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弥陀经要解.doc

2017-12-20 15页 doc 33KB 84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730

暂无简介

举报
弥陀经要解.doc弥陀经要解.doc 弥陀要解五重玄义讲记 弥陀要解五重玄义讲记(一) 自序 蕅益大师(一五九九,一六五五)所注的《阿弥陀经要解》,乃是继明末幽溪大师《弥陀圆中钞》及莲池大师《弥陀疏钞》之后,依天台教理为基础,对《阿弥陀经》所作的一部精要而又深入的重要注解钜着。其篇幅虽不多,但以天台圆教的理论解析《弥陀经》中所隐含的净土深义,精辟无伦、发幽抉微、挥斥入神,又复条理井然、有解有行。是以三百余年来,对于中国净土宗之修行及理论,一直有着深远之影响。民初印光大师赞叹此《要解》为“极直捷要妙”(〈序〉二)、“文渊深而易知,理圆顿而...
弥陀经要解.doc
弥陀经要解.doc 弥陀要解五重玄义讲记 弥陀要解五重玄义讲记(一) 自序 蕅益大师(一五九九,一六五五)所注的《阿弥陀经要解》,乃是继明末幽溪大师《弥陀圆中钞》及莲池大师《弥陀疏钞》之后,依天台教理为基础,对《阿弥陀经》所作的一部精要而又深入的重要注解钜着。其篇幅虽不多,但以天台圆教的理论解析《弥陀经》中所隐含的净土深义,精辟无伦、发幽抉微、挥斥入神,又复条理井然、有解有行。是以三百余年来,对于中国净土宗之修行及理论,一直有着深远之影响。民初印光大师赞叹此《要解》为“极直捷要妙”(〈序〉二)、“文渊深而易知,理圆顿而唯心,妙无以加”(〈书一〉五三)乃至“理事各臻其极”(〈书一〉五二)。因此推崇此《解》为“千古绝无而仅有之良导”(〈书一〉七八)乃“自佛说此经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书一〉五二)其赞美之辞,可谓无以复加。 但《要解》虽精当简捷,然其中所涉天台名相及思想仍复不少。加之以古文言文写就,民初虽有宝静、圆瑛二大师,分别以语体讲解此书,而集成《亲闻记》及《讲义》二书,然对一般现代人而言欲于今日忙碌少时中,研习此书翳障犹多,故明确而深入地掌握及理解此注之精髓要点(主要是天 1 台观点的净土理论)实非易事。唯古来天台解经之芳规,入文正释之前,必先以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及判别教相等“五重玄义”,总括一经之大旨,开演一经之宗要,而后方随经句消文释义。因此一经要旨宗纲,尽在此五重玄义中总揽无遗矣。因之学人曾自忖:若能以通俗易解之口语,为时下僧俗四众,对此《玄义》作一概性且深入浅出之略讲,或可为欲深入理解净土教义之佛弟子,开启一方便之门,同时亦有俾益于净土教法之宏扬,此即《要解五重玄义》讲解之原意也。 丙子年(一九九六)腊月,以先妣法妙比丘尼往生之缘,而有环岛七七日报恩佛七之行,时于各个佛七之中,皆依当地同参道侣之因缘,择一相应之主题,于每日晚间与共修大众一同研讨。其中学人基于前述之想法乃先后于第二、第六场佛七中,分别于高雄悟光精舍暨澎湖大悲寺两处,以国、台语对《要解五重玄义》各解说一遍。冀使净土行者对此《要解》所揭橥之天台实相念佛理论,有一深切而精要性的理解,并依此而增上念佛人对净土法门的信愿之心,及精进实践的坚固道力。 越明年,有台南蔡长华居士,发心誊写音带内容为文字稿,以方便无暇听音带之居士习学天台净土教法,然以未加打字整理删修之故,广泛流通仍有困难。至一九九八年,又有河南沈震宇、沈贺兰老居士夫妇,见蔡居士之手誊稿,生欢喜 2 心,乃以古稀之龄,发心依两处所说之文字,删复汇辑,并适度整理转化辞句,一改原先口语化之繁冗,而成精简易明之文字,同时于必要处更补入小注以助理解,而增其可读性。最后再由学人修润删补,使文义更为确当、思想更加一贯,如是往复改订,积二年余始成今部,二位居士之发心与耐性,实功不可没~ 然学人少修寡学,虽有随缘弘化之心,诚乏真实利生之能。况天台教海深广无涯,而净土法门难解难思,二者之深解与弘扬,皆非吾人能力所及。原只为报母养育深恩,而随缘与众莲友分享学佛心得而已,不想竟至为文付梓。同参、居士期盼殷殷,而学人固却不得之余,实诚惶诚恐。今临付梓,索序多时,不得以乃附志缘起如上焉。 绪言 从今天起,我们希望能用七天每天一百分钟的时间,给大家讲解《阿弥陀经要解五重玄义》。由于时间不多,所以不能深讲,只能算是《玄义》的略讲,给大家种一下善根。 自从藕益大师为《阿弥陀经》着《要解》以后,民国以来讲解《要解》并且流传到今天的只有两本书,一本是圆瑛大师的《要解讲义》,另一本是宝静大师的《要解亲闻记》,而以《要解讲义》流通最广。这两本书都收集在台北松山寺印经处所印的《净土丛书》里头。三、五年前,广慈法师集结《净土宝藏》,至今已集结了二十册,大概在第三册或第五册中, 3 也收录了《弥陀要解》以及《弥陀要解讲义》、《弥陀要解亲闻记》此外,记忆中清代尚有一本《要解》的注,名为《便蒙钞》,共三卷,为达默法师所着,今收录在《卍续藏》中。 由于藕益大师出世到现在不过三百多年,《要解》出现的晚,所以为《要解》作注解的不多。《要解》的注解从资料上看有三部,后两部的作者中,宝静大师是天台宗传人,圆瑛大师是学《楞严经》的,这两个人各有发挥。不过我们这次讲《要解》,这两部书一概不用,这不是轻慢,而是时间不够~一共只有七天,怎么讲得完呢,因此我们只能按《要解五重玄义》的原文来讲解。 藕益大师所着述的《弥陀经要解》,是整理了天台宗的一些重要看法,文简意赅,特显弥陀信愿持名的。印光大师说: “藕益大师所着《要解》,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印光大师赞叹《要解》真是到了极点,在净土教理方面,他是特别特别的推崇这部注解的~ 《要解》所阐述的净宗要义,完全依于天台宗的思想观念,乃因藕益大师是教学天台的,他本身也是天台宗的传人(虽然生前他老人家一直不如此自认,但后代却是如此认知的),而依天台宗来解《弥陀经》也的确能有事理周圆之妙。大师 4 用天台宗的思想观念注解《弥陀经》,提倡“信、愿、行”这样的重点,其实并不是他的首倡,而是参考、采取了古德的说法。 但是,为什么《要解》的影响这么大呢,一方面由于就是像《弥陀经》本身一样,其篇幅并不多,容易为一般人所受持之故。另一方面,它的中心思想又是中国人所熟悉的天台思想,而中国受天台思想的影响是无远佛届,无论是律宗、密宗、禅宗、华严宗这几个中国重要的代性宗派,几乎都或多或少受到天台思想的影响。因此,依天台为基础而解释《弥陀经》,应当然是符合传统中国佛教思想观念的。因此,近一、二百年以来,《要解》的影响之所以如此的深广,除了印光大师的大力推崇以外,教理上契合中国佛教之机也是一个主因。 这次在佛七期间讲解《要解五重玄义》,采用略讲的方式,力求精简扼要,该略过的地方就略过,当然该深入细讲的地方还是要细讲。为什么要先略讲〈五重玄义〉呢,因为它重要嘛~众生的因缘各不相同,现代的人都很忙,不一定有意愿听那么多,所以不如略讲,把它的重要精神作一个大概的介绍来提醒大家,即使今后不听细讲也是可以的。要是有人愿仔细听,将来再安排机会,这是采用略讲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是应时机的需要。譬如对现代年轻人来说,圆瑛大师和宝静大师就算是古人了。他们的著作和思想说法都比较深, 5 年轻人不一定愿意看,看了也不一定懂。有些人甚至对《要解》跟《要解讲义》都分不清楚,怎么能看懂《要解》呢,这说明现代人(包括我在内)跟古人相比,根器漏劣。现代人讲过《要解》的,据学人所知可能不多,而且大都是按照《要解讲义》来讲的,部子不小,人们去听,花的时间蛮长,那么长的录音带对于现代人不一定应机。所以学人兴起这个念头,要将《弥陀要解五重玄义》略说,精简到在一个佛七当中,用七百分钟把它讲完。讲前的希望如此,祈求三宝及护法龙天加被,希望能顺利圆满讲完。如果能让大家了解这《五重玄义》,也就能对净土法门的理论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此则对修行净土法门将会大有帮助,这就是学人今天讲解《要解五重玄义》的用心所在。 本书标题是《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要解》本身就有五重玄义,但我们不按五重玄义说此标题,就简要地直接说明什么叫《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有一部经叫《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是解《阿弥陀经》的。是谁来解的呢,“清西有沙门藕益智旭解。”这个人是明末清初的人,当他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清朝了,所以他写“清”。“西有”是他的别号,涵意是西方实有极乐世界。“智旭”是他的内号,是他师父给他取的。“藕益”是他的外号,为什么叫“藕益”,藕是莲花的地下茎,由藕而生荷开花结莲,藕益的涵意就是得西方莲花化生的益处。这三个名字是同一个人,就是藕益大师。 6 “解”是指他来解说这一部《佛说阿弥陀经》。解经的文章原本叫“疏”,可是在他之前,有一个他最敬仰的人,就是莲池大师,这位莲池大师已经对此经作了一部注解,其名是《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所以他不再把自己的解叫“疏”或“钞”,而取名《要解》,多少亦有区别的意思。 大师为什么要写这本《要解》呢,在《要解》的“跋”里是这么说的:大师初出家时学禅宗,自以为弹宗最高,蔑视持名念佛,妄认为持名念佛是中、下根器人修的。后来他生一场大病,参禅没用,生死苦逼,于是发意西归,就是说在病得快要死的时候,决心投归安养,求生极乐,这样转念改修之后,他的病就好了。大师在鬼门关绕了一圈之后,才开始研究《妙宗钞》、《圆中钞》和莲池大师的《疏钞》,从而知道念佛法门原来是这么高妙,念佛三昧是无上宝王。于是他就深深忏悔过去诽谤净土法门的罪业,从此死心塌地念佛,“万牛莫挽”,一万头牛也拉不动他。这种人在一次大病之后,就有这种觉悟,真是了不起。我们有人常常去看病,天天拿钱去供养医生,就是不痛念生死,发意西归。居士们跪着拿钱供养你(指出家人),你就笑嘻嘻的去供养医生,就这么十方来,十方去,把医生养饱了。藕益大师有一位朋友,也是修净土的,他知道藕益大师学问很高,会讲经,会写疏,就请求他写一部《阿弥陀经》的注解,“欲令此经大旨,辞不繁而炳着。”就是说注解要写得言简意赅,义理周备,要 7 把这部经的要旨讲得很清楚、很完美。于是他认为“欲普与法界十方一切众生同生极乐,理不可却。”对这么好的要求,在道理上不能推却。那时候他才四十九岁。他在九月二十七日开始动笔写《要解》到十月初五日就写完了,前后不过九天~他老人家经过九天思维,写成了这部书,可是我们学它一个月,可能还没能搞懂,学三年也不一定能全懂,可见古人修行和我们的能耐相比,差别实在很大。 他老人家思想敏锐,运笔如飞,思维快,动笔也快。因为写得快,下笔时,不可能对文字很仔细去斟酌。你们在读《要解》时,必须得意忘言,得义忘诠,要懂得他的本意,不要死执在文字上。但是《要解》的思想,基本上都符合历代天台宗大德的见解,发明新意的地方严格地说并不多。实际上是整理了天台宗对净土法门的重要看法,精要而系统地讲述下来,又能符合古意,所以很适合我们学习。下面看正文开头: 这一段是总举大纲。原夫诸佛悯念群迷。诸佛悯念群迷,众生是不知道的,也是众生最难相信的。因为我们不相信诸佛在悯念我们,所以在很多遇到障碍的情况时,念佛念得不踏实、不深刻,总觉得我们在受苦,即使诸佛知道也没有办法。因此就自求多福,到处乱撞,不会死心塌地把自己交给阿弥陀佛,这就是信心不够,认为修行要靠自己,不能靠别人,佛也不能帮你的忙。诸佛悯念我们,难道就能替我死,替我 8 受灾难吗,这的确是一个大秘密。在最危急的时候,你到底是要念佛呢,还是要靠自己,用自己的力量去奋斗,离开那个灾难呢, 如果诸佛菩萨不能在众生遇到大灾难的时刻,给予众生大利益的话,那么整部《普门品》不就是在打妄语吗,《普门品》告诉我们: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又如 “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乃至 “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难道这些都是假的吗,《普门品》是《法华经》最重要的“四要品”中的一品,如果《普门品》是假的,那么《法华经》岂不就是假的了吗,《法华经》是一乘妙典,如果《法华经》是假的,那么什么经是真的呢,这个事情的确是一个大秘密,一切众生不能够领受,众生不知道诸佛悯念我们,乃至于诸佛到底悯念我们到什么程度,就更是不知道了。 学人老母亲生病的时候,由于担心她的病情,因此老想着:我还去不去光云寺主持佛七呢,因此学人就对她说: “老菩萨,你这么生病,怎么办呢,干脆我不要去主七好了~”她就告诉我说: “法师啊~请你要对佛菩萨有信心,现在正是考验法师信心 9 的时候,既然你要去弘法利生,弥陀佛自有安排,你放心去吧~” 说“弘法利生”学人是绝对承当不起,不过她是病人,我是健康的人,而我的信心有没有她坚固呢,这一件事一直深刻地留在学人的记忆之中。原来我们还是很愚痴的,对很多事情我们还是不敢相信。所以信心要用一大阿僧只劫来修,修行一大阿僧只劫才能修满十信位,然后再用两大阿僧祗劫修成佛果,就是如此。 所以,“诸佛悯念群迷”,你要信得过这句话。如果信得过这句话,那么我们对阿弥陀佛就算信透了。以下不用多说,念佛回向就行了。你在临终时,诸佛在悯念你,那么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诸佛所共赞的,他能不悯念你、不顾念你吗,那么他用什么方法顾念你呢,就是一句弥陀圣号~四十八愿当中赞叹弥陀圣号功德利益的愿共有十二愿,占了四分之一。在诸大乘经中,都赞叹阿弥陀佛这句圣号。悯念你最直捷了当的方法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这六字洪名犹如太阿剑横按当轩,触之则伤;如大火轮,攫之则燎,什么样的灾难不能破除呢,所以信得过的人就得利益。我们都能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开悟,却不相信佛能帮助我们,这样子念佛就不能得力。 随机施化,随着众生的根机而施以教化。这是说有的人刚强要这么教;有的人柔和要那么教;有的人是以信入,要这么 10 教;有的人是以智入,要那么教。众生的根机有种种差别,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虽然同样是归向同一个目标,没有第二种目的,但是施设的方便法门却有很多,应该按照众生不同的根机给予不同的方便法门。可是如果像《法华经》所说的开权显实,将一切方便法门全盘打开来,让你看到它们背后的真实用意,那就是像《金刚经》上说的: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这样说来,则一切方便法又皆是真实法了。 文又云:“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直是不屈,捷是快捷,圆是圆修一切法、圆满佛果。从因地上说是圆修一切法;从果地上说是能够圆满佛果。譬如小乘人修四念处、观无常,这不过是方便法中的方便。如果你只去修声闻的四念处,或是修苦、集、灭、道的四谛,或修无常法,所成就的是声闻的果位,依大乘说,与究竟的佛果是不同的。佛是常法,是常乐我净。你只修无常,不了真常,则与佛果不同。声闻人只证阿罗汉位,它是方便法,而且是偏而非圆。净土法门虽是方便法,可是它却是圆满的法门。什么叫“至圆”呢,在一切佛法中,最圆满无缺的、究竟成就的、无余无缺的,才叫“至圆”。什么是“至顿”呢,一切圆满法中,有慢慢引导你入佛果的,也有当下让你入佛果的,当下让你入佛果的就是“至顿”。它是当下圆收,不假方便、顿超顿成的法,这个法就是“至 11 顿”。 今天我们要横超无始劫来的生死,圆满佛果,那么至圆、至顿、至直捷的法门就是念佛求生净土。印光大师常常是这样说,这句话就是由藕益大师这儿说过来的。印光大师对近代中国佛教的影响非常深,换句话说,藕祖对中国佛教的影响非常深远,其原因就在这里。藕益大师的净土思想,就是透过印光大师的宏扬,而深入到我们的修行观念中的。 念佛法门有好多种,其中有一种最简单、最容易、而且最稳当不会出差错的,是信愿专持名号。什么是一切念佛法门,念佛法们有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以及持名念佛。这些分说是四,其实合说是一。合说虽是一,入手有方便不同之别。其中则以专持名号为第一方便,其妙用在于最简单、最容易、最稳当。 什么是实相念佛呢,就是念你自性的清净心与诸佛无二无别。这个在禅宗就叫开悟。 观想念佛就是观想、理解弥陀本愿功德不可思议,乃至理解、思维“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功德加持不可思议,也就是学人在《净土深义》讲座中讲的“带理念佛”。 观像念佛是依于《观无量寿经》所示十六观(其实以前十三观为主),而观想弥陀金身相好庄严,乃至观想极乐世界清净海众、七宝莲池、八功德水等,种种妙庄严相。这有点接近密教的修法。 12 持名念佛呢,是把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都放下,专以口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一直念下去,而且摄耳专听,这叫持名念佛。藕祖说持名念佛不用观想,不用观像,也不用思维,最最简易而且最为稳当,不会出差错,也不用再加其它方便。阿弥陀佛谁都会念,不用人教,所以是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最简易、最稳当的法门。 不过,这个专持名号还不够,他说要“信愿专持名号。”要以信愿为前提。有的人也在念阿弥陀佛,但是他没有信,也没有愿,他念阿弥陀佛就如同演戏一般,反正你叫我念,我就念,阿弥陀佛在哪儿啊,他不大信。有人虽然相信阿弥陀佛,可是他不发愿求生极乐,他没有愿。所以这里讲的至简易、至稳当的应当是信、愿、持名三者结合在一起,要有信有愿的持名念佛才是。 信什么,信有极乐,信我可以往生,信弥陀佛能接引我往生,信我临终时必能求往生。 愿是什么,愿求生极乐,其它一概不愿,而且此愿很坚固。以此信此愿专持弥圣号,与弥陀本愿相应。因为弥陀佛说过: “若有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是弥陀佛在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所说的。我相信弥陀本愿不虚,我愿意忆持弥陀本愿功德,所以我要持佛名号,与弥陀佛大愿王相契、相应,以满足我的信愿,这叫信愿持名念 13 佛。 以下一大段,是以古人的做法来作证明。净土三经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是《观无量寿经》,后来是《无量寿经》,再后来是《阿弥陀经》。这三部经并行于世,都流传在中国。可是古大德大约在宋朝(最晚可能是在南宋末),就单独把《阿弥陀经》列入日课(列入晚课必诵的功课)。他说这难道不是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这几句话就不好懂了。这里他说古人就是看到有这么几个原因,才将《阿弥陀经》列为日课的啊~ 第一个原因是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上、中、下三种根器。 第二个原因是持名一法摄事理以无遗。事就是事修,理就是道理,就是理悟。此方说有人会盖房子,不过叫他讲道理他讲不出来。但又有人比如工程师,他虽然会解释盖房子时水泥要放多少,砂子放多少,强度要怎么样,可是叫他动手去拌水泥砂浆,去砌砖、抹墙,他就弄不好了。这是道理能懂、事情不会做的例子。修行最好是既能懂道理,也能亲自做那个事,并且经过做那个事之后,更能深入那个道理。专持佛名一法不但教我们如何念佛以事修,同时持佛名号时,自能得到无上殊胜功德(理悟),这就是摄事理以无遗的意思。 在事修方面,种种的修行法门,一句阿弥陀佛圣号就全部包括进去了。换句话说,由于你念“南无阿弥陀佛”,种种的 14 修行法门全都能够满足。譬如你修六度万行,修无常观,乃至修种种观,以及修其它一切法,只要你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法门所得的利益你都能得到,念阿弥陀佛就横赅一切事物了。 事修亦能证那个理啊~念阿弥陀佛能念到当生开悟,或者往生到了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就能彻见那个理,这个理也包罗圆满了。以至于诸佛不可思议的妙理,诸佛亲证的至直捷,至圆顿的本然清净佛性真理,所谓中道实相也在念南无弥陀佛当中圆满了。这就是学人在《净土深义》里说的,净土法门实在是大乘究竟法门,横赅大乘法门的一切究竟义,这些我们往后会详细解释。所以说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事理圆收而无遗。 第三原因是统宗教而无外,这就更难信了。“宗”就是禅宗。强调从修入手,依修而悟的法门叫宗。禅宗是离文字相,向上直指,但观一切心,见真如自性,这是宗门的修法。“教”则是依文而解,大开圆解之后,即能证悟佛法,这叫做教下。天台宗是教下,此宗提倡透过文字的薰修慢慢地去修止观,一步一步的修悟过来。那么,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能念到即刻开悟,这就是“宗”。念一句佛号能大开圆解,让你体会大乘佛法和阿弥陀佛所蕴含不可思议的真理,这就是“教”,所以信愿持名念佛统括了宗跟教。因为有这样三个原因,所以藕祖赞叹专持阿弥陀佛圣号尤为不可思议也哉~ 15 若只就其文义的解释是这样,不过,就学人所知,当时把《阿弥陀经》列入日课,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短。因为《阿弥陀经》文简意赅,而且辞义炳着,事理周圆,提倡信愿行,教你依信愿而起修,因此古德将之列入日课。 当然,《无量寿经》在这方面相比起来也没有什么差别,不过它是广说,是《弥陀经》的广说,比《弥陀经》长好多倍,所以列入日课比较不合适。学人的看法是这两部经都是讲信、愿、行,但是《弥陀经》是直接就提信、愿、行,它不说其中道理,也不说法藏比丘在因地修行的事。而《无量寿经》是讲因地法的,对现在根性薄弱的人,《无量寿经》还是应该提倡提倡,它能让你知道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在哪里。《弥陀经》是只说不可思议你要信,诸佛赞叹你要信,可是你不晓得原因在哪里,你信不过呀~到了现在就更惨,因为根性不利,所以更信不过,因此要《无量寿经》来辅助这个不足。 不管怎么说,藕益大师来解《弥陀经》,专门赞叹《弥陀经》,这是当然的。不过你不要认为只有《弥陀经》是唯一重要,弥陀佛的净土三经其实是各有其特点和专长。或许就你的根器来说,《无量寿经》同样重要。它让你知道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怎么样,愿与愿又是怎么样,阿弥陀佛当初做法藏比丘是怎样修行的,这个因地的情况你应该了解,了解了才会信得深。这是就今天众生根机己经不同于往昔的情况而说 16 的。下面一段是说明为什么要造这部《要解》,以及它的特点在哪里, 这一段就是提示为什么要写《要解》的原因了,他说从古以来,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些大德来注解《阿弥陀经》,可是时间相隔遥远以后,很多都湮没而没有留传下来,所存没有多少。他所熟悉的人,有“云栖和尚”也就是莲池大师(因为藕益大师在他的塔前剃度,因此尊称为和尚,自认为其弟子)莲池大师写了《阿弥陀经疏钞》,后来莲池大师的门生又进一步解《疏钞》为《疏钞演义》。藕益大师说《疏钞》广大精微,赞誉它很广博浩大,精妙入微。 “幽溪师伯”就是传灯大师,是他师父的师兄弟,所以尊称为师伯。传灯大师是明朝很有名的天台大德。藕益大师的天台传人身分,有可能是幽溪大师传给他的。幽溪大师为《阿弥陀经》作了注解,名《圆中钞》。天台宗判佛教分“藏、通、别、圆”,“圆”最高。天台宗讲真、俗、中三谛,以“中”为第一义谛,“中”就是中道实相。“圆中”与“但中”相对应,所谓“圆中”,是指三谛圆融的一中一切中而言,与对空、假而说中的“但中”是不同的。幽溪大师是把《阿弥陀经》放在至圆、至顿、最圆满的教法当中,故列为圆教中道实相法门,因此他的解叫做《圆中钞》。幽溪大师是天台宗人,当然用天台的无上了义圆中法门来看《阿弥陀经》,以圆教的角度来解《阿弥陀经》,以中道实相来彰显其 17 深义,这个钞很好,但是太高深了。所以说它是“高深洪博”。这也是高度赞誉之辞。 以上两部钞都如日月中天,就像日、月一样在天上照耀着,有目皆睹,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到。表示它们的内容都是很好,教理上的地位都很崇高。特以文富义繁,可是因为它们的文字很多很长,义理讲得很繁、很深、很广,边涯莫测,一般人测度不了它们的边际,了解不到深刻的地方。或致初机浅议,信愿难阶。或有可能使得初机和思想浅薄的人看不懂,生不起信心,当然也就发不了愿心。以藕益大师的观点来看,净土法门最重要的是信、愿。他说如果你没有信、愿,即使你念佛“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如果你“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 所以信愿最最重要。信愿难阶的意思是表示这两部钞还有不足,根劣识浅的人难得利益。这不是否定两位大师,而是从应机不应机的角度来两钞的不足。 故复弗揣庸愚,再述《要解》。所以也不考量自己才智的平庸、愚劣,再来写一部《要解》。大师在这里用“述”,而不说“着”或“作”,是谦虚之语,因为“述”乃是依古人的意见,扼要的再说一遍。而“着”和“作”则是在写作中发挥自己的意见,是自己的创作。老人家用这个“述”字是有涵义在里面的。例如今年学人在结夏结束时出版了《法华 18 三昧集注》,那是把古大德的意思集中整理一下,放在正文的适当的地方,以介绍给现代人知道,而编者不过加一些“按语”来进一步说明,这样的做法就接近“述”的意思。大师说他的要解是“述”而不是“作”,正是说明他也是整理古德(主要是天台宗)对《弥陀经》的见解而写成的。 往下一段是说明《要解》是怎么述的: “二翁”是指幽溪传灯与云栖莲池两位大师;“竞异”是指故意跟他们不一样。现在有人写书就是故意写得跟别人不一样,以显出他的聪明,大师他不敢这么做。可是亦不必与二翁强同,这表示大师有自信,他有他自己的看法与认识,跟前面两位大师也可能有不完全一样的见解。换句话说,他不会故意的跟两位大师竞争异彩,但是也不会勉强将自己的体会、创见放在一边,照着两位大师的说法照本宣科而无独到的发挥。 他为什么要这样来着述《要解》呢,在这里他用了一个比喻,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这个比喻应用了苏东坡一首名为《题西林壁》的游庐山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所谓侧看成峰,横看成岭,是说这个山你从侧面看是一个峰、一个峰的形状,峰的山顶比较尖锐。可是你换一个方位从横的角度来看,它就是岭了。岭的顶端就比较平和。同一个庐 19 山,你远看、近看、高看、低看、侧看、横看,由于角度不同,看到的山形就各各不同。这里的庐山就是比喻《阿弥陀经》,由于大家解经的角度不尽相同,所以意见就不会完全一样。意见不同没有关系,纵皆不尽庐山真境,大家看到的纵然不是庐山的全景,各各偏于一边,但是最最重要的是各各不失为亲见庐山,大家看到的都是庐山的真实面目,也就是说大家的意见总是各人所亲证的。莲池大师所亲证的对《阿弥陀经》的解释没有错,幽溪大师对《弥陀经》亲证的体会,依此而作的解也不违佛意,我藕益也有自己亲证的部分。虽然各人都偏于一边,不能够像佛以圆音说法这么圆满,但是都不失为亲证亲见,都符合佛经本意。 以上是蕅祖的自序,已略说毕,以下则正式进入〈玄义〉的部份。 天台宗在解释经文之前,都需要先用“五重玄义”来对整部经作一个概要的说明。“五重”是说分五个层次,“玄义”是玄深的道理,《要解》一开始就谈五重玄义,就是要对本经先提纲挈领作一番综合的解释,让大家对《阿弥陀经》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这五个层次或者说五个解经角度,就是名、体、宗、用、相等五个部份,我们从“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相”这五个层次来讲解这部经的大要,这是天台宗解经常用的方式。(待续)卍 佛历二五四七年重修于满州永净精舍 20 21
/
本文档为【弥陀经要解.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