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贵州省情教程文稿

2017-10-15 50页 doc 331KB 104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1618

暂无简介

举报
贵州省情教程文稿贵州省情教程文稿 概 述 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贵州是伟大祖国怀抱中的一块宝地~位于大西南的东南前沿~是一个多民族平等、互助、和谐~充满发展潜力的内陆山区省份。贵州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58年的建设和发展~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2006年同1949年相比~全省生产总值由6.23亿元发展到226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44元发展到5750元~财政总收入由0.28亿元增加到4...
贵州省情教程文稿
贵州省情教程文稿 概 述 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贵州是伟大祖国怀抱中的一块宝地~位于大西南的东南前沿~是一个多民族平等、互助、和谐~充满发展潜力的内陆山区省份。贵州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58年的建设和发展~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2006年同1949年相比~全省生产总值由6.23亿元发展到226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44元发展到5750元~财政总收入由0.28亿元增加到448.66亿元。但由于原来的基础较差~与全国特别是经济发达省区相比~欠发达、欠开发仍然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主要表现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和城市化滞后~增长方式粗放~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民和部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形势严峻~有些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事业发 生态建设、环境保展滞后~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繁重~ 护和维护稳定的压力很大,体制和机制的问题突出~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小~改革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市场化和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然而~贵州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贵州具有生物、能源、矿产、自然风光、气候、文化和劳动力资源,二是贵州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开发实力,三是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使贵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只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抢抓和利用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就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编写《贵州省情教程》的目的~是为了贯彻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将省情知识教育作为全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必修课~使高等学校大学生在掌握各项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了解贵州~认识贵州的本质特征~把握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热爱贵州、开发贵州、建设贵州的热情~为实现富民兴黔的宏伟目标作出贡献。 打开贵州的知识宝库~它向世界充分展示: 这里是古生物的王国~又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考古工作者在贵州的遵义、凯里、关岭、兴义等地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群~包括三叶虫、海百合、贵州龙等~表明在五六亿年前~今贵州高原就是古生物的王国。 黔西观音洞、桐梓岩灰洞、盘县大洞等遗址的发掘表明~早在20多 1 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这块土地上~他们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创造了相应的高原远古文化。黔西观音洞遗址是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文化类型的代表~因而被命名为‚观音洞文化?。在桐梓岩灰洞发现的人牙化石被命名为‚桐梓人?。桐梓人属于尚保留若干晚期直立人特征的早期智人。此外~还有属于早期智人的水城人、大洞人和属于晚期智人的穿洞人、兴义人等。因而~贵州是世界古生物的王国~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是自然资源的宝库~又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风光独特的旅游地。贵州特殊的地貌、气候环境和地质构造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一是有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贵州多种类型的土地资源与多种类型的气候资源相结合~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农作物品种在贵州都能生长~全省栽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和其他经济作物有近6000个品种。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有74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15种~二级保护植物有59种。全省有药用植物3924种~占全国的80%。全省饲养的主要畜禽有3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有920多种,亚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有87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15种~二级保护动物有72种。二是有煤水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资源。受地形的影响~贵州沟壑纵横~河流较多~河床较陡~天然落差较大~水能资源比较丰富。全省水能 全省煤炭保有理论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可开发量1683万千瓦, 储量507.28亿吨。丰富的煤炭资源与水能资源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煤水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资源优势。三是有多种矿产资源。在贵州的地质历史上~经历了活跃的地质构造运动~成矿条件优越~全省已发现的矿产有123种~已探明储量的有76种~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10位的有41种~优势矿产主要有铝、磷、锰等。 这里瀑布、溶洞、天生桥、石林、峡谷、溶泉、森林等星罗棋布、珠联璧合地组合在一起~似一幅幅彩墨画卷~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2006年~全省有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国家森林公园~6个国家地质公园。因而~贵州成了中外游客仰慕的‚公园省?。 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湿润。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冬季最冷的1月大部分地区在3?, 6?之间,夏季最热的7月大部分地区在22?,26?之间。全省大部分地区的空气湿度为80%左右。在2006年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上~贵阳市名列第一~获‚中国避暑之都?称号,六盘水市名列第六~号称‚凉都?。 这里是多民族平等、互助、和谐的大家庭~又是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百花园。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8%。贵州的民族呈交错杂居和成片聚居状态。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但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尤其是杂居区的少数民族同胞都通晓汉语普通话~并以汉语作为民族间交流的基本工具。一些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但一般不作为交流的工具。贵州民族的居住特点和语言文字特点~十分有利于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各族人民长期 2 保持着团结合作、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在历史上~各族人民在共同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斗争和共同的生产劳动中~结成了深厚的民族友谊~共同为贵州的开发作出了历史的贡献,贵州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又共同进行贵州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创了民族大团结的历史新纪元。 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民族歌舞、民族节日、民族戏剧、民族建筑艺术、民族习俗等异彩纷呈~绚丽多姿。2006年5月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有30多项。在贵州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包括夜郎文化、屯堡文化、阳明文化、沙滩文化、长征文化在内的历史文化。2006年~贵州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近30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9处。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多元独特、优势突出的文化资源。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转折地~又是发展潜力巨大的一片热土。1930—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第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第六军团等在黔桂边区、黔东、黔北、黔西北等地开展革命斗争。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到达遵义~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指引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红军在贵州活动期间~先后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遵义县革命委员会等红色政权组织~在贵州播下了革命火种。 贵州具有悠久的开发历史~早在夜郎时期~这里就已经发展成为‚耕田、有邑聚?的农耕社会。但由于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的诸多原因~贵州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发展十分缓慢。到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才正式建立行省,到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进行‚改土归流?以后~才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同中原地区相比~晚了一千多年。因此~贵州虽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社会财富。所以~在历史上~贵州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所谓‚人无三分银?~就是过去贵州落后面貌的真实写照。贵州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物质技术基础~‚人无三分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进入21世纪后~通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面推进新阶段的扶贫开发~贵州的发展已步入发展思路最清晰、工作重点最突出的时期之一~经济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之一~政治安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局面最好的时期之一~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党的建设成效最突出、工作大局把握最好的时期之一。只要进一步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科学、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贵州丰富的资源~使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在改变欠开发的过程中逐步改变欠发 3 达面貌~促进全省经济的大发展、社会的大繁荣和人民生活的大提高~实现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指日可待。 第 一 章 特殊的地理环境 地理泛指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由于人文地理的有关内容将在本书有关章节叙述~因此~本章着重叙述贵州的自然地理~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人文地理只介绍行政区划。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全省总面积为17.62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8%。东西距离595千米~南北距离509千米。2006年~全省辖9个市,州、地,、88个县,市、区、特区,~省会为贵阳市。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喀斯特典型发育的地貌特征 地貌也叫‚地形?~是地表,包括陆地和海底表面,各种形态和形态组合的总称。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喀斯特即岩溶。‚喀斯特?一词来源于前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地~因为那里是世界上第一次用科学方法系统研究类似地貌的地方。贵州地势西高 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东低~ 在西部大方县、织金县、普安县等地以西~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从大方、织金、普安一线向东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南县、江口县、三穗县、锦屏县、榕江县等地以及南部荔波县、罗甸县的北界这一线的中间广大地区~海拔800,1500米,第三级阶梯从沿河到荔波、罗甸北界一线的东部和南部边缘地区~平均海拔800米以下。贵州地势起伏较大。从面上看~最高地区是西部的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的玉屏~平均海拔541米~两地海拔相差1625米。从点上看~最高点在西部赫章县的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点在东南部黎平县水口河出省处~海拔只有148米~最高点与最低点海拔相差达到2753米。 ,一,地貌特征 贵州的地貌特征表现为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为10.9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61.9%~碳酸岩总厚度达6200,11000米~占沉积盖层总厚度的70%。近80%的县,市、区、特区,喀斯特面积占一半以上~甚至有10%的县,市、区,喀斯特面积占90%以上。所以贵州地面上广泛分布了石沟、石牙、峰林、峰丛、盲谷、穿洞、竖井、凹地、天生桥、落水洞、瀑布、跌水、悬挂泉、喀斯特湖等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地下也发育了溶洞、暗河、伏流、暗湖以及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瀑布、莲花盆、卷曲石等形态各异的喀斯特景观。 ,二,地貌类型 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山间小盆地仅占7.5%。境内山脉众多~层峦叠嶂~绵延纵横~是一个典型的山区。 4 北部有大娄山~海拔1000,1500米。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斜贯北境~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其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川黔要隘娄山关~海拔1444米~人称黔北第一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留下了中国工农红军娄山关大捷的 遗迹。 东北部有武陵山~山脉由湖南蜿蜒进入贵州~这是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海拔2572米~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是中国亚热带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 西部有乌蒙山~山脉绵延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水城县、六枝特区~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最高峰是贵州屋脊韭菜坪~海拔2901米。这里不仅具有一览众山小的浓郁高原风光~而且石林与草场相互环绕~交相辉映~造型各异~风姿迥然~人们称其为‚天上石林?。中部有苗岭~山脉呈东西走向横亘贵州中南部~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是雷公山~海拔2178米~山体巍峨挺拔~雄伟壮观~森林苍翠~溪水透明。这里原始森林茂密~是世界十大森林旅游胜地之一~拥有秃杉、红豆杉等20多种国家濒危、珍稀植物~被誉为中亚热带宝贵的‚物种基因库?。 ,三,地貌区域差异 由于受到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和自然力的影响~贵州地貌区域差异明显。 1(东部山地丘陵区。范围包括梵净山、雷公山以东地区。地势东高西低~除梵净山、雷公山外~海拔大都在800米以下。区域沟岩发育、水网密集~地表分割破碎~山地和丘陵地貌显著。 2(北部中山峡谷区。范围包括大娄山以北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800,1200米之间。以中山峡谷地貌为主~丘陵、盆地、岩溶洼地也有零星分布。 3(中部山原丘陵盆地区。范围包括黔西、织金以东~黄平以西~绥阳以南和镇宁、惠水以北地区。地势自西向东和自中向南、北倾斜~海拔在800,1000米之间。地貌类型以山原丘陵洼地和山原丘陵盆地为主~大部分地区起伏和缓~面积较大的坝子较多。 4(南部山地河谷区。范围包括苗岭中段以南的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海拔1200,1500米~南部红水河一带海拔300,400米。地貌类型以中、低山河谷为主。 5(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范围包括普安以南~望谟以西~南盘江以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北部海拔1500,2000米~南部南盘江、北盘江河谷地带海拔400米~西部海拔1400,1800米~东部海拔800米以下。地貌类型以山原丘陵为主。 6(西北部山原山地区。范围包括盘县、晴隆以北~黔西、织金以西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大多在1400,2400米之间~最高峰达2901米~是全省最高地区。除西北部和西部外~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地势起伏较大~是典型的山原山地地貌。 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 气候是指某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特征的总和。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类型多样~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所谓季风气候就是随着冬夏 5 季节的变化而明显改变风向的气候。由于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夏季主要受来自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温暖湿润~冬季受来自于内陆的西北季风影响~寒冷干燥。贵州位于中国季风区~纬度偏低~受夏季风影响强烈~所以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一,气温 贵州在全国的温度带划分中属于亚热带范围。由于海拔较高~纬度较低~所以受纬度、地形和大气环流的影响~表现为冬温较高~夏温较低~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十分宜人。南部、北部和东部河谷地带为高温区~南部的红水河和南盘江、北盘江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是省内气温最高地区,东南部的都柳江和北部的赤水河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东部的其他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6.5?左右,西北部地势较高地带为低温区~年平均气温在12?左右,海拔2400米以上的地区年平均气温在8?以下。其余广大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4?,16?之间。 贵州的气温年变化幅度较小。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在3?, 6?之间~南部册亨、望谟、荔波在8?以上~罗甸最高~平均气温达10.1?,威宁、大方、开阳、万山等地的平均气温最低~为1.5?,2?之间。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多在22?,26?之间~为典型的夏凉地区。温度最高的 平均气温在28?左右,海拔是东北部乌江和北部赤水河河谷地带~ 1800米以上的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下,威宁一带低于18?。大部分地区气温年变化幅度不过20?左右。 贵州在历史上曾经出现极端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东部的铜仁~为42.5?,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西部的威宁~为–15.3?。气温曾超过40?的有沿河、思南、石阡、赤水、镇远和罗甸,气温曾低于–10?的有三穗、松桃、万山、玉屏、天柱、江口、台江、开阳、普定、织金、黔西、毕节和赫章~但这些是多年中很少的现象。 贵州除南部的望谟、罗甸冬季不到1个月~西部威宁、赫章的山地基本没有夏季外~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 ,二,降水量 根据全国的干湿地区划分~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是湿润地区~800,400毫米是半湿润地区~400,200毫米是半干旱地区~200毫米以下是干旱地区。贵州距离南海较近~处于冷暖空气经常交锋的地带~降雨量多~年降水量在850,1600毫米之间~属于湿润地区。贵州的降水可分为三个多雨区和两个少雨带~多雨区的降雨量均在1300毫米以上。第一个多雨区在苗岭西段南坡~雨量最多的是晴隆~年降雨量达1588.2毫米,第二个多雨区在苗岭东段南坡~雨量最多的是丹寨~年降雨量达1505.8毫米,第三个多雨区在东北部武陵山的东南坡~中心区的降雨量在1400毫米以上。在三个多雨区之间就是少雨带~贵州雨量最少的是威宁、赫章、毕节一带~年降水量在900毫米左右~其中赫章最少~为854.1毫米。 贵州各地常年雨量充沛~年降雨量比蒸发量大。各地降雨量年变化较小~但一年中各时期变化较大~常出现一段时期干旱少雨~一段时期却大雨或暴雨连连不断的情况。贵州雨季每年4月上旬到5月上旬 6 自东向西到来~6,7月雨量最大~此时正值高气温、多光照时期~水、热、光基本同步~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三,日照 贵州由于地处冷暖空气经常交锋的地带~加上特殊的地形条件形成了阴雨多、日照少的独特天气。年日照时数在1050,1800小时之间~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要少三分之一左右~还不及青藏高原的一半。在时空分布上~日照西部多、东部少~最少的在北部大娄山区。一年中夏季日照时数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每年9月中下旬~秋雨可连续下10,20天。大部分地区阴雨日数超过150天~年相对湿度高达70,以上~而且一年四季没有什么变化。 ,四,气候的地域差异及类型 由于贵州地面起伏较大~加上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影响~使得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地域差异显著~全省可分为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气候类型。南亚热带在红水河和南、北盘江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在19?以上~几乎长夏无冬~农作物可一年三熟~宜多种喜温亚热带经济作物,中亚热带在东、南、北三面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冬暖而夏热~农作物可一年两熟或三熟~适宜发展多种亚热带经济作物,北亚热带为黔北、黔中和黔西南海拔1000米左右的广大地区~冬暖夏凉~农作物可一年一熟 型。暖温带在黔西北海拔或两熟~适种性广~这是贵州的主要气候类 1700,2400米之间的地区~冬冷而夏凉,中温带为黔西北海拔2400米以上的地带~几乎长冬无夏。 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垂直差异显著~常被形容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五,气象灾害 贵州气候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气象灾害。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干旱、秋风、凌冻、冰雹~以及倒春寒、秋绵雨、暴雨和大风等。干旱是省内危害最大的气象灾害~夏旱突出~春旱次之。夏旱常发生在东北部、东部和北部~春旱主要发生在西部~北部也时有发生~其他地区相对较少。秋风是8,9月间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的低温冷害。全省除地势低洼而封闭的河谷之外~都有不同程度的秋风危害。凌冻是冬季地面冻结影响交通运输、通信以及农牧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贵州高海拔地区每年都有出现。冰雹是贵州经常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春夏之交~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冰雹发生~历时短~但破坏性强。 三、处于长江和珠江上游的河流水系 河流是指沿地表线形凹槽集中的经常性或周期性水流。贵州降水丰富~沟壑纵横~河网密度较大。流域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万平方千米以上的有7条。河流多发源于西部和中部山地~顺地势向北、东、南三面分流。以苗岭为分水岭~苗岭以北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为11.57万平方千米~占贵州总面积的65.7%~有牛栏江横江水系、乌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和沅江水系四大水系,苗岭以南属珠江流域~流域面积为6.04万平方千米~占贵州总面积的34.3%~有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 7 柳江水系四大水系。这些河流水系分别位于长江和珠江的上游。贵州地下河流也较多~已探明的有1097条~较大的地下河系有23个。贵州河流的多年平均水量居全国第9位。 ,一,牛栏江横江水系 贵州境内主要在威宁县~省内流域面积4888平方千米。牛栏江干流发源于云南省~在贵州境内长79千米~流域面积2014平方千米~最终汇入长江上游金沙江。主要支流有哈喇河、玉龙小河。横江干流发源于贵州威宁县羊街镇~自南向北流经云南后汇入金沙江~贵州境内长120千米~流域面积2874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拖洛河。该水系水量和水力资源比较丰富~牛栏江含沙量稍大。 ,二,乌江水系 主要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下游部分在四川盆地边缘。乌江干流是长江上游右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贵州威宁县盐仓镇的香炉山~境内长889千米~流域面积6.68万平方千米,含省外为6.93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37.9%~是贵州最大的河流。乌江源流称三岔河~自西向东流经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安顺市~在织金和黔西交界处与北来的六冲河汇合后称为乌江~自西向东流至思南县后转向北流~在重庆市的涪陵汇入长江。乌江水系水量和水力资源都十分丰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690立方米/秒~年来水量549亿立方米~与 乌江具有水力发电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先后建成乌黄河水量相当。 江渡、东风、普定、洪家渡,60万千瓦,、引子渡,36万千瓦,、索风营,60万千瓦,等大中型水电站~并进行了乌江渡扩能~构皮滩大型水电站在建~目前还在不断进行梯级开发。另外~乌江景色十分秀丽~有人说:乌江的山~有剑门之雄~三峡之壮~峨嵋之秀,乌江的水~清澈透明~碧若琉璃,畅游乌江~有‚船在画中行?的感觉。乌江流域涉及贵州40多个市、县~多为开发较早、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所以乌江水系对贵州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赤水河綦江水系 主要位于贵州省的北部~包括赤水河、桐梓河和綦江上源松坎河~贵州境内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千米~涉及毕节地区的毕节、大方、金沙和遵义市的红花岗、仁怀、赤水、习水、桐梓等8个县,市、区,。赤水河是长江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威信县雨河乡~干流进入贵州西部毕节市后成为川黔界河~流经金沙县、习水县、赤水市后~在四川合江汇入长江。贵州境内长299千米,全长378千米,~流域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二道河、桐梓河、习水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7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55.3亿立方米。赤水河地处滇、黔、川三省交界处~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的美誉。流域内有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赤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竹海国家森林公园等,国酒茅台酒、习酒、郎酒等中国名酒都产于河流两岸,也留下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足迹。綦江上源松坎河在贵州从源头至赶水镇后称綦江~贵州境内长约80千米~中下游流经重庆南部。 ,四,沅江水系 源于贵州中部~从东部出省后经湖南、湖北汇入洞庭湖。干流全长1 8 022千米~流域面积8.92万平方千米,贵州境内3.03万平方千米,~涉及黔南自治州的都匀、福泉、瓮安~黔东南自治州的麻江、丹寨、凯里、黄平、施秉、镇远、岑巩、雷山、台江、剑河、三穗、锦屏、黎平、天柱、榕江及铜仁地区的铜仁、玉屏、万山、江口、石阡、松桃等24个县,市、特区,~主要支流有清水江、氵舞阳河、锦江等。流域内水资源较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有氵舞阳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平氵舞阳湖国家森林公园。 ,五,南盘江水系 南盘江是珠江干流西江的上源~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流经滇、黔、桂交界处的三江口后~成为黔、桂两省区的界河~至望谟县的蔗香乡与北盘江汇合后称为红水河。干流在贵州境内长263千米~流域面积7651平方千米~流经兴义、安龙、册亨、兴仁、普安、盘县等6县,市、特区,~主要支流有黄泥河和马别河。流域内水量和水力资源都很丰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6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52.1亿立方米。已建成天生桥一、二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152万千瓦。 ,六,北盘江水系 北盘江是珠江干流西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乡西南~自西向东经宣威~至都格进入贵州~再折向东南往茅口、盘江桥~至望谟县的蔗香乡与南盘江汇合~全长450千米,贵州境内长352千米,~流域面积2.65万平方千米,贵州境内2.10万平方千米,~流经威宁、水城、六枝、盘县、普安、晴隆、兴仁、安龙、贞丰、册亨、望谟、紫云、镇宁、关岭、普定、西秀等16个县,市、区,。主要支流有拖长江、乌都河、麻沙河、大田河、可渡河、月亮河、打邦河、红辣河等。流域内水量十分丰富~水能及矿产资源也较丰富~环境优美。河口多年平均流量38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21亿立方米。现已建成响水水电站~装机容量10万千瓦。流域内有世界闻名的黄果树瀑布、龙宫等自然景观。 ,七,红水河水系 南、北盘江汇合后称为红水河~自西向东在黔、桂交界处流过106千米后折向东南进入广西。贵州境内流域面积1.60万平方千米~涉及贵阳市和望谟、罗甸、惠水、长顺、平塘、独山、都匀、紫云、安顺、贵定、平坝等11个市,县,。主要支流有蒙江和六洞河。红水河流域有丰富的水量和水力资源。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8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89.1亿立方米。贵州与广西已合作修建装机容量630万千瓦的龙滩水电站。 ,八,都柳江水系 都柳江是西江的第二大支流~干流发源于独山县的拉林乡~自西向东流经三都、榕江、从江等县~于从江县的八洛流入广西。贵州境内长330千米~流域面积1.16万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33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05亿立方米。其主要支流有寨蒿河、平江和双江。其开发以水力发电、航运、农田灌溉和防洪为主。 四、林地多、耕地少~没有平原支撑的耕作条件 9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贵州有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等地带性土壤和石灰土、紫色土等非地带性土壤以及水稻土和旱作土等耕作土壤交错分布。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占贵州总面积的38.6%,其次是石灰土~占贵州总面积的24.4%,最少的是水稻土。贵州土壤具有类型多样~地域性较强~宜林地多~可耕地数量少~质量不高~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的特点。 ,一,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 贵州山地面积为10.87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1.7%~丘陵面积为5.4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0.8%,山间平坦坝地面积为1.32万平方千米~仅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5%~是我国唯一的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贵州坡度在6度以下~集中连片、面积1万亩以上的耕地大坝47个~耕地面积91.92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4%。全省土地总面积中~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86.78%。其中~耕地占农用地面积的29.47%,园地占农用地面积的0.78%,林地占农用地面积的51.81%,牧草地占农用地面积的10.51%,其他农用地占农用地面积的7.42%。这种土壤条件~加上人口增多~非农业用地扩大~耕地面积不断缩小~使得贵州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 贵州耕地不仅面积小~且质量不高。土地平均坡度21.5度~坡度大于25度的土地占贵州土地面积的35.07%~35度以上陡坡占贵州土地面积的8.65%。在全省耕地中~土层较厚、肥力较高、水利条件较好的 、土质偏黏、肥力中等、水利条件较差的一等耕地仅占22%,土层不厚 中等地占42%,土层浅薄、肥力较低、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无水利条件保证的三等耕地占36%。中、下等耕地占了耕地总面积的80%左右~而且其中还有21%左右是不宜耕耕地。 ,三,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贵州山高坡陡~喀斯特地貌发育是其自然的基本特征。全省61.9%的喀斯特面积主要是由碳酸盐类岩石组成~其特点为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决定了成土速率低、土层浅薄~植被一旦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程度高。而且碳酸盐类岩石在受水溶蚀的情况下~易使地块破碎~固体物质中的钙、镁还易随水流失~从而导致贵州土壤生态环境脆弱~恢复发展困难。 ,四,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在贵州的林牧用地中~一等地占17%~二等地占33%~三等地占25.3%~四等地占23.8%。其中~林业用地主要集中在黔东南自治州~其次是铜仁和遵义~毕节和六盘水最少。草地主要集中在黔东南、黔南、遵义和毕节~其次是铜仁和安顺~六盘水和贵阳最少。 五、错综复杂、分布呈过渡性的多种植被 植被是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的泛称。贵州植物起源古老~种类繁多~亚热带性质明显~分布错综复杂~呈现过渡变化~具有垂直分布和地带性分布规律~而且岩溶植被发育。贵州的自然植被可分为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沼泽与水生植被和竹林五类。 10 ,一,阔叶林 阔叶林是以阔叶树种为主要成分的森林植被。贵州高大的山体,如梵净山、雷公山,从山脚到山体中上部依次分布了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贵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广泛分布~有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冬青科及山矾科、杜鹃花科、金缕梅科等。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降低或被破坏后~喜温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耐寒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形成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次生落叶阔叶林~常绿种类有多脉青冈、褐叶青冈、硬斗石砾等~落叶树种有水青冈、亮叶水青冈、槭树、野樱、水青树等。在梵净山、黎平、松桃等局部地区有珙桐、鹅掌楸等珍稀落叶林分布。另外~在西部高海拔地区分布有山地硬叶常绿林和落叶阔叶林~在南部及河谷地带分布有山地季雨林和河谷季雨林~在喀斯特丘陵山地分布有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二,针叶林 针叶林是贵州森林中分布面积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类森林植被~主要是松科、杉科和柏科植物。暖性针叶林中的马尾松林广泛分布在贵州东部、中部、北部~向西可延伸至赫章、纳雍、水城、六枝、关岭的东部及北盘江一带,云南松林在威宁、水城、盘县、兴义、普安、兴仁等地分布最为集中,杉木林广泛分布在东部地区~清水 以黔江、都柳江流域是中心产区,柏木林主要分布于石灰岩地区~北、黔东北一带最多。另外~银杉、秃杉、福建柏、柔毛油杉、黄杉、大明松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针叶林在贵州也有分布。贵州有冷杉林、铁杉林和华山松林等寒温性及温性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的梵净山上部和西部高原山区~也是珍贵的稀有森林植被。 ,三,灌丛和灌草丛 灌丛是以灌木组成的植被类型,灌草丛是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其中散生有少量灌木的植被群落。灌丛有杜鹃、油茶、蔷薇、箭竹、南天竹、仙人掌等多种类型~灌草丛有蕨类、白茅、芒、野古草、余甘子等~多为森林植被反复破坏后退化形成~只有海拔较高的山顶,如梵净山、雷公山,因温度较低而生长有小面积原生性灌丛和灌草丛。 ,四,沼泽与水生植被 沼泽在贵州分布不多。原生性沼泽仅在少数海拔较高、山体温度很低的局部低洼积水地段分布~主要是以泥炭藓、大金发藓为主的藓类沼泽。水生植被是在湖泊、河流、水塘环境下发育的灯心草、水芹菜、浮萍、金鱼藻等植物群落。 ,五,竹林 竹林是由禾本科竹亚科多种竹类植物为主构成的一类特殊植被类型。贵州以中亚热带竹林为主~有楠竹,毛竹,、慈竹、斑竹、淡竹、水竹、方竹、箭竹等~以楠竹林最为重要~在赤水河及其支流河谷大面积连片分布~形成‚竹海?景观。在黎平、天柱、锦屏、榕江、从江也有分布。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臵和地形原因~贵州植被类型多样~既有亚热带型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又有近热带性质的沟谷季雨林、山地 11 季雨林,既有寒温性亚高山针叶林~又有暖性同地针叶林,既有大面积次生落叶阔叶林~又有分布极为稀少的珍贵落叶林。植被在空间分布上又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从而使各种植被在地理分布上相互重叠、错综复杂、组合多样。 第二节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泛指天然存在的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气候、水利、生物、海洋等资源。贵州自然历史悠久~地质结构复杂~形成了类型复杂、组合多样、地方特色鲜明的丰富自然资源~尤以生物、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最具 特色。 一、种类繁多、具有广泛利用价值的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是指自然界可供开发利用的具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贵州多种类型的土地资源与光、热、水结合~繁衍出丰富的生物资源。 ,一,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是指可以为人类直接或间接提供原料、食品及其他效益,包括经济的和生态的,的植物。贵州植物资源有森林、草地、农作物品种、药用植物、野生经济植物和珍稀植物六类。 1(森林资源。2006年~贵州的森林覆盖率达39.9%~高于全国18.2%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2.7亩~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1亿立方米。 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特用林和竹林等。主要森林种类有用材林、 森林资源的分布以黔东南最多~森林覆盖率达47.2%~其次是黔南~森林覆盖率为36.5%~最低的是六盘水和安顺。 2(草地资源。贵州有优良牧草资源2500余种~有各类草山草坡427.02万公顷~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4.3%。草地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分别占贵州草地总面积的17%和16.8%~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以县级行政单位计算~草地最多的是威宁、水城、望谟、黎平、盘县和罗甸~其中威宁达到13.81万公顷。 3(农作物资源。贵州农作物品种丰富~栽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和其他经济作物近6000个品种。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荞麦为主~豆类有大豆、蚕豆、绿豆、小豆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等,经济作物有烟叶、茶、甘蔗、蚕桑等,经济林木主要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等~‚大方生漆?、‚六马桐油?为贵州名优土特产品。 4(药用植物资源。贵州药用植物资源有3924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素有‚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的说法~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珍稀名贵药用植物有珠子参、三尖杉、扇蕨、冬虫夏草、鸡 、艾纳香,天然冰片,等6种。此外~天麻、石斛、杜仲、厚朴、吴萸、黄柏、黔党参、何首乌、胆草、天冬、银花、桔梗、五倍子、半夏、雷丸、南沙参、冰球子、黄精、灵芝、艾粉等30多种具有‚地道中药材?的美称~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5(野生经济植物资源。贵州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中~工业用植物约600余种~以纤维、鞣料、芳香、油脂植物资源为主,食用植物约500余种~以维生素、蛋白质、淀粉、油脂植物为主~其中刺梨、猕猴桃、食用菌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价值,还有可供绿化、美化环境及有 12 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约200余种,具有抗污染能力的环保植物40余种。 6(珍稀植物资源。贵州有74种珍稀植物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伯乐树、贵州苏铁、辐花苣苔、宽叶水韭、贵州水韭、单性木兰、珙桐、光叶珙桐、梵净山冷杉、银杉、异形玉兰金花、掌叶木、云南穗花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15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59种。 ,二,动物资源 动物资源指能为人类直接或间接提供原料、食品和其他效益,包括经济的和生态的,的动物。贵州的动物资源有畜禽品种、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贵州有饲养性的畜禽30多种~包括牛、马、猪、羊、鸡、鸭、鹅、兔等。地方优良品种主要有关岭牛、思南黄牛、贵州黑白花奶牛、威宁黄牛、黔东南小个子牛、贵州水牛、黔西马、关岭猪、可乐猪、香猪、黔北黑猪、黔东花猪、白洗猪、江口萝卜猪、苏白猪、贵州白山羊、考利代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威宁绵羊、威宁鸡、矮脚鸡、高脚鸡、从江小种鸡、赤水鸡、贵农金黄鸡、兴义鸭、天柱香鸭、三穗麻鸭、平坝灰鹅等。有野生动物及珍稀动物1000余种~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8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黔金丝猴、黑叶猴、华南虎、云豹、豹、白鹳、黑鹳、黑颈鹤、中华秋沙鸭、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白颈长尾雉、白头鹤、蟒等1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72种~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林麝、红腹雨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 二、煤水结合、水火电互济~优势突出的能源资源 能源资源是指自然界可供开发利用~能产生能量的物质。贵州能源资源富集~主要由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组成~形成了煤水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资源优势。 ,一,水能资源 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按单位面积占有量计~每平方千米就有1069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排名全国第3位。贵州水能资源的特点是:分布均、造价低、发力高、区位优。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乌江、南盘江、北盘江、清水江、赤水河上~这四江一河的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水能蕴藏量和可开发容量占全省的80%。 ,二,煤炭资源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2006年~全省煤炭保有储量达507.28亿吨~居全国第5位~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素以‚江南煤海?著称。在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中~有74个县,市、区、特区,产煤~含煤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0%以上。煤种有气煤、肥煤、焦煤、瘦煤等炼焦用煤和无烟煤、褐煤、贫煤等非炼焦用煤~具有储量大、煤种全、埋藏浅、分布聚、含硫低、组合好的特点。煤炭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在煤种上又构成各具特点的能源优势~可供建设功能、性质不同的煤炭生产基地。如:六盘水煤田已 13 探明储量168亿吨~约占全省总储量的31%~其中低硫优质炼焦煤达90亿吨~是江南的最大的炼焦煤基地,织纳煤田是贵州最大的无烟煤产区~已探明储量172亿吨~约占全省总储量的32%~煤种单一~具有发热量高、含硫量低、热稳定性较好等特点~是良好的化工用煤、气化用煤基地。 贵州除煤炭、水能资源外~还有生物能、天然气,主要是煤成气和气田成气,、铀矿等。煤成气是一种煤源潜力巨大的能源~贵州煤成气包括聚煤气和煤层气两部分。据初步计算~全省煤层气资源量为3.15万亿立方米~总储量居全国前列。重点分布在六盘水、织纳、遵义三个煤田。 三、组合态势良好、开发前景广阔的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指富集于地壳或出露于地表~达到工农业利用要求~具有开采价值的物质。贵州成矿地质条件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截至2006年底~全省已发现矿产123种~其中有76种探明了储量~有41种保有储量排名全国前10位。排在第1位的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排在第2位的有磷矿石、铝土矿、稀土等,排在第3位的有镁、锰、镓等。此外~煤、锑、金、硫铁矿等也具有重要地位。 ,一,铝土矿 贵州铝土矿质佳量大~是中国铝土矿三大产区之一。铝土矿保有储量达4.18亿吨~占全国储量的17%~居第2位。集中分布于川黔铁路两侧、乌江流域中段的贵阳、清镇、修文、遵义一线的黔中、黔北两大片区~以清镇、修文最多~占全省铝土矿储量的74%,其次是遵义县~占14%左右。贵州铝土矿以质量优良而著称~铝硅比多在6以上~超过8的大约也占四分之一。铝土矿石中还含有可供综合利用的镓资源。 ,二,磷矿 贵州磷矿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三大磷矿产区之一。磷矿保有储量26.7亿吨~占全国磷矿储量的40%以上~居第2位。其中~五氧化二磷含量大于30%的富矿达4.67亿吨~约占全国富磷矿总量的44%~成为华夏之冠。贵州33个县,市、区,有磷矿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开阳、瓮安、福泉、织金等县~开阳磷矿、瓮福磷矿是国内外知名的特大富矿区~并且露头矿多~具有大型矿山强化开采的有利条件。贵州已建成全国最重要的磷矿石及磷化工基地~长期向国内20多个省,市、区,提供优质产品~对中国化肥工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重晶石 贵州重晶石资源丰富~分布广泛~质量良好。全省有30多个县已勘探发现重晶石~保有储量高达1.42亿吨~占全国重晶石保有储量的三分之一~居全国之冠。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天柱、黄平、施秉、麻江等县~镇宁、紫云等县亦有较多产出。贵州重晶石硫酸钡含量多在90%以上~且有害杂质低~是全国著名的重晶石产地。 ,四,黄金 贵州是中国新崛起的又一黄金资源基地~是全国首次发现‚卡林型?、‚红土型?金矿最多的省份。保有储量为226.49吨~居全国第10 14 位。产地有21处~主要分布在黔西南的大片区域和黔东南、黔南等10多个县。贵州虽然在一千多年前就有发现金矿的记载~但直到1978年发现黔西南的几个大型金矿后~贵州的黄金开采才有了较大的发展。现年产黄金逾10万两~成为新兴的黄金生产省区。 ,五,锰矿 贵州锰矿探明储量7811.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5%~居第3位。全省有16个县,市,有锰矿资源~其中以遵义市最为集中~其储量占全省的二分之一~铜锣井矿区为国内少有的大型矿区~储量达3000万吨。以丰富的锰矿资源为依托~贵州已经在遵义建成中国最大的锰系铁合金生产基地。 ,六,水泥原料 贵州是中国沉积岩分布最广泛的地区~石灰岩和页岩、砂岩等水泥原料资源十分丰富~储量达16亿吨以上~而且矿石质量优良~氧化钙含量一般都大于50%~有害杂质含量低~多为一、二级品。分布十分广泛~有41个县、市都有分布~并以大中型规模为主~产地多在省内铁路和公路干线及城镇附近~便于运输和 开采。 四、独特优美的自然风光资源 自然风光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具有观赏价值~可供开发利用的各种自然物质和形态。贵州环境独特~地貌类型多样~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山、水、洞、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加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博得了‚公园省?的美称。 ,一,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 全省有瀑布和峡谷景观1000多处。其中~著名的瀑布有黄果树瀑布群、赤水十丈洞瀑布群和中洞瀑布等,著名的峡谷有马岭河峡谷、乌江三峡、六广河七峡、关岭花江大峡谷、黄平飞云大峡谷、开阳南江峡谷等。 ,二,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 全省长度大于2000米的洞河有1000多条~旱洞数量更多。著名的有织金洞、龙宫、天河潭、晴隆大厂石膏巨晶洞、修文多缤洞、兴义飞龙洞、铜仁九龙洞等。 ,三,河湖、泉水景观多~水质良好~景色美 贵州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十分丰富~形成了许多景色优美的河流、湖泊、岩溶泉和温泉等~具有良好的旅游和疗养价值。著名的有 阳河、赤水河、杉木河、红枫湖、百花湖、万峰湖、草海、息烽温泉、剑河温泉等。 ,四,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 贵州既有高大雄伟、森林苍翠的梵净山、雷公山等~又有磅礴低吟、恬静祥和的万峰林等山景~还有各具特色的石林景观数十处。有旱地石林、水上石林、高山石林、洼地石林、灰白色石林、黑褐色石林。著名的有黄果树天星桥石林、银滩石林、修文回水石林、奢香石窗石林、兴义泥凼石林等。 ,五,森林美景多 贵州山多林茂~森林景观多而秀丽。著名的森林美景有梵净山林海、习水原生林、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大方百里杜鹃、赤水竹海以 15 及安顺九龙山、赤水燕子岩、遵义凤凰山、三都瑶人山、贵阳长坡岭、水城玉舍、龙里龙架山、雷山雷公山、独山紫林山、瓮安朱家山等十几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2006年~全省有黄果树、龙宫、红枫湖、织金洞、氵舞阳河、樟江、赤水、马岭河峡谷、九洞天、九龙洞、斗篷山—剑江、黎平侗乡和紫云格凸河1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百里杜鹃、贵阳百花湖、贵阳花溪等5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梵净山、荔波茂兰、威宁草海、赤水桫椤、习水中亚热带森林、麻阳河黑叶猴、雷公山等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赤水竹海、赤水燕子岩、黔西百里杜鹃、安顺九龙山、遵义凤凰山、遵义大板水、三都瑶人山、贵阳长坡岭、水城玉舍、雷山雷公山、习水、黎平、独山紫林山、瓮安朱家山、黄平氵舞阳河、赫章、毕节、都匀青云湖、兴仁仙鹤坪、龙里龙架山、正安九道水等21个国家森林公园,有关岭古生物化石、兴义贵州龙、织金洞、绥阳双河洞、平塘、六盘水乌蒙山等6个国家地质公园。各类景观犹如一串串璀璨的宝石~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第三节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贵州的行政区划~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建省前的行政区划,建省至解放时的行政区划,解放至2006年的行政区划。 一、建省前的区划沿革 春秋时期~今贵州属牂牁国辖地。战国时期~夜郎国取代牂牁国并迅速扩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夜郎部分地区修筑‚五尺道?和设郡县~派官吏治理。西汉王朝建立后~汉武帝在夜郎地区继续推行郡县制。公元前28年至公元前25年~夜郎国灭亡~郡县制在今贵州地区最后确立。东汉以后~实行羁縻与郡县并行的政策~今贵州归牂牁郡管辖。 唐代~今贵州属黔中道~推行经制州与羁縻州并行的制度。乌江以北地区多属经制州~设有务州,后改思州~今印江一带,、珍州,今正安、桐梓部分,、费州,今德江一带,、夷州,今绥阳一带,、播州,今遵义一带,、奖州,今玉屏、岑巩一带,、充州,今石阡、施秉一带,等经制州~由朝廷直接派官员治理。乌江以南属羁縻州~设有矩州,今贵阳一带,、应州,今榕江、三都一带,、庄州,今平塘、独山一带,、琰州,今普安一带,、蛮州,今开阳一带,、盘州,今盘县一带,等羁縻州~由土著首领治理。 宋代~今贵州属夔州路~羁縻州不变~经制州缩减~藩国发展。开宝7年,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土著 ‚矩?与‚贵?同音~朝廷敕书称‚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开始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 元代~今贵州分属湖广、四川和云南三行省~行省下设路。设臵八番顺元宣慰司~播州宣慰司、新添葛蛮安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普定路、普安路。普遍推行土司制度~贵州土司大小有300余个~大者叫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小者叫长官司~分散的若干部落和村寨则联合成为蛮夷长官司。 16 二、建省至解放时的行政区划 明代~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设臵布政使司~正式成为明朝的第13个行省。下设思南、镇远、铜仁、乌罗、思州、石阡、黎平、新化八个府~设臵普安、永宁,今关岭,、镇宁、安顺四个州~设臵普定、新添,今贵定,、平越,今福泉,、龙里、都匀、毕节、安庄,今镇宁,、清平,今凯里,、平坝、安南,今晴隆,、赤水、永宁、兴隆,今黄平,、威清,今清镇,、乌撤,今威宁,等15卫以及金筑安抚司,今长顺,。 清代~初期沿用明制。公元1665年~设臵黔西府、平远府,今织金,、大定府,今大方,~并将乌撤府改为威宁府。将曾一度划归湖广的黎平府划归贵州。公元1727年~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划归贵州~将毕节以北的永宁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划归贵州设臵永丰州,后改贞丰州,~将广西的荔波、湖广的平溪,今玉屏,、天柱划归贵州~至此~今贵州疆域基本形成。清代后期~贵州的地方行政区划按府、州、厅、县设臵。全省设臵12府、13州、33县、11厅、1直属州、3直属厅。贵阳府辖贵筑县,今贵阳,~治3个州、4个县、1个厅,安顺府辖普定县,今安顺以北,~治2个州、3个县、2个厅,都匀府治2个州、3个县、3个厅,兴义府辖安龙城~治1个州、3个县,大定府辖大方城~治3个州、1个县、1个厅,黎平府辖开泰县,今黎平以北,~治2个县、2个厅,镇远府辖镇远县~治1个州、3个县~2个厅,思州府辖思州城,今 石阡府辖石阡城~治1个县,岑巩,~治2个县,铜仁府辖铜仁城~治1个县, 思南府辖思南城~治3个县,遵义府辖遵义县~治1个州、4个县,平越直隶州辖平越城~治3个县,松桃直隶厅辖松桃城,赤水直隶厅辖赤水城,盘州,今盘县,直隶厅辖盘州城。 民国时期~1913年将以前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省行政长官改为民政长~下设三道观察使。黔中道:治贵阳、辖31县~即贵阳、定番,今惠水,、长寨、广顺,后二县合并~称长顺,、罗斛,今罗甸,、平舟、大塘,后二县合并~称平塘,、独山、荔波、三合、都江,后二县合并~称三都,、八寨、丹江,后二县合并称丹寨,、都匀、麻哈,今麻江,、炉山,今凯里,、龙里、贵定、平越,今福泉,、修文、息烽、紫江,今开阳,、瓮安、余庆、遵义、湄潭、绥阳、桐梓、仁怀、习水、正安。黔西道:又称贵西道、治毕节、辖23县~即毕节、大定,今大方,、黔西、赤水、威宁、水城、织金、清镇、平坝、安顺、普定、郎岱,今六枝,、兴义、南笼,今安龙,、贞丰、册亨、紫云、镇宁、关岭、普安、盘县、安南,今晴隆,、兴仁。黔东道:治镇远、辖27县~即镇远、施秉、黄平、邛水,今三穗,、台拱,今台江,、剑河、天柱、锦屏、黎平、榕江、下江、永从,后二县合并~称从江,、清溪、思县,后二县合并~称岑巩,、玉屏、省溪,今万山,、石阡、江口、铜仁、思南、凤泉,今凤冈,、印江、德江、务川、后坪,分属沿河、务川,、沿河、松桃。1914年~改民政长为巡按使~观察使为道尹~省城治贵阳县。1916年废巡按使~设省长。1920年废道。 1935年~国民党政府直接统治贵州。在全省设11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管各县~1936年合为8区~1937年再并为6区。1941年设贵阳市和贵筑县,改定番为惠水、安南为晴隆~并广顺入长寨改名长顺县~撤后坪县分别划入沿河、务川二县~划威宁东北地设赫章县~划务川西北地设道真县。此后~民国政府又根据土地面积、人口、文 17 化、交通等~将各县划分成一、二、三等~至1948年~设直辖区1个、行政督察区6个。直辖区,1市10县,:一等县,市,:贵阳市及贵筑、安顺、惠水,二等县:龙里、修文、开阳、贵定、平坝、清镇,三等县:息烽。第一行政督察区,12县,:一等县:镇远,二等县:黄平、天柱、台江、锦屏、余庆、炉山、雷山,三等县:施秉、岑巩、三穗、剑河。第二行政督察区,12县,:一等县:独山,二等县:榕江、黎平、罗甸、平塘、从江、荔波、都匀、三都、平越、麻江,三等县:丹寨。第三行政督察区,14县,:一等县:兴义、盘县,二等县:兴仁、安龙、郎岱、关岭、镇宁、贞丰、普定、晴隆、普安,三等县:望谟、紫云、册亨。第四行政督察区,9县,:一等县:毕节、黔西、威宁、大定,二等县:赫章、水城、金沙、纳雍、织金。第五行政督察区,12县,:一等县:遵义、桐梓、正安、仁怀、赤水,二等县:务川、绥阳、湄潭、凤冈、道真、习水、瓮安。第六行政督察区,9县,:一等县:铜仁、思南、松桃,二等县:沿河、石阡、玉屏、德江,三等县:江口、印江。国民党政府还在县,市,之下建立了乡镇保甲制。到1948年~贵州有乡镇1397个~保12940个~甲128435个。 三、解放后的行政区划 1949年11月15日~贵州省会贵阳市解放。12月2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解放之初~全省设1个省辖市,贵阳市:辖第一、二、三、四城区和第五、六、七郊区,、8个专区,贵阳、遵义、铜仁、镇远、独山、兴仁、安顺、毕节,、1个专区辖市,遵义市,~共臵79个县。 1952年:贵阳专区更名为贵定专区,独山专区更名为都匀专区,兴仁专区更名为兴义专区。撤惠水县、炉山县、丹寨县~设惠水县彝族苗族自治区、炉山县苗族自治区、丹寨县苗族自治区。1953年:平越县改名为福泉县,贵阳市第四区并入第三区。1954年:惠水县彝族苗族自治区改名为惠水县布依族苗族自治区,撤台江县、雷山县、罗甸县、威宁县~设台江县苗族自治区、雷山县苗族自治区、罗甸县布依族自治区、威宁县彝族回族自治区。1955年:将遵义市改为省辖市。将所有自治区改名为自治县~并去掉原名中的县字~将威宁县彝族回族自治区改名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将贵阳市第一、二、三区划为云岩区和南明区,1956年:撤贵定、镇远、都匀3个专区~设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除余庆县外的原镇远专区11县和原都匀专区的黎平、榕江、从江、麻江、丹寨5县,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原都匀专区的都匀、独山、荔波、三都、平塘和原贵定专区的长顺、罗甸、惠水以及安顺专区的紫云、镇宁~共14县,,将雷山、台江、炉山、丹寨、罗甸和惠水等自治县恢复为县名,撤松桃县和三都县~设松桃苗族自治县和三都水族自治县,撤兴义专区~将所属望谟、册亨、安龙、贞丰并入黔南自治州~其余各县并入安顺专区。1957年:将安顺专区的贵筑县划入贵阳市。至此~全省共辖2个省辖市、4个专区、2个自治州、75个县和3个自治县,松桃、三都、威宁,。 1958年:全省行政区划有两个大的变动:一是增加建制市的数量~扩大市区范围。撤安顺县~设安顺市~由安顺专区管辖,撤都匀县~设都匀市~由黔南自治州管辖,撤遵义县并入遵义市~并改为专区辖市,将清镇、修文、开阳、惠水划归贵阳市管辖,撤贵阳市郊区~划为花溪、乌当两区。二是小县并为大县~县的数量减少~县域范围扩大。将道真县 18 并入正安县~凤冈、余庆并入湄潭县~福泉县并入瓮安县~龙里县并入贵定县~荔波县及平塘县的东半部并入独山县~平塘县的西半部并入罗甸县~紫云县分别并入望谟县和长顺县~册亨县并入安龙县~贞丰县并入兴仁县~关岭县并入镇宁县~晴隆县并入普安县~江口、玉屏县并入铜仁县~天柱县并入锦屏县~台江县并入剑河县~从江县并入榕江县~施秉县并入黄平县~岑巩、三穗县并入镇远县~丹寨、雷山、麻江、炉山4县合并~设臵凯里县。同年大定县更名为大方县~息烽县划归遵义专区~瓮安、福泉、龙里、贵定划归黔南自治州。全省共辖一个省辖市、4个专区、2个自治州、3个专区辖市、49个县、3个自治县。 1959年:婺川县改名务川县~鳛水县改名习水县。1960年:撤郎岱县~设六枝市。1961年:恢复遵义、道真、凤冈、余庆、江口、玉屏、关岭、贞丰、册亨、晴隆、岑巩、天柱、从江、雷山、麻江、荔波、平塘、紫云、龙里、福泉20个县。1962年:恢复施秉、三穗、台江、丹寨4县,撤安顺市~重设安顺县,撤六枝市~改设六枝县,撤都匀市~重设都匀县。1963年:恢复开阳县,划归遵义专区,、修文和清镇县,划归安顺专区,、惠水县,划归黔南自治州,,撤镇宁县设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65年:重新恢复兴义专区~辖兴义、兴仁、晴隆、普安、望谟、册亨、贞丰、安龙9县,开阳、息烽和紫云县划归安顺专区,同年撤安龙、贞丰、册亨、望谟、紫云5县~设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布依族苗 册亨布依族自治县、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紫云苗族族自治县、 布依族自治县。 1966年:为开发矿产资源、加强‚三线建设?~增设六枝、盘县、水城、万山、开阳5个特区,恢复安顺、都匀两市。同年~六枝县恢复郎岱县。1967年:设臵六盘水地区~辖六枝、盘县、水城。1968年:撤开阳和万山特区。1970年:撤郎岱县并入六枝特区~撤盘县并入盘县特区,撤水城县并入水城特区~并恢复万山特区。同年~遵义、铜仁、安顺、毕节、兴义5个专区全部改名为地区。1973年:设贵阳市白云区。1978年:撤六盘水地区设省辖六盘水市~辖六枝、盘县、水城。1981:撤兴义地区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撤关岭县设关岭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恢复安龙、贞丰、册亨、望谟县名。1982年:撤都匀县为都匀市,撤凯里县为凯里市,撤玉屏县为玉屏侗族自治县。1986年:沿河、印江、道真、务川4县~分别改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87年:撤水城特区~设六盘水钟山区和水城县,撤兴义县为县级兴义市,撤铜仁县为县级铜仁市。1990年:撤赤水县为县级赤水市,安顺市和安顺县合并为新的县级安顺市。1992年:撤清镇县为县级清镇市。1993年:撤毕节县为县级毕节市。1995年:安顺地区的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划归贵阳市管辖,清镇市由省直辖~委托贵阳市管理,撤仁怀县为县级仁怀市。1996年:撤福泉县为县级福泉市。1997年:撤遵义地区~设地级遵义市~管辖遵义县、绥阳县、桐梓县、习水县、凤冈县、正安县、余庆县、湄潭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红花岗区~赤水市、仁怀市由省直辖~委托遵义市管理。1999年:撤盘县特区为盘县~属六盘水市。2000年:撤安顺地区~设地级安顺市~管辖普定县、平坝县、关岭布依族苗族 19 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西秀区,在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设小河区为贵阳市辖区。2003年:在原遵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设汇川区为遵义辖区。 截止2006年1月1日~全省共设4个设区的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10个市辖区、9个不设区的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2个特区,508个乡,其中252个民族乡,、691个镇、92个街道办事处。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贵阳市。辖6区3县1市:南明区、云岩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小河区、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清镇市。 六盘水市。辖1区1特区2县: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 遵义市。辖2区8县2自治县2市:红花岗区、汇川区、正安县、桐梓县、遵义县、凤冈县、余庆县、湄潭县、绥阳县、习水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赤水市、仁怀市。 安顺市。辖1区2县3自治县:西秀区、普定县、平坝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铜仁地区。辖1市1特区4县4自治县:铜仁市,地区行政公署驻地,、万山特区、德江县、思南县、江口县、石阡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 地区行政公署驻地,、大方县、毕节地区。辖1市6县1自治县:毕节市, 黔西县、金沙县、纳雍县、织金县、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辖1市15县:凯里市,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雷山县、黎平县、施秉县、麻江县、锦屏县、台江县、剑河县、三穗县、黄平县、从江县、镇远县、天柱县、榕江县、岑巩县、丹寨县。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2市9县1自治县:都匀市,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福泉市、瓮安县、贵定县、惠水县、长顺县、独山县、龙里县、荔波县、平塘县、罗甸县、三都水族自治县。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1市7县:兴义市,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普安县、晴隆县、贞丰县、册亨县、望谟县、安龙县、兴仁县。 1(贵州地貌的特征是什么,贵州有哪些地貌类型, 2(为什么说贵州的气候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 3(贵州的主要河流水系有哪些, 4(贵州土壤的现状特点是什么, 5(试述贵州在生物、能源、矿产、旅游等方面的自然资源优势。 6(简述贵州行政区划的现状。 20 第 二 章 悠久的发展历史 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贵州历史发展悠久。早在24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贵州的史前文化。春秋以前~今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夷地区的大国。秦汉以后~郡县制在今贵州地区逐步建立。宋代~‚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明代~贵州建省。清代~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期在贵州活动~在贵州播下了革命火种。1949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贵州省省会贵阳~贵州的历史从此掀开崭新的一页。 第一节 从古夜郎到贵州 一、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化 贵州高原纬度偏低~海拔较高~气候温和~不仅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繁衍生长~也适宜古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大量的天然溶洞~为古人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多种动植物资源~为古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大面积的碳酸盐岩出露~有利于古人类打制各种石器。所以~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观音洞位于黔西县西南30千米处的沙井乡。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贵州省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察组~对观音洞进行发掘~共出土石制品4000余件~动物化石23种。由于观音洞出土的石器加工特殊~文化特点突出~因而被命名为‚观音洞文化?。‚观音洞文化?充分证明~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高原~其历史可追溯到24万年以前。考古学家认为~北京周口店、山西西侯度和贵州黔西观音洞~分别代表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三种文化类型。 继观音洞考古发掘以后~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又对桐梓岩灰洞进行发掘~发现了古人类人牙化石7枚。岩灰洞的人牙化石被命名为‚桐梓人?。有关专家认为~‚桐梓人?属于晚期直立人。也有人认为~‚桐梓人?处在晚期直立人向早期智人的过渡阶段~距今约20.6万年。还在‚桐梓人?生活的岩灰洞堆积层中发现炭屑和几块烧过的碎骨化石~这是华南地区已知的古人类最早的用火证据。 此外~还在贵州高原先后发现了属于早期智人阶段的‚水城人?和‚大洞人?~发现若干晚期智人化石~已定名的有‚兴义人?、‚穿洞人?等。盘县大洞遗址是一个规模巨大、文化内涵丰富的古文化遗址~被列为1993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水城人?开创的打制石器方法~被称为‚锐棱砸击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贵州出土的骨角器特别丰富~仅普定穿洞一处就出土骨角器近千件~在国内外占有重要地位。 21 二、古夜郎的兴起 春秋时期~西南夷地区存在着若干地方割地政权~或称‚国?、或称‚邑?。这些‚国?和‚邑?都是由古老的原始部落逐步发展而成的。其中~牂牁国是西南夷地区的大国之一。牂牁国的疆域大体包括今贵州中部和西南部地区以及广西、云南的一部分地区。 春秋后期~牂牁国逐渐衰落~牂牁江,北盘江,上游另一支濮人部落兴起~取代牂牁国~称夜郎国。夜郎国取代牂牁国以后~迅速向外扩张~其疆域大体包括今沿河—印江—石阡—镇远—剑河—榕江一线以西广大地区以及今广西西部、云南东部和四川南部的部分地区。《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计数~夜郎最大?。夜郎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已发展成为‚耕田~有邑聚?的农耕社会。从清镇汉墓出土的一批铁斧、铁锄、铁凿看~铁制农具已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夜郎地区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商业和手工业也有一定发展。夜郎时期及以前就已有了矿产开采、制陶、纺织、酿造等。《汉书•地理志》载:‚谈指出丹?。谈指包括今晴隆、兴仁、安龙、贞丰、册亨、望谟等地,丹就是朱砂~是提炼水银的原料。春秋战国时期~夜郎地区的濮人就善于以丹砂炼汞。黔西汉墓出土的陶器表明~在汉代~制陶工艺已有较大提高~其中有舞蹈俑、托案俑、镇墓兽、陶羊、陶猪、陶鸡等。赫章出土的汉墓陶器~已采用轮制工艺~并有全釉和半釉制品。在普安青山和大河坝~还发现了古代陶窖遗址。在城镇和商业方面:春秋时期~先后建立了平夷,今毕节,、镡戍,今黎平,、毋敛,今独山,、且兰,今福泉,、汉阳,今赫章,等不同规模的城邑。这些城邑主要是统治者集结军队、防御外来侵袭的城堡和据点~也是古代商品交易市场。汉使唐蒙在南越吃到‚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牁江~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唐蒙回到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窃出~市夜郎。?说明夜郎已成为枸酱等商品走私的市场。在夜郎市场上~不仅可以买到枸酱~还可以买到髦牛、丹砂和蜜等商品。秦统一中国以后~派常 ‚略通五尺道?~在夜郎地区发展交通~在部分地区设臵郡县~派遣官吏治理~加强对夜郎国的控制。 三、郡县制在夜郎地区的建立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派使者到滇国~滇王问汉使:‚汉孰与我大?。使者到了夜郎~夜郎侯发出了同样的问话~因而留下了‚夜郎自大?的典故。为什么同样的问话~滇王问在先~夜郎侯问在后~偏偏留下‚夜郎自大?~没有留下‚滇国自大?的典故,这一方面说明夜郎地处偏荒~山隔水阻~不知汉广大~自认为夜郎是一方大国,而另一方面~夜郎确确实实是西南夷地区最大的方国。唐蒙曾向汉武帝建议:‚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牁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在当时地方割据势力中~能拥有十万精兵~确实是很了不起的。所以朝廷对夜郎的重视超过其他方国。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唐蒙为中郎将出使夜郎。唐蒙见到夜郎侯多同~‚谕以威德~约为臵吏~令其子为令。?夜郎侯同意~郡县制逐步在夜郎地区推行。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臵牂牁郡~郡治设在且兰~夜郎地区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的行政建臵。由于社会基础不同~当时所设的边郡与内地的郡县不同~既有郡守都尉、县令等官~又封部落首领为王、侯、邑长等~实行 22 ‚土流并治?。 到河平年间,公元前28—25年,~夜郎王兴与钩町王禹、漏卧侯俞举兵相攻~朝廷派兵征讨~杀了夜郎王兴~夜郎国灭。夜郎国灭后~其他诸小邑纷纷降服~郡县制在夜郎地区最终确立。汉朝军队进入牂牁郡后~在军事要地实行屯田~把中原及巴蜀文明带进牂牁地区~促进了牂牁地区的开发。 四、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牂牁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驻守牂牁郡的三蜀大姓与当地土著夷长结合起来~形成所谓‚牂牁大姓?~共同统治牂牁地区。所谓大姓~主要有龙、傅、董、尹、谢等姓。大姓与中央王朝的关系因时局而变~尽管存在大姓相互割据的状况~行政区划时有变迁~但郡县制度并未废除。这一时期是一个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期~苗瑶、百越、氐羌几大族系先后进入今贵州地区~与古老的濮人错杂而居~在经济、文化上进行广泛交流。 隋唐时期~中央王朝对今贵州地区的统治又渐次加强。唐代~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朝廷对边疆地区实行‚土流并治?~形成经制州、羁縻州与藩国并存的局面。所谓‚经制州?~即由朝廷直接派遣官吏治理~人口、田亩、政治、军事、经济、司法等受中央王朝的直接控制,所谓‚羁縻州?~即由朝廷指派归附的地方土著首领统治~子孙世袭~土著首领在其统治范围内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是指中央王朝对其统与朝廷保持比较松散的羁縻关系。所谓‚藩国 属关系比较松散的地方政权。乌江以北地区多为经制州~乌江以南多为羁縻州。经制州地区比较开放~与中原地区交往较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对较快,羁縻州地区比较封闭~经济文化发展相对缓慢。 五、贵州名称及区划的由来 贵州名称及区划的由来始于宋代。宋代基本沿袭唐代的统治方法~以今贵州之地属夔州路。宋王朝本着‚北有大敌~不遐远略?的方针~对西南少数民族仍采取‚羁縻?政策。在这种形势下~羁縻州大体不变~经制州大为缩减~而隶属关系松弛的‚藩国?却大有发展~形成了自杞国、罗殿国、罗氏鬼国、毗那、西南七姓蕃等地方政权。为了安抚边疆土酋~宋王朝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首领多有封赐~入京朝贡者络绎不绝~主要是贡马和朱砂。开宝七年,974年,~矩州彝族默部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朝廷~土语‚矩?与‚贵?同音~太祖敕曰:‚予以义正邦华夏~蛮貊罔不率服。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这是‚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朝廷封普贵为矩州刺史~州名仍为‚矩?。当时的‚贵州?~相当于今贵阳地区~因州南有水方如矩,今贵阳四方河,~故名矩州。宣和元年,1119年,~朝廷为奉宁军承宣使、知思州军事土著田佑恭加授‚贵州防御使?衔~‚贵州?开始成为法定的行政区划名称~区域也相应扩大。 元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统治~在西南地区开设驿道~从湖南、广西至云南、四川至广西的驿道均经过贵州~使之呈开放态势。元朝在贵州之地遍行土司制度。顺元城,今贵阳,是驿道交汇之地~设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节制思州、播州及亦溪不薛,水西,。鉴于贵州民族众多~在设臵路、府、州、县的同时~又设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及三百余处蛮夷长官司~形成了‚府州县与土司并存?的局面。 23 第二节 从贵州建省到贵州解放 一、贵州行省的建立 明代是贵州历史上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主要标志~一是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二是在贵州大规模地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明初~云南仍在元朝所封的梁王统治下。梁王自恃地险路遥~负隅顽抗。针对这种情况~在全国形势稳定后~朱元璋便决定用武力平定云南。要征服云南~贵州的战略地位显得十分重要。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大军自湖广入普定,今安顺,~分据要塞~进兵曲靖,偏师则从永宁,今四川叙永,趋乌撒,今贵州威宁,~逼梁王在曲靖决战~从而一举攻下云南。从整个西南形势看~朱元璋认为~若不能稳定贵州~‚虽有云南~亦难守也?~于是在贵州沿驿道建立卫所~实行军事控制。贵州地处四川、湖广、云南之间~是西南交通、军事的要冲之地。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和巩固边防~洪武十五年,1382年,~朝廷在贵州设臵都指挥司~统一指挥贵州地区的军事~这是贵州在历史上第一次建立省一级的军事机构。永乐十一年,1413年,~思南宣慰司与思州宣慰司因争夺领地发生武力争端~朝廷派兵讨伐~将思南宣慰使田宗鼎和思州宣慰使田琛执拿送京问罪。实质 废除土司制度~改设流官治理,的重上~这是在贵州实行改土设流, 大措施。随后~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布政使司,省一级的行政机构,统辖~贵州正式成为全国十三个行省之一。永乐十五年~设臵贵州提刑按察司,省一级的司法机构,。至此~贵州‚三司?具备。治所设在贵州,贵阳,~‚贵州?正式成为行省的名称。贵州建省后~实行‚军政分管、土流并治?的制度~军户归卫所管辖~民户属府、州、县管辖~土民则属土司。贵州建省之初只有八府、四州和一宣慰司。明末增至十府、九州、十四县~同时设有二十七卫和数十长官司。 二、屯田与贵州的开发 屯田源于屯戍~具有移民实边、寓兵于农、军食自赡等意义。屯田分为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军屯系卫所官兵屯田~目的是‚且耕且战?~以足军粮。贵州地处偏远~山高路险~运粮艰难~故屯多于守~即‚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卫所官兵皆给屯地~发给种子、耕牛、农具~以百户所为单位建立屯堡就地耕种~按规定交纳‚屯粮?。贵州的军屯始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经过60多年的屯垦~到宣德年间,1426—1435年,~仅贵州都司所辖各卫所就建屯堡700余处~屯田约93.85万亩。民屯是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移民活动。贵州是移民重点省区之一~居民多来自中州、川陕、江浙、江西、两湖地区。至嘉靖年间,1522—1566年,~贵州布政使司所属民户达66684户250420丁口~皆编入里甲。万历九年,1581年,清丈~全省共有民田134.45万亩。商屯与‚开中?有关。‚开中?是一种以盐换粮的政策。贵州本地缺粮~运粮艰难~于是商人便招募流民~在缺粮卫所附近屯种~谓之商屯。贵州素不产盐~食盐历来由官府专卖。官府招募商人将粮食运往缺粮地点交纳~换取盐引~然后在指定地点购盐~再销往民间~这就是‚开中?。明代的屯田~大大地推动了贵州的开发。大批移民进入贵州~开垦了大 24 量土地~同时将外地的农耕技术带进贵州~兴修水利~推广牛耕~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提高了农业生产 水平。 行省的建立和土地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交通方面~明代在原有驿道的基础上~对出省驿道干线加以拓宽和改造~增设驿站~使驿道运输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四川相连的干道由贵阳经遵义、桐梓出四川~与重庆相连,与云南相连的干道自贵阳经清镇、平坝、安顺、镇宁、关岭、晴隆、普安、盘县出云南,与广西相连的干道自贵阳经龙里、福泉、都匀、独山、荔波出广西,与湖南相连的干道自贵阳经龙里~福泉、黄平、施秉、镇远、玉屏出湖南。4条驿道干线以贵阳为中心~向四邻延伸。此外还有两条过省干道:一条自四川的叙永经毕节、威宁、赫章出云南,一条自云南的罗平经兴义、安龙渡红水河而入广西。在发展驿道运输中~奢香夫人,1361—1396年,作出了重要贡献。《明史•土司传》记载:奢香‚开偏桥、水东以达乌蒙、乌撒及容山、草塘诸境~立龙场九驿?。所谓‚龙场九驿?~即龙场驿,今修文,、陆广驿,今修文六广,、谷里驿,今黔西谷里,、水西驿,今黔西,、奢香驿,今黔西、大方交界处的西溪,、金鸡驿,今大方金鸡山,、阁鸦驿,今大方阁鸦,、归化驿,今毕节归化,、毕节驿,今毕节,。这条驿道是通向西部的主要干道~以龙场为枢纽~南与通往贵阳的干道相通~北与通往遵义的干道相连~西有干道直通乌撒、乌蒙~使西部地区与省内各地联为一体。这条干道的开通~对贵州西部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朝廷对于云南的控制。在手工业和矿产业方面~开设了水银朱砂局、金银矿局、铅场、冶铁所、军器局、杂造局、烧窑~以后又出现了瓷器、造纸、制糖、织造等手工作坊。在城镇建设方面~新建数十座城池和数以百计的屯堡~在今安顺地区~仍保留有许多明代屯堡的原有风貌。在文化教育方面~设立卫学、 府州县学及司学~发展书院~还令土司子弟入国子监~实行开科取士。 三、改土归流对贵州发展的影响 元明时期实行的土司制度~曾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央政权与地方土酋之间的矛盾~为避免战争冲突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土司制度是一种比较落后的社会制度。土司虽是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在政治上、军事上、司法上受制于中央王朝~但在土司的领地之内~仍保持着较大的独立性。土司制度下的各族土民~世世代代被束缚在土司的领地上~平时为土司种地~承担土司分派的各种徭役~战时被编为土兵~为土司争权夺利卖命~与农奴制下的农奴没有什么区别。 为了革除土司制度的弊端~从明永乐十一年起~便开始进行较大规模的改土设流。以后又不断扩大流官统治区域~或将土官革除改为府、州、县~或将土司臵于军民府或军民指挥使司的管辖之下。万历年间又出现一次改土设流的高潮。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反叛朝廷~朝廷派兵征讨~于万历二十八年平定播州。随后~以原播州宣慰司地分设遵义、平越二军民府~并设臵了真安、遵义、桐梓、仁怀、绥阳、黄平、湄潭、瓮安、龙泉等州县。崇祯三年,1630年,~将水东宋氏土司亲辖地改为开州~以贵州宣慰司亲辖地改属贵阳府~又割安氏‚水外六目地?设臵敷勇、镇西二卫。从整个变化看~贵 25 州省的形成和府、州、县的设臵过程~实际上是不断改土设流的过程。 到了清康熙、雍正时期~土司制度的积弊已充分显露出来~严重地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与封建制度不相容的社会矛盾。雍正四年,1726年,~朝廷派鄂尔泰,1677—1745年,负责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所谓改土归流~即废除原来的土司土目~由朝廷直接派遣行政官员,流官,治理。鄂尔泰在贵州采取武力开拓苗疆的办法~从派贵州巡抚张广泗,,—1748年,率兵讨伐八寨,今丹寨,开始~至雍正十一年平定高坡、九股苗,今台江、施秉一带,为止~历时5年~武力征服2000余寨~基本完成了改土归流的任务。至此~贵州才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改土归流以后~朝廷对贵州的行政区划和行政建制作了较大的调整。一是在全省普遍采取府、厅、州、县的行政建制~官吏由朝廷委派。在基层则遍行乡、保、甲的政权制度。凡3户以上皆可编甲~不及3户者~编入附近的甲~不许另住,甲以上为保~合数保为乡。乡、保、甲长由当地上层人士充任。凡有事就逐户稽查~逐村清理。这种制度的推行~大大地巩固了清朝对贵州的统治。二是对贵州的疆域作了较大调整。雍正五年~将四川统属的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改隶贵州~使贵州的土地面积增加了3万多平方千米。遵义地区在历史上比较发达~改隶贵州以后~于蜀无损~于黔有裨~对增加贵州地方税赋以及全省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将毕节以的永宁全境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臵永丰州,后改北 为贞丰,~与广西的荔波、湖南的平溪、天柱一并划归贵州管辖。至此~贵州的疆域基本 形成。 四、乾嘉起义与咸同起义 改土归流以后~清王朝对贵州加强了统治~官府和地主阶级互相勾结~对人民敲骨吸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在贵州先后爆发了‚乾嘉起义?和‚咸同起义?。 乾嘉起义是乾隆、嘉庆年间苗族和布依族起义的总称。乾隆十七年,1752年,~松桃苗民起义。与此同时~白莲教在湘、黔、川边境活动~拉开了乾嘉起义的序幕。乾隆五十九年~松桃苗民石柳邓,1737—1797年,与湘西苗民石三保、吴八月等秘密集会~于2月举行起义。石柳邓兵分三路~一路入四川秀山~一路入湘西~另一路进攻松桃和正大营。朝廷派云贵总督福康安调集川、滇、湘、黔四省兵力围攻~石柳邓向湘西转移与石三保、吴八月会合~坚持战斗两年~最后失败。嘉庆二年,1797年,~南笼府,今安龙,爆发了王囊仙,1777—1797年,领导的布依族起义~义军围攻府城~席卷黔西南地区。清廷派云贵总督勒保督战。王囊仙起义失败。 咸同起义是指咸丰、同治年间贵州各族人民的大起义。这次起义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从咸丰初年开始到同治末年为止~长达18年。这次起义是在太平天国起义的背景下爆发的~与太平天国相互呼应、配合~在太平天国全盛时期进入高潮。太平天国发生内讧后~翼王石达开曾带领10万太平军假道贵州入四川~以后有5支太平军入贵州与各族人民并肩作战。这是贵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烽火遍及全省各地。参加起义的有50多支队伍~每支队伍都以某一民族为主而联合其他民族共同参加。起义军中~著名的有刘义顺,1778—1868 26 年,领导的‚白号军?~何得胜,1814—1867年,领导的‚黄号军?~张秀眉,1827—1872年,、陶新春,1825—1867年,、岩大五,1836—1871年,、潘名杰,1831—,年,等领导的各路苗军~还有布依族杨元保,,—1854年,、侗族姜映芳,1833—1862年,和水族潘新简,1820—1869年,领导的起义军及张凌翔,1800—1864年,领导的‚白旗军?等。这次起义充分体现了贵州各族人民团结合作、共同斗争的精神。为了扑灭起义的熊熊烈火~清王朝调集了贵州、四川、云南、湖南、广西五省兵力进行镇压~组织地主武装‚团练?进行围攻~并从外国侵略者那里购买洋枪洋炮屠杀各族义军。咸同各族人民大起义虽然在封建统治者的镇压下失败了~但却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迫使统治者作出某些让步~对改土归流以后的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五、震惊全国的‚三大教案?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法黄埔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和《中法北京条约》签订以后~贵州成为法国的传教区~在贵阳、青岩、清镇、定番、镇宁、遵义、开州、绥阳、桐梓、仁怀、思南、石阡、安龙、册亨、望谟、罗甸、贞丰、独山等地先后建立天主教堂~教会和外国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取得的‚传教特权?~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藐视官府~欺压百姓~霸占田土~唆使不良分子挑起事端~激起了一连串的‚反洋教?斗争~在贵州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青岩教案?、‚开州教案?和‚遵义教案?。 青岩教案不仅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教案~也是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鸦片战争以后~罗马教皇将贵州升为独立教区~以贵阳为中心传播天主教~在贵阳城区设小修院~在城郊鹿冲关设中修院~在青岩设大修院~以培养神职人员。法国传教士胡缚理以‚法兰西帝国大主教?的姿态~对地方官吏进行要挟、恫吓~态度十分傲慢~引起了贵州提督田兴恕,1836—1877年,、贵州巡抚何冠英,生卒年月不详,的不满~于是向各地发出‚秘密公函?~明示禁教。青岩设有教堂和大修院~外国传教士和不法教民的行为引起当地人民的不满~流传着‚火烧天主堂~洋人坐班房?的民谣。咸丰十一年,1861年,端午节爆发了青岩教案~青岩团总赵畏三,生卒年月不详,在提督田兴恕的支持下将4名教徒斩首。事件发生后~法国公使向清政府提出‚抗议?~清政府派两广总督劳崇光,生卒年月不详,前往贵州查办。双方经多次交涉未达成协议。 青岩教案未了结~开州教案又起。咸丰十一年~开州,今开阳,因教民违反当地习俗与群众发生争执~知州戴鹿芝,生卒年月不详,在提督田兴恕的支持下处斩教民5人。法国公使联合美、英、俄等国向清政府提出‚强硬抗议?。在列强的压力下~清政府经过多次谈判终于屈服~决定将青岩教案与开州教案一并处理~下令将贵州提督田兴恕发配新疆~以其在贵阳六洞桥的公馆改作天主堂,与此事有关的官员撤职查办,巡抚何冠英、知州戴鹿芝及赵畏三已死不再追究。根据双方议定~青岩、开州两案贵州共赔款银一万二千两。青岩、开州两教案结案后~官绅‚畏教如虎?~不敢再参与‚反洋教?之事。外国传教士取得‚胜利?之后~更是趾高气扬~变本加厉地‚租买土地?、‚肆 27 其教威?。一些土豪劣绅、流氓地痞借教会势力欺压百姓~致使‚民教相仇?。 同治八年,1869年,~遵义人民因不堪忍受教会及不法教民的欺压~将天主堂及‚爱仁堂?医馆捣毁~爆发了遵义教案。在它的影响下~不但贵州连续爆发了几次教案~而且出现了四川的酉阳教案和安徽的安庆教案等。法国政府见事态愈演愈烈~竟派军舰威胁清政府~迫使清政府将遵义等9次教案进行处理~赔银七万两~由四川、湖北、江苏、浙江、广东‚协黔军饷?中拨出六万七千两~贵州交付三千两解决。 ‚三大教案?震惊了全国~也使贵州的社会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对唤醒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觉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辛亥革命在贵州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资产阶级的出现~在贵州产生了一批立志推翻封建专制、建立民主共和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张百麟,1878—1919年,、平刚,1878—1951年,等~他们发起组织了自治学社、科学会等一批革命组织。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在自治学社的组织领导下~1911年11月4日在贵阳发动了武装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成立了‚大汉贵州军政府?~公推杨荩诚,1880—1922年,为都督~周培艺,即周素园~1878—1958年,为行政总理~张百麟为枢密院院长。贵州是继湖南、陕西、江西、云南独立以后宣告独立的省份。但是~辛亥革命以后~自治学社与宪政预备会在政治上的分歧日益显露~矛盾激化~宪政预备会依靠官绅和地方团练~以解决贵州‚公口横行?为由~引滇军入黔~于1912年2月2日发动政变~颠覆了大汉贵州军政府~贵州的辛亥革命失败。 从1912年到1935年~贵州处于长达23年的军阀统治时期。1912年3月3日~滇军将领唐继尧,1883—1927年,任贵州都督~另组贵州都督府。继而是贵州军阀刘显世,1870—1927年,、袁祖铭,1887—1927年,~再是云南军阀唐继虞,生卒年月不详,~然后是贵州军阀周西城,1893—1929年,、毛光翔,1893—1947年,、王家烈,1893—1966年,等对贵州进行统治。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军阀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所以~在这23年中~军阀混战~连绵不断。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他们竭泽而渔~拼命地搜刮民脂民膏~把贵州各族人民推向水深火热之中。 七、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之后又领导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建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军队——中国工农红军。贵州地处山区~又是军阀割据的地区~国民党的统治势力比较薄弱~因而比较有利于红军的活动。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有6支红军在贵州活动。1930年4—5月~由邓小平,1904—1997年,、张云逸,1892—1974年,率领的红七军进入荔波、黎平县境~攻下榕江县城~随后经从江回到广西。与此同时~红八军一支部队渡过红水河~活动在黔西南的望谟、罗甸一带。1934年5月~红三军在贺龙,1896—1969年,、关向应,1904—1946年,等率领下渡过乌江~在务川、沿河、印江、德江、松桃和四川的酉阳、秀山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1934年7月2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沿河县召开 28 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大会~通过了《没收土地和分配土地条例》、《关于工农武装问题决议》等重要决议~民主选举产生了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随后~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权~进行了土地革命。1934年9月~任弼时,1904—1950年,、肖克,1908-,、王震,1908—1993年,等率领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遣队进入黔东南地区~后与红三军会师。1934年12月中旬~中央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进入贵州。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红军向黔北地区进发。1935年初~红军渡过乌江~攻占遵义~在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以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人的指挥下~挺进黔北、川南、滇东北~回师黔北~四渡赤水~南下息烽~威逼贵阳。在贵阳坐镇指挥围剿红军的蒋介石急调滇军进入贵州‚保驾?~红军乘此机会经惠水、长顺、紫云、关岭、望谟等县~渡过北盘江~西出云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任弼时、贺龙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后合编为红二方面军,完成了牵制敌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的任务以后。于1936年1月~从湘西进入贵州~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1936年3月以后~根据红军总部的指示~放弃了在盘县一带建立根据地的计划~渡过金沙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抗日。 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历时6年之久~先后攻克32座县城~纵横驰骋于 震撼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播下了革命火种。全省五分之四的地方~ 红军在转战贵州期间~宣传北上抗日、反蒋抗日统一战线等主张~对团结贵州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八、中共贵州地方党组织的发展 ‚五四?运动前后~贵州一批知识青年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到省外和国外学习~投身于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洪流~如邓恩铭,1901—1931年,、王若飞,1896—1946年,、周逸群,1896—1931年,等。1928年春~中共合江特别支部在赤水地区开展工作~发展党的组织。1932年~红八军在罗甸、贞丰等地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支部和中心支部。1934年1月~中共党员林青等从上海回到毕节~建立了中共毕节支部~并先后在毕节、安顺、贵阳、织金、遵义、凯里等地开展工作~在一些学校建立了支部或小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以后~中共中央组织部听取了中共贵州地下党组织的情况汇报~并批准建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由林青,1911—1935年,、邓止戈,1906—1991年,、秦天真,1909—1998年,组成~林青任书记~这是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帮助建立的唯一的一个省一级的党的工作机构。中共贵州省工委建立以后~积极配合和协助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同时还结合贵州情况积极开展工作~先后建立了贵阳、安顺、遵义等县委~在黔西、大方、织金、毕节、赤水、习水、桐梓、仁怀、惠水、贵定、都匀、紫云、安顺、炉山、雷山地等发动群众~组织武装起义,派遣共产党员打入国民党军队内发展组织~开展兵运工作~并组织地方游击武装~在黔西、大方、毕节等县及云、贵、川边境地区开展武装斗争。 九、国民党对贵州的统治 中央红军进入贵州以后~蒋介石一方面令西南地方军阀~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西南地区~另一方面令国民党中央军借尾追红军之机进入 29 贵州~改编了黔军~改组了贵州省政府。1935年4月~国民革命军第25军军长、贵州省主席王家烈被迫辞职~宣告了军阀统治的终结。从此~国民党取代军阀统治贵州。国民党统治贵州以后~大肆搜捕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1937年7月19日~林青、刘茂隆、吴绍勋等7名共产党员和一批进步群众被逮捕~9月14日林青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中共贵州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处于低潮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贵州成为抗日的大后方之一。随着黔桂、湘黔、川黔、滇黔4条公路干线相继与毗邻省连通~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贵州~使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战时的短暂繁荣。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随着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心的东迁~外省厂商纷纷迁出~贵州经济也随之衰落。这一时期~由于蒋介石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社会动荡不安~特别是贵州解放前夕~官僚资本携带资财外逃~许多工厂停工停产~不少民族工商企业倒闭~市场混乱~物价飞涨~贵州各族人民再次陷入水火之中。 十、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贵州 在南京、武汉、上海、长沙等重要城市相继解放以后~国民党政府于1949年10月由广州迁到重庆~妄图长期固守大西南。为了彻底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解放大西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根据中 大包围动作~插至敌央军委关于进军华南、西南均应采取大迂回、 后~断其后路~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之的决定~命令第五兵团和第三兵团第十军~由湘西入黔~攻占贵阳~解放贵州、川南~切断国民党残余武装逃窜国外的退路。1949年9月初~五兵团十六军、十七军先后向湘西地区隐蔽开进。10月13日~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命令:令五兵团待广州解放以后~即直出贵州~速占贵阳。遵照毛泽东的命令~五兵团在司令员杨勇,1912—1983年,、政治委员苏振华,1912—1979年,的率领下~于10月17日进至湖南邵阳地区~随后下达了《关于部队入黔作战与工作的指示》和《向贵州进军的命令》。根据五兵团的命令~十七军进入湖南芷江地区展开~十六军进入湖南黔阳、洞口、会同、洪江地区展开~直抵贵州边境。 11月1日~人民解放军的川、湘、鄂边界作战和黔东作战同时发起~在北起巴东、南至天柱约500千米的地段上展开多路进击~拉开了大迂回、大包围歼灭西南地区国民党军队、解放大西南的战幕。五兵团和三兵团十军分三路向贵州进发。11月4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天柱~6日占领三穗~8日攻占黔东重镇——镇远~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黔东防线?~以后又占领了施秉、黄平、炉山~13日奇袭贵定~14日占领龙里~15日解放贵阳~推翻了国民党在贵州的反动统治。随后~人民解放军除留下部分部队负责接管工作和警卫任务外~其主力继续向西追击~于28日占领了川、滇、黔要冲之地——毕节~切断了四川境内国民党军队经贵州逃往云南的最后一条通道~完成了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任务~并在战略迂回中解放了贵州。 为了迎接贵州的解放~中共贵州地下党组织与毗邻省的地下党组织相配合~组织和领导了农村的武装斗争和城市的反蒋爱国斗争。解放战争期间~贵州农村建立了近万人的游击武装力量。在黔南地区主 30 要有‚克混游击队?、‚黔南荔波人民游击队?,在黔东北地区主要有‚黔东纵队?、‚思南游击支队?、‚黔东北游击支队?,在黔西南地区主要有‚盘县游击团?、‚边防大队,水城,第三中队?、‚盘北游击大队?、‚海子游击大队?、‚捧鲊游击大队?、‚七舍游击大队?、‚速安支队?、‚威宁游击团?、‚海田游击大队?、‚盘北游击队?、‚郎,岱,普,定,织,金,边区游击队?、‚安顺游击队?、‚大洞口游击队?、‚猫场农民武装组织?、‚沙坝地龙场革命武装?等。这些游击武装力量在全省农村积极开发武装斗争~打击国民党基层政权。为配合贵州的解放~还发动了‚鲁础营暴动?、‚郎岱三•三暴动?、‚捧鲊暴动?、‚永和暴动?等。与此同时~省内各城镇人民开展了争生存的经济斗争和争民族独立、人民民主的政治斗争~工人举行罢工~学生举行罢课~教师举行罢教。在贵州即将解放时~针对国民党军队在溃逃时的各种破坏活动~中共贵州地下党组织积极组织人民群众开展护厂、护校斗争~制止了国民党军队破坏电厂、电台及重要交通设施的企图。人民解放军进入贵阳时~贵阳发电厂正常供电~广播电台播放了《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和人民解放军的《约法八章》。 第三节 贵州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贵州解放以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合作~共同谱写了贵州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剿匪斗争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的规定~贵州解放后~于1949年11月22日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通过军事接管~彻底推翻了国民党在贵州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政权。1949年11月23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成立,12月2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 贵州解放前夕~国民党曾在贵州建立反共游击基地~培训反革命骨干~制定了《贵州省反共保民救国纲领》。贵州解放时~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任务~来不及清剿分散在各地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因此~解放以后~各种反动势力乘人民解放军主力赴川南会战之机~相互勾结~发动暴乱~进行各种破坏和骚扰~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了彻底消灭国民党的反动残余势力~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五兵团部分主力在完成川南会战任务以后~即回师贵州~开展了大规模的剿匪斗争。经过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各族人民一年多的艰苦努力~与匪徒进行大小战斗4200余次~毙伤及俘获中队长以上匪首14397人、匪众,包括部分被裹胁的群众,26.37万人~缴获各种炮294门、轻重机枪1247挺、步枪11.69万支。取得了剿匪斗争的全面胜利。与此同时~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把专门机关与群众运动结合起来~大张旗鼓地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通过剿匪斗争和镇压反革命运动~肃清了国民党在贵州的反动残余势力~为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消除了隐患。 到1951年5月~全省79个县和1个市都建立了人民政府。在此基础上~按照《共同纲领》的规定~各县、市人民政府相继召开了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各族人民登上政治舞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在各地召开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基础上~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 31 民代表会议于1951年7月在贵阳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通过了相关的决议~选举产生了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协商委员会为常设机构。 1954年7月~贵州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贵阳举行。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原贵州省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不再代行省人民代表大会地方权力机关的职权。1955年2月~贵州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贵阳举行~会议根据1954年9 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选举产生了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和贵州省省长。贵州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贵州省的建立。此外~还根据贵州多民族的社会特点~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领》~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逐步推行民族区域自治。 二、土地改革运动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制度的基础。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根据土地改革法~贵州从1951年初开始~经过试点~分四批在全省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到1953年春~完成了全省土地改革任务。经过土地改革~在贵州彻底摧毁了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全省1194万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1065万亩~分得耕畜30多万头~分得农具7万多件~分得粮食36899吨~还分得一部分房屋及其他生活资料~实现了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51年~全省粮食总产量比1950年增长6.4%~1952年又比1951年增长8.0%~1953年再度增长10.1%。 三、‚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贵州完成土地制度改革以后~即根据中共中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 ~逐步开展‚三大改造?~即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由农业生产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下简称‚初级社?, 再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下简称‚高级社?, 的形 式逐步完成的。1951年3月2日~贵州省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 组——贵筑县白云区尖山村赵树华互助组成立。到1953年底~全省互助组发展到22.2万个。在此基础上~贵州开始试办初级社。1953年12月20日~贵州省第一个初级社——贵筑县白云区尖山农业合作社诞生。到1956年1月~全省初级社发展到5.66万个~入社农户占全省总农户的77.7%。1955年贵州就开始创办高级社。11月23日~全省第一个高级社——铜仁县幸福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到1957年3月~全省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已占 32 农户总数的97.1%~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86.4%。至此~全省基本上实现了高级农业合作化。在开展农业合作化的同时~还办起了农村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大力发展农村合作事业。贵州农村在土地改革以后~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将农业个体所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在这一变革中~前期的工作比较注意从贵州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了自愿互利的原则~生产关系比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效果相对较好。后期由于受全国形势发展的影响~不顾贵州农村生产力落后、发展不平衡和少数民族较多的特殊实际~采取搞‚运动?的办法~强迫命令~搞‚一刀切?~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二,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组织手工业供销合作组织的形式进行的?。到1956年5月~全省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组,发展到2822个~入社,组,人员达到11.26万人~加上已进入商业、交通部门合作组织的2.34万人和进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2.8万人~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占应组织起来人数的93.0%。至此~全省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经过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将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将其产生和经营纳入国家计划~有利于解决手工业产、供、销中的矛盾~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但在改造过程中~形式简单划 产品多样、对人民群众不同一~没有很好地考虑到手工业分散灵活、 需求和适应市场变化等特点~因而在生产和经营中存在着若干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 ~采取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的办法~逐步将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以加强其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采取公私合营的形式~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实现的。1956年初~出现了全省范围内的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957年初~全省基本上完成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基本上体现了和平改造和实行赎买相结合、对资本主义企业改造和对资本家改造相结合的方针。但在改造过程中~把一部分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和小业主当作私方人员~定为资产阶级分子~盲目地并入公私合营企业~造成了若干消极后果。 通过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贵州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四、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从1953年起~贵州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开始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以下简称‚一五?计划,。贵州的‚一五?计划~是以发展农业为重点~并在服务于农业和与农村经济密切结合的原则下~积极发展地方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相应发展其他事业。经过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贵州提前一年完成了‚一五?计划规定的主要指标。到1957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7.88亿元~超额23.7%完成‚一五?计划~比1952年增长64.6%~平均每年增长10.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2亿元~比1952年增长1.23倍。 33 ‚一五?时期~贵州还根据国家的统一政策和统一部署~结合贵州的实际情况~实行粮食、油料的统购统销和棉布的计划供应。此外~在物资管理方面~重要工业品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分配,在劳动工资方面~以中央统一管理为主~由国家统一下达劳动指标、制定统一的工资和划分工资区类别,在物价方面~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价格政策,在财政方面~实行‚统一领导、划分收支、分级管理?的制度,在管理手段方面~以行政手段为主,在计划控制上~实行直接计划与间接计划相结合的~对国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实行直接计划管理~对其生产经营下达指令性计划,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企业实行间接计划~把其生产和经营逐步纳入国家计划轨道。至此~全省计划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五、‚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贵州和全国一样~经历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缺乏对贵州基本省情的清醒认识~在提前和超额完成‚一五?计划以后~在全国掀起‚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形势下~产生了急躁情绪~轻率地提出‚三年改变落后面貌?的口号~在地方财政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的情况下~制订了不切实际的经济发展高指标和高速度~掀起了‚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大跃进?运动。农业战线放高产‚卫星?~浮夸成风,工业战线全民 ~对全省森林生态造成极大的破坏。与此同时~在全省开展‚大炼钢铁?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8月23日~全省第一个人民公社——贵阳市乌当区东风人民公社诞生~到1958年9月底~全省共建人民公社2313个~参加农户占总农户的87.9%~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就基本实现了全省人民公社化~将本来就对农业生产力发展存在若干不适应因素的高级社急速地转变为规模更大、公有化程度更高、政社合一,农村基层政权与集体经济组织相结合,的人民公社。‚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使全省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遭受了一次重大挫折~出现了经济上的严重困难~一些地方发生了人口非正常死亡的严重事件。 从1961年开始~贵州在认真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以后~坚持从贵州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各种经济指标基本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好转。 六、‚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1964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在贵州大量投资~进行‚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要根据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与紧迫性的估计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重大战略转移。贵州是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到1978年~贵州‚三线建设?的任务基本完成。‚三线建设?改变了贵州的产业结构:经过‚三线建设?~在贵州建成了航天、航空、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形成了煤电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工业体系和以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建筑材料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基础~使贵州的工业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197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 34 的比重超过了农业总产值~达到52.3%。‚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信条件:在交通运输方面~在1959年初黔桂铁路全线通车的基础上~川黔、贵昆、湘黔3条铁路干线和一些省内支线、厂矿专用线相继建成通车~4条铁路干线在贵阳成‚十?字型交汇~使贵阳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极大地改变了贵州交通闭塞的面貌和贵州在全国整体发展中的地位。在邮电通信方面~建成了一级干线微波通信系统~开通了贵阳至铜仁、兴义十二路载波长途电话~邮运车辆及其他通信设施有较大增加和改善。‚三线建设?改变了贵州的生产力布局:‚三线建设?以贵阳为中心沿铁路干线展开~逐步形成了六盘水、遵义,原县级市~今红花岗区,、安顺,原县级市~今西秀区,、都匀、凯里等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和若干工矿集镇~从而加速了贵州城市化进程。‚三线建设?极大地增强了贵州的科技实力:由于一部分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和一大批工业企业迁入贵州~给贵州带来了大批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较为先进的科研、生产设备~使贵州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三线建设?是在‚文化大革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要准备打仗?、立足于‚大打?、‚早打?、‚打核战争?的背景下进行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和‚左?的思想的影响,为了争时间、抢速度~许多项目仓促上马~不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造成了很大浪费 ‚条块?分割体制的影响~‚三线建设?形成和损失。加上高度集权、 的基础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七、‚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 1966—1976年~贵州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了‚文化大革命?。1967年1月25日~‚造反派?夺了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和中共贵阳市委、市人民委员会的权。随后~‚造反派?在全省范围层层夺了各级党、政、财、文大权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权~各级党的组织陷入瘫痪。在‚文化大革命?中~各级领导干部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相继被打倒~解放17年来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被当作‚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的东西遭到批判和否定~许多知识分子、劳动模范和积极分子被当作‚牛鬼蛇神?遭受纠斗和迫害。‚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在这场内乱中~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遭到了严重破坏。一是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全省财政收入由1966年的3.54亿元锐减到1976年1.01亿元。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受到严重摧残。1966年6月以后~全省大、中、小学相继‚停课闹革命?~正常的教学秩序被破坏~许多校舍、仪器被占用~图书资料损失严重。许多科研单位、学术团体停止了活动。不少作家、艺术家、文艺工作者被批斗~许多优秀文艺作品被打成‚毒草?。三是人口增长失去控制~人口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明显下降。 1976年粉碎‚四人帮? 以后~绝大部分领导干部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国民经济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但由于‚左?的思想还未得到彻底清除~人们的思想仍然受到‚两个凡是? 的影响~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受到‚左?的思想干扰。 第四节 开创贵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35 一、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全国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贵州各级各部门都开展了对‚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两个凡是?的批判。加深了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的认识~及时地将全省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与此同时~还全面落实了党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统一战线政策等~在全省形成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此外~逐步完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十一次会议的有关决议~1980年1月召开的贵州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贵州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为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随后~各州、市、县级革命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各级政权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机构通改为革命委员会,相继改称人民政府。同时~在贵阳市和黔东南、黔南、黔西南3个自治州以及各县,市、区、特区,建立人大常委会。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进一步扩大。 二、逐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 3月~关岭县顶云公社16个生产队试行‚定产到组、超产奖的。1978年 励?的生产责任制。《贵州日报》于同年11月11日以《‚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为题~报道了顶云公社部分干部座谈会议纪要以后~在全省农村引起了强烈反响。借鉴顶云公社的做法~各地开始探索和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生产责任制形式~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经过反复选择和比较~普遍采用包干到户责任制形式~并逐步加以完善。在逐步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同时~根据1983年1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1984年~完成了全省农村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至此~农村人民公社制度已不复存在。借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以后~贵州全面推进以城市为重点~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逐步实行对内对外开放~以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坚持从实际出发~走符合省情的发展路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认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以卷烟、名优酒为重点~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卷烟、酿酒等行业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国防科技工业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在确保完成军品生产任务的同时~根据市场需要~大力发展民品生产~使‚三线建设?形成的生产力逐步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逐步把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到依靠教育和科学技术上来~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素质。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上~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培养农民技术队伍等。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人口—粮食—生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协调发展的路子~进行农业综合 36 开发。为了在贫困地区探索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路子~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在工业发展上~在不断扩大工业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大了工业技术改造的力度~组织实施‚火炬计划?~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工业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四、实施‚三大战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进入20世纪90年代~贵州进一步解放思想~制定和实施科教兴黔、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下简称‚三大战略?,~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制定和实施科教兴黔战略 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研究和起草了《关于实施科教兴黔战略的决定》,草稿,~并逐步加以试行。199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以后~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于同年9月正式作出《关于实施科教兴黔战略的决定》。实施科教兴黔战略~是指遵循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在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增强全省科学技术实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省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贵州振兴。实施科教兴黔战略以后~全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92年的26.7%提高到1998年的33.7%。 ,二,制定和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于1994年12月作出《关于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打好扩大开放总体战的决定》。开放带动战略的主要着力点:一是按照‚以南下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战略~着力抓好南下出海通道建设~积极发展与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国的联系及合作~走向世界市场~同时抓紧抓好北上入江通道建设~加强与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流域开发带的经济联系~在全方位开放中形成南北两翼齐飞的格局,二是加快贵阳市建设现代化内陆开放城市的步伐~进而抓好包括贵阳、遵义、安顺在内的黔中产业带~办好开发区~发挥对全省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三是有计划地抓紧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法规及配套政策建设和涉外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投资环境~适应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需要~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有序推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后~全省引进省外资金和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度增长~到1999年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者到贵州投资~正式注册的‚三资企业?发展到1000多家~外商投资领域已扩展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房地产、社会服务等领域。与贵州有经济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发展到99个。省际间经济技术合作更加广泛活跃~与沿海地区的交往更趋密切。 ,三,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贵州在认真总结人口—粮食—生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协调发展经验的同时~开始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与经济开发结合起来统筹规划。1992年~贵州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37 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了《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将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1994年~国务院正式提出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根据全国的统一部署~贵州在研究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正式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列入贵州跨世纪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经1996年9月召开的贵州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实施。此外~还先后制定和实施《贵州21世纪议程纲要》、《贵州省计划生育条例》等。在国家的支持下~先后实施了国家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工程、珠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工程、中国3356工程和中国3146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 ,四,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全面深化改革 一是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及制度创新~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市场主体的地位基本确立~同时实行‚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稳步推进农村改革,三是加快非国有制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四是培育开放的市场体系,五是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六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七是改革福利分房制度~实行货币化 还相应地改革计划投资管理体制、粮食流通体制、价分房制度。此外~ 格体制等。通过改革~至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贵州初步建立。 五、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贯彻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 ~逐步缩小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区差距~加强民族团结~保障边疆安全和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抢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成立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主题~在全省广泛开展了以‚西部大开发~贵州怎么干?为主题的大讨论。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于2000年5月15日作出了《关于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初步意见》~提出了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即:5年打好基础~10年重点突破~15年初见成效~把贵州建设成为大西南南下出海通道和陆路交通枢纽~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以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新贵州。 经过6年的开发和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据统计~2001—2006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997.5亿元。 ,一,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横一纵四联线? 公路主骨架加快形成~基本实现了各市,州、地,政府所在城市与省会城市的高速或高等级公路连接。通过实施油路到县和公路到乡等工程~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通达深度进一步提 38 高。实现了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91.6%的行政村通公路。公路路网密度达到2663.26千米/万平方千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境内‚十?字型铁路网架日益完善~铁路运输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铜仁大兴机场、安顺机场、兴义机场、黎平机场等支线机场先后建成通航~以贵阳机场为中心、支线机场为支撑的机场网络正在形成。以南北盘江、红水河和赤水河等内河航运建设为重点的水路建设步伐加快。通信、城镇基础设施、水利设施等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通过骨干网建设和农网改造~农村供电情况得到极大改善~行政村通电比重由2000年的85%提高到2005年的近100%。 ,二,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第一批‚四水四火? 电源项目陆续建成投产~第二批‚四水八火? 电源项目建设全面启动~省内主干输配电工程与华南电网及周边省市区联网~‚西电东送?格局基本形成。2006年末~全省电力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其中~贵州电网统调装机容量达到1816.8万千瓦。 ,三,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工作全面展开。2006年全省自然保护区达到130个~比2000年增加58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5.5%。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大力推广。 ,四,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已开工建设的水利骨干工程有王二河水库、玉舍供水工程、遵义灌区一期工程等~完成了一批病险水库治理和县城防洪工程项目,开展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的前期工作,‚滋黔?一期工程、‚烟水配套工程?、水利‚三小?工程进展顺利。 ,五,以‚两基? 攻坚为重点的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到2006年~威宁、赫章、望谟、紫云4县,自治县,通过了‚两基?攻坚达标验收~并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至此~全省‚两基?教育人口覆盖率由2000年的31.0%提高到2006年的100%。组建了新的贵州大学~并成功进入了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 ,六,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全省‚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26.3:38.0:35.7调整为2005年的18.5:42.4:39.1~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7.8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上升4.4和3.4个百分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工业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重点、优势行业发展加快~能源工业成为全省第一支柱产业~铝、磷等优势工业进一步壮大~烟、酒传统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服务业增势强劲~把旅游业培育成后续支柱产业的步伐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 六、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200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到贵州视察工作时指出:贵州要进一步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39 即全省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这个目标~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从现阶段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逐步形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总体战略?~即环境立省战略、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创新发展战略。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开放带动是对中共贵州省第九届委员会关于发展战略的继承~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环境立省战略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立省战略的继承和提升,创新发展战略是落后地区在较短时间内追赶发达地区的必由之路~立足于充分发挥贵州后发优势~在观念、体制、机制、管理、科技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以创新促进历史性跨越。 目前~贵州正处于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步入发展思路最清晰、工作重点最突出~经济发展最快、效益最好~政治安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局面最好~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党的建设成效最突出、工作大局把握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在‚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十一五?时期,开局之年的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267.43亿元~比2005年增长11.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50元,约合736美元,。在2007年4月召开的中共贵州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而奋斗?作为主题~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 实现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决农村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跨越,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努力实现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到那时~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3000美元左右~从而缩小与全国的发展差距。 1(为什么说贵州高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2(简述贵州名称的由来。 3(试述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改土归流对贵州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5(简述乾嘉起义与咸同起义的作用。 6(发生在贵州的‚三大教案?在全国的反帝斗争中产生了什么影响, 7(试述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重要作用。 8(简述‚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9(试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开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具体表现。 10(试述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第 三 章 多民族团结互助的社会环境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贵州各族人民长期团结合作~和睦相处~共同繁衍生息和劳动在贵州这块土地上~共同为贵州的开发作出了历史的贡献。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40 导下~又共同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开创了民族大团结的新纪元。 第一节 人口发展与多民族共同繁荣 一、历史上多次人口迁徙活动与多民族社会环境的形成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和一些民族成片聚居的省份。贵州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人口迁徙活动而形成的。据有关史料介绍~贵州古老的民族有仡佬族的先民‚濮?~布依、侗、水等民族的先民‚百越?和彝族的先民‚叟?。‚濮?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百越?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及西部地区~‚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相传苗族的先民是‚九黎?、‚三苗?~因与华夏部落发生的战争失败~所以被迫向西迁徙~大约在秦汉之际~已在今湘西、铜仁、松桃等地的五溪地区居住~称‚五溪蛮?~是贵州比较古老的民族之一。 春秋末年~中原地区的人口开始进入今贵州地区。楚威王时,公元前339—329年,~派庄 率兵循江而上~略巴、黔中以西~经且兰,今福泉一带,、夜郎,今安顺一带,入滇。庄 平定云南以后~其归路被秦切断~只好易其服~从其俗~留在云南为王。庄 所率兵士~大部分留居云南~也有少数散居于今贵州地区~逐步与当地少数民族结合。秦统一中国以后~在岭南广大地区设臵南海郡、桂林郡、象郡,辖有今贵州南部,~除直接派遣官吏统治外~还把中原地区几十万人口迁徙到这些地方去~‚戍五岭~与越杂处?。西汉时期~在今贵州地区继续推行郡县制~除派遣官吏外~还‚募豪民田南夷?~一些汉族‚豪民?举家迁入~同时还把一些‚罪人?、‚谪民?遣送到西南夷地区从事屯垦~因此~在今贵州中部地区形成了许多新的居民点。随着郡县制在贵州的确立和巩固~历代封建王朝不断向今贵州地区派遣官吏或移民~人口不断增长~民族成分也日益增多。隋唐以后~今贵州地区成了‚发配充军?的地区之一~许多官吏和文人因触犯朝廷而被谪贬到贵州。从春秋末年到元代以前的多次人口迁徙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汉族人口~因此~汉族也是贵州的古老民族之一。 元代以后~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封建王朝派遣大量军队戍边屯垦。贵州是推行屯田的主要地区之一~元明至清~随着屯田制的推行~大批省外人口迁入并留居贵州~除汉族人口外~还有满、蒙、回等少数民族~逐步成为贵州的世居民族。到了近代~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进入贵州进行开发和贸易的人口逐渐增多。抗日战争期间~沿海地区相继沦陷~大量人口进入贵州~使贵州人口数量有较大的增长~民族成分进一步增多。 二、当代人口发展与民族构成 贵州解放后~人口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1949—2005年~全省总人口由1416.4万增加到3931.12万~增长2.77倍。人口密度由1949年的每平方千米80人增加到2005年的223人。从贵州解放到1953年7月1日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人口由1416.5万增加到1503.73万。在全省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09.8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0.55%,少数民族人口为393.8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9.45%。1949—1959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人口出 41 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较快~加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口进入贵州~与贵州各族人民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到1959年~全省人口增至1743.96万人。1960—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口发展出现负增长~由1743.96万减少为1623.53万。到1964年7月1日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总人口恢复到1714.05万。在全省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312.89万~占全省人口的76.59%,少数民族人口为401.1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3.41%。1964—197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口出现恢复性增长。‚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忽略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一度失控~此外~由于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口参与贵州的‚三线建设?~因此~人口增至2530.95万人~年均递增3.28%。 1982年7月1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省总人口增加到2855.29万。在全省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112.9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4.00%,少数民族人口为742.3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6.00%。1984年贵州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回升。到1990年7月1日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省总人口增加到3239.11万。在全省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115.4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下降到65.30%,少数民族人口为1123.6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到34.70%。 2000年11月1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登记的总人口有3 民族成分。其中~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524.77万人~共有56个 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18个民族为贵州的世居民族。在全省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191.1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再次下降~为62.16%,少数民族人口为1333.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再次上升~为37.8%。在少数民族人口中~苗族人口为43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2.00%,布依族人口为279.82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94%,侗族人口为162.8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62%,土家族人口为143.0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06%,彝族人口为84.3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39%,仡佬族人口为55.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59%,水族人口为36.9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05%,白族人口为18.7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0.53%,回族人口为17.8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0.48%,壮族人口为5.21万~占全省总人口的0.15%,其他世居民族所占比例较小~蒙古族人口为4.75万~畲族人口为4.49万~瑶族人口为4.44万~毛南族人口为3.12万~仫佬族人口为2.84万~满族人口为2.19万~羌族人口为0.14万。 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民政府颁布了《贵州省计划生育管理办法》。此后~全省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2005年~全省年末总人口为3931.1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4.5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38‰。 第二节 贵州民族的主要特点 一、贵州民族的分布及居住特点 贵州民族居住特点是多民族交错杂居和一些民族成片聚居。18个世居民族分布情况是:汉族分布于全省各地~贵阳市、遵义、安顺、六盘水等地较为集中。苗族主要集中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3个自治州各县~毕节、铜仁地区各县~六盘水市~贵阳市郊区,布依族主要分布在 42 黔南、黔西南两个自治州各县~安顺市~贵阳市郊区~六盘水市,侗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自治州各县~铜仁地区玉屏侗族自治县、江口县、石阡县、万山特区,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铜仁地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东南自治州镇远县、岑巩县~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彝族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各县、六盘水市各县,仡佬族主要分布在遵义市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安顺市平坝县、普定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铜仁地区石阡县~毕节地区黔西县,水族主要分布在黔南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县、都匀市、独山县~黔东南自治州榕江县,回族散居在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黔西南自治州兴仁县~安顺市平坝县、普定县~六盘水市盘县,白族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大方县、威宁自治县、毕节市、织金县、黔西县、赫章县~六盘水市盘县,壮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自治州从江县、黎平县~黔南自治州独山县、荔波县,瑶族主要分布在黔南自治州荔波县~黔东南自治州从江县、丹寨县、榕江县~黔西南自治州望谟县,满族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黔西县、大方县、金沙县,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大方县、毕节市、黔西县、金沙县、纳雍县~铜仁地区石阡县,仫佬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自治州麻江县、凯里市、黄平县~黔南自治州福泉市、都匀市、瓮安县,满族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黔西县、大方县、金沙县,羌族主要分布在铜仁地区石阡县、江口县。 二、贵州民族的语言文字状况 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各民族不仅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在本民族内部进行交流~而且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还通晓和使用汉语普通话~并以汉语作为交流的基本工具~一部分少数民族就是使用汉语普通话。在少数民族中~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白族、水族、壮族、瑶族、畲族、毛南族、仫佬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均属汉藏语系~分属苗语、瑶语、壮傣语、侗水语、彝语5个语支,各种语言内又分为若干方言、次方言和土语~特别是苗、瑶语比较复杂~各地差异很大~方言、次方言之间甚至不能通话。 贵州解放前~彝族、水族、布依族、侗族也有过‚士俗字?在经文、祭文上用过。彝文是一种音缀文字~称‚爨文?或‚韪书?~历史比较久远~明、清以来彝族文人用这种文字写下了许多民族典籍~内容涉及彝族历史、神话传说、宗教、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等。水文是一种古老文字~总共使用的单字有 400个左右~通用的100多个。从字形看~有的属象形文,有的类似汉文的甲骨、金文,有的则是仿汉字倒写或反写~所以也称为‚反书?。省内少数民族大多操本民族语言~特别是在聚居区和本民族交往时都用本民族语交谈。但是在民族杂居区~尤其是青壮年男子中~除本民族语外~有的还能用包括汉语在内的三四种民族语言进行交往。解放后~国家帮助苗族、布依族、侗族创制了文字~在民族聚居地区推广运用。 三、贵州民族的文化及宗教信仰情况 贵州少数民族中有着多种宗教。原始宗教是原始社会自发的、以崇拜自然和崇拜祖先为主要内容的宗教形式。直到新民主主义改革前~贵州的苗族、瑶族、水族、仡佬族、侗族、彝族、畲族等民族仍存在 43 着崇拜原始宗教的情况。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长期交往和相处过程中~一些少数民族的部分人还吸收了汉族的道教~如贵州的土家族、布依族、侗族、苗族、仡佬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道教传播和影响。伊斯兰教为回族所信仰~贵阳、安顺、遵义等城市的回族和一部分外来经商的维吾尔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在少数民族中也有较深的影响~主要为苗族、彝族、布依族等民族的部分群众所 信仰。 各民族大面积交错杂居和相对成片聚居的特点~十分有利于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贵州大多数少数民族虽然都有本民族的语言~但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都通晓汉语普通话~并以其作为民族间交流的基本工具。一些少数民族虽然有自己的文字~但基本上不作为民族间交流的工具。各民族虽然都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但都属于正常的宗教活动~不影响民族间的团结与合作~因此~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大家庭。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在贵州的民族工作 解放后~贵州省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严格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要求~结合实际做好民族工作~从疏通民族关系入手~派访问团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访问~ 根据‚慎重稳进?的方针和‚有利于逐步实行社会改革。在社会改革中~ 发展生产~有利于民族团结?的原则~执行了一系列符合贵州实际的特殊政策~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尊重各民族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帮助苗族、布依族、侗族创制、改进、规范文字~并创造条件使民族语言文字在教学、扫盲、出版、新闻、电影、广播、司法等方面得到推广运用。尊重各民族的婚丧习俗和住房、饮食、服饰、礼仪和节日活动习俗。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修复和开放寺观庙堂~引导各族群众依法开展宗教的正常活动。财政、工商部门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安排民族特需用品的生产和供应~保证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特殊需要。民族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逐步形成和发展。但工作中也有过失误~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左?的思想影响~破坏了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拨乱反正和民族政策再教育~使民族工作重新走上健康发展之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一,民族干部培养 20世纪50年代初~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按照‚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从民族地区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出发~选拔、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为民族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奠定了基础。1958年以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干扰~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受到一些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按照干部‚四化? 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根据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大了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措施~使少数民族干部数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改善~素质不断提高。培养选 44 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措施主要是:一是举办各类干部培训~培养一大批民族地区党政、教育、文化、卫生、贸易等方面急需的人才,二是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扩大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数量~使少数民族在校生的比例逐步接近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比例,三是采取 录、转、聘等倾斜政策~扩充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四是创办‚三校一部?~即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立民族行政管理学校~在贵州民族学院建立中专部~实行单独定向招收农村户口少数民族学生、毕业生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政策~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五是多层次开展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并通过下派挂职锻炼、外派挂职学习等形式~使少数民族干部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全省少数民族干部由1950年底的650人增加到2001年底的27.41万人~全省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总数的比例由3.17%上升到33.9%。其中~省级干部占同级干部总数的18.6%~地厅级干部占同级干部总数的23.1%~县处级干部占同级干部总数的26.3%。 ,二,民族识别 据1953年全国登记统计和各地自报~贵州省民族称谓有400多个。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各地自报有未定称谓的‚人们共同体?76个~人口55万。自1953年起~中央和地方民族工作部门组织 对提出的人们共同体进行深入细致有关专家、学者及民族工作者~ 的调查研究和识别工作。在全国早已确认的11个少数民族中~贵州省有苗、彝、瑶、满4个民族外~1953年贵州省又识别确认了壮、布依、侗、水等民族,从1954年至‚文化大革命?前~全国经过识别确定的16个少数民族中~贵州省又有仡佬族~全省确认的少数民族达到9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民族识别工作中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识别工作重新恢复。到1985年~先后将六甲、辰州人、南京人认定为汉族~将喇叭、西家认定为苗族~将莫家认定为布依族~将刁人、下路人认定为侗族~将三撬人根据地域分布分别认定为苗族、侗族~将里民认定为彝族~以上共涉及15个人们共同体~人数为23.1万人。大规模的民族识别工作基本结束后~民族识别工作专门机构逐步撤销~遗留问题列入各地民族工作部门的正常工作。1986年后~先后将‚龙家人?认定为白族~将‚佯亻黄人?认定为毛南族~将‚绕家人?认定为瑶族~将‚木佬人?认定为仫佬族~将‚东家人?认定为畲族。 ,三,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表彰 中共贵州省委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1952年11月~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了对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涉及各个地区及53个县~重点检查了1个县、3个区、46个乡和15个村。1955年6月~制定了《贵州省关于检查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计划》~重点在全省开展检查少数民族地区的骚乱事件的原因、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强迫命令、汉族干部与少数民族干部的关系、民族干部的培养、各个财经部门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政策的落实、发生在领导思想上的大汉族主义的表现6个方面的情况。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逐步加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广泛深入地开 45 展。1984年~中共贵州省民委党组组织有关人员撰写了《关于继续进行民族政策再教育的材料》~并经中共贵州省委同意印发至全省各级干部。同时~中共贵州省委还将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的情况列入整党的重要内容之一~逐项进行对照检查~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特别是汉族干部民族政策的再学习、再教育。198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民族工作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的通知》下发后~根据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决定~从1987年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在全省开展了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1995年~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部署全省开展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检查~并从省直有关单位抽调干部组成3个检查组~分赴全省9个市,州、地,对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贵州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以及民族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纠正了一些违反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的行为。在大力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1984年5月~中共贵州省委在整党中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检查了执行民族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各市、州、地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的基础上~于1984年9月在贵阳市召开了全省第一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 出席了会议。会议集体、先进人物表彰大会~各民族的代表500人 表彰了23个先进集体、65名先进个人、161名先进工作者。1989年12月、1995年10月、1998年12月和2003年12月~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又先后召开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共表彰了453个先进集体、622名先进人物。 ,四,民族古籍整理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全国的一些民族学家和民俗专家学者就深入贵州的彝族居住地区~对彝族文献进行调查研究和搜集翻译~出版了《爨文丛书》~发表了《倮文作斋译注》和《倮文作祭献药牲经译注》。1955年毕节地区成立了彝文翻译组~开始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彝文搜集、整理和翻译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古籍搜集、整理工作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1984年~省人民政府对全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1985年~省人民政府成立了贵州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下设办公室。1986年~召开了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仡佬族古籍搜集整理出版工作会议~制定了全省民族古籍整理出版‚七五?规划。会后~全省有8个市,州、地,和35个县,市,相继成立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机构~贵州民族学院也成立了彝文文献研究中心。1996年~省民委召开全省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会议~提出‚九五?计划期间全省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并对机构、人才、经费、出版、发行、协作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同年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更名为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经过20余年的努力~全省搜集、整理、出版的民族古籍资料有100多种~共4000多万字~其中~有苗族的《苗族古歌》、《张秀眉歌》、《武陵苗族古歌》、《开亲歌》、《苗族十二组歌》、《苗族始祖的传 46 说》、《蚩尤的传说》、《苗族丧祭》等~有布依族的《布依古歌》、《古谢经》、《安王和祖王》、《布依族传统礼俗歌》、《布依族祭祀歌》等~有侗族的《侗乡好事酒歌》、《琵琶歌》、《侗族叙事歌》、《叙事歌》、《侗族文化史料》~有彝族的《西南彝志》、《彝族源流》、《彝文金石图录》、《彝文典籍目录》、《物始纪略》、《黔西北彝族美术》、《贵州彝族咪古丛书》、《彝族指路丛书》、《彝族创世志》,一、二,、《彝族艺文•谱牒志》、《彝族论文诗》~有水族的《水书》、《正七卷、壬辰卷》~有仡佬族的《仡族古歌》、《仡佬族哭嫁歌》、《水园诗词》~有回族的《太平天国时期黔西南白旗起义史料》~有土家族的《土家族哭嫁歌》等。此外~还有一批民族古籍已完成整理待出版。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推行 ,一,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 贵州解放后~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决定在民族杂居的地区成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待条件成熟后成立民族区域自治政府。1950年12月~省人民政府第八次行政会议通过《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指示》~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成员的各民族名额比例、政府机关干部各民族比例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明确各级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包括专员、县长、区长、乡长、村长由该地区人口最多的民族代表担任~人口次多的民族代表可 省人民政府遵照政务院《关于地方民族民主担任副职。1951年2月~ 政府实施办法的决定》~召开了全省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成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试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今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民主改革的关键。会后~全省各级政府相继召开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民主选举各级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到1953年初~全省先后建立了贵阳、镇远、安顺、独山、毕节5个专区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建立了贵筑,今贵阳市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贵定、龙里、长顺、惠水、平越,今福泉市,、都匀、独山、三都、炉山,今凯里市,、黄平、丹寨、三穗、清镇、平坝、安顺、贞丰、水城、黔西、大定,今大方县,、织金、纳雍、毕节、金沙、赫章、威宁等县和松桃县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民族民主联合政府~一批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各级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重要领导职务。在建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基础上~逐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推行 1952年将炉山、惠水、丹寨3个县~分别改臵为炉山县苗族自治区、惠水县苗族补伊族,后改称布依族,联合自治区和丹寨县苗族自治区。1954年~将台江、威宁、雷山、罗甸4个县~改臵为台江县苗族自治区、威宁县彝族回族自治区、雷山苗族自治区和罗甸县布依族自治区,还将惠水县苗族补伊族联合自治区更名为惠水县布依族苗族自治区。1955年12月~将威宁、罗甸、惠水、雷山、炉山、丹寨、台江7个自治区更名为自治县。 1956年4月~撤销贵定、镇远、都匀3个专区~改臵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将两州所辖雷山、台江、炉山、丹寨、罗甸、惠水6个自治县改为县。同年12月~撤销松桃县~改臵为松桃苗族自治县。1957年1月~撤销三都县~改臵为三都水族自治县。 47 1963年9月~撤销镇宁县~改臵为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56年12月~从黔南自治州划出望谟、册亨、安龙、贞丰、紫云5个县归兴义专区管辖~并分别改为望谟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册亨布依族自治县、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1981年3月~撤销关岭县~改臵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同年9月~撤销兴义地区~改臵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所辖各自治县改为县。1983年9月~撤销玉屏县~改臵为玉屏侗族自治县。1986年11月~撤销沿河、印江、道真、务川4个县~分别改臵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到2005年~全省有3个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1个自治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还建有253个民族乡。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5%~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1.2%。 ,三,民族区域自治条例的逐步完善 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中立法权的具体体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条例~ 现~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是进行一系列的法制配套工作的主要环节~是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主体民族更好地实行区域自治的需要~是巩固社会主义平等、团结、互助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措施~是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健康发展及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措施。1984年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1986年10月15日~省人民政府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制定《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并经省人大常委会审定颁布执行。1992年省政府发布《贵州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分别就尊重自治权利~培养、选拔、配备少数民族干部~自治地方招工、招干~发展交通、能源、通信、林业、矿业、农业、商业、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到1995年~黔南、黔东南、黔西南3个自治州和玉屏、松桃、镇宁、关岭、紫云、道真、印江、沿河、务川等自治县~都先后制定了《自治条例》。一些自治地方还制定了选举法、婚姻法的变通规定等。这些条例、法规已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在各自治地方贯彻执行。 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贵州少数民族分别处在前资本主义的各个社会发展阶段。除多数地区社会经济结构属封建地主所有制外~在黔西北的部分彝族、苗族地区~还存在着农奴制残余~在黔南的瑶族地区还保留着原始公社制痕迹等。由于所处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条件和生产力状况不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甚至在同一民族内部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在从事农业生产上~既有精耕细作~也有刀耕火种、赶山吃饭的耕作习惯~甚至还有以狩猎为生的~所使用的生产工 48 具是铁器、石器、木器。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手工业~但从事工商业的人数极少。由于生产条件差~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少数民族生活十分艰辛~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贵州解放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加强民族工作~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同时~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2005年~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1.8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86.39亿元~第二产业176.96亿元~第三产业198.5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31.67亿元。农民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49年的228千克增加到2005年的323千克~增长42.5%。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民族自治地方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已由1949年的88.6:4.3:7.1变化为2005年的33.17:31.49:35.34。 ,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解放以后~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能源、通信、生态等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铁路建设方面~修通了经过黔东南、黔南、黔西南3个自治州的湘黔、黔桂、南昆3条干线铁路和经过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内昆铁路~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公路建设方面~经过50多年的建设~面貌大变。2001年~全省民族自治县和自治州辖县全部通了公路~其中~黔南、黔东南两个自治州通了一、二级公路。全省253个民族乡都通了公 路。内河航运方面~1952年以来~国家拨出专款~先后对氵舞阳河、乌江、清水江、都柳江、北盘江、红水河等主要河流进行了重点整治和疏浚工作~大大改善了航运条件。1998年~国家实施‚一江二路三码头?扶贫工程~对乌江河道码头进行了再次整治。邮电通信方面~随着全省和本地通信网络的日益现代化~全省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乡镇均开通了程控电话~县城都有了电子化邮局。2005年~民族自治地方公路线路里程为62021千米~民用汽车 拥有量为94256辆。邮电局,所,522处~本地电话用户142.15万户。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显著成就 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50多年来~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共兴建各类水利工程5万余处~建蓄水工程7700余处~引水工程4万余处~提水工程3200余处。2005年~民族自治地方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30.75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38.77万千瓦~农村用电量达到62113.88万千瓦时~化肥使用量,折纯量,45.61万吨。1995年~民族自治地方粮食生产量301万吨~2005年达到523.79万吨。2005年~肉类总产量为91.18万吨~油料总产量为29.42万吨~烟叶产量13.54万吨。200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8.85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59.06亿元~林业产值16.54亿元~牧业产值112.49亿元~渔业产值4.82亿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63.7%、4.8%、30.2%和1.3%。 ,三,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贵州解放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十分薄弱~仅有28家生产蜡烛、肥皂、糖果、烟酒及毛巾等日常用品的手工作坊~这些工厂规模小、产量低。1949年少数民族地区工业产值仅1822万元~人均3.03元。 49 贵州解放后~国家把发展民族地区工业作为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资金、项目、技术上对民族地区倾斜~促进了民族地区工业生产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八五?以来~贵州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工业发展的力度~增加投入~加强技改~新上了大批国家和省的重点工业项目~促进了工业生产的稳定增长~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已初步建立起了煤炭、电力、冶金、机械电子、化工、纺织、制革、森工、造纸、烟酒、建材、食品、医药等工业体系。2005年~民族自治地方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93个~工业总产值328.61亿元~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原煤2033.02万吨~生铁14.89万吨~卷烟20亿支~水泥470.64万吨~发电量167.55亿千瓦时。 ,四,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一是民族教育迅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民族教育体系。2005年全省有在校少数民族学生271.24余万人~占全省在校学生数的38.9%。有普通高等学校8所~在校学生3.32万人,中等专业学校36所~在校学生4.06万人,普通中学1019所~在校学生102.46万人,小学7025所~在校学生194.05万人。二是文化艺术事业得到可喜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起~民族自治地方就相继成立了文化管理机构和民族宣传队伍~组织各民族文艺工作者发掘、整理、创作了一些优秀的民族文艺作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少数 民间文学资民族地区的文化艺术更加繁荣。1979—1984年~编印了《料》25集~约800万字,选编出版民族民间文学专集15种~主要有《苗族民间故事选》、《侗族民族故事选》、《布依族民间故事选》等。1979年~黔剧《奢香夫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30周年献礼演出后~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演出一等奖。具有东方特色的侗族大歌~蜚声中外。到2001年~全省抢救民族古籍资料4000多种~收集1561册~整理出版113种。民族文化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3个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地方的46个县都建立了图书馆、文化室和广播电台,站,,3个自治州建立了民族歌舞团~自治地方大部分县建立了文化工作队~民族乡建立了文化站~黔东南、黔南两自治州建立了民族博物馆。同时建立了安顺市蜡染博物馆、天台山戏剧博物馆、镇远古建筑博物馆、台江刺绣博物馆、兴义民族婚俗博物馆、黄平飞云崖博物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和梭戛、镇山等民俗生态博物馆。三是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建设成就显著。1979年以来~民族自治地方还先后用苗语、侗语、布依语、水语、彝语译制了近百部故事片、科教片加以放映。‚八五?时期以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了一批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同时加强广播电视的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通电的村都通了广播电视。四是卫生体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基本消灭了丝虫病~麻风病等得到了防治~麻疹、白喉、百日咳、脊髓骨炎等发病率控制在国家控制指标以下。 1(解放后贵州的人口发展出现了哪些主要变化, 2(试述贵州民族在分布、语言文字、文化及宗教信仰方面的主要特点。 3(简述贵州的民族区域自治现状。 4(试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50 第 四 章 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基础 本章叙述的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各产业部门的总称~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各个部门。贵州解放前~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经济十分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素有‚人无三分银?的说法。1949年~全省生产总值只有6.23亿元,当年价~下同,~人均生产总值仅44元。贵州解放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267.4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750元。但由于原来的基础较差~同全国特别是经济发达的省区相比~贵州还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然而贵州发展潜力巨大~不仅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而且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开发基础。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环境立省战略、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和创新发展战略~使全省经济发展步入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 第一节 经济发展概况 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基本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存在形式和实现形式~包括经济的组织、运行、权益和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和制度。贵州解放后~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949—1952年~通过军事接管~没收了官僚资本的工厂、矿山、银行等~同时~从地方财政中安排部分资金发展地方国营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农场、林场、牧场~奠定了贵州国有经济基础。同时采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措施~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把通过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的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发展集体经济。经过3年的恢复和发展~到1952年~已初步形成国有经济为领导~公私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农业和手工业合作经济形式的集体经济、农业和手工业者个体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共5种经济成分共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1954—1956年~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贵州实际~对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同时采用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改造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贵州的所有制形式变得越来越单一~公有化程度越来越高~基本上都是国有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甚微。这种状况~脱离了贵州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客观实际~极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认识到贵州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低的层次上。从这样的实际出发~调整生产关系~实行了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自1994年7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发布施行以来~个体、私营、外商、中外合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 51 展~规模不断扩大~实力逐步增强。全省全部非公有制经济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由1978年的1.2%增至2006年的30.9%。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后者的税金已占全省税收的2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的投资已占全省的40%以上。 此外~以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突破口~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在城市逐步建立和完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与此配套~进行了计划、价格、投资、财政、金融、流通等体制改革~社会分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等。通过改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267.43亿元~比1978年增长11.01倍~比1949年增长55.08倍。1997—2006年~年均增长速度连续10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财政总收入为448.66亿元~比1978年增长30.60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226.60亿元~比1978年增长35.20倍,地方财政支出为608.78亿元~比1978年增长48.49倍。2006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193.31亿元~比1978年增长108.38倍。在经济全球化和全国对外开放的推动下~ 在国内方面~加强了中西部合作~推动了跨贵州经济逐步向外发展。 区域的资产重组~一批具有优势和实力的省外企业参与了贵州机械电子、化工、煤炭等产业的开发。在国际方面~致力于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1998年来~部分世界500强企业向贵州投资~生态环境建设、教育卫生事业、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成了投资重点~1984—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20.80亿美元。 三、经济结构趋于协调 经济结构是一定社会形态下生产关系的总和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体现。这里着重叙述贵州的三次产业结构。1949年~在贵州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83.0:12.5:4.5。按比值大小排列~三次产业的排序为一、二、三。其中~第一产业,农业,占有绝对优势~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有了一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最为落后。到1992年~三次产业变化为二、一、三~相应的比例为35.9:35.7:28.4。1999年~变为二、三、一~相应的比例为37.4:34.0:28.6。2006年~仍保持二、三、一的格局~相应的比例为43.3:39.4:17.3。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加快的过程。当第一产业比例下降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例仍然大于第三产业时~工业化即进入中期。2005年~贵州的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8.3:41.8:39.9~标志着贵州工业化步入中期。 第二节 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是指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农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通常指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农村经济是指农村中各项经济活动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关系~包括农村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贵州解放前~农业和农 52 村经济十分落后。贵州解放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一,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一是积极改造中低产田地。1991年以来实施将坡耕地改建为梯级水平耕地的坡改梯工程~改建耕地1000多万亩~全省基本农田建设取得较大成效。二是把水利设施作为全省基础设施重点之一~建设了大中小型水库和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等水利设施8.7万多处~2005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67.2万亩。同时还解决了数百万农民的饮水困难~小水电供电能力增强。三是农业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四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11.52万千瓦。五是农膜、化肥、农药和饲料、兽药等农用生产物资的使用逐年增加。六是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贵州农业经济信息网的开通~提高了全省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程度。七是积极治理水土流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改进农药等化学产品的使用~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八是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农业产业化速度加快 贵州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自‚九五?时期,1996—2000年,起步发展~到 全省已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上千个~分别以龙头‚十一五?初期~ 企业带动型、多元市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和以定购、利润返还、按股分红等方式连接200多万农户~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和其他产业进行了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开发~逐步解决了生产与市场脱节、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农业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问题。 ,三,科教兴农战略成效显著 ‚八五?,1991—1995年,初期以来~贵州以农,业,科,技,教,育,相结合等形式~广泛推行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加工、科学管理~农业适用技术和一些高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乃至现代农业得到相应的科技支撑~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十五?时期以来~在全省农业领域实施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星火西进?行动计划、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等~在品种选育、生态重建、产品加工、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同时~各市,州、地,和多数县,市,农民培训中心开展了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每年培训新型农民500万以上人次。 ,四,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经济总量成倍增长。2006年~全省农业增加值为392.94亿元~比1978年、1949年分别增长2.64倍、5.50倍。二是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2006年~全省主要农产品总产量为:粮食1122.78万吨~同1978年和1949年相比~分别增长74.5%、2.79倍~1998年实现了1957年以来全省农村粮食基本自给,人均达到300千克,的历史性跨越,油料为89.56万吨~分别增长8.06倍、32.29倍~创历史最高水平,烤烟29.73万吨~分别增长2.67倍、48.55倍,肉类为206.00万吨~比1978年增长15.09倍。三是单位产出率提高。2006年~农作物每亩 53 产量:粮食为240.80千克~分别增长51.4%、1.22倍,油料为105.90千克~分别增长2.47倍、2.26倍,烤烟为111.35千克~分别增长23.0%、1.86倍。每个从业人员创造的农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76.60元增至1978年的259.23元、2005年的2858.55元。四是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有基本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基本收入为主~比例在90%以上。基本收入~主要为家庭经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中~主要为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三产业收入比例小。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已由1949年的48.30元增至1978年的109.30元、2006年的1984.62元。 ,五,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贵州农业生产内部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总产值构成~1949年为67.5:12.4:20.1:0.0~以种植业为主~渔业十分单薄。1978年为79.1:3.9:16.9:0.1~种植业发展较快。2006年~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的总产值构成为58.1:4.2:34.0:2.0:1.7。种植业比例下降~畜牧业、渔业比例上升~形成了以粮食种植为基础~以畜牧业为重点~农林牧渔业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格局。 种植业中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他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1949年为91.7:5.6:2.7~以粮食种植为主~经济作物种植较少,1978年为84.9:9.7:5.4~粮食作物种植比例下降~经济作物、其他农作物种植比例增加,2005年为64.0:17.1:18.9~粮食作物种植比例继续下降~经济作物特别是其他农作物种植比例继续上升。情况表明~贵州粮食实现农村人口基本自给后~正向着增加特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方面稳步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增长高于粮食作物~油菜籽和烤烟成为大宗产品,其他农作物种植~呈现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 全省农村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的构成~1978年为83.6:12.2:4.2~按产值大小排序~三次产业排序为一、二、三~农业占有绝对优势~第三产业薄弱。经过近20年的调整~到1997年~其比例为47.5:32.7:19.8。第一产业比例下降~第二产业比例上升较快~第三产业比例有所增长。2005年~乡镇企业的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构成为1.7:61.2:37.1~说明第二、三产业又有新的发展~特别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发展迅速~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已由2000年的12.1%增至2005年的17.0%~第一产业的比例继续下降。农村产业排序仍为一、二、三~但差距有较大的缩短。 二、种植业 贵州具有丰富多样的农作物品种~从南亚热带到暖温带的品种几乎都有。经过整理的品种资源有1.1万多份。其中~粮食作物有禾谷类、豆菽类和薯类三大类~品种资源8000多份,经济作物以油菜、花生、烤烟、茶叶等为主,果树类有26科43属127种~以桃、李、梨、柑橘、苹果等为主。这些品种~全省各地都有分布~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大致是:黔东北为甘薯、油菜、花生、板栗等~黔东南为水稻、油菜、椪柑、西瓜等~黔南为水稻、油菜、苎麻等~黔西南为茶叶、甘蔗、柑橘、芭蕉等~黔西北为玉米、荞麦、马铃薯、大豆、芸豆、烤烟、梨、苹果、核桃、板栗等~黔北为水稻、玉米、油菜、烤烟、茶叶、桑蚕等~黔中为水稻、玉米、油菜、烤烟、茶叶等。丰富而又分布良好的农作物品种资源为种植 54 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自然基础。 全省各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和生产力状况有较大差异~因而其耕作制度也各有不同。省内中部、东部、北部和中西部等大部分地区~多以小麦、油菜、马铃薯同水稻、玉米、甘薯等作物组合来进行一年两熟制或三熟制的种植。在西部威宁、赫章等县多为一年一熟制~少量为套作二熟制。在北部赤水和南部册亨、罗甸、望谟、三都、榕江等低海拔河谷地带~为一年三熟。随着耕作制度的改进~农作物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全省复种指数由1949年的110.6%增至1978年的166.8%、2006年的276.9%~耕地利用率逐步提高。 全省种植业实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决不放松粮食生产、切实保护和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针~对粮食、人口、生态进行综合规划、综合治理~以求得平衡发展~引入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等发展模式~促进种植业产业化~推广应用生产标准、组合技术~实行科学种田~合理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产品结构、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建成了一大批全国和贵州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县和油菜等优势产品主产县、中药材生产基地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的种植走向协调~逐步呈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经营的格局。1978—2006年~种植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粮食增长74.5%,油菜籽增长10.04倍,烤烟增长2.79 1.65倍,茶叶增长2.80倍。种植业总产值由21.72亿元增倍,水果增长2 至354.58亿元~增长1.95倍。乡村人口平均粮食由275.0千克增至392.5千克~增长42.7%。农民人均来自种植业的收入由1983年的79元增至2005年的718元。 三、养殖业 养殖业是贵州农业中发展最快、地位最突出的行业。其中的畜牧业有牲畜饲养、猪饲养、家禽饲养和其他畜牧业~渔业有内陆渔业。 ,一,畜牧业生态化的进程加快 ‚十五?时期,2001—2005年,~贵州加强了生态畜牧业大省的建设~在品种改良、饲草饲料、疫病防治、畜产品加工等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畜牧业的生态化水平不断提高。 贵州具有丰富的发展畜牧业的资源条件。在畜禽品种方面~大牲畜优良品种有贵州马、关岭黄牛、思南黄牛、威宁黄牛、黎平黄牛、贵州水牛和贵州黑白花奶牛等。羊类优良品种有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三个地方品种~还有威宁绵羊、贵州半细毛羊、考力代羊等。猪的优良品种有关岭猪、可乐猪、香猪、黔北黑猪、黔东花猪、白洗猪、大白猪、江口萝卜猪等。家禽优良品种有威宁鸡、竹乡鸡、黔东南小香鸡、高脚鸡、矮脚鸡、贵农金黄鸡、贵州黄鸡~三穗鸭、兴义鸭、天柱番鸭、平坝灰鹅等。家兔优良品种有中国家兔、青紫兰兔、大耳白兔等。在饲料方面~糠麸、秸秆等农副产品饲料常年产量在3500万吨左右~有一半左右可用于养殖业。此外~还有工副业产品饲料,常年产量为150万吨左右,、水生饲料、树叶饲料、动物性饲料、矿物质饲料等。在饲草方面~有400多万公顷草地的天然牧草、栽培牧草可提供大量的青饲料。 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 55 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复合型循环农业。一是以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省、地、县三级良种繁育体系~进行了猪牛羊兔鸡和蜜蜂等的品种改良与繁育~选育的一系列优良品种得到推广利用~三元杂交猪等优良畜禽品种的饲养比例提高~苏白猪被西藏、河南等5省区采用。二是加强青贮饲料、发酵饲料、配合饲料等的饲料调制和人工草场建设、天然草地改良~冬季农田种草面积突破了100万亩。三是加强了饲料监测、动物防疫、兽药监管、兽医服务~防疫基础设施、兽医技术装备大为改善~实行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产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产业风险大大降低。四是具有贵州特色的综合配套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科技入户活动深入开展~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干部、村级防疫人员和养殖户的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 ‚十五?时期~全省开始实施岩溶地区草食畜牧业行动计划~加快特色畜牧业基地县和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以基地带小区、小区带农户的方式~促进生态畜牧业持续发展。到2006年~省级财政累计投资8900万元~建设了140个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改善了项目区的养殖环境、基础设施和良种繁育体系。在基地带动下~养殖小区、养殖场、养殖户推行标准化养殖和无公害饲养~加上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对畜牧业产业化的推动~全省畜牧业持续发展。肉类总产量由1950年的4.33万吨增至1978年的12.80万吨、2006年的202.29万吨,畜牧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1.29亿元增至1978年的4.64亿元、2006年的207.64亿元~2006年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长15.28倍、7.58倍~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分别由20.1%降为16.9%、增至34.0%。 ,二,内陆渔业特色鲜明 贵州可用于水产品养殖的水面有水库、山塘、池塘、湖泊等~面积在6.7万公顷左右~另有47万公顷左右的稻田也可以养鱼。江河水面可供天然捕捞。养殖的品类有鱼类和水生经济动物。经济鱼类有100多种~其中华鲮等为名贵鱼~鳗鲡等为珍贵鱼~华缨鱼等为特有鱼。引进的驯化鱼类有罗非鱼、荷包红鲤、元江鲤、荷元鲤、革胡子鲶和银鱼等。水生经济动物有受保护的大鲵和蛙类、龟鳖类、虾蟹类、螺蚌类等。饲料有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等水生饲料和青饲料等陆生饲料~均相当丰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了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渔场的建设~推进了鱼苗繁殖、鱼种培育、成鱼养殖、珍珠等特种养殖和渔业科研、鱼病防治~形成以冷水鱼为主导的特色渔业、以名贵鱼为支撑的优势渔业、以游钓乐为情趣的休闲渔业和以稻田为基础的生态渔业。2005年~全省水产品养殖面积4.32万公顷~其中~山塘水库0.53万公顷~网箱养鱼水面48万平方米~大水放养近3.7万公顷。稻田养鱼面积14万公顷,210万亩,。全省水产品产量~由1952年的300吨增至1978年的3715吨、2006年的11.34万吨。渔业总产值由1958年的0.01亿元增至1978年的0.03亿元、2006年的12.45亿元~2006年比1958年增长24.45倍、比1978年增长23.83倍。 四、林业和生态建设 贵州全省林地面积524.60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9.8%。2006年 56 ~全省森林面积为703.4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9.93%~活立木蓄积量为3.1亿立方米。森林面积比林地面积多34.1%。可供栽培的木本植物有: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10科32属41种~被子植物115科468属1915种等。野生脊椎动物有911种。 1999年以来~按照国家林业‚六大工程?的总体部署~贵州以退耕还林为重点~陆续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长江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林业生态工程~优先发展生态林~积极发展商品林。对天然林实行全面禁伐、封山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的保护,对陡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建设了长江、珠江防护林体系。同时~坚持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有计划地开发了用材林、经济林、风景林、实验林、母树林~形成了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的营造保护体系。在林业发展中~积极探索了林竹、林纸、林草、林药、林油、林茶、林果、树木和香料、树木和花卉、乔木和灌木等结合的商品林发展模式~促进了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林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的结合。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了对林业龙头企业的扶持~以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促进了林业产业化~名特优经济林、竹林和速生丰产用材林等商品林得 。对龙里、修文扎佐、独山、三都拉揽、榕江、锦屏春蕾等到较快的发展 重点国有林场~逐步建设了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发展了药材种植、旅游度假、健身娱乐、生态教育等多种服务、多种经营。对黎平等11个林业重点县,市,~采用林业贴息贷款、世界银行贷款~投资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以保持这些重点县,市,的商品木材产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经过长期努力~全省林业逐步发展~特别是生态效益越来越明显。全省林业总产值已由1949年的0.80亿元增至1978年的1.07亿元、2006年的25.85亿元。 五、乡镇企业 ,一,乡镇企业发展概况 贵州的乡镇企业是在原社队企业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984年、1992年、1995年~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陆续发布实施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促进乡镇企业大发展大提高的若干规定等文件~到2005年~全省乡镇企业发生了若干重大变化。一是经济规模有了较大扩展。全省乡镇企业数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36.38万户增至47.24万户~平均每户固定资产原值由0.49万元增至13.4万元。营业收入:1990年~大于500万元的仅有22户,2005年~500万元至1亿元,不含1亿元,的有2036户~大于1亿元的有97户。全省乡镇企业~分属国民经济的36个大类行业~1990年总资产上亿元的行业仅有9个~2005年多数都超过了亿元。开阳富硒食品产业带、白云花卉园、扎佐药园、贵阳软件园等已初具规模。二是生产经营水平有较大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基础逐步转向现代化。企业每年用于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的资金达数十亿元~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省级新产品称号、省级优秀技术创新项目称号和通过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ISO9000等,、国家食品生 57 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等认证的企业逐渐增多。星火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应用。在关闭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煤窑、小冶炼厂、小水泥厂等小企业的同时~加强了污染治理~一些高耗能、高耗材的铁合金厂、磷化工厂等的烟尘、固体弃物治理取得成效。逐步采用清洁生产、无,少,废工艺等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产经营~引进建设的项目的节能、降耗、除尘、防污能力均符合要求。全省乡镇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加出口创汇。2005年~开展出口贸易的乡镇企业有171户~出口产品交货值为27.19亿元。多数乡镇企业积极培养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少企业逐步改变了依靠亲缘、地缘等关系或采用家族式、家庭化方式进行管理的传统体制~以承包、租赁、拍卖、合资、联营、破产、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对集体的乡镇企业进行了改革~在条件较好的一些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开展科学管理、项目管理、柔性管理、绿色管理、虚拟经营~使管理也成了生产力。三是增长和发展的绩效明显。全省乡镇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由1990年的18.84亿元增至2005年的633.00亿元~营业收入由35.99亿元增至1757.39亿元~利润由5.10亿元增至143.60亿元~税金由1.74亿元增至49.2亿元~不计价格因素~分别增长了32.60倍、47.83倍、27.16倍、27.28倍。乡镇企业的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之比~由1.7:71.1:27.2变为1.7:61.2:37.1~第二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结构逐步趋向协调。2005年~全省乡镇企业除了提供占全省财政总收入13.4%的税金外~就业人员由106.95万人增至234.90万人~人均年工资由1177元增至6054元~农民人均乡镇企业工资为490.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1%。 ,二,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参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省乡镇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2005年完成建设项目2399个~投资129.11亿元~后者占全省的12.7%~成为重要的多元化的社会投资主体之一。继2003年贵州神奇制药有限公司在上海成功买壳上市后~2004年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2000万元普通股在上海上市交易。二是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开发新产品。全省乡镇企业中有一批龙头企业推动了农业产业化。2005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制造企业有223户~其中工业总产值超过亿元的有20户。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8户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省乡镇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了对新产品的开发~每年都有一批产品和技术获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相关荣誉称号~2003—2004年度有高强度石油压裂支撑剂等13项产品和技术获得省优秀新产品暨优秀技术创新项目称号。三是新的企业形象逐步树立起来~并有了一批新型企业家。全省乡镇企业加强了诚信建设~贵州永红食品有限公司等14户企业获得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称号。贵州益康制药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由于生产经营业绩突出~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获得省级明星乡镇企业称号~推动了乡镇企业经济的规模化发展。2005年~中国共青团中央和国家农业部授予贵阳山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作飞等3人全国优秀青年乡镇企业家称号~促进了管理人员的创业。 58 第三节 工业 一、工业发展概况 工业是指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加工或再加工的社会生产部门~属于第二产业。可分为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又可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贵州解放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只有2.05亿元~仅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的24.2%。贵州解放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实力大为增强~到21世纪初~基本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以地方资源为依托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根据贵州省《第一次全省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以下简称经济普查公报,~2004年末~全省工业共有企业法人单位11852个~就业人员99.04万人。共有个体经营户87582户~就业人员24.11万人。企业法人单位有总资产2674.8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467.27亿元~利润76.67亿元。据统计~2006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为857.17亿元~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长429.63倍、21.95倍。全部工业增加值在全省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已由1949年的10.4%增至1978年的32.7%、2006年的37.8%。2006年~全省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94户~其工业增加值为740 214.3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为1948.57亿元~利.12亿元~总资产为3 润和税金为217.99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9.95。上述指标连年增长~其中工业增加值比2000年增长1.53倍。 贵州工业产品的发展已进入自主开发的创新阶段。‚六五?时期,1981—1985年,以来~省级产品开发项目达到6000项以上~从含铝基体钢到纳米石墨碳素材料等的材料开发~从电视机到电子对抗设备等的电子设备开发~从铬钼钒合金轴承到全自动数控轧辊磨床等的先进制造设备开发~从汽车摩托车飞机零部件到山鹰高级教练机、无人驾驶飞机等的开发~从全天麻胶囊到奈呱地尔片剂等的系列黔药开发~从采用3S技术,遥感技术R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贵州电网输电信息管理系统到GSM污染源自动连续监控系统等的软件开发等~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果~并逐步商品化。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观察工业产品的品种、产量和质量~贵州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价值都有提高。2006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同1949年、1978年相比~卷烟由5.1万箱、31.6万箱发展到211.73万箱~原煤由30万吨、1669万吨发展到11817万吨~发电量由0.07亿千瓦时、41.43亿千瓦时发展到974.66亿千瓦时~铝由0.00万吨、2.32万吨发展到56.28万吨~磷矿石由0.00万吨、169.02万吨发展到1034.59万吨。 贵州工业企业科技自主创新决策能力、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技术引进,技术转移,和技术改造,调整搬迁,等成就显著。进入21世纪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2006年~全省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4个~从业人员9879人~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数为31387人,产品、新产品销售收入分 59 别为834.1亿元、144.1亿元~后者占前者的17.3%。产品销售利润为88.5亿元。技术开发经费支出为26.7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的3.2%。已开发并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在航空航天器制造方面的技术有无人驾驶飞机遥测遥感技术、客机关键零部件先进加工技术等,在信息产业方面的技术有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控制技术、新型电子元器件开发技术等,在磷化工业方面的技术有循环经济所需技术等,在新能源方面的技术有新型半凝胶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开发技术等,在新材料方面的技术有海绵钛、复合反渗透膜、纳米氧化锌开发技术等,在医药制造方面的技术有民族药物开发技术等。 二、工业结构 ,一,轻重工业结构 2005年~全省轻重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22.5:77.5。资源开发型的重工业占着绝对优势。 ,二,工业行业结构 2005年~全省工业共有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门类行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37个大类行业和若干中类行业。3个门类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之比为7.1:68.1:24.8~以制造业为主。2006年~全省37个大类行业中~其增加值在10亿元以上的有10个。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前6位依次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烟草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6个行业对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的合计贡献率为73.1%。200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161.56亿元~5个行业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医药制造业占52.7%~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占27.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占16.0%~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占2.5%~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占1.1%~以医药制造业为主。 ,三,企业规模结构 2004年~占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19.7%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资产、产品销售收入却分别占到全部法人单位相应指标的76.1%、8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主体,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10.2%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总资产、产品销售收入却分别占到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相应指标的74.3%、71.4%~大中型工业企业是主体,占大中型工业企业数8.9%的工业企业集团的总资产、产品销售收入却分别占到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相应指标的41.4%、33.2%~工业企业集团占有重要地位。 ,四,所有制结构 贵州在坚持以公有制工业为主体的同时~积极发展了国有控股、港澳台投资、外商投资、私人投资的工业企业和农村工业~其规模以上公有制、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总产值之比~已由2000年的87.3:12.7变为2006年的64.8:35.2~6年中非公有制的工业上升了22.5个百分点。 三、能源、原材料工业 能源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是贵州重要的基础工业和优势产业。据经 60 济普查公报~2004年~贵州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能源、原材料工业的有关指标和所占比例是:企业数7859户、66.3%~就业人员68.43万人、69.1%~总资产1883.00亿元、70.4%~主营业务收入1015.01亿元、69.2%~利润56.47亿元、73.7%。贵州能源、原材料工业主要由工业中的3个门类行业的15个大类行业构成。2004年~3个门类的企业数比例为47.0:44.4:8.6~采矿业比例高,总资产比例为19.5:33.5:47.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比例高,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18.3:47.6:34.1~制造业比例高。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两大部门的企业数比例为41.4:58.6~原材料工业比例高,总资产比例为58.5:41.5~能源工业比例高,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48.4:51.6~原材料工业比例高。 ,一,煤炭工业 2005年~全省共有矿井2149处、核定年生产能力为原煤10592万吨。2006年~原煤产量11817万吨、焦炭587.41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8.33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的7.0%。 ,二,电力工业 2005年末~全省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为1366.18万千瓦~水电火电比例为29.5:70.5~以火电为主。贵州电网统调的为1320.28万千瓦~水电火电比例为29.2:70.8~以火电为主。2006年发电 74.66亿千瓦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7.73亿量为9 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的24.2%。 ,三,黑色冶金工业 贵州的黑色冶金工业以钎钢等特种钢的开发最有特色。2006年主要产品产量为:生铁343.50万吨、铁合金153.57万吨、粗钢332.51万 40%之间。规模以上吨、钢材256.57万吨~比2005年增长的幅度在1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5.85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的6.6%。 ,四,有色冶金工业 贵州是全国十大有色金属产地之一。不包括黄金工业~贵州有色冶金工业主要有铝、钛、锑、铅、锌等工业。2006年生产氧化铝110.5万吨、电解铝56.28万吨~比2005年分别增长13.4%、36.9%。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8.43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的9.9%。 ,五,化学工业 贵州的化学工业行业较多~以磷煤化工等为重点~主要产品有化学肥料、农药、基本化工原料和其他无机有机化工原料等。2006年~主要产品产量为:磷矿石,折含五氧化二磷30%,1034.59万吨~硫酸,折纯,380.46万吨、合成氨123.36万吨、农用化学肥料,折纯,338.76万吨、磷酸铵肥285.85万吨、轮胎外胎387.41万条~比2005年的增长幅度在4%,28%之间。规模以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8.98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的8.5%。 四、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 据经济普查公报~2004年~贵州机械电子工业的有关指标和所占比例是:企业数1315户、11.1%~就业人员14.33万人、14.5%~总资产32 61 7.94亿元、12.3%~主营业务收入161.59亿元、11.0%~利润1.39亿元、1.8%。 贵州机械电子工业主要由制造业门类中的7个大类行业组成。2004年~7个行业中企业数、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最高的都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分别占全省机械电子工业的27.1%、42.1%、38.5%~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占有重要地位。2005年~其主要行业有: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其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 58.6:33.9:2.3:5.2。 贵州机械电子工业的技术起点和技术水平较高~特别是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工艺先进~生产设备精良~2006年拥有26个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省的32.1%,~已形成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结合~机、电、光一体化~科研、生产、经营综合化的科技工业体系~为国家的国防建设提供了大量装备~其中有被誉为‚亚洲明星?的歼教7型高级教练机等。有多户企业为神舟五号、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提供了研制和生产服务。同时开发了数千种民用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并为美国等国家的飞机制造提供了配套产品。 ,一,国防科技工业 贵州境内的国防科技工业~以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和国防电子工业3大工业为主~并有航空机械、军需军械、核燃料等工业~共有企事业 在首先确保高质量、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武器装单位130多个。 备科研生产完成的前提下~民用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取得重大进展~已形成汽车及其零部件等7个民用产品系列。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7亿元、工业增加值33.5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15.5亿元、利润3.93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45.3%。‚十五?时期~前3个指标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4%、11.9%、13.9%。2002年整体扭亏为盈后~连续盈利。 ,二,机械工业 类别较多~有6个大类、多个中类行业~产品有3300多种~是一个资本有机构成高、技术密集且高新技术含量大的产业体系。2004年~在全省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机械工业的主要指标及其所占比例是:企业数1272户、10.7%~就业人员12.95万人、13.1%~总资产260.34亿元、9.7%~主营业务收入135.40亿元、12.7%~利润2.01亿元、2.6%。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277户~总资产259.66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52.21亿元~利润4.40亿元。国防科技工业的民用产品总产值为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9.9%。数控机床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产品~液压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新产品开发取得重大进展~民营企业的汽车零部件生产迅速发展~并有产品出口。 ,三,电子工业 贵州的电子工业已进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阶段~是一个航空电子、航天电子、军用电子、民用电子科技企业密切结合~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及系统集成业密切结合的高科技产业体系。2004年~贵州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主要指标及其所占比例分别是:企业数43户、0.4%~就业人员1.39万人、1.4%~总资产67.60亿元、2.5%~主营业务收入26.19亿元、2.5%。2005年~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为1 62 2.79亿元~销售收入为52.79亿元。电子元器件、锂电池、电话机、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 五、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 2004年~贵州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食品工业的有关指标和所占比例是:企业数1285户、10.8%~就业人员7.37万人、7.4%~总资产282.23亿元、19.8%~主营业务收入186.71亿元、12.7%~利润15.26亿元、19.9%。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中~食品工业为144.65亿元~占20.9%。 贵州食品工业主要由制造业中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4个大类和多个中类行业构成。2004年~4个大类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比例为39.7:19.5:39.4:1.4~农副食品加工业最高,总资产比例为9.0:5.2:46.4:39.4~饮料制造业最高,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13.6:9.1:25.1:52.2~烟草制品业最高。 ,一,烟草制品业 贵州的烟草制品业以烟叶复烤业、卷烟制造业为主~以后者为重点~对民间晾晒烟等未加统计。2006年~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烟草制品业的工业增加值为78.98亿元~占11.4%。卷烟制造业的增加值为76.99亿元~占烟草制品业的97.5%。2005年~贵阳、遵义、毕节、铜仁、兴义卷烟厂联合重组成立了贵州黄果树烟草集团公司~与2003年成立的管理机构贵州中烟工业公司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2006年末~总资产为92亿元~职工1.2万余人。企业联合重组后~资源得到优化配臵~黄果树等6个品牌进入全国《卷烟产品百牌号目录》~成为重点品牌~全国销售。2006年卷烟产量为211.73万箱~销售率为99.8%~销售收入为121.10亿元~税金为62.56亿元~利润为13.17亿元。这个集团是国家统计局认定的2006年度中国大型工业企业之一~居中国企业500强第278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146位、中国企业纳税500强第19位。 ,二,饮料制造业 贵州的饮料制造业有多个中类行业~以白酒制造业和制茶业为重点。2006年~全省白酒制造业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多户~总资产150亿元~白酒产量,折成65度酒~商品量,14.21万千升~销售收入66亿元~税金16.2亿元~利润25.3亿元。上述指标~居于全国前4位。骨干企业是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全国老字号企业。除白酒外~2006年~全省还生产啤酒20.11万千升~销售收入2.45亿元。果露酒、刺梨干红、黑糯米酒等饮料酒的生产经营也在加快发展。2006年~茶叶产量为2.61万吨~其中精制茶为2336吨。都匀毛尖茶等茶叶系中国名茶。 ,三,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 贵州的这两个工业大类行业~均有多个中类行业~产品都是食用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2006年~加工大米4.86万吨、方便面1.38万吨、小麦面粉4.44万吨、精制食用植物油13.15万吨、肉类206万吨、禽蛋12.02万吨。众多企业中颇具特色的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以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创税收1.67亿元的成绩获国内油制辣椒产品唯一的中国名牌称号~贵州起草的油辣椒国家标准,GB/T 63 20295—2006,已被批准从2006年12月起在全国实施。 六、医药制造业 2004年~贵州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的医药制造业的有关指标及其所占比例是:企业数197户、1.71%~就业人员2.54万人、2.6%~总资产77.63亿元、2.9%~主营业务收入43.96亿元~3.0%~利润3.17亿元、4.1%。规模不算大~但发展较快。经过资产重组、兼并联合后~2006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户~实现工业总产值98.34亿元、工业增加值36.62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3%,、产品销售收入61.51亿元~是全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6个大类行业之一。 全省医药制造业以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业为主~中类行业结构比较简单。2006年~全省有医药制造企业163户~其中生产原料药和制剂的131户、占80.4%~生产中药饮片的16户、占9.8%~生产药用辅料的2户、占1.2%~生产医用氧气的14户、占8.6%。规模以上的112户~占68.7%。工业总产值超过1亿元的有30户~其中~超过10亿元的有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超过3亿元的有贵州同济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产品系列有以苗族药为主的中成药、化学原料药、针剂、片剂、大输液、抗菌素分装等。常年生产的剂型有20多种~并研制、开发了缓释制剂、透皮给药制剂、靶向给药制剂、冻干制剂等多种新剂型。药品特别是民族药品的销售已遍及全国。在全省医药产 中药民族药占80%以上,在中药民族药销售收入中~苗品销售收入中~ 族药占40%以上。年销售收入上千万元的药品大品种有41个~其中~苗族药有16个,超过5000万元、1亿元的各有6个。大品种的年销售总收入在18亿元以上~占全部销售收入的29%以上。全省医药制造企业的布局比较集中、合理~有利于医药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全省的医药城、科技园已初具规模~除有一个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外~其余的扎佐、息峰、笋子林、清镇、乌当、花溪、龙里7个就分布在贵阳市区的周围。同时中药材的种植已逐步基地化、规范化、标准化。全省有18户中药材种植公司和15户制药企业参与18万亩中药材基地的建设~2006年共有种植基地77个~种植面积107.11万亩。其中~按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建设的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试验示范基地有41个~面积1.9万亩~基本形成部分中药材品种的GAP种植技术体系~有头花蓼、石斛等14个品种和杜仲、天麻等9个品种的研究成果分别通过省科技厅、国家科技部验收。 医药制造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贵州医药制造业的生产技术集中体现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的体系中。2001年开始建设的上述基地~是在传统中药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产业群体的聚集地~所要发展的是四个体系、一个网络~即中药材原料生产体系、中药研究开发体系、现代中药制造体系、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保障和服务体系、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到2006年~已建立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的企业技术中心7个~通过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医药制造企业136户。贵州省民族药活性筛选中心等7个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始建设或进一步完善。全省创新药物的合成与筛选~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筛选~药效、临床、安全性的评 64 价~中成药生产技术工艺的质量控制技术的研发~都取得重要进展。 第四节 服务业 服务业指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服务~拥有一定设施、设备或工具提供劳务的国民经济部门~通常指第三产业。贵州解放前~服务业十分薄弱。贵州解放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业已发展成为仅次于工业的产业部门。 一、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 ,一,交通运输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州以公路建设为重点~以建立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和电气化干线铁路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支线铁路相配合~以内河航道、民用航空为延伸~向外通往海内外~向内辐射到各市,州、地,县,市、市辖区、特区,的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贵州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大通道。据经济普查公报~2004年~全省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共有企业法人单位553户~就业人员8.80万人~总资产379.71 主营业务收入83.52亿元~利润1.28亿元。2006年~全省公路线亿元~ 路里程11.33万千米~其中~等级公路4930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678千米,,铁路延展里程2050千米~铁路营业里程1498千米,内河航道里程3322千米。有国际机场1个~支线机场4个~通航城市44个。旅客发运量、周转量分别为68877万人、340.51亿人千米~货物发运量、周转量分别为22352万吨、576.38亿吨千米,民航旅客、货物邮件吞吐量分别为371.80万人、3.97万吨。在运输结构中~客货发运量以公路运输最高~客货周转量以铁路运输最高。 ,二,邮政电信业 在邮政业方面~建设和完善了包括邮政营业系统、投递机构、邮件处理中心、邮路等在内的邮政通信网络~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全省已建成一大批邮政局,所,用房、邮件转运场地、贵阳邮件集装箱转运站、贵阳邮政枢纽大楼,建成以贵阳为中心~以陆路为主的陆空水相结合的现代邮政运输网络和物流系统,建成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绿卡网、电子汇兑系统,建立了邮区中心局体制~形成了中国西南地区的邮路大通道和邮件转运枢纽。2006年~全省邮路总长62936千米~函件寄送6859万件~报刊累计订销27564万份~国内特快专递424万件~国际特快专递0.7万件~邮政储蓄年末余额177.2亿元~集邮业务848.7万枚~邮政业务总量8.03亿元~其中多项指标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电信业方面~建设和完善了包括装备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的电信通信网络~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以光导纤维电缆传输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传输为辅的~覆盖全贵州、联通全世界~容量规模大、技术层次高、企业实力强的~在计算机通信网络、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公共电信通信网络三网合一中起重大推进作用的~综合化、立体化、数字化的现代电信通信网络。电 65 信业务有固定通信、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图像通信和综合通信等的基本业务、增值业务等。2006年~局用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639.41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93.9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46.20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1.03万户~国内长途电话74939 万次~国际及港澳长途电话205.57万次~实现了乡乡通电话、97.4%的行政村通电话~电信业务总量215.81亿元。贵州的移动电话通信~自1995年实现全国漫游通信后~1996—2006年~其用户数以年均74.6%的速度增长~到2001年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2006年已高出30.8%。 二、商业贸易 ,一,商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加强了市场体系的建设~在商品销售方面形成了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批发和零售、综合与专业、城市与乡村市场体系。2006年~全省有消费品市场1801个、生产资料市场107个~按城乡分~城市市场442个、农村市场1466个。其中~成交额在1亿元以上的市场有23个~成交总额为187.26亿元。据经济普查公报~2004年~全省批发和零售业有企业法人单位7392户~就业人员16.05万人~总资产469.48亿元~销售额729.5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72.60亿元~利润11.22亿元。另有个体经营户36.08万户~就业人员49.29万人。全省住宿和餐饮业有企业法人单位951个~就业人员4.44 .6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80亿元~万人~总资产57.13亿元~营业额18 亏损1.25亿元。已有期货市场、网络市场已有出现~2005年期货交易额达到146亿元。在城乡结合部、交通干线重点城镇、大宗农产品集散地建立了一批蔬菜、辣椒、水果等农副产品和中药材批发市场~扩大了原有的服装、鞋帽、烟酒、煤炭、金属材料、工程机械、汽车等专业市场~这些就是我们常说的商业网点。 2006年~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89.77亿元。其中~城市、县城和县以下农村的销售额构成比例为59.7:18.9:21.4~城市最高,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馆业、其他贸易业的构成比例是87.2:11.0:1.8~批发零售业最高。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消费品销售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特别是每年的春节、劳动节、国庆节3个‚黄金周?长假~商品特别是其中的休闲食品、旅游商品和礼品等销量增加较快~一些百货店、名店的销售额的增长幅度高达20%,30%。 贵州商业由批发业、零售业两个大类行业和住宿业、餐饮业两个大类行业构成。基本形成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并存~少环节、开放式的商品流通格局。便民超级市场、量贩市场、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专卖店、直销店等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各种所有制商业的市场占有率~国有制商业为24.3%~集体所有制商业为9.4%~私营和个体所有制商业为66.3%,2003年,~私营和个体商业成了主力。同时~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其他商业的销售额之比已由2000年的67.6:12.3:20.1变为2006年的87.2:11.0:1.8~前二者均有较大的增长,城市、县城、县以下农村的比例由57.4:19.5:23.1变为59.7:18.9:21.4~城市的零售额有较大增长。 66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大型商业企业已建立了自己的物流系统并开展社会服务。1998年改制组成的贵州商业储运,集团,有限公司等专业公司面向市场~高起点地发展物流业。贵阳市全程物流、穗黔物流、华捷物流等专业物流公司经营良好。 ,二,对外贸易业 贵州于1978年开始试办、1985年开始正式自营出口~到2000年~已形成专业外贸公司、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和商业物资企业等经济多元化的对外贸易经营体系~全省‚大经贸?格局基本形成。‚十五?时期以来~重点支持了出口额在1200万美元以上的进出口企业10多户、出口贸易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出口商品10多种~扩大了中心城市的外贸管理权~全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2006年~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6.17亿美元~比1985年、2000年分别增长17.54倍、1.45倍。进口、出口比例为35.8:64.2~以出口为主。主要贸易对象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按海关出口商品分类~贵州出口商品共有18类~以化工产品、矿产品、机械电子产品、贱金属、橡胶制品等为主。 三、旅游业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到2005年~已探明的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共1000多处~其中被世界旅游组织的专家认定为一流的或有 ~有黄果树、龙宫、红枫湖、织金较高品位的占一半以上。到2006年 洞、氵舞阳河、樟江、赤水、马岭河峡谷、九洞天、九龙洞、斗篷山—剑江、黎平侗乡和格凸河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遵义会议会址、遵义杨粲墓、镇远青龙洞、从江增冲鼓楼、雷山郎德上寨古建筑群、息烽集中营旧址、福泉明城墙、遵义海龙屯、黔西观音洞遗址、赫章可乐遗址、安顺文庙、石阡万寿宫、平坝天台山、黎平地坪风雨桥、毕节大屯土司庄园、大方奢香墓、安顺云山屯古建筑群、普定穿洞遗址、盘县大洞遗址、贵阳甲秀楼和文昌阁、修文阳明洞和贵阳阳明祠、织金古建筑群、开阳马头寨古建筑群、铜仁东山古建筑群、松桃寨英村古建筑群、思南思唐古建筑群、黄平飞云崖古建筑群、黄平旧州古建筑群、福泉葛镜桥、安顺宁谷遗址、万山汞矿遗址、兴仁交乐汉墓群、黎平会议会址、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遗址、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遗址、湄潭浙江大学遗址、镇远和平村遗址等3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黔灵公园、龙宫、红枫湖、遵义会议会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推出了高原喀斯特生态、苗侗文化生态、绿色喀斯特森林生态、丹霞桫椤生态和民族文化、屯堡文化、长征文化、酒文化、阳明文化、夜郎故地遗址文化等的特色旅游产品~构建起以贵阳为中心的4条跨省骨架旅游线:以喀斯特生态景观和多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延伸至云南路南石林、昆明的黔西旅游线,以苗、侗民族文化和苗岭风光为主的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延伸至广西三江、桂林以及施秉—镇远氵舞阳河—铜仁梵净山~延伸至湖南张家界的黔东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线,以 喀斯特原始森林生态和布依、水、瑶民族文化为主的贵阳—都匀—三都—荔波~延伸至广西的黔南旅游线,以长征文 67 化、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贵阳—息烽—遵义—茅台—赤水~延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黔北旅游线。按照《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全省6个综合旅游区、6个特色旅游区的建设正在进行。 2005年~全省有旅行社168户~其中国际旅行社14户~国内旅行社154户。2006年有星级饭店214户~其中~五星级2户~四星级16户~三星级63户~二星级116户~一星级17户。有旅游车队12个~车辆500多辆。入境旅游人数32.14万人次~其中~外国人10.70万人次~港澳台同胞21.44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4715.75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11515.66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377.79亿元~各项指标增长较快。2006年~国内旅游者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占全国的3.4%、6.1%。旅游业的增长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的新型旅游产品颇受旅游者欢迎。 四、金融业 贵州境内的金融业~主要包括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到2006年~较为完整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体系基本形成~金融业务全面扩展。其主要表现~一是以人民银行为核心~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各类型金融机构分工合作的银行体系 。保险业、证券业已基本形成各自的经营体系。二是20世已基本形成 纪80年代末同业资金拆借业务的开展~表明短期资金市场的初步建立,第一支股票,黔中天,的上市~标志着长期资本市场的初步形成。三是金融业务开办种类逐渐增多~金融业务已覆盖全社会。银行投入贵州能源、交通、通信、城市建设和大型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大幅度增长~支持了高速和一级二级公路、铁路、机场、电站、电厂、电网、铝厂、矿山、城市基础设施等多个重点项目的建设。四是电子银行的开通和使用~银行卡的大量发行~给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经济普查公报~2004年全省金融业有企业法人单位298个~就业人员5.01万人~总资产2453.12亿元。2005年~全省有金融机构2842个~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其他金融活动的机构数比例为77.7:18.4:1.0:2.9~就业人员50283人~行业人员数比例为85.1:7.2:0.5:7.2。 ,一,银行业 2005年~全省有银行业机构及网点2209个~就业人员4.28万人。2006年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300.08亿元~其中~储蓄存款占48.4%。储蓄存款、企业存款是整个存款的主体~是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企业由贷款派生的存款增加和经济效益提高的表现。各项贷款余额为2696.11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占66.0%~短期贷款占31.3%。西部大开发中的能源交通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中长期贷款是放贷的重点,有市场、有效益、有产品和不拖欠贷款的企业、科技企业、特色产业等所需的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支援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生产建设的贷款等~都有较大增长。信贷总额的增量,392.10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金融机构还认真执行了国家保持人民币币值和汇率基本稳定、保持货币供应合理增长、运用利率和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 68 进行调控~以防止金融运行出现异常波动的稳健的货币政策~效果良好。 ,二,证券业 贵州证券经营~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融资起了独特的作用。2005年~全省有证券专营机构——贵州华创证券有限公司1户~贵州华创证券有限公司等8家证券公司在贵阳、遵义的营业部11个、证券服务部15个~从业人员275人~总资产约10亿元~从事代理发行证券、代理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咨询等业务。2006年~全省证券交易额为470.20亿元。全省有上市公司17户~其中10户在上海、7户在深圳上市。挂牌上市公司涉及机械、电子、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房地产、商贸、旅游等行业~总股本39.85亿元~流通股本14.4亿元~流通市值118亿元~总市值1063.9亿元~累计筹资89.2亿元。这些公司上市后~资本结构得到改善~净资产增加~负债率降低~企业竞争力增强。 ,三,保险业 贵州保险业~自1980年4月恢复以来~业务发展较快~国内保险险种发展到300多个~以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保险中介代理机构为补充的保险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06年全省保险费收入为49.19亿元~其中~财产保险占34.9%~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占5.9%~健康 4.3%。各项赔款及给付综合赔付率为29保险占4.9%~人寿保险占5 .8%。保险业务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2005年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贵州省分公司等8户保险公司的市,州、地,、县,市、市辖区、特区,级分支机构230户~办事处或营业部、营销服务部292户~正式职工3636人~总资产81.14亿元,有保险中介公司17户~邮政等兼业代理机构1445户。全行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阳分公司在贵州率先于2003年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保证标准体系认证。 第五节 城乡建设 一、城市建设 贵州解放后~全省城市建设逐步加快~城市的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到2006年~一个以省会贵阳为中心、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全省有建制市13个~其中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为省辖设区的市,清镇、赤水、仁怀为省辖不设区的市~分别委托贵阳市、遵义市代管,兴义、福泉、毕节、铜仁为不设区的市。城市面积6270.06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706.19平方千米~占11.3%。同时涌现出一批以旅游、酿酒、工矿等产业发展为特征的城镇群。省会贵阳已跻身于全国重点城市50强行列~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三十四位,2003年,。大多数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得到增强。桐梓、湄潭、玉屏、黔西、金沙、普定、荔波、德江、盘县、惠水等一批县城正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全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949年的7.5%上升到2006年的27.5%。 贵州解放时~全省城市基础设施很差~公用事业不发达~人民生活不方便。经过50多年的建设~全省城市公用事业有了很大发展。2005年~城市居民自来水用水普及率为88.4%~燃用气普及率为54.6%~城 69 市道路网络基本形成~污水处理率为21.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26.7%。一个以大型、中型公共汽车为主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城市绿化取得重大进展~花园式城市陆续出现~2004年11月~国家林业局授予贵阳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贵阳市、遵义市、都匀市、赤水市分别获全国绿化先进城市称号。2005年~遵义市获国家建设部授予的‚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城市的街道、秩序、环境的‚脏、乱、差?状况大为改变~普遍变得清洁、整齐~市容市貌良好。都匀市获全国卫生城市称号~贵阳、赤水等城市获省级卫生城市称号。 贵州根据山区实际~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镇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许多小城镇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境况~高级、次高级道路占22%以上。2005年~建制镇中628个镇的自来水普及率为79.3%。全省634个镇,不含县城,人均居住面积14.69平方米、使用面积17.39平方米。虾子、新舟、威舍、茅台等一批高原明星小镇正在成为贵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 二、建筑业 贵州的建筑业~历史悠久。贵州解放后~一个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安装、装饰的产业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具有包括从事房屋、公路、航务、铁路、煤炭、矿山、冶金、化工等多方面的建筑生产的产业体系~ 包企业、公路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拥有一批房屋建筑总承 业。据经济普查公报~2004年全省建筑业有企业法人单位1060个~就业人员31.08万人~总资产282.43亿元~建筑业总产值260.64亿元~工程结算收入262.23亿元~利润4.57亿元。另有个体经营户6166户~就业人员2.94万人。2006年~有企业638个~就业人员28.07万人~建筑业总产值291.16亿元~增加值124.79亿元~房屋施工、竣工面积3335.49万平方米、987.62万平方米~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10.99万元/人•年。 2004年~全省建筑业企业~按登记注册类型也就是所有制形式等划分~在1060个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和国有独资公司170个、占16.0%~就业人员15.57万人、占50.1%,集体企业208个、占19.6%~就业人员4.68万人、占15.1%,其他有限责任公司339个、占32.0%~就业人员6.72万人、占21.6%,私营企业281个、占26.5%~就业人员3.14万人、占10.1%,其余类型企业62个、占5.9%~就业人员9729人、占3.1%。据统计~2006年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全省建筑业有3个大类行业和其他行业~即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修业和其他建筑业~以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为主体。全省共有建筑企业638个~就业人员28.07万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91.16亿元、增加值124.79亿元~增加值比1978年增长9.16倍~比2000年增长93.4%。 1979—2005年间~建成的项目中~有天生桥至贵阳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7项工程获全国鲁班奖~贵阳海关大楼等7项工程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样板工程~贵州饭店等10多项工程分别获国家工程勘察设计金、银、铜质奖。江界河大桥等,项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预应力钢网格结构研究与应用等117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建设科技成果推广率达到30%。 70 三、房地产业 在贵州~属于服务业的房地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就保持着增长的态势。到2004年~全省有房地产企业法人单位2318个~就业人员5.46万人~总资产469.6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96.28亿元。商品房建设施工面积2561.5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31.18万平方米~销售面积701.94万平方米。物业管理业在管房屋建筑面积2250.44万平方米~中介服务业房屋代理销售成交合同面积42.43万平方米~房屋代理销售成交合同5.34亿元。此外~还有个体经营户656户~就业人员730人。2006年~完成投资187.61亿元~占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5.7%~比2000年增长3.03倍。房屋建设施工、竣工面积分别为3231万平方米、535万平方米。 按经营业务划分~全省房地产业的4个部分,大致相当于中类行业,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活动。2004年~在各指标中的比例~4个部分分别是:企业法人单位2318户中~企业数比例为63.6:17.3:5.0:14.1,就业人员数5.46万人中~人数比例为60.3:21.8:2.9:15.0,总资产469.60亿元中~金额比例为93.8:2.4:0.3:3.6,主营业务收入96.28亿元中~金额比例为95.3:2.1:0.7:1.9。其中~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为主体。2005年~在开发经营方面~各类房地产的开发建设、交易、租赁和城市房屋拆迁不断发展。‚十五?时期投资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1.1%。这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与建筑业大体相同。在房地产管理方面~对住宅发展、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的管理~兼营房屋零星维修的房管所、物业公司的业务~都有了加强。特别是物业管理~已形成一项新的产业~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大厦、工业区,创先进达标准活动推动了这一产业的发展~全省已有多个小区达到省级标准。全省房地产交易、估价等经纪和代理中介活动也逐步开展起来。 贵州于1999年开始实施的住房分配货币化方案是全国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六大模式之一。通过实施~住房分配制度实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个人成了住房购买的主体~个人所购住宅面积占了住宅销售面积的98%以上。个人住房消费的快速扩大~有效地激发了住房建设投资的积极性~所核销、兑现的个人住房存量补贴对住房建设投资的带动比例约为1:7。 经过2002年的整顿~贵州房地产的买卖、租赁、抵押和交换等走上规范化的发展轨道。房地产开发商和服务商、工商企业、银行和个人等已构成了市场主体。卖方的营销理念迭出、营销方式翻新、营销手段多样、宣传力度加大。房屋买方多为个人~个人负债购房的金额比例在40%以上~集团消费大为下降。2006年~商品房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市场购销两旺~房价呈现上涨趋势。以经济适用住房为重点的面向各个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基本建立~供应结构渐趋合理。住房质量有较大提高~绿色生态、优美环境、娱乐健身、信息化、智能化等功能设施成了楼盘热点、卖点,规模化开发增多~1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陆续出现。房地产市场已由大中城市向小城镇、由城区向郊区扩展。94%左右的公有制住房已出售给职工个人~不少私房也上市交易。 71 1(贵州解放后经济的主要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2(贵州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说明了什么, 3(简述贵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概况。 4(贵州的养殖业在农业中的地位如何, 5(贵州乡镇企业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简述贵州工业的发展概况。 7(贵州的工业结构具有什么特点, 8(贵州工业中有哪些优势产业,试述它们的优势所在。 9(简述贵州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的发展现状。 10(贵州的商业贸易有何特点, 11(贵州有哪些旅游区和旅游线,并说明其旅游特色。 12(贵州已形成了什么样的金融体系, 13(贵州的城乡建设有什么特点, 14(贵州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以后~房地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 五 章 蓬勃发展的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亦称社会工作~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贵州解放前~社会事业十分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省经济 社会事社会的发展。贵州解放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随着科教兴黔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对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节 教育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德、智、才、体,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从而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人。广义的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过程。贵州解放前~教育十分落后~文盲半文盲占全省总人口的90%以上。贵州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原有的教育机构~对原有学校进行了初步改造~较快地恢复了教学秩序~教育事业有了初步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教育经过拨乱反正~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了学校领导班子及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教育事业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1985年逐步实行教育体制改革以后~贵州教育进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一、教育发展概况 ,一,古代贵州教育 秦汉以后~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文化逐渐传入贵州~其中以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影响较大。东汉时~毋敛,今独山、荔波一带,人尹珍,字道真~约79—166年,~不远千里到中原地区学习。回乡后在今正安、道真、绥阳一带办学~是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唐宋时期~贵州地区陆续创办学校~相传在正安州建有旧学和书院。南宋时期~ 72 统治播州的杨氏家族在遵义一带‚择师礼贤?、‚建学养士?~‚蛮荒子弟乃多读书?~并向朝廷争取到每年参加科举考试的3个名额~30多年间~贵州出了8名进士。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出现了贵州第一所书院——沿河鸾塘书院。到了元代~在今贵阳建有顺元路儒学~安顺等地也有建学的记载。明代贵州建省前后~朝廷加强了对贵州的统治~大量汉族知识分子因做官、从军或被贬来到贵州~对贵州教育的发展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如被贬到贵州的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1472—1528年,~明朝嘉靖进士孙应鳌,字山甫~1527—1584年,等。明代~贵州共有官学80所~书院26所~并在本省开科取士~全省中进士者达121人~1700多人考取举人。 ,二,近代贵州教育 清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学校数量增加~规模扩大。此外~清朝官府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还兴办了不同形式的‚义学?~有的直接称为‚训苗义学?。据统计~清代有各级官学69所~书院159所~义学301所~还有大量民间私塾。清代还规定要增加招收少数民族子弟的名额~并专门开设‚苗科?。据清代267年的资料累计~贵州中举者达4300多人~中进士者达600多人。贵阳的赵以炯,字仲莹~1857—1906年,、麻哈,今麻江县,的夏同龢,字季平~1868—1925年,等还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1840年鸦片战争后~近代教育思想逐渐传入贵 人李端棻,字苾州。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时任刑部左侍郎的贵州 园~1833—1907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析》~建议‚自京师至各府州县皆设学堂?~改革以八股取士的弊端~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成为推行新教育的先驱。1897年~贵州学政严修改革古书院~次年将其更名为经世堂~这是贵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这一时期~还向国外派遣了一批留学生。 1912—1935年~由于地方军阀争权夺利~战争不断~教育发展缓慢。1928年~贵州省政府将高校和职校合并改建为贵州大学~但到1937年就停办了。直到抗日战争前的1937年~全省尚无一所大学。仅有初等学校2222所~学生31.7万人,中等学校32所~学生不到10000人,每万人中仅有初等学校学生310人~中等学校学生10人。抗日战争期间~敌占区的部分学校迁入贵州~贵州教育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到1945年~全省小学增至1.06万所~学生75.58万人,中等学校增至170所~学生2.56万人,高等学校有外省迁来的私立大夏大学、私立湘雅医学院、国立浙江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分校,本省成立的贵阳医学院,1938年成立,、贵阳师范学院,1941年成立,、贵州大学,1940年成立,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外省迁入贵州的大、中学校纷纷迁回原地~贵州教育呈现衰退。到1949年贵州解放时~全省仅有小学494所~在校学生5.9万人,中等学校81所~在校学生1.2万人,大学3所~在校学生1747人。全省人口中~文盲达90%以上。 ,三,当代贵州教育 当代贵州教育指1950—2006年的贵州教育。在此期间~经历了接管和改造、整顿和发展、曲折发展、全面开创贵州教育新局面四个阶段。 1(接管和改造。1949—1952年~贵州对接管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 73 进行了初步改革~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教育的领导~接管时成立的‚协助接管会?~扩大改组为‚校务管理委员会?~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民主管理~选拔一批干部到学校担任领导工作~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对教师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使他们初步树立了新的人生观、世界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进行了初步改革~取消党义、公民、童子军、军训等课程~新设《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等马列主义课程。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恢复和发展。 2(整顿和发展。1953年~国家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到1957年~3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已达3642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已达6.21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含中等师范学校,在校学生已达1.18万人~小学在校学生已达154.12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53.7%。民族教育从无到有~新开办民族学院1所、民族师范学校3所、民族中学14所、民族小学804所。此外~还在农民、职工、驻黔人民解放军战士和城市居民中开展了扫除文盲运动~举办了一批职工业余学校、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和农民夜校。 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大调整~贵州大学被撤销~所属农学院改为独立的贵州农学院。原贵州大学的工学院、文理学院、法商学院分别调入贵阳师范学院、云南大学、昆明工学院、重庆大学、西南政 原贵州大学农学院的农业经济、农业化学、农业法学院等高等学校。 病虫害3个系调入西南农学院。调整后贵州高等学校共保留了3个学院、9个系、10个专修科。1957年~贵州和全国各地一样~出现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伤害了一批知识分子~使教育事业受到一定影响。 3(曲折发展。1958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贵州教育发展出现曲折。在全国‚大跃进?的形势下~贵州教育事业发展过快~规模过大~超过了国民经济的负担能力~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全省高等学校猛增到35所~在校学生达到6939人,中等专业学校增加到43所~在校学生达到1.57万人,普通中学增加到5371所~在校学生达到164.98万人,小学增加到16751所~在校学生增加到212.32万人,幼儿园增加到7811所~入园幼儿28.83万人。 根据中央的精神~1959年~贵州对教育进行了一些局部的调整,1961年和1962年进行了大的调整。经过调整~高等学校压缩到5所~在校学生压缩到1.03万人,中等专业学校裁并为17所~学生减少到4380人,技工学校由6所裁并为1所~在校学生减少到535人,普通中学减少到204所~在校学生减至7.78万人,小学减少到10056所~在校学生减少到87.12万人,幼儿园减少到165所~在园幼儿减至1.48万人。1961年后~在普遍试行中共中央先后颁发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案例,草案,》即‚高教六十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案例,草案,》即‚中教五十条?、《全日制小学暂行条例,草案,》即‚小教四十条?后~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恢复和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同时~大力抓小学教育的普及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对贵州教育事业造成严重破坏。在此期间~正确的教育路线被当作‚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受到批判~一部分 74 教师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受批斗~在‚停课闹革命?中~许多大、中、小学~特别是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校舍、实验室、教学仪器、图书资料遭到严重破坏。1972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到1976年~全省共招收14153人。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通过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恢复高等学校正常的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充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调整教育结构~并根据重新颁布的大、中、小学条例~整顿教学秩序~使全省教育事业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 4(全面开创贵州教育新局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教育步入大发展、大跨越的新时期。一是逐步确立教育的基础作用和战略地位。1985年~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发展教育~开发智力~是振兴经济、兴黔富民的根本大计。?1995年9月~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正式作出《实施科教兴黔战略的决定》~教育与科技一起摆到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是通过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基础教育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教育督导制度~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各级各类学校普遍推行目标责任制和教师聘任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教育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三是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财政拨款逐年增加~ 实行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据统计~并改变单一由国家投资的办法~ ‚十五?时期~全省教育事业费由2000年的34.7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02亿元,教育事业费支出占全省财政总支出的比例由2000年的17.2%上升到19.6%。四是进一步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各级师范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为各级各类学校不断输送教师。据2002年统计~全省师范本科院校3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7所~在校学生3.75万人,有中等师范学校21所~在校学生3万多人。同时~加强了在职教师培训的力度~通过中等师范学校函授、教材过关、广播电视大学和函授教育、自学考试、外出进修、脱产到教师进修院校进修~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等形式~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五是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六是省情教育已引起领导部门的重视~一些高等学校已组织编写省情知识教材~将省情教育正式列入教学计划~为培养适用的乡土人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一般指初等教育~包括中小学教育或义务教育范围的教育。 ,一,‚两基?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2005年~全省有普通中学2666所~专任教师12.27万人~在校学生254.96万人,有小学1.43万所~专任教师18. 37万人~在校学生473.76万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省共有84个县,市、区、辖区,‚两基?验收合格~占全省总县数的95.5%~‚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6.7%。2006年~贵州的最后4个县通过了‚两基?攻坚验收~全省全面完成了‚两基?攻坚任务。 ,二,171所‚义教工程?农村初级中学建成 75 2004年是贵州省实施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简称‚义教工程?,的第三年~全省共计投入资金3.92亿元~其中中央专款1.70亿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0.98亿元~地、县配套资金1.24亿元~为项目县建成‚义教工程?项目初级中学171所~新建校舍43.69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39.81万平方米~食堂和学生宿舍3.88万平方米~购臵教学仪器和信息技术设备171套~图书109.60万册~培训教师0.57万名。所建的‚义教工程?~有教学用房、行政教学办公用房、学生宿舍和食堂等。教学用房中~有普通教室、实验室、电教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教室。年终验收评估~有18个县被评为特优县~10个县被评为优秀县~8个项目市,州、地,被评为优秀。 三、高等教育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包括大学、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教育。高等教育又分研究生培养、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等。2005年~全省有研究生培养机构7个~专任教师1688人~在校研究生6168人,有普通高等学校33所~专任教师1.44万人~在校学生20.18万人,有成人高等学校6所~专任教师1102人~在校学生11.41万人。 ,一,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 2003年~全省新增1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贵阳医学院,、3个博士点,新增1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贵州财经学院,、41个硕士点。贵州工业大学获准单列计划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贵州民族学院获准单列计划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贵州大学等4所高等学校的5个专业批准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04年9月召开了全省首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改进和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工作。2004年~全省有博士单位2个、博士点5个,有硕士单位7个、硕士点155个。2005年~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个,贵州民族学院,、新增,增列,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65个。全省共有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个、硕士学位授权单位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个~博士授权学科点8个、硕士授权学科点210个。 ,二,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2003年全面完成省属高等学校‚西部高校计算机校园网建设项目?建设工作,争取到国家863计划推广项目——缩小西部数字鸿沟‚贵州省网络教育示范系统?~获项目资金200万元。进一步加大了实施高等学校贴息贷款项目的力度~全年共安排贴息贷款基本建设项目47个、设备项目23个。2004年~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签署共建贵州大学协议~共同为贵州大学进入全国高等教育‚211工程?建设提供支持。2005年9月8日~贵州大学正式被列入‚211工程?学校行列~结束了贵州无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 ,三,强化了教学质量管理 制定下发了《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检查方案》等教学工作文件~从教学工作地位、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外语教学等多方面加强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管理和监督。组织专家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遵义师范学院等院校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检查评 76 估。开展了教学名师奖评选活动~对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教学效果显著的多名教师进行了表彰、奖励。2004年选定15门课程作为省级精品课程改进教学~改革教学~10所大学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建设评估。 ,四,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要求~在全省高等学校积极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全省高等学校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并开展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评选活动。 四、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给予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就职前教育和就职后教育。解放前~贵州职业教育基础较差~1950年~全省接管的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有省立贵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省立贵阳高级农业职业学校、省立高级医事职业学校、省立湄潭实用职业学校、省立江口农业职业学校5所~共43个班。贵州解放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贵州职业教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一,新型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2005年~全省有职业初级中学69所~成人中学43所~成人技术培训学校1.21万所。有独立设臵的职业技术学院15所。另有10所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一些国家级重点中专举办的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一批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联合举办的‚3+2?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一个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为骨干~职业初级中学和农村成人技术培训学校以及成人学校为补充~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职前职后教育沟通~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 ,二,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1.07万人~在校学生总数22.84万人~分别为普通中学的12.3%和9.0%。高等职业教育招生1.64万人~在校学生达3.93万人~分别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的23.9%和19.0%。此外~省级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完成农民技术培训、农村普通初级中学学生参加‚绿色证书?培训、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举办下岗、转岗职工和公务员短期培训的人数也有较大增加。 ,三,办学条件有所改善 2000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及职业学校自筹资金投入学校建设资金逾1.5亿元~其中国债资金投入5140万元。2003年末~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00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03.2万平方米~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2亿元~生产实习设备总值1.03亿元~图书540万册。‚十五?时期~财政投入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超过2亿元。2005年~全省各类职业院校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5亿元。 ,四,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共有专任教师9564人~其中文化课教师4357人~专业课教师4614人,含跨课教师657人,~实习指导教师593人。在 77 专任教师中~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4678人~占专任教师数的48.9%,专科学历教师3226人~占专任教师数的33.7%,有高级职称教师1501人~占专任教师数的15.7%,中级职称教师4026人~占专任教师数的42.9%。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上升为46.6%~普通中专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上升为78.4%。 第二节 科学技术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括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技术是由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发展而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程序、技能及其相关的工具、设备。贵州解放前~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科研条件很差。贵州解放后~科学技术事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概况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1(解放前贵州科学技术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冶炼技术、印刷技术和电报、电话等陆续引进贵州~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开始在贵州传播。1911年以后~由于民族工业的兴起~陆续引进技术装备~在工业、农业、医学、气象、交通、地质、计量等方面的科学技术 ~贵州省国医馆设立国医研究所~这是贵州出有一定发展。在1937年 现最早的独立科研机构。1938年~贵州的第一个科学技术部门——贵州省立科学馆成立。同年4月~贵州建立了省农业改进所和烟、棉、茶、蚕4个专业试验场~共有科技人员76人。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成为抗日的大后方~国内一些高等学校和企业内迁贵州~对贵州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迁的高等学校、企业及科技人员纷纷离开贵州~贵州的科学技术事业又渐衰落。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的国民党政府科学技术机构仅有省农业改进所、气象所及分别隶属于国民党政府农林部和军政部的西南兽疫防治处、贵阳烟草改良场、湄潭茶叶实验场、清镇军马场和省科学馆~全省科技人员1500余人~在科技机构工作的仅百余人。科研条件很差。 2(解放后贵州科学技术的发展。1951年~成立了贵州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筹备委员会、中华自然科学专业学会联合会贵阳分会筹备委员会~数学学会、农学会等一些专门学会也相继成立~同时将省农业改进所改为省综合农业试验站~将烟、棉、茶、蚕4个专业试验场改为专业试验站。1953—1955年~贵州开展了群众性的农业技术改革运动。1955年~省综合农业试验站改建为省农业综合研究所~并新建了省工业综合研究所。 1956年~响应中共中央发出的‚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全省广泛开展了大办科学的群众运动。1958年~省科学工作委员会首次制订和下达科学技术研究指令性计划~开始统一安排科研项目。1960年~全省县市以上科研机构发展到321个。1962年~科技工作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撤销了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县市以上科研机构调整为44个。 78 在1964年下半年至1978年的三线建设中~一大批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自动化程度高的企业和一批学校科研单位迁到贵州~为贵州科技战线增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设备~增强了贵州的科技实力~拓宽了贵州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域。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贵州的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1978年7月~中共贵州省委召开贵州省科学大会~贯彻全国科学大会精神~表彰了150项科技成果、256个先进集体和364名先进个人~讨论了《贵州省1978—1985年科学技术发展纲要》~贵州迎来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春天。接着恢复了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省科学技术协会~新设省科技干部管理局~成立贵州科学院和省农业科学院~恢复和发展了一批科研机构和专门学会。 从1982年起~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贵州把科技工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为经济建设服务上来~组织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1981—2000年,科技攻关~安排研究了大批直接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3年~省人民政府成立科学技术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织编制了全省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和‚七五?科技攻关计划。从1985年起~遵照《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逐步开展科技体制改革的大胆探索~ 。同时~除原有的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体制 攻关计划、年度计划、新产品试制计划外~先后设立和完善了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科技基金、软科学、科技成果推广等计划。建立了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一批星火技术密集试验区。1995年9月~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召开了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在会上作出了《关于实施科教兴黔战略的决定》~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了贵州科学技术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了科技法制建设~先后颁布、实施了《贵州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贵州省民营科技企业条例》、《贵州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对科技进步法、专利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组织宣传、培训和执法情况调查,对科技计划进行了大的调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 技问题~如《在岩溶峡谷地区建立乌江渡水电站》、《江界河大 桥——主跨330米桁式组合拱桥》、《电解锌用低银铅钙合金阳极的研究与开发》、《粮、油、烟四个百万亩高产示范工程》、《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推广》等一大批项目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了省知识产权办公室及其会议制度~开展卓有成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也有大的进展~先后与五大洲的45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开展了科技合作与交流~与美、英、日、德、法等10多个国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引进了一批项目和资金~出国访问、研修、留学和培训1000多人,加强了人才培养~实施了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重视科技信息工作~已基本建成‚贵州省科技信息网络?。2004年基本完成了全省2006—2020年的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2005年~全面完 79 成了‚十五?科技计划~在高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一些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等方面都取得较大进展。 ,二,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1(初步建立起贵州科学技术发展体系。到21世纪初~贵州已有一个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科研开发与科技管理服务相结合~包括独立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民营科技企业、农村技术网络在内的科技体系~有一支素质较高、基本能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队伍。到2003年~全省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4.99万人~其中~在国有单位工作的占86.7%~在集体单位工作的占3.0%~其他单位的占10.3%。全省有中央驻黔、地方科学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重点中间试验基地和企业技术中心、民营科技企业等科技机构210个~2004年~全省有县级以上政府部门所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73个~从业人员5711人~资产合计6.75亿元~经费投入4.06亿元~经费收入4.09亿元。 2(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发后~贵州省科技体制改革从直属科技系统入手~逐步推向企业和农村~以运行机制为重点~逐步延伸到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通过政策导向、立法规范和 先后在拨款制度、简政放权、培育和开拓技术市创新管理制度等措施~ 场、产学研,生产、教学、科研,结合、结构调整、人员分流、机制转换、发展民营科技、推动企业和农村技术进步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在科研机构方面~1986年~对省级56个科研院所按科技活动不同类型划分为技术开发、多种、基础、社会公益4种类型~分别采取减拨事业费、差额拨款、事业费包干等形式~实行分类指导,1987—1999年~相继给予科研院所科技计划、人事、财务、收益分配、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自主权~并实施了院,所,长负责制、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监督制、个人收益与业绩经济效益挂钩的分配制、优胜劣汰的全员劳动聘任制、课题承包经济核算制和一院,所,两制等管理制度。2000年~实施省级科研院所的重组转制。至2001年~17个技术开发类型科研机构中~有6个转化为科技型企业~5个转制为服务中介机构~1个进入企业~1个撤销其独立建制。39个社会公益型科研机构中~有2个进入高等学校~1个进入医院~2个退出自然科研系列~6个按一所两制运行~共建技术经济开发实体63个。在企业方面~主要是加强了技术开发机构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以强化产学研结合~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在农村方面~主要是通过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选派科技副职干部、创建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区,活动~推动农村技术进步。在培育和开拓技术市场方面~主要是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建立机构、培训人才等措施~使其健康发展。到1997年~全省建立了省、地技术市场管理机构11个~技术合同认证登记机构45个~常设技术市场7个~技术经纪人事务所1个~技术贸易机构457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贵州民营科技企业1984年起步~1992年后迅速发展~至2001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已发展到1193家。 经过体制改革~以往那种科研任务、科技经费的投入单纯依靠国家的 80 模式逐步被打破~形成了科研任务来源社会化、科技资金投入多元化的新格局,科研机构从纯科研、封闭型向集研究开发、中间试验、生产经营一体化、多功能、开放型转变~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实力得到增强,科技与经济脱节现象已大有改变~科学技术成果以不同形式转化到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科技部门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双驱动的动力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以优质服务为宗旨的经营机制~合理流动、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业绩、效益、知识产权相结合的分配机制~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得到逐步完善,满足社会不同层次需要~不同所有制科技组织机构并存~全社会办科技事业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工业企业正向技术开发、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体的方向发展~技术创新机制正在建立,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3(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据省科技厅统计~1980—2002年~全省取得的科技成果达6106项~其中获奖成果3629项~占成果总数的59.4%。获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的成果有46项~这批成果涉及农业、林业、能源、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地质、环境保护、医药卫生、文化体育以及航空、航天、激光、核技术等几十个领域。为了鼓励科技进步~省人民政府设立了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980—2002年~全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成果有3531项~其中一等奖44 5项~三等奖1495项~四等奖1579项~鼓励奖48项。 项~二等奖36 4(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成效显著。为了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施了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业方面: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工业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如国家级重点推广计划项目‚热喷涂,焊,技术?~到1995年底~累计新增工业总产值1357万元~利税677.9万元~出口创汇152万美元,‚含磷深冲高强度汽车薄钢板及生产工艺?项目~到1996年底累计创工业总产值8631万元~新增利润252.4万元~节约钢材166.6吨。仅对1995年和1996年41推广项目的统计~共投入资金1.51亿元~年新增工业总产值6.17亿元~年创利税1.75亿元~年创、节汇685万元。农业方面:科技部门主动与涉农部门共同组织、协调、指导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抓好以种子工程为龙头的种植业‚六普及三提高??、?畜牧业‚四良四改三提高??2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在政策导向上~下达了《贵州省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大面积推广实施方案》、《贵州省‚九五?期间普及推广农业适用技术的实施意见》并附‚普及推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及小麦良种实施意见?等5个指导性技术文件。实施了‚300万亩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150万亩紧凑型玉米推广?、‚700万亩水稻、玉米平衡配套施肥推广?、‚800万亩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的推广应用?、‚60万亩黄单杂交玉米示范推广?、‚30万亩毕粳三十七号示范推广?等一批大面积农业推广项目~实施了《龙里县旱地节水喷灌试验示范》和遵义县乐山镇《农业适用技术优化配套综合效应示范推广》等项目。还进行了培育喀斯特地区生态农业、贵州旱地节水农业和以村为单元的农业社区经济、科技、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试验示范。‚十五?时期~水稻、玉米、油菜、小麦新技术示范推广面积710万亩~增产15.3万吨~产值2.07亿元。 81 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在农业方面~贵州在‚九五?期间通过实施农业攻关计划和‚星火计划?~取得了一批成果并加以推广应用。在此期间~选育了一批动物、植物优良品种~其中~水稻育成20个新品种。玉米育成24个自交系~小麦育种提供9个品系参加省区试验~审定杂交油菜新品种6个。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组装在大范围应用获得成功~‚九五?期间全省共安排这方面的项目18项~主要有毕节地区粮食、安顺市粮油和遵义市烤烟、油菜、水稻、玉米‚六个百万亩?高产科技示范工程~万头关岭黄牛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项目。同时~星火计划的实施也获得明显效果。在工业方面~‚火炬计划?的实施~对贵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对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振兴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与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重~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与加速高新技术开发并重~促进技术优势与资源优势相结合~努力使高新技术产业在重点区域形成基地~重点行业形成规模~重点领域形成特色~重点产品创出名牌~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效益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到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已覆盖电子与信息技术、光电一体化与机械、生物技术与制药、新材料等产业。此外~科技进步在促进全省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事业的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仅‚九五? 在水污计划期间~全省主要围绕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染治理、气象及洪涝的减灾防灾、医药卫生等方面~就实施了300多个项目,课题,~取得了一批成果。 二、社会科学发展概况 历史上的贵州社会科学 ,一, 今贵州地域~有史籍可考的古代学术始于汉代。以‚牂牁名士?盛览和以经学著名的尹珍为代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和周边先进文化对今贵州的影响加深。隋唐时代~儒学思想和外来文化对今贵州的影响增强~‚士俗大变~渐染华风?。宋代~中原先进学术以儒、佛、道为载体向今贵州辐射~彝族先民创制的‚罗殿国文字?已见诸史书,宋代方志《思州图经》、《遵义军图经》和《珍州图经》问世。元代以方志编纂为代表的学术文化进一步活跃。明代贵州建省后~哲学、史志的研究和著述更有长足进步。王阳明‚龙场悟道?和黔中王学兴起~使贵州的学术思想达于巅峰。明代贵州籍的官员和文人所著史书、谱牒、传记、文集等~传世者不下数十种。明代贵州修志之风长盛~200余年间~全省共修方志70余部~以嘉靖《贵州通志》、万历《贵州通史》和《黔记》等被国内学术界所推崇。清代~贵州的经学昌盛~与之相关的小学、金石学、目录学、音韵学、史学、方志编纂也随之兴盛~产生了郑珍,1806—1864年,、莫友芝,1811—1871年,、黎庶昌,1837—1898年,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学者。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贵州省的最大影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传入贵州。稍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贵州宣传马克思主义~使贵州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沦陷区的大学迁入贵州~许多著名的人文科学家先后在黔工作或作短期逗留~贵州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随之活跃。民国时期~传统的学科如史学、方志学、文献学、语言文字学等都 82 有所发展~新兴学科如民族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也逐渐产生。 历史上~贵州的人文社会科学虽然已有一定的发展~但总体看来~在全国仍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 ,二,当代贵州社会科学 1(1949年11月—1957年。在此期间~贵州社会科学事业突出地表现为学习、宣传和普及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确立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并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除普及性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新民主主义理论、联共,布,党史和社会发展史常识的教材、读本外~还体现在当时制定的政策、法规以及报刊宣传文章、经验总结或情况反映之中。在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艺理论研究方面也产生了一批理论研究性文章。反映贵州社会科学研究状况及成果的刊物主要有《贵州通讯》,后改名《贵州工作》,、《农村通讯》、《群运参考资料》、《土改参考资料》等近10种。最系统地反映解放前贵州经济状况的资料工具书~是1950年由省人民政府财政经济委员会编的《贵州财经资料汇编》。《贵州教育》除反映教育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情况外~也有反映一些教育研究的成果。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新黔日报》,1957年1月改名《贵州日报》,也是社会科学理论宣传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园地。 (1958—1966年。这一时期~贵州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2 个方面:一是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相继建立~创办了一批理论刊物~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初步形成。1959年~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成立~标志贵州有了专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机构。同年~省民族研究所建立~贵州民族问题研究有了基地~该所的科研人员发表了一批民族学和民族史、民族问题对策研究的文章。此后~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的理论研究部门也先后组建。各级党委和政府所属的政策研究机构得到充实和加强。继中共贵州省委创办理论刊物《团结》杂志后~一批学术期刊相继问世。哲学、经济学、史学、文艺理论、民族学等主要学科的骨干队伍逐步形成~初步形成了多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格局。二是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产生了一批有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成果。《团结》、《贵州工作》等刊物为贯彻中共八大决议~着力解决贵州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一主要矛盾~发表了多篇结合贵州实际的理论文章。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著了《政治经济学》、《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大事简辑》等著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会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民族研究所~共同组织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搜集、整理、编印了一批贵州少数民族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资料~为民族学科在贵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编著贵州古代史的工作也开始启动。1961年~为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产生了汪小川,1913—2005年~原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安顺二铺调查》~表达了农民要求变革农村生产关系的愿望。但这一时期出现的高指标、瞎指挥、‚共产风?等错误做法以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点~也对社会科学研究产生了干扰。 83 3(1966—1978年。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贵州社会科学遭受严重破坏。社会科学的许多正确的东西被当作‚封资修??批判~?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被撤销~专业队伍被解散或受到严重冲击~社会科学类期刊全部停刊~不少社会科学工作者遭受迫害~一些伪科学的‚左?的文章取代了正常的学术成果而流行一时。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社会科学界经过拨乱反正~社会科学事业开始健康发展。在粉碎‚四人帮?初期~在‚两个凡是?思想的禁锢下~对‚四人帮?的揭发批判~并未达到思想上的正本清源。1978年3月~中共贵州省委决定恢复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并于年底在全省公开招考研究生~选调人员~筹建省社会科学院。1978年5、6月间~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指示~省委宣传部组织专家拟定了贵州省的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方面的一批研究项目及落实承担者~为全省‚六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提供了基础。在全国性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贵州学者先后发表了系列文章~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投身到这场大讨论中~掀起了思想解放的高潮~使全省社会科学事业重上健康轨道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4(1979—2002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社会科学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社会科学的发 ~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展纳入了各级领导机关的议事日程。1983年2月 规划领导小组成立~召开规划会~部署全省社科研究规划的实施。省里设臵了社科研究基金和出版基金~逐步加大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引导、扶持和资助。省‚六五?社科规划确定重点研究项目35项,省‚七五?社科规划立项重点课题97项,其中12项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省‚八五?社科规划立项课题126项,省‚九五?社科规划立项课题138项,省‚十五?社科规划立项课题239项。贵州社会科学工作者还承担了一批国家社科规划研究课题的研究。其中~‚七五?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10项,‚八五?国家重点研究课题4项,1991年度国家课题5项,1992年度4项,1993年度3项,1994年度3项,1995年度1项,‚九五?国家重点研究课题4项,1996年度4项,1997年度4项,1998年度5项,1999年度5项,2000年度6项,2001年度10项,2002年度8项。上述课题总体上反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社会科学立足本省~面向全国~面向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研究方向~关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富民兴黔事业的特点。二是恢复和建立了省、市,州、地,各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先后建立和恢复了省社会科学院、各级讲师团、省文史研究馆和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建立和发展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团体~创办了一批社科研究杂志~形成了一支主要学科门类基本齐全、专兼职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队伍。这支队伍主要由专门研究机构、宣传部门、党校、讲师团系统、大专院校和党政群实际工作部门的研究系统组成~产生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三是初步形成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各主要学科都开拓了广泛而有特色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批时代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突出的有较高学术水平或实践价 84 值的优秀成果。经过20多年的学科建设和研究实践~贵州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党建研究、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民族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法学研究、教育学研究、方志学研究、逻辑学研究、档案学研究、社科信息学和新闻学研究等都形成了相当规模和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四是学术交流日益广泛~学术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贵州社会科学界走出贵州~走向全国和开展国际或地区间的合作~丰富了贵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内容。通过举办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和全省性的各种规格、各门学科的学术会议以及出国、出境或出省参加学术会议或学术考察~加强了国际国内的学术联系~开阔了研究视野~交流了信息~提高了水平。在省内~通过组织多学科的大型调查研究、办讲习班、研讨班、讲座及作学术报告、召开学术研讨会等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和社科知识普及~不仅提高了贵州社会科学研究水平~也为全省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三,丰硕的社会科学成果 为了表彰社会科学所取得的成果~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于1987年决定开展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活动。此项工作 会具体实施。已分别于1987年、1992年、由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 1996年、1999年、2002年共进行了5次评奖。每次评奖~都专门成立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领导小组~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组成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委员会和学科大组评审委员会~批准成立省级学会或地区评选推荐小组。第一次评选出优秀成果267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46项~三等奖215项,另外~还评选出特别奖9项~荣誉奖9项~共计获奖成果为285项。第二次评选出优秀成果393项~其中特别奖10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9项~三等项99项~四等奖149项~成果奖112项。第三次评选出优秀成果23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91项~四等奖120项。第四次评选出优秀成果149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39项~三等奖104项。第五次评出优秀成果135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99项。5次评奖~共评选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1201项~其中特别奖19项~荣誉奖9项~一等奖25项~二等奖159项~三等奖608项~四等奖269项~成果奖 112项。 第三节 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本节所述的文化~主要包括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贵州是中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古文化发源地之一。早在20多万年前~贵州的远古先民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在劳动生活中创造了贵州高原相应的远古文化。战国、秦、汉时期~古夜郎文化已初呈繁荣。魏晋以后至唐、宋、元时期~今贵州地区与中原交往日益增多~广纳中原文化及周边地域文化之长~经过融会贯通~出现了明清 85 时代的繁盛期。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从原始的部落遗存到民间自然崇拜和原始宗教~从各民族文化体系的传承到其各支系之间的千差万别~从中原文化到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古越文化、滇文化乃至儒、释、道、巫、傩等诸多文化事象~在贵州都有其现实的存在。贵州建省时从周边省区划属贵州的地区~迄今仍与其历史上的‚首属地?保持着密切的文化关系。文化的多元并存、共同发展~形成了贵州文化的主要特色。 一、文化发展概况 ,一,历史上的贵州文化 1(贵州建省前的文化。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今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已体现了原始的造型艺术。考古工作者在贵州发现多处古夜郎遗迹~说明在战国时期的夜郎地区~已有了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各种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夜郎文化?现象。西汉初期~与今四川、广东的文化交往密切~代表文化发展水平的一些历史文化名人陆续出现~如西汉《尔雅注》的作者舍人、辞赋家盛览、东汉教育家尹珍等。东汉时期~今贵州境内歌舞盛行。隋唐时期~贵州文化进一步发展~儒家文化流传。唐代即有‚击铜鼓~吹大角~歌舞以为乐?的文化现象~同时~佛教文化传入今贵州地区。宋元以后~汉族人口向贵州流寓渐多~除官吏、商贾外~还有大量的屯兵和平民~灯、傩文化也随之进入 唱书等娱乐贵州。明初~朱元璋‚调北往南?之后~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逐渐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明代王阳明被贬到贵州以后~潜心研读《易经》~悟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阳明文化?现象。 2(清代的贵州文化。清代~贵州的文化已有明显的进步。自清中叶至辛亥革命爆发的100多年间~在黔北崛起‚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沙滩文化?~不仅为贵州~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诗歌于清初、咸丰至光绪年间出现两次创作高潮~戏剧、书画、摩崖石刻、建筑艺术等~独具风格。宗教文化有新的发展~天主教、基督教先后传入。1907年~周素园,1878—1958年,创办了省内第一张日报《黔报》。1909年~张百麟,1878—1919年,等人主办了《西南日报》。1909年~遵义建立官书局~同年~贵阳民营文通书局成立~兼营出版、印刷、发行。 3(民国时期的贵州文化。清末民初~维新思想传入贵州。辛亥革命爆发后~新文化思想在贵州迅速传播。1911年~黄齐生,1879—1946年,编写了弘扬爱国主义思想的历史剧《何中湘王大埠桥尽节新戏本》~在贵阳演出引起轰动。1913年~贵阳绅士张春山等筹建戏园‚黔舞台?~并从南京请京班来演出。京剧由此传入贵州。川剧艺人魏香庭、熊昆珊等在贵州创办了川剧科班‚川曲班?。20世纪20年代~创办省立图书馆及贵阳、遵义、安顺等私立图书馆。到20世纪30年代~全省已有18个县立国书馆。20世纪20年代~贵阳出现露天放映电影~1932年建立了第一家私人电影院。20世纪30年代~先后有6支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足迹遍及全省67个县~留下了众多的遗址遗迹~形成了名闻中外的‚长征文化?。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外省难民 86 和文化人的流入~相声、北方评书、河南坠子等也相继流入贵州~在贵阳坐馆演唱~并成立了以包净六为首的筑乐研究会、以桂百铸为管班的绅士洋琴会。这一时期~除外来戏剧曲艺外~少数民族曲种也在本民族中流传~出现了反映中国工农红军路过台江时书写‚打富济贫?等标语的‚嘎百福?曲目等。这一时期~由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领导的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贵州分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团体贵阳沙驼业余剧社、筑光音乐研究会等~在贵阳排练演出了大量宣传抗日救亡的进步戏剧和音乐作品。由于抗战~一些外省的报纸先后迁到贵阳出版~其时贵阳各类报刊已达10余种。中国共产党贵州地下组织编印的《真实》、《烽火》、《民先队报》等秘密报刊也在民众中秘密传播。文艺报刊有《贵州晨报•每周文艺》、《贵州日报•新垒》~衡阳《大刚报》贵阳版《阵地》。此外~全国各地文化名人从桂林撤退途经贵州~在逗留和居住期间~举办过多次戏剧演出、美术展览、文学讲座等活动。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1912—1987年,在贵州逗留期间~曾担任贵州省立艺术馆第二任馆长。 由于受经济基础薄弱的制约和影响~全省各项文化事业发展缓慢~设施简陋~在全国整体发展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二,当代贵州文化 贵州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贵州各级人民政府在恢复经 同时~开始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文化事业的全面建济、发展生产的 设。 1949年12月2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设立了文教厅管理文化教育事务。此后~又成立了贵州省文化事业管理处~并在此基础上于1953年1月成立了贵州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纳入了政府任务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1949年11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新黔日报》正式出版发行。1950年1月1日~贵阳人民广播电台成立并正式播音~同年6月改为贵州人民广播电台。1950年1月15日~新华书店贵州分店在贵阳成立,1951年2月~贵州人民出版社成立。 1950年1月15日~建立了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筹备委员会,1953年6月1日~召开了贵州省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贵州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正式成立~创办了文艺期刊《新黔文艺》、《贵州画报》和《创作新歌》~并多次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厂矿、农村体验生活~进行创作~出现了一批反映新中国、新生活及新人新事的优秀作品。1956年6月~第二次全省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并先后建立了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戏剧家协会和音乐家协会贵州分会筹备委员会。出版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优秀作品。 贵州解放时~仅有京、川、评、越4个剧种的9个旧戏班、300余名艺人。省人民政府通过‚改制、改戏、改人?~以国家扶持、民办公助的方式~调整改组了贵阳及各地区的剧社和戏班~把过去的旧戏班建成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型剧团~并于1953年举办了全省第一次戏曲观摩会演~有17个表演团体、300余名从业人员参加~推出了一批新创节目和传统剧目。此外~对濒于消亡的贵州洋琴进行抢救、挖掘、整理~将原以坐唱形式在民间流传的‚唱扬琴?搬上舞台~创建了具有地 87 方特色的新型剧种文琴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贵州省黔剧团。接着~又在贵州民间花灯的基础上建立了贵州省花灯剧团。到1965年~全省专业剧团由解放初期的18个发展到33个。 贵州省对接管后的民众教育馆进行了改造~并拨出专款~新建了大批文化馆、文化站、图书馆、阅览室等文化设施。各级政府成立了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对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进行指导和辅导~组织发动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上山下乡~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进行发掘、抢救、整理~组织业余文艺调演。1950年7月~省人民政府选拔了一批优秀青年~经过培训组建了贵州省电影教育大队和4个电影放映队~分赴各地农村开展电影放映工作。1958年5月1日~省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1958年7月开始筹建的省档案馆也于1960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类文化设施的建设~为贵州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初至1966年~全省共建立电影放映单位及农村放映点2150个~文化馆艺术馆85个~省、地,州、市,、县图书馆16座,贵州人民广播电台1964年在扎佐建成150千瓦的中波发射台~全省各县可通过中短波收转省电台的广播节目。全省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其中黔剧《秦娘美》、《奢香夫人》~花灯剧《七妹与蛇郎》~舞剧《蔓萝花》等~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秦娘美》、《蔓萝花》被拍成电影艺术片传播海 出版单位出版了2000余种各类版本图书。文学、戏剧、美术、音内外。 乐等方面都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较好的作品。 ‚文化大革命?中~全省文化事业受到严重破坏~除照搬照演或移植革命样板戏以外~其他各项文化事业基本上处于停顿和瘫痪状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文化事业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1979年~召开了贵州省第三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恢复了省文联的活动。接着相继建立了作家、美术、戏剧、音乐及舞蹈、书法、杂技、曲艺、电影、电视、摄影、民间文艺12个文艺家协会和文艺理论研究室、城市雕塑工作室、贵州文学院等机构。《山花》、《南风》、《苗岭之声》等文艺刊物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不少是反映新时期社会变革的作品,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物博物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二、文化发展成就 ,一,文学艺术欣欣向荣 在文学创作方面~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作家~创作了《蹉跎岁月》、《呼声》、《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纵深地带》、《女儿家》、《大渡魂》、《沧桑三部曲》、《麻栗沟》、《啊~人始终是可爱的》、《风满楼》、《茅盖王》、《公路从门前过》等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作品。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贵州作家对于文学的理解、认识和要求发生变化~他们按照自己熟悉的题材和风格~运用各自不同的创作方法~继续探索文学创作。《滴血青春》、《盛唐遗恨》、《末代土司》、《伤寒》、《芙蓉风》、《政界》、《长征三部曲》以及《邓小平之歌》等~都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民族民间文学方面~至20世纪末~省、市,州、地,、县共编印资料220余 88 卷~出版相关作品集60余种~出版研究文集和专著20余种。获省、部级一、二等奖的作品和论著有40余件,次,。被改编拍摄成电影的有《蔓萝花》和《秦娘美》~被改编成戏剧和曲艺上演的有《金竹情》、《七妹与蛇郎》、《木梳记》等~被改写成影视剧本发表的有《阿芳传奇》、《黄果树奇情》、《哥阿鸟》、《石宝马》、《王囊仙》、《贞芙与秀尤》等30余种。在戏剧方面~先后创作、摄制了电视连续剧《黄齐生与王若飞》、《遵义会议》、《邓小平在1950》和儿童电影故事片《扬起你的笑脸》等~在全国获奖。经过改革调整后的28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先后演出了一批自创剧,节,目~继大型话剧《二月天》获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创作‚孔雀奖?金奖后~《乌卡》等4个剧目获同项金奖~地方歌剧《故乡人》、京剧《范仲淹》、民族歌舞《好花红》获‚文华奖?新剧目奖~京剧《水西遗恨》获全国首届京剧艺术节‚程长庚奖?~京剧《吏治惊天》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演出奖~京剧《巾帼红玉》获第十一届全国文化新剧目奖~儿童舞剧《夜郎新传》等一批剧,节,目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贵州省杂技团演出的《双钻桶》获第二届摩洛哥国际青少年杂技比赛最高奖‚金K奖?~遵义市杂技团演出的《转台顶技》、《梅颂》等节目获全国杂技大赛金奖~另有3项即《烛影摇红——女子造型》在布达佩斯获第五届国际马戏节杂技赛特别奖、《秋千顶技》在罗马获金色马戏艺术节银奖、《梅颂——转毯造型》在巴黎获第二十五届明日国际杂技赛未来共和国奖。 ,二,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日新月异 在新闻出版方面~到2005年底~全省有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等综合性报纸17种~总印数1869万份,有各类刊物杂志87种~总印数95万份~新出版的图书有530种。在广播、电视方面~1968年建立的贵州电视台~从1976年起开始加快电视广播覆盖和传输的建设步伐~已先后建立4座大功率电视发射台和20余座中功率电视转播台。许多县、乡及企事业单位也建起了一大批电视差转台~提高了贵州广播电视的覆盖率。1995年~贵州建立了有线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台~有线电视台信号很快建起了覆盖全省各市,州、地,、县的有线电视网。1996年8月1日~省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第一套节目实现了天天上星,人造地球卫星,播出。1992年~全省在有电源的乡镇建立了农村广播电视收转站。1998年~结合国家全面推广‚村村通?建设工程~加大了农村广播电视收转站建设的力度~至2001年底~贵州广播和电视在国内的覆盖率已分别达到76.2%和85.3%~其信号还可覆盖周边35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全年电视人口覆盖率90.5%~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3.3%。 ,三,特色文化建设成效卓著 全省特色文化带的建设~从1995年开始到2002年底~在所规划的7条各具特色的文化带上~已建成省级文化先进县25个、文化先进乡,镇,40个、文化先进街道办事处16个、文化先进企业38个、艺术之乡64个、蒲公英农村儿童文化园6个,国家级文化先进县6个、民族民间艺术之乡4个、蒲公英农村儿童文化园3个。民族歌舞、少儿艺术、杂技、美术作品、傩戏、地戏等开始走向世界。 ,四,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取得可喜成就 89 在文物保护方面~2006年~全省有文物保护单位2300多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遵义会议会址、遵义杨粲墓、镇远青龙洞、从江增冲鼓楼、雷山郎德上寨古建筑群、息烽集中营旧址、福泉明城墙、遵义海龙屯、黔西观音洞遗址、赫章可乐遗址、安顺文庙、石阡万寿宫、平坝天台山、黎平地坪风雨桥、毕节大屯土司庄园、大方奢香墓、安顺云山屯古建筑群、普定穿洞遗址、盘县大洞遗址、贵阳甲秀楼和文昌阁、修文阳明洞和贵阳阳明祠、织金古建筑群、开阳马头寨古建筑群、铜仁东山古建筑群、松桃寨英村古建筑群、思南思唐古建筑群、黄平飞云崖古建筑群、黄平旧州古建筑群、福泉葛镜桥、安顺宁谷遗址、万山汞矿遗址、兴仁交乐汉墓群、黎平会议会址、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遗址、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遗址、湄潭浙江大学遗址、镇远和平村遗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方面~2006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贵州有30多个。在民族歌舞方面~有苗族古歌、侗族大歌、侗族琵琶调、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族铜鼓十二调、苗族刻道、苗族芦笙舞、苗族木鼓舞,在民族节日方面~有苗族鼓藏节、苗族姊妹节、侗族萨玛节、水族端节、布依族查白歌节、仡佬族毛龙节,在民族戏剧方面~有安顺地戏、德江摊堂戏、思南花灯戏、石阡木偶戏、侗戏、布依戏、彝族撮泰吉,在民族民间工艺方面~有苗族吊脚楼建筑、苗族蜡染、苗族刺绣、苗族银饰、苗族芦笙制作、玉屏箫笛制作、水族马尾绣、茅台酒制作技艺、皮纸制作技艺,在民族文字方面~有水书习俗。 ,五,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1979年以后~贵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加大~至2005年~全省已建成文化馆艺术馆95个、公共图书馆91个~乡、镇和街道文化站1000多个。新建的省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新馆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拥有包括文献检阅、信息咨询、计算机检索、多媒体阅览、因特网国际互联、数据开发、视听与微缩服务在内的比较完善的现代综合服务体系~2004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此外~各级图书馆的藏书量也有较大的增加~仅省图书馆各类藏书和文献就达210万册。 ,六,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文化产业逐步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到2001年底~全省已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音像、图书、演出、电影、娱乐、文物、美术、文化旅游、艺术培训等市场~全省文化产业产值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2002年达到6000多万元。2004年~据普查公报~包括体育在内的文化体育娱乐业有企业法人单位202个~从业人员5607人~资产合计10.65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6.3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83亿元~利润总额0.42亿元。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通过各种演出、交流、展览、比赛、出访~已经介绍到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文化艺术~宣传介绍了贵州~提高了贵州的知名度~对贵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5年~首届黄果树杯‚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推动了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走进文化市场~从2005年5月到2006年5月~连续上演130多场~观众达10多万人次~在省内外赢 90 得了较高的荣誉。2006年4月~《多彩贵州风》作为开幕节目晋京参加第六届‚相约北京?大型国际联欢活动获得成功。 第四节 卫生 卫生是指社会和个人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创造合乎生理要求的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措施。明代贵州已有管理中医教育的机构。清康熙六年,1667年,~在贵阳城东南隅建立的药王庙~成为当时药商聚会和群众拜祭药王的处所。同治元年,1862年,~黄平旧州设有中医药店‚道生堂?。光绪十四年,1888年,~贵阳同济堂药店开业,二十六年~贵阳德昌祥参茸号成立,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医西药逐步传入贵州~1909年~柯木林夫妇,美籍,在铜仁下南门创办福音医院,1918年~法国天主堂在贵阳灵光路设立若瑟医院~设臵病床50张。1919年8月~省立医院在贵阳黔明路两广会馆成立。随后~一些公、私立医科学校和医院相继建立~1927年~贵州大学附设医学专科学校,1938年成立国立贵阳医学院,1939年~湘雅医学院由长沙迁入贵阳,1942年~国立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1943年~贵州省临时防疫医院成立,1947年~省立贵阳高级医事职业学校附属医院成立。由于贵州经济发展缓慢~严重地制约着全省卫生事业的发展~至1949年~全省仅有医院71个~诊疗所336个~床位737张,专业医疗卫生人员1191人~其中医生426人~药剂师91人~ 2人。医疗设备简陋~各种传染病、寄生虫病、护士224人~助产士11 地方病流行~发病率、死亡率~尤其是婴儿、孕产妇死亡率较高。全省城乡缺医少药的现象十分严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全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 贵州解放后~全省医疗卫生工作贯彻‚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兴办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卫生专业队伍~在城市推行职工公费医疗制度~在农村建立医疗保健网~组织防疫队、民族卫生工作队~广泛开展合作医疗~对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疟疾、丝虫病、天花、霍乱等传染病和地方病进行了长期的、科学的防治~并发动群众广泛开展了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全省各种传染病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经过50多年的努力~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医疗防疫体系初步建立 全省卫生工作遵循预防为主的方针~医疗卫生防疫工作不断得到加强。2005年~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6571所~其中医疗机构6219所。在医疗机构中~有医院383所~卫生院1460所~门诊部,所,4376所。农村设臵医疗点1.88万个~平均每村设臵医疗点0.95个~村卫生室覆盖率为94.7%。医疗机构床位数发展到6.18万张~全省每千人口拥有病床1.5张,卫生人员发展到9.21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78万人~全省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98人。省、市,州、地,、县,市、市辖区、特区,三级共建立卫生防疫机构103个~有卫生技术人员3710人。乡卫生院有专人分管卫生防疫工作。此外~全省还有防治所、站6个。一个从省到乡的医疗卫生防疫网已经建立。 全省公共卫生体系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2003年9月~在全省防治非典型性肺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全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总 91 体目标: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到2011年~基本完善全省农村卫生体系、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环境卫生体系和财政经费保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总的要求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增加投入、健全体系~改革体制、整合资源~城乡兼顾、重在农村。到2006年末~省、市,州、地,、县,市、市辖区、特区,三级都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市、州、地都组建了卫生监督所。全省医疗救治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得到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得到较大的促进。 二、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农村卫生总体水平得到提高 解放50多年来~贵州始终坚持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在农村~逐步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卫生网。2003年~全省达到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标准的县有85个。2004年~制定了《贵州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实施方案》,2001—2011年,~加大了全省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到2005年底~全省有县医院7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02个~农村乡镇卫生院1449所~床位1.42万张,有县疾控中心72个~县卫生监督所69个。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要求~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开始试点~到2007年全省88个 、区,全部普及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比中央一号文件提县,市 出的目标提前了一年。 三、爱国卫生工作取得新成就 贵州解放后~就在全省逐步建立健全了各级爱国卫生工作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在‚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及‚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方针指引下~全省各级爱国卫生组织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持续不断地开展了以防病灭害、‚两管五改??、?健康教育、治理‚脏乱差?、创建卫生城市、创建卫生县城,乡镇,、创建卫生先进单位、农村改水、农村改厕、农村推广沼气和‚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等各项爱国卫生工作。据统计~2004年~全省累计有5个城市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城市~10个城镇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38个县城被评为省级卫生县城~贵阳市、遵义市、遵义县等被评为灭鼠先进市、县。农村改厕187.39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24.7%,农村饮水改良受益人口2188.7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0.8%。 四、中医中药事业稳步发展 为了弘扬中医中药事业~1953年省卫生厅成立了中医科,1956年贵阳成立了中医院,1957年召开了贵州省第一届中医代表会议~并成立省中医药研究所。1965—1978年~相继成立了贵阳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医院、毕节地区中医院和铜仁县中医院。20世纪80年代以后~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振兴中医药成为全省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逐步实现了全省县有中医机构、乡镇卫生院用中西医两法防治疾病的奋斗目标~建立了城乡中医网络。同时~加大了开发中医药、民族医药和保健品工作力度。到2005年~全省有中医院64所~卫生技术人员4792人,中 92 西医结合医院7所~卫生技术人员524人。 第五节 体育 狭义的体育是指身体教育~即以强身、医疗保健、娱乐休息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广义的体育是指体育运动~包括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三个方面。贵州体育起源较早。明嘉靖年间,1522—1565年,的《贵州通志》~清康乾时期,1662—1795年,贵州的一些府志、县志以及许多诗词歌赋中~均有贵州各民族群众进行龙舟竞渡、赛马、斗牛、登山、射弩、抢花炮等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记载和描述。20世纪初叶现代体育传入贵州。自1904年贵州高等学堂始设‚体操课?后~陆续兴办的各中小学校均设臵体育课并配备体育教师。20世纪30年代中期~现代体育活动已从学校向社会扩展。抗日战争爆发后~从外地迁入的学校、机构和各界人士~对贵州现代体育的开展和运动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贵阳~不仅有定期的星期篮球赛~经常举办田径、自行车、游泳等项目的比赛~还建立了国魂体育会、合群体育会、华南体育会等社会体育团体。1927—1947年~贵州共举办过6次全省运动会。1935年10月~贵州省第一次组队参加全国第六届运动会。贵州运动员在民国时期全国运动会上取得的唯一名次~是1948年第七届运动会上的女子60米跑第六名。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贵阳市在六广门修建了体育场、馆等设施。但总的来看~贵州解放前全省体育基础薄弱~设施简陋~范围偏小~水平不高~发展缓慢。 贵州解放后~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贵州体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项崭新事业得到比较快的发展:1952年4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贵州分会在贵阳成立,简称贵州省体育分会~1989年更名为贵州省体育总会,。1954年成立了设有男女篮球、男女排球的体育工作队。1954年11月~省人民政府主管体育工作的职能部门贵州省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1963年~各地、州、市体育运动委员会成立。1978年后~全省县一级体育运动委员会全部建立。20世纪末期~根据国家机关机构改革有关要求~省级和市、州、地级体育运动委员会改组为体育局~县一级体育运动委员会撤组为文体广电局。各级体育行政机构的建立及教育、工会、共青团等系统体育机构的设立与健全~形成了政府领导与各有关部门和群众体育团体共办体育的体制与格局。进入21世纪后~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努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为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争光计划~全省体育产业发展加快。 一、群众体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指引下~贵州各族人民在20世纪50年代就积极投入体育锻炼。1952年7月1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按时向全省播放广播体操节目~全省学校、厂矿、机关及各行各业普遍开展了广播体操活动。20世纪60年代~全省各地大规模地开展了游泳、射击、军事野营等体育活动。20世纪80年代以后~群众性体育热潮蓬勃兴起~呈现出社会办体育、体育社会化的趋势~许多大中型企业纷纷修建体育设施~兴办业余体育学校培训体育后备人才及活动骨干~把积极开展职工体育活动作为提高员工素质、增加企业凝聚力的举措来实施。1995年贵州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后~每年都 93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健身、娱乐、宣传活动~参加活动的各族群众均超过300万人次。进入21世纪后~群众体育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为目标~紧紧抓住建立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开展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的‚三个环节?~突出城市以社区、农村以乡镇、青少年以学校、部队以连队为重点的‚四个重点?~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2001年~全省有5个县,市,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有单项运动协会24个。2003年~全省群众性体育社团组织达到1100个~群众体育工作队伍进一步壮大,以白云国际风筝节为品牌的各级全民健身活动规模进一步扩展~活动的民族性、传统性、趣味性和健身性更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已占全省总人口的31%以上,完成各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45项~建成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72处~获得国家‚雪炭工程?援助项目4个~体育健身的条件得到改善。2004年~开展‚奥运会年和群体工作农村体育年?活动~广泛开展登山、斗牛、龙舟竞渡、球赛等全民健身运动。2004年~全省有3个街道办事处获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称号~8个街道办事处获贵州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称号。累计建成全民健身路径工程314处~‚雪炭工程?项目基本完成。在2005年全国第十届运动会期间~贵州有59个体育先进单位、54名先进个人、12个优秀群众健身活动站、10户全民健身家庭受到国家体育总局表 代表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接见。 彰~其中12名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发展。在1953年举行的贵州省第二届运动会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被列为表演项目。此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断得以挖掘整理、完善发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逐渐活跃起来。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有苗族的划龙舟、舞狮子、跳芦笙、爬花杆、打花鼓~布依族的丢花包、板凳操~侗族的抢花炮、摔跤、斗牛~彝族的舞铃铛、打磨秋、跳海马~水族的赛马、打手毽~仡佬族的荡秋千、打篾鸡蛋~回族的打车秋~瑶族的打猎操、打陀螺等。据1984年调查统计~贵州各个民族均有各自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总数达80多项。1982—2004年~贵州共举办了5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二、竞技体育的发展和体育设施建设 贵州竞技体育遵循‚缩短战线、突出重点、强化优势、提高效益?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对专业运动队的设臵进行了几次结构调整。2001年~贵州参加全国第九届运动会~获得3枚金牌、4枚银牌、7枚铜牌和15个录取名次。2002年~贵州省体育局所属5个训练单位共设臵田径、游泳、体操、艺术体操、羽毛球、拳击、击剑、举重、摔跤、跆拳道、射击、射箭、赛艇、皮划艇、激流回旋皮划艇15个项目的专业运动队。男子48公斤级拳击运动员取得2003年世界拳击锦标赛亚军~实现了中国该项目在国际大赛中零的突破。2004年~贵州有运动员4人、教练员1人进入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当年8月在雅典举办的第二十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拳击运动员邹市明获48公斤级拳击比赛铜牌。2005年~在全国第十届运动会上~贵州共有14个大项、79个小项~101名运动员取得决赛资格~比赛结果获1枚金牌、1枚银牌、5枚铜牌和19个4,8名的成绩。全省竞技体育明确了为国育人、为国争光~在2008年的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夺取金牌的工作目标~突出贵州特 94 色~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重点~人、财、物力向重点倾斜~培养尖子选手。调整后的运动项目设有体操、艺术体操、射击、射箭、游泳、赛艇、皮划艇、皮划艇激流回旋、拳击、跆拳道、田径、举重、摔跤、羽毛球、击剑15项~运动员294人。继续加强清镇亚高原训练基地和红枫湖水上运动基地建设~两个基地的后发优势逐渐显现~来黔训练的国家队和各省,市、区,运动队明显增多。 体育设施明显改善。1985年后~贵州加快了体育设施的建设~特别是省级体育设施的改善比较明显。1985年动工的贵州体育馆~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可容纳6000名观众。该工程及其配套设施于1988年竣工投入使用。1989年后~陆续兴建了包括水陆两部分的红枫湖水上运动训练基地、省体育场艺术体操馆、清镇基地若干项目训练馆及教学、生活设施~改造翻新了省体育场等。遵义市和六盘水市先后于1986年、1988年建成了配套体育设施~并分别承办了贵州省第六届、第七届运动会。1998年~贵州省利用中国体育彩票公益金在全省开始修建全民健身工程~至2002年已达169个。2005年~全省共有公共体育场地1.2万个。 1(简述贵州教育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目前贵州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教育网, (简述贵州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 3 4(简述贵州文化的发展历程。 5(试述贵州文化的现状特点。 6(解放后贵州卫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表现在哪些方面, 7(简述贵州体育发展的现状特点。 第 六 章 政治建设与构建和谐贵州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指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实现安定团结、政府廉洁、全国各民族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结构均衡、社会系统良性运行、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贵州解放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坚持从贵州的实际出发~稳健推进贵州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着力构建和谐贵州。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贵州地方组织建设 1949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确定~苏振华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徐运北任第一副书记~曾固,陈曾固,任第二副书记。11月15日~省会贵阳解放,20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进驻贵阳。12月3日~中共中央批复~同意中共贵州省委由杨勇、苏振华等13人组成。1950—1956年 95 6月召开中共贵州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之前~中共贵州省委先后召开了五次党的代表会议~讨论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和党的建设~形成决议~贯彻执行。1956年6月21—30日~中共贵州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贵阳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贵州省第一届委员会。1956年到2007年~贵州共召开了十次党的代表大会。 中共贵州省委自建立以来~在中共中央领导下~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全省各级党的组织和各族人民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为贵州的改革、发展~构建和谐贵州~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思想建设 中共贵州省委在20世纪50年代~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重点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全面认识党的指导思想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掌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等基本理论。这个学习~一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 ‚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思想理论工作遭到严重破坏~思想混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清理‚左?的错误思想。1979年9月~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纠正了‚两个凡是?的 ~全省党员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错误倾向。1981年 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过这两次全省范围的学习~广大党员、干部逐步认识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清除了‚左?的思想影响~解放了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正确贯彻执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此后~全省广大党员、各级干部和群众~先后学习、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示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批示等~促进了全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识别和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能力。 中共十四大以后~在省委的领导下~全省人民认真开展政治理论的学习教育活动。重点学习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十五大以后~重点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的意见》~认真开展了‚三讲?教育。中共十六大以后~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中共十六大精神、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5年起~全省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共贵州省委发出《关于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贵州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必须深刻认识讲话的重大意义~用讲话精神统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各项工作。2006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贵州省委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抢抓机遇、努力构建 96 和谐贵州~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加快贵州的建设和发展。 二、组织建设 中共贵州省委建立后~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使党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至1956年~各级党的组织共有9454个~96%的乡,镇,建立了支部~党员总数从1950年的8012名增至189626名~干部总数达116580人。1957年以后~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均有较大发展。1965年末~全省有党员336060名~干部175054人。‚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共贵州各级地方组织相继被‚造反派?夺权~党的组织一度陷入瘫痪状态。1971年中共贵州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以后~党的各级组织陆续恢复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贵州省委认真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大了中共贵州省各级地方组织建设的力度。至2003年4月底止~全省共有党的地方委员会96个~党组2469个~党的基层组织74671个。截止2002年底~全省共有党员1231843名。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组织人事战线上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肃清‚左?的思想影响~全面落实政策。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对‚文化大革命?以及之前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冤假错案进行了认真的复查和 ~全省对‚文化大革命?、‚四清?、‚反右纠正。自1979年初开始 倾?、‚反右派?四个时期的干部案件进行复查~其中~‚文化大革命?案件35298件~‚四清?案件4865件~‚反右倾?案件4108件~‚反右派?案件14537件。到1984年底~复查工作基本完成。经过复查~88%按照政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其他时策规定作了全部或部分改正, 期处理的案件共复查20648件~82%依据有关政策作了全部或部分改正。通过平反冤假错案~全面落实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较快地在党内形成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二,通过整党~纯洁党的组织 对党员重新登记~从1984年1月开始到1987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分两期四批在全省开展整党。参加整党的党员84.76万人~占应参加整党人数的99.9%。在这次整党中~受到党内处理的党员14954人~其中开除党籍和不予登记的7421人~缓期登记和留党察看的7374人~撤销党内职务的159人~处理面为0.95%。在此基础上~实行民主评议党员~开展党员和党的基本理论学习~加强党组织的建设~提高了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的素质。 ,三,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全面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 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把那些政治上坚定、作风过硬、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人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积极营造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多年来~中共贵州省委在全省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选拔了大批优秀干部到各级领导干部岗位上来。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从适应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出发~把后备干部工作当作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各地、各部门坚持走群众路线 97 ~普遍开展了公开推荐和选拔后备干部工作。各级统战、民委、妇联等部门积极发现人才~主动推荐~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比较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根据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贵州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思路开展。2001年下半年~制定推出了‚1+8?的有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系列文件~即一个总体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和8个单项配套的改革文件。总的改革文件是《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深化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意见》~配套的8个文件是《贵州省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暂行规定》、《县级以上党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试行无记名投票表决意见》、《关于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的实施意见》、《贵州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实施意见》、《贵州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暂行规定》、《贵州省党政机关推行竞争上岗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对地,厅,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监督工作的意见》、《贵州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制度》。使干部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2005年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关于干部人事改革精神~制定印发了《贵州省县,市、区、特区,党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对考核内容、 考核结果运用和组织实施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在9 个考核评价程序、 县区开展了试行 工作。 ,五,把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整体规划~摆在了重要的突出位臵 坚持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根本任务~强化组织领导~规范宏观管理~加大投入~扩大培训规模~拓宽培训渠道~多层次、多类别、多渠道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突出培训重点~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基地的培训能力、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进一步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机制~建立了干部培训考核制度。‚九五?规划中~全省累计有40多万名干部参加了各级各类理论培训~共选派1800多名干部参加省委党校地厅级、县处级干部、中青年干部、少数民族干部进修班等主体班次的学习培训~派出2250名干部赴国外、境外培训。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省外重点院校联系举办培训班23期~培训干部1200多名。2005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大规模培训轮训干部的部署和适应贵州干部培训形势发展的需要~全省各级党校继续做好2005年的培训干部工作。省委党校全年共办各类培训班24个班次~培训学员1233人次。通过教育培训~干部的知识结构有了明显改善~有效地推进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中共贵州地方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农村开展带头勤劳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活动~实施配强一个班子~选好一个支部书记~找到一条致富路子~制定一条管理和服务制度的‚四个一?工 98 程。开展创建‚五个好?党支部活动~即建设一支好的领导班子~尤其要有一个好的书记~能够团结带领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锻炼一个好的队伍~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干部能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共青团员能够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选准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完善一个好的经营体制~把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和家庭承包经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引导和帮助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健全一套好的管理制度~体现民主管理原则~保证工作有效运转~使村级各项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开展创建‚六个好?乡镇党委活动~即选配一个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团结合作、战斗力强的好班子~关键要有一个党性强、作风正、能力强的乡镇党委书记,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素质优良、群众拥护的好的乡镇干部队伍,选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好路子,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和监督的好制度,保持一种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好作风,形成一个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好的工作格局。创建‚五个好?党支部、‚六个好?乡镇党委和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内容的‚三级联创?活动~是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 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到2003年4月底~全省3424个国有企业共建立基层党委415个~党总支255个~党支部4029个~共有党员88494名。在改制企业中~积极探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与加强党对企业政治领导有机结合的途径~在领导成员任职形式上~推行‚双向进人~交叉兼职?的制度~省、市管理的96家公司制企业中~有30%是党委书记兼任董事长~有近70%的党委成员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稳步推进。社区党建是加强城市基层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贵州出台了《关于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对全省的社区党建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至2003年4月底~全省有660个社区居委会达到‚一居一支?,党委、总支,~占总数的75.8%~贵阳市两城区达到了100%。 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全省各地党组织逐步在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中开展党的工作~截至2003年4月底~全省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423300户~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682户~已建立党组织的425户~占66.2%。其中~建立党委的9户~建立党总支的26户~建立党支部的421户。共有党员14946名~占员工总数的1.4%~其中~非公有制企业主党员1585名。 机关、高校党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机关、高校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院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督促指导基层组织及时进行换届、调整~使一批有党务工作经验、素质好、能力强、具有专业知识的中青年干部担任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和党支部书记~保证了机关、高校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确保党员质量。全省各级党组织~认真执行‚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 99 识分子、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特别注意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高级知识分子及青年中发展党员。 三、作风建设 执政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贵州解放以后~中共贵州省委积极开展了党的作风建设。1951年12月~中共贵州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下发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初步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省开展整党建党工作~7269名党员参加了整党。通过整党~提高了党员的政治觉悟~端正了党风~密切了党群关系~加强了党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地方各级党的组织一度停止了活动。1971年~中共贵州省第三次代表大会以后~中共贵州省委在全省开展了整党工作。通过整党~逐步恢复了各级党组织的活动。1983年11月~按照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关于整党的决定~对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从思想、作风、纪律、组织上进行了整顿。这次整党~初步改变了‚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党的思想、作风、组织不纯的状况~同时积累了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经验~推动了新时期党的建设。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自1988年8月起~开展了民主评议党员的试点工作~1989年起全面推开。各地对党员进行定期轮训~并加强了党员培训基地的建设。 随着改革的深化、对内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共贵州省委制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和规定~各级党的组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把群众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防止和纠正虚报浮夸、弄虚作假、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切实精简会议和文件~减少事务性应酬~到基层和困难的地方去~深入调查研究~认真解决实际问题~关心群众生活~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的转变~树立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保证了党的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后~中共贵州省委作出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意见》~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并在全省县以上党政机关认真开展了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求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的不正之风。2007年中共贵州省委又作出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认真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了作风建设。 四、廉政建设 100 中共贵州省委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同时~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工作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共中央、中共中央纪委和中共贵州省委的部署和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廉政建设始终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始终以维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严肃性和促进富民兴黔事业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既严肃查处干扰破坏改革、发展、稳定的违纪违法行为~又旗臶鲜明地支持、保护广大党员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反腐败三项工作~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坚持以教育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证~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堤防。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健康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维护了社会稳定。廉政建设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 ,一,抓制度建设 制订和颁发了一批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和规定~主要有: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对地,厅,县,处,级领导干部打招呼制度的通知》、《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的通知》~中共贵州省委办公 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纪委、 人事厅〈关于建立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档案的报告〉和〈建立党政机关党风廉政档案的实施办法〉的通知》、《中共贵州省委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意见》等。 ,二,抓反腐倡廉教育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机关把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作为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基础工作来抓~切实采取各种措施~结合理论学习~重点在县,处,级以上干部中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坚持不懈地对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道德法制教育等活动。2003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颁布实施以后~省委、省纪委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了两个《条例》。2005年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其他干部培训机构~把《中共贵州省委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意见》作为干部培训内容列入教学安排。各主要新闻媒体对学习贯彻《实施纲要》进行了广泛宣传。 ,三,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坚持把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作为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措施~集中力量查办大案要案~坚持依法查处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经济管理部门和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为重点~重点查处贪污受贿、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玩忽职守和侵害群众利益~以及严重违反政治纪律、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违反组织人事纪律和计划生育政策等案件。 101 ,四,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1994年~重点解决收受礼金、礼券、违规购买股票、兼职取酬问题。1995年~重点解决超标准购乘小汽车和违规使用军警车号牌问题。1996年~重点解决领导干部多占住房问题。1997—1998年~重点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8条规定。中共贵州省委为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2004年7月制定了《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就带头执行廉政规定向全省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公开承诺》~对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起了表率作用。 ,五,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重点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严格执行各项政策规定~普遍实行农民负担预决算、监督卡、专项审计制度和涉农价格、收费项目标准公示制度~清理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和达标升级活动~农民年人均负担始终控制在中央提出的标准线以下。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加大减轻企业负担的工作力度~省级公布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383项~各地清理取消不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1815项~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和1600多户重点乡镇企业颁发了保护企业合法利益的‚收费登记证?和‚收费监督证?~有效地遏止了向企业的乱收费行为。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市,州、地,级以上医院和部分县级医院进行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治理公路‚三乱?成果显 ~基本实现全著~撤除违规站卡224个~查处公路‚三乱?案件268件 省公路治理‚三乱?的目标。治理中小学乱收费~以义务教育阶段和农村中小学为重点~积极推行‚校务公开?、重点扶贫县的农村中小学收费‚一费制?和‚收费公示?等制度。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行风整顿工作~促进了行业作风的好转。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重大项目实施和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等开展执法监察工作~重点对国债资金和社保资金管理使用、有形建筑市场规范化建设和执行《招标投标法》、农村教育费附加、退耕还林还草、环境保护等进行了执法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为了贯彻执行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省、地、县成立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工作得到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始终把反腐败斗争同经济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各地、各部门细化分解责任~明确了党委,党组,、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领导成员的职责~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意识普遍增强。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在全省初步形成党政齐抓共管的局面~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健康发展。 第二节 贵州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政权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全国人民管理国家的基本组织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十六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102 一、地方立法工作 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贯彻中央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努力构建‚和谐贵州?~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省~省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坚持以人为本、民主立法~注重立法质量~全省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自1980年省人大常委会建立以来~全省地方立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起步探索到发展提高的过程。20多年来~全省地方立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到2004年5月~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批准地方性法规共有302件~现行有效的242件。其中~省的地方性法规133件~贵阳市的法规46件~民族自治地方的法规63件。这些法规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对保障、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6年3月—2007年2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拟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7件,~包括省人民政府关于通过立法程序保留省政府规章已设定的若干行政许可的议案、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重新制定,、贵州省信访条例,重新制定,、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贵州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贵州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重新制定,等。拟调研的立法项目,15件,~包括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贵州省中小企业 贵州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贵州省供用电管理条例、贵促进条例、 州省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贵州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贵州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贵州省体育条例,修订,、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贵州省保安服务业管理条例、贵州省劳动合同条例、贵州省土地登记条例,修订,、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贵州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二、人大监督工作 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主要通过审查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检察院,简称‚一府两院?,制定的规章、行政措施和作出的决定、命令等文件~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组织开展执法监督~定期组织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省人大代表进行视察~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一般性调查~在代表大会或常委会期间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询问或质询~受理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等。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会议~听取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汇报和报告~这些汇报和报告的内容~都是有关本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民政、民族工作的重大事项。这是国家权力机关对‚一府两院?进行全面监督的基本形式~并已逐步形成制度。1980—1990年底~省人大常委会共听取‚一府两院?的汇报、报告206次。其中~政法方面55次~财经方面71次~教科文卫方面32次~民族方面2次~代表工作方面46次。2002年~省人大常委会共举行8次例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7项。2003年省人大常委会共举行5次例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14项。2004年~省人大常委会共举行6次例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 103 工作报告15项。2005年~省人大常委会共举行7次例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12项。 在对‚一府两院?工作进行监督的同时~认真开展执法监督、依法行政等方面的监督。1998—2002年~省人大常委会把监督工作放在与立法同样重要的位臵来抓~把执法检查与听取汇报作为监督的两种主要形式。采取上下联动~普遍自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法律监督与行政监督相结合~执法检查与边整边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999年贵州省人民政府颁布了贵州省行政执法监督规定~2003年~省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贯彻执行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2004年~省人大常委会把防治水环境污染作为法律监督的重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执法检查。2006年~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赴遵义等7个市,州、地,和省直有关部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2007年3月29日在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省人民政府书面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整改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为了认真贯彻实施监督法~明确监督工作任务~突出监督工作重点~巩固和扩大监督实效~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省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2007年1月5日贵州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85次主任会议通过了《贵州省人大常委会2007年监督》。监督工作计划主要有: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决算~听取和审议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审计工作报告,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 三、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和重大事项决定及重要人事任免工作 贵州省人大代表来自不同的战线~他们具有代表性、广泛性和先进性~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在维护群众利益中发挥纽带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向心作用。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在大会期间对政府工作报告、立法及各项议案的审议~向代表大会提交议案、建议~在闭会期间对执法监督、经济建设的检查、有关工作的视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省人大常委会紧扣全省工作重点~抓住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以及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行使决策权~依法作出决定、决议。在1988年11月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听取了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所作出的关于实施《贵州省计划生育试行条例》的情况报告~在审议后~认为这个问题重要~作出相应的决议~要求全省要增强控制人口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计划生育工作抓紧落实~加强法制教育~把计划生育工作逐步纳入法制轨道。1990年11月~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了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农村卫生组织建设~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情况报告》~审议后~作出了相应决议~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认真开展初级卫生保健~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培养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加强对 104 农村的卫生技术支援~各级财政要逐步增强卫生事业的投入~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认真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在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听取并审议了关于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播电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情况的报告。有关专门委员会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西电东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民族宗教侨务、环境与资源保护、科技文化教育、司法队伍集中教育整顿等听取了有关工作汇报~依法作出了相关决定、决议。为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针~推动依法治省工作的开展~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在‚三五?普法的基础上~作出了关于开展‚四五?普法工作的决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加强领导~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四五?普法。1998—2003年~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对重要事项共作出有关决议、决定86个~同时~为进一步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力量~对重大事项的界定及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有效形式进行了调查研究。 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人事任免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相结合以及干部队伍‚四化?方针与德才兼备的原则~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第一届至第十届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选举并按有关程序任免了贵州省省长、副省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及各厅、局等大批的领导干部~对辞去职务的干部作出有关决定。 四、地方政权建设 1949年11月15日~贵阳解放。12月2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杨勇任主席~曾固任副主席。这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由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省人民政府下设民政、财政、教育、建设、工商、公安等办公室。与此同时~还先后在各地、县开展了接管和建政工作。1950年7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由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各族代表和爱国民主人士35人组成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会。1955年2月~贵州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贵阳举行~选举产生了贵州省人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是贵州省一级国家行政机关,省政府,~又是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随后~各州、市和各县、自治县、市也相应改人民政府为人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委员会除了行使地方行政职能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的职能外~主要是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国有经济进行全面管理。 1958年全省实现人民公社化以后~乡、镇人民委员会称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贵州各级人民委员会遭到严重冲击和破坏。1967年1月~‚造反派?夺取了贵州省人民委员会的政权~成立了贵州省革命委员会。随后~夺权在全省自上而下全面展开。到1968年4月~全省所有的地、州、市及所属各县、市、区、特区都相继被夺权~成立了革命委员会。 1980年1月~贵州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贵州省革命委员会改为贵州省人民政府~选举产生了正、副省长。随后~各州、市、县,市、市辖区、特区,也相应改革命委员会为人民政府。此后~地 105 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再行使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构的职能~但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对国有经济的管理仍然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任务。 1983—1999年期间~人民政府的职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而相应改变。1985年以后~各级人民政府不断简政放权~以增强企业活力。并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逐步纳入法制轨道。 1983—1984年~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全省重新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实行政社分开。 1994年~全省开展撤区并乡建镇工作~取消区一级的派出机构~加强乡、镇基层政权。到1999年~全省有526个乡人民政府、685个镇人民政府、253个人民政府、74个城市街道办事处。 199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贵州省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省级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目标~按照政企职责分开和精减、统一、效能的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强化政府宏观管理职能。通过这次机构改革~贵州省人民政府机构由71个精简为45个~州、市人民政府和地区行署机构平均由58个精简为38 ,市、区、特区,人民政府机构由45个精简为38个。截至2005个~县 年~省人民政府机构中有:组成部门24个~直属特设单位1个~直属机构17个~议事协调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2个。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 协商制度地方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保持和促进我国政党关系和谐~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为振兴贵州、加快贵州经济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一、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贵州省地方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2005年~全省共有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贵州地方组织8个。 ,一,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贵州省委员会,简称民革贵州省委, 民革贵州省分部筹委会于1951年10月成立~1954年改称民革贵州省筹委会。1955—1966年共召开4次党员代表大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工作~1982年恢复工作。1982—2002年共召开5次党员代表大会。截至2005年底~全省有民革党员1720人~平均年龄56.1岁。有民革市委会6个~其中~市州级4个,贵阳、遵义、安顺、黔南,~县级市2个,铜仁、都匀,~基层支部61个。 ,二,中国民主同盟贵州省委员会,简称民盟贵州省委, 1946年~秘密地方民盟贵州省支部筹备委员会成立。 1954—2002年~先后召开11次盟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民盟贵州省第一至第九 106 届委员会。截至2005年底~全省盟员总数为3220人~其中~从事文化教育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占88.4%。全省有4 个市,地级市,委员会~1个州委员会~1个基层委员会~1个省直总支部~34个省直属支部~122个盟的基层组织。 ,三,中国民主建国会贵州省委员会,简称民建贵州省委, 1952年~贵阳工商界的一批进步人士参加了民建。同年12月建立了民建贵阳市分会筹备委员会~1955年9月改为民建贵阳市筹备委员会。1956年4月、1959年7月先后召开民建贵阳市第一、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二届委员会。民建贵阳市委受民建中央委托~代管省的会务。‚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停止工作。1979年8月~民建贵州省工作委员会建立。1980—2002年先后召开6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民建贵州省第一至第六届委员会。到2005年12月底为止~全省共有民建会员2202 人~平均年龄51.2 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1360 人~中级以上职称的998人~中上层人士1360人~担任政府领导职务的有20 人~各级政协委员242人~人大代表52人。有民建市、州委员会7 个,其中县级市委会1个,~基层支部79 个~总支2个~小组2个。在年底召开的民建贵州省委六届五次全体会议上~增补,选,了民建贵州省第六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名、常务委员1名、委员7 名~同时~通报了民建贵州省六届十五次常委会议决定的民建省委秘书长。 ,四,中国民主促进会贵州省委员会,简称民进贵州省委, 从1958年起~贵州省逐渐有了从北京等地陆续调来工作的民进会员~以后逐渐增加。1962年3月组成了中国民主促进会贵阳会员直属支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进支部恢复活动~开始在贵阳地区发展新成员。1983年7月~中国民主促进会贵阳会员直属支部改组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直属贵州省支部。1985年1月~建立了民进贵州省筹委会。1988年9月~召开民进贵州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成立民进贵州省委~并设立常委会。到2005年底为止~全省共有民进会员1629人~其中~博士和博士生导师9人~平均年龄48.4岁。有民进地方组织7个~基层支部,小组,78个。 ,五,中国农工民主党贵州省委员会,简称农工党贵州省委, 1957年2月~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直属贵阳支部成立。‚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工作。1983年1月~中国农工民主党贵州省筹备委员会成立。1984—2002年~中国农工民主党贵州省第一至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至第五届委员会。至2002年~有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和铜仁市地方委员会~有总支委员会2个~基层支部53个。截至2005年底~全省有农工党员1606人~其中~医卫界1051人~文教界303 人~科技界116人,具有高级职称的494人~中级职称995人,大专以上学历1206 人,平均年龄53.4岁。现有市级委员会4个~其中~地级市委3个,总支委员会2个,各含3个支部,~支部57个~小组3个。 ,六,中国致公党贵州省委员会,简称致公党贵州省委, 1994年3月~致公党中央直属贵州省支部委员会在贵阳成立。1999年1月~致公党贵州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贵阳召开~成立了致公党贵 107 州省委员会。2002年3月在贵阳召开了致公党贵州省第二次代表大会。1994—2002年~致公党贵州省委只在贵阳市发展党员。截至2005年底~全省党员总数为328人。 ,七,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员会 1956年初~九三学社中央直属贵阳小组正式成立。1957年1月~九三学社贵阳分社筹委会成立。1959年12月~九三学社贵阳分社委员会成立。‚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工作。贵阳分社先后召开过3次代表大会。1983年~经社中央决定~贵阳分社改建为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员会,改建初期曾一度称为九三学社贵州省工作委员会,。1984—2002年~先后召开了5次社员代表大会。截至2005年底~全省社员总数为2780人~其中~科技教育医卫主体界别达到89%~高级职称为49,~平均年龄54岁。全省建立有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和黔南5个市、州委和1个县级市的都匀市委~以及28个省直属基层支社。 ,八,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简称省工商联, 是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省人民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省工商联筹备委员会于1952年9月成立。1953年上半年~全省有81个市、县建立了工商联组织。1955年5月~省工商联正式成立。‚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工作~1979年恢复工作。1992年~地县都已恢复和建立工商联组织。1994年 贵州省商会成立。之后~各市,州、地,、县工商联先后加挂了4月~ 同级商会的牌子。截至2005年底~全省有县以上工商联组织97个~基层组织1054个~行业商会、同业公会205个。共有会员82462个,人,~其中~企业会员7915个~团体会员636个~个人会员66488人~原工商业者及‚三小?,小商、小贩、小业主,7423个,人,。个人会员中~非公有制企业投资经营者4047个~个体工商户56436个~其他6005个。 二、政协贵州省地方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委员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贵州的地方组织,以下简称省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委员会是在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的基础上~于1955年2月建立的。在中共贵州省委领导下~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于1951年7月9—16日在贵阳举行。1951年10月~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通知~省协商委员会代行政协全国地方委员会职权。在本届协商委员会期间~对宣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各项政策~组织各界人士学习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恢复和发展经济~加强政权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5年2月~政协贵州省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政协贵州省第一届委员会领导机构~省政协正式成立。政协贵州省第一、二、三届委员会每届任期均为4年。设区的市、自治州及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先后成立了政协。‚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省政协遭到严重破坏~政协贵州省第三届委员会及各工作机构被迫停止一切活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以后~省政协恢复了活动。各市、州政协组织也相继恢复工作~并在一些市、县新建了政协组织。1977年11月至2002年~贵州省政协 108 委员会选举产生了四、五、六、七、八届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2003年1月~召开了政协贵州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政协常务委员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一步明确了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和政协章程的规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广泛团结和组织政协委员及各方面人士~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轨道上~为发展全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和促进实现祖国统一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开创了政协工作新局面。到1987年12月~有市、州政协委员会5个~地区联络处4个~县,市、区、特区,委员会87个。1985年初~省政协在各地区设地区联络处~1989年更名为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地区工委。 中共贵州省委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省政协每年的全会和一些重要会议~省委主要领导都到会讲话。省委还分别于1997年9月和2001年11月召开贵州省政协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全省政协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政协在全省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1年9月15日作出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加强政协工作的决定》~凡涉及全省的重大改革措施、重大政策措施、重要法规和有关群众生 、按中央规定需要协商的重要人事安排等~中共贵州省活的重大问题 委都主动向省政协、各民主党派贵州地方组织通报~听取意见和建议~接受民主监督~实行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 人民政协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协贵州省委团结和动员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提案、建议案、专题调研、委员视察等形式~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1998年1月—2002年3月~省政协共收到省政协委员和省政协各组成单位的提案1032件~经过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会议通过了9件议案。省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通过立法协商、执法监督等工作~对依法治省、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先后对130余个法规进行了协商讨论~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被有关部门吸纳,还对部分市、州、地依法治理工作开展视察~对‚司法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专题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2005年~省政协共收到提案474件~经审查立案465件。委员提案63件。属于经济建设方面的234件~占立案总数的50.3%,属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方面的141件~占30.3%,属于政治、劳动、人事、统战、政协工作及其他方面的90件~占19.4%。截止12月15日~已全部收到承办单位办理提案的复文。提案被采纳的441件~占94.8%~留作参考或不可行的24件~占5.2%。 为进一步加强政协工作~2005年10月26日~中共贵州省委常委讨论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政治协商的原则~完善了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程序~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和民主党派监督的主要内容。意见强调:在新世纪新阶段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各级地方政协组织认真履行基本职能~积极参与政治协商和民主监 109 督~组织本级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有力地推动了贵州的民主政治建设~为促进贵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四节 构建和谐贵州 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状态~是整个社会系统中各部分、各要素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结构均衡~社会系统良性循环运行、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友爱、相互帮助~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部署~从贵州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力构建和谐贵州。 一、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搞好扶贫开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自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扶贫开发~特别是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奋起向贫困宣战~实现了全省农村总体上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完成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阶段性任务。进入新世纪~全省上下根据中央的部署~全面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从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出发~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一直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新阶段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1984年开始~贵州按照中共中 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善面貌的通知》~开展了有针央、国务院《 对性的扶贫工作。经过‚七五?,1986—1990年,时期的努力~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原来越过温饱线的标准低~因此~发展不稳定~返贫率高~1986年以前又主要采取救济式的扶贫方式~以后加以改进~实行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变‚输血?为‚造血?~贫困人口迅速下降~到1993年~全国的贫困人口由1.5亿下降到8000万~贵州由1500万下降到1000万。1994年国家制定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使8000万贫困人口在7年之内尽可能解决温饱问题。当时在国家确定的592个贫困县中~贵州有48个~约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8.0%~成为全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在全省86个县,市、区,中~半数以上是贫困县。经过‚八七攻坚?~到2000年~全国贫困人口下降到3000万~而贵州尚有313万贫困人口~约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在‚八七扶贫攻坚?中~对麻山、瑶山等地区的极贫乡实行重点突破~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的扶贫攻坚。‚八七扶贫攻坚?实现了全省农村总体上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完成了扶贫开发工作的阶段性任务。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的制约~贵州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解决温饱和抑制返贫的任务仍然很重。进入新世纪后~全省上下根据中央的部署~全面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2003年7月召开的中共贵州省九届三次全会强调~要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解决农村尚未越过温饱线的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十五?,2001—2005年,期间~全省共投入各类扶贫开发资金100多亿元~到2005年末~全省农村处于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266万人~占农村总人口数的7.9%~比全国高5.4个百分点。有465万农村低收入人口~虽然越过了温饱线~但收入极不稳定~一遇天灾人祸~很容易返回到温饱线下。‚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 110 贵州将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围绕新阶段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大历史任务做好‚三农?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基本方针~采取开发式扶贫、易地搬迁扶贫、长期救助的具体措施~突出分类指导~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贫困群众的基本增收门路和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基本素质~扎实抓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三项重点工作。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中心~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为重点~实行解决温饱与抑制返贫并重。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艰苦创业~大胆探索~走符合贵州实际的扶贫开发路子~加快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奔小康的步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是中央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解决好‚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从整体上看~贵州省仍处在从基本解决温饱向实现总体小康迈进的历史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关于‚贵州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比例高~农民收入还比较低~需要在解决‘三农’问题上作出更大努力?的指示精神~贵州坚持从实际出发~‚十五?期间~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农村经济社会保持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了《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省上下的共同行动。在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切实推进扶贫开发~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一五?期间~在全省范围内抓好10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工作~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探索路子、积累经验和指导方面的作用。 二、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中共十六大提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对社会成员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受灾害、生活困难等情况时~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系到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 111 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这方面的法制是否完备~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十五?时期~贵州省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城乡社会救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建立。‚十五?期末~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和享受低保人数分别达到183.7万人、180.5万人、129.3万人、65.8万人、52.1万人和48.4万人~与‚九五?期末相比~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减少2万人外~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和享受低保人数分别增加18.2万人、162.8万人、64万人、51万人和43万人。‚十五?期末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规模达到69.8亿元。因病因残丧失劳动力的94.5万农村特困群众全部纳入了定期救助范围。2006年~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到192.8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99.2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31.07万人。面对新世纪~由于体制、机制限制和经济发展欠发达、欠开发等原因~贵州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6年贵州省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就精神提出具体实施意见。2007年~省政府制定了全面建立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意见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保障标准和保障范围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同时把贯彻意见列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为完善贵州社会保障体系 ~贵州‚十一五?时期~促进城乡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总的目标是:建立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及运行机制~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三、环境保护成效明显 环境保护是指为使自然环境和人类居住环境不受破坏和污染~能更适合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生物生存而采取的措施。贵州解放后~全省人口基数和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带来的环境压力不明显~环境问题不突出。1958年的‚大跃进?对贵州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省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环境问题日趋突出。为提高环境保护意识~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贵州对环境保护、增加全省各族人民的环境意识、环境法制观念~逐步普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教育。1985—2005年~全省持续开展了以世界环境日为标志的、经常性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保护环境宣传的社会覆盖面日益扩大~公众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有了较大提高。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不断完善。1979年2月~贵州省环境保护局成立。此前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分别由1972年5月在省基本建设委员会成立的‚三废?办公室、1974年2月在省计划委员会设立的环境保护处和1975年3月成立的贵州省革命委员会环境保护办公室承担。1995—2004年~贵州依法理顺了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授权在其管辖范围内对 112 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的体制~逐步形成了环境保护分工协调、齐抓共管的局面。 环境保护~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贵州山地多~坡度大~受到集中降雨的冲刷侵蚀~水土流失严重。据科学家多年测定~每年冲入河流的泥沙约6600万吨~平均侵蚀模数为每平方千米376吨~以西部地区最严重。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别脆弱~由于过度开发~森林植被被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为推进‚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加强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新世纪~1990年~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强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定》~经过10年的努力~贵州森林覆盖率已由过去的18.3%提高到30.83%~林业结构日趋合理~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与此同时~国家从全国生态建设着眼~实施长江上游、珠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和沙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工程~构筑‚两江?,长江和珠江,上游绿色屏障。1990年~根据国家《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一期工程总体规划》~毕节、大方、赫章、普定四县一期工程全面启动~以后逐步扩大到全省69个县,市、区,。通过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这个‚龙头工程?的带动~推动了全省群众性造林绿化的广泛开展~促进了林地面积的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增加和造林质量的提高~减少了水土流失。长江 设一期工程完成后~又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上游防护林体系建 程~对属于长江流域的69个县,市、区,的480万公顷的森林进行严格有效的保护~禁止天然林商品采伐~大幅度调减商品木材生产计划。珠江防护林二期工程于2001年启动~扩大到18个县,市,~规划造林面积4.57万公顷~工程概算16.62亿元。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04年~全省森林面积,含灌木,61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4.9%。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于2000年启动~规划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86.5万公顷~分阶段退耕还林还草。到2004年~全省累计投资39.29亿元~完成退耕还林约88万公顷~涉及86个县,市、区,~有近千万农民从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兑现中受益~得到粮食补助折款29.4亿元~现金补助2.8亿元。实现了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目标~营造林面积以每年47万公顷的数量递增~已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累计200多万公顷。 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全省已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野生动物类型、野生植物类型、内陆湿地类型、古生物遗迹类型等自然保护区130个~保护面积96.1公顷。2004年起~对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进行综合治理~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 水资源保护工作受到重视~2000年开始建立贵阳市阿哈水库、六盘水市窑上水库、凯里市普舍水库等一批以饮用水资源为主要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以后又建立了一批以水资源涵养林为主要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两项占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的20.3%。加强对红枫湖、夜郎湖等饮用水源区和乌江、北盘江、三岔河、赤水河、重安江及大型水库进行保护~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建立一批重点水资源保护区~确保饮用水资源水质达标。 113 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取缔和关闭了一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严格实行工业排污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项目实行基建、技改、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尽量减少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城镇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严格控制烟尘、噪音、排污~到2004年~全省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镇比例达41%~贵州有61个镇获‚全国重点镇?称号。城镇绿化也有新的进展~贵阳和遵义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余庆县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贵阳市在完成长70千米~总面积9167公顷的第一环城林带建设的基础上~于2001年正式启动第二环城林带建设工程。这条林带长304千米、宽5,13千米~总面积8.8万公顷~将营造六大主题公园~形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圈。2004年~国家林业局授予贵阳市‚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 2005年~全省各级环保部门以重点区域、流域和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各级政府下达限期治理项目1162个~为历年之最。‚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环保问题得到解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得到加强~全省集中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生态环境保护紧紧抓住创国家级、省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示范乡镇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 推动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模式在局部地区形成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并巩固~同时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保护区建设~规范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大大推动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成效明显~确保生态立省落到实处。 四、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贵州解放前~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历史上就有‚人无三分银?的说法。在农村~绝大多数农民长期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居住条件很差的悲惨生活,城市失业人口较多~绝大多数城镇居民饱受物价飞涨、社会动荡、朝不保夕的煎熬。贵州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实现了生产资料与生产者的直接结合~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建立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经营机制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大力开展扶贫开发~积极组织劳务输出~使农村经济发展不断跃上新的台阶,跨入21世纪以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省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6年~全省总体小康建设实现程度为86.6%~其中~城镇为91.0%~农村为72.9%。人们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农村居民生活明显改善。2006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85元~人均消费支出1627元。据2005年的统计~在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约占43.0%~居住支出约占12.5%~文化教育娱乐支出约占8.5%~交通通信支出约占5.2%。2006年~每百户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为:洗衣机29.8台~摩托车15.8辆~彩色电视机64.9台~热水器3.1台~电话机31.1部~移动电话26.7部~电冰箱8.6台。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3.84平方米~其中钢筋混凝土砖木结构面积19.30平方 114 米。不少农户拥有农用汽车、拖拉机及农产品加工机械和水利提灌机械。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116.61元~人均消费支出达到6864.39元。据2005年的统计~食品支出约占39.9%~衣着支出约占11.4%~交通和通信支出约占10.2%~居住支出约占9.5%。2006年~每百户城镇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为:家用电脑29.81台~移动电话140.43部~彩色电视机125.23部~电冰箱88台~取暖器165.31台~沐浴热水器58.27台~家用汽车2.7辆。居住条件大为改善~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1.57平方米~有90.0%的家庭住上了单元配套住房~居室内有厕所和浴室的家庭比重达到67.7%~使用管道煤气的家庭达到25.7%。 1(简述中共贵州省委如何加强党的建设。 2(贵州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3(贵州有哪些民主党派组织,他们在贵州的建设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4(根据目前贵州省情的基本情况~试述构建和谐贵州应该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115
/
本文档为【贵州省情教程文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