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孟子》“乐岁终身饱”句臆解

2017-12-27 10页 doc 28KB 7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2397

暂无简介

举报
《孟子》“乐岁终身饱”句臆解《孟子》“乐岁终身饱”句臆解 《孟子》“乐岁终身饱”句臆解 2005年3月 第21卷第2期 唐都学刊 TangduJournal Mar.2005 Vo1.21No.2 《孟子》"乐岁终身饱"句臆解 黎业明 (深圳大学文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摘要:《孟子》"乐岁终身饱","乐岁终身苦"句颇难理解,历代注解《孟子》的学者 在已 对此多采取回避态度. 有的解释中,以王夫之的解释为最具启发性.不妨试着将"乐岁终身饱","乐岁终身 苦"句的"终"读为"众",则其意 可分别解释为"乐岁则众得以身饱","乐岁...
《孟子》“乐岁终身饱”句臆解
《孟子》“乐岁终身饱”句臆解 《孟子》“乐岁终身饱”句臆解 2005年3月 第21卷第2期 唐都学刊 TangduJournal Mar.2005 Vo1.21No.2 《孟子》"乐岁终身饱"句臆解 黎业明 (深圳大学文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摘要:《孟子》"乐岁终身饱","乐岁终身苦"句颇难理解,历代注解《孟子》的学者 在已 对此多采取回避态度. 有的解释中,以王夫之的解释为最具启发性.不妨试着将"乐岁终身饱","乐岁终身 苦"句的"终"读为"众",则其意 可分别解释为"乐岁则众得以身饱","乐岁众依然身受其苦",上下句文也就自然贯 通了. 关键词:《孟子》;"乐岁终身饱";"乐岁终身苦" 中图分类号:1322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300(2005)02—0061一O4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齐桓晋文之事"章有这 样一段文字:"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 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 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 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 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文 中的"乐岁终身饱","乐岁终身苦"句颇难理解.其 关键是"终身"二字在句中该如何解释. "终身"二字连为一词,除上所引述者外,《孟子》 书中尚有如下数条:(1)"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 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 身忧辱,以陷于死亡."(《离娄章句上》)(2)"是故君 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离娄章句下》)(3) "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不 得近,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离娄章句下》)(4) "其妻归,告其妾,日:'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 若此„„"'(《离娄章句下》)(5)"大孝终身慕父母." (《万章章句上》)(6)"孟子日:'行之而不着焉,习矣 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尽心 章句上》)(7)"日:'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跣也.窃负而 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新然,乐而忘天下."'(《尽心章 句上》)(8)"孟子日:'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 „„ "'(《尽心章句下》)这八条材料中的"终身"一 词,基本上均可解释为"终生","一生","一辈子". 但是"乐岁终身饱","乐岁终身苦"句中的"终 身"则显然不能解释为"终生","一生","一辈子". 历代注解《孟子》的学者似亦觉察到这一点,并对此 多采取回避态度,如赵岐的《孟子章句》,朱熹的《孟 子集注》,焦循的《孟子正义》等对这一句均没有解 释.近人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将"乐岁终身 饱,凶年免于死亡"译为"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 也不致饿死",将"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译 为"好年成,也是艰难困苦;坏年成,只有死路一 条",„()对"终身"二字没有释,译.但是在书后 附录的《孟子词典》中,杨伯峻先生将"终"字解释为 "自始至末的整个阶段",且引"乐岁终身饱"及"然终 于此而已矣"以为例证.[1](P428)O然而,当我们以 "终"字的这种释义来解释,翻译"乐岁终身饱"时,我 收稿日期:2004一O6—2O 作者简介:黎业明(1962一),男,广西岑溪人,深圳大学文学院讲师. ?其实,杨伯峻先生《孟子词典》"终"字条的释义显然是不全面的,《孟子》书中之"终"字,其释义当不止"自始至末的整个 阶段"一项.其释义似乎尚有:(1)终结,完成.《万章章句下》:"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2) 究竟,到底,最终.《告子章句上》:"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又:"„„此又与于不仁之 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3)尽,完全.《告子章句下》:"„„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 未之有也O"(4)犹竞,整.《滕文公章句上》:"为民父母,使民吟吟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滕文公章 句下》:"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 ? 61? 们就会发现,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 当然,也有部分学者对此难题没有加以回避,对 "乐岁终身饱","乐岁终身苦"句作出了这样那样的 解释.然而,这些解释未必都符合《孟子》原意.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就对"乐岁终身饱" 有所解释,认为"乐岁终身饱"的大意是:"假使一辈 子都遇丰年,就一辈子都可以吃饱.乐岁,丰 年."[](t'297)将"终身"解释为"一辈子".将这里的 "终身"二字解释为"一辈子",从训诂角度言可谓有 据,但是从文义角度言却难说通达.我们认为,王力 版《古代汉语》的解释,有两点值得斟酌:(1)依《孟 子》原文,"乐岁"与"凶年"对举,可以肯定其中并无 " 一 辈子都遇丰年"的意思,而《古代汉语》的解释却 加上了"假使一辈子都遇丰年"的说法,显然与孟子 原意不符,这是可斟酌的第一点;(2)乐岁,就是丰 年,就是收成好的年份.据生活常识,即使是收成最 好的年份,对百姓而言,也只能管个一两年的温饱, 就算接连遇上几个丰年,似乎也不可能让人们一辈 子都吃饱.再说人们不可能,或者说很难一辈子都 遇丰年.将"乐岁终身饱"解释为"假使一辈子都遇 丰年,就一辈子都可以吃饱",明显与生活常识相悖, 这是可斟酌的第二点. 我们认为,在"乐岁终身饱"句的解释中,最具有 启发意义的,当属清初王夫之的解释.王夫之《四书 训义》对《孟子》这段文字是这样解释的:"是故明君 念之于早,求之于恒心,而为之于恒产,则制之不容 不定矣.度提封之广袤,而与民数相酌者,此制也; 取地力之肥瘠,而与生计相衡者,此制也.无使或溢 于制之外,即无所缺于制之中.盖必合勤惰,计丰凶 而定其中,使仰足以事父母焉,老者老矣;俯足以畜 妻子焉,幼者幼矣;乐岁也,则身得以终饱;即凶年 乎,储之有数而食之有节,可免于死亡.凡此者,皆 明君之度天时,参地利,量人情而制之者也.所谓恒 产也,可久而不易者也.夫然,则仰事俯育之下,无 愁苦之逼,而全天性之仁慈.然后即有不率者,教以 先之,而示刑于后,驱而使善焉,民之从之也,不已轻 安而便利乎?从善轻,则恒心喻于众矣.此刑不必 试,而有恒产以有恒心,为保民于大顺之道也.乃今 之为侯王者,亦尝料民而计之,辟土而任之,各有制 也.地力尽而夫家削,污吏慢而贫懦弱,仰不足以事 父母焉,俯不足以畜妻子焉;幸而乐岁,且食不给,而 采蔌草,趋渔猎,苦终其身而仅存;其有凶年,则不免 于死亡矣.如此之民,尽其力以救死而恐不赡,夫恶 知亲睦之礼撙节之义,而暇治之哉!唯其产之无恒, 是以心之无恒也.王之所以功不至于百姓者,将毋 ? 62? 在此?而天下之民疾其君而欲得仁人以想者,亦此 也."[3](P84-85)王夫之将"乐岁终身饱"解释为"乐 岁也,则身得以终饱",将"乐岁终身苦"解释为"幸而 乐岁,且食不给,而采蔌草,趋渔猎,苦终其身而仅 存".在王夫之的解释中,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注意 的:(1)他认为"终身"不是一词,是可以而且应该拆 开来读,"终"字不是修饰"身"而是修饰"饱"或"身 饱"的;(2)"终"字的释义似乎应该解释为"常",这 样,"乐岁终身饱"的解释就是"收成好的年份,身得 以常饱","乐岁终身苦"的解释就是"即使是收成好 的年份,苦亦常随其身而仅能存活". 在王夫之之后,将"终"或"终身"解释为"常"的, 还有英国的理雅各(JamesLegge,1815—1897)和裴 学海先生.理雅各在他翻译的英文版《孟子》中,把 "乐岁终身饱"译为"thatingoodyearstheyshall alwaysbeabundantlysatisfied",把"乐岁终身苦"译 为"Notwithstandinggoodyears,theirlivesare continuallyembittered"o[](P一48)?这样,"乐岁终 身饱"的意思就是,收成好的年份人们总是能得到温 饱;"乐岁终身苦"的意思就是,尽管是收成好的年份 也没完没了地受苦.理雅各将"终身"翻译为"总是" (always),"没完没了"(continually),而"总是" (always),"没完没了"(continually)本身就含有 "常","久"义.裴学海先生《古书虚字集释》"终"字 条其中一项释义谓:"终,犹常也,久也.《墨子?尚贤 篇上》:'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终'亦'常'也, 互文耳.《群书治要》引'终'作'恒',是以意改.《孟 子?梁惠篇》:'乐岁终身饱,„„乐岁终身苦',此二 '终身'与《离娄篇》'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之'终 ?其中"苦终其身而仅存"句中的"苦"字,点校者将其改为 "若"字,并作校记云:"'若':各印本作'苦',此从衡阳残 钞本改."其实,此"苦"字不能改为"若"字,因为"苦终其 身而仅存"是对"乐岁终身苦"的解释,将"苦"字改为 "若"字则失其旨矣. ?但是理雅各对其译文并非毫无疑虑,所以他在注解中又 说:"终身,generallymeans'thewholelife'.Perhapswe shouldtranslate,'Ifsomeyearsbegood,theywillalltheir liveshaveplenty.'i.e.theywillinthoseyearslaybya sufficientprovisionforbadyears.Thissupposesthatthe peoplehavefeltthepoweroftheinstructionandmoral trainingthatisapartofroyalgovernment,which, howeverissetforthasconsequentontheregulationofthe livelihood.Similarly,below."(TheWorksOfMencius, inTheChineseClassics,vo1.2,仃.byJamesLegge, H.ngKongUniversityPress,1960,PP.147—148.)而这 正好说明理雅各的不武断. 身'不同义O99[](P769-770)?这就是说,裴先生认为"乐 岁终身饱","乐岁终身苦"中的"终身"二字应该拆开 来读,且不能如同"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中的 "终身"那样理解为"终生","一生","一辈子". 王夫之,理雅各以及裴学海等将"乐岁终身饱", "乐岁终身苦"中的"终"或"终身"解释为"常",从训 诂角度言可谓有据,从文义角度言可谓通达.这是 对"乐岁终身饱","乐岁终身苦"句作出的一种相当 合理的解释.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既然"终身"不是一词,而 是可以拆开来读的两个字,那么对"乐岁终身饱", "乐岁终身苦"似乎还可以作另一种解释,这就是将 "乐岁终身饱","乐岁终身苦"中的"终"字读为"众". 我们的理由如下:其一,"终"与"众"古通用.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众稚且狂"条谓:"《载驰篇》'众稚 且狂',毛传日:是乃众幼稚且狂.引之谨案:隐四年 毂梁传日:'卫人者,众辞也.'上文许人已是众辞,不 须更言众矣.众当读为终.„„古字多借众为终. 《史记?五帝纪》'怙终贼刑',徐广日:终一作众;《周 颂?振鹭篇》'以永终誉',《后汉书?崔驷传》终作众; 《韩策》'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史记?刺客传》终 作众.皆是也."[6](P101)又《经义述闻?礼记》"尧能 赏均刑法以义终"条,王引之引述其父王念孙日: " „„ 案此篇自'圣王之制祭祀'以下,皆《鲁语》文 也.彼文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谓尧能尽平刑 法以善其民也.此作'尧能赏均刑法以义终'者,赏 当作宣,字之误也.宣与单通.义与仪通.终与众 通(《周颂?振鹭篇》'以永终誉',《后汉书?崔胭传》终 作众;《杂卦传》'大有众也',苟爽本众作终;《士相见 礼》'众皆若是',今文众为终;《汉书?杨王孙传》'死 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也',《汉纪》终作众;《汉桂阳太 守周憬功勋铭》'往古来今变甚终矣',终即众字.)众 亦民也.即《鲁语》之'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也. „„ "[6](P303)T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十一?杨胡 朱梅云传》"终生"条谓:"'且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 归者也',终字师古元音,盖读始终之终.念孙案: 《淮南?精神篇》注云:'化犹死也.'既言终而又言化, 则复矣.终当读为众.《祭义》日:'众生必死,死必 归土.'故日:死者众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众之为 终,借字耳,《汉纪》正作'众生之化'."[](P337)其二, 依《孟子》该段文字之意,明君制民之产,必使民众上 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养活妻儿;当今君主制民之 产,必令百姓上不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足以养活妻 儿."制民之产"中所说的"民"及其父母,妻儿即 "众"."众",指众人.据《孟子》该段文字之意以及 "终"与"众"古通用之例,"乐岁终身饱","乐岁终身 苦"中的"终"字似可读为"众". 若"乐岁终身饱","乐岁终身苦"之"终"可读为 "众",则其意可分别解释为"乐岁则众得以身饱", "乐岁众依然身受其苦".众者,民众也,众人也.具 体而言,在家庭,众指家人;在社会,众指大众.据 此,《孟子》这段文字可以这样释译:"英明之君制民 之产,必使民众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养活妻儿, 收成好的年份全家(大家)都能吃饱,收成不好的年 份也不至于饿死,在这个基础上驱使民众向善,人们 会更容易听从.当今之主制民之产,必令百姓上不 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足以养活妻儿,即使是收成好的 年份全家(大家)依然受苦,收成不好的年份则难免 于死亡,在这种境况下百姓救死尚且不能,哪有时间 去学习礼义呢?"如此解释,翻译,于文义似亦可通.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王力.古代汉语: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王夫之.四书训义[A].船山全书:第8册[C].长沙:岳麓 书社,1996. [4]TlheWorksOfMencius,inTlheChineseClassics,vo1.2, tr.byJamesLegge,HongKongUniversityPress,1960. [5]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A].民国丛书:第五编第46册 [C].上海:上海书店,1996. [6]王引之,等.经义述闻等三种[M].台北:鼎文书局, 1973. [7]王念孙.读书杂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同甫] ?顺便说一句,黄群建先生也认为"终身"不是一词,"终" 字不是"身"的定语.黄先生《古代词义例话》"乐岁终身 饱"条谓:"'终'在文中并非是'身'的定语,而是'身饱' 的时间状语.'终','始终'之谓也.联系下文'凶年免 于死亡',则就是说:乐岁终可得温饱,凶年虽然终不得 温饱,但还不至于冻饿而死.这样解释,上下文接榫自 然,语意连贯,文从字顺,使向来之疑团,怡然冰释."又 谓:"'终'在《孟子》中单独作时间状语亦有用例,如《滕 文公上》:'于心终不忘.'文例从此.在'乐岁终身饱'和 后文的'乐岁终身苦'中,'终'与'身'前后相属,是一种 偶合现象,我们完全不必以'终身'解之.诸注家之所以 对'乐岁终身饱'一句始终不得正解,就是因为囿于'终 身'连读之成见而不得解脱,以至长期枉自受其困扰." (黄群建撰:《古代词义例话》,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1995年.第157—158页.) ? 63? ANoteon"LeSuiZhongShenBao"in"Mencius" LIYe—ming (CollegeofChineseLanguage&Literature,ShenzhenUniversity,8henzhen518060,G uangdong) Abstract:Scholarsthroughtheagesavoidedannotatingthecomplicatedsentences"LeSuiZh ongShenBao''and "SuZhongShenKu".Amongtheexistingannotations,WANGFu—zhi'Sisthemostinstructive.Thispaper holdsthattheChinesecharater"终"inthetwosentencesmaybereadas"众".Asaresult,thetwosentencesmay berespectivelyunderstoodas"Themassesshouldbewell—fedingoodyears''and"Inspiteofgoodyears.the massessufferstarvation". KeyWords:Mencius;"LeSuiZhongShenBao";"LeSuiZhongShenKu" 原《西安联合大学》与原《西安教育学院》 更名及通联启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2004]1165号文件《关于同意(西安联合大学)等2种期刊更名 的批复》,《西安教育学院》从2005年起更名为《西安文理学院》(自然科学版),由西安市教育局主 管,西安文理学院主办,原刊号CN61--1334/G4作废,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61~1441/N.《西 安联合大学》更名为《西安文理学院》(社会科学版),由西安市教育局主管,西安 文理学院主办,原刊 号CN61--1327/G4作废,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61--1440/C. 《西安文理学院》(社会科学版)的通联办法: 地址:西安市太白南路168号西安文理学院编辑部 邮编:710065电子信箱:wlxbsk@126.tom 电话:(029)8825853288241039传真:(029)88229951 《西安文理学院》(自然科学版)的通联办法 地址:西安市太白南路168号西安文理学院编辑部 邮编:710065电子信箱:wlxbzk@163.tom 电话:(029)8825853288241039传真:(029)88229951 特此告知,望广大订户,读者,作者和相关部门与人士周知. ? 64? 西安文理学院编辑部 2004年l2月
/
本文档为【《孟子》“乐岁终身饱”句臆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