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现代汉语修辞学

2017-10-06 50页 doc 104KB 84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635

暂无简介

举报
现代汉语修辞学现代汉语修辞学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一、什么是修辞 (一)“修辞”的来历 (二)修辞的发展 “修辞”一词出现得很早,但在古代学术研究中,修辞学并不是独立的学科,有关修辞的论述散见于解经、文论、史论、诗话、词话、笔记、随笔之中。 魏晋南北朝时刘勰的《文心雕龙》曾对诗文的修辞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隋唐五代史论修辞、诗论修辞、散文修辞都获得了发展。 南宋陈骙的《文则》,对比喻、引用、仿拟、析字、重叠、节缩、省略、层递、错综、倒装等各种辞格,都分别作了分析。 元朝的《修辞鉴衡》是我国第一部以修辞命名的著作。 明代胡...
现代汉语修辞学
现代汉语修辞学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一、什么是修辞 (一)“修辞”的来历 (二)修辞的发展 “修辞”一词出现得很早,但在古代学术研究中,修辞学并不是独立的学科,有关修辞的论述散见于解经、文论、史论、诗话、词话、笔记、随笔之中。 魏晋南北朝时刘勰的《文心雕龙》曾对诗文的修辞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探讨。 隋唐五代史论修辞、诗论修辞、散文修辞都获得了发展。 南宋陈骙的《文则》,对比喻、引用、仿拟、析字、重叠、节缩、省略、层递、错综、倒装等各种辞格,都分别作了。 元朝的《修辞鉴衡》是我国第一部以修辞命名的著作。 明代胡震亨的《唐音癸签》是我国第一本断代的修辞学资料汇编。 清代王国维的诗歌评论在修辞学方面也多有贡献。 在欧洲,古希腊哲人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专著《修辞学》注意口语修辞 (三)修辞学的确立 古代的修辞论述是粗略的、模糊的。在我国,修辞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五四”运动以后,修辞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比较重要的成果主要有: 1923年胡怀琛的《修辞学要略》可算是中国最早的现代修 辞学著作。 后有唐钺《修辞格》、郑奠的《中国修辞学研究法》、扬树达的《中国修辞学》、汪震的《国语修辞学》 1932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创立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标志着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解放后有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张志公《修辞概要》、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学新探》、王德春《修辞学探索》、倪宝元《修辞》、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及《修辞学通论》、1980年修辞学会成立,出版《修辞学丛》,创刊《修辞学习》,修辞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四)修辞的含义 通常有四种:修辞活动、修辞规律、修辞现象、修辞学 1、修辞活动 《论语?宪问》中记载“为命~裨谌shen4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修饰”“润色” 就是修辞,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一种言语加工活动。最佳表达效果就是指“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在内容和语境确定的情况下,修辞总是讨论选用什么样的材料,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如果说一个人长得丑,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例如: 她很丑。,可碜/难看/不好看/不俊/, 她长得像个丑八怪。,比喻, 整个一个猪八戒他二姨。/或大家都叫她“朱二姨”。,借代, ,不同的词语表现了不同的语体风格和方言色彩, 她长得五官都错了位。,夸张, 看她一眼三天不想吃饭。,夸张, 她丑得可以去当吓唬乌鸦的稻草人。,夸张, 她要是去当稻草人~准把所有的乌鸦都吓跑了。,夸张, 她不但能吓得乌鸦不敢偷庄稼~还能吓得乌鸦把偷走的玉米送回来。,夸张, 但是夸张的程度不同 这种言语加工的活动过程通常有: (1)草创组合(即打腹稿) (2)选择 在多种同义手段中选择某一恰当的言语形式。 (3)创新 修辞贵在创新。不论词语锤炼、句式选择,还是辞格的运用,都应当有新意,防止落入俗套。有句话说,第一个说女人是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说女人是花的人就是蠢材。所以,创新是修辞的灵魂。 (4)修正 将错误或不太好的谚语形式改为正确的、比较好的。 (5)增删 增加必要成分,删除多余词句。如徐迟《地质之光》“我们现在有了我们自己的最好的医院了”删去后一个我们~句子紧凑简明。《雷雨》中写繁漪“她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改为“她是一个受过一点新的教育的旧式女人”更丰满、更准确。 2、修辞规律 在这种语言加工活动中,蕴藏着种种规律,这种规律支配和摆布一切修辞活动,所以修辞的另一含义是修辞规律。 3、修辞现象 修辞规律和修辞活动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语言现象,有些修辞学统称修辞现象。如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这种“修辞格”特别新颖,我没见过这种“修辞格”,其中的“修辞”便是指修辞现象。 4、修辞学 修辞学是对修辞现象进行研究而产生的一门学问。 人类社会一产生,就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就有了修辞活动与规律,如《易》中就有“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诗经》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之说,但直到刘勰的《文心雕龙•比兴》才对这种修辞现象有所阐述。 简而言之,修辞是 1、修辞是一种社会言语现象,是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修辞 2、其间蕴含着这一活动的规律以及人们对修辞现象、活动、规律所进行的描绘、提炼、分析、归纳。——修辞学 如果两个方面的含义对举,则前一部分含义可叫修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后一部分含义叫修辞学,是对客观修辞现象的一种主观反映。 二、修辞的对象 对于修辞的对象范围,曾在60年代或80年代进了两次大的 讨论,众所纷云,分歧较大。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认为“修辞学以修辞现象为研究对象。”他把修辞现象分为两类: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为使语言准确、通畅、明白、平稳而采取的调适手法叫积极修辞;为使语言生动形象而采取的手法叫消极修辞。 有的只讲积极修辞。(太窄) 有的从结构入手,把修辞对象规定为“平行的同义结构和非平行的同义结构”(不能包括修辞所有的原则、方法、形式、规律,太窄) 有的则把写说的全过程都纳入修辞学。(太宽) 我们认为修辞学研究的对象应为修辞现象与修辞理论。修辞现象是融修辞手段规律于调整修饰语言的活动过程;修辞理论指研究修辞的性质、任务、对象、范围、原则功用、方法态度以及语言修辞与思想内容之间的关系等。 三、修辞的结构单位 修辞单位是表达修辞语义信息的最小元素,是以语义为主的语言结构体,是语音语义的结合体。具有语义内容和语音形式两个方面。 修辞意义是语义学研究的对象,语音形式与语法的结构形式互相联系,常常被纳入到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之中。 从语言结构看,修辞单位是形成修辞手段的或长或短的语言结构形式。可分为四类 1、音节修辞 修辞只表现在一个音节中。 2、词语修辞 、句式修辞 系词只体现在词语中,即以词语为修辞单位。3 修辞表现在句式、句子中,即以一定的句子、句群为修辞单位。如“学会一个字~就象搬掉一座山。” 4篇章修辞 以篇章为修辞单位。如古代寓言,通篇为喻。 四、修辞材料 人们常说“修辞是对语言三要素的运用。”对于修辞而言,语言三要素是修辞的手段和基础,也是修辞要调动和加工的语言材料;对于语言而言,修辞是对语言的综合的艺术加工,是语言的高级体现。 如果说在语言系统中,语义与语音的结合是第一基础平面,词汇语法是第二平面,那么修辞就是第三平面。 1、修辞与语音 语言要音韵铿锵,悦耳动听,就必须做好语音的调配。 语音修辞的主要手段: 双声、叠韵、压韵、平仄、谐音、叠音、拟声、儿化、重音、轻声、字调、语调、停顿、音节、节奏等是语音修辞的主要手段。 语音与修辞的关系: 语音在增强音律美和突出语义方面为修辞提供条件,丰富了修辞方式的内容;修辞则从通过积极调动语音因素扩大了语音的功用。 2、修辞与词汇 修辞与词汇关系密切。 词语修辞常用方式: 同义选择、反义对举、多义关联、词语的色彩、搭配、词语仿造、创新、变序、活用、熟语巧用等 词语与修辞的关系: 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为形成具体的修辞方式提供必要的条件,几乎所有修辞方式都与词汇有关,如双关、反语、仿词、婉曲、对偶、对比、借代、通感、夸张、顶真、回环、拈连、反复、比喻、移就、歇后语等;修辞使词汇在语言运用中发挥了重要而广泛的作用。 3、修辞与语法 修辞同语法的关系更为密切。 修辞选择的句式: 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倒装与顺装句、完全句与省略句、分说句与合说句、口语句与书面语句、意合句与意义合句、单句与复句、复句与句群等都是修辞的选择材料。 语法与修辞的关系: 一般来说,讲究修辞要以语法为基础。有时看来不合语法的句子,却是修辞利用超常特点加工的结果。 语法为修辞现象、修辞规律的体现提供表现形式,没有句子和句群,也就没有体现修辞外在形式的语言模式,如没有语法上的并列句,就没有对偶、对比、排比、顶真、回环等修辞手法。 修辞在语言运用中扩大了语法的功用。 五、修辞与逻辑 人们常说:语法管话语句子通不通,逻辑管其对不对,修辞管其好不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逻辑是思维的形式和规律,因此,语言和逻辑的关系密切。 有时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会有意识地超常规搭配,造成一种有违形式逻辑规律的超常逻辑,如夸张、拈连等,但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之类的具体信息却依然不越逻辑常规一步。 六、修辞与语境 修辞活动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离开语境,修辞、修辞学都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语境概念 即语言环境。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语境:言语交际活动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狭义语境:口头表达的前言后语、书面表达的上下文。 2、分类 情景语境、上下文语境 第一语境 说写者所处的言语环境 第二语境 言语产品中人物所处的语言环境 3、语境的构成因素 (1)主观因素 身份、年龄、职业、思想修养、处境、心情等与说写者自身 有关的因素。它直接制约个人的语言特色、风格。 (2)客观因素 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动态因素。 陈望道曾将这些要素概括为“六何”:何故、何事(题旨)、何人、何时、何地、如何(情境)。“题旨和情境是修辞的标准和依据。”(《修辞学发凡》) 七、修辞的标准 修辞是为增强语言效果而进行的一种活动,什么才是好的表达效果呢,这就有一个标准问题。 有的认为修辞应该、简明、稳妥;有的认为修辞应该创新、生动、形象。而实际上,修辞既要规范,又要有变异;要创新,又要守成;要明确,有时又不能不模糊。因此,修辞的标准是不能一刀切的。它受制于各种题旨,各种情境,各种语体,各种风格。 王力提出用“真、善、美”三个字来概括(《语言的真善美》《语文学习》1987年12期)。 “真”不但指逻辑上、科学上的真实,更指思想情感的真实; “善”指话语正确,表达的逻辑正确,语言结构本身正确; “美”既指语言的形式美,如简洁美、丰繁美、鲜明美、朦胧美、华丽美、质朴美、均衡美、参差美、壮美、秀美等,也指语意内容美,如心意美、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的理想境界是指真善的话语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形式相结合。 因此,真是美的基础,善是美的前提,美是真与善的及致。 “真和善只有在美中间才能水乳交融”(黑格尔语) 八、修辞的作用 1、“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文”就是文采、文饰,即语言的艺术性。好的内容,如果没有好的形式来表达,也不容易流传开来。形式对内容有重要作用。 2、修辞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说写表达能力、阅读听解欣赏能力,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语言修养与语言美的水平。 3、修辞同片面地追求形式美、追求华丽辞藻是不一样的。修辞的原则还是内容决定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统一。 第二节 语音修辞 一、什么是语音修辞 概念 为了提高表达效果,自觉利用语音要素,使语言通顺流畅,音节分明,语音和谐,富于音乐美,这种修辞活动就是语音修辞。 二、语音修辞的主要内容 1、音节 (1)音节的搭配 要求音节匀称,主要是指结构相似、音节数目相等。一般的,单音节与单音节、双音节与双音节搭配,多音节与多音节搭配。 (2)音节的排列 音节少的放在前面,多的放在后面。 例1陈老五送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 如果音节不协调,可以通过扩充、简缩或换用等方法使之协调。 2、平仄 老舍在《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里说“我写文章不仅要考虑每个字的意义,还要考虑到每个字的声音„„上一句末用了一个仄声字,下一句我就要用一个平声字,让句子念起来叮当响。” 即平仄相调,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平声长而平缓,是扬;仄声短而曲折,是抑。平仄相间、抑扬顿挫是汉语语音修辞常用手法。音节安排恰当,平仄相配,就使得诗歌或散文声调抑扬起伏,和谐动听,构成汉语的音律美。 诗歌要讲究平仄,如苏轼《西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散文也要讲究平仄,如扬溯的《雪浪花》“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我有时爱坐在海边礁石上~望着潮涨潮落~云起云飞。”(平仄平仄平仄平仄)。 3、压韵 概念:同韵的字在句中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叫压韵。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北岛《回答》, 作用:压韵可以使语音和谐,节奏整齐,使字系于韵,句系于韵,加强内容表达上的完整性。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诵。 方式:有偶韵(隔句韵)、随韵(每两句换韵)、交韵(一三、二四各自压韵)、抱韵(一四、二三各自压韵)、排韵(句句压韵) 4、双声叠韵 由于声母或韵母的复现,使语言优美动听,构成一种回环之美,使人印象深刻。 5、叠音 概念:叠音词是指用音节重叠的方式构成的词。如“密密麻麻”、“朗朗”、“嗡嗡”、“兴冲冲”等 作用:叠音词的声音有很强的音乐性,听起来和谐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作品中使用叠音词,可增加声势,夸大描绘效果,富有感染力,增强语言的音律美。 例:五颜六色的街灯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时隐时现~走在路上~就像浮游在布满繁星的天空。,丁玲《曼哈顿街头夜景》, 句中“闪闪烁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叠音词,读起来很有节奏感,清新明朗,让人在领略街灯多姿多态的美的同时,也在声音上给人一种音乐美的享受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千三百字的篇幅中,选用叠音二十多处。在《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竟达七十多处。 6、拟声 利用语音手段对自然界各种声音进行模仿。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7、节拍 概念:由一定数量的音节构成的音律单位。诗词中一般两个音节一个节拍。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第三节 词语的修辞 一、概念 词语修辞指词语的锤炼,即练字,是我国传统的修辞艺术。 茅盾在《小题大做》中说“从事写作第一个条件当然是善于用字,用字错了,便会‘辞不达意’乃至与本意相反„„不但初学,即使是富有经验的作者,也常常碰到一字的难关,反复推敲,总觉得不惬意,及至忽然得之,原来亦甚平易,并不出奇,此时的愉快,与数学家骤解一题,仿佛相似。这样看来,所谓‘练字’这一层功夫在永无止境,而与一个作家的协作活动相始终的。” 二、内容 (一)意义的锤炼 意义是词语的灵魂。词语意义的锤炼,就是在深刻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内容等选择恰当的词语,力求准确鲜明、精当妥帖。 1、多义词语 汉语中的许多词语都有不止一个义项,这几个不同的义项都是从一个基本意义派生出来的,有着共同的基础,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要恰当地使用多义词语,就要清楚地辨析词义,了解词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选择最恰当的义项。 例如“老”是个多义词,具体使用的时候要恰如其分: 当我们渐渐老去的时候~才感觉到生命的可贵。,年龄变大、衰老) 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很久以前就存 在的)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死亡) ) “因为老下雨~所以把我泡成这么大了。”阿凡提说。,经常 在不同句子的上下文中,使用多义词时,就应该弄清楚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准确表达不同的意思 2、同义词语 丰富的同义词是语言发达的表现,也为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的特征,反映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和余地。因此,恰当地选择同义词,是取得最佳修辞效果的基本功。例如: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鲁迅《孔乙己》, “窃”和“偷”是同义词。所不同的只是语体色彩:“窃”是书面语色彩、“偷”是口语色彩。孔乙己使用“窃”来表示自己读书人身份,反映了他在封建科举制度影响下性格迂腐、虚荣的特点。 ……这只是我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鲁迅《故乡》,这个句子中,“心情”和“心绪”是同义词。“心情”是指心境、感情的一般状态,用于“心情的改变”很合适;“心绪”多就心情的安定或紊乱来说,常常指心境的紊乱,适于用在“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之中。两个同义词并用,使得上下文互相照应,避免了句子的单调重复。如果改成一样,虽然意义上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文章就显得没有生气,减色不少 3、反义词语 反义词语的使用可以对两个事物进行对比,鲜明生动地反映 出事物的矛盾,起到对照映衬的作用,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例如:正常操作~迅速完成岗位项目而从容不迫,技术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就免不了手忙脚乱~错误百出。,吴伯萧《北极星》反义词“从容不迫” 和“手忙脚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两种不同的工作情态具体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眼前。) 伟大就寓于平凡之中~正像种子就藏在果实之中一样。沙粒构成了山~水滴汇成了海~平凡孕育了伟大。,秦牧《面包和盐》,“伟大”和“平凡”并用,清楚明白地说明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增强了说服力 (二)一般词语的推敲。 一般词语往往不引人注意,但如果精心选择,会产生好的修辞效果,为文章增色不少。 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将“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改为“事情”, 袁鹰《井冈翠竹》将“到近处看~有的峻峭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改为“修直”。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鲁迅《孔乙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鲁迅《孔乙己》, “排”字既通过孔乙己付钱时的谨慎反映了孔乙己钱财的来之不易,又表现出了孔乙己想要摆阔气的虚荣心理;“摸”则说明他的钱很少,表现出了他的穷困潦倒。两个动词使用准确,生动传神。 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 跚地走到铁道旁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这个句子中,作者使用白描手法描写父亲的形象,几个形容词非常普通,但是又用得恰如其分,让一个朴实、平易、慈爱的普通父亲形象活脱脱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感人至深 (三)词语的活用 为了表达的需要,对某些词语“变通”使用,有意改变其词性和功能,这就是词语活用。 词语活用可以使得言语表达生动形象,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例如: 她跳的这段独舞~给人总的感觉是很青春~很阳光。,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具有青春的朝气和活力”。 黄克山得理不让人:“我从来不矛盾他~他光矛盾我。”这个怪词~引得大家一阵大笑。,曲波《山呼海啸》,,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与之产生矛盾”)。 (四)色彩的锤炼 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 1、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主要指词语的褒贬色彩,它反映说话人对所陈述事物的态度和感情。 如高尔基《海燕》“海燕象黑色的精灵~在高傲地飞翔”“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飞翔”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褒义。“飞窜”是受惊~ 象逃跑那样飞~贬义。一褒一贬~泾渭分明~鲜明生动。 满洲人早在窥伺了~国内却是草菅民命~杀戮清流~做了第一种。,鲁迅《文章与题目》表现作者对外族侵略者和当权者的不满与憎恨, 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杨朔《荔枝蜜》~表现了作者对蜜蜂的喜爱和赞美) 2、词语的语体色彩 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 1)口语:就是人们在口头交际中使用的有声语言。 2)书面语:这个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从狭义上说,书面语就是文字记录下来的口语,但是这种记录不是“实录”,而是有所选择和加工,是比真实的口语精确、严密和规范的语言形式。 从广义上说,凡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表现为书面形式的语言和言语作品都叫书面语。 3)特点 口语形式灵活,书面语规范严谨。 口语词语通俗活泼,文艺作品使口语色彩的词语要多一些; 4)运用 理论文章、公文使用带有书面语色彩的词语要多一些。 3、形象色彩 很多词除了具有理性意义外,还具有形象色彩,这些词从形 态、动态、颜色、声音等方面给人以某种生动具体的感觉,即形象感。 三、词语锤炼的要求 (1)提高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2)力求准确、妥帖,是用词的第一要求。 (3)力求配合得当,前后呼应,整体和谐 (4)力求色彩鲜明 第四节 句子的修辞 一、句子的修辞 句子是交流思想的基本单位,汉语历来就有反复推敲词句的传统,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句子的修辞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句子的锤炼、句式的选择 二、句子的锤炼 句子锤炼的基本要求是连贯、周密、简练、生动。 1、连贯 连贯要求句与句之间上下衔接紧密,意义上有连贯性;句子的排列次序要妥当,层次清晰。 2、周密 句内和句子之间语义表达周到严密,用好修饰语、限制语、独立语等。 “她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后改为“她是一个受过一点新的教育的旧式女人”,曹禺在《雷雨》中写繁漪,更准确周密。(句内) 3、简炼 句子的力求言简意赅。鲁迅《答北斗杂志问》“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例“我吃早饭的时候碰到了穿着红羊毛衫的挎着书包的手里拿着烧饼油条一边走一边吃的张伶俐。”,太长,应改为“我吃早饭的时候碰到张伶俐。她穿着红羊毛衫~挎着书包~拿着烧饼油条~一边走一边吃。” 4、生动 作用:生动形象的句子才会给人深刻的印象,单调乏味的句子只会让人昏昏欲睡。 方法:主要是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及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衬托等。 三、句式的选择 (一)什么是句式的选择 1、句式:句子有繁有简,有长有短,有松有紧,修辞学从表达效果着眼,把这些句子叫做“句式”。 2、句式的选择: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句式的选择一般是指同义句式的选择。 3、同义句式:修辞学将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义而在风格色 彩、修辞功能、表达效果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一些句式称做同义句式。 (二)句式选择的内容 1、长句和短句 长句 短句 特点 词语多,结构复杂 词语少,结构简单 表意 精确、严密 生动、明快、有力、简明 抒情 深沉、细腻 强烈、激越 适用 政论、科技等语体中 口语、文艺作品 1)长句的选择 特点:长句结构复杂、表意精确、严密,抒情深沉、细腻。 适用: A、政论、科技等语体中。例如: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宾语很长, B、文学作品也有采用长句形式的,例如: 每逢看到了欣欣向荣的庄稼~看到刚犁好的涌着泥浪的肥沃的土地~我的心头就涌起像《红旗歌谣》中的民歌所描写的——“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如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这一类带着泥土、露水、草叶、鲜花香味的大地的情景。,秦牧《土地》复杂状语、定语很长, 2)短句的选择 特点:表意简短、生动、明快、有力,叙事简明,抒情强烈。 适用:短句常用于口语中;文艺作品一般也多用短句。例如: 例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匆匆》,舒缓流畅、简洁细腻。)如果改为“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日子不像去了再来的燕子、枯了再青的杨柳、谢了再开的桃花而一去不复返呢,”语气较强,有质问的口吻,全无原文那种淡淡的忧伤感。 例2:有个农村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有个好老婆~外号叫“小飞蛾”。小飞蛾生了个女儿叫“艾艾”~算到1950年正月15元宵节~虚岁20 ~周岁19。庄上有个青年叫“小晚”~正和“艾艾”搞恋爱。故事就是出在他们两个人身上。,赵树理《登记》简洁、明快,清晰利落, 2、整句和散句 整句 散句 结构 相同或相似, 不同 形式 整齐匀称 字数长短不一 特点 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自由畅达,灵活自然 多用排比、顶真、对偶、回环、错 综等修辞手法 适用 诗歌、散文等文艺性文体中 1)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形式整齐匀称的句子。 整句整齐匀称、节奏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常常用于诗歌、散文等文艺性文体中。 走生路~生而出新,走险路~险而出奇,走难路~难而不俗。,徐刚《黄山拾美》排比~表意简练醒目,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舒婷《致橡树》对比,抒情强烈激越,音调悦耳和谐, 2)散句是结构不同,字数长短不一的句子。 散句可以随意抒写,自由畅达,灵活自然。例如: 不过~瞿塘峡中~激流澎湃~涛如雷鸣~江面形成无数漩涡~船从漩涡中冲过~只听得一片哗啦啦的水声。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刘白羽《长江三日》句子灵活多变,形象生动, 3、主动句和被动句 1)句中主语表示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这种句子叫主动句。例如: “风把树叶吹落了。” 2)被动句:主语表示动作或行为受事的句子称为被动句。例如:“树叶被风吹落了” 3)如果说话人要突出主动者,用主动句式;如果要突出被动者,则用被动句式。例如 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撞开了人家的门窗~把破屋子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来向空中扬去~把冷森森的雪花撒进人家的屋子里~并且在光秃秃的树梢上怪声地怒吼着、咆哮着~仿佛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它的驯顺的 奴隶~它可以任意地蹂躏他们~毁灭他们……(主动句,描写风雪肆虐的情景,表现风雪的无情、冷酷) 如果把上面的句子改成被动句,则会是另一种效果。 雪花被风卷着~山野、村庄被风雪狂暴地扫荡着~古树的躯干被摇撼着~人家的门窗被撞开了~破屋子上的茅草被大把大把地撕下来扬向空中~人家的屋子里被撒进了冷森森的雪花~雪花在光秃秃的树梢上怪声地怒吼着、咆哮着~仿佛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风的驯顺的奴隶~可以被它任意地蹂躏、毁灭……,表现了山野、村庄、古树的躯干、门窗、茅草等的孤单、无助、弱小、可怜) 4、肯定句和否定句 1)肯定句:是对事物做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如:他是中文系的学生。 2)否定句:是对事物做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如:他不是中文系的学生。 3)语义的轻重强弱的差别。 表达同样的意义,可以使用肯定句,也可以使用否定句。 肯定句语义要重一些、语气强一些。 否定句语义轻一些,语气比较缓和。例如: 不过~你真是个古怪的老头儿~在斑白的头发底下还保持着一个二十岁小伙子般强烈的感情~这样的人是不会幸福的。,黄秋耘《丁香花下》 委婉、含蓄,语气相对较缓和, 如果换成肯定句表达:这样的人是会很痛苦的。,直接,语气更强,甚至还有些武断) 4)单重否定与双重否定 A、单重否定句是只用一个否定词的否定句。 单重否定句如果与肯定句并用,形成鲜明的对比,所表达的意思就会更加明确,语气会更强烈。例如:他们不是喝血者~不是寄生虫~不是强盗~也不是懦夫,他们是真正的人~大写的人。,秦牧《花蜜和蜂刺》, B、双重否定句是含有两个否定词的句子。 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比肯定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例如:男子倘要这么突然的飞黄腾达~单靠原来的男性是不行的~他至少非变狗不可。,鲁迅《关于妇女解放》, 双重否定属于否定句中的一种。但是,双重否定所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 双重否定句所表达的肯定语气的程度超过一般肯定句。例如:“这是任何人都承认的真理。”“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不承认的真理。” 5、设问句和反问句 1)设问句 概念:在阐明观点之前,有意先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和思考,这是设问。用来设问的问句,就是设问句。比如: 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呢,是美~是一种特别的美~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峻青《沧海日出》, 主宰戏剧的是什么人,一般以为是剧作家~认定剧本为一剧之本。,柯灵《戏外看戏》) 特点:设问句重要的不在于前面的提问,而在于后面的回答。 目的:先提出问题,是为了引起注意和思考,使后面的回答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作用:文章的标题或开头用设问句,能够启发读者思考,便于读者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 2)反问句: 概念: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这是反问。用来反问的问句就是反问句。 特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 作用: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你可以说他是中国人走向现代的起点~但是~哪一个民族走向现代时的步履也不会像在上海那样匆促、慌张、自怯、杂乱无章。,否定陈述句,简单的陈述,读者是被动地接受) 你可以说他是中国人走向现代的起点~但是~哪一个民族走向现代时的步履会像在上海那样匆促、慌张、自怯、杂乱无章,,余秋雨《上海人》反问句,能引发读者思考,语气比前者更强烈~给人印象更深刻) 6、常式句与变式句 第四节 辞格的运用 辞格(辞式、修辞格) 概念: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 特性: 1、修辞格是修饰描摹的特殊格式和方法,这种方法是长期以来在言语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修辞格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语言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和表现形式的积累和。 3、修辞格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是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和表现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作用:修辞格在修辞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修辞格是语言最佳表达形式的概括和总结,对丰富和发展民族语言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交际功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修辞格是语言艺术的精华,是语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修辞学研究的重点 (回忆所学的修辞格) 一、比喻 1、什么是比喻 概念: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 例1:她一头的褐色卷发~盖着一张的小圆脸~眼极活泼~口也很灵动~配着一身极鲜艳的衣裳——漆鞋~绿丝长袜~银红绸的上衣~紫酱的丝绒围裙——亭亭的立着~像一棵临风的 郁金香。,徐志摩《曼殊斐儿》, 例2 这世道就像一杆秤~不会总摆不平。,冯骥才《神鞭》, 例3 我一直认为疼痛是一种力量~是使一个人早熟的催化剂。,迟子建《原始风景》, 例4 生命就像一只旧钩子~悬挂着我们的躯体。,毕淑敏《预约死亡》, 构成: 本体:被比方的事物 喻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 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 2、比喻的类型 ?明喻:明喻就是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如: 这初秋之夜如一袭藕花色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何其芳《秋海棠》, ?暗喻:暗喻又叫隐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不用比喻词语,或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喻词。例如: 美感的记忆~是人生最可珍的产业~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进天堂的一把秘钥。,徐志摩《曼殊斐儿》, ?借喻:借喻是只出现用来代替本体的喻体,而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例如: 我这辈子只是在生活的道上盲目的前冲~一时踹入一个泥潭~一时踏折一枝草花~只是这无目的的奔驰……,徐志摩《再剖》, ?强喻:本体和喻体有共同的特征,为了突出本体的这一 特征,特别强调喻体的程度不如或超过本体。例如: 我看见蝗虫遮天蔽日/向农民争夺粮食/而地主比蝗虫更凶甚至掠夺去妻女,邹荻帆《乡音》, / ?反喻:从反面设喻,以反托正,从被否定的喻体事物的反面去领会本体事物的特征,喻词常用“不是”或“不像”。例如: 人非木石~岂能一味谈理~碍于情面而偏过去了~在这里正有着人气息。,鲁迅《送灶日漫笔》, ?博喻:博喻就是用不只一个喻体去说明和描述本体。 例: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色》, 3、比喻的作用 ?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 ?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4、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而且喻体必须是常见、易懂,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 比喻要贴切,紧紧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喻运用不恰当常常表现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喻体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恰当,在运用时应当特别注意避免 二、比拟 1、什么是比拟 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就叫比拟。例如: 黑暗在不住地退却~又像捉迷藏似的~从飞驰而去的汽车两旁包抄上来。,张一弓《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 我无法再继续写下去~所有的英文字母全在我脑子里跳疯狂的舞蹈。,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 海睡熟了。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朦胧地进入了睡乡。,鲁彦《听潮的故事》, 2、比拟的类型 ?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让无生命的事物好像有生命一样能活动,让有生命的动物好像人一样有思维和情感。 下面溪水大概是涸了~看着有无数用为筑桥剩下的大而笨的白色石块~懒懒散散睡了一溪沟。,沈从文《遥夜》,,“睡”是有生命的人或者动物的行为。) 假如是孤行者~就可以听到草棵、树叶被风吹折的声音~听到各类小虫的绵绵情话。,庞天舒《蓝旗兵巴图鲁》这里是赋予小虫人的思想情感,把它们的叫声比作人的“情话”。) ?拟物: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者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例如: 所以诗人在冬夜~只合围炉话旧~这就有点近于“蛰伏”了。,茅盾《冬天》“蛰伏”是动物的行为,这是把人当作动物来写。) 三月的微风像一只小猫一样舔舐着我的脸颊~弄得我浑身 痒酥酥的。,“舔舐”是动物的行为,这是把风当作动物来写) 3、运用比拟应注意的问题 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氛围。 用以比拟的人和物必须具有相似点,使比拟生动自然。 比拟不应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 4、比拟和比喻的异同 比拟和比喻都是两事物相比,但是有区别。 比喻的重点在“喻”,即以乙事物(喻体)来说明甲事物(本体),甲乙两事物有主有从; 比拟的重点在“拟”,即干脆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甲乙两事物不分主从,浑然一体。 比喻和比拟比较表 比喻 比拟 喻体和本体有相似点 将拟体和本体进行类比 重在比喻 将甲作乙来写 喻体要出现 本体要出现,拟体不出现 本体喻体是主从关系 本体拟体是交融关系、主从不分 可用“像、似的、是、的” 动词或形容词 三、借代 1、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用与人或事物有关的东西来代替人或事物,被代替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例如: 你要是爱细腰粉腿~就有跳舞场。,茅盾《现代化的话》“细腰粉腿”指舞女。) 如果首长一句话不讲~扔下“有线”~全用“无线”去了~那我们才受不了呐。,徐怀中《西线轶事》“有线”“无线”分别借代“有线班的战士”、“无线班的战士”。) 2、借代的类型 ?特征、标志代本体:用借体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的名称。例如: 黄头发、蓝眼睛/红领巾/一张大团结/帆,代船, “你先猜猜~你们的英雄战士„北京?~也就是薛凯华烈士……”高干事非常神秘地望着我~“你猜他的爸爸是谁,”,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北京”代指薛凯华。) ?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的名称。例如: 诸葛亮/伯乐/千里马/读鲁迅/三杯龙井 方鸿渐从此死心不敢妄想~开始读叔本华……,钱钟书《围城》用叔本华代指他的作品。) ?具体代抽象: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 用汗水换来的/有油水/有头脑 人民浴血奋战赢得的胜利~又将为血泊所淹没。中国往何 处去,,刘白羽《红太阳颂》“血泊”代指抽象的战争。 ) ?部分代整体: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替本体事物。 一针一线/江山/柴米油盐 春天~树木开花了~是晴明暖和的天气~早晨大路上还充 满了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巴金《能言树》“褴褛的衣服和光赤的脚”代指穷人。) ?结果代原因:用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说出来脸红/看了就摇头/看见他就发抖 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虽然累得那么着~林先生心里却很愉快。,茅盾《林家铺子》, “汗透棉袍”是累的结果。) 3、运用借代应注意的问题 ?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 ?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诸葛亮”等作借体,常用来指代正面人物,而“三只手”等作借体,常用来指代反面人物。 ?借代不当常表现为本体和借体之间关系不明确 4、借代和借喻的异同 借代与借喻 借代 借喻 重在代 重在喻 以彼代此 以彼喻此 本体与喻体相关 本体和喻体相似 不能变 如果指出本体,借喻可变为明喻 借代和借喻有相似处,但是不同。 借代侧重相关性,强调借体和本体有关系;借代是代而不喻,不能改为比喻; 借喻侧重相似性,强调喻体和本体之间有相似点。借喻是 喻中有代,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 练习 1、我还不能声张~“营业部主任”知道了~又会幸灾乐祸地嘲笑我。,张贤亮《绿化树》, 2、你们捧铁饭碗的~命也比俺值钱~就是停车一百天~关上门进行啥“安全教育”~也少不了你们一分钱的工资。,张一弓《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 3、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正以八十公里的时速向前疾驶。,张一弓《春妞儿和她的小戛斯》, 4、十年前玻璃花还是一个无名的土棍~小名三梆子。,冯骥才《神鞭》, 5、有一天~学生们决定批斗“牛鬼蛇神”。,赵长天《师道》, 6、钱这个东西~不可说~不可说。一说起阿堵物~就显着俗。,梁实秋《钱》, 7、但他可能当过教授~曾经桃李满天下。,丁玲《曼哈顿街头夜景》, 8、黄浦江汽笛声声~霓虹灯夜夜闪烁~西装革履与黄袍马褂摩肩接踵~四方土语与欧语交相斑驳~你来我往~此胜彼败~以最迅捷的频率日夜更替。,余秋雨《上海人》, 9、后来一段时间没有“红双喜”了~只有“牡丹牌”香烟~我也觉得很不错~就一直抽这种烟~就仅仅是一个习惯问题。,罗洛《闲话吸烟》, 10、我是一个右派~你一个县长来向我请教~让你的上级知道了~不怕摘走你的乌纱帽,,周大新《向上的台阶》, 五、夸张 1、什么是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事物加以超越事实的描述,这叫夸张。 例1:来了阵雨~雨点一开始就有烂梅子那么大~砸得人疼。,金曾豪《野种》, 例2:经过了几百年漫长的等待之后~手术室的门打开了~她看见了那张下面带轮子的床~老周还在那上面躺着~他的脸上蒙了一块白布。,述平《某》, 2、夸张的类型 ?扩大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 例:母亲已经哭得再哭不出声~几天间老了几十年。,何继青《哭歌》, ?缩小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超前夸张 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 例1:雪兆丰年。看着这漫天飘舞的雪花~大家已经看到了来年的好收成 例2:酒还没喝到嘴里~人就先醉了。 3、运用夸张应注意的问题 ?夸张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合乎情理、合乎分寸,给人 以真实感。 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 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辞格来表现。 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在科学性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张。 如果夸张脱离了现实基础,或与思想感情不协调等,易造成夸张不当 4、比喻、比拟和夸张 因为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辞格来表现,所以,二者的区别主要看有没有夸张的成分。 如果有夸张的成分,尽管使用了比喻或者比拟的修辞格,也应当归于夸张 练习 1、啊~今天~我已成了自由人~我要用我干裂的、没有血色的嘴唇一千遍地吻这片土地:,张贤亮《绿化树》, 2、掩体内的土壤被敲打得结结实实~几乎敲出一层油来。,朱苏进《凝眸》, 3、几只小虫在灯光中翩翩飞动~屋子里静得几乎能听到女兵们每一次把竹针穿进毛线的声音。,张波《白纸船》, 4、眼泪滚滚~连我自己也被吓住。它们扑扑有声地打在我的碎花衬衣上~衬衣很快就湿了~很凉。,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 5、母亲已经哭得再哭不出声~几天间老了几十年。 六、双关 1、什么是双关 双关是借助语音或语义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涉两种事物,表达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格式。例如: 溥仪登基时~摄政王说“快完了~快完了:” 父亲现在躺在殡仪馆的冰库里~那地方很冷。,何继青《哭歌》“冷”既指冰库里温度低,又指那里让人心寒) 练习 ,1,那房子再好再大~妈妈一死公家就收回了。住不长久的。 我觉得很寒冷。又想~也许这就是个寒冷的季节。,何继青《哭歌》, ,3,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鲁迅《风筝》, ,4,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吧。,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2、双关的类型 ?谐音双关: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或句子语义双关。 例: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青飏直上重霄九。 ,毛泽东《答李淑一》,,“杨”“柳”明指杨花、柳絮, 暗指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 ?语义双关 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语境中形成双关。 例:“雅”要地位~也要钱~古今并不两样的。但古代的 买雅~自然比现在便宜,办法也并不两样~书要摆在书架上~ 或者抛几本在地板上~酒杯要摆在桌子上~但算盘却要收在 抽屉里~或者最好是在肚子里。,鲁迅《病后杂谈》“收在抽 屉里”的“算盘”是计算工具,“肚子里”的“算盘”是个人的想法 和打算) 3、运用双关应注意的问题: 双关的意思要明确,不能有歧义。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 既要含而不露,又要让读者清楚地明白要表达的含义。 运用双关要注意内容的思想性,尤其是在构成歇后语 时,不要单纯追求风趣含蓄而忽略了思想健康、 3语义双关和借喻 语义双关和借喻 语义双关 借喻 表达两种意思,表里意思不一以喻体代本体,要表达的是本致 体 目的在于收到含蓄幽默幽默风目的在于使抽象事物具体生动趣的效果 简洁 借喻是借用喻体说明本体事物,使抽象深奥的事物表达得具体、生动、简洁。 语义双关是借一个词语或句子关顾两个事物,同时包含两种意思,表面一层意思,隐含另外一层意思,使表达含蓄委婉、幽默风趣 七、仿词 1、什么是仿词 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造出新的词语,这种修辞手法叫仿词。例如: 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的名言暂且臵之不论不议之列~即使真心人所大叫的公理~在现今的中国~也还不能救助好人~甚至于反而保护坏人。,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从熟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中仿造出的“公理”和“婆理”。仿词“公理”又是“双关”用法。) 练习 那几年~我不就改造成家庭妇男了吗,不信~你们问文婷~我什么不干,什么不会,,谌容《人到中年》, 经验使我知道~我在受着武力征伐的时候~是同时要得到文力征伐的。,鲁迅《准风月谈?后记》, 虽然未庄只有钱赵两姓是大屋~此外十之九是浅闺~但闺中究竟是闺中~所以也算得一件神异。……后来这终于从浅闺里传进深闺里去了。,鲁迅《阿Q正传》, 过去~不识字叫做文盲。搞四个现代化~不懂科学技术~就要成为“科盲”~就不能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新时期的新任务。,《神州九亿争飞跃》, 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又一级~是乐趣也是苦趣~好像从我有生命以来就在登山似的~迈前脚~拖后脚~才不过走完慢十八盘。,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2、仿词的类型 从仿拟的语言单位看:仿词、仿句、仿篇。 从所仿与被仿的关系看:逆(反)仿、类(顺)仿。 从模仿的方式看:音仿、义仿。 例1:实事,似,求是/往,网,事悠悠/居高临,淋,下/ 贤,闲,妻良母/郎才,财,女貌,音仿,/默默无 闻,蚊, 例2:我们参加国民党参政会~按照参政会条例的规定~ 是以“文化团体”的资格。我们说~我们不是“文 化团体”~我们有军队~是“武化团体”。,仿词, 例3: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妹妹你小心地往钱走/ 妹妹你小心地往前走/某某你大胆地往前走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里的市场静悄悄 将革命进行到底/将爱情进行到底,仿句, 例4 官不在高~有威则名。学不在深~有权则灵。骄骄 儿室~唯其德馨。前厅有“碧萝”绿~后门“竹叶 青”。捧场有庸儒~差使皆壮丁。张口乱弹琴~假正 经。受舔言以悦耳~喜车轿之随行。出入“醉归庐”~ 往来“赏心亭”。神仙曰“吾乐何有,”,仿刘禹锡 《陋室铭》 仿篇, 3、运用仿词应注意的问题 仿词都是临时创造的,在形式上和被仿的词有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又富有新意。仿词和被仿的词往往同时出现,如果被仿的词不出现,单用仿词要加引号。仿词运用应该自然合理,否则就会成为生造词 八、反语 反语是指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 “反话”。 意,也叫“倒反”、 例:中国军人屠杀妇人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伟绩”和“武功”都是褒义词,这里作为反语使用,表达了对“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强烈的讽刺和憎恨。)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显出一点进步了。,鲁迅《拿来主义》, 几个女人很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犁《荷花淀》, 老旦进场~玩笑旦出场~大观园的人才着实不少。,瞿秋白《人才易得》, 原来在将军弯腰上肩的时候~小李趁机偷偷把绳子往后移了半尺多。这个“舞弊”的做法被将军发觉了~他扭回身抓住绳子往前移过来~不满地说:“这~这不行。”,王愿坚《普通劳动者》, 国民党当局对作家格外“优待”~几乎每个作家都有个特务“保护”着。一来二去~作家就被“护送”到监狱或集中营去“享受”毒刑与杀戮。,老舍《十年百花荣》, 2、反语的类型 ?以正当反 用正面的语句去表达反面的意思。例如: 但衣角会被踹住~可见穿的是长衫~即使不是“高等华人”~总该是属于上等的。,鲁迅《推》“高等华人”的人格实际上是非常低劣的,在这里表达了对穿长衫者的讽刺。) 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以反当正 用反面的语句去表达正面的意思。例如: 小陶气愤地说:“这些死人:只管看着干什么~还不把你们的雨衣扔过来。”,徐怀中《西线轶事》, “死人”是气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见到战友时的亲切感 几个女人失望~也有点伤心~个人在自己心理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3、运用反语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反语要认清不同的对象,区别对待。 ?运用反语应当鲜明、显豁,使反语的意思明确、易懂 九、婉曲 1、概念 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例如: 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张洁《拣麦穗》“老去了”是去世的委婉说法)。 照部队规定~当战士的是不准谈“个人问题”的。,徐怀中《西线轶事》“个人问题”是恋爱婚姻的委婉说法。) 2、类型 婉言 不直接说出本意,换一种含蓄的说法。闪烁其词,委婉曲折 例1 不由自主地~我沉重的手便到了他们身上 例2 他向我表示了那个意思 例3 双差生—后进生—待优生 曲语 不直接说出本意,通过描述与本意相关的事物来烘托本意。 例1 你刚去摸了阎王鼻子回来呀: 例2 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且慢慢办着吧。 3、效果 可把话说得含蓄委婉,更好地表达说话人的情感态度。 形象、深刻,富于情趣,增加新鲜感。 避免污秽、刺耳。 4、运用 婉曲重在意思含蓄委婉,但其真正含义一定要让人理解, 不能过于晦涩而产生歧义,使人误解。 练习 红喜自不必说~白喜多指八旬以上的老人故去。,何继青《哭歌》, 他摸着我的头顶说:“不等你长大~我可该进土啦。”,张洁《拣麦穗》, 天塌下来砸个儿大的~县里个儿大的是书记县长~常务副县长是具体干事的~何况自己也快到站了。,何申《穷县》, “黑子~回来以后怎么样~都干什么啦,”苏五一漫不经心地问他。“回来”~指的是“劳教”、“劳改”之类~这我听出来了。,陈建功《前科》, 十、对偶 1、什么是对偶 将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用词互相对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放在一起,这种辞格叫对偶。 严格的对偶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互相对应的词性一致、平仄协调、实虚相对。现代诗文中对偶运用相当宽松,只要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声韵大体协调就可以。例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是严格的对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互相对应的词性一致,平仄协调。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端起饭碗想起了妈~拿起筷子想起了家, 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家。 这些都是宽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声韵大体协调。 2、对偶的类型 ?正对 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例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反对 对偶的两部分,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串对 对偶的两部分,在意义上有的相关联(承接,连贯,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叫“串对”,也叫“流水对”。例如: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泽东《到韶山》,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3、特点 是汉语特有的辞格 形式: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 内容: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4、效果 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 5、运用 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实虚相对,平仄协调 十一、排比 1、什么是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表达强烈的语气或感情,这叫排比。例如: 我爱动~爱看动的事物~爱活泼的人~爱水~爱空中的飞鸟~爱车窗外掣过的田野山水。,徐志摩《自剖》, 白天~我被求生的本能所驱使~我谄媚~我讨好~我妒嫉~我耍各式各样的小聪明。,张贤亮《绿化树》, 2、类型 按成分分:句子排比(单句、复句)、句子成分排比 按意义分: (1) 并列式 例 为人民~你洒的是汗~泼的是血~捧的是心~出的是力。,李瑛《一月的哀思》, (2) 承接式 例 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3、特点 古人“文有数句用一类字,所以壮气势,广文义也” 4、运用 应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拼硬凑 准确使用提示语 如果是多项之中只列几项,句末用省略号。 练习 她留恋这个世界。她爱太阳~爱土地~爱劳动~爱清朗朗的大马河~爱大马河畔的青草和野花……,路遥《人生》, 老人家常常跟我讲他的这一段学子生涯~讲那家小饭馆的饭菜~讲当时自己的衣着打扮。,阿成《父亲》, 在去汤河口的路上~荆条到处能看到~一丛丛、一片片长在山岭上的,一捆捆、一担担放在收购站门口的,一堆堆积在几个长途汽车站上的。,袁鹰《荆条蜜》, 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余秋雨《上海人》, 十二、层递 1、概念 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减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如: 它应该是爱~是火~是希望~是一切积极的东西吧。,巴金《〈小街〉》 要接受并欣赏一种艺术~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那就是需要逐渐地去适应~去熟悉~去习惯~去理解~这样~才能培养起对它的兴趣~引发起对它的爱好。,王元化《京剧札记》, 我关注的是人的素质~是境界~是智慧。,张卫明《英雄圈》, 平心而论~我们不得不承认~小煤窑显得更有生气~更有活力~更有战斗力。,刘庆邦《家道》, 2类型 (1) 递升 贼来如梳~兵来如篦~官来如剃。,四川民谣, (2) 递降 产品都要有质量标准~首先是国际标准~其次是国家标准~此外还有部颁标准、行业标准、最不济也应当有个企业标准~现在有些不法商贩~专高假冒猥劣~什么标准规范都不讲~。 3效果 借步步推进,使人的认识层层深化,对表达产生深刻的印象。 4运用 注意事物的逻辑关系。 5层递与排比 层递 排比 着眼内容上的等次性,(递升或着眼内容上的平列性(一个问递减) 题的几个方面或相关的几个问 题) 不强调结构上强调相同或相似 结构上强调相同或相似 往往用不同的词语 往往用相同的词语 ?层递在结构上不强调相同或相似,往往不用相同的词语;排比的结构往往相同或相似,常用相同的词语。 ?层递在内容上是递升或递降的,事物之间是步步推进的逻辑关系;排比的内容是并列的,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或几个相关的问题 十三、反复 1、什么是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叫做反复。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等多方面的修辞作用。例如: 例1:南方的甘蔗林哪~南方的甘蔗林: 你为什么这样香甜~又为什么那样严峻, 北方的青纱帐啊~北方的青纱帐: 你为什么那样遥远~又为什么这样亲近,,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 例2: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的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艾青《礁石》, 2、反复的类型 ?连续反复:连续反复是连续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例如: 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 人们常常谈论的/黄色的风哪里去了,/从青丝摇曳的垂柳那边~/轻轻吹来了淡绿色的风。我故乡的风是绿色的。/我故乡的风是绿色的。,巴?布林贝赫《故乡的风》, ?间隔反复:间隔反复是有其他词语或句子把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隔开。例如: 唱起它~老战士不减当年勇~……唱起它~新一代饮水不忘挖井人…… 诗歌(如《硕鼠》)、歌词中常用到。 3、反复与重复、排比的区别 ?反复与重复 反复和重复不同。 重复是一种语病,使人感到内容空虚,语言累赘; 反复则是一种常用的积极表达手段。运用反复,是为了突出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强调感情,如果没有充实的内容,强烈的感情,而一味地采用反复的形式,那只能造成重复累赘,应该避免。 ?反复和排比 反复与排比 反复 排比 强调突出某一语义 广文义之外,还能贯通语气,增强语势 两项即可 至少三项 反复与排比有相似处,尤其是间隔反复,往往与排比合用。二者的区别是: 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作用在于强调突出; 排比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其修辞作用在于加强气势。 运用反复的句子不一定形成排比,排比句也不一定使用反复的词语。 练习 余晖开始变得黄晕晕的~把走廊的红漆木栏斜拉得长长~长长。,方方《祖父在父亲心中》, 看一看自己的身体~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看一看周围的环境~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金色的朝阳从窗子里流了进来~平平常常~同过去一样。,季羡林《八十述怀》, 十四、顶真(连珠) 概念 顶真也叫蝉联、联珠,是把上一句末尾的词作为下一句的开头,使首尾相重合,形式上成为一种链式的结构,表达上前后意思紧相扣,气势连贯而下。例如: 什么树开什么花,什么花结什么果。 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 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连贯起来的思索。 世间只要有权门~就一定有恶势力~有恶势力~就一定有二花脸~而且有二花脸艺术。,鲁迅《二丑艺术》, 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鲁迅《祝福》,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袁鹰《井冈翠竹》, 成因 心理学:基于汉民族自主意识的中心观念,即以上下句首尾相同的语句为中心的观念。 美学:基于统条原理,以一个共通的视点来统帅全体,形式上前引后导,给人以匀称美。 十五、回环 1、概念 回环也叫回文,这种修辞格的前后两句话中后一句话是前句话的倒叙排列形式。例如: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2、成因 客观上:是人生宇宙的循环、相对及因果等在言语形式上的折射。 主观心理上:与圆形一样,其源源在人们心理的“圆”与“满”“和”与“谐”,给人以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情趣。 3、回环与顶真的区别 回环与顶真 回环 顶真 词语相同,变换顺序 不同词语,顺接而下 甲——乙,乙——甲 甲——乙——丙 原形 直线型 顶真和回环在头尾顶接这一点上相似,但又有根本上的不同。顶真是反映事物间的顺接或联结关系的,它从一个事物到另一个事物,顺连而下,不是递升或递降的关系(这又与层递不同)。回环是在词语相同的情况下,巧妙地调遣它们,利用它们不同结构关系的不同含义形成回环往复的语言形式,从甲事物到乙事物,又从乙事物到甲事物。有的反映事物之间相互依存或密切关联的关系。 十六对比 1、什么是对比 概念: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我发现~城市人和农村人最大的区别~不在于口音~也不在于穿戴~而在于为人处世的方式和方法。农村人大喊大叫~城市人不动声色,农村人为一个针头一条线脑能计较出脸红脖子粗的效果来~城市人却决不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轻举妄动。,刘静《父母爱情》, 2、对比的类型 ?两体对比 把两种根本对立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使好/大/高的更好/大/高,坏/小/矮的更坏/小/矮,叫两体对比。 《有的人》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我的声音低如呻吟~她的声音高如咆哮~惊动楼道里各家 人~都出来观看热闹。,张宇《垃圾问题》, ?一体两面对比 把同一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能把事理说得更透彻、全面。 时间是勤奋者的财富~创造者的宝库,时间是懒惰者的包袱~浪费者的坟墓。 有的人太自私~对公事敷衍了事~对私事却一丝不苟。 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当面说得好听~背后又在捣鬼~这就是两面派行为的表现。,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运用: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3、对比和对偶 对偶 对比 特点 形式上对称 内容上对立 要求 结构上对称、字数相等 意义相反相对 对比和对偶都是成对的,但是又有区别。 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 有的对比也是对偶(即反对),就意义内容说是对比,就结构形式说是对偶 十七、映衬 1、什么是映衬 映衬就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让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例如: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朱自清《荷塘月色》, 2、映衬可分为: 1)正衬 利用同主要事物相似或相关的事物来作陪衬。例如: 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里中~呜呜地响~从缝隙望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 这里用壮丽的山色衬托作者开阔的心情。 2)反衬 就是从反面衬托,利用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例如: 个个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窑里静悄悄的~只听见锅台后面那只老黄猫的呼噜声。,路遥《人生》, 这是以“老黄猫的呼噜声”从反面衬托窑里的安静。 3、效果 对比鲜明,强调突出。 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互相衬托,相映生辉。 4、运用 主体衬体之间联系要自然紧密,切忌喧宾夺主。 十八、拈连 1、什么是拈连 利用上下文的联系,巧妙地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用于乙事物,这种修辞方法叫拈连。 甲事物多为具体事物;乙事物多为抽象事物 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有一对他熟悉的男女流了过去。 2、拈连的类型 ?全式拈连 甲乙两事物都出现,拈连词语不可少。它像锁链一样,使前后拈连在一起。例如: 铃子叮叮当当的摇着~一切低起头在书桌边办公的同事们~思想都为这铃子摇到午饭的馒头上去了。,沈从文《到北海去》把用于铃子的“摇”用于思想,表现铃声对大家的影响。) ?略式拈连 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省略,乙事物必须出现,借助上下文,省略的内容还是清楚的。例如: 然而~在有“人”的心者的眼中、脑中~红红的被屠杀者的血~是永远洗涤不去的。,郑振铎《六月一日》般用于衣物的“洗 涤”一词用于“眼”和“脑”,表现了对被屠杀者的深深的悼念和对屠杀者的憎恨) 从演没有台词的小配角到奥斯卡的奖台~这些年来的酸甜苦辣能装好几箱。,陈冲《把回乡留给未来》, 母亲月白色的绸衫和蓝色的长裙从那一夜起~便永远飘扬在了父亲的眼睛里。,方方《祖父在父亲心中》, 蜜蜂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3、效果 使抽象事物具体化;使语言新颖别致、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4、要求 ?拈连要贴切自然,避免只注意形式、不考虑内容的生搬硬套。 ?在形式上,甲事物一般是具体的,在前;乙事物一般是抽象的,在后。 ?在语义上,甲乙两事物要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甲事物是乙事物的根据或条件,乙事物只有联系甲事物才能得到确切深刻的理解 5、拈连与比拟 拈连 比拟 把用于甲事物的词巧妙地用于把甲事物当乙事物来写 乙事物 是临时搭配 是临时搭配 二十、通感 概念: 通感也叫移觉,使五官功能感觉到的效果互相转化、彼此沟通,把某种感官上的感觉移到另一种感官上,使不相通的感觉器官相互沟通起来。即“耳中见色,眼里闻声”。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互相沟通。 例如: 突然有钟声缓缓飘上来~很重~很古老~很悠久~很轻柔。,陈丹燕《玻璃做的夏天》, 莲妮好快活~银铃似的笑声把个初夏的早晨布臵得一片灿烂。,金曾豪《野种》, 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高风《金黄的大斗笠》) 基础 生理机制,感觉移借; 心理机制,丰富想象。 1、脸刷地红了 2、年年三月是歌节~月儿明亮歌儿 3、这声音将变成炽热的火焰~永远照亮士兵的眼睛 4、暮色灰黄而凉爽~本来就宁静的黄昏~静止了一般。,陈 丹燕《玻璃做的夏天》暮色可视不可感,“凉爽”是感觉效 果移用于视觉)。 5、被角的湿冷使我惊醒~歌声还在心的深处长颤。,沈从 文《遥夜》歌声“长颤”是感觉效果移用于听觉) 二十一、警策 概念 使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意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辞格叫警策,也叫精警或警句。 例如: 1、中国有句俗话:“家丑不可外扬。”,牧惠《说“讳”》, 2、一个伟人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毕淑敏《预约死亡》,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她说。,蒋韵《随园》, 4、一个人的生活~常常是先有了幸福的评语~而后才有了幸福。,张欣《爱又如何》, 5、俗话说~退一步想~天高地阔。诚哉斯言。,陈建功《前科》, 6、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夏衍《包身工》, 7、腊月的日子~无论怎么说都更像结束而不像开始。,孙慧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 8、老孟是唯物主义者。老孟认为无论年轻也罢~年老也罢~生命消失了什么都消灭了。无论是痛苦也好,幸福也好~没有了肉体~一切无从感受。,张者《消灭》, 9、或许这种事情本是很正常的~爱情也是充满着机智与创造性的。只因为我太土了。,阿成《间谍》, 10、然而~欢乐不是乡村的土地~不可以平均分配。,孙慧芬《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 分类 ,1, 主宾重复判断 事实就是事实 假的就是假的 (2) 表意相反相成和看似无关 伟大而平凡 修辞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3) 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连。 黑夜寂静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这的冤魂: 中国人有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鲁迅《捣鬼心传》, 转品 为了表达的需要,凭借上下文的条件,临时改变词性,以收到某种修辞效果,这种词类转变的活用,叫转品或转类。 失去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过~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过下去一样。 按照舅舅的分析~在中国~能贵族一点的还是他爹他们。 第五节 辞的综合运用 一、辞格的连用 辞格的连用是在一句话或一段话中,连用几个辞格说明同一内容。 例如: 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郑振铎《海燕》两个比喻。) 我就向着最近的藤椅上瘫了下去~两手按住急颤的前胸~紧闭着眼~纵容内心的浑沌~一片黯黄~一片茶清~一片墨绿~影片似的在倦绝的眼膜上扯过……,徐志摩《我过的端阳节》排比和比喻) 二、辞格的套用 辞格的套用是指一种辞格里又包含着其他辞格,形成大套小的包容关系。例如: 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的把周围的道路观察。,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比喻中有借代) 一个扰嚷喧嚣~一个肃穆幽静,一个珠光宝气~炫人耳目~一个雄奇深邃~浑然天成,一个灯火辉煌~城开不夜~一个月色迷离~万籁俱寂,一个矗起沙漠间~蓝天绿地~却臵身万丈红尘~一个历经千百劫~刀劈斧斫~反化成胸中丘壑。,邵燕祥《大峡谷去来》,排比套用对比) 三、辞格的兼用 辞格的兼用是指一句话里兼有两种以上的修辞方式,也叫“兼格”。例如: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郑振铎《海燕》反复和比喻) 它高高的栖在梧桐树或竹枝上~迎风而唱~那是生之歌~生之盛年之歌~那是结婚曲~那是中世纪武士美人的大宴时的行吟诗人之歌。,郑振铎《蝉与纺织娘》拟人和排比) 四、修辞的超常用法 在语言运用过程中,除了我们通常所讲的词语锤炼、句式选择、辞格的运用等常见的修辞手法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修辞手法。这些特殊的手法在表情达意时对语言的修饰描摹机智精巧,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别有一番韵味,我们称之为修辞的超常用法。 修辞的超常用法有多种,主要有 1、模糊修辞 模糊修辞是有意选用模糊的语句来传达信息,提高表达的效果的修辞手法。例如: 我们都是这么多年的老朋友了~我的脾气你还不了解,什么钱不钱的~你说这话就太那个了吧。 (“太那个”意思就是说“太看不起我了”,模糊说法)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的往来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是些不愉快的事情,在外交场合不宜明说,所 以采用模糊的说法。) 在我的少年时代~我最羡慕的人既不是卡夫卡~也不是博尔赫斯~而是《水浒传》里的武松武二郎~这当然是因为他杀死过猛虎~手刃过文学史上那一对著名的露水情人。,“文学史上那一对著名的露水情人”指西门庆和潘金莲,采用模糊的说法而不明确指出,引人思考,显得别有韵味。) 2、数字修辞 利用某些特殊数字的特定用法来表达意义,这样的修辞就是数字修辞。例如: 5471部队: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用“54”指代共青团员;用“71”来指代表示共产党员) 3861部队:妇女和儿童,3月8日是妇女节,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 421综合症,指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人口比例关系失调,造成4个老人一对夫妇共同呵护一个孩子,导致孩子的诸多心理和生理疾患) 3、形貌修辞 利用汉语书写符号形式上的特点来表示独特的意义,这样的修辞方法就是形貌修辞。例如: 我心里的公式是:真理,权威,权位~而不是世俗的权位=权威=真理。至于权位,权威,真理~更是一个荒唐的公式。,于敏《弹我衷曲》, “,”和“=”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新鲜感,表意形象生动而又鲜明,发人深省 第六节 语体和篇章 一、语体 1、什么是语体 人们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根据交际的内容、对象、范围、语境和交际目的不同所形成的言语行为的体式,叫语体。 各种不同的语体在语言的运用和修辞手法上,都表现出它们各自特有的风格。尽管各种语体都使用全民共有的语言材料,但是表达方式可以不同。这就使得各种不同的语体有了明确的分界 2、语体的类型 语体可以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 (1)口语语体 概念:是适应“面谈”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也叫谈话语体。 特点:平易、自然,不事雕琢,有跳跃性。 (2)书面语体 概念:适应书面交际的需要,在口语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的。 特点:结构完整,讲究条理性,具有规范性。 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的不同: 王利发:——哥儿们~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话好说。德爷~您后边坐: ,二德子不听王利发的话~一下子把一个盆碗搂下桌去~摔碎。翻手要抓常四爷的脖颈, 常四爷:(闪过)——你要怎么着, 二德子:——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 马王爷:——,并未立起,二德子~你威风啊: 二德子:(四下扫视~看到马王爷) ——嗬~马王爷~您在这儿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 老舍《茶馆》(这段对话是典型的口语语体。) —— 为了全面恢复和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健全党内的民主生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增强党的团结~巩固党的组织和纪律~提高党的战斗力~中央根据目前党的状况~向全党重 申党内政治生活的下列准则。——《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原则》(这段话是典型的书面语体) 3、口语语体 1)什么是口语语体 口语语体也叫谈话语体,是在日常交谈中形成的,它是为社会日常生活服务的。 口语语体也可以用书面语形式表达,如写信、记日记等,但它主要是通过口语形式来表达的。 其典型的形式是“面谈式”。 口语语体的特点是: ?酝酿语言的过程较短。 ?用词比较自由。 ?句法结构比较简单,多用短句和省略形式。 ?语言平易、自然、朴素、少修饰。 ?生动,活泼,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借用字调、语调和变化来帮助表情达意 2)口语语体的类型 根据语境不同,谈话的对象不同,口语语体又可分为随意谈 话语体和非随意谈话语体两类。 随意谈话 她问:——“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孙犁《荷花淀》这一段对话中,运用了省略句,而且话题的跳跃性很大。因为说话直接结合语境,所以对话双方的意思彼此都能明白。如果用完整句式,反而显得不够简练,从而失去了口头语言的神采。) 4、书面语体 1)什么是书面语体 概念:书面语体是适应书面交际的需要,在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形成的语体。 优势:是有时间去斟字酌句,谋篇布局,反复推敲,充分酝酿。可以调动语言多种要素,排除或避免多种非语言因素的干扰,精心策划语言的形式美。 语言特点: ?在表达形式上要清楚和合乎规范。 ?语音方面,在某些文艺语体中对韵律的要求很严格,例如要押韵要讲究平仄等。有些演讲属于书面语体,在写演讲稿时,也要考虑语言手段,在音节配合上要谐调。 ?词汇方面,可按不同语体的要求来加以选择,如科技语体大量运用术语,政论语体多用政治词汇,文艺语体多用修饰语。 ?在句法上,书面语体要求规范化,句式完整,复句较多。 ?在修辞方面,根据书面语体的不同类型,修辞格的选择运用也有所不同。 2)书面语体的类型 书面语体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1)事务语体 概念:事务语体也叫公文语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相互处理行政公务所用的一种语体。 种类:命令、指令、决议、指示、公告、通知、报告、批复、公函等。 特点: 这也是使用频率最高、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语体。 (A)实用性和时间性强,具有准确性、简明性、程式化等特点。 因为事务语体总是具有信用性,而且要求及时,针对性强,因此其语言必须准确,内容必须简明扼要,开门见山,行文必须严格按照一定格式。 (B)用词准确浅显,经常使用一些事务公文语体中的专用词汇。 在某些场合,还有一些惯用语,并保留了一些古语词。如“特此函达”、“是否有当,请核示”、“值此……之际”、“此致”、“为荷”、“欣悉”、“欣逢”等等。 (C)在句法上要求严格,句式周密严谨,句子结构完整。 (D)在修辞上,一般不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格。 (E)在篇章结构上,事务语体有严格的规格要求。 公文通常要在起首一行中间写明文体名称,如“布告”、“命令”。同行的右侧写行文字号。第二行起为正文。正文末尾常写“此”、“现予公布”,末行写发文机关名称或首长姓名、日期 布 (2)政论语体 概念:政论语体是适应于阐述政治问题的一种语体,它的目的在于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要求以理服人,并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巨大的号召力。 特点: (A)在阐明一种观点时可以摆事实、讲道理,特别注重词语运用的准确严密。 (B)政论语体所运用的语言材料要求广泛,可以适当运用形象化的词语。 (C)较少使用活泼幽默的修辞格式,多使用整齐对仗的修辞格式。 例如: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连用三个比喻,并用排比句式来加强语势。) (3)科技语体 概念:科技语体主要是用来总结描述事物规律的一种语体,要求概念准确,判断严密,推理周密。 特点 (A)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大量运用术语、符号、公式和图表; (B)句式平整、变化少; (C)一般不用修辞格式; (D)语言平实,多采用客观性描述方式。 例如:某些无机化合物~如I2、Cl2、Br2、AsI3和OsO4等~是稳定的共价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带电荷。利用CCl4、CHCl3、苯等惰性溶剂~可将它们萃取出来。武汉大学《分析化学》) (4)文艺语体 概念:文艺语体是用艺术形象来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语体,包括各种类型的文艺作品。 特点: (A)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语言的形象性。 (B)在用词上还追求词语的艺术化,追求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句法比较灵活、寓于变化。 (C)多使用比喻、比拟、夸张修辞,而科技语体则很少使用。 例如: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朱自清《春》) 分类:散文体、韵文体和戏剧体 (?)散文体 散文体是指散文、小说等使用的语体。它在语言材料和修辞方式的选择上几乎不受什么限制,讲求句子连贯流畅,句式错落有致,辞格不拘一格,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 (?)韵文体 韵文体包括诗歌、词曲等使用的讲究节奏对应、押韵上口等语体,其语言富有音乐美,如戴望舒的《雨巷》等。 (?)戏剧体 戏剧体指话剧、歌剧和地方戏等使用的语体。戏剧的语言特点是个性化、口语化和动作性,如曹禺的《雷雨》等。 文艺语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体,和事务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都有一定的差异,它主要是借助形象思维,通过语言描绘形象向读者揭示作品所蕴含的意思,其他几种语体则主要是借助逻辑思维,直接用语言向读者传递信息、说明道理。 (5)广告语体 概念:广告语体就是借助媒体用来宣传自我形象或推销产品的一种语体,是一种新兴的语体。 特点: (A)语言要求既新颖生动又严谨得体,因为广告既要吸引人又要受广告法的制约。 (B)广告语体要求在真实、合法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修辞的技巧,力求语言生动、醒目、简洁。 (C)为加强语言表达效果,广告语言中多用一些如双关、仿 词、反复、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格。 例如:洗衣机的广告:让你爱不“湿”手。 电风扇的广告:赶走热辣辣的暑气、享受凉浸浸的滋味 拖拉机的广告:时风~时风~路路畅通。 洗发水的广告:秀发如丝般光滑。 广告的写作十分灵活,它可以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新闻形式、诗歌形式、议论形式、简介形式等。 在当前的广告语言中也存在一些语言不通的毛病。由于广告宣传的范围大、流传广,这些毛病会给语言运用、社会风气带来不良影响,所以要注意提高广告用语的水平,使广告语体逐步走向规范化。 5、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 ?口语语体与普通“口语”或“口语表达”不同,书面语体与“书面语”或“书面表达”也不同。 口语是凭借语音来作为信息载体形式的。 书面语是凭借文字符号来作为信息载体形式的。 ?用书面形式写下来的,也有口语语体的,例如“书信”; 有用口语形式表达出来的“书面语体”的,如电影中的解说词、电台播音员的每日新闻广播等等。 ?这两大类语体在运用语言方面各有自身的一系列特点,也有一定的联系。 口语语体是公众语体,它来自人民群众,比书面语体产生得早,书面语体是在口语语体的基础上后发展起来的。
/
本文档为【现代汉语修辞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