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戴表元之生平与交游网络(可编辑)

戴表元之生平与交游网络(可编辑)

2018-03-15 39页 doc 67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177

暂无简介

举报
戴表元之生平与交游网络(可编辑)戴表元之生平与交游网络(可编辑) 戴表元之生平与交游网络 分类号 密级 ?????????????????一 ???????????????????一 编号?? 丘乙 中士 名己,上 牟硕 研学 火论蓐文 鬣位 学位申请人姓名: 陈璐 申请学位学生类别: 全旦舅塑圭 申请学位学科专业: 士璺查垡童堂 指导教师姓名: 林岩副教授螂 ?四四四 考列苓。 硕士学位论文 戴表元之生平与交游网络 论文作者:陈璐 指导教师:林岩副教授 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方向:宋元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文...
戴表元之生平与交游网络(可编辑)
元之生平与交游网络(可编辑) 戴表元之生平与交游网络 分类号 密级 ?????????????????一 ???????????????????一 编号?? 丘乙 中士 名己,上 牟硕 研学 火论蓐文 鬣位 学位申请人姓名: 陈璐 申请学位学生类别: 全旦舅塑圭 申请学位学科专业: 士璺查垡童堂 指导教师姓名: 林岩副教授螂 ?四四四 考列苓。 硕士学位论文 戴表元之生平与交游网络 论文作者:陈璐 指导教师:林岩副教授 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方向:宋元文学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年月硕士学位论文 ’ ? ,? 彳砀酷如 .. : : : 硕士学位论文 ’ ?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日期:劢芗午,月刁日 作者张两痧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 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问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 导师虢群钐 储虢降嬲 日期:纠’年月刁日 呐:砂年月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 学位论文提交“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 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回童途塞握銮卮溢卮旦堂生;旦二生;旦三生筮查 作者签名:障船 导师挠越老 日期:刊多年月叫日 日期:劲?年上月刁日硕士学位论文 ’ ? 中文摘要 戴表元被誉为“东南文章大家”,其在宋末元初的江南文坛上地位显著。本文 将以戴表元的交游为出发点,全面关注宋末元初江南士人的生存环境和人生状态: 这些士人在仕进之路受阻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交游唱和的方式努力“彰显自己, 以此能够在文坛占一席之地:他们如何在无奈的现实环境下,调整处世态度以实现 自我理想。 根据戴表元生活及交游的不同阶段,本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论述戴表元的家世、人生经历及与浙江耆老宿学之交游网络:江南遗 民圈的形成及此时期戴表元交游唱和特点。陵古迁变之际,民族歧视的屈辱、社会 地位的沦丧、功业幻梦的破灭引起的极度悲哀使得更多的江南文人士子努力挣扎起 来,寻求患难知己,于是,江南大地上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遗民圈。戴表元逐步 融入到遗民圈中,以此寻求心灵的归宿与精神的慰藉,在群体中获得继续生活的勇 气与反抗蒙元的力量。 第二章,着重论述戴表元在杭州的经历及与多族士人交游唱和活动。元朝入主 中原十余年后,南士聚居地杭州逐渐呈现出多族士人相融的局面。本章还论述了元 初杭州多族文人圈的形成及此时期戴表元交游唱和的特点。置身于这个大熔炉中, 戴表元汲汲于生计,同时驰骋才情、畅叙幽情。 第三章,论述戴表元在信州任上的活动与交游情况。晚年的戴表元接受了信州 教授一职,造福一方。此时期戴表元远离故乡且亲朋好友相继离世,故其交游略显 疏离。 第四章,论述戴表元一生社交网络的特点。纵观戴表元一生交游活动,交游成 为其隐居的一种方式;同时戴表元的交游对象仍限于广大江南士人,因此其 交游体 现出一定的封闭性。 关键词:戴表元;交游网络;江南遗民圈:杭州多族文人圈;硕士学位论文 ’ ?. ., 缸 .?. ., . ’、加;,’. , .. ’. ,., ’? .. ’伍 , ..’.; , . ; :; ; ; 硕士学位论文 ’ ? 目 录 中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戴表元与浙江耆老宿学之交游第一节陵谷迁变之际江南文人圈的形 成一、共同时代命运的促使二、文人结社唱和传统之延续 第二节 戴表元与陵谷迁变之际的江南文人圈一、入杭之前的戴表元 二、戴表元的交游? 第三节戴表元交游唱和特点一?一 一、交游唱和对象多为遗民故老? 二、交游唱和主题的黍离之悲性? 第二章戴表元与元初杭州多族文人圈之交游 第一节元初杭州多族文人圈之形成? 一、北上之南人二、南下之北人第二节戴表元与元初杭州多族文人圈 一、二十年浪游杭州路二、戴表元的交游“ 第三节戴表元交游唱和特点二一、交游唱和主体变化二、交游唱和规模缩小 三、交游唱和形式改变四、交游唱和主题具有宴游之乐第三章戴表元与信州僚属 之交游 第一节孤寂澄明的晚年岁月 第二节日益缩小的交游圈? 第四章戴表元交游网络之特点 第一节交游之封闭性硕士学位论文 ’ ? 第二节隐于游的生存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论文 ’ ? 绪论 戴表元?,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又自号质野翁、充安 老人等,庆元奉化州人。宋咸淳进士,任建康府学教授。入元后其拒不出仕,在隐 居、交游、授徒中度过一生。元大德八年,戴表元被荐为信州儒学教授。戴表元是 元代著名的学者、诗文家,“至元、大德间,东南以文章大家名重一时者,唯表元 而已”,其在元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庆元、奉化等地的戴氏家族自魏晋以来即为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以 德行文章称著于世。戴表元的家族为书香门第,祖辈世代以修儒为尚。儿时的表元 常随父兄聆听乡里士大夫切磋学问、聚谈本朝时事,增长了学识。其后来游历故都 临安,与公卿大人、同窗等交游,初步在文坛崭露头角。宋灭元兴,异族统治中国, 国民尤其士人阶层蒙受了巨大的屈辱。社会地位的沦丧、功业幻梦的破灭和家国灭 亡的屈辱使得广大文人士子努力挣扎起来,互动相倚唱和,从群体中汲取继续生活 的勇气和反抗蒙元的决心,形成了巨大的江南遗民圈。与此同时,戴表元也融入了 这风云际会的时代洪流,从群体中汲取力量来抚慰失落的心灵。入元十几年后,随 着元朝统治者策略的调整,南北士人逐步形成融合的局面。故都临安以其博大胸怀, 包容了来自北方的蒙古、色目、汉人,杭州地区呈现出多族士人相交融的特色。此 时期戴表元也生活于杭州,参与到多族士人的交往中。作为“东南文章大家,戴 表元应是南士阶层的代表。宋元易代、异族入主的巨大变革促成元代南方文入独特 的入仕之路和心态气质,这在戴表元及其友人的生存状态、人生经历、交游唱和中 都有反映。 近年来对于戴表元的研究日益增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内容主要是 单论其诗文创作、诗歌理论或对其生平、诗歌、散文研究的大杂烩,总之多 侧重于 对其作品的内部研究。诗歌方面:关于其诗歌内容、风格、体裁等论述,还有其诗 学思想与理论的出发点、内容、意义等。如查洪德综百家之说,开一代风气~ 戴表元的理学与文学》从学术渊源方面考察戴表元的诗学思想,认为其兼宗百家, 对吕祖谦和王应麟的深宁之学、叶适和舒岳祥的水心之学、方回之学、欧阳守道和 刘辰翁之学、陆氏心学都有接受,“其学术思想是自由、开放的,兼宗百家”,其中 以继承“四灵、江湖一派最为明显,“破除一切门户,取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 以含宏之量,融会百家。这也正是元代学术与文论的风气。”叶爱欣《‘‘宗唐得古” 与戴表元诗论》对戴氏诗论意义进行了概括:一方面完成了救治金末、宋末诗坛积 弊的任务;另一方面促进了元诗的相对繁荣,同时从其“性情说”、对清新疏朗诗硕士学位论文 ’ ? 风的倡导、穷而后工的创作分析其“宗唐得古”的诗歌理论。杨亮《宋末元初 诗文批评理论的确立与转型一以戴表元的批评理论为中心》一文论述了戴表元“宗 唐得古”诗歌理论的核心:向唐人学习的同时,也借鉴了《诗经》、乐府诗和建安 六朝的诗歌资源,即兼取百家,并且论述了“宗唐得古诗歌理论的形成、传播的 历史进程,对戴表元的独特贡献有了充分的认识。刘飞《戴表元及其综合研究》一 书研究涉及其生平、交游、著述、诗文创作、文学思想等方面,展示了戴表元文学 思想的全貌,对其诗文成就给予了准确定位。另外孙弗侯《宋元戴剡源先生表元年 谱》一书资料详尽,考证扎实,对戴表元的家世、生平、著述及文集作了较清晰的 梳理。 总的来说,以上研究侧重于戴表元的诗文创作、诗学思想及著述流传情况,而 对作者本身的关注欠缺。把他放到元代整个历史环境中,来考察戴表元日常交游活 动对于人生及诗文创作的研究更是欠缺。本文欲以戴表元为个案,把其置于元代整 体历史中,通过呈现不同阶段戴表元交游唱和活动,来总体关注元代南士阶 层交游 的新变;同时揭示出江南士人如何在无奈的现实环境下,调整处世态度和方针而实 践对国家社会的和实现自我理想。硕士学位论文 ’ ? 第一章戴表元与浙江耆老宿学之交游? 戴表元生于书香世家,儿时即常跟随父兄聆听故乡宿学大师之言论,他们的学 问和人格风范对戴表元影响深远。而后表元入太学、获功名,实现了知识分子毕生 的追求。宋灭元兴,江南儒士阶层求仕之途被斩断,功业幻梦的破灭和生存之艰辛 使得广大南士相倚互动、交游唱和,通过相互间的赠答酬唱聊叙衷肠。此时辗转流 离的戴表元也逐渐融入了这大规模的遗民圈中。本章主要论述了陵古迁变之际江南 文人圈的形成,以及逐渐融入此圈的戴表元与江南遗民故老的交游酬唱。作为南士 阶层中的一员,戴表元与广大遗民故老休戚与共。此时期戴表元的交游唱和活动呈 现出一些特点,因此本章从戴表元交游的对象、交游唱和主题两方面进行了 论述。 第一节陵谷迁变之际江南文人圈的形成 公元年,元中书左丞相伯颜率兵南下直捣临安,三年后的崖山兵败预示 着赵宋王朝的彻底覆亡,从此草原蒙古族在中原大地上建立了元王朝。元朝建立后, 其对汉族士人实行严厉的歧视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 阶层,政治上把一贯宠命优渥的南士阶层无情地抛到了最低谷,废止科举之行更是 斩断了士人阶层的进身之途。民族歧视的屈辱、社会地位的沦丧、功业幻梦的破灭 与人格的扭曲引起的极度悲哀,使更多的文人士子努力挣扎起来,寻求患难知己, 相濡以沫,携手走向田园、走向江湖,吟诗作赋、诗酒唱和,到大自然中寻求慰藉, 从群体中汲取温暖和力量。于是,江南大地上逐渐形成了大规模的遗民圈。 一、共同时代命运的促使 公元年,元王朝彻底取代赵家王朝屹立于中原。陵谷迁变之际,故宋知 识分子做出了三种选择: 其一,心怀故国,激烈反抗。这类儒士以谢枋得、谢翱、郑思肖、王炎武为代 表。谢枋得,信州弋阳人。宋亡,隐姓埋名、卖卜江湖达十年之久,先后拒绝元朝 四次征聘,坦言:“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事二夫。”至元二十五年,元朝再次强行 征聘,押解北上,枋得以死抗争,绝食而死。谢翱,曾以布衣之身追随文天祥转战 南北。宋亡,家产散尽,弃家远游。在亡宋的岁月里,其终不改冠服,不用元朝年 号。郑思肖,宋亡后寓居苏州佛寺,与世隔绝,终身不娶。其坐卧不北向,听北入 说话即掩耳疾走,以示决绝。亡国后其画兰不画土,根露于外,人问其故,答日:硕士学位论文 ’ ? “地为番人夺去,犹汝不知耶” 其二,隐居民间,绝意政事。主要以王应麟、舒岳祥、胡三省、周密为代表。 其中一部分即迫于忠君、夷夏等观念而保持气节拒不仕元。还有一部人因入仕无门 而归隐。元朝废黜科举三十多年,知识分子入仕成为一大难题。 其三,出仕元朝,期冀作为。元朝统治日趋稳固,复宋之愿无望。因于元朝的 征召,部分儒士或为延续家族荣耀,或为保护儒学,或为生存之需而与元朝达成妥 协而出仕元朝。日本学者植松正《关于元代江南的地方官任用》一文分析南宋进士 入元后动向,一百五十一人中,出仕元朝者五十七人,占.%,?可见出仕者数 量亦不少。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唐,日:‘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 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遗民”一词出现较早。汉杜笃《首 阳山赋》云:“其二老伯夷、叔齐乃答余日:‘吾殷之遗民也’。”伯夷与叔齐为 前朝遗老且又拒不出仕新朝。方勇认为:“遗民的界定应抛却时间界限、政治身 份等因素,而“主要看他在内心深处是否怀有较强烈的遗民意识”。圆笔者赞同此观 点。宋末元初的遗民数量空前且高度聚集,“古之遗民,莫盛于宋。”清人顾炎武 《广宋遗民录》载元初遗民数量将近四百多人。 宋王朝基业三百多年,文治之功绝盛。宋代君主重文优儒,逐步确立了“以儒 立国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治国方略。士儒官俸极高,钱穆云:“宋室优待 官员的第一见端,即是官俸之逐步增添。当时称‘恩逮于百官,惟恐不足,财取于 万民,不留其余’。官吏俸禄既厚,而又有祠禄,为退职之恩礼,又时有额外恩赏。” ?可想见两宋士儒生活之优渥与安逸,因此其多怀知遇之恩。此时期程朱理学亦可 谓达到顶峰,“父知慈,兄知友,弟知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的纲常礼教作为 一种绝对权威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文人士子越发崇尚志节与操守。强烈的政治热情 和儒家传统的道德观念使得宋代士儒于宋季国破家亡之时便纷纷隐居山林,或教书 授徒,或躬耕乡里,或吟诗唱和,纷纷以不仕二姓的行为彰显其报答故主的知遇之 恩。 宋元易代后的儒士承受着亡国灭种的煎熬,同时生活在异族的统治下,还面临 着尖锐的民族矛盾。元朝的军事征伐遍及南方,对所征之地的汉人尽杀之,“使草 。转引自陈得芝:‘论宋元之际江南士人的思想和政治动向》,南京大学学报》,年,第期。 方勇:‘南宋遗民诗人群体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第页。 邵廷采:‘思复堂文集》卷三,浙江古籍出版社,年,第页。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年,第页。 陆九渊:‘荆门军上元设厅讲义》,‘象山先生全集》卷二三,四部丛刊本。 硕士学位论文 ’ ? 木畅茂,以为牧地。”?儒士携老稚家眷奔走,身心俱疲。元朝自建立之始实行了严 格的民族歧视与等级制度,南人的身份和地位居于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级中 最低之一级,仕途微茫,仅担任卑微小吏。《草木子》载:“天下治平之时,台省要 官皆北人为之,汉人南人万中无一二,其得为者不过州县卑秩,盖亦仅有而绝无者 也。”?同时儒士地位一落千丈,“武夫豪卒诋诃于其前,庸胥俗吏姗侮于其后”。“七 匠八娼九儒十丐”之说虽不无夸大之辞,但也确实反映出遗民心中惨痛的记忆。入 元后科举废弃达三十年之久,直到元仁宗延祜元年才得以恢复。此间天下 士子无比悲哀几近绝望。自汉代实行贤良方正科考试、隋唐建立科举制度以来,天 下文人士子无不奔竞于这条光辉大道。科举的废止完全阻挡了他们的入仕之途。姚 燧《送李茂卿序》云: 大凡今仕惟三途,一由宿卫,一由儒,一由吏。又宿卫者,言出中禁, 中书奉行制敕而已,十之一。由儒者,则校官及品者,提举、教授、出中 书;未及者则正录而下,出行者宣慰,则十分之一半。由吏者,省、台、 院、中外庶司、郡、县、十九有半焉。 科举不兴的情况下儒生入仕还可由吏、儒两途。但从帖书主案、州县司吏步步 高升到省、部、台、院高级官吏,最少也要二十几年。且吏员品行为人所不耻,教 职之位亦有限,按满额算全国共需四千三百多职,而有待入职的儒士高达六七万, 且得职后升迁更加困难。无职可得的文人士子生活境遇十分艰难,正似“老来正苦 行役,每顾影寂寥,时一发浩叹。 民族歧视的屈辱、社会地位的沦丧、功业幻梦的破灭与人格的扭曲引起的极度 悲哀,使更多的文人士子努力挣扎起来,寻求患难知己,相濡以沫,携手走向田园、 走向江湖,吟诗作赋、诗酒唱和,到大自然中寻求灵魂的慰藉与生存的勇气。诗歌 这一抒情言志载体再次兴盛。黄庚《月屋漫稿原序》中说道:“自龆龀时读文书, 承师训,惟知习举子业,何暇为推敲之诗,作闲散之文哉自科目不行,始得脱履 场屋,放浪湖海,凡平生豪放之气,尽发而为诗文。固舒岳祥《跋王孙诗》云:“自 京国倾覆,笔墨道绝,举子无所用其巧,往往于极海之涯、穷山之巅,用其素所 对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年,第页。 圆叶子奇:《草木子》,中华书局,年,第页。 姚燧:‘送李茂卿序》,‘牧庵集》卷四,四部丛刊本。 固黄庚:《月屋漫稿原序》,《月屋漫稿》,四库全书本。 硕士学位论文 ’ ? 偶声韵者变为诗歌,聊以写悲卓、叙危苦耳。亡国之后,诸如清吟社、孤山社、 武林九友会、明远诗社、平江九老诗会等诗社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遗民故老期冀 通过相互间的互动相倚来反抗蒙元。于是年龄身份、居游方式、趣味爱好、人品文 品皆有差异的文人士子便相与唱叹,逐渐融于时代风潮中。 二、文人结社唱和传统之延续 我国文人自古就有结社之风,最早可追溯到魏晋时期邺下文人集团和“竹林七 贤”的交友活动。江南自古人文荟萃,文人之多、文学之盛,在有宋一代异常突出。 临安秀逸的山川美景和独特的文化氛围直接促成了宋元之际临安文人的唱和活动。 杭州在南宋时为“东南形胜之地,成为了全国的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且以 兼容并蓄之势广迎来自各地的人才、资源与文化。柳永在《望海潮》中对宋时的杭 州大加赞赏: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 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蠓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 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 池夸。 杭州繁荣的城市经济和秀美的山水文化滋生了文人墨客的诗酒雅集与唱和。 围绕在张镦桂隐轩周围的文人雅集活动可谓繁盛。张镦为循王张俊之曾孙,出身华 贵,且爱好风雅,为文士所仰慕。他们赏花问柳、游山玩水、燕集酬唱,尽情享受 着临安世俗的奢靡生活。周密称:“一时名士大夫莫不交游,其园池声妓服玩之丽 甲天下。’’张镦曾说:“昔贤有云:‘不为俗情所染,方能说法度人。’盖光明藏中, 孰非游戏。若心常清净,离诸取著,于有差别境中,而能常入无差别定,则淫房陈 刻坊酒肆,偏厉道场,鼓乐音声,皆谈般若。倘情生智隔陈刻‘情知物隔’,境逐 源移,如鸟黏黍离,动伤躯命,又乌知所谓说法度人者哉圣朝中兴七十余载, 故 家风流陈刻‘流风’,沦落几尽,有闻前辈典型,识南湖之清狂者,必长哦日:‘人 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固张镦等文士的悠游唱和是 为建立一种生活范式:努力实现超脱物质享乐的精神追求。 。舒岳祥:跋王矩孙诗》,‘阆风集》卷一二,四库全书本。 唐圭璋:‘望海潮》,‘全宋词》第一册,中华书局。年,第页。 周密:张功甫豪侈》,‘齐东野语》卷二零,中华书局,年,第页。 周密:‘张约斋赏心乐事》,‘武林旧事》卷十上,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第页。 硕士学位论文 ’ ? 元统治者攻克临安后并没有大肆围剿及破坏,临安繁华依旧。它为南渡后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汉民族传统文明的代表和象征。宋末元初,遗民故老相 率荟萃聚集于此。国家不幸诗家幸,他们用诗歌这种抒情言志载体以誓抗敌复国、 力挽狂澜的决心,以抒国破家亡、漂泊乱离的悲愤。于是宋亡后诗社如雨后春笋般 涌现。南宋末年,临安只有西湖诗社和西湖吟社两家。更祚之后,诸如武林社、 白 云社、武林九友会、月洞吟社、山阴诗社、越中诗社、月泉吟社等争相出现。还有 浙江庆元遗民群一月一集的唱酬会。袁桷云:“吾乡盛时,比屋皆故家大官。咸淳 中,贾相擅国,绝恶四明,由是衣冠皆为月集。”?全祖望云:“咸淳而后,甬上之 士砚用,礼部尚书高衡孙、军器少监陆合、知汀州汪之林而下四十余人,一月为一 集,顾其作少传者,宋之亡也,遗老自相唱酬,时则深宁王公为主盟,陈西麓尤工 诗。”?遗民故老以诗社为依托,多次掀起大规模的遗民活动,如“冬青之役”题咏 活动和“春日田园杂兴”征诗活动,以此抒发悲恋故国的疏狂怨抑之思和逃遁归隐 的超旷平淡之情。 第二节 戴表元与陵谷迁变之际的江南文人圈 一、入杭之前的戴表元 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统治者的“右文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东晋南渡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这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江浙一 带成为了中国的文化重镇。吴孝宗云:“古者江南不能与中土等,宋受天命, 然后 七闽二浙与江之西东,冠带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固作为南京 京畿之地的四明地区更是人才辈出。《舆地纪胜》卷一一庆元路风俗形胜条:“四明 据会稽之东,抱负沧海,枕山臂江,崇阜峻岭,连亘数千里,山川之盛,雄杰茂异, 所以人才莫拔,比他郡为甲。”固奉化人戴表元亦称:“吾奉化前百数十年,时地理 去行都远,士大夫安于僻处,无功名进趋之心,言若不能出诸其口,气若不欲加诸 其人。闭门读书,以远过咎,耕田节用,以奉公上。虽无当途赫赫之名,而躬行之 实为有余矣。渡江以来,乡老之书,天宫之选,信宿可以驿致:加以中原侨儒裹书 而来,卜邻而居,朋俦熏蒸,客主浸灌,编户由明经取名第者十有八九,可谓诗书 文物之盛。” 袁桷:‘书世伦堂雅集诗后》,‘清容居士集》卷五十,四库全书本。 全祖望:‘句馀土音序》,‘鲒琦亭集》卷二五,四库全书本。 洪迈:‘饶州风俗》,《容斋随笔》卷五,中华书局,年。 ?王象之:‘庆元路风俗形胜》,‘舆地纪胜》卷一一,中华书局,年,第页。 硕士学位论文 ’ ? 由此可知,江浙一带及四明地区深厚的学术文献基底和“江南形胜之地的清 秀繁华对青少年时期的戴表元的文化浸润不可估量。他生于儒学世家,祖辈先哲的 言传身教助成其精神气质、文化追求的形成。儒家士子读书求知、砥砺人格、“学 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追求伴随其一生。 .家世 戴表元?,字帅初,一字曾伯,自号质野翁、充安老人等,庆元 奉化州人。戴氏自魏晋以来即为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以德行文章称著于 世,居江南者则以剡源、奉化两地著名。《小方门戴氏居葬记》云:“戴氏古大族, 从汉晋来,比比以学行显重关河间。而居江南者,莫著于剡。剡与奉化相犬牙,谱 系宜近,然昭穆不可得而详。”?表元生于儒学世家,祖上以读书求知为尚。袁桷称: “世多儒科。”圆表元祖父亲兄弟戴杰:“太学上舍附甲戌进士乙科,仕至宗学武学 谕,出停温州,终于奉义郎,主管华州云台观。”?祖母郑夫人,“精敏聪书计”, 为 乡贡进士郑一枝同父妹。表元祖父戴汝明生五子:渫、灏、劫、南一、须。戴渫为 表元生父,后将表元过继给戴灏。其父戴渫:“学于外家,以外家之学学赋。学成, 复以教表元。”?《戴剡源先生自序》云:“先生生淳祜甲辰,五岁知读书,六岁知 为诗,七岁知习古文。”?可见,戴氏的家学渊源认为读书为“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了人格的自我完善,而不单单是博取功名。传统的儒学家风奠定了其读书求知、 完善人格的毕生追求。 .人生经历 宋理宗淳祜四年,戴表元生于奉化一书香门第,祖辈世代以修儒为尚。 十二岁那年生母卒,因此他青少年时期的家庭教育由祖母郑氏和生父戴渫承担。父 亲对表元的道德修养及学业严于督责,亲加指导。表元称:“余之幼也,被沐父兄 之教,凡小学所当讲者,幸而得其端倪。” 宋代由于统治者推行“右文政策,学术文化全面繁荣。陈寅恪称:“华夏民 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室南渡后,四明地区成为二浙 衣冠最盛之地。袁桷称:“甲族鼎贵,莫盛吾里。”儿时的表元常随父兄聆听乡里 。戴表元著、李军,辛梦霞校:‘戴表元集》,吉林文史出版社,年,第页。本论文中所引‘戴表元集》 均为此版本 。袁桷:‘戴先生墓志铭》,‘清容居士集》卷二八,四库全书本。 戴表元著:‘小方门戴氏居葬记》,‘戴表元集》,吉林文史出版社,年,第页。 戴表元著:‘小方门戴氏居葬记》,戴表元集》,吉林文史出版社,年,第页。 戴表元著:‘戴表元集》,吉林文史出版社,年,第页。 戴表元著:‘急救篇注释补遗自序》,戴表元集》,吉林文史出版社,年,第页。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第页。 袁桷:‘海盐卅儒学教授袁府君墓表》,‘清容居士集》卷三十,四库全书本。 硕士学位论文 ’ ? 士大夫切磋学问、聚谈本朝时事、臧否当世人物,增长了见识,并受到当地学风、 士风的熏陶。他忆及儿时的奉化州学:“余自龆龀,实尝从父兄居游庠序问,见魁 儒钜公,无虑百数,皆修衣冠,隆阀阅,岁时燕毛序坐,谈古今久近文献,亦或雌 黄当世人物,孩稚辈立听不倦,归必充然有得。?儿时的表元满怀济世抱负, 立志 走一条读书修身的传统知识分子道路。《元史》称其:“学博而肆。表元对诗、文、 词赋、经学、天文、兵书等知识均有涉猎。戴表元在《于景龙注朱氏小学书序》中 记述了其对《河图》、《洛书》、《尧典》、《禹贡》等知识的学习。 宋代实现了儒佛道思想的真正融合,宋儒和佛教的关系几近“崇儒排佛和援佛 入儒的统一”,四明地区也具有浓厚的佛教风气。儿时的表元即对佛家义理有所接 触,并且伴随其终生。《崇胜寺长生灯油局记》载:“余儿童时,游钱塘三竺,与学 佛者往来。听其谈无生,谓其师数人,以得道灭度为乐,而悯世人贪生怖死为可惜。” ?四明地区,不论高门甲族还是平民寒素之族,都将读书作为科举入仕并进身为公 卿大夫的必经之路。因此,鼓励子弟读书仕进、振作门户成为四明地区社会的普遍 风气。少时的表元接受的主要知识应是关乎科举的经义、论策、诗赋之学。 表元十七岁从其家乡奉化游历到故都临安。《戴剡源先生自序》云:“十七试乡 校,连优,补守六经谕。即厌去,游杭,作书言时政,激摩公卿大人无所避。”此 时虽已值南宋末年,朝廷风雨飘摇之势,但“烟柳繁华之地”的故都临安却维持着 其一贯雅致的生活氛围。表元慷慨自奋,针砭时弊,在杭州度过了意气风发、裘马 轻狂的十年时光。居杭期间,他取得了功名,实现了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登科及第、 光耀门楣的夙愿。《自序》云:“二十六岁乙巳,用类申入太学。明年庚午,试中太 学。秋举,岁终校外舍生,试优内舍生。辛未春,试南省,中第十名。五月对策, 中乙科,赠进士及第,授迪功郎升学教授。宋度宗咸淳五年乙巳,戴表 元二十六岁以类申入太学。当时奉化入太学之风日盛,“咸淳阅十祀,诸县独奉化 号多士流,出入太学,上南官,亡虑十余人。于时蜚声秀颖,旁县皆敛手避让。一 时传诵习读,谓清远不岁月可驯致。’’士子如此热衷太学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太学 解额宽,且有直接通过舍选或直接释褐,或免省试、解试的机会,还可即时了解朝 廷的意向,决定决策的观点。?与此同时,表元频频参加文士雅集、文坛风会之际 还结识了诸如方逢尘、刘辰翁、欧阳守道、龙泉陈存等一批文坛耆旧,与他们交往 中而受到点拨,同时也了解到更多的文献掌故知识。 戴表元著:奉化州学兴筑记》,‘戴表元集》,吉林文史出版社,年,第页。 戴表元著:戴表元集》,吉林文史出版社,年,第页。 袁桷:‘陈县尉墓志铭》,‘清容居士集》卷二八,四库全书本。 陈晓兰:《南宋四明地区教育与学术研究》,凤凰出版社,年,第页。 硕士学位论文 ’ ? 宋度宗咸淳八年,戴表元赴建康就教授任,于此大概停留三年。教授、 学正、教谕、山长皆属学官之职,承载着教化儒士与保护儒学发扬光大之职。此时 的戴表元意气风发、才气纵横,随意臧否人物,“眉目炯耸,慷慨自奋,欲以言语 笔札为己任的面貌概是其真实写照。其秉承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思想,自觉承担 拯救传统文明之。孔齐《至正直记》记载了其父孔文舁在金陵庠序从表元就学 的情景: 先人尝言:“幼在金陵郡庠从戴帅初先生游,先生每因暇即以方言俗谚 作题,令诸生破,如经义法。一日命题‘楼’字,先君日:‘盖尝因其地之 不足而取其天之有余,’先生大喜,又命以谚云:‘宁可死,莫与秀才担担 子。肚里饥,打火又无米。’破日:‘小人无知,不肯竭力以事君子。君子 有意,不能求食以养小人。”。 时袁洪袁桷之父任建康通判,与戴表元交往密切,并经常对其进行经济资 助。袁洪生于官僚世家,历经官场风云变幻,其对表元初涉官场随意品评时事人物 的稚嫩之举“正色相辅”。《戴先生墓志铭》载:“维先子与先生总角相厚善,暨先 生登进士,年盛气迈,故旧贬抑者不敢自进。先子正色相辅。”? 宋恭宗德祜元年三月,蒙古大军铁蹄跨过长江占领建康。戴表元得建 康通判袁洪鼎力相助,顺利从建康携家逃脱,返回其家乡剡源,作短暂停留。明年 元军继续无情践踏江南大地,占领临安,他又不得不携家辗转流离于台州等地,期 问与避乱于此地的遗民故老舒岳祥、刘庄孙、王子兼等聚论诗酒唱和以聊解心中之 闷。至元十四年,表元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此时故物俱毁、物是人非,之后其 在剡源张村东二里许的榆林买地建房,开始了相对意义上的安定生活。异族入主、 故国沦丧,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失去了谋生之职。迫于生计压力,表元亲自从事农 耕,以活老稚,同时继续教书授徒,赚取微薄收入。《戴先生墓志铭》云:“始先生 两授徒于觐、于宣、于杭,其徒散处莫会。’’固居剡期间与避乱于此的舒岳祥、胡三 省、刘庄孙、毛震卿等交游酬唱,阐述学术与政治观点,聊解心中之郁。全祖望《胡 梅涧藏书窑记》载:“宋之亡,四方遗老避地来庆元者多,而天台三宿儒预焉。其 一为舒阆风岳祥,其一为先生,其一为刘正仲庄孙。皆馆袁氏。时奉化戴户部剡源 亦在,其与阆风、正仲和诗最富,而梅涧独注通鉴。”固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卷六,《至正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第页。 袁桷:‘戴先生墓志铭》,‘清容居士集》卷二八,四库全书本。 袁桷:‘戴先生墓志铭》,‘清容居士集》卷,四库全书本。 ?全祖望:《胡梅涧藏书窑记》,《鲒琦亭集》卷,四库全书本。 硕士学位论文 ’ ? 有着三百年基业的赵宋王朝顷刻间土崩瓦解,代之以蒙古族入统中原。赵宋王 朝三百年,文治之功绝世,知识分子多怀君父之恩。元朝依据民族差异及归降时间 先后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级,而南人居最末。面对共同的民族灾难、 功业幻灭的残酷现实,遗民故老的黍离之叹、故国之思异常强烈。他们相与交游唱 和,以疏散郁结于心中的愤懑。戴表元少时那种“慷慨自奋,欲以言语笔札为己任” 的豪情壮志几近消尽,“四十不解事,真成无用人”,“渐觉名妨静,难将学济贫, 人到中年的表元有“万事皆休之意。痛彻心扉的家国巨变使元初的遗民故老不得 不作另一种新的人生抉择。 二、戴表元的交游 青少年时期的戴表元主要生活在其家乡奉化,父亲对其严于督导,并受到了当 地学风、士风的熏染。宋理宗景定二年,十八岁的他首次游杭。居杭十余 年间,他获得了功名,扩大了文名,而后在建康教授任上度过了三年学官生涯。人 生之路似乎异常顺坦。此时他结识了诸如欧阳守道、刘辰翁、陈龙泉、方回等南宋 宿学大师,并受到了推重与指导。他们的文献掌故知识和人格魅力使戴表元受益匪 浅。 欧阳守道一字公权,一字迂父,晚号哭斋,学人称“哭斋先生, 吉州庐陵人,淳祜初举进士,授罢都主薄,后经江万里举荐累官至著作郎兼崇 政殿 说书。先后掌故于岳麓书院和白鹭洲书院,“于学无所不讲,尤深前代治乱废兴存 亡之说。”他为宋末江西学术的中坚,学术上推崇二程与朱熹,重视格物致知,行 远自迩。但同时又兼取朱陆,依本修省,极力消除门户之囿。他认为治学绝不能仅 限于修身养性、涵咏自得,日常的涵养是为了关键时刻能舍生取义,这才是为学者 的主要任务。宋季气节之士文天祥、刘辰翁都为他的门尘。戴表元《送曹士弘序》 云:“岁壬戌,余初游武林,识庐陵欧阳公权先生于秘书之署。其人清纯简重,虽 居蓬莱道山间,而布袍蔬食之气,郁郁然见于眉睫。打可以看出,青年时期的戴表 元敬仰于公权先生的人格风范。戴表元的处世之道和论文主理的文学思想也多传承 于此人 刘辰翁?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文学评 点家与爱国诗人。景定二年登进士第,后因忤逆权臣托故请为濂溪书院山长。后经 江万里荐举历任福建转运司幕、临安府教授、江东转运司幕、中书省架阁等。 宋亡 后矢志不仕,隐居乡里,居家著述。其曾受学于宋末元初著名的理学大家欧阳守道 与陆九渊。刘会孟在宋末元初南方文坛具有执牛耳的地位,其终止了江西诗派在南 方文坛的延续。揭侯斯《吾清宁文集序》云:“庐陵为文献之邦,自欧阳公起而天硕士学位论文 ’ ? 下为之归,须溪作而江西为之变。”?青年时代的戴表元受学于刘辰翁。戴表元《送 曹士弘序》云:“以杭学博士弟子,识拜刘先生会孟。会孟亦居庐陵,其人英爽峭 迈,下笔造次数千言不休,而蹑之无复近世轨迹。至于清谈滑稽,四面锋接,一时 听之,略与李谪仙人何远?余受刘公之爱,于文字间特厚?其人之英资高才、多风 声而精体要者,刘公之法也。?戴表元居太学期间在文学创作上曾受到刘辰翁的点 拨。刘辰翁深邃的诗学造诣及其文奇怪艰涩之习对戴氏也影响巨大。 陈存,字体仁,号本斋,龙泉人。理宗淳祜七年进士,开庆元年由淮东制置大 使司主管机宜文字除秘书郎,后迁著作郎、庆元兼沿海制置使。宋亡,归隐乡 里, 教授生徒,元朝七徵不起。戴表元《陈无逸诗序》:“余年二十四五时,识龙泉陈公 于杭。自是辗转离合八九年,得闻,无不以文字相闻,然未尝说诗?久之,识公之 诸孙无逸,始闻得龙泉诗读之。然后乃之湖人之于公,良有所受。而公平生雅善为 诗,中经忧患,寄托益广。但不喜诵夸于人,而独家庭里间,子弟时时悉闻之耳。” 表元与陈存可谓忘年之交,二人虽无直接的交往经历,但表元通过对他的诗文拜 读,学习其精湛的诗文技艺,倾心于他的人品学识。 方逢辰一字君锡,号蛟峰,学者因其号称之为“蛟峰先生”,淳 安人。初名梦魁,淳祜十年举进士第一,宋理宗特赐名“逢辰”。始释褐人平江府 判官,讲学于和靖书院。后入朝历任秘书省正字、权尚书左郎官等,不久因言事罢, “于是徐庚金招先生讲学于金华。适有诏以先生知婺州,复为似道之党所论罢。先 生归,讲学于淳安”,后历任司封郎中、江西转运使等职。方逢尘所至,辄与诸生 讲学,后以“丁忧’’归。至元间,世祖诏御史中丞崔或起用他,辞疾不赴,杜 门 讲学,以高寿终。方逢尘为宋末元初著名的理学家与教育家。袁桷《戴先生墓志铭》 载:“于时新定方尚书逢辰、庐陵刘博士辰翁,以策论表厉进士,得先生程文,大 奇之。”?可见方尚书对戴表元之才学卓识大加赞赏。 宋恭宗德祜元年三月,蒙元大军攻入建康,时任建康儒学教授的戴表 元在通判袁洪的帮助下,逃出南京,随之开始了逃难生活。是年归剡,买庐与王子 兼为邻,谈诗论艺,颇以为乐。明年其避乱台州等地,又与王子兼、舒岳祥、刘庄 孙等人以诗相酬。 王子兼,字达善,庆元奉化人,仕于宋,德祜元年归家,第二年避兵居天台。 戴表元与王子兼可谓忘年交。戴表元年轻时代即闻其文学行义于乡里,赴杭后始邂 。揭俣斯:‘吾清宁文集序》,‘揭侯斯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第页。 戴表元著:‘戴表元集》,吉林文史出版社,年,第页。 戴表元著:‘戴表元集》,吉林文史出版社,年,第页。 ?袁桷:‘戴先生墓志铭》,‘清容居士集》卷二八,四库全书本。 硕士学位论文 ’ ? 逅。表元失仕归剡及避兵台州期间,二人始诗酒唱和、聚论人生。德祜元年三月, 元军占领建康,表元逃难归剡,与王子兼比邻而居,度过了短暂的聚论经史、流连 诗歌的文士生活。戴表元《王丞公避地编序》载:“当是时,两家生产赤立,徒有 六经诸史。先秦以来古文奇刻、处士之书,合数百千卷。每闲暇时,留连聚论,日 至五六往返,问又为歌词韵语,以发其燕居之娱。”时局动荡,他携老稚走避邻郡, 与王子兼不期而遇并相互慰藉,“自是同行而途,止同旅,交同友,客同门。急则 传声疾呼,老墀携挈,以遁须臾之命;缓则握手劳苦,流涕擘释,以宽离乡弃土之 戚。”?《题萧子西诗卷后》:“故平生与丞公唱酬之日,惟避地天台时为多。”圆二人 交往更多的是陵古迁变之后落寞心绪的相互慰藉。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百般辗转流离后的戴表元回到家乡剡源,并买地 建庐定居榆林。与此同时,江浙一带的动乱仍在继续:杭苏湖秀,不成于贼,掳掠 之后,民虽空虚。幸丁丑至壬午,岁岁薄稔,未大狼狈;诸处窟于酋苛取,物价骤 腾涌,人民极窘。四方“假大义之名,行劫妇而卖,杀人而食之,盗纵横甚炽, 已难耕种,或加水旱,人之种亦逮绝亦。在这样的社会动荡中,文人儒士们为避 兵、避役,辗转流离,沦为底层百姓,“于时浙中诸老林立,寄公侨客,自中原避 兵来者泉集,而吾州尤为渊薮。衣冠谈笑,朝暮翕合,若凫矶之徒,虽鹑芒履,尘 垢满面,徒行于市井之间,人岂有靳之者哉。?舒岳祥、胡三省、王应麟、刘庄孙、 戴表元等因避乱大多活动于奉化一带,彼此间交往频繁、关系甚厚,共同进行文学 唱和等活动。“又方其时,同游佳朋皆无恙。舒舜侯在马岙,刘正仲在雁苍,胡元 鲁在峡石。每兵休事定,辄一会合必有诗。”固 舒岳祥?字景薛,更字舜侯,人称阆风先生,台州宁海人。幼年 聪慧,“七岁能作古文,少时即得其师吴子良赞扬“岳祥少时以文见吴子良,子良 即称其异秉学识如汉终贾”。宝祜四年进士,官奉化尉终承直郎。宋亡,他隐匿乡 里执教,为赤诚书堂长,与奉化戴表元、觐县袁桷等相交甚厚。晚年潜心于诗文创 作,笔耕不辍,为宋末元初突出的“诗史诗人。其著作颇丰,有《史述》《避地 稿》《蝶轩稿》等二百二十卷,《阆风集》十二卷。 戴表元与舒岳祥亦师亦友,二人通过诗文等文学活动交往频繁。表元从学于舒 岳祥。《送陈养晦谒阆风舒先生四首》中提及戴表元从舒岳祥学习作诗之法:“大篇 无法须自悟,小语有益最难寻。只今人嫌此老谑,后来追忆直千金。可见表元一 ?戴表元著:‘王丞公避地编序》,《戴表元集》,吉林文史出版社,年,第页。 戴表元著:‘题萧子西诗卷后》,‘戴表元集》,吉林文史出版社,年,第页。 郑思肖:‘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第页。 戴表元:‘朱伊叟诗序》,戴表元集》,吉林文史出版社,年,第页。 戴表元著:‘题萧子西诗卷后》,‘戴表元集》,吉林文史出版社,年,第页。 硕士学位论文 ’ ? 生之文章博学,得益于舒岳祥颇多。戴表元的诗学理念与创作主张与舒岳祥多一脉 相承。作为南宋的遗民故老,二人互赠诗文以期鼓励与慰藉。宋度宗德祜元年 ,戴表元自建康归剡源,舒岳祥作《喜帅初归剡》以表接风之尘。明年二 人同避乱于天台硖石,相互赠诗文。至元二十六年,舒岳祥避祸于奉化堂 奥袁仲素季厚家,同时表元也客居于此。据统计,戴表元题赠其师舒岳祥之作 有十 余首,而舒岳祥写给表元的诗文更多达十九首。师友渊源,惺惺相惜、志同道合的 同志式的情感伴随着二人的大半生活动。 王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觐县人。历仕南 宋理宗、度宗、恭帝三朝。理宗淳祜元年进士,宝祜四年复中博学鸿词科,历官太 常寺主薄、台州通判、权中书舍人等职。宋亡,隐居乡里,著书立说。他为博古通 今的大儒,浙东史学的传承人。为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 制度,长于考证。其以志节著称,所有著作,只写甲子,不写年号,以示心向故国。 戴表元少时从业于王应麟,“时四明王应麟、天台舒岳祥并以文名海内,帅初从而 受业焉,?戴表元的学问渊源和文学思想多沾溉于此。 胡三省字景参,一字身之,号梅涧。原名“满孙,后取《论 语》中曾参“吾日三省吾身之意改为“三省,台州宁海人。宋宝祜四年中进士, 授吉州太和尉,后改任庆元府慈溪尉。胡三省为南宋浙江史学的后起之秀,在浙东 史学的传承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宋元学案》将胡三省归为《深宁学案》, 以他 为王应麟门生,称为“王门首座。管敏义《浙东学术史》认为:“王应麟及其深宁 学派传人胡三省等则传吕学,开明清文献派之先河。圆其一生致力于《通鉴》校勘, 著有《资治通鉴音注》卷、《通鉴释文辨误》卷。至元二十一年,胡 三省寄居于觐县袁洪家中,与同时在此的戴表元诗文相酬,交往密切。 刘庄孙?字正仲,号棰园,台州宁海人。宋太学生,入元后家居, 与舒岳祥唱和,著述甚多,有《芳润稿》《和陶集》《周礼辑传》《易说》等,皆散 逸。刘庄孙师从舒岳祥,并与戴表元、袁桷等交往甚密。明方孝孺《刘樗园先生文 集序》云:“霎园刘先生少游钱塘,学于宋太学,与名士大夫交。?先生所尊善者, 惟同邑阆风舒公景薛,南山陈先生寿。所友而散者,则剡源戴公帅初、觐袁公伯长。 袁公后仕元,为显官,名称海内,戴公文亦传于时,阆风、南山与先生皆自谓宋遗 人,不屑仕,故文行虽高二不大彰著于世传而知之者,惟邑人而已。”他分别注释 《五经》,袁桷对其学术成就评价颇高:“少学古文,湛深隐伏,不见其涯亦,落笔 ?顾嗣立:‘元诗选》初集,中华书局,年,第页。 管敏义:‘浙东学术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第页。 方孝孺:‘刘檑园先生文集序》,‘逊志斋集》卷一二,四部丛刊本。 硕士学位论文 ’ ? 数百语。诗工次和,愈作愈平顺,而忧愁感叹,思其平者,状其羁窘,鉴烛清澈, 物莫有逃遁者。?明方孝孺亦云:“先生之学,渊博崇高,得圣贤之大要。其为文 章朴茂质实,不为异常绝俗之谈,而纡徐衍肆必达其意。而后止索之耳愈深味之。 圆戴表元与刘庄孙俱师承舒岳祥,在文学思想及作品风格上具有一致性。 袁洪字季源,袁桷父,觐县人。年十七以祖父袁韶遗泽补官, 咸淳九年任建康通判,后建康失守,微服诣行在,授沿江制置司参议,不辞而归。 入元授郡武路同知,改温州,以疾辞,皆不受。袁族世代官宦显赫,家饶实,藏书 甚富,常延致各地硕儒故官教授子弟。王应麟、胡三省、戴表元以及侍僧圆至都曾 馆于其家。袁洪与戴表元生平相交甚好,表元时任建康教授,袁洪为建康通判。袁 桷《戴先生墓志铭》载:“维先子与先生总角相厚善,暨先生登进士,年盛气 迈, 故旧贬抑者不敢自进。先子正色相辅,复以不肖托孤于先生,诱之迪之,潢不失其 身。”表元年轻气盛,随意臧否人物,久历官场涉世颇深的袁洪对其“正色相辅”, 可堪挚友。建康失守后,表元又得力于通判袁洪之帮助才得以逃离建康。后来戴表 元、舒岳祥、胡三省等南宋遗民故老为糊口之需皆馆于袁家。施以物质上的帮助及 道义上的规劝,地位悬殊的二人惺惺相惜,友谊长存。 第三节戴表元交游唱和特点一 一、交游唱和对象多为遗民故老 元蒙贵族的铁骑,惊醒了莺歌燕舞中的宋季知识分子。改朝换代的巨变、家国 沦丧的惨痛、民族压迫的残酷使得知识分子们无所适从。面对共同的民族灾难,宋 季江南知识分子相互唱和与交流,相互团结与鼓励,以期在互动相倚中获得精神的 慰藉与誓死抗元的力量。 元军占领建康,戴表元得建康通判袁洪之助而逃离,返回其家乡剡源,与遗民 故老王子兼比邻而居,度过聚论经史的文士生活。同时戴表元又与舒岳祥、胡三省、 刘庄孙等南宋遗民故老馆于袁洪家,交游酬唱,阐述学术与政治观点。全祖望《胡 梅涧藏书窑记》载:“宋之亡,四方遗老避地来庆元者多,而天台三宿儒预焉。其 一为舒阆风岳祥,其一为先生,其一为刘正仲庄孙。皆馆袁氏。时奉化戴户部剡源 亦在,其与阆风、正仲和诗最富,而梅涧独注通鉴。固戴表元此时期相交游的主要 ?袁桷:‘刘隐君墓志铭》,清容居士集》卷/\,四库全书本。 圆方孝孺:‘刘摆园先生文集序》,‘逊志斋集》卷一二,四部丛刊本。 袁桷:戴先生墓志铭》,‘清容居士集》卷二八,四库全书本。 ?全祖望:‘胡梅涧藏书窑记》,‘鲒琦亭集》卷一八,四库全书本。 硕士学位论文 ’ ? 是南宋的一些遗民故老,一方面通过交游授徒解决生存之需,同时相倚唱和寻找新 的精神寄托。 交游唱和主题的黍离之悲性 宋灭元兴,蒙古族入统中原。战祸横行、科举不兴,这无疑斩断了传统儒家知 识分子进身之途,甚至知识分子的衣食之需都难以维继。已为建康教授的戴表元不 得不狼狈地从建康携老稚出逃,经历艰难险阻回到家乡剡源,其又不得不以躬耕、 授徒等方式来维持生活。此时故物俱毁、物是人非,其心境之悲?与落寞可见一斑。 赵宋王朝瞬间土崩瓦解,知识分子的一切荣耀也随之烟消云散。而立之年的戴 表元更是谋生无望,生存之需成为其急需解决的问题,汲汲于生计的那颗焦虑、惶 恐的心始终不得平静。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戴表元的黍离之叹、故国之思异常强 烈,其作品之旨即与遗民故老酬唱赠答,砥砺志节,抒发悲恋故国的遗民之思。 硕士学位论文
/
本文档为【戴表元之生平与交游网络(可编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