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案

2018-01-08 48页 doc 88KB 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37433

暂无简介

举报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案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案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指导方针和主要内容。增强学生提高自身和全民族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全面掌握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3、通过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必要性和文化体制改革趋势的认识。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案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指导方针和主要内容。增强学生提高自身和全民族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2、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全面掌握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3、通过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必要性和文化体制改革趋势的认识。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自学阅读 教学时间:6学时 教学内容: 大家应该知道,就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任何一个社会都必然包含着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最基本的层面。其中,文化建设即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并引领着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这四者是互相渗透、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局面,我们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建设和谐文化,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这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命。也是本章所要讲解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文化的基本含义 文化一词的词源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经典《易经》:“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通过伦理道德来指导人的行动,教化天下而实现社会的和谐。直接使用汉语“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的思想家刘向:“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而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其意指,凡治天下者当先以文德治之,文不服才诉诸武力。成都武侯祠有一对对联,是晚清时候的川蜀总督赵房所写,“能攻心反则自消,自古之兵非好战,从来治蜀要深思”。这说明文治和教化在任何一个社会和时代中,都是支撑社会结构、维系社会稳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长期的历史演进,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有着更加丰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甚至从更广义的 1 角度讲,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一切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按照这个观点,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文化就象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周围,文化无处不在。但我们今天在此讨论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是作为观念形态的,即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即精神文化,而不包括物质文化。毛泽东同志曾经对这一文化概念做过精辟的概述,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主要有思想道德文化和科学教育文化构成的人类的精神文化,集中反映和作用于人类现实的物质生活和政治生活,是体现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融入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二)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含义 人类在历史活动中,创造了纷繁多样的历史文化。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构成了不同的价值内涵。从本质上说,先进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中,那些从根本上反映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社会进步的方向、体现人们根本利益的部分。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决定着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性质、能力和兴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方向的、有着中国特色和中华民族个性的、面向现在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当代特有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从文化结构上讲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 第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文化,即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文化,江泽民曾把它概括为四个一切: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反映。 第三、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新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的基础。 这三部分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当今中国的先进文化。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一向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以及在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文化建设的精辟论述,毛主席的关于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民主主义论》,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都是纲领性文件。毛泽东提出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强调以无产阶级思想为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提出文学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吸收民族 2 文化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等思想,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创造性的阐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他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进一步解释,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等同志式关系等等。这里邓小平实际已指出了,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两个基本方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986年我们党12接6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导方针的决议》,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于1996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成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江泽民同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他指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发展经济政治,而且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建设面向现在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他还强调,要把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强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的发展等等,这些思想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提出了要牢牢把握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在当今条件下,建设和谐文化,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更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的具体体现。正如胡锦涛所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作出贡献,是我国现阶段文化工作的主题。 (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意义 第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不是社会主义,愚昧无知、失去理想、精神贫乏不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从来就是物质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力共同发展的辩正统一。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曾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力的方式,并且受到普遍规律的支配。恩格斯也说过,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除了物 3 质生产以外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这就清楚的说明,人类社会总是一个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既矛盾运动又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马克思晚年著作,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马克思更加明确的把人类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分成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两种生产力,这一方面从根本上否决了那种机械的旧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论或经济决定论,另一方面也否决了孤立的片面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精神决定论。我们今天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是两种生产力的全面进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也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但绝对不是把精神文明当做物质文明的附属,更不能简单的认为,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的水平就会自动提高,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不着巨大的反作用。精神文明具有内在的发展规律,有着历史的继承性,与物质文明有不着不平衡性、不同步性的关系。当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以后,就可反作用于经济建设,可以通过教育等方式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劳动技能,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和创造能力,增强人们改造自然的实践能力,形成一股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物质成果,促进经济建设持续稳定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对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搞好,使他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前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总和。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建设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任何社会的生产和发展,都需要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认同和凝聚的能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来源于文化,历史的事实已经雄辩的证明:在人类发展史上,每一次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大都是在吸纳先进文化,也就是先进的社会观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优秀成果之后蓬勃兴起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先进文化对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具有先导性的作用并成为表现国家力量的重要标志。在世界历史上,我们中国一直是一个有着重要影响的大国,这当然不仅因为我们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也不仅是因为中国曾经创造了四大发明和丰富的物质文明,更由于我们中国创造了灿烂悠久的文化。单从文学上说,春秋的诗经、战国的楚辞、汉代的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世界文化的瑰宝。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再次走向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兴起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得到商品和服务还包括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更令人满意,更多姿多彩,更有价值和更值得珍惜。而文化对政治经济生活的重大影响制约便日益显现。在今天,以音乐磁带、激光唱盘、MTV、电影、电视、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杯足球赛等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已经堂而皇之的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如我们所说,从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来看,文化也是生产力并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1998年的时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一个文化政策促进发展的政府间会议,他通过了一个题为“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该计划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 4 展的最高目标,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未来世界的竞争也将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的核心话题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社会主义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和行为规范产生凝聚和激励社会成员的巨大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从一个稳定的社会发展状态来看,一个社会的道德文化建设总是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建立建设同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思想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在当前,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人类开始步入知识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立激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必然对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是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的事业,不但经济建设事业要上去,人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秩序、社会风气都要搞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整个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因为人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能够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为改革和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能够引导人们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以全面的辨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社会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为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科学理想从本质上说共产主义就是一个促进人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类从真正意义上的彻底解放。所以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根本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包括文化建设在内所追求的根本目标,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始终是关系我们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对广大青年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希望,要求青年走又红又专的道路,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且把它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标准,1957年毛泽东到苏联访问,他在接近中国驻苏联留学生的时候曾经非常生情的说过这样一段话: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段话充分表达了我们党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5 第一次明确的把“四有”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提出来的是邓小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把党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但是文化大革命不仅是经济接近崩溃边缘而且严重影响了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邓小平指出: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精神问题很多,所以搞现代化要增加精神文明的内容,没有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即使现代化建设起来了也不好,富起来了也不好。1979年邓小平首先在中国文学艺术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我们要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接着,在1980年底,党中央召开的会议上,邓小平又提出: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们立志为人类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从小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时隔不久,在1982年七月的军委座谈会上,邓小平又提出要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1985年3月的全国科学工作会议,邓小平完整的提出了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思想。小平的这一概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从本质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结合发展了的实际,江泽民指出:要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把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高价值标准。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21世纪,社会迫切要求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他们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智力聪颖、心理稳定、体魄强健而且要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品德修养。健全的个性与人格,高度的主体性和创新的能力。 培育“四有”社会主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文化是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培育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整体标准。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始终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一以贯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而我们的大学生也应当自觉的以“四有”作为成才的目标,我们相信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就一定能极大的提高我们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和原则。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为人们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方向。 6 促进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文化战线的指导地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党和国家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始终把握准确的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断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文化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双百方针是对文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反应了文化事业发展的规律,我们应该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营造生动活跃、求真务实的良好氛围,弘扬主旋律,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对事关政治方向、事关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旗帜鲜明的分清是非,又要严格的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坚持双百方针,积极鼓励学术探索。促进文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义的指导和文化上的多样性发展是并行不悖的。我们在保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这各种矛盾,文化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和学派。文化上的研究创造有其独特的规律,发展科学繁荣文化必须经过人们的自由探索,我们鼓励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能够在平等地位上自由充分的谈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文化建设上的专制主义和自由主义这两种错误观点的出现,推动文化向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和繁荣。 (三)坚持贴近实践、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江泽民曾经说过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要加强有说服力的思想工作,就是要寻求更加有效、更加为人民群众所乐意接受的方式方法,鲜活的实际、火热的生活是文化生活发展与创新的丰富土壤和不绝的源泉。坚持“三贴近”的原则需要努力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人们、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反应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就是要立足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以先进文化号召吸引各族人民。 (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文化承接着过去又昭示着未来,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这些历史文化不断扬弃和发展。对今天中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有着深刻的影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我们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对历史文化传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我们也应当以博大的胸怀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加以积极借鉴,做到洋为中用、博采众长。 (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繁荣是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管理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要坚持重在建设,把文化作为一个持续前进的推进的过程,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那么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就是既要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行业自立等手段,推进文化领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同时我们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积极地推进文化体制 7 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的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重点从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以及如何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这样两个方面来加以讨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张。这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我们如果对人类生活做一个比较细致的观察就不难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一个依据一定的事实和观念进行选择和判断的实践,而人们所具有的价值观念,对于其社会行为的选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我们的一系列价值观念中,那些能够影响我们对一个事物、一种行为作出选择判断的,具有主导地位的,并形成一定逻辑体系的若干价值内涵的集合就构成了所谓的核心价值体系。比如,我们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作为我们所推崇的社会理想,有不同社会价值观的人必然会作出不同的选择和回答。1986年9月2日,邓小平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致富不是罪过,但我们讲的致富不是你们讲的致富。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的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共同致富。邓小平多次说过,我们的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在改革中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和国防、科技的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的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简略的说,那些最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最能够代表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最能凝聚和统一社会主义多数成员思想的价值观念体系,就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具体说来,就一个社会的思想文化价值而言,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那些在社会上层建筑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它们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精神面貌等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概括起来,对当代社会中国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解释。 (二)内涵分析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8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和内容。无论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还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或是树立和饯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第二、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使全体人民树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而奋斗。只有始终突出这一主题,我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具有现实的时代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才有所皈依。强调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我们所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所要树立的共同理想,是建立在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吸收人类文化文明成果基础上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标志的共同理想,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更是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汲取了社会主义时代精华的价值原则。我们既要汲取和发扬光大民族的一切优良传统,又要审时度势,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勃勃生机。 第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我们必须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贯穿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进程的始终,把由此激发的人民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作用于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去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所以说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第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完整体现了中华悠久文明的美德精华、更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集中反应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确立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只有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我们价值体系的基础,我们才能自觉地选择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自觉地积极的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我们社会主义的价值基础我们才能自觉的选择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自觉地积极的投身于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所以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创新更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及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是因为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资料的生产。因而在每一个阶级社会中都必然有一个国家支持和倡导的思想意识形态。古往今来,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有一个对精神和理性的追求,并形成与其社会结构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反应,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也就是这个社会大多数成员都应该倡导、推崇、遵循、践履的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 9 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以孔孟学说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经由孔子到宋明理学的不断丰富和积淀,最终形成了维系整个封建社会2000多年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了支撑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并由此创造出了历史上繁荣的封建文明。这种思想体系在进入近现代以来无法解决中国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不可否认,从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发展而以十八世界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以及十九世纪的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所创立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也在资产阶级建立政治统治以来的数百年间成为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思想及政治基础,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变革中,以及在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早期,他们都曾经发挥了非常革命的作用。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到今天最进步的一种社会形态。我们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经济体制上说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政治体制上说,我们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这些根本性的政治要求相适应,必然要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其实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他强调我们的文化必须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相协调,强调要形成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为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提供文化支持。和谐文化的基础就是首先有一个全体人民认可、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次向世人展示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随着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的发展,随着中外文化和交流进一步膨胀,随着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部位做出清晰的界定就显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重要,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鲜明的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无论在社会思想观念多变多样的情况下,无论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怎么的变化的情况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部位是不能动摇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的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的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性、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和谐社会的理念,确立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和谐舆论气氛,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只有具备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国人民思想奋斗的精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一定要大力宣传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广大干部群众普遍接受和掌握、自觉遵守和奉献。近几年来,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依法治国与以 10 德治国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等一系列重要任务和举措,这些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完全一致的。要在思想认识上和工作中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又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要把长期规划和近期安排结合起来,弃而不舍,常抓不懈。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产生于100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呢?一种理论要不要坚持并不在于它产生时间的长短,而是决定于他正确与否。知识的现实价值并不以提出时间的长短而转移而是以这些知识提出的客观关系是否还存在为转移。就知识的真理性而言,绝无新与旧之分,只有真理与谬误之分,阿基米德定律已经2000多年了,但今天谁又能说它不是真理呢,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阶级立场、严密的科学体系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首先取决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理论价值,即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在于满足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反应了科学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向,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有其他思想体系无可比拟的科学性和说服力。 列宁特别指出:在第一个时期的开头,马克思学说绝不是占统治地位,他不过是无数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之一而已。在19世纪中叶,当时讨论社会主义的人很多,像杜林、拉萨尔、库林等等。那个时候的马克思主义绝不是在工人中占主导地位的学说而只不过是无数的社会主义派别和思潮而已。到了1871年巴黎公社的前后,这个时候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工人运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意识形态。这恰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这种真理的感召力。而在第二个历史时期,也就是巴黎公社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在凝聚和团结无产阶级的力量、创建社会主义政党,指导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方向等各个方面已经获得完全的胜利并且广泛传播开来,对于第三个时期,列宁断言:即将来临的历史时代,定会是马克思主义这个无产阶级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这之后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了列宁的这一论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还取决于他是经过实践和历史证明了的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1920年,列宁说:俄国在半个实际了经历了闻所未闻的痛苦与牺牲,表现了空前未有的革命英雄气概。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和舍身忘我的精神去探索学习和实验,真是饱经苦难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正确的革命理论。用列宁的这段话来形容我们中国革命的历程,同样是再贴切不过。中国人民认识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样经受了及其艰辛的探索。为了寻求强国富民之道,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也曾多次多方面的向西方学习,引进了包括改良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各种思潮。他们也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扮演过流行的角色,但是最终都失败了,都被历史所淘汰了。在同样的失败和教训中,中国人民同样饱经苦难才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也才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 11 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100多年来,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从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马克思主义始终作为一个科学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思想体系,中国人民从近百年来的沧桑巨变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摆脱苦难之根本,是中华民族的唯一指导思想。8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的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个胜利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只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党和全国人民,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奋斗取得的一条基本建设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保证。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还取决于他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843年,马克思声明:我不主张我们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我们不主张教条式的预测未来,而是在批判中发现新世界。对那些总想在现成的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标准答案的人马克思做了无情的嘲讽.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对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应用,必须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895年,恩格斯告诫后人,一定要正确的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学说,马克思的这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一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总是以这样的方法去思考去探索从而在实践的土壤中不断实践创新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树永远长青。20世纪八十年到末到九十年代初,一些西方政要断言马克思主义已经死亡,这既不符合事实也不是西方学者的一致意见。德国著名的学者哈贝马斯指出: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东欧剧变和苏联的变化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法国思想家也认为不能没有马克思。所谓马克思主义死亡的断言是一种自相矛盾、破绽百出、违反理性的共识,对于这种断言必须予以抵制。199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00周年之际,全世界的人们仍然在马克思学说那里寻找思想的武器,以期能应对诸多的社会问题和全球性的问题,出现了一股回归马克思的热潮。法国人道报报道:今年从纽约到东京,从圣保罗到耶路撒冷到处都奏起了共产党宣言的乐章,宣言对21世纪仍将发生重要影响。马克思主义没有死,马克思仍然活着。在新千年到来之际,BBC通过互联网评选千年思想家,马克思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历史和现实为我们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画面。在100多年中,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一棵长青的理论之树。小平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得到了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健康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失败了,没用了。我们也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一方面是人类生产实践的产物,另一方面在现实的阶级社会中,他也是人类阶级斗争和实践的产物,说到底是阶级关系的反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非剥削制度取代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受到剥削制度的拼力抵抗。对于公开对抗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也必然受到资产阶级的极端敌视和诋毁。因而,马克思主义从他诞生之日起,就成为资产阶级围剿的对象。 我们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当前整个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历史条件下,企图否定和淡化马克思主义的倾向成为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危险。冷战结束以后,掀起了一股所谓淡化意识形态的风潮,一时间西方所谓后现代主义的前卫时尚全球性的消费文化和享乐主义等等纷踏而至,淡化意识形态的后果是人们的信仰价值 12 观等深层次的思想意识被改变。但是,就在这一股淡化意识形态的风潮中,受到冲击和嘲讽的固然也包括西方思想中理性的人文精神。但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如个人主义中非但没有淡化反而被强化了,而消费文化享乐主义等等作为淡化意识形态的洗涤剂所消解的恰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本质的部分—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成为西方国家用以淡化和涣散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基础和意识形态的一个所谓的有效良方。事实证明,所谓淡化意识形态,被淡化的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如列宁指出: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警惕,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全党武装人民,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作用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自觉做到两个坚定不移,绝不含糊:一个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的革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对于走进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在新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科学地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的神圣责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前进的行动指南和思想基础,对于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中华民族的统一至关重要。如果放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那必然会造成指导思想上的混乱,导致政治动荡,社会动荡,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全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正确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一) 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信念,是指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状态,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理想信念作为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从而都是一种能动地作用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巨大力量,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就等于没有精神支柱,就会失去凝聚力。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从社会产生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现象以来,人们就从没停止过对平等、对公正等社会理想的追求。角斗士斯巴达克的怒吼震撼了古罗马帝国的宫殿,陈胜吴广的起义使秦始皇千秋伟业的梦想二世而亡。古往今来,无数的仁人志士正是以这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才使得我们人类社会从远古走向今天,从荒漠走向文明,科学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永远是照耀人类历史前进的灯塔和不绝的智慧源泉。 13 一部中国革命的奋斗史,也是一曲理想信念的赞歌,没有革命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成功。2006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去参观纪念长征的大型展览的时候,当我们穿越70年的历史风云去感受前辈们艰苦卓绝、英勇无比的史诗般的伟大创举时,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会受到深深的震撼。毛泽东曾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邓小平也多次强调这一点,他指出: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么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邓小平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他语重心长地多次告戒全党,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理想信念就是要搞共产主义,我们在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中国共产党以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 首先,共产主义是一个代表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科学理想。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体系首先体现了一种根本的社会价值取向,它以人类的社会解放为目标,蕴涵了人类良知和文明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社会的公正、正义和平等,是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真正关注亿万被剥削被压迫者的命运,第一次由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公开宣战的崭新的意识形态。 第二,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最高阶段,那将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极大提高,社会公正平等,每个人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整个人类得到彻底解放的美好社会。为实现这样的社会理想而奋斗,是共产党人神圣的历史使命。但是尤其重要的是,共产主义作为一个美好的科学的社会制度,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经过共产党人长期艰苦奋斗才能实现。每个历史时代的共产党人都有着具体的历史使命,而这种历史使命又是向共产主义不断趋进的历史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主义既不遥远也不飘渺,共产主义就在我们身边。比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的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中处于特殊历史阶段的特殊历史使命。 共产主义既然是一种为实现其价值目标和社会理想而不断实现的社会运动,就决定了我们党必然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我们既要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团结广大人民扎扎实实地做好现在的事情。在当代中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更加需要一个能代表广大人们根本利益的为社会各个阶层所广泛认同的共同理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那么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坚持这条道路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奋斗,我们的各项事业包括革命和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新的世纪,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中国人民以更加自信和自强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今天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一千美元,正在向三千美元的目标迈进, 14 这标志着我们开始实现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神舟6号遨游太空的矫健身影,彰显着我们中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提升;免征农业税,使我国亿万农民告别了我国几千年来交皇粮的历史,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总体环境稳定,人们的创造活力被空前释放,中国经济连续20年来的平均增长率达到9%以上。今年是我们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周年。2001年时,我们经济总量是全球第7位,现在的经济总量已经一跃而为2006年的世界第3位,社会主义的中国生机勃勃。理想决定行动,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既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设想,也是对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根本体现,是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旗帜;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愿望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短暂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无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能够也应该认同这个共同理想,并且为这个共同理想而奋斗。 (二) 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 在当前形势下,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这里的重要问题是,认真认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曲折性。我们或许有些同学对社会主义抱有一定的怀疑,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对社会主义出现的曲折挫折有一定误解。其实有历史以来,任何新的社会制度都是在新旧势力反复较量中进行的。新势力战胜旧势力总要经过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有时会出现暂时的严重的挫折,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规律性现象。何况社会主义是以一种全新的以非剥削制度代替剥削制度的革命,即使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剥削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同样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发端于14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到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长达数百年的思想和文化的准备,而从1644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到1793年法国大革命才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获得了世界大发展,这期间资本主义同样经历了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这样看来,社会主义不过才走过了不到百年的历程,即使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现在,也不过150多年,所以社会主义所经受的挫折也就不足为奇了。如果仅仅从社会主义所经受的磨难就断言说社会主义不行了,实在是一种政治上的近视眼。 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100多年的实践来看,社会主义运动也是波浪式前进的,期间既有高潮也有低潮。回顾历史150多年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来都是在曲折中潜行的,也曾经历了多次的高潮和低潮,但是耐人寻味的是几乎每次低潮之后都会赢来一次新的高潮,低潮与高潮的跌宕交融形成了急流万转、波浪壮阔的历史画卷。1848年的欧洲革命失败以后,欧洲的工人运动似乎一时陷入沉寂,但是于无声处听惊雷,1871年伟大的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了,这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一次伟大的尝试,在法德反动势力的绞杀下,公社只存在了72天就失败了,但是公社的原则却永存了下来。正当欧洲的资产阶级为刚刚镇压了巴黎公社革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仅仅过了15年,1886年在美洲大陆上就爆发了由40万人参加的美国工人总罢工。1889年恩格斯创立了由22个工人阶级政党参与的第二国际,比之第一国际时,工人阶级的力量大为增强。19世纪末,恩格斯逝世以后,由于波恩斯坦修正主义的影响,第二国际破产,刚刚高涨起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又陷入了低潮。但正是在与 15 波恩斯坦修正主义的斗争中,却锻炼出了一支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马克思主义者队伍。在列宁的领导下这支队伍由小到大,终于在1917年成功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微微转弯,中国革命也在1949年取得了胜利,深刻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但是在20世纪的末叶,世界风云变换,社会主义受到挫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再次处于低潮。当前,各国共产党人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新的建设,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有效的顶住了西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压力,维护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些都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即使处于低潮时,也始终是一股生机勃勃的有强大战斗力的政治力量。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的重新兴起绝不是幻想,而是有着客观依据的必然。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能在社会主义处于高峰时期过于乐观,同样也不能在社会主义处于低谷时期就灰心丧气。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而奋斗,应当成为当代一切有为的大学生们的历史使命。 讲理想信念,必须密切联系当前的社会生活实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中国进入了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思想文化、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人生目的,也在急剧地发生变化。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成分将长期并存,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也会长期存在,在利益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主导下,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影响日渐凸显,一些人的国家观念、集体观念、社会责任感明显减弱。面对新的实际,我们一方面应当加强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宣传与教育,对共产党员和大学生中的积极分子提出更高要求,而对广大的普通群众对多数的青年学生,通过教育树立起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共同理想。 邓小平说过,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们生活得到改善。说到底,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就是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生产力,就是要不断的赶上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使社会主义的理想在实际的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践中成为实实在在的美好现实。 在当前既要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上,也要帮助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处理好现实中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帮助他们为实现理想创造可行的具体的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同理想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共同为之奋斗。共同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要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这绝对不是大道理,我们只有在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 四、 宏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综合,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连绵不绝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 16 体现。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江泽民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党的十六大对中国民族精神作出了精确概括: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同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已经深深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和民族气质中,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价值趋向,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将给我们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哪个国家象中国这样从未间断的保持衍生了本民族的原生文明,有哪个民族向中华民族这样尽管经历了如此多的内忧外患、饱受了种种苦难却从来没有被外来民族所征服,纵观历史,曾经一起被被列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其他很多国家,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已经衰落在历史的风尘中。早在19世纪,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在比较了各个文明古国的文明发展历史后,就曾断言,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而100年后的另外一位英国著名学者罗素也发出惊叹,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下来。古老的中华民族之所以顽强的走到今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千百年来爱国主义传统从形成到不断的延续、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意识之中。为此,我们才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年古训,才有了生生不息、代代崛起的魏碑,有望的仁人志士,这种在强烈爱国主义光荣传统下形成的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无疑是推动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正是有了这种民族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才虽饱经忧患和罹难但仍然自立自强,正是依靠这种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才在广阔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缔造了为世人惊叹的灿烂的中华文明。民族精神是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加以培育和发扬。 弘扬民族精神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前提和精神纽带。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这里的综合国力主要是讲经济实力、技术实力,但是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把民族团结起来,凝聚起来,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力、创造力极大的发挥出来,是广大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的重要前提,也是形成万众一心、坚韧不拔、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强大民族精神力量。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也是积极应对当代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保证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条件。从世界历史的发展来看,许多国家的崛起,许多国家战胜突发性的灾难,使整个民族转危为安,往往都是有其民族精神在起支柱作用。从抵御西方文化霸权的角度看,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不仅凭借着经济科技军事优势时常干涉别国内政,而且把文化作为推行经济政治文化霸权的软武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的渗透,企图从根本上消解各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总体上我们还处于比较弱势的发展中国家,要高度重视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就必须借助于民族精神,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是维系中华民族连绵不绝、常盛不衰的精神纽带,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17 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还必须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褒生机的源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是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是被全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崭新的精神风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裕进取的思想品格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就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这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包括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包括了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伟大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优良传统,这个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星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战胜各种风险考验,谱写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新画卷,赋予了民族复兴特大生机,靠的就是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我们铸就的时代精神。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必须进一步大力弘扬这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2006年3月,胡锦涛在看望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向广大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要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 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这个荣辱观以鲜明简练的语言、深刻丰富的思想、寓意高远的内涵,既完整体现了中华悠久文明的美德精华,更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确立了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 18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发扬了我们党优良的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道德建设的关键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养和形成。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一向非常重视社会群体的作用,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具有什么样的荣辱观,人们作出的某种道德选择而在心理产生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或者羞耻感和自豪感,决定着这个社会主流的思想文化选择和道德行为的发生。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提出,“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 荣辱观从根本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继承了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道德精华,如爱国勤劳、团结艰苦,同时又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比如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它已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要求,同时也是搞好经济活动的必然要求,这表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已经历史地成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现实性、建设性和针对性的主题,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当前形势下的迫切要求,面对当今由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所引发的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市场经济给人们思想行为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确实出现了不少不正之风和消极的腐败现象,在一些人的头脑当中,是非善恶美丑的荣辱界限完全被模糊,甚至被颠倒,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大行其道,某些人背信弃义、见利忘义、亵渎崇高的行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严重毒害了社会风气,特别是腐蚀了青少年的思想,对这些现象和行为如果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加以彻底地纠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我们要倡导什么弘扬什么,同时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我们要反对什么,唾弃什么,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表明了明确的建设之道,我们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唯有全社会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以持之以恒的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去构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厦。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不仅丰富和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更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坚实的道德基础和基本的行为准则。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党的理论创新也在不断加快。以胡锦涛我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新的实际,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成为新时期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针。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导向。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旗帜鲜明地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即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也 19 是20世纪后业以来,关于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物的发札记的思想成果的吸收,但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一定的形态条件下,人的发展的内涵又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在社会主义的当代中国,人应该怎么样子发展,向什么样的方向以什么样的标准来发展,讲人的发展问题,这是必须要解决的,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正是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为荣、团结互助为荣、诚实守信为荣、遵纪守法为荣、艰苦奋斗等优良道德风尚的弘扬和遵从,以及通过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等不良思想行为的反对和贬斥,非常具体为我们树立了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究竟应该发展什么出反对什么的时代标尺,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根本的价值导向 其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树立和落实社会主义发展观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真理性认知的知识体系。荣辱观作为在实践过程中作为主题的个人或群体进行道德和行为取舍的内在标准,从本质上讲科学和道德都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都是对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因而科学和道德常常是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尤其是在社会领域内。如果丧失了道德支撑的所谓科学,最终必将被逐出科学的殿堂。科学发展观使人们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真理性认知。而这种正确的认知必须以正确的荣辱观为支撑。我们所说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是以满足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发展,必须是以自己的辛苦劳动和艰苦奋斗为基础的发展。必须是依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友爱诚实手信获得的发展,必须是体现依法只国,以德只国,符合社会主义法制要求和道德要求的发展。反过来说,为什么在一些地区一些人中出现的为追求经济利益,不讲诚信甚至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的丑恶行为,为什么会有一些官员不惜牺牲环境、耗尽资源为代价搞劳民伤财的功绩工程、形象工程,为什么在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人不惜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作出完全丧失国格以及人格的行为。归结起来就是这些人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出了问题,从根本上模糊了荣辱,甚至颠倒了荣辱的标准。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和谐的本质是不同事物间的一种关系的体现。在现实社会条件下,社会关系的和谐主要表现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法律,以及人与人之间、社会群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等关系的和谐。显然要实现这种和谐就要求社会的大多数成员要建立起具有共同价值认知的荣辱界限,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 如果没有对法律纪律的高度遵从和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批驳,就不会有民主法制的健全和公民的法律自觉,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和无序;如果没有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负责和热爱,没有对劳动和艰苦奋斗的尊重以及对好逸恶劳、骄奢淫逸的坚决抵制和批判,就难以建立真正的公正平等的社会;如果没有人们间的团结互助和诚实守信,损人利己和见利忘义的丑行就会泛滥,也就根本不可能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没有科学的底蕴和追求真理的热情,就难以破除愚昧无知的偏见,难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就不会有充满活力的社会环境,也就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同时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实践途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在充分汲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更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明辨是非、扬善惩恶指明了方向,确立了一个很强的可 20 操作性的具体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实践途径。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生活中,实践弘扬“八荣”唾弃“八耻”,我们才能建立起一个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全体人民包括所有同学们的共同参与,践行“八荣”,抵制“八耻”,应当做到人人有认识,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我们相信,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价值的导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将谱写出新的壮丽篇章。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一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并强调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断。 首先,道德本身就是文化的核心内容,道德的取向体现着文化的性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道是用于表述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的普遍规律,所谓德是指具体事物得之于道所表示的行为规范或事物所表示的范畴。可见道德一词的最早含义,就是指文化的核心和取向。现在意义的道德,是指有一定社会关系所决定的以善恶评价的方式、注意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以及自然之间伦理关系的行为关系的综合。从本质上说,道德又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它主要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来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运用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调整和维系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综合。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主要包括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的道德内容,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道德取向的道德原则,以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的道德目标,以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以是否有利于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以是否有利于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以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为标准的道德评价,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以艰苦奋斗为己任的道德行为,所有这些显然也都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有的题中之义。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道德之于人类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任何一个社会,要使其保持有序与和谐就必须制定出一整套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不仅制约着个人的行为, 21 而且也制约着社会各个方面,包括文化的发展、道德的内涵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文化的内涵以及人们的行为。道德虽然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却有着比法律、纪律更广泛的社会实用范围,可以说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尤其不同的是,与法律规范不同,道德不仅是一种他律,依靠社会舆论来调整社会关系,而且更是一种自律,依靠道德信念自觉的遵守道德规范。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先进文化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遵循什么样的道德,道德水准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进步的标准。道德就象一面镜子,光耀着崇高,鄙夷着卑鄙。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或事常常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自醒,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感动中国节目,以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和事感动了多少中国人~当感动中国的红纱翩然而落,每个中国人潸然泪下,牛玉儒、任长霞、徐本禹、洪战辉一个个名字无不让我们引以为荣,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进行着年轻而深刻的思考。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不能成为一个抽象的口号,而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在各行各业中在全体人民中进一步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逐步建立日益完善的反映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要求的具有很强引导力和规范力的道德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应当按照以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的法律要求,进一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把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渗透到我们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应当按照与中华美德相承接的道德要求进一步把中华民族刚健有为、仁爱和谐、追求正义、注重修养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从点滴做起,要着力培养文明道德风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今天这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客观形势下,更应当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灵疏导,加强人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的心理和谐。还要注意节约和保护资源的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广泛地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大学里创建和谐校园的活动,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来引导社会,用和谐的态度来对待事物,用和谐的方式来处理矛盾,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的社会风尚。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也要体现贴近实践、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帖近”原则,要把道德的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的层次,着眼于多数鼓励多数,循序渐进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地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比如我们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的活动,对共产党员提出更高的思想道德要求。首先是党风要好,以此来带动政风,从而促进整个社会风气和民风的好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其他一切工作的思想和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重要的政治优势。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22 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和方法,注意要把教育和管理相结合,来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覆盖全社会的工作机制,不断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 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并作为我们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持续发展,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教育科学文化说到底,要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是物质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条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党都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制定了由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劳苦大众、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教育与劳动联合起来的苏维埃总方针,提出中国国民文化和国民教育的宗旨是建立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和生产劳动相互结合,规定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方向,确立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奠定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共产党人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创立了邓小平教育理论,邓小平明确指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早在1977年,邓小平刚刚付出的时候,他就明确提出,要把科学和教育的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和发展现代化强国的先导。1988年邓小平又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进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进入新世纪,江泽民同志站在时代发展和历史的高度,敏锐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论述教育问题。他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他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而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关键就在于教育。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极为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200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与世界发展趋势和深化我国教育改革为主题进行了第34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强调必须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是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而且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13亿人口如果素质比较低,就会变成沉重的人口负担,如果教育水平高就会变成丰富的人力资源。进入新实际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就是要坚决地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建设有13亿人口的人力资源强国,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振奋的景象~要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把我国人口负担转变为强大资源优势就必须依靠教育。综观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无不是以人的素质的提高为先导,以教育的普及为基础,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也要依靠教育的发展, 23 和整个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当今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教育和培训的贡献率已经占到了20%左右。进入到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把振兴教育作为基本国策。比如美国,1993年以来提出并推行了振兴美国经济的三大发展战略,其中之一就是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国民素质,在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使用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比,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还相对落后。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进一步发挥科技在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而关键只有依靠教育。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6年3月19日,在第7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总结了20多年来中国教育取得的巨大进步,特别是普九教育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开始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基本适应现代化需要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但同时,我国目前也存在着十分严重的教育问题。我们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优质的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而且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构成了当前教育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和严峻的挑战。比如因为教育而至贫的问题,教育乱收费问题,城乡教育差别的问题,教育产业化的问题,还有引起广泛关注的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特困生上学问题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等等。都从这个矛盾引发而来。教育领域内各种问题的存在,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构成了潜在的威胁。2006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提问时,特别强调了中国的平民教育问题。他说,在这里我特别想强调一下平民教育问题,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素质,我们有十三亿人口,9亿农民,平民的比重更高,我们之所以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就是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从而使人人能得到教育。 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问题,就要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要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摆在教育工作的最核心位置。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积极构建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城乡、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的教育政策,把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向中西部分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做适当倾斜。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和谐校园,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发展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 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不仅要发展自然科学,也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邓小平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是现代化国家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曾这样讲,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 24 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这就是四个“同样重要”。 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以往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经济、政治、军事和科技方面,这些因素是综合国力中硬的一面,即所谓的硬实力。而人类社会发展到越来越文明的今天,国家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软的一面,即软实力也越发重要了。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的是美国的约瑟福。奈斯比特,他把软力量定义为,让其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及吸引和说服别人的能力而非恐吓他人的能力。软力量是相对于硬力量而言的,硬力量主要来源于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软力量主要来自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的吸引。加强中国的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必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打开了蓬勃发展的空间,文化基础设施不断的完善,文化市场日趋发展,群众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的文化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文化体制是我国现行的各项文化事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领导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体制上的保障,进行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与进行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一样都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当前深化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我国现行的文化体制和文化管理体制,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2005年12月23日,发表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分为9个部分,共36条,要求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的领导,切实加强对文化改革的组织领导,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稳妥的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目的就是让文化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迫切要求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消除各种体制性障碍,改变我国文化产业规模比较小、相对分散、总体势力比较弱的现状,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当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是: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文化领域的资产重组,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并且还要积极参与文化产品的国际交流与竞争,把我们先进的具有中华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优秀文化传扬到全世界。去年在德国莱比锡的国际文化出版节上,我们国家的图书出版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即,一手加强政府对文化公益性事业的扶持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手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市场机制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积极培育文化企业,完善文化政 25 策,壮大文化产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之成为繁荣文化艺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2006年的1月11日,中国社科院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2006年文化蓝皮书《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全面聚焦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对我国当前的文化遗产保护、电影业、唱片业、广播电视业、网络产业等系列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状况,包括2005年引起的极大社会反响的超女现象等逐一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近几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和建设的经验。蓝皮书指出,这些实践证明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巨大的。 第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要办好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坚持党管新闻、党管媒体的原则,始终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提倡科学精神。要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的心声结合起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同讲求宣传艺术统一起来,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 第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我们要坚决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改革促繁荣。但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文化事业的科学管理,特别是要建立科学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健全文化市场体系,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则是既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又要细致稳妥、有序推进,确保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确保政治导向,确保宏观控制力。 文学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努力生产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努力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精品力作,积极推进我国文艺创新和繁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积极投身于讴歌时代的文化创造活动;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映人民心声;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开拓文艺的新天地;做到德艺双馨,积极旅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是努力,中国未来文化发展的前景应是光明的。 阅读书目 1(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 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2. 邓小平: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 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 3. 江泽民: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 《江泽民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4.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6. 《国家 " 十一五 "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人民日报》 2006 年 9 月14 日。 26 7. 胡锦涛: 《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 《人民日报》 2006年11月11日。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2.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4. 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5.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27
/
本文档为【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