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常见症状:发热

常见症状:发热

2012-09-08 30页 ppt 194KB 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90176

暂无简介

举报
常见症状:发热null常见症状常见症状null症状(symptom) 病人能够主观感受到的不舒适感,异常感觉,病态改变 体征(sign) 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 症状和体征都是诊断疾病或鉴别诊断的 主要依据或线索,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发热(fever)发热(fever)发热的概念发热的概念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的平衡 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产热过程、散热过程这三者之一出现障碍,体温将超过正常,即称为发热 。 正常体温的调节 正常体温的调...
常见症状:发热
null常见症状常见症状null症状(symptom) 病人能够主观感受到的不舒适感,异常感觉,病态改变 体征(sign) 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 症状和体征都是诊断疾病或鉴别诊断的 主要依据或线索,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发热(fever)发热(fever)发热的概念发热的概念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的平衡 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产热过程、散热过程这三者之一出现障碍,体温将超过正常,即称为发热 。 正常体温的调节 正常体温的调节 体温调节中枢(thermotaxic center): 大脑皮质 : 下丘脑:后部为产热中枢 前区为散热中枢 体温的测量体温的测量口测法: 36.3℃ ~37.2℃ 腋测法: 36.0℃ ~37.0℃ 肛测法: 36.5℃ ~37.7℃ 临床上以口腔温度、直肠温度或腋窝温度代表体温。正常体温的特点正常体温的特点 正常体温36℃-37 ℃(腋测法),可有波动 24h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 早晨略低,下午略高 运动和进餐后略高 老年人体温略低 妇女经期、孕期体温略高病因与分类 病因与分类 感染性:临床常见, 占发热病因的 50%~60% 细菌:43% 病毒:6% 非感染性: 除病原体以外的的物质引起的发热均属于非感染性发热。(一)感染性发热(一)感染性发热病原体引起的发热 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侵入机体均可引起发热称为感染性发热。 占发热病因的50~60%,其中细菌占 43%,病毒占6%。(二)非感染性发热(二)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吸收热 absorption fever) (1)机械、物理、化学性损伤 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 大面积烧伤 (2)组织坏死或细胞破坏 白血病、肿瘤、急性溶血 (3)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二)非感染性发热(二)非感染性发热 2、变态反应 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 组织病等。 3、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甲亢产热增多 脱水散热减少。 4、 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肤病:心衰→水 肿的隔热、周围循环差皮肤散热少(二)非感染性发热(二)非感染性发热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一些致热因素直接损害体温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放调节,造成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增高,称为中枢性发热。 见于: ① 物理因素(如中暑); ② 化学因素(如重度安眠中毒); ③ 机械因素(如脑震荡、颅骨骨折、脑出血、颅内压升高等)。 (二)非感染性发热(二)非感染性发热6.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常为的功能性低热 (1)原发性低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热型规则,波动小,多在0.5℃以内 (2)感染后低热:原有感染已愈,体温调节中枢功能 尚未完全恢复正常 (3) 夏季低热:仅发生于夏季 (4) 生理性低热:剧烈运动、紧张 、 月经前、妊娠初期发热机制 发热机制 各种原因或致热原   ↓ 产热 > 散热 → 发热外源性致热原(exogenous pyrogen)外源性致热原(exogenous pyrogen)多为大分子物质(如细菌内毒素),不能 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① 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 ② 炎性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 ③ 抗原抗体复合物 ④ 某些类固醇物质 ⑤ 多糖体成分,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内源性致热原(endogenouspyrogen) 〔白细胞致热原(leukocytic pyrogen)〕内源性致热原(endogenouspyrogen) 〔白细胞致热原(leukocytic pyrogen)〕 外源性致热原激活白细胞,使之释放内源性致热原 ,分子量较小, 通过血脑屏障,可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调定点↑ → 体温调节中枢发出冲动 1.交感神经→皮肤血管/竖毛肌收缩→排汗↓→散热↓ 2. 垂体内分泌因素 → →代谢增加→产热↑ 运动神经→骨骼肌阵缩(寒战) →产热↑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一)发热的分度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 低 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 热:39.1~41℃ 超 高 热:> 41℃null(二)发热的临床经过及特点 1. 体温上升期 (1)骤升型:数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 常伴寒战 (2)缓升型: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 null2. 高热期 持续一段时间,长短因病因不同而异 3. 体温下降期 (1)骤降型 (crisis)出汗 (2)渐降型 (lysis)热型及临床意义 热型及临床意义 热型: 按常规方法测量发热病人的体温,并标记在体温单上所形成不同形状的体温曲线即热型。null1、稽留热:持续高热,体温在39-40℃以上,24h波动〈1℃,数天或数周。 见于大叶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null2、弛张热:体温39℃以上,波动大,24h波动 〉2℃ 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 及化脓性炎症等。 null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后,又 迅速降至正常,间歇期持续1天~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null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以上,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见于布鲁菌病。null5、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交替一次,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 null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规律。 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null: ① 药物的影响:抗生素、解热药 ② 个 体 差 异: 老年人 ③ 热型可交互存在: 如肺炎合并脓胸伴随症状伴随症状1.发热伴有咳嗽、咳痰→呼吸系统疾病: ⑴寒战、胸痛、咳铁锈色痰 →大叶性肺炎; ⑵盗汗、消瘦、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结核病; ⑶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丝,吸烟、年龄40岁以上 →肺癌。 2.发热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消化系统疾病。 伴随症状伴随症状3.发热伴有尿急、尿频、尿痛 →泌尿系统疾病。 4.发热伴有贫血、皮肤粘膜出血、关节痛→血液系统、结缔组织疾病。 5. 伴昏迷 先发热后昏迷:乙脑,流脑,中暑 先昏迷后发热:脑出血,巴比妥中毒 问诊要点问诊要点起病情况:时间、诱因、程度等 伴随症状 诊治经过 发病后一般情况 传染病接触史、服药史等
/
本文档为【常见症状:发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