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我国回鹘文及其文献研究概述

我国回鹘文及其文献研究概述

2012-11-08 5页 pdf 1MB 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8640

暂无简介

举报
我国回鹘文及其文献研究概述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 � �年 第二期 我国回鹊文及其文献研究概述 张铁山 回鹊为我国汉文史籍对唐代游牧于漠北高原一带的古代维吾尔族的族称 。 公 元�� �年 , 回鹊人曾在漠北高原建立了回鹊汗国 。 这时回鹃人长期过着 “居无恒所 , 随水草流徙” 的游 牧生活 , 使用古代突厥文 �又称古代突厥—如尼文或鄂尔浑—叶尼塞文 � 。 公元 � � �年 ,由于自然灾害和内乱以及黯戛斯人的人侵 , 回鹊 汗国灭亡 。 回鹊各部除一小部分留 居 原 地 外 , 大部分分三支西迁。 其中重要的一支迁到吐鲁番盆地 , 建立了...
我国回鹘文及其文献研究概述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 � �年 第二期 我国回鹊文及其文献研究概述 张铁山 回鹊为我国汉文史籍对唐代游牧于漠北高原一带的古代维吾尔族的族称 。 公 元�� �年 , 回鹊人曾在漠北高原建立了回鹊汗国 。 这时回鹃人长期过着 “居无恒所 , 随水草流徙” 的游 牧生活 , 使用古代突厥文 �又称古代突厥—如尼文或鄂尔浑—叶尼塞文 � 。 公元 � � �年 ,由于自然灾害和内乱以及黯戛斯人的人侵 , 回鹊 汗国灭亡 。 回鹊各部除一小部分留 居 原 地 外 , 大部分分三支西迁。 其中重要的一支迁到吐鲁番盆地 , 建立了高昌回鹊王国 , 史称西州 回鹊。 这一支回鹊人在与当地土著居民接触 、 融合后形成了今 日新疆的维吾尔族 。 另一支迁 到了甘州 �今甘肃张掖 � , 史称甘州回鹊 。 他们是现今裕固族的祖先 。 还有一部分迁到了长 城附近 , 后逐渐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 。 回鹊西迁后 , 回鹊文逐渐取代了漠北高原时期使用的古代突厥文 。 直至十 五世纪 , 回鹊 文在中亚 , 特别是在新疆和河西地区被广泛使用 , 并用这种文字 、 创作和翻译了大量作 品 。 公元十世纪下半期 , 随着伊斯兰教首先传人新疆南部的 喀什地区 , 即而到公元十四 、 五 世纪遍及整个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 , 回鹊文逐渐废弃不用 , 而代之以阿拉伯字母的察哈台文 �即近代维吾尔文 � 。 据目前所知 , 用回鹊文写成的最晚文献是二十世纪初在甘肃酒泉附近 文殊沟发现的回鹊文抄本 《金光明最胜王经 》。 它成于清朝康熙二 十 六 年 � 公 元 � � � 年 � 。 十九世纪未二十世纪初以来 , 由于新疆和甘肃敦煌等地发现了大量用回鹊文写成的各种 内容的文献 , � 于是一时形成了世界各国研究回鹊文文献的热潮。 我国对回鹊文的研究虽然起 步较晚 , 但近年来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 , 引起了国外同行专家 、 学 者们的关注。 下面笔者就我国的回鹊文及其文献研究情况做一概述 。 解放前 , 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肃条衰落 , 社会科学 , 特别是民族语文的科学研究 , 几乎 无人问津 。 回鹊文的研究更是如此 , 根本没有研究性的作品 , 只是偶尔在一些著作的有关章 节或文章中有所涉及 。 解放后 , 随着少数民族在政治上获得了平等地位 , 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逐步广泛地使用于 各个方面 。 同时 , 民族语文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随之 而发展起来 。 五十年代 , 我国学者逐步展开了对回鹊文的研究。 在此期间 , 冯家异先生先后 发 表 了 《回鹊文写本 “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 ” 研究 》 �考古学专刊 , 丙种一号 , � � � � 年 � 《刻本回鹊文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研究—兼论回鹃人对于 、 大藏经 、 的贡献 》 � 《考古学报 》 �� � �年第 � 册 � 、 � 《回鹊文斌通 �善斌 � 卖身契三种 》 �与苏联学者捷尼舍夫 合 写 , 《考古学报 》 �� � �年第 � 期 � 。 这里须特别提出的 , 是冯家异先生的 《回鹊文写本 “菩萨大 唐三截法师传” 研究报告 》一文 。 该文长达三十五页 , 分九部分对译自汉文的 回鹊文写本 《 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 》 �汉文原名为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 的译者 、 翻译年代 、 回鹊文 译文等进行了较详略的论述 , 并整理出 “本书残叶与汉文本卷叶对照表 ” , 为以后研究该回 鹤文文献提供了方便 。 另对第七卷中的两叶作为 “图版与转写示例 ” 进行了转写 。 此后在六十年代 , 冯家异先生又发表了 《回鹊文契约二 种 》 �《 文 物 》�� � � 年 第 � 期� 、 《 � � � �年哈密新发现的回鹊文佛经 》 ��� 文物 》‘�� �年� � �期 � , 对我国回鹊文 文 献 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 在此期间 , 耿世民先生发表了《试论维吾尔书面语的发展 》 �《中国语 文 》�� � �年第 � 期 � 、 《 �突厥语大辞典 、及其作者 》 �与胡振华先生合写 , 《新疆文学 》 �� � �年第 � 期 � 。 在十年动乱的 “文化大革命 ” 期间 , 我国的回鹊文及其文献的研究处于停滞不 前 的 状 况 。 粉碎 “四人帮” 后 , 我国迎来了科学事业的春天 , 回鹊文文献的研究也 日益蓬勃地发展 起来。 如果说五 、六十年代是我国回鹊文及其文献研究的起步阶段的话 , 那么 , 自 从 粉 碎 “四人帮” 后到现在 , 则是取得了可喜成绩 、 出现了初步繁荣的时期。 我们知道 , 佛教曾是回鹊人的 主要宗教 。 早 在回鹊西迁以前 , 佛教可能就已传人回鹊 。 回鹤西迁后 , 大兴佛教 , 用回鹊文翻译了大量的佛经 。 回鹊文本《 金光明最胜王经 》就是其 中之一 。 回鹊文本《金光明最胜王经 》译自汉文 。 译者为古代维吾尔族著名学者别失八里人僧古 萨里 。 此写本自 �� �� 年被俄国马洛夫在我国甘肃酒泉附近文殊沟发现并于 �� ��— �� �� 年用回鹤文铅字重新排版刊布以来 , 国外学者对此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近年来 , 我国学者也进 行了一些研究 , 如耿世民先生发表了《 古代维吾尔族汉文翻译家僧古萨里 》 ��� 图书评介 》 �� � �年第 � 期 � 、 《 回鹊文 � 金光明最胜王经 、 第六卷四天王护国品研究 》 ��� 中央民族学 院学报 》语言文学增刊 , �� � �年第 � 期 � 。 李经纬先生发表了 《关于回鹊文 �金光明经 � 》 �《图书评介 》�� � �年第 � 期 � 。 僧古萨里从汉文翻译的另一部回鹊文佛教著作是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 �简称 《玄装 传 》� 。 我国回鹊文专家耿世民先生对此书第七卷进行了研究 , 发表有 《回鹊文 �玄装传 � 第七卷研究 》 �《民族语文 》� � � �年第 � 期 � 、 《回鹊文 灯玄装传 、第七卷研究�二 � 》 �中 央民族学院科研处编 《中央民族学院学术论文选集 �民族语文 � 》 � � � , �� � 年� 。 在数量上能和 �� 金光明最胜王经 》 、 �� 玄装传 》相比的另一部重要的回鹊文文献是 �� � � 年在新疆哈密出土的 《弥勒会见记 》 �或称 《弥勒三弥底经 》� 。 它是公元八至九世纪用回 鹤文写成的一部长达二十七幕的佛教原始剧本 , 是我国各民族 �包括汉族 � 现存最 早 的 剧 本 , 在我国文化史上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我 国学者对该回鹊文原始剧本进进了一系列的研 究 , 发表了不少的论文 , 如耿世民先生的 《古代维吾尔语佛教原始剧本 了弥勒会见记 、 �哈 密写本� 研究 》 �《文史 》第十二辑� 、 《回鹊文佛教原始剧本 丫弥勒会见记 、第 二 幕 研 究 》 �《西北民族研究 》� � � �年试刊号� � 李经纬先生的 《哈密本回鹊文 弥勒三弥底经 � 初探 》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 �� � �年第 � 期 � 、 《哈密本回鹃文 � 弥勒三弥底经 � 第二卷 研究》 �《民族语文研究文集 》 、 �� � �年 � 、 《哈密本回鹊文 弥勒三弥底经 、 第三卷研究 》 �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编 《中亚学刊 》第 � 辑 , �� � �年� � 斯拉菲尔 ·玉素甫等的 《 回鹊 文 � 弥勒会见记 �第二章简介 》 � 《新疆社会科学 》 �� � �年第 � 期 � 、 《哈密本回鹊文 �弥 勒会见记 �第三品 � �— � 叶� 研究 》 �《民族语文 》 �� � 年第 � 期 � 等 。 这些研究引起了国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 有关其它回鹊文佛教文献 , � � � �年耿世民先生又发表了 《回鹊文 �八十华严 � 残 经 研 究》 �《民族语文 》� � � �年第 � 期 � 、 《甘肃省博物馆藏 回鹊文 �八十华 严 � 残 经 研 究 �二 � 》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 � �年第 � 期 � , �� � �年发 表了 �� 回鹊文 � 阿毗达磨具舍 论 �残卷研究 》 � �� 民族语文 》� � � �年第 � 期 � 。 这几件回鹊文佛教文献残卷都藏于我国 , 是十分珍贵的 。 它们能为我们研究古代维吾尔族的语言 、 文字、 宗教等提供某些前人所 不知道的东西 。 除佛教外 , 回鹊人还曾信仰过摩尼教和景教 , 并用回鹊文记录过这些宗教的经典。 回鸽 文摩尼教文献流传至今者尚存 《二宗经 》、 《摩尼 教徒忏悔词 》以及许多赞美词等 。 对此李 经纬先生曾发表了 《古代维吾尔文献 �摩尼教徒忏悔词 �译释 》 �《世界宗教研究 》 �� � �年 第 � 期 � 。 此外 , 对于回鹊文景教文献 , 李经纬先生发表了 《回鹊文景教文献残卷 � 巫师的 崇拜 �译释 》 �《世界宗教研究 》�� � �年第 � 期 � 。 这些回鹊 文宗教文献充分说明 , 回鹊西 迁 以后 , 佛教 、 摩尼教和景教曾一度共存于回鹊人之 中。 除以上宗教性文献外 , 还有 、 契约文书 、 文学 、 字典等回鹊文文献 。 回鹊文契约文书 �亦称社会经济文书或法律文书� 保留下来的很多 。 它们大都记录了当 时的大量经济活动 , 如借贷 、 土地和奴隶买卖等 , 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 、 历史 地理 、 语言文字 、 阶级关系 、 民族关系和一般 日常生活 、 风俗的第一手原始材料 。 在这方面 耿世民先生发表了 《两件回鹊文契约的考释 》 �《中央民族学院 学报 》 �� � �年第 � 期 � 《回鹊文摩尼教寺院文书初释 》 �《考古学报 》� � �年第 � 期 � 、 《几件回鹊文文书译释 》 �《文物 》�� � �年第 � 期 � 、 《两件回鹊文买卖奴隶文书的考释 》 �《民族语文论集 》� � �� 年 � 等论文 。 ��� �年 , 李经纬先生在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第一和第二期上连载了他的 《回 鹊文社会经济文书选注 �一 � 》一文 , 主要从语言研究的角度对文书分原文转书 、 注释 、 译 文和附记四部分进行了介绍 。 公文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高昌馆课 》。 它是明代四夷馆编辑的一部新疆各地向明朝中央 政府朝贡的公文集 , 汉文和回鹊文对照书写 。 �� �� 年 , 胡振华 、 黄润华两位先生将此公文集 译注出版 , 名为 《明代文献 � 高昌馆课 � �拉丁字母转写本 � 》 �新疆人民出 版 社 , �� �� 年� , 回鹊文文学作品也很多 , 传世作品有 � 《福乐智慧 》 �维也纳本 � 、 《真理的入门 》 、 《乌古斯可汗的传说 》和一些古代民歌等 。 近年来 , 随着民族古籍整理 、 研究工作的不断深 人 , 我国先后整理出版了大量的回鹊文文学作品 � 汉译本 《福乐智慧 》 �耿世民 、 魏萃一译 注 , 新疆人民出版社 , �� �年� 、 维译本 《福 乐智慧 》 �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 研 究 所 编 , 民族出版社 , �� �� 年 � 、汉译本 《乌古斯可汗的传说 》�耿世民译注 , 新疆人民出版社� 、 维译本 �� 乌古斯可汗的传说 》 �耿世民 、 吐 尔逊 、阿尤甫刊布 , 民族出版社 , �� �� 年 � 、 维 译本 《真理人门 》 �哈米提 ·铁木儿 , 吐尔逊 ·阿尤南刊布 , 民族出版社 , �� � �年� 、 汉译 本 �� 真理的人门 》 �魏萃一译 , 新疆人民出版社 , �� �� 年� 。 这些回鹊文文献的整理出版 , 为 我们进一步研究古代维吾尔族提供 了本 民族的直接材料 。 另外 , 耿世民先生还编译了 《古代 维吾尔诗歌选 》一书 �新疆人民出版社 , �� � 年 � , 书中选译了公元九至十三世纪的古代维 琴咒一 , 一尸 吾尔诗歌 , 分为高昌回鹊王国时期和黑汗王朝时期两部分 , 书未附有 《试论维吾尔古典诗歌 中的韵律和形式 》一文 。 我国目前已研究出版的回鹊文字典有 《高昌馆杂字 》 。 这是一部收录奏折 用语编成的汉 文回鹤文对照分类词汇集 , 共收词语九百四十个 。 �� � �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由胡振华 、 黄润 华整理的 《高昌馆杂字 》。 除了上述这些回鹊文文献外 , 还有一批保留至今 , 为数不多的回鹃文碑刻。 近年来 , 耿 世民先生对这些回鹊文碑刻大都进行了研究 , 发表了 《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世袭之砷回鹤 文部分译释 》 �《民族研究 》�� � �年第 � 期 � 、 《回鹊文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研究 》 �《考 古学报 》�� � �年第 � 期 � 、 《回鹊文 �土都木萨里修寺碑 �考释 》 �《世界宗教研究 》�� �� 年第 � 期 � 、 《元回鹊文 �重修文殊寺碑 �初释 》 �与张宝玺合作 , 《考古学报 》 �� � �年第 � 期� 。 近年来 , 我国各报刊杂志上也发表了大量有关回鹊文及其文献的介绍性文章 , 如耿世民 先生的 《谈谈维吾尔族的古代文字 》 � �� 图书评介 》�� � 年第 � 期 � 、 《回鹊文主要文献及 研究情况 》 �《图书评介 》�� � �年第 � 期� 、 《古代维吾尔族文字和文献概述 》 �《中国史研 究动态 》 �� � 。年第 � 期� � 胡振华先生的 《维吾尔族的文字 》 �《民族语文 》 �� � � 年 第 � 期� � 黄润华 , 胡振华的 《回鹊文 》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编 《中国民族古文字 》� 等 。 这些文章为普及和学习回鹊文知识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 我国的回鹊文教学工作开始于 �� �� 年 。 �� �� 年至 �� �� 年 , 中央民族学院开设了第一个古 代突厥语班 。 耿世民 、 魏萃一 、 陈宗振等人编写了 《古代突厥文献选 》 、 《古代突厥语文献 语法 》等教材 , 为我国回鹊文研 究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 。 此后 , 中央民族学院 、 新疆大学 等教学单位间或亦讲授回鹊文 。 �� � 年 , 我国著名突厥学家耿世民教授招收了古代突厥语专 业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 。 这标志着我国的古代突厥语研究 , 特别是回鹊语文的研究已达到了 一定的水平。 我国在回鹊文及其文献研究中取得的这些成就充分说明 , 我国的回鹊文研究队伍和研究 领城在不断扩大 , 特别是在文献学方面成绩显著 。 耿世民 、 胡振华 、 魏萃一等人多次应邀参 加了在国外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和赴外讲学 。 他们的论文被译成外文或被国外学者在外刊上 加以介绍 。 这些活动大大地促进了各国间的相互了解和学术交流 , 推动了国际回鹊文研究的 发展。 三十多年来 , 我国的回鹊文及其文献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 出现 了初步繁荣的局 面 , 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 , 这些成就与在本学科上走在前面的其他 国家相比 , 我们的研 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相当一段距离 。 因此 , 我们应该发挥优势 , 继续努力工作 , 使我们的 研究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 我认为 , 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 一 、 大力加强原始文献资料的搜集 、 整理工作 。 古语言文字的研究离不开原始文献资料 。 解放前 , 由于我国当时的社会 、 政治 、 历史原 因 , 致使大量的回鹊文文献流失国外 。 这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 因此 , 我们应在 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 尽可能多地搜集这部分流失国外的文献 , 使之早 日重回祖国的怀抱 。 另 外 , 我们还应该加强对现 存我国的回鹊文文献的整理研究工作 。 二 、 注意加强综合研究。 �下转第�� 页� 王氏认为 “杀者” 前不当有 “所 ” , 除了用不同版本 校 准 外 , 更主要的是 , 他看到了 “所” 字的一般功用在于强调行为属于主事者 , 因为汉高祖是主杀者 , 而 “所 � 动 ” 结构 , 一般总是代替受事者 。 照此 , 《诗经 · 小雅 · 小宛 》 “我 曰斯迈 , 而 月斯征 , 夙兴夜寐 , 母恭尔所生” 最后一 句 , 杨伯峻《文言语法 》 , 高亨《诗经今注 》都认为 “所生” 指父母 , 这是不妥当的 。 我觉 得 , 从上文看 � “螟岭有子 , 果赢负之 , 教诲尔子 , 式杀似之 。 ” 显然主人翁是抱养兄弟之 子 , 并为之奔劳 , “母恭尔所生 ” 句是用其兄弟说话的口吻 , 告诉兄弟不会让您的骨肉受侮 的 。 “所” 附 “生” 前 , 强调 “生 ” 的行为属于父母 , 而中心词却应是生的对象 “儿子 ” 。 总之 , 对某种语法现象的探讨 , 决不能诉诸主观的体会 , 而必须在一系列语法现象的比 较中加以分析 、 归纳 , 从各种相互制约联系中加以认识 。 如果单纯比附译句 , 将会走向随心 所欲的歧途 。 鉴于此 , 我们侧重于 比较分析 , 总结出 “所” 的两条语法意义 。 一是核心义 � 表情态 。 标示动作行为隶属主事者 。 一是派生义 � 表结构 。 连带标示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中 心词不出现 。 用这两条 , 基本上可以理清 《词设 》所分列的 “被 动 助 动 词 ” 、 “假 设 连 词” “语中助词 ” , 把它统了起来 。 我们这种综合研究虚词的尝试 , 或许可以摆脱那种 “它 又 象此类 , 又象彼类 , 又都不象 ” �见杨伯峻《文言语法 》� 的境遇 , 避免随文释义 , 据意 归类 , 或代词 , 或连词 , 或介词 , 或助词 , 数米而炊 , 零碎芜杂 , 无法一以贯之的研究 。 但 是此文是否真能探骊得珠 , 只好等待今后实践证实 。 �上接第“页 � 我们一方面应在现有的基础上 , 加强对回鹊文文献的深人研究 。 另一方面 , 还应充分利 用这方面的成果 , 结合社会 、 历史 、 地理 、 宗教 、 文化 、 风俗等学科 , 进行多 角 度 、 多 层 次的综合研究。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 究目前是很薄弱的 , 对回鹊文文献的研 究成果利 用 率 不 高 。 三 、 努力提高外语水平 。 对于我国回鹊文研究工作者 , 特别是年轻工作者来说 , 除了加强有关学科知识 的 学 习 外 , 还应特别提出的 , 是努力提高外语水平。 回鹊文的研究具有国际性 , 而且大量文献流失 在外 , 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 史 ,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 因此 , 如果我们在 学习和研究过程 中 , 不能很好地全而利用别人的成果 , 势必会影响到我们研究的深 度 和 广 度 。 以上概述了我国回鹊文及其文献研究情况 , 旨在向读者提供本学科较为全面的信息和线 索 。 文中不妥之处 , 敬请批评指正 。
/
本文档为【我国回鹘文及其文献研究概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