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

2017-09-05 36页 doc 93KB 1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 要点提示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述 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却并未在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同样的成功。在这种历史情况下,西方国家的一些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认真地总结了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积极地探索不同于俄国革命的道路,重新解释和竭力改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从而形成了不同于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
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
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 要点提示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述 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却并未在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同样的成功。在这种历史情况下,西方国家的一些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认真地了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积极地探索不同于俄国革命的道路,重新解释和竭力改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从而形成了不同于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西方马克思主义”(western Marxism)一词通常用来描述20世纪以来在西方国家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这种马克思主义不同于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的正统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由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柯尔施最早提出来的。1923年,柯尔施出版了一书,名为《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在这本书中,柯尔施论述了一种不同于当时流行的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该书出版后,遭到了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严厉批判。 为了回答和反驳该书出版以来所遭受到的批判,柯尔施于1930年发表了一篇长文《〈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判》。在该文中,柯尔施首次提出和运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词。在柯尔施看来,当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马克思主义,一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以考茨基的老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派联合新俄式‘列宁主义’正统派为一方”),另一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以今天的无产阶级运动中一切批判的和进步的理论趋向为另一方”)。两种马克思主义遵循着不同的思想路线,彼此相互对立,没有调和的余地。柯尔施认为他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与出版于同一年的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虽然柯尔施正式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初步界定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但在当时这一概念并没有迅速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直到1953年法国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梅洛,庞蒂于1955年出版《辩证法的历险》一书,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才流行开来。 梅洛,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一书中专辟一章来论述西方马克思主义。梅洛,庞蒂继承了柯尔施的看法,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对立起来,明确地将卢卡奇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梅洛,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一书中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从而使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流行开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本身成为公认的思潮。 在柯尔施和梅洛,庞蒂提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词的基础上,后来的许多学者进一步地进行了改进和界定。归纳起来,西方学者主要从二个方面来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词(当然,这二种用法也并不是严格对立的,它们之间经常有 着交叉和融合): 第一,从意识形态方面来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同于与正统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列宁主义相对立的一种思潮。 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要么强调特定思想内涵,突出它与列宁主义的对立——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向列宁主义政治体系挑战的哲学理论体系;要么强调强调主题转换,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政治经济问题转向了文化与意识形态问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词的提出者柯尔施和梅洛,庞蒂就突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对立。汤姆?巴托莫尔(Tom Bottomore)主编的比较权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辞典》(A Dictionary of Marxist thought)反映了这种观点。在该书中,拉塞尔?杰可贝(Russell Jacoby)撰写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条目着重强调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与正统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对立和分歧,指出“西方马 ?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理论体系汇集成为向列宁主义挑战的政治体系”。 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佩里?安德森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一书中明确地指出:“随着欧洲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地不把经济或政治结构作为作为其理论 ?上关注的中心问题,它的整个重心从根本上转向了哲学。”换言之,西方马克思(( 主义典型的研究对象,不再是国家和法律,而是文化和意识形态。 还有的西方学者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同于“新马克思主义”。在这些学者眼中,只要是与官方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不同特别是对立的马克思主义,不管是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东方社会主义国家,都可以称之为“西方马克思主义”。 如苏共二十大以后,在东欧理论界出现的一些“异端”理论、“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南斯拉夫的“实践”派等等。 第二,从地域上来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把“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同于“西方国家或地区的马克思主义”。 在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看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和东方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而东方马克思主义则主要是指东方或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东方马克思主义的对立主要不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对立,而是注重地域的区分。按照这种观点,西方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西方国家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包括西方国家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西方国家共产党的理论。除此之外,他们还认为世界上还存在着“第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第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亚非拉各洲发展中国家流行的马克思主义,例如,非洲的马克思主义,拉丁美洲的马克思主义,越南的马克思主义等。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20世纪初期的历史背景下,共产党党内外的一批领导者和知识分子根据时代变化,并以西方哲学的视野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现实的产物。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既不同于第二国际又区别于第三国际;他们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态度,既不同于资产阶级思想家又区别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因此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有地域性限制——产生于并发展于西方;又有特定思想内涵——与正统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不同;既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又批判马克思主义,宣扬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多元化,主张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来解释、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既批判资本主义工业 ? A Dictionary of Marxist thought, ed. by Tom Bottomore, Blackwell, 2001, pp. 581-584. ?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銛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5页。 文明,又批判现实的社会主义。从总体上看,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具有国际性影响的西方社会思潮之一,又是一种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 最初,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们并没有明确地标称自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没有想到自己是一种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创始者,西方马克思主义只是作为共产国际所属的西方国家某些共产党内的一股“左”的思潮而出现的。 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沉重的打击,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更加深刻和空前尖锐,使得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迫切地希望摆脱压迫和剥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谋求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在沙皇统治的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苏联最先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的巨大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群众团结起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于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欧洲其他国家也相继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了欧洲革命的高潮。其中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有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和芬兰革命、1919年的匈牙利的无产阶级革命、1923年的保加利亚和波兰的革命起义等。但是,中、西欧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相继遭到失败。特别是德国,它虽有强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但革命仍没有成功。到了1924年,十月革命后出现的欧洲的革命高潮结束,欧洲的革命从此走向低期,西方国家资本主义体系相对稳定的时期开始。 为什么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而如火如荼的欧洲革命却失败了,如何总结欧洲先进的国家革命失败的原因?这是摆在当时各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首要问题。当时苏联共产党内和第三国际的主流观点认为,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是由于缺乏成熟的共产党的领导,因此建立一个像俄国共产党那样的无产阶级正党是欧洲各国无产阶级的当务之急。在这样的思想的指导下,苏联共产党和第三国际在欧洲各国共产党内强行推行“布尔什维克化”,强迫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按照俄国的模式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 但是,当时欧洲国家—些共产党的领导人不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认为,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矛盾”十分尖锐却没有按照马克思的预言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恰恰证明了十月革命的道路在他们那里行不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国际所属一些西方国家的共产党内产生出一股“左”的思潮,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批评苏联共产党的内外政策,批评共产国际,乃至批评列宁的一些观点,矛头指向以列宁主义为代表的正统马克思主义。 就政治思想而言,这股思潮的一些代表自称继承了德国共产党左派罗莎?卢森堡的观点。卢森堡在战前和十月革命中,曾就布尔什维克的建党原则和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过不同意见和批评意见。在西方革命失败以后,卢森堡的这些思想观点被后来称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左的思潮所进一步发挥。例如,柯尔施认为他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分歧,从渊源上说,就是和卢森堡、李卜克内西对布尔什维克的政治和策略的批评一脉相承的。 在这股思潮的代表人物看来,欧洲革命之所以失败,究其原因,是因为以下两点: 首先,无产阶级丧失了革命意识。他们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不但需要客观条 件,也需要主观条件,即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但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内,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却失去了。资本主义国家一是通过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消除了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二是通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宣传欺骗,使无产阶级不再有强烈的革命要求,不再有革命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强调客观因素和经济条件,似乎只要坐等经济条件成熟,革命的胜利就会自动到来,是行不通的。第二国际的理论家恰恰犯了这样的错误,从根本上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因此,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动无产阶级革命,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使工人意识到自己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使工人阶级意识到革命的必要性。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本身对无产阶级重获革命意识的未来并不乐观。所以“德国、匈牙利、巴伐利亚、典地利、波兰和巴尔干的例子告诉我们,危机和苦难是不够的。在这里有最可怕的经济危机——然而革命没有来到。还必须有把革命带来的另一个因素,而如果缺乏它的话,革命就流产或失败,这个因素就是群众的精神”,因此,“必须总是以一种唤醒和加强工人的阶级意识的方式去行动和说话”。 其次,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改变了其统治形式,它们的统治日益带有“总体”的性质,所以不能照搬十月革命所采取的暴力革命的模式。如果要在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革命成功,必须采取“总体革命”的道路。所谓总体革命,就是不只是进行政治革命,通过暴力夺取政权,而是从“总体”上改变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里,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统治不仅依靠政权、暴力和经济剥夺,而且更多地是依靠意识形态的控制。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欺骗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无产阶级日益认同于资本主义的国家和社会,因此,这些国家的革命不只是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更重要的还是思想革命、文化革命和心理革命。 这股欧洲共产党内的“左”的思潮首先在匈牙利共产党人卢卡奇1923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得到了系统的表达,因此,卢卡奇就自然地被视为这股后来称作“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创始人。除此之外,同样于1923年出版《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德国共产党人柯尔施和写下著名的《狱中笔记》的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葛兰西也被认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者。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演变和主要流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之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成为西方世界的一股影响广泛的思潮。在其发展过程中,它逐渐从欧洲共产党内的一股“左”的思潮演变为超越党派范围的多种多样的流派。 20世纪20至30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作为欧洲共产党内的一股“左”的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站在与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领导人和理论家的立场上批判他们的思想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欧洲革命失败的原因,寻找欧洲革命的出路。但由于这股思潮是同共产国际的指导思想相对立的,因而在它出现不久之后,就遭到了理论上的批判、抨击和组织上的纪律制裁。如卢卡奇和柯尔施在其著作、文章发表的第二年,就被共产国际斥责为“理论上的修正主义”,柯尔施坚持和发展自己的观点因而被德国共产党开除出党,卢卡奇在先是保持沉默、继而多次公开检讨之后进留在党内。 鉴于这种情况,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了坚持自己的观点,逐步远离了组织性的共产党组织,独立地发展起来。特别在一些从来没有参加过共产党,甚至从来没有与任何共产党有过接触的西方学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从他们自己所属的立场或学派“发展”、“补充”或“改造”马克思主义,使西方马克思主义成为一股独立于任何党派的纯粹理论思潮。例如,法国的戈德曼、梅洛,庞蒂和萨特, 德国的布洛赫等许多人就都没有参加过共产党。长期在西方国家发挥重大影响的法兰克福学派则基本上是一个学院内的马克思主义流派。 从思想上来说,这个时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大多从黑格尔主义的角度解释马克思的思想,力图确定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根源,表现了某种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倾向。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20至30年代末经历了形成时期之后,在20世纪30至60年代末进入了鼎盛发展的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形成时期还没有产生独立的流派,但在鼎盛发展的时期出现了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流派。在这个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重点寻找《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哲学家的马克思”;分析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心理根源;反思启蒙精神、工具理性、科学技术、大众文化,致力于发达工业文明批判;构筑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并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解释、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企图把马克思主义同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流派结合起来,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对社会主义的展望上,在革命的战略和策略上,提出了同列宁主义相对立的见解。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国际共运内部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逐步演化成为具有国际性影响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结合的社会思潮。 在20世纪30年代,当希特勒法西斯主义在资本文义经济危机中在德国崛起,而德国工人阶级未能起而制止它时,从政治、经济、法律、特别是从心理学上分析其原因,在一个时期里,成了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共同的研究课题。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于资本主义的变化发展、对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研究,又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在西方一些人的心目中,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俨然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者”、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则被称作“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同“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有密切联系的法国的马勒和高兹等人(更根据他们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的分析,提出了“新工人阶级论”和相应的劳工战略,从而加重了这种外观和印象。 从哲学观点上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单一的,基本上都是按照黑格尔主义、存在主义的精神去解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针对着西欧一些共产党内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议会道路和人道主义的宣传,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又产生出另一股相反的倾向,这就是按照新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的精神去解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倾向。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了转向时期。这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向多元化发展,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出现了分化,并出现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他们重点探讨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生态危机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由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转向了非马克思主义。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主题又从哲学、文化问题转向政治、经济等现实问题;研究重心从对资本主义批判转向研究市场社会主义;前苏联东欧正统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合流。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 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和一贯的学派或思想体系,不同的学派和代 表人物的主张和观点相差很大,所以表现了各种各样的特征,但其主要特征有两点: 第一,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紧密地结合了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却将理论和实践分离了开来。从整体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一种理论学说,很难算得上是一种实践的指南。安德森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有它的独特性,使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传统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区分的界线。西方马克思主义首要的最根本特点就是:它在结构上与政治实践相脱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一代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他们在各自所属的东欧和中欧党内,在政治和思想上起到了不可分割的作用,但从1918年到1968年这半个?世纪里,这两者(理论与实践)在西欧却越来越脱离。” 虽然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都是共产党的领导人,直接参加并且组织了当时的革命群众的斗争,但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他们都先后脱离了革命运动。由于革命斗争的失败和背离党的观点,卢卡奇和柯尔施分别流亡到苏联和美国,在研究院或大学里从事学术研究,完全与政治斗争和工人运动断绝了联系。葛兰西则在20世纪30年代初被意大利法西斯当局判刑入狱,他的主要理论著作《狱中笔记》是在完全与外界限绝的监狱里写成的。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这三大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流亡生活和与世隔绝,标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积极参与西方政治组织和工人运动的结束。从此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就以自己的特有语言来说话了,它与工人阶级的距离越来越远。 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更是一些学院派人士,他们绝大多数不是实际的活动家,而只是一些学者、教授。例如,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都具有教授职称。法兰克福学派的领袖人物霍克海默从未参加过任何工人阶级的政党,他虽然在政治上相当激进,但既批判德国社会民主党,也批判德国共产党。法兰克福学派的主力干将阿多诺对工人阶级运动毫无兴趣,与社会主义的政治生活毫无个人联系。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成员们同西方国家的工人运动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法兰克福学派的组织机构——社会研究所本身只是一个典型的学术研究机构。1933年纳粹上台后,社会研究所被迫流亡他乡。该所于1934年迁往美国,隶属于哥伦比亚大学。“该所迁移美国,就使它转移到一个连形式上从事社会主义事业或具有任何实质性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巨大工人阶级运动也不复存在的政治环境。在新环境下,该研究所稳步地倾向于适应当地的资产阶级秩序,并对自己过去和现时的著作加以检查以适应当地的学术气氛或集体的感情,进行带有通常实证主义特征的社会学调查。该所为了在新的住地掩饰它自己,在实际上完全退出了政治?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研究所迁回德国,但它的社会作用和方向在美国期间发生的变化,再也不能变更了。社会研究所在西德已经彻底的非政治化,彻底地割断了与工人组织和运动的联系。它不仅融入了主流学术界,在学术界声誉日隆,而且受到了“官方”的喜爱和保护。霍克海默本人甚至从一个激进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者堕落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拥护者和辩护者。 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虽然建立了各种名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但大都并不想把自己的理论付诸实践。他们虽然自称马克思主义者,但从不试图建立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或工人组织,大多数人也不参加现有的任何党派活动。他们的学说也主要只是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发生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 ?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銛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1页。 ?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銛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6,47页。 特点,决定了它在组织上和理论上都是不统一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没有国际性的行动组织,也不开展国际性的实践活动。西方马克思主义各个流派的成员各自进行独立的理论研究,著书立说。他们之间除了属于同一流派的研究者相互间进行理论讨论外,彼此很少交流。 尽管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理论与实践是分离的,但这主要是说他们的理论已经不是革命行动的指南,他们不亲身参加革命的组织和运动,并不是说他们不关注实践问题,不否定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从他们所关注的一些理论 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回避现实的挑战,在他们那深奥难懂的语言中负载问题来看, 着大量关于急剧变化着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信息,跳动着这个特定时代的脉搏,也倾注了他们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命运的深刻关注。可以说,他们实际上是在书斋里,用他们特有的语言和方式曲折地反映着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不管人们已经或将对他们的理论作出怎样的评价,有一点不可否认: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其产生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对于人们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几乎都进行了探讨,并作出了自己的理论回答。 此外,虽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普遍对革命的前途和未来持有悲观态度,但他们仍然没有完全放弃革命的希望。他们寄希望于在理论中求证出革命失败的真实原因,力图阐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通过新的手段和途径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 第二,研究重心的转移 本来,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的有机整体,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哲学却成了唯一重要的因素。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主题被或多或少地弃置一旁。“西方马克思主义故意闭口不谈那些历史唯物主义经典传统最核心的问题:如详尽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运动规律,认真分析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机器以及推翻这种国家机器 ?所必需的阶级斗争战略。”在主流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那里,虽然也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和经济理论有所论述,但要么没有任何创见性,要么抛弃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范畴和原则。 “随着欧洲马克思主义越来越不把经济或政治结构作为其理论上关注的中 ?心问题,它的整个重心从根本上转向了哲学。”柯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等等都是从属于哲学的。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指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标志是方法。卢卡奇所说的方法指的是辩证法,特别是主客体的辩证法。在卢卡奇看来,只要忠实于这种辩证的方法,即使将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命题都抛弃了,那么也不失为是一个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 卢卡奇和柯尔施这种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观点对于所有的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发生了很大影响。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论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上众说纷纭,但都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哲学,甚至可以归结为哲学。从卢卡奇到阿尔都塞,从柯尔施到科莱蒂,从霍克海默到哈贝马斯,从德里达到福柯,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实就是:专业哲学家在其中占了压倒优势,他们在大学里担任的学科无一例外的全是哲学。他们既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是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他们的代表性著作要么典型的哲学著作,要么是从哲学角度谈论各种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流派,也大多是 ?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銛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0,61页。 ?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銛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5页。 哲学流派。 促使西方马克思主义重心转移的决定性事件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1932年分别在苏联和德国第一次发表出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这部手稿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从这种手稿中着重阐发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他们认为,《手稿》是“新的福音书”,是“真正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是“马克思的中心著作”,是“包括了马克思的全部精神视野的唯一文献”,“马克思思想的哲学前提找到了完全成熟的完美表达”。 马克思本身的发展轨道是从哲学走向政治学和经济学,从黑格尔的历史唯心主义走向历史唯物主义,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极端推崇来看,他们似乎倒转了马克思本身思想的发展轨道。与马克思相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地从政治学和经济学走向哲学,从历史唯物主义走向黑格尔哲学。所以,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大多从黑格尔哲学的角度来解释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哲学,归结为认识论和方法论。 由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一种哲学,主要从事哲学的研究,所以他们的思考越来越抽象,越来越脱离普通大众,对革命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小。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用的语言往往深奥晦涩,难以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古怪深奥是形形色色的,卢卡奇的语言繁琐难解,充满学究气;葛兰西则因多年遭到监禁而养成使人绞尽脑汁的支离破碎的深奥文风;本杰明爱用简短而迂回的格言式语言;德拉?沃尔佩的语句令人无法捉摸,并喜欢反复地自我引证;萨特的语言则犹如炼金术士的一套刻板的新奇词汇的迷宫;阿尔都塞的语言则充满女巫般的遁词秘语。这些作家中大部分人是能够用明晰而直率的语言从事写作的。其中有些人,如萨特、阿多尔诺、本杰明,本身都是文艺界的重要人物。然而他们中几乎没有人用平易、直率的语言来写作他们常为人提及的主要理论著 ?作。”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心转移还包括从研究物质因素向着研究精神因素、从研究经济基础向着研究特定上层建筑的转移。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基本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定性的物质概念,转而探讨精神因素所起的巨大甚至决定作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当时欧洲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工人阶级丧失了革命意识,所以应该着力研究工人阶级的意识倾向,寻求首先进行心理革命。正因为此,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自然地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试图用精神分析学来补充马克思主义,借用精神分析学的概念和学说来分析大众心理,从而提出了一种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强调对特定上层建筑的研究,特别是强调对文化现象的研究。“结果,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当它从方法问题进而涉及实质问题时,就几乎倾全力于研究上层建筑了。而且,最常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所密切关注(((( 的,拿恩格斯的话来说,是远离经济基础、位于等级制度最顶端的那些和特定的上层建筑层次。换句话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典型的研究对象,并不是国家或法律。 ?它注意的焦点是文化。” 在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在社会中,不是经济基础单向地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中的许多因素也可以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从卢卡奇以来,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倾心于研究文学艺术问题。卢卡奇的《审美特性》、阿多诺的 ?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銛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1页。 ?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銛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1页。 《美学理论》、本杰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名著;而戈德曼、列菲弗尔、德拉?沃尔佩、霍克海默、马尔库塞、萨特、杰姆逊等人都有许多洋洋洒洒的关于文学、艺术和文化方面的论述。 此外,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探讨了上层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意识形态。阿尔都塞区分了科学和意识形态,哈贝马斯进行了深入的意识形态批判。虽然阿尔都塞和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观绝少相同之处,但他们两人的观点都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趋向和流派,在分析研究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现象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和问题,探索了西方革命的途径,并且批评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和缺陷。但是,由于它们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没有能够为现代西方社会指出一条摆脱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二节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一、卢卡奇 1(卢卡奇的生平和著述 乔治?卢卡奇(György Lukács, 1885-1971)是匈牙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乔治?卢卡奇(1885-1971) 卢卡奇生于布达佩斯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一位投资银行家。他先后在布达佩斯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1906年获得博士学位。在布达佩斯上学期间,卢卡奇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圈子,初步接触到了一些社会主义的思想。在德国上学期间,他结识了乔治?西美尔、马克斯?韦伯、恩斯特?布洛赫等学术大师。这时,他除了受到当时在德国大学里占统治地位的康德主义的影响,还受到了柏拉图、黑格尔、克尔凯郭尔、狄尔泰和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影响。 卢卡奇1915年从德国回到布达佩斯之后,组织了一个知识分子小组——周日小组,讨论成员共同感兴趣的文化等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卢卡奇突然转向了共产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卢卡奇成了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于1918年加入了刚刚诞生的匈牙利共产党。在短命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里,他担任教育和文 化人民委员一职。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失败之后,卢卡奇流亡到维也纳。在这里,他结识了著名小说家亨利希?曼和同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葛兰西。在此期间,卢卡西试图从哲学上发展列宁主义,为列宁主义奠定哲学基础。卢卡奇这期间的成果结集为著名的《历史与阶级意识》(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1923),但该书在1924年召开了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上遭到了共产国际领导人季诺维也夫的激烈批判。 《历史与阶级意识》(德文初版) 纳粹在德国兴起后,卢卡奇移居莫斯科,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莫斯科期间,他退出了政治活动,专注于理论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卢卡奇作为匈牙利共产党员参与了新的匈牙利政府的筹建工作。从1945年起,他是匈牙利科学院的院士。1956年,卢卡奇成为反对苏联的纳吉政府的一员,并参与重建匈牙利共产党。纳吉政府倒台后,卢卡奇宣布放弃自己先前的立场,公开批评自己的早期观点。卢卡奇于1971年去世。 除了《历史与阶级意识》之外,卢卡奇的主要著作还有《小说理论》(The Theory of the Novel,1916)、《青年黑格尔》(The Young Hegel, 1938)、《欧洲现实主义研究》(Studies in European Realism, 1948)、《理性的毁灭》(The Destruction of Reason, 1954)和《社会存在本体论》(The Ontology of Social Being, 1978)等。 2(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初表达 卢卡奇是公认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历史与阶级意识》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被称为“共产主义的圣经”。该书由八篇论文组成,分别写于1919至1922年间,提出了关于总体性、物化、主客体的辩证法和阶级意识的观点,试图从黑格尔和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解释马克思主义。 (1)总体性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第一篇文章《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中,卢卡奇针对当时关于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对“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给予了以下界定:“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 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它是这样一种科学的信念,即辩证的马克(( 思主义是正确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只能按其创始人奠定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而且,任何想要克服它或者‘改善’它的企图已经而且必将只能导致肤浅化、 ?平庸化和折中主义。”在卢卡奇看来,即使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放弃了马克思的全部论题,只要我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也不失为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 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呢,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指的是辩证法,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质是总体性。卢卡奇说:“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Herrschaft),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 ?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 在卢卡奇看来,黑格尔早于马克思提出了总体性的范畴,认为总体包含了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优于各个部分之和,总体是各个部分的有机整体,所以总体就是真理。然而,虽然黑格尔已经提出了总体性,但他并没有从这种认识中阐发出一门革命的科学。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总体性这个范畴,又进行了唯物的改造。马克思主义就是用总体的观点来理解人类的社会生活,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总体来认识,全面地把握社会现实。这就是说,我们如果要了解社会的某一因素或现象,就必须把它看成是总体的一个部分或成分,而不是把它看成一个孤立的历史事件或过程。卢卡奇强调,总体在逻辑上先于事实,只有把事实置于总体之中,才能理解其意义。比方说一架纺织机,其自身只是一种生产工具,只有置于资本主义社会总体之中,才能显示其资本的意义。 卢卡奇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观点。在他看来,正是总体性的观点,而不是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将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的科学区别开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如生产者同生产总过程的分离,劳动过程被肢解为不考虑工人的人的特性的一些部分,社会被分裂为无计划和无联系盲目生产的个人等等,深刻地影响了资产阶级的思想、科学和哲学,造成了资产阶级科学的孤立性特征。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科学则维护了总体性方法的革命性本质,以革命性的内容同资产阶级科学相对立。卢卡奇说:“一方面由于研究对象的实际分离,另一方面由于科学的分工和专门化,产生了专门科学和方法论上必要的和有用的某些抽象概念,资产阶级科学或者朴素现实主义地把某种‘现实’或者‘批判地’把某种自律归因于那些抽象概念;相反,马克思主义却通过把它们提升为和归并为辩证的因素而扬弃了这些分离。当然,诸因素(不仅某一整个研究领域,而且一系列彼此联系的个别问题,或者某一研究领域内的一些概念)的抽象孤立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决定性的东西始终是,这种孤立化是否只是认识整体的方法,就是说,这种孤立化是否总被并入作为认识的前提和由认识所要求的真实的总联系,或者,对孤立了的局部领域的抽象认识,是否保持着自己的‘自律’,是否始终是目的本身。因此,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归根结义就没有什么独立的法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科学等等,而只有一门唯一的、统一的——历史的和辩证 ?的——关于社会(作为总体)发展的科学。” 然而,总体的观点不仅规定认识的对象,也规定认识的主体。资产阶级科学只是从个人的观点来考察社会现象,从而只能产生出一些零碎的事实和个别的现 ?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47,48页。 ?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6页。 ?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7页。 象。例如,资产阶级的古典经济学从个别的资本家来考察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陷入了一系列无法解决的矛盾和虚假的问题之中。因此,只有将主体设定为总体,才能将对象设定为总体。在现代社会中,作为总体的主体只能是构成它的诸阶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正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看成是作为总体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问题。 2)物化 ( “物化”(Verdinglichung)是贯穿于《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自马克思以来第一次通过物化概念来论述资本主义的异化问题。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和黑格尔一样,将物化、客体化和异化当成同义词。值得注意的是,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关于物化的论述,是人们还不知道马克思关于异化的著作的情况下作出的(马克思关于异化问题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直到1932年才付印出版)。卢卡奇以非凡的理论洞察力,天才地从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论述中推导出了物化问题。 卢卡奇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多次强调过商品结构的本质:“它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这种对象性以其严格的、仿佛十全十美和合理的自律性掩盖着它的基本本质、即人 ?与人之间关系的所有痕迹。”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说道:“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出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 ?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卢卡奇认为马克思的这段话描绘了物化的基本现象。从这一现象中可以得出,物化就是“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 ?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 物化既发生于客观方面,也发生于主观方面。从客观方面来说,物化产生出一个由现成的物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构成的世界,即商品市场世界。虽然人们逐渐地认识了它的规律,但人们却无法制服它,无法通过人们自身的活动改变它,它仍然通过自身的力量同人们相对立。从主观方面来说,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地方,人的活动也被客体化,变成一种商品,同人本身相对立。作为一种商品,人的活动服从的客观的自然规律,和其他商品一样不依赖于而进行自己的运动。 卢卡奇认为,物化的表现就是劳动过程的合理化。一方面,“劳动过程越来越被分解为一些抽象合理的局部操作,以致工人同作为整体的产品的联系被切断,他的工作也被简化为一种机械性重复的专门职能”;另一方面,“随着对劳动过程的现代‘心理’分析(泰罗制),这种合理的机械化一直推行到工人的‘灵魂’里:甚至他的心理特性也同他的整个人格相分离,同这种人格相对立地被客 ?体化,以便能够被结合到合理的专门系统里去,并在这里归入计算的概念”。劳动的物化和劳动者意识的物化将作为主体的人客体化,变成了物。 ?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3,144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8,89页。 ?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7页。 ?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9页。 最可悲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除了拥有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而工人要生存下去,还必须作为他的劳动力的所有者把自己想象为商品。将自己作为商品,也就是作为物,这种自我客体化就是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命运。 3)主客体的辩证法 ( 如上所述,卢卡奇将马克思主义界定为一种方法,即辩证法,并且认为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所在。那么,卢卡奇所说的辩证法是什么呢, 卢卡奇在这里所说的辩证法,并不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而是所谓“主体,客体辩证法”。这种主,客体辩证法的根本点是:辩证法仅仅存在于人类社会历史之中,其中心内容就是历史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即人与人所创造的社会世界的相互作用。至于自然界,仅仅是作为被人的活动所改变的,包含在社会关系范围内的产物才是有意义的,在纯粹的自然界,不存在什么辩证法。卢卡奇强调,这种“主体,客体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从黑格尔哲学中继承过来的最宝贵的遗产,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的内容。 卢卡奇认为,辩证法之所以异于形而上学,就在于它是由一个规定转变为另一个规定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矛盾的不断扬弃,不断相互转换,因此片面的和僵化的因果关系必定为相互作用所取代。而最根本的相互作用就是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正是这种辩证关系构成了辩证法的中心内容。 卢卡奇认为,只有强调历史发展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才能正确阐明地理解辩证法。黑格尔第一个将人类历史看作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作为主体,人创造了社会历史;作为客体,人是这个辩证过程的产物。因此,在社会历史的客观辩证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统一了起来。但是黑格尔毕竟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未能找到实现主体和客体同一的现实力量,只好求助于绝对精神的概念游戏。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指出无产阶级提供了主体和客体的现实的同一。 马克思要求人应当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存在物,同时是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和客体。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无产阶级的出现,才完成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因为对无产阶级说来彻底认识它的阶级地位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因为只有认识整个社会,才能认识它的阶级地位;因为这种认识是它的行动的必要前提,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才同时产生了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和把现实理 ?解为社会进化的总过程的学说。”所以,无产阶级是促使现存的资本主义世界解体的现实力量。只有无产阶级既能认识自身,又能认识社会;既能认识现实,又能改变改变现实;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人,作为社会行动的主体,无产阶级体现了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卢卡奇指出,这个同一的主,客体,这个行动的主体,这个发生中的“我们”,就是无产阶级。 卢卡奇据此批判了第二国际的新康德主义和“宿命论”。新康德主义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种“伦理的选择”,一种属于彼岸世界的“自之物”;而“宿命论”则把社会主义看作是历史发展的自然而然的结果。两者都抹煞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抹煞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主动性,从而造成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危机”,导致了欧洲革命的失败。 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不仅存在于绝对精神之中,而且贯穿于绝对精神展开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全过程之中。而在卢卡奇看来,辩证法仅仅存在于人类的社会历史之中,自然界不存在辩证法。因为自然界不是人所创造的,而是独立于 ?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70页。 人之外的客观存在,在自然界中不存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因此,最重要的是把辩证法限定在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历史的辩证法。从这一观点出发,卢卡奇指责恩格斯追随黑格尔的错误先导,把辩证法推广到自然界。然而,辩证法的最为关键的、决定性因素,即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在我们关于自然的知识中是没有的。所以,恩格斯在辩证法中排除了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消除了辩证法的革命性质。 4)阶级意识 (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主要的阶级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斗争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走向。因此,为了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研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其功能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卢卡奇认为,研究阶级意识必须明确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阶级意识,阶级意识的实践意义是什么(或者说阶级意识在阶级斗争起什么样的作用), 卢卡奇认为,阶级意识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这首先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前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利益决不可能以十分清晰的(经济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任何一个这一类社会的本质使然,社会结构分为等级、阶层等,随之而来的是在社会的客观经济结构中,经济的因素和政治的、宗教的等等因素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而资产阶级实现了社会化的过程,资本主义既摧毁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时空障碍,也摧毁了不同等级之间在法律上的区分,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变成了明显的事实。 在卢卡奇看来,阶级意识就是理性的适当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则要归因于生产过程中特殊的典型地位。“阶级意识因此既不是组成阶级的单个个人所思想、所感觉的东西的总和,也不是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总体的阶级在历史上的重要行动归根结底就是由这一意识,而不是由个别人的思想所决定的,而且只有把握这 ?种意识才能加以辨认。” 资产阶级虽然在最初形成了自己的阶级意识,在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中取得了胜利,但是不能解决关于危机的理论问题。即使有着科学的理论解决办法,它也无法掌握。“因为接受这种科学的解决办法,即使是理论上的,也意味着是不(?再用资产阶级的阶级立场来观察社会现象。”资产阶级由于受着自己的阶级地(((((((((((((((((( 位的局限,必然是一种“虚假的”意识。为了维护它的统治地位,必然会罔顾事实。 反之,与资产阶级相比,无产阶级的优势在于,它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来观察社会,并把它看作是相互联系着的整体,并因而能够采取行动,改变现实。这是因为,无产阶级和其他阶级的区别在于,它不拘泥于个别的历史事件,不单纯受它们所驱使,而是自己就构成了推动力量的本质,对社会发展过程起着决定性影响。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不是个别无产者的心理意识,不是无产者全体的心理意识,而整个无产阶级对其他阶级历史地位的意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后的阶级意识,一方面,能够揭示社会的本质联系,另一方面,能够把理论与实践内在地统一起来,它能自觉地把自己的行动作为决定性的因素投射到社会历史过程中。 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卢卡奇同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相反,赋予 ?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09,110页。 ?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04,105页。 ?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08页。 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以极其巨大的作用。在卢卡奇看来,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具有不同于别的阶级的阶级意识的特殊功能。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不是战斗的旗帜,它本身就是目标和武器,它本身就是一种改造社会制度的力量。“当最后的经济危机击中资本主义时,革命的命运(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是人类的命运)要取(((((((((((((((((((((?决于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成熟程度,即取决于它的阶级意识。”因此,“只((((((((((((((((((((((((((((?有无产阶级的意识才能指出摆脱资本主义危机的出路。” ((((((((((((((((((((((( 二、柯尔施 1(柯尔施的生平和著述 卡尔?柯尔施(Karl Korsch, 1886-1961)是德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与卢卡奇一样,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卡尔?柯尔施(1886-1961) 柯尔施于1886年8月15日生于德国汉堡附近托兹泰特的一个一个银行官员家庭。中学毕业后,他先后求学于慕尼黑大学、柏林大学、日内瓦大学和耶拿大学,在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学生期间,柯尔施学习了法学、经济学和哲学,并参加了“自由学生运动”,主张学术界要同社会主义建立联系。 在旅居英国期间,他参加了著名的英国工人社会主义组织费边社,受到工团主义运动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很快转向了左翼,首先加入了从德国社会民主党中分裂出来的独立社会民主党(USPD),后来又与许多从独立社会民主党中分裂出来的成员一起加入了德国共产党。在此期间,他积极地参与了工人委员会运动,主张每一个工厂都要有一个工人委员会,工人委员会是无产阶级民主的基本机构。 当德国十一月革命失败后,柯尔施把革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缺乏意识形态的准备和政治领导,这一分析贯穿于他后来的著作中。 自1920至1926年,柯尔施是德国共产党内的重要成员,他不仅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并编辑党的机关刊物《国际》,而且还以共产党员的身份被选进议会,担任图林根政府的司法部长。 ?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29页。 ?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36页。 由于柯尔施反对共产国际的组织原则及其思想纲领,加之他所提出的理论与苏共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相去甚远,所以受到了共产国际的激烈批评。在共产国际的第五次代表大会上,他被季诺维也夫指责为“修正主义者”。但他拒不放弃自己的理论,于1926年被开除出党。此后,他在政治上仍然积极地参与各种各样的分裂派别的活动。1936年流亡美国,直到1961年去世。在美国,他任教于新奥尔良的杜林大学,并为纽约国际社会研究所工作,逐步远离了主流马克思主义。 柯尔施最著名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arxism and Philosophy, 1923),该书分析了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性衰落和马克思主义当时的状况。柯尔施的这本书当时引起的轰动比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还要大。德国社会民主党、德国共产党和第三国际不约而同的从各自的立场对《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进行的批判和反驳。除此之外,柯尔施还撰写了《〈资本论〉导论》(Introduction to Capital, 1932)、《我为什么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Why I am a Marxist, 1935)、《再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原则》(Leading Principles of Marxism: a Restatement, 1937)、《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1938)、《今日马克思主义十论》(Ten Theses on Marxism Today, 1950)等著作和文章。 2(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 毫无疑问,柯尔施最有创造性的著作是他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正是这本书使他成为与卢卡奇并列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柯尔施宣称,该书旨在理解自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时代的必然产物创立以来,它所经历的每一个变化、发展和修正。 1)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问题。论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柯尔施说:“直到最近,不论是资产阶级的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提出一个非常重要 ?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这一事实,都没有较多的理解。”资产阶级思想家只是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哲学史中一个不重要的分支,而宣称真正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者们”虽然认为马克思主义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遗产,但却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一种哲学。后者不仅认为马克思主义克服了资产阶级的哲学,而且也克服了全部哲学。在这些马克思主义者的眼中,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哲学,研究哲学问题无助于无产阶级斗争,只不过是浪费精力罢了。 资产阶级思想家之所以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内容,最重要的原因是:“自从19世纪中叶以来,全部资产阶级哲学,尤其是资产阶级的哲学史的著作,出于社会经济的原因,已经抛弃了黑格尔哲学和辩证的方法。它已经返回到这样一种哲学的和写哲学史的方法,这种方法使得它几乎不可能从像马克思的科学社会 ?主义这样的现象中得出任何‘哲学的’东西来。”而更深的根源是,在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在社会实践上已经失去了革命性,因而也就不能在思想上把握观念与现实或哲学与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了。 但是,观念领域中的革命运动实际上并没有停止在19世纪中叶,而是经历了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变化。这就是从代表进步的资产阶级的德国古典哲学转变到了代表进步的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柯尔施的主要著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试图重新确定马克思主义作为黑格尔的继承者的历史品格。在柯尔施看来,黑格尔哲学代表了资产阶级的进步观念。随着1848年左右黑格尔哲学的衰落,资产 ? [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 [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阶级丧失了进步性,不再是一个普遍的阶级。进步性从资产阶级那里转移到了无产阶级身上。马克思继承并改造了黑格尔哲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了无产阶级的进步观念。正如德国唯心主义哲学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表现一样,马克思主义也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表现。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哲学并没有被抛弃,而是被继承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理论不只具有理论的目的,也有实践的和革命的目的,并不说明它就不是哲学。“相反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按其基本性质来说,是彻头彻尾的哲学,就像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11条中和在其他出版过和没出版过的那个时期的著作中系统地阐述的那样。它是一种革命的哲学,它的任务是以一个特殊的领域——哲学——里的战斗来参加在社会的一 ?切领域里进行的反对整个现存秩序的革命斗争。” 柯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第二国际的理论家手里正在失去其准确性和有效性,也就是说被“庸俗化”了。他们虽然自承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们的马克思主义是残缺不全的和庸俗化的。庸俗化的马克思主义者取消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内容,似乎意识不到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性,即对于无产阶级斗争的决定性意义。在柯尔施看来,第二国际修正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陷入了危机,而他自己的使命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从这个危机中拯救出来,恢复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 2)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阶段 ( 柯尔施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从黑格尔哲学中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唯一真正的唯物主义的因而是科学的方法。马克思曾经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历史的研究,我们今天应该将它应用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上。只有运用这种方法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我们才能弄清马克思主义沦落为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的根源,也能理解第三国际力图恢复“马克思的真正学说”的意识形态意义。 柯尔施将他所说的唯物辩证法应用于分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得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诞生以来所经历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始于1843年前后,在思想上对应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结束于1848年革命,对应于《共产党宣言》。 在这个阶段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态是完完全全为哲学思想所渗透的。“它是一种把社会发展作为活的整个来理解和把握的理论;或者更确切地说,它是一 ?种把社会革命作为活的整体来把握和实践的理论。”在这个阶段上,不存在把(((( 这个整体的经济、政治和精神要素划分为知识的各个分支的作法,甚至在把握每一个分支的具体特征时,也是以历史的忠实性去分折和批判的。当然,构成“革命实践”的活的统一的,不仅有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而且也有历史过程和自觉的社会活动。 总之,柯尔施认为,这个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直接建立在现实的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基础上的无产阶级意识,因而,由此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口号,而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实。 第二个阶段开始于1848年革命的失败,延续到19世纪末。 柯尔施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第二个阶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因为在这个阶段里,由于缺乏前一阶段的那种火热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马克 ? [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7,38页。 ? [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2,23页。 思主义就只能作为一种理论而发展。理论独立于革命运动之外,当然使它的内容发生了改变。马克思在1864年起草《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告工人阶级书》时,完全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即:“重新觉醒的运动要做到使人们象过去 ?那样勇敢地,还需要一段时间”。 就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著作来说,在1867至1894年的《资本论》和其他著作中的科学社会主义,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这种一般理论比之前一阶段《共产党宣言》、《哲学的贫困》、《法兰西的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的雾月十八日》等著作中的内容,是更为发展了的。然而,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期的著作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特征没有实质上的变化。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期的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仍然是革命理论的唯一整体。“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在较后阶段,这个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它们经济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要素,科学理论和社会实践,进一步分离出来了。„„但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这决不会产生代替整体的大量的各个独立要素。这仅仅是体系的组成部分的另一种结合开始以更大的科学精确性发展起来,并在政治经济学 ?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的著作中,马克思主义体系自身从未消溶在各个知识分支的总和之中。“而且,理论和实践不可割断的相互联系,作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共产主义类型的最独特的标志,在他的体系的较后期形式中,无论如何也没有被废除。认为一个纯粹思想的理论似乎已经取代了革命意志的实践,这不过是肤浅的一瞥。这种革命意志在马克思著作的每一个句子之中都是潜在的——„„潜在于每一决定性的章节中,尤其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一再地喷发出来。人们只须想一下著名的第二十四章第七节 ?关于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的论述,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但是,事情并不仅止于此。马克思的支持者和追随者们,尽管在理论上和方法论上都还承认历史唯物主义,但事实上他们把社会革命的理论割裂成了碎片。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越来越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些纯粹的科学观察,与政治的或其他阶级斗争实践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中,它遭受了由它的追随者们带来的怕有这些歪曲以及一系列其他不太重要的扭曲。这些歪曲或扭曲可以用一个包容一切的公式概括起来:一个统一的关于社会革命的一般理论被变成了对于资产阶级的经济秩序、资产阶级的国家、资产阶级的教育体系、资产阶级的宗教、艺术、科学或文化的批判。这些批判按其本性来说,不再必然发展为革命的实践;它们同样地能够发展为各种各样的改良企((图,这些企图基本上仍保持在资产阶级社会和资产阶级国家的界限之内,并且在 ?实际的实践中,通常也确实如此。”在柯尔施看来,第二阶段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演变成了修正主义和改良主义,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的危机。 第三个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延续到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柯尔施认为,随着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社会革命的现实摆到了人们的面前,第二阶段的正统马克思主义完全瓦解了,马克思主义开始了复兴和重建。德国的罗莎?卢森堡和俄国的列宁适应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新的革命阶段的实践需要,力图把马克思主义从第二个阶段的社会民主党的修正主义中解放出来。“第三国际中对原初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明显复兴,只不过是这样一个事实的结果:在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17页。 ? [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 [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5页。 ? [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新的革命时期,不仅工人运动自身,而且还有表达它的共产主义者的理论概念, ?都必须采取一个明确的革命形式。”以列宁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有意识 地重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中理论与实践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 论必须再次成为《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所描述的东西——不是作为一个简单的回 复,而是作为一个辩证的发展:一种关于包括整个社会一切领域的社会革命的理 ?论。” 虽然柯尔施在后期脱离了实际的革命斗争,但他并没有放弃对马克思主义的 探索。在其后期著作中,柯尔施认为正统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试图改造马克 思主义以适应新的历史处境。他宣称,今天所有将马克思主义学说重建为工人阶 级社会革命理论的企图,都不过是乌托邦的幻想。 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不容于斯大林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作为非正统的马克 思主义者,他的学说影响了许多人(如马克思主义剧作家贝尔托?布莱希特 [Bertolt Brecht],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阿瑟?罗森伯格[Arthur Rosenberg]),特 别是影响了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西方反抗运动中的青年知识分子。法 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创办人菲利克斯?魏尔(Felix Weil)曾受教于柯尔施,正 是通过魏尔,他极大地影响了法兰克学派。 三、葛兰西 葛兰西的生平和著述 1. 安东尼?葛兰西(Antonio Gramsci, 1891-1937)是意大利无产阶级革命家和 理论家,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意共总书记,被认为是具有原创性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葛兰西生于意大利撒丁岛上阿莱斯村的一个小公务员家庭。家庭的贫困不仅 使他很早就离开学校打工糊口,而且使他的身体营养不足、发育不良。 Gramsci was born in Ales, on the island of Sardinia. He was the fourth of seven sons of Francesco Gramsci (1860–1937), a low-level official from Gaeta, and his wife, Giuseppina (1861–1932). Gramsci's father was of [1]Arbëreshë descent. The senior Gramsci's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nd troubles with the police forced the family to move about through several villages in Sardinia until they finally settled in Ghilarza. In 1898 Francesco was convicted of embezzlement and imprisoned, reducing his family to destitution. The young Antonio had to abandon schooling and work at various casual jobs until his father's release in 1904. The boy suffered from health problems: a malformation of the spine owing to a childhood accident left him hunch-backed and underdeveloped. He was also plagued by various internal disorders throughout his life. Gramsci completed secondary school in Cagliari, where he lodged with his elder brother Gennaro, a former soldier whose time on the mainland had made him a militant socialist. However, Gramsci's sympathies then did not lie with socialism, but rather with the grievances of impoverished ? [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 [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3页。 Sardinian peasants and miners. They perceived their neglect as a result of privileges enjoyed by the rapidly industrialising North, and they tended to turn to Sardinian nationalism as a response.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本文档为【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