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唐容州徙治容县之考异录

2017-11-14 12页 doc 29KB 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doc】唐容州徙治容县之考异录【doc】唐容州徙治容县之考异录 唐容州徙治容县之考异录 唐容州徙治容县之考异录?47? . ,…?, .. ,.+.?' .. ,…?,.,.一.,.,'+…,./一+... ,…?, .. f-+'?. . /…?',.,…+.,.,…?.. ;唐;;容.t.t州:;徙;;治;;容;;县;;之;;考;;异;:录;,….-,,…+-,,_一-,,…+-,,….-,,-一-,,…一/,-一.,,…+-,,.一-,,….., 覃正,潘碧清 (1.容县地方志办公室,广西容县537500;2.容县中学,...
【doc】唐容州徙治容县之考异录
【doc】唐容州徙治容县之考异录 唐容州徙治容县之考异录 唐容州徙治容县之考异录?47? . ,…?, .. ,.+.?' .. ,…?,.,.一.,.,'+…,./一+... ,…?, .. f-+'?. . /…?',.,…+.,.,…?.. ;唐;;容.t.t州:;徙;;治;;容;;县;;之;;考;;异;:录;,….-,,…+-,,_一-,,…+-,,….-,,-一-,,…一/,-一.,,…+-,,.一-,,….., 覃正,潘碧清 (1.容县地方志办公室,广西容县537500;2.容县中学,广西容县537500) [摘要]围绕唐代岭南重镇古容州徙治容县的问题,对新旧唐书等史籍进行深入剖析,以较为翔实的史 料与例证,证实了州治从北流徙至容县并非在唐元和年间,而是在此之前,补充与订正志书及国史中记载的疏 漏或谬误. [关键词]唐代容州徙治容县考异 [中图分类号]K291/2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434X(2010)06—0047—04 清光绪《容县志》日:容县为"古容州". 史书载,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合浦郡之北 流县与永平郡之普宁县置铜州,贞观中(627— 649)以:I匕流与普宁境内有容山而改名容州.北 流即今广西北流市,普宁即今广西容县,两县地处 桂东南,相互毗邻.容州后升格为都督府和岭南 五管之一的容管内经略使,成为既是县治,州治又 是府(管)治所在地的祖国南疆重镇.而治所在 北流县还是在容县,史书记载诸多抵牾,即如权威 的新旧唐书也见仁见智.如《旧唐书?地理志》 说,容州"治北流",《新唐书?地理志》载:"容州 …… 元和中徙治普宁".后者一直延续到今天. 然而,笔者近年所见到的一些史料发现,多跟新旧 唐书等史籍所记载的相左,认为有必要去深究与 明辨一下容州是否徙治容县,又何时徙治容县的 问题,必将有助于恢复历史的真实面目. 在元和元年(806年)前后,见于史书记载的 容任经略使兼容州刺史的有元结,王翎,杜佑,房 孺後,韦丹和房启等人.其中的韦丹,一些志书都 说新唐书载韦丹于元和初为容州刺史,并以此作 为容州元和中(806--820)徙治容县的证据.本 文便从韦丹是否在元和初为容州刺史这个问题谈 起. 韦丹(753_81O),字文明,京兆万年(今陕西 长安县)人,一生正直,为官清廉,勤政为民,曾被 誉为"元和治民第一".其容任刺史,《新唐书? 循吏韦丹传》中载:"未行,而新罗立君死,还为容 州刺史.教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 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 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其它有关史 书对韦丹在普宁政绩也同出一口,备为称颂,却忽 视了对"未行,而新罗立君死"的深究. 众所周知,新罗是朝鲜半岛上一古国,跟唐朝 关系十分密切,属友好唇齿邻邦.关于"新罗立 君死"的具体时间,《资治通鉴?唐德宗纪》(卷二 百三十五)载,贞元十六年(800年)正月,"新罗 王敬则卒,庚寅,册命其嫡孙俊邕为新罗王",一 个多月后丙戍"新罗王俊邕卒".新罗国在一个 多月内,老君王敬则与新立君王俊邕先后死去. 当老君王卒册立新君王时,唐朝廷以韦丹为司封 郎中兼御史中丞,充吊祭册立使.韦丹前往途中 又传来新罗新立君王死讯,于是被召回朝廷,改拜 为容州刺史.显然,韦丹任容州刺史,不是在"元 和初",而是在贞元十六年春.《旧唐书?顺宗 纪》中载,贞元二十一年(805年)五月,"邕管经 略使韦丹升为河南少尹,以万县令房启为容管经 略招讨使".纵观韦丹为官轨迹,其时韦丹只任 容州刺史,没任过邕管经略使,"邕州"应是"容 作者简介:覃正,容县地方志办公室返聘人员,副研究馆员;潘碧清,容县中学退休老 师. ? 48?广西地方志2010年第6期(总第165期) 州"之误.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也是唐顺宗即 位的永贞元年)与唐宪宗继位的元和元年(806 年)为上下年,贞元末年韦丹离任,房启接任容管 经略招讨使.至此,韦丹已容任五年,并在而今容 县城区不仅建了颇具规模的州城,有子城二里二 百六十步,外城十三里,濠沟广五丈深二丈,横跨 绣江两岸,江上架起一座骆驼桥将两岸连为一体, 而且在容县境内的州城附近险要地与边远关隘处 设屯田二十四所,养兵一千一百人,保卫着金城汤 池的州城.此外,在桥西建了学校,两岸各辟有市 场.对此,《广西通志》与《容县志》录"旧志"中 均有具体记载,明时州城遗址犹存.韦丹在容州 普宁完成如此浩大工程,要财力物力,也要时间, 仅用五年算是跨越式发展了. 至于韦丹升任河南少尹后,再没回过普宁. 不久,其被拜为谏议大夫.唐宪宗元和元年继位 后要平定刘辟之乱,韦丹为其出谋建言,深受唐宪宗器重,被任为川东节度使,又拜为洪州刺史,江 南西道观察使.元和二年(807年)正月韦丹赴 任,至元和五年(810年)夏被诬停职病故,终年 57岁.此时房启尚在容任.在短短两三年内,韦 丹在江西又办了几件为当地百姓称颂的事,如精 兵简政,惩办腐败,教民造屋,筑修道路和兴修水 利等.唐文宗时,江西观察使曾上言为韦丹立祠 堂,大中三年(849年)正月唐宣宗读《宪宗实 录》,"与宰相论元和循吏孰为第一,周墀日:'臣 尝守土江西,闻观察使韦丹功德被八州,没四十 年,老稚歌思,如丹尚存."'(《资治通鉴》卷二百 四十八)于是宣宗下诏,让上报韦丹功状,命刻其 功于碑.这便是韦丹被誉为"元和治民第一"的 始末,是仅就其江西任上显赫政绩而言的.其中 说韦丹"没四十年",正印证了前面所说其于元和 五年病死在江西任上的事实.新唐书将韦丹容任 与江西任上混为一谈,将贞元年间容任说成是 "元和初"的事,是有悖于历史事实的.旧唐书认 为容州"治北流"一成不变,也是欠确当的.事实 说明,韦丹贞元十六年为容州刺史时,州治已不在 北流,而在容县了. 其实,早在韦丹容任前六年,也即是元和元年 前十二年,容州治所已在普宁.贞元十年(794 年)六月,前辰州刺史房孺後因"坐妻杀侍"被谪 任容管经略使,贞元十三年(797年)九月病死于 官.在死前一年,房孺,愎在容州普宁开元寺铸造 了一口景子大铜钟.钟为青铜所铸,浑身光滑,高 183厘米,口径109厘米,身围325厘米,厚6厘 米,形圆筒状,上稍小下略大;钟身上浮雕纵横纹 饰线条流畅,作撞击点的四朵莲花凸显其造型新 颖逼真,钟顶部铸有栩栩如生的圆雕双龙盘纽供 悬挂用,重近两吨.在钟身上镌刻有如下款识: "贞元十二年,岁在景子,十二月廿三日已 酉,当道经略使守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房孺後与 幕府及诸大将军等于开元寺敬铸鸿钟一口,重三 千五百斤,永充供养.开元寺常住钟." 铭文中具体记载了铸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 原因."贞元十二年"即公元796年,房孺後死前 一 年;"景子"实为"丙子",为避唐高祖李渊之父 嫌,遂将"丙"改为"景"字,因名"景子大铜钟". 铸钟地点在普宁开元寺.据考古发现,容县城西 三十里有西山岭产铜矿,自汉至唐断续开采且为 冶炼工场,冶炼遗址与遗物铜渣尚存.明末谢君 惠《梧州府志》载,开元寺在县治东."县志"录 "旧志"载,在普宁城东(今容县人民公园附近的 容县党校后背),贞观间(62749)建,后废.其 为容县史上建的第一座佛寺.以往只知寺是作佛 事场所,而不知开元寺还是拥有冶炼铸造设备与 人才的地方.这为房孺後他们就地取材,就近铸 钟提供了便利."敬铸","永充供养"与"开元寺 常住钟"等字样,记录着房孺後他们容任功绩以 及对冥冥佛界虔诚的心绪.房孺後是敬铸大铜钟 的当然主角,要制图,制范和组织开元寺技术人员 铸造加工,想必亲自督阵,不可能坐镇在五十华里 外的北流县"遥控",更不可能是从外地运来的 "舶来品".唐景子大铜钟为广西区重点文物,现 仍悬挂在容县人民公园一凉亭内供游客观赏.其 无疑是容州徙治普宁又一实物铁证. 此外,还有更为重要而确凿的史实,证明上溯 一 百多年前容州已徙治普宁.《全唐文》收录有 唐京官卢藏用撰写的《景星寺碑》一文,是当今所 见记述有关古容州最具体最早的纪实文字. 新旧唐书的"卢藏用传"中载,唐玄宗先天年 间(7l213),卢藏用因坐讫附太平公主,配流 岭南之新州,又流雅州.卢氏在"碑文"中也说: "罹受五宅,投速九真,心依鹫岭之恩路,出鸢江 之徼".实则是其流罐州道过容州时,应时任容 州都督兼经略使光楚客及其属官们请求而撰写 "景星寺碑"的.碑文颇长,近三千言.为阅读方 唐容州徙治容县之考异录?49? 便与节省篇幅起见,现摘录原文如下: "容州都督府景星寺者,高宗天皇大帝所建 也.高宗继文嗣武,缵历登枢……封东岱有景星 垂象,制诸州置寺,仍景星为名".而"时都督乐 处元以式遏为心,未遑经始.后长史陈善宏以薰 修为念,颇加薤翦……"至"垂拱中有寺……有甘 露泫庭柯,都督李行裒具状以闻……"于"天授中 改为大云寺,移额于城西焉".后"通天中贼谢 策,陈隐等干纪叛换,纵兵郊郭,虔刘邑居,焚熟城 市,尊仪法字复成煨烬"."圣历之际,都督沈仁 果"将"寺移至于城","神龙初为龙兴寺".直至 开元初,都督光府君名楚客"亲视间阎,询问耆 老,披图牒以望古,缉典宪以考详,则知兹寺久芜 也","遂于城北废祠後建兹寺,即栋宇之遗址". ,海陆当天下之衙". "此地南驰日户,北走石门 从"碑文"中"封东岱有景星垂象,制诸州置寺"与 "以式遏为心,未遑经始"等语,可知景星寺为唐 高宗乾封年间(66668)敕建.初建于城北. 天授中(690---692)改名大云寺,移寺至城西;通 天中(69697)寺被贼烧毁,圣历中(698--700) 又将寺移至城中;神龙初(7O5__7O7)又改名为龙 兴寺;开元初都督光楚客复于城北废址建寺.历 经了高宗朝,中宗朝,睿宗朝和玄宗朝的都督乐处 元,李行裒,沈仁果等和都督兼经略使光楚客的修 建与经营.在记述景星寺半个世纪成毁历史时, 卢氏以人带事与以事显人.当时拜访与请求其撰 写碑文的百余大小官吏中,除都督兼经略使光楚 客外,还有都督府官属长史副使绿事及工曹,仓 曹,兵曹,法曹和诸参军,容州辖的普宁,渭龙,欣 道,北流,陆川,陵城,随安,罗豆,宕昌等九个县的 县令,都督府辖的藤,义,禺,白,党,平琴,岩,牢, 窦,蔚林和容州等十一个州的刺史,均一一道姓具 名,无一遗漏,并分别予以综合评介.令人耳目一 新. 毫无疑问,"碑文"中所记的事与人,系卢藏 用在容州都督府逗留期间亲目所见,亲耳所闻的 忠实纪录,且是经当年众当事人所验证过了的,完 全是真实可信的.它证实了唐高宗乾封年间,边 远的容州升格为都督府,容州已徙治普宁:一,卢 藏用说景星寺是"容州都督府景星寺",明说了景 星寺是建在都督府容州州治所在地,而不是在其 他十个州.而容州九个县中只有普宁是岭南桂东 南"南驰日户,北走石门"的海陆交通要冲.正如 唐诗人陈陶《赠容南韦中丞诗》中所写"普宁都护 军威重,九驿梯航压要津".西江支流的绣江横 贯县境,南下经藤县达苍梧通南海,亦可溯漓江过 灵渠进湘水达中原京都;西上北流翻过天门关,顺 南流江而下抵合浦出海.在这条水陆兼程的桂东 南古越道上,普宁地处中心地带,除有水上驿站, 还有四通八达的陆路驿道,南通藤县,岑溪,广东 信宜县,北通平南,桂平,西北通北流,陆川,郁林. 只要固守普宁,就能"扼东西之襟辖,当窦辩之咽 喉",控制住桂东南乃至广东粤西广大地区的安 全稳定.因此,其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都督是总管本辖区内诸州军民政大权的地方长 官,必然要在军事要地设立都督府,并坐镇那里指 挥.韦丹在普宁大兴土木建州城,屯兵一千一百 人,也证明了这一点.二,查阅有关史料,容州都 督府辖的十一个州和容州辖的九个县中,唯在容 州普宁县有有关景星寺记载.景星寺初建在城 北,即在普宁城北.宋陶弼《北池》诗注,碑石高 一 )载:景星寺 丈三尺.谢君惠《梧州府志》(卷六 在县治西.《广西通志》(卷二百二十九)记:"景 星寺碑(融县)唐卢藏用撰,并分书篆额,开元四 年立(《宝刻丛编》引《诸道石刻录》).""融县"的 "融"应是"容"字之误.开元四年(716年)景星 寺碑刻成,并置景星寺内.王象之《舆地碑记》 日:"卢藏用碑铭,至宋时寺废,碑徙报恩寺".又 日"报恩寺,宋建,今废".《景星寺碑》宋时尚存,其 遗失当在元明之间.虽然碑刻早已遗失,但上述 史料的"白纸黑字"在证实,唐高宗朝时普宁城已 是县治,州治与府治所在地. 由于容州地处边远,交通阻塞,卢藏用如此重 要的碑刻,长期尘封在"底层",信息无法上达. "碑文"中记载容州辖县及都督府属官与辖十一 个州刺史等大小官员二十多人,不但足补"旧 志","府志"与"省志"的空缺,而且可订正国史与 杜佑《通典》中有关记载的谬误.如高宗朝已有 容州都督乐处元,开元初有都督兼管内经略使光 楚客,而《旧唐书?地理志》称开元中(7l3—741) 始都督,比之晚了六七十年,《新唐书?方镇表》 称,天宝十四载(775年)始置经略使,比之晚了三 四十年.容州都督府所辖的十一个州,新旧唐书 与《通典》中都与之有所出入,应以"碑文"载的为 准进行修正. 为正本清源,还须进一步以卢氏"碑文"去审 ? 50?广西地方志2010年第6期(总第165期) 视与检验高宗朝后,尤其是玄宗以来其它有关容 州的不实史实.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去唐代三四 十年;新唐书成书于北宋,距唐代一百五十多年, 易代人写易代事,对唐时边远的容州历史更是不 甚了解,只能是从"故纸"到"故纸".新唐书撰写 者又文辞刻意求简,以"事增于前,文省于后"相 标榜,致使记载中出现了不少史实不清,时间不明 的问题.且不说新唐书将韦丹贞元问容任刺史当 成是元和问的事,新旧唐书对唐代宗大历三年 (768年)至大历五年(770年)间元结任容州刺史 是否到普宁,同样存在史实不清与前后矛盾.新 旧唐书在"王翊传"中说,梁崇牵等人武装占据容 州十余年,前经略使陈仁璃,李杭,侯令仪,元结, 长孙全绪等皆寄理藤州,或寄理梧州.而它们在 "元结传"中又说,元结进容管经略使,身谕蛮豪, 绥定八州,会母丧,人皆诣节度府请留……民乐其 教,立石颂德.既然元结一直"侨治藤,梧",不曾 到过容州州治普宁,容州又何有"人皆诣节度府 请留"与"民乐其教,立石颂德"之说?"节度府" 与"立石"又安在?究竟孰是孰非?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四)载:"岭南蛮酋 梁崇牵自称平南十道大都统,据容州".元人胡 三省注"容州治普宁县".胡三省学富五车,花二 三十年为《资治通鉴》作注,新旧唐书与杜佑《通 典》等其必定读过而不采信,以真知灼见证明元 结任容管经略使时州治在普宁.颜真卿在元结墓 志中早就说:"容府自艰虞以来,所管皆固拒山 谷,结单车入洞,六旬而收复八州."肯定元结到 了州治普宁.事实也如此.历史上的梁崇牵等人 曾两次"陷容州",肃宗至德二载(757年)"岭南 溪獠梁崇牵陷容州",于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年) 梁崇牵等人转战湖南等地后返广西"占领容州 (今容县)"(黄现瑶,黄增庆,张一民《壮族通史》 747页).王拥大历五年三月接替元结任容管,正 碰上梁崇牵再"陷容州",于是纠合义州与藤州官 军三千余溯绣江而上残酷镇压.新旧唐书淡化梁 崇牵初次"陷容州",只具体记述后一次"陷容州" 失败的经过.元结应是在梁崇牵第一次"陷容 州"十年后至再次"陷容州"前一年的两三年间到 普宁容任,合理的解释是,在梁崇牵第一次攻陷容 州后主力转战广西,湖南各地期间,起义军在普宁 兵力薄弱,元结得以乘虚而到设在普宁的"节度府"或"所管",施展自己"柔怀"与"安抚"的策 略,单车人洞,六十天不费一箭而收复了八州.由 于功绩卓着,便有容州人"立石颂德".据《宝刻 丛编》引《诸道石刻》记:"<容管经略使元结德政 碑)佚,唐大历中(76679)立在容县".此碑具 体内容已不详,但既然是德政碑,必定是"民乐其 教"的善政.《容县志》录"旧志"载,容州人为永 久纪念元结功德,唐"德政碑"佚后,宋时在普宁 建"次山堂"祭祀他,后来堂废又改建"思贤堂"纪 念他.至今容县人民公园内有古经略台,容人登 台还津津乐道因台为元结所建而得名.这恐怕并 非"空穴来风". 唐代着名史学家杜佑撰写《通典》中称:"容 州,今理北流."《通典》是在刘秩所撰的《政典》基 础上广泛搜集史料,从大历元年(766年)开始,至 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为止,前后用了三十五 年时间才编成此经典.杜佑于大历十四年(779 年)接替王翻任容管经略使,王翻是大历十四年 三月迁河中少尹知府事,其应该是同年七八月前 在任.据此,其"容州,今理北流"说法理应是正 确的.问题在于旧唐书说,杜佑"改御史中丞,充 容管经略使",又说"未几,兼御史大夫,充岭南节 度使".新唐书则说,杜佑"人为工部侍郎,充江 淮青苗使,再迁容管经略使……俄迁岭南节度 使".杜佑领衔容管后,一个说"未几",一个说 "俄迁"去他任,杜佑是否到容任是个谜.唐诗人 贾岛说:"从京去容州,马在船上多."从京都到容 州"五千九百一十里"水陆路,若日行百里需两个 月,日行六七十里则需三四个月,何况王翻卸任之 日,不一定是杜佑启程赴任之时.退一万步说,杜 佑确实到任,当时卢氏的碑刻尚置普宁城北景星 寺内,元结"德政碑"尚立在容县,其理应知道,却 在《通典》中没有得以相应的反映,其充其量不过 是"有其名而无其实",是容州的匆匆过客而已. 其所采用的史料不外是贞观年间铜州更名为容州 之前铜州"治北流"的旧史料.因《通典》为名家 撰写的经典不容置疑,所以旧唐书因之.新唐书 似乎敢于"不拘一格",实则也敬畏《通典》权威, 无端将州治推迟到"元和中"徙普宁,绕过了《通 典》广泛搜集史料年限的"禁区".中国古人一般 思维定势,凡是正史与名家经典不容置疑,都是正 确无误的.正因如此,即使存疑亦不敢逾越"雷 池一步",以致谬误因因相陈,流播至今. 最后补充一点.明崇祯(下转第45页) 县志资料搜集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5? 部门,编制部门的档案室找到.还有县委,政府成 立的临时机构,如某某委员会等,许多相关部门都 是其成员单位,有关的,都会汇报到委员会. 对于一些上级直属机构的资料,可以请我们的上 级主管单位去协调解决. (三)联络感情,相互理解.争取各单位的理 解与支持.在工作中,一要做到手脚再勤快一点. 多动手,多打电话联系.二要做到工作耐心一点. 坚持不懈,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就是胜利.千万 不要意气用事,更不能有"你不理我,我也不理 你"的想法.三要做到脑子灵活一点.要通过领 导,同学,亲戚,朋友等各种关系和渠道,加强与各 单位的联系,做到以情感人.四要做到办法多一 点.常言道:路在嘴上.多问多学多想,将工作深 入下去,办法是在工作中产生的.五要多理解别 人一点.现在,一些上级直属机构,往往以经济目 标为主;而县直单位,县委,县政府的经济工作抓 得很紧,各项任务责任到人,工作任务是比较重 的.也许一些领导一时被工作任务压得抬不起 头,我们就要体谅他们,另外找时间,找机会进行 联系.千万不能意气用事,一味地强求,反而会把 事情弄砸,得不偿失. (四)督导结合.方法得当.工作中,既要适 时督促检查,又要勤于引导,将注意力吸引到修志 方面来.把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的领导列 为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由其牵头进行督查,其效 果比我们自己去督查要好得多.当然,平时自己 多联系,打电话问候一下.这既是联络感情,也是 一 种督促,同样有良好的效果.也许有人会说:督 查室的也去督促了,感情也去联络了,但还是没效 果,怎么办?这就要向县委,政府分管领导汇报, 由分管领导出面,直接找单位的主要领导谈话. 这种方法是不得以而为之,是最后之策,不能随便 乱用. (五)发挥专长,攻坚克难.要发挥史志部门 的专长,为各单位提供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和步 骤.如建档设卡,分门别类,综合归纳,分辨真伪 等,对各单位的资料收集人员,进行多引导,多鼓 励,提高其自信心,增强其兴趣性,把握其规律性. 这就会攻克难关,解决问题.有些资料,还须史志 部门亲自去做,充分发挥史志部门的职能作用. (六)保持自信.乐于奉献.始终保持一种自 信,达观的心态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是十分重要 的.没有一种奉献精神,根本就无法修志.县志 部门,一则清贫,二则寂寞;没有达观的人生态度, 是很难从事修志工作的.因此,在工作中,遇到困 难,要克服畏难情绪,多反思自己的做法,少责怪 别人的不理解,以求得一份自信;多自己,少 责难别人,以换取一份通达乐观的人生.化清贫 为清静,化枯燥为有趣,化寂寞为自娱,以期默默 无闻中摘取一份永久的收获. 从资料搜集整理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目 前抓紧做好县年鉴的编辑工作,是今后修志不可 缺少的工作,积累素材,是下一轮修志的基础. 总之,修志中的资料整理工作,虽有难度,但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 下,相信通过一番艰苦努力,会有丰硕的收获. (上接第50页)谢君惠所撰《梧州府志》(卷三? 郡事志)日:"太宗贞观元年以苍梧属岭南道,八 年改铜州为容州,徒治普宁,以厉文材为容州刺 史,初建容州学校.""县志"载,厉文材为东阳人, 贞观初为容州刺史,于容县城西建有学校.据此 看来,谢氏所记,倒亦顺理成章.贞观八年(634 年)铜州改名容州,治所即从北流徙至普宁.后 来容州升格为都督府,普宁又是府治地,直至唐末 普宁一直是县,州,府(管)三级地方政权所在地, 普宁一直是岭南古容州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笔者才疏学浅,仅是抛砖引玉,不当之处难 免,恳请大方家指教!
/
本文档为【【doc】唐容州徙治容县之考异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