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最好的学习方法的

2017-09-26 50页 doc 119KB 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最好的学习方法的最好的学习方法的 学习方法的“八字箴言” 学习改变命运 《学习改变命运》03——方法篇:学习方法的“八字箴言” 2009-11-01 15:29:33| 分类: 数海泛舟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方法篇:学习方法的“八字箴言” 第一讲、读书 “凡是值得读的智慧之书,都值得精读,而且再三诵读。古人所谓‘一目十行’只是修辞上的夸张。‘一目十行’只有两种情形:一是那本书不值得读,二 是那个人不会读书。” ——台湾作家、诗人 余光中 《精读与泛读》 “只有反复的读课本,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弄透、弄扎实了,我们的学...
最好的学习方法的
最好的学习方法的 学习方法的“八字箴言” 学习改变命运 《学习改变命运》03——方法篇:学习方法的“八字箴言” 2009-11-01 15:29:33| 分类: 数海泛舟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方法篇:学习方法的“八字箴言” 第一讲、读书 “凡是值得读的智慧之书,都值得精读,而且再三诵读。古人所谓‘一目十行’只是修辞上的夸张。‘一目十行’只有两种情形:一是那本书不值得读,二 是那个人不会读书。” ——台湾作家、诗人 余光中 《精读与泛读》 “只有反复的读课本,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弄透、弄扎实了,我们的学习才 有了良好的基础。” ——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 天津市00年第二名 数学单科第一名 董 熠晶 (本节插图:林肯在小木屋中晚上点灯看书,妈妈问:“你为什么要这么用 心的读书,你想长大后做什么呢,” “妈妈,”林肯抬起头看着喜爱自己的继母,答道,“我不想一辈子干这种 简单的工作。我想„„将来成为一个伟人。) 一、“以本为本,以纲为纲” 所谓“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这八个字不是我发明的,是我的好朋友,天津市00年高考文科第二名,数学单科状元董熠晶讲的。这八个字也不是她的首创,而是她高中所在的天津南开中学所有毕业班的班主任都要反复向他们的学生强调的八个字。南开中学是天津最好的中学,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几乎都要占全天津市的一半以上,出现过好多次全市前十名全都出在南开,或者前三名全都出在南开的一个班里的情况。如此骄人的成绩的取得,是和这八个字密切相关的。这八个字什么意思,以本为本,就是以课本为本,以纲为纲,就是以考试大 纲为纲。我们先来看“以本为本”。 课本是我们学习的根基,所谓万变不离其中,不论考试形式、考试题目怎么变化,最后都逃不出课本知识的范围。所以学习提高的前提就是一定要把课本读懂吃透。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在沙滩上不能建立起高楼大厦”。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真正应用到学习中的时候却常常出问题。我在全国各地讲课,好多同学都在问,我买了好多参考书,做了好多好多的题目,但是成绩老是提不高,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你的书本知识没有吃透,好高骛远。题目是做不完的,参考书更是买不完。高考年年讲创新,你刻苦努力学习三年做那点题目不可能保罗万象,高考命题组那帮专家学者研究高考研究高中教育都几十年了,你能和他们拼谁见的题目多吗,所以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以不变应万变,真正把基础知识弄透彻。而且,磨刀不误砍柴功,你课本都没有看明白,就急急忙忙的找参考资料来做,收效肯定不大。真正把知识理解了,再用做题来联系、巩固,自然事半功倍。 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我举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是我在大学的同班同学,浙江当年文科的数学单科第一名,147分。他跟我说过他学习数学的经历。他说他高一高二的各科成绩都非常好,只有一科不好,哪科呢,数学。到了高二的暑假的时候,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数学补起来。因为数学在文科成绩中分量是很重的,你其它科目再好,也很难考上象人大这样的一流大学。他怎么补的呢,方法很简单。就是把高一高二高三的数学书全都拿出来,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包括每一个定理是怎么的,每一个例题是怎么解答的,有几种解答方法,都完全看懂看透。然后再辅之以一定量的练习。就这么简单,两个月,当然是非常辛苦的两个月之后,高三开学,他的数学成绩就能始终保持在班上前三名了。 再举一个例子,我读高三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有上课的前五分钟给大家读一段报纸的习惯。有一次在《中国青年报》上就刊登了这么一则报道:一个十三岁的女孩考进了国家重点大学。记者采访她的父亲怎么教育孩子的,她父亲就说方法很简单,就叫她看书,看课本,把物理、化学书上的所有定理、公式、例题都背得滚瓜烂熟。当然这个事情比较特殊,和那个女孩的天赋有关系,并不一定值得大家效仿。但吃透课本知识,打好基础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而且,高考出题是根据什么出,肯定是根据指定的教材来出,不是根据某家出版社的教辅材料来出。高考的题目,几乎百分之百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当然经过很多层的综合和深化。为什么我说这么绝对呢,你要研究出题人的心理,能参加高考命题是一项荣誉,而且可以利用这个资格赚钱的,比如出书、讲课等等,一旦出错了某道题,或者太偏太怪,大家在课本上没学过,立即就有很多学生、老师、考试专家出来批评指责,那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名利皆受损害。所以高考命题是非常小心的,绕多少弯子它最后也要落脚到课本上来。离开 课本而去做参考书,实在是舍本逐末之举。 要看课本,怎么看,有人说这也能是个问题,我从小到大看了多少课本,难道还不知道课本怎么看不成,但据我所知,确实有很多人读了十来年书,仍然不知道课本怎么看。比如数学书,很多人拿起定理推论一通狂背,自以为把这些结论背下来就行了,而对于每个定理怎么证明的,每个推论如何推导的,一概不关 心。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我说两点: 一是“只有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放心运用”。你把定理背下来,不知道它怎么来的,真正做题的时候用起来就不那么顺手。而且一旦记忆出了点差错,记得不太清楚,那就麻烦大了,很可能因此一道十多分的大题就此白白丢掉了。比如三角函数中的积化和差、和差化积,那么多那么复杂,一不小心把cos记成sin,或者把负号记成正号,就完全错了。即使你记对了,也有种担心,万一记错了怎么办。而如果你把它的整个推理过程弄明白了,第一可以加深印象,第二记不清楚的时候可以自己快速的把它推算出来。还有很多的物理、化学公式也是一样。我举我自己为例,我考研的时候自学概率与统计学,找来人大版的教材看完之后,很多题都不会做。后来我有买了一本复旦大学的教材,看完之后觉得豁然开朗,做题做起来也很轻松了。原因很简单,复旦的教材比人大的教材厚很多,它把每个定理的证明过程都非常详细的写了出来,而人大的比较薄,很多定理没有证明而是简单的列出来。看人大的教材看得很快,但越往后看越看不懂,就是因为前面很多东西没有真正理清楚。常常有人说“书是越读越薄”,书是读薄的,如果为了追求速度,总是不屑于仔细阅读书中的细节、把其中的基础知识弄懂吃透,一味的追求“快”、追求“精”,那书就永远读不薄,反而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套用一下鲁迅先生的话——“其实书原本 是很厚的,因为读的遍数多了,也就变薄了。”高中的知识非常基础,编排也很细致,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第二个原因是定理的证明往往比例题要经典得多,体现了更优秀的数学思想。因为例题大部分是我们的教材编写者自己编的,而数学定理的证明则是历代数学大师们殚精竭虑的结果。我们今天写在书上的定理看起来很简单,在一千年前,可能是困扰数学界的重大课题,无数世界一流学者为之苦苦思索。比如勾股定理,现在是个中学生就知道,但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毕打哥拉斯却为发现了它的证明方法而举行“百牛大祭”。我们现在学的平面几何,早在几千年前就由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整理成了体系完整的《几何原本》。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最后体现在中学教材上的东西,必然是无数种证明方法中最简洁最出色的一种,其所蕴涵的数学智慧和证明思想博大精深,不认真体会岂非暴殄天物,西方很多著名的科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甚至政治家,比如爱因斯坦、凯恩斯、罗素、林肯都曾认真研读欧几里德《几何原本》,从中锻炼了极为出色的思维素质。 所以从认真研读课本,可以获得三个层次的收获: 1(对定理公式更好的记忆和应用,这是最直接的; 2(获得优秀的数学思想(物理思想、化学思想等等),对解题很有帮助; 3(锻炼思维素质,可以终身受益。 以此推知,教科书上的例题虽然不如定理经典,但有比各种资料书的例题经过更严格的筛选,并且和课本知识密切结合,也应该细心体会。不能因为它看起 来比较简单,就“弃之如弊履”,一眼扫过去知道个大概就完事了。 顺便再说一下“以纲为纲”,主要针对毕业班的学生而言。就是在高三下学期,考试大纲下来以后,你的复习就必须按照大纲来进行。复习知识点的时候,只复习那些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每年的大纲中都会把一些教科书上的小知识点排除在考试范围之外,这些不考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再去花时间。除非象英语阅读大纲中明确指出要有百分之多少的超纲词汇,否则高考肯定会在大纲范围内出 题。 二、“三遍读书法”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其实是错误的,首先很少有人能把某本书读一百遍;第二,认真细致的读一两遍的收获往往比不着头脑的读一百遍收获更多;第三,如果不动脑筋,或者知识水平达不到,读的遍数再多也没用。让一个高中生来看《高级微观经济学》,读两百遍也现不出“义”来。这种说法是跟我们古代的封建教育密切相关的,从小就被迫背诵《三字经》、《百家姓》,但从来不讲解什么意思,天天读、天天背,摇头晃脑的背得溜熟,长大后又翻来覆去的看《四书》《五经》,教出来的只是一群傻瓜。所谓“谎言说一万遍就成了真理”,这样不动脑筋的一遍遍看下来,书上的东西自然成了不可动摇的真理。采用这种方式教导出来的“人才”,自然最适合当奴才和顺民了。中华民族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扼杀的。 我们看书当然不能采用这种方式。第一,中学学习时间非常紧张,学的内容很多,一学期下来光教材就五六本甚至更多,我们不可能把哪本书读一百遍来让它“其义自现”;第二,这种读书方式会限制我们的思维能力,不要说对以后个 人发展的负面影响,甚至也无法适应高考越来越灵活多变的题型。 对于需要精读的书,尤其是课本,既不能跟着老师过一遍就了事,也不能没有重点的一遍一遍浏览,必须多读几遍,而每一遍都要分主次、有重点,只有这 样,才能把书读透、读活。我的方法是“三遍读书法”。 第一遍:整体浏览; 第二遍:重点理解; 第三遍:综合记忆。 我以我准备考研的经历为例。因为我本科念的是法学,考研考的是经济,所以要自学高等数学与西方经济学。我买了指定的考研参考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来自学。刚开始看前面两节还觉得比较好懂,可是几乎每章都有那么一两节我怎么也看不懂。我就横下一条心,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把它看懂,但后来发现不吃饭不睡觉还是看不懂。没办法,我只能跳过去继续往后翻。但是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使我前面某些东西没有弄明白,后面的部分我还是能看懂。于是,我以后再遇到看不懂的,看上三遍都还不懂,就不再理它,直接跳过去看后面。就这样,我先微观后宏观,把整本《西方经济学》都看完了,再回过头来看那些原来看不懂的部分。又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看就懂~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对于一个具体知识点,必须和整个知识体系结合起来理解。在对整个知识体系有了宏观的把握之后,再来理解这个体系中的重点、难点就比较容易了。所以说,第一遍应该以整体浏览为主,争取明白全书概要,不必强求理解每一个具体知识点;第二遍才细致的理清重点难点;第三遍就是重新梳理,记忆背诵知识点。这样三遍理下来,这本书才算基本上“看过”了。 这种“三遍读书法”的思想不仅用在读书上,用到背书上也很管用。2001年寒假我应湖北《楚天金报》之邀去武汉演讲,同行的有人大政治学专业00级的张楠迪杨。她的名字很有意思,四个字,但既不是复姓也不是少数民族。她高中是当时在全国都很有名的北京广渠门中学鸿志班班长,也是我刚进人大的那一年辩论赛最佳辩手,后来代表人民大学参加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知识竞赛,夺得了冠军。中央电视台的教子有方栏目还专门给她录制过半个小时的专题记录片。 她给我讲了她准备知识竞赛的故事,与我的“三遍读书法”不谋而合: “当时时间非常紧张,我们要在三天内背完100页打印的A4纸的全部内容,而且要背的非常细。我们觉得怎么背都背不完,只得采取了一个迫不得已的办法。先用一天的时间把100页人人真真的看一遍,然后合上一页一页的试着背,背不上来的就翻开打个勾,继续往下背。然后在回过头来专门看打着勾的东西,看完之后再背,还不会的打上第二个勾。就这样逐步的缩小范围,最后终于在三 天内把绝大部分内容都背下来了。参赛的时候也没有出差错。” 受她的启发,后来我在背四六级单词的时候也采用了这种方法。比如每天背50个单词,先整体看一遍,然后回头来看能不能记得,记不得的打上勾。第二次看的时候就专门看打着勾的,这样一次次缩小范围,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效果非常明显。这与“三遍读书法”在细节上有所差别,但先难后易、先整体浏 览再重点突破的思想是一致的。 我还一本叫《史地政治学习法》的书上见过“五遍读书法”,它是专门针对 高中的历史学习来说的: “第一遍,可以象读小说一样看过来,以有一个全貌的认识。 第二遍,要有声的读出重要的年代、人物、史实细节以及一些简练的史实分析,自己可以动脑筋想一想:为什么他那么做,那个时候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还可以使用否定的逆向思维来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和提高分析能力:如果不这样, 历史会呈现何种面貌,这样一问,等于自己总结出了史实的历史影响力,还可以 从书中初步认识到必然性与偶然性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 第三、四遍,就应该做精读,最好边看边做笔记,最好能自己概括出一些名 词解释、年代先后顺序、事件背景等等。 第五遍,应再连贯地仔细再看一遍,尤其要注意插图和地图内容,甚至要求做到可以不看注解,就能大致说出插图所描绘的内容;对于地图的记忆,要求做 到能填写一些最关键的国家名称、军事集团和地理名词等。” 那么,到底是“三遍”好呢,还是“五遍”好,其实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不论“三遍”也好,“五遍”也罢,关键不是遍数,而是其中体现的循序渐进、有所侧重的阅读思想。要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书做出具体的调整。比如,所谓“三遍”,并不是一定就是完整的三遍,而是向大家指明读书的三个层次。在实际中,有可能浏览到一半甚至一章,就突然觉得有必要回过头来看看前面的难点,或者突然发现前面有个疑点被你想通了,马上翻回去看看,都很正常,而不是把第一遍和第二遍截然分开,不把一本书读完坚决不看前面的东西。再比如,每一个层次可能要反复好几次,一本比较难的书可能要浏览三、四遍以后才能获得对全书知识的整体认识。而且并不是把这三个层次走一遍就算把书读好了,有可能这样“整体浏览,重点理解,综合记忆”的次序还要再来很多遍。象我们第一学期的政治课本,学的时候走一遍,期末的时候再复习一遍,学年末考试又要看一遍,高三总复习的时候还要再看,而每一遍都包含了很多个“三遍读 书”的过程。 总之,本节介绍“三遍读书法”,重要的不是告诉大家一本书要读多少遍, 要注意把握其思想实质,不可机械的套用。 三、精读与泛读 人的一生要读很多书,真正值得精读的并不多,余光中先生言:“凡是值得读的智慧之书,都值得精读,而且再三诵读。古人所谓‘一目十行’只是修辞上的夸张。‘一目十行’只有两种情形:一是那本书不值得读,二是那个人不会读书。精读一本书或一篇作品,也有两种情形:一是主动精读,那当然自由得很。二是被迫精读,那就是以该书或该文为评论、翻译或教课的对象。”教材当然属于那种不得不精读的。前面的“三遍读书法”就是专门针对需要精读的书而言。但光是精读不行,就像我们古代的读书人一样,对四书五经不可谓读得不精,但知识面太小,难免思维受到限制,一个个迂腐得可怜。所以我们要想真正把基础知识打牢,就必须精读;要适应高考灵活多变的命题形式,就需要适当的泛读。 在读书学习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在精读与泛读的关系中,精读是主要的、是核心。我举英语的学习为例: 所以,要想练好听力,就要每天拿出专门的时间,一心一意地听,那怕有一个单词没有听懂,也不能算听“过”了。这个方法,刚开始的时间会很慢,很烦人,但只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总会先慢后快,进步惊人的。就像钟道隆用这样迟钝的方法一年就听完了一大箱子磁带,诸位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还不说听懂、写下来有完完整整地听过的英语磁带有没有超过一百盘的。你们比比看,到头来 到底是谁的速度快,谁的效率高, “实际上当我04年和陆文一起到浙江讲课的时候,她介绍英语学习方法也几乎和易盈婷一模一样。也是她妈妈每天把收音机放进她被窝里把她叫醒,一边漱口刷牙一边听,慢慢的就养成了一种英语语感,学习起来也轻松多了。但是, 她们也都反复强调,仅仅靠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够的,必须认真听好老师讲课、做好作业,她们都还提到了一点“背课文”,把课本上的文章背熟,这些, 便是“精读”。 阅读也是一样,象前面举的那个能把《新概念3》背得滚瓜烂熟的毕竟罕见。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必须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课文毫无疑问是精读的对象,不仅要读熟,还要把其中的每一个单词的用法、每一个语法点都弄清楚,再做相应的练习题,最后还要把它背熟。这是我们学习英语的核心、也是基础,没有通过精读课文掌握生词、词组、语法,所有的阅读都无从谈起。在学好课文的同时,订阅一份或两份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英语刊物是必要的(不包括《英语考试报》之类针对考试的刊物,而是指那些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可读性较强的刊物),养成经常阅读各种英文文章的习惯。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不习惯,总是会碰到一些生词,就像吃饭的时候吃出苍蝇一样讨厌。本来是一篇很有趣的小品文,但读起来非常别扭,完全感觉不到任何“美感”。只要你坚持下来,一两个月内保证每天都看一两篇文章,就会发现英文读起来非常流畅,也能够感觉到每篇文章的“文笔”了。这样,你就会产生阅读英语的兴趣,长此以往,阅读能力必将大大提高。所谓“万事开头难”,关键的是刚开始的一个月。其实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有明显的进步了,很快的。但很多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热情来的时候看上一个晚上,热情一过半个月不看一眼。这样其实你浪费了很多时间,一年两年下来阅读能力还是不能提高,原来看着头痛的文章现在看起来还是很头痛。所以,泛读也是要专心致志的下一番功夫,不能因为是“泛读”就真的泛泛而 读,有空就读,没空就不读。不论精读泛读,既然花了时间,就要出效果。 四、参考书的选择与使用 现在市场上形形色色的参考书可谓汗牛充栋,包装也很精美,单是封面就很能让人产生一种购买的冲动。但大家一定要克制住这种冲动,翻开书认真看看里 面的内容。 参考书的种类,大概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单纯的题库,集中了各种各样的练习题,只有答案没有讲解;二是讲解性的,对课本上的知识点做详细的讲解;三则是把前两种结合起来,既有比较详细的讲解,也有大量的练习。购买的时候要注意搭配,既要有讲解的,也要有一定的练习量。而且最好配一本跟教材同步讲解和练习的书,能够补充老师讲课漏掉或者自己上课没有听清楚的内容。对于题库题典之类,要看看后面的答案是否详细,如果全都是单纯的ABCD和运算结果, 完全没有思路或证明过程,这种书购买的时候要慎重。 很多人买书喜欢在开学之前一两周集中购买,我觉得十分不妥,因为新学期的内容你完全不知道,对参考书的优劣缺乏辨别能力,看到哪本书名字响亮、印刷精美、目录编排得比较好,就决定购买,往往不能买到真正适用的参考书。大 家在选购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可以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问问他们的意见,最好多问几个,不仅要得到一个“好”与“不好”的评价,还要让他们对书的内容、优缺点都做一下介绍。他们能从学生的角度来对自己用过的参考书做出评价,也没有个人利益的因 素在里面,连问几个人都觉得比较好的书一般不会差; 二是提前预习新学期的内容,对新课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至少认真看一下前两章,然后再去挑选,这样可以避免选择的盲目性。或者也可以等到开学一两周之后,上了一些课,听听老师的推荐,然后再去购买。总之购买的时候要根据 自己的实际水平,不要刻意选择那些难度很高的参考书,自己处于什么水平就用什么难度的书,所谓“欲速则不达”,如果你基础不太好,非要用一些难度很高 的书,只能浪费时间而无所收获。 三是尽管经过精心挑选,还是可能买到不适合自己的参考书。如果买了之后实在不中用,要舍得放弃,再换一本。毕竟你的学习成绩比那么一二十块钱重要 得多。 书买了之后自然是要拿来用的,不能放着当摆设。用的过程中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不能光做题不看讲解。很多参考书在每个单元前面都有大量的知识讲解,或者有很多典型例题,在使用这种类型参考书的时候,最好先把前面的讲解和例题认认真真的看一遍,然后再做后面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参考书,与其泛泛而做两三本参考书,不如认认真真的把一本好的参考书用好做 好。 二是不能因为有了参考书就忽视听课。现在市面上流行各种教材全解,有的同学甚至把教参都买来了,发现老师讲的东西上面全有,老师没讲的上面也有,觉得没有听课的必要。这种想法实在大错特错。书上讲的再好再全,不能代替老师有重点、有详略的分析和讲解。从速度上来看,似乎看书获得知识要快得多, 但从实际效果和知识的牢固程度来看,听课仍然是最佳的选择。 总之,参考书和课本的关系,是辅导材料与核心内容的关系,参考书与听课的关系,是必要的课外补充和主要的学习途径的关系,不能用参考书来代替课本或听课。把它看成次要的东西,并不是忽视它、不好好利用它,恰恰相反,只有真正摆正其位置,才能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最大限度的发挥参考书的作用。这 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 五、课外书的选择 我是提倡多读课外书的。不论文科理科、中学小学,多读课外书有很大的好 处: 读课外书的第一个好处是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人生理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本好书,有可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志趣。林肯出身贫穷,小的时候家里既上不起学也买不起书,在12岁以前由于一些很偶然的机会只读过四本书——《圣经》、《华盛顿生平》、《天路历程》、《伊索寓言》。后来的历史学家们惊讶的发现,这四本书组在一起正好构成了林肯生命中最主要的四个方 面: 《圣经》——仁慈,博爱,具有非凡的同情心,坚信正义的力量,这是林肯 性格中最基本的元素; 《伊索寓言》——林肯是世界上最善于讲故事的政治家,常常用一些脱口而出的小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也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演讲家,语言生动, 平易近人; 《华盛顿生平》——他从22岁开始致力于政治活动,最后成了美国总统, 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声誉只有华盛顿能与之相比; 《天路历程》——这本书描写了虔诚坚贞的基督徒一路跋山涉水,经过“失望泥沼”,在“困苦山”奋力攀行,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达到了天国之城。林肯一生经历过童年丧母,青年丧偶,中年丧子,在各种政治竞选中八次落败,终于登上总统宝座,带领美国人民彻底消灭了奴隶制度,并在战争结束后遇刺身 亡。 这样的对应既富有神秘色彩,但更多的是体现了书籍对一个人命运的决定作用。晚期希腊哲学斯各多学派有句名言“性格决定命运”,而书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性格。林肯的性格与兴趣显然与他早期读的四本“课外书”密切 相关。 12岁的时候,林肯终于可以上学了,他白天上学,放学后必须帮父亲做大量的农活,直到天黑才能开始看书。望着林肯那张被炉火映得通红的面颊,他的 继母不禁问道: “你为什么要这么用心的读书,你想长大后做什么呢,” “妈妈,”林肯抬起头看着喜爱自己的继母,答道,“我不想一辈子干这种 简单的工作。我想„„将来成为一个伟人。” 我高中的时候选择文科,很大原因是觉得理科的东西过于枯燥,对物理化学提不起兴趣。大三的时候,我突然在网上看到了一本网络科普读物《上帝掷骰子吗——量子力学史话》,写得通俗易懂、极具文采,把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物理学家的个人轶事、学术争论讲得波澜壮阔、起伏跌宕,堪称一部震撼人心的物理学史诗。虽然作者还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学人,但写作水平远在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之上。看得我激动不已,花了两天两夜看完,心里最大的想法就 是:“要是让我再选一次,我说什么也要选理科。” 这是从正面来说,如果从反面来说。养成爱读课外书(当然是内容积极向上的课外书)的习惯,就可以有效杜绝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比如沉迷于电脑游戏。因为一般来说正儿八经的课堂教学是比较枯燥的,不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毕竟只是孩子,总要寻点有趣的事情来做。有了读课外书这个习惯以后,他就喜欢 多读书,到书中去寻找乐趣,抵御各种不良习惯的力量就强了一层。 我们从更实际的层面来说,既然阅读课外书可以培养兴趣,那么当你发现对某门科目不感兴趣的时候,不妨试着去找两本相关的课外书来看看。比如你对物理很反感,就可以找几本介绍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科普读物来看看,就会发现高中物理的东西原来这么有用、这么重要,很多当代物理学的成就和难题都和高中物理的知识密切相关。于是你学习物理的成就感就出来了,这个时候,物理就不再是课本上枯燥的公式和定理,而成了研究科学前沿问题必须掌握的工具。伟大的 目标驱生伟大的动力,有了这个信念,学好物理的兴趣自然就来了。 当然,需要注意这种科普读物一定要在你所能理解的水平之内,如果过于深 奥,读不懂,产生了挫折感,反为不美。 读课外书的第二个好处是可以扩展知识面,锻炼全方位的思维能力。 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有内在联系的。沧海非有其广,不足以成其深。现代重要的科学突破,都是在学科交叉领域取得的。而高考命题的改革也朝着跨知识点、跨学科综合考察的方向发展。所谓“触类旁通”,多看书,不仅可以开阔知 识面,也可以锻炼各种思维能力。 我们同寝室的老孙是当年广西历史第一名,他谈起他高中学习历史的感受: “学习二战的时候,众多的人名、地名、时间弄得我晕头转向。后来有人推荐我看了前苏联拍的历史记录片《解放》。这部片子长达七个小时,拍的非常生动具体。看完之后,我对整个二战的进程有了非常详细的了解,对于战争中的地点、人物、战役搞的一清二楚。后来二战不仅不让我头痛,反而成了我的兴趣所在,我又去读了朱可夫元帅的回忆录,约翰?托兰的《最后一百天》,邱吉尔的《二战回忆录》等等。再回过头去看课本上那几页关于二战的内容,就显得很小 儿科了。” 按道理说,几页纸应该比厚厚的好几本书要简明扼要得多。既然只要求弄懂几页纸的内容,何苦花那么多时间去看好几本书呢,其实,几页纸的东西往往比好几本书要难以理解,对此我是有很深刻的感受的。我一直就对经济学感兴趣,所以在大一大二还没有考虑考经济学的研的时候,仍然试图了解一些经济学知识。于是我到书店里去选书,希望找一本内容比较少,可以“迅速”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的书。果然找到一本《简明西方经济学教程》,只有200页,32开本,只买10元,而且序言里说就是给初学者看的。有人向我推荐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我一看,好家伙,大16开的厚达600页,价值大洋68元整。我觉得看这个东西肯定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于是买了《简明西方经济学教程》回家研读,谁知第一章上来就看不懂。后来我真正把西方经济学学到中级水平以后,再回过 头来看这本书,确实讲得非常简单。但为什么当时我就死活看不懂呢, 原因就是它太薄了,很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没有讲清楚,很多理论没有用大量生动的实例来说明。看起来很薄,读起来这里想不通那里想不通,前面的没弄明白后面的就更加一塌糊涂。人们常说:“书越读越薄。”我想说:“书其实应该是很厚的,但因为读的遍数多了,所以就变薄了。”一本真正面向初学者的读物,应该由读者把它变薄,而不是作者去把它变薄。后来我绝望了,只当浪费了10元钱,重新花了68元去把萨谬尔森的《经济学》买来读。果然讲得非常详细全面,通俗易懂,看得津津有味。600多页,36章,我利用大二的暑假学习,那个时候正值我父亲病危,白天照顾他,给他吃止痛药、倒痰盂、陪他说说话,晚上我心情难过,无法入睡,就拿出来慢慢阅读,每天一章,再辅之以萨谬尔森自己编写的配套练习。一个多月的时间看完,对整个西方经济学有了比较全面的了 解,为我实现从法学到经济学的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前面我在“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中讲到“只有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放心运用”时,举了我学习高等数学使用人大版教材和复旦版教材的不同感受,也很好说明了对知识做全面了解的重要性。我们的教材一般都比较薄,知识点列的很全,但分析往往欠详细,例题也不多,这因为它是配合老师讲课用的,不是自学教材。所以你自己埋头看教材肯定吃亏,即使看懂了也要比别人多花很多时间、精力,首先是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其次就是要看一些能把知识间的关系、来龙去 脉讲清楚的课外书。 但是,多读课外书固然好处多多,也不能过度,必须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如若打着“看书”的幌子,心安理得的不精读课本、不认真听课、不完成作业,那就舍本逐末了。对初三(九年级)和高三毕业班的同学来说,在复习冲刺阶段应该尽量少读或不读课外书。我整个高三只读两本课外书——《余秋雨文集》和《余光中散文》,目的还是为了提高语文作文的写作水平。人的一生有很多时间看书,为什么非要用这决定命运的一年来看呢,我虽然高三只看了两本课外书,但这种放弃阅读享受的结果是我如愿以偿的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人大图书馆藏书上百万册,一个图书证一次可以借五本书,期限一个月,四年的时间里我利用这一资源,读了好几百本书,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历史、哲学等。大家算一笔账,高三加上本科的五年里,第一种做法:我从高三紧张的复习中抽空多读几本书,最后考入一个比较差的大学,在一个比较差的图书馆继续读书。第二种做法:基本不读课外书,而考入人民大学后全心读书。那一种做法可以使我五年的读书数量更多、质量更高,显然是第二种。在江津这样的县级市,我能获取的图书资源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书店,卖的都是一些档次不高的畅销书,就算我 高三一年根本不学习,全用来看各种课外书,我又能多看多少好书呢,把这本账 算清楚了,你就知道如何取舍了。 反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多读课外书就非常必要的。我在安徽蚌埠讲课的时候,有一个母亲问了一个问题,她说:“我的孩子在读小学三年级,语文数学都能考九十几分,但就是考不了一百分,该怎么办,”问完之后顿时全场哗然。其实有很多考入重点大学甚至清华北大的学生,乃至状元,都并非从小学开始就成绩一直保持领先,真正成绩比较稳定的时期是在高中。至于这个家长连考九十几分都不满意,一定要求孩子考一百,那就难免吹毛求疵了。我觉年级越低,成绩对未来的发展越不重要。低年级的学生主要该做什么,当然要把基础知识学好,但更重要的是开阔知识面、活跃思维,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如果从小就逼得太死,除了语文数学什么都不知道,那才真的成了书呆子。即使小时候在严格管教下成绩拔尖,真正到了高年级,科目数量、深度的增加,考试的题型、考察的角度也越来越多,就很难再保持高分。而那些原本成绩中等的学生,因为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学习心态保持良好,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往往能够 突飞猛进,把成绩上升一个很大的档次。 谈了读课外书的利弊,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课外书呢,余光中先生在《开 卷如芝麻开门》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论述颇为精妙: “朱光潜说他拿到一本新书,往往先翻一两页,如果发现文字不好,就不读下去了。我要买书时,也是如此。这种态度,不能斥之为形式主义,因为一个人必须想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反之,文字夹杂不清的人,思想也一定混乱。所以文字不好的书,不读也罢。有人立刻会说,文字清楚的书,也有些浅薄得不值一读。当然不错,可是文字既然清楚,浅薄的内容也就一目了然,无可久遁。倒是偶尔有一些书,文字虽然不够清楚,内容却有分量,未可一概抹杀。某些哲学家之言便是如此。不过这样的哲学家,我也只能称之为有分量的哲学家,无法称之为清晰动人的哲学家。„„一个作家如果在文字表达上不为读者着想,那就有一点‘目无读者’,也就不能怪读者可能‘目无作家’了。朱光潜的试金法,颇 有道理。” 我倒还想补充两句,如果一本书拿起来觉得看不懂,无非有两种原因:一是作者故弄玄虚或文不达意,这种书当然没有读的必要;二是作者写的很好,但你现在的水平还达不到,这种书也不应该读,而应该等你过一段时间水平提高了之后再读。所以,不论那种原因,对于课外书只要你读不懂,就不该勉强自己去读。还有一点就是不要人云亦云,别人都说好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你。真正的智慧都是相通的,智慧也决不会只集中在哪一本书里或哪一个人手中,少读一本书,少看某一个人的著作,天塌不下来。据说《天路历程》的作者班扬,生平只熟读一本书:《圣经》。米尔顿是基督教的大诗人,当然也熟读《圣经》,不过他更博览群书。其结果,班扬的成就也不必米尔顿逊色多少。我在本书中说靠背诵余秋雨的散文来提高作文水平,但并不是让大家都去背余秋雨,有的人觉得余秋雨的文章写的过于矫揉造作,读起来很不爽快,那你就没必要强迫自己去读余秋雨。世界上没有读过余秋雨而能把文章写的很漂亮的人海了去了。再比如我自己,非常不喜欢读钱钟书的文章,我曾经买过好几本钱钟书的散文集来看,没有哪一次能看上十页的。说实话,我就是觉得他老人家的文章完全就是没完没了的典故的堆砌,毫无激动人心之处,我倒更喜欢读叔本华,叔本华的散文几乎没有任何引用,但处处都是诱人的思想。所以尽管大家都说钱钟书好,独独我不喜欢,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的写作水平。相反,如果别人说好的东西,你明明不喜欢还要 装着喜欢或者强迫自己喜欢,那么没有兴趣的阅读只会使你浪费时间和金钱而一 无所获,甚至把你身上原本具有的优点都给掩盖了。 所以,选择课外书有一个很简单易行的办法:你拿起来,随便看五分钟。如果它在五分钟内吸引了你,那就可以买;如果五分钟之内不能吸引你,无论是读不懂、不喜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就不要买。这个方法难免错过一些好书,但现在市场上书实在太多,不得不快刀斩乱麻,节约出选书的时间来读书。这也符合第一章《高考成绩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中说的“信息经济学”的原理。 第二讲、整理 “能否很好的梳理学到的知识,是优秀学生与普通学生的最大差别。” ——中学教育问题专家 《北大状元的家庭教育》、《清华状元的家庭教育》 作者夏擎荷 “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记得越少越容易记,记住了一个纲,心中就有了 底,就有了信心。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河南省高考文科第三名 郭慧敏 看完书之后该怎么办呢, ——整理,把书上的知识整理成体系。只有成体系的东西才能真正记得牢。在各地演讲中,有不少同学问我,说:“我经常看书,看的遍数也不少,看的时候也什么都懂,可无论看多少遍,过两天就什么都记不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你没有注意把知识整理成体系。我举一个例子:6734985124948592847520487,这串数字,谁能在五秒钟之内把它记住,即使强 行记住了,又能记多长时间,我们再来看这串数字:1234512345123451234512345,这串数字,又有谁在五秒钟之内记不住的,而且记住了之后,是不是过了十天半个月都不会忘记,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就是前一串数字是没有规律的、不成体系的,而后一串数字是有规律的、成体系的,所以第一串数字非常难记而第二串数字非常好记。同样,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也 一定要注意把知识整理成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深刻,记忆牢固。 整理知识体系不仅有利于记忆,而且有利于解题。我时常打这么一个比喻:题目的相关内容就象一池水,答案就好像水中的鱼。如果我们头脑中的知识没有成体系,就好像用手在池中捉鱼,扑腾了半天,全身都湿透了也未必捉得住。如果我们的知识成了体系,你就能从题目体现的知识点获得线索,通过上下左右的各种联系把相关的知识点都想到,然后有条理的做答。这就好比有了捕鱼的网,往水池里一扔,自然就把鱼抓起来了,毫不费力。我举某一道高考政治试题为例: 3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叹到:“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历史上,洞庭湖的面积曾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但多年来,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洞庭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加上大量泥沙淤积,造成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近些年,该地区逐步退耕还湖,尤其是1998年以来,政府投资70亿元,进行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除传统养殖业外,还发展养殖业,加 工业等,湖区居民收入明显提高。 (3)从围湖造田到退耕还湖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2分) 这道12分的大题应该怎么做,有人一看哲学启示,又有12分之多,赶紧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哲学启示都弄上去,答了足足12点。老师一看,这学生不错,知识还挺丰富,字也不少,就给你两分吧。你这道题就算完了。如果你把知识体 系记得牢,你就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成两大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主要讲人和社会历史的关系,与本题联系不大,因为本题是讲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再想到辩证唯物主义又分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主要是讲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正确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内外因等,也与本题关系不大。然后剩下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结构可以这样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加以利用的。”如果你认认真真看过教材,就知道教材在讲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的那一部分专门举了环境问题为例来说明,你再往下想这一节的知识点,就可以答题了。如 果你答得还不保险,还可以加进去物质决定意识的几个知识点: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可以认识和改造物质,这种认 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2)规律是客观的,人该按客观规律办事。遵循规律的行为可以从自然界 获益,违背规律的所为必将受到自然的处罚。 (3)规律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但是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正确到错误的 过程。 (4)在洞庭湖区,以前人们没有认识到自然规律,盲目违湖造田,破坏和生态环境,受到了规律惩罚;现在开始正确认识自然规律,维护生态环境,经济 也得到了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再来看看标准答案: 从洞庭湖的变迁,我们可以认识到:?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4分);?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4分);?要按照客观规律 办事,违背客观未分选要受到惩罚(4分)。 比较一下,如果你是评卷老师,你会给我的答案多少分,后面两点的两个四分肯定是到手了吧,第一点可能有点差距,但也算到了点子上吧,给2分或3分,这样,道12分的大题,10分或11分都到手了。这就是拉知识体系的好处。我只是举政治为例,历史也一样,甚至对物理、化学也很有用,对于跨知识点的考题,能不能尽快明白它考察的是那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的链接点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有这些,都需要平时注意梳理知识体系,只是不如政治那么显 著。 关于整理,我主要介绍三个方法: (1)目录法 在看完书之后,回过头来再把目录认真的分析一下。为什么要看目录呢,因为目录是全书的大纲,看目录是浏览全书内容的最简单快捷的方式。我们的中学课本中所讲的知识都是非常基础的,甚至说非常简单的,正因为它简单基础,所以它的编写都是非常规范,很有讲究的。比如高中数学的平面几何的知识框架,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在著名的数学家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形成了,已经经过了二十三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编排规范、思路完整的教材编写模式。 所以,看目录怎么编排,为什么这个知识点要放在第一章,为什么这个知识点要放在第一章第一节,为什么我们高中政治课高一学经济学常识、高二学哲学常识、高三学政治学常识,为什么哲学常识中先学唯物论、再学辩证法、再学唯物史观,为什么物理课先学光学、再学力学,为什么化学先学无机化学、再学有机化学,这些先后排列的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边看一边想,把这些问题基 本想通了,你对全书的知识体系的了解也就差不多了。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郭慧敏是当年河南省高考文科第三名,她在演讲中 提出了“标题记忆法”和我的“目录法”可谓不谋而合: “对于一个文科生,最大的难题莫过于将一本又一本的政治、历史汇成体系装入脑袋里了。在背书的时候,我不急着看或者是背重点和正文,我喜欢先看看这一课的题目以及课下的几个小标题,弄明白这课要讲什么,思路是什么,然后 再开始正式的背诵。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是可以通过记容量相对较小的纲而将课本上的知识系统的记住; 二是通过标题和目录的归纳、总结,可以了解课本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学 到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是增强信心。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记得越少越容易记,记住了一个纲, 心中就有了底,就有了信心。” 把“看目录”的思想加以扩展,不仅要看书前的目录,你把书打开,每一章下面还有节,每一节下面还有小节,有的小节下面还有黑体字。你再把这些东西浏览一遍,想想其中的联系。不仅是看完全书之后再来做这项工作,你每看完一章、甚至看完一节,都应该把书合上,回想一下本章或本节讲了哪几个知识点,它们之间的前后关系、内在联系是怎么样的。如此反反复复,必然能够在看完书 之后整理出条理清晰的知识体系,把知识掌握记忆得十分牢靠。 (2)“体系题”法 这个方法的名字听起来很怪,“体系题”的名称是我生造出来的。我们平时需要做大量的练习题,其中有这样一些题,它们看起来是一道很普通的问答题、分析题、解答题„„,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的解题 思路或参考答案实际上是在帮你拉知识体系。比如这样一道题: “试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发展历程。” 它看起来是一道普通的问答题,实际上它的答案在帮你纵向的拉一个体系: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县制是中央集权的开始——秦统一中国是中央集权的正式确立——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完善——隋唐是中央集权发展的鼎盛时期——宋元时期则是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明清是 走向极端并开始没落。 就这样,本题的答案把我们从战国商鞅变法一直到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整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发展线索给你说清楚了。对于这样一道题,你就不能说做了完事,还应该真正把它参考答案中的线索提炼出来,把这条线索弄清楚,甚至说把答案背下来。因为这种纵向的线索在目录中无法体现出来,自己看历史书,根据“唐宋元明清”这么一溜看下来,也理不出线索来,所以要借助 “体系题”把它弄清楚。 这样的题还有很多,比如“试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试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特征”等等。这样的题不仅文科有,理科也有,理科的“体系题”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主要是那些跨知识点的综合性解答题。它可以从光学一直考电学,也可以把牛顿力学三定律串起来考。通过做这样的题目,你不仅可以掌握某几个孤立的知识点,还可以把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所以对这样的题目,不仅要做,还要真正把它弄透弄熟,分析它所考察的知识点及其相互关系。要把它保存起来或者摘抄到专门的笔记本上,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一看,对于那些特别重要或者解题思路特别巧妙的试题,甚至可以把参考答案背下来。 (3)自己整理 对于那些目录中不能完全体现,也没有碰到体系题的知识,就只能自己动手整理了。前面两个方法都是小方法、小技巧,而这个却是大方法、大技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目录中反应的东西非常有限、非常笼统,要真正系统梳理全书体系,就要以目录为框架,自己用笔记本把每章、每节的体系列出来。我高考政治之所以能够考全重庆市第一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把高一高二高三的政治知识都细致的整理了三大本的笔记,把整个高中政治的知识体系都弄得清楚明了。我考研的时候没有上过任何辅导班,完全靠自己整理出了一百多页的笔记,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复习,最后政治考了76分(04年考研政治的平均分为55分)。怎样整理呢,我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第一册为例。 东汉部分在目录上只有一句话: 第15课 东汉的统治 翻开第15课,发现有这样一些小标题: 王莽改制、光武中兴、外戚和宦官专权、党锢之祸、黄巾起义 这就是东汉部分的基本线索,但很明显这还不够细致,我们再把相应的知识 点附在小标题后面,即得: 第15课 东汉的统治 王莽改制:a(公园8年,改国号为新 b(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 光武中兴:公元25年,刘秀定都洛阳。 外戚和宦官专权:a(外戚梁冀 b(宦官“五候” 党锢之祸:a(太学生3万多人 b(名士范滂 黄巾起义:a(公元184年,张角,太平道。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这样就比单纯的看目录和看小标题清楚多了,而且更重要的是经过自己动 笔,思路在脑子里边认真捋了一遍,印象必然深刻得多。 体系题的答案,也最好自己经过再整理,把它真正弄得清晰明了。比如前面所举的“试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发展历程。”它的答案为:“1、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变法,推行县制,是实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开始。2、秦统一中国以后,统一度量衡、文字、钱币、法令,实行郡县制,标志着我国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3、汉朝削弱并最后废除封国,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4、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兴科举完善全国官吏任选方式等一系列措施,是我国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成熟时期。5、宋元实行的一系列措施(略)标志着其进一步强化。6、明废除宰相、权均六部,清设立军机处等措施,标志着我国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并开始腐朽衰落。” 其间线索有了,但是还不清晰,你就可以自己动手整理如下一张表格: 朝代 措施 标志着 战国 建立县制 开始 秦 统一度量衡、文字、钱币、法令 正式建立 汉 推恩令,废黜百家、独尊儒术 发展 隋唐 三省六部、科举等 完善鼎盛 宋元 杯酒释兵权、废除节度史、中央统一财权等 加强 明清 废除宰相、权均六部,军机处等 走向极端,腐朽衰落 这就比单纯的看答案、背答案要好的多。 对于那些没有在目录或体系题中得到体现的,更应该自己动手整理了。特别对于理科生,高考各种题型对知识的考察主要通过具体的计算来体现,没有象文科中“请对某一问题进行阐述”的问答题,尤其注意自己整理。新疆理科状元清华大学的郭慧勤(跟前面那位河南文科第三名仅相差一个字)曾经和我、邱鹏师兄一块到湖北演讲,她就特别强调理科生的知识体系总结。她举了高中物理力学部分中关于“质点的运动”为例,在上完课之后,就可以自己这样整理: “1(参考系:任何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而言的,在不同的 参考系下,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我们经常选用大地或者大地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2(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 a(匀速直线运动:v=s/t,速度的变化率是个常量,a,0,即加速度为0, 位移与速度成正比,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略)。 b(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成正比,a=v/t,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 图像(略)。 特例:自由落体运动。条件:忽略空气阻力。公式(略)。 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c(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d(变速圆周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改变,速度分成切向速度和法向速 度,满足运动的合成规律。 3(运动的条件以及各个公式的实用条件。 4(运动规律及公式总结:(略)。 注:第四点主要是指平时多做题时的结论,在这一章里以初速度为0的匀速 直线运动中的结论最多。 5(实验: a(平抛运动的演示及实验关键步骤,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最终的结 论。 b(自由落体运动的演示及条件,最后数据处理的方法与实验图像。 6(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略)。” 整理的方法还有很多,我只列举了比较常见的三种,大家可以开动脑筋,象我发现“体系题”一样,自己创造新的整理知识体系的方法。总之只要是能够便 于理解和记忆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不必拘泥于以上三种。 第三讲、做题 “只有真正运用过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我高考数学能够考149分,完全要归功于我高三一年所做的300多套数学 模拟题。”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天津市99年高考理科第一名 张颖 (本节插图:考政治的时候,我浑身无力,脑袋耷拉在桌子上,左手拿手帕擦鼻涕,右手拿笔答题。就是这种状态,我政治考了全重庆市第一名。为什么能 做到这一点,就是靠平时拼命的练习。) 书看得差不多了,知识体系也整理好了,接下来又该做什么呢, 当然是做题,大量的做题练习。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体验:书上的东西一看就懂,课堂上老师一讲就懂,但下来做题就是不会做,或者说很多知识看书听讲 的时候觉得头头是道,但过两天学了新的东西,前面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缺乏练习,题做的太少了。送大家一句话,这是戴尔?卡耐基在他的名著《人性的弱点》中的名言:“只有真正运用过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本上的知识,你看懂了是一回事,会拿它来解题又是一回事。咱们的高考说到底就是做题,题做的好,得的分就高,就能考上好大学,题做的不好,得的分就不高,就不能考上好大学。所以归根结底,你的知识学的好坏最后都必须体现 到做题的水平上来。为此,就要大量的做题。 我参加高考是什么状态,发了三天高烧,高考期间的两个晚上都是在医院打点滴度过的。考政治的时候,我浑身无力,脑袋耷拉在桌子上,左手拿手帕擦鼻涕,右手拿笔答题。就是这种状态,我政治考了全重庆市第一名。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就是靠平时拼命的练习。做题做到什么程度,高考冲刺的时候老师都会没完没了的发试卷,也并不要求每张都做,很多人拿起一张一看,噼里啪啦把前面的选择题做完,后面的问答题分析题之类的东西要么很简略的写两个要点,要么根本就不做。我则不然,做的太多了,我拿起一张试卷,就好像一个饥饿的人看见面包一样,恨不得马上扑上去把它一口吃掉。迅速的做完前面的选择题,然后在把后面的简答、问答、论述全部做完,每一个字都不节约。然后再如同酒足饭饱一样,美美的长舒一口气。就是有了这种状态,所以在高考场上,尽管我重病在身,但一看见试卷,马上就能进入状态,完全忘了身上的病,甚至完全忘了 这是在高考,只管专心致志的“吃面包”。 所以有的同学老是说,我今天有状态就能考好,明天没状态就不能考好,也不知道高考那几天到底有没有状态,不知道到底能不能考好。为什么你的状态有波动,无非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基础知识没有打好,就是本章第一部分讲的“读课本”的基本功不扎实,做题不是靠基本功而是靠头脑的灵感,灵感来了就得高分,灵感不来就得不了高分;第二个原因就是平时练习太少,不能时刻保持进入状态的“状态”,那起试卷来不是条件反射式的进入状态,而是慢悠悠的做,当然要出现状态时好时坏的问题。你练到象我做试卷的程度,保证你什么时 候想来状态就来状态。 肯定有人说我的“状态”太夸张了。我说的那种大量练题是在高三冲刺阶段做的,平时高一高二当然用不着这么做。应该把学习的重点放到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整理上,也就是前面两部分的内容,但保持充足的做题量也是必要的。通过看书听课得来的知识,印象不会很深刻,只有动笔做了题,真正经过自己的思考, 才能记得牢。 还有的同学问我这样的问题:“你说要做题,我平时确实没少做题,而且不管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好,还是自己买的资料书也好,里面的题目我都会做。可是一到考场上就不会做了,或者会做但是时间来不及,老是考不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跟你平时做题的方式方法有关,因为平时作业是不限定时间的,而考试是要限定时间的。所以很多人在平时做题的时候就不讲究效率,做一道题跑出去吃个苹果喝杯水之类的,然后再回来磨磨蹭蹭做下一道题,折腾两个小时才把本来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题目做完。所以有人老是抱怨说自己一天到晚都在学习,可是成绩总是提不高,经常看见某某某在外边玩,可是人家成绩就是比我好,原因也很简单,你在书桌前坐一天,不代表你真的一天都在学习,算一算减去掉你翻课外书、上厕所、听音乐、吃零食、走神、哼歌、打电话、发短信„„的时间,你还剩多少时间是用在学习上的。你用了多出很多人的时间,但只完成了跟别人一样的事情,反应到作业上都差不多——大家都做完了,而且还基本都 正确。但考场上就不一样了,时间限制得很死,你走一分钟神就少一分钟时间做题,养成了慢吞吞做题的习惯,好不容易把前面的题目做完,一看时间,还有十五分钟了,还有很多题没做,顿时慌了神,脑子一片空白,第一题还没完全想明白,马上赶着看下一题,最后都一道没做对,自然成绩不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考场心态当然是重要方面,但根子还是在平时的做题练习。拿到一套题,你就按照题量给自己规定要在多少时间内做完,然后把闹钟拿出来摆在面前,开始做,强迫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中间不能喝水不能吃东西不能上厕所不能翻别的书,完全跟考场一样。到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停笔,然后对照答案,给自己评个分,这才是你的真实水平。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不适应,甚是很失落,因为你发现原来自己做题的水平并不高。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养成了高效利用时间的习惯,做起题来自然又快又好,能够保证在平时做到什么水平,在考场上就能考到 什么水平。 当然,平时作业和考试还是有很大差别。速度很重要,但速度只是做题能力的一个方面。在按照规定的时间给自己的水平做出评估以后,对于那些在规定时间内做错了或者没做完的题,必须补上,在花一些时间把这些题目弄懂吃透。如果可以在书上做记号,那么做题的时候就可以边做边打上记号,尤其是选择题,有一些题本来是不会做的,但随便蒙一个答案上去,很有可能就蒙对了。等你回过头来检查的时候,对照答案——正确,于是不再理睬,专门去看做对的题目。实际上你这道题还是没有搞清楚,下次做仍然不会。所以你不妨做的时候就在旁 边打个勾,表示有疑问,对照答案之后即使正确也不会遗漏了。 还有的同学说做题的时候都能做对,考试的时候题也都会做,答案都正确,但是还是成绩不高,怎么回事,这就主要体现在你做题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看看历年的高考评分标准,在大题后面的正确答案都有一个括号,括号里边写着两个字“2分”,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光把答案算对了一道十几分的题只能得两分,还有大量的分集中在演算过程中。所以即使你答案正确了,但过程写的不清不楚,难免吃大亏。这也需要在平时的做题过程中加以锻炼,做一道题,不能光看答案对不对,还要看看过程对不对,与标准答案的思路相比,谁的更简洁清楚。在做题过程中,也要力求卷面整洁清楚,把自己的思路一步一步体现出来,不能只写个答案。只有平时就养成这种习惯,真正考试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来。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故事:就是有一和尚学习给人剃度,刚开始学的时候拿南瓜练,把技术练得非常纯熟了,但只有一个毛病,就是在每次练完之后,他就顺手把剃刀忘南瓜上一插了事。别人劝他不能这样,说万一要是人头怎么办,他就答道:“没事,真正剃头的时候自然会注意的。”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人出家当和尚,就由他来剃度,果然非常熟练,剃得又快又光,大家齐声称赞。他一时得意,又 把剃刀往南瓜上一插,高兴的说道:“行了~” 全场顿时鸦雀无声,他定眼一看,这下再也笑不出来了。 按照正确的方法做完题之后,还要注意及时分析总结。每做完一道题,分析一下出题者的目的以及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为什么出题人会出这道题,他以为学生可能会由于哪些东西没有掌握而不会做,或者可能会由于哪些方面的疏忽而做错。甚至想一想,这道题出的还不够独特,如果我来出题,我会再给它加上几道弯,或者按照出题思路,还可以考察类似的哪些知识点,等等等等。我们常常说要“融会贯通”,怎么个贯通法,就是靠这种发散性思维,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把知识点联系起来。只要做题的时候多动脑筋思考,做会了一道题, 以后所有类似的题就都会做了。 第四讲、背题 “记忆是智慧的源泉。即使在理科学习中也是如此。” ——重庆市特级教师 江津中学物理教研组长 吴裕泉 (本节插图: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 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做完题之后,不能做了就做了,还必须注意随时复习巩固。所谓“背题”,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并不是说一定就要把整个题目背下来。而是做了以后,把做过的练习册、试卷等等都保存起来,不要当废纸卖了,也卖不了多少钱,划不来。保存起来以后要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看一看。而且不仅仅是题目,对于学 习过的知识,老师上课讲的东西也是一样。 为什么要这样呢,这就有必要跟大家介绍一下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 线”: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 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 记忆两种。而我们平时的记忆的过程是这样的: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那么,对于我们来讲,怎样才叫做遗忘呢,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这些都是遗忘。艾宾浩斯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的,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单词来的众多字母的组合,比如likj,uuhrgf,opiikgd,igrcvbgfc等等。他 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 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 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 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从初中开始,我们的老师就一再告诫我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说老师上课讲的东西要尽快记下来。再说明白一点,就是要养成上课做笔记的好习惯。这么简单的事情谁不知道,但笔记记下来干什么,这东西又不能拿进考场,说到底还是为了转化成为“好记性”。所以不能几下来之后就扔到一边,需要经常拿出来看,当天学的东西要当天复习,然后每个周末要把本周学的东西拿出来 再复习,每个月底又把本月学的知识拿出来复习,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不断巩 固。 做过的题当然也是一样,我通过全国演讲认识了很多高考状元,可以说绝大部分人都有整理错题的习惯。我记得这么一句话,忘了谁说的了:“你在一个问题上犯了错误,是很正常的;在同一问题犯第二次错误,那时可以原谅的;在同一问题上犯第三次错误,那就不可原谅了。”这句话似乎不仅仅适用于做题,但我们仅从做题的角度来看,同样类型的题,你第一遍在课后作业时碰到了,做错了,不总结经验教训,不真正把它弄明白,不记住;第二遍在参考资料上碰到,又做错了;第三次在考试的时候碰到,还要做错,那就说明你的学习方法大有问题。别人一遍两遍弄懂了,以后再碰到这种题就不会再错,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东西,你回回碰到都不懂,回回都耽误你时间,回回考试的成绩都受影 响,你说多划不来。 整理错题,很多人都有专门的错题本,这是很好的。不过我还有一个懒方法,就是把试卷钉在一起,在做错的题上面标上记号,还在旁边做批注,这样可以节约不少抄题的时间。当然抄题其实也是很有好处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错题整理方式。我对于错题跟我在前面“三遍读书法”中讲的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有想通之处,就是在错题前面打一个勾,过两天把错题翻出来看一遍,对于那些一看就会的不予理睬,仍然不会的,就在前面再打一个勾,然后还要在题目的旁边批注错误的原因,比如“此系粗心,笨蛋~”“必须注意开区间与闭区间的区别”等等。然后过两天再拿出来看,就专看打了两个勾的,对于还要出错的,就打上三个勾。当然,是不是的还要回去看看打一个勾,一面遗忘。 这样一轮一轮下来,自然将做错的题目牢记于心。 除了整理错题并反复记忆外,对于某些特别经典的题目,也可以适当的把它 下来。前面我在谈读书的时候,讲了一个13岁的女孩考入重点大完整的“背” 学的故事,她的秘诀就是把课本背了一遍,尤其是把书上的例题背得很熟。我在谈到用体系题整理知识的时候,说“对于那些特别重要或者解题思路特别巧妙的试题,甚至可以把参考答案背下来。”我读高一的时候,就有老师对我们说:“记忆是智慧的源泉。”这句话不是班主任说的,也不是语文、英语、政史地的老师说的,而是我的物理老师说的,他是我们学校物理教研室主任,从事物理教学三 十多年,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我在高考冲刺阶段学习政治历史的时候,做了大量的题,还背了大量的题。我每做完一道答题之后,就要把它和标准答案对照一下,然后根据标准答案做一些修改,高考原题的答案当然是最标准的,但各种模拟试题就不一样了,我根据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进行整理,最后整理出我认为最全面的答案,抄在题旁边。然后再把这个答案背一遍。背一遍不算完,过了两天还要再翻出来再背一遍,如此反复,最后达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一看到题目,答案就象一幅图一样的浮现在脑 中,框架明了、条理清晰。 这样背题有什么好处呢,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属于比较投机取巧的,就是你在考试中可能碰到原题,这将大大节约你的时间,把节约下来的时间用来做别的题。象我在高考场上就碰到了两道大题的原题,几乎不懂脑筋就把答案写上去了。当然这可能有机遇的成分在里边。那么在平时考试中,碰到自己以前做过的题也是很正常的,这就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成绩。平时考试成绩靠这个提高有什么用,我觉得主要是一种心理上的好处,毕竟这不是作弊,而是靠自己平时多做题多背题换来的,成绩的提高对于学习的 信心是大有裨益的。你可以借此获得心理暗示,觉得自己学的不错,于是越学越 带劲,这对最后高考成绩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个就是很实在的问题了。前面说过,“步骤分”在高考评卷中占了非常大的比重,你要把自己的解题思路正确的反映到卷面上,除了平时做题的时候多加练习以外,还可以尝试多背一些题,尤其是高考原题的标准答案。通过背标准答案,可以在你脑子里形成一个固定的答题模式,比如你把数学大题的答案多背几道,那么考试的时候一下笔,推理过程很自然的就一步一步清清楚楚的写出来了。回答文科方面的题更是如此,文科高考的题量非常大,掌握了这种答题模式以后,一看见题目就知道往哪个方向分析,分析出思路以后,马上就知道“第一、第二”的往下做答。这样做题才有效率,才能节约时间,在高考场上,时间的重 要性不言而喻。 把“背题”的思想加以延伸,其实语文作文也是一道很大的“大题”,值得好好的背上一背。不过我不赞成背诵那些每年高考的“优秀作文”,稍微看一看了解一下高考的评分标准可以,作为范文来背诵就档次太低了。我建议多背一些名家名篇,所谓“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只有从水平比你高一大截的文章中吸取精华,在考场上你能把它发挥出一小部分来就算的上是一篇优秀作文了。 我以前作文水平比较差,60分的作文一般成绩在46左右,我也不大明白为什么,我语文基础知识不错,前面的题目很快的速度就做完了,到作文差不多还剩一个小时,然后无从下笔,冥思苦想半个小时,才发现时间来不及了,慌忙胡写两句交上去,每次考试作文下来几乎都是46,好一点47,差一点45,一两年没变过。水平如此稳定,也算难得。一直到高三下学期,我想了一个办法,终于 很快的把作文成绩提高了。 我找来我十分喜欢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挑出其中我认为写的最好的一些章节,把它们背了一遍。背的非常辛苦,仍然是前面提到的记忆方法,第一天背一遍,第二天再背一遍,一周以后再背一遍,如此反复再三,一个月下来,我在紧张繁忙的学习中,抽空背了大约十来个章节。而且背的非常熟,有的时候在上学的路上都是一边走一边念念有词,所以有的章节我现在都还记得,比如《废墟》的第一部分、《阳关雪》的最后三段、《乡关何处》的前三段等等。就这么简单,一个月以后的期中考试,我顿时觉得文思如泉涌,几乎没怎么花时间就开始破题,写的极快,最后成绩下来,52分。简直高兴得我要流泪:我读了三年高中,语文作文还从没上过50呢,今天终于实现了历史性的突 破~ 后来我再进一步对取得的成绩加以巩固,作文成绩就稳定在54左右了,当然由于我起步晚,冲刺阶段时间紧张,没能取得进一步突破,最后高考作文也只考了54分。但我以前熟读《文化苦旅》,为何对作文水平提高不大,而一背之下,竟然如此突飞猛进呢,这其实跟看书与做题的区别有异曲同工之处,看书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做题则真正从自己脑子里边转了好几个弯,调动了更多的脑细胞来参加这项工作,自然记得牢。背诵也是一样,它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看起来读一段二三百字的文字只要五分钟,而背熟记牢则要半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但如果仅仅泛泛而读,看完就忘了,看多少遍忘多少遍,花的时间反而更多而且不能效果不如背诵,所以我们要舍得在这上边花苦功夫。我们学习英语,老师也都会要求我们背诵课文,这也是一样的道理。我前面“精读与泛读”中谈到那个把《新概念3》背了个烂熟的学生的故事,也是多记多背的益处的例证。有的人觉得背书太麻烦,不是加强印象吗,主张“抄书”,把好文章抄个好几遍,照样 加强印象。我不太赞成,因为大家抄东西都有一种感觉,抄着抄着,笔还在动,但脑子里已经不知道想到哪里去了。结果抄完之后,你问他抄的内容是他可能什么都不知道。前面我虽然强调动笔做题的好处,但是做题需要经过思考,抄东西不需要思考,二者存在本质的不同,不要误以为只要动笔就好,就能加强印象, 这就大错特错了。 “读书、整理、做题、背题”,此之谓学习方法的“八字箴言”。 这八个字,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方法体系,从基础知识的学习到练习巩固再到最后总结冲刺,都包括进来了,是我多年学习、思考与演讲的成果,也吸收了众多和我一起讲课的北大清华人大的各地优秀学子的学习方法。它符合学习的一般规律,对各个科目的学习都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既可以从低年级开始按照这个方法循序渐进的学习,也可以对高考冲刺阶段的复习有所帮助。我在介绍方法的过程中,一再强调不能被某些字面的表达所迷惑,比如我说“三遍读书法”你就真的只读三遍,我说在不会的题前面打勾你就不能打叉、不能画圈,而应该细细研读,理解其中体现的思想实质,并和自己的特殊情况相结合,和各个科目的特殊情况相结合,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持之以恒,不仅能在学习上取得进步,而且可 以在学习能力上取得进步。不仅可以高考成功,还必将因此而受益终身 教你如何用WORD文档 (2012-06-27 192246)转载? 标签: 杂谈 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 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 2. 问:请问word 中怎样让每一章用不同的页眉,怎么我现在只能用一个页眉,一改就全部改了, 答:在插入分隔符里,选插入分节符,可以选连续的那个,然后下一页改页眉前,按一下“同前”钮,再做的改动就不影响前面的了。简言之,分节符使得它们独立了。这个工具栏上的“同前”按钮就显示在工具栏上,不过是图标的形式,把光标移到上面就显示出”同前“两个字来。 3. 问:如何合并两个WORD 文档,不同的页眉需要先写两个文件,然后合并,如何做, 答:页眉设置中,选择奇偶页不同与前不同等选项。 4. 问:WORD 编辑页眉设置,如何实现奇偶页不同 比如:单页浙江大学学位论文,这一个容易设;双页:(每章标题),这一个有什么技巧啊, 答:插入节分隔符,与前节设置相同去掉,再设置奇偶页不同。 5. 问:怎样使WORD 文档只有第一页没有页眉,页脚, 答:页面设置,页眉和页脚,选首页不同,然后选中首页页眉中的小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择无,这个只要在“视图”――“页眉页脚”,其中的页面设置里,不要整个文档,就可以看到一个“同前”的标志,不选,前后的设置情况就不同了。 6. 问:如何从第三页起设置页眉, 答:在第二页末插入分节符,在第三页的页眉格式中去掉同前节,如果第一、二页还有页眉,把它设置成正文就可以了 ?在新建文档中,菜单―视图―页脚―插入页码―页码格式―起始页码为0,确定;?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确定;?将光标放到第一页末,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应用于插入点之后,确定。第2 步与第三步差别在于第2 步应用于整篇文档,第3 步应用于插入点之后。这样,做两次首页不同以后,页码从第三页开始从1 编号,完成。 7. 问:WORD 页眉自动出现一根直线,请问怎么处理, 答:格式从“页眉”改为“清除格式”,就在“格式”快捷工具栏最左边;选中页眉文字和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设置选无。 8. 问:页眉一般是---------,上面写上题目或者其它,想做的是把这根线变为双线,WORD 中修改页眉的那根线怎么改成双线的 答:按以下步骤操作去做: ?选中页眉的文字,包括最后面的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线性为双线的?在预览里,点击左下小方块,预览的图形会出现双线?确定?上面和下面自己可以设置,点击在预览周围的四个小方块,页眉线就可以在不同的位置。 9. 问:Word 中的脚注如何删除,把正文相应的符号删除,内容可以删除,但最后那个格式还在,应该怎么办, 答:步骤如下:1、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2、在尾注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3、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4、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尾注和脚注应该都是一样的。 10. 问:Word 里面有没有自动断词得功能常常有得单词太长了,如果能设置下自动断词就好了 答:在工具―语言―断字―自动断字,勾上,word 还是很强大的。 11. 问:如何将word 文档里的繁体字改为简化字, 答:工具―语言―中文简繁转换。 12. 问:怎样微调WORD 表格线,WORD 表格上下竖线不能对齐,用鼠标拖动其中一条线,可是一拖就跑老远,想微调表格竖线让上下对齐,请问该怎么办, 答:选定上下两个单元格,然后指定其宽度就可以对齐了,再怎么拉都行pressAlt,打开绘图,其中有个调整坐标线,单击,将其中水平间距与垂直间距都调到最小值即可。打开绘图,然后在左下脚的绘图网格里设置,把水平和垂直间距设置得最小。 13. 问:怎样微调word 表格线,我的word 表格上下竖线不能对齐,用鼠标拖动其中一条线,可是一拖就跑老远,我想微调表格竖线让上下对齐,请问该怎么办, 答:可以如下操作:?按住ctl 键还是shift,你have a try?double click the line, try it )?打开绘图,设置一下网格(在左下角)。使水平和垂直都为最小,试一把~,?press Alt 14. 问:怎么把word 文档里已经有的分页符去掉, 答:先在工具―― 选项―― 视图―― 格式标记,选中全部,然后就能够看到分页符,delete 就ok了。 15. 问:Word 中下标的大小可以改的吗 答:格式―字体 16. 问:Word 里怎么自动生成目录啊 答:用“格式样式和格式”编辑文章中的小标题,然后插入-索引和目录 17. 问:Word 的文档结构图能否整个复制 论文要写目录了,不想再照着文档结构图输入一遍,有办法复制粘贴过来吗, 答:可以自动生成的,插入索引目录。 18. 问:做目录的时候有什么办法时右边的页码对齐,比如:1.1 标题..........11.2 标题...............2 答:画表格,然后把页码都放到一个格子里靠右或居中,然后让表格的线条消隐就可以了,打印出来就很整齐。 19. 问:怎样在word 中将所有大写字母转为小写,比如一句全大写的转为全小写的答:格式-更改大小写-小写 20. 问:在存盘的时候,出现了问题,症状如下:磁盘已满或打开文件过多,不能保存,另开新窗口重存也不管用。如何解决, 答:把word 文档全选,然后复制,然后关掉word,电脑提示你粘贴板上有东西,要不要用于别的程序,选是,然后,再重 新打开word,然后粘贴,然后,保存。 21. 问:WORD 中的表格一复制粘贴到 中就散掉了,怎么把WORD 里面的表格原样粘贴到PPT 中, 答:1)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把表格单独存为一WORD 文件,然后插入,,对象,选由文件创建,然后选中上面的WORD 文件,确定;2)还可以先把表格copy 到excel 中,然后copy 到PPT 中,这个也是比较好的办法;3)可以先做成文本框,再粘贴过去;4)复制粘贴,但是在PPT 中不能粘在文本框里面;5)拷屏,做成图片,再弄到PPT 里面。 22. 问:有没有办法将PPT 的文字拷入WORD 里面, 答:另存就可以了。只要以.rtf 格式另存即可 23. 问:word 中图片的分栏如何处理,假如有:1 2 图3 4 这样的结构,我想实现:1 3 图(要横跨两栏)2 4 但是,试了半天总是:1 2 图3 4 怎么办呀,help~ 答:设置图片格式――版式――高级――文字环绕――环绕方式选上下型――图片位置――对齐方式选居中――度量依据选页面,要先改文字环绕,然后才能改图片位置 24. 问:用word 写东西时字距老是变动,有时候自动隔得很开,有时候进入下一行的时侯,上一行的字距又自动变大了,这是为什么,怎么纠正啊, 答:是因为自动对齐的功能,格式――段落――对齐方式可以选。还有允许断字的功能如果check 上,就不会出现你说的情况了。 25. 问:在使用WORD 的样式之后,如标题1、标题2 之类的,在这些样式前面总会出现一个黑黑的方块,虽然打印的时候看不到,但看着总是不舒服,有没有办法让它不要显示呢, 答:“视图”,,“显示段落标志”,把前面的勾去掉。其实这个很有用,可以便于知道哪个是标题段落 26. 问:文章第一页下面要写作者联系方式等。通常格式是一条短划线,下面是联系方式,基金支持等。这样的格式怎么做出来,就是注明页脚吗, 答:插入――脚注和尾注 27. 问:文字双栏,而有一张图片特别大,想通栏显示,应该怎么操作, 答:可以选择的内容,按双栏排。选择其他内容,按单栏排。 28. 问:Word 里面如何不显示回车换行符, 答:把视图-显示段落标记的勾去掉或工具-选项-视图-段落标记 29. 问:有没有方法把WORD 里的软回车一下子替换掉,识别出来的文字全带着软回车,能把他们一次全删掉吗,, 答:查找,替换,按CTRL+H;软回车好象是^l,在特殊字符里有 30. 问:在WORD 里的框框里怎么打勾, 答:画个文本框,文本框里写一个钩,然后拖过去;或者先在WORD 里插入符号“?”,然后选中“?”,到-》格式-》中文版式-》带圈字符-》选“?” 31. 问:还是不行,这样拷过去的框框字体是windings 的,而原来的是宋体的,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答:根据模板新建专业型传真,里面有框,双击后打勾,copy 就ok 32. 问:Word 中怎么在一个英文字母上打对号, 答:透明方式插入图片对象,内容是一个? 33. 问:WORD 里怎么显示修订文档的状态,文档修订后,改后标记很多,但是在菜单里没有“显示修订最终状态”等,怎么调出来, 答:工具,自定义,命令,类别(工具),命令(修订),把“修订”等拖到工具栏上 34. 问:怎样把许多分开的word 文档合并成一个文档。我的论文是按照章节分开写的,但现在图书馆要提交电子版的学位论文,是一个文档的,我找了很多选项但好象不能合并,选择插入文件功能,可以加入内容,但文档中的页眉却插不进去,有谁有高见, 答:acrobat6 可以直接把多个文档打印成一个pdf 文档。可以提交pdf 格式的论文,先一个一个word 文档转换为pdf 格式的,然后在pdf 文档菜单的文件菜单中,选上作为pdf 格式打开,追加上就可。 35. 问:Word 里面要写方程式怎么办啊, 答:插入,对象,公式编辑器equation,如果没有公式编辑器Equation,要自己从光盘中安装,或者安装Mathtype 公式编辑器按右键把它拖出来,,插入,,命令,,自定义,,工具应该是倒过来 36. 问:想在WORD 里面表示矩阵,怎样才能画出那个很大的矩阵括号, 答:装公式编辑器mathtype 好了~:) 37. 问:Word 的公式编辑器怎么安装, 答:工具,自定义,插入,公式编辑器,把它拖到工具条上即可;或者安装OFFICE 后, 再次安装,选增加功能吧,会有提示的 38. 问:Word2000 下调用公式编辑器的快捷键 答:点击菜单[工具]-[自定义],点击对话框下方[键盘],在[类别]里选择[插入],在命令里选择[InsertEquation],指定你的快捷方式 39. 问:WORD 中出现公式的行往往要比只有文字的行来得宽,如何把这些行改的跟只有文字的行一样宽, 答:段落行距设为固定值即可。这样会有一个问题,比如设置为18 磅,有些公式符号(特别是有下标的)不能全部显示打印稿可以显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如何解决还需要考虑。 40. 问:我的文档就是公式多,应该怎么办, 答:公式多的时候,最好的消除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每打几个公式就要存盘,如果连续打太多,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出现问题的时候:?选中所有内容,ctrl,C?把WORD 所有文档关闭。 ?最关键:出现一条信息,务必选择“是”?重新打开WORD 编辑器,?ctrl,V,粘贴?ctrl,S,存盘 41. 问:怎样在word 里面的公式编辑器中输入空格, 答:ctrl+shift+space 42. 问:如何使word 中公式全都小一号,一个一个选实在麻烦 答:在Mathtype公式编辑器中:首先,在Mathtype 中的菜单Size 中选define,定义所需的字号大小;再次,在Mathtype 中的菜单preferences 中的equation preference 的save to file 存贮所定义的字号文件;返回word 中:在Mathtype菜单中选Format equation1)在MathType preference file 中,选你刚才所定义的文件;2)在Range 中,选Whole document。最后,选OK,即OK了。 43. 问:如何将WORD 中的公式编缉拉到外面 答:工具,自定义,命令,插入,右边找公式编辑器,往上脱 44. 问:怎样可以去掉word 里面公式,或是图片上方总是出现的灰色的横条啊,以前没有的,不知道怎么跑出来了,看着怪晕糊的。。。。。 答:工具,选项-视图-域底纹,选不显示,或选取时显示,就可以了 45. 问:整个论文用一个WORD 文档,太大,不好编辑,一个地方有增删,后面那么长一个文档版面分布会变得乱七八糟,特别是图表之类的东东。想让每章的偶数页自动显示自己的章号和题目,WORD 里这个能够自动实现吗, 答:不要整个论文放一个WORD 文档,一章一个,然后每章就可以奇偶分开处理了 46. 问:论文按照章节写的,想把它们合并成一个文件,并保持原有的文件格式。采用了在文件末尾插入分节符的方法,但插入后有些文件的部分格式发生了变化,请问如何解决, 答:用主控文档的方法比较好,在大纲模式里设置的;采取插入文件的方式,格式有些变化 47. 问:WORD 里边怎么样显示行号, 答:在页面设置那里,板式选项,最下面有个行号选项 48. 问:Word 里面怎么插入半个空格, 答:先在word 的工具栏上,点中双箭头那个纽,就可以看到原先看不到的空格,然后再编辑一下这个空格的大小,比如小五或小四什么的。 49. 问:只要一回车,或是改变光标位置的任何操作,都会使上一行的)变成,,有人遇到过这个问题么, 答:是不是设置了自动替换啊,符号里的自动替换看看吧~ 50. 问:WORD 有没有可以按单词的首字母进行排序,就是从A-Z 进行排 答:表格中的内容可以按照拼音排序,弄到excel 里,排序,再回来 51. 问:怎么在word 里面打R^2 答:先打R2,然后用鼠标选中2,同时按Ctrl,“shift”和+ 52. 问:Word 中发现空格都是小圆点,是怎么回事情,每输入一个空格就出现一个小圆点,怎么把它消除掉啊,这个空格会打印出来吗, 答:不会打印出来,如果想不显示:工具,选项,视图格式标记中前面的勾去掉即可 53. 问:word 如何使两个表格能排在一起,我做的表格每一个都比较小,但是表格数比较多,我想两个表格排成一行,请问该怎么做, 答:试试在局部分栏,每个分栏中一个表格。 54. 问:为什么换机器打开WORD 文档排版变了,在一台机器上排好板的WORD 文档换在另一台机器打开就变了,页码都不对了,怪哉。 答:是默认的页面设置不一样吧,或者版本不同 55. 问:Word 里面插入表格的问题,同一表格前后两行被分在了不同的页上,想他们在同一页怎么做, 答:转换成图文框可能更容易排版一点,或者加个文本框 56. 问:怎么在word 里画坐标图在word 里有了坐标图,文字却加不加去怎么办 答:作图时直接将文字加上去;word 中的绘图工具条,文字环绕里面寻找合适的方案,把图放在文字的底层 57. 问:WORD 文件有密码,怎么办呢, 答:找破解软件,比如advanced_office_2000_password_recovery_pro_v1.03,但不一定好用。 58. 问:怎么给word 文档加密, 答:打开文档,另存为―工具―常规选项―打开、修改权限密码,保存 59. 问:Word 文件怎么转化为postscript 文件, 答:先转化为pdf,然后打印到文件,通过distiller 生成ps。 60. 问:Word 无法识别origin 中的汉字怎么办,用origin 做的图形中有汉字,copy 到word 中就成了问号,因此我不得不先用export 把图形变为jpg 文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方便的解决办法, 答:ORIGIN 里面的字体改成宋体或者仿宋 61. 问:请教怎么把Origin 中的图表拷贝到Word, 答:点origin 的Edit 菜单里的copy page 到word 里粘贴就行了 62. 问:把origin 的图复制粘贴到word,总有一大块的空白,这个空白有什么工具可以去掉吗,还有就是用word 自带的图表工具画图时,也是有一大块空白去不掉,这个可以解决吗, 答:右键选择图片工具栏,点裁减 63. 问:插入的图片为什么老是处于页面的顶端,想拖下来放到其他地方,却又自动跑到顶端去,就是拖不下来,请问该如何处理 答:改变图片的属性,就可以了。 64. 问:如何保证一幅图像固定在某一段的后面,另一段的前面,而不会因为前面段落的删减而位置改变, 答:右键点击图片,设置对象格式―版式―嵌入型 65. 问:如何把在WORD 里面图形工具画的图转化为jpg, 答:另存为html 格式,然后在html 文件对应的文件夹里找 66. 问:请问什么格式的图片插入word 最清晰,手头持有png 和tif 格式,复制粘贴到word 中模糊一片,请问转换成什么图片格式用于word 最清晰,什么方法(插入图片来自文件还是直接复制粘贴)对清晰度有否影响, 答:emf,eps 等矢量图最清晰,不会因为缩放损失分辨率,而jpeg,bmp 等点阵图就不行了。 67. 问:在WORD 中如何让图片的左、上、下边都是文本, 答:在分栏的数量为1的情况下实现。图片选中后右键,设置图片格式--版式-四周型就可以了 68. 问:jpg 文件插入word 文件以后怎么让文件变小,jpg 格式图片插到word文件以后文件变的巨大,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它小一点,最好能一张软盘放的下。 答:两个方法:?用photoshop 改变图片的分辨率,当然要看得清楚,然后插入word?word 有强大的压缩功能,把文档另存为比如:temp.doc,看看是不是小了很多。 69. 问:Matlab 仿真图片大家一般怎么弄到word 里面的相对横轴和纵轴修改一下的说 答:一般都是在Matlab 里面把所有的直接修改好了,然后再保存的时候用jpg 格式,在word 中间导入就好了 70. 问:如何向WORD 中的图片添加文本,想在图片上输入一些说明文字 答:插入文本框,将版式设成“悬浮”在WORD 的绘图工具里面有个自选图形,找到你要的括号,直接在页面上画就可以了。可以移动,大小也可以改。然后把他挪到文字边上,即可。一个小窍门就是用CTRL+箭头可以进行微调。如果你觉得经常需要对这些文字编辑,怕图形错位的话,可以将需要的文字打在一个文本框里,记得将文本框设置成透明无色的(这样就看不见文本框了),然后将文本框和你的括号(或其他符号)组合成一个图形,就万无一失了 71. 问:AUTOCAD 的图拷贝到WORD 下如何处理 答:有几种办法:一是可以在WORD 中进行CAD 编辑的方法:将CAD 的背景设为白色,然后将CAD 窗口缩小,到你想复制的图形的大小,正好可以容纳就可以了,否则WORD 里 面有很大的空白,然后,拷贝,选中所有的图形中的线条,右键。到WORD 中粘贴。二是,先转为wmf 文件,具体先将窗口缩小,如上,然后,按emport,选中线条,存储。WORD 中,插入,图形,来自, 文件,找到文件就可以插入了。 72. 问:文章用WORD 打开时,原有的公式全是红叉,以及WORD 中图变成red cross(红叉)怎么办, 答:基本上没有办法挽救回来了,只能重新插一遍图。据微软的技术支持所说,红叉是由于资源不够引起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所编辑的文档过大,可能因为资源问题导致图片无法调入,从而显示红叉。可是实际情况是,有时候所编辑的文档并不大,可是还是出现红叉。这就可能是因为你设置了快速保存,在选项菜单中可以找到。这是由WORD 的文档结构所决定的。当你设置为快速保存时,每次保存的时候只是把你改动过的部分添加到文档尾部,并不重写文档本身,以达到快速的目的。所以,你会看到一个本来并不长的文档的实际大小可能有好几兆。当取消了快速保存后,文档长度将大大减小。还有一个减小红叉出现可能性的办法是把图片的属性中的浮动去掉。这样可能在编辑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对于避免红叉的出现确实很灵。再说一句,一旦红叉出现了,应该是没有办法恢复的,只有再重新贴图。 73. 问:如果Word 突然定在那里了怎么办, 答:重新打开会回复,或者在word自身的templates 里面找到近期文件,重写的不用太多。 74. 问:如何解决word 说磁盘已满不让保存的问题, 答:有时候,当要保存一个文件时,Word 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说是磁盘空间已满,无法保存文件,可实际上磁盘上空间还很大。这是非常令人恼火的一件事情。这一信息最常见的原因是Temp 文件夹已经达到了一个文件夹中可以包含的最多文件数的上限。这时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在【资源管理器】中右击安装有Windows 系统的磁盘,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属性】,将出现【属性】对话框,从【常规】选项卡中选择【磁盘清理】按钮,此时将出现【磁盘清理】对话框。执行磁盘清理完毕以后,Windows 会弹出一个新的对话框。在【要删除的文件】框中选中【临时文件】选项,然后选择【确定】。Windows 将删除临时文件。要人工删除临时文件,进入临时文件夹,删除任何旧的临时文件(临时文件以波浪号开始,以(tmp 扩展名结束),返回Word,再次试着保存文件。如果此时还不能正确保存文档,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步骤如下:(l)按Ctrl,A 选定整个文档。(2)按Ctrl,C 将整个文档复制到内存中。(3)关闭Word 程序。此时系统会提示:您将大量文本放在了'剪贴板'中,是否希望在退出Word 后这些文本仍可用于其他程序,。(4)选择【是】按钮。(5)重新打开Word 程序。(6)按Ctrl,V,将复制下来的文本粘贴到新文件中。注意:在删除临时文件时,可能会出现一个对话框,提示不能删除正在使用的文件。这是因为Windows 运行的时候,需要不断地用到一些临时文件。因而,在人工删除临时文件时,试着在开始时只删除几个文件,然后对桌面上的回收站进行清空。否则可能无法删除所有选择的文件。 教你如何用WORD文档 (2012-06-27 192246)转载? 标签: 杂谈 1. 问:WORD 里边怎样设置每页不同的页眉,如何使不同的章节显示的页眉不同, 答:分节,每节可以设置不同的页眉。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页眉和页脚――首页不同。 2. 问:请问word 中怎样让每一章用不同的页眉,怎么我现在只能用一个页眉,一改就全部改了, 答:在插入分隔符里,选插入分节符,可以选连续的那个,然后下一页改页眉前,按一下“同前”钮,再做的改动就不影响前面的了。简言之,分节符使得它们独立了。这个工具栏上的“同前”按钮就显示在工具栏上,不过是图标的形式,把光标移到上面就显示出”同前“两个字来。 3. 问:如何合并两个WORD 文档,不同的页眉需要先写两个文件,然后合并,如何做, 答:页眉设置中,选择奇偶页不同与前不同等选项。 4. 问:WORD 编辑页眉设置,如何实现奇偶页不同 比如:单页浙江大学学位论文,这一个容易设;双页:(每章标题),这一个有什么技巧啊, 答:插入节分隔符,与前节设置相同去掉,再设置奇偶页不同。 5. 问:怎样使WORD 文档只有第一页没有页眉,页脚, 答:页面设置,页眉和页脚,选首页不同,然后选中首页页眉中的小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择无,这个只要在“视图”――“页眉页脚”,其中的页面设置里,不要整个文档,就可以看到一个“同前”的标志,不选,前后的设置情况就不同了。 6. 问:如何从第三页起设置页眉, 答:在第二页末插入分节符,在第三页的页眉格式中去掉同前节,如果第一、二页还有页眉,把它设置成正文就可以了 ?在新建文档中,菜单―视图―页脚―插入页码―页码格式―起始页码为0,确定;?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确定;?将光标放到第一页末,菜单―文件―页面设置―版式―首页不同―应用于插入点之后,确定。第2 步与第三步差别在于第2 步应用于整篇文档,第3 步应用于插入点之后。这样,做两次首页不同以后,页码从第三页开始从1 编号,完成。 7. 问:WORD 页眉自动出现一根直线,请问怎么处理, 答:格式从“页眉”改为“清除格式”,就在“格式”快捷工具栏最左边;选中页眉文字和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设置选无。 8. 问:页眉一般是---------,上面写上题目或者其它,想做的是把这根线变为双线,WORD 中修改页眉的那根线怎么改成双线的 答:按以下步骤操作去做: ?选中页眉的文字,包括最后面的箭头?格式,边框和底纹?选线性为双线的?在预览里,点击左下小方块,预览的图形会出现双线?确定?上面和下面自己可以设置,点击在预览周围的四个小方块,页眉线就可以在不同的位置。 9. 问:Word 中的脚注如何删除,把正文相应的符号删除,内容可以删除,但最后那个格式还在,应该怎么办, 答:步骤如下:1、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视图”――“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2、在尾注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3、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4、切换回到页面视图。尾注和脚注应该都是一样的。 10. 问:Word 里面有没有自动断词得功能常常有得单词太长了,如果能设置下自动断词就好了 答:在工具―语言―断字―自动断字,勾上,word 还是很强大的。 11. 问:如何将word 文档里的繁体字改为简化字, 答:工具―语言―中文简繁转换。 12. 问:怎样微调WORD 表格线,WORD 表格上下竖线不能对齐,用鼠标拖动其中一条线,可是一拖就跑老远,想微调表格竖线让上下对齐,请问该怎么办, 答:选定上下两个单元格,然后指定其宽度就可以对齐了,再怎么拉都行pressAlt,打开绘图,其中有个调整坐标线,单击,将其中水平间距与垂直间距都调到最小值即可。打开绘图,然后在左下脚的绘图网格里设置,把水平和垂直间距设置得最小。 13. 问:怎样微调word 表格线,我的word 表格上下竖线不能对齐,用鼠标拖动其中一条线,可是一拖就跑老远,我想微调表格竖线让上下对齐,请问该怎么办, 答:可以如下操作:?按住ctl 键还是shift,你have a try?double click the line, try it )?打开绘图,设置一下网格(在左下角)。使水平和垂直都为最小,试一把~,?press Alt 14. 问:怎么把word 文档里已经有的分页符去掉, 答:先在工具―― 选项―― 视图―― 格式标记,选中全部,然后就能够看到分页符,delete 就ok了。 15. 问:Word 中下标的大小可以改的吗 答:格式―字体 16. 问:Word 里怎么自动生成目录啊 答:用“格式样式和格式”编辑文章中的小标题,然后插入-索引和目录 17. 问:Word 的文档结构图能否整个复制 论文要写目录了,不想再照着文档结构图输入一遍,有办法复制粘贴过来吗, 答:可以自动生成的,插入索引目录。 18. 问:做目录的时候有什么办法时右边的页码对齐,比如:1.1 标题..........11.2 标题...............2 答:画表格,然后把页码都放到一个格子里靠右或居中,然后让表格的线条消隐就可以了,打印出来就很整齐。 19. 问:怎样在word 中将所有大写字母转为小写,比如一句全大写的转为全小写的答:格式-更改大小写-小写 20. 问:在存盘的时候,出现了问题,症状如下:磁盘已满或打开文件过多,不能保存,另开新窗口重存也不管用。如何解决, 答:把word 文档全选,然后复制,然后关掉word,电脑提示你粘贴板上有东西,要不要用于别的程序,选是,然后,再重 新打开word,然后粘贴,然后,保存。 21. 问:WORD 中的表格一复制粘贴到PPT 中就散掉了,怎么把WORD 里面的表格原样粘贴到PPT 中, 答:1)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把表格单独存为一WORD 文件,然后插入,,对象,选由文件创建,然后选中上面的WORD 文件,确定;2)还可以先把表格copy 到excel 中,然后copy 到PPT 中,这个也是比较好的办法;3)可以先做成文本框,再粘贴过去;4)复制粘贴,但是在PPT 中不能粘在文本框里面;5)拷屏,做成图片,再弄到PPT 里面。 22. 问:有没有办法将PPT 的文字拷入WORD 里面, 答:另存就可以了。只要以.rtf 格式另存即可 23. 问:word 中图片的分栏如何处理,假如有:1 2 图3 4 这样的结构,我想实现:1 3 图(要横跨两栏)2 4 但是,试了半天总是:1 2 图3 4 怎么办呀,help~ 答:设置图片格式――版式――高级――文字环绕――环绕方式选上下型――图片位置――对齐方式选居中――度量依据选页面,要先改文字环绕,然后才能改图片位置 24. 问:用word 写东西时字距老是变动,有时候自动隔得很开,有时候进入下一行的时侯,上一行的字距又自动变大了,这是为什么,怎么纠正啊, 答:是因为自动对齐的功能,格式――段落――对齐方式可以选。还有允许断字的功能如果check 上,就不会出现你说的情况了。 25. 问:在使用WORD 的样式之后,如标题1、标题2 之类的,在这些样式前面总会出现一个黑黑的方块,虽然打印的时候看不到,但看着总是不舒服,有没有办法让它不要显示呢, 答:“视图”,,“显示段落标志”,把前面的勾去掉。其实这个很有用,可以便于知道哪个是标题段落 26. 问:文章第一页下面要写作者联系方式等。通常格式是一条短划线,下面是联系方式,基金支持等。这样的格式怎么做出来,就是注明页脚吗, 答:插入――脚注和尾注 27. 问:文字双栏,而有一张图片特别大,想通栏显示,应该怎么操作, 答:可以选择的内容,按双栏排。选择其他内容,按单栏排。 28. 问:Word 里面如何不显示回车换行符, 答:把视图-显示段落标记的勾去掉或工具-选项-视图-段落标记 29. 问:有没有方法把WORD 里的软回车一下子替换掉,识别出来的文字全带着软回车,能把他们一次全删掉吗,, 答:查找,替换,按CTRL+H;软回车好象是^l,在特殊字符里有 30. 问:在WORD 里的框框里怎么打勾, 答:画个文本框,文本框里写一个钩,然后拖过去;或者先在WORD 里插入符号“?”,然后选中“?”,到-》格式-》中文版式-》带圈字符-》选“?” 31. 问:还是不行,这样拷过去的框框字体是windings 的,而原来的是宋体的,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答:根据模板新建专业型传真,里面有框,双击后打勾,copy 就ok 32. 问:Word 中怎么在一个英文字母上打对号, 答:透明方式插入图片对象,内容是一个? 33. 问:WORD 里怎么显示修订文档的状态,文档修订后,改后标记很多,但是在菜单里没有“显示修订最终状态”等,怎么调出来, 答:工具,自定义,命令,类别(工具),命令(修订),把“修订”等拖到工具栏上 34. 问:怎样把许多分开的word 文档合并成一个文档。我的论文是按照章节分开写的,但现在图书馆要提交电子版的学位论文,是一个文档的,我找了很多选项但好象不能合并,选择插入文件功能,可以加入内容,但文档中的页眉却插不进去,有谁有高见, 答:acrobat6 可以直接把多个文档打印成一个pdf 文档。可以提交pdf 格式的论文,先一个一个word 文档转换为pdf 格式的,然后在pdf 文档菜单的文件菜单中,选上作为pdf 格式打开,追加上就可。 35. 问:Word 里面要写方程式怎么办啊, 答:插入,对象,公式编辑器equation,如果没有公式编辑器Equation,要自己从光盘中安装,或者安装Mathtype 公式编辑器按右键把它拖出来,,插入,,命令,,自定义,,工具应该是倒过来 36. 问:想在WORD 里面表示矩阵,怎样才能画出那个很大的矩阵括号, 答:装公式编辑器mathtype 好了~:) 37. 问:Word 的公式编辑器怎么安装, 答:工具,自定义,插入,公式编辑器,把它拖到工具条上即可;或者安装OFFICE 后,再次安装,选增加功能吧,会有提示的 38. 问:Word2000 下调用公式编辑器的快捷键 答:点击菜单[工具]-[自定义],点击对话框下方[键盘],在[类别]里选择[插入],在命令里选择[InsertEquation],指定你的快捷方式 39. 问:WORD 中出现公式的行往往要比只有文字的行来得宽,如何把这些行改的跟只有文字的行一样宽, 答:段落行距设为固定值即可。这样会有一个问题,比如设置为18 磅,有些公式符号(特别是有下标的)不能全部显示打印稿可以显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如何解决还需要考虑。 40. 问:我的文档就是公式多,应该怎么办, 答:公式多的时候,最好的消除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每打几个公式就要存盘,如果连续打太多,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出现问题的时候:?选中所有内容,ctrl,C?把WORD 所有文档关闭。 ?最关键:出现一条信息,务必选择“是”?重新打开WORD 编辑器,?ctrl,V,粘贴?ctrl,S,存盘 41. 问:怎样在word 里面的公式编辑器中输入空格, 答:ctrl+shift+space 42. 问:如何使word 中公式全都小一号,一个一个选实在麻烦 答:在Mathtype公式编辑器中:首先,在Mathtype 中的菜单Size 中选define,定义所需的字号大小;再次,在Mathtype 中的菜单preferences 中的equation preference 的save to file 存贮所定义的字号文件;返回word 中:在Mathtype菜单中选Format equation1)在MathType preference file 中,选你刚才所定义的文件;2)在Range 中,选Whole document。最后,选OK,即OK了。 43. 问:如何将WORD 中的公式编缉拉到外面 答:工具,自定义,命令,插入,右边找公式编辑器,往上脱 44. 问:怎样可以去掉word 里面公式,或是图片上方总是出现的灰色的横条啊,以前没有的,不知道怎么跑出来了,看着怪晕糊的。。。。。 答:工具,选项-视图-域底纹,选不显示,或选取时显示,就可以了 45. 问:整个论文用一个WORD 文档,太大,不好编辑,一个地方有增删,后面那么长一个文档版面分布会变得乱七八糟,特别是图表之类的东东。想让每章的偶数页自动显示自己的章号和题目,WORD 里这个能够自动实现吗, 答:不要整个论文放一个WORD 文档,一章一个,然后每章就可以奇偶分开处理了 46. 问:论文按照章节写的,想把它们合并成一个文件,并保持原有的文件格式。采用了在文件末尾插入分节符的方法,但插入后有些文件的部分格式发生了变化,请问如何解决, 答:用主控文档的方法比较好,在大纲模式里设置的;采取插入文件的方式,格式有些变化 47. 问:WORD 里边怎么样显示行号, 答:在页面设置那里,板式选项,最下面有个行号选项 48. 问:Word 里面怎么插入半个空格, 答:先在word 的工具栏上,点中双箭头那个纽,就可以看到原先看不到的空格,然后再编辑一下这个空格的大小,比如小五或小四什么的。 49. 问:只要一回车,或是改变光标位置的任何操作,都会使上一行的)变成,,有人遇到过这个问题么, 答:是不是设置了自动替换啊,符号里的自动替换看看吧~ 50. 问:WORD 有没有可以按单词的首字母进行排序,就是从A-Z 进行排 答:表格中的内容可以按照拼音排序,弄到excel 里,排序,再回来 51. 问:怎么在word 里面打R^2 答:先打R2,然后用鼠标选中2,同时按Ctrl,“shift”和+ 52. 问:Word 中发现空格都是小圆点,是怎么回事情,每输入一个空格就出现一个小圆点,怎么把它消除掉啊,这个空格会打印出来吗, 答:不会打印出来,如果想不显示:工具,选项,视图格式标记中前面的勾去掉即可 53. 问:word 如何使两个表格能排在一起,我做的表格每一个都比较小,但是表格数比较多,我想两个表格排成一行,请问该怎么做, 答:试试在局部分栏,每个分栏中一个表格。 54. 问:为什么换机器打开WORD 文档排版变了,在一台机器上排好板的WORD 文档换在另一台机器打开就变了,页码都不对了,怪哉。 答:是默认的页面设置不一样吧,或者版本不同 55. 问:Word 里面插入表格的问题,同一表格前后两行被分在了不同的页上,想他们在同一页怎么做, 答:转换成图文框可能更容易排版一点,或者加个文本框 56. 问:怎么在word 里画坐标图在word 里有了坐标图,文字却加不加去怎么办 答:作图时直接将文字加上去;word 中的绘图工具条,文字环绕里面寻找合适的方案,把图放在文字的底层 57. 问:WORD 文件有密码,怎么办呢, 答:找破解软件,比如advanced_office_2000_password_recovery_pro_v1.03,但不一定好用。 58. 问:怎么给word 文档加密, 答:打开文档,另存为―工具―常规选项―打开、修改权限密码,保存 59. 问:Word 文件怎么转化为postscript 文件, 答:先转化为pdf,然后打印到文件,通过distiller 生成ps。 60. 问:Word 无法识别origin 中的汉字怎么办,用origin 做的图形中有汉字,copy 到word 中就成了问号,因此我不得不先用export 把图形变为jpg 文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方便的解决办法, 答:ORIGIN 里面的字体改成宋体或者仿宋 61. 问:请教怎么把Origin 中的图表拷贝到Word, 答:点origin 的Edit 菜单里的copy page 到word 里粘贴就行了 62. 问:把origin 的图复制粘贴到word,总有一大块的空白,这个空白有什么工具可以去掉吗,还有就是用word 自带的图表工具画图时,也是有一大块空白去不掉,这个可以解决吗, 答:右键选择图片工具栏,点裁减 63. 问:插入的图片为什么老是处于页面的顶端,想拖下来放到其他地方,却又自动跑到顶端去,就是拖不下来,请问该如何处理 答:改变图片的属性,就可以了。 64. 问:如何保证一幅图像固定在某一段的后面,另一段的前面,而不会因为前面段落的删减而位置改变, 答:右键点击图片,设置对象格式―版式―嵌入型 65. 问:如何把在WORD 里面图形工具画的图转化为jpg, 答:另存为html 格式,然后在html 文件对应的文件夹里找 66. 问:请问什么格式的图片插入word 最清晰,手头持有png 和tif 格式,复制粘贴到word 中模糊一片,请问转换成什么图片格式用于word 最清晰,什么方法(插入图片来自文件还是直接复制粘贴)对清晰度有否影响, 答:emf,eps 等矢量图最清晰,不会因为缩放损失分辨率,而jpeg,bmp 等点阵图就不行了。 67. 问:在WORD 中如何让图片的左、上、下边都是文本, 答:在分栏的数量为1的情况下实现。图片选中后右键,设置图片格式--版式-四周型就可以 了 68. 问:jpg 文件插入word 文件以后怎么让文件变小,jpg 格式图片插到word文件以后文件变的巨大,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它小一点,最好能一张软盘放的下。 答:两个方法:?用photoshop 改变图片的分辨率,当然要看得清楚,然后插入word?word 有强大的压缩功能,把文档另存为比如:temp.doc,看看是不是小了很多。 69. 问:Matlab 仿真图片大家一般怎么弄到word 里面的相对横轴和纵轴修改一下的说 答:一般都是在Matlab 里面把所有的直接修改好了,然后再保存的时候用jpg 格式,在word 中间导入就好了 70. 问:如何向WORD 中的图片添加文本,想在图片上输入一些说明文字 答:插入文本框,将版式设成“悬浮”在WORD 的绘图工具里面有个自选图形,找到你要的括号,直接在页面上画就可以了。可以移动,大小也可以改。然后把他挪到文字边上,即可。一个小窍门就是用CTRL+箭头可以进行微调。如果你觉得经常需要对这些文字编辑,怕图形错位的话,可以将需要的文字打在一个文本框里,记得将文本框设置成透明无色的(这样就看不见文本框了),然后将文本框和你的括号(或其他符号)组合成一个图形,就万无一失了 71. 问:AUTOCAD 的图拷贝到WORD 下如何处理 答:有几种办法:一是可以在WORD 中进行CAD 编辑的方法:将CAD 的背景设为白色,然后将CAD 窗口缩小,到你想复制的图形的大小,正好可以容纳就可以了,否则WORD 里面有很大的空白,然后,拷贝,选中所有的图形中的线条,右键。到WORD 中粘贴。二是,先转为wmf 文件,具体先将窗口缩小,如上,然后,按emport,选中线条,存储。WORD 中,插入,图形,来自, 文件,找到文件就可以插入了。 72. 问:文章用WORD 打开时,原有的公式全是红叉,以及WORD 中图变成red cross(红叉)怎么办, 答:基本上没有办法挽救回来了,只能重新插一遍图。据微软的技术支持所说,红叉是由于资源不够引起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所编辑的文档过大,可能因为资源问题导致图片无法调入,从而显示红叉。可是实际情况是,有时候所编辑的文档并不大,可是还是出现红叉。这就可能是因为你设置了快速保存,在选项菜单中可以找到。这是由WORD 的文档结构所决定的。当你设置为快速保存时,每次保存的时候只是把你改动过的部分添加到文档尾部,并不重写文档本身,以达到快速的目的。所以,你会看到一个本来并不长的文档的实际大小可能有好几兆。当取消了快速保存后,文档长度将大大减小。还有一个减小红叉出现可能性的办法是把图片的属性中的浮动去掉。这样可能在编辑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对于避免红叉的出现确实很灵。再说一句,一旦红叉出现了,应该是没有办法恢复的,只有再重新贴图。 73. 问:如果Word 突然定在那里了怎么办, 答:重新打开会回复,或者在word自身的templates 里面找到近期文件,重写的不用太多。 74. 问:如何解决word 说磁盘已满不让保存的问题, 答:有时候,当要保存一个文件时,Word 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说是磁盘空间已满,无法保存文件,可实际上磁盘上空间还很大。这是非常令人恼火的一件事情。这一信息最常见的原因是Temp 文件夹已经达到了一个文件夹中可以包含的最多文件数的上限。这时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在【资源管理器】中右击安装有Windows 系统的磁盘,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属性】,将出现【属性】对话框,从【常规】选项卡中选择【磁盘清理】按钮,此时将出现【磁盘清理】对话框。执行磁盘清理完毕以后,Windows 会弹出一个新的对话框。在【要删除的文件】框中选中【临时文件】选项,然后选择【确定】。Windows 将删除临时文件。要人工删除临时文件,进入临时文件夹,删除任何旧的临时文件(临时文件以波浪号开始,以(tmp 扩展名结束),返回Word,再次试着保存文件。如果此时还不能正确保存文档,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步骤如下:(l)按Ctrl,A 选定整个文档。(2)按Ctrl,C 将整个文档复制到内存中。(3)关闭Word 程序。此时系统会提示:您将大量文本放在了'剪贴板'中,是否希望在退出Word 后这些文本仍可用于其他程序,。(4)选择【是】按钮。(5)重新打开Word 程序。(6)按Ctrl,V,将复制下来的文本粘贴到新文件中。注意:在删除临时文件时,可能会出现一个对话框,提示不能删除正在使用的文件。这是因为Windows 运行的时候,需要不断地用到一些临时文件。因而,在人工删除临时文件时,试着在开始时只删除几个文件,然后对桌面上的回收站进行清空。否则可能无法删除所有选择的文件。
/
本文档为【最好的学习方法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