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安娜与艾玛

安娜与艾玛

2018-11-09 7页 doc 19KB 7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安娜与艾玛安娜与艾玛 爱玛和安娜?卡列尼娜有许多共同点。她们都具有摆脱或改变自身处境的强烈愿望,与社会现实发生剧烈的冲突,她们最终都死于自杀,性格之中都有一点浪漫的色彩,导致她们毁灭的外在因素都是所谓的“婚外恋”或自我放纵,但她们之间也存在差异。安娜的死更多的是源自于自身,而爱玛的死则带有更多的社会学因素;爱玛是一个外省农家姑娘,缺乏安娜那样显赫的贵族地位、丰富的社交阅历和老练的处世手段;《包法利夫人》比《安娜?卡列尼娜》深邃。 安娜和艾玛这两个女性形象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情感追求,她们都有着表面幸福但实际并不和谐的婚姻,都为追求理...
安娜与艾玛
安娜与艾玛 爱玛和安娜?卡列尼娜有许多共同点。她们都具有摆脱或改变自身处境的强烈愿望,与社会现实发生剧烈的冲突,她们最终都死于自杀,性格之中都有一点浪漫的色彩,导致她们毁灭的外在因素都是所谓的“婚外恋”或自我放纵,但她们之间也存在差异。安娜的死更多的是源自于自身,而爱玛的死则带有更多的社会学因素;爱玛是一个外省农家姑娘,缺乏安娜那样显赫的贵族地位、丰富的社交阅历和老练的处世手段;《包法利夫人》比《安娜?卡列尼娜》深邃。 安娜和艾玛这两个女性形象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情感追求,她们都有着表面幸福但实际并不和谐的婚姻,都为追求理想的爱情生活而最终走向毁灭。但通过进一步研究,却发现她们各自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家庭情况、对待爱情的态度、悲剧发生的原因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以上方面的比较,以期对这两部巨著获得更深的理解。 爱与欲——安娜?卡列尼娜与包法利夫人对性的看法 爱与欲从来都是不可分离的一对孪生姊妹。由情而爱,由爱而欲。欲望在爱与情中得到升华,爱与情在欲望,特别是性之中得到体现。同样是情与爱,同样是性与欲,在不同的经典作家笔下,有不同的表述,有着不同的描写。本文试以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为例,对其主人公爱玛?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的性爱观作浅显讨论。 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完成于1877年。在这部著作里,托尔斯泰“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笔融合非凡的艺术功力,塑造了一个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接受了西方人性解放思想的俄国贵妇形象。在人性解放的思想影响之下,托尔斯泰笔下的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就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性”或性爱的观念。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誓死以求灵与肉统一的真正爱情的人物。安娜?卡列尼娜为了她风流倜傥的情人沃伦斯基的爱,不惜丧失自己在上流社会中的地位,不惜背弃丈夫和家庭的悲剧人物,这是一个端丽、温雅、真诚、善良的贵族妇女优美形象,这是具有叛逆性格、对于情与欲“迷人的幸福”强烈渴望和追求的安娜。也就是说,在安娜?卡列尼娜看来,爱与欲、情与性是有机的统一,它决不是为了仅仅为了“性”而与沃伦斯基走到一起来的。 也正是安娜?卡列尼娜对爱与欲、情与性、灵与肉要高度统一的性爱观,才决定了她的“背叛家庭”和最后的死亡。当卡列宁对安娜说:“我是你的丈夫,我爱你”的时候,“爱”这个出自卡列宁之口的字眼,反而激起了她的反感,她想,“爱,他能够吗,爱是什么,他连知道都不知道。”他知道的只不过是庸俗的性欲和系于性欲之上的伦理意识,而决不是爱与欲、情与性、灵与肉的同一。于是,安娜“背叛家庭”。也正因如此,为追求她以为终于来临的情与性统一的炽烈爱情,安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儿子失去了,合法的社会地位失去了。然而,美好的爱情不仅褪了色,且有渐行渐远的趋势。高傲的安娜并不肯向世俗屈服,最终选择了放弃眼前的一切,把生命交给了未知的死亡。曾经焕发出炫目光芒的安娜生命之火熄灭了,这是一曲追寻爱情的悲歌,是人道主义者津津乐道的殉情悲歌。因为安娜?卡列尼娜所要殉的“情”,既不是单纯的“爱情”,也不是简单的“情爱”,更绝对不是粗俗的“性爱”。在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看来,真正的“性”或性爱,应该是爱与欲、情与性、灵与肉高度统一的性爱。 与安娜?卡列尼娜相比,法国作家福楼拜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爱玛?包法利夫人的性爱观,既有与安娜?卡列尼娜相同的地方,而同时又有着很大的不同。爱玛?包法利夫人的有关“性”的认识,自始至终都是矛盾的,也就是说,爱玛?包法利夫人的性爱观是矛盾的性爱观。既有单纯追求性欲的一面,同时又有追求灵与肉统一的一面。 正如福楼拜所说,他笔下的爱玛是一个通常所见的女人。也就是说,爱玛是一个具有通常人的生命活力,同时也激荡着种种欲望的人,是芸芸众生中一个物质的、肉身的人。她的种种欲望,激发了她对生活的无穷想像与渴望,具体表现为对“爱”与“幸福”的追求。她向往“爱”与“幸福”,而这在她的生活中却不存在。她不接受这个事实,不承认这种现实,她不满足于包法利医生和她的婚姻及那种枯燥乏味的生活。她对现实具有叛离心态。其实,她所想像的“幸福”不过是福楼拜所说的“属于虚伪的诗”,也即由肉身欲望激发并借助幻想营造出来的传奇世界。她明明生活在现实的环境,欲望却盲目地把她引升到传奇的世界。她一味地听凭欲望的驱使,试图让“爱”永远充满疯狂的激情,甚至认为“爱”就是激情,就是“性”。在这里,爱玛?包法利夫人眼中的“性”实际上就是较为原始的“性欲”。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一直以来,评论界往往对爱玛?包法利夫人的看法基本是持否定态度,认为她耽于物欲与淫乐的原因所在。 但另一方面,爱玛?包法利夫人又决不认为“性”就是原始的“性欲”。爱玛人生理想主要体现在对爱情理想的追求上。真正的爱情是灵与肉的结合,所以爱玛的性要求,对爱情的一再追寻有其合理性。爱玛不满于现实婚姻中无爱无激情的现实,她试图超越这些,正是爱的引导,把她推向了赖昂、罗道耳弗的怀抱。所以,她对情人的爱是真诚的,由爱欲导致的性欲是无可非议的。她虽然背叛了家庭,背叛了丈夫,但她却是在努力地试图超越现实、超越自身,这是一种向上的进取,是那种自以为得到的“理想爱情”。因而,在精神上,她是真诚地爱着对方的;在性关系上,她没有将性作为交换金钱或地位的工具。美国的黑泽尔?E?巴恩斯在其存在主义伦理学著作《冷却的太阳》中认为:如果性快乐是共享的,自由赋予的和以欣赏性态度接受的„„如果双方都没有纯粹地利用他人或被他人所利用的这种神秘感受,那么,人们就似乎找不到任何理论上的理由来说明为什么这种关系是不诚的。所以爱玛的这种以爱为基础的性爱是正常的,有其合理性的内含,是一种灵与肉结合的性爱。 《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 安娜 安娜《安娜?卡列尼娜》是由两条主要的平行线索和一条联结性次要线索结构而成的,整体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安排下来”的那个时代在政治、经济、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矛盾。小说通过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线索展示了封建主义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沦丧;通过列文——吉提线索描绘出资本主义势力侵入农村后,地主经济面临危机的情景,揭示出作者执着地探求出路的痛苦心情。而道丽——奥勃朗斯基这一次要线索巧妙地联结两条主线,在家庭思想上三条线索相互对应、参照,勾勒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作者以这种建筑学而自豪,圆拱将两座大厦联结得天衣无缝,“使人觉察不出什么地方是拱顶”。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 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 安娜第一次出现时的音容笑貌令人难以忘怀:她姿态端丽、温雅,一双浓密的睫毛掩映下的眼睛中“有一股被压抑的生气在她的脸上流露„„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违反她的意志”,在眼神和微笑中显现出来。在这幅出色的肖像中展现了安娜的精神美,也提示我们去探究她的生活之谜。安娜父母早逝,在姑母包办下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大官僚卡列宁。婚后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于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渥伦斯基唤醒了她晚熟的爱情。她渴望自由而大胆地爱,不愿像别特西公爵夫人那样在家宴上公开接待情人;也不愿接受丈夫的建议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偷偷与情人往来;终于冲出家庭与渥伦斯基结合,公然与整个上流社会对抗。从此安娜失去了一个贵族妇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权利,除了渥伦斯基的爱,她一无所有,因此,她热烈而执着地献身于这种爱。确实,在国外,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安娜曾体验过短暂的“不可原谅的幸福”。她丢弃母亲的天职,但内心无法平息因失去爱子而产生的悲伤;她想昂起骄傲的头,宣称她是幸福的女人,但却摆脱不掉有罪的妻子的意识。她的灵魂一直受到折磨。而孤注一掷的、囿于自我的对渥伦斯基的爱又不可能得到相应的感情反响,安娜绝望了,她在临终前满含怨愤地喊出:“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安娜的形象在作家创作过程中有过极大变化:从一个低级趣味的失足女人改写成真诚、严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女性。托尔斯泰通过安娜的爱情、家庭悲剧寄寓了他对当时动荡的俄国社会中人的命运和伦理道德准则的思考。作家歌颂人的生命力,赞扬人性的合理要求;同时,他又坚决否定一切政治、社会活动(包括妇女解放运动)对改善人们命运的作用,强调母亲——妇女天职的重要性。作家世界观的矛盾构成安娜形象的复杂性。一百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爱玛人物形象分析 爱玛的形象特征是随着社会环境的不同和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少女时代的她是单纯、活泼、率直的,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想象。出进修道院的她全然没有感到沉闷乏味,而是喜欢呆在嬷嬷们中间,课间休息也难得出去玩,教理背的很熟,而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见到的都是同样的人,祭台的烟香,圣水的清冽,蜡烛的光亮,构成一种神秘的慵困的氛围, 她不由得倦怠起来。当他第一次听到那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令人伤感的哀恸久久回荡,在跟尘世和来世的呼喊遥相呼应的时候,她是多么激动啊。于此,她开始了对外面世界无限的遐想。 遇到夏尔的时候,爱玛的心被触动了,当她怀着美好的希望嫁给夏尔式,她还幻想婚礼能在午夜带点着火把举行。多么浪漫的想法~然而婚后平淡的生活让爱玛的梦想彻底破灭了,面对夏尔的麻木,不解风情,她很失望。虽然她极力地持关系,甚至变这花样讨好夏尔,可以一次次的尝试并没有任何结果,夏尔还和以前一样木讷,思想平庸。这时的她开始了任性,脾气也变得暴躁,这是她在挣扎,在矛盾,无奈而痛苦。 由于在修道院养成的向往上流社会的思想,加之现实的平庸,是她不能满足于生活的现状,她一旦和上流社会接触,便将自己所有的激情都投入进去。当碰到罗多尔夫,她以为得到了真正的幸福,却被无情的抛弃了,这对她来说继夏尔之后的一次沉重打击,她变得异常敏感,甚至有点神经质,精神一度陷入崩溃,而在恢复之后,她完全变了一个人,热心无度,仪态 万千。为莱昂的付出让她彻底的走向了毁灭,为了约会,她挥霍丈夫的财产,到处借钱,为莱昂倾其所有,可最后依然没有任何回报,与绝望之中她选择了死亡。 爱玛的悲剧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她的死是对当时卑劣的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挨骂的堕落源于当时的享乐生活盛行的恶浊风气。“这个世界是残酷的,我们不管走到哪都是无法逃脱的”这虽然是罗多尔夫给爱玛信中离开的借口,却也是当时社会真是的再现。 她的悲剧也有自身性格的原因。强烈的内心渴望和压抑的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她内心痛苦,她的这种可爱的激情,在她变得格外动人的同时,又成了她痛苦的渊源。她为爱失去了理智,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献给情人,这样的做法有失理智,显得有些疯狂,然而我们不能去指责爱玛,相反,她的不幸更能引起我们深深地同情。 四、结语 爱玛一生的经历和最终的结局令人唏嘘。自始至终,她的幻觉远远要比她的能力强大,对浪漫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欲望蒙蔽了她,支配着她,令她透支了自己的能力和激情,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从爱玛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切女性内心的向往:向往幸福,向往浪漫,向往全身心入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亦能看到如爱玛一般为了梦幻般的理想而全力付出不留退路的女性。 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爱玛由于自幼受到修道院的教育和浪漫主义文学的熏陶,对爱情、婚姻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定势.她以这一思维定势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理想的爱情,如同给自己的人生追求戴上了一副镣铐,并最终导致了毁灭.爱玛的悲剧对那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女性以及追逐名利、贪求欲望的世人,无疑起到了深刻的警示作用.
/
本文档为【安娜与艾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