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名媛诗归整理.doc

2017-11-17 23页 doc 55KB 164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2581

暂无简介

举报
名媛诗归整理.doc名媛诗归整理.doc 钟惺的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批评女性诗歌中的审美特色,来重新塑造文学评价的规范之功,虽然这也造成《名媛诗归》体制庞大而内容流于杂乱的现象,但完善而系统的收集,却能完整呈现出在历史中缺席的女子声音,并保留给后宝贵的女性作品资料。 对诗作字句的细读 《名媛诗归》中评语常呈现出对字句的细读推敲的阅读方式,如「千百字,用得历历可听」(评〈答太元真人〉),「可怜字,用花字下妙矣,更妙在直作花上看,若倒用或增一字用,便不入情艳」(评〈呜夜啼〉),「柔字细字俱写的明远」、「此处着惊字,忽然情动」(评《回文四绝》)等...
名媛诗归整理.doc
名媛诗归整理.doc 钟惺的<名媛诗归>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批评女性诗歌中的审美特色,来重新塑造文学评价的之功,虽然这也造成《名媛诗归》体制庞大而内容流于杂乱的现象,但完善而系统的收集,却能完整呈现出在历史中缺席的女子声音,并保留给后宝贵的女性作品资料。 对诗作字句的细读 《名媛诗归》中评语常呈现出对字句的细读推敲的阅读方式,如「千百字,用得历历可听」(评〈答太元真人〉),「可怜字,用花字下妙矣,更妙在直作花上看,若倒用或增一字用,便不入情艳」(评〈呜夜啼〉),「柔字细字俱写的明远」、「此处着惊字,忽然情动」(评《回文四绝》)等。诗是最精炼的语言,要用最少的字句来达出最复杂的感情,需透过对字句的推敲与既定的经验,呈现给读者更多须细细玩味的感受,因此「诗合一篇读之,句句妙矣,总看有一段说不出病痛,须细看古人之作。」[26]如《名媛诗归》中认为「花艳二字,只作粗粗看,应上诸女儿字耳,本无深意,入口自成音响,俗人不解,便说妙在惊字上」(评〈襄阳乐〉),因此阅读就像是读者与作者间的心理游戏,作者如何在诗句中表达出最真的情感让读者感受,读者如何能体会出作者的深意处,就必须要靠对字句的推敲来还原其真面目,因此「明是一首绝妙感遇诗,类集在此,使人不见真诗之妙,细阅一遍,觉神思凝肃,心耳警动」(评〈授杨真人许长史〉其八);要体会出作者的深至情蕴触,就必须「神奥语净,或然而开,有至理蕴含其中,朗吟数过,便觉尘虑屏释,内有自见矣。」(评〈授杨义诗〉),「如此琢句情文深至,可想其奥理奇解,亦只在人耳目前也」(评〈授杨真人许长史〉其五),谭元春曾说「明公选国朝名家诗,荫庇前后,又雅欲表章奇人之无名者,尤为卓然。不肖每有搜集古今诗文之意,盖专在幽潜。」[27]所谓「盖彼取我删,彼删我取」[28]且「不惟数人之中有一幽潜者更觉灵逖,即一名人集中有一篇两篇幽潜未经前人举扬者,澄心静读,比日在口眼边着远近痴慧何如也。」[29]所以在评选诗时更注意其「幽潜未经人举扬者」,这种风格也表现在《名媛诗归》中,大量收集传统文学中不被重视的女诗人作品的企图,尤其还对不传的女诗人及亡逸诗作的苦心收集,所以可以说选诗在「幽潜」着眼。 对「幽潜」的着眼,其实也正是晚明竟陵学风所谓「幽情单绪」的风格的表现,因受到竟陵学风的影响,表现在《名媛诗归》品评诗作上,评论眼光专门在小处及不紧要处下手,因此总在「没紧要数来妙」(评〈陌上桑〉)因此在评诗总注意单字单句,如「泥字谁字,含意无尽」(评〈酬赵生〉)「弱字,应怯字尚浅,深处正在应晓字耳」(评〈寄赵生锈锦香囊〉);另外还表现在对一些无名作家或无名作品的收集,如收集一些机乎不可查的女子诗作,如琴女之〈琴歌〉,女涓之〈河激歌〉、苏武妻之〈答外留别〉;甚至是地位低下的女子作品,如桃叶、绿珠等;另还注意一字一句之奥妙之处,如「余字妙」(评〈赠沈警〉)、「单情字,妙甚」(评〈前溪歌〉)、「此叹字,虚押得妙」(评〈冬至〉)、「今字,痴得妙」(评〈十索曲〉)、「感木字,合来亦古,妙在用妾字郑重」(评〈连理诗〉)、「缀抱字,奇奥」(评〈恨春〉)、「等闲字,失字,惆怅不堪」(评〈闻子规有感〉)等,另对〈清莲花〉诗句「顾影有情欺水荇,向人无语鄙风浦」评其「二语皆有思理,此句更深于上句」,对〈安世房中歌〉诗句「大孝 备矣,休德昭清」评其「两句事全诗之冒」等,可知作者作诗对读者的产生影响,如果是好诗,读者的兴味便会随时间与经历而增加,如果灵动一时,却不知洗炼文字,则作品绝对无法持久,而且经过提炼过的精致作品,才会使读者感觉日久常新,可看出对诗作字句的细读正是《名媛诗归》中注意「琢字炼句」的目的。 肆、女性声音的的被阅读,编辑意图的呈现 名媛诗归》是明末竟陵派诗人钟惺所编的一部历代女性诗歌作品总集。全书收录自上古神话人物皇娥嫘祖《清歌》至明代王微《留别林天素》,共约350位女诗人,1600首作品。前有题名“景陵钟惺伯敬父”所作《古今名媛诗归叙》。对该书是否为钟惺所编,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虽然并没有充分资料来明究这本书的真正编辑者是谁,但却可以确定这本书的确是以男性角度来阅读评选的女性诗选集。 钟惺 《名媛诗归》是明末竟陵派诗人钟惺所编的一部历代女性诗歌作品总集。全书收录自上古神话人物皇娥嫘祖《清歌》至明代王微《留别林天素》,共约350位女诗人,1600首作品。前有题名“景陵钟惺伯敬父”所作《古今名媛诗归叙》。《名媛诗归》 - 作者之谜 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提到:「旧本题明钟惺编,取古今官闺篇什,搜辑成书,与所撰《古唐诗归》并行。其间真伪杂出,尤足炫惑后学。王士祯《居易录》亦以为坊贾所托名。今观书首有书坊识语,称名媛诗未经刊行,特觅秘本,精刻详订云云,核其所言,其不出惺手明甚。然亦足见竟陵流弊,如报雠之变为行劫也。」另《四库总目提要》还云:「万历季年,文体渐变,竟陵钟惺、谭元春倡尖新幽冷之派,以《诗归》一编,易天下之耳目。」在当时钟惺与谭元春所合编的《诗归》(共五十一卷,单行本《古诗归》十五卷和《唐诗归》三十六卷)的出现的确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他们企图修正前后七子与公安派之弊,采折衷拟古与性灵的主张,因此《诗归》一经印行,就受到大家的瞩目及跟从,风靡当时「诗归出而一时纸贵,闽人蔡复一等,既降心以相从,吴人张泽华淑等,复闻声而遥应,无不奉为一言为准的。」「当诗归初盛播,士以不谈竟陵为俗,王李之帜几为尽拔。」「海内称诗者,靡然从之,谓知钟谭体。」这种盛播和相从的现象,自然带动明末刻印钟书的热潮, 于是托名钟惺之书百出,加上晚明出版技术的进步、阅读人口的激增,使书籍成为一种商品化现象,商人在出版书籍时,必定会以经济利益为其考量方向,使书籍的编撰者,也会针对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去投其所好,以流行文化为其依归,所以当时还有如《明诗归》、《明纪编年》、《诠次四书翼考》等书籍,造成「公书既行于世,诸评断小语皆流布海内,窃附者或伪托以传。」的托名钟惺编着风气,可以说托名之风是读者阅读需求所造成的流行现象,王士禄《然脂集例》也曾言:「谓略备古今,似出坊贾射利所为,收采猥杂,不可悉指」(丛书集成续编第156册),因此我们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参考当时时代背景资料,《名媛诗归》应该非钟惺所亲自选辑,而是当诗出版商人见《诗归》盛行,因此假托钟惺之名伪编而成。 《名媛诗归》 - 背景介绍 明清女性文学达到空前繁荣的盛况,促使文人开始进行大量整理、编辑女性文本的工作,这种对女性诗歌的选辑,其实就是女性声音被阅读的呈现,虽《名媛诗归》作者是否为钟惺仍有疑虑,但仍可在文本中看出男性文人对女性诗歌的系统整理、编选和品评方面的努力,除了对女性诗人的诗作的肯定外,并藉由《名媛诗归》选集的策略,企图重塑以女性风格「清」为文学审美的价值,因此到底《名媛诗归》是欲将女性的作品纳入男性的规范和标准中去评断,表面表彰女性诗人实际上仍是宣扬男性中心批评的作用,或是当时男性文人重新建构出新的一套对女性作品的规范和标准, 另外关于对作品的选辑,通常还牵涉到选辑的「企图」何在,以《名媛诗归》为例,其中对历代女性诗歌的选辑和评论,其实只是在「男性观点的再塑造」角度下的呈现,使整部《名媛诗归》呈现出「阅读」及「再创造(评论)」的功能,因为评选必须藉由编选者进行阅读功夫,这时编选者是一「读者」身分,然后编选者再加以筛选诗作,这使原本的读者身分进而转变为「作者」,之后编选者又藉由对诗作的品评,来引领其他读者进行阅读,这也让编选者又转变为「评论者」身分,编选者的三重身分的流动性,让我们可以藉由探讨其不同的身分转换下所呈现对诗歌的编选策略及意图,探讨在《名媛诗归》中所呈现的中心价值、审美观点,来看在明代一部「女性声音被阅读」的呈现。 《名媛诗归》 - 作品价值 女性作品在文学史上除李清照等大家外,并不受到一般文人的重视,这也许跟文学史所谓「经典论」的认定有关,虽然在传统文学中对女性诗歌的忽略态度,致使一般女性之作品大多散失亡佚,让后世在采辑整理上面临「采访之艰,难以尽述」的困扰,但是随着明清文人对八股文和经学的厌倦心态,另表现出对非实用价值的文学诗词等的偏好,偏向文学追求上重情、尚情趣的风气,有许多文人把编选、品评、出版女性作品发展成对理想佳人的向往,也产生明清文化的特殊性,使女性文学却达到空前繁荣的盛况,更促使文人正视女性的作品,并进 行大量整理、编辑女性文本的工作使「闺秀著作,明人喜为编辑,然大抵辗转剿袭,体例略同。」另外明清许多商人自己本身也是文学的爱好者,因此常从事对文化事业的推广,不但周旋于名士之间,并藉由刻书将文学作品介绍给大众,造成明末刻书之兴盛,文艺创作的繁荣,加上商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等,更促成了出版业的发达繁荣。另还有社会价值中对才女的赞赏,不但着重在「才色兼备」强调佳人的才情,也显现出才女须藉由表现诗才而获得不同于美色的自我价值。此外女性阅读人口的增加,也间接造成女性的诗歌作品大量出版,这跟明末世家大族的流风遗韵有关,使明末世家大族对文学及教育的重视,间接促使女性阅读人口的增加,而这些才女的涌现取决于社会和家庭重视女子诗才的重视程度,有许多才女在最初都是受到父兄的熏陶,女性阅读能力的提升,自然也造成女性文本成为当时热门读物之一,《名媛诗归》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由男性文人所编辑而成的女性诗歌选集,并藉由选集的策略,企图重塑造出一个以女性风格,「清」的审美价值标准。 由女性诗歌来看,诗歌创作呈现出女性在面对生活经验时,所流落出来对生命的点滴感受,因此在《名媛诗归》对女性诗歌的选辑呈现,我们可以看做是一种「女性声音的被阅读」呈现,而通常所谓的「女性的阅读」是指,「对文学自身意义与女性自身基于对生活实践的期待视野,所形成的对世界理解的交融结果」,由此可知关于对女性作品的选辑,通常还牵涉到所谓「选辑的企图何在」,是企图重新建构出对女性作品的新规范及标准,亦或是要将女性的作品纳入男性的规范和标准中,表面上表彰女性诗人,实际上仍是宣扬男性中心批评的作用为目的,另外关于作品的「阅读」必须在文学本文与主体经验相互作用之中才能获得实现,而「评论」则是批评者试图要把文学加以「理论化」;以《名媛诗归》中对历代女性诗的选辑与评论来看,是一本在男性观点阅读下呈现的女性声音的,这种被阅读其实并没有完全摆脱以男性中心为观点的批评立场,呈现的只是企图藉女性诗歌中所呈现的审美感受,来强调文学理论中「清」的价值观点,企图重新塑造出新的审美特征。因评论及选辑仍是放在一个以男性创作的主观意识,以男性为规范和标准的男性阅读,故对于男性文人而言《名媛诗归》只是对女性作品选辑的一个中介,可以说是男性文人有意识的将对诗歌的创作观念,透过选辑和评论女性作品来呈现,所以说是一种「男性观点的再塑造」。藉由对女性诗歌的编选重塑过程,来反映自身的文学观点,因此讨论的类型、情境和人物方式,往往还是依照男性标准来界定,因此这种呈现出来对女性诗歌的看法,实际上也未必真的注意到女性诗歌中的女性生活经验,因为「选集总是具有隐喻性的及历史性的将诗歌作品放在它们应有的位置,并直接或间接的道出时代的价值观。」 文学反映着生活,女性文学中自然也呈现出女性的生活经验史,但在传统文学上女性与文学经典传统的一直是呈现疏离状态,这种现象一直到了明代的《名媛诗归》时仍摆脱不了属于男性文人的看法,甚是可惜,然以《名媛诗归》来看,仍可看出其读者的「阅读」、作读者进行阅读,这让编选者又转变为「评论者」,这编选者的三重身分流动性,让《名媛诗归》具备三重功能特性。我们可以藉由探讨其编选者的身分、对诗歌的编选策略、意图,以及藉由这以男性立场为阅读观点的再塑造文本,看其呈现的审美观和风格,更进一步探讨《名媛 诗归》中的女性声音被阅读下的呈现特色。 《名媛诗归》 - 选编立场 但如果《名媛诗归》非钟惺所选辑,那我们如何可以说这是一本以男性批评立场的诗歌选集,关于这点,虽然我们并没有充分资料来明究这本书的真正编辑者是谁,但我们却可以确定这本书的确是以男性角度来阅读评选的诗选集,理由如下: 首先我们细究《诗归》中对女性诗作的评语,许多评语跟《名媛诗归》如出一辙,如在魏刘妙容的〈宛转歌〉诗《诗归》评之「钟云既字,文章语,有态有节,推就之妙在此。」「谭云争字奇妙,不复光景人,真有此事。」「谭云前四语,如花如水。」与《名媛诗归》中的评语如出一辙;另评论魏鲍令晖作〈代葛沙门妻郭小玉作〉诗,两本书皆同有「及共明月意,化得妙」、「三字写出千古薄命苦」、「谭友夏云,不可忘在此」、「此首酷似苏李录别诸逸诗」等句,在评论谢道蕴作〈登山〉诗一首,同有「问得作怪。谭友夏云,可谓惊人句,谢家男子,恐未得有此」一句;在评陈乐昌公主诗作〈饯别自解〉《诗归》中评「钟云无限情事,在迁次二字。」总评其「钟云老于涉世语,几于女乡愿矣,然是苦境迫出。」在《名媛诗归》中评语相同但其后则多加一句「不喜其慷慨,正喜其宛曲,不然则不复合镜矣。」另在评论谢芳姿作〈团扇歌〉诗《诗归》中评语有「清白得妙」、「两见字各一意,各有其妙」、「恨在羞字,为郎鹪顇却羞郎,又道破矣」等句,在《名媛诗归》中同样在评谢芳姿时取前两句,但另最后一句评语则被放置于评桃叶〈团扇歌〉诗,由此可见《名媛诗归》中的评语大致采撷于《诗归》中【23】有关女性诗作中,或有所删减或有所增补。 其次在《名媛诗归》中许多评语气都是以男性立场发声,例如在《名媛诗归》中评论者特别注意有关诗歌中呈现的女性形象,如常以「女人声」、「复人口」、「女人情」、「女人状」等来评论诗作,口吻皆是以男性来看诗歌所呈现女性的形貌状态,如「字字是女人口」(评〈盘中诗〉)、「世上愚妇人如何妒得」(评〈白头吟〉其二)、「女郎有极夸口语,有极谦让语,总之遇有情人,夸口亦妙,谦让亦妙」(评〈子夜歌〉)、「尽闺阁脂粉气」(评〈胡笳十八拍〉其十八)等;另还有以男性角度观看女子心思情怀的评语,如评评蜀花蕊夫人〈宫词〉「争路数,女子心事,说来自妙。」评宋汴梁宫人〈宫词〉其二「终是女儿身,妙在不敢自信。」另于〈宫词〉其十三评之「接字上着仓皇二字,说出女人不经事光景。」「含泪何必强添妆,终是女人好饰情态,益复可怜。」等;其中也有不少男性语气,如评花蕊夫人〈口占答宋太祖〉总评其「笑尽十万人,只在齐字说得截然,使宋太祖亦不敢自骄矣。」评魏夫人〈虞美人〉「妙处在女子作慷慨语,悲愤激切,英英逼人。」评〈婕纾怨〉「女人作女子诗,专妙在曲于回护」等;甚至还以男性立场评诗来告诫女子,如「一语可为才色女子,失身事二夫之戒」(评〈悲愤诗〉)、「女子时常说酒,亦非韵事」(评〈纳凉即事〉)等,皆可看出以男性立场来看待女性诗作时所赋予理想向往的寄托。 由以上可以推知《名媛诗归》虽然不一定是钟惺所编辑,但其评点内容,或采撷钟惺、谭元春语,或仿效二人语,所以仍以竟陵派风格为主的评点方式,并且评点字句皆是以男性立声,是有意识的要将对诗歌的创作观念,透过女性作品加以呈现的男性观点的再塑造文本,故我们可以说《名媛诗归》是一本以男性立场为批评的女性诗歌选集。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下,选集往往是文人进行批评时所呈现的方式之一,也含有对经典文本的阐释、构建及超越生命的渴求意识。在一般传统文学中对女性诗歌的忽略态度,致使一般女性之作品大多散失亡佚,而在提及古时女诗人时,一般通俗印象大多只想到宋李清照,似乎历史上并不存在女性作者,造成造成女性在历史上呈现缺席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到明末时产生改变,许多女诗人选集和专书在明末大量涌现,对此现象孙康宜先生曾提出解释,认为这是因为当时文人,尤其是男性文人,察觉到女诗人的作品极少被留存下来,因此很多文人便担任起选集及专集的编选者,并把自己收集女诗人作品的努力,比诸于孔子的编纂《诗经》,企图把女性作品「典律化」(canonize)的目的,这种透过选辑意义的被赋予,并经过编码与解码后,最后被重新发现和掌握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再创造的活动过程,因此这些文人编辑女性选集,其实就是为了要肩负保存文学遗产的使命。谭元春也曾于〈古文澜编序〉中,对选书的功效认为是在「舍评选无可置力,亦无可与古人游者」,认为惟有藉助评选之功,才能达到与古人同游的地位。这种以有目的地进行文学批评的再创造活动,本身除了有阅读及再创造的功能外,还具备有评论的作用,因为评选必须先藉由编选者进行阅读功夫,这时编选者是一读者身分;然后编选者加以筛选诗作时,这使原本的读者身分进而转变为作者;之后编选者又藉由对诗作的品评,来引领其他读者进行阅读,这让编选者又转变为评论人身分;所以「知选书者非后人选古人书,而后人自著书之道」,选集不但牵涉到作者角色与读者角色的流动性、编选者的双重身分等,因此《名媛诗归》对诗作的品评观的特色使《名媛诗归》的编选者同时具备有三重身分,由编选者进行阅读的「读者」;然后编选者加以筛选诗作的「作者」;藉由对诗句的品评企图引领其他读者进行阅读的「评论者」,《名媛诗归》就在读者、作者、评论人的身分流转下产生了丰富性,因此藉由探究编选的标准,可以让我们了解编选者的创作和阅读观念。 《名媛诗归》选辑标准,在于广泛收集历代的女性诗歌作品,可见作者的野心极大,企图创作一本完善而无遗漏的女性诗歌总集。依卷次来看,编辑是依照作者时代为划分,广泛收集古代到晚明的女诗人作品,包括花了许多心力在收集许多亡逸作品,有些诗甚至有可能是伪托作品,因此相较《诗归》及《名媛诗归》可看出其收集作品时的不同处,例如在评晋右英夫人作品时,《诗归》中将诗定名其为〈右英夫人吟此〉,对照《名媛诗归》则为〈授杨真人许长史其二十六〉,可知在《诗归》中并未仔细将之定名只言「右英吟此」,这也许跟古时为诗作词大多为缘情而作,诗成并不刻意为之定名有关,但有些则可能是因流传时佚失其名,但《名媛诗归》却是有意收集整理,刻意完善有系统的整理,虽然并不确定是否题名为真,但其企图策略明显可见。另在《名媛诗归》中诗前附有作者小传,可让读者能明白诗人生平;并还针对诗句加以评点,能让读者能明白作者诗意,不但提供了对古代到晚明的女性诗歌研 究的资料,并且也有助于女性作品的保存及流传,例如在《诗归》中有首〈青溪小姑歌〉诗作者为「无名氏」,但在《名媛诗归》中定其作者为「青溪小姑」,不仅如此还有其传:「青溪,地名。小姑所居,蒋子文第三妹也。杨升庵文集。」有名有姓还有出处,姑且不论其是否为真,至少可见《名媛诗归》极欲广泛完善收集之工。另题名虽订为「名媛」,但其所选作品实际包含各阶层,甚至是一些身份不明的作品,例如卷一古逸篇中的诗人大多属于不可考等,常因此影响其编选的严谨性,但不妨碍其收集时企图要将女性诗歌作品加以广泛收集,藉由评点方式,针对批评女性诗歌中的审美特色,来重新塑造文学评价的规范之功,虽然这也造成《名媛诗归》体制庞大而内容流于杂乱的现象,但完善而系统的收集,却能完整呈现出在历史中缺席的女子声音,并保留给后宝贵的女性作品资料。 《名媛诗归》中评语常呈现出对字句的细读推敲的阅读方式,如「千百字,用得历历可听」(评〈答太元真人〉),「可怜字,用花字下妙矣,更妙在直作花上看,若倒用或增一字用,便不入情艳」(评〈呜夜啼〉),「柔字细字俱写的明远」、「此处着惊字,忽然情动」(评《回文四绝》)等。诗是最精炼的语言,要用最少的字句来表达出最复杂的感情,需透过对字句的推敲与既定的经验,呈现给读者更多须细细玩味的感受,因此「诗合一篇读之,句句妙矣,总看有一段说不出病痛,须细看古人之作。」如《名媛诗归》中认为「花艳二字,只作粗粗看,应上诸女儿字耳,本无深意,入口自成音响,俗人不解,便说妙在惊字上」(评〈襄阳乐〉),因此阅读就像是读者与作者间的心理游戏,作者如何在诗句中表达出最真的情感让读者感受,读者如何能体会出作者的深意处,就必须要靠对字句的推敲来还原其真面目,因此「明是一首绝妙感遇诗,类集在此,使人不见真诗之妙,细阅一遍,觉神思凝肃,心耳警动」(评〈授杨真人许长史〉其八);要体会出作者的深至情蕴触,就必须「神奥语净,或然而开,有至理蕴含其中,朗吟数过,便觉尘虑屏释,内有自见矣。」(评〈授杨义诗〉),「如此琢句情文深至,可想其奥理奇解,亦只在人耳目前也」(评〈授杨真人许长史〉其五),谭元春曾说「明公选国朝名家诗,荫庇前后,又雅欲表章奇人之无名者,尤为卓然。不肖每有搜集古今诗文之意,盖专在幽潜。」所谓「盖彼取我删,彼删我取」且「不惟数人之中有一幽潜者更觉灵逖,即一名人集中有一篇两篇幽潜未经前人举扬者,澄心静读,比日在口眼边着远近痴慧何如也。」所以在评选诗时更注意其「幽潜未经人举扬者」,这种风格也表现在《名媛诗归》中,大量收集传统文学中不被重视的女诗人作品的企图,尤其还对不传的女诗人及亡逸诗作的苦心收集,所以可以说选诗标准在「幽潜」着眼。 对「幽潜」的着眼,其实也正是晚明竟陵学风所谓「幽情单绪」的风格的表现,因受到竟陵学风的影响,表现在《名媛诗归》品评诗作上,评论眼光专门在小处及不紧要处下手,因此总在「没紧要数来妙」(评〈陌上桑〉)因此在评诗总注意单字单句,如「泥字谁字,含意无尽」(评〈酬赵生〉)「弱字,应怯字尚浅,深处正在应晓字耳」(评〈寄赵生锈锦香囊〉);另外还表现在对一些无名作家或无名作品的收集,如收集一些机乎不可查的女子诗作,如琴女之〈琴歌〉,女涓之〈河激歌〉、苏武妻之〈答外留别〉;甚至是地位低下的女子作品,如桃叶、绿珠等;另还注意一字一句之奥妙之处,如「余字妙」(评〈赠沈警〉)、「单情字,妙甚」 (评〈前溪歌〉)、「此叹字,虚押得妙」(评〈冬至〉)、「今字,痴得妙」(评〈十索曲〉)、「感木字,合来亦古,妙在用妾字郑重」(评〈连理诗〉)、「缀抱字,奇奥」(评〈恨春〉)、「等闲字,失字,惆怅不堪」(评〈闻子规有感〉)等,另对〈清莲花〉诗句「顾影有情欺水荇,向人无语鄙风浦」评其「二语皆有思理,此句更深于上句」,对〈安世房中歌〉诗句「大孝备矣,休德昭清」评其「两句事全诗之冒」等,可知作者作诗对读者的产生影响,如果是好诗,读者的兴味便会随时间与经历而增加,如果灵动一时,却不知洗炼文字,则作品绝对无法持久,而且经过提炼过的精致作品,才会使读者感觉日久常新,可看出对诗作字句的细读正是《名媛诗归》中注意「琢字炼句」的目的。 编选的意图,牵涉到为谁而选,谁会去读,晚明文风心学的流行,文人对自我价值的提升,使明末文坛对前后七子的强调复古拟古,为文须遵循古人格调的文风提出质疑,并伴随着士人个性的张扬,在文学及社会上呈现任情放诞且强调个性化的风气,在这风气下对作品要求要不同于世俗的表现,因此有在品评诗文时要求注意诗的情性和特殊,认为有什么样的情性,自然会产生什么样的格调,不但不用模拟古人格调,更要发展出其独特个性,因此「盖病近日之学诗者,不肯质近自然,而取妍反拙」可见文人对当时诗坛的陈腐风气十分厌恶,希望一切质近「自然」、「真情」。至于如何能质近自然,文人提出「真情」的观念来矫正,「真情」是指诗风情性的自然流露且不加雕饰,这是种朴直且直书胸臆的表现,并对作者强调要有自然流露的精神特质,并用未经雕琢的字句与语言,去展现的自然质朴的文风特质;因此在对诗歌的品评上也强调要有风格清新、清新艳丽的格调,因此文人提倡「清」为诗学的风格特色,这种类似女子的「清」诗学观,也促使晚明文人开始注意到女性诗人的作品,加以认同女性诗歌的风格特性。 「清」的审美追求对编选《名媛诗归》的意图起了很大作用,「古今劳臣思妇,感而生叹,夫叹之于诗,亦不远矣,何难即形而为诗乎,尝有一言数语,真笃凄婉,如猿之必啸而后已者,非尽系乎才也,叹所至也。」认为在女性作品中呈现的真率、质朴、典雅的风格,是女子天生自然的呈现,完全没有经过世俗杂质的渲染,才是「清」的本质呈现,因此「夫诗之道亦多端矣,而吾必取于清。向尝序友夏简远堂集曰:诗清物也。其体好逸,劳则否。其地喜净,秽则否。其境取幽,杂则否。然之数者,未有克胜女子者也。」「故夫今人今士之诗,胸中先有曹刘温李,而后拟为之者也,若夫古今名媛,则发乎情,根于性,未尝拟作,亦不知派。„„衾枕间有乡县,梦魂间有关塞,惟清故也。」因此只有女子的聪慧细心,才能写书幽怀幽事,而对女诗人作品风格极为赞赏「波波折折,深情委曲,微而淡,宕而远。非细心女子,写不出如此幽怀,做不出如此幽事。」(评〈红叶诗〉)认为只有女诗人的细心,才能写出这首深情幽怀的作品,「古人中女子作诗,亦只因事写情,演入声调,虽单词质语,必曲折奥衍,„„读者自相感发,作者未必能知阅女人诗,当观其性情,不当以才力求之,才力在男子且难况于妇人乎。」(评〈琴歌〉)认为能让读者发自心领神会的作品,就是要以性情为主,这种真性情的流露的风格,就是「清」的表现,可见《名媛诗归》中以「清」为审美观的意图。 选集是经过读者阅读之后产生的一种再创造文本,《名媛诗归》正是经过编选者经由阅读后,加以整理、品评的功夫,使选集本身还兼负批评的功能,这种批评的功能,可以引领读者进行阅读,这就是编选者的策略所在。钟惺对选辑《诗归》的策略在「选古人诗而命名诗归,非谓古人之诗以吾所选为归,庶几见吾所选者,以古人为归也,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并认为所谓古人之精神在于「诗文取法古人,凡古人诗文流传于钞写刻印者,皆古人精神所寄也」,以「选集」来看编选者在选诗的时候,藉由阅读来感受诗作,其实本身是一位「读者」,选辑时则为「作者」,但评论时就成了「评论者」,把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表达出来,并引领其他读者去进行阅读的,《名媛诗归》正是在这阅读、创作的相互流动下的艺术表现。明代文人经过前后七子的拟古号召,强调模拟前人的功夫,失去创新的意义,也失去了真诗的本性,让诗的趣味性荡然无存,诗歌是作者抒发情绪的直接呈现「夫作诗者一情独往,万象俱开,口忽然吟,手忽然书」,因此明末文人认为唯有通过以真性情、直抒性灵的创作,才能展现诗作的巧妙处和深厚处,因此「诗至于厚而无余事矣,然从古未有无灵心而能为诗者,厚出于灵,而灵者不即能厚。」「保此灵心,方可读书养气,以求其厚」。「厚」主要是指作品的意蕴深厚而言,深厚的意蕴能令读者反复咀嚼,玩味不尽,并在诗的意境中,去体悟诗人的心灵、感受诗中的韵味,诗的价值才获得体现。「厚」也是古人情感与文字表现的最高境界,所以明末文风受竟陵学风影响于阅读古人之作,不单从真性情下手,文字亦往往是评选的重点。但要作品意蕴深厚,必须靠作者创作时表现的「灵心妙手」,诗法的高明就是在其说不出的「妙」处中,这就是所谓的「妙趣」、「别趣」,「古诗人曰风人,风之为言,无意也。性情所至,作者不自知其工。」认为唯有「清」才能创造出好作品,才能达到「慧美」而「巧」的功夫,因此「清则慧,卢媚娘十四能于尺绢绣《灵宝经》,字如栗粒,点画分明,又以丝一绚结为金盖,中有十洲三岛,台殿凤麟之状。」这份「巧」正是当时一般文人所缺乏的,《名媛诗归》于是提出以「清」来补救当时文人「浊气」的弊端,重塑诗学的审美风格。 今诗人皆文也。文人为诗,则欲有诗之名。欲有诗之名,则其诗不得不求工,势也。诗而工矣,世亦何难以名予之。然世所号一代名家,始皆究其习之所近,意之所趋,与其所矫以为诗。 因此《名媛诗归》的编选策略,就是提倡女性诗人作品中不受一般文风影响的「清」气,企图重新塑造出不同于当时世俗的审美观点,提振当时文学一昧拟古的仿效文风。可知基本上《名媛诗归》的编选最初并不是为提振女诗人的文学地位而作,只是希望藉由广泛收集女诗人的作品来呈现「清」的诗学特质,并希望藉此编选之功达到的所谓的经典地位,因此可以说《名媛诗归》只是一种在男性观点下的再塑造的呈现。 《名媛诗归》评论女诗人的作品的目的,还是着重在作诗之法的树立,以阅读评点来重塑出这份审美观点,引领读者去感受,甚至导引读者创作的方向,这份审美观点就在对诗作「清」 的追求上,这正是评论者隐藏在评论中的男性声音呈现。 《名媛诗归》中所呈现出来评点风格,是呈现一种直觉式的阅读感受,因此对诗句的品评常着重在一剎的感受上,因此常评「难言之妙」、「不堪深思」、「不必解」、「不必深究」之言,在对字句的的片段感受上。另还喜欢用「妙」字来加以注解之,似乎就是在说「根本没什么好解释的,就是妙啊~」的直接感受,这正可对应所谓的「妙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之说,因此「不我对,情事俱深,然妙在意甚直,不作更深一层去,然亦不必更深矣」(评〈授杨真人许长史〉其八),这种可以不作更深一层去探究的原因,在于其诗深情之妙直接可以感受到「妙在有对我二字,然后有怜意三字,生出情来」(评〈春梅〉),而且根本也不用更去深究之「伤情语,不说尽,盖婉折处一尽,则直而无味矣」(评〈胡笳十八拍〉)(评〈授杨真人许长史〉),情深处不必深寻就在字句中可得,因为深究之就是有害「真情」,真情就是指心中的真实情感、真实性情,这种真实是极自然而不加外饰的,而只从诗的「本事」、「本文」、「本义」上来说解,或是从训诂字意上、从义理上去阐发,都有害诗的「真情」,因此「悲动之言,殊不欲尽;不欲尽,越觉悲痛」(评〈琴歌〉),不欲尽更觉其悲切之深,更觉苦甚之感,「何意二字,苦甚」(评〈青溪小姑歌〉),既是苦甚又何待言,这正是深情,真情处就在突然感受下,不经思索的率然说出之间「情思至理,总是至道感虑,率然说出,亦令人悟」(评〈授杨真人许长史〉其五),直觉感受其涌现之处。 情深须靠真情的感受,注意情深境界的感受也成为《名媛诗归》中的阅读基础,「惊忧愁顾,似有所指,似有所触,委屈之意尽矣」(评〈蚕诗歌〉),凄冷中忽生缠绵静思,自然难堪不必更写入,但愁却越深,「前诗意深,此歌意直,然尚有幽响,不觉其肤浅」(评〈青溪小姑诗〉),因为深情自然能使诗歌富有幽响绝妙,自然不觉其肤浅,反显其深奥,「写的动宕,忽逗深情,此等语,皆文人情人偶然痴想,着笔处,声云欲咽,凄然满纸。」(评〈谒巫山庙〉)这种悲凄的深情感受,就是因为有深情的缘故,也因为有深情才能造就了文人情人的偶然痴想。这种以直觉式的审美方式,来评价诗歌的价值,强调创作须来自内心所激发的真情涌现,把作者内在的真我得以呈现,认为藉由自然情感的流露才是好的诗作,不但反对模拟古人作品,并还要「察其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于喧染之中,而乃以其虚怀定力,独往冥游于寥廓之外」并还须注重作品幽深含蓄、孤峭奇僻的艺术趣尚,将文学建构在「灵」、「厚」之上的创作境界,形成渗透着灵趣的浑朴厚实的诗风,所以要求「真诗」「不必缀事炼句,草草写来,自是委婉,曲其口角流媚,能成音节故耳」(评〈谢赐合欢水果〉),这种尤口角中自成的音节,就是扑质自然的表现,实际上注意到个人情性在创作中的价值与表现「喧寂无端,静中慧观,别有一番感触处」(评〈秋夕泊丹湖〉),这种由静观中所得的慧心感触,正是以「清」为诗歌审美观点的特质所在。 《名媛诗归》中评品诗时对诗作中女性形态有着及细腻的描述,极尽说出女子型态的呈现,如「举动无端,尽露轻佻本色,而拟愁敛黛,正尔持情」(评〈杂诗〉)说出女子敛眉心绪不定的样貌;「终是女儿身,妙在不敢自信」(评〈宫词〉其二)说出女子婉约娇羞的样貌;而 说声容处,则注意其间不同的声气,如说女子声音「有狐媚气,有英雄气,妙再音容声口,全然不露,只是闲闲说耳」(评〈杨花白〉),但就算女子声中有英雄气,「琐琐路程中语,写离家顾恋如诉,尤妙在语带香奁,无男子征戎气」,因此「英雄本色,却字字不离女儿情事」(评〈木兰诗〉),而在说女子的儿女情性时,则评其「骂春风无理之甚,真儿女性情,儿女口角」又「不必深意,只口角妙绝,子夜读曲之妙皆在此」(评〈子夜歌〉);对女子的情性的相思则认为「何缘遂尔钟情,儿女事真不可解」(评〈寄张彦卿〉),「相思只两字耳,却甚难写」(评〈答外〉),对女子诗中呈现的对自己的自矜自赏则评其「甚觉自负,其自负处在舍笑二字,不再非下里三字」「出口甚文,亦甚慧,觉其性情亦甚温雅,非专事调笑艳情者也」(评〈子夜变歌〉),另有「自矜自赏,赞叹无端,谓其语气,亦甚朴直而简远」(评〈十月十八日又与众降命杨君书〉),认为无论其自赏自负如何,仍是一种自然朴质的真性情「何等深细,觉他人柳腰桃脸等语,皆鄙俗不中用」(评〈游春曲〉),甚至「用铺张语,不说向情上,不觉待郎之厚,只觉骂郎之毒」(评〈长乐加〉)等直接的情感流露「惊忧悲顾,似有所指,似有所触,委曲之意尽矣」(评〈蚕丝歌〉),这份宛转委曲意正是女子婉约情性的表现。 另更认为女子是细心而聪慧,如「南心二字,无理之甚,聪明声口,必细心慧心,摇摆出之。」(评〈古意赠今人〉),唯有女子的聪慧细心才可以做出此诗,这在《名媛诗归》中还表现在其「回文诗」的品评上,如「七字顺读孤耸,侧读则奇挺矣」、「回文诗,妙在倒读,文义亦流贯,此为得之」、「倒押独字高而浑」(评〈回文四绝〉)在在赞赏回文诗所呈现的女子的聪慧样貌,这种因细腻而深情,因深情而慧心自现的呈现,因幽情细语所呈现在女人特质上的婉约「轻将见女子温柔细软性情」(评〈春晓〉),可见在《名媛诗归》中所读出的女人面貌是深情而质真,婉约而细腻而聪慧。 注意女人诗作的口吻声情也是《名媛诗归》中评论呈现的特点,如「踌躇顾盼,写尽羞谑之状,细心如此,娇痴如此」(评〈挟琴歌〉),「一作纪少瑜诗,然不似男子口气,盖女人偶然成语,谓之为诗,若男子语如此,亦弃不得作一省诗也」(评〈咏残灯〉),但总是以男性角度来说,因此常附加上身为男性的主观意见,例如「建志二字,说的严正,建字,即建树之建,见有志节人,卓然而立,自非寻常等伦」(评〈授杨真人许长史〉其八),「淑女之言有品有诚,从学问出」、「从性中分清浊,从清浊分荣辱,大贤明悟根本语」(评〈啄木诗〉),「如此等人,如此等字,但于元时见之,而心不属于元也。宋朝培养理义独盛,故其保于存亡者,不独文谢张陆之人,即女子亦如此。」(评〈题清风岭〉),「道理语,无学究气,妙在自待无待,有得透说得出耳」(评〈赠杨司命〉),「悠然穆然,道理深厚处,仍有汉魏人格」,可知评论时有时还是以男性传统主观的角度来品评,因此以学问处、道理处来评论之。 在《名媛诗归》中虽然十分注意女人诗作的口吻声情,因此评诗看出女子「踌躇顾盼,写尽羞谑之状,细心如此,娇痴如此」(评〈挟琴歌〉),「一作纪少瑜诗,然不似男子口气,盖女人偶然成语,谓之为诗,若男子语如此,亦弃不得作一省诗也」(评〈咏残灯〉),但每每仍 难摆脱以男性角度的主观立场,因此常附加男性的主观意见,例如「建志二字,说的严正,建字,即建树之建,见有志节人,卓然而立,自非寻常等伦」(评〈授杨真人许长史〉其八),「淑女之言有品有诚,从学问出」「从性中分清浊,从清浊分荣辱,大贤明悟根本语」(评〈啄木诗〉),「如此等人,如此等字,但于元时见之,而心不属于元也。宋朝培养理义独盛,故其保于存亡者,不独文谢张陆之人,即女子亦如此。」(评〈题清风岭〉),「悠然穆然,道理深厚处,仍有汉魏人格」,可知评论常赋予男性主观角度,从学问处道理处言之,并非深究其抒情性质。对诗作的清的风格要求,是其隐藏的另一种声音,认为「古人中女子作诗,亦只因是写情,演入声调,虽单调质语,必曲折奥非如今人累累成篇,此事属偶作游戏玩弄事也,喜怒哀乐之故,因乎情而止乎性,至于绵婉骀宕」(评〈琴歌〉),女子作诗发乎真性情,诗作偶然成之不加雕饰,风格自然质朴,但诗风又绵密引人深思,这正是女子作诗的「清」妙之故,故主张「古人作诗,专于浓处作疏宕语,令人便不复为此矣,即有意为之,亦不复如此灵动」(评〈十索曲〉)。「灵」指的是在诗文创作时应有的纯真心理,这就是「清」,是纯真的,是无机心的,「形迫颜落字,有灵秀气,无俳偶气」(评〈古意赠今人〉),灵动处,往往发自内心的一瞬间,灵通幽会处忽然处得,所以「兼爱兼容等字,诗中往往有之,兼忘二字,从来有忘者,偶然写来,不觉入妙,以此知炼字之法」,「厚」与「灵」相互为用的,也就是要求得真诗之法,后人无论如何品味,对诗的感受都不会是原作者的感受,至于如何感受出作品的精致好处,就须靠「厚」的功夫,所以虚处须以灵机运动,藉灵动,学诗,积厚,来达到求真诗的目的。 另作诗之技巧也是《名媛诗归》中所主张重点,因此在评点中常提到有关诗法,如「凡咏物诗,须触境与情,即此写彼,使读者见其幽奇历落深微淡远之言,方为作家」(评〈蜀宫应制回文〉)认为触景伤情势作家的必要条件,「适诗笔老而气骨犹,紧虽用宛媚处,皆以相静裹之,挺然声调间」(评〈寄旧诗与元微之〉),「写出宽敞幽深景象又复简净乃尔,亦不必苦要作长篇矣」(评〈光宅寺〉),评唐赵莺莺〈柳眉〉中有「此句虽不如上句之妙,然妙处在频字押得劲」对作诗押韵的重视,「后二语忽另作一意,以前二句太紧凑,不能松放故也」,评论诗作的方法等。另外作诗还要随时地而异,但是它的变化是有穷的,如「咏物诗,必如此不即不离,方觉情想俱到」(评〈咏灯〉)、「吊古诗,激切宛曲,各极其致,正使读者亦复不能为怀」(评〈虞美人〉)。诗人完全在技巧上求异求新,终不免有穷尽的一天「古人分章作诗,每用一二字稍别之省,具实用意斟酌,非茍且成句也,知此可悟深浅之法」(评〈思归引〉其二),「说理处几于明心见性,气亦古茂静折」(评〈八月廿七述偈〉),惟有从古今诗人必同的精神中下手,才能创造诗的更高境界与成就因此,「桃李气,春鸟声,分出已奇,桃李气,不过传出春鸟声,此中生想,岂他人能知,然亦实实真境,非此等慧心,便掷却不省」(评〈听百舌〉)有此慧心细心体会,才能写出风吹桃李气便传春鸟声十字,只要能独具慧「心」,所谓真诗便不难推求,用心的读者只要专心体会,必然能与古人之心灵相契合,而惟有熟读玩味的读者,才能有机会发觉其中的价值,并以灵心灵眼加以搜剔,具有灵性之人已具有上根灵秀之气「拟作正以深古为佳,而奥响奇情尤须高出于原作之上,令晖清细简约,虽不足既响前人,要不似时体活套也。」(评〈拟自君之出矣〉),因此「诗也者,自然之 声也,非假法律模效而工者也。」女性诗人被隔离的处境造成其创作上的自然纯净特质,使他们更接近「真」的领域「令娴诗,此首最为修远,淡中仍藏密散之致,想路亦复清灵」(评〈春闺怨〉),因此女人诗作极富所谓清灵之感,「幽吟静想,自然情深,有此佳篇,真不愧一代闺秀」(评〈听百舌〉),「只如书札中通套语,写来入诗,直而妙」(评〈答兄感离诗〉),「调中知有幽意,幽意复起春情,迭意相承,妙在神会」这种强调作诗之法和带领读者阅读的技巧,也正是隐藏在女性选集的《名媛诗归》中的男性声音的呈现。 因传统上女性诗人仍是依靠传统文学中的男性文人,因此女性对自身作品的态度也显得保守,甚至认为诗名外扬会败坏名声,因此大多限于自吟自赏,对于大多数闺秀而言,作诗填词当作消磨时间、排遣愁闷的手段,只是一种爱好及兴趣,因此并未积极女性本身并未积极保存自己的诗作,但晚明文人却注意到这些女性作品,并加以收集编选,这呈现出晚明文人对女诗人的认同。虽然藉由《名媛诗归》的呈现,我们并未真正看到女性诗人地位的由边缘走上主流,仍可以看出《名媛诗归》在明末文学及社会上发展方向的意义: 〈1〉内在文学的发展中明清文人文化的特殊性:因对八股文和经学的厌倦心态,表现出对非实用价值的文学诗词等的偏好,重情、尚情趣,因此把编选、品评和出版女性作品发展成对理想佳人的向往。 〈2〉明末社会对才女的的看重:才女的涌现取决于社会和家庭重视女子诗才的程度,许多才女在最初都是受到父兄的熏陶,着重在「才色兼备」及强调佳人的才情,《名媛诗归》正显现出才女藉由表现诗才而获得不同于美色的自我价值。 〈3〉对文学的反思下对女性特质「清」的审美提倡:明末文人对当时诗坛的陈腐风气的厌恶「盖病近日之学诗者,不肯直晋自然,而取妍反拙」,因此《名媛诗归》所呈现的女性诗歌正具备着男性文人日渐缺乏「清」的素质。 〈4〉晚明出版业的兴盛:晚明出版技术进步,加上阅读人口的激增,使书籍成为商品的一种,加上许多明末商人自己本身也是文学的爱好者,因此常从事对文化事业的推广,并常周旋于名士之间,并藉由刻书将文学作品介绍给大众,明末刻书之兴盛,促使出版业的发达,也使女性文本成为当时热门读物,《名媛诗归》正式在此背景下所产生。另,明末文人喜爱谈论女性,就明末书籍的特色中,可看出其展现对世俗生活的关注,因此使女性文本受到当时热门读物,妇女诗词的大量刊印,更促使女性文学创作的繁荣,及促进女性文学作品的传播。 〈5〉女性阅读能力的增长:因明末世家大族的流风遗韵,促使女性阅读人口的增加,促使女性作品销路大增,使《名媛诗归》得以受到重视。 〈6〉竟陵学派思潮的风行:晚明文人心学流行,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呈现任情放诞的风气,有浓重的颓废色彩,并伴随着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个人主体性的确立和个性的张扬而出现。竟陵派「求真诗」的诗风,强调对诗作创作要求「求古人真诗」,以一种直觉式的审美方式,来评价诗歌的价值,强调创作须来自内心所激发的真情,是作者内在的真我呈现,藉由自然情感的流露才是好的诗作,因此反对模拟,并注重作品幽深含蓄、孤峭奇僻的艺术趣尚,将文学建构在「灵」、「厚」之上的创作境界,形成渗透着灵趣的浑朴厚实的诗风,所以要求「真诗」,实际注意到个人情性在创作中的价值与表现。 其实在传统社会中女诗人的作品起初只流传在自己亲友之间,但到了明清之际,女性创作的已蓬勃发展,使女诗人和其作品大量涌现,只是最初的文学批评理论上对女性诗歌并未树立出属于女性批评的标准,因此仍须依靠早在传统文学中居主流地位的男性来作品评定位工作,因此一直到这些男性文人开始注意到这些女性作品,并且担任起整理、编辑和品评的工作后,才使女性诗歌从边缘地位走向主流。由以上可见《名媛诗归》在编选者身分流转下,是一兼有三重身份的作品呈现,但藉由其编选意图和策略来看,《名媛诗归》虽是代表着晚明文人对女性文学的重新评价的选集呈现,但其对女诗人的作品阅读,也就是对女性声音的阅读上,并没有真正注意诗作本身女诗人情感中真实生活经验的体认,这种女性声音的被阅读所呈现的特色,还是一种男性阅读观点下的重塑呈现,只是试图藉女性诗歌中所呈现的自然之质,来强调文学审美观点「清」的重要性,并塑造出以「清」为主的经典呈现,基本上还是在男性创作的主观意识下,有意识的将对诗歌的创作观念,透过女性作品所重塑出的男性观点,因此这份认同却仍是建立在男性文人的规范和标准中和审美角度上,自然会造成对女性诗作的阅读局限,使女诗人作品中的真正抒情性和本质,无法得到真正彰显,也无法真正去体认到女性诗歌中,一份属于女性生活经验的真实感受,这正是《名媛诗归》在男性批评下的不足处,因此王绯在〈女性与阅读期待:当代文学的女性观照〉中对女性文学的批评主张,认为如何从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中,寻找一种阐释女性阅读期待的分析方式,应该是 [1]当今女性批评家所「义不容辞的责任」。 《名媛诗归》_在线四库全书查询 《名媛诗归》?三十六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明锺惺编。取古今宫闺篇什,裒辑成书,与所撰《古唐诗归》并行。 其间真伪杂出,尤足炫惑后学。王士祯《居易录》亦以为坊贾所托名。今观书首 有书坊识语,称“《名媛诗》未经刊行,特觅秘本,精刻详订”云云。核其所言, 其不出惺手明甚。然亦足见竟陵流弊,如报雠之变为行劫也 1 ] 钟惺.名媛诗归 上海有正印刷所排印 民國七年初版 [ 2 ] [清 ]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 [M]. 北京:中华书局 ,1997. [ 3 ] 郑艳玲.题名钟惺评点的《名媛诗归》[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 [ 4 ] 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 5 ] 王艳红.解读《名媛诗归》[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年第1期. [ 6 ] 钟惺、谭元春. 詩歸:51卷 明萬曆45年刻本 [ 7 ] 彭定求等.全唐诗[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
本文档为【名媛诗归整理&#46;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