方.汽车营销.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2] 姜正根.汽车营销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制订人:肖新华 审核人:刘志强 批准人:荣见华) “物流工程”教学大纲 Logistics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12020122        学时/学分:34/2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2006年版培养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我校汽车服务工程和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物流工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控制与管理的方法。同时具备社会物质调配、建设项目选址、商贸系统规划与管理、经济区域的发展规划以及一些服务、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管理能力。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系统工程,物流学。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2.重点和难点。 重点:设施规划与设计、企业物流系统的设计模型、物流管理与控制。 难点:设施规划与设计、企业物流系统的设计模型。 (五)考核方式 考查。闭卷(开卷)笔试或撰写一篇关于物流工程理论或实践方面的论文。最终成绩综合参考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和听课情况。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了解) 物流工程的产生与意义、物流工程的发展状况、物流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 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合理化的原则和途径、物流系统的分析方法。 (三)设施规划与设计(掌握) 设施选址的意义以及需考虑的因素、场址选择的步骤与内容、设施布置设计、布置的定量分析、系统布置设计。 (四)企业物流系统的设计模型 场址选择-选址模型(掌握),企业物流系统的平面设计模型(掌握),动态设计分析(了解)。 (五)物料搬运系统(掌握) 物料搬运系统的基本概念、物料搬运设备及工具、物料搬运系统分析设计方法。 (六)物流管理与控制(掌握) 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物流信息系统、现代生产物流的管理、物流计划与控制。 (七)库存与库存管理 库存概念(掌握)、库存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了解)、独立需求的库存模型(掌握)、相关需求库存模型——MRPⅡ(了解),库存管理(了解)。 (八)现代物流系统模式(了解) 精益生产、精益物流系统布置特点、精益物流系统管理特点、精益物流系统控制特点、CIMS物流系统简介。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34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外辅导、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物流学”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绪论 2 2           第一章 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 2 2           第二章 设施规划与设计 8 6     2     第三章 企业物流系统的设计模型 6 6           第四章 物料搬运系统 4 4           第五章 物流管理与控制 4 4           第六章 库存与库存管理 4 4           第七章 现代物流系统模式 4 2     2     总 计 34 30     4                     注:其他是指包括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式。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齐二石.物流工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 2.主要参考书: [1] 邓爱民,张国方.物流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王加林.物流系统工程[M].北京:中国物流出版社,1987 [3] 周溪召.物流系统工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 吴清一.物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 (制订人:周爱莲 审核人:刘志强 批准人:荣见华) “质量与可靠性工程”教学大纲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12020152        学时/学分:26/1.5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车辆工程专业2006版培养计划制订。 (一)教学对象 车辆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选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质量与可靠性的关系,系统掌握产品由设计、制造、检验到售后全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后续课程:无。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分布模型,参数估计,质量功能展开,鲁棒设计,统计质量控制。 难点是:参数估计,质量功能展开,鲁棒设计。 (五)考核方式 考查。 二、教学内容 (一)可靠性工程概述(了解) 1.可靠性基本概念和基本函数。 2.可靠性模型概述。 (二)常见寿命分布与参数估计(掌握) 1.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指数分布;威布尔分布。 2.模型参数估计。 (三)可靠性应用(了解) (四)质量工程概论(了解) 1.质量与可靠性的关系。 2.质量工程基本概念。 (五)质量功能展开(掌握) 1.质量屋(HOQ)。 2.质量功能展开的工作程序。 (六)鲁棒设计(掌握) 1.设计原理。 2.设计基本程序。 (七)统计质量控制(掌握) 1.统计抽样。 2.控制图。 (八)质量检验(了解) (九)售后保证(了解) 1.售后保证的意义。 2.保证数据分析。 三、实验内容 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26学时,教学环节包括讲课、课堂讨论、案例教学、课外辅导等,其学时分配见表。 “质量与可靠性工程”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其中 课外辅导/ 课外实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它     可靠性工程概述 2 2           常见寿命分布与参数估计 4 4           可靠性应用 2 2           质量工程概论 2 2           质量功能展开 4 4           鲁棒设计 4 4           统计质量控制 4 4           质量检验 2 2           售后保证 2 2           总 计 26 26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自编讲稿。 2.主要参考书: [1] 蒋仁言,左明健.可靠性模型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 蒋仁言.威布尔模型族.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 韩之俊,许前.质量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张根保,刘英.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制订人:蒋仁言 审核人:肖新华 批准人:荣见华)
/
本文档为【教学大纲-长沙理工大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