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办法

2017-12-28 11页 doc 25KB 7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办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规范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与管控~防范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条【责任主体】交通运输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单位”,包括直接从事生产经营行为的事业单位,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实施主体~应依法依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制度~开展本单位管理范围内的风险辨识...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办法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安全生产风险辨识、评估与管控~防范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条【责任主体】交通运输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单位”,包括直接从事生产经营行为的事业单位,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实施主体~应依法依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制度~开展本单位管理范围内的风险辨识、评估等工作~严格落实重大风险源报备和控制责任~有效防范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 第四条【监督责任】交通运输部指导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地方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有关部属单位指导管辖范围内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负有直接监督管理职责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管辖范围内生产经营单位重大风险源报备信息处理及其监督抽查工作。 1 第五条【工作原则】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应坚持“企业为主、行业引导、突出重点、科学管控”的原则。 第二章 风险源分类分级 第六条【风险源定义】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源,以下简称“风险源”,是指因其本身不可消除的属性~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能造成发生人员伤亡、环境破坏、负面社会影响、财产损失的交通基础设施、运输储存装备、运输储存对象、建设工程等客观存在的交通运输管理单元。,安全生产法定义的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结合交通运输实际~对风险源定义在内涵和外延上较危险源均有所拓宽, 第七条【分类】风险源分为道路运输、水路运输、城市客运、港口营运、交通工程建设、收费公路运营和其他等七个类型。每个类型可根据业务属性进一步细分为若干类别。 第八条【分级】风险源等级按照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大小、风险事件后果严重程度和生产经营单位对风险源的管控难度大小~由高到低依次分为重大、较大、一般和较小四个等级。 第九条【分级原则】重大风险源是指发生风险事件概率、危害程度和管理控制难度均为大的风险源, 2 较大风险源是指发生风险事件概率、危害程度和管理控制难度中仅有两个为大,或一个为大~其他为中的风险源。 一般风险源是指发生较大风险事件概率、危害程度和管理控制难度不满足以上重大和较大等级风险源条件~且不同时为小的风险源。 较小风险源是指发生风险事件概率、危害程度和管理控制难度均为小的风险源。 上述风险事件概率大小按照行业历史同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情况和致险因素状况与临界控制指标接近程度确定,风险事件后果严重程度按照历史同类事故最大损失确定,管理控制难度由所需的人、财、物和技术投入~以及生产经营单位自身能力确定。 第十条【分级标准】风险源具体分级标准和重大风险源清单由交通运输部另行发布。,风险源分级标准拟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如采用LEC方法评价。具体的风险事件概率可采用专家打分、历史事件统计等定性方法,危害程度可采用历史同类事件最大值等定量评价方法,管理控制难度可采取经费投入、技术手段等定量计算方法, 第三章 辨识、评估与控制 第一节 辨识与评估 第十一条【辨识手册】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及其生产经营环节~按照相关法规标准要求~ 3 编制风险辨识手册~明确风险辨识范围、方式和程序~并列入受控文件实施。 第十二条【辨识要素】生产经营单位风险辨识的要素一般应覆盖以下方面: ,一,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安全与应急技能,【人】 ,二,生产经营基础设施、运输工具、工作场所等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设施设备】 ,三,安全生产的制度、操作规程等覆盖情况和有效性,【管理制度】 ,四,保障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工作机制合规和完备性,【管理机制】 ,五,影响安全生产外部要素危害程度的可知性和应对措施。【环境】 第十三条【辨识方式】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分为全面辨识和专项辨识。全面辨识是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所有生产经营环节开展的安全生产风险辨识,专项辨识是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范围内部分领域或部分生产经营环节开展的安全生产风险辨识。 第十四条【辨识周期】全面辨识应每年不少于1次~专项辨识应在生产经营环节或其要素发生较大变化或管理部 4 门有特殊要求时及时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辨识结束后应形成风险源清单。 第十五条【风险评估】生产经营单位应依据风险源分级标准和辨识评估相关要求~采用科学、有效、适用的方法对本单位风险源清单逐一评估~并确定风险源等级和主要致险因素、控制指标及控制范围。 第十六条【评估确认】生产经营单位确定的风险源等级及其主要致险因素、控制指标、控制范围应经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 第十七条【等级变更】风险源致险因素发生较大变化~生产经营单位应及时组织重新评估并确定等级。 第十八条【重大风险源建档】生产经营单位应对评估确定的重大风险源进行登记~建立清单和专项档案~规范管理。 第十九条【第三方辨识评估】生产经营单位可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本单位风险辨识与评估工作~但不改变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管理主体责任。 第二节 管理与控制 第二十条【管控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风险源控制指标及控制范围~制定管控措施~并列入受控文件实施。 第二十一条【动态监测监控】生产经营单应根据风险源致险因素及其控制指标建立动态监有效的测监控机制~按要求进行监测、评估、预警~及时掌握安全风险状态和变化趋 5 势。 第二十二条【管控及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落实风险源管控措施~保障必要的投入~将风险源控制指标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第二十三条【内部告知】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风险源位臵、应急措施等信息通过安全手册、公告提醒、讲解宣传等方式告知本单位从业人员和进入危险源工作区域的外来人员~指导、督促做好安全防范。 第二十四条【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应针对本单位风险源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明确风险事件应急措施。 第二十五条【预警与处臵】当风险源控制指标超出管控临界值~达到预警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并立即采取应对措施~防范风险事件发生。一旦发生安全生产风险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处臵。 第二十六条【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生产经营单位应对管辖范围或风险源辨识、评估、报备、管控、应急等情况进行年度总结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十七条【档案管理】生产经营单位、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如实记录风险辨识、评估、监测、管控和监督等工作痕迹和信息~建立专项档案~并按有关存放。 第三节 重大风险源管控与报备 6 第二十八条【重大风险源管控】生产经营单应严格落实重大风险源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重大风险源管控: ,一,重大风险源应单独建档~每月至少更新1次监测数据或状态, ,二,重大风险源应单独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实行“一源一案”, ,三,重大风险源等级确定后按年度或在发生风险事件后1个月内组织专家对风险源管控措施进行评估改进。年度总结分析报告应通过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系统向负有直接监督管理职责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报备。 第二十九条【重大风险源管控保障】生产经营单位应保障重大风险源监测管控投入~确保重大风险源监测管控所需人员、经费与设施设备满足需要。 第三十条【重大风险源紧急措施】当重大风险源控制指标超出管控临界值~发生风险事件的可能性急剧上升~不能保证安全的~生产经营单位应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暂时停工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控制指标正常后方可恢复作业。 第三十一条【重大风险源培训教育】生产经营单位应对进入重大风险源区域的本单位从业人员组织开展应急逃生避险和应急处臵等相关培训和演练。 7 第三十二条【重大风险源警示】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重大风险源所在场所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标明重大风险源危险特性、可能发生的事件后果、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第三十三条【重大风险源外部告知】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重大风险源的名称、位臵、危险特性、影响范围、可能发生的事件后果、管控措施和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告知可能直接影响范围内的相关单位和人员~并积极回应相关方的关切。 第三十四条【重大风险源报备】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本单位重大风险源有关信息通过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报负有直接监督管理职责的交通运输部门备案。报备信息应当及时、准确、真实。 第三十五条【报备内容】重大风险源报备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信息、管控信息、预警信息和事件信息等。 ,一,基本信息包括重大风险源名称、类型、主要致险因素、评估报告~所属生产经营单位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等信息。 ,二,管控信息包括控制指标、管控措施,含应急措施,和可能发生的事件类型及影响范围与后果等信息。 ,三,预警信息包括预警事件类型、级别~可能影响区域范围、持续时间、发布,报送,范围~应对措施等。 8 ,四,事件信息包括重大风险源突发事件名称、类型、级别、发生时间、造成的人员伤亡和损失、应急处臵情况、调查处理报告~风险管控评估报告和改进措施等。 ,五,填报单位、人员、时间~以及需填报的其他信息。 上述第,三,、,四,款信息在预警、风险事件发生后报备。 第三十六条【报备方式】重大风险源报备分为初次、定期和动态三种方式。 第三十七条【初次报备时限】初次报备~应在评估确定重大风险源后5个工作日内填报。 第三十八条【定期报备】定期报备~采取季度和年度报备~季度报备截止时间为每季度结束后次月10日,年度报备时间为自然年~截止时间为次年1月30日。 第三十九条【动态报备】生产经营单位发现重大风险源控制指标超出管控临界值~或出现新的致险因素~导致发生风险事件概率显著增加或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后果加重~生产经营单位应在5个工作日内动态填报相关异常信息。 第四十条【备案销号】重大风险源经评估确定等级降低或解除的~应于5个工作日内通过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系统销号。 9 第四十一条【总结上报】重大风险源突发事件应急处臵和调查处理评估总结~应在处臵或调查工作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报备。 第四十二条【报备审核】负有直接监督管理职责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在生产经营单位重大风险源报备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形式审核~确保报备信息完整。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三条 【监督抽查】负有直接监督管理职责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将管辖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监督管理~并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重大风险源监测、管控和报备情况的监督抽查。 第四十四条 【抽查内容及频次】负有直接监督管理职责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按年度组织对管辖范围内生产经营单位重大风险源的监测、管控和报备情况进行监督抽查~监督抽查每半年应覆盖1次。 第四十五条【监督抽查内容】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重大风险源辨识、管控、报备情况的监督抽查主要内容包括, ,一,重大风险源管理制度、机制、岗位责任体系建设情况, 10 ,二,重大风险源辨识、评估、信息报备、监测管控、评估改进等落实情况, ,三,重大风险源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落实情况。 第四十六条【督促整改】负有直接监督管理职责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对监督抽查发现重大风险源辨识、管控、报备主体责任不落实的生产经营单位予以督促整改。 ,一,对未建立完善的重大风险源管理制度、机制、岗位责任体系和重大风险源应急预案的予以警告; ,二,对重大风险源辨识、评估、信息报备、评估改进和应急演练等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予以限期整改, ,三,对重大风险源未有效实施监测和控制的纳入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予以挂牌督办, ,四,对重大风险源控制不力~不能保证安全的生产经营单位,应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工停业整顿。 第四十七条【停业恢复】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工停业整顿的,经负有直接监督管理职责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验收,满足消除停工停业因素的,生产经营单位方可恢复生产经营。 第四十八条【记录与报告】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在重大风 11 险源监督抽查中,应如实、认真记录重大风险源信息,通过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填报,并规范档案管理。 第四十九条【社会保险】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积极引导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风险源参加社会保险~鼓励支持社会保险机构或其他第三方机构参与生产经营单位重大风险源的辨识、评估与管控。 第五十条【委托服务】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重大风险源督查检查工作。 第五十一条【社会监督】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建立投诉、举报渠道和奖励机制,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违法违规行为,均有权向生产经营单位或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投诉或举报。 第五十二条【信息安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或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拟公布的风险源信息进行评估,涉及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应遵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未经允许不得公开。 第五十三条【企业主体责任追究】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对依法依规发生下列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 12 直接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记入其安全生产不良信用记录。 ,一,对重大风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监测、管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 ,二,未按规定报备重大风险源或迟报瞒报的, ,三,风险管控不力~导致发生风险事件的, ,四,进行危险作业和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未开展风险评估或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的。 第五十四条【第三方机构责任追究】承担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工作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应对其承担工作的合规性、准确性负责~未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执行或弄虚作假的~应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并纳入安全生产信用记录。 第五十五条【管理部门监督责任追究】负有直接监督管理职责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一,对存在重大风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未履行监督抽查责任的, ,二,对发现未按规定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或未有效管控重大风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未督促整改的, ,三,对已报备异常信息的重大风险源~指导、监督或督促督办失职渎职~导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 第五章 附 则 13 第五十六条【致险因素定义】致险因素是指导致各类风险事件发生~影响其发生的可能性、损失程度和不良社会影响的潜在原因或条件~主要包括可能产生负面结果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源自身的客观属性及其常态运行环境的“人、机、法、环”等因素。 第五十七条【风险事件】风险事件是指风险源发生管控目标外的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包括自然灾害、社会影响等事件或安全生产事故。 第五十八条【有效日期】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14
/
本文档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办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