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食用菌 论文

2017-09-17 10页 doc 26KB 65阅读

用户头像

is_721103

暂无简介

举报
食用菌 论文食用菌 论文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 摘要:金针姑是备受人们青睐的食用菌之一。它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键功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3大食用菌。通过科学家和广大菇农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金针菇种植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使广大金针菇利~植户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首先阐述了金针菇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然后从品种选择、栽培季节、原料配比、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期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金针菇栽培技术:实践证明~只要周到安排、科学管理~栽培金针姑是可以成功的。 关键词:金针菇、形态特征、生长条件、栽培技术、...
食用菌  论文
食用菌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 摘要:金针姑是备受人们青睐的食用菌之一。它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键功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3大食用菌。通过科学家和广大菇农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金针菇种植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使广大金针菇利~植户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首先阐述了金针菇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然后从品种选择、栽培季节、原料配比、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期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金针菇栽培技术:实践~只要周到安排、科学管理~栽培金针姑是可以成功的。 关键词:金针菇、形态特征、生长条件、栽培技术、菌种、关键要点 1、绪论 1(1金针菇的简介 1(1(1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 、冻菌、金菇、智力菇等,英文为:"Enoki Mushroom ",拉丁文学名为Flammulina velutiper (Fr.) Sing.。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金针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 1(1(2地理分布: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但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营养型,是一种异养生物,属担子菌类。金针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1,。 1(2生物学特性 1(2(1形态特征:金针菇由营养器官(菌丝体)和繁殖器官(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1(2(1(1 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 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通常呈白色绒毛 状,有横隔和分枝,很多菌丝聚集在一起便成菌丝体。和其它食用 菌不同的是,菌丝长到一定阶段会形成大量的单细胞粉孢子 (也叫 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萌发成单核菌丝或双核菌丝。有人在 试验中发现,金针菇菌丝阶段的粉孢子多少与金针菇的质量有关, 粉孢子多的菌株质量都差,菌柄基部颜色较深。 1(2(1(2子实体主要功能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金针菇的子实体由菌盖、 菌褶、菌柄三部分组成,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 球形或呈扁半球形,直径1.5,7厘米,幼时球形,逐渐平展,过分 成熟时边缘皱折向上翻卷。菌盖面有胶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 黄白到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 稀疏,长短不一,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央生,中空圆柱状, 稍弯曲,长3.5,15厘米,直径0.3,1.5厘米,菌柄基部相连,上 部呈肉质(亦有说菌柄为纤维质、胶质),下部为革质,表面密生 黑褐色短绒毛,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孢子圆柱形,无色。 2、生长发育条件 2(1 营养:金针菇是腐生真菌,只能通过菌丝从现成的培养料中吸收营养物质。 在栽培中,培养料的选择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金针菇菌丝生长和子 1 实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包括氮素营养、糖类营养、矿质营养和少量的维生素类 营养。氮素营养是金针菇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原料,在栽培配料中麦麸、大 豆粉等原料含有大量的氮素养料。糖类主要指碳水化合物,它是金针菇生命 活动的能源和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金针菇可利用培养料中的淀粉、纤维素、 木质素。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碳、氮比以20?1为好,子实体生长阶 段以30,40?1为好。金针菇需要的矿质元素有磷、钾、钙、镁等,所以在 培养中应加入一定量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钙、硫酸镁等矿质养料。金针菇也 需要少量的维生素类物质,由于在培养料中如麦麸、豆粉中含有的维生素量 基本可以满足金针菇生活需要,因而在栽培中常不再添加维生素类物质。 2.2 温度:金针菇属低温结实性真菌,菌丝体在5,32?范围内均能生长,但最 适温度为22,25?,菌丝较耐低温,但对高温抵抗力较弱,在34?以上停 止生长,甚至死亡。子实体分化在3,18?的范围内进行,但形成的最适温 度为8,10?。低温下金针菇生长旺盛,温度偏高,柄细长,盖小。同时, 金针菇在昼夜温差大时可刺激子实体原基发生。 2.3 水分: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的含水量要求在65%,70%,低于60%菌丝生长 不良,高于70%培养料中氧气减少,影响菌丝正常生长。子实体原基形成 阶段,要求环境中空气相对湿度在85%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 湿度保持在90%左右为宜。湿度低子实体不能充分生长,湿度过高,容易 发生病虫害。 2.4 空气:金针菇为好气性真菌,在代谢过程中需不断吸收新鲜空气。菌丝生长 阶段,微量通风即可满足菌丝生长需要。在子实体形成期则要消耗大量的 氧气,特别是大量栽培时,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积累量超过0.6%时, 子实体的形成和菌盖的发育就会受到抑制。 2.5 光线:菌丝和子实体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均能生长,但子实体在完全黑暗 的条件下,菌盖生长慢而小,多形成畸形菇,微弱的散射光可刺激菌盖生 长,过强的光线会使菌柄生长受到抑制。以食菌柄为主的金针菇,在其培 养过程中,可加纸筒遮光,促使菌柄伸长。 2.6 酸碱度:金针菇要求偏酸性环境,菌丝在pH 3,8.4范围内均能生长,但 最适pH值为4,7,子实体形成期的最适pH值为5,6。 3、栽培技术 3(1栽培时间的选择 金针菇为低温结实性真菌。主要栽培季节:地下栽培为9 月-次年4 月;地下道栽培夏季其内气温不高于15 摄氏度(l3 摄氏度更好),通风好的可周年栽培,高于18 摄氏度的应用高温品种也可周年栽培。 3.2培养料的配制 2 3.2.1原料及配方 玉米芯或锯末、棉籽壳等占95 % ,过磷酸钙1 % ,石膏1 % ,硫酸镁0 . 4 % ,生物学 140 ,。 效率110 % - 3.2.2培养料的配制 3.2.2.1 锯木屑以阔叶树木屑为好,松杉木屑不适合栽培,木屑主要起保湿和通气作用, 粗木屑多,培养基易干,木屑过细,通透性差。米糠和麸皮含有金针菇生长发育所 需的全部养分,但多加米糠或麸皮则发菌慢,容易产生水菇,产量低,质量差。松 木屑应用5 ,石灰水澄清浸泡18 -20 小时,以清水冲淋至中性,沥干备用。 3.2.2.2 锯屑愈陈旧愈好,其他培养料愈新鲜愈好。若无陈旧木屑,可把木屑薄铺于地 面,用水喷湿,暴晒数周;或把木屑加水拌湿,堆积发酵,翻堆1 次,数日后 即可使用。 3.2.2.3 在棉籽壳和木屑配方中加不超过20 ,的碎稻草和废棉,保水性好,产量高。 3.3装袋、灭菌、接种 培养料配好后,堆闷1 -2 小时即装袋,当日必须装完。选用规格(长x宽)17cmx28cm, 厚0.6mm的塑料袋,装料300g左右,两头扎口。装料必须上下粗细松紧一致,袋口用 塑料绳扎紧。扎口必须注意:?装好后,清除袋口残存的培养料,把袋内空气尽量向外 排除才扎。?紧贴培养料扎口。 培养料全部装好把袋扎好口后应及时移入灭菌锅中灭菌。灭菌时间因袋大小不同而异, 40 -42 厘米x17 -18 厘米大小的袋子,常压下灭菌10 小时或高压灭菌2 小时。 灭菌后,将料袋放进消毒过的接种室,待冷却到28?以下时直接从袋口接种。平均气 温25 摄氏度以上每瓶原种接35 -40 袋,使袋内料面有薄薄的-层菌种,以利发菌,防 止杂菌侵入。平均气温20 摄氏度以下,每瓶原种接70 -80 袋。菌种应选用生活力旺 盛、健壮、无杂菌污染的适期菌种。 3.4发菌期管理 接种后,把菌袋移入培养室堆放发菌。堆高1 米左右,宽以2 袋长为度,堆与堆之间留走道。发菌过程中,室温保持22 摄氏度,待发菌深人料内3 厘米左右,保持20 摄氏度,空气湿度60 ,-70 %。正常情况下,接种后10-15天菌丝可伸入培养基20-25mm。发菌阶段要尽量避光培养,温度控制在25?左右,菌丝长满料袋后应经常观察袋内菌丝的变化。如袋壁及料面吐黄水时,应立即移入出菇室进行催蕾,将袋口敞开恢复原来的圆筒状,立体排放,如果发菌顺利,接种后20-25天菌丝可覆盖整个料面,此阶段要求挑出杂菌,每7 - 8 天检查1 次,发现杂菌及时拣出。并将发菌未满袋的菌袋排在一起继续发菌。袋内培养料2 / 3 或全部发好菌的,即可移入栽培室。袋内培养料2 / 3 或全部发好菌的,即可移入栽培室。 3 3.5搔菌及催蕾 发菌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搔菌,把接下去的菌种块挖掉,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发生,如果培养基表面很干,可以采用刮搔,即把老菌种菌皮和5-10mm培养基一起成块刮掉。菌丝受搔菌的机械刺激和低温刺激就可形成原基,要保持空气湿度90%-95%和加强通风,可抑制搔菌后袋表面形成的气生菌丝形成,有利于催蕾出菇。 此期应把袋口松开,室温保持温度10 -15摄氏度(6 -10 摄氏度最佳),空气湿度90 ,-95 %,二氧化碳含量保持0 . 114 写,0 . 152 ,,光照1 -2 勒(相当于每隔15 天挂1 盏3 - 5 瓦的电灯泡的亮度),促进菌柄延伸,抑制菌盖开伞。空气新鲜菌蕾长得丰盛健壮。通风时间:温度高时,早晚通风;温度低时,中午通风。并定期向袋四周空中喷雾,但不可向菌蕾直接喷水,也不可使水流入料内,以免菌蕾生长不良,-般5 -15 天就可出蓄。菌蕾形成后,将袋口拉下折叠,离料面3 厘米,以增加通风量,并把凸出于培养料表面的老菌块拿掉,畸形的小菇拔除。待子实体长至袋口,拉直袋子,覆盖地膜保湿。在出菇过程中,若用地膜覆盖,在塑料袋下部垫-张不透水的薄膜,膜内灌-层水,从而不喷水、不掀膜就可以创造适于金针菇生长的二氧化碳浓度和空气湿度。 3.6均育和抑制 均育是利用抑制工艺的低温,使抵抗力弱的原基不致于枯死,增加抵抗力,能均匀发育。均育要求温度约8?,空气湿度85%-90%,一般2-3天。抑制是为了控制先伸长的金针菇的生育,促进后长的金针菇的伸长,使所有的菌柄长度整齐一致,抑制始期以菌柄长1mm,菌盖直径为1.5mm为适,抑制期温度保持在3-5?,湿度为85%-90%。CO2浓度在0.1%以下,抑制期7天左右。还可采用降温、降湿,通风措施,延缓子实体形成,使其同步进行,以利出菇整齐,成批采菇。 3.7生育阶段的管理 当菌柄长0.5-1.0cm时,增加光照,有增产和提高品质的作用。由于金针菇子实体具有很强的向光性,从菇体长2-3cm时开始套纸筒到收获,用一定的光照可诱导菌柄向光伸长,因此,在床架上方每隔3-5m吊一个15W灯泡,产生垂直光,促进菌柄伸长。此阶段以温度8-15?,空气相对湿度85%-90%,菇房中CO2含量保持0.10%-0.15%为宜,这样可达到抑制菌盖开伞,促进菌柄伸长的目的。约15天,菌盖直径可达1-2cm,菌柄长可达8-15cm,即可进行采收。 3.8适期采收 当菌柄长13-14cm,整齐,菌盖直径1cm左右,边缘内卷,没有畸变,菌柄菌盖不呈吸水状,菌柄根根分清,又圆又粗,全体纯白色,菇体结实,含水量不过多时为采收期。采收前几天要检查菌盖含水量,如果含有很多水分,采收前2天要通风促进水分蒸发。采收后把菌柄基部和培养基连接的部分培养基及生长不良的菇剔除,按市场要求进行小包装,或用聚乙烯薄膜袋抽气密封,低温保藏。二潮菇后,为提高产量和品质,可将菌柱脱出调头装袋,也可封闭原出菇袋口,打开另一头出菇[4,12]。 4、关键要点 4 4.1改宽袋栽培为窄袋栽培 许多人认为、采用25×50厘米的塑料筒栽培金针菇为好。但实际上宽袋易感染杂菌;且菇蕾少时,子实体易弯曲,影响质量,达不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要求。所以,还是以17×33厘米的塑料筒为好。 4.2改高压灭菌为延时常压灭菌 金针菇是维生素,1、,2的天然缺陷型,在维生素,1、,2含量丰富的培养料上,生长迅速,粉孢子数量较少。但维生素,1不耐热,在120度以上时容易迅速分解。所以培养料常压灭菌为好,但为确保纯菌率,可将灭菌时间由10,12小时,延长到13,18小时。 4.3改传统立式出菇为卧式两头出菇 装料时两头接种并各留15厘米左右的筒膜,轻装均压,扎紧袋口,卧式摆放4层左右发菌。此法既可保证出菇质量,又可节省菇房面积,能使每平方米的菇房产量增加70,以上。 4.4改一次性解袋为控制解袋 两头扎口封闭式发菌培养,由于袋内氧气浓度低,若按常规方法等到菌丝生长成熟吐出黄球时再解袋,势必影响其生长。因此,要随时注意袋内菌丝生长情况,一旦发现菌丝生长缓慢,就要及时解袋。但此时切勿全部撑开,应以后酌情慢慢撑开,直到菇柄长到8厘米左右时再一次拉直筒袋,以保证出菇过程中适宜的温度、湿度及,,2浓度。在这一过程中,应防止菇体被迫弯曲生长。 4.5改放任菇柄伸长为红色弱光诱导 金针菇子实体具有很强的向光性,因此发好菌上架以后,可以在两排墙正中上方,每隔4米左右吊装1个15瓦红色灯泡,产生垂直光,可诱导其成束地向着光的方向横生,促使菇体延伸。但此时应将门窗进行遮光处理,以防菇体乱长、倒伏和弯曲。 4.6改出菇期乱加营养为科学施用 很多菇农都懂得出菇期添加生长调节剂及其它营养物质可促进生长,但往往因不得其法而效果不明显甚至抑制生长。实践证明,出菇期喷施浓度为0.5,的古十烷醇和1×1.0,5的赤霉素混合液,增产率可达17,以上,但应特别注意使用浓度。采完两期菇后,注入稀释500,1000倍的恩肥水于袋中,可增产15,20,。 【参考文献】 [1] 张松,食用菌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69,170] [2] 王旭,闫丽娜,齐力,等。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0(9):79。 [3] 马晓霞。金针菇高效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2010(7):8,9。 [4] 陈志赋, 梁志萍, 雷瑞铭, 陆明科, 曾涛, 薛国亮. 金针菇优质栽培技术[J]. 江西农业科技, 2004,(03) 5 [5] 李国元. 金针菇的优质栽培技术[J]. 长江蔬菜, 1999,(11) [6] 林永让. 反季节金针菇袋栽技术[J]. 厦门科技, 1999,(01) [7] 邵长启 , 张安辉 , 从洪利. 大棚地槽栽培金针菇[J]. 农家参谋, 1995,(03) [8] 贺永喜, 李钧, 牛瑛萍. 玉米芯袋料栽培金针菇技术[J]. 宁夏科技, 1999,(04) [9] 张孙连. 金针菇优质高产的技术关键[J]. 食用菌, 1994,(03) [10] 张士义,杨军,刘娜,刘国宇. 金针菇无公害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04) . [11]杨彦秋,蔡正勇,柳继三. 金针菇高效生产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06) . [12]黄金树. 金针菇塑料袋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 2008,(10) . [13] Atlas R M. Principles of microbiology. St .Louis: Mosby-Year Book , 2005. [14] Dix N J, Webster J .Fungal Ecology .London: Chapman , Hall ,2009. th ed.). London:Chapman,Hall,2008. [15] Ingold C T ,Hudson H J .The biology of fungi (6 [16] Chang S T, Miles P G . Edible mushrooms and their cultivation . Florida: CRC Press ,2008. [17] Webster J .Introduction to Fungi(2nd ed.).Cambrid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8] Deacon J W. Basic microbiology : introduction to modern mycology. Oxford: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2010 . 6
/
本文档为【食用菌 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