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答题卷)

2017-12-10 50页 doc 152KB 182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2336

暂无简介

举报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答题卷)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答题卷) 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编号1)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 1.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中发展心理是基础,教育心理是根据, 而 是本课程的目的。 2. 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 ; ;从“对 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 3. 著名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 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 和生殖期。 4. 人的情感具有两大功能: 功能和信号交际功能。著名教育家 曾经不无感慨地说...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答题卷)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答卷) 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编号1)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 1.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中发展心理是基础,教育心理是根据, 而 是本课程的目的。 2. 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 ; ;从“对 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 3. 著名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 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 和生殖期。 4. 人的情感具有两大功能: 功能和信号交际功能。著名教育家 曾经不无感慨地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5. “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体现了教学设计基本原则中的 原 则。 6. 男孩的兴趣多指向于 ,喜欢摆弄物体,拆散玩具,并探索其中的微妙,积极 参加小发明、小创造。而女孩的注意多指向 ,喜欢探索人生,对人际关系很注 意,很敏感。 7. 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三个重要的观点: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强调 学习的 。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 意义信息的方法,称之为( ) 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观察法 D. 故事法 2. 小学低年级儿童往往会将“我妈妈说的”“我们老师说的”挂在嘴边,表明其道德发展 阶段处于皮亚杰所说的(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3. 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4.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5. 对于那些常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道德的( ) 的培养。 A(情感 B.判断 C.认知 D.意志 6. 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 )特点的表现。 A(主导性 B.双向性 C.民主性 D.互动性 7. 从迁移的性质来说,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是( )迁移。 A(顺向 B.逆向 C.正 D.负 8. 后习俗水平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内容:( ) A 以人际和谐为准则 B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 C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 D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 9. 动机的显著特征为( )。 A、启动性 B、 方向性 C、 持久性 D.、强度 10. 教学的构成因素为( )。 A教师 B.学生 C.课程内容 D.教室 三、判断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研究显示,10岁时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的范围最大,远近物体都能看清,10岁以后,随 着年龄增长,儿童视力呈逐渐下降趋势。----------------------------------------- ( ) 2.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 ) 3. 道德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 ) 4. 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进行等基本 功能。 ------------------------------------------------------------------------- ( ) 5.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 ) 6. 追求成就动机比回避失败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做难度较大的工作,这样的任务具有足 够的挑战性,满足个体的成就动机。--------------------------------------------- ( ) 7. 小学儿童智能水平的差异给我们教育的启示是,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部分智能超常或者 低下的儿童身上,关注差异化教育。--------------------------------------------- ( ) 8. 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动机都是为着某种外在的目的,所以都属于外部动机。---( ) 9. 横向迁移是指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性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即上下位学习的迁移。 -----------------------------------------------------------------------( ) 10. 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要提高教学效率,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广泛 的信息交流和情感共鸣。 --------------------------------------------------- ( ) (提醒:请将选择题和判断题结果集中填入答题框内) 四、名词解释(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1、教学模式——是依据特定教学理论设计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系统。 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指个体习惯性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3、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 4、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五、简答题(共 24 分,每小题 6 分) 1. 什么是技能,请简述这个概念所阐述的特点。 答:技能是指个体通过练习而习得的合理的动作系统。(概念2分) 1)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单一的动作不能叫做技能。 )构成技能的动作系统是一个合理的动作系统,无目的的或不必要的动作,不能称为技能。 2 3)技能是后天获得的。个体的不随意动作和反射性动作是先天的本能反应,不属于技能范畴。 4)任何技能的习得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那些不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系统不是技能。 (每小点1分) 2. 请简要阐述一下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答: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1)目的明确——避免“捧杀”或“棒杀” 2)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 3)因势而变——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4)心理相容——宽松、理解、把握大势 (每小点1.5分) 3、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措施。 答:1)树立科学观念 2)进行身体锻炼 3)学会科学用脑 4)丰富业余生活 1)扩大人际交往 2)善于调适情绪 (每小点1分) 4、请阐述一下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一)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1分) 因材施教,投其所好 (二)创造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2分) 尊师爱生,和谐交融;互帮互助,竞争合作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2分) 确定合理教学目标,设计最佳教学 维持良好课堂秩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建立相对稳定的课堂(1分) 确立课堂常规,使其内化为行为习惯 六、论述题(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 1、请阐述小学儿童记忆力的发展的特点,并详细论述儿童记忆力培养的策略。 答: :(一)小学儿童记忆力发展特点(4分) 1、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为主转化 2、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为主转化 3、具体形象记忆——抽象记忆转化 4、逐渐学会各种记忆策略 (二)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策略 1、增强儿童记忆的目的性、积极性(1分) 2、教会儿童记忆的方法和技巧(2分) 1) 充分利用无意识记规律 2) 赋予记忆材料一定的意义 3) 利用尝试回忆增强记忆 ) 分析材料找出规律 4 3、合理地组织复习(2分) 1) 复习要及时 2) 方式多样化 3) 份量要适当(提倡过度学习) 4) 知识再加工 4、掌握回忆有效策略(1分) 2、[案例论述] 许都二中的学生张强是个十足的品德不良学生~他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和学生行为准则~迟到、早退、旷课、抽烟、酗酒、说谎、到处游荡、损坏公物~有一次因为有意用弹弓打碎新来女教师的宿舍玻璃受到处分,学习极不主动~成绩差~经常厌学、逃学~老师找他谈话也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课堂上还有意捣乱~影响教师上课~唯一喜欢的课程就是体育~特别是篮球打得好~十分佩服武术专业毕业的年轻体育老师王老师,张伟脾气暴躁~经常与校外的不良少年来往~惹是生非、打架斗殴~自称“天不怕、地不怕、不怕流血和挂花”~讲究“哥儿义气”。 请结合案例分析学校中此类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并阐述我们该如何去教育这样的学生。 答: :(要点如下,必须结合案例) 一、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认识具有模糊性 (二)情绪具有对立性 (三)意志具有脆弱性 (四)行为具有逆反性 (每点0.5分) 二、教育对策: (一)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展现教师的真心实意 (二)善于发现积极因素,点燃孩子内心深处的火苗 (三)抓住醒悟和转变的关键时机,促使学生转化 (四)点燃自尊心的火把,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五)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六)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动习惯 (七)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每点1分,综合评价1分) 一、填空题(共 10 分,每小格 1 分) 1、服务教育。 2、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3、潜伏期。 4、调节行动;苏霍姆林斯基。 5、适当性。 6、物 ;人。 7、关键期。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A D B C BD ABC ABC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10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广东专插本考试资源网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编号2)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 1.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智力是一般认识能力的综合,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 力的综合,其核心成份是 , 则是智力的高度表现。 2. 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该学说认为各种心理官能可以像肌 肉一样通过练习来增强能力。 3. 小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一般认为出现在小学 年 级。 4. 人的情感具有两大功能:调节行动功能和 功能。著名教育家 曾经不无感慨地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5. 掌握学习是由 等人提出来的一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其基本理念是:只 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 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6. 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以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时要注意两种偏向:即 和 。 7. 美国教育家 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称之为( )。 A(感觉 B.知觉 C.想象 D.思维 2. 言语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交际活动,属( )。 A(特殊的社会现象 B.一般的社会现象 C.心理现象 D.历史现象 3. 通过重新组织知觉环境并领悟其中关系而发生的学习,称之为( )。 A(试误学习 B(顿悟学习 C(模仿学习 D(有意义学习 4. 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5. 生物个体通过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遵 从社会规范,成为社会人的过程,称之为( )。 A(发展 B(成熟 C(社会化 D(个性化 6. 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利他行为的核心是( )。 A .成人的榜样 B. 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 C. 掌握利他的知识 D.掌握利他的技能 7. 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是建立在( )理论基础上的。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认知――结构 D.有意义学习 8. 以建构主义为基础,强调学习中的合作,提高社会活动能力的教学模式( ) A(行为系统模式 B(信息加工模式 C(个人发展模式 D(社会型教学模式 9. 根据学习的内容,可以将学习分为( ) A.运动技能的学习 B(认知的学习 C(情感的学习 D(模仿学习 10.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个人能力属于( )因素。 A 不稳定的 B可控的 C 不可控的 D稳定的 三、判断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注意分配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小学四年级是儿童注意分配 能力发展的转折期。 ----------------------------------------( ) 2.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这种有意义的接受学 习是通过顺应过程实现的。-----------------------------------( ) 3. 品德发展的真正动力在于儿童自我要求与其品德发展现状的矛盾。 -----------------------------------------------------------( ) 4. 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进 行等基本功能。----------------------------------------------( ) 5.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 ) 6. 追求成就动机比回避失败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做难度较大的工作,这样的任 务具有足够的挑战性,满足个体的成就动机。-------------------( ) 7. 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告诉我们,教育不能过分超前,身心发展的成熟 是我们进行恰当教育必须考虑的前提。--------------------------( ) 8. 纵向迁移是指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性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即上下位学 习的迁移。--------------------------------------------------( ) 9. 课堂管理的主体是教师,而客体是学生。 -----------------------( ) 10.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基本是无用 的”,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源和创设氛围。------------( ) (提醒:请将选择题和判断题结果集中填入答题框内) 四、名词解释(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1、品德——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气质——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气质无所谓好坏。 3、课堂管理——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一种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4、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五、简答题(共 24 分,每小题 6 分) 1.请简要阐述一下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答: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1)目的明确——避免“捧杀”或“棒杀” 2)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 3)因势而变——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4)心理相容——宽松、理解、把握大势 (每小点1.5分) 2. 什么是技能,请简述这个概念所阐述的特点。 答:技能是指个体通过练习而习得的合理的动作系统。(概念2分) 1)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单一的动作不能叫做技能。 2)构成技能的动作系统是一个合理的动作系统,无目的的或不必要的动作,不能称为技能。 3)技能是后天获得的。个体的不随意动作和反射性动作是先天的本能反应,不属于技能范畴。 4)任何技能的习得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那些不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系统不是技能。 (每小点1分) 3、请简要阐述一下教师自编测验的一般原则。 答:教师自编测验的一般原则 1)试题要符合测验目的 2)内容取样要有代表性 3)题目格式应多种多样 4)题目文字要简明扼要 5)测验题目应彼此独立 (每小点1分,综合评价1分) 4、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措施。 答:1)树立科学观念 2)进行身体锻炼 3)学会科学用脑 4)丰富业余生活 5)扩大人际交往 6)善于调适情绪 (每小点1分) 六、论述题(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 1、[案例论述] 许都二中的学生张强是个十足的品德不良学生~他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和学生行为准则~迟到、早退、旷课、抽烟、酗酒、说谎、到处游荡、损坏公物~有一次因为有意用弹弓打碎新来女教师的宿舍玻璃受到处分,学习极不主动~成绩差~经常厌学、逃学~老师找他谈话也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课堂上还有意捣乱~影响教师上课~唯一喜欢的课程就是体育~特别是篮球打得好~十分佩服武术专业毕业的年轻体育老师王老师,张伟脾气暴躁~经常与校外的不良少年来往~惹是生非、打架斗殴~自称“天不怕、地不怕、不怕流血和挂花”~讲究“哥儿义气”。 请结合案例分析学校中此类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并阐述我们该如何去教育这样的学生。 答::(要点如下,必须结合案例) 一、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认识具有模糊性 (二)情绪具有对立性 (三)意志具有脆弱性 (四)行为具有逆反性 (每点0.5分) 二、教育对策: (一)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展现教师的真心实意 (二)善于发现积极因素,点燃孩子内心深处的火苗 (三)抓住醒悟和转变的关键时机,促使学生转化 (四)点燃自尊心的火把,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五)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六)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动习惯 (七)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每点1分,综合评价1分) 2、请列举学习迁移的主客观影响因素,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一下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的设想。 答:主观因素:1)学生的知识结构 2)学生的心智状况 3)学生的学习态度 4)学生的心理定势 客观因素:5)学习的情境(形) 6)教师的指导 (每小点0.5分) 教学设想(学生根据教材自己组织,基本要点): 1)加强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的教学;注意新旧知识异同的比较;注意先前习得知识的巩固,促进原有知识向新的学习迁移。 2)重视教学活动中运用“概括”这一教学措施,努力提高知识的概括水平,并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促进学习迁移。 4)充分利用积极的定势作用,克服消极定势,提高知识的迁移效果。 5)明确教师指导的意义、指导的量和指导的方式,促进正迁移。 6)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场所、布置、周围环境、材料性质、)促进学习迁移。 (每小点1分,综合论述情况1分) 一、填空题(共 10 分,每小格 1 分) 1、抽象思维能力;创造力。 2、官能心理学。 3、四。 4、信号交际;苏霍姆林斯基。 、布卢姆。 5 6、兴趣主义;形式主义。 7、加德纳。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C C B B D ABC CD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10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编号3)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 1.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应遵循的规律有 、练习律、效果律。 2. 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 ; ;从“对人” 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 3. 一般认为,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出现在 岁,但有一定的伸缩性。 4. 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其关系的知识我们称之为 知识;关于办事的操作 步骤和过程的知识则为 知识。 5. 认知方式有许多钟,最常见的有三种分类: 、冲动型——沉思 型、同时型——继时型。 6. 掌握学习是由 等人提出来的一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其基本理念是:只要有足 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 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7. 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三个重要的观点: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强调学习的 。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2. 小明旷课了,老师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这属于( ) A.物质强化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替代性强化 3.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称之为( )。 A(感觉 B.知觉 C.想象 D.思维 4. 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 意义信息的方法,称之为( ) 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观察法 D. 故事法 5. 对于那些常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道德的( ) 的培养。 A(情感 B.判断 C.认知 D.意志 6.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概括化说 D.关系转换说 A(相同要素说 B.认知结构说 C. 7. 从迁移的性质来说,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是( )迁移。 A(顺向 B.逆向 C.正 D.负 8. 言语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交际活动,属( )。 A(特殊的社会现象 B.一般的社会现象 C.心理现象 D.历史现象 9. 后习俗水平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内容:( ) A 以人际和谐为准则 B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 C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 D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 10. 奥苏伯尔认为,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的获得和保持的影响取决于知识的( )。 A(可利用性 B(可辨别性 C(稳定性 D(可操作性 三、判断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道德认识即道德意识,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 2.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 ) 3. 品德不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情境中习得的,是从它自身中产生和发展的。------------------------------------------------------------------------( ) 4. 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进行等基本 功能。 ------------------------------------------------------------------------ ( ) 5.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 ) 6. 追求成就动机比回避失败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做难度较大的工作,这样的任务具有足 够的挑战性,满足个体的成就动机。 -----------------------------------------------( ) 7. 在教学影响和教师指导下,中高年级儿童观察的有意性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基本达到成 人的水平。 ---------------------------------------------------------------------( ) 8. 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动机都是为着某种外在的目的,所以都属于外部动机。-----( ) 9. 学习目的是学习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和归宿,主要解决 “为什么”的问题。-----------( ) 10. 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要提高教学效率,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广泛 的信息交流和情感共鸣。 ------------------------------------------------------( ) (提醒:请将选择题和判断题结果集中填入答题框内) 四、名词解释(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1、学习态度——学生对学习的看法、情绪情感及相应的行为倾向。 2、教学模式——是依据特定教学理论设计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系统。 3、生理成熟——指随着年龄增长个体生理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自然成长。 4、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五、简答题(共 24 分,每小题 6 分) 1. 什么是技能,请简述这个概念所阐述的特点。 答:技能是指个体通过练习而习得的合理的动作系统。(概念2分) 1)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单一的动作不能叫做技能。 2)构成技能的动作系统是一个合理的动作系统,无目的的或不必要的动作,不能称为技能。 3)技能是后天获得的。个体的不随意动作和反射性动作是先天的本能反应,不属于技能范畴。 4)任何技能的习得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那些不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系统不是技能。 (每小点1分) 2. 请简要阐述一下教育与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 答: 教育是社会环境因素中较为独特的因素,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引导着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 2)教育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 3)教育是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基本条件。 4)教育的主导作用是以教育的适当性为前提的。 当然,教育与心理发展是辨证统一的。 (每小点1.5分) 3、请简要谈谈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不接受教育,造成“意义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德育“意义障碍”的原因: 1)知识经验有局限 2)要求需求不符合 3)手段强制伤自尊 4)问题处理不公正 5)朝令夕改无所从 6)言行不一惹人厌 (每小点1分) 4、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措施。 答:1)树立科学观念 2)进行身体锻炼 3)学会科学用脑 4)丰富业余生活 5)扩大人际交往 6)善于调适情绪 (每小点1分) 六、论述题(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 1、请阐述小学儿童记忆力的发展的特点,并详细论述儿童记忆力培养的策略。 答::(一)小学儿童记忆力发展特点(4分) 1、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为主转化 2、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为主转化 3、具体形象记忆——抽象记忆转化 4、逐渐学会各种记忆策略 (二)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策略 1、增强儿童记忆的目的性、积极性(1分) 2、教会儿童记忆的方法和技巧(2分) 1) 充分利用无意识记规律 2) 赋予记忆材料一定的意义 3) 利用尝试回忆增强记忆 4) 分析材料找出规律 3、合理地组织复习(2分) 1 ) 复习要及时 ) 方式多样化 2 3) 份量要适当(提倡过度学习) 4) 知识再加工 4、掌握回忆有效策略(1分) 2、[案例论述] 许都二中的学生张强是个十足的品德不良学生~他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和学生行为准则~迟到、早退、旷课、抽烟、酗酒、说谎、到处游荡、损坏公物~有一次因为有意用弹弓打碎新来女教师的宿舍玻璃受到处分,学习极不主动~成绩差~经常厌学、逃学~老师找他谈话也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课堂上还有意捣乱~影响教师上课~唯一喜欢的课程就是体育~特别是篮球打得好~十分佩服武术专业毕业的年轻体育老师王老师,张伟脾气暴躁~经常与校外的不良少年来往~惹是生非、打架斗殴~自称“天不怕、地不怕、不怕流血和挂花”~讲究“哥儿义气”。 请结合案例分析学校中此类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并阐述我们该如何去教育这样的学生。 答::(要点如下,必须结合案例) 一、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认识具有模糊性 (二)情绪具有对立性 (三)意志具有脆弱性 (四)行为具有逆反性 (每点0.5分) 二、教育对策: (一)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展现教师的真心实意 (二)善于发现积极因素,点燃孩子内心深处的火苗 (三)抓住醒悟和转变的关键时机,促使学生转化 (四)点燃自尊心的火把,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五)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六)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动习惯 (七)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每点1分,综合评价1分) 一、填空题(共 10 分,每小格 1 分) 1、准备律。 2、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3、10——11。 4、陈述性;苏霍姆林斯基。 5、场依存型——场独立型。 6、布卢姆。 7、最近发展区;关键期。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C D A C C BD BCD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10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编号4)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 1. 研究发现,教师对所教科目的热爱程度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存在正相关,其中这三种教师 品质与学生的学习态度相关最大:热心、友好、 。 2. 根据弗洛依德的心里发展阶段学说,小学儿童正处于 ,这是一个相对平静 的时期,儿童性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停滞的状态。 3. 洛伦茨有关“印刻”的理论实际展现了心理学研究中对“ ”问题的早期 探讨。 4. 美国学者格朗兰德一个极为简洁的表述值得注意: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 的记述)+ 。 5. 儿童心理学专家朱智贤指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 式逐步过渡到以 为主要形式,但这种 在很大程度上,仍 。 然具有很大成分的 6. 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 使我们得以生存, 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 7. 信息加工时,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心理分化水平较高,主要依据内在的 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不够细心、不能体察入微,这类认知方式我们称 为 。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共同要素说的实验基础是( )。 A(水下击靶实验 B.幼儿取糖果实验 C.小鸡啄米实验 D.知觉训练迁移实验 2. 小明旷课了,老师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这属于( ) A.物质强化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替代性强化 3. 作为个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称为(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识 C.自我控制 D.自我体验 4. 提倡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 A(布鲁姆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加纳 5.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B.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C.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6.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7. 对于那些常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道德的( ) 的培养。 A(情感 B.判断 C.认知 D.意志 8.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同化有三种形式,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属于( )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派生类学习 9. 在学习“直角三角形”这个概念时,教师经常变动“直角”的位置,以突出其关键特征, 这属于( )。 A(分类教学 B.比较教学 C.强化教学 D.变式教学 10. 对于教师的职业来讲,教师心理健康中的重要问题包括( ) A角色适应 B工作压力 C职业倦怠 D生涯规划 三、判断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学习需要是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最根本的动力,如果没有这种自身产生的动力,个体的 学习活动就不太可能发生,所以说,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 ) 2. 在教学影响和教师指导下,中高年级儿童观察的有意性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基本达到成 人的水平。 ----------------------------------------------------------------------( ) 3. 儿童的性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和训练对儿童性格形成起着重要 作用。 -------------------------------------------------------------------------- ( ) 4. 柯尔伯格认为,品德发展顺序是不定的,可以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相等的。 -------------------------------------------------------------------------- ( ) 5. 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主要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压力作为外部的影响 力,不是独立的作用成分,只有将压力转化为推力或拉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行为的动力 因素。 ---------------------------------------------------------------------------- ( ) 6. 教学目标陈述仅揭示出终点目标实现的条件,教学任务分析则指出学习的终点状态。 ---------------------------------------------------------------------------- ( ) 7. 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的动力,如果没有这种自身产生的动力,个体的 学习活动就不太可能发生,所以说,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 ) 8.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基本是无用的”,教 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源和创设氛围。 -------------------------------------------( ) 9. 只要教育得当,没有正常的遗传素质也会有个体心理的正常发展。------------------ ( ) 10. 感知能力上,男性视觉的空间能力优于女性,女性对于声音的辨别和定位能力优于男性。 ---------------------------------------------------------------------------- ( ) (提醒:请将选择题和判断题结果集中填入答题框内) 四、名词解释(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1、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学习动机——是激起学生的学习行为、维持已产生的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3、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4、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它反映了人们寻求满足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 五、简答题(共 24 分,每小题 6 分) 1. 请简要阐述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答:1、内容不断丰富 2、稳定性增强 3、可控性发展 4、体验更深刻 5、显著的“向师性” (每小点1分) 当然各方面的表现跟成人比水平较低,正在发展之中。(1分) 2. 请简要阐述学生学习的几个特点。 答:1)是以掌握书本上的间接经验为主的接受学习(掌握/发现) 2)是在教师有目的、有、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高效、系统) 3)为了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4)要求德智体美劳整体得以生动活泼、主动统一地发展 (每小点1分,综合阐述2分) 3、请简要谈谈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不接受教育,造成“意义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德育“意义障碍”的原因: 1)知识经验有局限 2)要求需求不符合 3)手段强制伤自尊 4)问题处理不公正 5)朝令夕改无所从 6)言行不一惹人厌 (每小点1分) 4、请列举教学设计的几个要素。 答:1.制定教学目标 2.分析教学任务 3.了解教学对象 4.组织教学内容 5.选用教学媒体 6.创建教学环境 7.建立教学模式 8.选择教学方法 9.测评教学目标 (每小点0.5分,综合评分1.5分) 六、论述题(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 1、请结合实例谈谈两性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阐述针对儿童性别差异如何更好地进行教 育,即如何因“性”施教。 答: :(一)性别差异产生原因 1、生物因素(大脑半球功能优势、性激素等) 、环境因素(家庭的教养方式、社会传统观念) 2 3、教育因素(教材人物、插图、故事、教育方式) (每点1分,结合实例加1分) (二)针对儿童性别差异进行教育 1. 发扬优势,克服劣势 2. 创造条件,加强男女两性的交往。 3. 消除偏见,对男女一视同仁。 4. 具体对象具体分析。 5. 教育儿童正确认识自己。 6. 修订教材和课外读物,消除男性社会“一边倒”的传播。 (每点1分,必须展开阐述,只有标题最多只得一半分数) 2、请阐述小学儿童记忆力的发展的特点,并详细论述儿童记忆力培养的策略。 答:(一)小学儿童记忆力发展特点(4分) 1、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为主转化 2、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为主转化 3、具体形象记忆——抽象记忆转化 4、逐渐学会各种记忆策略 (二)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策略 1、增强儿童记忆的目的性、积极性(1分) 2、教会儿童记忆的方法和技巧(2分) 1) 充分利用无意识记规律 2) 赋予记忆材料一定的意义 3) 利用尝试回忆增强记忆 4) 分析材料找出规律 3、合理地组织复习(2分) 1) 复习要及时 2) 方式多样化 3) 份量要适当(提倡过度学习) 4) 知识再加工 4、掌握回忆有效策略(1分) 一、填空题(共 10 分,每小格 1 分) 1、善解人意。 2、潜伏期。 3、关键期。 4、价值判断。 5、抽象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具体形象性。 6、缺失需要;生长需要。 7、场独立型。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C D A D B D ABCD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10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编号5)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 1.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应遵循的规律有准备律、 、 。 2. 在谈到学习动机问题时,指出“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 质的不同而不同”观点的是 定律。 3. 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个转折期一般出现在小学 年级。 4. 人的情感具有两大功能:调节行动功能和 功能。著名教育家 曾经不无感慨地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5. “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体现了教学设计基本原则中的 原 则。 6. 人一生中有两次生长高峰期,第一次是乳儿期(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次 是 。 7.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 。在动作技能练习过程中,成绩达到一定程度 现象。 时,进步出现暂时的停顿现象,我们叫其为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 意义信息的方法,称之为( ) 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观察法 D. 故事法 2. 生物个体通过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遵 从社会规范,成为社会人的过程,称之为( )。 A(发展 B(成熟 C(社会化 D(个性化 3. 通过重新组织知觉环境并领悟其中关系而发生的学习,称之为( )。 A(试误学习 B(顿悟学习 C(模仿学习 D(有意义学习 4.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称之为( )。 A(感觉 B.知觉 C.想象 D.思维 5. 言语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交际活动,属( )。 A(特殊的社会现象 B.一般的社会现象 C.心理现象 D.历史现象 6. 皮亚杰认为,当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在头脑中 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则处在(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7. 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是建立在( )理论基础上的。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认知――结构 D.有意义学习 8. 提倡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 A(布鲁姆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加纳 9. 根据学习的内容,可以将学习分为( ) A.运动技能的学习 B(认知的学习 C(情感的学习 D(模仿学习 10. 动机的显著特征为( )。 A、强度 B、 方向性 C、 持久性 D、启动性 三、判断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动机都是为着某种外在的目的,所以都属于外部动机。-----( ) 2.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 ) 3. 品德不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情境中习得的,是从它自身中产生和发展的。--------------------------------------------------------------------------- ( ) 4. 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进行等基本功能。 --------------------------------------------------------------------------- ( ) 5.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 ) 6. 追求成就动机比回避失败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做难度较大的工作,这样的任务具有足够的挑战性,满足个体的成就动机。-------------------------------------------( ) 7. 在教学影响和教师指导下,中高年级儿童观察的有意性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平。-----------------------------------------------------------------( ) 8. 道德认识即道德意识,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 9. 学习目的是学习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和归宿,主要解决 “为什么”的问题。 ---( ) 10. 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要提高教学效率,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和情感共鸣。 ---------------------------------------------------( ) (提醒:请将选择题和判断题结果集中填入答题框内) 四、名词解释(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1、品德——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一种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3、知识——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分为个体知识和人类知识。 4、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五、简答题(共 24 分,每小题 6 分) 1.请简要阐述一下教育与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 答:教育是社会环境因素中较为独特的因素,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引导着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 2)教育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 3)教育是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基本条件。 4)教育的主导作用是以教育的适当性为前提的。 当然,教育与心理发展是辨证统一的。 (每小点1.5分) 2. 什么是技能,请简述这个概念所阐述的特点。 答: 技能是指个体通过练习而习得的合理的动作系统。(概念2分) 1)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单一的动作不能叫做技能。 2)构成技能的动作系统是一个合理的动作系统,无目的的或不必要的动作,不能称为技能。 3)技能是后天获得的。个体的不随意动作和反射性动作是先天的本能反应,不属于技能范畴。 4)任何技能的习得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那些不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系统不是技能。 (每小点1分) 3、学了《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借助图表的方式简要阐述一下对“心理”这个概念的认识,并指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部分。 答: 4、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措施。 答:1)树立科学观念 2)进行身体锻炼 3)学会科学用脑 4)丰富业余生活 5)扩大人际交往 6)善于调适情绪 (每小点1分) 六、论述题(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 1、什么是课堂心理气氛,请设想一下我们如何来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答:课堂心理气氛是班集体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 堂心理气氛组成包括:教师的教风——决定因素;学生的学风——重要因素;教室的环境——影响因素。(2分) 良好心理气氛营造的措施:(每小点1分) 1)正确鉴定课堂心理气氛的现状 2)公正评价,合理期望 3)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树立教师的教育权威 4 5)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 6)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7)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良好心理状态 (综合阐述1分) 2、请列举学习迁移的主客观影响因素,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一下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的设想。 答:主观因素:1)学生的知识结构 2)学生的心智状况 3)学生的学习态度 4)学生的心理定势 客观因素:5)学习的情境(形) 6)教师的指导 (每小点0.5分) 教学设想(学生根据教材自己组织,基本要点): 1)加强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的教学;注意新旧知识异同的比较;注意先前习得知识的巩固,促进原有知识向新的学习迁移。 2)重视教学活动中运用“概括”这一教学措施,努力提高知识的概括水平,并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促进学习迁移。 4)充分利用积极的定势作用,克服消极定势,提高知识的迁移效果。 5)明确教师指导的意义、指导的量和指导的方式,促进正迁移。 6)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场所、布置、周围环境、材料性质、)促进学习迁移。 (每小点1分,综合论述情况1分) 一、填空题(共 10 分,每小格 1 分) 1、练习律;效果律。 2、耶基斯—多德森。 3、四。 4、信号交际;苏霍姆林斯基。 5、适当性。 6、青少年期。 7、熟练的操作;高原。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B C B B C ABC BCD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10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编号6)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 1. 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出版教育心理学的是 ,文革后最早正式出版的我国自己 编写的教育心理学教材的是 。 2. 的对立统一,构成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 盾,成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3. 两名在测验中取得高分的学生都很高兴,一名自信心增强,而另一名则觉得自己运气不 错,这是因为他们的 不同造成的。 4. 我国最早倡导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是上海师范大学 教授,他于1983年在 《光明日报》上发表了 一文,在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引起较 大的反响。 5. 教学目标陈述仅指出学习的终点状态; 则揭示出终点目标实现的条 件。 6. 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存在几个普遍性的危机期,即我们通常所的 , 和少年危机。 7. 教学目标陈述仅指出学习的终点状态; 则揭示出终点目标实现的条 件。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发展通常是指人类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 列( )的变化。 A.情感 B(心理 C(身体 D(身体和心理 2. 小明旷课了,老师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这属于( ) A.物质强化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替代性强化 3. 作为个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称为(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识 C.自我控制 D.自我体验 4. 用公式S,O,R表示学习的是( )。 A(联结说 B.工具说 C.认知派 D.人本主义 5.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B.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C.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6.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7. 对于那些常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道德的( ) 的培养。 A(情感 B.判断 C.认知 D.意志 8.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同化有三种形式,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属于( )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派生类学习 9. 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 )。 A.个子长高了 B.每天跑步 C.不怕见生人了 D.记住英语单词了 10.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学习的主要动机是由( )组成的。 A(生存需要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三、判断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影响学习成绩的唯一因素是一般认知能力因素。------------------( ) 2. 不同气质类型之间有好坏之分,气质可以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 3. 儿童的性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和训练对儿童性格形成起着重要 作用。----------------------------------------------( ) 4. 柯尔伯格认为,品德发展顺序是不定的,可以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相等的。 ----------------------------------------------------( ) 5. 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与子女的学习期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 6. 小学生各种行为问题表现的最高峰是在六年级。------------------( ) 7. 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的动力,如果没有这种自身产生的动力,个体的 学习活动就不太可能发生,所以说,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 ) 8.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德育的内容就是社会道德规范。--------------( ) 9. 遗传素质就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 ) 10. 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巴甫洛夫。-( ) (提醒:请将选择题和判断题结果集中填入答题框内) 四、名词解释(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1、教学目标——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2、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3、高原现象——在动作技能练习过程中,成绩达到一定程度时,进步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 4、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它反映了人们寻求满足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 五、简答题(共 24 分,每小题 6 分) 1. 请举例阐述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特点。 答:目的性有所增强 顺序性有所提高 精确性明显改善 深刻性迅速发展 (每小点1分,综合举例2分) 2. 请简要谈谈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不接受教育,造成“意义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德育“意义障碍”的原因: 1)知识经验有局限 2)要求需求不符合 3)手段强制伤自尊 4)问题处理不公正 5)朝令夕改无所从 6)言行不一惹人厌 (每小点1分) 3、什么是技能,请简述这个概念所阐述的特点。 答:技能是指个体通过练习而习得的合理的动作系统。(概念2分) 1)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单一的动作不能叫做技能。 2)构成技能的动作系统是一个合理的动作系统,无目的的或不必要的动作,不能称为技能。 3)技能是后天获得的。个体的不随意动作和反射性动作是先天的本能反应,不属于技能范 畴。 4)任何技能的习得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那些不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系统不是技能。 (每小点1分) 4、请列举教学设计的几个要素。 答:1.制定教学目标 2.分析教学任务 3.了解教学对象 4.组织教学内容 5.选用教学媒体 6.创建教学环境 7.建立教学模式 8.选择教学方法 9.测评教学目标 (每小点0.5分,综合评分1.5分) 六、论述题(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 1、什么是教师威信,教师威信形成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我们该如何维护和提高教师威 信, 答:1、教师威信是指教师所具有的让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 心理和行为上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1分) 2、教师威信的形成(主客观因素):(5分) 1)教师的德、才、艺 2)密切的师生交往 3)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 4)优良的第一印象 5)严格、严谨的工作作风 3、教师威信的维护和提高(4分) 1)胸怀坦荡 2)认识自我 3)不断进取 4)言行一致 2、请阐述小学儿童记忆力的发展的特点,并详细论述儿童记忆力培养的策略。 答::(一)小学儿童记忆力发展特点(4分) 1、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为主转化 2、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为主转化 3、具体形象记忆——抽象记忆转化 4、逐渐学会各种记忆策略 (二)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策略 1、增强儿童记忆的目的性、积极性(1分) 2、教会儿童记忆的方法和技巧(2分) 1) 充分利用无意识记规律 2) 赋予记忆材料一定的意义 3) 利用尝试回忆增强记忆 4) 分析材料找出规律 3、合理地组织复习(2分) 1) 复习要及时 2) 方式多样化 3) 份量要适当(提倡过度学习) 4) 知识再加工 4、掌握回忆有效策略(1分) 一、填空题(共 10 分,每小格 1 分) 、陆志伟;潘菽。 1 2、新的需要和原有心理发展水平。 3、归因方式(归因)。 4、燕国材;《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5、道德信念。 6、三岁危机;七岁危机。 7、教学任务分析。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B A D A D B CD BCD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10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编号7)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 1.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应遵循的规律有 、练习律、效果律。 2. 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 ; ;从“对人” 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 3. 一般认为,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出现在 岁,但有一定的伸缩性。 4.情感具有两大功能:调节行动功能和 功能。著名教育家 曾经不无感慨地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5. “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体现了教学设计基本原则中的 原 则。 6. 人一生中有两次生长高峰期,第一次是乳儿期(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次 是 。 7. 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三个重要的观点: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强调 学习的 。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 意义信息的方法,称之为( ) 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观察法 D. 故事法 2. 小明旷课了,老师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这属于( ) A.物质强化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替代性强化 3.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称之为( )。 A(感觉 B.知觉 C.想象 D.思维 4.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5. 对于那些常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道德的( ) 的培养。 A(情感 B.判断 C.认知 D.意志 6.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相同要素说 B.认知结构说 C.概括化说 D.关系转换说 7. 从迁移的性质来说,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是( )迁移。 A(顺向 B.逆向 C.正 D.负 8. 言语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交际活动,属( )。 A(特殊的社会现象 B.一般的社会现象 C.心理现象 D.历史现象 9. 记忆可划分为( )三个系统。 A(感觉记忆系统 B.知觉记忆系统 C.短时记忆系统 D.长时记忆系统 10. 奥苏伯尔认为,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的获得和保持的影响取决于知识的( )。 A(可利用性 B(可辨别性 C(稳定性 D(可操作性 三、判断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道德认识即道德意识,是指人们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 ) 2.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 ) 3. 品德不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情境中习得的,是从它自身中产生和发展的。 -----------------------------------------------------------( ) 4. 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进行等基本 功能。-------------------------------------------------( ) 5.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 ) 6. 追求成就动机比回避失败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做难度较大的工作,这样的任务具有足够的挑战性,满足个体的成就动机。-----------------------( ) 7. 在教学影响和教师指导下,中高年级儿童观察的有意性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平。---------------------------------------------( ) 8. 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动机都是为着某种外在的目的,所以都属于外部动机。---------( ) 9. 学习目的是学习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和归宿,主要解决 “为什么”的问题。-------------( ) 10. 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要提高教学效率,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和情感共鸣。 --------------------------------( ) (提醒:请将选择题和判断题结果集中填入答题框内) 四、名词解释(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1、学习态度——学生对学习的看法、情绪情感及相应的行为倾向。 2、教学模式——是依据特定教学理论设计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系统。 3、生理成熟——指随着年龄增长个体生理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自然成长。 4、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五、简答题(共 24 分,每小题 6 分) 1. 什么是技能,请简述这个概念所阐述的特点。 答:技能是指个体通过练习而习得的合理的动作系统。(概念2分) 1)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单一的动作不能叫做技能。 2)构成技能的动作系统是一个合理的动作系统,无目的的或不必要的动作,不能称为技能。 3)技能是后天获得的。个体的不随意动作和反射性动作是先天的本能反应,不属于技能范畴。 4)任何技能的习得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那些不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系统不是技能。 (每小点1分) 2. 请简要阐述一下教育与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 答: 教育是社会环境因素中较为独特的因素,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引导着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 2)教育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 3)教育是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基本条件。 4)教育的主导作用是以教育的适当性为前提的。 当然,教育与心理发展是辨证统一的。 (每小点1.5分) 3、请简要谈谈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不接受教育,造成“意义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德育“意义障碍”的原因: 1)知识经验有局限 2)要求需求不符合 3)手段强制伤自尊 4)问题处理不公正 5)朝令夕改无所从 6)言行不一惹人厌 (每小点1分) 4、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措施。 答:1)树立科学观念 2)进行身体锻炼 3)学会科学用脑 4)丰富业余生活 5)扩大人际交往 6)善于调适情绪 (每小点1分) 六、论述题(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 、请阐述小学儿童记忆力的发展的特点,并详细论述儿童记忆力培养的策略。 1 答::(一)小学儿童记忆力发展特点(4分) 1、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为主转化 2、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为主转化 3、具体形象记忆——抽象记忆转化 4、逐渐学会各种记忆策略 (二)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策略 1、增强儿童记忆的目的性、积极性(1分) 2、教会儿童记忆的方法和技巧(2分) 1) 充分利用无意识记规律 2) 赋予记忆材料一定的意义 3) 利用尝试回忆增强记忆 4) 分析材料找出规律 3、合理地组织复习(2分) 1) 复习要及时 2) 方式多样化 3) 份量要适当(提倡过度学习) 4) 知识再加工 4、掌握回忆有效策略(1分) 2、请列举学习迁移的主客观影响因素,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一下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的设想。 答:主观因素:1)学生的知识结构 2)学生的心智状况 3)学生的学习态度 4)学生的心理定势 客观因素:5)学习的情境(形) 6)教师的指导 (每小点0.5分) 教学设想(学生根据教材自己组织,基本要点): 1)加强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的教学;注意新旧知识异同的比较;注意先前习得知识的巩固,促进原有知识向新的学习迁移。 2)重视教学活动中运用“概括”这一教学措施,努力提高知识的概括水平,并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促进学习迁移。 4)充分利用积极的定势作用,克服消极定势,提高知识的迁移效果。 5)明确教师指导的意义、指导的量和指导的方式,促进正迁移。 6)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场所、布置、周围环境、材料性质、)促进学习迁移。 (每小点1分,综合论述情况1分 一、填空题(共 10 分,每小格 1 分) 1、准备律。 2、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3、10——11。 4、信号交际;苏霍姆林斯基。 5、适当性。 6、青少年期。 7、最近发展区;关键期。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A D A C C ACD BCD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10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编号8)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 1.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智力是一般认识能力的综合,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 力的综合,其核心成份是 , 则是智力的高度表现。 2. 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该学说认为各种心理官能可以像肌 肉一样通过练习来增强能力。 3. 小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个转折期一般认为出现在小学 年级。 4. 人的情感具有两大功能:调节行动功能和 功能。著名教育家 曾经不无感慨地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5. 掌握学习是由 等人提出来的一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其基本理念是:只 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 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6. 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以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时要注意两种偏向: 即 和 。 7.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 。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2. 言语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交际活动,属( )。 A(特殊的社会现象 B.一般的社会现象 C.心理现象 D.历史现象 3. 通过重新组织知觉环境并领悟其中关系而发生的学习,称之为( )。 A(试误学习 B(顿悟学习 C(模仿学习 D(有意义学习 4.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称之为( )。 A(感觉 B.知觉 C.想象 D.思维 5. 生物个体通过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遵 从社会规范,成为社会人的过程,称之为( )。 A(发展 B(成熟 C(社会化 D(个性化 6. 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利他行为的核心是( )。 A .成人的榜样 B. 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 C. 掌握利他的知识 D.掌握利他的技能 7. 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是建立在( )理论基础上的。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认知――结构 D.有意义学习 8. 以建构主义为基础,强调学习中的合作,提高社会活动能力的教学模式( ) A(行为系统模式 B(信息加工模式 C(个人发展模式 D(社会型教学模式 9. 根据学习的内容,可以将学习分为( ) A.运动技能的学习 B(认知的学习 C(情感的学习 D(模仿学习 10.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个人能力属于( )因素。 A 不稳定的 B可控的 C 不可控的 D稳定的 三、判断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注意分配是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小学四年级是儿童注意分配能力发展的转折期。 --------------------------------------------( ) 2.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 ) 3. 品德发展的真正动力在于儿童自我要求与其品德发展现状的矛盾。 ---------------------------------------------------------------( ) 4. 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进行等基本功能。-------------------------------------------------( ) 5.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 ) 6. 追求成就动机比回避失败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做难度较大的工作,这样的任务具有足 够的挑战性,满足个体的成就动机。-----------------------( ) 7. 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告诉我们,教育不能过分超前,身心发展的成熟是我们进 行恰当教育必须考虑的前提。-----------------------------( ) 8. 横向迁移是指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性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即上下位学习的迁移。 ) -----------------------------------------------------( 9.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基本是无用的”,教 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源和创设氛围。----------------( ) 10. 课堂管理的主体是教师,而客体是学生。 -----------------------( ) (提醒:请将选择题和判断题结果集中填入答题框内) 四、名词解释(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1、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指个体习惯性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2、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是一种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3、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气质无所谓好坏。 4、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五、简答题(共 24 分,每小题 6 分) 1.请简要阐述一下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答: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1)目的明确——避免“捧杀”或“棒杀” 2)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 3)因势而变——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4)心理相容——宽松、理解、把握大势 (每小点1.5分) 2. 什么是技能,请简述这个概念所阐述的特点。 答: 技能是指个体通过练习而习得的合理的动作系统。(概念2分) 1)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单一的动作不能叫做技能。 2)构成技能的动作系统是一个合理的动作系统,无目的的或不必要的动作,不能称为技能。 3)技能是后天获得的。个体的不随意动作和反射性动作是先天的本能反应,不属于技能范畴。 4)任何技能的习得都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那些不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系统不是技能。 (每小点1分) 3、请简要阐述一下教师自编测验的一般原则。 答:教师自编测验的一般原则 1)试题要符合测验目的 2)内容取样要有代表性 3)题目格式应多种多样 4)题目文字要简明扼要 5)测验题目应彼此独立 (每小点1分,综合评价1分) 4、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措施。 答:1)树立科学观念 2)进行身体锻炼 3)学会科学用脑 4)丰富业余生活 )扩大人际交往 5 6)善于调适情绪 (每小点1分) 六、论述题(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 1、[案例论述] 许都二中的学生张强是个十足的品德不良学生~他经常违反学校纪律和学生行为准则~迟到、早退、旷课、抽烟、酗酒、说谎骗人、到处游荡、损坏公物~有一次因为有意用弹弓打碎新来女教师的宿舍玻璃受到处分,学习极不主动~成绩差~经常厌学、逃学~老师找他谈话也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课堂上还有意捣乱~影响教师上课~唯一喜欢的课程就是体育~特别是篮球打得好~十分佩服武术专业毕业的年轻体育老师王老师,张伟脾气暴躁~经常与校外的不良少年来往~惹是生非、打架斗殴~自称“天不怕、地不怕、不怕流血和挂花”~讲究“哥儿义气”。 请结合案例分析学校中此类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并阐述我们应该如何教育这样的学生。 答: :(要点如下,必须结合案例) 一、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认识具有模糊性 (二)情绪具有对立性 (三)意志具有脆弱性 (四)行为具有逆反性 (每点0.5分) 二、教育对策: (一)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展现教师的真心实意 (二)善于发现积极因素,点燃孩子内心深处的火苗 (三)抓住醒悟和转变的关键时机,促使学生转化 (四)点燃自尊心的火把,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五)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六)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动习惯 (七)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每点1分,综合评价1分) 2、请列举学习迁移的主客观影响因素,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一下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的设想。 答:主观因素:1)学生的知识结构 2)学生的心智状况 3)学生的学习态度 4)学生的心理定势 客观因素:5)学习的情境(形) 6)教师的指导 (每小点0.5分) 教学设想(学生根据教材自己组织,基本要点): 1)加强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的教学;注意新旧知识异同的比较;注意先前习得知识的巩固,促进原有知识向新的学习迁移。 2)重视教学活动中运用“概括”这一教学措施,努力提高知识的概括水平,并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促进学习迁移。 4)充分利用积极的定势作用,克服消极定势,提高知识的迁移效果。 5)明确教师指导的意义、指导的量和指导的方式,促进正迁移。 6)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场所、布置、周围环境、材料性质、)促进学习迁移。 (每小点1分,综合论述情况1分) 一、填空题(共 10 分,每小格 1 分) 、抽象思维能力;创造力。 1 2、官能心理学。 3、四。 4、信号交际;苏霍姆林斯基。 5、布卢姆。 6、兴趣主义;形式主义。 7、熟练的操作。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B C B B D ABC CD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10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编号9)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 1. 所谓的年龄特征就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 的一般的、 、 心理特征。 2. 我们要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防止两个极端: 。 3. 品德发展是四个因素协调、统一发展的过程,其中 是基础,道德情感是动 是前三者的综合表现,也是个体品德发展水力,道德意志起调控作用, 平的主要标志。 4. 美国学者格朗兰德一个极为简洁的表述值得注意: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 的记述)+ 。 5. 桑代克以猫的迷笼实验为理论基础,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连串 的过程。 6. 马斯洛在解释动机时强调需要的作用, 使我们得以生存, 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生活。 7. 信息加工时,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心理分化水平较高,主要依据内在的标准 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不够细心、不能体察入微,这类认知方式我们称 为 。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共同要素说的实验基础是( )。 A(水下击靶实验 B.幼儿取糖果实验 C.小鸡啄米实验 D.知觉训练迁移实验 2. 小明旷课了,老师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这属于( ) A.物质强化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替代性强化 3. 作为个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称为(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识 C.自我控制 D.自我体验 4. 提倡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 A(布鲁姆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 D.加纳 5.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直觉行动思维为主 B.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C.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D.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6.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7. 对于那些常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道德的( ) 的培养。 A(情感 B.判断 C.认知 D.意志 8.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同化有三种形式,从例子到规则的学习属于( ) 。 (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派生类学习 A 9. 在学习“直角三角形”这个概念时,教师经常变动“直角”的位置,以突出其关键特征, 这属于( )。 A(分类教学 B.比较教学 C.强化教学 D.变式教学 10. 对于教师的职业来讲,教师心理健康中的重要问题包括( ) A角色适应 B工作压力 C职业倦怠 D生涯规划 三、判断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的发展阶段,在每一个阶 段中都存在着某种危机或冲突。-------------------------( ) 2. 研究发现,小学儿童注意转移的综合反应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所以小学儿 童的注意转移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了,儿童注意集中程度越来越高了。 --------------------------------------------------------( ) 3. 儿童的性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和训练对儿童性格形成起着重要 作用。----------------------------------------------( ) 4. 柯尔伯格认为,品德发展顺序是不定的,可以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相等的。 ----------------------------------------------------( ) 5. 只要教育得当,没有正常的遗传素质也会有个体心理的正常发展。--( ) 6. 教学目标陈述仅揭示出终点目标实现的条件,教学任务分析则指出学习的终点状态。 ------------------------------------------------------( ) 7. 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的动力,如果没有这种自身产生的动力,个体的 学习活动就不太可能发生,所以说,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 ) 8.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基本是无用的”,教 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源和创设氛围。-------------( ) 9. 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的动力因素,主要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压力作为外部的影响 力,不是独立的作用成分,只有将压力转化为推力或拉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行为的动力 因素。---------------------------------------( ) 10. 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是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巴甫洛夫。-( ) (提醒:请将选择题和判断题结果集中填入答题框内) 四、名词解释(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2、高原现象——在动作技能练习过程中,成绩达到一定程度时,进步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 3、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4、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它反映了人们寻求满足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 五、简答题(共 24 分,每小题 6 分) 1. 请举例阐述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特点。 答:目的性有所增强 顺序性有所提高 精确性明显改善 深刻性迅速发展 (每小点1分,综合举例2分) 2. 请简要谈谈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不接受教育,造成“意义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德育“意义障碍”的原因: 1)知识经验有局限 2)要求需求不符合 3)手段强制伤自尊 4)问题处理不公正 5)朝令夕改无所从 6)言行不一惹人厌 (每小点1分) 、请简要阐述学生学习的几个特点。 3 答:1)是以掌握书本上的间接经验为主的接受学习(掌握/发现) 2)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高效、系统) 3)为了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4)要求德智体美劳整体得以生动活泼、主动统一地发展 (每小点1分,综合阐述2分) 4、请列举教学设计的几个要素。 答:1.制定教学目标 2.分析教学任务 3.了解教学对象 4.组织教学内容 5.选用教学媒体 6.创建教学环境 7.建立教学模式 8.选择教学方法 9.测评教学目标 六、论述题(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 1、什么是课堂心理气氛,请设想一下我们如何来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答:课堂心理气氛是班集体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心理气氛组成包括:教师的教风——决定因素;学生的学风——重要因素;教室的环境——影响因素。(2分) 良好心理气氛营造的措施:(每小点1分) 1)正确鉴定课堂心理气氛的现状 2)公正评价,合理期望 3)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4)树立教师的教育权威 5)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6 7)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良好心理状态 (综合阐述1分) 2、请阐述小学儿童记忆力的发展的特点,并详细论述儿童记忆力培养的策略。 答::(一)小学儿童记忆力发展特点(4分) 1、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为主转化 2、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为主转化 3、具体形象记忆——抽象记忆转化 4、逐渐学会各种记忆策略 (二)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策略 1、增强儿童记忆的目的性、积极性(1分) 2、教会儿童记忆的方法和技巧(2分) 1) 充分利用无意识记规律 2) 赋予记忆材料一定的意义 ) 利用尝试回忆增强记忆 3 4) 分析材料找出规律 3、合理地组织复习(2分) 1) 复习要及时 2) 方式多样化 3) 份量要适当(提倡过度学习) 4) 知识再加工 4、掌握回忆有效策略(1分) 一、填空题(共 10 分,每小格 1 分) 1、典型的;本质的。 2、测验万能论——测验无用论。 3、道德认识;道德行为。 4、价值判断。 5、尝试错误。 6、缺失需要;生长需要。 7、场独立型。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C D A D B D ABCD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10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编号10)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 1. 1903年 出版了影响深远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确立。 2. 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 ,该学说认为各种心理官能可以像肌 肉一样通过练习来增强能力。 3. 小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个转折期一般认为出现在小学 年级。 4.著名教育家 曾经不无感慨地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 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5. 掌握学习是由 等人提出来的一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其基本理念是:只 要有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 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6. 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以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时要注意两种偏向: 即 和 。 7. 美国教育家 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8(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在学校情境中,促使学生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功的 内在推动力量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 、自我提高内驱力 和 。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 )阶段。 A( 感知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2. 言语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交际活动,属( )。 A(特殊的社会现象 B.一般的社会现象 C.心理现象 D.历史现象 3. 通过重新组织知觉环境并领悟其中关系而发生的学习,称之为( )。 A(试误学习 B(顿悟学习 C(模仿学习 D(有意义学习 4. 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5. 生物个体通过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遵 从社会规范,成为社会人的过程,称之为( )。 A(发展 B(成熟 C(社会化 D(个性化 6. 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利他行为的核心是( )。 A .成人的榜样 B. 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 C. 掌握利他的知识 D.掌握利他的技能 7. 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是建立在( )理论基础上的。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认知――结构 D.有意义学习 8. 以建构主义为基础,强调学习中的合作,提高社会活动能力的教学模式( ) A(行为系统模式 B(信息加工模式 C(个人发展模式 D(社会型教学模式 9. 根据学习的内容,可以将学习分为( ) A.运动技能的学习 B(认知的学习 C(情感的学习 D(模仿学习 10.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个人能力属于( )因素。 A 不稳定的 B可控的 C 不可控的 D稳定的 三、判断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由骨骼、肌肉和相应的神经过程而实现的合理而流畅的外部动作系统,我们称为智慧技 能。 ---------------------------------------------( ) 2.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这种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通过顺应过程实现的。-----------------------------------( ) 3. 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体现在教育科技的竞争,体现在教育的竞争,落实到根本是教师素质的竞争。----------------------( ) 4. 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进 行等基本功能。----------------------------------------------( ) 5. 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动机水平将会提高,他的优势反应能够轻易地表现出来, 而较弱的反应反而会受到抑制,这就是查荣克针对“他人在场”现象所提出的优势反应 强化说。---------------------------------( ) 6. 追求成就动机比回避失败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做难度较大的工作,这样的任 务具有足够的挑战性,满足个体的成就动机。-------------------( ) 7. 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告诉我们,教育不能过分超前,身心发展的成熟 是我们进行恰当教育必须考虑的前提。--------------------------( ) 8. 纵向迁移是指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性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即上下位学 习的迁移。--------------------------------------------------( ) 9. 紧张型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方法简单粗暴,动辄训斥;学生心怀不满,行为抗拒;师 生情绪对立,关系紧张,教学气氛沉闷压抑,学生厌学。---( ) 10. 儿童的性格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后天的生活环境、教育和训练对儿童性格形成起着重要 作用。----------------------------------------------( ) (提醒:请将选择题和判断题结果集中填入答题框内) 四、名词解释(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1、智商——个人智力水平的数量化指标。通常以其英文缩写IQ为符号。用公式表示为: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 2、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 3、成就动机——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力量。 4、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五、简答题(共 24 分,每小题 6 分) 1.请简要阐述一下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答:教师自编测验的一般原则 1)试题要符合测验目的 2)内容取样要有代表性 3)题目格式应多种多样 4)题目文字要简明扼要 5)测验题目应彼此独立 (每小点1分,综合评价1分) 2. 请简要阐述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 答: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熟练的操作(1分) 1、动作系统趋于自动化 2、能有效利用微弱的线索进行反应 3、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4、局部动作综合成大的动作系统 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每小点1分) 3、请简要阐述一下教师自编测验的一般原则。 答: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1)目的明确——避免“捧杀”或“棒杀” 2)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 3)因势而变——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4)心理相容——宽松、理解、把握大势 (每小点1.5分) 4、简述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措施。 答:1)树立科学观念 2)进行身体锻炼 3)学会科学用脑 4)丰富业余生活 5)扩大人际交往 6)善于调适情绪 (每小点1分) 六、论述题(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 1、请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的思路与方法。 答: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思路与方法如下: 一、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 二、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三、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四、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五、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 六、设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增强自我效能感 七、恰当地运用竞争与合作 (每点1分,要求适当展开,综合评价3分)。 2、[阅读材料]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当我每次面对孩子们时~我感到神圣与自豪~因为我从事着绿叶的事业~我是人民教师:然而~社会的发展和人性本身的弱点使我的物欲不断膨胀。不断膨胀的物欲必然带来心理的不平衡~必然带来精神的空虚~物质和精神的落差迫使我不得不承受痛苦的折磨~而且是长期的~挥之不去的。我为自己在黑夜的漫漫无际中看不见一丝阳光而苦恼~我为自己无心再单纯地对待每一张渴望知识的脸庞而羞愧。当我看到仍然有数不尽的教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时~我如梦初醒。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这些同行们~让我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热爱这个工作。因为~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生活中许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师德演讲稿 结合自己的思考,请全面谈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答:,,,,年,月,日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剌、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每点1分,要求适当展开,综合评价2分)。 一、填空题(共 10 分,每小格 1 分) 1、桑代克。 2、官能心理学。 3、四。 4、苏霍姆林斯基。 5、布卢姆。 6、兴趣主义;形式主义。 7、加德纳。 8、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C C B B D ABC CD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10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编号11)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 1.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中发展心理是基础,教育心理是根据, 而 是本课程的目的。 2. 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 ; ;从“对 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 3. 著名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 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 和生殖期。 4. 人的情感具有两大功能: 功能和信号交际功能。著名教育家 曾经不无感慨地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5. “教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体现了教学设计基本原则中的 原 则。 6. 男孩的兴趣多指向于 ,喜欢摆弄物体,拆散玩具,并探索其中的微妙,积极 参加小发明、小创造。而女孩的注意多指向 ,喜欢探索人生,对人际关系很注 意,很敏感。 7. 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三个重要的观点: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强调 学习的 。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 意义信息的方法,称之为( ) 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观察法 D. 故事法 2. 小学低年级儿童往往会将“我妈妈说的”“我们老师说的”挂在嘴边,表明其道德发展 阶段处于皮亚杰所说的(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3. 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4.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5. 对于那些常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道德的( ) 的培养。 A(情感 B.判断 C.认知 D.意志 6. 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 )特点的表现。 A(主导性 B.双向性 C.民主性 D.互动性 7. 从迁移的性质来说,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是( )迁移。 A(顺向 B.逆向 C.正 D.负 8. 后习俗水平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内容:( ) A 以人际和谐为准则 B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 C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 D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 9. 动机的显著特征为( )。 A、启动性 B、 方向性 C、 持久性 D.、强度 10. 教学的构成因素为( )。 A教师 B.学生 C.课程内容 D.教室 三、判断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研究显示,10岁时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的范围最大,远近物体都能看清,10岁以后,随 着年龄增长,儿童视力呈逐渐下降趋势。----------------------------------------- ( ) 2.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 ) 3. 道德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 ) 4. 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进行等基本 功能。 ------------------------------------------------------------------------- ( ) 5.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 ) 6. 追求成就动机比回避失败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做难度较大的工作,这样的任务具有足 够的挑战性,满足个体的成就动机。--------------------------------------------- ( ) 7. 小学儿童智能水平的差异给我们教育的启示是,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部分智能超常或者 低下的儿童身上,关注差异化教育。--------------------------------------------- ( ) 8. 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动机都是为着某种外在的目的,所以都属于外部动机。---( ) 9. 横向迁移是指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性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即上下位学习的迁移。 -----------------------------------------------------------------------( ) 10. 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要提高教学效率,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广泛 的信息交流和情感共鸣。 --------------------------------------------------- ( ) (提醒:请将选择题和判断题结果集中填入答题框内) 四、名词解释(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1、学习态度——学生对学习的看法、情绪情感及相应的行为倾向。 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指个体习惯性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3、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 4、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五、简答题(共 24 分,每小题 6 分) 1. 什么是道德,什么是品德,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1、道德:道德是由舆论力量和良心驱使来支持的人的行为规范的总和。(2分) 2、品德: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 特征和倾向。(2分) 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分) 联系 区别 社会现象;伦理学、社会学的社会道德是个人品道德 外在、整体、客观性 德形成的基础 研究对象 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心理现象;心理学、教育学的品德 内在、个体、主观性 德有一定的反作用 研究对象 (或者用语言阐述) 2. 请简要阐述一下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答: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1)目的明确——避免“捧杀”或“棒杀” 2)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 3)因势而变——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4)心理相容——宽松、理解、把握大势 (每小点1.5分) 3、请简要谈谈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不接受教育,造成“意义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德育“意义障碍”的原因: 1)知识经验有局限 2)要求需求不符合 3)手段强制伤自尊 4)问题处理不公正 5)朝令夕改无所从 6)言行不一惹人厌 (每小点1分) 4、请阐述一下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一)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1分) 因材施教,投其所好(2分) (二)创造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 尊师爱生,和谐交融;互帮互助,竞争合作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2分) 确定合理教学目标,设计最佳教学方案 维持良好课堂秩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建立相对稳定的课堂规范(1分) 确立课堂常规,使其内化为行为习惯 六、论述题(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 1、请阐述小学儿童记忆力的发展的特点,并详细论述儿童记忆力培养的策略。 答::(一)小学儿童记忆力发展特点(4分) 1、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为主转化 2、机械记忆为主——意义记忆为主转化 3、具体形象记忆——抽象记忆转化 4、逐渐学会各种记忆策略 (二)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策略 1、增强儿童记忆的目的性、积极性(1分) 2、教会儿童记忆的方法和技巧(2分) 1) 充分利用无意识记规律 2) 赋予记忆材料一定的意义 3) 利用尝试回忆增强记忆 ) 分析材料找出规律 4 3、合理地组织复习(2分) 1) 复习要及时 2) 方式多样化 3) 份量要适当(提倡过度学习) 4) 知识再加工 4、掌握回忆有效策略(1分) 2、请列举学习迁移的主客观影响因素,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一下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的设想。 答:主观因素:1)学生的知识结构 2)学生的心智状况 3)学生的学习态度 4)学生的心理定势 客观因素:5)学习的情境(形) 6)教师的指导 (每小点0.5分) 教学设想(学生根据教材自己组织,基本要点): 1)加强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的教学;注意新旧知识异同的比较;注意先前习得知识的巩固, 促进原有知识向新的学习迁移。 2)重视教学活动中运用“概括”这一教学措施,努力提高知识的概括水平,并提高学生的 概括能力。 3)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促进学习迁移。 4)充分利用积极的定势作用,克服消极定势,提高知识的迁移效果。 5)明确教师指导的意义、指导的量和指导的方式,促进正迁移。 6)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场所、布置、周围环境、材料性质、)促进学习迁移。 (每小 点1分,综合论述情况1分) 一、填空题(共 10 分,每小格 1 分) 1、服务教育。 2、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3、潜伏期。 4、调节行动;苏霍姆林斯基。 5、适当性。 6、物 ;人。 7、关键期。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A D B C BD ABC ABC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10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 (答题卷) (编号12) 一、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 1 分) 1.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其中发展心理是基础,教育心理是根据, 而 是本课程的目的。 2. 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 ; ;从“对 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 3. 著名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 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 和生殖期。 4. 人的情感具有两大功能: 功能和信号交际功能。著名教育家 曾经不无感慨地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5. 桑代克以猫的迷笼实验为理论基础,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连串 的过程。 6. 男孩的兴趣多指向于 ,喜欢摆弄物体,拆散玩具,并探索其中的微妙,积极 参加小发明、小创造。而女孩的注意多指向 ,喜欢探索人生,对人际关系很注 意,很敏感。 7. 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三个重要的观点: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强调 学习的 。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 意义信息的方法,称之为( ) 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观察法 D. 故事法 2. 小学低年级儿童往往会将“我妈妈说的”“我们老师说的”挂在嘴边,表明其道德发展 阶段处于皮亚杰所说的(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3. 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迁移 B(变式 C(定势 D(原型启发 4.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5. 对于那些常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道德的( ) 的培养。 A(情感 B.判断 C.认知 D.意志 6. 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 )特点的表现。 A(主导性 B.双向性 C.民主性 D.互动性 7. 从迁移的性质来说,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是( )迁移。 A(顺向 B.逆向 C.正 D.负 8. 后习俗水平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内容:( ) A 以人际和谐为准则 B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 C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 D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 9. 动机的显著特征为( )。 A、启动性 B、 方向性 C、 持久性 D.、强度 10. 教学的构成因素为( )。 A教师 B.学生 C.课程内容 D.教室 三、判断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研究显示,10岁时儿童的视觉调节能力的范围最大,远近物体都能看清,10岁以后,随 着年龄增长,儿童视力呈逐渐下降趋势。----------------------------------------- ( ) 2.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阶段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转。---------------------( ) 3. 道德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 ) 4. 教学目标具有指导教学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进行等基本 功能。 ------------------------------------------------------------------------- ( ) 5. 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 ) 6. 追求成就动机比回避失败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做难度较大的工作,这样的任务具有足 够的挑战性,满足个体的成就动机。--------------------------------------------- ( ) 7. 小学儿童智能水平的差异给我们教育的启示是,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部分智能超常或者 低下的儿童身上,关注差异化教育。--------------------------------------------- ( ) 8. 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动机都是为着某种外在的目的,所以都属于外部动机。---( ) 9. 横向迁移是指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性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即上下位学习的迁移。 -----------------------------------------------------------------------( ) 10. 课堂教学实质上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要提高教学效率,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广泛 的信息交流和情感共鸣。 --------------------------------------------------- ( ) (提醒:请将选择题和判断题结果集中填入答题框内) 四、名词解释(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2、高原现象——在动作技能练习过程中,成绩达到一定程度时,进步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 3、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主观判断)。 4、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五、简答题(共 24 分,每小题 6 分) 1. 请举例阐述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特点。 答:目的性有所增强 顺序性有所提高 确性明显改善 精 深刻性迅速发展 (每小点1分,综合举例2分) 2. 请简要阐述一下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答:采用表扬与批评的基本原则: 1)目的明确——避免“捧杀”或“棒杀” 2)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一视同仁 3)因势而变——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4)心理相容——宽松、理解、把握大势 (每小点1.5分) 3、请简要谈谈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不接受教育,造成“意义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德育“意义障碍”的原因: 1)知识经验有局限 2)要求需求不符合 3)手段强制伤自尊 4)问题处理不公正 5)朝令夕改无所从 6)言行不一惹人厌 (每小点1分) 4、请阐述一下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一)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1分) 因材施教,投其所好(2分) (二)创造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 尊师爱生,和谐交融;互帮互助,竞争合作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2分) 确定合理教学目标,设计最佳教学方案 维持良好课堂秩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建立相对稳定的课堂规范(1分) 确立课堂常规,使其内化为行为习惯 六、论述题(共 20 分,每小题 10 分) 1、什么是课堂心理气氛,请设想一下我们如何来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答:课堂心理气氛是班集体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 堂心理气氛组成包括:教师的教风——决定因素;学生的学风——重要因素;教室的环境— —影响因素。(2分) 良好心理气氛营造的措施:(每小点1分) 1)正确鉴定课堂心理气氛的现状 2)公正评价,合理期望 3)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4)树立教师的教育权威 5)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 6)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7)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良好心理状态 (综合阐述1分) 2、请列举学习迁移的主客观影响因素,并结合教学实际阐述一下如何促进学习迁移的设想。 答:主观因素:1)学生的知识结构 2)学生的心智状况 3)学生的学习态度 4)学生的心理定势 客观因素:5)学习的情境(形) 6)教师的指导 (每小点0.5分) 教学设想(学生根据教材自己组织,基本要点): 1)加强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的教学;注意新旧知识异同的比较;注意先前习得知识的巩固, 促进原有知识向新的学习迁移。 2)重视教学活动中运用“概括”这一教学措施,努力提高知识的概括水平,并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教育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促进学习迁移。 4)充分利用积极的定势作用,克服消极定势,提高知识的迁移效果。 5)明确教师指导的意义、指导的量和指导的方式,促进正迁移。 6)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场所、布置、周围环境、材料性质、)促进学习迁移。 (每小点1分,综合论述情况1分) 一、填空题(共 10 分,每小格 1 分) 1、服务教育。 2、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 3、潜伏期。 4、调节行动;苏霍姆林斯基。 5、尝试错误。 6、物 ;人。 7、关键期。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C A D B C BD ABC ABC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10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开心一刻: 喜欢一女神,久追不下,就在昨天她找到我说,“你剪个光头看看。” 我心喜,以为有戏 ,当晚立马剪了光头, 今天老子屁颠屁颠跑去找她,她问我,“剪了光头啥感觉,”我想都没想说道“凉快” 她说“对啊,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啊” 我艹。。。 人生五句话: 1。人生有何意义,其实这个问题,是最容易解答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的、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总之,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胡适 2。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断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令人欣慰的是,我听见时间长廊另一端有个声音说:“也许今天无法实现,明天也不能。重要的是,它在你心里。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 ——《马丁?路德?金自(人生屋www.rensheng5.com,转载请保留.)传》 3。永远独立思考;永远保持好奇心;永远用乐观的眼光看世界。 ——企业家马云的三个“永远” 4。人生像一幢三层楼的房子,第一层是物质的,第二层是精神的,第三层是灵魂的,世间大多数人就住在第一层,一辈子忙于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少数人如学者艺术家等,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即专心学术文化;更有少数人对第二层楼还不满足,爬上三层楼去探求人生的究竟。 ——丰子恺 5。品味人生如同走进一片山水,静静地呼吸,安静地欣赏,这就是生活。 ——延展法师
/
本文档为【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卷(答题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