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研究

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研究

2017-11-15 29页 doc 62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研究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研究 中图分类号: ( ( ( ( 四 四 四 四 号 号 号 号 楷 楷 楷 楷 体 体 体 体 加 加 加 加 黑 黑 黑 黑 ) ) ) ) 密 级: ( ( ( ( 四 四 四 四 号 号 号 号 楷 楷 楷 楷 体 体 体 体 加 加 加 加 黑 黑 黑 黑 ) ) ) ) U D C : ( ( ( ( 四 四 四 四 号 号 号 号 楷 楷 楷 楷 体 体 体 体 加 加 加 加 黑 黑 黑 黑 ) ) ) ) 本校编号: 1 0 6 5 2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视 ...
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研究
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研究 中图分类号: ( ( ( ( 四 四 四 四 号 号 号 号 楷 楷 楷 楷 体 体 体 体 加 加 加 加 黑 黑 黑 黑 ) ) ) ) 密 级: ( ( ( ( 四 四 四 四 号 号 号 号 楷 楷 楷 楷 体 体 体 体 加 加 加 加 黑 黑 黑 黑 ) ) ) ) U D C : ( ( ( ( 四 四 四 四 号 号 号 号 楷 楷 楷 楷 体 体 体 体 加 加 加 加 黑 黑 黑 黑 ) ) ) ) 本校编号: 1 0 6 5 2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目:视 视 视 视 频 频 频 频 监 监 监 监 控 控 控 控 电 电 电 电 子 子 子 子 人 人 人 人 像 像 像 像 证 证 证 证 据 据 据 据 鉴 鉴 鉴 鉴 定 定 定 定 研 研 研 研 究 究 究 究 蔡 蔡 蔡 蔡 鑫 鑫 鑫 鑫 2 2 2 2 0 0 0 0 0 0 0 0 9 9 9 9 0 0 0 0 3 3 3 3 0 0 0 0 1 1 1 1 2 2 2 2 0 0 0 0 0 0 0 0 8 8 8 8 1 1 1 1 0 0 0 0 研究生姓名: 学号: 校内指导教师姓名: 张 张 张 张 凌 凌 凌 凌 燕 燕 燕 燕 职称: 副 副 副 副 教 教 教 教 授 授 授 授 校外指导教师姓名: 职务职称: 学位等级: 硕 硕 硕 硕 士 士 士 士 学科: 法 法 法 法 学 学 学 学 专业: 侦 侦 侦 侦 查 查 查 查 学 学 学 学 ( ( 小 小 四 四 号 号 楷 楷 体 体 加 加 黑 黑 ) ) ( ( 小 小 四 四 号 号 楷 楷 体 体 加 加 黑 黑 ) ) 论文提交日期: ( ( 小 小 四 四 号 号 楷 楷 体 体 加 加 黑 黑 ) ) 论文答辩日期 : ( ( 小 小 四 四 号 号 楷 楷 体 体 加 加 黑 黑 )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 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也不包含获得 西 南政法大学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 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完 全 了 解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有 关 保 留 、 使 用 学 位 论 文 的 规 定 。 特 授 权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可 以 将 学 位 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 编 入 有 关 数 据 库 进 行 检 索 , 并 采 用 影 印 、 缩 印 或 扫 描 等 复 制 手 段 保 存 、 汇 编 以 供 查 阅 和 借 阅 。 同 意 学 校 向 国 家 有 关 部 门 或 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视 频 监 控 电 子 人 像 证 据 鉴 定 研 究 T h e S t u d y o n V i d e o C o n t r o l l e r s E l e c t r o n i c s F i g u r e s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T T T h h h e e e S S S t t t u u u d d d y y y o o o n n n V V V i i i d d d e e e o o o C C C o o o n n n t t t r r r o o o l l l l l l e e e r r r s s s E E E l l l e e e c c c t t t r r r o o o n n n i i i c c c s s s F F F i i i g g g u u u r r r e e e s s s I I I d d d e e e n n n t t t i i i f f f i i i c c c a a a t t t i i i o o o n n n 作 者 姓 名: 蔡 鑫 指 导 教 师: 张凌燕 副教授 西 南 政 法 大 学 S o u t h w e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P o l i t i c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L a w内 容 摘 要 内 内 内 容 容 容 摘 摘 摘 要 要 要 近年来,发生在公共场所的犯罪案件越来越多,如杀人、抢劫、盗窃等,由于 公 共场所人口流动性大,难以寻找目击证人、获取有价值的物证,这给案件侦破 带来很 大困难。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城市在安全建设时会在公共场所装 置视频监 控设备,该设备通常全天工作,能在其拍摄范围内记录人物犯罪过程,因此要充分利 用视频监控侦破案件、打击犯罪。但是,由于视频监控拍摄范围、拍摄角度、拍摄距 离、拍摄光线等因素影响,视频图像质量参差不齐,常常出现人物模糊、变形等问 题,因此需要对人像进行技术处理、真实性鉴定、同一认定。笔者在本文中以传统人 像鉴定方法为核心,结合视频监控中人像证据的电子属性予以研究,以期通过以上研 究能给视频监控人像鉴定研究带来有益借鉴。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视频监控人像鉴定的概述。分别介绍了视频监控人像鉴定所涉概 念,在电子证据的框架下分析视频监控人像证据的种类属性,分析了鉴定内容数据 化、鉴定内容承载方式多样性、鉴定难度大的特点及对其鉴定的必要性。最后介绍了 国内外电子证据鉴定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我国视频监控人像鉴定虽在上和技术 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还却乏相关取证规范、鉴定规范等加以指导和约束。 第二部分对视频监控人像鉴定工作遇到的主要困境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视频 监控人像模糊性所致困境,包括焦点模糊、光线模糊、运动模糊、曝光模糊,并总结 了常用的技术处理方法。其次分析了视频监控人像之取证困境,包括信号转存、复制 转存、拍摄转存三种不合理的提取方法,并提出相对合理的取证方法。最后分析了视 频监控系统对人脸跟踪定位的困境,提出由计算机识别和专家鉴定相结合的解决对 策。 第三部分是对视频监控图像真实性鉴定进行分析。真实性鉴定是进一步展开同一 认定的基础,是鉴定结论证明力的保障。文中首先针对监控图像的几种伪造手法提出 了利用场景、图像质量、画面变化、时间变化、色温变化、被处理痕、录像格式、景 深常识、饱和度与对比度知识等方法进行判断,再例举了我国计算机科学领域提出的 利用图像中区域的重复性检测、利用期望最大化算法检测图像真实性的识别方法。 1第四部分着重分析视频监控人像的同一认定。结合静态人像鉴定理论知识 提出了 人体头部特征识别、体态特征识别、特殊标记识别、行为特征识别四种方法, 并分别 对其特征点及鉴定进行分析,探讨了在视频监控人像鉴定中的运用方 法。 关键词:视频监控人像鉴定;模糊;真实性鉴定;同一认定 2A b s t r a c t I n r e c e nt ye a r s , m or e a nd m or e c a s e s oc c ur r e d i n publ i c pl a c e s , s uc h a s m ur de r , r obbe r y, t he f t .a nd ot he r publ i c pl a c e s , t o t he m obi l i t y of t he popul a t i on, i t i s di f f i c ul t t o ne e d t o f i nd w i t ne s s e s , di f f i c ul t t o obt a i n va l ua bl e e vi de nc e , w hi c h br i ngs gr e a t di f f i c ul t y t o t he c a s eB ut w i t h t he de ve l opm e nt of c om put e r t e c hnol ogy, m a ny c i t y i n s a f e t y c ons t r uc t i on i n publ i c pl a c e s f or vi de o s ur ve i l l a nc e e qui pm e nt , t he e qui pm e nt i s us ua l l y a f ul l - t i m e j ob, i n t he s hoot i ng r a nge r e c or d pe r s on a c t i vi t y pr oc e s s , t he c r i m e , s o t o m a ke f ul l us e of vi de o m oni t or i ng c a s e i nve s t i ga t i on, c r i m eH ow e ve r , due t o t he vi de o m oni t or i ng s hoot i ng r a nge , a ngl e of s hoot i ng, s hoot i ng di s t a nc e , s hoot i ng l i ght a nd ot he r f a c t or s , m oni t or i m a ge qua l i t y une ve n, of t e n a ppe a r c ha r a c t e r f uz z y, de f or m a t i on a nd ot he r pr obl e m s , he nc e t he ne e d f or a por t r a i t of t e c hni c a l pr oc e s s i ng a nd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I n t hi s a r t i c l e t he a ut hor t o t he t r a di t i ona l por t r a i t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m e t hod a s t he c or e , c om bi ne d w i t h vi de o s ur ve i l l a nc e i n t he por t r a i t of e vi de nc e e l e c t r oni c pr ope r t i e s t o s t udy, w i t h pe r i od t hr ough t he a bove r e s e a r c h c a n pr ovi de t he be ne f i c i a l r e f e r e nc e on por t r a i t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m oni t or i ng. T hi s pa pe r i s di vi de d i nt o f i ve pa r t s : T he f i r s t pa r t of t he vi de o m oni t or i ng por t r a i t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ove r vi e wI nt r oduc e d vi de o m o n i t o r i n g e l e c t r o ni c po r t r a i t i de n t i f i c a t i on of t he c o nc e p t s c ov e r e d i n t he e l e c t r on i c e v i d e n c e , unde r t he f r a m e w or k of t he a na l ys i s of vi de o m oni t or i ng por t r a i t t ype s of e vi de nc e a t t r i but e , a na l ys e s t he a ppr a i s a l c ont e nt da t a ,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of t he c ont e nt be a r i ng m e a ns di ve r s i t y,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of di f f i c ul t y m a j or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nd t he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of t he ne c e s s i t y. T he s e c ond pa r t i s m a i nl y on t he dom e s t i c a nd f or e i gn e l e c t r oni c por t r a i t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e vi de nc e de ve l opm e nt pr e s e nt s i t ua t i on, i nt r oduc e d t he f i r s t f or e i gn e l e c t r oni c e vi de nc e t he or y a nd t he de ve l opm e nt of A ngl o- A m e r i c a n c ount r i e s e l e c t r oni c e vi de nc e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s ys t e m pr oc e s s , t he n t o our c ount r y e l e c t r oni c e vi de nc e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t he or y a nd pr oc e s s a na l ys i s s ys t e mT hr ough t he a bove a na l ys i s , t he a ut hor t hi nks C hi na vi de o m oni t or i ng e l e c t r oni c por t r a i t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a l s o l a c ks t he r e l a t e d e vi de nc e , nor m s t o gui de a nd c ons t r a i n. T he t hi r d pa r t of t he vi de o m oni t or i ng por t r a i t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w or k e nc ount e r e d m a j or di f f i c ul t i e s a r e a na l yz e d. T he f i r s t a na l ys i s of t he vi de o m oni t or i ng i m a ge f uz z i ne s s l e a ds t o t he di l e m m a , i nc l udi ng f oc us bl ur , m ot i on bl ur r a di a l bl ur , bl ur , e xpos ur eF ol l ow e d by t he a na l ys i s of vi de o m oni t or i ng por t r a i t of f or e ns i c s di f f i c ul t i e s , i nc l udi ng t he s i gna l t r a ns f e r , 1de pos i t , de pos i t c opy s hot t hr e e unr e a s ona bl e e xt r a c t i on m e t hod. T he f i na l a na l ys i s of vi de o m oni t or i ng s ys t e m on f a c e t r a c ki ng pos i t i oni ng di l e m m aT he f our t h pa r t of t he vi de o m oni t or i ng i m a ge a ut he nt i c i t y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a na l ys i sT he f i r s t of t he r e s pe c t i ve c ont r ol s e ve r a l i m a ge f or ge r y i s pr e s e nt e d by us i ng t he s c e ne , i m a ge qua l i t y, i m a ge c ha nge s , t i m e c ha nge s , t e m pe r a t ur e c ha nge s , i s pr oc e s s e d, t he vi de o f or m a t , de pt h of f i e l d know l e dge m a r ks , s a t ur a t i on a nd c ont r a s t i nve s t i ga t i on know l e dge , m e t e r i ng m e t hod of j udge m e nt , a nd i nt r oduc e d our c ount r y c om put e r f i e l d w a s pr opos e d a c c or di ng t o t he i m a ge a r e a dupl i c a t e de t e c t i on, us i ng t he e xpe c t a t i on- m a xi m i z a t i on a l gor i t hm t o de t e c t i m a ge a ut he nt i c i t y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m e t hod. T he f i f t h pa r t f oc us e s on t he vi de o m oni t or por t r a i t of t he s a m e s e x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T he c om bi na t i on of s t a t i c por t r a i t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t he or y know l e dge of hum a n he a d f e a t ur e r e c ogni t i on, f e a t ur e r e c ogni t i on, s ha pe s pe c i a l m a r k r e c ogni t i on, be ha vi or r e c ogni t i on of f our m e t hods , a nd t he f e a t ur e poi nt a nd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of poi nt unde r t a ke a n a na l ys i s , di s c us s e d t he a ppl i c a t i on of vi de o m oni t or i ng por t r a i t i de nt i f i c a t i on on. K K K K e e e e y y y y w w w w or or or or d d d d : : : : V V V V i i i i d d d d e e e e o o o o m m m m on on on on i i i i t t t t or or or or i i i i n n n n g g g g p p p p or or or or t t t t r r r r ai ai ai ai t t t t i i i i d d d d e e e e n n n n t t t t i i i i f f f f i i i i c c c c at at at at i i i i on on on on ; ; ; ; A A A A u u u u t t t t h h h h e e e e n n n n t t t t i i i i c c c c i i i i t t t t y y y y i i i i d d d d e e e e n n n n t t t t i i i i f f f f i i i i c c c c at at at at i i i i on on on on ; ; ; ; I I I I d d d d e e e e n n n n t t t t i i i i t t t t y y y y i i i i d d d d e e e e n n n n t t t t i i i i f f f f i i i i c c c c at at at at i i i i on on on on ; ; ; ; F F F F u u u u z z z z z z z z y y y y 2目 录 目 目 目 录 录 录 引 言 1 一 、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概述. 2 (一)相关概念明晰. 2 (二)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的种类属性 2 1.保存型与原生型电子证据3 2.可控型与不可控型电子证据. 3 (三)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的特点 3 1.鉴定内容数据化 3 2.鉴定内容承载方式多样性4 3.鉴定工作的复杂性4 (四)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的必要性4 1.背景因素 4 2.自身特殊性5 3.可鉴性. 5 (五)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发展现状6 1. 国外研究状况6 2、我国研究现状6 二 、视频监控人像电子证据鉴定的困境 8 (一)视频监控拍摄人像的模糊性 8 1.拍摄焦距引起的焦点模糊 8 2.拍摄光线条件引起的模糊 8 4.拍摄时曝光值不正确导致人像模糊9 1. (二)视频监控人像的取证困境 9. 1.不合理的提取方法 9 2.解决对策 10. (三)视频监控系统对人脸的跟踪定位困境 111.基于采集人像自身特殊性的 困境 11 2.解决对策 12. 三 、视频监控图像的真实性鉴定 13 (一)认定视频图像真实性的一般方法 14. 1.辨别利用不同视频监控图像混合制作视频的方法 14. 2.辨别利用相同视频监控图像混合制作视频的方法 15. 3.辨别利用不同元素伪造监控视频的方法 16 4.辨别利用语音伪造视频监控中的方法 17(二)计算机认定视频图像真实性 的方法 18 1、利用图像中区域的重复性检测 192、利用期望最大化算法检测 19 四 、视频监控人像同一认定 19(一)头部特征认定 19. 1.面部一般特征 202.面部五官细节特征 20. 3.面部伪装认定 23(二)体态特征认定 25 1.体态特征 25. 2.体态特征提取的方法 263.视频监控图像中身高测量的方法 27 2. 4.视频监控图像中各肢体测量方法 28 (三)特殊标记特征认定 29. 1.特殊标记特征 29 2.成像要求 303.特殊标记的鉴定方法与评判标准 31 四行为特征认定 32. 1.人体行为特征 322.视频监控中人体行为鉴定的局限 33 3.人像行为特征的最佳鉴定依据 33结 语 35后 记 36参 考文献 37 34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研究 引 言 在我国,犯罪分子的作案场所已出现由原来的居民大院,转向广场等公共活动区 1 域的倾向。 该类案件作案人员多为流动性人口,加之其反侦察意识较强,侦查机关很 难在犯罪现场获取有价值的证据。此时,视频监控设备在城市安全建设中的广泛运用 为获取犯罪嫌疑人证据、侦查破案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视频监控图像信息在法律 实务中的运用不断增多,截取犯罪嫌疑人在视频监控中的图像进行寻找辨认,已成为 视频侦查中应用最普及、效果最佳的侦查模式。例如南京、重庆、长沙系列 持枪抢劫 杀人案正是运用视频监控图像分析锁定犯罪嫌疑人并制作通缉图片。 而视频监控人像鉴定是视频侦查的技术支撑,它在确定犯罪嫌疑对象、印证犯罪 嫌疑人口供、固定其作案过程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有着 证据内容数据化、承载方式多样化等不同于传统证据形式的特点,并且视频监控系统 拍摄的人像易受光线、拍摄角度等因素影响而产生模糊、变形等问题,所以对视频监 控电子人像的鉴定方法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纸上静态人像的鉴定。 司法实践中,大量视频监控电子人像电子证据出现,这必然产生与之相应的鉴定 需求,同时也对视频监控电子人像鉴定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过 程是有历史必然性的。本文从视频监控电子人像鉴定的基本概念、特征、国内外视频 人像研究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视电子频监控人像鉴定所遇的几种困镜,总结视频监 控图像真实性、同一性鉴定的方法,在肯定传统人像鉴定方法的巨大成果基础上,结 合视频监控电子人像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它的鉴定方法,以满足实践需要。 1 ht t p: / / ne w ss ohu. c om / 20050812/ n226645037. s ht m l 2005 王姝: 《公安部通报全国治安形势 犯罪转向公共场所》 , , 年 08 12 02: 19 月 日 1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概述 (一)相关概念明晰 2 鉴定,中文词义为“鉴别评定,确定优劣真伪” ; 英文表述为 3 “authenticate”,可译为“证明是真实的、可靠的或有效的”。 视频监控电子人像 证据同一认定是指鉴定人运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人像识别知识等,对诉讼涉及 到的视频监控中的人像电子数据进行比对,判断其与样本是否为同一影像或同一人, 4 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同一鉴定包含了监控图像真实性鉴 定,图像真实性鉴定是进行人像同一认定的基础,是视频监控电子人像鉴定结论准确 性、可靠性的保障。视频监图像真实性鉴定,是指对监控图像进行鉴定,判断 其是否 5 被加工变造,如改变形体、删除背景物品、添加人物背景等。 视频监控电子人像鉴定的工作主要是围绕监控图像中的人像、物品展开,对图像 原始性、真实性所作的认定是进行同一认定的基础,只有在图像是原始、真实的情况 下,同一认定结论才更具可靠性和证据价值。实践中鉴定结论有三种,即肯定、否 定、倾向肯定或否定,这三种鉴定意见都有其不同的线索或证据意义,对侦查破案、 案件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的种类属性 视频监控中的电子人像证据实质是信息系统中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的能以人物图 像表现案件事实内容的证据材料。这些证据材料一般由计算机、u 盘等电子设备存储, 也可能由计算机程序生成,如视频监控程序拍摄的人像等。根据电子人像证据的来 源,可将其分为原生型和保存型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根据在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 6 的来源,可以分为可控来源和不可控来源的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 2 夏征农等: 《辞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4844 页 3 [英]霍比恩: 《牛津英汉双解词典》 ,石孝殊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年版,第 96 页 4 蔡鑫: “人像电子证据鉴定方法及完善对策” , 《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年第 6 期,第 62 页 5 廖根为: 《监控录像系统中人像鉴定问题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第 9 页 6 参见:刘广三、李文伟: “刑事诉讼中的图像电子证据初论” , 《法学论坛》 ,2009 年第 1 期,第 31?32 页 2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研究 1保存型与原生型电子证据 保存型电子证据,是指用电子设备对已经存在的图像进行拍摄存储,不能显示更 多细节的图像,即二次转存图像。这类图像会丢失一部分原生图像本应该显示的图像 细节。例如,对已经形成的人像用专门的拍摄装置进行拍摄后,受像素等因素 的影 响,图像不能被无限放大,只能显示出有限的特征信息。原生型图像电子证据包含着 符合图像生成目的的 , 拍摄对象的图像细节 ,比如图像的分辨率、可放大倍数等。 视频监控中的电子人像证据属于保存型电子证据。视频监控是对其拍摄范围内人 和物予以拍摄、存储,其拍摄角度固定、拍摄距离有限,可能会导致所拍摄的人像模 糊、变型,由于保存型电子证据不具有显示图像具体细节特征的属性,其鉴定难度自 然较大。 2可控型与不可控型电子证据 可控来源的电子证据,是在刑事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为调查和收集证据而依照 法定程序、方式,有目的的产生刑事照相等电子图像数据;不可控来源的电子证据是 案件调查中已经存在或有当事人提供的电子证据,这种电子证据的产生和保存失去程 序控制,其证据意义明显低于可控型电子证据,因此其引起司法鉴定的可能性也更 大。视频监控中的电子人像证据分为可控型与不可控型,司法实践中,送检的 视频监 控人像证据大多是不可控型证据。 (三)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的特点 实践中对于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的争议有以下几个方面,如:电子人像证据在 存储前是否被篡改、毁损,生成该人像证据所依赖的计算机程序是否可靠。受电子人 像证据“电子”这一属性的影响,产生以上鉴定疑问实属正常。笔者结合这一属性, 分析出电子人像数据鉴定工作具有以下特征: 1鉴定内容数据化 3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视频监控中的电子人像证据实质是“一组以电子形式存在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 7 包含于各种波形、二进制编码或者是磁密度的变化之中", 需要通过相应的信息系统和 专业设备对其进行读取,方能被人感知。人像电子证据的鉴定实质是利用技术手段对 该电子人像的数据内容进行鉴定,如电子成像是否正常、电子数据是否被修改等。 2鉴定内容承载方式多样性 视频监控中的电子人像证据反映为一组电子数据,有别于传统的人像证据,它并 非以纸张作为其承载物,而是以数据形式存储于 U 盘、磁盘、光盘等电子载体上,因 此,鉴定内容承载方式多样化。进而对电子人像的鉴定需着落于上述电子设备方能对 电子人像作同一认定。这要求鉴定专家不仅要具备人像知识,还要掌握一定计算机知 识。 3鉴定工作的复杂性 实践中送检的视频电子人像材料因其在物理属性和检验条件方面的局限,造成了 鉴定工作的复杂性。该复杂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送检材料易被修改。这是 因为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用户端设备可以实现对电子人像鉴定材料的任 意修改,且由于材料的数字特征使得修改过程不存在可依传统鉴定手段识别的外部特 征,增加了鉴定工作的复杂性;另一方面,视频监控中的电子人像证据因为拍摄条件 的限制,易出现变形、失真、模糊等情况,进一步加大鉴定的复杂性。 (四)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的必要性 1背景因素 近年来,发生在学校、商场、银行等公共场所的刑事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严重 扰乱了我国的社会秩序。同时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公共场所 安装视频监控,初步形成了社会安全防控体系。例如武汉市于 2011 年建成全国首个城 域级全数字化监控系统,达到平均每平方公里摄像头超过 500 个,其中市级监控点 7 杨涛: “电子证据的特征和认定” , 《大众科技 》 ,2004 年 12 月,第 37 页 4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研究 5000 个,区级监控点 2 万个,社会监控点 22.5 万个,覆盖主城区出城道口、跨江大 桥、隧道、主要路口和重要部位。重庆力在建成“全国最大城市视频监控系统”,计 划截止 2012 年摄像头数量将从 30 多万变成 50 万,将达武汉的 2 倍。广州等地早在 8 2005 年便开始建设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 因此,视频监控的充分运用,会为侦查破 案提供重要的线索来源,视频监控人像鉴定在该工作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2自身特殊性 人像电子证据在侦破案件、严惩违法犯罪活动中运用颇为广泛。根据视频监控录 像中的人像确定侦破方向,寻找犯罪嫌疑人,或直接提取案发现场的人像资料作为电 子证据,使侦查效益价值最大化。但是人像电子证据作为一种专业性强且较“抽象” 的证据,它的提取、保存不同于传统纸上人像证据,甚至它的形成过程也如上文所 述,是可以修改的。所以在诉讼过程中其真伪及证据价值容易受到质疑,故必须由专 家对其真伪进行鉴定并出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意见。 3可鉴性 人像电子证据在法庭上作为证据使用主要是依靠其图像属性,即人像电子证据的 证据能力表现在其数据内容和表达内容连贯完整上,它在表现一个图像内容时相邻电 子像素和内容具有连续性,其证据稳定性较高。如在人脸图像上任选两个不同的部 分,这两部分之间的像素、色彩、分辨率、景深、亮度等必定符合自然的过渡及布局 规律,一旦被修改,这些过渡和布局规律将有很大变化,则可以被鉴定专家发现。其 次,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科学领域对电子人像的鉴定方面取得的成果甚多,其中 人脸识别法已达到自动识别水平,并且人像科学知识不断完善,对人体五官、形态、 体态的研究也不断体系化、深入化,这为视频监控人像的鉴定工作提供了较好平台。 8 ht t p: / / w w wy o oa n. ne t / a / xi ngy e x i nw e n/ 201201 1 3/ 4751 1ht m l 天安网, 《全城监控下公共安全的维护》 , ,2012 年 1 月 13 日 08:46,最后访问日期,2012 年 3 月 3 日 5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五)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发展现状 1国外研究状况 (1)技术进程。西方国家在理论上对电子证据鉴定的研究已比较完善。目前,多 数国家正投入大量资源用以研究电子证据鉴定技术。在人像鉴定方面的成就比较瞩 目。如美国 FBI 实验室早在 1984 年成立了 C A R T (计算机分析相应组)以研究计算机 9 取证及鉴定问题; 国际计算机专家联盟于 1991 年的会中正式提出 “C om put e r F or e ns i c s ” 这一术语。在国内,有学者将这一术语译为 “计算机法庭科 10 学” ,也有的译为“计算机取证” , 但国外关于这一术语的真正意义实际上并不限于计 11 算机证据,还包括其他存储设备,如 MP3、U 盘、SMS 卡等。 20 世纪 60 年代, 12 Bledsoe 开始利用计算机研究人脸识别方法,并建立了半自动的人脸识别系统。 到目 前,西方发达国家在人脸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上已硕果累累。在此不予赘述。 (2)制度进程。美国、英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电子证据鉴证制度”,如美 国电子证据鉴证规则包括:第一,电子证据的鉴证必须遵循“非歧视原则”。“非歧 视原则”实质是传统证据与电子证据之间的平衡,既要重视电子证据的特殊性,又要 将其与传统证据平等对待,指在审查电子证据是否属实时一方面考虑其特殊性,另一 方面又要与传统证据平等对待的作法。第二,电子证据的鉴证主要考查其是否具有形 式上的真实性。其鉴证标准是指形式上的真实性,而非实质上的可靠性。第三,电子 证据的鉴证方法主要是侧面认定方式,即自认、证人作证、推定与鉴定方式。这是因 为电子证据在产生、存储、传输与取证等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出现人眼不能察觉的差 13 错,对这些差错只能通过间接方式识别。 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在以上制度框架 下进行。 2 、我国研究现状 9 杨爽, “论电子证据鉴定的法律规制”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 ,2009 年第 5 期,第 97 页 1 0 麦永浩等: 《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 102 页 1 1 B r uc e JN i kke l , ” C om put e r f or e ns i c s a nd i nc i de nt r e s pons e e s s e nt i a l s ” , E l s e vi e r i n D i gi t a l I nve r s t i ga t i on, V o l , 1N o, 4, A ugus t1, 2005, pp1015 1 2 邱天爽、杨春晖: “一种基于改进邻分类器的人脸识别方法” 《信号处理》 ,2008 年第 1 期,第 36 页 1 3 刘品新主编: 《美国电子证据规则》 ,中国检察出版社,北京:2004 年版,第 41 页。 6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研究 (1)技术进程。在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运用到鉴定中的研究成果当 属人脸自动识别系统。其中常见的人脸检测与识别方法有基于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 14 基于统计特征提取的人脸检测与识别、基于图像代数特征的人脸检测与识别等。 其次 法庭科学领域关于人像鉴定问题的研究虽已延伸到摄影角度的测量、录像中步态特征 的研究,但主要还停留在静态人像照片检验上。要将计算机领域对人脸自动识别的研 究应用到视频监控中的人像鉴定还很艰难,因为计算机自动识别研究的基础为国内外 公用的人脸数据库,该人脸数据的采集一般是静态、正面人脸且图像背景简 单,这与 视频监控中拍摄的图像动态、侧面或半侧面人脸、背景复杂等存在很大差别。只有将 计算机人脸识别系统与人像鉴定结合,在人脸自动识别系统检测到共同特征的人脸后 由专家进行差异性鉴定,最终做出鉴定结论。 (2)制度进程。我国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已确立,并在诉讼中得到很广泛的应 用。公安部于 1998 年 5 月 14 日发布《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在第 234 条中第一次明确地将“电子数据鉴定”纳入鉴定范围,这意味着电子证据正式走进司 法领域,但对电子证据鉴定的具体实施尚未明确规定。2005 年《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 定规则》中也对“鉴定的委托”、“鉴定的受理”、“鉴定程序”、“鉴定文书”等 内容设专章予以规定。2007 年司法部颁布《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分别专章规定了 “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司法鉴定的实施”和“司法鉴定文书的出具”,虽未对 电子证据鉴定作具体规定,但对电子证据鉴定工作的展开也具有指导意义。2009 年 4 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了《人民检察院电子证据鉴定程序规则试行》,规定 了电子证 据鉴定程序,但并未对电子证据提取方法、数码恢复、密码破解、综合数据分析制定统 15 一的标准与规范。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视频监控中人像电子证据的鉴定工作得到制度 保障的同时也遵循了上述相关法律规定,但还缺乏更具操作性的法律法规进行指导或 规范,例如电子证据的取证、鉴定流程操作规范等。 1 4 参见廖根为,前注[5],第 3?4 页 1 5 王金辉、劳伟刚, “检察机关开展电子证据鉴定探析”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9 年第 12 期,第 81?82 页 7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 视频监控人像电子证据鉴定的困境 (一)视频监控拍摄人像的模糊性 监控录像通常被固定于某处进行拍摄,其工作原理是由外置的摄像头捕捉其拍摄 范围内的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再由视频基带(传输距离较近的情况下通常用该种方 式)或者光纤方式(视频监控离控制中心较远时通常用此种方式)传输到控制 中心, 再由控制中心对视频信号进行校正、切换、记录或对监控器进行遥控拍摄。由于拍摄 焦距 、光线、人物运动状态等条件的限制,拍摄的图像通常会模糊不清。常见的引起 人像模糊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拍摄焦距引起的焦点模糊 使用视频监控进行拍摄时,其成像原理与凸透镜类似。由于视频监控的镜头质量 16 差异及拍摄物的距离不固定,会影响到视频监控的景深。 视频监控的焦距越长景深越 小,反之景深越大;被拍摄对象越近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即被拍摄人物处在景 深范围内时,视频监控便能采集到清晰的人像,若超出景深范围,人像将变得模糊不 清,这种模糊效果给人像识别带来很大困难。 2 .拍摄光线条件引起的模糊 视频监控在进行拍摄时,对采集的图像的曝光条件越好,其显示出的图像才越清 晰,如果曝光不足,拍摄的画面会变暗。而视频监控是全天候工作,其摄像头的朝向 会影响拍摄的曝光效果,并且在夜间进行拍摄时会受到光线不足的影响,导致所拍图 像变暗甚至黑暗。此时,可以通过图像前期处理使人像清晰化。但是,这种处理是建 立在送检人像有一定鉴定条件基础上的,若是一片漆黑的图像鉴定难度相当大。实践 中,犯罪分子大多夜间作案,很多送检人像就是因为以上原因难以鉴定。 1 6 D e pt h of f i e l d D O F 景深 英语: ,缩写 在光学 中,尤其是录影或是摄影, 是一个描述在空间中,可以清楚成像的 距离范围。 虽然透镜 只能够将光聚到某一固定的距离,远离此点则会逐渐模糊,但是在某一个特定的距离内,影 ht t p: / / z h. w i ki pe di aor g / z h- 像模糊的程度是肉眼无法察觉的,这段距离称之为景深。参见 c n/ % E 6% 99% A F % E 6% B 7% B 1 ,最后访问日期:2012 年 3 月 3 日 8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研究 3 .拍摄时人物运动导致的人像模糊 视频监控采用固定曝光形式进行摄制,而其拍摄的图像大多是处于运动状态下的 人物,此时若人物运动过于剧烈,成像效果便会模糊。这种条件下拍摄的人像 虽然在 动态回放时是正常的,但是将其分解成静态图像帖时,就会发现人物图像边缘粗糙且 还可能存在多个快速运动留下的残影,此时便需要对模糊人像进行修正和分离以便进 一步鉴定。 4 .拍摄时曝光值不正确导致人像模糊 视频监控属数码拍摄的一种,其原理同数码拍摄类似,超过正常的曝光值,图像 17 上会产生粗糙的亮点,即噪点。 这些噪点会模糊掉图像的细节特征或者本该存在的阴 影,使鉴定难度加大。要减少噪点,一方面可以使用好的视频镜头来增加透光度以减 少曝光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在鉴定前对图像噪点进行处理,如在 photoshop 软件里对 图像进行锐化和增加明亮度数值,或使用滤镜及降噪软件等。 (二)视频监控人像的取证困境 1 .不合理的提取方法 监控录像实质是存储在电子介质上的视频信号,需要通过专业设备转化和处理, 其图像、声
/
本文档为【视频监控电子人像证据鉴定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