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浙江丝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可编辑)

2018-04-05 24页 doc 52KB 102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1942

暂无简介

举报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浙江丝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可编辑)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浙江丝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可编辑)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浙江丝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 文 毕业论文 (20_ _届)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浙江丝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 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对外贸易取得较大幅度增长。但与此同时,国外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有所增加,一些国家不断采用反倾销、保障措施以及质量、技术、环保等标准对中国出口商品设限,导致中国与美、欧等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频频发生,而且有进一步升级的趋势,对我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影响...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浙江丝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可编辑)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浙江丝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可编辑)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浙江丝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 文 毕业论文 (20_ _届)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浙江丝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 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对外贸易取得较大幅度增长。但与此同时,国外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有所增加,一些国家不断采用反倾销、保障措施以及质量、技术、环保等标准对中国出口商品设限,导致中国与美、欧等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频频发生,而且有进一步升级的趋势,对我国的经济和对外贸易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包括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企业之间合作沟通,有利于增强企业环保意识等;消极影响主要有提高了国际市场的准入门槛,加重了出口企业的成本负担,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以及增加了贸易纠纷的发生几率等。一直以来,浙江省丝绸产品在中国丝绸产品出口上占主导地位。在国际大背景下,浙江丝绸企业一方面迎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威胁。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产生的客观原因、发展趋势以及我国与国际上其他国家贸易摩擦的特点,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探讨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浙江丝绸产品出口的影响,在借鉴别国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针对浙江丝绸产品出口遇到的问题,提出具 体的解决对策,如提高丝绸产品的附加值、着力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丝绸企业接 触国际市场的应变能力,以此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丝绸出口;绿色贸易壁垒 Abstract However, as the new trade protectionism is popular in some Countries, Zhejiang silk goods meet a big challenge. But, it also make a big chance to Zhejiang silk goods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products deep processing, further optimization of the Zhejiang silk industry of adjustmen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new trade protectionism, analysis the Zhejiang silk export influence. From the active and passive aspects discusses the new trade protectionism for Zhejiang silk products export influence, aiming at Zhejiang silk products export problems, puts forward specific solutions. The new trade protectionism affected the export of Zhejiang silk products, always, Zhejiang silk products in China silk product exports in a dominant. But with the new trade protectionism in the prevalence of all countries, Zhejiang silk products export is facing enormous challenges and threats. At the same time, Zhejiang silk products also met the new opportunity, further optimization of Zhejiang silk industry of adjustment. This paper further research into new trade protectionism main characteristics , Development trend, And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friction characteristics , To analyze our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to deal with the new protectionist measures , From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new protectionism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Zhejiang silk product export ,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silk enterprise contact ability and so on a series of measures of strain ,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port trade in Zhejiang silk influence analysis Keywords: New Trade Protectionism; Green trade barriers; silk goods; Green trade barriers; countermeasures 目 录 1 新贸易保护主义概述 1 1.1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概念和特点..1 1.2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1 1.2.1绿色壁垒 2 1.2.2技术壁垒 2 2 浙江丝绸出口的现状 4 2.1浙江省丝绸行业生产和出口情况分析„„„„„„„„„„„„4 2.2浙江省丝绸产品出口情况„„„„„„„„5 2.3浙江省纺织行业总体情况..5 3 浙江丝绸产品的优势和劣势 7 3.1 浙江丝绸产品优势分析„„„„„„„„„„„„„„„„„7 3.2 浙江丝绸产品劣势分析„„„„„„„„„„„„„„„„„.8 3.2.1 行业竞争日益激烈.8 3.2.2 产品科技含量不足..9 3.2.3 企业缺乏创新能力..9 3.2.4 产品附加值低.9 4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浙江丝绸产品出口的影响.11 4.1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浙江丝绸产品出口的积极影响..11 4.1.1 有利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11 4.1.2 有利于企业之间合作沟通11 4.1.3 有利于增强企业环保意识11 4.1.4 有利于规范企业市场行为12 4.2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浙江丝绸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12 4.2.1 提高了国际市场的准入门槛..12 4.2.2 加重了出口企业的成本负担..12 4.2.3 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13 4.2.4 增加了贸易纠纷的发生几率..13 5 案例分析„„„„„„„„„„„14 5.1 浙江嘉欣丝绸企业案例分析14 5.2 嘉欣丝绸取得成就的几点启示..15 6浙江丝绸产业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建议16 6.1 努力提高丝绸产品的附加值.16 6.2 培育国际市场的优势品牌„„„„..16 6.3 提高企业国际市场应变能力.16 6.4 开拓丝绸最终产品的新领域17 6.5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内需增长17 6.6发展多元化贸易合作伙伴关系..17 结 论..18 参考文献 19 致 谢 20 浙江是中国的丝绸大省,丝绸出口量占全国的四成,浙江的丝绸出口相对于全国而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如今的丝绸出口却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丝绸产品的过于陈旧,价格的品质得不到有效提升以及来自新的产品的开发都冲击着中国丝绸产品的出口。其中,国外通过各种手段对丝绸出口进行的花样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和对其本国产业的保护政策,对中国的丝绸出口具有更加毁灭性的打击。新一轮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展开,使得浙江丝绸产品的出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里,如何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提高浙江丝绸产品的国际地位,增强浙江丝绸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变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1 新贸易保护主义概述 1.1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概念和特点 新贸易保护主义又被称为“超贸易保护主义”或“新重商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兴起的,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其目的是想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通过贸易保护,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它们在维护民族利益,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旗帜下行保护之目的。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以下三点: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被保护的商品从传统产品、农产品转向高级工业品和劳务部门。加强了征收反补贴和反倾销的活动。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后,关税、非关税措施受到严格限制,各国越来越多地用反倾销、反补贴等WTO所允许的保护方法。用合法的理由保护本国的贸易,使贸易保护主义更有隐蔽性。非关税措施中的技术和环境壁垒不断增高。苛刻的技术和环境标准限制了后工业化国家的出口贸易。 1.2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形式 无论是新或老的贸易保护主义,其中心思想是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到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不同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 ,但两相相比,新贸易保护主义至少在表现形式上更胜一筹,具有强制性强,对贸易各方影响大而直接,受约束范围广和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为便于理解,拟就以下几种主要的壁垒形式:绿色壁垒;技术壁垒;贸易管理及其他。 1.2.1绿色壁垒 (1)绿色标志 绿色标志又称绿标制度,或环境标志制度,是指国际间有资质的认证机构 依据有关标准对商品进行认证并颁发标志和证书的一项制度。绿标图案多为天鹅、常绿树、天使、蒲公英等,富有绿色寓意,欧美等国家多以立法形式对此加以规定。凡没有取得绿标的进口商品将受到数量和价格上的限制,而加贴了绿标的则被认为是一种“环境质量信得过”的“绿色产品”。其认证标准是对包括资源利用、生产工艺及处理技术和产品循环利用、使用后处理等全过程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管。涉及的产品多节能低耗品,清洁工艺品和低毒品等数以千种。绿标制度有利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价值观念的转变和防冶污染能力的增强。由于各国环境标准存有差异,发达国家更是凭其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制定了较高的环境标准,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客观上为发达国家的市场设置了贸易壁垒,违反了公平贸易的基本准则。 (2)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是指各种与环境要求不符的包装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许多发达国家纷纷通过立法对本国商品和进口商品的包装卫生和安全提出强制性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通过改进设计减少包装的使用以节约资源;重复使用包装材料;使用再生材料制作包装;使用生物降解包装,使废弃包装在自然环境中快速腐烂 。为此,一些发达国家通过产业重组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形成了新的产业链,满足了包装在环境保护上的要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因技术水平,价值观念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滞后,而使得绿色包装成为其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绿色屏障。 (3)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是指新贸易保护主义者认为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且应以国际环境标准为准进行计算。如果忽视环境质量或降低环境标准,其出口产品实际上就具有了不公平的比较优势或环境补贴,形成了对高环境标准 生产产品的不公平竞争。发展中国家在出口贸易中未计算绿色成本,是在进行环境倾销。因而,应通过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来均衡不同环境标准下的成本差异。很明显,这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构筑的绿色壁垒。 1.2.2技术壁垒 (1)市场准入 市场准入主要体现在制订严格的,乃至苛刻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涉及产品的适用、健康、安全,或卫生等方面。自1994年以来,德国及其它发达国家相继采用的印染制品含偶氮染料禁止令就对含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品、服装等轻工品的出口影响甚重,损失惨重。目前中国虽已攻克了此技术难关,但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目前,已被有关国际组织和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广泛接受和认可的HACCP则明确规定,食品包装须标明食品的营养成份,从而增加了食品制造商的成本,对缺乏技术分析手段的食品实际上构成了禁止进口令,进而影响相关产品的贸易和生产。至于《蒙特利尔议定书》中有关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则对中国相关产品的出口产生严重的影响。此外,有的国家还有许多涉及安全、健康项目的方面的审查,使进口品因季节需求的变化或失去商机,或无法进口,具有浓烈的国家意识的主观性、目的性、差异性和随意性。凡此种种,均对有关国家的出口贸易构成了严重的技术阻碍,进而影响收支平衡,影响经济。 (2)认证制度 认证、认可是一种依据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对有关产品的符合性进行的认证或认可制度。与贸易政策不同,它需要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广泛的社会基础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人文思想、法律制度等。认证、 认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机会的均等性,具有从更高的战略(非局部的)角度去审视经济的发展,故在推动社会进步,增强社会(含环保)意识,规范行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此项政策所能带来的种种益处只能被那些处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所享受。未经认证、认可的产品和服务将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形成事实上的市场壁垒,因而,保护主义色彩更浓,保护程度也更深,对经济的影响也更具决定性,进而使得欠发达国家的产品更难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 (3)贸易管理及其它 贸易管理是在新贸易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贸易政策理论,是基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政策分析,适用于发达国家对其战略性产业发展的保护,通过政府对贸易活动的干预,达到改变市场结构或环境,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其中最广受关注的贸易理论有布兰德和斯潘赛提出的“战略性出口”政策和克鲁格曼提出的“保护性出口促进”战略 。政策主张多涉及自愿限制出口、补贴、国家贸易垄断等。至于反倾销,意图就更明显了,具有很强的壁垒效应,是新贸易保护主义者极力主张的手段之一。此外,劳工标准、区域性、关税升级保护、灰色区域、限制性援助或边境税调整等措施也都有很浓烈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 2 浙江丝绸出口的现状 浙江省是丝绸大省,其中丝绸商品产量、出口量都占据着全国一半不到的比例,可以说是中国丝绸出口的第一大省。但是近年来,浙江丝绸出口贸易量呈现下降趋势,出口贸易额更是一年比一年少。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浙江省丝绸出口 量,贸易额下降的原因呢?为此,我们先看一看近些年来浙江丝绸出口产量,出口贸易额的变化情况。 2.1浙江省丝绸行业生产和出口情况分析 2.1.1 工业生产情况 据浙江省丝绸协会统计的118家丝绸企业,2010年1-11月完成白厂丝产量4170.34吨,捻线丝产量2371.87吨,绢丝产量4191.98吨,真丝绸产量1996.03万米,合纤绸产量123.43万米;印染绸产量39096.6万米;服装制品12649.15万件,其中:丝绸梭织服装5774.15万件,丝绸针织服装1619.86万件,丝绸家纺112.76万件(套),真丝领带、头巾4333.42万条,蚕丝被109.51万条。据对117家丝绸企业的财务情况统计,1-11月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180.1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1亿元,38家企业亏损,亏损面32.48%;盈亏相抵,盈利91296.4万元(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 2.1.2 分行业经营情况 浙江省作为全国丝绸产业密集度较高的省份,丝绸企业数量之多,所占整个纺织业的数量也是相当高的。从企业数量上看,丝绸所占纺织业的比重不算最高,而企业所创利润却是相对较高的。 表1 浙江省纺织行业各企业数量、产量明细 缫丝 绢纺 织造 印染 服装 其它 企业数(家) 467 789 1024 1321 2634 267 亏损数(家) 54 24 91 39 123 67 销售收入(万元) 1406914 2907737 4751644 948744 9130846 954477 利?润? 万元 40763 50115 267315 46680 455624 52492 资料来源:浙江丝绸协会统计报告,2010 从表1可以看到,浙江省缫丝、绢纺企业本月继续出现盈利,且利润环比有较大幅度提高,印染企业、服装企业、其它企业利润额同比均有大幅增长。 2.2浙江省丝绸产品出口情况 近年来,浙江一直保持着我国丝绸出口大省的地位,在连续三年出口大幅增长后, 2010年丝绸出口量出现大幅下降,前8个月浙江出口丝绸为4482万米,同比下降27.8%。而导致2010年浙江丝绸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生丝价格的暴涨暴跌,印度等国反倾销动作不断,及浙江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等因素。近期,印度反倾销调查当局已作出初裁,中国丝绸出口企业被裁征57.42%至115.74%之间DE高额反倾销关税。从2008年一月开始的8个月来,浙江面对印度丝绸市场,出口额下降了37.6%。从2008年开始,国内生丝价格出现持续暴涨暴跌的状况,特别是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厂丝从17万元/吨涨到今年3月初DE34.8万元/吨(彭练,2009),目前价格虽有所回落,但出口企业和外商持观望态度增多。另外,浙江省出口的丝绸以初级产品居多,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抗击国际市场风险能力较低。进一步分析浙江丝绸产品出口情况变化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由于世界经济的波动以及各国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使得浙江丝绸出口数量逐渐下降,并且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因此,如何从自身出发,改变这一现状,变得尤为关键。2010年,我国主要丝绸出口省市出口量全面下降,其中浙江省的降幅最大,共计出口3408万套件,同比下降16.2%,市场占比高达43.63%。 2.3 浙江省纺织行业总体情况 2010年1-11月,纺织品出口为746.79亿美元,其中纺织织物金额为 221.37亿美元,占29.64%。2010年1-11月份,纺织织物出口总量为192.97亿米,占主要地位的是化纤织物,数量为115.65亿米,占59.93%;其次为棉织物,数量为71.80亿米,占比37.21%,化纤织物和棉织物两项合计占比高达97.14%。而麻织物、丝绸和毛织物三项合计只有5.52亿米,只占纺织织物出口数量的2.86%(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2010年1-11月,纺织织物出口总金额为221.37亿美元,其中化纤织物为106.02亿美元,占纺织织物出口总金额的47.89%,其次是棉织物,96.53亿美元,占43.61%,棉和化纤两项合计占91.50%。剩余的是丝绸、麻织物和毛织物,金额合计为18.81亿美元,占比为8.50%(浙江海关,2010)。 表2 2010年1-11月纺织品出口情况 单位:亿米、亿美元、美元/米 时间\项目\类别 纺织品 丝绸 毛织物 棉织物 麻织物 化纤织物 2010年 1-11月 数量 192.97 2.43 0.79 71.80 2.30 115.65 金额 221.37 8.71 4.77 96.53 5.33 106.02 均价 1.15 3.59 6.01 1.34 2.31 0.92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2010 表2表明,2010年1-11月份,纺织织物出口总量为192.97亿米,比去年同期的162.83亿米增加了18.51%,但增幅比1-8月份的21.77%有所减少。2010年1-11月份,纺织织物出口总金额为221.36亿美元,与2009年同期的165.77亿美元相比,增长了33.54%,增幅与1-8月份基本持平。 表3 2010年1-11月纺织织物出口数量、金额、均价同比变化情况 2010年1-11月份纺织织物出口同比增减 项目\类别 纺织织物 丝绸 毛织物 棉织物 麻织物 化纤织物 数量同比 18.51 2.6 20.37 23.81 28.42 15.62 金额同比 33.54 26.93 25.09 40.88 40.97 28.07 价格同比 12.75 23.79 3.98 13.56 9.48 10.84 资料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10 从图1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纺织品行业当中,仍以棉麻织物个纺织织物为主。丝绸的比重在整个纺织业当中所占的比例虽然不高,但是价格却比其他的纺织物高出许多。而占整个纺织物出口额的比重也是相当高的。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丝绸出口的比重,增加丝绸出口量乃是纺织业的重要举措。 图1 2010年1-11月纺织织物出口数量、金额、价格同比情况 资料来源: 中国海关2010年统计(1-10月份) 3 浙江丝绸产品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3.1 浙江丝绸产品优势分析 丝绸产业是浙江省杭嘉湖地区的传统产业之一,茧、丝、绸等产。铺质量上乘,约占40%的罔际市场份额。据统汁,2008在全国丝绸商品出口前10强中,浙江省占了6席,规模以上丝绸工业企业总产值为693.8亿元,利润为21.51亿元。然而,目前浙江丝绸产品只在低端市场占有优势,产品附加值低。而曾经的浙江丝绸在国际上也享有重要地位。其中主要优势包括丝绸生产历史的悠久;得天 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产品生产开发资金雄厚以及集群经济发展迅速等。 3.1.1 丝绸生产历史悠久 浙江杭州有“丝绸之府”之称。早在春秋时代,“劝农桑”就被列为越王勾践国策之一。至唐、宋,绍兴越罗、尼罗、寺绫,已驰誉各地。《越游便览》载:“绍兴西北华舍,为绸机荟萃之区,亦即绸市集中之地,出品为纺绸、线春。下坊桥则多织花素贡缎,质细而韧,物品优良,行销全国及南洋各埠,厥数颇钜。”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丝织物就已揭示了杭州丝绸的历史之久,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诗句又道出了当时杭州丝绸的水准之高,旧时清河坊鳞次栉比的绸庄更见证了丝绸经济的繁荣。如今杭州常年生产绸、缎、棉、纺、绉、绫、罗等十四个大类,二百多个品种,二千余个花色,图景新颖,富丽华贵,花卉层次分明,人物栩栩如生,许多产品荣获国家部优或省级优质产品奖,远销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3.1.2 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介于北纬27度12分-31度31分和东经118度-123度之间,东濒东海,南界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为邻。东西与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全省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并且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地处沿海,水汽充足,非常适合蚕和桑的养殖。丝绸原料充足。 3.1.3 产品开发资金雄厚 浙江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排头几位。经济发展速度近些年来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丝绸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资金的支持, 而浙江省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推进丝绸行业的快速走出去的发展。而产品无论出口还是进口,都有良好的港口作为条件,适合丝绸产品走出去战略的实现。 3.1.4集群经济发展迅猛 由于浙江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养蚕,养桑的地理条件。还由于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经济发展迅速,资金技术雄厚。其产丝有着悠久的历史,丝绸产业相对于全国而言优势明显。得益于以上几点原因,浙江丝绸产业密集度高,且企业之间的联系竞争激烈,以养蚕产丝为辅,丝绸生产、加工以及销售为主的丝绸集群经济产业群发展迅猛。这也更加有利于提高浙江丝绸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 3.2 浙江丝绸产品劣势分析 但是由于历史条件以及生产方式,尤其是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的浙江产业链,相对于出口而言也有着自身所不可避免的劣势和弱点。出口所得利益与企业自身创造价值的背离,让浙江丝绸企业在实施出口战略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主要劣势表现在以下几点:行业竞争激烈;产品科技含量不足;企业缺少创新能力及产品附加值低。 3.2.1 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丝绸业历来都是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之一,浙江省丝绸产业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首先,随着纺织工业日益高新技术化,化学纤维产品小断改善并对丝绸产业的发展构成直接威胁;其次,浙江丝绸产品出几依然停留在“跑量为主”的层而上,虽然目前仍居世界主导地位。但是印度、巴西、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的丝绸产业发展迅速,在产量上已出现激烈的竞争;其三,在深加工产品的质量上,浙江 丝绸仍然难以与意犬利、法国等国的成品相提并论,能占领世界丝绸精品市场的产1%不多、数最更少。此外,在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后,WTO为了保护成员利益制定了一些限制不正当竞争的条款,丝绸的出口而临着技术贸易壁垒的严峻形势。浙江省农业厅信息显示,浙江省今春蚕桑产量减少,收益下降,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春茧收购价格大幅下跌。其中主产区嘉兴市开秤收购价格在940元/担左右,比去年同期的1228元/担下跌23.5%;湖州平均收购价为1010元/担,同比下降242元/担,降幅达19.33%。据浙江省农业厅介绍,去冬今春全省种改桑面积近12万亩,同比增加4%;春蚕饲养量为102万张,同比增涨5%;产茧4.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但是平均张产45公斤,同比减少6%;平均收购价每担1000元左右,同比减少20%;蚕农养蚕总收入9.2亿元左右,同比减少21%(浙江省春蚕报告会,2010)。 3.2.2 产品科技含量不足 产品技术创新不足从而导致丝绸产业产品档次不高,正是浙江丝绸业渐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具体说来,印染技术及工艺不稳定,很大程度上约束了丝绸终端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面料和服装的于感、外观及风格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印染后整理技术总体落后,色市度和抗皱两大技术难题一直难有实质性突破;用于印染后整理的环保染料70%左右依赖进口,印染成本居高不下,日易受他国钳制。 3.2.3 企业缺乏创新能力 以上所涉及的技术都具有很强的“共用性”和“外溢性”.而且研发耗资巨大。浙江丝绸产、中以中小食业为主,技术开发经费严重不足,创新环境建设滞后,研发力量薄弱,即便对已有技术的消化吸收的投入也相当有限。而且在技术创 新项日的开发与实施上,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技部之间结合松散,不仅局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度,还造成重复性研发,浪费了大量有限资源。因此,共用技术的迫切需要多方合作,设立一个新的平台来共同完成。 3.2.4 产品附加值低 当今世界市场对丝绸的需求千变万化,需要优秀的设计师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名牌引领潮流,而国内缺的就是这样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丝绸产品的款式普遍沿袭传统,缺乏时尚元素。目前,浙江丝绸企业的生产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无几,但在设计、款式,尤其是后整理技术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使一条意大利的丝绸领带价格200美元、一件法国丝绸晚礼服售价高达上万美元.而中国产的丝绸领带只能卖几美元,一件丝绸服装也不过几十美元。 4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浙江丝绸产品出口的影响 4.1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浙江丝绸产品出口的积极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及其新发展直接冲击和影响到了浙江丝绸出口贸易的稳定持续发展。 随着浙江丝绸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浙江丝绸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与冲突。但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也带给我们一定的积极方面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能实现丝绸产业的转型升级;使得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系更加紧密;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还能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 4.1.1 有利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使得一些原本以初级加工为主的小企业不得不 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原来的企业因为初级加工而出口量越来越少,企业想要发展下去,唯一的出路便是转型升级,对其产品进一步深加工和增加其产品的附加值。如此一来,原本的企业则能更好的适应对外贸易新发展的新要求。对于企业本身也是一种前进的动力。例如,被商务部评价为“中国丝绸的龙头老大”的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对丝绸产品的需求,不断探索创新之路,推出新产品,其产品覆盖了真丝女装、梭织服装、针织服装、真丝配饰等产品。尤其是其开发的真丝手袋,以高档真丝绸结合真皮配件,加上先进的数码印花等工艺,获得了国家专利,在国内仅此一家。 4.1.2 有利于企业之间合作沟通 世界各国盛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来自该国产品生产的企业而言,这进一步加紧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无论是技术的还是产品的交流,各个企业之间仿佛形成了一种默契,对于来自贸易保护国的一些不正当的贸易保护手段,进行有效的抵制,并且加大联系,形成一道有效的保护本国企业利益的城墙。这对于企业本身而言,也是一种升级和发展。让企业在今后的道路上,遇见类似问题上面能找到解决和办法。 4.1.3 有利于增强企业环保意识 新贸易保护中的绿色壁垒得一些列措施使得广大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同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环境保护问题。各国相继推出的一些列措施中,其中最明显的便是环境问题。作为以私人经济为主的浙江企业,也同样面临着类似问题。因此,如何在生产中吧环境成本计算在内,成为各个企业的当务之急。只有提高了产品的环保品质,让产品具有绿色无污染的价值,才能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基础。 4.1.4 有利于规范企业市场行为 一些小企业因为其市场行为不规范,产品质量不过关,而不得不退出国际市场的竞争。国外的进口商非常注重该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是否规范。产品是否环保等,因此对企业提出诸多要求。但这些要求中也不乏一些促进企业改善市场行为的具体要求。因此,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能使劣势转化为优势,这也是各个企业应当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4.2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浙江丝绸产品出口的消极影响 新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我们要明确,真正带给浙江丝绸企业的最主要的影响也是消极方面的。因此,我们在肯定积极作用的时候也要看到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作出相应的对策来扩大和提高企业的出口量。消极方面表现为:提高国际市场准入门槛;加重企业成本负担;降低企业出口利润;增加贸易纠纷发生几率。 4.2.1 提高了国际市场的准入门槛 我国的丝绸产品因为某些国家的技术标准而无法进入国际市场。例如,欧盟国家规定,纺织品和成衣要有环保标志才能在市场上出售。这些标志有些过于严格,我国较难适应,因此也影响了浙江丝绸产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的进度。增加了前进道路上的难度。例如,多年来,欧盟一直是嘉兴市丝绸出口的主要市场,位列亚洲之后的第二大外销市场。然而,2008年底,欧盟公布实施REACH法规即《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首批有15种高度关注物质清单,其中13种物质与纺织品相关,2010年12月又新增了8种高度关注物质。随着REACH的出现,对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提出了更为宽泛、严格的要求及限制措施,在浙江丝绸产品出口企业面前悄然筑起了一道新贸易壁垒,大大提高了准 入门槛。 4.2.2 加重了出口企业的成本负担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必然会涉及到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它要求将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的原理运用到生产、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去。因此,制造商为了达到进口国的环境标准,进行设备人力的投入以及有关的检验检疫措施,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从而削弱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有些检验设备必须从国外直接进口,产品的装潢,出口标签等大幅调整,增加了中间费用,使成本增加,优势减弱。例如,欧盟的REACH法规大幅提高了纺织品中化学品含量的检验测试费用及使用合格化学品的价格,加大了出口商品的直接成本。 4.2.3 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 我国出口产品中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历来是发达国家的敏感性产品,因此,我国就成为国际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重点对象,据WTO秘书处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受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9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为61.4亿美元;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中国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总数的35%和71%。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成员,连续3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2009年1-4月共有13个国家(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两反两保”调查38起, 同比上升26.7%, 涉及中国出口额74.42亿美元 (2008年全年涉案金额仅62亿美元),同比增长188%。此起彼伏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使我国许多拳头产品被逐出进口国市场,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作为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必也会受冲击。 4.2.4 增加了贸易纠纷的发生几率 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基本上是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其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增加了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和成本,提高了我国产品在这些市场的竞争度,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商品价格水平的整体下降,特别是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例如纺织品)出口的整体价格水平会持续下降。同时我国巨大的进口市场导致进口价格难以下降,因此中国的国际贸易条件将会持续恶化。而一场不期而至的国际金融危机及由此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又再度让中国制成品出口价格承受起巨大的压力。2008年11月和12月以及2009年1月,我国制成品出口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上涨5.6%、5.3%和3%,涨幅“逐步”缩小,而2009年2月的制成品出口价格水平则同比下降1.6%,出口价格的急转直下在“马铃薯效应”作用下有节奏加快的趋势。中国的贸易条件在一定时期内将持续恶化。2010年,印度对华丝绸类商品的反倾销调查作出初裁,决定采用最低限价征收反倾销税,这一变动导致前期大量丝织品滞留国内。 5新贸易保护主义下浙江丝绸企业案例分析 5.1浙江嘉欣丝绸企业案例分析 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地处中国茧丝绸重要产区和集散地嘉兴,是我国最大的丝绸产品生产和出口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从事丝绸服装的生产和进出口贸易,下属的全资、控股企业以及分子公司主要从事蚕茧收烘、制丝、织造、印染、针织、服装和进出口贸易等业务,初步形成了工业制造、内外贸易相结合的格局。历经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已成为以贸易为龙头、实业为基础、研发和品牌为推动力、产品结构多元发展,集生产、研发、贸易一体化的全国知名丝绸工贸企业。是全国丝绸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中国纺织工业全行业销售收入、中国丝绸行业竞争力前十强企业、出口百强企业、浙江省出口创汇先进企业、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百强企业。 “嘉欣丝绸”在国际市场中已成为知名的企业品牌,已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生态纺织品认证,所属品牌“金三塔”牌丝绸服装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和重点发展出口产品,被授予国家免检产品,荣获国家驰 名商标称号,赢得国内外客户普遍信赖和支持。嘉欣丝绸已经初步形成了从蚕茧收烘、缫丝织绸到成衣制作的丝绸产业链,具备了做精做强产业链的技术实力和管理经验。在“丝绸产业链”战略的指引下,公司产品开发和规模优势成为核心竞争力。在“完善丝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公司加大了对技术改造项目的投入和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在面料开发和产品设计上独具优势。 2010年,虽然嘉欣丝绸的出口毛利率较2009年有所下降,同时由于出口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较高,出口毛利率的降低又直接导致了公司去年整体毛利率的下滑。根据数据,与2009年相比,去年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小幅减少了0.62个百分点。但是得益于国际市场的复苏以及公司对国内市场的积极拓展所带来的销售增加,嘉欣丝绸在2010年成功实现营业收入16.23亿元,同比较2009年增长了1.8亿元,增幅达到12.82%;利润总额 1.17亿元,同比增长15.05%。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为622.50万元,同比增长18.75%。受此影响,其每股收益达到0.64元,每股净资产为8.31元,净资产收益率9.51%。 公司股票于2010年5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纯丝绸的第一股。嘉欣丝绸是全国丝绸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纺织工业全行业销售收入、出口百强企业,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百强企业,中国丝绸行业竞争力前十强企业,丝绸行业销售前三名。浙江省最具成长力企业,浙江省绿色企业清洁生产先进,嘉欣丝绸企业商号被认定为浙江省知名商号,嘉兴市市级文明单位。 5.2嘉欣丝绸取得成就的几点启示 嘉欣丝绸企业之所以能取得以上的成就主要还是走绿色、环保、高附加 值产品路线是离不开的。该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给予浙江省乃至全国同行企业树立了一个优秀的榜样。只要企业做好了自身的发展,为将来能和国际接轨,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做好功课,学好知识,那么无论将来的路有多少艰难,发展的路上还是会一路平坦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还是旧的贸易保护主义,都能成为企业前进发展道路上的助推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首先,根据自身特点调整发展战略。嘉欣丝绸以企业自身的特色为中心,具有前瞻性、全局性、方向性和长远性。企业发展战略是指围绕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确立的愿景目标以及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选择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竞争策略等。缺乏明确和清晰战略的企业,不可能有高效的战略管理,不可能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也不可能成长为卓越的大企业。 其次,优化结构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嘉欣丝绸通过优化企业本身的结构形式,重组新的有效的生产方式,调整了内部结构以及优化人员配置的一系列举措,不但让企业的出口额增加,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加强了企业的该行业的影响力。 最后,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嘉欣丝绸不断着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研发新的产品。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和科技含量。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体系和长效机制;持续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培养和造就敢于创新并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加强自主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大力营造创新文化等措施一举实现企业的大跃进。这些都值得同类企业深深探讨和好好学习借鉴。 6 扩大浙江丝绸产品出口的对策 6.1努力提高丝绸产品的附加值 浙江丝绸后整理技术、深加工产品相比发达国家差距明显。改进传统的丝绸品种,增加高档服装面料。开发丝、针织品种,发展装饰性和保健性产品,提高印染加工深度,提高抗皱、耐缩性与色牢度;努力开发科技含量高的特细丝、蓬松丝、复合丝等差异化纤维,以及包缠丝、疙瘩丝等各类真丝与其他纤维的混纺和复合.生产出质量和风格各异的丝绸产品.以此提高浙江丝绸产品附加值是当下丝绸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课题。 6.2培育国际市场的优势品牌 一个企业想要壮大自己的产业,就必须有自己的品牌,而且是要与国际地位的知名品牌,这样才能发挥品牌在市场中的优势,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提高产品和企业的地位。就好比一条同样规格的真丝方巾,爱马仕、雅格狮丹等国际名牌的单品售价从1500到6000元人民币不等,而国内知名品牌凯喜雅的价格为600元人民币,一些不知名品牌的零售价则在150元人民币左右。没有知名品牌使得浙江丝绸在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浙江省丝绸企业急需树立品牌第一的理念,丰富培育自主品牌的手段:经营者与管理者需树立牢固的品牌第一的观念,认识到创建品牌是我省丝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政府部门需制定培育、扶持和保护名牌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工商管理、技术监督、新闻媒体、商业部门的协同作用.加大品牌推广和宣传力度;以人为本,构筑丝绸产业“高端生产技术、高端文化内涵、高端人才团队”体系,以此来提高品牌产品的质量、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 6.3提高企业国际市场应变能力 浙江省丝绸企业要通过主动式的自我完善来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 力。提高应对能力。这种综合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丝绸企业需提高自身核心竞争能力。不仅在技术、产品上有所创新,在合作模式、收益模式上也需努力寻求创新: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加强高水平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的水平:注重实际应用。建立适合丝绸企业自身需求的电子商务体系。拓展中小丝绸企业的营销渠道和增强市场竞争力;要实现规模化生产,改变丝绸企业数量多、企业规模过小、企业运营成本相对过高与生产规相比的局面;产学研结合,推进丝绸企业技术进步.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6.4开拓丝绸最终产品的新领域 浙江丝绸应立足于保持原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国际市场的新领域。具体讲,就是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欧美、日本、韩国等丝绸传统消费市场,在此基础上,积极开拓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国家和地区的丝绸消费市场。同时要区分不同国家的消费需求,挖掘不同的丝绸产品市场;要利用和参加国际展销会,特别是最终产品展销活动,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浙江丝绸,接受和消费丝绸产品。 6.5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内需增长 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在此国际大背景之下,浙江丝绸还应把扩大内需作为紧迫的任务。提高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一方面有助于改变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格局,改进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出口需求下降的背景下,扩大消费为主的内需,可以缓解经济增长受到外需下降的冲击。另一方面,增加消费,降低过高的储蓄水平,将有助于缩窄贸易缺口,削减贸易顺差,从而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6.6发展多元化贸易合作伙伴关系 我国要进一步降低出口区域的过度集中与依赖,积极拓展美国以外的出口市场,包括印度、巴西、阿根廷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稀释美国进口调整对我国出口发展带来的不利效应。促使出口区域结构更加多元化,构建我国出口稳定增长的基础。近些年,浙江丝绸企业一直在如何开展和国外大企业的合作上大下功夫。而丝绸出口的重心由发达国家向一些发展中国家转变,这是由于体现了这一思想。不单一的固定在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地区,而放眼这个世界。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的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铺好道路。 结 论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目前浙江丝稠产业发展面临着利弊交错的环境,如何利用优势、化解劣势是摆在每一个从业人士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首先,从浙江省出台的一系列丝绸产业扶持与调控措施来看,政府很重视丝绸产业的发展,因此,浙江丝绸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好的政策环境,丝绸产业有望得到复兴,丝绸出口将会增加;其次,随着国内外消费水平以及崇尚自然理念的逐渐形成,丝绸产品以其无可匹敌的天然属性与品
/
本文档为【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浙江丝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