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 从历史中解读《资本论》——《〈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评介

2017-12-21 11页 doc 29KB 8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doc】 从历史中解读《资本论》——《〈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评介【doc】 从历史中解读《资本论》——《〈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评介 从历史中解读《资本论》——《〈资本论〉 历史典据注释》评介 《当代经济研究))2oo5年第10期 从历史中解读《资本论》 《<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评介 李建建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是我国第一部《资本 论》历史典据注释,是《资本论》注释的经典之作. 本书所指的”历史”主要是指经济学说批判史,但也 包括《资本论》中一般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任务. “典据”所指的是典故和某些材料...
【doc】 从历史中解读《资本论》——《〈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评介
【doc】 从历史中解读《资本论》——《〈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评介 从历史中解读《资本论》——《〈资本论〉 历史典据注释》评介 《当代经济研究))2oo5年第10期 从历史中解读《资本论》 《<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评介 李建建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是我国第一部《资本 论》历史典据注释,是《资本论》注释的经典之作. 本书所指的”历史”主要是指经济学说批判史,但也 包括《资本论》中一般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任务. “典据”所指的是典故和某些的出处和根据. 该书共四辑,总计395条注释条目,是孟氧先生40 余年呕心沥血从事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结晶. 本书的初稿在20世纪50年代已作为我国高 校教学用书.1955—1957年,着者孟氧先生以连载 的形式在《教学与研究》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强烈的 反响.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孟氧先生知名于经济学 界. 1999年1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一个 新书首发式,首都许多着名学者出席,并对《<资本 论>历史典据注释》予高度评价.而这本获得了 高度评价的经济学专着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着名 经济学教授孟氧先生如今已是故人,这本书的出版 是他的女儿孟小灯促成的.本书有多种翻印本,历 经半个世纪,重新整理后第一次全文出版. 本书既是一本学术着作,同时也是准确理解 《资本论》精义的工具书.按一般的理解,工具书比 较枯燥,仅供查阅,但这本书却不同一般.通览全 书,有如下几个可鉴之处. 一 ,立目细致.释义精当 本书是迄今为止《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资料 最完备,注释最精当,提供学术信息最充分的一部 重要参考书.它把蕴藏在《资本论》中内容极其丰 富的历史典据以比较简明的形式,释然读者,让人 较为容易地从博大精深的浩瀚巨着中系统地掌握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科学遗产.这是一个理论难度 和跨度大,专业性强的艰巨的科学研究任务. 作为注释者,必须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力,掌握 大量历史知识,通晓世界历史,善于分辨和审定疑 难问题.该书体现了作者良好的理论素养,扎实的 文献功底和科学的分析方法.作者抽取典故,稽考 求源,详加注释,并形成自己的独发之见,把散见于 《资本论》各卷中的零散历史典据组合为一个结构 严谨的有机整体,足见其学术功力. 《(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全书结构和内容设 计精心独特,按照《资本论》原文的篇章次序,逐条 注释.纲目分明,立目细致.使人一目了然;注释前 后联系,相互鉴别,连属成篇,采用前后联系,相互 印证,融会贯通的方法,使注解浑然一体;注释准 确,精当,规范,从深层次挖掘蕴藏在《资本论》中的 理论精华与宝藏,显扬鲜为人知的马克思理论的瑰 宝.能激发人们学习《资本论》的兴趣,启迪人们的 联想思维,加深人们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理解运 用,体现出着者高度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治学风 范,实在值得称赞.细读书中经注释的每一个历史 典据,犹如赏阅一种轻松的智慧的小品文,使人感 受到一种艺术的意象.总之,本书不仅是一本很有 份量高质量的《资本论》典据注释专着,也是一本雅 俗共赏可读性很强的着述. 二,彰往揭故.释疑解惑 历史典据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融思想性, 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给人以智慧的启 迪.马克思行文善于引典入文,以其取经广泛,新 颖独到,深刻警策和含蓄蕴藉见长,其用典的思想 风格与艺术特色,当可为今人”垂范”之师.他把 《资本论》当作一件艺术品精心雕刻,引用了大量的 欧洲历史典据和神话传说,借文艺形象来说明科学 上深刻的理论命题,使人见到形象,听到声音,使得 收稿日期:20o5一cr7—2O 作者简介:李建建(1954一),男,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 研究方向:<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70 《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抽象枯燥的原理或观点平添风趣,深入浅出,免除 拖沓,富于形象,留有余味.故而,只有弄懂马克思 《资本论》中的典据,才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它的思 想内容.但是,由于历史跨度大,以及文化的差异, 我国当代读者对旷世经典《资本论》中的典据尚难 尽明其丰富内涵,阅读起来深觉古奥. 也许是感于平时阅读,研究和教学中的诸多不 便,抑或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盂氧先生于1952年 开始撰写《<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一书,成为中国 注释《资本论》的第一人.积多年之功,撰成《<资本 论>历史典据注释》一书,为读者点明典故,勘误辨 异,点校笺释,去伪存真,阐明原义,释疑解惑,为准 确和清晰地理解《资本论》原文真意提供了莫大帮 助,可谓浅显易懂,清晰透彻,颇资读者考源之用. 本书不仅注释了《资本论》中引用的历史,文学,神 话和圣经等典故,还介绍了这些专业术语,人名,历 史与文学典故的历史背景,分析了马克思在《资本 论》中的深刻用意,以流畅的语言条分缕析,娓娓道 来,精彩论述比比皆是,充满了智慧和知识. 该书不仅考证注释《资本论》中的历史典据的 出处和背景,还结合《资本论》的基本理论进行诖 释,引导读者领会马克思引经据典的巧妙和深刻含 义.如在注释《资本论》第一卷第67页的”巴黎很 值得一次弥撒”时,盂氧先生不仅查明这句话出自 于法王亨利四世之口,注释了当时法王亨利四世说 这句话的历史政治背景,还结合《资孝论》第一卷中 的价值理论,揭示了法王用弥撒去交换巴黎并不是 真诚的宗教信仰,而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的特殊表 现.当然弥撒等于巴黎,这只能放到一定的社会关 系下去理解.此外,盂氧先生还通过注释研究工作 纠正了一些《资本论》中文版中的误译.如对于《资 本论》第一卷第12页中的”紫衣黑袍”,郭大力,王 亚南的中译本把它们译作”紫袍黑衫”,用语相当精 练,但马克思行文的典据性全然失掉了,并增加了 理解上的困难.因此,盂氧先生将它们译作”红教 袍黑教袍”.增加一个”教”字,既比较符合原意,又 保留了原文的用典.再如,《资本论》第一卷第88 页有这么一句话”……瓷器和桌子就舞蹈起来了”. 由于欧洲人经常把瓷器和中国联系在一起(china 和China),所以国内有的学者就把它解释为,瓷器 放在桌子上,所以瓷器和桌子一起动起来.盂氧先 尘在研究19世纪50年代的欧洲与中国历史后指 出,”瓷器”应译为”中国”,”中国舞蹈”指太平天国 革命运动,”桌子舞蹈”指欧洲贵族反动.”中国”和 “桌子”是两回事,但这两个”舞蹈”都同样带着宗教 色彩.马克思使用它们来说明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中国和桌子舞蹈起来”,那似乎是不可思议的,生 产物之商品形态的神秘性,就和那些”舞蹈”难于理 解一样. 三,承古启今.注论并举 《<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采用了先注后论的 方法.注是解释《资本论》中的历史典据,对所涉及 的历史典据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论是广泛阐述,是 对历史典据余留义理的发挥.释文和注释中,着者 没有将《资本论》中的历史典据以简单举例或解说, 而是经过消化,融会贯通后用洗练的语言进行评 骘.”古今兼收,源流并重”,详解历史,引导后学, 经常穿插一些生动贴切的比喻,使深奥的经济学原 理变得浅显易懂. 在该书中,作者一方面以其开拓性的创新意识 力求在对马克思《资本论》历史典据的挖掘上做到 在观点上有所创新,另一方面以其开放性的敏锐意 识力求将其理论思维的触角广泛而扎实地根植于 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之中.该书既严格忠实于马克 思《资本论》原着,注重马克思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 性,又不回避重大理论疑点和难点,紧密结合学术 讨论热点,有针对性地从正面阐发马克思的观点, 表现出科学理论探讨的严肃性与忠实性.同时, “缘于信史,又高于信史”,在历史典据注释中着者 思路开阔,表现出学术思维的活泼性,毫不掩饰自 己的观点,有许多言简意赅的独到见解,特别注重 理论深度的发掘,大胆地进行深层面的理论深度的 研究与发现,使该书的历史感和时代感都很强,有 足够的令人发省的理论深度. 四,创作艰辛.感深肺腑 洋洋几十万言的《<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鸿 篇巨制,通读一遍足以让人耗尽元神,更何况磨墨 濡毫,着书解说.正所谓功夫全在不言中,着者其 工作量之巨,所需耐力之强是可想而知,没有甘人 炼狱煎熬的精神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盂氧先生 孜孜不倦地苦苦从事《资本论》历史典据的整理,挖 掘,注释和研究工作,其成就固然可观,而其坚心毅 力,迎难而上,勤劳不辍之学术精神,尤为可敬. 但是,修志不得志,文章憎命达.1952年,人 大经济系研究生毕业后,盂氧先生留校当了老师. 他孜孜以求马克思主义真谛,一边诲人不倦地给学 71 <当代经济研究)2oo5年第1O期 生传授知识,倾囊相授,一边专心致志地撰写他的 <(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每每伏案到夜深,陪伴 着他的是案前的一盏小灯.众所周知,注释马恩的 着作,向来被苏联所垄断.为了打破苏联人在这方 面的垄断,盂氧先生没有依照任何蓝本,另辟蹊径, 以自己对<资本论>的独到见解为基础,汲取中国古 代注释学的精华,按照中国独特的方式注释<资本 论>,迈出了中国人注释<资本论>的第一步.然而, 当时国内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译本还是 外国哲学,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译着都十分有限,因 此进行如此开创性的工作相当困难.再加上当时 <资本论>的中译文与历史文学作品的译文往往有 所出入,要想查找马克思引用的原文,一一考证<资 本论>中的典据的出处,更是难上加难.盂氧先生 不畏艰难,翻阅了大量的书籍,查找了一切可利用 的文献资料,请教了当时国内学术界的名家,力争 据实考证.1954年,盂氧先生完成了<(资本论)历 史典据注释>的初稿,同年12月由中国人民大学政 治经济学教研室以油印本形式作为教学辅助资料 在校内使用.1955年<(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被 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刊<教学与研究>连载22期,从 此,<(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在校内外流传开了. 然而,造化弄人,命运坎坷的盂氧先生先后被打成 “右派”和”反革命”,在狱中度过了整整13年,<资 本论>的注释工作也因此被迫中断.而他的力作 <(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却从未被否定或封杀,不 断地被其他大学翻印,并一直在社会上”自由”流 传. 精神如炬的盂氧先生并没有向厄运低头.监 禁虽剥夺了他上讲台的权利,却剥夺不了他那思考 和研究的热情.在狱中,他十年如一日地,沉默地 专注于自己的学术研究.1980年,平反获释后,盂 氧先生再度继续进行<(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的 修改和撰写.他修改了部分条目,重写了部分条 目,又补充撰写了部分条目.遗憾的是,盂氧先生 还未出版<(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单行本,便与世 长辞了. 为了缅怀已故的父亲,盂氧先生之女——盂小 灯,毅然女承父业,整理,编辑,出版了这部几代人 关注的<(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完成了一位忠诚 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的遗愿. 诚然,这样一部洋洋几十万言的巨着要做到至 纤至悉,毫发无憾是困难的,实际上本书难免也有 纰漏与阙如.但是,本书不足之处与其重要的学术 价值相比,可谓大醇小疵,白玉微瑕而已,丝毫不能 影响它作为一部研究<资本论>的上乘之作,其追求 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风格尤其值得称颂. 责任编辑:梁洪学 (上接第69页) 5.循环经济的发展选择.许多与会专家认 为,在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型城市在 资源枯竭状态下实现振兴的重要举措,认为在充分 开发和利用存量资源的同时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 破坏,实现经济与资源的和谐发展.高文敏认为, 发展循环经济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最佳选择, 循环经济可以缓解资源不足的压力和优化产业结 构,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 架中,从而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区域经济规模化 发展.高文敏进一步认为,更新观念是发展循环经 济的前提条件,同时必须建立和健全法律支撑体 系,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的推 进作用. 6.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二元经济问题.丁冰指 出用高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 重工业轻型化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思路. 72 王金亮认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振兴黑龙江的战 略选择,与赶超发展的旧式工业化不同,新型工业 化是高质量增长,可持续发展以及与信息互动发展 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是遵循比较优势的工业化, 应该以外生比较优势为起点,发展产业集群,并实 现从外生比较优势到内生比较优势的转化.陈永 昌指出,在改造老工业基地过程中,需要转变经济 增长方式,改变只输血不造血的局面,转换政府职 能,改善经济发展环境.邢艳霞与张德红从研究二 元经济理论的演进人手,采用比较动态分析方法和 实证分析工具,分析了5O多年来我国和东北”经济 二元结构”变迁的趋势,得出东北经济二元结构”异 化”的结论,认为东北经济二元结构变迁由”弱于” 全国转向”强于”全国.振兴东北经济应该把农业 现代化和机械化作为二元经济一元化的前提,实现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内和对外的”双向”转移. 责任编辑:郭晶颖
/
本文档为【【doc】 从历史中解读《资本论》——《〈资本论〉历史典据注释》评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