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福清白事礼仪公司

福清白事礼仪公司

2017-11-17 25页 doc 47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1210

暂无简介

举报
福清白事礼仪公司福清白事礼仪公司 篇一: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28:丧葬礼仪大全-艰难收集 移风易俗办丧事 中国人向来重视生命,所以一般人都把死和生看得同样重要。 旧时,有钱的丧家办丧事,为竭力表现“哀荣”,是十分讲究排场的。在一般人眼里,某家的丧事办得热闹不热闹,就是够不够哀荣的标准;出殡的行列越长,乐队越多,就越显得哀荣。于是,有些丧家雇了乐队、铜锣铙钹队,甚至雇人做“代孝子”,跟在花车或灵车后面..。其实,哀荣这句话是不通的,倒是“生荣死哀”的说法较切近人情。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旧俗已几乎绝迹。遗体的火...
福清白事礼仪公司
福清白事礼仪公司 篇一: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28:丧葬礼仪大全-艰难收集 移风易俗办丧事 中国人向来重视生命,所以一般人都把死和生看得同样重要。 旧时,有钱的丧家办丧事,为竭力表现“哀荣”,是十分讲究排场的。在一般人眼里,某家的丧事办得热闹不热闹,就是够不够哀荣的;出殡的行列越长,乐队越多,就越显得哀荣。于是,有些丧家雇了乐队、铜锣铙钹队,甚至雇人做“代孝子”,跟在花车或灵车后面..。其实,哀荣这句话是不通的,倒是“生荣死哀”的说法较切近人情。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旧俗已几乎绝迹。遗体的火化和捐赠给医院,已渐成风气,事实上,不论对生者或死者来说,火葬是最清洁、神圣、省事而又省钱的方式。 将遗体捐赠给医学机构作解剖研究之用,是近几年观念上可喜的进步。有的死者甚至预留遗嘱或遗言,将眼角膜或肾 1 脏捐给需要移植的病人。无论如何,生命是庄严神圣的,它的价值是无可代替的,临到最后一刻还能发挥它的效用,这才是真正的光荣~ 办丧事的经验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如果你的家人或亲友有不幸的消息传来时,最主要的是应力持镇静,因为人死不能复生,固然悲伤是情理中的事,但在悲伤之中,如能保持一分冷静,必定有助于即将进行的丧礼。 试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就通常可能发生的事例而言,不外下列三种: 一、意外事件突然发生:如心脏病突发,脑血管栓塞急救无效,遭遇车祸,飞机失事或自杀等。 二、久病难治,医师束手无策,已嘱办理后事。 三、原非重病,在医治过程中,由于疏忽或其他原因,导致严重并发症,急救无效。 上述情况的第二种,因为大家心理上甚至于实质上已有准备,一旦不幸到来,就可按步就班办事,至于第一、三两种,因系突然发生,可能令人有措手不及之感,当时直系亲属固然是悲痛莫名,即一般亲友也众说纷纭,乱成一团,如果此时没有一个人冷静地出面来拿定主张,则日后的丧事可能办得毫无秩序,杂乱无章,贻人话柄。我国传统道德观念,一向认为办丧事是极严肃而重要的一件人生大事,办得妥妥贴 2 贴将使死者“含笑于九泉之下”,办得不好则可能被人讥为“死不瞑目”,而“遗恨终身”。 不幸既已发生,急也无用,倒是推出可靠、能干的人料理后事要紧,应邀主办丧事的人,非亲即友,首先得了解丧家的经济情况以及他们对丧事的意见。办丧事要记住一个重要原则:贵在严肃有序。 一般来说,丧事可依以下顺序逐步进行: 一、先将死者送往殡仪馆——一经医生鉴定并宣告死亡,无论在医院、家中或其他场所,应即以电话殡仪馆派专车将遗体运往冰库。遗体启程时,宜由亲友陪伴死者妻(夫)儿(女)一同前往,注意其家属中如有年迈或多病的,最好劝阻不必前往,以免悲恸过度,发生意外,到达殡仪馆后,照例登记,并即移入冰库。 二、即时约人同办丧事——最好约几位稍有经验的亲友帮忙,分管总务、财务(收支款项)、布置、招待及其他杂务。 三、与殡仪馆洽谈有关治丧事宜——通常殡仪馆的人员会问下列诸事:开吊时间、丧礼采取何种仪式(是否是宗教仪式)、家祭还是公祭等。 四、灵堂的布置:灵堂布置以庄严肃穆为原则,正后方墙壁上扎“花牌”,有全花、半花两种,大致以深绿色为底,扎上黄色花朵图案。花牌的正前方置灵桌,灵桌后方正中央置四周扎有黄色鲜花的24 时遗像(用黑边镜框)一座,灵 3 桌上通常置备鲜花(黄白菊花为主)、供果、供菜,中间放灵位,两 旁置大香烛一对,另有香炉等,如有致送素花篮的可置放灵桌两旁,以八字形排开较宜。孝家挽联(死者之夫或妻及子女等挽联)挂在遗像两旁正后方的花牌上,其他各界人士致送的挽联挽幛则可分别挂在灵堂两旁墙壁上。花圈、花篮安放于入门两侧。灵堂内左右置长桌,放香烟茶水,并置座椅若干,均备吊唁者休息之用。灵堂门外小间左右或灵堂外两侧空地上置长桌,一边为收礼处,一边为签名处。关于灵桌上大蜡烛的颜色问,一般均用纯白色,若丧家因死者高寿已逾七十或八十,而且子孙满堂,认为是福寿全归,希望点大红蜡烛的,当然,这种做法并无限制,不过灵堂内空气悲伤严肃,死者家属尚在痛哭流涕以表哀思,而点红烛,气氛上极不调和,丧事究非喜事,似以避免为宜。 五、讣闻的刊发:为向亲友们死者逝世及吊丧时间地点,可口头通知,也可发小闻或登报纸讣闻。 六、收礼处、签名处应注意事项:普通丧事各方送礼大致不外花圈、花篮、挽联、挽幛、奠仪(礼金)等五种,应置备礼簿及谢帖,一方面登记收礼项目及数量,一方面写谢帖交送礼者作为证明之用。礼簿记载得清楚,可作为将来回报的参考。在签名处这一边,通常是招呼来吊唁者签名,并随手送上一朵纸花供佩戴用。 4 七、放骨灰用的盒子:骨灰盒有多种式样,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购。 八、死者的化妆及穿衣等项:这些问题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会替你安排,倒不用费太大的心思,通常理发、修容、化妆都做得令人满意,至于穿衣,可根据丧家的要求办理。旧时,寿衣流行所谓“五领七腰”,五领是指穿五件衣服有五件领子,七腰是指穿各种裤子。这种习俗,现在城市是很少了。 九、出殡的注意事项:参加“送殡”的人数要有约略的估计,不论亲友多少,要准备必要的车辆,以供送殡者乘坐。如果是中午时刻出殡,还需准备点心和饮料。 报丧条 报丧条,是人死的当天,通报死讯的纸条,也称报条,报丧条通常只通报家族、至亲及死者生前极为熟悉的好友,多用分送方式,但也有登报启事的。如今利用电话通知,非常方便。 说明:长辈的丧事,用白色纸,幼辈的丧事,用古铜色纸,上角贴红签,书写亲友的姓名地址。 讣告 讣告,又称“讣文”、“讣闻”。“讣”是告丧的意思,就是将人死了的消息告诉亲友。 讣告基本上有三种形式,一般式、公告式和简便式。 一、一般式 5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在开头一行的中间写“讣告”两字,或在讣告前冠以死者名字,如×××讣告。 (二)写明死者的姓名、身份、因何逝世、逝世的日期、地点、终年岁数。 (三)简介死者生平。这是指死者生前重大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历。 (四)通知吊唁,开追悼会的时间、地点。 (五)署明发讣告的个人或团体的名称,以及发讣告的时间。 例一: 鲁迅先生讣告 鲁迅(周树人)先生于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病卒于上海寓所,享年五十六岁。即日移置万国殡仪馆,由二十日上午十时至下午五时为各界瞻仰遗容的时间。依先生的遗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除祭奠和表示哀悼的挽词、花圈等以外,谢绝一切金钱上的赠送。 谨此 讣闻。 鲁迅先生治丧委员会 蔡元培、内山完造 宋庆龄、A?史沫特莱 6 沈钧儒、萧三、曹靖华 许季茀、茅盾、胡愈之 胡风、周作人、周建人 说明:这里未署明发讣告的时间,是因为讣告刊载在报纸上,而报上有时间。 例二: 讣告 原××市政治协商委员、××市文史馆员×××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年×月×日上午10 时25 分逝世,终年85 岁。今定于200×年×月×日下午在××火葬场火化,并遵照×××先生遗愿,一切从简。特此讣告。 ××市政治协商会议 ××市文史馆启 200×年×月×日 例三: 先母王二妞,于×年×月×日病逝于×县×街×号。享年81 岁。兹定于×月×日午×时在××火葬场火化,并举行追悼会。谨此讣闻。 李怀银哀告 二、公告式 这种形式的讣告比一般式讣告要隆重、庄严得多。这种讣告往往是根据死者的职务、身份,由党和国家或一定级别的 7 机关、团体等作出决定发出的,它往往由公告本身及其他文件(消息)共同组成。在内容上与一般式讣告基本无异,但在结构安排上有显著不同。这类讣告的写法: (一)公布逝世的消息。内容包括: 1.写明“公告”的发出单位名称及“公告”两”字。 2.写明死者的职务、姓名、逝世原因、地点以及终年岁数。 3.有对死者的简单评价和哀悼之辞。 4.署明公告时间。 (二)治丧委员会公告。这是讣告的核心部分,包括: 1.写明“×××同志治丧委员会公告”字样。 2.对丧事的安排及具体要求。 3.署名公告的时间。 (三)公布治丧委员会名单。 例: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公 告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宣告:我国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杰出的国际政治活动家、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中华人 8 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宋庆龄同志因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于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二十时十八分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岁。 宋庆龄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国家和全国人民的巨大损失。决定为宋庆龄同志举行国葬,以表达我国各族人民的沉痛悼念。 宋庆龄同志治丧委员会已经成立。 我国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卓越的国家领导人宋庆龄同志水垂不朽~ 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 宋庆龄同志治丧委员会公告 为了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我国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杰出的国际政治活动家、卓越的国家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宋庆龄同志的深切哀悼,现决定: 一、五月三十一日至六月二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吊唁。中央党政机关、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北京市各方面的负责人、各方面的群众代表以及外国驻华使节和在京的国际友好人士,参加吊唁,瞻仰遗容。 二、六月三日下午四时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追悼会。 9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转播追悼会的实况。 三、从五月三十日至六月三日,在北京新华门、天安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及其他驻外机构均下半旗致哀,六月三日举行追悼会的当天,全国下半旗致哀,同时停止娱乐活动一天。 四、依照我国惯例,不邀请外国政府和友好人士派代表团或代表来华吊唁。 特此公告。 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 宋庆龄同志治丧委员会名单 宋庆龄同志治丧委员会名单(三百九十二人,以姓氏笔划为序。)(略) 三、新闻报道式这种形式常作为一则消息在报纸上公布。内容和形式都很简单。 例: 孙×同志逝世×××××厂党委书记孙×同志因病于200×年×月×日逝世,终年××岁。孙×同志19××年×月参加革命工作,19××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从内容上看,虽未写明是讣告,但它分明是专为报丧而发的消息,我们姑将它当作讣告中的一种形式。 以上三种形式,最常见、最通用的是第一种,另外应注意的是,凡讣告用纸的颜色,根据中国传统习惯不用红色,一 10 般用白纸。上书黑字。 篇二:白事操办之灵堂的布置 丧事大全之挽联 (一)灵堂门联: 1、父亡选用: 难忘手泽,永忆天伦 继承遗志,克颂先芬 2、母亡选用: 难忘淑德,永记慈恩 春晖未报,秋雨添愁 3、灵堂通用: 音容已杳,德泽犹存 精神不死,风范永存 灵魂驾鹤去,正气乘风来 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 (二)通用联 流芳百世,遗爱千秋 音容宛在,浩气常存 陇上犹留芳迹, 堂前共仰遗容 桃花流水杳然去,明月清风几处游 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 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 慈竹当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似留芳 11 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 (三)挽男联 前世典范,后人楷模 名留后世,德及乡梓 一生行好事,千古留芳名 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 悲声难挽流云住,哭音相随野鹤飞 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 朗月清风怀旧宇,残山剩水读遗诗 等闲暂别犹惊梦,此后何缘在晤言 天上陨颗明星,人间少名俊杰 瑶池来位贵客,佛国添座金刚 (四)挽女联 秋风鹤唳,夜月鹃啼 独剪西窗,梅残东阁 慈颜已逝,风木与悲 白云悬影望,鸟鸟切遐思 花为春寒泣,鸟因肠断哀 女星沉宝婺,仙驾返瑶池 花落胭脂春去早,魂销锦帐梦来惊 西地驾已归王母,南国辉空仰婺星 宝婺光沉天上宿,莲花香观佛前身 蝶化竟成辞世梦,鹤鸣犹作步虚声 鹃啼五夜凄风冷,鹤唳三更苦雨寒 12 魂归九天悲夜月,芳流百代忆春风 绮阁风凄伤鹤唳,瑶阶月冷泣鹃啼 慈竹临风空有影,晚萱经雨不留芳 慈竹霜寒丹凤集,桐花香萎白云悬 情操白如银,洁净晶莹光如雪 慈心红盛火,鲜明炽烈映红梅 (五)通用联横批 永垂不朽,流芳百世,遗爱千秋,含笑九泉,天人同悲永 垂千古,功业长存,孝慰忠魂,举世同悲,留芳千古浩气长 存,千古长存,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六)挽丈夫 夫妻恩,今世未全来世再 儿女债,两人共负一人完 今宵杵捣蓝桥去,何日笙吹白鹤来 (七)挽妻子 恩爱良妻,苦雨凄风摧汝去 可怜儿女,大啼小哭要娘回 天何无情,怎能教我丧良侣 人各有寿,不忍听儿啼亲娘 只望儿女成人,生活日美,你我同享快乐 不料人愿难遂,好景不长,夫妻从此永别 (八)挽各界人士 13 政界 丹心照日月,刚正炳千秋 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 哀歌动大地,浩气贯长空 耿耿丹心垂宇宙,巍巍功业泣山河 伟绩丰功垂青史,高风亮节励后人 志壮情豪诚可敬,赤诚坦白留美名 奋斗为人民精神不死,光荣留青史百事流芳 惊回首留伟业丰功垂宇宙,抬望眼存高风亮节励人民 风风 雨雨为人民终身奋斗,山山水水留足迹风范长存 军界 中天悬明月,前军落大星 碧血染风采,青史留英明 英明垂千古,丹心照汗青 大树国搞万人敌,将军星陨一天寒 南征北战功不朽,春去秋来名永留 一身肝胆生无敌,百战威灵殁有伸 南朔战功青史在,古今名将白头稀 无私慷慨身殉国,含笑牺牲志凌空 一代国粹垂青史,千秋美名化金星 铁券分封剑气当年横塞北,黄粱入梦将星一夜陨江南 天上 大星沉万里云山同惨淡,人间寒雨迸三军笳鼓共悲哀 守土 14 共存亡先鞭作我三军气,挥戈思勇决信史传兹百世名学界 学界泰斗,人生楷模 学子无良师,老成有典型 殁可祭于社,天将丧斯文 著作等身身不死,子孙维业业长存 惊座文章传四海,新民德业播千秋 三登庆厉三入第,四人熙宁四辅中 文艺界 壮怀忧在风云上,诗卷长留天地间 墨云香冷来琴馆,蕴露寒生赋鹏文 文章卓越生无敌,风骨精灵殁有神篇二:丧事礼仪知识- 守灵 丧事礼仪知识-守灵 守灵也称为守夜。古人认为人死后三天内要回家探望,因此子女守候在灵堂内,等他的灵魂归来。每夜都有亲友伴守,直到遗体大殓入棺为止。演变到现在,守灵便是亲人们聚在一起,悼念死者,抒发缅怀之情。 守灵基本上以三天为限,有在住宅内的灵棚、灵堂内守灵的,也有在殡仪馆内租礼厅守夜的。在郊县现在还有搁三朝之举。《礼记〃问丧》中有三日而后殓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之心亦益已衰亦。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已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是故圣人为之决断, 15 以三日为之礼制也。所以守灵三夜,并不完全出于迷信,而是三天的时间,准备工作都全了,远方的亲戚、朋友也能赶到,足以尽人情。 (一)灵堂布置古时候的人们相信灵魂不死,他们认为死亡仅仅是灵魂摆脱了肉体的束缚,必须使灵魂有一个安顿之处,演变到后来,便出现了灵堂。人死后,丧家在家门口搭建灵棚,或在厅堂内设灵堂,使死者灵魂有安息之处,也是亲友吊丧死者的场所。 灵堂的布置一般是灵堂上方高挂死者遗像,下书斗大的奠或悼字,左右两边高挂挽联,用以概括死者一生的主要功绩或经历;灵堂两侧多挂有挽联,多少不一;民间还将亲朋赠送的祭幛悬于两侧,越多就越显得热闹风光;灵堂前设供桌,上摆祭物,多为菜肴果品之类,两旁香烛高烧;灵柩置于供桌之后。灵堂的布置讲究肃穆庄重,文明整洁。灵堂门外左右两侧置长桌,一边为收礼处,一边为签到处。守灵期间,灵堂的供桌上燃有一盏油灯,时时加油,不使熄灭,号为长明灯。现在有特大号的蜡烛,能连续燃烧几天,可减轻守灵人的负担。民间认为,守灵时围观伴宿者越多,丧家脸上就越光彩。 (二)、守灵方式过去守灵大多在家庭进行。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同时带来的住房紧张问题,使原来在家庭进行的守灵活动受到限制,因此,守灵的方式也出现了变化。目前主要有 16 家庭守灵和在殡仪馆守灵二种。 1、家庭守灵 家庭守灵就是在家中腾出房间,按灵堂的要求布置,亲友和子女日夜守候在灵堂,接待前来吊丧的亲朋好友。家庭守灵,既要安排好守灵人,准备午夜的点心和应急备用的药品,又要注意电、煤气、火烛的使用安全。 2、殡仪馆守灵 在家中守灵布置起来比较麻烦,事后还要拆除整理。要腾出地方做灵堂,这对住房不宽裕的城里人更是捉襟见肘。如今,上海的殡仪馆内已经有了守灵这一服务项目,如龙华殡仪馆的净园厅与觉园厅是为适应不同的消费需求而改建的礼厅,既可以开追悼会,又可以守灵。内有家属守灵休息室、卫生间及卧室,两侧壁龛有十八罗汉,中间有特色祭奠供台,庭院内有香炉、牌坊,呈中国古典庭园式布局。守灵厅内家常用具一应俱全,省却了丧家许多烦繁琐之事。 (三)收礼、登记、谢帖、丧宴 家有丧事,总有亲朋好友、邻里同事前往吊丧,其中免不了礼节性的往来,处理好这些细节,体现了作为一个文明人的良好素质。 1、收礼 民间办丧事期间,丧家也有人情收入,并指派专人收礼登记,事毕向丧家交点。普通丧事各方面送礼不外乎花圈、花篮、挽联、挽幛、礼金等。丧家置备礼簿及谢帖,一方面登记礼物及数量,一方面写谢帖交送礼者作为证明之 17 用。礼簿登记详细,可作为将来回报 的参考。追悼会上还备有专用?quot;签到簿用来登记来宾。 2、谢礼 追悼会上丧家要发放谢礼,一般为毛巾、手帕、糖果、糕点等物品。现在殡仪馆为方便丧家,有专门的谢礼供应,也称为奠酬。常见的为毛巾、手帕与巧克力、糖果、糕点的组合。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监制生产的多种奠酬,包装精美,质量可靠,深受丧家的欢迎。高寿老人去世后,民间有办喜丧的风俗。亲朋好友要向丧家讨寿碗,丧家分送云片糕,意在借死者的高寿。 丧家为对来宾表示谢意,丧礼后,要请来宾参加丧宴,事后还可写感谢信等。篇三:红白喜事礼仪大全之28:丧葬礼仪大全-艰难收集 移风易俗办丧事 中国人向来重视生命,所以一般人都把死和生看得同样重要。 旧时,有钱的丧家办丧事,为竭力表现“哀荣”,是十分讲究排场的。在一般人眼里,某家的丧事办得热闹不热闹,就是够不够哀荣的标准;出殡的行列越长,乐队越多,就越显得哀荣。于是,有些丧家雇了乐队、铜锣铙钹队,甚至雇人做“代孝子”,跟在花车或灵车后面..。其实,哀荣这句话是不通的,倒是“生荣死哀”的说法较切近人情。 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旧俗 18 已几乎绝迹。遗体的火化和捐赠给医院,已渐成风气,事实上,不论对生者或死者来说,火葬是最清洁、神圣、省事而又省钱的方式。 将遗体捐赠给医学机构作解剖研究之用,是近几年观念上可喜的进步。有的死者甚至预留遗嘱或遗言,将眼角膜或肾脏捐给需要移植的病人。无论如何,生命是庄严神圣的,它的价值是无可代替的,临到最后一刻还能发挥它的效用,这才是真正的光荣~ 办丧事的经验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如果你的家人或亲友有不幸的消息传来时,最主要的是应力持镇静,因为人死不能复生,固然悲伤是情理中的事,但在悲伤之中,如能保持一分冷静,必定有助于即将进行的丧礼。 试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就通常可能发生的事例而言,不外下列三种: 一、意外事件突然发生:如心脏病突发,脑血管栓塞急救无效,遭遇车祸,飞机失事或自杀等。 二、久病难治,医师束手无策,已嘱办理后事。 三、原非重病,在医治过程中,由于疏忽或其他原因,导致严重并发症,急救无效。上述情况的第二种,因为大家心理上甚至于实质上已有准备,一旦不幸到来,就可按步就班办事,至于第一、三两种,因系突然发生,可能令人有措手 19 不及之感,当时直系亲属固然是悲痛莫名,即一般亲友也众说纷纭,乱成一团,如果此时没有一个人冷静地出面来拿定主张,则日后的丧事可能办得毫无秩序,杂乱无章,贻人话柄。我国传统道德观念,一向认为办丧事是极严肃而重要的一件人生大事,办得妥妥贴贴将使死者“含笑于九泉之下”,办得不好则可能被人讥为“死不瞑目”,而“遗恨终身”。 不幸既已发生,急也无用,倒是推出可靠、能干的人料理后事要紧,应邀主办丧事的人,非亲即友,首先得了解丧家的经济情况以及他们对丧事的意见。办丧事要记住一个重要原则:贵在严肃有序。 一般来说,丧事可依以下顺序逐步进行: 一、先将死者送往殡仪馆——一经医生鉴定并宣告死亡,无论在医院、家中或其他场所,应即以电话通知殡仪馆派专车将遗体运往冰库。遗体启程时,宜由亲友陪伴死者妻(夫)儿(女)一同前往,注意其家属中如有年迈或多病的,最好劝阻不必前往,以免悲恸过度,发生意外,到达殡仪馆后,照例登记,并即移入冰库。 二、即时约人同办丧事——最好约几位稍有经验的亲友帮忙,分管总务、财务(收支款 项)、布置、招待及其他杂务。 三、与殡仪馆洽谈有关治丧事宜——通常殡仪馆的人员会问下列诸事:开吊时间、丧礼采取何种仪式(是否是宗教仪 20 式)、家祭还是公祭等。 四、灵堂的布置:灵堂布置以庄严肃穆为原则,正后方墙壁上扎“花牌”,有全花、半花两种,大致以深绿色为底,扎上黄色花朵图案。花牌的正前方置灵桌,灵桌后方正中央置四周扎有黄色鲜花的24 时遗像(用黑边镜框)一座,灵桌上通常置备鲜花(黄白菊花为主)、供果、供菜,中间放灵位,两 旁置大香烛一对,另有香炉等,如有致送素花篮的可置放灵桌两旁,以八字形排开较宜。孝家挽联(死者之夫或妻及子女等挽联)挂在遗像两旁正后方的花牌上,其他各界人士致送的挽联挽幛则可分别挂在灵堂两旁墙壁上。花圈、花篮安放于入门两侧。灵堂内左右置长桌,放香烟茶水,并置座椅若干,均备吊唁者休息之用。灵堂门外小间左右或灵堂外两侧空地上置长桌,一边为收礼处,一边为签名处。关于灵桌上大蜡烛的颜色问题,一般均用纯白色,若丧家因死者高寿已逾七十或八十,而且子孙满堂,认为是福寿全归,希望点大红蜡烛的,当然,这种做法并无限制,不过灵堂内空气悲伤严肃,死者家属尚在痛哭流涕以表哀思,而点红烛,气氛上极不调和,丧事究非喜事,似以避免为宜。 五、讣闻的刊发:为向亲友们报告死者逝世及吊丧时间地点,可口头通知,也可发小闻或登报纸讣闻。 六、收礼处、签名处应注意事项:普通丧事各方送礼大致 21 不外花圈、花篮、挽联、挽幛、奠仪(礼金)等五种,应置备礼簿及谢帖,一方面登记收礼项目及数量,一方面写谢帖交送礼者作为证明之用。礼簿记载得清楚,可作为将来回报的参考。在签名处这一边,通常是招呼来吊唁者签名,并随手送上一朵纸花供佩戴用。 七、放骨灰用的盒子:骨灰盒有多种式样,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购。 八、死者的化妆及穿衣等项:这些问题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会替你安排,倒不用费太大的心思,通常理发、修容、化妆都做得令人满意,至于穿衣,可根据丧家的要求办理。旧时,寿衣流行所谓“五领七腰”,五领是指穿五件衣服有五件领子,七腰是指穿各种裤子。这种习俗,现在城市是很少了。 九、出殡的注意事项:参加“送殡”的人数要有约略的估计,不论亲友多少,要准备必要的车辆,以供送殡者乘坐。如果是中午时刻出殡,还需准备点心和饮料。 报丧条 报丧条,是人死的当天,通报死讯的纸条,也称报条,报丧条通常只通报家族、至亲及死者生前极为熟悉的好友,多用分送方式,但也有登报启事的。如今利用电话通知,非常方便。 说明:长辈的丧事,用白色纸,幼辈的丧事,用古铜色纸,上角贴红签,书写亲友的姓名地址。 22 讣告 讣告,又称“讣文”、“讣闻”。“讣”是告丧的意思,就是将人死了的消息告诉亲友。讣告基本上有三种形式,一般式、公告式和简便式。 一、一般式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在开头一行的中间写“讣告”两字,或在讣告前冠以死者名字,如×××讣告。 (二)写明死者的姓名、身份、因何逝世、逝世的日期、地点、终年岁数。 (三)简介死者生平。这是指死者生前重大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历。 (四)通知吊唁,开追悼会的时间、地点。 (五)署明发讣告的个人或团体的名称,以及发讣告的时间。 篇三: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 殡葬活动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换形式的。在100多万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生活活动的扩大使得原始人群逐渐被一种固定的生活集体所代替,出现了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在公社内部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没 23 有贫富不均,每个成员地位是平等的。反映在殡葬问题上极为简单,如一个成员去世后,殡葬方法正如《周易?系辞传》所记载的:“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其大意为,远古时人死之后,后人不忍见死者遗体腐坏,于是就把尸体放在野地里,然后盖上树枝,既不挖坟墓,也不积土为坟,也不种树作标记,更没有丧期的规定,丧葬礼仪更是无从谈起。到了原始社会时期,在宗教迷信的影响之下,人们逐渐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于是人们一改过去没有亲人死后埋葬的习惯,就演变为死后对亲人尸体进行埋葬的习俗,当时的人们一般采用土葬的形式。据历史记载,殡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词,相对于先民们把死者置于野外而言,殡葬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当然它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古代婚丧嫁娶都是人生的大事,所以殡葬礼仪文化也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人类开始鬼魂崇拜后,葬礼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首先,为了讨好鬼魂并使之早日升天等,尸体就不能再简单地一埋了事了,而是要想方设法使之不受损伤、长期保存。最初是用麻一类的东西将尸体裹起来,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发明了瓮棺、木棺、石棺等,不仅如此,棺材外面还要用木椁框起来,所谓“棺椁数重,积石积炭以环其外”。如唐代的《通典》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 24 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棺椁。”从文献上,埋葬行为是从“弃尸”到“野葬”,然后才出现掘坑而葬,这样坟墓便出现了。通常埋棺之处(坑)日墓,也叫茔;墓地范围以内的区域日“兆域”。墓地埋棺之处的地面上堆起土丘,日坟,或冢。也就是说,墓指平处,坟指高处。自坟出现以后,两字遂不分,民间统称“坟墓”。中国古代历来有在墓区植树的习俗,尤多植松、柏以及敬杉等树,取先人如松柏长青之意。故 后世常以“松柏”喻指墓地,并常于挽联中写某人“松柏长青”之类。 随着丧葬礼仪的隆盛与发展,鬼魂观念和鬼魂崇拜的种种活动深深地嵌入到葬礼仪式中。在丧礼中,头一项就是“招魂”,即招魂复魄。“哭丧”,<礼记?曲礼》称之为“卒哭”。哭丧不仅仅是亲人逝去内心悲痛的自然表露,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向死者的鬼魂告别。 在阶级社会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葬礼也越来越隆重。棺椁愈来愈讲究,随葬品的种类和数目都在不断增 多,坟墓的建造规模也越来越宏大。比如西安半坡村文化遗址中的史前墓葬,一般都没有专门建筑墓室,此外当时用棺者也是十分少见的,这可能是受当时生产力水平过于低下的限制,通常只是挖一个坑将尸体和随葬品埋下葬礼也就结束了。但是发展到了商周时期,殡葬礼仪与早期就大不相同了。 25 据记载,商代人们不但用棺,而且用椁,周代的人们还在棺外四周用羽毛装饰棺盖,使棺看起更加漂亮。到了秦代,厚葬、重葬的风气更加浓重,如陕西临潼骊山的秦始皇陵,东西、南北各长约8公里,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更是举世无双。这种厚葬之风在我国封建社会一直盛行不衰。 早初的“殡”有三种含义:其一是指停柩的意思,如《礼记》中,“夏后氏葬于东阶之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两阶之上”;其二就是葬的意思,如《苟子》中的“三月之殡”;其三就是藏的意思,如《礼记》:“国子高日: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是故,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现在的殡葬指的是处理死者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哀悼的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第二节 殡葬礼仪演变 中国殡葬礼仪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据文献记载,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发掘墓地时,发现成年人尸骨的附近一般都有赤铁矿粉末。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专家的考察论证,最后得到如下结论: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普遍认为红色象征着鲜血,血乃生命之源,此外血也是灵魂的寄托之所。 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先民们在尸体上撒红色的赤铁矿 26 粉,用以表示给死者以新血液,给他们以新生命,或者更直接地认为他们没有死,只是长眠而已。这样来看,在尸体上撒些红色的粉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常见的葬仪之一。 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宗教思想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就殡葬方面而言也有了诸多的变化,如山东腾县墓葬中已出现了木椁,胶县龙山文化遗址中又有玉琀等,所有这些都在一步一步推动殡葬礼仪的发展。 夏商时期,我国的殡葬礼仪已经向着系统化、程序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了。众所周知,周代是一个十分崇尚礼仪的时代。在周代,殡葬是作为社会中一项文化礼仪的象征而存在的。周人认为,上古之先民因为穴居野处而殡葬过于简单,如孟子日:“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先民们将死者弃之原野,草草了事。时过境迁,周代的殡葬礼仪文化要比前人文明丰富多了。据记载,当时殡葬礼仪已初具雏形,如三日大殓、棺椁、冥器制度等都已经出现了。 古代殡葬礼仪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很完善了,其大体程序如下:当时人死后,首先要举行“复礼”,其内容为死者亲属在特定的时间方位站好,然后面向着北方为死者招魂。行复礼时,亲属要不断呼唤死者。这里对于死者的称呼也有着一定的习俗,如果死者为男子只要直呼其名即可,对于女子要称其字,这是因为古代妇女不以名行于世。古代的复礼虽然是受鬼魂观念影响的表现,但这里还有更深一层的 27 含义,即亲属不认为死者已死,想通过招魂这样的方式,希望死者能够复苏。 其次是举办丧事,这是在死者复而不醒的情况下才进行的。办丧事首先就要哭,在丧事中哭其实也是一种礼节,即它是亲人对于死者的哀痛悼念。在古代殡葬中哭要合乎制度,更要合乎礼仪。亲属们的具体哭法是由个人同死者的关系疏密以及哀痛程度决定的,如孝男孝女就要像孩童一样失声痛苦,兄弟则声泪俱下地哭,而且常常是又哭又跳。 再次,就是为死者举行淋浴礼。沐浴时,一般由死者家庭脱去死者的衣服,用勺子从盆中舀水往尸体头上、身上浇洒,再用细葛制成的稀巾洗擦,至此沐 浴礼毕。 然后,举行“敛”的仪式。那么什么是“敛”呢,敛在古代又作“殓”,也就是给淋浴后的尸体穿衣下棺的礼仪。在古代“敛”这一礼节还有小敛和大敛之分。小敛指给尸体裹上衣裳,地位越高贵,所裹的衣裳越多;大殓则是指把裹上衣裳的尸体装棺材。小敛大殓又统称为“入殓”。人殓时要往死者的口中放些米,这也叫做“饭”。也可放些玉、壁、珠、贝壳等物,这叫做“含”。具体放些什么东西,一般以死者的身份不同而有区别。 最后,就是殡葬了。殡葬分两个步骤完成,先“殡”后“葬”。一般情况下死者入殓以后并不立即安葬,往往要停柩jiu4待 28 葬一段时间,这就叫做“殡”。停殡的时间有长有短,一般由占卜来决定,此外在我国历史上也有某些特殊情况之下,停殡的时间会长达一两年。停殡在达到一定期限后,就要“出殡”了。简单来说,出殡就是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送葬。送葬的礼仪一般是白色执绋。白衣指送葬者白色丧服,执绋即送葬的亲友们牵着栓灵车的绳子。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到了后世,出殡是在送殡着的行列两旁横拉两根带子,用以表示执绋。春秋战国的这些殡葬礼仪习俗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的风俗习惯甚至一直流传至今。 秦汉时期的殡葬礼仪在大体遵循春秋战国时期殡葬制定的前提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葬前之礼。这一阶段包括招魂、沐浴、饭含、大小殓、哭丧、停尸等内容;二是葬礼,包括告别祭典、送葬、下棺三个环节;三是葬后服丧之礼。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秦汉时期的殡葬礼仪以隆重化为主要方向,如陪葬之物有金钱珠宝、饮食器具、印绶、兵器、乐器、冥器等,据历史资料记载:“凡生人所用之器,无不可为从葬之器。” 魏晋时期,汉代隆重的冥哭陪葬之风已经衰落。此时在殡葬礼仪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那就是渴葬。据记载渴葬就是“朝终夕葬,相尚以速”,就是不再按照传统殡葬礼仪的程序进行了,只是死后就埋葬了,不再举办各种仪式,这一点与现在我国北方部分农村流行的 29 “偷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 者都是不举办任何仪式的情况下,将死者迅速埋葬。在当时,此举使殡葬严重脱离礼仪的轨迹,作为社会上层的士大夫有很多人极力反对,他们向朝廷上书疾呼:“请自今士庶宜悉依古,三日大殓。如其不奉,加以纠绳。”但部分士大夫的呼吁并没有改变民间渴葬的盛行。现在我们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渴葬,其实它的产生有着一定的社会根源与特殊的历史背景,大家都知道魏晋南北朝期间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黎民百姓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活十分艰难,渴葬从简从速的方式必然会受广大百姓的欢迎。 纵观人类历史,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发展是历史发展的趋向。经过动荡的南北朝时期,在唐代我国迎来一个社会安定、天下太平的盛况,当时出现这一太平盛世的局面是与唐太宗李世民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密切相关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如古人云“衣食足,然后知礼仪”, 只有当天下百姓大众过上温饱的日子,才会在生活的各方面更自觉地崇尚礼节仪制。于是,前代的各项礼仪、特别是周代时期的礼仪,又进入一个辉煌发展时期,当然其中的殡葬礼仪趋于崇尚周礼倡导的那套模式了。唐 代的殡葬礼仪在参照周礼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化、程序化。据历史文献记载,当时一死者从断气到殡葬、奠基完毕,共有六十六道仪式,虽然这些都是繁文缛节,从另外一个角度 30 也反映出唐代盛世的面貌。宋朝的统治者也十分重视殡葬礼仪,并且多次颁发新的殡葬仪注,严立禁约,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政和礼》了。此外,司马光在《仪礼》基础上、同时考虑到社会实际殡葬习俗,编撰了《司马氏书仪》。他所制定的殡葬程序,虽然基本沿用前代,但已根据当时民间的社会习俗做了一些删改厘订,多为当时士大夫所遵奉。还有《朱子家礼》对社会生活的各类礼仪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它是南宋时期我国著名的儒学大师朱熹在《司马氏书仪》的基础上,酌古今之制而有所增削,最终编写而成的。 明清时期对于殡葬礼仪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集大成的时代,这个阶段的殡葬礼仪不但隆重繁琐而且文化气息浓厚。从历史记载来看,明清两代的统治者制定各项殡葬制度的依据就是《仪礼?士丧礼》以及宋代的《朱子家礼》。 31
/
本文档为【福清白事礼仪公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