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现当代文学 教案[技巧]

2018-12-24 43页 doc 77KB 1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现当代文学 教案[技巧]现当代文学 教案[技巧] 现当代文学 教案 现当代文学 教案.txt师太,你是我心中的魔,贫僧离你越近,就离佛越远„„初中的体育老师说:谁敢再穿裙子上我的课,就罚她倒立。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授 课 教 案 上编(1917年-1949年) 绪论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教学目的、重难点] 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概况、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注重整体把握,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并对该课程的性质、研究范围以及这门课的讲授计划,有大致的了解。 [参考文献] 1(王瑶著,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由...
现当代文学 教案[技巧]
现当代文学 [技巧] 现当代文学 教案 现当代文学 教案.txt师太,你是我心中的魔,贫僧离你越近,就离佛越远„„初中的体育老师说:谁敢再穿裙子上我的课,就罚她倒立。 中 国 现 当 代 文 学 授 课 教 案 上编(1917年-1949年) 绪论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教学目的、重难点] 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概况、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注重整体把握,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并对该课程的性质、研究范围以及这门课的讲授计划,有大致的了解。 [参考文献] 1(王瑶著,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由开明书店出版,1951年版,下册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版。 2(钱理群、温儒敏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修订版。 3(程光炜、吴晓东等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司马长风著,中国新文学史,香港:香港昭明出版社,1980年第三版。 [思考练习] 查阅《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杂志,建立对本学科的第一印象。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 1、现代文学的命名 比较明晰但也较为简单的界说是指单纯的时间概念,即通常指从五四运动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三十余年间的文学历史。较为复杂一些的,认为“现代”这一概念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文学新时代的开始与发展。“所谓‘现代文学’,既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新文学的概念及使用情况。 2、文学的现代化问题 “文学的现代化”,是与本世纪中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思想、文化的全面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适应,是其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在促进“思想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方面,文学更是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文学的现代化”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历史性变革与改造。 “文学的现代化”所发生的最深刻并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是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变革,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美学观念与品格的变革。 第二节 文学观念改革 许多观念性的变革发生在十九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在中国古代,诗文为正宗,小说、戏剧是“小道”,没有与诗文并立的资格。而在西方,斜事性文学发展较早,地位很高,文艺复兴以后,由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四大体裁构成的文学格局就已形成。维新派人士出于启蒙主义宣传的目的,很快注意到东西方文学格局的不同,开始为小说和戏剧争取应有的地位。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话剧的萌芽等。 第三节 课程教学安排及学习要求 一、课程性质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高等师范学院中文系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主干课程。基本内容是从1917年至2000年的中国新文学史。本课程具体分为现代文学史(1917—1949)和当代文学史(1949—2000)两部分,但这两部分不是割裂开,而是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构成一门整体性的课程。 具体内容可见教学大纲。 二、学习要求: 1(自读占据较大比例,更注重自学、体会与思考。 2(课堂上,适当的笔记是必须的,但注意的是融会贯通。 3(无论自读或听课讲授,基础知识都应列在记忆之中。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教学目的、重难点] 掌握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背景与动因及意义,对于新文学如何受外来文学思潮的影响,各种文学社团的兴起如何推进了新文学创作和理论建设,也应有较系统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杨义:《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人文建设》 2、李继凯:“五四”新文学的文化创造,《文学评论》,99年第3期 3、刘纳:《论五四新文学》,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思考练习] 1、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2、简述文学革命时期新文学倡导者与反对者之间的论争。 3、解释: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湖畔诗社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起点全面步入文学现代化历程。 1、新文化运动 从启蒙话语的角度看,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认为是晚清以来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文学改良运动发展演化的结果。 陈独秀等人倡导的新文化运动与实践。 2、文学革命 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 1917年月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系统阐述了文学改良的主张。 陈独秀于1917年2月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更为鲜明、坚定地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反封建思想内容。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响应。 3、文学革命的深入与发展 ?胡适、周作人注重新文学建设的文学主张; ?《狂人日记》等作品的问世; ?白话文的逐步推广; ?与守旧复古的文学思想的论争。 第二节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五四时期,外国文艺思潮的引入与传播对新文学的崛起所产生的作用,是得到公认的。由于林译小说的出现及其广泛深刻的影响,中国文学自此以后的文学资源条件和生成发展环境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巨变。林译小说标志着中国文学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情境,即外国文学的因素逐渐地却又是全面地渗透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结构之中。外国文学资源的影响与利用。 第三节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进入20年代以后,新文学运动由少数激进者的倡导转为由多数人参与的专门建设,这种转变的标志就是体现了不同创作倾向的各种社团和流派的蜂涌群起。据茅盾统计,到1925年,全国各地出现的青年文学社团有一百多个。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创造社的成立及其活动。 新月社、湖畔诗社、浅草社、沉钟社、未名社、语丝社等社团的相继成立与活动。 第四节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1、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文学革命作为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以激进的态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为其主导的传统文化体系,宣扬了个性解放、人性自觉、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新观念,为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展开发挥了巨大作用。 2、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它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 3、打破中国文学孤立封闭的格局,建立了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 系。 二、“五四”文学革命的局限 1、缺乏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具体对待的历史主义态度; 2、初期存在着偏激情绪及简单化倾向; 3、范围限于小资产阶级的圈子内,未能广泛普及到工农大众中。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一) [教学目的、重难点] 本章是整个课程的学习重点。要求对鲁迅及其创作有系统的了解,掌握对《呐喊》与《彷徨》的总体评价,理解为什么说它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从思想、艺术、人物等方面把握对《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的评价;了解散文诗集《野草》的创作背景、思想意义与艺术成就;鲁迅前后期杂文思想内容的异同;鲁迅杂文政论性与诗化的结合;鲁迅杂文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王富仁 赵卓:《突破盲点——世纪末社会思潮与鲁迅》,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思考练习] 1、《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开创性意义。 2、简析阿Q形象及其价值和意义。 3、概述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塑造的类型及其特征。 4、鲁迅杂文的思想与艺术。 5、《野草》的艺术成就。 [教学时数] 15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鲁迅创作道路 鲁迅是周树人从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并用得最多的一个笔名。研究鲁迅的生平与思想不仅能为理解和评价其作品提供依据、途径,也可以了解一代知识者的精神历程。鲁迅的生平与思想教材第一节有较详尽介绍。 家庭变故对鲁迅的影响。 求学南京,接受“进化论”思想。 1902年春,鲁迅考取官费留学日本,期间写了《中国地质略论》、《说钽》、《人间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等长文。 1909年夏归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署名“鲁迅”,由此“一发而不可收”。 鲁迅的文化业绩: 1、创作 ?小说集两本。?故事新编一本。?散文诗集一本。?回忆散文集一本。?杂文集十六本。?诗歌七十多首。?中国文学史研究著作两种(《中国小说史》、《汉文学史纲要》)。 2、翻译 译介了二四个国家的九十多住作家的二百多种作品,印成单行本三十三个。——总字数超过二百五十万字。3、留下将近二十五年的日记,约六十多万字。留下书信一千四百多封(已发现者)。 4、整理了多种中国古代典籍: ?《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稽康集》?《谢承后汉书辑本》?《会稽郡故书杂集》?《六朝墓志目录》 第二节 《呐喊》、《彷徨》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小说集,1923、8由新潮社出版,为“新潮社文艺丛书”之一,收作者1918——1922年间的小说十五篇。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1926、8由北新书局出版。收作者1924——1925年间的小说十一篇,为“乌合丛书”之一。 一、创作动机与作品集命名 二、《呐喊》、《彷徨》的思想价值及人物形象 1、揭示传统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是《呐喊》、《彷徨》的主要思想价值。 2、人物形象 《呐喊》、《彷徨》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分为几大类:权势者、卫道者、被侮辱被损害者、觉醒者。《呐喊》《彷徨》中的这些人物形象还可以概括为三组相互关联的最基本的艺术形象:即“奴隶”形象、“看客”形象和“孤独者”形象。 三、《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 作为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鲁迅这两部小说集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下面论述只是其中一部分: 1(题材的变革 2(故事情节的弱化与灵魂揭示的强化 3(结构的两种基本模式与总体的封闭性 4、开创了新的现代文学语言 第三节 《狂人日记》、《阿Q正传》 一、现代知识分子觉醒期的呐喊:《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庭和礼教的弊害”,充满了尖锐而深刻的理性批判精神。它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也表现了鲁迅“忧愤深广”、志在改造社会和人生的革命人道主义情怀。 狂人的形象。《狂》实现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艺术创新,扩大了小说的审美张力。由于这种原因,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狂人形象,可以得出不同的认识。 《狂》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 二、改造民族灵魂的经典之作:《阿Q正传》 1、“阿Q”的命名问题 2、《阿Q正传》的情节结构 3、阿Q的形象分析 4、《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 5、《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 《野草》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量尝试散文诗创作的第一人。 1、《野》的创作背景。 2、《野》的思想倾向。 《野》最充分地体现了“人的发现”与“文学的发现”的伟大意义和“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刻性;尖锐地抨击了世俗社会及黑暗政治的丑恶与荒谬;解剖了自己的思想,展示其苦闷与彷徨、“黑暗与虚无”;表达了对“青年”和光明的期望与向往。 3、《野》的艺术特色。 广泛借鉴西方现代文学观念和表现技术,大胆采撷异域花果,创造中国式的现代性文本。 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复杂性、超前性,寓于构思奇巧、想象奇崛、景观奇异的具体物象中。 鲁迅把从屠格涅夫、波特莱尔到李贺等中外文学家的创造,从尼采、基尔凯郭尔到传统佛教哲人等中外哲学家的创造,都充分吸收、融注到《野草》中;同时,他把自己个人的天资、才情——思想家的穿透力、概括力,诗人的激情与想象力,小说家的人生阅历和心理敏感,美术鉴赏家的色彩——形式感,学者的历史眼光,文体家的语言驾驭力和创造力,也都发挥到了极致,以空前的独特笔触,捕捉那些意味丰厚而又微妙难言的感觉、直觉、情绪、心理、意识或潜意识,进行高深超拔的“心的探险”与哲理思辩,并寓之于形式感人、生动新奇的具象描绘中,终使《野草》成了空前且迄今依然绝后的上上文苑佳构。 第五节 杂文 杂文在鲁迅的全部创作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是鲁迅一生的主要文化和文学业绩。他自编和他人为之编订的杂文集共16部,如果加上后来发现的鲁迅佚文编成的《集外集拾遗补编》共17部。鲁迅是对现代杂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最敏锐的感受和最清醒认识的确良位现代作家。他自觉以“杂文家”身份积极从事杂文创作,并在理论上加以说明,在实践上予以护卫、扶持,为中国现代杂文文体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现代杂文这种文体形式是鲁迅创造的,是他对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一个重大贡献。 鲁迅杂文创作以27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从1918年至1926年,著有《坟》、《热风》、《毕盖集》、《毕盖集续编》。主要内容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 后期从1927年到1936年,杂文集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等,后期杂文思想锐利,内容丰富。 鲁迅杂文的突出成就: 1、富于现实战斗精神和现代反抗意识的杂文观。 2、倡导、实践、创造了迄今为止最为光辉的典范的一种文体——“杂感“。 3、涉及问题极其宽广,涵盖了现代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核心是,揭露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奴役关系,大声疾呼人的自由与解放。 4、炉火纯青、精辟凝炼的艺术语言。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二) [教学目的、重难点] 介绍新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小说创作的情况,除了掌握有关知识,要注意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考察带时代特征的审美倾向与创作潮流。理解“问题小说”、为人生的小说、乡土小说、浪漫抒情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考察本时期小说发展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2、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版。 [思考练习] 1、以冰心的《超人》为例,分析“五四”时期问题小说兴起的原因、特点和缺失。 2、试述二十年代乡土小说的作家构成及其创作特征。 3、从《沉沦》看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 4、二十年代的浪漫抒情小说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点,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20年代小说概述 一、问题小说 1、问题小说的出现 在现代小说刚刚起步时期,发表现代小说的杂志主要是《新潮》和《新青年》。前者是北大学生团体于1919年1月创办的。文学研究会成立之前,在这两种刊物上发表小说的作家除鲁迅外,还有陈衡哲、胡适、汪敬熙、罗家伦、杨振声、俞平伯、叶绍钧等(汪敬熙、罗家伦、杨振声、俞平伯、叶绍钧也被称作新潮作家群)。他们的作品或展示贫苦家庭的困顿,或揭示好学生的真相,或表达婚姻不自由带来的精神苦痛,或揭示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戕害,从不同角度触及当时社会人生问题,具有较突出的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倾向,故而现代文学史上称初期现代小说为“问题小说”。 2、问题小说的成因 ?理论倡导;?创作主体的响应;?文学借鉴的结果 3、问题小说的特征与缺失 ?关注社会人生问题的现实精神;?题材广泛,涉及面广;?缺失:社会功利性与概念化。 二、乡土小说 1、对乡土小说的认识 “乡土小说”被认为是五四文学革命以后兴起的一个最早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它大约形成于二十年代中期,成员以文学研究会作家为主,也包括语丝社、未名社的一部分青年作家,主要代表有潘训、许杰、许钦文、鲁彦、彭家煌、台静农、蹇先艾、王任叔、黎锦明等。 对这一流派的认识和评析是从鲁迅开始的,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分析蹇先艾、许钦文、鲁彦、台静农等作家的作品时,用了“乡土文学”一词,以后这一术语就被用来概括乡土小说流派的创作特色。 2、乡土小说兴起的原因: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文学现实主义已经不能再满足于主观性很高的“问题小说”,它必须在作家们所熟悉的生活题材上扎根,而当时青年作家比较熟悉又比较扎实的生活题材,是乡土题材。这种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决定了乡土写实小说必然会趁时运而崛起。 鲁迅小说的示范与影响。许多理论家的倡导。 3、乡土小说的主要特征: 作家们都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的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批判。 作家们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了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 在批判的描绘故乡的愚昧习俗、麻木的人性和凄凉人生时,作家们仍抑制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使小说大都具有忧郁的抒情调子。 4、乡土小说的贡献: 突破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主要写知识青年的狭小范围,第一次提供了中国农村宗法形态和半殖民地形态的题材宽广、真实而多彩的生活画面,成为了解当时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状况的最宝贵的形象史料,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 影响和吸引了一大批新作家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农村和农民,从而使新文学和社会生活联系得更为密切,也更贴近现实土壤。 自觉地开拓了风俗民情这个前所未有的小说审美领域,促进了新文学民族风格的形成,其中的圆熟之作具有意境美。 最大限度地打破了全知叙述角度,作家隐退,让画面和细节直接在读者面前显现,语言的个性化程度和地方色彩也都大大增强。 三、浪漫抒情小说 1、创造社的成立及其文学主张 2、浪漫抒情小说的兴起及其特征 “自叙传”抒情小说又叫“自我小说”。作品中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但作者并不着意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以深刻的思想教育读者,而是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感情去打动读者。 在中国现代小说领域中,将“表现自我”的主观抒情倾向推至极端的,是创造社的作家郁达夫。 浪漫抒情小说兴起的原因: ?要求个性解放而又遭到社会压抑的年轻人,不能自禁地交要通过文学来表达其内心的激情。 ?浪漫主义等西方文学思潮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浪漫抒情小说的特点: ?以自我作为艺术构思的中心。 ?侧重表现情绪、感受、心境。 ?抒情性和散文化倾向。 第二节 叶绍钧 许地山 冰心 1、叶圣陶 叶绍钧是五四时期享有较高声誉作家之一,他的早期短篇小说创作总体上坚持“为人生”的主张,多属于 “问题小说”,大体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描写下层劳动者的困苦和不幸,揭示封建宗法制度下人与人的“隔膜”,以“爱”和“美”作为把“灰色”人生转化为“光明”人生的必要条件。 ?描绘城镇小市民的灰色生活,暴露市民精神的空虚、无聊,批判没 有“爱”与“美”理想的灰色人生观。 ?揭露和讽刺教育界各种黑暗腐败的现象,展示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 叶氏小说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比较单纯,对人和物的描绘“并不常带感情”,客观、冷静、平实是他的最大特点,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感情,作家的感情常寄托在“不著文字的地方”。作为文学研究会中较严格地遵守现实主义创作的作家,叶氏的小说尤其是1923年以后的作品主要是描绘人物行动、语言和心理,把自己的人生见解减少到最少成份,或寄托在不著文字的处所,由读者自己思索体会。体现了鲜明的冷静、客观、平实的写作个性。 2、许地山 许地山早期小说最引人注日的特色是其传奇性。早期小说的创作方法具有二重性:以浪漫主义为基调,又竭力推动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靠 扰。 此外,许地山的传奇小说还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其对人生的理解既有虚玄和悲观的一面,也有坚韧和达观的一面。小说中的正面人物,多都能坚韧地承受面临的厄运,达观地消释世间的种种烦恼。 早期小说的特色 ?多数都以东南亚风物为背景,荡漾着异域之情趣。?取材奇特,情节曲折,富于想象。 ?注重以情感人,但又追求含蓄隽永,常以新颍的象征或隐喻来表达某种哲理。 3、冰心 从1919年9月——1925年,在整整六年里,冰心共写了 “问题小说”22篇,因此,在此一领域,冰心可谓是首席作家。 家庭问题一直是冰心关注的主要问题。 冰心“问题小说”的特点 (1)“小说里有哲学”,“借小说发表自己的思想”,是冰心“问题小说”的重要追求。(2)冰心重视妇女题材,但其“问题小说”相比于后来兴起的浪漫抒情小说,则显现出一个明显的差异。(3)“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的风致。 第三节 郁达夫 一、郁达夫的生平和创作概况 二、郁30年代以前小说的基本特征: 1、强烈的主观抒情。 郁达夫的小说,基本上是由一种独白式的抒情话语构成, 2、大胆的自我暴露 郁达夫在小说中大坦地袒露内心,自我反省,根本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专注于故事而忽视心灵,作家只充当虚伪的道德教训者的状况。 3、“零余者”的形象系列。 郁达夫小说的主人公,都是有着严重忧郁症的“零余者”,“零余者”的特点: A、“心头多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怨恨。 B、“袋里无钱”。时常失业,贫困的阴影一直伴着他们。 C、“于世无补”。有正义感,愤世嫉俗,然软弱无力。 D、自卑颓唐。感伤忧郁,内向而多敏感,孤傲复又自卑,纵情酒色以致心理变态。 (有着感伤放荡的愤世嫉俗的心理二重性)。 4、郁30年代以后小说的变化: 一是情绪上由原来的愤世嫉俗、困顿焦虑向隐逸通脱转化,直接宣泄情感的情形有所减少,意境的表现增多。 二是有些小说比较有意识地注重小说故事的传奇性和小说情节的完整性。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 [教学目的、重难点] 依照新诗诞生和发展的时序,了解白话新诗初创之后的变迁和新诗的多样形态及代表诗人。了解新月诗派和象征诗派出现的内在动因,把握它们的艺术原则和审美追求,并能评述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和李金发的诗歌创作,认识郭沫若诗歌的文学史价值。 [参考文献] 1(陆耀东,《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2(谢冕,《新世纪的太阳—20世纪中国诗潮》,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思考练习] 1(以胡适的诗歌为例,简述初期白话新诗的特点。 2(简述徐志摩诗歌的理想内涵和艺术特征。 3(结合作品,谈谈闻一多诗歌理论中“三美”的基本构成。 4(简述《女神》的基本内容。 5(为什么说郭沫若的《女神》开了一代诗风, 6(试论郭沫若《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7(解释湖畔诗派、新格律派和象征诗派。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20年代新诗概述 一、初期白话新诗 1(初期白话新诗的倡导与确立 2(简评初期白话新诗 ?重实感,少想象,偏于整理。 ?大多不用韵,表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 ?大多未脱尽旧诗词的痕迹,是“女人放大的小脚”。 二、其后的新诗创作(浪漫新诗、小诗、情诗) 五四后,郭沫若以他的《女神》在给新诗带来浪漫主义雄风的同时,奠定了新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新诗感情浓烈,想象丰富,具有飞动之致,克服了初期白话诗歌泥实、琐屑、忽视诗歌内在特征的缺点。与此同时或稍后,其他新诗作者也不断出现在文坛上,形成了浪漫新诗、小诗、情诗等风格多样的新诗创作热潮,一时为青年热衷模仿。 小诗创作兴盛于1922至1923年。当时较有名气的是小诗集是宗白华的《流云》,梁宗岱的《晚祷》。冰心的《繁星》和《春水》。 情诗:与小诗的兴盛差不多同时,因为歌咏爱情而引起较大反响的是“湖畔诗社”和“浅草——沉钟社”的诗作。 “湖畔诗社”的成员仅四人:冯雪峰、潘谟华、应修人、汪静之。他们曾被朱自清赞誉为是在“缺少情诗“的中国,能够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人。 三、格律诗派 1(格律诗派的崛起 2(艺术主张 美学原则:“理性节制感情”。形式原则:与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主张相对应,新月诗人明确提出了诗的最重要的审美特征是“和谐”和“均齐”。闻一多明确提出诗应有“三美”。 四、早期象征诗派 20年代中期以李金发和创造社后期三诗人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崛起于中国诗坛。他们都倾向于法国象征派,都受着法国现代派诗人波特莱尔、马拉美等的影响。 中国象征诗派的诗歌主张: 提倡诗要用暗示,反对直接说明,认为诗越不明白越好。主张“用诗的思考法去想,用诗的文章构成法去表现”。(针对胡适“作诗须得 如”的主张及其所导致的流弊)。 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微雨》于1925年11月由北新书局出版。后又出版了《为幸福而歌》(1926年11月,商务)和《食客与凶年》(1927年5月,北新)两部诗集。 李金发的诗歌特点: 内容上——多是伤春悲秋,哀风叹雨,充满消极厌世,抑郁凄凉的愁苦情绪和颓废色彩。 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象征、暗示、通感、隐喻、联想、寄托等手法,打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学准则,营造出具有朦胧和神秘色彩的氛围和情境。 “远取譬”与“省略法”的思维、构思和表现手法。 第二节 徐志摩、闻一多 一、闻一多的诗歌创作 闻一多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1920,1922年秋为清华时期,1923,1925年为留学时期,1926,1928为成熟时期,前二个时期的新诗创作大多收在23年出版的《红烛》集中,第三时期创作多收在28年《死水》集中。 闻一多的诗歌内容有的歌颂自然美景,有的赞美爱情,有的表达思乡念国之情,在社会学的批评体系中,后者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和最具特色的作品,以爱国主义是贯串于他诗作中的一条红线来描述,并把描写自然和爱情之作,也归结为体现了作家的理想和爱国情绪。 总体看,闻一多的诗作不多,在强调其作品抒发的爱国主义感情具有积极向上力量的同时,人们更看重诗人在艺术形式上创造、实践和探索,从诗歌史的角度评价他对新诗发展所做的贡献。 在艺术上,繁丽的比喻、奇特的想象、唯美的倾向、刀斧之痕迹是其诗歌特点。 二、徐志摩的诗歌创作 1、徐志摩诗作的特点: (1)在诗的内容上:《志》——《翡》——《猛》——《云》,题材范围日趋狭窄,(“往瘦小里耗”)感情基调日趋低沉。 (2)在诗的艺术上:《志》——《翡》——《猛》——《云》,日趋圆熟,达到了当时中国新诗的最高境界。 2、徐志摩的艺术成就 (1)轻盈飘逸、潇洒灵动的诗歌风格。 (,)意象新奇、美妙。 用奇特的想象、比喻,造成新奇、美妙的意象。用暗示,委婉含蓄地造成新颍,美妙的意象。 (,)音韵和谐,旋律优美、飘逸。 第三节 郭沫若《女神》 一、郭沫若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二、现代诗歌的奠基之作——《女神》。 1(《女神》的写作与出版。 2(《女神》的主题内涵。 (1)反抗、破坏、创造的主题。 (2)“泛神论”的主题。(判逆精神,自我力量。) (3)爱国主义的主题。 3(《女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女神》的抒情主人公是“五四”时期觉醒的中华民族的自我形象。(《凤凰涅》、《女神之再生》、《炉中煤》等) ?《女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人形象。(《天狗》、《梅花林下醉之歌》、《巨炮之教训》等) ?《女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热烈执着地追求着美好理想和个性解放,充满着历史乐观主义精神的现代人。 ?《女神》的抒情主人公已越出了“祖国意识”,有了“人类意识”。 4(《女神》的艺术特色。 (1)艺术想象与形象体系建筑在“泛神论”的基础之上。 (2)创造了自由诗的诗体形式。 (3)综合采用了多种艺术表现的手法。 第五章 20年代戏剧 [教学目的、重难点] 了解现代话剧移植、确立与发展的历史知识,重点掌握春柳社、文明新戏、爱美剧、南国社等在现代话剧史中的价值与位置,把握丁西林、田汉早期剧作的特色。 [参考文献] 1(董键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2(葛一虹《中国话剧通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思考练习] 1(概述现代话剧萌芽、确立过程。 2(简析田汉早期剧作的浪漫性。 3、简述丁西林剧作的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早期话剧创作 现代话剧是在西方话剧的影响下萌芽诞生的,和我国传统的戏曲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戏剧表演体系。 一、话剧的萌芽、诞生在新文学初期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1(文明戏或新剧阶段(萌芽阶段) 二十世纪初,在日本新剧的影响之下,中国部分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人组织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他们在日本先后演了《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两部话剧,标志了现代话剧运动的开始。 2(“爱美剧”阶段(初创阶段) 1921年5月,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成立于上海,由郑振铎、欧阳予倩、陈大悲、沈雁冰、熊佛西等十三人发起,并发表宣言,明确了戏剧的“为人生”而创作的任务,5月,该社创办《戏剧》月刊,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专业性戏剧杂志。民众戏剧社主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1)抨击传统旧戏和堕落的文明戏;(2)提出戏剧理论建设的问题,主要是针对戏剧商业化、庸俗化的弊病,大力倡导“非营业性质的,提倡艺术的新剧”,即陈大悲倡导 “爱美剧”。 二、早期话剧剧本创作大致分为三类: 1(探讨社会问题的剧作 2(历史题材的剧作 3(追求戏剧趣味的剧作 第二节 田汉、丁西林 一、田汉的戏剧 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田汉是一位创造活力异常丰沛的多产的剧作家,仅20年代就创作了20多部话剧(除5部多幕剧外,均为独幕剧)。 1、浪漫抒情剧 2、 美(爱情、艺术)的幻灭与毁灭(摧残、扭曲) 3、田汉早期剧作的特色 (1)引人注目的“艺术家”形象系列。 (2)唯美主义“的语言风格。 二、丁西林与早期的独幕剧 在20年代,以至在整个中国话剧史上,丁迄今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1、丁西林是带着机智、幽默和微笑登上剧坛的。他开创了中国现代新喜剧,并被誉为“独幕喜剧的圣手”。 2、丁西林剧作的特色 (1)独特的戏剧观念。 着意于对世界态人情的含有温情的微讽,追求和谐、互补和相对的合理性。 (2)对“欺骗”、朦胧与多义的嗜爱。 (3)别出心裁的结构。 其戏剧的结构通常采用“二元三人”模式。 (5)机智、简洁、幽默的戏剧语言。 第六章 20年代散文 [教学目的、重难点] 了解五四时期各类散文风格特点,重点掌握语丝社、周作人和朱自清的散文创作风貌。 [参考文献] 1、俞元桂等,《中国现代散文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思考练习] 1、举例说明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 2、试述周作人散文的主要特点。 3、解释语丝社、语丝文体。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20年代散文概述 一、现代散文的建立与发展 “五四”时期,首先兴起的是由《新青年》之“随感录”所创始的现代杂文。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美文》一文,倡导幽默、雍容、漂亮、缜密的艺术性散文——“美文”,并身体力行,创制范例,引来许多追随者(俞平伯、钟敬文、废名等),由此而开创了“闲话风”散文创作的气候。 二、《语丝》派的散文 语丝社是以1924年11月创刊于北京的《语丝》周刊而得名的,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作家群体。这一群体不同于文学研究会和创 造社,它没有严格的组织,只是一个由《语丝》周刊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仁团体,但其影响却能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社团相提并论,而且这个刊物坚持的时间很长。《语丝》周刊从24年11月17日创刊,到1930年3月10日停刊,是极少数长寿刊物之一。它先后由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柔石、李小峰任主编,长期撰稿人主要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川岛、章依萍、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另外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作家如郁达夫、朱自清、胡适、徐志摩、沈从文等也经常在《语丝》上发表作品。从成员的构成看,语丝同仁在政治态度、思想倾向和艺术主张方面都不很一致,但在办刊宗旨和创作态度上很相近,即提倡自由思想和独立意识,提倡美的、艺术的生活。语丝作家群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展开积极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对迂腐的封建礼教和落后的思想意识、僵化的传统观念、军阀官僚的残暴统治和虚伪的文风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同时大力提倡美的、艺术的生活,提倡思想和言论自由。 在针砭时弊的杂感和随笔方面,语丝作家群形成了共有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种鲜明的文体风格被称作“语丝文体”。 第二节 周作人、朱自清 一、周作人的散文 1、周作人的散文大致可分两类: “浮燥凌厉”的——多收入《谈龙集》、《谈虎集》;“冲淡平和”的——其散文的主体。代表作《吃茶》、《谈酒》、《乌篷船》、《故乡的野菜》等。 周作人的“美文”带动了一介“闲话风”气候的形成。 2、周作人散文的风格 ?追求知识、哲理、趣味的统一:在娓娓絮语中针砭时弊,纵谈文史,描摹风物,探寻人情物理,显示着“爱智者”的博识与理智,却又无“卖智与玄学”之嫌,并自有亲切、通达的风致。 ?从容描绘中浸透着作家的闲适趣味:“蕴藉而诙谐”的“淡淡的喜悦”里,掺杂着几分忧郁、惆怅的苦味。 ?文字表达上大巧若拙,举重若轻,构成了冲谈平和的境界,同时又注意适当的含蓄,另有一种“涩味”。 二、朱自清的散文 在现代文学史上,朱自清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的大家,其抒情散文是公认的现代散文与现代汉语的揩模。散文集《背影》、《踪迹》等。 朱自清抒情散文的特点: ?感情真挚醇朴。 ?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 ?善于集赋、比、兴各种手法,起承转合,手挥目送,既曲尽其意又余韵袅袅。 ?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朱自清对优雅和谐、含蓄节制的美的追求,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对中国现实社会景象的逃逸和否定。 第七章 30年代文学思潮 [教学目的、重难点] 介绍革命文学的倡导与论争,“左联”的成立及其左翼文艺运动;了解30年代的文学思潮、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时代特征及其得失,把握本时期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参考文献] 1、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2、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思考练习] 1、概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倡导的主要内容及其缺失。 2、概述“左联”成立时期的主要文学活动及与各方力量的论争情况。 3、解释“民族主义文学运动”。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革命文学运动与思潮 一、无产阶段文学运动 (一)无产阶段文学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1、“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曲多声部的大合唱,其中既有激进,也有保守;既有革命,也有改良;既有雅,也有俗;既有对现代性的呼唤,也有对现代性的反抗。 2、大革命失败后,一大批革命作家集中到了 上海从而提供了组织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队伍的物质基础和智力资源。 3、国际无产阶段文学运动的影响。 (二)中国“普罗文学运动” “普罗”,是“普罗列塔利亚特”是英文Proletariat的音译,意为“无产阶级”,也有人写作“普洛”、“蒲鲁”等。普罗文学即无产阶级文学。(当时反对者诬之为“破锣文学”。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普罗文学运动迅即掀起。 1、成立社团 2、发起“革命文学”论争。二、“左联”的成立及其成就 1(左联的成立 1930年3月2日下午2时,中国左巽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窦乐安路中华艺术大学的一个教室里正式成立。出席会议者四十多人,加盟者五十多人。会上,通过了“左联”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纲领。鲁迅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即《对于左巽作家联盟的意见》。 2、左联”成立的意义: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共对革命文学事业的领导的加强和中国左巽作家的空前团结。 ?标志着革命文学由此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左巽文艺运动由此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革命运动。) 3(左联的成就 ?在艰苦的环境中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 ?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积极开展了文艺大众化的讨论 ?左联自觉加强同世界文学尤其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大量翻译国外进步作家作品,同时向世界介绍左翼作家及作品,鲁迅、茅盾、丁玲、叶紫、萧军、张天翼等作家的作品先后被介绍到国外。 „创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第二节 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这股思潮的领军人物是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等人的文学主张与之接近。 梁实秋是美国哈佛大学新人文主义的理论创建者白璧德的学生,受新人文主义理论的影响颇深。1926年回国后,他以人性论为基础着力系统地建构自己的理论批评体系,提倡古典主义的“节制”,推崇健康、匀调等古典主义的美学特征。除梁实秋之外,还有朱光潜。他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结合现代心理学,将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美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强调文学表现人生和怡情悦性的功用,维护文学的独立自足性。类似的主张,还有宗白华主张的“诗意 人生”。 第三节 文学论争 一、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主要是指1928年,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的批判。论争主要在鲁迅和创造社、太阳社成员之间,双方的分歧体现在文艺的社会作用、文艺和宣传的关系、作家世界观改造等问题。 1929年秋,随着创造社的被查封,太阳社的解散,这场论争基本结束。 二、关于“人性论”的论争 论争的新月派一方主要是理论家梁实秋,他以新人文主义理论为框架,反思总结了五四以文学现象,对新文学进行了整体批判。针对梁实秋的观点,左翼文艺阵营作了批驳。在论争中,鲁迅运用唯物论,为无产阶级文学存在的合理性辩护,阐述了文学阶级性存在的事实。三、对“民族主义文学运动”的批判 1930年6月1日,民族主义文艺家们在上海发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发起“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主要人物有潘公展、朱应鹏、范争波、傅彦长等。他们先办《前锋周刊》。1930年10月10日又创办《前锋月刊》。《前锋月刊》由朱应鹏编,共出7期,主要作者有范争波、叶秋原、汪倜然、易康、傅彦长、陈抱一、李赞华、李金发、王道源、徐苏灵、谷剑尘、倪贻德、黄震遐、万国安等。民族主义文艺家提出“文艺的最高意义,就是民族主义”,“应以民族主义作为文学的中心意识”,“当前的危机是对于文艺缺乏中心意识”。目的在于反共、反苏、反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左翼文艺家对“民族主义文学”予以迎头痛击 四、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这场论争发生在1931年至1932年间的胡秋原、苏汶与左翼作家之间。 1931年,胡秋原在文章中自称自由人,连续发表文章,强调文艺的自由性,反对来自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同时也反对左翼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应该说,强调文艺的自由是合理的,坚守文学的自由与独立也并不意味着政治上否定左翼的无产阶级。但另一方面想让文学与政治彻底“离婚”,完全脱离政治权力的限制,彻底摆脱意识形态,这本身也是一种幼稚的幻想。所以左翼作家对此也不予沉默,给予批评,只是这种批评带着明显的狭隘意识,用胡秋原、苏汶的理解来说,是 “党同伐异”。最后这场争论左翼也有反省。五、左翼陈营内部的“两个口号”之争 “两个口号”论争的背景及过程。 第二学期18周计54课时 第八章 30年代小说(一) [教学目的、重难点] 介绍三十年代小说创作概况,了解本时期小说风格特征的多样性,重点掌握东北作家群及其萧红、“革命的罗曼蒂克”现象与左翼小说、新感觉派小说等群体及代表者的艺术追求与风格。 [参考文献] 1、杨义,《中国现代文学流派》,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2、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思考练习] 1、从萧红的小说看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特质。 2、简评30年代左翼小说创作中的“革命的罗曼谛克”现象。 3、你怎样看待“莎菲”, 4、简析张天翼小说的讽刺特点。 5、以作品为例,概述新感觉派的基本特征。 6、解释:东北作家群、新感觉派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30年代小说概述 一、三十年代小说创作的繁荣 1、新人辈出与题材开拓 2、中长篇小说数量激增 3、流派丰富,分野明晰 二、早期“普罗”小说与左翼小说 1、早期普罗小说 早期普罗小说是追随时代而勃兴的带有浓郁的革命浪漫色彩的一些作家的创作。它出现于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而兴起,以太阳社、创造社的成员为主体,以蒋光慈的创作为代表,主要作家除蒋光慈外,还有洪灵菲、阳翰笙、楼建南、钱杏邨、戴平万、李守章、刘一梦等。蒋光慈编过的两本《中国新兴文学短篇创作选》,是这类创作代表作。 2、左翼新人小说 (1)柔石 首先是承继着早期普罗小说的创作倾向,渐渐转到以出色的现实技法表现知识者的追求和下层劳动者的悲苦命运的柔石等人的创作。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则以“典妻”为题材,既写出了重血缘承续的宗法社会的丑陋习俗,更呈现了一位普通女性的心灵痛苦。 (2)艾芜的早期小说 艾芜的小说创作先以主观抒情和富有异国情调呈现出浪漫色彩,但到四十年代却由浪漫归于写实,因而在左翼小说中亦有自己一席位置。 总体上看,艾芜的小说多取材下层劳动者的生活,主人公也都是下层社会中一些被正常“世界抛弃”的人物,尽管他们身上存有许多缺点,有许多为人所鄙的行为:如迷信、走私、抽鸦片,甚至盗窃、抢劫,但作家都把他们作为朋友来描写,对他们倾注了全部同情和热爱,努力发掘他们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艾芜早期小说的特色: 1用异域和边地人民的特异的传奇生活为题材,开拓了现代文学反映现实的新领域。 2忧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创造了抒情,写景,叙事为一体的现代抒情小说的新范型。 第二节 丁玲、张天翼、萧红 一、丁玲前期创作 (1)生平 (2)创作 丁玲早期创作的特色: 开拓意识极强,前期创作就有三次显著的突破。 塑造了一个倔强孤傲的女性形象系列。 细腻越轨的心理描写一以贯之。 二、张天翼的小说 自发表兵士小说《二十一个》以后,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在三十年代中期的讽刺潮中,逐渐走向成熟。到1938年,随着代表作《华威先生》的问世,张天翼为四十年代国统区的讽刺文学开了先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天翼曾几次率先打破左翼创作的僵化局面,使进步文学得以更加健康、成熟的发展,其功绩不可低估。 张天翼的讽刺小说,贯穿着反虚伪、反庸俗、反彷徨的讽刺主题,主要讽刺了三类人物: ?虚伪、狡诈的地主、官僚,如: ?动摇庸俗的小知识分子、小公务员、小市民,如: ?愚昧不幸的城乡劳动人民,如: 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俯视讽刺对象,注重在人生一瞬中透视出丰厚的人物性格史,勾勒人物线条明净而不驳杂,善于狄更斯式地提炼人物的习惯动作与用语,抓住人物的灵魂廓大其细小特点,写出大的性格。 ?重视叙述角度的灵活多变,以动作、情绪作为叙述结构的内在依据,淡化故事情节,依靠戏剧性细节和矛盾来结构小说,形成横向结构的片断性、速写性很强的富有戏剧张力的小说形式。 ?泼辣豪放的漫画式的夸张风格,意旨浮露的讽刺艺术。 ?新鲜流动的口语。 三、萧红与东北作家群 1、东北作家群 是指30年代中期(1936年),一批从东北沦陷区流亡到内地的青年作者所形成的创作群体,主要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白朗、骆宾基、李辉英、罗烽等。他们的作品大都充满了关东粗犷的气息,并表露了人们所承载的亡国之苦和顽强的反抗精神,从而形成了一幅幅使人震颤、愤懑的图画。他们有的并未加入左联,但一般被看作是左翼文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的创作,以地方风物和社会风云的描写,显示出东北人民的生活力量和抗争信念,更主要的是,在他们笔下,较早表达了在民族灾难中生成凝聚的民族抗争意识,从而开了抗 日文学的先声。 2、萧红的小说 在东北作家群中,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是萧红。萧的中篇《生死场》,写东北农村人民在沉滞闭塞生活中的挣扎,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他们的苦难与走向斗争。 萧的后期代表作《呼兰河传》于童年生活的回忆中描写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萧红小说的特点: 以抒情笔调写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无完整的故事情节,然而韵味深长。 以抒情笔调写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无完整的故事情节,然而韵味深长。 第三节 新感觉派小说 一、新感觉派小说的出现 “新感觉派”小说,指30年代与“京派”对立,并与之展开论争的几位上海作家――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等。新感觉派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存在前后大约七年左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二、现代派小说的特点: 现代派作家大都靠近过左翼,表现了城市上层小资产阶级文学“向右”的震荡。其独特处,是能在现代资本主义的都会罪恶中发现美,并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畸形与病态,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 引进了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的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均有所创新。在心理描述、叙述角度、叙述节奏等方面,因现代心理学与美学的种种渗透,具有一种独特的表现生活的能力。 对人的“精神内涵”的表现,有新的开掘。 醉心于表现二重人格。 有悲观绝望、颓废色情的倾向。 第九章 30年代小说(二) [教学目的、重难点] 了解茅盾的文学活动和创作概况,重点掌握其创作特色,把握《蚀》三部曲及茅盾早期长篇小说创作与代表作《子夜》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吴荪甫人物形象的塑造;《子夜》的艺术成就;《春蚕》、《林家铺子》等短篇小说创作成就,掌握文学史对茅盾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孙中田,《子夜》的艺术世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2、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思考练习] 1、分析吴荪甫形象。 2、从题材、人物塑造、结构等方面,分析《子夜》的艺术特色。 3、谈谈你对茅盾创作的贡献的理解与思考。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茅盾创作道路 茅盾是现代革命史、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老战士,一生跨越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三个时期,战斗了六十多年,为政治、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茅盾的作品计有: 1六部长篇:《虹》、《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霜叶红 似二月花》、《锻炼》。 2六部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上总名为“蚀”)、《路》、《三人行》、《多角关系》。 3五十多个短篇 4十多本散文:《宿莽》、《茅盾散文集》、《话匣子》、《印象?感想?回忆》、《炮火的洗礼》、《见闻杂记》、《时间的》、《旧途杂拾》、《生活之一页》、《脱险杂记》、《劫后拾遗》、《苏联见闻录》、《杂谈苏联》等。 ?剧本《清明前后》。 茅盾的创作全面地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阶段,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生活画面和历史风貌。 第二节 社会剖析派与《子夜》 一、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基本特点 二、《子夜》 (一)《子夜》的创作动机和创作经过: (二)《子夜》的内容和人物: 《子夜》的中心人物是吴荪甫,其性格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雄心与颓废、自信与慌张、刚毅与犹豫、 强悍与恐怖、冒险与胆怯、镇静与暴躁、 威严与懦弱、专横与空虚、兴奋与苦恼、 (三)《子夜》的思想意义 (四)《子夜》的艺术特色 1、人物塑造上的独特手法。 2、匠心独运的结构艺术。 3、明快细腻、色彩鲜明的语言风格。 三、茅盾对现代文学的贡献 第十章 30年代小说(三) [教学目的、重难点] 评介老舍以文化批判视野描写的“市民世界”,注重从人物形象类型的文化内涵考察,了解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解读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等小说。 [参考文献] 1、曾广灿、吴怀斌,《老舍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版。 2、谢昭新,《老舍小说艺术心理研究》,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思考练习] 1(试析老舍小说的艺术品格。 2(你是如何理解祥子的悲剧及其意义的,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老舍创作特色 一、 老舍是一位有影响的作家,又是一位多产作家。 从1924年创作以来,计有: (1)中、长篇16部。(2)剧本30多个。(3)短篇数十篇。(4)曲艺作品数十篇。(5)杂文、论文4个集子。 二、老舍的艺术成就 1、创造了一系列比较丰满的艺术形象。 2、老舍创造了一个十分广大的“市民世界”,几乎包罗了市民阶层的一切方面。 3、“北京味”、幽默风、语言等。 第二节 《骆驼祥子》 一、创作准备 二、《骆驼祥子》的内容和人物 1、内容: 通过洋车夫祥子追求“拉上自己的车”而三起三落的悲剧故事,描绘北京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其特点是: 祥子的生活是本书的内容。 祥子是书中的主要人物。 祥子的生活遭遇的发展过程是小说的情节线索。 2、祥子的生活经历。 3、祥子的性格特点——两面性。 (1)憨厚能干、坚韧好强、以劳动为本分、不愿过苟且偷生的生活,这都是劳动人民的美德。 (2)个体劳动者的思想印记。 4、虎妞、刘四及其他人物。 (1) 虎妞——是一个复杂的形象,引起读者的感情也是复杂的。 (2) 刘四:残忍霸道、丧失人性的剥削者形象,视金钱超过女儿,不关心女儿的幸福。 (3) 小福子:被侮辱、被损害的弱女子的形象。 三、《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1、结构方法—— 继承了我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方法,以祥子的希望、挣扎、毁灭为主线,交织成一幅相互关连的军阀统治下的社会图景,连结各种不同阶级、不同地位、不同命运的家庭和人物,反映当时的现实。 2、人物描写——着力在刻画其心理状态。老舍的其他作品在这方面虽不怎么明显,但在《骆》和《月牙儿》中,这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视,却是很成功的。并且,老舍写人的内心世界,总是通过叙述去写,使人看去这仿佛不是在描写,而是在叙说,这是他写人物心理状态的独特之处。 3、语言特色——用的是道地的北京话,简结又朴素,基本克服了早期作品中为引人发笑而出现的贫嘴油舌。同时,也创造性地融化了欧化句法,形成了一种自然朴实、俗而能雅的小说语言,较为典型地代表了老舍的俗白的文体风格。 第十一章 30年代小说(四) [教学目的、重难点] 了解巴金前后两个时期的创作概况,重点把握《激流三部曲》的主题思想;觉新、觉慧、高老太爷等人物形象;抗战时期长篇小说《寒夜》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巴金小说的情绪格调与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巴金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陈思和,《巴金研究的回顾和瞻望》,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思考练习] 1(分析《家》中的觉新与觉慧人物形象及意义。 2(简析《寒夜》中的汪文宣、曾树生的性格内涵。 3(结合具体作品,比较分析巴金前期与后期创作风格的异同。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巴金创作道路 一、巴金与无政府主义思想 “无政府主义”是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法国、俄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广泛流行的一种小资产阶级思潮,巴金“五四”时读过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深受其影响。 二、巴金创作道路 1、《灭亡》、“爱情三部曲”、《家》等前期小说。 2、《憩园》与《寒夜》等后期小说。 第二节 《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由《家》(1933)、《春》(1938)、《秋》(1940)三部长篇组成,其中,以《家》影响最大,成就最高。《家》1931年完成,最初发表在上海《时报》上时题为《激流》,1933年由开明书店出单行本时改为《家》。 一、《家》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从新文化思潮与封建家族制度剧烈冲突的角度,描写青年反抗家庭的革命,控诉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多侧面地暴露宗法家庭统治者的顽固与专制,及“长子继承制”的内在矛盾;揭露封建家庭父辈人物伦理道德的虚伪和沦丧;歌颂受新文化思想激荡的子辈人物的叛逆行动;表现青年女性的悲惨命运,以及她们的觉醒与抗争。 二、主要艺术特色 1、抒发真挚浓郁的激情 2、意蕴丰富的日常生活细节描写 3、舒缓自然、生活化的结构 4、朴素、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五) [教学目的、重难点] 从现代文化转型的角度考察沈从文创作的立场及其文学世界的审美价值,重点理解作家创造的寄寓自然、健康、和谐人性的“湘西世界”的文学及文化意义,分析《边城》对“人性美”、人情美表现;体会沈从文式的田园抒情小说的风格和文体追求。 [参考文献] 1、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三联书店,1985年版。 2 [思考练习] 1、试析京派小说的基本特征。 2、试评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沈从文的创作与京派小说 一、沈从文的文学旅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4—1927),创作初期。作品多以回忆以往的军旅生活和湘西下层人民的生活为主,有的直接抒写一个刚刚涉足于都市冷漠人群的穷困青年的哀戚和对于人生行路难的感喟。 第二阶段(1928—1930),创作过渡期。作品开始逐步褪去自然主义、印象写实的色彩,更加自觉地注意题材的开掘和人物的刻画。 第三阶段(1931,1938),创作成熟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作为《边城》、《长河、《三三》、《贵生》、《新与旧》、《八骏图》、《大小阮》、《月下小景》等。 第四阶段(1939,1947),创作后期。创作数量明显减少,内容上也带有了明显的哲理色彩。但其这一时期评论作品较多。 二、京派小说 “京派”的名称只是一种沿用,指的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当文学的中心南移上海之后,继续留在北京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他们是“左联”(包括“北平左联”)之外最重要的文学派别。“京派”没有正式的结社,主要是由几个大学的师生松散组合而成的;但他们有自己的阵地,如《文学月刊》、《骆驼草》、《水星》、《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等。 “京派”作家在思想和艺术倾向上较为复杂;大体上,他们是一面揭露社会的不平,一面又惧怕革命与破坏。他们把人生理想寓于自然美、人性美,尤其是乡土的人情美之中,来与现实的丑相对抗。他们强调文学是作者感受的强烈表现,并有意识地让它与政治保持一定距离。他们,文风自然诚朴,对人生有一种执着的追求,文学修养也比较深 厚,并接近人民的生活,有的则直接来自底层。他们反对脱离社会的唯美派文学,但与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也不相容。 “京派”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理论、批评方面均颇有建树,且成员众多、人材济济。其中的小说家,除前期的老舍以外,主要是沈从文、废名、凌叔华、萧乾、林徽音及稍后的汪曾祺等。 第二节 《边城》 《边城》是支撑沈从文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柱石。 《边城》以20年代湘川边境上的小山城茶峒及其附近的乡村为背景,描写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当地掌水码头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 人性美和人情美是作家描绘的重点。它在传神的风景画和风俗画中,得到全力以赴的表现。 在《边城》中,作家孜孜以求的,是画出一幅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图画。 充满诗情画意的湘西边地的风景和风俗美。 第十三章 30年代新诗 [教学目的、重难点] 把握本时期诗歌两种创作倾向:中国诗歌会面向现实、追求大众化、意识形态化;后期新月派与现代派,则追求“纯诗”与“现代性”。 了解戴望舒诗歌的艺术特征,注意其诗象征、意象及节奏处理等方面的特色。 [参考文献] 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思考练习] 1、名词解释:中国诗歌会、现代诗派 2、简评30年代两大派别的诗歌竞存局面。 3、结合具体诗歌评析,论述戴望舒二三十年代诗歌观念与诗艺诗风的衍变。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30年代新诗概述 一、中国诗歌会诗人群30年代的新诗,出现了以殷夫、蒲风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两大派别相对峙的局面。 1932年9月,在“左联”领导下,“中国诗歌会”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群众性的诗歌团体,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他们在《缘起》和《发刊诗》中阐明了自己的创作主张,以《新诗歌》作为机关刊物,随后广州、北京及日本的东京都成立了分会,并先后出版诗刊,吸引了一批诗人,除发起人外,王亚平、温流、曼睛、柳倩等都是中坚分子。 “中国诗歌会”的创作特点: (1)描摹重大题材,揭示富有时代特色的政治或社会主题。 (2)直抒胸臆,直接描摹,不尚意象。 (3)语言通俗,体式自由。 二、臧克家的前期诗作 臧克家前期的诗作,在形式上受《死水》的影响很大;内容上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来表现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与关注。在诗作中为苦闷、彷徨中的中国青年提供了与“新月派”、现代派,以及中国诗歌会诗人都不同的人生态度,描写农民形象和乡村景色的诗为新诗反映农村生活开拓了新的天地。臧克家的前期诗作内容广泛,并因此而具有以下特点: ?讲究诗的形式的凝炼、整齐,讲究诗的节奏、韵律,以格律诗的形式反映社会现实。 ?擅长比喻,把感情和倾向性凝聚、隐蔽在诗的形象里,化思想、概念为具体形象,并善于摄取人生图景,抒情形象生动、丰富、含蓄。 ?重视炼字炼句,尤重动词。 ?诗风质朴凝炼、含蓄深沉。 三、现代诗派 1、现代派诗的形成、特点及演变: 现代派诗形成于30年代初,鼎盛于1936年前后,经历了一个酝酿、形成、发展、流变的漫长过程。 就发展的渊源论,30年代的现代派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年代末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 2(诗歌主张 施蛰存代表刊物撰写了《创刊宣言》,提出:“《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纯然是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的现代的诗形。” 3、现代诗派的特点: 1. 诗作内容:多写自我情绪与感觉; 2. 审美原则:朦胧美; 3. 表现方法:多意象的组合,非逻辑的观念联络; 4. 形式体制:散文化的自由体。 第二节 戴望舒、卞之琳 一、戴望舒的诗作: 作为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戴望舒的诗歌艺术历程大体可分为二个阶段,可以概括为“雨巷”与“记忆”时期、 “残损”时期,分别对应着诗人诗艺的变化历程,即探求、成熟和变异二个阶段。这二个阶段中,诗人的诗歌艺术特质并不相同,大体上,前一阶段的诗绪较为低沉,境界较狭小,第二阶段的诗风则趋向明朗,诗境较阔大。戴早年的诗作,多写爱情的苦闷和个人的忧愁(如《残 花的泪》、《流浪人之歌》、《林下的小语》、《单恋者》、《我的素描》等),同时也有抑愤之音(如《忧郁》、《古神祠前》等);并塑造了两类抒情形象:1苦闷的孤独者,2飘忽愁怨的少女。 戴成熟期的《我底记忆》、《断指》、《寻梦者》、《乐园鸟》
/
本文档为【现当代文学 教案[技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